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发帖数: 8253 | 1
根据大乘佛经的如来藏理论,如来藏是众生身中的,所以用那个黄线表示,也没有问题。
藏識住於身,攝藏諸種子。遍持壽煖識,如雲覆世間。業用曾不停,眾生莫能見------大乘密严经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具足無量清淨功業,從無始世來自然圓滿,非修非作,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只是如来藏有一些不一不异,“空”之类掩盖性的东西,比灵魂这种比较简单的神我要
更复杂一些。
而阿赖耶也是内识,而且每个众生一套阿赖耶识的库,外在的色法都是内识里面色法种子的变现,阿赖耶本身又是不断生灭,这个更特殊一些,但其实还是神我。
只要这个解脱所依在众生身中,再怎么玩弄不一不异,无形无相,哪怕变成生灭,都逃不了神我,都是违反佛法的。
佛法的理论,本身很明确,当众生在轮回的时候,只有五蕴身心现象,全部舍弃,全部否定,当中没有任何解脱所依,涅槃不在五蕴中,,和五蕴相异,通过对五蕴的否定和厌离,证涅槃。
这种五蕴涅槃互斥互补的性质,尽管不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不符合我们的通常思维,但却是宇宙的一个根本性质。
因为互斥性,必须要彻底否定舍弃五蕴,才能证涅槃
因为互补性,才...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
改成如下,
如果是如上这样清凈本心是因为转识灭而灭,然后又造成藏识(阿赖耶识?)灭,
这种奇怪的藏识(阿赖耶识?)灭法,就是外道的说法呀 |
|
r****n 发帖数: 8253 | 3
大乘所说的刹那生灭和南传所说的刹那生灭是有很多本质不同的。
大乘的刹那生灭是假生假灭,生和灭本身都是如幻。
而南传所说的刹那生灭是实生实灭,并且诸法有真实的短暂的驻留,有最终的不可分割
的单位。
这是大乘自己定义的,他们在识的前面加了个妄想,这样就篡改了佛陀所说的识灭是涅
槃的内容。
你并没有理解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心经所说的“空”,是指代涅槃,意思是涅槃和五
蕴具有统一性。
但心经是不完整的,虽然涅槃和五蕴确实具有统一性,二者是同一的不同两个侧面,但
二者的互斥,性质上的完全不相同对解脱来说更为重要。 |
|
A****a 发帖数: 274 | 4
小乘说的我能解脱的我是世俗谛,是方便说法,从究竟意义上,也就是胜义谛上,根本
不存在一个心正在修观的主体,也不存在我的主体,也不存在真如和8识的主体
但是大乘不光世俗谛上说有我,而且胜义谛,也就是绝对角度上也说有个主体性的”心
“,也就是真如心,如来藏或者8识
二者怎能一样?
涅槃尽管五蕴已经灭尽,但是确实并无石头般无知,但是一个没有证涅槃的人,根本无
法想象涅槃的状况是什么,就如一个整天在海里面游泳的鱼,无法想象陆地上的状况到
底是什么一样
而大乘信徒的错误就是自己没有证涅槃,可是却对涅槃进行想象,认为一定有个”识“
,而这个识也必然存在于任何处。这也是8识的概念冒出来的原因之一
更糟糕的是,大乘信徒自己没有证涅槃,但是却有自我安慰的发明出个无住涅槃,结果
生死都变成了涅槃。变成了不二。这个才是真正的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更更糟糕的是,大乘信徒自我发明了无住涅槃后,又因为自己对于真正的涅槃不理解,
于是把五蕴灭尽的无余涅槃说成是灰身灭智,对真正的佛法进行诋毁,进而造成很多人
断了修正法的慧命。
不过你waichi却又是另外一种,你不过是吸收了大乘的一些理论,然后又自我创造,自
我加 |
|
r****n 发帖数: 8253 | 5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观察体,人类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知觉.每种感官都
完成的是观察识知作用。
人每时每刻都在观察,都在识知,都在获取信息。这种极为平常的,被视为天经地义的
特性竟然在宇宙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
量子力学粉碎了物理学家关于世界是独立客观存在的梦,观察作用被引入了物理世界。
如果没有观察测量的存在,原子不能称为原子,电子不能称为电子。
2500多年前,佛陀说“识缘名色”,即以识(观察)为条件,于是有名(意识现象)和
色(物质的产生)的产生。
2000多年后,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们才真正发现观察测量作用导致波函数坍塌,才有我
们所认为的实在的原子和电子。
物理学家们研究的是我们所谓的客观物质世界,而尽力避开没有观察测量前的状况。
然而佛陀却指明了方向,即观察测量熄灭后,存在另外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那里
“无地火水风,没有长度和宽度、微妙和粗糙、善与恶、名义和形式的差别;非此世界
,非彼世界;无来、无去、无住;无生或死;没有感官的认识目标。”,它被称为涅槃
界,它是真正的真实,而相反我们所谓的能感知的世界,我们的所谓的意识,才是真正
的虚幻,
识灭,则名色灭。观察识 |
|
S**U 发帖数: 7025 | 6 由识现起一切的唯识思想,最早的是解深密经。经中以一切种子心识为根本,一方面现
起『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相),另一方面,『阿
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从一本识而转起二类,奠定唯识思想的基本体系。
图片
┌ 有色诸根及所依
┌二执受┤
一切种子心识┤ └ 名相分别戏论习气
│
└六转识
解深密经,虽以一切种子心识为出发,但它侧重种识的不一,所以在二种执受中有
戏论习气。这一切种子识,是心,它为六识所依止的时候,这又名为阿陀那的本识,就
转称为意。它侧重本识的现行,所以除本识以外,没有别立,也不应别立转识的末那。
到慈氏的中边分别论,从识现起似根、似尘、似我、似识四类。所以说∶『根尘我及识
,本识生似彼』。本颂的内容,各方面有不同的解说。无性论师说∶根尘我三法是所取
相,识是能取相。
图片
┌根
... 阅读全帖 |
|
k****s 发帖数: 1209 | 7 引自wiki、百科,虽尽量删减,还是偏长,又分出一些。
此未名空间的unicode支持尚需改进,因为经常会把一些字符变成乱码。这篇就可以看
到。
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
2366;न,ālaya-vijñāna),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
sarva-bījaka-vijñāna)、異熟識(vipāka-vijñāna)、阿陀那識(ā
dāna-vijñāna)(即「持身識」之義),即是第八識(aṣṭa-vij
241;āna)。
आलय Alaya house
अलय alaya non-dissolution
大概是第一个 Alaya,不敢排除第二个 alaya。
《大乘密嚴經》:
如來清淨藏(garbha),世間阿賴耶(ālaya),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庵摩罗识(梵文:Ama...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557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ray (嗡嘛呢呗咪吽),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 08:38:09 2012, 美东)
八识详解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
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
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
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
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
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
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
...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706 | 9 八识详解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
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
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
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
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
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
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
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
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
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706 | 10 八识详解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
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
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
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
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
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
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
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
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
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1
你这里出现了严重错误,我记得以前也曾经说过。
你这里错误的把五蕴的灭等同于五蕴灭尽的涅槃,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五蕴的灭是有因的,比如说导致”名色灭“的因是”识灭“。导致”识灭“的因是“
行灭”。
但是涅槃却不是有因的。不是缘所生的。也不依赖于任何的“缘”。而五蕴却必须依赖
于“缘”
论因说因时针对有为法,针对五蕴,针对世间现象的。 |
|
r****n 发帖数: 8253 | 12 根据这个图,来解释一下无常,苦,和无我。
诸行无常:诸行,即一切行法,或者叫做有为法,指的是所有的五蕴
无常,简单的说,就是没有持续存在的事物。宏观意义上,它指的是人总有生老病死,
所有事物总有一天会消失。严格意义上,它指的是非连续性,这个非连续性,即包含
了事物的非持续性,也包括了事物的分立性。这个非连续性并不太好理解,因为和我
们的日常经验不太一样。其中也涉及到时间的问题。
在图中,每组的五蕴基本单位(红黄圆+蓝圆)都是生起即灭的,仅仅有极为短暂的驻
留,甚至是难以想象的短(普朗克时间尺度范围),这是无常的一个重要所在之一。注
意,我图中故意将当下那组进行了加深,而过去未来那些做了虚化处理,这个是指南传
所说的当下有体,过未无体,非常非常重要。当下有体,过未无体意思是指当下是真实
的,而过去未来所生的法是消失的,是不存在的,没有任何的“体”。或者也可以说,
诸法只在当下刹那存在,或者说这个世界和“自我”,仅仅存在一个刹那。请仔细理解
这句话!
在部派佛教当中,说一切有部认为过去当下未来三时法体恒有,而我们几乎所有人的观
念,其实都是说一切有部这种观念,而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诸法只在当下...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3 SN says:
The Buddha is liberated by knowing and seeing. What did the Buddha know and
see? The Buddha knew and saw "as it actually is" ...
The phrases in sutras 如理作意, 如实知见, see things as they actually are,
etc. are based on ultimate reality. The insight into ultimate reality is
called wisdom, panna in Pali, and prajna in Sanskrit. The eightfold noble
path culminates in insight wisdom that leads to cessation of suffering.
e.g.
北传:杂阿含846经
何等为圣道如实知见?谓∶十二支缘起如实知见,如所说∶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
故,是事起;如∶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1639 | 14 From wiki
成唯识论
【唯识传承】
弥勒菩萨被看作唯识宗的鼻祖,唯识纲要由无著和世亲菩萨阐释、弘扬。为世亲《唯识
三十颂》巨著作注释的十大论师是:亲胜、火辨、德胜、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
友、胜子和智月。其中护法对唯识理论的发挥最为完备,并由其弟子戒贤在当时最具影
响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发扬光大。玄奘大师拜戒贤为师学习唯识理论,此后弘扬的主要
是这一系的理论建构,并成为唐代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的得意门生窥基弘扬唯识不遗
余力,为很多经典作详细注疏,被称为“百疏之主”。经由圆测等诸多学僧的努力,唯
识理论从唐朝传入朝鲜和日本。
【宗旨】
《成唯识论》按照《唯识三十颂》的结构,围绕着成立唯识、证得唯识主题而展开,分
破执、显理、释难、行果四个方面。本书的宗旨在于:
破除常人的我法二执,使人证得人、法二空之理,从认识唯识真理继续修行直到成
就佛果。
破除大小乘学者执空执有不能冥契即有即空中道的偏见,使之切实契入心有境空的
唯识中道。
后代佛学弟子对《成唯识论》的注释很多,其中最具权威者当推玄奘弟子窥基所撰的《
成唯识论述记》。
【五位百法】
世亲菩萨将据说是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15
请问佛去世后,还有色受想行识否? 根据前面经文说的,我理解是:他们(色受想行
识)是无常,是苦,阿罗汉命终,他们都已经灭了。所以佛去世后,是无有5蕴的了。
我想这点大家也许是共同认可的。
如来去世后,无有5蕴。你说“如来并非离五蕴而有”。 那根据你的说法,离开了5蕴
就没有了如来,那如来死后,就没有了如来了。你的观点与断灭的观点有什么区别?
这里说的“断灭”的含义,应该清楚吧,就是如同唯物主义的观点一样的断灭。
你的观点与“断灭”有何区别???是否如来死后,或者你理解的涅磐,就如同世间人
说的“灰身灭智”?
不知你看过《阿姜曼尊者传》没有, 阿姜曼尊者是南传公认的阿罗汉。你如果读过这
书,你对如来也许理解看法会不一样。我认为他的看法与汉传佛教对佛如来的认识是一
致的。
真正的南传高人,不是那些满嘴自称圣人又口吐恶语脏话、并且不守戒乃至连世人的普
通道德都不具备的人。
接触到几个号称学南传的和看他们的发言,给我的感觉就是有一些(如果不是非常多)
所谓的南传证果的圣人,道德水准还不如一个普通善人,更谈不上汉传的修菩萨行的。
但愿我的感觉是错的。 |
|
r****n 发帖数: 8253 | 16
这里的问题在于记忆到底是一种什么机制,记忆确实是具体的色法,还只是抽象的信息?
我们目前并没有真正揭示记忆到底是怎么回事,更没有揭示出类似前世记忆的机制。
其实记忆本身是一种信息,而涅槃界下体验的状况,也是一种信息,他们具有同一性。
这是没有理解生灭法是指什么。不过这个也确实不容易理解。
佛陀所说的生法,灭法都是一种带有实体性的生和灭。但是涅槃法的现起并不符合这个
特征,因为涅槃是没有实体的。
如果用科学的语言就更容易明白二者的真正区别了。
其实五蕴的生,尤其色法的生,是在观察测量的条件下,波函数坍塌为确定态,单一态
。它就是一种实体存在方式(粒子性)的产生。
当观察测量条件失去以后,粒子则转为波函数方式,它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抽象的
,数学的存在方式,这个就是大乘所说的真正的空性,和不生灭性。
证涅槃之所以必须要识灭,必须要诸行止息,就是因为只有在识灭,也就是观察测量条
件失去的状况下,事物的另外一面,也就是抽象存在性才能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并
不同于有为法的生。 |
|
r****n 发帖数: 8253 | 17 那次密集禅修,是修动中禅,指导老师是泰国的隆波通禅师,一个瘦瘦矮矮,很可爱的
小老头。
动中禅的基本方法也不太难,就是有一套手部的动作,觉知手部的动作就好。当时我已
经接触到了南传佛法,也阅读了阿毗达摩理论,并且对于我自己原来所悟的那个世界和
自我一格一格的机制已经完全明白确信,而且根据这个,我还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四念住
的禅法,和动中禅很有点类似,只是我当时的动的并不是手,也不是马哈希尊者的腹部
起伏,而是其他部位。但本质其实都完全一样,因为一旦理解了四念住的核心理论,理
解了我上面所说的那个图,很容易辨别什么是四念住,如何修才是四念住。
四念住,简单的说,就是时时刻刻觉知当下产生的身心现象,在图中,就是时时刻刻觉
察那一组一组的红黄蓝的圆。去准确捕捉识别这些当下升起的身心现象。觉知辨别每个
“刹那”,每个电影的桢。
以动中禅的手部动作来说,手的移动,佛法称为风大,这里的风,代表移动,不是真正
的风,整个移动是由一格一格的“独立桢”相续组成。你所要做的,就是要尽量清晰的
觉察每个当下的动作,紧密的跟随它,捕捉每一个“桢”,最初可能是很粗糙的,但是
之后会越来越微细。
觉知手部动作的是什...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8 那次密集禅修,是修动中禅,指导老师是泰国的隆波通禅师,一个瘦瘦矮矮,很可爱的
小老头。
动中禅的基本方法也不太难,就是有一套手部的动作,觉知手部的动作就好。当时我已
经接触到了南传佛法,也阅读了阿毗达摩理论,并且对于我自己原来所悟的那个世界和
自我一格一格的机制已经完全明白确信,而且根据这个,我还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四念住
的禅法,和动中禅很有点类似,只是我当时的动的并不是手,也不是马哈希尊者的腹部
起伏,而是其他部位。但本质其实都完全一样,因为一旦理解了四念住的核心理论,理
解了我上面所说的那个图,很容易辨别什么是四念住,如何修才是四念住。
四念住,简单的说,就是时时刻刻觉知当下产生的身心现象,在图中,就是时时刻刻觉
察那一组一组的红黄蓝的圆。去准确捕捉识别这些当下升起的身心现象。觉知辨别每个
“刹那”,每个电影的桢。
以动中禅的手部动作来说,手的移动,佛法称为风大,这里的风,代表移动,不是真正
的风,整个移动是由一格一格的“独立桢”相续组成。你所要做的,就是要尽量清晰的
觉察每个当下的动作,紧密的跟随它,捕捉每一个“桢”,最初可能是很粗糙的,但是
之后会越来越微细。
觉知手部动作的是什...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7315 | 19
==============================================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七识】
(术语)八识中之第七识也,名末那识。见末那识条。
[佛学大词典]
【末那识】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
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
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
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
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
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
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
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阶段之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三位,称为末那三位,即:(一)补特伽罗
(梵pudgala ,即人)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而起人我见之位。如凡夫
、二乘之有学、七地以前之菩萨等有漏 |
|
S**U 发帖数: 7025 | 20 相应部22.85经的破除(基于五蕴的)二十种身见,在龙树中论与月称入中论也说到了。
友焰摩迦!于汝意如何?见如来是色耶?」
「友!不也。」
「见如来是受……想……行……识耶?」
「友!不也。」
「友焰摩迦!汝意如何?见于色中有如来耶?」
「友!不也。」
「见离色有如来耶?」
「友!不也。」
受中……离受……
想中……离想……
行中……离行……
「见于识中有如来耶?」
「友!不也。」
「见离识有如来耶?」
「友!不也。」
「友焰摩迦!汝意如何?见如来是色、受、想、行、识耶?」
「友!不也。」
「友焰摩迦!汝意如何!见如来是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耶?」
「友!不也。」
「友焰摩迦!此处于现法、真实、如应如来为无所得。汝能记说而言:『我如解世尊所说之法者,漏尽比丘身坏、命终是断灭无有』耶?」
「友舍利弗!我于先无知故,以起彼恶见。今闻具寿舍利弗之说法,则断彼恶见,于法则现观。」
如来并非离五蕴而有。我见深厚的凡夫,才会信受如来藏。 |
|
b**d 发帖数: 7644 | 21 看到讲说心识的生灭形成生命之流,由于生命之流是如此之迅速,让人把快速的河流当
成了静止的水。However, 很明显人的心识不仅仅是被动的生灭,心识也是可以有方向
的,选择往东不往西的,所以是什么识,或者是什么在做决定呢? |
|
G**W 发帖数: 1865 | 22 赖耶缘起之正理,在此末法时期,已经无人能修能证;虽然有人讲解唯识学时
会说到赖耶缘起的道理,但却无力亲自证实祂。更严重的是否定阿赖耶识,不承认有这
个第八识,使得佛法堕入断灭论、无因论中;譬如不承认有第八识。认為有情眾生造业
以后,业已经过去了,业过去以后,不须有第八识执持业种,业种自己能去至未来世而
起现行,认為不须有阿赖耶识执持自己所造的业种,这种观念是邪见,堕入外道无因论
中,不是佛法。这种邪见有很多的过失.
這就是在講 See U 等六識論者,不知識陰六識外, 還有其它識(作用), 使得佛法堕入断
灭论、无因论中. |
|
a*******g 发帖数: 867 | 23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一 缘起
(第一碟)这一讲为大家准备的题目是《唯识初阶》,副标题是《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
方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讨论》。要学习唯识,首先就应对唯识学的历史作一简单的
介绍。在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一位大菩萨出世,他就是无著菩萨。无著菩萨
有个同胞兄弟叫世亲菩萨。此兄弟二人在印度共同开创了瑜伽行派。瑜伽行派的内容主
要有三个方面:1、法相学,2、唯识学,3、瑜伽学。依瑜伽行派的观点,从法相而言
,法即是相,相即是法。所以自法观之,一切诸法无不是法、无不是相,所以称为法相
。从唯识来讲,以识观之,所有的法,皆是唯识。法是识所生,相是识所变,所以从识
的角度来讲,一切法皆是识,故名唯识。要证得法相和唯识的真实相,在瑜伽行派认为
,皆要通过修行瑜伽行来实现。在瑜伽行派的内容里面,主要分成以上三个部分。而瑜
伽行派的开创者无著、世亲二菩萨,他们所依据的圣典,主要是依据慈氏菩萨所说的《
瑜伽师地论》。传统的说法认为,如《成唯识论》中说,唯识学的圣典依据为六经十一
论。{六经指:1、 |
|
|
G**W 发帖数: 1865 | 25 這個問題您以前也題過,
===
《佛说不增不减经》
「是故舍利弗,不离眾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
。」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一切眾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
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眾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餘之七识
;由是凡夫执为所作能作内我。」
佛 在诸经教中不断开示第八识, 也就是阿赖耶识。
再举证世亲菩萨另一段开示: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卷2:「大眾部中名根本识。如
树依根者,谓根本识为一切识根本因故;譬如树根茎等总因,若离其根,茎等无有。阿
赖耶识名根本识,当知亦尔。」
根本识第八识从凡夫地修行到佛地之过程, 在教上有许多名称,归纳而言,有三阶段︰
一、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
二、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改名为异熟识(庵摩罗识)。
三、究竟地名为无垢识---真如。
一体三名。此阿赖耶法身,无始即有,永不坏灭,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须由闻法修
行净除染污种子方能成佛,故《华严经》云:「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
如真如是佛境界。」
依以上, 佛教开示识只有八个, 并没有九个,十个. 而為什麼...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6
是,只要一旦成阿罗汉或者成佛,必然不轮回,必然不受后有。如果成佛,或者成阿罗
汉,还能轮回,那么佛陀的十二缘起就要改写了。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 |
|
a*******g 发帖数: 867 | 27 十 缘起的唯识与唯识的缘起
第一建立唯识的缘起观
所以在这个地方,唯识是什么样的唯识呢?是缘起的唯识,所以自唯识而观一切皆唯识
,自缘起而观一切皆缘起,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所以无不是缘起。从唯识来讲,一切
法都是唯识,无不是唯识。那么,缘起是什么样的缘起?缘起是唯识的缘起。所以你一
定要有一个这样的整体观念。这是我们建立唯识中道观,必须要了解的一个观点,是我
们学习佛法要去建立的一个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了解缘起,为什
么缘起是唯识的缘起呢?我们了解到,这个地方所讲的缘起不是讲外因缘的缘起。不是
讲一个事物如桌子、板凳它是怎么组成的,这样子从生成论的角度,然后去追溯它的因
缘这样的缘起。而是要说明这个地方的缘起是要说明八不中道的,是不生不灭、不断不
常、不来不出、不一不异的,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说明无生的缘起,无自性的缘起,
它是没有实在的生灭和实在的自性,通过这个来显示缘起。所以,这个缘起是内因缘的
缘起。如果说这个事物是根据那样的条件产生的,这样来讲缘起法的话,那唯物主义也
是缘起法,唯物主义就是佛法,当然不是。因此,唯物主义讲事物是根据一定条件而产
生的,这会得 |
|
S**U 发帖数: 7025 | 28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7/yinshun37-01.html
略由三相,应知建立缘起差别∶一、从前际中际得生;二、从中际后际得生;三、于中际生已随转,及趣清净。
此中云何从其前际中际得生,及于中际生已随转?谓如有一,宿非聪慧,无明为缘,造作增长罪、福、不动,身、语、意业,由此为缘,随业行识,乃至命终随转不绝,能为后世续生识因。如是展转,有内、外爱,识生果时,能为助伴,现前而起。既命终已,由前际因,于现在世自体得生,生已渐次,于母腹中,因识为缘续生果识,随转不绝,任持所有羯逻蓝等名色分位;后后殊胜,始从胎藏乃至衰老。又即此识当续生时,能感生业,与异熟果,异熟生识复依名色相续而转,谓依眼等六根转故,由是说言名色缘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无间灭等,说名为名。随其所应,能与六识作所依止,识依彼故,乃至命终数数随转。又五色根,根依大种,根处大种所生诸色,及诸余名,由彼执持所有根等,堕在相续流转不绝。此二总名随转依止,由是故言∶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于现在世,犹如束芦相依而转,乃至寿住。如是名为从其前际,中际缘起诸行得生;于其中际,生已随转。...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9 二转法轮之《心经》,心经最短,好说,中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经
句,这是对“心”的形容,当然,奉行“缘起性空”者,会说这个“心”是意识.
但是意识透不过“不生不灭”这一句,正常人都体验过意识生生灭灭,而且,如果意识
不灭,人人都应该有宿命通,可是,绝大多数人,为什么能记得昨天,不记得前世呢?
说明今世的意识不是前世的意识,说“意识不灭”,这是邪见,而且阿罗汉灭掉的五阴
——色受想行识里面,就明确包括了意识. |
|
G**W 发帖数: 1865 | 30 二转法轮之《心经》,心经最短,好说,中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经
句,这是对“心”的形容,当然,奉行“缘起性空”者,会说这个“心”是意识.
但是意识透不过“不生不灭”这一句,正常人都体验过意识生生灭灭,而且,如果意识
不灭,人人都应该有宿命通,可是,绝大多数人,为什么能记得昨天,不记得前世呢?
说明今世的意识不是前世的意识,说“意识不灭”,这是邪见,而且阿罗汉灭掉的五阴
——色受想行识里面,就明确包括了意识. |
|
f********4 发帖数: 253 | 31 如觉认为的贪爱是一种驱动识产生的动力,因此任何五蕴范围内的识知行为都是贪爱的
产物,即便是有余涅槃的佛陀阿罗汉也是如此……
涅槃经验之所以不可或缺,我觉得是因为只有经历了五蕴的灭才能真正认识到五蕴的苦
,只有经历了贪爱的灭才能真正认识到贪爱的本质和作用,只有经历了五蕴的灭才知道
解脱是什么,只有经历了五蕴的灭才知道为什么这样修行能解脱…… |
|
r****n 发帖数: 8253 | 32
又怎么会是一种识?连佛经里面最基本的核心概念都敢随意篡改内涵,真是够有“魄力
”。
我何时说过涅盘是五蕴的识?任何五蕴的识,当然是无明所生,而涅盘绝对不会是五蕴
的识的。五蕴的识是有为法,而涅盘的识,是无为法。
涅盘是彼岸,是清凉地,是寂静,殊胜,是微妙,而之所以有这些特性,就是因为涅盘
本身是具有信息识别能力的,这种信息识别能力,就是一种“识”,只是和五蕴的识的
特性是不同的。五蕴的识,其信息识别能力是独占式的,破坏式的,它会破坏信息原有
的态,造成“信息”的“坍塌”,进而造成现象的生灭,造成轮回。但二者本质都是一
种信息识别能力。
如果涅盘没有任何获取信息的能力或者功用,那就是彻底的毫无意义的死物。无余涅盘
就变成永死,而并非佛陀所说的“不死”。
我引用的两段经文,佛陀就是明确将涅盘形容为识,但加了限定词,是不可见的识。突
出其抽象性。以便和五蕴的识区别开。
佛经上所说的识,几乎都是形容的五蕴的识,是有为法,它是无常,苦的。
而且涅盘的识,其特性,由于超越凡夫经验,凡夫很难理解,所以一般很少提。
另外这种特性,是绝无可能在还有五蕴的状况下有功用的,更不...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3 发信人: bdbd (kakal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有主动性的是什么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6 06:47:11 2013, 美东)
我也不能,那太快了,
修到心念处应该是可以观察到各种微细的心念起伏
说”我”之前,是”想”,
没有”想”不会有句子产生,不会有”我”这个字。
“想”之前有行,推动你这样想那样想,持续想下去。然后完成”想”。
放慢来是可以观察到,但在我看来,没意义。
就是要快,你还观察得到,那才有意义。
(你试试 什模都放慢,连想东西也放慢,想到什么不要说出口,
那么,在说第一个字之前,你试知道你在”想”,这样的心念)
其实我看多数人,可能甚至是修行人,连较粗造的”受”是怎么回事都搞不清楚,都观
察不清楚,
无法随时观察清楚,其实是没用的。
常会漏掉一下没观察到,就是有漏,烦恼就会漏进来,就是没用,就是破功了。
快速心念起伏能全面观察清楚的不漏的,不多。
要能做到,我目前所知,他要先走对路,正见够,修行方法无误
并且用功,对缘起法已经观察很彻底,也就是四念处七觉支已经很纯熟,
这种人,要去看看南传找找看。
有些...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4116 | 34 "根本不存在一个常住不坏的“识”入胎,这才是萧邪独创“入胎识”为魔法名词的关
键所在"
"真大乘法中唯有识阴、六识,至像法时,于相似伪大乘法中才流变而出子虚乌有的“
第八识”,一干眼盲者于此装模作样地自娱自乐,广造伪经谬论以证必有此龟毛“识”
,苦苦争论龟毛长短、黑白等妄想法不休不息,或真或妄、或常无常,云山雾罩、众说
纷纭,真笑煞人也。
生灭“第八识”尚且是龟毛妄想法,萧邪等辈所错认之不坏“第八识”则更增悖谬
,荒唐无稽不可言喻!
第一,铁的事实:四部《阿含经》中根本没有“第八识”。
萧邪师徒无论如何旁征博引地诡辩,也无论编造何等理由对悲智予以诽谤、贬损,
也改变不了这一事实,四部《阿含经》中任何与“识”相关者,皆非第八识,第八识唯
存于萧邪妄想中。狡辩,纯属栽赃佛陀,却无法改变事实!
第二,正本清源:真大乘法中唯有无常之识阴、六识。
真大乘法中唯有无常之识阴、六识,且诸所有识皆无常、非我。
"
哈哈 乍办?上面这些话是不是“佛教界”的“共识”? |
|
n********n 发帖数: 8336 | 35 [〝眼识(蕴处界诸法之一) 不会自已出生, 也不是从其他的蕴处界法出生, 也不是从其
他几个蕴处界诸法共同的来出生, 但是又不是无缘无故(没有因)能出生. 所以蕴处界诸
法的出生是从非蕴处界这个根本因的作用出生的, 而这个非蕴处界的根本因没有生灭,
所以诸法依这个不生灭的而生生灭灭, 其实也是没有生灭 (是故知无生)〞]
你这个“非蕴处界”显然和跑日的“涅磐界”有一比较。但是:
“禅界(涅槃界)绝对不是精神本体,不是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大乘是错误的将禅界
(涅槃界)的存储业力种子,色法种子的功能赋予了一个精神性的阿赖耶和如来藏,又使
得其具有创生万法的能力,进而造成了神我常见。同样,禅界(涅槃界)也不是婆罗门所
说的大梵,因为婆罗门的梵,是精神本体,并且能创生万物。”
不过跑日有认为:
“业力种子,累世记忆存储于非现象界的禅界(涅槃界),每个人的业力以及累世记忆,
和这个生命个体保持一种密切的纠缠。使得业力不会导致错乱。” |
|
n********n 发帖数: 8336 | 36 [〝眼识(蕴处界诸法之一) 不会自已出生, 也不是从其他的蕴处界法出生, 也不是从其
他几个蕴处界诸法共同的来出生, 但是又不是无缘无故(没有因)能出生. 所以蕴处界诸
法的出生是从非蕴处界这个根本因的作用出生的, 而这个非蕴处界的根本因没有生灭,
所以诸法依这个不生灭的而生生灭灭, 其实也是没有生灭 (是故知无生)〞]
你这个“非蕴处界”显然和跑日的“涅磐界”有一比较。但是:
“禅界(涅槃界)绝对不是精神本体,不是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大乘是错误的将禅界
(涅槃界)的存储业力种子,色法种子的功能赋予了一个精神性的阿赖耶和如来藏,又使
得其具有创生万法的能力,进而造成了神我常见。同样,禅界(涅槃界)也不是婆罗门所
说的大梵,因为婆罗门的梵,是精神本体,并且能创生万物。”
不过跑日有认为:
“业力种子,累世记忆存储于非现象界的禅界(涅槃界),每个人的业力以及累世记忆,
和这个生命个体保持一种密切的纠缠。使得业力不会导致错乱。” |
|
q****u 发帖数: 1421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OfQingWu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OfQingWu
标 题: Re: 念佛-心识-能所-止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3 05:11:55 2013, 美东)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请教大家qxc,j,max,oops....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Jun 29 21:54:08 2003) WWW-POST
可住中 "念佛号", 住而念, 念而住, 直至极处时, 然后你会发现业识与心识之别, 业
识心识会分家, 此时需继续念佛号, 然后你会发现业识, 心识与心之别, 心者决定也
, 心识, 依相之拘策行也, 业识, 因心而非策而运转也. 即心一决定, 万法即运行,
根本不用多此一举, 还继续不断策其行(心识即策其行), 无策而业识(念佛号)亦继续
运行, 策? "能" 也, 运行? 所也, 惑时则以 "心识" 为 "心" 立能所而堕两边, 悟时
则"心" 一立, 即不用能(破除... 阅读全帖 |
|
i***i 发帖数: 1632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ceui (iceu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让子弹飞》: 原著 马识途《夜谭十记》盗官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7 19:32:36 2010, 美东)
《让子弹飞》改编自马识途先生的一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夜谭十记》里的《盗官
记》。《夜谭十记》包含十个故事,以旧中国衙门里的十位穷科员为主人公,通过十人
轮流讲故事的独特叙述方式,真实再现了三十年代的社会百态。其形象生动灵活,情节
跌宕起伏,语言通俗幽默,一段段奇闻趣事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战争时期重庆治下的县
镇世相就此一览无遗。
前记 不第秀才;冷板凳会缘起
第一记 峨眉山人:破城记
第二记 三家村夫:报销记
第三记 巴陵野老:盗官记
第四记 山城走卒:娶妾记
第五记 野狐禅师:禁烟记
第六记 羌江钓徒:沉河记
第七记 无是楼主:亲仇记
第八记 砚耕斋主:观花记
第九记 穷通道士:买牛记
第十记 不第秀才:踢踏记
后记
盗官记(1)
峨眉山人摆了一个发生在县衙门里的故事,我也来摆一个发生在县衙门里的故事吧
。你们要问这个故事... 阅读全帖 |
|
i***i 发帖数: 1632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ceui (iceu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让子弹飞》: 原著 马识途《夜谭十记》盗官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7 19:32:36 2010, 美东)
《让子弹飞》改编自马识途先生的一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夜谭十记》里的《盗官
记》。《夜谭十记》包含十个故事,以旧中国衙门里的十位穷科员为主人公,通过十人
轮流讲故事的独特叙述方式,真实再现了三十年代的社会百态。其形象生动灵活,情节
跌宕起伏,语言通俗幽默,一段段奇闻趣事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战争时期重庆治下的县
镇世相就此一览无遗。
前记 不第秀才;冷板凳会缘起
第一记 峨眉山人:破城记
第二记 三家村夫:报销记
第三记 巴陵野老:盗官记
第四记 山城走卒:娶妾记
第五记 野狐禅师:禁烟记
第六记 羌江钓徒:沉河记
第七记 无是楼主:亲仇记
第八记 砚耕斋主:观花记
第九记 穷通道士:买牛记
第十记 不第秀才:踢踏记
后记
盗官记(1)
峨眉山人摆了一个发生在县衙门里的故事,我也来摆一个发生在县衙门里的故事吧
。你们要问这个故事...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0
色法的变化,是普朗克时间的频率,而根据佛法,意识的变化,也必定是普朗克时间的
频率,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空间是量子化的,时间是量子化的,物理量是量子化的,意识也是量子化的。。
它们共同的特征,都是有最小不可分割的单位,都是一份一份的,都是非连续的。
前三个基本已经被证明,最后一个未来会被证明
引起物理量,空间,时间量子化的根本原因,有可能是我们意识本身的量子化。
识缘名色,因为识这个依赖条件,而产生了名法和色法,而空间和时间,只是名法色法变化组合的一个现象,是因为名法和色法而有,本身不存在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根据上面的这个过程,就可以判断出量子化的根本原因有可能来自于意识本身。
这个很扯吗?不,一点也不扯,站在佛法的角度来说,由于佛法认为任何色皆是因为识
而有,因为识而显现,所以意识的生灭频率必定不能大于物质色法的频率。
站在物理学的角度,由于测量问题和意识很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意识最终导致的波
函数坍塌,包括量子意识学科的发展,意识已经被认为很可能是量子尺度上的。而不是神经元,分子生物学尺度上的。当然,这些在科学界还有争议,可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在从量子层面来理解...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1
色法的变化,是普朗克时间的频率,而根据佛法,意识的变化,也必定是普朗克时间的
频率,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空间是量子化的,时间是量子化的,物理量是量子化的,意识也是量子化的。。
它们共同的特征,都是有最小不可分割的单位,都是一份一份的,都是非连续的。
前三个基本已经被证明,最后一个未来会被证明
引起物理量,空间,时间量子化的根本原因,有可能是我们意识本身的量子化。
识缘名色,因为识这个依赖条件,而产生了名法和色法,而空间和时间,只是名法色法变化组合的一个现象,是因为名法和色法而有,本身不存在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根据上面的这个过程,就可以判断出量子化的根本原因有可能来自于意识本身。
这个很扯吗?不,一点也不扯,站在佛法的角度来说,由于佛法认为任何色皆是因为识
而有,因为识而显现,所以意识的生灭频率必定不能大于物质色法的频率。
站在物理学的角度,由于测量问题和意识很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意识最终导致的波
函数坍塌,包括量子意识学科的发展,意识已经被认为很可能是量子尺度上的。而不是神经元,分子生物学尺度上的。当然,这些在科学界还有争议,可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在从量子层面来理解...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42 先赞叹一下法友真的很不错的,根据经文,有自己的思考
不会盲从任何人
:Good
:看来阿含中也是这样说 “名色”的”名”不含”识”
:有个前一世”识”,死后还存在这”识”,
:这”识”在轮回,把这同一个”识”带到今生。
:于阿含不合。
我想当时的论师们可能很有压力,因为就是会有人问
这个轮回,主要是这一世,如何到下一世这样的问题
在佛陀的时代,佛陀从来不会正面回答这样的问题,要嘛就从十二因缘来回答
(这个我还要再回去翻经文,看过的经文很多都忘记了,只留下一些印象,有可能有记
错)
佛陀入灭后一百多年来,圣弟子似乎也是这样
因为在一百多中,并没有出现论,在一百多年增新的经文中,
也就是现在在杂阿含经中,除七事相应教之外的另外两事相应教
也没有谈论这些事情,更不用说,展开的动作,变成一个系统的动作
佛陀和圣弟子这么做应该是有原因的,但是后来的佛弟子似乎并不明白
自作聪明地用凡夫俗子的见解来解答佛陀都不正面回答的问题
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整出来的内容与圣教量相违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可,似乎南传北传(唯识?)论师都这样说。
:南传论师是精通阿含,即使早期北传论师也是精通阿含,
:怎么会...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3
识只是单纯的识别了知,没有推力,推力或者说驱动力是“贪爱的习性”,因为贪爱而
导致识的不断相续生灭,进而有名色的不断生灭。 |
|
G**W 发帖数: 1865 | 44 《大乘起信论》所说真如缘起门之正理:佛地真如心体,要由因地之时本已存在之「无
始本有、永不断坏之阿赖耶识」心体,经由修行佛道、断除烦恼障及所知障為缘,修除
阿赖耶识心体中之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与所知障之过恒河沙数随眠以后,方得在三大
阿僧祇劫之后转捨阿赖耶与异熟识名,改名為佛地真如。
如是改名為佛地真如之后,其体仍是因地之同一第八识心体,乃因改变心体之内涵种子
等,而改易其名為佛地真如,其实仍是因地之阿赖耶识心体,唯是前后所含藏之种子有
异尔,此即是《大乘起信论》中所说佛地真如之缘起,亦即是大乘《楞伽经、解深密经
》中所说之真如缘起正理,唯是不以真如缘起一名而说之尔,其内涵则已说明佛地真如
缘起之正理。
由此正理即可了知:佛地真如实由因地之阿赖耶识心体转名,是故阿赖耶识是常住不灭
法。非彼一般误会经论所说之生灭妄心也。如今经典犹在,尚可检校而证实之。 |
|
J******s 发帖数: 7538 | 45 mark
中际生已
随转,及趣清净。
造作增长
罪、福、不动,身、语、意业,由此为缘,随业行识,乃至命终随转不绝,能为后世续
生识因。
如是展转,有内、外爱,识生果时,能为助伴,现前而起。既命终已,由前际因,于现
在世自体
得生,生已渐次,于母腹中,因识为缘续生果识,随转不绝,任持所有羯逻蓝等名色分
位;后后
殊胜,始从胎藏乃至衰老。又即此识当续生时,能感生业,与异熟果,异熟生识复依名
色相续而
转,谓依眼等六根转故,由是说言名色缘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无间灭等,说名为
名。�:
嫫渌Γ苡肓蹲魉乐梗兑辣斯剩酥撩帐孀S治迳来笾郑
Υ笾炙
钌爸钣嗝杀酥闯炙懈龋樵谙嘈髯痪4硕苊孀乐梗墒
枪恃浴檬对
得凳叮谙衷谑溃倘缡嘁蓝酥潦僮 H缡敲悠淝凹剩屑
试灯鹬钚械
蒙挥谄渲屑剩阉孀�
色界受化
生者,于初生时诸根圆满,与余差别;在无色界诸有情类,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
种依识而
转,由彼识中有色种故,色虽间断后当更生,如是名为此中差别。 |
|
b**d 发帖数: 7644 | 46 这段经文有白话文或者英文版的吗? 不太好懂。
中际生已随转,及趣清净。
造作增长罪、福、不动,身、语、意业,由此为缘,随业行识,乃至命终随转不绝,能
为后世续生识因。如是展转,有内、外爱,识生果时,能为助伴,现前而起。既命终已
,由前际因,于现在世自体得生,生已渐次,于母腹中,因识为缘续生果识,随转不绝
,任持所有羯逻蓝等名色分位;后后殊胜,始从胎藏乃至衰老。又即此识当续生时,能
感生业,与异熟果,异熟生识复依名色相续而转,谓依眼等六根转故,由是说言名色缘
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无间灭等,说名为名。? 嫫渌Γ苡肓蹲魉乐梗兑
辣斯剩酥撩帐孀S治迳来笾郑Υ笾炙钌爸钣嗝杀
酥闯炙懈龋樵谙嘈髯痪4硕苊孀乐梗墒枪恃浴檬对得
凳叮谙衷谑溃倘缡嘁蓝酥潦僮 H缡敲悠淝凹剩屑试灯鹬钚械蒙
挥谄渲屑剩阉孀?: 当知此中依胎生者说转次第,卵生、湿生,除在母腹。有
余差别∶有色有情,在欲、色界受化生者,于初生时诸根圆满,与余差别;在无色界诸
有情类,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种依识而转,由彼识中有色种故,色虽间断后当更
生,如是名为此中差别。 |
|
发帖数: 1 | 47 【四】
那陵提婆王诏告尼泊尔国内,召集军队准备出征。加德满都虽然是国都,却也只是
人口一万左右的小都市,由于国王要在此聚集七千位士兵以及同等数量的马匹,所以从
隔天开始市内就变得日益喧闹。
王玄策从王宫的一室眺望城市风景,回想自长安出发以来的日子,其剧烈变化让他
自己都不禁感叹世事无奈。
幸好此时大唐、吐蕃、尼泊尔三国之间的关系良好,尼泊尔只要有些许担心吐蕃军
会趁自国守备薄弱时袭来,就绝无可能将大半国军借给王玄策。
此时请暂时无视时间来看看吐蕃的国情。使节自加德满都出发,越过雪山抵达拉萨
进谒松赞干布王是出发后十天的事,纵使是习惯于高山活动的吐蕃人,还是要花费这么
多的天数移动。
吐蕃国王读过书信后开始思考。
笔者在此根据前例,将松赞干布王当时的心境加以解说,情形如下:
“如果拒绝唐使的请求不派出援军,那情况会变得如何?想必唐使会恨我,王妃也
会对我失望,同时今后与大唐的外交将不再顺遂,甚至还有可能遭到大军威胁。天竺的
戒日王虽是贤君,可是他逝世之后国家动乱,吐蕃国就必须要预防南方国家侵袭,如果
将此事都丢给尼泊尔应对,那我的发言力也会降低……”
不管怎么想,答应王玄策的请求出兵才是... 阅读全帖 |
|
r******2 发帖数: 1021 | 48 这个不得不让我想起基督教里面的那个故事,可以很形象说明下面的道理。
当亚当和夏娃闭着眼睛的时候,他们是快乐的,永生的。然而当他们吃了善恶树的果子
,使得眼睛打开,于是开始了“苦”!。我很不认同基督教,但是基督教的这个故事不
知是巧合还是什么,确实和某些东西暗合。
睁开眼睛观察一切---》轮回产生了。
闭上眼睛,停止观察一切---》涅槃产生了。
识生,名色生
识灭,名色灭。
很多人以为那种对于最高真理的探索认识才是最伟大的,它试图了解宇宙所有的真理和
秘密,可是它却不知道,这种探索欲却恰恰导致了轮回。
一块石头能够了解人类的思维吗?不能!
而人类的思维能够真正了解整个宇宙吗?我深表怀疑。
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什么了解拥有这个宇宙的秘密,而只是苦的灭除,不实的灭除。 |
|
a**u 发帖数: 8107 | 49 ☆─────────────────────────────────────☆
runsun02 (runsun) 于 (Tue May 25 11:14:16 2010, 北京) 提到:
这个不得不让我想起基督教里面的那个故事,可以很形象说明下面的道理。
当亚当和夏娃闭着眼睛的时候,他们是快乐的,永生的。然而当他们吃了善恶树的果子
,使得眼睛打开,于是开始了“苦”!。我很不认同基督教,但是基督教的这个故事不
知是巧合还是什么,确实和某些东西暗合。
睁开眼睛观察一切---》轮回产生了。
闭上眼睛,停止观察一切---》涅槃产生了。
识生,名色生
识灭,名色灭。
很多人以为那种对于最高真理的探索认识才是最伟大的,它试图了解宇宙所有的真理和
秘密,可是它却不知道,这种探索欲却恰恰导致了轮回。
一块石头能够了解人类的思维吗?不能!
而人类的思维能够真正了解整个宇宙吗?我深表怀疑。
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什么了解拥有这个宇宙的秘密,而只是苦的灭除,不实的灭除。
☆─────────────────────────────────────☆
Yisu (yisnotme) 于 (T...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478 | 50
经典是以前的证悟而已。
>:众生只所以不能解脱, 经书上都说是因为有五蕴生灭的存在
这个你有自己看到经书上说吗?
比如心经说的是: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这里说观自在菩萨在甚深禅定中,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当其时,菩萨有无解脱? 菩萨应该已解脱。
当其时,五蕴生灭是否存在呢?你说?
看我说的话,我可不是那个意思...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