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要跟大家说等觉以及佛地的境界。
首先,十地菩萨在修行要入十地满心的时候,会断两种无明:当祂断除了大的随眠
及无明,以及微细秘密的无明跟随眠的这两种状况之后,把它断了之后就入十地满心。
这个时候入十地满心,十方世界的诸佛就来遥灌其顶,这个时候这位十地满心的菩萨就
入了等觉位。为什么叫作等觉位呢?因为等觉菩萨祂的功德等法,其实跟佛地这个状况
已经非常接近了;而妙觉菩萨叫作一生补处,这个一生补处意思就是说,未来要成佛的
时候,就是在将来的下一生成佛,所以祂叫一生补处(这已是成佛前最后一次依异熟果
而受生,故又名为最后身菩萨;以后在各个小世界中的受生成佛度众生,都只是示现而
不是依异熟果来受生)。
等觉菩萨的修行,其中有三个大的修行。这三个大的修行其中一项最显著的修行,
就是在百劫之内要不断的累积福德。如何累积福德呢?等觉菩萨这个时候累积的福德是
用广大的布施,也就是祂“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命处”,(在人间受生而取得
色身之目的,只是为了布施内财而修集广大福德。)别人如果要眼睛,那就随时把眼睛
布施给别人;别人如果要身上的什么东西,也都是随时把身上的东西都布施给人家。所
...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 「一悟即至佛地、见性成佛」
乃是方便说,非究竟说:
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又云:「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又云:「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又云:「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今有
一般迷人,妄想一悟成佛,乃引述上开坛经之方便说法,以证明月溪法师所说「悟后一
切种子和盆托出」之邪说。殊不知坛经所说只到见性为止,见性后应如何修到究竟佛地
?则不曾着墨。而上列所谓「成佛」亦只是方便说,乃是理上的佛,非是究竟佛。有经
为证:
《父子合集经》卷20《佛云︰「大王,何谓佛法?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时净饭王
闻是说已,白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佛法者,一切众生皆应是佛。」佛言︰「大王,
众生不住颠倒见者即是佛也。大王,所言佛者,或名真如,或名实际,或名法界。但依
俗谛推求诠表,非胜义谛作是说也。」》坛经所说「一悟即至佛地」亦复如是,但依俗
谛推求诠表,方便说为佛,非依胜义谛所说究竟佛也。故六祖所谓「一悟即至佛地」乃
是「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非是究竟佛也。
譬如坛经亦言︰「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 众生本来是佛,不复更成佛。
今有
后一
佛地
有经
王, |
|
x****o 发帖数: 29677 | 4 当年放过CNN的卡佛地就是今天的恶果
今天再放过ABC,以后呢,刀架头上,还有机会呐喊么
如果不想以后还有类似的事件,这次就要闹大
对付流氓,有理有节没有用,只有让流氓知道你惹不起才行 |
|
|
i*******e 发帖数: 50 | 6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有人问到:佛教说众生平等,既然是众生平等的话,佛跟众生有没有差别呢?
也就是说,既然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应该佛跟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问说:“
佛与众生有没有差别?”这里我们必须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一下,
佛跟众生如果没有差别的话,会怎么样呢?表示说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了。可是我们从
事实上来看的话,一切众生是众生,但是佛是佛。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必
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
,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
能够成佛。
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三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
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
还在三界轮回里面继续在轮回。所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所以很显然从这边来看的话
,佛跟众生是有差别的。所以如果说:佛跟众生没有差别的话,如何去说明这个事实呢
?所以说:佛如果跟众生没有差别,那众生现在就是佛。可是这个又跟我们现在所观察
的事实,它是违背的。但是如果又从经典里面来探讨的话,佛教说众...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8
“如果是求生极乐世界,那也很好;但是去极乐世界以前,千万得要在这里先破参
;破参了以后去,可以上品上生,生西后立刻证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最少是初地,那
是多快的事!如果这边明心了再去那边,成为初地、二地、三地──最好是三地满心了
才回来──因为三地没有满心以前,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大多会瞧不起你,像我今天不
被诸方大师所认同支持,反而常遭消极和积极的抵制与诽谤;所以未到三地满心就回来
时,在这里成不了大作用!我这是说老实话。三地满心以后回来,有了意生身;众生─
─特别是四大山头的大法师们──要是不信你所说的妙法,你就每天晚上去跟他托梦,
托上一个月,他也就会信了!就不会再造作谤法及谤贤圣的大恶业了,就可以救护他们
了。因此,千万明心了再去极乐世界,否则,在短时间里一定证不到初地的证量,更不
要说三地。明心了以后去,求弥陀世尊加持,千万三地满心以后再回来住持正法, 释
迦世尊的正法就不会像今天正觉同修会有内忧外患的问题。”
整个佛菩提道之正修行,是以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为首,然后依所证如来藏而亲自
现前领受如来藏之体性,因而发起般若慧之根本智与后得智。行者由于亲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9 有人问到:佛教说众生平等,既然是众生平等的话,佛跟众生有没有差别呢?
也就是说,既然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应该佛跟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问说:“
佛与众生有没有差别?”这里我们必须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一下,
佛跟众生如果没有差别的话,会怎么样呢?表示说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了。可是我们从
事实上来看的话,一切众生是众生,但是佛是佛。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必
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
,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
能够成佛。
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三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
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
还在三界轮回里面继续在轮回。所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所以很显然从这边来看的话
,佛跟众生是有差别的。所以如果说:佛跟众生没有差别的话,如何去说明这个事实呢
?所以说:佛如果跟众生没有差别,那众生现在就是佛。可是这个又跟我们现在所观察
的事实,它是违背的。但是如果又从经典里面来探讨的话,佛教说众生平等,...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10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沙门佛觉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团四分
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于教主
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由于上
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更多的
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量的佛经及咒
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并将其贬称为小乘.
目前,上座部原始佛教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包括中国傣族在内)等地区,而
大众部大乘邪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尼泊尔,朝鲜半岛和蒙古等地区.这些大乘邪教徒
以伪经(大乘经典)和雕像(阿弥陀佛像和药师佛像等)为工具,利用世间病人治病心切,女
人怕死和老人求长寿的心态及偶像崇拜的弱点,不择手段地骗取广大信徒的财物和恭敬,
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然而,时代在不断进步,人类的智慧
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突飞猛进,人们辨别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掩盖大
乘邪教表面的面纱会逐渐被揭开.
...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1 佛跟阿羅漢有什麼區別?
學佛釋疑(三)影音連結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一个题目:有人问到佛跟阿罗汉有什麽区别?
为什麽会有人有这个问题出来?因为少部分的学术界人士,他们认为阿罗汉就是佛,这
样对吗?很明显这是不对的。那为什麽会有这个误解呢?因为在《阿含经》里面,佛有
提到说「祂也是阿罗汉」,所以学术界有些人士才会误认为阿罗汉就是佛,这是把数学
的包含误认为等号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阿罗汉到底有哪些定义?阿罗汉如果直接翻译就叫作应供,又称为杀贼,
或称为无生,一般民间有时也会把阿罗汉简称为罗汉。如果以声闻的修行果位来讲,是
从初果丶二果丶三果丶四果;当他证得四果,也就是在声闻人的最高果位时,他就是阿
罗汉。阿罗汉是依照 佛所教导的四圣谛丶八正道,他在蕴丶处丶界里面去作观行;他
去观一切法苦丶空丶无我丶无常,渐渐地丶慢慢地去断尽三界贪爱;从断我见断掉我见
烦恼,再来断掉我执烦恼,所以在这一生舍寿的时候,他愿意将自己丶自我把他灭尽;
所以当自我灭尽以後,他就不在三界中出生,所以就脱离生死轮回的苦,就直接入无馀
涅盘,这样的一位圣者,我们就称他叫作阿罗汉。所以阿罗汉是经过须陀洹丶斯陀含和
阿那含,来...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12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
----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智旭著
~d 1
經題七字。通別合舉。人法雙彰。經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脩多羅藏。同名經故。
佛說四十二章六字是別名。異眾經故。就別名中。佛為能說之人。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
。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不同凡夫。覺他不
同二乘。覺滿不同菩薩。卽是釋迦牟尼如來萬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說者。悅所
懷也。佛以度生為懷。機緣未至。默然待時。機緣旣熟。應病與藥也。四十二章者。約
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為一冊。以逗此土機宜。所以
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s 1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d 2
後漢。卽東漢。對前漢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
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
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於周昭王二...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3 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中,有关菩萨示现八相成
道的相关法义。这个在佛法中,也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而了解八相成道的道理也可
以让我们知道,最后身菩萨在此娑婆世界示现成佛的一些法相,因此可以远离,凡夫可
以即身成佛的错误知见与躁进,以及衍生的种种问题。因为在这个世界能够即身成佛的
,就只有最后身之妙觉菩萨;因此希望大家,也要特别留意这方面的法义。
首先我们来看,在《大乘起信论》卷2中,圣 马鸣菩萨开示的论文:【菩萨如是发
心之时,则得少分见佛法身,能随愿力现八种事:谓从兜率天宫来下、入胎、住胎、出
胎、出家、成佛、转法轮、般涅槃;然犹未得名为法身。】这里所说的菩萨,他能够随
愿力示现八种事,也就是大家常听说的八相成道。而因为这位菩萨,已经少分见佛法身
,也就是已经明心见性,但是犹未得名为法身;也就是他尚未进入初地,所以尚在三贤
位菩萨之内,因此尚未具足初分的五分法身,但是他可以依据智慧解脱功德,配合神通
来示现八相成道,当然这并不是一般三贤位菩萨可以示现的。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
中,导师开示:这个菩萨得要是俱解脱阿罗汉,三明六神通具足而回心入初住位起修... 阅读全帖 |
|
Z******O 发帖数: 37 | 14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千多
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
转世的授记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千多
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其中的梵文”啊”即是指法
王晋美彭措。
对于法王的名字,一千二百多年前,持明大师莲花生又进一步地加以说明了。在《甚深
幻镜》中预言:“我子降魔金刚者,将于康区新龙地,潺潺缓流江河畔,巍巍山峰雪山
前,龙年降生密咒师,成为列绕朗巴尊,修持无上密乘道,开取诸多伏藏品......尔后
转世之灵童,鸡年诞生于多康,名有啊字通三藏,教法住世三千年,九百获得大成就,
随行瑜伽六千余,结缘众生有七万,大师年寿八十六。”
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本人也确切地指出了自己转世灵童的七种标记,尊者在《未来授记文
》中写道:“降魔金刚之化身,鸡年降生法源地,父亲之名为莲花,母亲名为璁玉海,
手... 阅读全帖 |
|
Z******O 发帖数: 37 | 15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千多
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
转世的授记
法王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的形象利益有情。是我等大师释迦摩尼佛早在二千多
年前就于《文殊根本续》中授记的大德,此续云:“名为啊字大德者 ,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其中的梵文”啊”即是指法
王晋美彭措。
对于法王的名字,一千二百多年前,持明大师莲花生又进一步地加以说明了。在《甚深
幻镜》中预言:“我子降魔金刚者,将于康区新龙地,潺潺缓流江河畔,巍巍山峰雪山
前,龙年降生密咒师,成为列绕朗巴尊,修持无上密乘道,开取诸多伏藏品......尔后
转世之灵童,鸡年诞生于多康,名有啊字通三藏,教法住世三千年,九百获得大成就,
随行瑜伽六千余,结缘众生有七万,大师年寿八十六。”
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本人也确切地指出了自己转世灵童的七种标记,尊者在《未来授记文
》中写道:“降魔金刚之化身,鸡年降生法源地,父亲之名为莲花,母亲名为璁玉海,
手...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为了防止「谭崔密意」的外洩,除了在开始「传法」之初,要谨慎观察被传法的对
象「成熟」了没有,在过程中要明辨谭崔法义中有两种「密意」,还要把将来「即身成
佛」所成就的谭崔「佛身」,当作矇驴的胡萝蔔,抬出来耍晃一下,本文正好就来评析
一下喇嘛教光怪陆离的「三种佛身」,请看原文:
原文:
"那波巴告诉我们:密意等同于曼陀罗法教,亦即誓愿法印,亦即秘密法教誓愿,
亦即谭崔密续法食总要等意;于中,报光身与化幻身智慧一起成就故;此中诸密,不应
显示."
前文中于第七条堕戒之第二项,有关「犯行」之第一段戒释只评析了部分内容,
今再续前文,从其原文中段开始讨论。宗喀巴此处,引那波巴之以「曼陀罗法教」、「
誓愿法印」、「秘密法教誓愿」来强化彼「密意」的重要性,给其信徒心理上的压力,
更说此为「亦即谭崔密续法食总要等意」。本来「法食」是佛说五种「出世间食」之一
,语出《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佛说:「夫观食有九事:四种人间食,五种出
人间食。云何四种是人间食?一者揣食,二者更乐食,三者念食,四者识食,是谓世间
有四种之食。彼云何名为五种之食,出世间之表?一者、禅食,二...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17 附佛外道”萧平实 在台湾早已瓦解了:萧徒们对萧平实的痛斥! )转载▼
标签: 文化
(外道论坛链接,就不列出来了)
發問者: 正信佛教
為何正覺會老師都走大約一半,信徒還拉人去上課?
按劉老師與梁老師,文○法師,楊 老師 ,法蓮法師,正安,林老師....
都離開正覺會
這些老師有的被蕭平實封10住或7住菩薩果位
為何正覺會老師都走大約一半,信徒還拉人去上課?
如果不是萬不得已,誰願意甘冒「背離師門」的罪名?
---------------------------------------
張貼人:有感而發 張貼日:20060801
對JOY大德及他們的「正覺會」有幾點質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一、「正覺會」假藉「摧邪顯正」之名,到處謾罵批評別人,別人沒有被摧毀掉,反而
先把自己的道場摧毀一半,如此「知見」都不能獲得自己門徒的認同,如何能理直氣壯
地謾罵別人?會不會「出走之人」怕將來被牽連,怕得到不善的果報也是他們出走的原
因之一?
二、「人間佛教」對佛法知見縱然有偏差,但可婉言指正,用不到以電子報連續幾期攻
擊謾罵人家,試想本身對救貧救災有人家的貢獻大嗎?憑什麼資格罵人?如此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8
要继续跟各位来探讨的还是“唯识妙义是佛亲口所说”的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自古以来很多人就在探讨心识的问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是哪一个识呢?大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的时候,也说是“
唯心论”。从古时候的印度,一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在探讨的这些唯
心的问题,它所探讨的这个“唯识”是哪一个识呢?基本上他们所探讨的这个识,都离
不开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六识----也就是见闻觉知心的六识,这个识根本不是 佛所说的
这个“唯识”。佛所说的“唯识”为什么祂是妙义呢?为什么说唯识祂妙呢?祂是妙在
何处呢?因为唯识是出生三界万法的根源,祂是一切法出生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三
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在说:我们这个欲界、色界、无色
界都是唯心所造;三界的这些六尘万法都是唯识所现。
所谓“三界是唯心所造”那我们就要探讨说:是不是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
呢?如果说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的话,就是表示说:我们这个宇宙世间它是客观的存
在的、它是常住的,但是我们现观这个宇宙世间其实它是会坏灭的。如果有一个客观的
三界存...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上一集中,我们讲到欲界六天的兜率陀天;我们说到所有即将来人间示现成佛,
一生补处的妙觉菩萨,都会先居住在兜率陀天。例如,现在 弥勒菩萨就住在兜率内院
说法,等待时间到了,就要来到人间示现成佛。同修可能会想:为什么 弥勒菩萨,他
不住在高一点的天界或者下面一点的天界呢?为什么诸尊妙觉菩萨在成佛之前,他都是
先住于兜率陀天呢?在经上说:“这是由于下天放逸而上天闇钝。”也就是说,在兜率
陀天以下的天,对于五欲——欲界的五欲,享受比较重,心不能安止;而兜率陀天以上
的天,则是多定而少慧,多住于自心定境当中,所以叫作闇钝。兜率陀天则是介于两者
之间,不厚不利,定境不会太厚而五盖障不会过于锋利;另一个原因则是寿命的问题,
越往上的天人寿命就越长。例如四天王天天寿五百岁,那个地方的一天等于人间的五十
年;往上到了忉利天则是天寿一千岁,那个地方的一天,人间就是一百年。所以为了要
配合时间的恰到好处,兜率陀天就是最后身菩萨—妙觉菩萨—最好的住锡之处。
讲到这里,可能有同修接著会问:“不是说欲界六天吗?为什么算一算前面讲了
七个天?”这是因为欲界之顶——魔天,严格来说它不算在欲界六天之中,因为它...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20 憨山大师《般若心经直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f18eb0100nxmw.html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
谓生死苦趣,犹如大海,而众生情想无涯,无明不觉,识浪奔腾,起惑造业,流转
生死,苦果无穷,不能得度,故云此岸。惟吾佛以大智慧光明,照破情尘,烦恼永断,
诸苦皆尽,二死永亡,直超苦海,高证涅槃,故云彼岸。
所言心者,正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心,殆非世人肉团妄想之心也。
良由世人不知本有智慧光明之心,但认妄想攀缘影子,而以依附血肉之团者为真心
,所以执此血肉之躯以为我有,故依之造作种种恶业,念念流浪,曾无一念回光返照而
自觉者。日积月累,从生至死,从死至生,无非是业,无非是苦,何由得度?
惟吾佛圣人,能自觉本真智慧,照破五蕴身心,本来不有,当体全空,故顿超彼岸
,直渡苦海。因愍迷者,而复以此自证法门而开导之,欲使人人皆自觉悟,智慧本有,
妄想元虚,身心皆空,世界如化,不造众恶,远离生死,咸出苦海,至涅槃乐。
故说此经,经即圣人之言教,所谓终古之常法也。
【观自在菩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诸佛说法都有“四悉檀”,就是从四个方向演述种种法,遍施给一切众生,让众生
能成就佛道。因为众生根器千差万别,因此诸佛施教法无定法,依四悉檀,随众生心根
器而为众生说法。四悉檀就是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
世界悉檀是宣说娑婆世界三界六道,乃至十方三世诸佛世界的世界相,含括了三世
流转的时间迁移,以及四至周边的空间范围,这无量无边的世界正是众生流转生死的世
界,也是众生成就道业的世间。第二是为人悉檀,也称为各各为人悉檀,就是应众生各
别的根基与能力,而述说各种能出离世间得解脱的法门,让众生据以修学而生起善根,
因此又称为生善悉檀。第三是对治悉檀,就是针对各各众生不同的贪瞋痴等烦恼,因病
而给予法药,这是为了教导众生灭除烦恼垢染、消除恶业;因为能断除众生的种种恶行
与恶业,所以又称为断恶悉檀。第四法是第一义悉檀,是破除一切的论议言说,直接以
第一义来诠解阐明诸法实相之理,让众生真正契入实相,因此又称为入理悉檀。
世尊说法时常因说法时机不同,闻法弟子因缘差异,应机逗教,为了能度人解脱而
有这四悉檀的随宜说法,以利益弟子。或者为说世界悉檀,或者为说为人悉檀,或者说
对治...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我们略说了佛法的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并且从各种不同的层
面,来说明佛法中的这两个主要道之间的差别法相。我们要接续上一个单元的主轴,也
就是要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并且也要详细的来解
说这两个主要道修行的内涵和修学次第。
前面我们说过,二乘法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也就是经由断除我见和我执以后,烦
恼灭尽了而取证解脱果,从此不再受生于三界之中,因此而得以免除生死轮回之苦;而
大乘菩提的修行,则是从亲证第八识入手,然后依次第进修,圆满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
证过程以后,得以成就究竟的佛道。然而在这当中,大乘菩萨同样是要断除烦恼障,要
修证解脱的法门;而二乘菩提的行者,虽然可以断尽烦恼取证解脱了,但是他们却不知
也不证大乘菩萨所亲证的实相心----如来藏,因此而说大乘菩提所修所行函盖解脱道。
也就是说,菩萨在解脱果方面如果无法圆满,当然也就无法成佛了。
接下来,我们想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第一个层
面,是从“佛菩提道之四圣谛函盖解脱道之四圣谛”这样的角度来作说明。
四圣谛是所有的佛子们所耳熟能详的法道,但是对于四圣谛...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3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别有正理,谓独一真如不得言其为有情也。如无余涅槃位
之第八识真如,不得谓为有情;亦如一切位之第八识如来藏自身,不得谓为有情,皆非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有情故。
所谓有情世间;乃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合成者,方得名为有情。最后身菩萨受生于人间
,具足蕴处界故名为有情;如是最后身菩萨有情,初夜明心后,复于夜后分、天将明时
,因睹明星见性成佛,金刚喻定现前,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第六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
,第七识转生上品平等性智,此乃有情一至七识及余五根所共证得之种智,是增上慧学
一切种智故;此时因于金刚喻定之现前,亦令第八识真如转生大圆镜智,此亦是一切种
智,合此四智而成一切种智,一切种之智慧圆满成就故。如是,第八识真如非是有情,
非蕴与界所摄故;此第八识无情于成佛时成就种智,须依前七识之修道而后能成,第八
识自身非是能修行者故。如是前七识有情与第八识无情共同成就佛地一切种智,即名「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不可妄谓山河大地草木水火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也。
复有别解,谓后身菩萨成究竟佛时,即是有情圆成种智;成佛已,随缘示现应化身于十
方世界度化众生,其化身非有心非无心,如镜中像故...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4 “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如是我闻」,诸经皆置此四字于经首,盖尊世尊之遗教。世尊将般涅槃,阿难悲不能
胜,阿泥楼陀教之曰:徒悲何益,应前向佛,请问四事:其一即「一切经首,当置何字
?」佛即答曰: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等六事。(即上述之「六成就」)。其中
「我」字,即阿难。「如是我闻」,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于释尊者也。此正可破当
时之疑。因阿难结集经文时,大众生起三疑:一疑佛重生;二疑阿难成佛;三疑他方佛
来。故阿难曰:「如是我闻」则群疑顿释。
或疑曰:佛成道廿年,阿难方出家。又十年方命为侍者。如此,则卅年前佛所说经
,阿难何能皆曰我闻。此有三解:(1)辗转闻。(2)佛重说。(3)阿难自通。
(1)辗转闻:《报恩经》言,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闻,或诸天子说。
(2)佛重说:《报恩经》言,阿难因佛命为侍者,乃求三愿。其中第三乃「所未
闻经,请佛重说」,佛许之。
(3)阿难自通:《金刚华经》言,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所未闻经,自能忆持。
「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种成就中之首位。《智度论》曰:「佛法大海,信为
能入。」...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425 | 25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如来现相品第二
此品以下正宗分。以举果劝乐生信分。有六品经。初教起因缘一品已竟。次说法仪式有二
品。兹一品来也。是当分方便。先现相为远方便。后三昧品为近方便。今初一品有六段。
一众海同请。二光召有缘。三所召云奔。四现瑞表说。五称扬佛德。六结通无尽。言品名
现相者。所现之相有五。一现面门光相召十方众。二现眉间光相示说法主。三震动刹网以
警群机。四佛前现花表说依果。五白毫出众表教从佛流。有此五相。故以为名。
尔时诸菩萨及一切世间主作是思惟。
此下海众已集。皆悉佛境。故同念请。其请有二。初长行海众念请。次偈颂供声偈请。通
请有四十句问。
云何是诸佛地。云何是诸佛境界。云何是诸佛加持。云何是诸佛所行。云何是诸佛力。云
何是诸佛无所畏。云何是诸佛三昧。云何是诸佛神通。云何是诸佛自在。云何是诸佛无能
摄取。
此十句问佛德用圆备。
云何是诸佛眼。云何是诸佛耳。云何是诸佛鼻。云何是诸佛舌。云何是诸佛身。云何是诸
佛意。云何是诸佛身光。云何是诸佛光明。云何是诸佛声。云何是诸佛智。唯愿世 |
|
n*********s 发帖数: 256 | 26 多识仁波切答: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5日
来源: 作者:多识仁波切
222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多识仁波切答:
这种说法不对。佛是遍知者,事物的全体包括胜义谛和世俗谛,遍知的意思就是完
全可以见到事物的二谛。而认识事谛必须要有分别见,假如佛没有分别见,就等于说佛
不懂得事谛,也就是说佛只懂得事物的一半。
什么叫作分别?很多人概念不清。“分别”就是第六意识的思维活动。我们的五官
是无分别的,如眼、耳等见到色相、听到声音都是现观无分别的东西,要认识事物就必
须通过第六意识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比如说“这是朵红牡丹花”,对颜色的知觉乃至对
这朵花的认知,眼睛本身是办不到的,是意识的作用,依靠经验回忆、分析推理等对事
物进行鉴别。
人的智慧不是现观,完全是分别见,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到佛地的时候,对于法
性的认知变成现观,而对于法相的认知则是分别观,也称妙观察智。思维运载的工具是
语言,包括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佛说法的时候也是用这两种语言,佛经也是以语言文
字的形式存在下来的。
所以,把所有分别智一律破除,是非常错误的,... 阅读全帖 |
|
y********a 发帖数: 2 | 27 诸 佛 十 力
十力的第一种是处、非处智力,就是了解这个处所适不适合说什么话、说什么法、做什
么事?这叫做处、非处智力。
第二种是业异熟智力,就是了解一切善恶业造了以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异熟果报:在什么
时间、什么场合、什么地点、什么样的世界会成熟果报?这叫作知业异熟的智力。
第三种叫作静虑解脱等至……等待智力,就是说四禅八定该怎么修?解脱道怎么修?等
至与等持的差别是什么?也懂得解脱道法义而有解脱慧的智力,以及佛菩提的一切种智
的智力等等,这都是佛法上的智力。
第四是根上下的智力,能观察众生的上根、中根、下根等根性,诸佛都有这种观察的智
力。
第五是种种胜解的智力,就是不管人家说什么法,诸佛都能胜解;乃至外道说他的法多
么胜妙,诸佛都能胜解,所以能用外道法去破外道法。
第六是种种界智力,这就是种种法功能差别的智力,都能如实了知。
第七是遍趣行的智力,就是普遍的了知众生会往生到哪里趣,他们的心性与趣向又如何?
第八是宿住随念智力,就是一切过去世所经历的一切事、一切身口意行,没有一件事情
会忘失掉;这是只有佛地才具足念心所的功德,等觉菩萨有时也会有忘掉的事情,但是
诸佛对过去世所造所说一切身 |
|
G**W 发帖数: 1865 | 28 佛经里面讲的阿赖耶识,就是大乘开悟明心的因地如来藏,只是名称不同,心体是同一
个,修到佛地还有好几个名称,异熟、无垢识、佛地真如,就是如来,心体还是同一个。
祖师代代相传此法而使法脉不断!
[((祖师到底得了什麼法呢?))]
((([一定让要自己知道((这个法))的表相名词是什麼?])))
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
===
懂得這個, 和開悟無關,但至少了解這些名相倒底是在講什麼 ! |
|
G**W 发帖数: 1865 | 29 不要說大話了,你是佛嗎 ? 不要說究竟佛,光初果一地,
己斷我見三縛結, 您斷了嗎 ? |
|
a***n 发帖数: 1993 | 30 世界就是佛的显现而已,我的真性就是佛,你也是。
这些见、结使也只是真性的一个侧面。 |
|
G****t 发帖数: 1799 | 31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2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序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4956 | 33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開元
寺版六千一百十七卷、思溪版五千九百十八卷、磧砂版五千八百零二卷。元朝有杭州版
六千零十一卷。明朝有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武林版六千七
百七十一卷。清朝有...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4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1:37:16 2011, 美东) 提到: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35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侮蔑佛陀为“鬼神”,佛法为“鬼神之法”的做法,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
萧平实又说:“结手印,诵咒是鬼神所说法。”
“手印”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除了萧平实这样的无知的狂徒,谁也不会把“结手印”
当成密宗的特征。看来萧平实连汉传佛教的寺庙都未曾进入过。如果进过寺庙,不会看
不到寺庙中三世佛、八大菩萨等雕塑佛像,如果看到各种雕塑佛像,不会看不到,各种
佛像所结不同手印。萧平实如果长眼睛,不会看不到这个铁的事实。既然“结手印”是
鬼神所传的法,那么显宗佛教的佛像手印也是“鬼神所传”的法了。
又如凡是修定坐禅的人,都依毗卢七法的坐势打坐。在毗卢七法中就有双手结定印之法
。如果“结手印”是鬼神所传之法,那么毗卢七法中也有鬼神之法了?萧平实声称他们
也在习禅打座,肯定是不用毗卢法了,若依毗卢七法而坐,就会有习“鬼神之法”之嫌。
又“密咒”不仅密宗经典有,而且《般若》、《华严》、《阿含》各个经典中都有,如
《般若心经》中说到:“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其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善咒者以咒力故,能令如是老毒龙金翅鸟等,恶象狮子虎豹
豺... 阅读全帖 |
|
l******k 发帖数: 27533 | 36 (这小说都让我有点儿不愿再提及,它从2000年开始火了那么一阵子,在首发的天涯,
评论的帖子连篇累牍,一直持续到2002年。据说在榕树下参加评选的时候被人指名道姓
地骂。我写完它是在2000年8月一个闷热的下午,一共几个小时而已。算是我所有文字
中少见的那种一气呵成。它的含义既简单又复杂,这和我当时在电脑面前飞速打字时的
心态相似,你也可以说是中邪。无论如何,它让我又爱又恨。最近凌霄剧团把它制作成
了广播剧,我听了上集,非常精致,也再次证明,直接的感觉接触要比间接的文字更抓
人。)
佛裂*********************************
(一)初遇
初六日,惊蛰,春雨不绝。
这是我第一次遇见她。
其实出发前就隐约觉得这次下山会不同寻常,因此选了这条最僻静的路,我预感会在这
条路上碰到她。
我想会会这个女子。
哪怕碰到的是冤孽,我也与其躲避,宁愿交锋。这是我向来的性格。
消除恐惧最好的方法是面对恐惧。等到你离它近得可以感觉它的呼吸的时候,会突然发
现你并不恐惧了。
恐惧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
魔由心生。
和师父第一次打的机锋就是这句话。
当时他在教导我们弟子静心坐禅...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7 ☆─────────────────────────────────────☆
Hermes99 (Hermes99) 于 (Thu Apr 26 23:30:57 2012, 美东) 提到:
俺其实比较fan这个观点,所以就来说说。绝对对写玄幻小说有帮助。有看法的都来说
说。
佛教说涅磐,道家说升仙,都是一种形式的解脱。俺觉得,都是圣人传下来的超脱轮回
的道路。
佛教地传承,重的是"永死"。所以佛教说十二因缘,说生死流转... 说四念处...如果
断了轮回链中的一条,不再生死流转了,其实就是入了解脱境地了。可以说,此世死了
,就是死透了,不再轮回,生命则进入另外一个不可说的境地。而断轮回链条的路呢,
就是有所谓的般若智慧,能消除妄想执着,拥有生命的觉醒这样才可以脱离轮回...
道家的传承,重的是"长生"。长生是靠升仙达成的,所以阿,修炼上面仿效天地,因为
天地是长生地,最后追求形神合一地升华...修炼上很注重修炼身中的所谓的神阿炉鼎
阿,达到人身和天地的合一...
可以看出,一个是通过死亡的时候挣脱轮回的锁链达到的超脱,一个是活着的时候修炼
神形而挣脱轮回的锁链达到的超脱....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38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39 阿弥陀佛!非常随喜lila 不杀生的慈悲。藏传佛教大德索达吉堪布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阐述藏密素食观。
藏传佛教历史上最著名的一生成就者米拉日巴尊者也曾说过:“杀害无辜众生仅为自
己能享用其血肉;又贪爱饮酒,只为杯中物能引人沉迷、陶醉,凡此种种皆已具足堕落
复活地狱之缘起。虽眼根齐备,奈何却直堕恶趣深渊,诸人天众生因此不能不引以为戒
:即便一根刺扎入身中,其疼痛也不堪忍受;杀害众生而食其肉,被杀者之苦痛又何堪
言表?来生堕入复活地狱后,必将感受难以忍受之痛苦——浑身烈焰熊熊,其景象实乃
惨不忍睹。”
对佛经了解一知半解之人,往往自以为在显密经典中对食肉过患的描述并不频繁、
其措辞也绝非如描述别的非理之事时那般严厉、痛切,特别在密宗教义中更是对吃肉与
否的问题轻描淡写。其实,这些理解纯粹是未深入经藏的表现,因显密经论中有数不清
的文字都在阐述佛教对这一问题的究竟立场与看法——那就是必须彻底、完全地禁肉!
在所有的佛教经典中,嗜肉如命之徒都找不到佛陀对食肉饮血片言只语的赞叹之处。相
反,大量的教证理证都表明佛弟子遮止肉食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 “
如果有人说:佛陀已经开许所有佛教徒可...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0 教观纲宗 / 释义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释义
----------------------------------------------------------------------------
----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
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
圆二种教 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
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
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正说圆
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1 百丈禅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
?”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 迦业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
因果也无?’某对曰:‘不落因果’,遂五百世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
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狐身,住在山后,敢请依亡僧律送。”次日,师
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此?
”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
1.索达吉堪布言
索达吉堪布言:
“萧平实说:以观想之法消除罪障及供养诸佛,实乃密宗独有之妄想也……若观想
还债即可真正还债,则一切人造恶业已,如是观想之后,债即可还清,如是简易消除业
障之法门,释迦世尊绝无可能吝惜而不宣说,然终未见世尊曾说此法。若观想之事即是
真实,可以成真,则观想能力较强者,亦可藉观想之法,将他人之福德据为己有;则诸
佛亦可观想其一切弟子皆成究竟佛,则诸弟子不须勤苦修行,只须多多供养于佛,讨佛
喜欢,由佛观想弟子已成...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2 问:【二、阿赖耶识是变异性、是生灭法,阿赖耶识里含藏著真如,此真如才是不
生不灭的。真如就像金矿中的黄金,黄金成分早已经决定,而阿赖耶识就像金矿中其他
的杂质。】
答:阿赖耶识心体,绝非变异性,绝非生灭法; 佛说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未来佛地
之真如心体无垢识故。然而 佛说阿赖耶识非断亦非常,此谓阿赖耶识心体虽然常住不
坏、性如金刚,体恒常住而自性恒不变易,永远显示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性
,然此真如性之心体中,却含藏著无始以来七识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所熏习
之邪见与无明种子,令诸业种、无明……种子等流注不断。由含藏如是善恶业种、无明
种子……等故,致令有情轮回生死,六趣受生、流转无尽,故名其第八识为流转真如、
邪行真如,即名此第八识心体为阿赖耶识。由于第八识心体有如是分段生死之业种等等
流注不断,由有七识心王及诸种子流注不断,故说阿赖耶识非常,即是《大乘起信论》
中一心二门所说之生灭门也!由是缘故施设第八识心体名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者即是执
藏分段生死种子而流注不断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
如是心体常住、性如金刚、永不能坏;乃至集十方诸佛威神之力为一力,亦不... 阅读全帖 |
|
l******k 发帖数: 27533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lilybank (愉渝),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转文---佛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7 11:44:03 2013, 美东)
(这小说都让我有点儿不愿再提及,它从2000年开始火了那么一阵子,在首发的天涯,
评论的帖子连篇累牍,一直持续到2002年。据说在榕树下参加评选的时候被人指名道姓
地骂。我写完它是在2000年8月一个闷热的下午,一共几个小时而已。算是我所有文字
中少见的那种一气呵成。它的含义既简单又复杂,这和我当时在电脑面前飞速打字时的
心态相似,你也可以说是中邪。无论如何,它让我又爱又恨。最近凌霄剧团把它制作成
了广播剧,我听了上集,非常精致,也再次证明,直接的感觉接触要比间接的文字更抓
人。)
佛裂*********************************
(一)初遇
初六日,惊蛰,春雨不绝。
这是我第一次遇见她。
其实出发前就隐约觉得这次下山会不同寻常,因此选了这条最僻静的路,我预感会在这
条路上碰到她。
我想会会这个女子。
哪怕碰到的是冤孽,...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44 悬 论
一 释题目
此经题,即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此题中佛说二字,显说经之主。
说经有菩萨、弟子、诸天、鬼神等所说,与佛理相应、为佛印可者,皆为佛说;一切
经首云佛说者,即此意也。此经皆优波离与佛相问答之辞,阿难结集者也。梵语佛陀
,简称曰佛,华言觉者,即觉悟宇宙一切真实谛相;故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皆名
曰佛,此是通称。但此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也;以释尊应化此土为娑婆教主,故此世
一切经典皆释尊所说,是以佛说者即释尊所说也。佛云何说法?诸法性相离一切相,
所谓『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微妙难思,自内所证。法华经云:『诸法
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诸众生说』。佛以大悲愿力,为诸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令未解脱者解脱、未悟者悟。佛已无一切生死烦恼,已证涅盘菩提,但
诸众生犹没在苦则所愿尚未满足,亦即为佛果未圆满;一切经皆是将佛所证境,以方
便善巧而施设之教化。现所讲者,即诸经中之一经尔。
观、即能观之智,所观之境即是弥勒上生。菩萨是通名,发菩提心,集修福慧资
粮,行菩萨行,由十信至等觉五十一位皆名菩萨;故菩萨名字极其广泛。同一世界有
无量无...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5 《生活中的缘起》
前言
佛说“缘起甚深”,正因其深奥,致使大部分的人无法洞悉因缘法则。二千五百多
年前佛陀对阿难的开示,至今依然真实如昔。佛教的核心──缘起,是如此难以理解,
因而成为人们严重误解与扭曲佛法的症结。本书中,佛使尊者将这些误解的根源挖掘出
来,并将其置于严谨的慧光下细察分析。这些根源虽可回溯到原始佛教时代,然而最早
的文献记载,却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觉音(Buddhaghosa)的论集中发现的。
许多上座部的正统教说,可说是建立在觉音解说的基础上,且把觉音对缘起的误解
当作标准,因此使真理变得混淆不清。简言之,觉音是从亘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
立场来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现在世,在现在世中承受过
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
来世中的生与苦。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并提出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anatta),那么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么我们要如何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
正确地了解缘起非常重要,它会使我们认识到“我”这个观念,是...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46 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
林志欽
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壹、前言
天台宗之立宗大師智顗(A.D.538-597)以其博聞強記,高超之思辨抉擇與綜攝能力[1],
統合當時傳至中國之諸大小乘佛教經典[2],構築成理論周備、層次井然之整體佛教思
想體系。智顗之思想分教、觀二門,即教相理論與觀行實踐兼備而並舉。其中又以圓教
、圓觀之提出最為殊勝。圓教思想由智顗之師慧思(A.D.515-577)所奠基,圓觀(一
心三觀)則源自天台宗二祖慧文禪師。但二者詳細內容之闡述、演發以至周備者,則是
由智顗所完成。依智顗之說,圓教理論由「一念三千」說獲得具體之說明與論立;圓觀
法門則以「一心三觀」為修法之中心。由此一念三千與一心三觀,可以發現二者終歸於
「一心」,由一心(以至於一念、念念)而具足萬法、萬行,成為最圓極、究竟之教理
與觀法,本文乃稱之為「一心具足說」。無論是就教理或觀行兩方面來說,一心具足說
即是智顗思想理論最高處,亦即圓教、圓觀說之核心。本文之目的即在就此一念三千思
想所展現的一心具足義,闡釋其理論意涵,探討其如何在思想上論立,又何以證成。
貳、化法四教說
智顗綜攝佛陀之教[3...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47 唯识宗的创立
玄奘西行求法归来,通过翻译经典和传授学徒等方面的工作,将当时印度唯识学的最新
成果介绍到中土,最终创立了以佛教义学见长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
,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代精通唯识、因明学说的高僧,特别是其高徒窥基继承光大其学
说,留学僧人圆测将玄奘之学传播到新罗国,对于唯识学说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把法相宗的主要经典都翻译成汉语并作了初步
的宣传;说窥基是法相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因为窥基在玄奘所奠定的基础上,扩大了这
一宗派的理论影响。公正地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窥基两代高僧共同努力创立的。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依照现今学术界、佛教界的普遍认识,玄奘西行的时候,中国佛教已经处于学派佛教与
宗派佛教交替发展的时期。玄奘先后礼拜了十二位老师,但其中并不包括被认定为佛教
宗派的天台宗僧人,也没有礼拜三论宗的祖师吉藏为师。玄奘西行的动机之一就是出于
消弭学派佛教差别诠释所带来的混乱。回国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经典的翻译活
动,在其弟子们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玄奘在国外之时,中土佛教界存在和发生的争论,...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48 第三节 种子说
在隋唐佛教诸宗中,一反“众生皆有佛性”思潮而倡“五姓各别”、“一分无性”说的
,唯有法相唯识宗。传说玄奘离印回国前曾担心言“一阐提”不能成佛无人仰信,因此
“愿于所将论之内略去无佛性之语”[①]。这个想法遭到其师戒贤的斥责,玄奘于是忠
实地将其学说传播于中土。其实,戒贤的斥责是有道理的,玄奘之所以遵从其语并非仅
仅慑于师威。殆至瑜伽行派发展到护法时代,第八识之妄染性已经确立,“五种姓”说
已经成为这一学派理论体系的有机部分。在此情况下,若欲完整地、忠实地弘扬其说,
当然不能舍去“五种姓”的说法。至于慈恩宗的传宗非久,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果然,
“五种姓”说一经传入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首先发难的是曾充任玄奘译场证义的灵润
,其后玄奘弟子神泰主“五姓”说救慈恩义,驳斥灵润;法宝又造《一乘佛性究竟论》
批“五姓”说,主“一性”说;慧沼则撰《能显中边慧日论》救“五姓”说。争论双方
各据经论,站在各自的立场立说,很难说服对方。为弘扬、维护己说,除了大量引证利
于己说的佛教经论(即教证)之外,法相唯识宗还着力强调两方面的理据:其一,以种
子说判定种姓之别;其二,倡理佛性、行佛性之分,...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9 五、节孝延寿 先曾祖妣毛母李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之马港,虔奉观音菩萨。先曾祖
端元公积学早逝,先高祖盛周公,高祖妣张太夫人,金太夫人均在堂,时甫三十二岁,
守节抚孤,以母兼父,孝养翁姑,以媳代子,周旋于两姑之间,曲尽孝道。且豪侠好义
,有丈夫气,急人之难,抚人之儿,亦劳怨不辞。清末洪杨之乱,湘军屡战于此,某日
闻寇警,急奉翁姑奔于前,襁负三子随于后,仓皇逃避,见侄被弃哀号,即禀翁姑:‘
媳有三子,弃一可也,兄惟此子,忍令绝嗣耶?’乃弃长子于途,携侄同逃。子追不及
,寇至欲兵之,询知其情,义而舍之,寇退,仍获团聚焉。迄翁姑先后弃养,家虽中落
,皆葬祭尽礼。而哀毁过甚,及次子先逝,孙曾多夭,积忧愁而生乳癌,溃痛甚剧,医
谓无救。吾祖躬率吾父祷于观音菩萨座前,忽梦大士教以青丝瓜捣敷而痊愈,延寿两纪
。四代同堂,晚景欢娱,精神矍铄,无疾而终,享寿八十有五。沔阳夏少平钟武先生为
立节孝传,刊入家谱。
六、孝延双寿 余岳父郑公文成老先生,岳母吴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南区郑家岭,迁
何婆桥之何家垄。佛神并信,尤敬奉观音菩萨。父早死,事母极孝,定省必敬,葬祭尽
礼。性均仁慈,无所矜饰,好善乐施,不使...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50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
教僧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
者忠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
律,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其祖宗就是第一次结集经典时的窟外结集分子。这些不守戒
律搞外道的沙门对智慧第一的舍力弗经常代佛说法及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和苦行第
一的大迦叶主持窟内结集大会极其不满和忌妒,甚至不相信舍力弗讲的是佛法及阿难诵
出的是佛经,加上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
了发展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
量的佛经及咒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初期只为攻击舍力弗和阿难等。这些伪经的
共同特征:这一部经或大乘经最好,大肆吹虚,念经或念咒或念佛如何如何神奇有功徳
,攻击贬低佛教,谩骂佛的大弟子舍力弗阿难等。显而易见,这些伪经是大众部邪教徒
为攻击佛弟子和摧毁佛教有意编造的,...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