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司马迁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n
发帖数: 12188
1
关于史记的考证,其实自古以来,就有许多。
作为史官,司马迁有四个主要弱点:
1)大家都知道,司马迁喜好戏剧性的事件和戏剧性的叙述。民间演义正好提供了一定
戏剧性。
2)司马迁很悲愤。
3)司马迁肯定受到西汉朝官方叙述的一定影响和约束。
4)司马迁的研究方式,除了阅读文献,就是效法西周采风使,四处采风。可能正好把
民间演义采了去。之后如何理解和校对,是他的事情。
w*********g
发帖数: 30882
2
武装的中国:千年战略传统及其外交意蕴
时殷弘
原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6期
内容提要:作者从克劳塞维茨战争哲学的视野出发,审视在中国战略理念传统方面
影响最久最大的《孙子兵法》,论述在战略精神和外交意蕴上与之契合的、汉帝国前期
的“外交防御”和“朝贡和平”。接着,凸显中国另一类古代战略传统,即彻底歼灭和
决战决胜的大规模远征。随后主要概述明朝中期儒家战略的得胜和中华帝国的军事衰落
,前者显露出孙子式战略的压倒性显赫地位的政治文化基础。进至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战
略家毛泽东,揭示和深切理解他的“孙子与克劳塞维茨结合”式的战争和战略方式,连
同他的战略缔造和贯彻的活的“灵魂”。最后,在中国悠久传统的背景下,论析当代中
国大战略的复合性内涵,并且提炼出对中国战略史和外交史饶有意义的几项深层道理:
力量对比变迁与战略形态变迁之间有结构性因果联系;中国在深刻的文化意义上更易倾
向于孙子式的或儒家的战略传统,连同其裨益与弊端;这种战略倾向有其复杂的外交意
蕴和一贯的优先“主题”,即争取代价最小化而非收益最大化;因而,中国较难胜出的
自我挑战较经常地在于,必需之际能够正面攻坚,以至决战决胜。
...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3
人们会认为夏朝存在理由是中国尚书,司马迁史记上写的很清楚吗??问题就在於尚书纪
录夏,还有尧舜禹的部分清人早就证
明是造假的,年代不会早於战国时代,离夏已经快1000年了,司马迁写史记离夏灭亡已经
超过1500年了,以现在来说
大概就是南北朝时代.现在人才开始写的1500年前南北朝历史你觉得有多少可信度??
而且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关系,中国的史书除了秦的以外通通烧光光,满多书都是西汉
再想办法找出来,
在官方重赏下,伪造的假史书层出不穷;从汉朝就吵到现在,所以现在看到的前秦书籍,第
一个问题就是
这书到底是不是后人伪造的,真的前秦书籍还要继续问是不是戦国人伪造的;所以司马迁
写史记的时候能够参考的史书其实就是那几本可信度很低的造假史书;
文献纪录本来就不能全信,要辅以考古资料,这本来就是西方学界的基本常识,以伊拉克
挖出来历史文献,苏美王表,伊拉克文明不是现在世界公认的6000连而是超过24万年,而
且这个比中国纪录历史的文献,尚书,史记都可靠多了,因为这个是从5-6000年前伊拉克
遗址内实际挖出来的泥板;而且不是一份,是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遗址挖出来的,总共
有16份,内容都差...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uckthrust (...),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夏朝可能不存在,是周朝人伪造的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4 17:27:35 2015, 美东)
发信人: lyray (lyra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夏朝可能不存在,是周朝人伪造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4 17:01:45 2015, 美东)
人们会认为夏朝存在理由是中国尚书,司马迁史记上写的很清楚吗??问题就在於尚书纪
录夏,还有尧舜禹的部分清人早就证
明是造假的,年代不会早於战国时代,离夏已经快1000年了,司马迁写史记离夏灭亡已经
超过1500年了,以现在来说
大概就是南北朝时代.现在人才开始写的1500年前南北朝历史你觉得有多少可信度??
而且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关系,中国的史书除了秦的以外通通烧光光,满多书都是西汉
再想办法找出来,
在官方重赏下,伪造的假史书层出不穷;从汉朝就吵到现在,所以现在看到的前秦书籍,第
一个问题就是
这书到底是不是后人伪造...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报应如影相随!奸计害忠良者祸延后嗣(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7 14:04:41 2015, 美东)
中国历史上第一名将韩信被冤杀。(网络图片)
萧何、张良和陈平在秦末汉初都是叱吒风云、名垂史册的人物,司马迁在写作《史记》
时,分别把他们写入了《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和《陈丞相世家》中。班固的《
汉书》基本承继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三人的记述,但由于体例的关系把他们三个人
分别放在了《汉书》列传的第九和第十部份,在对三人的评价上基本和司马迁相同。
萧、张、陈三个人中,萧何功勋卓著,被刘邦分封为汉朝第一功臣。汉五年,在刘邦对
下属论功行封时,萧何被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面对曹参等武将的不满,刘邦对他们
说:“你们充其量也就是个追捕禽兽的猎狗,而萧何是指出哪里有猎物的猎人。况且你
们只有几个人追随我,萧何举家族几十人追随我,所以他的功绩是最大的。”就连身被
七十多创的曹参在分封时也只是获得了一个平阳侯的爵位,位置被...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6
90年人教版,很多白话文实在是太差了,上课的时候只好画美女,做数学题。
======================================================
第一册
第一单元 记叙文
一 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二 长江三峡•••刘白羽
三 *难老泉•••吴伯箫
四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单元知识和训练
第二单元 记叙文
五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六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七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穆青 陆拂为 廖由滨
八 △火刑•••郑文光
单元知识和训练
第三单元 议论文
九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江泽民
十 拿来主义•••鲁迅
十一 *恰到好处••...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孔子是否删过《诗经》?
孔子是否删过《诗》?
《诗经》(也称《诗》、《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发展史
上有其突出的地位。但是,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可靠材料,至今
在许多方面众说纷纭,无法作出定论。孔子是否删过《诗》就是一个悬案。
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引《诗》十分普遍,但当时主要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
待的,还没有认识到它真正的文学价值,所以对它的作者、编定者、编著年代等问题,
不大可能进行探讨。直到汉代,司马迁为了写《史记》才对春秋、战国以及上古时代的
文化作了一番理论上的总结。他通过对《诗经》及孔子的研究,提出了孔子删《诗》的
观点。他认为“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中
述殷,……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台《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自此,这种观点就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不断补充、发展。主
张这种说法的理由主要有下面三点:第一,汉代距离春秋、战国不远,司马迁所依据的
材料自然比后人要多,也更加可靠,我们怎么能不相信汉代的司马迁,而相信唐宋以后
的说法呢?
第二,古代大小国家有1800多,一国献一诗,也有1...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2261
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何谓登歌
看到一点,说一点。还是关于“登”的读书心得。
《汉书,礼乐志》里说到这样的话,“乾豆上,奏登歌”。又说“登歌再终”然后飨神
。说明这“登歌”显然是一章敬神的打击乐和颂歌。《史记,乐书》中,也写道,“
化不时而不生,男女无别则乱登”。《史记》中所说的“登”,应该就是汉书中的“登
歌”。(这里的“乾豆上”,史书上的注解为,上果脯一类的食物,我则认为是,晒干
的粮豆类。 或者是盛着晒干的谷物的礼器。)本文主要想说明的是“登歌”,“乱登
”指的什么。
在《汉书》中,“登歌”是不用管弦伴奏演唱的:“独上歌,不以管弦乱人声,欲在位
者徧闻之,犹古清庙之歌也”, 因为是“奏登歌”,因而也不是无伴奏的清唱,是由
打击乐伴奏的清唱。司马迁在《礼书》中,这样说到,汉朝建立以后,诸子百家中的乐
家,有姓“制”的一族人家,以雅乐声律,世代相传,任掌管大乐的官职,但是他们只
能“纪其铿鎗鼓舞,而不能言其义”,还说“自夏以往,其流不可闻已”。从这些记录
中,我们可以知道两点,一,在汉代,掌管礼仪和雅乐的官员,已经只晓得乐谱,节奏
,配器,歌舞,也就是“铿鎗鼓舞”,但是对其意义,尤其关于夏代以前的那些音乐歌
舞的意...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uckthrust (...),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夏朝可能不存在,是周朝人伪造的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4 17:27:35 2015, 美东)
发信人: lyray (lyra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夏朝可能不存在,是周朝人伪造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4 17:01:45 2015, 美东)
人们会认为夏朝存在理由是中国尚书,司马迁史记上写的很清楚吗??问题就在於尚书纪
录夏,还有尧舜禹的部分清人早就证
明是造假的,年代不会早於战国时代,离夏已经快1000年了,司马迁写史记离夏灭亡已经
超过1500年了,以现在来说
大概就是南北朝时代.现在人才开始写的1500年前南北朝历史你觉得有多少可信度??
而且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关系,中国的史书除了秦的以外通通烧光光,满多书都是西汉
再想办法找出来,
在官方重赏下,伪造的假史书层出不穷;从汉朝就吵到现在,所以现在看到的前秦书籍,第
一个问题就是
这书到底是不是后人伪造...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孔子是否删过《诗经》?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孔子是否删过《诗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 18:53:34 2014, 美东)
孔子是否删过《诗》?
《诗经》(也称《诗》、《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发展史
上有其突出的地位。但是,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可靠材料,至今
在许多方面众说纷纭,无法作出定论。孔子是否删过《诗》就是一个悬案。
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引《诗》十分普遍,但当时主要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
待的,还没有认识到它真正的文学价值,所以对它的作者、编定者、编著年代等问题,
不大可能进行探讨。直到汉代,司马迁为了写《史记》才对春秋、战国以及上古时代的
文化作了一番理论上的总结。他通过对《诗经》及孔子的研究,提出了孔子删《诗》的
观点。他认为“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中
述殷,……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台《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自此,这种观...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奸计害忠良 受报祸后嗣(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5 12:34:00 2015, 美东)
汉朝第一功臣韩信
萧何、张良和陈平在秦末汉初都是叱咤风云、名垂史册的人物,司马迁在写作《史记》
时,分别把他们写入了〈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和〈陈丞相世家〉中。
班固的《汉书》基本承继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三人的记述,但由于体例的关系把他
们三个人分别放在《汉书》列传的第九和第十部分,在对三人的评价上和司马迁大致相
同。
萧、张、陈三个人中,萧何功勋卓著,被刘邦分封为汉朝第一功臣。汉五年,在刘邦对
下属论功行封时,萧何被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面对曹参等武将的不满,刘邦对他们说:“你们充其量也就是个追捕禽兽的猎狗,而萧
何是指出哪里有猎物的猎人。况且你们只有几个人追随我,萧何举家族几十人追随我,
所以他的功绩是最大的。”
当时,就连身中七十多创的曹参,在分封时也只是获得了一个平阳侯的爵位,位置被排
在萧何之下。
萧何(国立...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把地摊文学清除出史版
☆─────────────────────────────────────☆
huge999 (胡哥) 于 (Sun Jan 30 10:36:09 2011, 美东) 提到:
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成为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那也只是文学,没有一格严肃的历史
学家会去引用罗德三国演义为证据。
徐迟写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当时的确鼓舞很多青少年学习数理化, 但徐文
中有很多夸张。
陈禹山偷学了徐迟的报告文学文法,为了投向当权派,把个疯子张志新描写成反毛英雄
, 为邓胡集团巩固权力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欺骗了全国人民,陈禹山的动机不同于徐
迟。 陈禹山是开启了当代地摊文学的先锋。
随后的三十年里,罗瑞卿的女儿,邓小平的女儿,周恩来的侄女,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外
孙女孔东梅孙子毛新宇,还有张爱萍的儿子,等等,一大批太子党,外加李志绥,高文
谦,张戎,也都纷纷拿起笔来,为着他们各自不可告人的目的,以“回忆录”的名义搞
起地摊文学,企图用他们的胡言乱来改写现代史。
这还不够,活人写,死人也写,什么蒋光头日记,林彪日记,邓颖超日记,也都被写出
来了。
开个地摊文学版吧,让那些地摊文学的爱好者...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42
13

饿死上千万是统计的数据。
统计数据造假,可以猜测真实的数据。
人要用点脑子去想问题。
《史记》说刘邦化成龙,你就真的信史记上说的人能化成龙?
蛇能化成人吗?
除非你真的脑残了。你才会相信史记上说的鬼话。
但是只要用点脑子,你就知道这个要么是后人修改过的内容,要么是司马迁为了迎合部
分人内写的,要么就是司马迁本身就是一个不真实的人,喜欢乱写。
从史记的通骗写作风格来看,不排除司马迁本人的原因。
因为司马迁的故事大多不是他亲历的,却写的好象是他亲历的一样。
虽然写的好看,但是不客观不真实。显然有主观的因素。
作为史书,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开创了中国人作假的先河。
垃圾文化始作俑者。
不求真,不务实的风气的始作俑者
i*****7
发帖数: 287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铜了
现在大家不是给司马迁在找证据,而是给章太炎那帮人擦屁股 --- 他们一百年前大嘴
一张说中华“文明”有5000年历史,吹了牛再往回收就不容易了。
没人对司马迁有什么态度。“夏”的存在是不用证明的,反正商之前肯定有个东西,中
国人叫她“夏”,谁能说什么?关键是司马迁没有说“夏”是个文明,完全可以是个文
化,就象二里头一期二期那样。
既然大家都信司马迁,就要按着典籍的指导去找“夏”。书上说山西河南就要在这一带
找。书上说夏在4000年前,就要在那个年代找。别的地方的文化文明再早再发达,跟炎
黄子孙有什么关系?如果看马家窑先进就认他们
当祖宗,跟认埃及人当祖宗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认马家窑当祖宗还有个问题,就是马家窑是公认的“文化”,不是“文明”(虽然马家
窑比二里头早了一千年而且更发达)。这个划分是断代工程开始之前公认的,当时夏鼐
之流哪想到几十年后的政治需要,还比较尊重常识。
所以即使认了马家窑当祖宗,还是没有“文明”,没用。如果忽然改口,说我们认为马
家窑是“夏”,所以现在我们认为她是个文明,也太难看了。
s*****V
发帖数: 2173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夏王朝,从疑古说起
大禹的父亲治水没有成功,天帝命令祝融将其杀害于羽山;而几百年之后,到了成汤灭
夏时,祝融又一次助汤灭夏,降火于夏城。(《墨子-非攻下》)时间上虽然相跨几百
年,可是祝融这个火正官都要出来和夏王过不去.大禹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可还偏
要将治水的任务又交给他的儿子禹接着干,最后还要将王权一并交出去。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
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高唐,帝舜为有虞。帝
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这些记载前后有些矛盾。前面讲到禹都是同姓,后面为何
到了禹又变成姓姒氏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因为大家不怀疑司马迁,所以信之不疑。可是,夏的祖先、商的祖先、周人和祖先竟然
是差不多同一个时期的人,那么这三支不同的部族在地望上为什么总是挤在一处?商代
的远祖专家考证后认为是帝喾,灭夏的商王成汤自是帝喾的后代。而颛顼是大禹的祖父。
照理这是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不同部落或氏族,但奇怪的是这两个并行发展的部族,居
然全都与一个叫有莘氏的小国攀亲,且攀亲不止,难道这个位于河南濮阳一带的小国专
出产美女?
先是大禹的父亲鲧... 阅读全帖
z**z
发帖数: 436
16
前几年回国时候买了本夏商周断代工程纪实,就是前一阵板上有人总结的那本。然后看
各种议论。咱是外行,就看个热闹。
前几天有个帖子说陕西眉县杨家村2003年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就挑战了那个断代工程,我
不知所以然,就去网上搜了一把,找到了这篇文章。但是看完了也没明白为啥就挑战了
断代工程?有没有人可以指点一下?
http://www.qlwh.com/jidi/xinshu.asp?id=362
由新出 公盨、逨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纪念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发
表85周年
下面是文章中有关杨家村2003年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及断代工程
2、眉县新出逨氏青铜器与西周王室世系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新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内有27件青铜器
,包括逨盘1件,逨盉1件,叔五父匜1件,单五父壶2件,单叔鬲9件,42年逨鼎2件,43
年逨鼎10件,天盂1件。27件铜器件件有铭文,其中逨盘372字,42年逨鼎281字,43年
逨鼎310字,均为长篇铭文,具有相当珍贵的史料价值。我们曾就这批铜器做过综合研
究。这里着重就其中逨盘对于西周王室世系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试作讨论... 阅读全帖
r****z
发帖数: 12020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姓氏源流
zz
原标题:你贵姓:姓氏揭秘你的血统 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图)
文章来源: 倪方六博客 于 2015-04-05 22:37:09
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你贵姓?”“我姓——”这大概是中国古今最为传统和最为流行的社交语言。但是,
在大家都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姓氏的源流密码?
在早期,“姓”,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说明是哪个老祖母的后代;“氏”,则是姓
的细分和发展,是老祖母不同子孙间的代码,根本作用是“别婚姻”。南宋郑樵《通志
·氏族略》称, 三代之时“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就是这个意思。到秦始皇兼并六
国后,姓和氏也被“统一”了,两者变成了一个意思,姓即氏,氏乃姓。
在几千年发展变化中,姓氏的内容从简单走向复杂,意义从单纯变得世俗,分出了贵贱
,出现了大小,被赋予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功能,产生出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在贵族,
姓是身份 的象征;在民间,姓则是“寻根”的线索,家家有本家谱……
人为何要有姓?区别贵贱和婚姻的需要
姓氏之现象,历代学者都在研究。
姓氏是由“姓”和“氏”组成,现在是一个意思,但在先秦时,两者有各自不同的含义
和作。姓”和“氏”...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嬴政的剑多长?
话说司马迁写刺秦这段,还采访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又认识当时在场扔药袋砸荆轲的御
医。司马迁跟御医岁数大概差100岁,如果御医比那两个人大50岁,那两个人比司马迁
大50岁,正好可以衔接这100年的时间距离。司马迁在史记中根据采访还专门纠正了社
会上的传闻,传闻说荆轲最后扔出匕首把秦始皇刺伤了,太史公说没打中。
D*****i
发帖数: 8922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在看史记,感觉私货太多
你这个黑法,私货也很多。卫霍是单独列传的,何来奸佞?吕后都有本纪,作为楚汉时
期诸王之首的项羽当然应该有本纪。秦灭之后,项羽的地位类似于周朝的周王,号令其
他诸侯,有本纪一点问题没有。本纪是司马迁创设的,按司马迁的意思,政坛No1就该
有本纪。后来的史书中只有皇帝才有本纪,这其实偏离了最初司马迁的设想,拿后人改
动后的东西来指谪司马迁的原创,纯属扯淡。
h***i
发帖数: 8903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记孔子世家发微
小蒙古说史记的很多描写如小说一样,似有文学加工之嫌
其实这就是读史马虎,不求甚解,
文学加工其实不算什么,数学加工才叫做可怕。
当年孔子出来工作,本来他是没落贵族的私生子,穷得很,是靠自己的工作出色,才娶
了老婆,10几岁就生了儿子
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呢,仓库会计。
算数是一把好手,那是必须的
但是他后来开学校,为什么不教算数阿,因为这个太危险,算数都学明白了,很多事情
就说不清楚了。
司马迁在文学加工了很多之后,最后一段,是数学加工,每个后代的寿命,都写得很清

但是这个数学加工,我们用数学上的聚类分析(classification)的话,就会发现很大的
问题
根具司马迁的记述,的第八代后代,孔鲋,参加了陈胜吴广起义。死于陈下,享年57。
就是在300多年的时间里,孔子包括他自己,一共是9代
然后,孔鲋得弟弟子襄,是惠帝时代的长沙太守
襄生忠,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生卬,卬生驩
这司马迁的同时代的情况,司马迁了解的肯定很清楚,朝廷有档案,100年间,6代人
以当年的人均预期寿命,6代很考普
那么,从孔子到孔鲋,从子襄到驩这个两个类别的差异,十分显著
这个显著差异,不是文学加工,...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172
21
从黄帝神话切入,用神话学分析我 认为后者比较可能——换句话说就是论证中华民族的
始祖黄帝是白种印欧人
其实我的观念满受台丵湾国学大师胡秋原的影响,胡大师其实是坚决反对中国人种文明
西来说的。不过就他从中国典籍上考证,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种文明是西来的,只是他把这
个西定在"西域" ,认为以前原汉族是住在西域,问题是现在已经证明古代西域住的是白
种印欧人,要调合这种矛盾,只有解释成是少数白种印欧人入侵中原统治黄种土著能解
释——
首先,黄帝有两个,一个是早期神话传说中的黄帝.一个是被司马迁人间帝王化的黄帝我
们现在当然知道两个黄帝都不是真的,黄帝只是中国的建国神话,黄帝是神不是人。
我们要先了解这一点,神不是天上自己掉下来的,是人创造出来解释当时人生存的自然环
境,既然是人创造出来的,那一定是有所本,所以神话往往会反应神话创造者当时或理想
的社会状况,神话的内容虽然是假的,但是还是可以让我们大概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1:黄帝是游牧民族不是农耕民族
司马迁说黄帝氏族“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根据中国儒学者以黄帝传人自
居的钱穆说法
" 从其生...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197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朝确实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史记是绝对不容挑战的 商朝距司马迁也一两千年了 司马迁怎么可能把所有的商王世系
都写对嘛 不可能嘛 他怎么可能知道?他肯定是瞎编的嘛,人就是做到了!跟殷墟甲骨
文上写的纹丝不差。两千年来没发现甲骨文,司马迁是对的,1百年前发现了甲骨文,
他还是对的。
夏朝也是同理。
凭这么狗屁不通的一篇东西就想否定史记?蚂蚁撼大树嘛。
记住司马迁从不瞎编,他只是如实记述他认为可信的古代典籍,实物证据和口头相传的
一些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考古发现总是在背书史记的原因
kx
发帖数: 16384
23
笔述史:庐山会议上窜下跳的小人
[本文作者概传]
戚本禹 山东威海人。1949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科科长、《
红旗》杂志历史组编辑组长、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红旗》
杂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办公厅代主任、毛泽东江青的秘书。
1983年11月2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1986年出狱,2016年去世。
1965年12月8日在《红旗》杂志第十三期发表发表《为革命而研究历史》,受到毛泽东称
赞:“现在的权威是谁?是姚文元、戚本禹、尹达……要年纪小的、学问少的、立场稳
的、有政治经验的坚定的人来接班。”
出狱后,上海市图书馆收藏部当图书管理员,至1990年代初退休,笔耕不辍,育有二子
一女。此文是他的回忆录中专写庐山的一章。
原文出处:[戚本禹:关于庐山会议和“彭德怀反党集团”的若干情况] https://cryboy
.bokewin.cn/analysis-pr/4496.html:
一一一一
司马迁写李陵,说他打仗是勇敢的,是有功劳的,也写了是因为汉武帝没有去支援他,
才导致他失败被俘。但也直言“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李陵是...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2001
24
文章大家毛泽东
梁 衡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他离开这个世界将近37年,对他的功过已有评说
,但对作为文章家的他还研究不够,这笔财富有待挖掘。毛泽东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
和笔杆子,但他自己却从没拿过枪杆子,笔杆子倒是须臾不离手,毛笔、钢笔、铅笔,
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那种风格、那种语言、那种气派,是浸到骨子里,
溢于字表、穿透纸背的,只有他才会有。中国是个文章的国度,青史不绝,佳作迭出。
向来说文章有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群峰逶迤,比肩竞秀。毛泽东算一个
,是历史群山中一座巍峨的高峰。
思想与气势
毛文的特点首在磅礴凌厉的气势。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是作者的
胸中之气、行事之势。势是不能强造假为的,得有大思想、真见识。古今文章家大致可
分为两种,一是纯文人,一是政治家。纯文人之文情胜于理,政治家之文理胜于情。理
者,思想也。写文章,说到底是在拼思想。只有政治家才能总结社会规律,借历史交替
、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之势,纳雷霆于文字,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宣扬自己的政见。
毛文属这一类。这种文字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作... 阅读全帖
w**d
发帖数: 92
25
原文地址:一个差点被种族灭绝的民族。。。作者: 畫者一劍
由于长期搞愚民政策,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高度无知,甚至连自己差点被杀光的历史都
浑然不知,所以历史的悲剧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临到中国人的头上.我常常为我们这
个被愚民政策几乎毁掉的民族感到痛心.这里讲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事件-
------种族灭绝!
在中国,有很多人尊成吉思汗为民族英雄,并且以成吉思汗打下的辽阔疆土为荣.这里我
想告诉这些人的是:你们搞错了.他是征服者,而且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差点让中国人绝种
的人! 成吉思汗对中国人实行的是种族灭绝政策,认为汉人太多,必须斩尽杀绝,要变城
廓和村庄为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具体的做法是:破城以后,将汉人驱赶到郊外,然后命令工
匠出列,其余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在这种血腥的屠杀下,北方的汉人在金人的名义下被杀
了个干干净净,南方的汉人也几乎被杀光,以四川省为例,南宋时有人口1300多万人,被杀
得只剩下80万人.其它南方各省的情况也差不多.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被杀汉人达7000
多万人.而宋代的中国总人口还不足一亿.
这种屠杀的血腥程度大家应该想象得出来.正常情况下中国人应该被...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3088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子与圣经》
一、春秋末年,老子、孔子、墨子的哀叹:大道隐去了!
有一个时代,我们引为自豪,它的灵魂却充满了羞愧。
有一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宝,他们却为失去的东西痛惜了一生。
我指的是春秋末年,大约在公元前六百年先后。那时出了老子、孔子和墨子,创
立了道家、儒家和墨家1。如今古老苍黄的中国文化,就是那时呱呱坠地的。此后两千
多年间,中国有了独特的血液和乳汁,有了自己的先哲与圣贤,有了敬仰、骄傲和玩味
的国宝 2。
然而,事实令人难堪。不是别人,正是孔子、老子和墨子告诉我们,那是一个中
华道统大失落的可悲年代,他们无力回天、痛心疾首、遗恨终生,而儒术不过是万般无
奈中退而求其次的替代品而已!
孔子
孔子一生的遭遇便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孔子35岁时,鲁国斗鸡引发战乱,移居齐
国。齐国大夫想害他,又返回鲁国。看到鲁君沉溺于美女舞乐三日不上朝,愤然去了卫
国。卫君听信谗言用兵骚扰他,只好去陈国。路上误被复仇民众围困了五天,又回到卫
。卫君爱美色胜过爱德行,孔子失望而去。在宋国,司马想害他。逃到郑国,郑国人称
他是丧家狗。到了陈国,正赶上晋、楚、吴轮番地攻打,便感叹说,还是回老家吧。路
过蒲邑,孔子被一伙...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55301
27
按照你这个思路,那你想想,距离你2500年前的帕拉图都不知道大西洲,拿大西洲可能
存在吗?同时参见夏朝存在与否的争论。司马迁距离我们不到2000年,夏朝距离司马迁
大约也就2000年。是不是司马迁的更靠谱?更别说比司马迁略早的各种文献记录。
t*******a
发帖数: 4055
28
千年一系”:“正史”排列的中国王朝-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胡丹 时间:2018-01-24
38 0 中华文化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u=2141949165,2325034486&fm=27&gp=0.jpg
今天我要讲的,不是一部史书,而是一大套史书;它也许是史上最有名的一部“丛书”
,由历代王朝续修而成,它的名字,叫作“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24部历代“正史”的集合。如果我们从“什么是中国”的角度来重新
审视它,会发现,这24部“正史”,正好串起一部中国人的完整家谱,构成一部“千年
一系”的中国王朝谱系。

正史的概念,是修于初唐的《隋书•经籍志》最早提出来的,特指以司马迁《史
记》和班固《汉书》为代表(二人往往合称“班、马”)的纪传体史书。
《经籍志》所列“正史”,包括了《史记》以降的67部史书(含亡佚则为80部),同时
梳理了正史形成的源流:
西汉中期司马迁修《史记》,“上自黄帝,讫于炎汉”。东汉初,班彪续补了传记数十
篇,未成而卒,汉明帝令其子班固续完之。班固认为:“唐(尧)、虞(舜)、三代(
夏商周),世有典籍,史迁所记,乃以...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6601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z0Y3VknCI&t=86m16s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节日快乐。
青年节92周年,今天晚上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著名的社会学家,来自人民大学的博士
生导师,周孝正教授。
周孝正是我们国家非常有名的学者,我们看到周教授可能更多是他的论著,他的学术论
文,见到他的学术风采,我们还在电视媒体上,看到周教授做为主讲嘉宾,参与了一些
热点问题的访谈,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了周孝正
给我们做讲座。
讲座开始
一.世界级的风险
周孝正:
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我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讲如何面对现代这个高风险的社会,传
统社会也有风险,风险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那么“现代高风险”这个概念,是吉登斯提出来的,吉登斯是目前世界上顶级的社会学
家之一,他是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现在已经退休。
现代高风险,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全球的风险是什么,核子大战么?不是,因为美国
和前苏联,都搞了上万件核武器,叫做第二次打击,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先下
手,把我的...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楚文化是最具想象力的华夏文化
庄子是哪里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
,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这里的“蒙”究竟在哪
里?庄子故里之“蒙”以及“漆园”又是什么地方? 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可谓伤透了脑筋
。因为古人写文章惜墨如金,素以用字简练著称,导致今人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有
人认为:今之安徽蒙城,世称“山桑,北冢,古漆园”,改名蒙城虽自唐代天宝年间,
但蒙城之“蒙’却由来已久。他们认为不独尽人皆知,且有史据可证。南朝宋罗泌《路
史》云:“盘庚自奄迁于北冢;北冢,蒙也。”《嘉靖寿州志》还有记载:乾隆《颖州
府志》“漆园城,在县河北三里,即旧蒙城;庄子为漆园吏在此”。 反对者也不乏其
人,他们从《隋书·地理志》于“谯郡·山桑”下找答案。《隋书·地理志》记载:“
后陶置涡州涡阳县,又置谯郡,梁改涡州曰西徐州,东魏改曰谯州,开皇初郡废,十六
年改涡州为肥水,大业初州废,改县曰山桑。又粱置北新安郡,东魏改置蒙郡,后齐废
郡置蒙县,后又置郡,开皇初废郡。又梁置阳夏郡,东魏废。”他们认为:上面一段引
文好像“山桑”(后为蒙城)也曾经称“蒙”。其实,《隋书·地...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奸计害忠良 受报祸后嗣(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5 12:34:00 2015, 美东)
汉朝第一功臣韩信
萧何、张良和陈平在秦末汉初都是叱咤风云、名垂史册的人物,司马迁在写作《史记》
时,分别把他们写入了〈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和〈陈丞相世家〉中。
班固的《汉书》基本承继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三人的记述,但由于体例的关系把他
们三个人分别放在《汉书》列传的第九和第十部分,在对三人的评价上和司马迁大致相
同。
萧、张、陈三个人中,萧何功勋卓著,被刘邦分封为汉朝第一功臣。汉五年,在刘邦对
下属论功行封时,萧何被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面对曹参等武将的不满,刘邦对他们说:“你们充其量也就是个追捕禽兽的猎狗,而萧
何是指出哪里有猎物的猎人。况且你们只有几个人追随我,萧何举家族几十人追随我,
所以他的功绩是最大的。”
当时,就连身中七十多创的曹参,在分封时也只是获得了一个平阳侯的爵位,位置被排
在萧何之下。
萧何(国立...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6601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ccpwx (暱稱太短),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1 00:47:17 2018, 美东)
周孝正:如何面对高风险的社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z0Y3VknCI&t=86m16s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节日快乐。
青年节92周年,今天晚上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著名的社会学家,来自人民大学的博士
生导师,周孝正教授。
周孝正是我们国家非常有名的学者,我们看到周教授可能更多是他的论著,他的学术论
文,见到他的学术风采,我们还在电视媒体上,看到周教授做为主讲嘉宾,参与了一些
热点问题的访谈,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了周孝正
给我们做讲座。
讲座开始
一.世界级的风险
周孝正:
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我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讲如何面对现代这个高风险的社会,传
统社会也有风险,风险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那么“现代高风险”这个概念,是吉登斯提出...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3
哈哈哈,喜欢mlgb cnmd... 大概不是流行杂志,所以稿费低。写什么方面的?八股就
算了,如果是自己有兴趣的,写写也无妨,钱不重要。
嗯是会从个体成熟到群体。你有没有看过下面这篇许纪霖的采访报道,他说史景迁上课
喜欢讲故事,强调历史教学要讲故事,不能教条枯燥,可能也是为了更吸引学生和一般
大众,更通俗化。我跟许纪霖打过一阵交道,挺喜欢他的风格,我跟他一样不会虚构写
作,重理性。当然他的理性比我强,哈哈。他也非常感性,敏感。这篇采访很长,说讲
故事的是在结尾部分: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Reader
标 题: 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访谈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27 00:08:22 2009, 美东)
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访谈录
[日期:2009-04-15] 来源: 作者:郑志峰 [字体:大 中 小]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业硕士毕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特
聘教授、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中国
近现代史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一本学术著作,在中国发行量达到了2万多册。今天我们的老师还有讲故事的能力吗?
史景迁是美国人,原名Jonathan Spence,他对司马迁很是景仰,所以起了个中国名字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大...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哎呀我找到了!我在reader版找不到,但google一下子出来了!原文是对许纪霖的采访
,很长,如果对历史学或许纪霖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Reader/31141135_31141421_1.htm
我把关于史景迁的最后几段拷贝在这里,正巧也提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
讲故事的历史传统本来是中国人的,但美国现在做得非常好。黄仁宇的历史书很畅
销,就因为他会说故事。黄仁宇还不算典型,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史景迁
,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名教授,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授中国历史,统统是故事,完全
采取叙述的方法。他在耶鲁大学上大课,常常有三四百人选修,要放在大教室。因为他
很有名,但你有名的话,学生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课,关键是他会讲故事。另外美国的中
国研究两巨头孔飞力、魏斐德也是将故事的高手,你看孔非力的《叫魂》多么吸引人!
一本学术著作,在中国发行量达到了2万多册。今天我们的老师还有讲故事的能力吗?
史景迁是美国人,原名Jonathan Spence,他对司马迁很是景仰,所以起了个中国名字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大...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6
太史公史记自序里说的很清楚啊 司马家很牛的 最早就是周朝的史官 然后分散各国 秦
国的司马错带兵平蜀 也是他家 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司马相如 还有那么点关系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不是说他文笔好就不是信史了 不仅因为家学 有很多典籍便利
他年轻时候也是四处游历 探访一手史料 早就为写书做准备
卫霍列传司马迁写叙述基本还是尊重事实的 其实司马迁还蛮推崇卫青的 不过李将军
列传 司马迁的确是有更多个人情感在里面 这个大家也可以理解 汉书的卫霍列传很多
就是照抄史记卫霍列传的阿
b*******n
发帖数: 1267
3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春秋战国文体源流考略 zt
春秋战国文体源流考略
──兼谈《国语》《左传》的史料来源和成书情况
张 岩
《左传》是编年史,《国语》是国别史,二者史料价值相近,是后人了解春秋时期历史
情况的基本依据。笔者注意到,在《国语》和《左传》中存在着一些特征分明的 “典
型文体”,是由一些相对独立的记事单元构成。这些“文体”与商代甲骨卜辞的“辞格
”相似,有着特定的内容和体式。由此可以引发两个问题。第一,这些典型文体的性质
及其源流情况。第二,从文体分析的角度来考察《国语》《左传》的史料来源和成书情
况。
一.《国语》《左传》中的典型文体
《国语》凡二十一卷,内分八个部分,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
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在八个部分之间,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互异
之处。在篇幅方面,晋语最长,其长度略少了另外七个部分的总和;郑语最短,仅为晋
语的二十分之一。在年代方面,周语最早。在体裁方面,齐语通篇的连贯性最好,郑语
次之。在内容方面,吴语和越语均以吴越相争为主要记述对象,二者的重复之处最多。
在追叙古史以及对礼乐文化和制度的论述方式上,八个部分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
象。
一部史书的编写,至少...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2261
3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李将军到底是推了还是很抱了
读汉书,李广苏建传,到李广兵败受伤被俘,又伺机逃回一节。发现汉书的描写似乎和
记忆中的不同,就查阅一下史记,李将军列传,的确有差异。见下面所录史记汉书中关
于这一场景的描写,加横线处。史记说,李广“因推堕儿”,汉书说,“因抱儿鞭马南
驰”。
後,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
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後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
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
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
兒马,因推堕兒,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
百追之,广行取胡兒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於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
,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引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后,汉诱单于以马邑城,使大军伏马邑傍,而广为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单于觉之,
去,汉军皆无功。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广军,生得
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闲,络而...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547
3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项羽为何自刎也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
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关于他的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
宋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出高度评价
和赞扬;一种是以晚唐诗人杜牧为代表,他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项羽缺乏坚忍不拔的毅
力和决心,对他自刎乌江的决定作出了惋惜和失望的评价。几千年来这两种不同的观念
一直在不停地延伸着,那么项羽当年为什么选择了自刎,而不是过江呢?
根据最早的记录,项羽是因为无脸面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据《史记·项羽本纪》记
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
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
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
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 阅读全帖
j*****x
发帖数: 18139
40
第二、司马迁自身的悲惨遭遇,让他对汉武帝和外戚心怀怨恨。
司马迁与李广的孙子李陵交情不错,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秋天,贰师将军李
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山进攻匈奴右贤王,李陵奉命率领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
约一千里的地方,任务本来还算简单,就是分散敌人的兵力,避免贰师将军李广利遭围
攻。
预定期限过了任务已经完成,当李陵准备回兵的时候却突然遭到单于八万大军
的截击。尽管李陵很玩命,率部杀伤敌兵超过万人,可惜他这五千人儿多是步兵,在茫
茫塞外,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突围的难度太大了。双方激战八昼夜,李陵好
不容易蹭到离居延海差不多只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却碰上一道山谷,而狭窄的山谷又已
经让匈奴抢占了,退路彻底被截断。全军上下这会已经要打没法儿打,要跑没地儿跑,
固守待援又不知道救兵在哪儿。怎么办?李陵激昂地说:“无面目报陛下。”,然后就
毅然决然英勇果断地~~~~~~~~~~投降了。
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传来,朝堂之上炸了锅。按照惯例见风使舵是必须的,落
井下石是普遍的,义正言辞是显然的,检举揭发是不晚的。。。。。。可就在满朝文武
纷...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3156
4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中国十大著名文学家
郭沫若?再过一百年,谁还记得他啊,就一御用文人而已。

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
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 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
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尽。《史记》有传,著有《离骚》、
《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说到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不仅把渊博的知
识传授给司马迁,而且让他到各地去游历,去认识社会,考察古迹,增加实际知识.司马迁
从小勤奋好学,热爱祖国的历史和大好河山,立志要为祖国和后世写出一部<<史记>>.他
官至太史公时,由于受李陵案的牵连,被免官并受了残酷的腐刑.但他为了继续完成<<史
记>>的编写,忍辱发奋,终于在不平坦的道路上,用十六年不懈的努力,完成了伟大名著<<
史记>>.这部二千多年前的不朽著作,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一九五六年司马迁被列入世
界文化名人行列.
,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
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之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
...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4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怀沙是屈原的绝命词吗?
原文
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
汩徂南土(注1)。
眴兮杳杳(注2),
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注3),
离愍而长鞠(注4)。
抚情效志兮,
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注5),
常度未替(注6)。
易初本迪兮(注7),
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注8),
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
大人所晟。
巧陲不斵兮(注9),
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
蒙瞍谓之不章(注10)。
离娄微睇兮(注11),
瞽谓之不明(注12)。
变白以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注13),
鸡鹜翔舞(注14)。
同糅玉石兮,
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鄙固兮,
羌不知余之所臧(注15)。
任重载盛兮,
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注16),
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
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
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
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注17),
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
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遻兮(注18),
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
岂知何其故!
汤禹久远兮,
邈而不可慕(注19)。
惩连改忿兮,
抑心而自强。
离闵而不迁兮,
原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
日昧昧其将暮。
舒...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4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圣经是神话语的七大证明
说了很多啊,中国人的典籍中国人当然很关心啦,信仰犹太小神的大师们对此一窍不通
是可以理解滴
--------------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
、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
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
、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
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
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
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
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
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4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629
廖康
很奇怪,我一直没见到比较司马迁和阿伯拉尔(Pierre Abélard,1079–1142)的文
章。这两位学者虽然相隔一千二百多年和万里之遥,却有不少相似之处。前者对中国史
学的影响巨大,华人尊称他为太史公。后者对经院哲学、逻辑学和神学有长期影响,法
国人赞誉他为高卢的苏格拉底。前者为李陵求情,直言犯上而遭受宫刑;后者因自由恋
爱,为人误解而被阉割。司马迁的《史记》因对汉武帝略有微词而被焚毁,多亏夫人柳
倩娘才保住其抄本,使之成为“史家之绝唱”并传世不朽。阿伯拉尔关于三位一体的著
作则被同时代的宗教权威认作是谤书而令其烧毁。虽然他有心心相印的妻子艾洛伊丝(
Heloïse d'Argenteuil, 1090?–1164)精神上一直与他同在,但因不能在一起生
活而无法保藏此书,未能使之流传于世。但他的其它书籍和研究方法对后世产生了不可
估量的影响。
中国曾有大儒写文章说司马迁受宫刑反而促使他发奋完成《史记》。但我以为,他即使
不遭受那酷刑和奇...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ngMaZi (王二小),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重大喜讯:人民日报整版刊文《文章大家毛泽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8 00:17:10 2013, 美东)
文章大家毛泽东
梁 衡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他离开这个世界将近37年,对他的功过已有评说
,但对作为文章家的他还研究不够,这笔财富有待挖掘。毛泽东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
和笔杆子,但他自己却从没拿过枪杆子,笔杆子倒是须臾不离手,毛笔、钢笔、铅笔,
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那种风格、那种语言、那种气派,是浸到骨子里,
溢于字表、穿透纸背的,只有他才会有。中国是个文章的国度,青史不绝,佳作迭出。
向来说文章有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群峰逶迤,比肩竞秀。毛泽东算一个
,是历史群山中一座巍峨的高峰。
思想与气势
毛文的特点首在磅礴凌厉的气势。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是作者的
胸中之气、行事之势。势是不能强造假为的,得有大思想、真见识。古今文章家大致可
分为两种,一...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ngMaZi (王二小),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重大喜讯:人民日报整版刊文《文章大家毛泽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8 00:17:10 2013, 美东)
文章大家毛泽东
梁 衡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他离开这个世界将近37年,对他的功过已有评说
,但对作为文章家的他还研究不够,这笔财富有待挖掘。毛泽东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
和笔杆子,但他自己却从没拿过枪杆子,笔杆子倒是须臾不离手,毛笔、钢笔、铅笔,
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那种风格、那种语言、那种气派,是浸到骨子里,
溢于字表、穿透纸背的,只有他才会有。中国是个文章的国度,青史不绝,佳作迭出。
向来说文章有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群峰逶迤,比肩竞秀。毛泽东算一个
,是历史群山中一座巍峨的高峰。
思想与气势
毛文的特点首在磅礴凌厉的气势。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是作者的
胸中之气、行事之势。势是不能强造假为的,得有大思想、真见识。古今文章家大致可
分为两种,一...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李零:汉奸发生学
“汉奸”一词起于何时,惜无考证,但它无疑是咱们汉民族但它无疑是咱们中国人“唯
一指定,享有专利”的词汇。据《辞海》定义,“汉奸”本指汉族的败类,现在则指中
国的叛徒。视点完全是以我们的“国族”(随其不同的历史内涵)为转移。对汉奸大家
都骂,但骂来骂去,全是些古人、死人,最晚离现在也有几十年光景。余生也晚,就连
抗日战争也没赶上。在我印象里,汉奸形象的定位大概与宋以来的忠奸之辩有关。宋以
来,“精忠报国”家喻户晓,爱国主义高唱入云。可是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
候”,汉奸也就层出不穷。国难当头,恨奸思忠,大家不免凝感情于“气节”二字。但
这类讲法之于男人就象贞操之于女人,其实是配套概念。道学家对女人失节,关注点一
向不在原因(缘何失身,被谁强暴),而在后果(是否处女,可曾上吊)。同样,他们
对男人失节,也是只责个人,不问环境。其逻辑的如出一辙还影响到文学表现,典型手
法是拿刚烈女子臊失节男子(比如李香君与侯方域),让人觉得“侠谷刚肠剩女儿”,
“几个男儿非马牛”。我们看历史,只问个人的“有骨头”、“没骨头”,往往失诸空
洞抽象、虚假失真。
中国的汉奸史,汉以前没法讲,因为那时还没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兵书,写这本书的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
(柚子)。
更新: 2015-11-02 5:29 AM
古往今来,东西方兵家泰斗、兵法大师层出不穷,各民族各种兵书也灿若星河,但都难
以企及孙武、孙膑、尉缭等这几位兵家奇人的智慧与高度。由孙武创作的《孙子兵法》
、孙膑写就的《孙膑兵法》及尉缭的兵书《尉缭子》像是浩瀚星河中璀璨的将星,赋予
人出奇不意的谋略和奇策,至今为人乐道和推崇。本篇将要介绍的是“兵圣”——孙武。
传兵论剑 与道同符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讲道:“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
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信义、廉洁、仁爱和勇敢,就不能跟他谈论兵法和剑术。君子彼此同
心同德,顺同于道,与道相合,方可内以修身,外以应变。太史公认为,“与道同符”
,方能自如地运用兵法,取得百战百胜,而且这样的人也一定是“君子比德”的有道之
人。
齐桓公称霸后,齐国国内出现了四大实力强盛的家族,彼此之间互相抗衡、混战不断。
孙武就生活在这样的兵争时代。孙武自幼就喜欢阅读兵法,不仅熟悉黄帝...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9
余秋雨(资料图)
昨日,作家余秋雨现身四川资阳,从文学角度讲述城市应如何“穿衣打扮”才是美。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的院长,余秋雨虽然身在资阳,但依然忙着给秋雨学院招收博士生补充考试题,他详细回答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问题,并大方谈到和妻子马兰的恩爱。
余秋雨批宫廷剧总是恋情、阴谋
昨日下午,一袭黑衣的余秋雨亮相资阳,曾写《行者无疆》和《文化苦旅》的他去过世界各地的城市,所以这次以文化学者的眼光带来主题为《城市美学和城市发展》的讲座。
期间,他给资阳市政府官员以及市民们讲城市应该如何“穿衣”,色彩应该如何搭配。他提到文化已经走向“复古”的误区。提到文化就是古代文化,除了城市建筑还包括现在的电视剧,对复古的梦有点过分,“电视剧更荒唐,一打开电视全是古代、宫廷,又是哪个朝代皇帝和妃子发生恋情,宫廷之间的阴谋,战争打仗的阴谋。了解一下没什么,可是文化主脉发生改变,总是回头看,看得不伦不类,把历史文化误读。”
看到离婚传闻,与妻子笑弯了腰
昨日余秋雨心情大好,被问及和马兰的感情,余秋雨畅所欲言,首次谈到了很多他与妻子亲密无间的感情,破除了此前微博上传言他和马兰离婚的谣传。
余秋雨称,和马兰的感情很...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平、邯郸之战的政治阴谋

呵呵,如果是在春秋之时,周正的正月是子月(夏历的十一月,冬至所在的月份),毫
无问题,秦、晋用夏正也基本上无疑问(《左传》上利用秦、晋史书记载的月份比《春
秋》上记载的月份差两个月,因为鲁国用周正,秦、晋用夏正);
但是战国,特别是史记记载的战国就不一定了,《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
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显然司马迁认为周正的月份仍然用的夏历的月名,并且司
马迁认为夏正、殷正、周正是清晰有序的,这么一来,如果司马迁的记述是自洽的,那
么根据他在《历书》的记录,他应该认为周正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所以我上面的关于
五十年与五十一年的解释是合理的;否则,就是司马迁自相矛盾了,呵呵。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