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穿越到明朝是有多恐怖?(转载)
相关主题
袁腾飞为什么如此仇视明朝?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
现在的台湾政治最像明朝中后期的文官争斗政治。北魏金陵在何处
为什么那么多人黑大明王朝?[合集] 义和团
也谈明朝倒记时的开关在宋朝,廉租房制度简直堪称完备(转载)
明朝那些事儿动画片版《大明王朝》第1集Re: 秦国为什么可以强大
明朝那些事儿动画片版《大明王朝》第2集私有制的根本危机
明朝那些事儿动画片版《大明王朝》第3集Re: 满清之于中华 zz
明朝后期的倭寇,清朝都不见了南京静海寺,阅江楼,台城等相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明朝话题: 官员话题: 国家话题: 老百姓话题: 明初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q*****k
发帖数: 586
1
本文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作品
“穿越”的热潮流行得久了,回去做帝王将军公主小姐,各种样的瘾,那些经典的穿越
小说,已经带我们体验过很多遍了。
倘若,如果成为古代社会的一位普通劳动者,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比如,回到今天极有关注度的大明朝,成为普通老百姓一枚。
那么,一件很痛苦的现实便是:规矩多。
衣食住行都是规矩
如果仅看朱元璋开国时期创立的明朝社会体制,以及那个体制下老百姓的生活,我们恐
怕很难把明朝同“丰富多彩”四个字联系在一起。因为朱元璋所创造的社会体制,是一
个等级森严,条令严苛,管理严格,简朴刻板的世界,打个比方说,就好比是一个规矩
严格,秩序分明的传统农庄。
而说到明朝这个“农庄”的规矩,那更是名目繁多,衣食住行,样样都有严格的条令,
违规的代价,则更是惨重的,稍微不留神,就很可能是牢狱之灾。
就以穿衣服来说,明朝初期,特别是朱元璋统治时代,是一个穿错衣服后果很严重的时
期。明朝社会阶层的划分,不同等级的人群,都有各自穿衣服的规定,一旦穿错,就等
于是“僭越”大罪,将被国家处以重刑。
犯罪的后果很严重,但要想不在穿衣服问题上犯罪,却也是相当辛苦的,尤其是如果我
们以现代人身份穿越到明朝,想要不栽在这条上更是困难,一是要考验自己的背书能力
,明朝穿衣服的规矩极其繁琐,从发型到服装无所不包,比如束头,全国的成年男性都
要束发,官员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袍,着黑靴,士子百姓要戴四带巾,穿杂色盘领衣,
不得穿玄黄颜色。教坊司乐工要戴青色顶巾,系红绿帛带,女性方面,普通老百姓的妻
子,可以允许戴银质首饰并在上面镀金,耳环可以戴黄金耳环并佩珍珠,镯子则必须佩
带银镯子。乐妓要戴银角冠,绝不能和老百姓的妻子穿一样的衣服。
上面的这些规定,只是衣着服饰规定的笼统内容,具体到穿衣的面料,样式,尺寸,颜
色上,却更是条令多多。面料上说,王公贵族和职官,有权穿着锦绣绸缎,普通老百姓
家只准穿着素衣绸缎,商人更惨,只能穿绢和布,有钱也不能穿绸子。而具体到官员身
上,不同等级的官员,穿衣服的规定也是不同的,官员之间身份的差别,主要通过官服
上的图案来界定,官职不同,官服上的动物图案也就不一样。文武官员的服装也有区别
。这其中,担负教育任务的教官们,也有特殊的服装,各地教官上任,国家都要赐予衣
服,同时学校的训导,也要被赐予冠带。生员们要规定戴软巾,腰系垂带,衣着襕衫。
而在生员考取国子监,则要被赐予遮阳帽,即明朝人所说的举人圆帽以示区别。不同的
衣服,标志着不同的身份,我们如果穿越到明朝去,在大街上不用问,只凭路人的衣服
,就可判断出其身份职业。而我们如果生活在明朝,在不同年龄段,我们所穿衣服的改
变,也意味着我们人生的轨迹。
和穿衣服同样的是,吃饭在明朝,也是有学问的。
明朝人的饮食,在明初也有严格的等级界限,比起元朝末年的享乐风尚来,明朝初年吃
什么,怎么吃,都是件一不留神就要命的事情。首先餐具就有严格的规定:公侯以及一
品二品官员,酒盏要用金制,其他餐具用银制,三品到六品官,酒注要用银制,酒盏用
金制,六品到九品官,除了酒注和酒盏用银外,其他餐具必须用瓷。在明朝初年的餐桌
上,和穿衣服穿错的后果一样,宴会上摆错一件餐具,也同样是要被办罪的。森严的规
矩下,明初吃饭,内容也很简单,就算是公侯之家,餐具讲究多,但饮食内容却比较随
便,一般也很少有宴会时候请戏班子唱堂会的。老百姓家自不用说,许多老百姓家一辈
子也没办过宴会,就算是结婚这样的大事,酒宴上通常也只是五六盘水果,五六盘菜,
条件好的家庭,再多个两三盏汤。之所以如此简朴,除了规矩多外,还因明朝开国早期
经济疲敝,无论官民都不怎么富裕,节省着过日子吧。
比起吃来,明朝人的住房,同样体现了森严的等级,首先是王府的级别,明朝亲王的府
邸,正门,前后殿,四门,城楼,都要用青绿点金装饰,廊房要用青黑装饰。而王府的
规格,乃至房间数目,也都有严格规定,亲王如果擅自装修房间,甚至多盖府邸,那可
不是闹着玩的,重了可以直接被处以谋反大罪。公主的府邸则又有区分,不能用金色装
饰。
官员的住宅,规矩却更多,甚至和穿衣服一样,根据不同的品级都有不同的规定,不但
外观上区别很大,甚至房间内部的厅堂以及桌椅摆放,规矩也同样的多。外观构造上,
官员的住宅里不许建歇山转角,重栏重栱,不许有彩绘图案。厅堂的房间数量,根据官
职的大小也是有严格区别:一品二品官员家的厅堂,规定有五间九架,三品五品的厅堂
,规定有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的厅堂,是三间七架,在屋脊门屋的图案上,更有严格
的区别,修错了房,画错了图案,对于明朝官员来说,很可能就是一辈子全完蛋。老百
姓的房屋,更是不能超过三间五架,连彩色装饰都更不允许有。同时对于官员来说,这
种住宅规定,也是有继承权的,比如某官员官居一品后去世,他的儿女们仍然可以住在
一品官员等级的房屋里,同时,如果房屋的图案上,出现了诸如日月龙凤等象征皇权的
内容,同样要以谋反论罪。相比于住,明朝人出门的规矩也多,尤其是官场上,官员出
行主要是坐轿子,什么样的品级,做什么样的轿子,坐错了同样是大罪。
明朝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明朝开国之后,构成了明朝森严的社会秩序。按照明末历
史学家谈迁的话说,也正是这种制度,使明初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犯罪率”最高的朝代
。生活在明初的老百姓,有时候一不留神就会犯法。比如穿错了衣服要犯法,朱元璋在
位时,曾经有军汉当街踢球玩乐,出汗了为凉快,就把裤腿挽起来,结果一挽裤腿就“
违制”了,接着一群公差上来,把这群军汉抓走,不久后宣判,所有挽裤腿的军汉,他
们挽裤腿的脚都被砍掉。踢球尚且那么大风险,处处都要谨慎。按照明末历史学家谈迁
的话说,如果他生活到朱元璋统治的时代,那是想想都害怕的。
史上最好社会福利
从明初的社会制度上看,穿越到明朝做老百姓,很多方面是很苦逼的。但事实上,无论
明初还是明末,做明朝的老百姓,也有幸福的一面——福利好。
在中国历代封建社会中,明朝是一个社会福利比较高的时代。这个功劳,首先当感谢朱
元璋,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也出台了各种政策
,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
所谓“养济院”,就是负责收留城市中的寡孤孤独的福利院,漏泽园,就是国家公墓,
免费埋葬过世死者,惠民药局,就是国家免费医院,可以免费看病和免费领取药品。朱
元璋甚至还规定,如果城市里发现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或者是发现了生活不能自理且
不无人照料的残疾人,那么地方官就要被追责,轻则撤职查办,重则下狱问罪。甚至朱
元璋还曾经试验过“保障房”政策,命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并安排无家可
归者居住,尽管这项政策,限于封建时代的经济条件,未能全国推广,但可算是世界最
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除了这些福利机构外,明朝的福利待遇也好的很,以“养济院
”为例,凡是被收留的,每月都会给予大米三斗,库布一匹。以至于许多生活并不贫困
的骗子,也假装穷人被收留进来,且赖在里面不走。而如果遇到水旱灾害等情况,对于
因此而无家可归者,明朝更免费给予稻种更牛,并赐十五亩田地。到了明英宗朱祁镇在
位时期,明朝更出台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养老制度——优老之礼,即年满七十岁以上的
老人,国家就要赐予爵位,每月给予生活补贴。毫不夸张的说,大明王朝,堪称当时世
界上全民福利的国家。
这种全民福利,也造就了明朝三个世纪的凝聚力。即使在许多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的时
代里,明朝的老百姓对待国家,依然体现出了不离不弃的深厚感情,比如土木堡之后的
北京保卫战,不但明军三军用命浴血拼杀,甚至战前,京城的百姓还自发捐钱捐物,支
援朝廷,而在战斗打响后,北京周边百姓还有人跳上城头,自发参加战斗,用石块做武
器投掷瓦剌骑兵。明朝中后期虽然军备废弛,但史不绝书的,却是明朝北方边境上,经
常边镇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尤其是在嘉靖年间的右玉保卫战
中,当时鞑靼大军围困,小小右玉,只有几千士兵百姓,然而右玉百姓却答,我们世代
受国恩,如果今日开城,就要留下万世的骂名。结果八个月的右玉保卫战,令横扫草原
的鞑靼阿勒坦可汗碰的头破血流。鼎盛时期的大明,尽管存在着诸如腐败等问题,却是
一个具有繁荣经济和高度凝聚力的强大国家。明朝晚期之所以落得灭亡的下场,武备不
振只是表象,真正原因,却是腐败的明朝,已经失去了民心,最终惨遭抛弃。
奋斗在明朝
而如果穿越到明朝做老百姓,混农村还是混城市,效果也都是不一样的。
明朝早期施行“重农”政策,具体到农民身上,一是赋税比较轻,除了江南地区重税外
,其他地区税都不高。农民家里的土地,多少亩种麦子多少亩种果树多少亩种桑麻,都
要听国家指挥,私自乱种更要治罪。这种明朝特色的“计划经济”,在明朝早期发挥了
巨大效用,国家经济迅速恢复,粮食储备直线增加,按照《明史》的说法,在朱元璋在
位的晚期,国家各仓库里的粮食,就多得吃不完,有些甚至因为常年存放,早已经腐烂
变质了。
而在明初做农民,虽然被管的多,但只要勤劳工作并发家致富,却也有机会当官。明朝
管靠财产较为丰厚的农民叫做“富民”,启用富民为官,也是明朝从朱元璋开国之后,
一度奉行不辍的传统,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体现朝廷亲民
重农之意,二也有助于调和官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由富民们去执行国家的政策
,与百姓之间的冲突会少得多。更易取得百姓的信任。明朝早期,农民出身并官至高层
的例子不少,比如湖广富民严震直,一路提拔成了户部尚书,掌管整个大明王朝的财政
。苏州富民沈阶,也曾官至户部员外郎,另外在明朝早期,各府县的基层官员甚至小吏
,也都有“富民”充任,种地种的好,在明朝早期,当官甚至当大官都不是梦。
“富民为官”现象后来之所以消失,原因有很多,一是本身被选为富民的,多是憨厚老
实的农民或者当地德高望重的乡绅,虽然也不乏严震直这样的能臣,但绝大多数人行政
能力却是有限的,干工作更干的很辛苦,随着明朝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官场
选拔的正途。富民出身的官员,也就日益绝迹。
明朝农民生活的变迁,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明朝开国到灭亡,农村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
的日益加剧。这个变化并不止明朝有,相反却是每个封建社会的老剧本,但放在明朝身
上,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贫富分化问题,这其实是经济发展规律,任何一个行业,
都会有优胜劣汰,但明朝的问题是,国家以农业税为主要税收方式,而土地兼并的发展
,却让农业税日益萎缩,因此农民负担日重,这其中尤其以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最为
明显,江南地区是明朝农业税税率最重的地区,但是明朝又有规定,士绅大户有免税特
权,所以一些自耕农们,就把土地寄托在大户名下,以此逃税,这样的情况,大户得利
,小民也减税,然而国家的税收却因此受损。明朝中后期税收日少的局面,正是因此而
造成。明朝的一大问题,就是税收比例严重失调,主要承担赋税,依然以自耕农为主,
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博兴,工商业其实成了国民经济中的大头,然而放在税收里,
工商业的比重却依然低,结果就是该缴税的,却交的少,没钱缴税的,就交的多,交不
起的就起来造反,最后把明朝给反没了。
而如果穿越到明朝的城市,特别是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里,那么你的生活,
就很可能是丰富多彩的。
明朝的市民文化有多繁荣,看看《明史》上的形容就知道了。由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
发达,人口流动加剧,明朝的城市也高度繁荣,人口数量激增,行业鱼目混杂,三教九
流云集,在这样的城市里,一个人奋斗的途径,也变得日益多样,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
文士,考科举考不上,放到其他朝代,要么做个教书先生,要么回家种地,很可能清贫
一生,放在明朝却又许多新的出路,比如可以给官员做师爷,给商人做参谋,甚至还可
以去戏班子写戏。走在明朝的街道上,你可以看到各色人等,志得意满的达官显贵,衣
着华贵的商人,街边青楼窗口,花枝招展的妓女,甚至连妇女都有许多新职业,比如出
入于官宦小姐家的女帮闲等。许多当时造访中国的欧洲传教士认定,明朝城市的繁荣程
度,远在同时代欧洲城市之上。每一个明朝城市在外人眼里,都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花
花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做老百姓,奋斗的内容,也是可选择的。比如如果你要打工,到了一个城
市后,首先要找当地的“会馆”,也就是由你的老乡开的招待所,在会馆登记注册后,
就可以白吃白住,然后会馆负责给你找工作,找好工作后就可以合法在当地自食其力,
但是,如果你工作不满一个月就自己辞职,后果就是严重的:名声算臭了,在当地无法
再混了。而且明朝一个城市的工作,在当时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可以做工人,做佣人外
,甚至就算是青皮混混,在城市里也有行业——青手。这个职业有两个业务,一个是打
人,比如收人钱财后替人修理人,二就是替人挨打,比如某人犯了事,要被衙门打板子
,不想被打,就可以花钱雇青手替自己挨打,通常挨一次打收费十两,干这个行业,就
算没胆量打人,只要能咬牙挨打,也绝对有机会发财。
而明朝中后期这种社会变法,最为苦逼的群体里,也包括知识阶层,我们今天称呼秀才
,都叫穷秀才,其实这个称呼,就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明朝初期的秀才并不穷。按照
国家规定,秀才都有国家的财政补贴,这个到了明末也照样有,但数目三百年来基本没
变,物价却也翻了不知多少倍,这些钱放在明初,足够给秀才养家糊口,放到明末,却
连喝西北风都不够。这种情况下,明末的秀才也只好自谋生路,个别没骨气的,就要穷
人接济,成语“打秋风”就是这么来的。而有骨气的秀才,好多也都转行,最多的都是
转行做生意,明朝中后期,出身读书人的商贾越来越多,好多还成为了一时的富贾,形
成对比的是,许多商人有了钱之后,第一件事是花钱买一个生员名额,以图有个身份。
而在那个时代里,生活压力最小,既有钱又有闲的阶层,当属士大夫阶层。明朝中后期
士大夫阶层的特点,一是极端富裕化,二是极端享乐化,明朝贫富差距的拉大,反映在
知识阶层,就是有科举身份和官员身份的士大夫们,生活大多高度富裕,特别随着明朝
腐败的加剧,他们就变得更加的富裕,富裕了以后的他们,生活态度也和前人不同,按
照沈德孚《万历野获编》里的说法,明末的士大夫们,人生的追求就是享受再享受,奢
靡再奢靡,比如吃上,那是不惜千金,珍奇野味无所不用其极。又比如穿,极尽奢靡,
再比如业余爱好,有喜欢流连青楼的,也有喜欢混迹戏班的,而且这两样在明朝开国时
期绝对不允许的丢人事,放在明末却是风雅事,明朝士大夫们,常有人专门喜欢为戏班
子写戏,更有人喜欢亲自登台演戏。混迹妓院更是如此,放在明初,官员进妓院,铁定
是要丢官的。而在明末,官员进妓院,不但是一件风雅事,甚至还是炒作自己的手段,
如果能博得某个知名妓女的青睐,甚至抱得美人归,那在官场上的知名度,铁定刷刷的
涨。典型例子,就是娶了柳如是的钱谦益,虽然在当时被骂的要死,结婚的时候花船上
一路被人扔臭鸡蛋,但名声算是出来了,后来他一跃成为东林党干将,和这个不无关系。
明朝这些社会观念的改变,不但是一个朝代理念的改变,甚至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演进过
程的改变,从总的趋势看,明朝的这种演变,主要就是从单纯的封建礼教,演变为对个
性自由解放的强烈追求,这个过程里所出现的一切现象,如果我们对比同时期的西方国
家,我们会发现两者充满着各种相似之处,然而不同在于,明朝在这个演进过程中,其
改变只在于生活层面与经济层面,国家基础的社会制度,却并没有因为经济结构的变化
而进行调整,结果就是日益发展变化的明王朝,与旧有的官僚体制越来越不相容,具体
到国家大事上,就是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对立严重,而明朝民间声音,与官方声音也对
立严重,在经历了张居正十年改革的努力后,万历皇帝的清算,却让这种不相容彻底的
失控,所谓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以及东林党与阉党的相互倾轧,归根结底都是这种不相
容的表象,实际的原因却是,在不相容中反复挣扎的明朝,最终没有赢得一个新的出路
,整个国家,随着经济上贫富差距的扩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税收的不公正,旧体制
的日益滞后,最终如一个公司破产一样,走上了灭亡之路。
b*******8
发帖数: 37364
2
没有水电网,穿越回去不出一个星期就要上吊
e*******2
发帖数: 847
3
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宋朝和明朝,两个都不错,平民百姓的日子过得还不错。战国秦汉是
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的时代,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不如宋明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南京静海寺,阅江楼,台城等相片。明朝那些事儿动画片版《大明王朝》第1集
个人对黄仁宇先生著作的看法--谈谈历史决定论和“大历史 愚人文集明朝那些事儿动画片版《大明王朝》第2集
如果明清两朝掉个,就好了明朝那些事儿动画片版《大明王朝》第3集
看窃明II, 好失望明朝后期的倭寇,清朝都不见了
袁腾飞为什么如此仇视明朝?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
现在的台湾政治最像明朝中后期的文官争斗政治。北魏金陵在何处
为什么那么多人黑大明王朝?[合集] 义和团
也谈明朝倒记时的开关在宋朝,廉租房制度简直堪称完备(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明朝话题: 官员话题: 国家话题: 老百姓话题: 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