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合集] 坐忘 --- 颜回的禅定功夫
相关主题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醒过来 (转载)
量子江湖风雨录:光是波还是粒子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蝴蝶效应和缘起论五蕴和涅槃-佛法和外道的根本不同
真实的世界也许是这样的-我所思考的宇宙模型给新同学们一个建议
波函数才是真正真实的三法印
zz什么是佛教by大善者--乌巴庆老师谁来解释一下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用科学现象解释佛法,只能停留在某层次.Re: 惊天的佛教秘密! (转载)
因果与缘起咒语非佛说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心所话题: 观察话题: 所谓话题: 存在话题: 生灭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u
发帖数: 8107
1
☆─────────────────────────────────────☆
bdbd (kakali) 于 (Wed Feb 10 09:45:53 2010, 美东) 提到:
全麻伤大脑,而且有生命危险,这个搞一次出来,容光焕发。
想想michael jackson 如果随我修了道,就不至于死那么早啦!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Wed Feb 10 15:57:16 2010, 美东) 提到:
心经云:无眼耳口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明明都有的,为什么说无呢?
好像以前有个禅师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参禅的。
建议你看些佛教的基本知识,从容易理解的佛经入手。
如果直接看难懂的佛经,就要有点耐心,慢慢想。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Thu Feb 11 12:53:09 2010, 美东) 提到:
密宗上师亲传禅定初修!
在人间按:这篇文章是第三次发了,显然它对初学禅定的朋友们有着非凡的意义,但针
对初学有个前置而普遍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学修禅定呢?”通俗的讲三点吧:1,有
利于认清自己;2,有利于激发潜能;3,有益于身心健康。您若有缘得见此文,真的应
该试一试,哪怕是极其短暂的三摩地,也许会为您打开生命的另一扇大门。专注呼吸,
供养有缘~~
三摩地禅定──入门指导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开示 翻译 / 何念华
我们会稍微谈一谈三摩地禅定。我想,我们一边谈、一边实际上试着做做看,这样可能
很好。所以我会讲一点,然后你们禅定一会儿;然后我再多讲一点,你们也就再多禅定
一会儿。这么做,你们就会了解我所讲的内容,这个指导也才比较有意义。否则,你可
能无法将这个指导和禅定连在一块儿。
实际上所要使用的技巧非常简单。一般而言,过去所有伟大禅定者都告诉我们,禅定的
时候要坐直。当我们身体坐直,就会有敏锐的感觉,有重要的感觉,这会产生适当的氛
围。
这次的指导中,我不会建议使用任何外在的目标物。我们有时听到的三摩地教学使用外
在目标物,譬如一朵花;但我们在此要学的是一般上座部传统的方法,把呼吸当作目标
。所以我们专注于我们的呼吸,我们只要跟随气息的出与入,就是这样。我们的心念集
中于呼吸,身体坐直,眼睛睁开。让我们来做一下,然后再谈一谈。这就是最精要的技
巧了,基本上,什么都不做。
我们只要坐直并观察呼吸,不要被干扰,不要被那些占据我们心头的思绪所干扰。我们
就只是坐着,独自坐着,没有任何其他事物…我们自己、呼吸、专注,就只有这些。
我们坐着,专注于呼吸,没有别的。然后,或许某些思绪会出现。当思绪出现,我们该
做什么?什么都不做。这里只有一个方法──一法适用于所有状况,这个方法就是专注
于呼吸,就是这样。
干扰或多或少会出现:昨天说的话、上礼拜看的电影、刚才的交谈、明天该做的事、突
然的恐慌──今天早上有没有关上厨房的瓦斯?诸如此类的事,它们都有可能出现;当
它们出现时,回到呼吸上。「回来」,这就是三摩地的口号。每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注意
力分散,记得这个教导,然后回来,回到呼吸上。让我们再做一会儿。
假使我们怀抱雄心壮志,我们就会对于我们的目标产生执着──即使我们的目标是证悟
,那么就没有禅定。因为我们总是惦念它,我们渴望获得它,我们幻想它;这不是禅定。
这是何以三摩地禅定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放下任何目标」,坐着就只是为了坐。
在此我们吸气、吐气,就这样观照着,没有别的。是否获得证悟不要紧,朋友是否比我
们迅速获得证悟也不要紧,谁在乎呢?我们就只是呼吸,我们身体坐直,观照气息的出
与入。没有别的。
我们放下对目标和雄心壮志的执迷,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面向。它甚至也包含想要完成一
个美好的禅定,连这点也该放下。只是坐着。
少一些执迷,少一些野心,只是坐直并且观察呼吸,优点是没有事情会扰乱你。只有在
我们有目标的情况下,事情才会扰乱我们。当我们有个目标,我们就会变得有点执迷。
假设我们的目标是去某个地方,有人在我们的正前方,挡住我们的车子,如果有东西妨
碍了我们前往目标的路,它就变成一个讨人厌的东西。但假使我们没有目标,那就都没
有关系──无论是噪音、这里或那里感觉痒,这些都没有关系。
这点很重要,因为修禅定的人,常常有强烈的企图心要达成某件事。当他们受到干扰,
就会经历各种地狱,就会失去信心、感到挫败。他们责备自己,责怪这个技巧。因此,
至少在这短暂的禅修当中,我们是否获得证悟并不要紧,壶里的水是否滚了也不要紧,
电话响了不要紧,是不是朋友打来的也不要紧──就这短暂的时间,任何事情都不要紧
,就这短暂时间。
三摩地禅定不必要是为了成佛的缘故。假如你对成佛或涅盘没兴趣,你便能够自然地修
持三摩地──不会经常在各种状况中摆荡。多半的时候,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我们的心
总是受到一些事物的吸引或干扰──我们的敌人、我们的爱人、我们的朋友、所有一切
,还有希望、恐惧、嫉妒、骄傲、执着、瞋恨,所有这些。换句话说,所有这些事物、
这些现象、这个世界控制了我们的心,而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或许我们可以在剎那间控
制自己,但我们若是处于极端的情绪当中,我们就会失去控制力。
如我先前所说的,放下我们的野心有点像是佛教徒所谈的出离心。如果你读过佛陀的故
事,佛陀远离他的宫殿、皇后、儿子、父母,到外面去寻求觉悟。严格地从三摩地的观
点而论,你可以说佛陀试着减低他的野心,或至少他试着了解他的目标为何、他想要达
成什么,但他同时也试着了解,他所想要达成的目标是徒劳无益的。所以他想办法要放
下,要获得放下的力量。总括地说,如果你想成为三摩地的修行者,放下的力量相当重
要。
我们修三摩地禅定,所以我们获得放下的力量,或者我们了解到执迷、僵固所招致的覆
灭。
事实上,你们会发现,这个技巧给予我们一些时间或机会,让我们松开我们拥有的结。
这是为何一些伟大的禅定者说,三摩地这类的禅定,是什么也没做的稀罕时刻。
我们通常总都会做一些事、想一些事,我们总是在忙碌。因为我们总是让自己如此忙,
以致于迷失在无数的执迷和僵固中。当我们在这里禅修,什么也没做的时候,所有这些
僵固的事情就会被揭露出来。也许对初学者而言,这有时可能有点吓人,但慢慢地,你
会获得某种内在的信心来面对这些。而且你会发现,这些僵固的情况会自动减少──而
你什么也没做。一般指导禅定的书籍会说,如同蛇伸展开自己,我们的执迷松解开它自
己。你会获得这种技巧。
这里有个难题。当思绪出现,我说要回到呼吸上、专注于呼吸,你会不自觉地就把它解
释为:「噢,仁波切是说,我们要停止这个思绪,回去专注在我们的呼吸上。」我不是
这个意思。我不是说你应当停止这些思绪,我不是这么说,我所说的是专注于呼吸;这
是两回事。当思绪出现,不要停止它,不要增强它,不要鼓励它,不要劝阻它;什么都
不要。你的工作就只是专注于呼吸,就这样。
了解这个差异很重要。如果我真的是说,「停止这些思绪,然后回到呼吸上」──这是
一回事──但这不是我的意思。当思绪出现,你要做什么?回到呼吸上,这就是你要做
的。停止思绪不是你的工作,也不是这个教授的一部分。思绪会出现──你所要做的就
只是专注于呼吸,就这样。
弥勒菩萨对于三摩地修持提出很好的忠告。当我们修持三摩地时,要记着对治法门,这
很重要。当我们的心受到干扰,我们必须记住对治的方法,这里的对治方法就只是回去
专注呼吸。每当我们受到干扰,都必须有这样的正念,我们称此为应用对治法门。但有
时我们用得太多,那可能导致昏沉或烦乱,你们了解吗?假如你太担心,换句话说,假
如你不停地使用对治──对治、对治、对治──这几乎像是没有毒害时也使用对治。事
实上,这成为一个问题,这成为昏沉和烦乱的起因。
总是做短的三摩地,特别是对那些初学者而言──短暂,但次数要多。假设你要做十五
分钟的禅定,至少要重新开始三十次,当中作短暂休息。慢慢地,我们可以禅定久一点
,也许十五分钟,我们就开始十五次,这当中有短暂休息。有时作真正的休息──起身
、走走、做些其他事。一段时间之后,你可以在十五分钟的禅定中开始七次。让禅定保
持短暂是重要的一环。假如你一开始做太久,你会对此技巧感到厌烦。我们是人,我们
不喜欢无聊,我们总想要变化──变化饮食、变化服装,我们喜欢变化。
同样的,灵性道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很有耐性。我们必须开始喜欢这个道,
所以我们要让禅定保持短暂而确实,次数要多。那么我们就能养成牢固的习惯,然后它
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也就容易做。好比喝酒,我们刚开始只喝一点点。我们不会一次喝
上两三瓶,否则喝到想吐,我们就不会再想去碰酒。只做短时间,但次数多一点,分段
多一点,那么你就会习惯,这点很必要。三摩地应该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你要习
惯它。为了养成习惯,做一点点,时间要短,但次数要多。
中间暂停的时候,假如可能,仍然记着你在呼吸。我们总是忘了我们在呼吸。
我们也不应该限定禅修的时间;不应该限定只有早上或只有晚上禅修;你应该在任何时
间禅修。修持的时间总是此刻──从来都不是未来。永远不要离开你的三摩地,好像你
明年、下个月、或下个周末将会去做;现在就做。反正也就大概四十五秒钟,特别是对
初学者而言。很容易的,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做。那只需要坐直,短的禅定就已经很好。
在心受到干扰之前,我们自己就决定停止禅定,这样很好──然后再开始。再说一次,
在干扰来临之前,停止禅定。我们会对这个技巧感到自在,会有战胜干扰的感觉──在
干扰来临之前,我们已经在那里;所以就只做短的禅定。
我们在这个道的修持,一般都像这样。你真的不应该去做「这是禅修的时间」这样的计
划,然后在休息时失去觉知。当然,你应该拨出某个时间来修持,譬如早上或晚上某个
时刻,这有很大帮助。但除此之外,你应该在任何可能的时间修持三摩地,就只要一分
钟,那并不困难。然后我们逐渐加长时间。
禅定的时候,就只是身体坐直、观察呼吸。所以这么做会如何?它创造出一个空间。事
实上,这个技巧本身只是个花招,重点是认出这些不断轰炸我们的思绪和干扰。
我们仍然感到生气,但可以说,我们知道我们在生气。当我们生气并且知道自己在生气
,这样的生气就很幽默了。我们可以把这个气赶到某个方向去──我们拥有较大的控制
权。我们生活当中的挫折就是对情绪毫无控制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一点都不好玩。佛教
的全部目的就是玩得开心,不是吗?为了玩得开心,我们必须拥有控制权。如果别人对
你有控制权,那就不好玩了。
三摩地需要很多纪律。特别对初学者而言,纪律相当必要。因此喇嘛常常建议我们,有
时要参加团体的禅修。当然,我们绝对应该独自修,但团体禅修也能够帮助我们。因为
我们有骄慢、有自我,这骄慢和自我总是告诉我们要有竞争心。因此当我们在团体中禅
修,我们不想要睡着,我们不希望被认为是个糟糕的禅修者。我们并不真的有勇气说:
「嗯,没关系,如果我是最差劲的那一个。」我们希望是最厉害的,是最迅速的,我们
有这样的竞争心态。所以,既然我们有这竞争心,或许我们也就可以把它当作这个修道
的工具。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有时去参加团体禅修会是很好的一件事。
我想,这就像是去健身中心。假如你买个机器放在家里,用个两三天,你就不再使用了
。这个工具到头来被扔到车库里,不是吗?但假如你到健身中心,看到许多曼妙的身躯
,看到其他人很努力地在运动,这会给你一些启发。多么错误的动机〈仁波切笑〉!但
至少它把你带到某处。作为一个修道,混淆是可以被接纳的,所以没关系。
保持简单,不要复杂化,三摩地很简单。专注于呼吸,坐直,这就是你所要做的。当我
们专注于呼吸,呼吸就发生在当下、在此刻,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
为利用呼吸很好。呼吸发生在每一刻──吐气时,它离开、结束,永远不再回来。然后
我们再次呼吸。
如果可以,你也应该做三摩地的周末闭关。事实上,这么做很好。你每天都禅修几分钟
。另外,随时想修就修,在不同的地方禅修,不要只在佛龛前面,而是在每一个地方。
然后有空的时候,一个月一次或一年一次,你应该做个密集的三摩地闭关。你可以发誓
禁语,然后就只是坐着。事实上,西藏有个传统叫作宁桑(nyinthun)和达桑 (dathun)
。宁桑是指一日闭关、一日修持,你可以发誓禁语或发任何誓,然后整日修持三摩地,
也许中午吃个饭。你会慢慢习惯。而后你可以进行达桑,一个月的三摩地闭关,一天三
座三摩地,只有三摩地。这会有一些效果,至少它会把你逼疯。〈笑声〉
我先前说过,修持三摩地只能够获得控制自己的力量,这已经很不错了。但假如你是个
大乘佛法的修行者,你应该在三摩地禅定开始时皈依和发菩提心,结束时作功德回向。
修三摩地禅定具有非常多的功德,特别如果你在开始时皈依和发菩提心。事实上你该这
么说:「我坐在这里观察我的呼吸,所以我不致于被干扰;假如我不被干扰,就表示我
变得很有力量;假如我很有力量,就表示我可以帮助许多众生。」这就是我们在做的。
仅仅是坐着就有很多功德,获得功德并不一定需要很多行为。仅仅坐着,观照当下、观
察呼吸,就累积了很多功德。
来自:samsara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4fbcc0100g5sl.html
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塔
虚云和尚
《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
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
以清静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
若是功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故《楞严经》阿难尊者曰:“不历僧祇获
法身。”
但是你我及一般人,平常总是在尘劳里,在喜怒里,在得失里,在五欲里,在一切图快
活享用里过活。而今一到禅堂中,一声止静,则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六根门头,犹如
“乌龟息六”样的,任什么境界也扰你不动。这是修无为法,也是无漏法。故以金银等
七种宝物造塔,如恒河沙数之多,犹不能及此“静坐”一须臾之功德也。乌龟息六是一
譬喻。因为海狗喜食鱼鳖,一见乌龟在海滩上爬,它就跑去吃它。乌龟知其要吃它,便
把四只脚,一个头,一条尾,统统缩进壳里去,海狗见之咬它不着,空费一番辛苦,弃
而他去,此时乌龟亦脱其险。
我们人生在世,无钱的为衣食忙得要死,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正如被海狗咬着,
若知其害,便把六根收摄,反照回光,都可以从死里得生的。
(本文节选自虚云和尚1953年正月十六日禅七开示。)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Thu Feb 11 14:02:43 2010, 美东) 提到:
正在读宣化上人的《虚空打破明心地》,主要是说坐禅的。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3/2133.htm
它解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Thu Feb 11 14:46:30 2010, 美东) 提到:
宣化上人是严师:
坐禅不是很好玩的一件事,要受很多苦。从早晨两点钟开始坐香,一直到夜间十二点钟
睡觉,中间只有一个钟头休息。在参禅的期间要忘身、忘心、忘世,一切皆忘掉,也就
是没有‘我’的存在,也就是一切皆空,到了真空的境界,便生妙有。大家要注意!在
修行的时间不可随便乱讲话,不可随便打妄想,更不可躲懒偷安,就是一分一秒的时间
,也要爱惜。所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因此,行也参禅、住也参禅、坐也参禅、
卧也参禅;行住坐卧都在参禅,要细心来钻研,越钻越透、越研越明。
估计大部分弟子是要受打受骂的。我要是去修,会被踢出来的,呵呵。藏传的确有很多
殊胜的地方。
☆─────────────────────────────────────☆
dreamfly (妄想) 于 (Thu Feb 11 18:58:35 2010, 美东) 提到:
敢情参禅就是修“忘我”?那还不如睡觉或者发呆呢
又说要细心钻研,我想很多研究生认真做实验搞科研的时候也达到了“忘身、忘心、忘
世”的境界涅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Thu Feb 11 19:03:23 2010, 美东) 提到:
佛子行第三十二:
因惑说他佛子过 徒然减损自功德 故契大乘诸行者 不道人过佛子行
☆─────────────────────────────────────☆
dreamfly (妄想) 于 (Thu Feb 11 19:07:29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是你太想“说他佛子过”了 =)
、忘
☆─────────────────────────────────────☆
dreamfly (妄想) 于 (Thu Feb 11 19:37:31 2010, 美东) 提到:
偶像活佛,哈哈
为什么要眼睛睁开呢?
念住于呼吸——安那般那念
定。
禅定本来就是共外道的
yeah, “舍” or “止” is only the first step.
that's nice. stick to the "one thing".
yeah, i like him, especially when he says sth like this “这个技巧本身只是个
花招”. he always remembers to remind people that those are just tricks, not
the core value to attach to.
i wish he could talk more on “观” itself.
personally, i think he is better than 南怀瑾, particulary on staying with
the topic.
that's why 佛陀 推崇 安般念 in 阿含经.
see? he reminds that this is just for the beginning step of “止”.
因地?
this paragraph is CH-like. LOL.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Fri Feb 12 11:39:38 2010, 美东) 提到:
法门万千,别的修行人说得不理解,不能接受就另找合适的法门,不要轻易给别人扣大
帽子,万一扣错了,徒损自己的功德。
☆─────────────────────────────────────☆
dreamfly (妄想) 于 (Fri Feb 12 14:39:20 2010, 美东) 提到:
不理解的下一步是疑问是求解,而不是不求甚解(论坛本来就是用来论而非只是晒)
通过以己度人的给别人扣帽子来掩饰自己的不能解释也不求甚解,本来就与道相悖
功德是什么?是把那些已经在网路上被无数人转载过无数遍的文章再多转载一遍么?
比起梁武帝如何?(ref: 《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三》)
有人用“如何如何皆以成佛道”的说法来自我美化和高尚,我想说的是,恐怕看到你那
些千年转载的人早就已经“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了,你的那些功德估计可以忽略
不计了?
眼睛看着别人而说些模糊神秘无法定性定量的所谓“功德”(只怕多数情况下实指宗教
性的“福德”居多),不如将工作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自净其意,把自心先调伏好,把
困扰自己的疑惑先解决掉或许更有“功德”
我不相信光是懵懵懂懂的“善哉善哉”“随喜随喜”就是“功德无量”了,这“功德”未
免也太cheap了吧,更何况如若还是心有所图的功利出发点,呵呵
☆─────────────────────────────────────☆
bdbd (kakali) 于 (Fri Feb 12 22:48:17 2010, 美东) 提到:
支持。
☆─────────────────────────────────────☆
purity (purity) 于 (Sat Feb 13 03:01:11 2010, 美东) 提到:
说,大家都懂得说,做不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一个个自以为是得厉害,自己才是正确的,他人就不懂不行。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Sat Feb 13 16:41:44 2010, 美东) 提到:
嘎千仁波切上师的开示:
现在到处都有上师,僧众以及佛法的实修者,我们不应当任意批评这些实修者。如果出
家人说另一个出家人的坏话,可是另一个人有很多弟子,有很多拥护他的人,如果你说
了他的坏话,拥护他的人因此就信心退转了,这种信心退转的情形,是说了坏话的人造
成的。有时候说别人坏处是因为自己的嫉妒,如果说别人的过失,只会减损自己的功德
,吃亏的还是自己。因为当说他人过失之时,内心的愤怒会令菩提心退失,所以对于别
人的过失是不需要去批评的。
特别是大乘菩萨他们所做的行为,我们是不容易了解的,况且我们也不知道谁是菩萨,
因此我们自己要立下誓言,不要以恶口去批评别人。其次如果有别人来告诉自己“某某
人做了什么坏事”对于这些话不要把它当作是真的,也不要执着为实体。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Sat Feb 13 16:50:35 2010, 美东) 提到:
不是说你啊。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Sat Feb 13 17:00:36 2010, 美东) 提到:
我可没有拿这个来批驳任何人的意思啊,这是上师在我皈依后叫我依此实修的,只是拿
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而已。以我亲眼所见,上师的一言一行也的确做到了。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Sat Feb 13 17:14:11 2010, 美东) 提到:
因惑,就是“由于有疑惑”。
整句:由于自己有疑惑不能理解,就说别的佛子有过失。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Sat Feb 13 18:45:28 2010, 美东) 提到:
你没有说他有过失,不过我冒着下地狱的危险也要说一下你的过失,你实在是太罗嗦啦!
哈哈哈哈哈。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Sat Feb 13 18:52:14 2010, 美东) 提到:
我承认虽然对你的疑惑很多,可是好在我还知到自己的斤两,终归是不敢的。
贴这个出来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终归是安全的吧。
☆─────────────────────────────────────☆
dreamfly (妄想) 于 (Sat Feb 13 20:36:10 2010, 美东) 提到:
有疑就问嘛
就好象我有疑就直接说出来,不管是否会被人嘲笑或误会
☆─────────────────────────────────────☆
dreamfly (妄想) 于 (Sat Feb 13 20:50:26 2010, 美东) 提到:
呵呵,我看是有人连别人说的是“疑惑”本身,还是在指责他人过失,都分不清
☆─────────────────────────────────────☆
puppeteer (舟云) 于 (Sat Feb 13 22:56:21 2010, 美东) 提到:
最近读庄子的东西,总觉得隔。
老子我就很喜欢,尤其是道经。 德经差些,和庄子水平差不多。
所以帛书版德经放前面,我觉得是对的。是个顺序渐进的过程。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Sun Feb 14 02:20:18 2010, 美东) 提到:
建议读一读南怀瑾《庄子讲记》,下载地址:
http://www.nanhuaijin.com.cn/zhuangzi.rar
下载的文件是WPS格式,但是可以用WORD打开阅读。
☆─────────────────────────────────────☆
bdbd (kakali) 于 (Sun Feb 14 09:11:46 2010, 美东) 提到:
哈哈哈,我看又回到那个骂人瞎子,不长眼和说人是盲人的问题上啦吧。
同样一件事,为啥有的人专门用怀有恶意的字来说呢? 心毒则语言毒。
☆─────────────────────────────────────☆
puppeteer (舟云) 于 (Mon Feb 15 20:59:08 2010, 美东) 提到:
打坐就是和杂念搞好关系。呵呵。 :)
他们也需要爱心的。。。
。事
☆─────────────────────────────────────☆
bdbd (kakali) 于 (Mon Feb 15 22:17:16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俺很认同。
☆─────────────────────────────────────☆
puppeteer (舟云) 于 (Mon Feb 15 22:36:38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说来说去,打坐还是waichi说得最精辟。
就是如母忆子,时刻不忘而已。
这个你估计不认同,呵呵。 :)
☆─────────────────────────────────────☆
bigfool (fool) 于 (Tue Feb 16 01:54:26 2010, 美东) 提到:
引文献要引原始文献,捧人不要捧的太肉麻。
例如假设某天P感慨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然后被P-fan赞叹说,空性还是P说得最精辟,
估计P如果正常也会脸红的。
☆─────────────────────────────────────☆
runsun (runsun) 于 (Tue Feb 16 19:42:38 2010, 北京) 提到:
这是外道定。说明根本不知道佛法的禅那是什么。更不了解心是什么。
这当中同样也包含着严重的我见。
佛陀教导的禅那是离恶不善法,是心意识的纯净,不是专注,不是念念不忘,不是守一。
杂阿含当中佛陀说“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初禪具足住”,阿含经当中关于禅定的句式几乎都是如此。从来没有提到所谓的制心
一处,专注或者什么念念不忘。因为这些都是带有误导性的,并不准确。
外道有我见,所以总以为所谓的专注才是禅定。他们总认为有个灵魂,梵,心或者自我
的主体,所以外道说禅定就一定是专注,专注。。。印度教,道教,大乘伪佛教都是如
此。
心只有一个刹那,既然是一个刹那,哪里有什么忘和不忘?
我觉知呼吸,但是走神去想事情,是“我”或是“心”忘了觉察呼吸了吗?
认为自己忘了,实际是已经预设了一个自我的不变的本体,如此是在不断的制造我见,
何谈认识无我?
并非是忘,只是缘起发生了变化,刹那生灭的心识的目标因为缘起而变化了。
目标的变化并不是问题,因为心识实际每个刹那的目标都是不同的。它和目标同生同灭
。这很正常。
关键点在于当目标变化的时候,不能敏锐的当下觉察,刹那的心识当中缺乏正念的心所
(善心所),而带有无法觉知当下的痴心所,掉举心所等杂质。由于这些意识当中的负
面因素,使得意识表现出一种昏昧的,不安稳的,混乱的特性,这些是禅修的障碍。
通过正念觉察,通过建立起各种善心所,而去除掉恶心所,于是刹那的意识变得越来越
纯净稳定,这就是禅那。这种禅那和是否守住一个目标没有任何关系。实际它的目标是
在不断变化,但却照样有禅那。真正的正定。
外道认为必须守一专注,高度集中于某个固定目标或者主题丝毫不偏离才能禅定,而佛
陀却教导保持正念明觉,通过觉察去除恶不善法,所以有禅那(禅那本身的意思就是觉
察,而不是专注)。
缺乏禅那的心意识就像是近视眼,看任何都是模糊的,如此就无法观察到真正的无常苦
和无我。
纯净的心意识是锐利的。它可以明辨出无常和苦,无我的真实本质。
因为辨别出无常苦和无我,而失去对所缘的兴趣,并破除有个恒常独立自我的错误性认
识,于是真正的放下,强烈的要去“观察”和“体会经验”的错误习性消失,导向寂静
,识(观察)灭,于是名(伴随观察的)和色(被观察者)也一起灭掉,于是寂灭涅槃
。。。
存在是因为被观察才变成存在,脱离观察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存在,也没有一个独立的观
察者,当观察停止,存在失去意义。不间断观察导致的轮回生灭现象,也因为观察的停
止,而彻底终止。
通过正念明觉培养禅那,借助禅那观察真实的无常,苦和无我,因为观察到无常苦和无
我而丧失对自我和存在的兴趣,灭除掉执取的兴趣,于是停止了不断渴望去观察识别的
强大冲动,寂静涅槃到来。
杂阿含第一经: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
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puppeteer (舟云) 于 (Tue Feb 16 11:16:04 2010, 美东) 提到:
很好, 很好。 呵呵。
外离相,内不乱 就不是小小的打坐了。 :)
☆─────────────────────────────────────☆
venusfire (J星 爱自由) 于 (Tue Feb 16 11:27:49 2010, 美东) 提到:
一。
为什么需要专著, 专注的意义, 我开示一下吧.
1. 和明心相比, 明心是目标,专注不是目标,专注是手段.
2. 和自由相比, 明心是手段... 但这两者,如此接近,可以说: 明心 =~=自由
3. 专注对于明心的意义,圆觉经的香头,光环的比喻最直接:
你看到的是光环(山河大地等相),而不知是香头(心)的运动(心动)而成.
为了看明白后者,你需要先让这香头别动,或慢点,然后看明白他的运动和相的关系
(既心即相,心外无相,心就是相,病目(视觉暂留)看出光环(空花),而迷失实像(香头
运动轨迹) )
这就是禅定的意义 -- 创造条件, 开始下一阶段的实验.
4. 是否可以不通过禅定而明心? 理论上可以.实践上也不是绝对不行.
我不知道.似乎靠某些业力被强制禅定也可以. 不清楚.
5. 当你看不清楚 香和香头轨迹,说的所有的话,都是,我喜欢那个环,
我打算如何对待那个圈...这和修行根本没有沾边,都是准备活动而已.
6. 所谓不自由,就是,你的一切,还被这些幻象,实在的影响.
你的喜怒,还被电子游戏里的一个角色影响. 你的生命本体,还是建立在
这种幻象上.
7. 所谓自由,不是能禅定,而是明心后,能自主.自主者,可以任意选择禅定,
也可以选择自主的动.
这个人可以对着另外一个凡人说:
看我给你表演:然后一会画个圆,一会画个山,凡人被这一切所控制,
而明心者片刻没有离开自心,虽然他搞出各种名堂.他是自由的.
不能看出本质得人,他努力不选择,不判断,不跟随,不动声色,全观,
都远远不够.
这些都是加行而已,对治而已,--不如此,香头根本不会停下来,根本无法禅定.
而更多时候,凡人对待不同的图案,已经开始选择,比较,取舍,争夺,攀援
在内心升起无数乱七八糟的计划,谋略,人生策划,爱慕,仇恨,并引起无数业力
潜伏种子,欲罢不能.然后装莫做杨,假装修行,说要放弃..彻底的一团乱麻.
8.所以解脱者,怎么折腾,都不会有错(离开心,远离上帝).
拿香画图者,怎么折腾,都不会迷失.
而凡人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因为他的一切的基础都是幻象.
9... 佛法如此,我虽然知道,但要真走过去,还是有困难的.
对抗业力,真做到"杀贼",和内在的情绪心理自我定位作战很难.
10 一步一步来,从禅定开始,让香头停下,默默的和它对峙对望,和体会.
找到一个让自己的香头停留的最好方式,让他停下(或做简单的运动),
然后起观... 止观双运...这就是解脱道的大路.
☆─────────────────────────────────────☆
bdbd (kakali) 于 (Tue Feb 16 11:28:48 2010, 美东) 提到:
不是不认同。 这个观点不够彻底。 对了小半,还有一大半没讲,怎么说呢? 民科就
是民科。
☆─────────────────────────────────────☆
puppeteer (舟云) 于 (Tue Feb 16 11:41:39 2010, 美东) 提到:
他/我又没说这是全部,呵呵。
好不容易bdbd赞同我一会, 不容易呀, 呵呵。
☆─────────────────────────────────────☆
venusfire (J星 爱自由) 于 (Tue Feb 16 11:51:32 2010, 美东) 提到:
这和 那个什么蓝珍珠, 心镜, 禅定...类似,
的确,做到这个,可以说:You've been there, 可以说:我和大道一体过了.
同于大道.
但这不是目的, 下一步,如果他说:
我能随时和大道一体,并由此了解了大道的精妙,
由此我可以随时仁义礼月而不离大道,任运肢体而不离大道.
这才是圣贤.圣人无好无常,以众生心为心(菩萨慈悲心为体),广设方便.
☆─────────────────────────────────────☆
bdbd (kakali) 于 (Tue Feb 16 11:58:30 2010, 美东) 提到:
嗯,写得不错。 表扬!
☆─────────────────────────────────────☆
puppeteer (舟云) 于 (Tue Feb 16 12:03:35 2010, 美东) 提到:
4. 是否可以不通过禅定而明心? 理论上可以.实践上也不是绝对不行.
我不知道.似乎靠某些业力被强制禅定也可以. 不清楚.
我现在觉得,还真不一定。 我现在相信有能完全不通过禅定,直接了解真象的人存在
。 如果你看祖
师的日记, 他们大部分主要也不是靠禅定, 而是禅定经验给他很多证据, 有一天就
突然明白了,
信了。 然后往另外一个方向一看, 一切都明明白白,不能再简单了。所以最重要的,
其实是这个信
的跳跃,或者叫悟。
6. 所谓不自由,就是,你的一切,还被这些幻象,实在的影响.
你的喜怒,还被电子游戏里的一个角色影响. 你的生命本体,还是建立在
这种幻象上.
是。
7. 所谓自由,不是能禅定,而是明心后,能自主.自主者,可以任意选择禅定,
也可以选择自主的动.
是。
这个人可以对着另外一个凡人说:
看我给你表演:然后一会画个圆,一会画个山,凡人被这一切所控制,
而明心者片刻没有离开自心,虽然他搞出各种名堂.他是自由的.
不能看出本质得人,他努力不选择,不判断,不跟随,不动声色,全观,
都远远不够.
这些都是加行而已,对治而已,--不如此,香头根本不会停下来,根本无法禅定.
而更多时候,凡人对待不同的图案,已经开始选择,比较,取舍,争夺,攀援
在内心升起无数乱七八糟的计划,谋略,人生策划,爱慕,仇恨,并引起无数业力
潜伏种子,欲罢不能.然后装莫做杨,假装修行,说要放弃..彻底的一团乱麻.
是。
你理论这么好, 乍实修就不进步呢?
目标 --> 心向
选择,比较,计划 --> 心行
谋略,人生策划,爱慕,仇恨,并引起无数业力潜伏种子, --> 心念
心本无体, 这些的总合而已,
选择,比较,取舍,是三界的根源,解脱的关键。
waichi的修法其实是接近高明的南传禅师的,是从根入,讲选择取舍。
选择取舍后其实才有贪, 导致痛苦。 所以他们不直接止贪,而是让你明取舍导致贪的
过程。
禅宗其实更高明, 是从心入的,直接告诉你心是什么,不过这个确实比较难。。。
这是我现阶段的认识。
9... 佛法如此,我虽然知道,但要真走过去,还是有困难的.
对抗业力,真做到"杀贼",和内在的情绪心理自我定位作战很难.
这些不是最重要, 一把抓住根,直入。祝你成功。
☆─────────────────────────────────────☆
puppeteer (舟云) 于 (Tue Feb 16 12:05:31 2010, 美东) 提到:
对!
我现在觉得道德经是两篇, 道经就是菩萨的水平, 比如你说的这句。
德经差些,和庄子一水平,基本是独善其身的水平。
☆─────────────────────────────────────☆
puppeteer (舟云) 于 (Tue Feb 16 12:08:53 2010, 美东) 提到:
难得呀!
随喜!
☆─────────────────────────────────────☆
venusfire (J星 爱自由) 于 (Tue Feb 16 12:30:25 2010, 美东) 提到:
定.
我的理论清晰透彻,的确已经好的有些浪费的好了,
实践么...我能感觉到我在做准备,已经85%ready.这种准备后的行动,
和8年前的行动,其动力是不同的.
☆─────────────────────────────────────☆
dreamfly (妄想) 于 (Tue Feb 16 12:58:53 2010, 美东) 提到:
LOL
好多大葱
☆─────────────────────────────────────☆
purity (purity) 于 (Tue Feb 16 13:16:56 2010, 美东) 提到:
support
祝你很快100% ready,你成功了可以照亮很多人。
☆─────────────────────────────────────☆
purity (purity) 于 (Tue Feb 16 13:26:09 2010, 美东) 提到:
了悟的圣者对世界而言是一盏明灯,
哪怕他什么事也不做,也可以照亮这个世界。
习惯就好,大老爷们都这样爱理不理人的。
☆─────────────────────────────────────☆
ray (肯定决定禅定) 于 (Tue Feb 16 13:30:29 2010, 美东) 提到:
他要当答,能答,而不答,这个才算架子。。
如果是根的问题,。。。。
☆─────────────────────────────────────☆
ray (肯定决定禅定) 于 (Tue Feb 16 13:31:28 2010, 美东) 提到:
赫赫,J这么宣称过吗?
☆─────────────────────────────────────☆
puppeteer (舟云) 于 (Tue Feb 16 13:37:22 2010, 美东) 提到:
你快赚钱, 我快拿恬妞,我们约5年后一起集中修行如何?
☆─────────────────────────────────────☆
puppeteer (舟云) 于 (Tue Feb 16 13:43:00 2010, 美东) 提到:
脑念是个心行现出来的相, 是很后面的东西了。
这个现代脑科学, 心理学无数次说明了。
简单说,做决定就是造业。 为什么,怎么做决定是普通人不能直接知道的。 所以叫迷。
你觉得的原因是你的意识编出来的,这是“脑念”。
☆─────────────────────────────────────☆
puppeteer (舟云) 于 (Tue Feb 16 13:46:36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我能明白。 八年前你只是好奇,玩。 现在你已经清楚了框架,知道什么重要了。
我感觉我也快ready了, 70%, 比你少点。
我以前差的是理论,现在好些了,还需加强。
☆─────────────────────────────────────☆
sleep (sleep) 于 (Tue Feb 16 14:04:43 2010, 美东) 提到:
明白人
定.
喜樂
制心
自我
是如
见,
同灭
心所
的负
来越
标是
而佛
是觉
常苦
性认
寂静
涅槃
的观
的停
和无
别的
喜贪
。我
☆─────────────────────────────────────☆
purity (purity) 于 (Tue Feb 16 14:16:01 2010, 美东) 提到:
“恬妞”是什么?
我发现如果我们有一种心态:只有当什么什么做成,才能修行,
结果会是,什么什么永远不会成,永远会有其他事来捆绑住人。
钱赚不完,赚完钱,还会有其他预想不到的事发生让人无法分身。
☆─────────────────────────────────────☆
purity (purity) 于 (Tue Feb 16 14:27:21 2010, 美东) 提到:
ok, tenure
不看好美国的经济前景,不看好美国tenure的价值。
☆─────────────────────────────────────☆
bdbd (kakali) 于 (Tue Feb 16 19:09:13 2010, 美东) 提到:
也表扬!
☆─────────────────────────────────────☆
bdbd (kakali) 于 (Tue Feb 16 19:11:09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你修得还是蛮好的,你也不要太在意人家怎么看你拉。
☆─────────────────────────────────────☆
bdbd (kakali) 于 (Tue Feb 16 19:17:23 2010, 美东) 提到:
我还是问你一下吧。
拿香头画的动力和拿香头的是什么?
☆─────────────────────────────────────☆
runsun (runsun) 于 (Wed Feb 17 09:53:30 2010, 北京) 提到:
明心本身就是错误的修行目的。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你所谓的心。
明心见性是中国的禅宗提出来的,原始佛教没有这个东西。它也与缘起法冲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心本论。把心作为一个本体。而印度人说的心一般就是指的是心识,
只是识别了知的功能,本身是生灭的。心识和色法都是同种的性质,即生灭,缘起。。。
想要去寻找所谓的真心,是在寻找龟毛兔角。
原始佛教只说寂灭,寂静,它才是解脱的终极。这也是原始佛教不同于其他任何宗教的
本质区别之一。
既然你所谓的心不存在,所以你所谓的自由也是错误的,这种自由是幻觉,误认为存在
这种自由是轮回的原因之一。想要追寻这种自由则是贪心的反应。
只要你在生灭的轮回里面,那么一切都是生灭的,一切都是缘起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都是如此,没有灵魂,没有梵,没有本心。
这个严重违背了原始佛法的教义,违背了诸法无我,和诸法因缘生。
山河大地不是心制造出来的。不存在能制造山河大地的心。
山河大地只是因为被观察而变成所谓的实在。
微观粒子因为被测量被观察而表现出粒子性,没有观察测量,我们不能说微观粒子具有
客观实在性。
并不是观察制造出了微观粒子。也不是所谓的心制造出了微观粒子,而是观察导致微观
粒子从波函数状态变为粒子性状态。观察这个行为只是一个条件,即缘。
因为观察而导致实在(粒子性),观察是缘,这是诸法因缘生。
观察这个行为,被观察的系统,这些全部是缘,当中没有本心,没有本心在起作用。
同样,你所谓的心不存在,也自然不存在所谓的动和不动。
存在的只有观察这个行为本身,而且它本身就是不断的在动,你没有任何可能让它慢下
来。
没有禅那的观察行为,是“近视眼”,就像眼里面有沙子,或者有障碍物,导致无法清
晰的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修行就是去掉这些沙子。即佛陀说的离欲,离恶不善法。它和
专注守一没有任何关系。
心外无相,心物不二这些也是邪见,非佛陀教导。他们都是本体论,和印度教的梵我不
二类似。违背缘起法。
你所说的禅定是外道禅定,这种禅定是不必要的。这种禅定也是邪见的缘。
必须通过禅定才能证悟。定是不可缺少的,但“定”不是专注守一,“定”是安定,纯
净,稳定,是意识的高度纯净,而且一定要是正面性的,善的。
从没有禅那,到初禅,到四禅,是心越来越纯净,而不是越来越专一。
没有禅那的时候,意识当中有贪心所,嗔心所,掉举心所等恶心所,杂心所。
初禅状况下,恶心所被去除,留下寻心所,伺心所,喜心所,乐心所,心一境性心所等。
二禅则寻心所和伺心所去除了,三禅喜心所去除了。。。
看不清楚不是因为不专注,而是因为刹那生起的意识当中有杂心所,恶心所,这些是杂
质,要去除这些杂质。
去除这些杂质并不需要专注守一,而是通过正念明觉,建立起善心所,恶心所自然去除。
所以禅修的关键并非拼命守住固定的目标不动,这种修行方式是外道修的,佛法的禅修
的关键是时时刻刻觉知自己在干什么,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禅修心态,发现那些恶心所
,终止它们。这些都和专注守一没有关系。
你对自由和不自由的认识全部是错误的。
代表物质的微观粒子只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波动性,一种是粒子性。二者完全不兼容
。要么是粒子性,要么是波动性。
同样意识也只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轮回性,一种是涅槃性。
轮回性的表现是生灭,缘起。类似微观粒子的粒子性。
涅槃性的表现是无生无灭,非缘起,类似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你所谓的自由,因为要么是轮回性,生灭性,要么是涅槃性,非生灭
性。
你所谓的自由,完全是基于我见,是痴心妄想。它是轮回的强大动力之一。是严重的邪
见。
佛陀说缘起法,为什么置缘起法于不顾?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佛法的独特性就是否认有主宰,可是你却拼命去寻找那个主
宰,还自称学佛,真是荒谬!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愚痴,因为贪婪。而这正好被魔头利用。
凡人是处在意识的轮回性状态,即意识不断生生灭灭,观察不断持续,永无休止。
而涅槃的解脱者是熄灭了观察的意识,寂灭不起,它彻底和这个“存在”的世界绝缘了。
幻想在这个生灭的轮回里面有所谓的自由,幻想即享受花花世界,又能有所谓的自由,
是痴心妄想。。
观本身很简单,即觉察自己在做什么,仅此而已,任何人都能做到,从刚开始就可以做
到。,这种觉察就是去除那些恶性的心所的最好武器,不需要别的。
禅那,巴利文janna,本身就是观察觉知的意思,不是专注。
定.
这是因为你根本不懂佛法说的禅那,和外道一样,误认为只有专注专一才会让你所谓的
“心”停下来。
你所谓的“心”不存在。。。你在制造幻觉,认识幻觉,变得更加幻觉。
是通过清楚的觉察,让意识变得纯净稳定,而这种觉察和固定于目标无关。
发现那些贪,嗔,掉举,昏,发现他们,观察他们,如此足够。
你说的不是佛法,是外道法。
所谓“对抗业力”这本身就带有错误性认识。如果在轮回里面,那么一切都是缘生缘灭
的结果,无论是被观察者还是观察者本身。也就是世界和自我都是生灭的,都是缘起的
,或者说都是业的结果。哪里有脱离于“业”的呢???如果认为存在本心,存在脱离
于业的东西,就是中了我见。
建立正确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咒语非佛说zt波函数才是真正真实的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zz什么是佛教by大善者--乌巴庆老师
如何理解微观粒子的实在性问题——访斯坦福大学赵午教授用科学现象解释佛法,只能停留在某层次.
谁能解释一下神通存在的原理?因果与缘起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醒过来 (转载)
量子江湖风雨录:光是波还是粒子本着学习的心问一个
蝴蝶效应和缘起论五蕴和涅槃-佛法和外道的根本不同
真实的世界也许是这样的-我所思考的宇宙模型给新同学们一个建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心所话题: 观察话题: 所谓话题: 存在话题: 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