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皇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x****o
发帖数: 29677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和明朝制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就是思想,宋代是开放的思想,继承于隋唐,民风开放,女子死了丈夫二嫁都没
问题,民间风评社论等等都比较开放。这个时候害人的朱程理学根本无人问津
第二就是商业繁荣,官府有充足的税赋,国家有钱好办事。士大夫虽然互相倾轧,但是
手段比较温和,整个社会风气比较向上,皇权和士大夫相处和睦
明朝相反,朱程理学占主导地位,封建思想禁锢人,民智相对宋朝比较低,而且明朝商
税太低,国家贫穷,只好依靠农业税。另外士大夫和皇权水火不容,冲突激烈。晚明江
南东林党就是一个例子
p********6
发帖数: 1339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话秦桧:这就是政治!
说的没错。其实在古代很多下层百姓分不清忠孝和愚忠愚孝的也大有人在。我略微补充
一下。
中国传统的“忠君爱国”,不是指忠于某一人,也不是指忠于皇帝这个位置,而是指专
心一意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本质上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定和发展。从这个角
度讲,皇帝犯错一样要指出,皇帝昏庸一样可以替换。这在历史上发生很多次了。我们
普遍不认为杨坚或者赵匡胤是乱臣贼子,因为他们虽然代前朝自立,但本质上推动了国
家发展,实际是维护了皇权统治。
”孝“是指尊重维护以”家“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父母犯错一样可以劝谏,长辈损害家
族利益,晚辈也可以反对甚至决裂。家族传承是头等大事,所以无后为大;教育的传承
同样重要,所以要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中国古代的家庭结构和相应的价值观,都是为
了有利于这种体系的延续。千古以来世界风云变化,多少文化来去匆匆,而独中国家文
化可以延续几千年,和这种注重稳定和延续的文化内涵是密不可分的。
C********a
发帖数: 36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深感文官政治误国啊
宋朝、明朝,都是文官政治
宋朝重武轻文,明朝更不用说了
最后俩朝代都被北方游牧民族灭
其实宋朝初期的军事实力并不差
三都谷之战把吐蕃打丧胆
跟辽的对抗杨延昭一直打到山西,当时的辽国境内
狄青对抗西夏
即使南宋看上去那么弱,蒙古也很难正面打下
绕了个圈把南宋包围
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大的BUG,就算除去当年蒙古帝国整理内务分裂的时间
南宋也扛了40年,在各国当中也是时间最长的了吧
至于明朝,完全是皇权被文官架空
最后导致皇帝不得不用身边的宦官制约
宦官毕竟不是完人,比文官更可靠
所以出现魏忠贤这种完全是正常的
阉党和东林党的斗争与其说是党争
还不如说完全就是皇权和文官集团的对抗
p******o
发帖数: 9007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3477
6
如果我穿越回去想阻止日本维新,以解除后面一百多年给中国的苦难和烦扰。
是应该做掉明治本人,还是西乡,大久保,木戶这哥儿三。
还是不管干掉谁都阻止不了日本的上升。
总是在想为啥日本革新成功了,而中国没有。最根本就是皇帝能不能放权。中国集权制
使皇权无比强大,要放弃当然很难。而日本的皇权由于幕府而受到限制,所以本来就不
大,放弃起来(其实反而加强了)也不会肉痛。
睦仁到底是为国家强盛牺牲了自己的权利,还是借机上位?
反观老太太极度“恋栈”的心态,在当时的国际潮流下,确实对中国损害太大了。
当然如果是中国革新成功,十有八九我们就是二战战败过了。

吗?
x****y
发帖数: 127
7
其实这个比较很无聊,就像有一个回帖讲的“ 你拿两个鸡蛋,一个母鸡产的,都是受
精蛋,一个放在适合孵蛋的环境,另一个放在冰柜里,然后你问为什么两个都是鸡蛋,
一个就没有孵出小鸡。”虽然民族性格会有些影响,但是更多的是当时所在的社会环境。
蒙古人和日耳曼人都是野蛮族出生,说不清谁更野一点,日耳曼人属于狩猎型,居住地
较为固定,耕点地,部落为主,早期没啥国家概念,非常分散,后来是城邦国。蒙古人
,游牧型,居住地不固定,但控制区域广,很早就有国家的概念,但是政权控制不稳。
有人说宋朝当时远不如罗马,最多像现在的阿三。我认为他完全不了解1000年前的情况
。那时候欧洲处在中世纪后期,属于衰败期。宋朝当时是世界的经济科技中心,据后来
剑桥大学的估计,宋朝GDP占全世界的80%,中国的四大发明基本上是那个前后出来的,
而且大力发展了水利,造船,航海,医学,农耕,文化,教育,科举,税收制,甚至一
些经济交易法则,很多都是后来西方发展的基础。西方学者把宋朝称为“伟大的宋朝”
或者“上个1000年的超级大国”,在很多学术著作里都有提到,很多学者称宋朝是中国
的近代开始,其水平在当时的世界远超今天的阿三老莫... 阅读全帖
x****y
发帖数: 127
8
所以论点没错,和智商关系不大,主要是环境,你把日耳曼人放到蒙古看看,北边是西
伯利亚,南边是无比集权的发达封建文化,估计最多也就是在中国建一个日耳曼国,然
后享受皇帝的待遇,然后被驱赶同化了,然后没文化了。
欧洲最大的特点就是乱了无数年,就连罗马皇帝的政权也是被宗教搞得没有绝对皇权,
国家部落几十上百个,没有一个持续几千年的封建皇权控制一切言论和发展方向。
坏处是四分五裂,好处是老百姓思想不统一,没有对于一种统治无比敬畏和习惯的心,
经常社会出格造成进步。
m***n
发帖数: 12188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土木堡之变
宦官代表皇权。
是皇权的执行者。
I******I
发帖数: 14241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到今天才知道北京的子午中轴线是歪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6 19:06:54 2014, 美东)
看google map的故宫地图,发现咋地不是正南北向,一看,笑翻,原来北京的子午中轴
线是歪的。不好意思,我刚从火星度假回来,难道当年的风水先生水平这么差,子午线
都测不准?
(图附在最后)
======================================================
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
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
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
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像往常一样,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的研究员夔中羽认真观察着巨幅的《北京卫星影像图》和《北京航空影像图》。然而当
他的...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11
关于一性论的问题,我觉得你恐怕还是哪里搞错了。
一性论是基督教会历史上继阿里安派之后的第二轮影响较大的”异端“争议。在它的高
潮时期(差不多从芝诺到希拉克略两百年间),一性派和卡尔西顿派(正统派)的争议
就是东罗教会的唯一主要争端。这两派要是团结了,东罗就不存在主要宗教问题了,你
所谓的”其余各派“不知指的是什么?从帝国政府的立场来讲,确实有向一性论者妥协
争取两派和解的倾向。从芝诺到查士丁尼到希拉克略,搞了很多七七八八的妥协神学理
论,什么Henotikon,Three Chapter Controversy,Monotheletism。但这些妥协并没
有拯救一性论,因为所有这些妥协措施无一例外的都被保守的罗马教廷否定了。君堡皇
权从政治利益出发的想法被罗马教权从宗教利益出发的顽固态度阻挠,虽然皇权在强势
时能够勉强让罗马闭嘴(比如查士丁尼之绑架和幽禁教皇),但是皇权一旦衰弱,教权
马上抬头继续condemn各种妥协政策。这种condemnation在681年第五次君堡大公会议上
达到高潮,最终终结了一性论的最后变种一志论Monotheletism。根据我所读的爱尔兰
史家Bury的...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1151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还不承认汉代开始文明衰落?
墨家自己也有很大的问题---譬如尚同。 出发点虽然是兼爱非公(从底层出发),
墨子给出的解决办法却是高度几圈(集权),最后墨家搞成了差不多像恐怖组织。
先秦诸子都有很伟大的地方和想法,同时也会有自己的局限,尤其是时代局限。
中国的主要问题还是皇权,帝制。 为了维护皇权和帝制, 统治者们不会选择诸子们伟
大的地方, 而总是选择对自己统治有力的想法
g*****7
发帖数: 111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红楼梦》宝玉之大名
转:《红楼梦》宝玉之大名
大家好,今晚跟大家梳理一下宝玉名字问题,个别网友受周汝昌装逼意淫影响,猜
想着神瑛侍者转世,最后得出结论贾宝玉大名叫贾瑛,看去似乎有些意思,实际完全是
对文本看不懂的意淫。那么宝玉有没有大名?我们先梳理文本,最后给大家只要一句话
的答案就好了。
首先小说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第一次提到宝玉的小名:
【文本】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
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
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
,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
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这里只是不露痕迹地点了一笔,如果对《红楼梦》一无所知,读到这里,也许一
晃而过,并不注意。作者用宝玉名字自然别有用心,所以也不会一开始就让大家带着疑
问,欲情故纵的笔势,也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一串葡萄,先把顶端最小、最青的摘
一粒让人品尝,自然越往后吃越...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5530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官名
宰相:官位,待遇,工资。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责和具体行政权力。
皇权和相权的争斗贯穿了中国3000年历史。
此举是皇权为了削弱相权。
m***n
发帖数: 12188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中国历史上有宦官嘛?
这个错的太离谱。中国的阉人无论时间还是规模都挂不上号。
1)中国历史有一个独一无二处,就是把阉人和皇家联系起来,民间不能使用阉人,皇
家专用,成为皇权的象征。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在中国,太监,宦官,阉贼,后来都等同了。在明朝,太监甚至代表了皇权。所谓
的内相。
2)世界上有畜牧传统的社会里,唯一没有阉人的是西欧基督教社会。也不是绝对没有
,比如传说的中世纪的阉伶歌手,俄罗斯的阉割教派(高尔基小时候差点被诱拐进去的
)。但是规模小,非主流。
或许你说日本呢,日本不算在内,因为日本没有畜牧传统,比如没有阉猪,牛,的传统
。所以基本没有阉人,太平洋岛屿也一样。没有畜牧业,就没有阉割技术,也就没有阉
人。西欧和中国一样,是有畜牧业传统的。
3)在欧洲亚洲其它地区,阉人大规模存在,包括古希腊。但是呢,不是和皇家联系在
一起的。而是在民间广泛存在的,任何有钱人都可以买阉奴。你觉得合适,你就可以把
你的男奴隶阉割掉,当然,手术费你出。当然你不喜欢也可以不要。所以阿拉伯的哈里
发们,印度的苏丹和国王们,有的后宫有许多太监,有的很少甚至不要,那是他的个人
口味。
4)土耳其苏丹的后宫是规模最大... 阅读全帖
o*******k
发帖数: 357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中国历史上有宦官嘛?
中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妻和妾地位完全不同,不能同日而语的
虽然有少数的,尤其是皇帝,封了不止一个皇后(几个妻)
宦官在中国主要和皇权结合,是一股很大的政治势力,这个应该是很独特的
不单是保证继承人血统,宦官是维护皇权的一股势力(很多时候)
r**o
发帖数: 4614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明末路上的悲壮英雄
重八那一套, 打他儿子起就陆续废除了。
我明内阁拥有“票拟”之权。对皇帝权力的限制,超过了过去的宰相。表面上宰相废去
,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
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
武宗即位,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谓
‘……所拟四疏,(自信正确),不敢更易,谨以原拟封进’。不报,居数日又言……
(表示既不批准票拟,便求退休)。帝优旨慰留之。疏仍不下。越五日,健等复上疏,
历数政令十失,……因再申前请。帝不得已,始下前疏,(仍未批准,而是)命所司详
议。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李东阳、谢迁继之,帝皆不许。既而所司议上,一
如健等指,帝勉从之”。
朱厚照算是比较任性了,但是对内阁干涉,还是得乖乖就范。
我明的干政太监正是因为皇权的限制, 皇帝才想出来的毛招, 太监无非是皇权的衍生
。 九千岁这样的, 崇祯刚即位也是想杀便杀。
q*****k
发帖数: 586
18
本文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作品
“穿越”的热潮流行得久了,回去做帝王将军公主小姐,各种样的瘾,那些经典的穿越
小说,已经带我们体验过很多遍了。
倘若,如果成为古代社会的一位普通劳动者,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比如,回到今天极有关注度的大明朝,成为普通老百姓一枚。
那么,一件很痛苦的现实便是:规矩多。
衣食住行都是规矩
如果仅看朱元璋开国时期创立的明朝社会体制,以及那个体制下老百姓的生活,我们恐
怕很难把明朝同“丰富多彩”四个字联系在一起。因为朱元璋所创造的社会体制,是一
个等级森严,条令严苛,管理严格,简朴刻板的世界,打个比方说,就好比是一个规矩
严格,秩序分明的传统农庄。
而说到明朝这个“农庄”的规矩,那更是名目繁多,衣食住行,样样都有严格的条令,
违规的代价,则更是惨重的,稍微不留神,就很可能是牢狱之灾。
就以穿衣服来说,明朝初期,特别是朱元璋统治时代,是一个穿错衣服后果很严重的时
期。明朝社会阶层的划分,不同等级的人群,都有各自穿衣服的规定,一旦穿错,就等
于是“僭越”大罪,将被国家处以重刑。
犯罪的后果很严重,但要想不在穿衣服问题上犯罪,却也是相当辛苦的,尤其是如果我
们以现代...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9
http://bjrb.bjd.com.cn/html/2014-11/24/content_235055.htm
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惟地方之事,官不得绅协助,则劝戒徒劳,绅不得官提倡,则愚迷弗信”
乡贤: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
清代乡贤事实上承担着宣讲圣谕的职责。图为清光绪年间刊刻的《圣谕像解》。
王先明
“乡贤”是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在传统时
代,他们被认同为乡土社会里德行高尚,且于乡里公共事务有所贡献的人。通常来说,
乡贤与乡绅即乡村绅士的概念具有较多的重合性。
古代社会乡贤的构成
“士大夫居乡者为绅”,具有功名身分、学品、学衔和官职而退居乡里者,是乡贤阶层
的基本构成。他们拥有高于平民的身分地位,退居乡村后成为乡村社区里具有社会-文
化威权的阶层。乡贤构成必备的条件是:第一,在家世方面得有一个值得乡人景仰羡慕
的经历,清白而没有劣迹。第二,乡绅们照例有一份丰厚的财产,属于耕读之家。其家
族对地方社会有所贡献,尤其在维持地方风习,主持节令庙会,救助孤寡贫弱,推动地
方公益事业方面赢得乡里声望。第三,功名身分、官位职衔之外... 阅读全帖
X********7
发帖数: 483
20
年羹尧是湖广巡抚年遐龄的次子,汉军镶黄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羹尧升任四川
巡抚时“年未三十”,据此推算,他大约生于康熙十七年,与雍正同岁。康熙三十九年
,年羹尧中进士,后改庶吉士,授检讨。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他相继出任四川、广东
乡试正考官。四十八年二月,授内阁学士,同年摆任四川巡抚。在康熙末年驱准保藏战
役中,他被授为四川总督兼巡抚事、定西将军、川陕总督。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封三等公,世袭阁替,加太保。清廷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之
役中,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战后升二等公、一等公,隆宠无以复加。雍正二年十月
他二次入京陛见后,开始失宠,翌年十二月被救谕自裁,年仅47岁。
康熙四十八年,雍正受封雍亲王,建立雍亲王府邸,而年遐龄全家从此时起归属雍亲王
门下,成为雍邸私人。不久,年羹尧亲妹年氏又成为雍正的侧室。可见雍正与年羹尧虽
是主仆,关系却十分亲密。然而数年后,雍正和年羹尧之间出现了芥蒂。
年羹尧于康熙晚年得到皇帝倚信,步步高升后,对其主子(雍正)日渐疏远与无礼之举,
透露出他的一个致命弱点,即恃宠而骄。雍正是位自尊心极强、性格偏狭之人,对于“
藩邸旧人”的上述表现自... 阅读全帖
o********l
发帖数: 190
21
锦衣卫作为明朝特务机构,相信多数国人都知道,但在锦衣卫之外,明朝曾有一段时间
四大特务机构并存,缇骑四出,天下骚动。在他们掌权时,代天巡狩,四处巡察缉捕。
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处于他们的监视之下,对他们的命令只要稍有拂逆,
就会家破人亡,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中。
一、锦衣卫: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第一个特务机构
锦衣卫原先是军事建制。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京城的
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朱元璋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其职
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即一部分是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
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这些人虽名为“将军”,其实只负责
在殿中侍立,传递皇帝的命令,兼做保卫工作。这些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一个个长得牛
高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气十足,声音洪亮,从外表上看颇有威严,对人有一定震慑
作用。
锦衣卫中负责“巡查缉捕”,则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朱元璋建
立锦衣卫的初衷是用来做仪仗礼仪,...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22
武则天掌权后为何要弄死五个哥哥?
说起武媚娘家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两个侄子武三思和武承嗣,武媚娘家有两个亲
哥哥,加上大伯家的三个哥哥,一共有五位哥哥,可在武媚娘掌了权,当了皇后以后,
这五个人不仅没有沾上光,甚至连小命都丢了。
关于武媚娘弄死兄长的原因,史书上的解释是几位兄长待武则天亲生母亲杨氏甚薄,则
天借机报复。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女皇人格确实有些变态了——
13岁那年,武媚娘的父亲死之,武媚娘被母亲带着,投奔到了亲戚家里。武媚娘在这里
遇到了至少四个哥哥,年龄都比她大几岁——都已经过了14岁,形成了自己的固有人格。
这四个哥哥的名字分别叫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及武怀运,其中武元庆及武元爽是武
媚娘同父异母的亲哥哥,而武惟良及武怀运,是武媚娘父亲的哥哥的儿子,总之血浓于
水——那么这四个帅哥哥是如何宠爱小表妹武媚娘的?这事不好细说,但武媚娘是如何
回报他们的,这个史书上倒是详细的记载了:
先是武元庆,他被流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个叫龙州的地方,活活吓死了。
接着是武元爽,他是被流放到海南三亚(够远的了),也死了。
接着是武惟良及武怀运这俩倒霉蛋,史书上说,武媚娘一枪俩鸟,...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帝制的终结:清帝退位始末zz
1912年2月12日,在清朝为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当日,南方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已经两月有余,距武昌起义亦已逾百天。自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以来的浪翻波连,
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这天,大清隆裕太后携6岁皇帝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胡惟
德、赵秉钧、梁士诒等一班国务大臣、内阁成员向皇太后和皇上行三鞠躬新礼。隆裕太
后将三道退位诏书交给外务大臣胡惟德,颁行天下。至此,帝制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上
了一个句号。
这天下午,恽毓鼎前去拜访民政大臣赵秉钧。当赵对他诉说辞位情状,这位忠心耿耿的
史官不禁垂泪,在日记中,他沉痛地说:“自来亡国,无如是之速者”。
1911年10月30日•动摇
2月12日的朝见仪式充满悲情。赵秉钧告诉恽毓鼎,太后满面戚容,向大臣们倾诉作为
失国太后的内心忧愤:3年来她深居宫中,并不曾干预政事,孰料一般亲贵“无一事不
卖,无一缺不卖,卖来卖去,以致卖却祖宗江山”。(恽毓鼎:《澄斋日记》)说到伤
心之处,隆裕不禁失声痛哭。
3年前,光绪和慈禧在两天内相继去世。太后临终遗命光绪胞弟醇亲王载沣之子为嗣皇
帝,由载沣摄政。隆裕对此颇为不悦,因为... 阅读全帖
r*********l
发帖数: 130
24
最近多个卫视都在播隋唐英雄传,荧幕上的青年李世民可谓是风流倜傥迷倒了万千少女
,我们似乎忘记了还有被遮掩在历史深海的玄武门之变那么一段腥风血雨的故事,公元
627年七月二日,唐朝都城长安刀光剑影,喋血百步,唐高祖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宫中
发动政变,杀其长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及其家属数百人,史称“玄武门之变”。
我想大多数略涉史者对于玄武门之变都该耳熟能详了,但是这其中是不是还有一些不为
人知的故事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其中的潜规则,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玄武门之
变真相大揭秘。
一、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
自古成王败寇,哪怕我们就是穿越到唐朝去估计也改变不了玄武门之变的历史局面,史
书没有为我们还原历史真相可能是因为皇权左右,但是我们却又发现了这背后的真相,
不知道是宿命安排还是机缘巧合,或者是说纸没能包住历史上熊熊燃烧过的那团火呐。
遍涉与玄武门之变相关的正史,仅有房玄龄等人删略的《国史》、编撰的《高祖实录》
和《太宗实录》,后来的新、旧《唐书》等正史也均取材于此。甚至在野史里也找不到
与玄武门之变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为什么会是这样,欲盖弥彰反着说明这背后另有隐
情。
我们知道历来史书所...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1151
25
中国古代两千年,从来就不是超稳定的结构
从秦始皇统一以降,核心统治思想都是法家的,所谓儒法一家;儒表法里
真正决定这个长时间的王朝轮回更替是基于法家筛出来的皇帝(中央集权)制度:这个
制度一直在试图完善,也很有一些进步。到了到了宋明,慢慢的走进死胡同。
而真正落后西方的原因, 还是因为皇权制度, 错过了赶上近代工业化:这里的核心问
题是皇帝制度,绝不是孔孟的思想。和满清的统治当然也是有关系的,但核心还是皇权
制度。
后世的儒家也不是孔孟的儒家。
自己不灵就怪祖宗,甚至怪到几千年前,也真是让人醉了
B***y
发帖数: 46
26
在教科书上对于慈禧的评价向来是专横、奢靡、残暴、无能、昏聩,实际上,在历
史的政治舞台上,慈禧的权术玩弄得是相当有一手。
受到刺激
慈禧地宫出土了慈禧的印章——它到了地宫里就不叫印章了,而是叫作“香宝”,
除了“香宝”还有“香册”。香宝就是用檀香木做的印章,在上面雕刻着慈禧的22个字
的谥号。那种一页一页的上面刻着文字的则是香册,香册上面的文字就是对香宝上文字
的注解。
慈禧由一个小小嫔妃一步一步晋升到贵妃,再到皇太后,在这个过程中都会留下很
多印章。比如,她由嫔升妃时,会有金册金宝、玉册玉宝,当她由妃升为懿贵妃的时候
,还会有同样的金册金宝、玉册玉宝。这些东西对她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是身份和地位
的象征。即使在她死后,这些东西的威力仍然存在,后人看到它们就好比见到圣旨、见
到皇太后本尊,是相当了不得的。
后世向来认为慈禧天生就有很强的权力欲望,有人说她当年在做懿贵妃的时候,就
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按捺不住想要展示自己的政治才华了。更有人称她在承德
山庄服侍咸丰皇帝的时候,帮咸丰批阅奏折,很可能就是有意而为之,有很大的预谋之
嫌。
其实站在女性的角度来看,女人都有一个共性,就...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25729
27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
,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
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公很不光彩,所以认为司
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这一笔是对传主的诬蔑。在此同时,却又承认齐景公问政
于孔子。但是,没有小人高昭子,孔子不可能见到齐国当今。显然,孔子为做官不惜钻
营。
齐景公就施政纲领询问孔子。孔子说:“国君是国君,臣子是臣子,父亲是父亲,
儿子是儿子,都必须摆正关系,不能错位。” 齐景公称赞地说道:“好!如果国君不
成为国君,臣子不成为臣子,父亲不成为父亲,儿子不成为儿子,关系摆不正,虽然有
粮食,我能吃得到口吗①?
孔子是语言大师,将简单的“君臣父子”四个字重复叠摞,竟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
:不仅道出了皇权至上的儒学精髓,并勾划出宝塔型等级社会的框架。这是孔子三纲学
说的原始态,之后发展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遂使“三纲学说”成为
儒学的纲领,成为中国社会万古不变的精神枷锁。儒学理论中,最恶莫过于“三纲”。
由“三纲”衍生出忠、孝、节三重道德,都不是以己...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28
就你这样
还想学红卫兵让人交代
老老实实学习文化
君臣父子表达的是君臣和父子的不可分割性,是一种社会基准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跟景公说的君臣父子,首先不光是君臣,其次君不是指周天子
君臣在皇权社会有特定的含义,但是就算在皇权社会也有普遍的含义
你学点问话会死么?
h***i
发帖数: 89031
29
你个文科生
这里没有人鼓吹皇权
孔老二的君臣父子,什么概念已经介绍了,当然你个文科生不能理解概念
语义上,孔老二的君臣父子的意思一直是演化的
孔老的时候,就没有皇权,
什么是平等,按劳分配是平等,还是按需分配是平等,还是按照投资股权分配平等
衡量平等,需要有一个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的源泉,不能是功利主义的,因为不同
的个体,从功利主义出发,不能认同一个统一的标准
h***i
发帖数: 89031
30
没有把
我说的一直是君臣父子从孔老二说出的那天,就一直在变化
孔老二那个时候周天子没落,没有皇权,后来皇权之下,这个命题的表述变化了很多
未来的世界
世界的基本关系依然是统治和被统治,养育和被养育的关系
君臣父子不是说具体的道德条目
君臣父子是说,道德的基础,应该来源于这个两个关系达到一种和谐
W*****B
发帖数: 4796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CNMLGB (CCC),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回顾当年班禅喇嘛转世灵童选定的经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 16:04:24 2016, 美东)
这是美国之音的文章,里面的偏向性很明显。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中看出,达赖喇嘛
在这件事上负有很严重的责任,是他为了私利迫不及待的公布他选定的转世灵童身份,
北京方面被逼到墙角,彻底翻脸。达赖这么一搞,实在是害人害己。最可怜的是他选的
那个小孩,是他害了那个孩子。
解密时刻:寻找班禅喇嘛转世灵童 解密时刻:寻找班禅喇嘛转世灵童
萧雨, 李肃, 刘波, 方冰, 章真 报道
1989年1月28日,隆冬时节的西藏日喀则寒冷刺骨。当晚,第十世班禅喇嘛在他的驻锡
地扎什伦布寺突然圆寂,终年51岁。他是西藏第二大精神领袖,也是中国全国人大常委
会副委员长。
十世班禅喇嘛之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谁将成为他的转世灵童?两个年龄相仿的
藏族男孩被卷入其中——一个由中国政府选定,另一个由流亡印度的达赖喇嘛选定。这
场风波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两个孩童的命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你眼里的负面人物是满清皇室, 但是你眼里的正面人物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确是
千方百计的维护皇室, 包括先后屠杀太平天国 东捻 西捻 无数汉人。
你是不是有点错乱了。
整个皇权和死忠维护这个皇权的官员本来就是一体的。意淫到你这个程度也是服了。
如果你只是从民族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那么几千万人口的汉人 让 几万人的一个小民
族征服,还是冷兵器时代,还蹂躏了快300年,不丢人吗。
其实满清崛起根本就是不是民族矛盾为主轴。
[在 romo (romo) 的大作中提到:]
:激动个啥, 例子里就举了个左季高是提满虫打工的, 人打西北还得靠华洋借款,螨
虫皇帝的职责何在?
:晚清慈禧万国宣战那是李鸿章的过错? 北洋海军被挪用军款, 10年不添寸舰是李鸿
章的错?还曾国藩了,你来说说曾国藩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发帖数: 1
33
慈禧太后在各方建议下收回成命,答应在光绪帝亲政后继续训政若干年。这个决定就各
方本意来说不必恶意解读,但这个决定确实为中国政治的后续发展留下了巨大变数,使
帝制时代皇权中心的惟一性发生问题,所谓帝党与后党就此发生。
王朝政治的本质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不在了,新皇帝上来了,老臣们自觉请辞
,为新皇帝重建班底提供方便。假如有个别老臣不识相,或者新皇帝一定要树威,或许
也会拿一两个老臣杀鸡儆猴,震慑诸臣。
现在留下了一个过渡期,也就是在新的皇权中心之外还有一个太上皇。这种情形在帝制
时代并不多见,只有乾隆大帝实在不好意思突破乃族康熙爷的60年执政期,继续当了三
年“太上皇”。等到太上皇病逝,新皇帝迅即大开杀戒,拿下了乾隆爷的宠臣和珅树威。
历史教训无法忘记,追随慈禧太后几十年的老臣如李鸿章等自然不会迅即转身成为新皇
帝的宠臣,但又不是所有大臣都能守住这微妙的界限,比如张荫桓,他过去就是慈禧太
后相当信赖的大臣,当然新皇帝对张荫桓的能力也非常欣赏。但是如何处理皇太后与新
皇帝之间的关系,张荫桓确实很为难,他后来被算作帝党成员,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
因为张荫桓工作太卖力,太能干。
由此可见...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55301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君臣父子理论的缺点
胡扯。
商周时,是君臣共治天下。
中华后来几千年的历史都是皇权与相权之争,直到清雍正时期,相权彻底被扔进了垃圾
堆,以皇权为唯一核心的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
G****r
发帖数: 5579
35
霍光那时候太早了, 汉武帝的余威犹在, 皇权只是暂时衰落。
东汉末年, 皇权衰落已久。
C******y
发帖数: 3249
36
中共建党就是推翻家族皇权。皇权复辟,就是再次血雨腥风。讽刺的是,还是由土地引
起的暴力革命。
中共早期成功实现工业化,取得诺贝尔奖,证明军国主义是唯一成功过一次的道路。国
民党搞的那一套印度化,墨西哥化,是不需要再重新论证的。

发帖数: 1
37
1949年以后,毛泽东在各种场合先后对十八个帝王有明确的评论。
下面将泽东对他们评价介绍给大家。
看!毛泽东评点十八位帝王,相当有见地!
一、帝辛
帝辛,商朝末代君主,商谥帝辛,周武王称他为“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
1075年-前1046年在位。
帝辛继位以后,重视农耕,百姓生活安定,国力强盛。他持续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
向中原腹地的扩张,把商朝控制范围扩大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取得的胜利,把
商的国土扩大到东南沿海一带。
但是,帝辛在位的后期,花费巨资修建鹿台,造酒池,宠妲己,悬肉为林,穷奢极欲。
他变得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杀比干,囚箕子;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民民众,失
去人心。另外,年年征战,国力消耗巨大,反而累及自身,《左传》称:“纣克东夷而
陨其身”。
前1046年,周武王在历史性的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帝辛登上鹿台自焚殉国。《史记·
卷三·殷本纪第三》记载"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朝歌),登鹿台,衣其宝玉衣,
赴火而死。"商朝从此灭亡。
“ 纣王”,是周人侮辱、蔑视性的称呼。按《说文解字》援引谥法的解释:“残忍捐
义曰纣”。用现在的话来说,“纣”就是无恶不作...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老唐:秦制,法家和军国主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8 21:22:07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29916
说起秦制,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郡县制。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丞相王绾曾建议“请立诸
子” 和“置王”以应对国土疆域的急速扩大的管理问题。始皇让群臣讨论,廷尉李斯
就指出,封建制以亲情或熟人关系为基础,以伦理关系为纽带的尊卑关系并不能维持长
期稳定:“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眦,诸侯更相诛伐,周
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
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一般的说法是,这次秦始皇听了李
斯的建议,不封建而设郡县,从此中国就成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一种延续
中国两千年的政治形态,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发展殊异。这是所谓“百代皆行秦政制”的
说法。
其实,中国的历史并没有那么断崖式的变革。封建也并没有自秦朝以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历代名相犹如现代公司组织中的职业经理人,而且是明星职业经理人。他们如何理顺皇
帝家族的关系,与当下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如何处理公司所有者家族的关系类似,因
而其成败得失值得借鉴。
著名学者南怀谨曾把中唐宰相李泌誉为调解皇帝家事之“古今历史第一人”。其实,与
其说是皇帝家事,还不如说是生死攸关的帝国大事。
为何皇帝家事如此重要?说到底,皇帝家事的本质是皇权继承问题,这在历朝历代都是
十分重要且敏感的问题,因为这牵涉到国家的核心利益,弄不好可能还导致国家政权的
崩盘瓦解———“变天”。按照某些历史研究者的说法:“衡量一种政治体制的成熟健
全程度,一个重要指标是看最高权力能否顺利而且高质量地继承。”
因为争夺皇位继承权导致的皇家骨肉相残事件比比皆是。唐朝前期的四次“玄武门之变
”,都是因为皇权争夺的不循常理而引发的政治灾难,一片腥风血雨。这些问题因政治
权力上的原因十分复杂,弄不好可能会使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四分五裂,让国家受到
重创,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不是纯属私人关系那么简单。从这
一点上来看,李泌的政治能量不可小觑,可谓是发挥了明星经理人的桥梁式协调作用“
想管、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不是妖
咸丰帝临终之前,为六岁的独子爱觉新罗·载淳留下了一整套辅政班子,包括户部尚书
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
杜瀚、焦佑瀛,同时还授予两宫太后可代朱笔的印章各一枚……
应该说,为幼主留下这套辅政班子,咸丰多少还是汲取了前朝的一些教训并进行了一番
精密筹谋的。前朝顺治帝为康熙留下了一套四人的辅政班子,结果造成了鳌拜的专权,
所以这次咸丰帝分权的用意就更明显了。为了让顾命大臣之间能互为牵制从而达到分权
的效果,咸丰帝不仅将顾命大臣的人数扩至八位,而且还尽可能地综合考量了其他各方
面的因素。八人中既包括自家王爷肃顺、载垣、端华,又有咸丰的亲姊丈、载淳的亲姑
父景寿,同时更是让自己的亲信秘书班底穆荫、匡源、杜瀚、焦佑瀛四人加入其中——
各位可不要忽视这秘书班底的重要性啊,时至今日,某些政要还不是一上台就将自己的
秘书提拔为地方大员?当然,为了达到分权的最佳效果,咸丰帝还是预留了一手最为重
要的杀手锏:在授予八顾命大臣对国事的裁量权的同时,却将最终裁决权交付到自己的
亲密爱人——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钴禄氏手中。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种安排不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人群中的太监
作者: 蒋祖权
1924年,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皇宫的时候,很多被溥仪赶出宫的太监拍手称快,
他们嘲笑溥仪也被赶出来了。太监是皇权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末代太监更加凄惨,末代
皇帝也成了皇权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溥仪的一生也毁了。
溥仪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皇帝了,也就不再制造这种身体上的太监了,但是阉割的手
段反而被升级发展了;因为皇帝没了之后,中国又出现了比皇帝还要权威的大救星,相
应产生了更加狠毒的阉割手段。新手段不再阉割人的身体器官,而是阉割人的精神思想
;新手段的阉割范围比旧方法广泛多了,三教九流男女老少通通可以一网打尽。
历史上,阉割器官产生太监最多的是明朝,明朝太监曾经多达10万。满清占领中原后改
革了太监机构,满清将明末的9万多太监编制削减为9千人。与明清被阉割的太监对比,
阉割精神思想在历史上曾经产生的红卫兵就有几千万人,就连号称有思想的文化人士里
面十之八九都被精神阉割了。这些受害者的数量比历朝历代的太监总和还要多出千百倍
,达到了亿万之众。
历史上,被阉割精神思想的人们总是成为破坏文明,摧毁人性的工具,这些受害者参加
作恶比历史上少数作恶的太监还要更加残忍,还要更加狠毒...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改革红利与国运嬗变
雪珥
摧毁晚清改革、终结了清政权267年寿命的,正是原本令其长寿的改革基因。
长寿基因变异为夺命基因,症结就在于改革红利的释放极端不公平。清代的五个阶段改
革,至少证明了一点:改革红利能惠及整个体制或者大多数人时,改革就成为长寿基因
;反之,如果改革红利只能惠及一小部分人群,并且将大多数人作为改革的垫脚石和沉
没成本,则改革就必然成为夺命基因。一旦红利异化为“黑利”,社会将被撕裂,政权
的大限也就不远了。
改革红利与国运的关系,其实一直都是串联起中国历史的潜在主线索。
千古犹行秦王政。自秦代以来,对中国历史上12个统一王朝的粗陋切片分析,至少在统
计意义上,显示改革红利与国运存在着某种正相关关系。
在这12个王朝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清代,原因有二:
一、这个王朝在晚期开始所经历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至今仍未终结,我们当下
所经历的冲击、应对、变革,或许可以从晚清所经历的类似冲击、应对、变革中,发掘
出更多的可资镜鉴之处;
二、这个在1644年以异文化、异种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居然延续了足足267年。
摆脱成王败寇和阶级斗争这两个惯性思维,放弃将失败的前朝脸谱式地妖魔化为笨蛋(
所谓“愚... 阅读全帖
g****8
发帖数: 32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蒙古人怎么那么牛逼?
冷兵器时代,没有电报,皇权的直接管理范围极限就差不多明朝那么大,再大,就需要
封建了。
受到皇权的取值范围限制
g***x
发帖数: 1587
44
两晋南北朝才是真正的历史转折点。中国面临欧洲罗马帝国崩溃后的局面。当中国文明
涅槃重生,最后没变成封建邦国林立的欧洲,脱胎而成为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大一
统国家。两晋南北朝及之前皇权的继承有很大偶然性,传承不平稳,因为国家依靠的是
庄园经济和贵族门阀。这样搞定门阀搞定中央基本就搞定一切。小农经济不再有大门阀
的基础。再大的地主也没有足以动摇地方政权的割据条件,更不用说中央。中央和各级
政府采用成熟的文官体系,皇权继承和皇帝的废立都要遵从一系列规则。违规的篡弑毫
无被接受的可能。自宋以后,明清两代都极少篡弑发生(明成祖其实也没有机会,当时
的皇帝太傻让人无所适从,算个特例)。
C******n
发帖数: 504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零八宪章全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ongwen (崇文),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零八宪章全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7 23:05:56 2017, 美东)
零八宪章
2008年 12月 09日
一、前言
今年是中国立宪百年,《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墙”诞生30周年,中国政
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0周年。在经历了长期的人权灾难和艰难曲折
的抗争历程之后,觉醒的中国公民日渐清楚地认识到,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共同的
普世价值;民主、共和、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抽离了这些普世价值和基本
政制架构的“现代化”,是剥夺人的权利、腐蚀人性、摧毁人的尊严的灾难过程。21世
纪的中国将走向何方,是继续这种威权统治下的“现代化”,还是认同普世价值、融入
主流文明、建立民主政体?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抉择。
19世纪中期的历史巨变,暴露了中国传统专制制度的腐朽,揭开了中华大地上“数千年
未有之大变局”的序幕。洋务运动追求器物层面的进良,甲午战败再次暴露了体制的过
时;戊戌变法触及到制度层面的革新,...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476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乱入比比本朝和秦汉玩玩1
下面是大大之后了
武帝打了几年仗成效明显
但代价也不小,天下户口减半啊
所以发表轮台讲话,不打了
估计大大打仗不论成败
早晚也得发个类似讲话
不是包子本人就是他的继任
关键是后面的路线怎么走?
汉代的走向是汉儒确立,我朝呢?
汉朝当时背景是
世家大族开始形成
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不希望皇上中央政府有太大的权力
本来皇上推儒家是给维护皇权
但同时世家大族利用儒家
给皇权套上了道德的套子
我朝也类似
现在已经各种二代三代
再过几十一百年
权贵家族也就逐步确立了
到时候他们会有什么诉求呢?
我神棍一把,很可能是中央集权加零八宪章
主要元素如下:
承认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必要性和权威(如汉朝之忠君)
但是要对政府加以限制(如汉朝皇帝也要按儒家道德规范行事)
确立财产私有制(汉一直土地私有所以不需要强调,但我朝可能需要强调)
权贵共和(汉代没有宋明的士大夫,所以后来实际是皇上和世家大族共治天下,我朝没
皇族,所以估计是共和)
方式嘛估计来个盐铁大会
权贵家族可以找群公知(儒生)
来批斗中央政府官僚(如桑弘羊)
最高决策者(如摄证的霍光)表面中立
但不力挺自己的部下
实际已经表明了立场
b**e
发帖数: 1476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乱入比比本朝和秦汉玩玩1
下面是大大之后了
武帝打了几年仗成效明显
但代价也不小,天下户口减半啊
所以发表轮台讲话,不打了
估计大大打仗不论成败
早晚也得发个类似讲话
不是包子本人就是他的继任
关键是后面的路线怎么走?
汉代的走向是汉儒确立,我朝呢?
汉朝当时背景是
世家大族开始形成
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不希望皇上中央政府有太大的权力
本来皇上推儒家是给维护皇权
但同时世家大族利用儒家
给皇权套上了道德的套子
我朝也类似
现在已经各种二代三代
再过几十一百年
权贵家族也就逐步确立了
到时候他们会有什么诉求呢?
我神棍一把,很可能是中央集权加零八宪章
主要元素如下:
承认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必要性和权威(如汉朝之忠君)
但是要对政府加以限制(如汉朝皇帝也要按儒家道德规范行事)
确立财产私有制(汉一直土地私有所以不需要强调,但我朝可能需要强调)
权贵共和(汉代没有宋明的士大夫,所以后来实际是皇上和世家大族共治天下,我朝没
皇族,所以估计是共和)
方式嘛估计来个盐铁大会
权贵家族可以找群公知(儒生)
来批斗中央政府官僚(如桑弘羊)
最高决策者(如摄证的霍光)表面中立
但不力挺自己的部下
实际已经表明了立场

发帖数: 1
48
作者: 一真溅雪
今年是“反右运动”六十周年,笔者作为这场运动的目击者(笔者当年作为一名十七岁
的高中学生尚无资格参与这一运动),鉴于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仅指中国大陆)造成的影响深远而巨大灾难,以及当下中国大陆的中青年人对这场运动
都知之甚少,笔者深感有必要让当代的中青年人了解一下这一段历史的真像,并希望更
多的比我年纪更大的亲历者站出来揭开这场“反右运动”的真像和它造成的罪恶。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以下简称“毛”)在中国大陆实现了他自幼以来的帝王梦,当
上了中国大陆名符其实的、挂着共产主义招牌的土皇帝(党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国家
主席)之后,其野心并未得到完全满足。因1953年3月5日对前苏联民众(包括各级党政
军官员在内)犯下滔天罪行的前苏联共产极权魔头斯大林遽然去世之后,毛环顾世界共
产主义阵营,自感无论是在资历、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是在玩弄权术的能力
方面,在世界共产主义阵营已无人能出其右。一种要充当世界共产革命的“伟大领袖”
舍我其谁的霸气就在毛的内心滋长、膨胀起来。
要充当世界共产革命的领袖就必须首先把中国大陆变成世界共产革命的大本营和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9
http://hx.cnd.org/?p=141444
庄秋水
1755年9月,大清帝国江苏山阳县发生了一起案件,令大小官员们战战兢兢、备感压力。
江南河道总督富勒的奏折勾勒出了事件的原委。本年九月初六,一位名叫赵永德的旗人
到县衙出首,状告盐商、原任刑部郎中程某写“反诗”。赵永德的证据是程某所著的《
秋水诗钞》抄本,其中不少诗歌语涉诽谤污蔑当朝。事涉造作逆诗,当事人又是致仕官
员,山阳县令胡昕耀不敢含糊,先将抄本存案,不作声张,即刻赶到程某查家找原版《
秋水诗钞》。
在程家找到的诗歌刻板,却并没有支持赵永德抄呈的“逆诗”证据。有些诗有出入,有
些“逆诗”如《避世吟》、《大人先生歌》则根本没有出现。涉案人程某反戈一击,上
呈赵永德给他的四封书信,指控赵伙同他人改换字句伪造逆诗,在敲诈他未遂后这才出
首诬告。胡县令于是捕捉赵永德同伙到案,该人供认赵永德是旗人,且来自京城,奉命
来地方办大事。
然而经过胡县令逐级上报,河道总督、江西巡抚、漕运总督等一方大吏皆投身其中,抓
捕案件牵涉到每一个人,陆续向皇帝上奏折,报告此事的处理进程。
我们如今难以想像,如此一个看起来事实明确的诬告案,居然引发...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50
万历是特例。
明朝中后期,多数情况下,皇权是由太监掌握,或者作为代表出面的。太监掌权也是皇
权的一种表现。
相权并未超越皇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