c****t 发帖数: 19049 | 1 第二卷 凛冬之湖 第四十五章 黄泥砚,白雪地
看着面前的少女符师,宁缺憋半天憋出一句话采!“我自己也挺喜欢的。”
连续接受告白,尤其是听到自家那个贱坏男主人表示喜欢,大黑马咧开大嘴,露出
白石子般的大牙,憨喜不已。
莫山山看了大黑马一眼,问道:“你怎么回采了?”
宁缺看了唐营方向一眼,说道:“过去处理了一些事情,还是习惯在这边呆着。”
习惯这两个,字比较悦耳,莫山山脸上的神情稍微和缓了些。她轻轻将发丝捋到耳
后,看着他说道:“后日我会随神殿继续向北进发,你准备如何安排?”
议事会议后半段宁缺没有仔细听。当时天谕司司座大人转述了掌教大人的采信,在
信中,掌教大人要求年轻一代的强者趁隆冬时节,潜入北荒部落,摸清对方实力,寻找
魔宗余孽,甚至必要时可以展开一些定点清洗。
这些当然是名义上的说法,实际上神殿也是想通过此行,对各宗派弟子加以考验磨
练,只是虽说已逾千年没有交手,但神殿清楚荒人部落的实力依然强大,不然不至于把
左帐王庭的精锐骑兵打的如此凄惨。为了避免出现白白牺牲的局面,这一批再次向北进
发的年轻修行者要求极为严苛,必须是洞玄境以上的高手。
莫山山做为年轻一代中的领军人物,白然在列。... 阅读全帖 |
|
A******6 发帖数: 177 | 2 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五十三章 一场修行的开端
那天夜里,你是怎么射中那几个个马贼?
“很简单,用念力锁定他们在黑夜里的位置。”
“但你怎么确定他们的要害部位?”
“还是念力。”
“那么远的距离,如何做的到?”
“因为我的念力很强大。”
“可你……修行资质并不是太好,能操控的天地元气数量这么少:”
“个没有刀份量重,但同样也能扎人嘛:”
“真是很奇怪的想法,而且……用这样的方法战斗,难道你不觉得是一种浪费?用
念力锁定对手方位还要判断身形,识海里的念力消耗速度太快。”
“先乍就说过,我的念力很强大。”
“你有没有想过成为一名大念师?”
“没有。”
“为什么?”
“因为我是符道的天才,当然要成为像你这样的符师啊。”
“那天夜里你杀神殿执事的时候,用的不是符。”
“我习惯用刀,刀上刻着符。”
“你的战斗方式,真的和一般的修行者不一样。”
“天才嘛,当然不走寻常路。”
“可我怎么总觉得,这很像是被迫之下的无奈选择?”
“我的自尊又被你伤害了。”
“我不会撒谎。”
“所以你才能伤害我。”
“你有没有感觉到山下这片疏林里的天地元气很丰沛?”
“嗯,好像有点。”
“你似乎很少在意周遭天地之间的气息:”... 阅读全帖 |
|
L**********y 发帖数: 2525 | 3 第二卷 凛冬之湖 第五十七章 破境之约
隆庆皇子缓缓站起身来……残雪自黑衣表面滑落……落在靴上看着雪崖那头,缓声说道
:“你可以在书痴身后躲一辈子,然而问题在于,她有没有能力一直把你庇护在身后,
而且她愿不愿意一直把你庇护在身后:”
说完这句话,他迈过身前柴木组成的低矮樊篱,面无表情顺着雪崖向那边走去。雪
崖极为狭窄,因为积雪的缘故才显得宽阔了些,实际上并桦只能容数人并行,就仿佛是
横在天穹里的一道天然石桥,把风雪山麓与青翠山谷分成了两截:
雪崖面对青翠山谷的那面极为陡峭,灰黑的岩壁积土里东一处西一处生着些杂草,
难以攀援,更没有什么道路,想要下去十分困难。
片刻之间,隆庆皇子行过百余丈距离,望向莫山山神情温和说道:“山山师妹,此
番放荒原试炼,不知见过晨迦没有,在西陵时她常提起你:”
莫山山早已从先前惘然神思中醒了过来,看着他端庄文静微福一礼,正待说些什么
,没想到宁缺从她身后闪了出采,看着隆庆皇子抢先大声说道:“殿下,你乃是神殿裁
决司司座,我不相信你不知道草甸和王庭里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这时候再采热络寒喧
套近呼,是不是稍微晚了一些。”
隆庆皇子面色微沉,他确实知道书痴和自巳未婚...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4 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八十七章 入魔(十二)
莲生大顺漠然看了她一眼,忽然微笑起来,温柔低头仿佛现去莲上露水般吮去她娇嫩脸
颊上的滴滴血珠,然后再次啃噬掉她身上一块血肉。
叶红鱼眸中隐现痛楚之色,却癫狂地笑了起来:“你怕了。”
莲生大师没有理会她,平静地咀嚼着第三口血食,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至少在宁
缺醒过来之前回复精神与生机。
数十年前的那斤……世界,他是最恐怖强大的人物。今日面对着他,三个世间年轻
一代的佼佼者同时暴发,终于于绝望之中觅到了一丝希望,在死亡面前强悍地争取到了
一线生机,这个凶险过程里所蕴含的坚强自信和执着,便是这一生见过无数惊天动地大
事的莲生大师也觉得心悸,必须用认真来表示尊重了
当前局面的关键点在于,当书痴不惜让识海濒临崩溃,也强自构筑块垒阵意隔绝莲
生大师念力攻击后,究竟是莲生大师用黎餐大法吸收血食回复强大在先,还是宁缺率先
领悟浩然划意,从当前的懵懂境界中醒过来。
宁缺并不知道这时候的局面凶险如此,不知道书痴和道痴为了不让莲生打断他莫名
进入的修行状态做了怎样的牺牲和努力,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看
着那些剑痕磋火便亲切,身体乃至身体里的血液气息都... 阅读全帖 |
|
A******6 发帖数: 177 | 5 第二卷 凛冬之湖 第九十四章 燃烧的黑眸
桑桑没觉出这首诗哪里好,觉得比自巳当初写给宁缺杀人用的那首诗还要糟糕,而且她
想起来这个和尚曾经在书院外威胁过自己和宁缺,所以她转身关门。
铺门被悟道的手挡住,他毫不遮掩脸上痴迷以及狂热的占有欲望,看着桑桑兴奋说
道:“为了让你能够自由地跟随我去天涯海角流浪看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我向你保证
,我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杀了你的那个少爷。”
听到这句话,桑桑转过身来,认真地看着他的脸。
悟道看着小侍女认真的神情,愈发陶醉,痴痴伸出手去,想要抚摸她的脸。
随着指尖与微黑小脸的接近,他仿佛能清晰感受到桑桑身上那股透明干净令人沉迷
的味道正在渗入自己的身体,呼吸略显急促,非常严肃地说道:“我这一生从未遇过如
此令自己兴奋的女子,你必然是我的。”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表情严肃端庄,并没有
什么贪婪而痴迷的神情,身上破烂僧袍被风楠着依然出尘,然而清俊脸上每根毛孔仿佛
都在流淌着狂热的体液,每个字仿佛都在向风里散播着**的味道。
桑桑退后一步,避开那只像毒蛇信一般湿漉枯滑的手指,看了眼僧人微微隆起的裆
下,脸上没有恶心的情绪,甚至没有情绪,转身伸手接过一只盆。木盆... 阅读全帖 |
|
d*****1 发帖数: 228 | 6 与此同时,提婆达多也预感到自己生命的终结。
他沐浴更衣,使自己尽可能地洁净。虽然同是修行者,他却有许多事情是放不下的
。在走出曼陀罗精舍之时,他看见风中即将凋谢的曼陀罗花。
他终于还是忍不住折了一只插在衣襟之上,淡淡的花香,如同醇酿一般使人轻易沉
醉。
他在花丛之中盘膝坐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进入冥想。
人们进入曼陀罗精舍之时,看见红色的月光正正地照在他的头顶上方,使他的面容
美丽得异常邪恶。
虽然人数众多,但却鸦鹊无声,是圣光吗?
这个人到底是谁?
终于有人忍不住跪了下来,当有第一个人跪下时,其他的人便也跟着跪下。这些前
来质问的人,虔诚地在他们的敌人面前跪了下来。
“请问,你是降临的圣主吗?”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开口,她清脆的声音
如同一把利剑打破了死般的寂静。
提婆达多睁开双眸,他慢慢起身,用清楚无比的声音回答:“我并非是圣主,真正
的圣主是悉达!”
跪着的人们面面相觑,忍不住窃窃私语,他到底不是圣主。
他向外走去,人们便自动让开一条道路。他在前面走,人们便在后面跟着,如同不
久之前跟着悉... 阅读全帖 |
|
q***2 发帖数: 412 | 7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木筏
慕行秋停止练拳,惊讶地看着这一慕:向来与他同步搏斗、同步修行、同步练拳的幼魔
,第一次对外人的兴趣超过了对他的兴趣,正绕着芳芳飞行,相距不过一尺有余。
芳芳一无所觉,只是通过慕行秋的神情猜到事情有异,“怎么了?”
“它……它在绕着你,好像还在嗅闻你。”
“这种事情从前没发生过吗?”芳芳虽然看不到幼魔,目光还是左右寻找,将身体
挺得更直,有点手足无措。
“左流英每七天盯着我和幼魔,三年多了,幼魔的目光从来没向他扫过一眼,你们
这才是第一次见面……真是奇怪,左流英要是知道……绝不能让他知道,芳芳,你不要
告诉任何人。”
芳芳渐渐地感觉到似乎有一阵极轻微的风在身边吹拂,心情越来越愉悦,“为什么
?首座研究真幻多年,肯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禁秘科……左流英是个疯子,他没准会把你拆散,或者把你当成诱饵,到时候…
…”
“到时候我就能跟你一块接受首座的观察了。”芳芳随意地说出这句话,随后伸开
手臂,感受那股环绕身边的微风。
幼魔停住了,也伸出一条手臂,与慕行秋搏斗时如同细铁棒一样坚硬的手指触碰到
了对面人类的...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342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em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hr (麻辣呆牛筋), 信区: Memory
标 题: 林夕谈音乐:年轻人如何读懂文言歌词?(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9 16:19:38 2009)
核心提示:身为香港著名词人,虽然林夕在歌词中早已写道“我怕太早把人生看通透”
,但今日的他在外人看来,却已然是位看通看透看淡人生世事的修行者。这个冬天,林
夕携其在大陆推出的第一部散文集《原来你非不快乐》来到上海。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
院的他,更愿意谈谈中国新诗,聊聊苏东坡,诉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慕。
身为香港著名词人,虽然林夕在歌词中早已写道“我怕太早把人生看通透”,但今日的
他在外人看来,却已然是位看通看透看淡人生世事的修行者。这个冬天,林夕携其在大
陆推出的第一部散文集《原来你非不快乐》来到上海。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的他,更
愿意谈谈中国新诗,聊聊苏东坡,诉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慕。
问:据说您在香港大学文学院读书时,曾颇花心力钻研中国新诗,能跟我们谈谈这段经
历吗?
林夕:这个影响太大了。因为那时的我的阅读口味是很偏执的,读了台湾和内地 |
|
m*****a 发帖数: 629 | 9 ☆─────────────────────────────────────☆
Daphnie (没有一种爱,可以在自由之上) 于 (Tue Feb 3 11:08:44 2009) 提到:
发信人: lhr (麻辣呆牛筋), 信区: Memory
标 题: 林夕谈音乐:年轻人如何读懂文言歌词?(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9 16:19:38 2009)
核心提示:身为香港著名词人,虽然林夕在歌词中早已写道“我怕太早把人生看通透”
,但今日的他在外人看来,却已然是位看通看透看淡人生世事的修行者。这个冬天,林
夕携其在大陆推出的第一部散文集《原来你非不快乐》来到上海。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
院的他,更愿意谈谈中国新诗,聊聊苏东坡,诉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慕。
身为香港著名词人,虽然林夕在歌词中早已写道“我怕太早把人生看通透”,但今日的
他在外人看来,却已然是位看通看透看淡人生世事的修行者。这个冬天,林夕携其在大
陆推出的第一部散文集《原来你非不快乐》来到上海。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的他,更
愿意谈谈中国新诗,聊聊苏东坡,诉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慕。 |
|
o**1 发帖数: 6383 | 10 西藏密宗法器: 骨珠 以修持成就之喇嘛的眉心骨或头顶骨做成。一位喇嘛只能取一枚
,故一百零八颗的念珠,即是一百零八位成就喇嘛之加持。
西藏密宗法器: 嘎巴拉 即天灵盖,怒尊所持之法器。通常以喇嘛死后的头盖骨做成,
表徵空性。平通用以盛甘露,供於坛城上。
西藏密宗法器:骷髅碗 藏传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骨骼制成各种法器。骷髅碗也称人
头器,它是密宗修祛者举行灌顶仪式时,在灌顶壶内盛圣水,头器内盛酒,师傅将圣水
洒在修行者头上,并让其喝酒,然后授予密法。灌顶的意义是使修行者聪明和冲却一切
污秽。 关于骷髅碗使用,《格萨尔王传》中有记载:格萨尔王在长臂妖魔面前束手
无策,后因得到王妃梅萨的帮助,在头盖骨碗里装上毒药水,使命根子海水干枯,用金
斧子砍断命根地,用神弓宝箭射死命根子牛,并在妖魔额前水晶小鱼发光时,用箭射中
后才将魔国王制伏。然而西藏骷髅碗的使用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司空见惯的。 桑耶寺
建成后,白若杂那在印度学得密法,返回西藏开始传播。密宗的修行仪式遇到来自贵族
的激烈反对,赤松德赞之妃侧绷纱说:“所谓嘎巴拉,就是人的头盖骨;所谓巴苏大就
是掏出来的人的内脏;所谓冈凌,就是用人胫骨做 |
|
w*****r 发帖数: 7106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alake (从头开始), 信区: Wisdom
标 题: 試論部派佛教時代的人類來源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6 09:44:25 2012, 美东)
p219
一、前 言
本文的寫作目的,便是希望能站在佛教本身的詮釋立場,針對有關人類的起源問題,提
供一個佛教文獻學上最早的經證或論據,藉以突顯出佛教對於這一個問題所持的宗教立
場和看法。
事實上,有關人類及世界的共同起源問題,在各個宗教的領域中都有談及,例如,中國
神話中的「盤古開天劈地說」,印度婆羅教或印度教的「梵天創造說」[1],基督宗教
及回教的「上帝創造說」,都可以說是這一種「人類起源說」的具體說明。然而,有關
這一種人類的具體來源問題,在原始佛教時代,最初只不過是把它視作一個「十四無記
」的形上學的問題而不加討論。在佛陀入滅以後的一兩百年之間,原始佛教開始從一個
以修行為主軸的「沙門團佛教」(êr?maöa Sa×gha Buddhism),慢慢轉化為一個
以信仰為主軸的「部派佛教」(Scholastic Bu...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12 你对宗教的定义是你的。这里还有很多, 却没有一个和税有关, 所以你的定义还真新
鲜。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97%E6%95%99
宗教[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宗教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或者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套信仰,是对宇宙存在的解释
,通常包括信仰与仪式的遵从。宗教常常有一部道德准则,以调整人类自身行为。
宗教包括了符号意义、信仰、叙事体的故事,应该给予修行者生命体验的宗教实践。无
论宗教的中心意义体现在任一神性或众多神灵上,抑或是根本真理,宗教的普遍特征是
由修行者的祈祷、仪轨、冥思、音乐和艺术形式所表现,除此以外,宗教还和社会及政
治常常相互交织。宗教的特征可以集中表现为特殊的超自然现象、形而上学,出自于宗
教法律的道德要求或生活方式。宗教也包括了原始的文化传统、神圣的著作、历史神话
,还有个人的宗教信念与经验。宗教的发展可以从不同的文化中提取许多形态,同时伴
随着各种文化的差异。
宗教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多数定义试图在很多极端的解释和无意义表述中找到平衡。
有人认为应用形式和理论去定义它,也有人更强调经验、感性、直...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38 | 13
呵呵,你这是断章取义,那本佛经上这么说了?佛所谓不可说是接在你这个问题
后了么?
'为什么而修'和'不可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
语言文字只是工具,只是让你到达彼岸的舟楫,而不是彼岸本身.
关于修行的目的问题,也就是你所提的问题,对于修行者来说
是个绝对重要的大问题,所谓因地不真,果必迂曲,你的出发点
都不对,方向都错了,还敢奢望到达目的地吗?
每个修行者都应该时常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修行?是为身体健康吗?
是为获得神通吗,是为某种崇高感吗?是为解脱生死么? |
|
O**s 发帖数: 26 | 14
谢
放
,
普通人是否指沒有修行者?
未修行者不是持一根,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用,
不自覺取六用成根,又迷于所即六塵而流轉.
只有取六用而不迷于所才不流轉,才是持一根.
而入流亡所, 所已亡能也不立.
本來能所就是流轉之下的錯覺.
只有即六用時即心之用,即六塵時即心之相,不即用時即心之体.
能此才達初安.
决
是,取用時迷于所而不知. |
|
v*******e 发帖数: 1715 |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5473f010085h1.html
舍利,又称舍利子,意为身骨,为梵文音译。很多修行者遗体火化后会有舍利,佛舍利
特指释迦牟尼入灭火化后遗存的固体物质。
关于舍利有很多神奇特点,比如,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会锤砧俱陷,而舍利则丝
毫无损。有的舍利还会长大、生小舍利等,这一点几乎所有供养了真舍利的人都经历过
。但舍利的神奇与修行者的成就有很大关系,普通舍利和佛舍利更有天壤之别。我的上
师嘎玛仁波切昨夜在和众多弟子座谈时就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那是十多年前,上师在尼泊尔,获赠一枚佛身舍利。当时上师才20多岁,他无法鉴
别佛舍利的真假,便去请教一位老喇嘛。这位老喇嘛告诉他,真的佛舍利用铁锤砸不碎
,但用受过孕的鸡蛋却可以敲碎。好奇心令上师决定一试。
上师先找来一把铁锤,将佛舍利放在平铺于石面的黑绒布上,先用铁锤轻轻砸,没
有任何破损,之后力度逐渐加大,舍利不仅没有破损,铁锤底部竟然凹陷了一个坑。然
后,他托当地的朋友去找来了两个已经孵化了一些日子的鸡蛋,据那个朋友说鸡蛋里应
该已经长出了小鸡了。 |
|
r****r 发帖数: 755 | 16 直接知道的艺术
康恳长老 (Loo-ang por Kamkee-an)
英文原文
The art of knowing directly
http://www.awarenesswithmovement.org/download.php?download=The_art_of_knowing_directly.pdf
敬礼三宝,敬礼那些资深的僧侣和法的道路上的同伴。
愿所有在家修行者与法兴盛。
你到这儿听到言语,如果你记住这些语句,那么其中的一些不是真的。
但是还是有必要进行宣教。
通过言语来传授知识和记忆是容易的,教导和理解是容易的。
这儿到处都是老师,所有坐在这儿的都知道有关好、坏、善、恶的知识。
所有人都知道,比如说,我们知道愤怒和痛苦是不好的。我们知道,但我们仍然愤怒和
痛苦。
现在,在真正的教导中我们要教导自己,教导自己真正的理解。
我们可能从别人哪里学到一些东西,记忆它们很容易。但是真正的教导来自自己。
在今天的谈话中,我们都是朋友,精神上的朋友。
在这个场合里,我们都成了修行者,我们可以一起禅定和练习。
这件事是好的与善的。
在真正的教导中,我们必须教导自己。
即使在谈 |
|
l*****y 发帖数: 9433 | 17 修行者修行過程中如有下列現象,要注意自己是否已受到干擾或走偏了,此時要趕緊加強修心養性的
功夫,心腦定靜,不可有偏私邪惡之觀念及
行為,以求自保。如修持各種法門遇有下述情況,應立即停止修行尋求解決之道。
無修行者如有下列狀況,亦要加強修心養性之功夫。
一、 常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很偉大,有時自認為受佛、菩薩特別指示,可以獨當一面
,已經超越任何
人。
二、 模仿大師(心中偶像)行為舉止。
三、 自認能力高,所向無敵。
四、 晚上睡不著、白天睡大覺、陰陽顛倒,經常夢見神佛指導且四肢會不自主抖動。
五、 喜歡批評別人修持。
六、 易怒且固持己見。
七、 說的話無法控制,隨意衝口而出(不經思考)說過的話有時自認為沒說過。
八、 講話時常閉起眼睛,有時眼珠會轉輪、眼神怪異。
九、 思想無法集中、思緒非常混亂、心靜不下來。
十、 情緒困擾太強,無法擺脫其中一、二種情緒(如:怒、哀、懼、愛、惡、欲、酒
、色、財、
氣...等)。
十一、違反平常習性(如:樂觀突然變悲觀、節儉變揮霍...等)
十二、沒有胃口、吃不下飯。
十三、無法安睡或被壓身,無法動彈。
十四、氣道阻塞嚴重、酸痛、無法排氣、腹脹嚴重。 |
|
s******g 发帖数: 5074 | 18 ☆─────────────────────────────────────☆
leonany (Cagalli Yula Athha) 于 (Wed Jun 17 16:59:32 2009, 美东) 提到:
修行者修行過程中如有下列現象,要注意自己是否已受到干擾或走偏了,此時要趕緊加強修心養性的
功夫,心腦定靜,不可有偏私邪惡之觀念及
行為,以求自保。如修持各種法門遇有下述情況,應立即停止修行尋求解決之道。
無修行者如有下列狀況,亦要加強修心養性之功夫。
一、 常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很偉大,有時自認為受佛、菩薩特別指示,可以獨當一面
,已經超越任何
人。
二、 模仿大師(心中偶像)行為舉止。
三、 自認能力高,所向無敵。
四、 晚上睡不著、白天睡大覺、陰陽顛倒,經常夢見神佛指導且四肢會不自主抖動。
五、 喜歡批評別人修持。
六、 易怒且固持己見。
七、 說的話無法控制,隨意衝口而出(不經思考)說過的話有時自認為沒說過。
八、 講話時常閉起眼睛,有時眼珠會轉輪、眼神怪異。
九、 思想無法集中、思緒非常混亂、心靜不下來。
十、 情緒困擾太強,無法擺脫其中一、二種情緒(如:怒、哀 |
|
s******g 发帖数: 5074 | 19 ☆─────────────────────────────────────☆
leonany (Cagalli Yula Athha) 于 (Wed Jun 24 21:04:29 2009, 美东) 提到:
leonany (Cagalli Yula Athha) 于 (Wed Jun 24 20:43:57 2009, 美东) 提到:
这就是你家的附佛外道?lol,这样看起来精神病也可以被称为宗教了
发信人: leonany (Cagalli Yula Athha), 信区: Wisdom
标 题: 对号入座-走火入魔的症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7 16:59:32 2009, 美东)
修行者修行過程中如有下列現象,要注意自己是否已受到干擾或走偏了,此時要趕緊加
強修心養性的
功夫,心腦定靜,不可有偏私邪惡之觀念及
行為,以求自保。如修持各種法門遇有下述情況,應立即停止修行尋求解決之道。
無修行者如有下列狀況,亦要加強修心養性之功夫。
一、 常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很偉大,有時自認為受佛、菩薩特別指示,可以獨當一面
,已經超越任何
人。
二、 |
|
s******g 发帖数: 5074 | 20 ☆─────────────────────────────────────☆
leonany (Cagalli Yula Athha) 于 (Thu May 14 20:01:16 2009) 提到:
修行者修行过程中如有下列现象,要注意自己是否已受到外来干扰或已
经走偏了,此时要赶紧加强修心养性的功夫,心脑定静,不可有偏私邪恶之观念及
行为,以求自保。如修持各种法门遇有下述情况,应立即停止修行寻求解决之道。
无修行者如有下列状况,亦要加强修心养性之功夫。
一、常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很伟大,有时自认为受佛、菩萨特别指示,可以独当一面,
已经超越任何
人。
二、模仿大师(心中偶像)行为举止。
三、自认能力高,所向无敌。
四、晚上睡不着、白天睡大觉、阴阳颠倒,经常梦见神佛指导且四肢会不自主抖动。
五、喜欢批评别人修持。
六、易怒且固持己见。
七、说的话无法控制,随意冲口而出(不经思考)说过的话有时自认为没说过。
八、讲话时常闭起眼睛,有时眼珠会转轮、眼神怪异。
九、思想无法集中、思绪非常混乱、心静不下来。
十、情绪困扰太强,无法摆脱其中一、二种情绪(如:怒、哀、惧、爱、恶、欲、酒 |
|
r****n 发帖数: 8253 | 21
这个就说明极其尊重?
另外美国的一些佛法修行者,他们本身往往是学习多个,即学南传,又学密宗,又学禅宗,还学习印度教吠檀多。
我记得杰克·康菲尔德就是,他还是阿姜查的弟子。可能是西方最有名气的佛法修行者之一。但他的思想非常杂。
杰克·康菲尔德写的<狂喜之后>里面充满了虚假的开悟案例 |
|
r****n 发帖数: 8253 | 22
~~~~~~~~~~~~~~~~~~~~~~~~~~~~~~~~~~~~~~~~~~~~~~~~~~~~~~~~~~~~~~
这才是粗浅。这个普通人几乎都可以观察到,另外你都恐怕还不理解他说的是什么,
粗浅?呵呵,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多少修行者倒在半路上甚至成为魔子魔孙?堆起来恐怕比须弥山都高了。
恐怕清海,waichi,还有J就是死在这上面的。无数大乘修行者也是死在这上面的。
你知道心识的生灭有多块吗?如果没有正见,如果没有强大的定力,被心识生灭所制造
的虚假影像骗,实在太容易了。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佛陀告诉我们无常的道理,告诉我们真相,给我们指示出正确的方向,我们几乎必然被骗。 |
|
a**u 发帖数: 8107 | 23 ☆─────────────────────────────────────☆
winter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于 (Sun Nov 29 20:18:38 2009, 美东) 提到:
许多修行者,在未接触佛法之前,对善恶的标准以及佛法中的一些戒律懂得较少,脑子
象一张白纸,分别也较少。但修上几年之后,懂了一些佛法,知道了一些善恶标准,或
懂得了一些戒规。但由于尚未开悟,分别心没有减,却把分别心用在了学佛上。一切按
照自己所理解的程度,加上分别心,则产生了更大更多的分别。自己在执着修善的同时
,眼睛看到社会、家庭、别人都在作恶。看社会处处是邪恶腐败;看别人都是自私、作
恶;埋怨家里人不修行,强求家里人都不吃肉;这个人自私,那个人可恶;甚至还分别
出“上贡不能贡梨”,有“让佛离开之意”;念佛不能在卫生间里念,有污佛之意;还
有人分别的非常细致,到同修家里专挑毛病:“我闻到你家里有葱味?;在修行者内部
,眼睛时刻盯着别人,这个是破戒,那个是造业,这个是外道,那个不如法,这个要受
恶报,那个要下地狱;
若以平等心来看,众生皆是过去佛、现在佛或未来佛。每个不同的人和物只是表相 |
|
r******2 发帖数: 1021 | 24 DHITI
经常有人,甚至是某些佛教徒,经常指责隐居在雨林、山洞、闭关房中的佛教隐修者。
他们指责这些佛教的退隐修行者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为什么不去创造一些社会财富?
应该正确回答这些朋友的是说:这些隐退的佛教修行者,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一种精
神理想和精神的超脱,并以此清凉来平衡世俗的物欲.他们所创造的是更可贵的精神财富
。
一般社会上的人不管如果夸耀自己为社会创造什么,但许多其实是为自己的欲望而创造
了什么。其实是为自己的世间名誉、财产增加些什么而已。
例如佛陀,如果他当时没有隐退而修行以获得觉悟的话,世间历史上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有作为的国王。
而如现代的玛哈希尊者,他如果没有退隐修行成为一位阿罗汉,世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才子。
如果孙伦尊者没有去隐退,世间则可能仅仅是多了一个农夫。
但他们以隐退和精神实践获得心灵的净化,虽然他们没有制造物质的财富,但他们为人
类社会创造了更伟大的精神财富。
所以,当一些人指责佛教的退隐修行为逃避或不生产时,应该按照佛陀曾教训的回答说
:不!
这乃是更杰出之净化自己和别人精神的劳动。这就是价值的所在. |
|
O*********9 发帖数: 552 | 25 [合集] 一点建议
发信人: mitbbs (未名空间), 信区: Wisdom
标 题: [合集] 一点建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5 22:58:35 2009, 美东)
☆─────────────────────────────────────☆
eftoman (天道歉) 于 (Fri Jun 19 11:48:48 2009, 美东) 提到:
看了某id转的waichi的帖子
对waichi提出的“护法”的说法很感兴趣
特来提一点建议
看看大家接受不
俺是外行,在这里把不论修啥的统称为修行的
修行的关键字自然是修
现如今其实上网灌水讨论吵嘴也是修的一部分
如果这部分活动影响了修行也是不好的
对施加影响的人来说也是有罪孽的
但是如果能有尽可能多的正面影响
岂不是很美
所以俺建议本版版务宣誓自愿成为正式修行护法同时建立修行者名单
因为修行者有很多戒条
所以对伊们可以要求严格些
犯戒就处罚,比如删帖封id
其实就是对伊们的帮助
除著名id外,比如runsun,waichi(只是举例,应该还有更多)
其他的应该自愿上名单
不在名单上的为一般网友
适 |
|
z**n 发帖数: 22303 | 26 我不敢妄言,引一段释圣严法师的话,
在元音老人看来,佛法虽以禅门为正(其门风高峻,气势磅礴,人才辈出,气象万
千,历史上造就了中日佛教的繁荣昌盛),但其只适合上上根之人,尤其近世人才寥落
,几无一个大手笔的宗师,徒具虚名。密宗是诸佛于末法时代度生的最方便、最完备、
最当机的法门,也是一切宗派不能偏离的法门,它实际上是将禅净密集于一体。只是因
为密宗修行者容易获得神通而随意展示,被其他宗派认为妖气太盛而远避(唐武宗、明
太祖就担心密宗行者用神通把江山夺走而取缔密宗)。其实,其他宗派修行者所持的楞
严咒、大悲咒、往生咒、十小咒乃至净土的念佛等等,与密宗实无分别。众多大禅师的
神通丝毫不比密宗行者逊色,但极少显露(参见《真有穿墙过壁的神通吗?——兼谈佛
教的神通》)。必须清楚的是,禅宗只适合上上根之人,且需大成就禅师巧妙引导点化
,由渐悟而顿悟;净土则适合下下根人和上上根人,独不适合中等根器者(中根人似聪
明而非聪明,不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去念佛);密宗则适合各种根器者,而且证悟最速
,如坐飞机旅行。只是,密宗行者要真正做到将禅净密集于一体来修,才能快速成就,
若只注重那些形式,照样枉然。必须 |
|
r******3 发帖数: 586 | 27
缅甸的尊者在讲述类似例子时,用的是阿毗达摩方式的语言,更加精确。
马哈希尊者,班迪达尊者,帕奥尊者等,都有类似的一些分析。
泰国的修行者不太重要阿毗达摩,而且讲法的时候喜欢用“方便语言",这种讲法方式的
好处是普通大众比较容易理解,坏处是不严谨,容易造成误解
而缅甸的修行者很重视阿毗达摩,讲法的时候非常严谨,好处是比较精确,坏处是难懂。
两者各有利弊。
还有一点,泰国被大乘思想渗透的比较严重。 |
|
r****n 发帖数: 8253 | 28 这些是freeman说的“间接知识”,即来自于佛经,论典等。但是尽管它们不是自我的
直接体会和修证,但是理解这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将帮修行者树立正见。知
道自己该怎么修,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尤其对于无明这种佛法的核心概念,更应该去搞清楚。
按照以上经典所说的,一个修行者应该重点去观照五蕴有为法无常(生灭),苦(不真
实),无我(非主宰,非恒常)的真实特性,以破除对五蕴错认为常,乐,我,净的错
觉,进而造成不如理作意,而起贪爱,也就是十二缘起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
我们学的是佛法,不是XX法,既然学佛法,就应该按照世尊的教导,如果某种理论不符
合佛陀的教导,那么就要高度警惕。
佛法的理论本身非常严谨,佛陀在经典里面也把佛法全部的核心都讲得清清楚楚,佛陀
说:
“诸比丘,有三事秘密進行。哪三事? 女色、婆羅門咒語、邪见邪行。
诸比丘,有三事,昭然光明,不秘密行。哪三事? 明月、红日、如來宣說之法與律”
因为佛法的公开性,使得我们可以对照佛陀的宣讲,来从理论上辨别哪些是正法,哪些
是邪法。这也是佛陀临终前教导的,佛陀告诫弟子,要如实对照经和律,判定是否为佛
说,而不是告诉 |
|
p****y 发帖数: 23737 | 29 不是,如果换个著名的大德来说,效果就不一样了。不喜欢某个人,
不能理性公正看待别人。其实,waichi说的不是什么新鲜事,下面
这位说的跟waichi说基本的一样。要是有修懂的话,一眼就看出来。
***************************************************
宗萨钦哲仁波切—三摩地禅定—入门指导(2009-08-17 22:07:10)转载标签:禅定宗萨
钦哲修止杂谈 分类:佛
我们会稍微谈一谈三摩地禅定。我想,我们一边谈、一边实际上试着做做看,这样可能
很好。所以我会讲点,然后你们禅定一会儿;然后我再多讲一点,你们也就再多禅定一
会儿。这么做,你们就会了解我所讲的内容,这个指导也才比较有意义。否则,你可能
无法将这个指导和禅定连在一块儿。
实际上所要使用的技巧非常简单。一般而言,过去所有伟大禅定者都告诉我们,禅定的
时候要坐直。当我们身体坐直,就会有敏锐的感觉,有重要的感觉,这会产生适当的氛
围。
这次的指导中,我不会建议使用任何外在的目标物。我们有时听到的三摩地教学使用外
在目标物,譬如一朵花;但我们在此要学的是一般上座部传统的方法,把呼吸当...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30 ☆─────────────────────────────────────☆
bdbd (kakali) 于 (Wed Feb 10 09:45:53 2010, 美东) 提到:
全麻伤大脑,而且有生命危险,这个搞一次出来,容光焕发。
想想michael jackson 如果随我修了道,就不至于死那么早啦!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Wed Feb 10 15:57:16 2010, 美东) 提到:
心经云:无眼耳口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明明都有的,为什么说无呢?
好像以前有个禅师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参禅的。
建议你看些佛教的基本知识,从容易理解的佛经入手。
如果直接看难懂的佛经,就要有点耐心,慢慢想。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Thu Feb 11 12:53:09 2010, 美东) 提到:
密宗上师亲传禅定初修!
在人间按:这篇文章是第三次发了,显然它对初学禅定的朋友...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31 ☆─────────────────────────────────────☆
runsun02 (runsun) 于 (Sat Dec 12 15:57:41 2009, 北京) 提到:
DHITI
经常有人,甚至是某些佛教徒,经常指责隐居在雨林、山洞、闭关房中的佛教隐修者。
他们指责这些佛教的退隐修行者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为什么不去创造一些社会财富?
应该正确回答这些朋友的是说:这些隐退的佛教修行者,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一种精
神理想和精神的超脱,并以此清凉来平衡世俗的物欲.他们所创造的是更可贵的精神财富
。
一般社会上的人不管如果夸耀自己为社会创造什么,但许多其实是为自己的欲望而创造
了什么。其实是为自己的世间名誉、财产增加些什么而已。
例如佛陀,如果他当时没有隐退而修行以获得觉悟的话,世间历史上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有作为的国王。
而如现代的玛哈希尊者,他如果没有退隐修行成为一位阿罗汉,世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才子。
如果孙伦尊者没有去隐退,世间则可能仅仅是多了一个农夫。
但他们以隐退和精神实践获得心灵的净化,虽然他们没有制造物质的财富,但他们为人
类社会创造了更伟大的精神...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32 ☆─────────────────────────────────────☆
Yisu (yisnotme) 于 (Mon May 31 11:00:54 2010, 美东) 提到: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Vegetarian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xiaoputi (xiaoputi),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显密问答录·食素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5 16:06:36 2010, 美东)
显密问答录·食素问题
济群法师,索达吉堪布
济群法师:在小乘佛教中,由于乞食的关系,允许吃三净肉。但《梵网经》、《楞
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都明确禁止吃众生肉,认为吃肉是断大慈悲种。汉传
佛教依大乘经典而有素食的传统,并以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同属于大
乘佛教,可我见到的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而一些学习密宗的人,似乎也认为这是
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素食者无法修气脉明点之说。不知堪布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索达吉堪布: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
断酒肉文》四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
必须遵守的一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
么选择终生,要么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种种优良传统都...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Vegetarian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xiaoputi (xiaoputi),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素食与修行的奥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5 16:13:10 2010, 美东)
http://www.readme.in/vegetarian/87.htm
素食与修行的奥秘
观念
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净的医院,却包装著一项
可悲的事实:现代人百病丛生、病苦不断。当华丽的现代医学科技不再令人眩惑之际,
不妨让我们重拾古老智慧的教导,例如佛陀开示的素食原则以及西方「医师之父」希波
克拉提斯的素食训诲等等,二千多年前东西方不约而同的健康智慧,透露著素食与修行
的奥秘,是每个追求身心健康者不能忽略的重大课题。
素食是修行顺利成就的秘方之一。因为许多修行的奥秘与素食相契。人与生存环境
,与浩瀚的宇宙之间,彼此有密切的关系。宇宙至高的境界就像一片无止境的喜乐与宁
静之洋,是一种最精细微妙的力量,也是爱、和平、纯洁和喜悦的呈现。当这种力量充
满大自然时,周遭的环境是...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35 男修行者最大的障碍就是色欲
女修行者最大的障碍就是食欲和爱美欲,呵呵 |
|
L**********s 发帖数: 12988 |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sAngeles 讨论区 】
发信人: Lostatlantis (馥笙), 信区: LosAngeles
标 题: 修行与修身养性 —— 摘自 林清玄“平常心有情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0 11:59:14 2010, 美东)
当一个人刚开始进入修行之道,还很狂热的时候,他会有很多的话要讲,有很多的众生
要度,就像要赶快把不喝水和不吃草的牛赶去喝水和吃草,如果不这样,就会觉得有愧
于做一个修行人。但是时间一久就会发现,好像也没有那么急切,没有什么特别急切的
法,也没有什么特别急切的众生要度。
释迦牟尼佛将要圆寂的时候讲过一段话,他说:“我这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事实上没有
说过一次法;我这一生度过很多众生,事实上没有一个众生可度。” 我读了以后觉得
心有戚戚焉。真的,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没有什么法可讲,没有什么众生可度
。因为,修行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
我们每天都会劝别人说:“你要修行,你要吃素,你要做东做西,你要每天念佛一万次
。” 可是却很少去照顾自己的心。这样子久了以后,我们就会让自己的心跑到外面去
,而不是...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650 | 37 各位同修、朋友们:
西藏更庆寺http://www.dymxs.com/index.asp 即将举行大型极乐法会(念诵心咒数量将以
百亿计),同时正在建设心想事成莲师坛城(凡结缘众生, 即使仅仅一念随喜者,全都能
获得
建设坛城的功德而往生净土)http://www.gqlstc.org/Delault ,大家可通过素食、共修、
布施、供养、祈福、超度等多种方便方式参与并共享殊胜功德。
下面和附件中有相关信息,有兴趣的同修可通过网站详细了解有关功德利益,若报名登记
有困难,本人可提供协助。阿弥陀佛!
仁真旺修(Scott Tan)
更庆寺2010年心想事成极乐法会资讯通知: http://www.dymxs.com/new_detail.asp?id=
530
一、法会缘起
在藏汉两地弟子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更庆寺极乐法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法会期间共放
生10亿物命、念诵阿弥陀佛心咒165亿,以此利益了无量众生。为进一步推进弘法利生
的事
业,伴随着心想事成莲师坛城的建设,大恩上师甲色白玛旺嘉法王将于2010年11月14日带
领更庆寺四众弟子举行殊胜的心想事成极乐法会。
二、法会日...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8 由海(達摩悟陀)比丘 搜集資料及編輯
菩萨,阿罗 汉,佛
前言
在现今佛教里,有许多人,甚至自 称为佛弟子者,都对[菩萨],[阿罗汉]及[佛]的意
义有错误的概念,这是非常不健全的现象。佛陀曾说∶[比丘们,就是这两件事使到佛
法混淆,消失於世。 是那两件事呢?那就是后來传法者歪曲了经文,以及听经者误解了
原经的意义。]因此,我们有义务将这些错误指证出來。真正的佛法只有一种,那就是
佛陀的原始 教理。
菩萨 (Bodhisatta)
巴利文[菩提萨埵]---[菩提]之意为[觉悟和智慧],而[萨埵]则是指众生而
言; [菩提萨埵]因此可被译为[一位将求证佛果的修行人],同时也是佛陀在未修行至
觉悟之前的自称。[觉悟]即是朗然澈悟,了卻生死,彻底解脫的意思。能达到 此种境
界者只有佛陀,辟支佛及阿罗汉。
一般来说,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都有趋向於菩提之心,因此也可以称为菩
萨。虽然如此,菩萨之称号普遍上多用於有志成佛者。但根据原典记载,一位凡夫在发
成 佛大愿前,他必須具备以下八种条件,然而还得经佛授记后才能真正被称为菩萨。
(...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9 对于大多数净土宗修行者来说,极乐世界是百分百存在的。
对于有一定理性和思考能力的人来说,当面对一些事实以后,他也许会降低可能性存在
的百分比,但最多只能做到接近百分百,很难达到百分百否定。除非亲自的验证。
可是一个净土宗修行者,哪怕这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存在,他恐怕仍然会坚持自己的信仰
所以试图劝人放弃净土信仰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尤其对方是一个信仰型的,
感性化的人。 |
|
S**U 发帖数: 7025 | 40 南传<中部>27经可以与上述杂阿含经一起读。此经以证得四禅,得三明,自知解脱烦恼,不再轮回的人,可以从自己经验相信∶佛陀所说完全真实。同时等于简略说明了趋向解脱的阶段。
南传<中部>27经
第七个足迹∶漏尽智
「当他的心像这样专一、清净、皎洁、无秽、离于烦恼、柔软、堪任、安住、不动时,他将心转向漏尽智。他如实了知∶『这是苦。』如实了知∶『这是苦的集。』如实了知∶『这是苦的灭。』如实了知∶『这是通往苦灭之道。』他如实了知∶『这是漏。』如实了知∶『这是漏的集。』如实了知∶『这是漏的灭。』如实了知∶『这是通往漏灭之道。』婆罗门!这也叫做『如来的足迹』、『如来的所行』、『如来的迹痕』。可是一个圣弟子,不会这样便下结论∶『世尊是正等觉者,法是世尊所善说,僧伽是善修行者。』但他就要得到这个结论了。」
第八个足迹∶解脱与解脱智
「当他这样了知,这样洞见时,心从欲漏解脱,心从有漏解脱,心从无明漏解脱。对于解脱,有『解脱』之智──他了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会再受生于此种状态。』婆罗门!这也叫做『如来的足迹』、『如来的所行』、『如来的迹痕』。婆罗门!直到这样,一个圣弟子才会得到结论∶『世尊...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41 我理解证得阿罗汉果,就是四果的,活着的时候体验的那个就是余依涅磐
死了的话,就是无余依涅磐。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被叫做阿罗汉的原因吗?我的理解对吗?
入涅槃(最后的涅槃)是一种色、受、想、行、识五蕴以及一切与诸蕴有关的法都已停止不起
作用的状态。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性不存在的境界。它是超外界一切相对事物的。它不是因的
果,不是生起果的因。既不是道,亦不是果。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为。苦,生苦之因的爱
欲是世间的,涅槃则不是世间的,而在缘起法之外。所以,它是超因果的。一切世间法都是有
关系的,相对的,而作为无关系的涅槃则是绝对的。
不管彼以何感受领会,是乐,非乐,非乐非不乐,彼领会不执著,不被所缚。彼知身体解体
(生命本能结束以后),一切感受,一切体会,都会变成冷静,都会是安定。犹如油灯燃烧,
靠油与灯芯,油与灯芯烧完,由于燃料缺乏,灯即熄灭。如是,当比丘体会身体最后结束感受
时,彼知道:“我已体会到身体最后结束之感受。”当彼体会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时,彼
知:“我已体会到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彼知“身体毁坏,生命最后结束,现此一切受,非
快乐,将变成冷静。”因此,一个人有如此天赋,被赋与此最...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922 | 42 二、显密的不同点
显密之分主要是在证悟空性的方法上。虽然证悟空性的总体目标没有差别,但方法却有
许多不同。
先看看显宗是用何种方法来证悟空性的。净土宗以念佛作为证悟空性最根本的方式;禅
宗的方法则主要针对根机极好的人,所以显得很简单,缺乏从加行到正行的一整套系统
。我们看六祖惠能大师证悟的过程,对一般人而言这根本不是个方法,但是,对于像他
那样根机如此成熟的人而言,这确实不失为一种证悟之法。
除此之外,其它的显宗证悟方法就是因明(逻辑)的思维。譬如一个瓶子,我们确实看
到它存在,但它也是由许多的微尘组合而成,不是一体性的东西,而这些微尘也可再分
,到最后分完时,就是空性了。这并不是说,它到最后变成空性,而是它永远没有离开
过空性。我们的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个空性的,而这种方法只是教给我们一种理论上的概
念,并用因明去作推理。譬如这一块布,把它拆开来就是一堆毛线,那么布到哪里去了
呢?是消失了吗?而我穿的到底是布还是毛线?这毛线也是由羊毛织成的,那我穿的是
布、毛线、还是羊毛?如将羊毛分割至最细的微尘然后放在一旁,则当初的那块布去了
那儿?难道我原来穿的就是微尘?显宗是经由此种推理方法去了解...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43 不强调四圣谛的就不用理了
那么多很好的书,很好的佛经,为什么不学?
简单的逻辑就是,真正的修行者,是不可能在bbs上表演神通的
真正有点觉悟的修行者,也从来不以教化别人为目的
帮助别人也绝对不是强求
清静慈悲的人,才可能是善知识
神通根本不是佛当初决心觉悟的目的
也不应该是一个真诚追求智慧的人的修行目的 |
|
z**n 发帖数: 22303 | 44 去把入胎经和现代胚胎学比较阅读一下,看看如果不是实证,佛陀如何在2500多年前把
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描绘得如此清楚。
觉得实证一定要借助科学仪器和手段的,是自己的认识有局限罢了。不过目前,心理学
界和佛教界有很多共同研究的课题。
佛法不仅是实证,而且佛法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现代科学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那就是最终的解脱。
下文转贴自网络:
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高度的专注状态会对脑部产生哪些影响?是让脑部活动慢
下来或者快起来?一般人都以为,禅修时脑部活动会减慢。有大量研究显示,禅修会让
两种脑波的其中一种起主导作用:一种是是α波(一种慢速、高振幅的脑波,频率为八
至十三赫兹,它也会在浅梦中出现),一种是更慢速的θ波(四至七赫兹),它是熟睡时
的典型意识状态。一般人醒着的时候,脑子使用的是速度较快的β波(十三至四十赫兹)
。所以有几十年时间,主流意见一直认为放送念力的最理想状态是α波的脑部状态。
威斯康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理察•戴维森最近把这主张付诸测试。戴维森是「情
绪处理过程」的专家,而所谓的「情绪处理过程」,是指脑部对情绪的处理,以及脑与
身体为此而作的沟通。...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2192 | 45 悲无量心的修习
〔离开苦的修行过程〕
悲心是不能忍耐众生有苦,想要拔济有情的痛苦。悲心的相违是害心,也就是害众生的
心。《法句经》说:一个婆罗门必须阻止害众生的心生起,要特别重视悲心。
为什么?因阻止害众生心生起的过程,也正是我们离开苦的过程。害心是有分别的心,
是只爱自己而不能爱他人的心,就是因为没有修悲心观,所以才有这种心。修习悲心观
,才能离开轮回的根本 ──无明和爱,也才能够离开随眠。
悲心是不忍众生苦,不忍众生苦和不忍自己苦是不能分开的,所以佛陀说修习悲心观的
过程就是离开苦的过程,佛陀的解脱就是这样的悲心的解脱。
如何修习悲心?先要了解我们以智慧修习悲心,效果才会无量,《法句经》说:如果我
们还会害众生,我们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圣人,不害众生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
〔以佛陀为楷范〕
佛陀在过去很多世中,为了成就悲心圆满,于是为了其它众生而供养自己,因为如果悲
心不圆满,便无法成佛度众生。在本生故事中,佛是猴子王,为了他的同胞而供养自己
。生为人身时,看到母老虎因生完小老虎后,实在太虚弱,无法找食物,佛陀自己就做
他们的食物,让牠们不要饿死,再次供养自己,成就无量悲心的修行。为了让... 阅读全帖 |
|
O*********9 发帖数: 552 | 46 王骧陆居士传略
明 真
王骧陆居士讳宰基,字骧陆(相六),号“仁知居士”,著作署名:“菩萨戒多杰
海盐王骧陆”、“浙西菩萨戒优婆塞王骧陆”。祖籍浙江海盐县,父辈迁入海宁县(今
浙江海宁市盐官镇)。上师生于一八八五年三月二日戌时,圆寂于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十
六日戌时,乃二十年代崛起之“印心宗”——无相密心中心法第二代传人,世人尊称“
印心宗二祖”。
上师为浙江海宁望族“有怀堂”王欣甫公之六子,其父一生正直,因守正而去官。
其母蒋氏母家亦为海宁硖石望族,笃信佛教,好惠施善,智慧过人,擅国画,尤长于兰
花,号称“砚香老人”。上师诞生时呈瓜胎,时人视为瑞兆,赋性天聪,超群拔众,孩
提时即能诵读金刚经,背诵心经如流。少年时多次随母朝拜普陀圣山,观音大悲宏愿深
印其心,菩提心根已深扎矣。
上师青少年时期发愤读书,熟通经史,十八岁中晚清秀才,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攻
读英文。一九○七年(光绪三十三年),时年二十二岁,任翻译官随钦差大臣赴印度南
洋一带考察。幼时即铭记玄奘不畏险苦赴天竺取经精神,今亲访佛土因缘殊胜,遂一一
朝拜释迦佛祖修行圣地,谒高僧,求佛法,并拜师学习梵文,立志为弘扬正法,利益众
生实学苦...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7 当欧美藏文研究的开创者舒米特(Isaak Jakob Schmidt,1779—1847)将藏文本金刚
经译为俄文的时候,心理学还沉睡在哲学母体中。此时,佛教的影响非常有限。虽然诸
如康德、叔本华等欧洲著名哲学家都了解并推崇佛教,但是由于缺少直感性的介入,佛
教对欧洲文化的影响非常微弱,只能若隐若现地影响着思想家们对自我、生命、实在、
自由、幸福等问题的思考。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独立出世。1902年,第一本以“佛教心理学”命名的著作问世。可以说,在心理
学问世之后,佛学研究者首先发现了东方佛学与心理学的相关,他们 和心理学家从不
同的角度展开了对心灵的探索。
随着社会和学术研究的发展,藏传佛教与心理学的对话愈来愈频繁密切。尤其是在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纷纷出现了许多藏传佛教寺庙、修习中心、佛教大学和专
门的出版机构,许多大学开始设立藏传佛教研究所,开设藏传佛教心理学课程。反映藏
传佛教文化和教义的出版物、歌曲、电影等不断涌现。概括地说,藏传佛教对心理学的
影响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展开。一是藏学研究者对藏文佛教经论的翻译影响了一批心理学
...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8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9 第2章 曹溪一脉
一、慧能求法
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父名行瑶,早
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
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慧能三岁时,父亲不幸亡
故,母守志鞠养,孤儿寡母,穷苦无依,生活极为艰辛,在如此境遇中长成的慧能,聪
颖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卖柴,奉母度日。不觉光阴荏苒,慧能已长大成人。
慧能二十四岁那年,一日去市上卖柴,忽闻有人诵读佛经,据说慧能“一闻经语,
心即开悟”,便问客人读的是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读的是《金刚经》。又问客人从何
处来?如何得到此经?客人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来,那里
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传法,门徒有一千多人,我前往礼拜,总得以听受此经。慧
能一听。心生羡慕,萌发了去黄梅跟从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客人本是一位热心的
信徒,见慧能对佛法如此虔诚,便赠送他十两纹银,让他回去安置好老母的衣食生活,
再到黄梅去参见五祖弘忍大师。
慧能辞别母亲后,便来到黄梅求见弘忍。据说,慧能...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50 第8章 临济法门(三)——杨歧宗的建立
一、杨歧宗的创立
杨歧方会(992-1049),袁州宜春(江西宜春)人,俗姓冷。二十岁在
筠州(江西高安)九峰山出家,曾到潭州(湖南长沙)随石霜楚圆习禅,后到袁州杨歧
山和潭州云盖山开辟道场,禅林称为杨歧方会禅师。古德评之曰:“杨歧天纵神悟,善
入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风。”方会本人也以担荷如来大法,赓续临济正
脉自任。楚圆迁化,方会将先师遗像挂在禅堂,集众举哀。方会指着遗像谓众曰:“我
昔日行脚时,被这老和尚将一百二十斤担子放在我身上,如今且得天下太平。”是说临
济宗风到他这里,纔传扬开来,取得一统天下的态势,从禅宗整个发展史看,正是从杨
歧方会开始,临济宗的影响和地位超过云门、曹洞,成为禅宗主流。
(一)心法双忘性即真
方会上堂法语有云:“百千诸佛,天下老和尚出世,皆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
向这里明得去,尽与百千诸佛同参;若向这里未能明得,杨歧未免惹带口业。”是说方
会也别无伎俩,只是如历代祖师一般让人明心见性。真正的大禅师必然是对“心”、“
性”深有体悟,纔会以种种方便指导学人...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