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观禅
首页 4 5 6 7 8 末页 (共10页)
B***o
发帖数: 133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藕益大师:教观纲宗/释义
教观纲宗 / 释义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释义
----------------------------------------------------------------------------
----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
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
圆二种教 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
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
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正说圆
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4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 (5)
------“味患离”在生活中的对制嗔心应用体会及修行次第的联想
佛陀呈经把修行比喻成从金沙中练金子 (杂阿含经:1246经 ;47卷),先去出粗浅的沙
石(烦恼),其次去除较为深层的细沙,再次去除缠结黑土,最后再去除微细的杂质。 这
个去除的技术细节我理解为”味患离”(从Cpath 法友学的)。随着观禅修行的深化,
我自觉念力有所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观察到不同形式的嗔心。然而,虽知其患,
却无法有有力的调伏出离。最近遇到巨大挫折,两天之内,观察到各种嗔心。有意思的
是,第三天早上静坐行慈心禅时,却由正思维体会到“味患离”的苦灭道迹,对法的信
心大为争强。因“疑”结的减弱,打坐和身心都有所细微改变。特此记录下来,希望能
给象我一样的网友一个参考。
此事源于我付予重望的一个课题忽然出现重大的漏洞,导致我陷入极大绝望之中。而
后两天,在微弱的正念下,我观察到不同嗔心的先后升起和逝去:先是“焦急”:绞尽
脑汁在想结果是不是错了;其次是“失望悲伤”:确定结果后,对结果很难过;再次是
“抱怨命运”:感慨运化弄人,运气真差;...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5
Sekon,
“ 师兄”受不起, 你谦虚了,你学佛比我早.
一般来说, 观禅要有一定的定力基础. 许多行者先修止禅至少到近行定 (有些传承一
定要初禅),再修观禅。的确是 “纯了才有敏锐“。
止禅特点是排他的,只专注于一个所缘。所以,纯净没杂念,并能长期持续是要求。
观禅得要求是对真实法的洞察力。洞察力包括,1)速度,像高帧显微镜,强调的是当下
,是时间的质量,我称为“敏捷” (不是敏锐)2)分辨度,就像超高分辨显微镜,强
调的是空间的质量,我称为“精细”。3)范围,就好象高像数,我称为“全面”。
实践上,阿姜查不喜欢分止禅或观禅。马哈西体系不单独练止禅。
r****n
发帖数: 8253
6
>奢摩他本身并没有错误,奢摩他的修习是正当的,有被推荐的很多理由;但是专注并
非内观,因此想得到专注的行者可修习专注,想得到内观成果的人必须修习内观,祇是
时间迟早的问题,或者在专注修习之后,或立即直接从事内观的修习。他是否当前祇希
望修习专注,而稍后转换为毗婆舍那,或者立即修习毗婆舍那,是行者自己的抉择。我
做为一个毗婆舍那的修行者,并不应该热切地要他立即做选择。孙伦西亚多有一次说:
「人做他想做的,做他想做的就不会困扰他。」
===================
这段说法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基本是对的。但需要弄清楚,“时间迟早”的确切含义。
不错,修习奢摩他(专注禅)的人确实最后必然会过渡到毗婆舍那(观禅),但是这个时间
,可能是一个月,可能是一世,也可能是千万世。
奢摩他(专注禅)本身确实没什么错误,对于无法刚开始就进行毗婆舍那(观禅)的人来说
,它有它自己的作用,一个必须依赖拐棍的人,夺去他的拐棍,只能让他寸步难行,
但是大多数修习奢摩他的人,最后停留在奢摩他(专注禅),被奢摩他禅定所带来的觉受,
神通,以及在此基础上虚假的“观”所迷惑,误认为自己解脱证果。而且更多人是完全
修错
r****n
发帖数: 8253
7
>奢摩他本身并没有错误,奢摩他的修习是正当的,有被推荐的很多理由;但是专注并
非内观,因此想得到专注的行者可修习专注,想得到内观成果的人必须修习内观,祇是
时间迟早的问题,或者在专注修习之后,或立即直接从事内观的修习。他是否当前祇希
望修习专注,而稍后转换为毗婆舍那,或者立即修习毗婆舍那,是行者自己的抉择。我
做为一个毗婆舍那的修行者,并不应该热切地要他立即做选择。孙伦西亚多有一次说:
「人做他想做的,做他想做的就不会困扰他。」
===================
这段说法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基本是对的。但需要弄清楚,“时间迟早”的确切含义。
不错,修习奢摩他(专注禅)的人确实最后必然会过渡到毗婆舍那(观禅),但是这个时间
,可能是一个月,可能是一世,也可能是千万世。
奢摩他(专注禅)本身确实没什么错误,对于无法刚开始就进行毗婆舍那(观禅)的人来说
,它有它自己的作用,一个必须依赖拐棍的人,夺去他的拐棍,只能让他寸步难行,
但是大多数修习奢摩他的人,最后停留在奢摩他(专注禅),被奢摩他禅定所带来的觉受,
神通,以及在此基础上虚假的“观”所迷惑,误认为自己解脱证果。而且更多人是完全
修错
S**U
发帖数: 702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作意与无我
「如理作意」的巴利语是 yoniso manasikAra,是yoniso和manasikAra的复合词。yoni 有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者,若副词形的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manasikAra(梵语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意、忆念和思虑的意思。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在《相应部》中,Yoniso manasikAra被称为是「诸法之最上(YonisomanasikAro tesaM dhammAnam aggam akkhAyati)」。而汉译的《杂阿含经》366经说∶「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其中对应《相应部》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由此得悉,「如理作意」是获得「如实现观起知」十二缘起的近因,在修道过程中,有著相当重要的地位。
「作意」共有三种∶(一)支持所缘,(二)支持路线(...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9
好帖。谢谢转载。
说说我的看法∶对第一、二点保留,第三点所指不明确,需要澄清才能讨论。
1. 帕奥禅法说内观必须要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这是依南北共传的阿含经文。
度疑清净是要了解缘起的本质──无常、苦、无我;那是否一定要通过对过去、现在、
未来三世的内观呢?这是问题所在。
《清净道论》度疑清净品说∶
(舍三世的十六疑)他以如是之缘而见名色的转起之后,亦如于现在,而观察于过去世
由缘而转起,于未来世亦将由缘而转起。他如是观察关于所说的前际的五疑∶2「(一
)我于过去世存在吗?(二)我于过去世不存在吗?(三)我于过去世是什么?(四)
我于过去世是怎样(的状态)?(五)我于过去世从什么至什么」?关于所说后际的五
疑∶3「(一)我于未来世存在吗?(二)我于未来世不存在吗?(三)我于未来世将
是什么?(四)我于未来世将是怎样(的状态)?(五)我于未来世将从什么至什么」
?关于所说的现在的六疑∶4「其次关于现在世的疑惑∶(一)我是存在的吗?(二)
我是不存在的吗?(三)我是什么?(四)我是怎样(的状态)?(五)而此有情(我
)从何处而来?(六)他将至何处去」?他断此一切的疑。
《清净道论》的...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我参加过帕奥禅师本人亲自指导的安般念禅修(没有助教,只有一位翻译),大家集体小
参,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听到帕奥禅师针对每个情形的指导。
帕奥禅师本人指导检察禅支不是在「心脏找出五个光点」,学员观的是心所,不是什么
色法的光点。帕奥禅师对阿毗达摩很熟悉,也不会把心所与色法混淆。帕奥禅师本人指
导提升定力时(当时有一位LA来的师姐从初禅一步一步修到三禅)更没有说「舍弃其中的
光点」,而是舍弃较粗的禅支。
帕奥禅师对智慧之光的解释如下: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079
《增支部》的《光明经》(Aloka sutta)和《放光经》(Abha sutta),佛陀也提到四种
光∶一、日光,二、月光(包括星光),三、火光,四、智慧之光。
对于智慧之光,在《睡意经》的疏钞提到有四种∶一、天眼通,同样有光而且很强,二
、光明遍,或是所有的遍都有光,三、从开始的预备定,接著到近行定,一直到最高的
奢摩他的修习心,这些都有光,四、一种随染叫做毗婆舍那的光明,这种光明是属于毗
婆舍那智的光明。有上述这四种光明。
帕奥禅师的弟子怎么教,...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2051
11
转载自
http://www.xici.net/b495440/d95291893.htm
bhavana 发表于:09-07-26 13:05
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佛教论坛上介绍蒂帕嬷的一些帖子,但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1]
。后来看到网友翻译整理的一些资料[2],介绍蒂帕嬷一些弟子受蒂帕嬷指导禅修的修
行经历,认识到这些是非常有价值的禅修参考资料,于是才搜索蒂帕嬷的有关资料,从
网上购买了《佛陀的女儿:南传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的英文原版“Dipa Ma——
TheLife and Legacy of A Buddhist Master”[3]。阅读此书,才知道到蒂帕嬷在成就

观智慧(证得了二果)之后,修习并征得了八种禅定和五种神通。不仅仅是她,还
有她的妹妹以及她们两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先证得了内观智慧(至少是初果),再修禅
定和神通,只是书中没有提她们几位禅定和神通达到了何种水平,但至少书中的记载表
明她妹妹的神通成就也是相当大。我们知道,一般认为马哈希禅法修纯内观,走的是慧
解脱的路子。有的朋友发心比较高远,不满足于修纯内观,还希望成就禅定和神通,所
以可能就会选择先修禅定的法...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天证得初果的例子
「太不可思议了!」柏卡西医师以其惯有的柔和声调重复道:「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见过许多人去世,但没有像这样子的。」他指的是我的阿姨,也是我的养母拉咪黛维
。 确是如此,母亲生病和去世的过程真是不可思议。 在她七十五岁那年,大约过世前
十五天左右,她和伊莱琦黛维(即葛印卡老师夫人)闲聊的时候,提到下腹部已经疼痛
了好几个月。 虽然她可以忍受,并且保持平等心,但偶然间提起这回事。
我立刻打电话给我们的家庭医师,也是我的至交柏卡西医师。 事实上,柏卡西医师早
已俨然是家中的一分子了。 他替母亲做了检查,然后将我拉到一旁说:「很有可能是
肝癌。从症状看来,这样的诊断应该是没错,只是如果真的是肝癌,那种痛苦是难以忍
受的,病人会难过得哀号痛哭。没有人可以默默忍受这种癌症的痛苦好几个月,却不告
诉别人。但是你母亲看起来这么平静,我想我得进一步检查看看。」
两天之后,柏卡西医师和仰光的名医明贤上校一起来为母亲检查。 检查以后,明贤医
师也说:「照情况来看是癌症末期,但是病人这么平静,一点也不痛苦的样子,实在很
难让人相信她得的是癌症。我们得再做进一步的检验才能判断。」
他们离开之后,伊莱琦黛维问母...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天证得初果的例子
「太不可思议了!」柏卡西医师以其惯有的柔和声调重复道:「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见过许多人去世,但没有像这样子的。」他指的是我的阿姨,也是我的养母拉咪黛维
。 确是如此,母亲生病和去世的过程真是不可思议。 在她七十五岁那年,大约过世前
十五天左右,她和伊莱琦黛维(即葛印卡老师夫人)闲聊的时候,提到下腹部已经疼痛
了好几个月。 虽然她可以忍受,并且保持平等心,但偶然间提起这回事。
我立刻打电话给我们的家庭医师,也是我的至交柏卡西医师。 事实上,柏卡西医师早
已俨然是家中的一分子了。 他替母亲做了检查,然后将我拉到一旁说:「很有可能是
肝癌。从症状看来,这样的诊断应该是没错,只是如果真的是肝癌,那种痛苦是难以忍
受的,病人会难过得哀号痛哭。没有人可以默默忍受这种癌症的痛苦好几个月,却不告
诉别人。但是你母亲看起来这么平静,我想我得进一步检查看看。」
两天之后,柏卡西医师和仰光的名医明贤上校一起来为母亲检查。 检查以后,明贤医
师也说:「照情况来看是癌症末期,但是病人这么平静,一点也不痛苦的样子,实在很
难让人相信她得的是癌症。我们得再做进一步的检验才能判断。」
他们离开之后,伊莱琦黛维问母...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尊者阿姜朱連关于修行的开示
問:你是否通常用內觀禪修或專注修習來開始教導你的學生?
答:最通常的是學生開始內觀修習。然而,有時我開始是教專注修習,尤其是如
果學生曾有禪修經驗或是他們的心容易傾向專注。最後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回到內觀修
習。
==============
这段话说明阿姜朱連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选择从观禅还是止禅开始,但最后都要
修习观禅,显然阿姜朱連是以教导纯观为主的,这种纯观不经过任何四禅八定。
阿姜朱連对于止禅和观禅做了明确区分。
w*******w
发帖数: 2051
15
20世纪90年代:混合增长
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亚洲人和白人修行者建立并参加活动的佛教组织持续增长
,但也显示出新的特点: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移民建立的寺庙里,出现了亚洲人和
美国人混合的局面,与此相反,那些由老挝、柬埔寨难民建立的寺庙却没有这种情况。
可能由于泰国、斯里兰卡和缅甸寺庙的僧侣及第一代移民能更好地掌握英语,使他们比
老挝和柬埔寨的僧侣及在家居士更容易被美国社会接纳。
保罗·纳穆瑞切(Paul Numrich)对芝加哥的泰国寺庙法乐寺(Wat Dhammaram)
、洛杉矶的斯里兰卡法胜佛寺(Dharma Vijaya Buddhist Vihara)进行了研究,首次
指出了这种亚洲人和本土美国上座部佛教修行者的混合特征。纳穆瑞切发现,在泰国和
斯里兰卡的每座寺庙不仅有该国人,而且都有白人群体。白人经常参加亚洲寺庙的活动
,尤其是泰国寺庙,作为亚洲人的配偶或家庭成员,白人来到这两个没有家族联系的寺
庙。比如在法乐寺,泰国人在周末来参加仪式,而白人通常在除了周末之外的每天晚上
来参加禅修课程和静坐。
这两个群体很少互相影响,尽管一周里面他们在同...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6
赞曰
巴山蜀水 人杰地灵 藏龙卧虎 辈出高僧
宗门巨匠 禅庄上人 童真入道 精进梵行
游历五国 历尽艰辛 万里参学 遍访高人
金刚岩洞 禅定苦行 略显神异 救度有情
十年浩劫 不动道心 高龄百岁 振兴佛门
劝人念佛 广种佛因 弘扬净土 接引众生
千首偈颂 一代名僧 安详坐化 肉身永存
童真入道 持戒梵行
一八九一年寒冬十月初七,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白鹤林村李医生的夫人胡氏于中午时分
终于产下一个肉胞胎,接生婆打开肉胞,发现是一个合十而坐的男婴,她感叹地预言:
“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个和尚”。他就是李海静。
李医生终于积攒了一点钱,举家迁到成都平原的邛崃县高桥镇开了一家中药铺行医。海
静读了六年私塾,并能帮助父亲抓中药。
十 二岁那年,有一个峨嵋山下来的和尚,他就是常与虚云老和尚交往的著名高僧性空
法师。他云游到李家药铺讨口水喝,小海静一见到他就十分亲切,热情地捧上一碗 热
茶,恭敬地供养给性空和尚。性空法师见他慧根深厚、聪明伶俐,心中十分欢喜。李医
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见到性空法师谈吐不凡,就热忱留宿供养三天。
性空法师恳切地向他的父母说:“这孩子佛根深厚,与佛有缘,我找他很多年了,就让...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17
感觉zoun同学最近脾气很大,是不是最近修愤怒本尊出验相了? :)
如果LZ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一下索达吉堪布《念修前行仪轨及禅修——中国文化书院演
讲》,其中有这么一段

禅修的方法
禅修可以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有几种方法。
观佛像:在面前摆放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像,或者一张唐卡,把心专注在佛像上,一
缘观修。刚开始一般都很难专注,因为自无始以来,我们的心习惯了散乱,总是会不停
地四处投射。但当你强制性地把它一次次拉回来,停驻在佛像上,也就渐渐静下来了。
观不执著:心里什么都不执著,不起妄念。虽然这不是最高境界,但能够这样安住
的时候,整个心会变得调柔安宁。随着禅修力量的加深,安住效果会越来越好,时间也
越来越长,甚至达到两三个小时没有妄念。
观心性:稍有修行经验的人,可以观心性。心性就是我们这颗心的本体,当你安住
它的时候,是一种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不可言说的境界。这在密宗里叫认识觉性,禅
宗里就是明心见性。
p*****n
发帖数: 1415
18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anapana): 出入息
安那(ana)即入息,般那(apana)即出息。
身念处中,佛陀推荐修安那般那,这是说以出入息为念处。
就是固定(念)在这里(处)用功,以便不让心思飞掉的意思。
固定在出入息用功,不让心思飞掉。
用功什么呢? 就是用功观察身体(出入息),藉此培养正知正念。
如果不知道用功什么,就等于没有修行,到死都没有任何效果,要这样,其实,直接睡
觉养身体就好。
安那般那是禅定的其中一个法门。而「禅」(dhyana)原本的目的是为了要达到「神我
合一」的境界而「解脱生死」。在印度奥义书早有提到禅定的修行法。但佛陀苦行中曾
修学种种的禅法,最后他认为这样的禅定「神我合一」的定境不是究竟的解脱,便提出
另一种禅,成为层次分明,理论具足的另一种禅学方法,就是”观禅”。其它以专注为
主的称为止禅或专注禅。
观禅就是观五蕴流转,进而培养正知正念。
佛陀提出有次第的,比较容易观察的方法来观五蕴流转,就是四念处。
首先是身念处,然后受念处,接着心念处,最后法念处。
ㄧ个做完再进到下一个,有次第顺序的。最后完全正知正念,证入阿罗汉果,解脱烦恼。
身念处是有寻有伺,就是要靠着什么
r****n
发帖数: 825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白话大念住经

我很早就静坐,但不是每天静坐。
五盖也并不是通过静坐才能克服,日常也照样能克服,照样能进行修四念住的观禅。
如果你修纯观,实际静坐并非主要的,甚至是可以完全没有的。只要日常紧密观照身心
现象的无常性就足够。
如果要修先止后观,那么必须静坐,而且需要长久时间的静坐,最好一天能超过八小时
。最好能够脱离俗务,这样经过五到十年,才有机会积累足够的定力证得真正的四禅八
定,然后利用四禅八定建立起来的稳定的禅定心,出定以后观照身心现象的生灭无常性。
并且获得俱解脱
现代的在家人,由于工作,日常杂事以及没有专门时间修行,已经不太适合修先止后观
的路子。而且止禅有无数陷阱,如果不真正了解,很容易上当受骗。
很多人连初禅都没有到,一二十年打坐,只是获得了一点近行定,结果被类似涅槃或者
能所双亡,能所不二的有分心以及禅定中的禅相所蒙蔽,以为自己已经明心见性,实际
离解脱还差十万八千里。
另外告诉你,念佛永远不可能有四禅八定,最高只能到近行定。
r****n
发帖数: 825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25位菩萨
这种内在的声音,我认为有属于一种定力的禅相,在定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有些人
就会听到这种内在声音,比如铃声等。但是这里面有个关键点,就是可以把其作为一个
所缘,但是一定要观察生灭,而绝对不是与声音合一。声音就是我,我就是声音,能所
双亡。这是一个错路,如果修四念住的观禅,中间会发现听声音的听,和声音本身二者
是完全分开的,而听声音的听本身是在不断生灭的,是无常的,然后依靠这种无常,建
立起厌离,喜贪进的正智,这才是正路。
不过后面也显然是需要观察当下出现的所有的身心现象的,如果不观察当下出现的所有
的身心现象,对无常性会缺乏深入体证,后面难以证涅槃,这是我个人认为的。
刚开始由于五盖严重,定力不足,必然需要选择一些对象建立定力,但是此处观禅和止
禅是不同的,观禅是要通过观察生灭性,紧密跟随所缘的变化而建立起刹那定,而止禅
的四禅八定,则是稳定的依附到那个单一的所缘上,让心平稳,入安止,然后再出定观
察身心现象。
b**d
发帖数: 7644
21
诸仁者。于彼何禅声闻缘觉如来共。
若有众生。求乐离苦观后世畏。是人修行布施清净平等时。若有正趣正发心者。应到其
所起卑下心随顺供养。从彼人边得闻正法。
闻已知义如法修行。 心乐离欲流注相续。是人得离诸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入初禅。
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
离喜行舍念增上正知入第三禅。
舍苦舍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度一切想灭有对想不念别异想入无边虚空处。
度无边虚空处入无边识处。
度无边识处入无所有处。
度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
度非想非非想处入灭受想定。
诸仁者。
住初禅者灭音声刺。
住第二禅者灭觉观刺。
住第三禅者灭喜刺。
住第四禅者灭出入息刺。
住无边虚空处者灭色刺。
住无边识处者灭虚空刺。
住无所有处者灭识刺。
住非想非非想处者灭无所有刺。
住灭受想者灭受想刺。
是名身行得倚口行得倚意行得倚。八解脱禅士。得灭尽定到彼岸。
r******2
发帖数: 102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另外纯观禅主要就是欠缺禅相,定力不足,但是在核心原理上,也和止禅是有类似性的。
刹那定也有心一境性,也会有喜的禅支,但是和止禅禅定不同的是,刹那定的所缘在高
速变化,它的稳定性也没有止禅那么高。
在修观禅的时候,也会对心识,心所,所缘有比较直接的体验,要懂得明辨。
观禅修得好的人,也必然会明白止禅是怎么回事,它只是欠缺止禅的定力,或者不修止
禅而已。
r****n
发帖数: 8253
23
其实这里面还有个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在修止禅的时候,感觉时间停了,或者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过去,当然也感觉不
到什么生灭。
为什么这种状况只在修观禅(佛法的四念住,不是外道的所谓观和照)的时候出现。
因为止禅和观禅,二者类型大不一样,在修止禅时,由于心识不断以同一个目标对象,
同一个主题为所缘,于是生灭被“平滑”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所缘(通常都是概
念法),这时候会有所谓的能所不二感产生,而且如果定力很强,那么因为只有这单一
的所缘,感觉不到生灭变化,而意识的时间感是建立在对生灭变化的感知基础上,所以
时间感会丧失。
而观禅,由于所缘对象不断变化,并且要求就是觉知(正念心所)密集跟随所缘的生起
,所以生灭会特别的凸显出来。而由于正念心所的越来越多的升起,那么可感知的生灭
将越来越多,本来正常的时候,一秒钟大概只有两三次正念心所升起,而随着五盖的减
弱,正念心所不断升起,一秒钟内升起的次数越来越多,于是于是禅修者本人感知到快
速的生灭。
r****n
发帖数: 8253
24
其实这里面还有个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在修止禅的时候,感觉时间停了,或者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过去,当然也感觉不
到什么生灭。
为什么这种状况只在修观禅(佛法的四念住,不是外道的所谓观和照)的时候出现。
因为止禅和观禅,二者类型大不一样,在修止禅时,由于心识不断以同一个目标对象,
同一个主题为所缘,于是生灭被“平滑”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所缘(通常都是概
念法),这时候会有所谓的能所不二感产生,而且如果定力很强,那么因为只有这单一
的所缘,感觉不到生灭变化,而意识的时间感是建立在对生灭变化的感知基础上,所以
时间感会丧失。
而观禅,由于所缘对象不断变化,并且要求就是觉知(正念心所)密集跟随所缘的生起
,所以生灭会特别的凸显出来。而由于正念心所的越来越多的升起,那么可感知的生灭
将越来越多,本来正常的时候,一秒钟大概只有两三次正念心所升起,而随着五盖的减
弱,正念心所不断升起,一秒钟内升起的次数越来越多,于是于是禅修者本人感知到快
速的生灭。
t******g
发帖数: 17520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外说禅(ZT)
张中行的
贴第一章,喜欢的自己去看吧
搞完脑子回来说2句, 兔熊会很高兴的, 谢谢!
第一章 弁言
1.1.1 缘起(一)
想起我与禅的关系,说来话长。最早大概是青少年时期,看《红楼梦》,第九
十一
回写黛玉和宝玉用禅语问答:
黛玉乘此机会,说道:“我便问你一句话,你如何回答?”宝玉盘着腿,合着
手,
闭着眼,撅着嘴道:“讲来。”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
你好,
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
你好,
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
怎么
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
“瓢
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
沉,
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
是不
打诳语。”宝玉道:“有如三宝。”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6
☆─────────────────────────────────────☆
Hermes99 (Hermes99) 于 (Sun Jul 8 23:14:21 2012, 美东) 提到:
觉得这个活动会很不错,会给大家带来些利益。斑竹看看,批准不。我有些钱,但
不多,还需要斑竹赞助。
参与的人每人每次五个包子。每人限于参加最多两次,两次参与之间要间隔5人次。
活动截止日就是此届斑竹(Yisu)任期结束的时候。
希望呢,分享一个你看过的修行方法,包含次第,字数大于50字。
出处暂时限于三处:
佛家的大藏经(不限版本),道家的道藏(不限版本),再加上个四库全书。
所谓修行方法,不一定就是求成佛求解脱的修行,可以是:治国、修身、齐家、求智慧
等等都可以。比如,你要是想分享如何成为钦天监的修行次第,也可以。
对次第的描述,可以细,可以粗,但要求起码有个有为的脉络。如果您觉得次第的话提
有点大,或者有其它的原因不能展开的话,也可以就该次第方法中的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经
典部分作一个介绍,或发表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还有,希望不要把整本经都贴上。如果经太长,可以自己概括缩短一下,让大家能...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27
现在很多人学佛都是因为感受到自身的痛苦继而投靠佛门,希望自己能灭苦,得快乐。
极少有人发心是为别人的解脱而修习佛法的。发心分善与恶与无记三种,其中善的发心
又分下等,中等与上等。
下等的发心为求人天福报,或许真的能得点人天福报,可是等福报享尽后必入三恶趣。
中等的发心是想自己获阿罗汉果位,灭无明,得解脱。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别人
修得好不好,解脱不解脱,关我什么事,我能力有限呀。”所谓:自利利他,只有自己
修成后才有本事帮助别人。可是等你修到什么时候才算修成呀。来不及了,这一生那么
短暂,等你修完四禅八定才想起要利益众生帮助他人的时候,你未必有时间去这样做。
所以,自打你决定皈依三宝决定修行的那一天起,就要明确我是为什么而修行的。这也
就是最上等的发心,是为利益众生而修行。这个听上去像一句空话,说起来也很容易,
可是真正做到很不简单。这就是为什么要去实修菩提心,而不是光说不练,空空一个愿
望。单有智慧没有慈悲,只是打坐没有发心,再怎么禅修都是无用的。
~~~~~~~~~~~~~~~~~~~~~~~~~~~~~~~~~~~~~
摘录堪布开示中的一段:
“对大学生来讲,修世间道教的禅,基...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2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今天下午比较认真的对着这些贴子想了一下
######################################################
发信人: venusfire (J星  爱自由),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Re: J来看看 Re: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如上是什么?怎么才能不变质?

######################################################
发信人: puppeteer (舟云),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Re: J来看看 Re: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5 13:24:33 2011, 美东)
是指如不行则不碰, 如碰则需有 "观" 行尽之心愿, 如碰则不随喜好
择而 "观", 如碰则只 "观" 与 "愿", 是 "应", 而非 "强", 或 "求", 更非
找些什么彻底了解被观对相的心愿的这种污染的花样行为.
###################################...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9
☆─────────────────────────────────────☆
runsun (runsun) 于 (Thu Jan 1 09:23:36 2009) 提到:
正方观点:
慧解脱阿罗汉100%需四禅八定,无论慧解脱还是俱解脱都必须要有四禅八定,这是符合
佛陀教导的,是佛法
(隐含观点:清海GYFM和waichi根法不是外道专注禅定,有修观,是佛法,能解脱)
正方代表:
Waichi,(如果J同意此,建议J加入,如果其他人有兴趣,也可加入)
反方观点
慧解脱阿罗汉不需要有四禅八定,专注禅定(止禅)对于解脱不是必须要修的,
声称慧解脱阿罗汉100%需四禅八定不符合佛陀教导,非佛法。
(隐含观点:清海GYFM和waichi根法只是外道专注禅定,所谓的观是错误的观,非佛法,不
可能解脱)
反方代表
Runsun,puppeteer
此次辩论的意义:
该论题是runsun在指出清海的观音法门和waichi的根法只是外道专注禅定修法,根本无
法解脱,从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歧性命题。也是一个非常基本都又极其重要的命题,其
中涉及了佛法修行的根本核心止和观的区分,以及waic
r****n
发帖数: 8253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察者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如果你是修观禅的观呼吸,我个人认为控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你观照控制呼吸的念
头就好。像孙伦的禅法,完全就是在控制呼吸,以加快呼吸造成的剧烈的触受的变化来
进行观禅。
只有在修止禅的观呼吸,控制呼吸才是很不利的,因为会导致所缘的变化,从所缘上脱
离,无法入安止定。
如果是自然状态,比较利于直接观察,如果有刻意的状态,也并太大关系。只是别刻意
的过分就好。
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动作全部都是被念头控制的,本质上都不算“自然”。
自然,只是一个相对角度
我觉得此处控制呼吸确实算不上阻挠因素。当然自然一些更好。
如果修止禅的观呼吸,控制绝对是大阻挠因素,必须要自然
r****n
发帖数: 8253
31

那就更有问题了。
我是百分百否定,对于定境可以显现出自心想要的任何影像,我已经明白
而且马哈西尊者也说得很清楚了。他说显现佛陀的影像是在近行定的阶段,修者应该重
点观无常,而不需要观影像是什么,这就是正见。
=================================
缅甸玛哈希长老在其内观禅的教学中,曾经直接指出,[B]禅修或内观中出现诸如
佛相等等禅相,最主要的内观是了解这是名蕴的无常变化,而非真实或可以执着。其二
是在安止禅中,这些禅相是不可能发生的。 [/B]这些禅相只能在近分定中发生。因为
安止中专一。
====================================
在当下的刹那,是真实的,
r****n
发帖数: 8253
32

由现观而生的智慧而来。
将观禅分成五个阶段(戒清净与止禅清净是修观禅的基础,合为七清净),又细分为十
六观智。
清净道论几乎可以说是一本禅修的百科全书,里面对禅修解释的非常细节化。
含经,不引用论。
不同的系统。
是,如果在修观的时候,不懂得辨别究竟法,那么根本就不可能认识真正的无常苦无我。
这个是根本目标的不同。
佛陀明确说过去诸佛都是通过四圣谛而解脱的。
禅宗所谓的悟,不知道是悟了个啥东西,他们声称教外别传,也就是不能用经典标准衡
量他们。
可是佛陀临终前却明确说,如果判断某人的教法是否是佛说,要如实对照经和律。如果经和律上没有,就不能说是佛陀所说。
a*****y
发帖数: 3318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七天[转载]
对微细与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性~觉知的持续不断~五个朋友(五力):信心(
信)、努力(进)、觉知(念)、专注(定)、智慧(慧)
七天过去了,你还有三天可以用功。把握这几天努力不断地用功,了解你应该如何修行。
这个修行方法有两方面:觉知与平等心。你必须对身上出现的所有感受发展出觉知,同
时你必须对感受保持平等心。由于保持平等心,自然地你迟早会发现,以前没有感受的
部份,感受开始出现了,而粗重、坚硬、不愉悦的感受开始融解成微细的振动。你开始
在全身体验到一种非常愉悦的流畅精力。
这时的危险,是将这舒畅的感官经验当做努力的目标。事实上,修行内观的目的不在体
验某种特别的感受,而是要培养对于一切感受的平等心。感受持续变化,无论是粗重或
是微细。你修行的进展,只能以培养出的对感受的平等心来衡量。
即使你体验过微细的振动畅流全身,很可能粗重的感受会在某处再度出现,甚至没有感
受。这并不代表退步,而是进步。当你增强了觉知与平等心之后,自然会深入心的潜意
识,挖出潜藏的染污不净。只要这些深藏的情结还存在潜意识里,它们必会在日后带来
痛苦。消除染污不净的唯一方法,是让它们浮现到心的表面,然后消失灭去...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经论所说邪淫是什么?
☆─────────────────────────────────────☆
SeeU (See you) 于 (Tue Nov 30 11:32:56 2010,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教∶
『增支部』「十集」一七六经
He engages in sensual misconduct. He gets sexually involved with those who are protected by their mothers, their fathers, their brothers, their sisters, their relatives, or their Dhamma; those with husbands, those who entail punishments, or even thos
wned with flowers by another man.
对应经-杂阿含1039经
行诸邪淫,若父母、兄弟、姊妹、夫主、亲族,乃至授花鬘者,如是等护,以力强干,不离邪婬。
Paying for sex is not a violation of 5 pr...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5

你并不知道禅定是什么。你眼中的所谓禅定,还远远不到禅定的标准。
如果按照你心目当中禅定的标准,我有禅定,而且还很强
我打坐很容易入定,还很快,但是还不具备能力进入初禅
我自己的定力,是近行定,刹那定,属于欲界定,但是即便是这种定力,也恐怕超过你
心目当中的某些人了,比如类似J,para这种人。
这个说过很多次了
很多慧解脱阿罗汉连初禅都没有,但是照样是阿罗汉。须深经上说的很清楚。
现代南传的马哈希尊者教导的禅修方法,也是不修初禅,直接进行观禅。而且南传的主
流禅修方法就是是纯观禅,纯观禅都是绕过了四禅八定。
l****u
发帖数: 2166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某人的密集禅的亲密感受
我修的是ajahn chah 的体系, 基本的教程就是 -let go.
传承还是重要的,看你的性格倾向吧, 那个对你觉得感兴趣,就选那个。特别强调一
下如果选择法门:
1. 随时随刻都可以修的
2. 不需要任何支持的 - 不需要别人支持,不需要环境支持
因为有了这两条 修炼的数量就可以最大化。我喜欢观察呼吸法门, 就是因为这个。
很有就是不必讲求过度讲求坐姿, 任何姿势都可以观息。每天拿出一些时间专门观察。
但是其他无时无刻都可以回到呼吸。
我从来没有特意的分裂过止 和观。 不过思维攀缘的时候, 无法内观。所以自然就要
先把攀缘的思维平静一下。这个就是要数息。 目的是达到一定的concentration.
我初学用的是gil fonsdale 的audiodharma 教程, 这个seeu 碰巧刚贴过。
我不知道什么是禅相, 看到了任何现象, 我都是观无常观苦+let to。
从开始到觉到禅悦,很短的时间吧。禅悦很重要, 这个是让我们不停的修行的动力。
很多帖子警告大家不要对禅悦上瘾, 这些不是对初学者而言的。 初学者需要这个坚持
下去。
它比用意志力坚持要有效的多。
l****u
发帖数: 2166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某人的密集禅的亲密感受
我修的是ajahn chah 的体系, 基本的教程就是 -let go.
传承还是重要的,看你的性格倾向吧, 那个对你觉得感兴趣,就选那个。特别强调一
下如果选择法门:
1. 随时随刻都可以修的
2. 不需要任何支持的 - 不需要别人支持,不需要环境支持
因为有了这两条 修炼的数量就可以最大化。我喜欢观察呼吸法门, 就是因为这个。
很有就是不必讲求过度讲求坐姿, 任何姿势都可以观息。每天拿出一些时间专门观察。
但是其他无时无刻都可以回到呼吸。
我从来没有特意的分裂过止 和观。 不过思维攀缘的时候, 无法内观。所以自然就要
先把攀缘的思维平静一下。这个就是要数息。 目的是达到一定的concentration.
我初学用的是gil fonsdale 的audiodharma 教程, 这个seeu 碰巧刚贴过。
我不知道什么是禅相, 看到了任何现象, 我都是观无常观苦+let to。
从开始到觉到禅悦,很短的时间吧。禅悦很重要, 这个是让我们不停的修行的动力。
很多帖子警告大家不要对禅悦上瘾, 这些不是对初学者而言的。 初学者需要这个坚持
下去。
它比用意志力坚持要有效的多。
w**u
发帖数: 311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察情绪与受心念住
受教受教。
我理解的观禅"刹那定"关键是当下的质量,不拖泥带水。不纯净的"当下"其实是一
个很长的时间片段,包括前面一个刹那的残余记忆,一部分是对将来的期待。
这种情况跟看电影有点像,一帧帧的图片因为视觉的迟滞,让我们误以为是一段连续的
影片。

:關於内观是否可能有初禅的爭議,我聽到一個合理的說法,就是雙方對於初禅的定義
不同。
:如果說内观可以達到相當於初禅的定力,問題就不大。
:初禅的定義是有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
:如果一境性所緣必須是概念法,問題就來了:内观所緣並非概念法,而是會生滅的真實
:法,不算一境性。
:如果一境性是心境合一不分離,則内观與初禪是相似的。
a*******2
发帖数: 465
39
全文在线阅读:http://www.dymf.cn/Item/16019.aspx
第一讲;
禅修的方法(第一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9月29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开始讲一些禅修的方法。百日共修已经学修到了三特加行。三特加行有共同和
不共同的方法,现在学的都是共同的方法。不共同的方法是大圆满(阿底瑜伽)独有的
加行修法,这些不是随便公开学修的。共同的修法主要是身、语、意三个要点。
调整身、语、意,将身语意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这样禅定会自然产生,很多世出
世间的功德也会自然圆满。但是身、语、意要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也是很有难度的!
(一)身的要点
不用说心,就连身体要真正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或姿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
说,毗卢七坐也是很难做到的。毗卢七坐是常用的一种身姿,大乘和小乘都用这个方法
。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在身体姿态方面都是有要求的。让身体完全放松也是很重要的
,若是身体没有完全放松,也没有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禅定很难产生。即使产生了,
有时候也许能入定,但是很容易出现障碍,所以,身体...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40
禅修的方法(第四讲)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0月2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修持禅定的方法有很多,前几天讲了共七种,但都属于有相禅定。今天讲无相禅定
,也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专注。
前行:首先,通过一些方法将身、口、意三门调整到最适当的状态,让身口意三门
清净下来。然后,皈依、发心。这些内容和前面讲的一样。
正行:双目凝视前上方的虚空,心里不着任何所缘,即什么也不想。将心放在前上
方的虚空中安住。
双眼睁大盯住前上方的虚空,注意力要特别集中,内心特别专注。双眼凝视的方向
是前方、上方的虚空,向上看。
入定的时间不要太长,要从那个状态中出来。这里说的入定,也可能有这种情况:
阿坝曾有一个修行者,他在森林里修持禅定。有一次,他也不是特意入定的,是自然入
定的。当时他正准备吃饭,突然入定了,在入定的状态中很长时间没有出来。当他出定
的时候,碗里的东西已经腐烂了。他自己不知道,觉得就是一瞬间。
入定时间不要太长,还是要出定,放松一下,然后再以刚才我所讲的那种方式专注
。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先不专注,先观察一...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1
大乘的大部分“观”,是专注禅定上的观,比如初禅的那个有觉有“观”。他们误以为
那叫止观双运,止上起观,以观摄止,而实际根本就是单纯的止。在大乘里面的观,所
缘对象都是比较固定,单一的,或者相似的,比如念佛,观想或者数呼吸等制心一处之
法门。楞严经里面二十五位菩萨修的各种所谓解脱法门,都是典型的专注禅定。无论从
史实资料,还是从法理,楞严这样的大乘经典就是伪经。
说大乘80%是印度婆罗门教,这个并不夸张。
本来佛陀建立了正确的观禅,但是大乘却进行了调和,过度到了印度婆罗门教,佛法变质
观禅目前在上座部佛教比较好的保存下来,但是上座部佛教里面似乎仍然有类似大乘里
面把止当观的现象,但实在要好很多很多。
我个人目前比较佩服马哈西尊者,雷迪尊者等,他们准确的看到了修行纯观的必要,大
力提倡纯观,这是适合这个时代的。
其余
S**U
发帖数: 7025
42
南传不应有此见解。
杂阿含经四七四经
...
佛告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
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
...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
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
b*****n
发帖数: 662
43
来源: 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article/2006/06/2224534728.html
论王守仁与佛教——排禅入天台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3日
来源:觉群季刊目录 总第十五期 作者:惟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一生中存在着许多禅迹,比如经常出入佛寺
与禅师们亲密交流等等,但这些可以说都是表面现象,所以并不重要;王守仁思想的渊
源及其思想精华,或者说思想深层本质内容却是排斥禅宗的;他思想上的援佛入儒,着
手点却是契入天台的心性义理之学。
一、王阳明生平禅迹(略)
二、先进后出(略)
三、契入天台
尽管王阳明行迹上禅迹斑斑,但这些都是表面的,其思想上是辟禅的,是经过了接受佛
教、援佛入儒、辟禅,而最终找到了他的思想渊源——天台佛学的历程。最终我们并不
难发现其思想精华部分都可以在天台找到原形,或者说是对天台的充分吸收和再发展。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
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为一贯地坚持道家、佛家的基本观念。他们比道家还要道家,比
佛家还要佛家。
(一)“心外无物”与 “一念三千”
“心外无物...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44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hlw5.html
金刚禅直说
作者:和尚坡主
拉拉杂杂也说禅之一:什么是禅?
这个问题,其实又可以转化成“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佛”。。。之类。这问题
正如同对艺术家们问“什么是艺术”一样,其实没几人能痛快回答你的,因为有些人是
假冒禅师自己也不知道遂乱背些云遮雾罩前人唾余或空谈玄话来抵挡、或者道“我也不
知道”或者“拖拉机(反正乱说就成)”,有些人虽是真禅师但茶壶嘴倒不出饺子表达
不出来感觉像是鸡无法与鸭说,遂乱扯淡曰:“麻三斤”“柏树子”之类。
但坡主是个老实人,俺会选择答“很抱歉我真不知道”“我表达不出来”之类,不会用
“挡回去”这一妙招。
现在切入正答:
禅,就是“金刚般若”,或者说成“宇宙中最高的大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也可简单说成“佛智”。
一切诸佛菩萨故意化现在我们及其它低境界众生世界中的操作,皆是为使众生悟入佛之
境界,或者说是为使众生证得本有的佛性,也就是破其迷开其悟让众生悟禅理解开发出
佛的那种大智慧,能解或证得那种大智慧者,便是真实行佛家业...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46
45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Re: Re: WaiChi 12/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 WaiChi 12/20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6 16:00:30 2008)
四禅八定总括是说, 修者如何或依何, 才可心不乱的情况. 而四禅八
定中之制心一处, 是指还需要一个 "进行" 之行动, 才能使心安定下
来.
他所说的观禅, 本身就包含四禅八定, 如不观禅, 心就不能安定下来,
需要 "进行" 观禅此行动, 才能使心安定下来, 这就是制心一处.
而专注禅, 本身亦非指他如此浅薄的所谓专注, 专注禅, 是指行者以
心安定下来, 为修行之目标, 误以为心能安定下来之时, 就自然会成
道或解脱.
修行解脱, 就好比上学与医学毕业, 禅定, 就好比专心上课之能力,
本就天天头脑混乱, 没能力专心上课, 当然不能毕业, 也当然并非
是有专心上课的能力就能毕业, 而是有专心上课的能力, 也需要
用在功\课之中, 才能毕业的.
而那runsun, 是在自欺之下, 说成上课不需要头脑不混乱, 而在其心
怀不轨之下, 将他
d****a
发帖数: 655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ukkha (沉浮颠倒之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观呼吸》——慈心的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9 11:26:59 2012, 美东)
慈心的种子皆在众生心中
不同的物体以不同的方式来反射阳光,同样地,人们表达慈心的能力亦会各自不同
。有些人好像天生就会友善亲切,有些人则较为保守,不愿意敞开心胸。有些人要费力
地培育慈心,有些人毫不费力就能培养到慈心。无论如何,没有人是完全缺乏慈心的,
我们天生就有慈心的本能,这可从婴孩见到任何一个人的脸时就会自然地笑起来中看出
。可惜对自己拥有那么多慈心的人,多数竟全不知情。他们内在的慈心能力,可能被一
世、或多世累积的身口意恶业── 如大堆的瞋恨、愤慨与憎恶等负面情绪所埋没,故
此有困难表达。可是,无论如何,我们大家都可以培养出慈心的,我们若能对慈心种子
勤于施肥、滋养,慈心自然会在我们的各种行为表现中开花结果的。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名叫央掘摩罗(Angulimala)的男人,用现代话来说,这男人
是一位连续作案的杀人恶魔,他恶名昭彰,...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ukkha (沉浮颠倒之心),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观呼吸》——慈心的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9 11:26:59 2012, 美东)
慈心的种子皆在众生心中
不同的物体以不同的方式来反射阳光,同样地,人们表达慈心的能力亦会各自不同
。有些人好像天生就会友善亲切,有些人则较为保守,不愿意敞开心胸。有些人要费力
地培育慈心,有些人毫不费力就能培养到慈心。无论如何,没有人是完全缺乏慈心的,
我们天生就有慈心的本能,这可从婴孩见到任何一个人的脸时就会自然地笑起来中看出
。可惜对自己拥有那么多慈心的人,多数竟全不知情。他们内在的慈心能力,可能被一
世、或多世累积的身口意恶业── 如大堆的瞋恨、愤慨与憎恶等负面情绪所埋没,故
此有困难表达。可是,无论如何,我们大家都可以培养出慈心的,我们若能对慈心种子
勤于施肥、滋养,慈心自然会在我们的各种行为表现中开花结果的。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名叫央掘摩罗(Angulimala)的男人,用现代话来说,这男人
是一位连续作案的杀人恶魔,他恶名昭彰,...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48
为什我觉得你讲的东西不合逻辑呢?
1 “根据禅师的统计。。。。”:这种统计的可信度有多高?全世界修四禅八定者
他知道有多少人?深入认识的人又有多少?
2 “建议越过四禅八定,直接进行观禅”:难道在“定”中就无法“观”?还是
难以得到“定”,所以要“越过四禅八定,直接进行观”?
你本人的亲身体验是什么?你“定”到什么程度?在你“定”的时候,无法“观”?
被“定”迷惑过,陷在“定”中无法突破?你是怎么“观”的?

观。
99%
r****n
发帖数: 8253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帕奥与马哈西之间的问题
马哈西教导的是纯观禅,重视纯观,帕奥的是止观禅,重视先止会观。
二者风格很鲜明,帕奥尊者在著作中直接否定只观当下名色,不观过去世名色,
主张只有观过去世和未来世的名色以及还要外观他人的名色才能证果
目前帕奥的禅法在大陆的南传圈子里面比较流行,玛德欣尊者,道澄尊者都是教导帕奥
体系的
希望马哈西尊者的禅法能够早日在大陆弘扬。
r****r
发帖数: 755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动中禅
这属于四念处修法中的身念处,认真修习,必能证果
下面这个残疾人就是修动中禅身念处而证悟
==============================================
甘澎老师谈禅修
林崇安 (内观杂志第64期.2009)
一、前言
今(2008)年八月,我们一行十五人到泰国参访禅修老师,并顺便参观寺院和名胜古迹
。于二十一日早上参访了在佛统府佛教城的圣法中心(Ariya dhamma sathan)的康恳
长老和甘澎老师。甘澎老师(Kampon Thongbunnum)是康恳长老晚年所指导出的最有名
气的在家弟子,以下先介绍一下甘澎老师戏剧性的生平。
二、甘澎老师的生平和禅修经历
1955年,甘澎老师生于泰国北部那空洒汪府的贫民窟,整天生活在船上,陆上没有房子
,他的父母靠船运载维生,有五个孩子,甘澎老师排在第二。他的父亲知道教育的重要
,虽然生活贫困,仍然鼓励子女上学读书。 7岁时甘澎老师开始上小学,13岁时读初中
,喜爱体育课程。 16岁时考上Chan kasem师专(毕业后可教小学),18岁时考上
Mahasarakham体育师专(毕业后可教中学),20岁时他以成... 阅读全帖
首页 4 5 6 7 8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