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作意与无我
相关主题
[合集] 眼睛看到红色刹那过程的详细分析修行路上的大陷阱:有分心
Wisdom版2月网友推荐文集烟瘾, 与唯识所述的 意根,意识及我见:
〔当我的鞋子被踩〕当下,你会怎么做?[合集] 如理做意
如理做意惨, 双盘无能
->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应观苦谛“与智者对话”系列——问题13-怎样才能做到如理如法呢?
MN.1.2 一切烦恼(一切漏;All the Taints)经生活篇 | 把佛菩萨像戴在身上当护身符,如法吗?
人能自由选择么?ZT 心想事成--- 《若希望经》
关于宿命论与常见论对玛欣德一段关于《阿毗达摩》讲解的看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作意话题: 如理话题: yoniso话题: manasikara话题: 速行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u
发帖数: 311
1
按照阿比达摩的讲法,心可分唯作心,果报心,和造业心。我记的玛欣德比库讲“业报
已定,速行可变”。其中在心路过程中,作意心决定下游的心识是善业心或恶业心。因
此如理作意很重要。我的问题是:这一步是否有个“我”在决定如何作意?如果还是缘
起,那什么在修行呢?请高手轻拍
S**U
发帖数: 7025
2
Excellent question. 学阿毗达摩使你的心能深入法相。
先弄清楚佛法说无我的“我”是什么。“我”有不变、独立、主宰的特性。一一检查作
意是否有此特性。
经论说作意要「数数作意」,因为每个作意只持续一刹那,非作意一次就不变,所以要不断作意。作意要与其他心所合作执行它的功\能,非独立作用。作意是否有主宰的特性呢?试著作意不间断的专注你的呼吸五分钟,你就知道,要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吸五分钟作不到,你无法主宰你的心,要遵循心的(缘起)法则培养定力到至少近分定,才能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吸五分钟以上。所以在禅定中,作意的功\能比平时明显,维持或改变作意比平时容易,心的自在力强。但它还是遵循心的(缘起)法则,若作破坏定力的事,定就会减弱或消失,你无法违反法则作会破坏定力的事而保持定力,无法主宰自己的心。
所以作意这个心所没有不变、独立、主宰的特性。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按照阿比达摩的讲法,心可分唯作心,果报心,和造业心。我记的玛欣德比库讲“业报
: 已定,速行可变”。其中在心路过程中,作意心决定下游的心识是善业心或恶业心。因
: 此如理作意很重要。我的问题是:这一步是否有个“我”在决定如何作意?如果还是缘
: 起,那什么在修行呢?请高手轻拍

w**u
发帖数: 311
3
谢谢SeeU的鼓励。
这也表明:强大的正念,能使我们如理作意
J******s
发帖数: 7538
4
强大!
mark both, please,

要不断作
意。作意要与其他心所合作执行它的功\能,非独立作用。作意是否有主宰的特性呢?
试著作意不
间断的专注你的呼吸五分钟,你就知道,要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吸五分钟作不到,你
无法主宰
你的心,要遵循心的(缘起)法则培养定力到至少近分定,才能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
吸五分钟
以上。所以在禅定中,作意的功\能比平时明显,维持或改变作意比平时容易,心的自
在力强。但
它还是遵循心的(缘起)法则,若作破坏定力的事,定就会减弱或消失,你无法违反法
则�: 骰
崞苹刀Φ氖露3侄Γ薹ㄖ髟鬃约旱男摹�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Excellent question. 学阿毗达摩使你的心能深入法相。
: 先弄清楚佛法说无我的“我”是什么。“我”有不变、独立、主宰的特性。一一检查作
: 意是否有此特性。
: 经论说作意要「数数作意」,因为每个作意只持续一刹那,非作意一次就不变,所以要不断作意。作意要与其他心所合作执行它的功\能,非独立作用。作意是否有主宰的特性呢?试著作意不间断的专注你的呼吸五分钟,你就知道,要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吸五分钟作不到,你无法主宰你的心,要遵循心的(缘起)法则培养定力到至少近分定,才能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吸五分钟以上。所以在禅定中,作意的功\能比平时明显,维持或改变作意比平时容易,心的自在力强。但它还是遵循心的(缘起)法则,若作破坏定力的事,定就会减弱或消失,你无法违反法则作会破坏定力的事而保持定力,无法主宰自己的心。
: 所以作意这个心所没有不变、独立、主宰的特性。

J******s
发帖数: 7538
5
问个问题,做不到专注呼吸5mins心的缘起是什么?
有近分定时候专注呼吸5mins以上心的缘起是什么?

要不断作
意。作意要与其他心所合作执行它的功\能,非独立作用。作意是否有主宰的特性呢?
试著作意不
间断的专注你的呼吸五分钟,你就知道,要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吸五分钟作不到,你
无法主宰
你的心,要遵循心的(缘起)法则培养定力到至少近分定,才能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
吸五分钟
以上。所以在禅定中,作意的功\能比平时明显,维持或改变作意比平时容易,心的自
在力强。但
它还是遵循心的(缘起)法则,若作破坏定力的事,定就会减弱或消失,你无法违反法
则�: 骰
崞苹刀Φ氖露3侄Γ薹ㄖ髟鬃约旱男摹�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Excellent question. 学阿毗达摩使你的心能深入法相。
: 先弄清楚佛法说无我的“我”是什么。“我”有不变、独立、主宰的特性。一一检查作
: 意是否有此特性。
: 经论说作意要「数数作意」,因为每个作意只持续一刹那,非作意一次就不变,所以要不断作意。作意要与其他心所合作执行它的功\能,非独立作用。作意是否有主宰的特性呢?试著作意不间断的专注你的呼吸五分钟,你就知道,要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吸五分钟作不到,你无法主宰你的心,要遵循心的(缘起)法则培养定力到至少近分定,才能没有昏沉散乱的专注呼吸五分钟以上。所以在禅定中,作意的功\能比平时明显,维持或改变作意比平时容易,心的自在力强。但它还是遵循心的(缘起)法则,若作破坏定力的事,定就会减弱或消失,你无法违反法则作会破坏定力的事而保持定力,无法主宰自己的心。
: 所以作意这个心所没有不变、独立、主宰的特性。

J******s
发帖数: 7538
6
另外我记得有个说法,死前一瞬间有修行的人,就是业报已定,速行心的功能强大。
具备禅定修行成就的人,速行心可以导致下辈子的几因成人的。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按照阿比达摩的讲法,心可分唯作心,果报心,和造业心。我记的玛欣德比库讲“业报
: 已定,速行可变”。其中在心路过程中,作意心决定下游的心识是善业心或恶业心。因
: 此如理作意很重要。我的问题是:这一步是否有个“我”在决定如何作意?如果还是缘
: 起,那什么在修行呢?请高手轻拍

r****n
发帖数: 8253
7

作意心所本身是缘生的,也是无常的,非主宰的,千万不可将其理解为某种真心的功能
,哪怕这个心是所谓的无形无相,非有非无。
一系列单个的行为,构成了一种整体现象,单个的行为本身没有主宰性,但是整体现象
却产生了一种看似主宰性的性质。不要将整体上的主宰性,赋予单个个体,或者背后的
某个神秘本体。
就比如构成闪烁的霓虹灯的单个个体,其实只是一亮一灭而已,但是当大量的灯凑在一
起,依照不同的次序亮或者灭,以及发出不同的颜色,则构成一种整体现象,这种整体
现象就是丰富多彩的霓虹灯效果,甚至让人以为有某个东西在背后驱动。
这个其实本质是还原论和整体论的问题,我们的思想,比较想当然的倾向于还原论。认
为一个整体的行为,一定有某个个体在其中起作用。这种认识误区就是认为在思想的背后,有灵魂,有所谓的真心。
更糟糕的是,某些人为了掩饰我见的倾向,又把所谓的真心给虚化,说什么非有非无,不可思议。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按照阿比达摩的讲法,心可分唯作心,果报心,和造业心。我记的玛欣德比库讲“业报
: 已定,速行可变”。其中在心路过程中,作意心决定下游的心识是善业心或恶业心。因
: 此如理作意很重要。我的问题是:这一步是否有个“我”在决定如何作意?如果还是缘
: 起,那什么在修行呢?请高手轻拍

w**u
发帖数: 311
8
举个实例:比如说我看到一个老是欺负我的人。我立马观察到我的嗔心升起。如果我正
念强:嗔心升起又离去;然后我回到当下(正念),或思维缘起(正见),如理作意使
我的意门转向心不在以回忆(彼所缘)为所缘而继续产生新嗔心。如果不如理作意,意
门转向彼所缘,产生一波又一波的嗔心(恶业)。那么,这个如理作意的强弱事实是缘
起于平实正见,正定,正念的修行。而那一霎那是没有一个我在做决定的。请问我的理
解是否正确?
J******s
发帖数: 7538
9
你都知道这些个是心和心所了,怎么会有我呢?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举个实例:比如说我看到一个老是欺负我的人。我立马观察到我的嗔心升起。如果我正
: 念强:嗔心升起又离去;然后我回到当下(正念),或思维缘起(正见),如理作意使
: 我的意门转向心不在以回忆(彼所缘)为所缘而继续产生新嗔心。如果不如理作意,意
: 门转向彼所缘,产生一波又一波的嗔心(恶业)。那么,这个如理作意的强弱事实是缘
: 起于平实正见,正定,正念的修行。而那一霎那是没有一个我在做决定的。请问我的理
: 解是否正确?

r****n
发帖数: 8253
10
只有行为本身,没有行为背后的‘主体“,没有支配者
只有看,听,尝这些动作行为,没有一个主体在背后控制看,听,尝这些动作。
这些行为的产生,本身是依赖于某些条件,或者由于某种因缘而缘生的,并不是某个背
后的主体在控制操纵而产生。
你下面的理解,基本是对的。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举个实例:比如说我看到一个老是欺负我的人。我立马观察到我的嗔心升起。如果我正
: 念强:嗔心升起又离去;然后我回到当下(正念),或思维缘起(正见),如理作意使
: 我的意门转向心不在以回忆(彼所缘)为所缘而继续产生新嗔心。如果不如理作意,意
: 门转向彼所缘,产生一波又一波的嗔心(恶业)。那么,这个如理作意的强弱事实是缘
: 起于平实正见,正定,正念的修行。而那一霎那是没有一个我在做决定的。请问我的理
: 解是否正确?

相关主题
MN.1.2 一切烦恼(一切漏;All the Taints)经修行路上的大陷阱:有分心
人能自由选择么?烟瘾, 与唯识所述的 意根,意识及我见:
关于宿命论与常见论[合集] 如理做意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w**u
发帖数: 311
11
MM,
我这是比量智,并非现量智。我现在只能赞同佛法中的心/心所的推理并尽量应用。我
猜等到名色分别智的时候,心或心识也能熟练的从“我”中分出来。
d******e
发帖数: 4192
12
鬼扯,你就是要避免使用那个字,因噎废食.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只有行为本身,没有行为背后的‘主体“,没有支配者
: 只有看,听,尝这些动作行为,没有一个主体在背后控制看,听,尝这些动作。
: 这些行为的产生,本身是依赖于某些条件,或者由于某种因缘而缘生的,并不是某个背
: 后的主体在控制操纵而产生。
: 你下面的理解,基本是对的。

J******s
发帖数: 7538
13
Nice,加油!
你应该经常写写这种比量智的东西,热烈欢迎继续用Abhidhamma分析日常行为。
J******s
发帖数: 7538
14
mark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举个实例:比如说我看到一个老是欺负我的人。我立马观察到我的嗔心升起。如果我正
: 念强:嗔心升起又离去;然后我回到当下(正念),或思维缘起(正见),如理作意使
: 我的意门转向心不在以回忆(彼所缘)为所缘而继续产生新嗔心。如果不如理作意,意
: 门转向彼所缘,产生一波又一波的嗔心(恶业)。那么,这个如理作意的强弱事实是缘
: 起于平实正见,正定,正念的修行。而那一霎那是没有一个我在做决定的。请问我的理
: 解是否正确?

w*********r
发帖数: 2192
15
能不能展开讲讲
如理作意。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举个实例:比如说我看到一个老是欺负我的人。我立马观察到我的嗔心升起。如果我正
: 念强:嗔心升起又离去;然后我回到当下(正念),或思维缘起(正见),如理作意使
: 我的意门转向心不在以回忆(彼所缘)为所缘而继续产生新嗔心。如果不如理作意,意
: 门转向彼所缘,产生一波又一波的嗔心(恶业)。那么,这个如理作意的强弱事实是缘
: 起于平实正见,正定,正念的修行。而那一霎那是没有一个我在做决定的。请问我的理
: 解是否正确?

w**u
发帖数: 311
16
怕自己说不好,转一个玛欣德比库的。
From:《阿毗达摩讲要》玛欣德尊者 著
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是怎样运作的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你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
,并且不得不要跟他在一起,不是冤家不碰头。当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即使没有对
你作任何事情,你的心也会排斥他。因为你一见到他,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他过去曾经跟
你过不去,曾经骗你、中伤你。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是不如理作意;接着你的心会对
他产生排斥、抗拒,你讨厌他。由于不如理作意,我们认为这个人是不好的,于是很多
不善心接连产生。假如遇到同样的这个人,但是我们转念想一想:其实这个人也很可怜
,他整天都想着向上爬,自私自利,尽是在造不善业;由于不善业,他必定将在生死轮
回中受无数的苦。假如我们这样想的话,将能生起怜悯的心、同情的心,这时抗拒、讨
厌的情绪很快会消失。或者可以思维业果法则:我为什么会跟他在一起呢?这不是缘分
吗?缘有顺缘,也有逆缘;有好的缘,也有坏缘;有善缘,也有恶缘,但这些都是缘啊
。既然是逆缘,我们就承受吧!为什么会遇到这些缘呢?没有任何的事情、现象,或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原因的。这些因皆是我们在过去生造下的;既然是过去生造作的
,现在遇到因缘成熟,我们就要承担啊!要敢做敢当啊!现在所承受的果报还不是由我
们自己造下的?既然是自己造的,为什么不敢承受呢?当我们这样思维的话,就会明了
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业果思维,也是一种善心。如果这样想的话,速行将属于善
心,因为我们知道因果,接受因果。如果排拒他、讨厌他,想跟他作对,这时候我们的
心充满了不好的心念,生起的是瞋恚心。甚至别人根本没有对你怎样,只是你看他不顺
眼而已,或者别人说话声音大一点,你就认为他在跟你过不去;人家压根没有这么想,
只是你在自作多心。所以,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是可以改变的。由于不如理作意,接
着生起的是恶的;由于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善的。
我想在这里讲一个《庄子》里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反省一下自己的心理。古时
候有一个人,有一天,他的斧头不小心丢了,他想:「这两天有谁来过我的家?对,邻
家那个小孩曾经来玩过。自从斧头不见之后,这个小孩就没有再来我家玩,会不会是他
偷的呢?」于是他去观察那个小孩,发现那小孩走路也鬼鬼祟祟,说话也鬼鬼祟祟,斧
头肯定是他偷的。假如不是他偷的,那他走路、讲话怎么鬼鬼祟祟呢?他以前一直都来
我家玩的,怎么现在就不敢再来呢?于是他就肯定斧头是那个小孩偷的。过了几天,他
到树林里去砍树,结果发现原来他的斧头丢在树林内。于是他又回去观察那个小孩走路
、说话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小偷的样子。这个就是人的心理在作怪。
如果不如理作意,很多东西都看不顺眼,很多事情都想不开。但是如理作意的话,很多
事情都好解决,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心理?早上刚起来就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比
如睡过头了上班迟到,或者回公司迟到正好被经理看到,结果在那一天整天都不开心,
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做什么事情都不开心。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们遇到的只是一件
很小的事情,但是由于不如理作意,你的心对这件小事产生排斥,于是影响到你看其它
东西、做其它事情都带着瞋恨心。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件好事,比如遇到一位很久不见的
老朋友,或者他突然打电话给你,或者中了彩票,或者老板加薪水,于是感觉做什么事
都很顺心、很高兴。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呢?这就是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如果想东
西是往好处想,接着很多东西都是好的。如果想东西是往坏处想,接着很多东西都是不
好的。
在究竟意义上来说,不如理作意就是作意对象是永恒的、是快乐的、是自我的,或者是
圆满的,即常乐我净,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或者认为有我、我的,这是不如理作意,
接着生起的都是不善心。如果作意对象为无常、苦、无我,或者生起业果智,这种作意
是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速行都是善心。
正因如此,佛陀在《如是语》说到:
「诸比库,对于尚未达到而希望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的有学比库,我不见有其它一种内
在的因素能如一种因素如此多的帮助。诸比库,此即是如理作意。
诸比库,如理作意的比库,能舍断不善,培育善。」
佛陀这一句话说到的是「有学比库」。比库是佛陀说法对象;没有完成禅修的目标,还
在修行的人,称为有学(sekkha)。对于还没有达到最终目标而希望安住于无上解缚安稳
处(意思是完全断除烦恼、证悟涅盘)的有学,也就是说还没有证悟涅盘而想要证悟涅盘
,还有烦恼而想要断除烦恼的修行人,在种种内在的因素当中,佛陀说他没有见到任何
其它的因素能够像如理作意一样那么有帮助。对于外在因素,佛陀说是善知识,善知识
是一个想要修行的人最好的外在因素。内在的因素,就是心理的因素,最好的、对修行
最有帮助的就是如理作意。正因如此,佛陀说:「如理作意的比库,能断舍断不善,培
育善。」如理作意就像方向舵,可以把整个心路过程带向好的地方。若作意是错误的,
后面整个心路过程都是错误的,都是恶的。
因此,在培育善法的时候,或平时生活的时候,要清楚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要培育
如理作意。也就是说:任何事情要往好的地方想,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去思维、注意。当
我们遇到善的果报、好的事情时,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这只是我们的善业果报;经受
诱惑的时候,要加强自己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我们所处的世间是不可能圆满的,由
于过去的不善业随时都会成熟,因此我们经常都会遇到逆境、恶缘,做事情很难一帆风
顺,做人也很难每天都开心,是不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如理作意而做到每天都开心。
遇到的事情可能是不好的,甚至是倒霉,但是若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很多事情都往好的
方面想,多培养业果智;如果有修行的话,多专注自己的业处;有观智的话,经常观照
任何事物都是无常、苦、无我。这样的话,他虽然遭遇不好,但是内心却仍然在造善业

还有一点,业与果经常是绞结在一起的。现在遇到的果报跟过去的业有关系,但是现在
是造善业或不善业,却决定在我们自己。我们不能改变果报,要来的就必须承受,好的
要承受,不好的也要承受,无论顺缘、逆缘,都要学会接受。但是没有修行的人的心理
习惯是:好的生贪,不好的生瞋。好的就执着,不好的就排斥、抗拒,这是心的自然反
应。如此,贪是不善,瞋也是不善。也就是说,你一天到晚都很难生起善心。由于善的
果报成熟,你会遇到好的所缘,然而你却因此而生贪,造了新的不善业;遇到不好的所
缘,心里生起瞋,又造了新的不善业,结果始终都在贪、瞋、痴里打滚。现在遭遇不好
的果报,又再造新的不善业,这些新的不善业在以后遇到因缘,你还会继续遭遇到更不
好的果报。因此,我们的生活、这个世间是个因果网。这个因果网就好像打了死结一样
,越打越紧,越结越牢。
我们听闻了佛法,明了佛陀的教导,就应当尝试去改变。改变的不是果报,对果报我们
要学习承受。当你学会了承受,就会有改变。当我们遇到好的果报时,比如现在有了钱
,有钱是好的果报,然后用这些财富去做供养,或者印佛法书籍,用自己的财富去做功
德。如此,你既承受了自己善的果报,又用它来造更好的善因。无论遭遇到好的、不好
的,知道这都是过去所造的善、不善业的成熟。这是业果智,生起业果智也是在造新的
善业。纵使遇到不好的缘、不喜欢的人、不如意的事,我们也可以造新的善业。例如遭
人恶意伤害,我们应对他生起同情心:他在整我,我虽可怜,他更可怜;因为我只是在
承受,他却在造新的恶业。如此,你在承受不善果报的同时却能生起同情心,也叫做悲
心;悲的意思就是怜悯,悲愍心是一种善心。如果遭遇不好的所缘时,我们可以思维:
其实这是对我的一种磨练。佛陀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遭受的磨练更多,我们这些算得了
什么?既然我要学佛,要解脱,要证悟正觉,证悟菩提,就要向菩萨学习。我们要学习
忍耐,菩萨应圆满的一种巴拉密就是忍耐,这是在积累菩提资粮,何乐而不为?我们要
向菩萨学习,就要依法而行。当你生起这样的心念,那么无论对那些再难忍受的东西,
你都能够承受下来。这也是一种善心。
所以,如果我们习惯性地让心追随着自己的习性,不管我们的果报是善或不善,生起的
都是不善心,因为这是不如理作意。如果如理作意,无论遇到善的或不善的果报,我们
都在积累善业。所以,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的区别就在这里。
J******s
发帖数: 7538
17
哈哈,这个豆瓣上有。我来讲我从阿毗達摩里看来的理解。
过去的五门心路非常强大,所缘极大就可以产生彼所缘。导致这一次有分心波动心路升
起的时候,不能专注于五根门的五所缘,而是直接意门心路产生,多数时候是独立意门
心路,或者在五门心路中不能专注所缘直接以彼所缘作意。有分心蠢蠢欲动,当因缘强
大的时候,独立意门很容易升起,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专注于当下真正的五门所缘。
所以你提到保持正念很重要,四念住就是保持专注于当下所缘的。
不如理作意,就是常,乐,我,净太过深入。
唯识也有讲如理作意的,haha。
我先搬板凳,等SeeU来讲呀!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怕自己说不好,转一个玛欣德比库的。
: From:《阿毗达摩讲要》玛欣德尊者 著
: 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是怎样运作的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你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
: ,并且不得不要跟他在一起,不是冤家不碰头。当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即使没有对
: 你作任何事情,你的心也会排斥他。因为你一见到他,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他过去曾经跟
: 你过不去,曾经骗你、中伤你。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是不如理作意;接着你的心会对
: 他产生排斥、抗拒,你讨厌他。由于不如理作意,我们认为这个人是不好的,于是很多
: 不善心接连产生。假如遇到同样的这个人,但是我们转念想一想:其实这个人也很可怜
: ,他整天都想着向上爬,自私自利,尽是在造不善业;由于不善业,他必定将在生死轮
: 回中受无数的苦。假如我们这样想的话,将能生起怜悯的心、同情的心,这时抗拒、讨

w*********r
发帖数: 2192
18
谢谢。
如理作意
和如实的觉知和观
会有冲突吗?
前面贴的 mindfulness的训练,我理解是
当烦恼(贪啧痴引发)升起的时候,应该如实的去观察它,
不resist它, 不judge它, 也不把它tag
为我的一部分, 让它自然的升起, take its natural cause.
不要escalate它, 然后它lose power and die down naturally, 我发现这个
technique对我很有用.
可是如理作意, 是否是要用正念正思维resist
烦恼的自然升起? 我发现有时候resistance会导致
a chain of thoughts的卷土重来,然后最后是escalation.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怕自己说不好,转一个玛欣德比库的。
: From:《阿毗达摩讲要》玛欣德尊者 著
: 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是怎样运作的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你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
: ,并且不得不要跟他在一起,不是冤家不碰头。当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即使没有对
: 你作任何事情,你的心也会排斥他。因为你一见到他,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他过去曾经跟
: 你过不去,曾经骗你、中伤你。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是不如理作意;接着你的心会对
: 他产生排斥、抗拒,你讨厌他。由于不如理作意,我们认为这个人是不好的,于是很多
: 不善心接连产生。假如遇到同样的这个人,但是我们转念想一想:其实这个人也很可怜
: ,他整天都想着向上爬,自私自利,尽是在造不善业;由于不善业,他必定将在生死轮
: 回中受无数的苦。假如我们这样想的话,将能生起怜悯的心、同情的心,这时抗拒、讨

J******s
发帖数: 7538
19
如理作意和如实我见是不一样的,如实我见就是慧。
如理作意是很多美心所的近因。
如理作意更像是每一次心路过程中,作意那部分要抛弃我,常,乐,作意。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
: 如理作意
: 和如实的觉知和观
: 会有冲突吗?
: 前面贴的 mindfulness的训练,我理解是
: 当烦恼(贪啧痴引发)升起的时候,应该如实的去观察它,
: 不resist它, 不judge它, 也不把它tag
: 为我的一部分, 让它自然的升起, take its natural cause.
: 不要escalate它, 然后它lose power and die down naturally, 我发现这个
: technique对我很有用.

J******s
发帖数: 7538
20
烦恼是不不可能被resist的,因为很多烦恼是业造成的,我们几乎抗拒不了的。
我们可以做的保持正念,尽量让善心升起。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
: 如理作意
: 和如实的觉知和观
: 会有冲突吗?
: 前面贴的 mindfulness的训练,我理解是
: 当烦恼(贪啧痴引发)升起的时候,应该如实的去观察它,
: 不resist它, 不judge它, 也不把它tag
: 为我的一部分, 让它自然的升起, take its natural cause.
: 不要escalate它, 然后它lose power and die down naturally, 我发现这个
: technique对我很有用.

相关主题
惨, 双盘无能ZT 心想事成--- 《若希望经》
“与智者对话”系列——问题13-怎样才能做到如理如法呢?对玛欣德一段关于《阿毗达摩》讲解的看法
生活篇 | 把佛菩萨像戴在身上当护身符,如法吗?帕奥禅林玛欣德尊者《巴利语汇解》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w**u
发帖数: 311
21
总结的真好,向mm 学习了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这个豆瓣上有。我来讲我从阿毗達摩里看来的理解。
: 过去的五门心路非常强大,所缘极大就可以产生彼所缘。导致这一次有分心波动心路升
: 起的时候,不能专注于五根门的五所缘,而是直接意门心路产生,多数时候是独立意门
: 心路,或者在五门心路中不能专注所缘直接以彼所缘作意。有分心蠢蠢欲动,当因缘强
: 大的时候,独立意门很容易升起,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专注于当下真正的五门所缘。
: 所以你提到保持正念很重要,四念住就是保持专注于当下所缘的。
: 不如理作意,就是常,乐,我,净太过深入。
: 唯识也有讲如理作意的,haha。
: 我先搬板凳,等SeeU来讲呀!

S**U
发帖数: 7025
22
「如理作意」的巴利语是 yoniso manasikAra,是yoniso和manasikAra的复合词。yoni 有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者,若副词形的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manasikAra(梵语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意、忆念和思虑的意思。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在《相应部》中,Yoniso manasikAra被称为是「诸法之最上(YonisomanasikAro tesaM dhammAnam aggam akkhAyati)」。而汉译的《杂阿含经》366经说∶「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其中对应《相应部》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由此得悉,「如理作意」是获得「如实现观起知」十二缘起的近因,在修道过程中,有著相当重要的地位。
「作意」共有三种∶(一)支持所缘,(二)支持路线(心路过程),(三)支持速行。关于这三种作意,帕奥禅师诠释说∶
(一)、作为缘取对象基本原因的作意(ArammaNa-paTipAdaka-manasikAra)指的是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二)、作为心路过程基本原因的作意(vIthi-paTipAdaka-manasikAra)是五门心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三)、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是意门心路过程中的意门转向心,以及五门心路过程中的确定心(voTThapana)。这个作意可以是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凡夫与有学(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善的。
《清净道论》对于「如理作意」有说到∶
若由于通达其自性(特殊相)和(三种)共相而起作意,即名为「于善等如理作意」。
帕奥禅师在《正念之道》有说∶
视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是观禅的「如理作意」,这是高层次的「如理作意」。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帕奥禅师在《如实知见》一书进一步分析「止」与「观」的「如理作意」说∶
在这里,我要解释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明智的注意)与不如理作意。当禅修者修行安般念时,若专注于自然呼吸的气息,则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当取相或似相生起时,若禅修者专注于它们,则他的作意也是如理作意。在观禅中,若禅修者见到∶「这是色」、「这是名」、「这是因」、「这是果」、「这是无常」、「这是苦」、「这是无我」,则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然而,如果他见到∶「这是男人、女人、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天神、梵天、动物等。」那么他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说∶因为如理作意而使善法生起;因为不如理作意而使不善法生起。禅修之时,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则五盖\\或烦恼也必然会生起。它们是不善法,这些不善法会削弱定力或造成定力掉落与退失。
如实知见与如理作意的关系,参见《阿毘达摩概要精解》∶
巴利文pannA是慧,或如实知见诸法。在此称它为根是因为对于如实知见诸法它占了主要的地位。在《阿毗达摩论》里,慧(pannA)、智(JANa)、无痴(amoha)三者是同义词。慧的特相是透彻地如实知见究竟法的自性相;作用是如照亮目标的油灯一般;现起是不迷惑;近因是如理作意。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
: 如理作意
: 和如实的觉知和观
: 会有冲突吗?
: 前面贴的 mindfulness的训练,我理解是
: 当烦恼(贪啧痴引发)升起的时候,应该如实的去观察它,
: 不resist它, 不judge它, 也不把它tag
: 为我的一部分, 让它自然的升起, take its natural cause.
: 不要escalate它, 然后它lose power and die down naturally, 我发现这个
: technique对我很有用.

J******s
发帖数: 7538
23
mark

yoni 有
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者,若副
词形的
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manasikAra(梵语
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意、忆念和思虑的
意思。
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YonisomanasikAro
思惟观
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其中对应《相应部》为
∶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由此得悉,「如理作意
行。关
于这三种作意,帕奥禅师诠释说∶
作意心
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路过程
中的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理作意
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凡夫与
有学
(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善的。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如理作意」的巴利语是 yoniso manasikAra,是yoniso和manasikAra的复合词。yoni 有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者,若副词形的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manasikAra(梵语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意、忆念和思虑的意思。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 在《相应部》中,Yoniso manasikAra被称为是「诸法之最上(YonisomanasikAro tesaM dhammAnam aggam akkhAyati)」。而汉译的《杂阿含经》366经说∶「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其中对应《相应部》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由此得悉,「如理作意」是获得「如实现观起知」十二缘起的近因,在修道过程中,有著相当重要的地位。
: 「作意」共有三种∶(一)支持所缘,(二)支持路线(心路过程),(三)支持速行。关于这三种作意,帕奥禅师诠释说∶
: (一)、作为缘取对象基本原因的作意(ArammaNa-paTipAdaka-manasikAra)指的是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 (二)、作为心路过程基本原因的作意(vIthi-paTipAdaka-manasikAra)是五门心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 (三)、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是意门心路过程中的意门转向心,以及五门心路过程中的确定心(voTThapana)。这个作意可以是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凡夫与有学(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善的。
: 《清净道论》对于「如理作意」有说到∶
: 若由于通达其自性(特殊相)和(三种)共相而起作意,即名为「于善等如理作意」。
: 帕奥禅师在《正念之道》有说∶
: 视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是观禅的「如理作意」,这是高层次的「如理作意」。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w*********r
发帖数: 2192
24
嗯, 我理解就是与真理(这里是佛法真实谛如)相符的心之思维,专注,和转向。简
言之,就是依据佛法真理的注意和决意, 包括
观无常为无常,观无我为无我,观苦为苦, 生善心,慈心,悲心,
果报心等等

yoni 有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
者,若副词形的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
manasikAra(梵语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
意、忆念和思虑的意思。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YonisomanasikAro
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其中对应《相
应部》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由此得悉,「如理作意
行。关于这三种作意,帕奥禅师诠释说∶
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
凡夫与有学(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
善的。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如理作意」的巴利语是 yoniso manasikAra,是yoniso和manasikAra的复合词。yoni 有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者,若副词形的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manasikAra(梵语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意、忆念和思虑的意思。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 在《相应部》中,Yoniso manasikAra被称为是「诸法之最上(YonisomanasikAro tesaM dhammAnam aggam akkhAyati)」。而汉译的《杂阿含经》366经说∶「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其中对应《相应部》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由此得悉,「如理作意」是获得「如实现观起知」十二缘起的近因,在修道过程中,有著相当重要的地位。
: 「作意」共有三种∶(一)支持所缘,(二)支持路线(心路过程),(三)支持速行。关于这三种作意,帕奥禅师诠释说∶
: (一)、作为缘取对象基本原因的作意(ArammaNa-paTipAdaka-manasikAra)指的是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 (二)、作为心路过程基本原因的作意(vIthi-paTipAdaka-manasikAra)是五门心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 (三)、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是意门心路过程中的意门转向心,以及五门心路过程中的确定心(voTThapana)。这个作意可以是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凡夫与有学(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善的。
: 《清净道论》对于「如理作意」有说到∶
: 若由于通达其自性(特殊相)和(三种)共相而起作意,即名为「于善等如理作意」。
: 帕奥禅师在《正念之道》有说∶
: 视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是观禅的「如理作意」,这是高层次的「如理作意」。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w**u
发帖数: 311
25
随喜赞叹一下SeeU.真是博闻啊!

yoni 有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
者,若副词形的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
manasikAra(梵语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
意、忆念和思虑的意思。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YonisomanasikAro tesaM dhammAnam aggam akkhAyati)」。而汉译的《杂阿含经》
366经说∶「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
。』」其中对应《相应部》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
由此得悉,「如理作意」是获得「如实现观起知」十二缘起的近因,在修道过程中,有
著相当重要的地位。
行。关于这三种作意,帕奥禅师诠释说∶
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程中的意门转向心,以及五门心路过程中的确定心(voTThapana)。这个作意可以是如
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
凡夫与有学(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
善的。
」。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
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如理作意」的巴利语是 yoniso manasikAra,是yoniso和manasikAra的复合词。yoni 有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者,若副词形的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manasikAra(梵语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意、忆念和思虑的意思。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 在《相应部》中,Yoniso manasikAra被称为是「诸法之最上(YonisomanasikAro tesaM dhammAnam aggam akkhAyati)」。而汉译的《杂阿含经》366经说∶「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其中对应《相应部》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由此得悉,「如理作意」是获得「如实现观起知」十二缘起的近因,在修道过程中,有著相当重要的地位。
: 「作意」共有三种∶(一)支持所缘,(二)支持路线(心路过程),(三)支持速行。关于这三种作意,帕奥禅师诠释说∶
: (一)、作为缘取对象基本原因的作意(ArammaNa-paTipAdaka-manasikAra)指的是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 (二)、作为心路过程基本原因的作意(vIthi-paTipAdaka-manasikAra)是五门心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 (三)、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是意门心路过程中的意门转向心,以及五门心路过程中的确定心(voTThapana)。这个作意可以是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凡夫与有学(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善的。
: 《清净道论》对于「如理作意」有说到∶
: 若由于通达其自性(特殊相)和(三种)共相而起作意,即名为「于善等如理作意」。
: 帕奥禅师在《正念之道》有说∶
: 视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是观禅的「如理作意」,这是高层次的「如理作意」。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r****n
发帖数: 8253
26
一个如理作意,被疏钞派解释的如此啰嗦繁杂,这也是佛教的不幸
帕奥尊者什么时候能不背诵疏钞和阿毗达摩,用他自己的话说呢。

yoni 有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
者,若副词形的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
manasikAra(梵语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
意、忆念和思虑的意思。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YonisomanasikAro tesaM dhammAnam aggam akkhAyati)」。而汉译的《杂阿含经》
366经说∶「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
。』」其中对应《相应部》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
由此得悉,「如理作意」是获得「如实现观起知」十二缘起的近因,在修道过程中,有
著相当重要的地位。
行。关于这三种作意,帕奥禅师诠释说∶
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程中的意门转向心,以及五门心路过程中的确定心(voTThapana)。这个作意可以是如
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
凡夫与有学(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
善的。
」。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
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如理作意」的巴利语是 yoniso manasikAra,是yoniso和manasikAra的复合词。yoni 有胎、子宫、原因、根源的意思,而若是夺格形的yoniso,则有根源的意思。再者,若副词形的yoniso(原自夺格的yoni)则有根源、根本、真、如理等的意思。关于manasikAra(梵语manaskAra),辞典是说为manasi-karoti(作意)的阳性词,具有作意、忆念和思虑的意思。综合种种的意向来说,就是真实、如理的思虑或作意。
: 在《相应部》中,Yoniso manasikAra被称为是「诸法之最上(YonisomanasikAro tesaM dhammAnam aggam akkhAyati)」。而汉译的《杂阿含经》366经说∶「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其中对应《相应部》为∶yoniso manasikArA ahu paJJAya abhisamayo∶…。」由此得悉,「如理作意」是获得「如实现观起知」十二缘起的近因,在修道过程中,有著相当重要的地位。
: 「作意」共有三种∶(一)支持所缘,(二)支持路线(心路过程),(三)支持速行。关于这三种作意,帕奥禅师诠释说∶
: (一)、作为缘取对象基本原因的作意(ArammaNa-paTipAdaka-manasikAra)指的是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对象在禅修者的心中清楚显现。
: (二)、作为心路过程基本原因的作意(vIthi-paTipAdaka-manasikAra)是五门心路过程中的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令五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它们个别的对象而生起。
: (三)、作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是意门心路过程中的意门转向心,以及五门心路过程中的确定心(voTThapana)。这个作意可以是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则依靠它产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则对于凡夫与有学(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当它是不如理作意时,速行心则是不善的。
: 《清净道论》对于「如理作意」有说到∶
: 若由于通达其自性(特殊相)和(三种)共相而起作意,即名为「于善等如理作意」。
: 帕奥禅师在《正念之道》有说∶
: 视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是观禅的「如理作意」,这是高层次的「如理作意」。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对玛欣德一段关于《阿毗达摩》讲解的看法->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应观苦谛
帕奥禅林玛欣德尊者《巴利语汇解》MN.1.2 一切烦恼(一切漏;All the Taints)经
南传中部不断经人能自由选择么?
[合集] 南传玛欣德尊者和一位大乘法师的对话,很精彩关于宿命论与常见论
[合集] 眼睛看到红色刹那过程的详细分析修行路上的大陷阱:有分心
Wisdom版2月网友推荐文集烟瘾, 与唯识所述的 意根,意识及我见:
〔当我的鞋子被踩〕当下,你会怎么做?[合集] 如理做意
如理做意惨, 双盘无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作意话题: 如理话题: yoniso话题: manasikara话题: 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