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印順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w*****r
发帖数: 7106
1
第四章 有關急證精神的探討
關於急證問題,印順法師持否定的態度,而現代禪則給予完全的肯定。這個問題之
所以成為爭論的焦點之一,最初是源於現代禪創始人李元松先生對印順法師的批評性評
論。他說:「至於,大乘佛教的本意果真是『人乘的菩薩行』?以及重視修證的禪者是
『小乘急證精神之復活』嗎?我認為那是印順法師個人的看法而已。」對此,印順法師
並不認為自己批評禪宗為「小乘急證精神之復活」是「個人的看法」,相反,他認為李
元松先生對他的批評沒有道理。印順法師說:
他(李元松)也不同意我說禪宗是小乘急證精神的復活,他自己卻說:「臨濟與德
山,都是禪門的天王巨星,死在他們手下,證得阿羅漢的不知凡幾」。原來禪門所證得
的,是阿羅漢,這不是聲聞乘──小乘的聖果嗎?這是現代禪的新解說,在古代禪師們
,怕都說是「見性成佛」的。我曾說:禪宗是「小乘急證精神之復活」,現代禪批評說
:「那是印順法師個人的看法」。不過事實確是如此,禪師們是證阿羅漢的,那就與我
見解相同了!
這就是說,雙方都肯定印順法師的確認為禪宗的行為是「小乘急證精神的復活」,爭論
點僅僅在於這個主張是不是正確的問題。對此,印順法師最初立論的出發點...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2
第六章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合法性問題
這裏所說的合法性與世間的法律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指是否符合佛法。印順法師人
間佛教思想的合法性問題,應該說,現代禪方面早就觸及到了,並一再質疑人間佛教思
想的內在矛盾。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現代禪方面並沒有將其提高到是否符合佛法的高
度來加以探討。我之所以將其進一步提升為合法性問題,是因為我從印順法師的著作中
發現有大量的違背佛法的論斷,而其不少論斷都是同其人間佛教思想息息相關的。對此
,我們將著重探討兩個問題:第一,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內容是否符合佛法;第二
,「人間佛教」這一概念是否符合佛法的精神。我個人認為:澄清這兩方面問題,對於
今後佛教的健康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節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內容是否合法
印順法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上的主要內容,根據印順法師自己的說法,是三
合一的人菩薩行,即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同時具備而做利益人群的事業。由於這裏
實際涉及的是行為主體、發心和行為實踐,因此,我們將從心、行與人這三方面來加以
探討。
有關人間佛教的發心,印順法師說:「修學人間佛教──人菩薩行,以三心為基本
,三心是大乘信...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3
自 序
──寫於第一版向全球發行之際
龍樹大師在《中論·觀因緣品第一》中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
因,是故知無生。」從佛法的勝義諦上說,一切法無生;不過,從世俗諦上說,則一切
法分明。凡事之興,必有因緣;本書之作,勢在必然。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接觸到印順法師的著作《般若經講記》。由於這部著作主要是
解釋《金剛經》的,而眾所週知的是,《金剛經》在中國佛教乃至民間皆有相當廣泛的
流傳,人們都認為《金剛經》的語言十分優美、思想非常深邃。然而無比遺憾,我對印
順法師的《般若經講記》讀之再三?始終感受不到佛法的氣息,所以就乾脆不看印順法
師的書了。幾年後,我意外地與大陸佛學家胡曉光先生相識,可謂一見如故,彼此就佛
法問題作了深入的長談。我們對印順法師的一致看法是:印順法師的思維過於簡單,與
無比深刻、嚴謹的佛法思維很不相稱。事隔多年,如今在海外,接觸印順法師著作的機
會無形中增加了許多。然而令我無比吃驚的是:印順法師的著作中居然大量存在違背佛
法的論斷,和對佛法的種種曲解,這是我以前從未料到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開始
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臺灣的佛教。因為,從佛教...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4
第三章 有關禪、密、淨土的爭論
有關中國的禪、密、淨土等佛教宗派,印順法師在不同的場合有相當不同的觀點。
講經時,他喜歡照本宣科,不多發表個人的意見。比如,他在講《寶積經》的時候說:
專在事相上修行,修行又難,功德又少。如能與法相應,心心流入法性大海,那就
捷疾無比。……悟入法性,纔能易疾成佛。雖然如來適應眾生根性,說些易行易成法門
;唯與法相應的法行,才是第一義悉檀。如說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為易行道;這是說極
樂世界修行容易穩當,決定能不退轉菩提心,並非說容易成佛;生了淨土,還得修行,
一直到得無生忍,纔能通入法性大海,一帆風順!還有些說欲樂為方便,容易成佛,那
無非世界悉檀,以欲勾牽,使人樂於修學而已。又有些經文,為了懈怠眾生,聽說三大
阿僧祇劫修行,就心怯引退;所以說三生、一生,即可成佛,那是對治悉檀。有的不知
佛法人人可修,人人可成,懷疑自己,於是佛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性。眾生即佛,指心
本淨性為成佛因,以啟發向上向善的菩提心,那是為人悉檀。然約究竟義說,唯般若與
法相應,纔能入法性海,疾成佛道。
因為上述觀點的表達是在講《寶積經》,他基本上沒有離開經文的說法,而僅僅是以判
教的方...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5
第五章 大乘菩薩道的真義
中國佛教主要表現為大乘形態,而大乘佛教的核心內容在於菩薩道的實踐。對此,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說:「若有眾生,從佛
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謂,湣念
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
。」這就是說,大乘的表現是「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如
來知見、力、無所謂,湣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有悖於此者應不是
大乘。具體到現代禪與印順法師就菩薩道的爭論,我們判斷的依據將是《妙法蓮華經》
對大乘的這一表述。
在現代禪與印順法師的相關爭論中,雙方的焦點在於菩薩的資格問題。也就是說,
究竟行大乘菩薩道的主體應當是法眼清淨的菩薩還是凡夫菩薩?雙方之所以在此問題上
發生爭論,導火索當是印順法師主張(凡夫的)人菩薩行,而現代禪創始人李元松先生
持否定的看法。李元松先生說:
針對禪師們這種「言過其實」的說法,印順法師曾給予批評,大意是:「禪師們太
過於強調修證了,以致無法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菩薩道的本意是人乘的菩...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6
第七章 結 論
由於種種原因,現年已九十七歲高齡的印順法師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地寫作,以自
己的想法和方式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從而最終奠定了其在臺灣佛學研究界的權威地位。
與此同時,自從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印順法師的著作開始緩慢地但卻是持續不斷地
流入大陸地區,從而也在大陸佛教界和佛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於他在學界的聲望
,中國復旦大學哲學系王雷泉教授的評價很有代表性。他說:
印順法師的佛學著述和闡揚的「人間佛教」思想,為佛教從信仰層圈出發,契入社
會、文化層圈,完成佛教的現代轉向奠下了理論基礎。印順以他透徹的理性思辨和冷靜
的科學精神,提升了臺灣佛教的學術水準,其著述絲毫不遜於一流的日本佛教學者和基
督教神學家。可以這樣說,在當今中青年佛教徒和佛教學者中,不管是印順思想的忠實
信徒,還是從原教旨主義角度對印順提出批評者,幾乎無一不受到印順思想的洗禮。慈
濟功德會、佛光山和法鼓山這三大山頭的社會實踐和事功,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印順人
間佛教的理論。……出家人以本身的學術實力進入大學任教,亦成為尋常之事。
據此,他將印順法師視為是「出家眾的傑出代表」。
對於學術界如此看重的印順法師,由...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順法師否定淨土法門(ZZ)
印順法師說:「仔細研究起來,阿彌陀佛與太陽是有關係的。印度的婆羅門教,有以太
陽為崇拜對象的。佛法雖本無此說,然在大乘普應眾機的過程中,太陽崇拜的思想,也
就方便的含攝到阿彌陀中。
這是從哪裡知道的呢?一、『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是落日觀;再從此逐次觀水、觀地
、觀園林、房屋,觀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這即是以落日為根本曼荼羅;阿彌陀佛
的依正莊嚴,即依太陽而生起顯現。
『無量壽佛經』(即大阿彌陀經)說:禮敬阿彌陀佛,應當『向落日處』,所以,阿彌
陀佛不但是西方,這實在就是太陽崇拜的淨化,攝取太陽崇拜的思想,於一切——無量
佛中,引出無量光的佛名。」(摘自印順法師一九九八年著《淨土與禪》22頁)
---
對於淨土法門,臺灣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昭慧法師的觀點應當能夠反映印順法師的思想
。她說:
《《現代一些閱讀印公導師所著作的《妙雲集》之士,都非常排斥「淨土法門」,
而完全抹煞它的應機性,筆者以為:這未必是印公的本意!因為,如果導師完全否認淨
土法門的正當性,應該會與密教法門同等對待;但是不然,在其著作的字裏行間,對「
淨土」與「密教」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對往生淨土的法門,他在批判偏鋒、簡...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8
第二章 中觀的定位問題
所謂「中觀」,其實是「中道觀」的簡稱,佛教中指的是觀察宇宙萬法的方法要不
落二邊而取其中道。《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在解釋「中觀」時說:「諸宗各以中觀為觀
道之至極。法相宗以觀遍計所執非有、依他圓成非空為中觀,三論宗以觀諸法不生不滅
乃至不來不去為中觀,天臺宗以觀三千諸法一一絕待為中觀。」可見,中觀其實只是一
種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
對於中觀的定位,印順法師有十分明確的看法。他說:「關於佛法,我從聖龍樹的
中觀論,得一深確的信解: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
分別。緣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所以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這裏,印
順法師將「緣起中道」視為「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顯而易見,在印順法師看來,
要修學佛法,離開了中觀見就不可能。不過,現代禪方面對印順法師的這一看法有所補
充和修正。比如,現代禪教團教研部主任溫金柯先生說:
李老師雖受印順法師影響,慣以中觀思想詮釋佛法義理和剖析修行原理,但不認為
中觀思想是第一義唯一的表詮方式。李老師強調,中觀思想只是佛教的起點,不是佛教
的終點。如來藏、真常唯心思想,李老師雖少談及,但...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9
公元1930年秋,印順導師經過四、五年的閱讀思惟「中論」、「唯識」之後,為了
佛法的信仰和真理的探求而在中國普陀山福泉庵出家。時25歲。
公元1932年到1936年之間,有三年以上的時間,導師大都住在普陀佛頂山慧濟寺的
閱藏樓,研讀大藏經,發現了佛法的多彩多姿。讀到「阿含經」與各部廣律時,則產生
了現實人間的親切感、真實感,而不像部份大乘經典表現於信仰與理想之中。這種感受
對於導師未來探求佛法的動向起著重要的作用。
公元1937年,導師在武昌佛學院,讀到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與木村泰賢合編的「印
度哲學宗教史」及木村泰賢著作的「原始佛教思想論」,對於探求佛法的方法有了新的
啟發。試著從現實世間的一定時空中,透過歷史、地理的資料去理解佛法的本源與流變
,使佛法與中國現實佛教界間的差距,得以正確的明白出來。導師經過出家8年的修學
,知道佛法被中國文化所歪曲的固然不少,但佛法的漸失本真在印度由來已久,而且越
來越嚴重,所以不能不將心力放在印度佛教的探究上。公元1942年,導師在四川法王寺
寫成「印度之佛教」一書,將印度佛教史的流變分判為五期:?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菩
薩傾向之聲聞分流?菩薩為本之
b*****l
发帖数: 3821
10
談印順導師對大乘是佛說之判攝要領
釋如源
大  綱
一、前 言
二、何謂「佛說」
三、導師之判攝方法論
四、大乘是佛法之判攝
五、大乘是佛說之判攝
六、後 語
【參考書目】
一、前 言
民國年間,由於東西文化的急促交流,至使中國文化受到空前未有之衝擊與考驗。中國
佛教於此大時代的過渡變遷中,亦免不了時代巨流的波蕩。於中,對中國向來所傳的大
乘佛教(近來又常稱之為北傳佛教),產生重大影者,莫過於「大乘非佛說」的舊題新
論。此論調的重提,導因於南傳佛教之接觸及近代學者之研究依據偏向。前者以早期結
集之聲聞三藏為依準,以至對大乘佛教有所異議 ; 後者如日本乃至歐美等研究者,由
於偏向史的考証及巴利三藏之研究,進而對大乘經典之來源,大乘佛法之根源等,產生
質疑[1]。南傳聲聞佛教者的異議,可說是長久以來的宗派情結[2]。而近代學者的史考
觀,卻是大乘佛教所面臨的新考驗,也是較難以釐清的問題。對此種種的評難,中國佛
教界卻始終少能提出較具體有力之反駁,以維護大乘之立場。實令人相當遺憾。
印順導師曾於民國三十二年發表「大乘是佛說論」[3]一文,從多方面之思考而加以抉
擇,以論究大乘之合法性。到了民
b*****l
发帖数: 382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順法師否定淨土法門(ZZ)
老梗了。
张口就来,牵强附会,这是印順的常见的风格,
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和逻辑训练,所以不奇怪。
b*****l
发帖数: 382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法师的悲哀 自 序
答非所问,真好玩。
联结里的话。
“李元松大概是一個被很多人誤解的人物。他被有些人誤解得最深的地方,可能就是他
與印順法師的關係,由于他曾經對印順法師的思想提出過非議,以致于有的人認為他應
該向印順法師道歉。根據我對元松的觀察,其實他對印順法師一直懷著深深的敬意,但
是這並不等于他贊同印順法師的所有觀點。如果從世俗的立場來說,學生對老師的某個
觀點提出批評,既不等于反對老師的全部學說,也不等于不尊重老師,元松在總體上接
受印順法師的學說,而且對印順法師執弟子之禮,但是不贊成印順法師的一部分觀點,
即屬此類情況。用西哲的話說,正屬「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之類。他之所以能冒大
不韙之嫌,對自己所尊敬的導師的觀點提出批評,應該說是基于堅定的佛教信仰和直率
的性格。元松的主張究竟是不是真理,固然要留待時間去檢驗,但他的性格是只要自己
問心無愧,就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儘管堅持自己的觀點有可能冒犯老師的尊嚴,但是自
己心裡清楚自己是尊敬老師的。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既拜印順法師為師,又不放棄自己
的「現代禪」,二者不僅不矛盾,反而正體現了他既追求佛教真理又尊重印順法師的可
貴精神。”
q****n
发帖数: 4574
13
刚刚看到点关于印顺的文章,应该是亲近印顺的人写。印顺赞陈水扁,“这样的国家领
导人,是人们的福气". 可见印顺的才智。 这样的愚蠢人,真是大愚若智也,也是一大
奇观。
-------
“二○○一年三月十五日,陳水扁曾在昭慧法師的引薦下前往台中華雨精舍,而印順導
師竟對著阿扁說:「這麼認真的國家領導,是人民的福氣」。二○○四年三月五日印順
導師生日前夕,阿扁再次向印順導師提前祝壽,並致贈一份「二等卿雲勳章」,以表達
對印順導師畢生德業、學術成就以及社會影
響力的高度尊崇,而印順導師也再次給予誠摯的勉勵與祝福。”
b*****l
发帖数: 382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法师的悲哀 自 序
印顺"仰慕者" 是借用“李大徳”的话。自己看吧。
李元松的意見我是基本赞同的。
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45-1.htm
感謝昭慧法師的指正與賜教
李元松
茲因筆者拙文〈以管窺天──對印順法師的一點點淺見〉納入《古仙人道》一書出版流
通,承蒙昭慧法師來函指教,對拙文及附錄文章提出多項寶貴意見,其中針對「印順法
師門人」一詞,並指出不確當之理由。筆者故作聲明於下:
我於5月5日撰述〈參觀慈濟功德會的感想〉,文中已表明,願「今後只正面述說由佛法
而來的信解,再不評論佛門人事」「我要求自己,希望今後能調整自己的角色,不做啄
木鳥,而但願做佛教的黃鶯、喜鵲、鴿子。……批判、批評的角色,就留給其他佛門善
知識去擔待吧!」由於〈以管窺天〉一文以及往昔幾篇不自量力評論印順法師人間佛教
思想的文章,全是今年二月前所作,卻因截至目前為止,筆者尚未能看出這些文章有什
麼錯誤之處,同時也基於理性佛教徒尊崇「如實呈現」「保留原始資料」的價值意義,
因此這些文章筆者仍讓其留在《現代禪叢書》之中,供關心佛教思想者參考。但,絕非
筆者這一發願有任何動搖之處。
筆者反省:由於
a*******g
发帖数: 867
15
印顺思想影响下的台湾佛教之困局
我们也必须指出印顺法师的佛教思维有其内在的问题,这些内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下列
几点:
(一)在探索佛教究竟义的进路方面,完全凭借着对佛教义理的抉择,并满足于这种抉
择的方式。这条进路使得印顺法师的思想与佛教的究竟目的——涅槃解脱的达到,始终
有一个难以跨越的隔阂。满足于纯粹的义学研究,最直接的结果只能是成就学术事业,
而非佛教最终目的的实现;影响所及,印顺法师的一部分追随者,将原初的宗教热情转
入佛学的研究与讲说中,乃至最终以作为学者为荣,不能不说是这一进路的自然结果。
(二)由于印顺法师佛学研究的出发点,就对他所谓的“现实佛教”缺乏认同感,因此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明清传统佛教一般说来较具有摧毁的力量,而缺乏成就的功能。这就
使得印顺的思想与传统佛教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我们知道,一些坚持传统
佛教的人对印顺法师的著作相当拒斥,有些甚至禁止徒众阅读他的著作,由此可见这些
人感受到印顺思想对他们的威胁之大。传统佛教即使有种种缺点,但毕竟不是一无是处
,尤其是净土与禅这两系宋元明清以来中国佛教的主要修行方式,事实上仍然造就了一
些伟大的修行者。佛教的义
p*****n
发帖数: 1415
16

印顺法师在当时的大乘自大思维围绕的中国
能花费很大心力 平反阿含的佛教圣典地位 这胸襟是让人佩服的
那时佛教界的思维与现在不同 心胸没那么宽阔 佛教界多数对印顺非常不满
即使是二十年前 印顺的书已经出版很多年了
那时的台湾佛教界一说到修习阿含 整个佛教界都认为你是叛徒似的
连开佛教界大会 和尚们都离你远远的 不和你一起坐
广播里解释心经 说心经有些地方有误 不合佛陀教悔
听众还会打电话骂你 三字经都出来
还有打电话威胁不准传播阿含邪说的
出版书籍 底下弟子一看这与大乘思维不合 不帮你校阅 连稿都把你弄丢了
二十年前台湾还是这样
即使现在 还有些比丘比丘尼都言必称十地菩萨 一说到四果、阿罗汉 都语带鄙视
认为境界不够
不过情况已在改善之中
圣严、星云等高僧虽然仍是大乘思维 还是接纳阿含
虽然不是正视阿含为佛陀唯一圣典 他们还是努力在做大小乘的调和
毕竟 大乘已经是他们一生修行的依据 不可能放弃 这是能理解的
新一代佛法的研究者、修行者 还是在大环境下因习成规由大乘经典入手 毕竟四周还
是大乘天下
直接正视阿含为佛陀唯一
w*****r
发帖数: 7106
17
俺觉得你和印顺比的确是青出于蓝。
印顺批遍天下,但起码他不封别人
的口,这方面你就牛多了。
这个贴删要不要删了,把你自己的
留下?
c***h
发帖数: 2262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順法師否定淨土法門(ZZ)

們也
怎么大家都在研究印顺说什么? 好像很重要的样子
可能表示印顺的影响力很大。
「为志性怯弱者说」的方便法门?
这说法可能对净土法门的信仰者不敬,
不过,我另有看法,也一样不敬,就不说了。
净土发扬者应该是智旭法师?
我瞄过法鼓山证严法师的博士论文手抄本,也是研究智旭法师。
G**W
发帖数: 1865
19
這也是老文章了,
蔣經國自述──新的青海
『我顺便去看了青海南部的塔儿寺。塔儿寺又叫金瓦寺,寺里每片瓦都是二分厚的真金
,那里是黄教的首祖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全庙的喇嘛,最多的时候有六千人,我去的时
候,只有四千多人。他们的组织非常严密,里面有七个活佛,管理寺内总务交际等一切
事务,最大的活佛,今年才只十一岁。他们对于活佛的继承人选,是很奇怪的。譬如现
在的活佛是某月某日某时死的,就依照他死的时期,由近而远去寻找。假使找到和他死
的同日同时生的人,便把他请来当活佛,因为他们认为这就是那个死去活佛的替身。
我去的时候,他们派了几百个喇嘛骑著马很远地来欢迎我。这些骑马的喇嘛,名叫骑僧
,到了庙前他们献了一块很大的布给我,一定要我拿著走到庙里去,表示他们对我的欢
迎。有三千个喇嘛站著欢迎,每个人都裸著左臂,头上戴著僧帽,手里拿著各种的法器
、乐器,并且拿了一顶黄伞,一定要我们站在下面。
在里面,建筑得非常雄壮,有一个大礼堂,可以同时坐六千个人唸经。他们每一天都早
会,早会的时候要点名。他们里面还有一口很大的铜锅,可以烧六千人吃的开水,里面
坐有五十六个人还不容易看得见。
不过,那里喇嘛的私生活...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0
其实汉传佛教 也在潜移默化地变动着
国内静坐的风气也是越来越浓,正如市场经济
有了消费者, 自然汉传的寺院很多也开设了禅修班。
但是汉传僧团的问题依旧积重难返。。。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厌智”。
如果大陆汉传如果连印顺法师的著作都没有中肯中道的学习和理解
想要发展是很难的。 尤其是现在政府对意识形态的洗脑甚嚣尘上, 想要利用佛教
对抗基督教的兴起。
转贴
========================================
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
2017. 1. 30 Mon.
* 以下修改自本部落格舊文,刊於2017/2《弘誓》雙月刊以及鳯凰佛教網
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2016無錫「批印」研討會之回應
去年(2016)十月底本人參加江蘇無錫惠山寺為期兩天的佛教義學研討會,會議主題是
「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研討」;我是極少數「躬逢其盛」而與主辦單位持相對立場的學者
,不少人問起我這次的會議,在此簡短表示一些看法如下。
推動印順思想深入探討?
該研討會「邀請函」表示:印順法師是現代最著名的僧人學者,著述浩繁影響深遠,在
兩岸佛教學術界、思想界堪稱泰斗,共尊為導師;在印順法師誕生...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轉】非我(上篇)
非我(上篇)
Posted on 2016 年 05 月 03 日 by 學文
(朱倍賢老師開示於2016年3月20日)
現在有很多普遍地對於「非我」(anātta/anātman)此一話題的誤解。此篇分上下兩部
分講述「非我」的觀念。
佛陀講「非我」的動機是為了長夜安樂之道,不是在描述實相或本體論
佛陀在講「非我」這個議題時,起始動機和用意不是在探索所謂的實相,或探索宇宙人
生最高、最終的本體論上的真理。與其去討論本體上終究的本質是什麼,到底是人性本
惡、還是人性本善,到底是性空、唯識,不如去討論,行為與痛苦間的關係。這就是回
歸到佛法最原始的「業力」的學說。不斷地看到在起心動念、活動方式的層面上,什麼
才是有幫助的。
所以,當佛陀講「我」或「非我」的議題時,不是在講一個東西「存在」、「不存在」
。他討論的「我」與「非我」,基本上是兩種不同的活動模式。原始佛經裡,很多時候
佛陀在講「我」時,用的是很特殊的表達法:“I-making”、“mine-making”。意思
就是「架構自我、架構我所」的活動。同樣地,「非我」是某種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活動
方式。
「自我」的其中一種活動方式,就是...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因
http://fk2009.pixnet.net/blog/post/26120713-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a>
 
往昔天竺「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因有七:
第一:以外道法代替佛法。密宗實非佛教,乃是以外道法代替佛法之宗教--以佛教表相
及佛法名相包裝之外道法--所說一切修証名相及法報化身修証、諸種等至 三昧、四加
行、四無量心、法界體性智、四智、五智、般若、根本智、後得智、涅槃、真如、成佛
之道……俱與三乘經典 佛說本旨不同;彼等所證之阿賴耶識亦非顯教所證之第八識阿
賴耶心,乃其自行施設明點之阿賴耶識,故顯教中一切賢聖以己證量與之印證時,必定
扞格不入,悉如 牛頭之逗馬嘴也。如是,密教以其未證佛教諸經所說之真實心,以其
未證佛教諸經所說般若慧之種種「般若妄想」,以其未入見道位之「雙身法外道世間淫
慧」,翻誣顯教真悟菩薩之 證量粗淺,貶低為「因位」之修行法門,而反妄自高推己
所修行之外道法為佛教「果位」之修行法門,以此崇密抑顯,殊為可笑。如是,密教中
人所言證量,既然皆 與三乘經典所說之修證無關,復又崇尚雙身法之第四喜--追求人
間淫樂之最高層次樂受,顯然僅是外道性力派之「世...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论中关于业的讨论
應成派中觀
一. 無因論的業種自存說
應成派中觀的法義, 重點在於專講:「諸法緣起性空,不立一法、專破他法。」並自詳
是佛法中最勝妙的中觀,認為無人, 無其他法能比之更了義. 但是當他們自以為不立一
法時,其實已經是建立了「不立一法」的法了。
應成派中觀見的矛盾很嚴重,近代學者的代表者, 便是印順老法師. 近年多有大乘見道
之學人不斷質疑印順老法師的應成派中觀的邪見;評論他的法義不正確,都無法得到正
面的回應。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就只簡單地討論應成派中觀三個不能自圓其說的嚴重
問題所在。
第一個問題就是 :
『應成派中觀的思想是屬於業種自存的無因論』;雖然他們仍然承認業種是存在的,因
果律也是存在的,但問題是:當他們把執持業種的如來藏砍掉、否定之後,還有哪一個
心能執持業種?沒有了!沒有常住心持種,就會使得因果律成為虛妄說,就等於是在否
定因果律。可是因果律明明在法界中是存在的,關於這點就無法自圓其說了.
所以印順法師就發明了「意識細心說」。他們說「意識細心」可以來往三世、祂能持種
,但是這跟他們所崇尚之「原始佛教」的教典卻又大相衝突!因為他們所謂的「原始佛
教」不外乎四阿含的諸經啊!...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祖割肉喂鹰”是否假慈悲
印順法師对极乐世界的看法則只是史學學者考證的結果,雖然各有依據,但是從佛法的
角度說,印順法師的立場顯然是違背佛法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昭慧法師所闡述的有
關淨土的描述得到充分的印證。她說:
在梵語amita的後面,附加bda而成amitabda,光明是人類的企盼,落日則是光明藏
,是一切光明的究極所依。而佛法是以寂滅為本性的;故以「落日」意象的「西方」隱
喻光明的希望,以及「必趨於滅」的涅槃。導師在此部分接納歐日學者來自語言學與神
話學研究的看法,認為這與「太陽崇拜」有關。
無量壽,壽是生命的延續。眾生對於生命,有著永久的願望。因此、耶教教人歸依
上帝得永生;道教教人求長生不老。人人有永恒生命的願望,這是外道神我說的特色。
人類意識中的永恒存在的欲求,無論是否確實如此,但確是眾生的共欲。這在大乘佛法
中,攝取而表現為佛不入涅槃的思想。不入涅槃,即是常住,也即是對於眾生要求無限
生命的適應。
這文字非常清楚地表明了印順法師的真實立場,即:西方淨土事實上就沒有,極樂世界
的說法不過是佛陀為了迎合人們對光明的企盼而施設的一個理想世界而已!我想,印順
法師既然接受的是歐、日學者來自語言學與神...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5
当年看到, 觉得很神奇的说, 后来接触点佛教, 估计和唐密有点联系
转文的作者也是这么看的。。。
密宗的策略似乎是在“基础知识”具备以后, 跳过很多”层“, 从“反“方向直击中
心。
这种性质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和 禅宗 有一丝丝相似, 不然就不会有禅头用
”金沙滩头马郎妇“
我猜这种”即身是佛“,当”自己“是本尊的金刚乘的方法,弄地不好, 挺危险的。
当然我知道啥那?不过记得莫仁波切说了, 不成佛即下地狱。。。。
刚才还看了几个网文, 不过browswer crash了, 找不到了。
『转』
論文稿定本
1 論文稿定本
二、論文稿定本
從鎖骨菩薩到魚籃觀音傳說之變異
胡萬川
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前言
傳統中國,特別是漢族的民間佛教信仰,觀音菩薩是在所有的菩薩信仰當中流傳最為普
及的一位菩薩。印度傳來的觀音菩薩,原來大都以男性形象出現,根據學者的考證,大
概從宋代以後,觀音菩薩才漸漸的以女性的形象出現,並且有多種化身。其中之一尌是
魚籃觀音,魚籃觀音又稱做馬郎婦觀音。雖然各地供奉觀音的佛寺,很少以魚籃觀音為
主祀的菩薩,但是在民間傳說上和後來的各種觀音畫像,魚籃觀音卻出現得很頻繁。魚
籃觀...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292
26
匆匆看了两眼结尾的文字:“恒強比丘要為大迦葉翻案的原因是,他所心儀的教法,被導師判為不究竟,所尊崇的聲聞聖者,被視為「猶有餘習」。”
只这一句,整篇文章就没法看了。这篇文章不是以史为鉴,而是以“导师”为准。。。
对比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再看看恒强法师的注释,高下立判。。。印顺法师后继乏人啊。。。
參考文獻
1. 印順:《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
2. 印順:《成佛之道》,臺北:正聞出版社
3.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
4.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
5.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
6. 印順:《華雨集》第三冊,臺北:正聞出版社
7. 釋昭慧:《佛教倫理學》,臺北:法界出版社
8. 釋昭慧:《律學今詮》,臺北:法界出版社
9. 釋昭慧:《佛教規範倫理學》,臺北:法界出版社
10. 釋昭慧:《千載沈吟—新世紀的佛教女性思維》,臺北:法界出版社
11. 釋悟殷:《部派佛教系列(上編)——實相篇、業果篇》,臺北:法界出版社
12. 釋悟殷:《部派佛教系列(中編)——修證篇》,臺北:法界出版社
注释:
[1]印顺:《华雨集...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死轮回是没有“主体”的
。。。。。佛陀是直接從問題的根本錯誤處——我見,來著手糾正的:在過去的生命裡
,沒有一個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內涵,不管稱他是我、真我、靈魂、實我、自性等
的;在當下的生命中也沒有;就是將來從死(這一期生命)到生(下一期生命)的過程
中也不會有。在生命流轉的任何時空裡,經由蘊、處、界的交互作用,不斷地有新的業
力生成,舊的業力消逝、潛存。業力,是「經驗的反應」,「生活的遺痕」,也可以理
解為「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主要是在自己的心、意、識中作
用,乃至從此世(生)至他世(生),不斷地消長、變化著。若就積聚、記憶的作用,
說是心;若就對來生愛染、執取的作用,說是識(有取識)。但不管怎麼說,這當中,
不存在任何恆常、不變的部分,可以視為真我的。所以,佛陀會在《中阿含第201——
嗏帝經》,呵責嗏帝比丘「今此識,往生不更異」的說法了。
兔子王: 所谓有往生不更异的识,只不过是强力“有我”的背景下生出的寄托而已,
这些人通常会口头说不是神我, 梵我,其实宣扬的还是神我梵我
==================================================... 阅读全帖
j********0
发帖数: 47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界的啄木鳥
佛教界的啄木鳥
AMY KUO
啄木鳥擁有強壯的頭、頸肌肉、堅硬如銼的喙,和絕佳的「聽浴鼓芰Γ茉诖笞匀槐姸
鄻淠局邪l現隱藏著蟲害的樹,並且精準地在那棵已受蟲害樹幹的部位鑿開一個小洞,
將害蟲由樹幹中給揪出來,替被蟲子所害的樹木「除蟲」而讓樹木重新得到健康、免於
壞死,因此人類給予啄木鳥「樹木醫生」的美譽。
綜觀當今佛教界,從表象上來看,一片榮景、一片美好,好似健康平和一大片美麗的森
林一樣。譬如中國大陸就有佛教寺院一萬三千座,四眾弟子過億,而台灣大小寺院早就
突破二千,四眾弟子超過千萬,世界各地的佛學院更是百家爭鳴,為有心向佛者堤供絕
佳的學習環境。這千千萬萬佛門四眾弟子中,有一位蕭平實居士,努力地為清除佛教界
的「害蟲」而奮力做出貢獻!
之所以將蕭居士稱為佛教「啄木鳥」者,是因為蕭居士有慧眼、有正見、有膽識、有能
力,也願意不顧情面、不畏強權地將佛教界中「壞佛正法」者給拈提出來。
或許有人說:「佛教界不需要『啄木鳥』,因為佛教界沒有『病』,不會『生病』,沒
有『害蟲』」。真的這樣嗎?
佛教界當然有害蟲,有害蟲就是生病,這是佛陀金口告訴我們的:
《大寶積經》卷113:「迦葉!多有惡比...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2689
29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LunCong/098/098a-02.htm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丁 敏
(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提要
本論文嘗試從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與語言特色兩個面向,來分析神通故
事何以一再活躍於佛教發展史上的各個時期,乃至在今日社會中仍有其魅力。由於佛教
神通故事是依循佛教神通理論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分為原始佛典、介於小乘至
大乘間的佛典、大乘佛典三個階段來看佛教神通故事隨其神通觀念的變化而顯示出的不
同作用。其次,分析神通故事在宗教與文學兩方面的語言特色,以了解神通故事的語言
特色,也是它引人入勝的所在。最後本文試圖指出佛經神通故事對整個佛教宗教性格的
影響為何;並概括指出佛教神通故事在中國社會中由古至今的若干作用。
案:本論文所引用的佛經,均引用自《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在台
影印版。而在論文的附註中,均簡稱《大正藏》。又在論文行文中,引用佛經原文或轉
述佛經故事,常在文後即註明出處,例如〔2-11a~15b﹞,表示在《大...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0
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
林志欽
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壹、前言
天台宗之立宗大師智顗(A.D.538-597)以其博聞強記,高超之思辨抉擇與綜攝能力[1],
統合當時傳至中國之諸大小乘佛教經典[2],構築成理論周備、層次井然之整體佛教思
想體系。智顗之思想分教、觀二門,即教相理論與觀行實踐兼備而並舉。其中又以圓教
、圓觀之提出最為殊勝。圓教思想由智顗之師慧思(A.D.515-577)所奠基,圓觀(一
心三觀)則源自天台宗二祖慧文禪師。但二者詳細內容之闡述、演發以至周備者,則是
由智顗所完成。依智顗之說,圓教理論由「一念三千」說獲得具體之說明與論立;圓觀
法門則以「一心三觀」為修法之中心。由此一念三千與一心三觀,可以發現二者終歸於
「一心」,由一心(以至於一念、念念)而具足萬法、萬行,成為最圓極、究竟之教理
與觀法,本文乃稱之為「一心具足說」。無論是就教理或觀行兩方面來說,一心具足說
即是智顗思想理論最高處,亦即圓教、圓觀說之核心。本文之目的即在就此一念三千思
想所展現的一心具足義,闡釋其理論意涵,探討其如何在思想上論立,又何以證成。
貳、化法四教說
智顗綜攝佛陀之教[3...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25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弘一大师——切莫误解佛教
通读了一遍,这篇佛普文章还不错,就是作者搞错了,不是弘一法师,而应该是印顺法
师。
http://www.yinshun.org.tw/a24-p285.htm
關於〈切莫誤解佛教〉一文之作者
〈切莫誤解佛教〉這篇文章為印順法師所作,但坊間流通的《切莫誤解佛教》小冊
中,卻誤植此文是弘一大師所作,為使事實返本還原,本會特聲明如下︰
   
一、
〈切莫誤解佛教〉這篇文章,是印順法師於一九五五年,在菲律賓華僑中學所講演的內
容,已收錄於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妙雲集》中的第二十四冊《佛法是救世之光》。當時
筆錄的何明懷(明道)居士,曾任宿務普賢分校校長,老居士特地自海外發表書面聲明
,說明當時筆錄的重要記事。
 
二、 目前坊間流傳的《切莫誤解佛教》小冊,因當年任中華民國觀音佛學會理事長
的蔡龍雄先生,為該冊撰寫序文時,經人傳述而誤認〈切莫誤解佛教〉這篇文章為弘一
大師所作,而於序文中提及作者為弘一大師,造成今日尚有讀者對〈切莫誤解佛教〉的
原作者產生錯誤的認知。蔡居士事後發現此項錯誤,近日傳送聲明啟事予本會說明當時
的疏忽,鄭重澄清此事的原由,...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32
《大智度論》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
釋海實
大   綱
一、前 言
二、四無量心
(一)慈、悲、喜、捨義
(二)無量義
三、龍樹對四無量心的立場
(一)承續《阿含經》解脫的立場
(二)以三種緣明不共二乘之差別
四、四無量心的修習方法
五、結 論
【參考書目】
一、前 言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在原始佛教中,本是佛陀所重視的修行法門之一。世
尊不但順應當時沙門、婆羅門等,希求生梵天而教授其法,[1] 更進而開示,修四無量
心能得無量心解脫的要義。但至部派時期、聲聞學者卻將四無量心視為是勝解觀(假想
觀)、一般的世俗定法,僅能降伏煩惱,不能依此引發無漏慧得証解脫。直至大乘佛法
的興起,龍樹菩薩以一切法無自性空的立場,來解說四無量心,這才又回復佛陀的本懷
,並以三種緣(眾生緣、法緣、無緣),來論述當時聲聞學者對四無量心的錯誤觀點。
此外,慈悲本是佛教的精髓,大乘行者無不以此為要著。而長養慈悲的方法,不外乎是
修習四無量心。那四無量心要如何修習才能與菩薩道相吻合呢?龍樹又如何解說四無量
心,如何會通原始佛教解脫的立場呢?今即對此等問題,以本文略加探討。
二、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又名四梵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一、楔子
宗教信仰與學術研究的差別,在於宗教信仰只是純然的相信而沒有科學的證據與證
明,甚至是違反事實;例如《舊約全書》的〈創世紀〉對宇宙在六天內創造的描 述,
就是一件違反事實的迷信邪說。學術研究是以科學的方法,實事求是的態度來立論,並
可以經得起反對者的客觀驗證,重複檢驗;例如唐代玄奘大師著作《八識 規矩頌》將
生命可解剖為八個識的事實清楚呈現於世界,直至今日仍可客觀的驗證其真實性。從這
樣的角度來看,學術研究者若沒有科學的論述,那麼雖有學術身 分,則其論述也只是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者若有科學論述,那麼雖具宗教身分,則其論述亦可以有學術的貢
獻。
二、何謂實證佛教
〈正覺學報創刋詞〉中說:「要認識真正的佛教,只有實證的方法與確實履踐,別
無他途,而這種方法是人類認識涅槃、認識實相的基礎。譬如如何認識杯子中水的 滋
味與溫度呢?再多的語言、文字與說明,都沒有辦法清楚完整地指稱杯子中的水味或溫
度;只有親自喝了杯中的水,才能夠說明那杯水的滋味,才能知道要採用什 麼屬性可
以客觀的描述那杯水的味道或溫度。」
「實證方法」,將佛學研究從以往以文字訓詁為主的方法,提升成為...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死轮回是没有“主体”的
無我的輪迴─ ─佛教的生死觀
郭朝順
華梵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元培學報
第五期 (1998.12)
一、印度傳統的輪迴思想
生死問題是一切宗教的大問題,更是人生的大問題。吾人因何有生?為何有死?在生之
前,在死之後,吾人存在嗎?還是並不存在?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有宗教家或者宗教信徒
才會追問的,而是只要知道這世上存在死亡現象之人,在他內心的深處,都會不由自主
地興起種種關於生死的諸般疑問。相傳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因緣之一,便是當其為悉達多
太子時出遊,親眼目睹老病死的現象而引發[1]。
悉達多第一次看到死亡與葬禮,死亡的現象大大地震動了他的心靈,因為「死亡」就是
離開人世,就是無論父母、親人都無法再見到死者,而死者也無法再見父母、親人、愛
人。讓我們想像一下躺在墓地的死者,孤零零地一個人處在他的棺木之中,至親至愛的
親人,在喪禮結束之後,就算再留戀,遲早也會離去,所有的生者都要去過他們人世間
的生活,有陽光,有活力,有喜,有悲的生活﹔只有那棺中之人,一個人被留在墓穴的
棺木之中,身上布滿細菌,爬滿蟲蟻,流出膿汁,化為枯骨。印度以火葬為主,火葬雖
沒土葬那般令人對於地底幽冥產生想像與畏懼,但喪禮...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藏傳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藏传佛教
藏傳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贬义),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傳佛
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藏傳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修习上先
顯教传授后密教传授。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
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
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大师来
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
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过朗达玛灭佛的波折,佛教经过灭佛运动的破坏后重新振兴
,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格鲁、觉囊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
弘期。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
局面。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
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维基主题:佛教
目录 [隐藏]
1 詞語釋義
2 起源
2.1 前弘期
2.2 後弘期
3...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6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如來藏之研究〉:「依照一般人的想法,人生的升天界,墮
地獄, 此死彼生,必須有一主體的『自我』。……因為一般眾生的根性如此,對無常
無我 的甚深義理不能信受,佛陀為了隨順眾生的心境,使其接受佛法,次第引導,令
得佛法的功德,因此方便說如來藏。……一般人的看法,涅槃解脫,是從生死輪迴而得
解脫的,這比如人從牢獄裡放出獲得自由一樣 。因為有這麼一個人,才說有牢獄與自
由,如無此人,則根本無牢獄與自由可說 。所以,如把生死與涅槃的二問題聯繫起來
,而貫攝這二個問題的,似乎非是常、是我不可。佛說如來藏的目的,也即適應這一類
眾生,解決這一問題。……佛說如來藏的意趣,主要使不信無常無我的人來信受佛法,
達到佛法化度眾生的目的, 使之踏上正路,進入佛法的甚深處。」
.^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如來藏之研究〉:「因為,如來藏即是一切法空性──
法無我性的異名。釋尊為了化度一般執常執我的眾生,使其信受佛法,進而趣向一切法
空的真義,因此方便說如來藏。如來對如來藏的抉擇,『楞伽經』說得非常明確。……
現依『楞伽經』為準,以一切法空性為如來藏說,則如來藏始能與性空無我的一切教說
...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ZT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如來藏之研究〉:「依照一般人的想法,人生的升天界,墮
地獄, 此死彼生,必須有一主體的『自我』。……因為一般眾生的根性如此,對無常
無我 的甚深義理不能信受,佛陀為了隨順眾生的心境,使其接受佛法,次第引導,令
得佛法的功德,因此方便說如來藏。……一般人的看法,涅槃解脫,是從生死輪迴而得
解脫的,這比如人從牢獄裡放出獲得自由一樣 。因為有這麼一個人,才說有牢獄與自
由,如無此人,則根本無牢獄與自由可說 。所以,如把生死與涅槃的二問題聯繫起來
,而貫攝這二個問題的,似乎非是常、是我不可。佛說如來藏的目的,也即適應這一類
眾生,解決這一問題。……佛說如來藏的意趣,主要使不信無常無我的人來信受佛法,
達到佛法化度眾生的目的, 使之踏上正路,進入佛法的甚深處。」
.^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如來藏之研究〉:「因為,如來藏即是一切法空性──
法無我性的異名。釋尊為了化度一般執常執我的眾生,使其信受佛法,進而趣向一切法
空的真義,因此方便說如來藏。如來對如來藏的抉擇,『楞伽經』說得非常明確。……
現依『楞伽經』為準,以一切法空性為如來藏說,則如來藏始能與性空無我的一切教說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现在很多人抵制洋节
梁文道:信仰
我在大陸坐飛機,偶爾會遇上一些猶太教的拉比。除了河南極少部分猶太人的後裔之外
,中國信仰猶太教的恐怕屈指可數;猶太教又一向不主動傳教,他們來中國是幹什麼的
呢?後來看到報導,才曉得原來中國有一千五百家專門生產猶太「潔食」(kosher)食
品的工廠。無論是做餅乾零食,還是種植人參,整個過程都不能夠沒有拉比的監督甚至
參與。那些拉比之所以來到中國,是因為這裏是世界的工廠。
這座巨大的工廠,不只生產符合猶太教規的食品,而且還是許多其他宗教的後援。河北
省有一座人口不足兩萬的小鎮,叫做黨城,鎮上有好幾家石雕工廠,他們負責替南歐和
拉丁美洲的天主教教堂生產雕像。如果你去旅行,在意大利一個鄉間小村莊裏頭的教堂
,看見一些聖母瑪利亞或者十二門徒的雕像,且別急着讚歎當地傳統匠人的手工藝術;
它們極有可能就是從黨城過去的,百分百地made in China。幾年前金融風暴,歐美發
達地區極度不景,中國許多石雕工廠也都跟着進入了困境。可是專靠教堂石像賺錢的這
些工廠就不同了,就像其中一個老闆對記者說的,歐債危機再嚴重,教堂也還是需要聖
母瑪利亞吧。看來這確實是門好生意。
基督徒大概都知道,...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9
佛教正覺同修會蕭平實教人未死前先打麻醉針的大笑話!
頁數: 1 2
名字 內容
fff
2016-04-09 21:44:06 蕭屁屁是要大家給他屁股開花啦!蠢信徒,真是不懂什麼叫
開悟!
笑話
2016-04-09 09:29:21 行淫術讓學人開悟的蕭平實
行淫術讓學人開悟,這是婆須蜜不得已的手段,那是她老人家的獨門功夫,現在是不可
能找到她啦,所以別妄想。蕭平實從不邪淫,也不許弟子們以行淫教人開悟,所以用行
淫教人開悟,想花一億元也沒人會教,但會被修雙身法的人給騙了,因此不要無根據去
毀謗蕭平實。這也不過是做人的基本修養而已,連這個都做不到,想學佛,難啦!
笑話
2016-04-09 09:12:21 佛教正覺同修會蕭平實教人未死前先打麻醉針的大笑話!
這種題目真的是笑話。為什麼要打麻醉針?目的也沒講清楚,就這樣想笑人家,結果自
己被大家笑。如果怕死亡會痛苦,打麻醉針那可是醫院常做的事情,你不怕痛也不怕死
,醫生當然就不要替你打了,管你去死。這有什麼好笑的?
笑話
2016-04-09 09:12:04 佛教正覺同修會蕭平實教人未死前先打麻醉針的大...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0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Thu Dec 8 08:52:54 2011, 美东) 提到:
前有版主的大乘佛法与人生的帖子, 后有人对我的学佛修行有点好奇,我就随便谈谈自
己的事情.随意而谈,扯到哪算哪.
我没有多少修行, 算个佛学爱好者, 但不怕献丑. 一个人的经历, 不论好坏,对有的人
或者也有点益处. 为何? 好的东西,别人也许有启发,坏的东西,别人也可从中知道教训
和警惕.
我的学佛过程, 从最开始到现在的状况,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期间有过两次主要的
思想转变.
1. 接触佛法和起步阶段
在大陆, 过去学佛的人不多的, 现在好像多些了. 我们受无神论的教育多年. 小时候,
看《西游记》,或者算是最早因缘吧. 那是也不是信, 只是喜欢这故事. 到了大学, 在
学校图书馆有佛教经典,于是自己看了几本,觉得不错,感觉有道理啊,喜欢. 当然这佛经
,是汉传大经典了. 那时,根本没有想什么修行, 书看完就完了, 就算知道些道理, 如选
修了一两门文化课. 那时, 我也会去逛寺庙, 感...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1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Fri Aug 12 14:12:59 2011,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佛教指的是“基礎的佛教”,又稱「初期佛教」,係指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佛
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此時已經受到佛陀本生故事
的影響,蘊含佛教分裂的遠因。至於被稱為小乘的部派佛教及後續的大乘佛教、祕密大
乘佛教(或稱金剛乘、密續乘)則是屬於“發展的佛教。”
詞語釋義
最早使用這個分類法的,是日本的佛教學者,如日本《廣說佛教語大辭典》對於“原始
佛教”定義如下:「相對於後世發達之大乘佛教,指釋尊在世時代至二十部派開始分裂
前之佛教。此時代之經典,包含佛教教說最古之原型。原始佛教一詞,係依明治以後佛
教研究者而使用。」日本學者對於這個詞的定義尚有爭議。
最新的觀念為烏帕沙瑪比丘在《相應菩提道次第》所提出“原始佛教”这个概念,指的
是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此時教法一味合和無諍。佛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
的佛教稱為...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8732
42
http://www.rthk.org.hk/rthk/tv/hkstories8/20090104.html
04/01/2009
收看 Watch 網上直播完畢稍後提供節目重溫
Archive available later after live webcast.
第 一 集 ﹕ 印 度 . 印 象
編 導 : 鄭 秀 慧
在 二 十 世 紀 初 , 香 港 與 印 度 均 屬 於 英 國 移 民 地 , 因 此 有 很
多 印 度 人 來 港 經 商 或 從 事 貿 易 生 意 , 至 今 他 們 在 港 已 經 經
歷 第 二 代 第 三 代 。 在 那 些 香 港 出 生 成 長 的 印 度 家 庭 後 裔 當
中 , 有 些 能 操 流 順 廣 東 話 , 亦 熱 愛 這 個 城 市 , 印 度 人 阿 V 便
是 其 中 之 一 。 阿 v 愛 以 廣 東 話 演 篤 楝 笑 , 愛 用 印 度 人 在 港
所 遇 到 的 歧 視 問 題 作 笑 話 。
香 港 人 愛 稱 印 度 人 為 “ 阿 差 ” , 其 中 一 個 說 法 是 開 埠 初 ,
英 國 殖
r****n
发帖数: 8253
43
"大乘非佛說"是大乘自誕生以來一直存在的命題,上座部是一直堅持這個觀點的,為此
也和大乘鬥爭過。大乘祖師也為此做過各種辯解。
大乘非佛說,是有準確的定義的,不是隨便亂弄的。
這裡的大乘,指的是以偽造大乘經典為基礎,提倡五蘊涅槃不二,緣起性空,中觀,唯
識,如來藏等思想,對聲聞貶低的大乘佛教,而并不是指原始佛教的菩薩道。
非佛說,意思不僅僅是指大乘經典並非佛陀親說,還包括大乘經典,大乘祖師,大乘各
種論書的思想即非佛陀所說,也是違背佛陀教導,並不符合佛法,無法導向解脫的,也無法成佛的。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至於印順的觀點,我已經讀過,我只有部份認同。有些,是很不認同的,我也會在我的書裏面專門給印順法師的觀點立出一個章節。
f*******e
发帖数: 5594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聖教中和阿賴耶識的連緊
庄春江的一段注释:
「世人只欣樂『阿賴耶』」一句,引義自《中部第二六聖求經》菩提比丘之英譯本。其
中,「阿賴耶」一詞,原英譯為worldliness,但譯者在其註解中,特別說明此字的巴
利語原文為ālaya,英文中難有完全相當的字可譯。其實,不只英文如此,中文也不容
易找到涵義完全相當的譯詞可用。以下引印順法師的一段解說,或稍可意解:「釋尊感
到佛法太深,不想說法,問題在『眾生樂著三界窟宅』。在《相應部》中,作『樂阿賴
耶,欣阿賴耶,憙阿賴耶』(說一切有部加『愛阿賴耶』)(按:印順法師乃引《成唯
識論》『說一切有部增壹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
耶,槱阿賴耶』而作此說,參照《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第三
八頁,《大正大藏經》第三一冊第一五頁上)。阿賴耶ālaya,譯義為窟、宅、依處、
藏;在《阿含經》裏,也是愛著的一類。聯想到四諦中集諦的內容,是:『(愛),後
有愛,貪喜俱行,彼彼喜樂』。愛、樂、欣、槱、貪、阿賴耶,以不同名字(約義多少
不同)而表示同一內容,這就是生死不已的癥結所在。」(《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五
頁)依此可知,此處「阿賴耶...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哪个活佛能帮忙找找马航
同样的谣言,同样的污水一次以一次的使出来,真是无耻至极啊。
真佛宗為現居美國的華人盧勝彥自創的附佛外道,其中夾雜許多道教神祇與法術,如瑤
池金母、三山九侯等,更推廣許多道教符咒與風水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已於1995
年12月15日在其《關於邪教組織活動的情況通報》,明指真佛宗為邪教組織[1]。台灣
、香港與美國媒體皆曾報導真佛宗藉雙修性侵女信徒的新聞。馬來西亞的正統佛教以及
密宗團體,均指盧勝彥所創的真佛宗有多項不法事跡。台灣的正統佛教與密宗團體判定
盧勝彥所創的真佛宗為附佛外道。
盧勝彥雖說皈依印順,惟台灣宗教學者江燦騰表示印順跟他劃清界線,避之有所不及。
盧勝彥移民美國後,自稱金剛上師,卻無師承與出處。盧勝彥雖自稱活佛,卻是自封,
與其他轉世傳承人物自幼開始認證修行完全不同。另外,盧勝彥聲稱皈依的密宗老師吐
登達吉後來更直接表明沒有蓮花童子這位菩薩,也沒有摩訶雙蓮池這個淨土,更沒有靈
仙真佛宗這個傳承。每次說起盧勝彥,不時更加上盧勝彥這個大魔頭的稱呼,而且語氣
充滿厭惡[4]。
達賴喇嘛
盧勝彥宣稱與達賴喇嘛在1996年11月12日會晤時受到達賴喇嘛的讚賞鼓勵[5], 1997...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49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為何諸佛皆出於人間?
佛教雖然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能夠修道與悟道的,卻只有人類。即使尊為天神,也無
法在天上成佛,必須以人身在人間修道。
人身是修行道器
釋迦牟尼佛在人間以肉身成道,表示凡有人身的,均有機會轉凡成聖。釋迦牟尼佛在
人間成佛,在人間說法,皆是針對人間疾苦,指出離苦得樂的道理與方法。佛的弟子主
要是人,也由人間的四眾弟子傳持佛法,佛法的基本道理是告訴我們做人方法與盡人的
責任,也只有「人間身」是修行的工具,稱為「道器」。
最早提出「人間佛教」觀念的印順法師,他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中說:「在國難
教難嚴重時刻,讀到了「增一阿含經」所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
」他指出諸佛在人間成佛的記載:「《阿含經》如此說,初期大乘經也如此說,正確的
佛陀觀,是不能離卻這原則的。」又說:「佛經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只有人最為難
得,才能學佛。」「一切眾生都可成佛,但六道中眞能發菩提心而修行菩薩行的,唯有
人。佛性功德,人身最為發達,所以人才能學成佛。」至於如何以人身學佛,印順法師
主張「當從十善菩薩學起」。
激發修行道心
即使是強調他力救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無量壽經》,也認為娑婆世界是學佛最快...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轉】非我(上篇)
“朱老师毕业于UCLA心理系及佛学系,目前任教于西来大学。
曾于数位南北传导师们的座下参学,其禅法尤以上座部森林传
承为据。主要教学及研究项目包括佛教禅定学丶佛教心理学及
佛教哲学。”
难怪。
‘加州大學佛學博士、碩士、心理學學士。西來大學終生職佛學教授及研究生導師。主
要研究專案包括:原始佛教及經典(漢傳阿含及巴利尼柯耶)、禪定學、佛教心理學、教
理史、漢傳佛教疑偽經學、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印順、呂澂思想、《批判佛教》) 。
1974年生於臺灣台中市。孩童時移居美國。於高中遍閱南北傳經藏,開辦美西第一所佛
教圖書館,並于其時潛心於中西方著名佛教專家(如 印順法師、菩提比丘)之著作。
大學時代起,歸心原始佛法,實務于禪修。廣於親近諸多國際禪定學大師、熟稔上座
部佛教眾多當今流傳派別之禪法。並於美國國內外推廣還真於歷史佛陀的教法。根本導
師為上座部林居(森林)傳承者坦尼沙羅比丘(阿姜傑夫,即阿姜曼、阿姜李、阿姜放之
傳人) ’。
Y**u
发帖数: 5466
48
☆─────────────────────────────────────☆
rapier (Avanti) 于 (Sat Dec 11 01:04:54 2010, 美东) 提到:
阿弥陀佛是太阳崇拜的佛教化
有许多迹象显示,阿弥陀佛信仰与太阳崇拜发生密切关系,亦即阿弥陀佛便是太阳崇拜
的佛教化,阿弥陀佛本身便是太阳。
阿弥陀佛的梵名 Amitabha 便是「无限的光明」,它又是无量的生命(Amitayus)。印
度雅利安人自古趄便敬拜圣火,并视太阳为神,Mitra 便是太阳神名。印度人处于烈日
之下以为太阳威力强大,其「光」是无限的(Amitabha),也是永不停息的(Amitayus
)。印度酷热,四月至九月间,气温高至华氏一百五十度。对太阳威力的这两个称呼,
后被多神崇拜的大乘佛教摄取而成了一个佛名——阿弥陀佛了。
对此,中国「高僧」印顺法师亦说:「在梵语 Amiti(写错了,应为 Amita 龚注)的
后面,附加 bha,译义即无量光。无量光是阿弥陀佛的一名,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
与太阳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太阳神名弥陀罗(
Mita...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死轮回是没有“主体”的
無我與輪迴

莊春江
輪迴與業,在印度的文明中,是自《奧義書》以來,詮釋生命現象的兩個重要觀念(真
心梵我論、業感輪迴說)之一,這是說:「生命在無限的相續中,依自己的行為,創造
自己未來的身分。」這樣的觀念,不但成為印度傳統文化的一部份,而且為佛陀(佛教
)原則上所接受,並且隨著佛教的傳播,深遠地影響著現代的許多人,印順導師在其《
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稱之為「業感的輪迴說」。
我,在印度《奧義書》的思想裡,有「第一人稱單數代名詞」、「常識的分別我見」、
「哲學的、宗教的分別我見」、「俱生的我見」、「俱生的我慢」等多重含義,但在中
文的翻譯上,都同樣地翻譯成為我,這是中文上比較不容易清楚表達的。如果簡要地歸
納,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代名詞的「我」,與哲理上的「真我」。而真我,即含有實
在的、常住的、獨存的內涵。佛法所主張的無我,主要的,是在否定此真我的存在,不
管是早先佛陀時代所常說的...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50
印老認為:“‘佛法’在流傳中,出現‘大乘佛法’,更演進為‘秘密大乘佛法’,主
要的推動力,是佛涅槃后,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
懷念,是通過情感的,也就可能有想象的成分;離世尊的時代越遠,想象的成分也越
多,這是印度佛教史的事實。”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中華書局2010
年版,類似的說法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等書中大量
存在,筆者不再一一指明出處,印老之所以多次重復此說,是因為這是印老“佛教發展
論”的動力源,當然是要是時時念及的。)
印老的這一判斷,使“佛法”的位格發生了乾坤大挪移,本來是從佛陀無上清淨心中
顯發出來的聖教量,變成了佛弟子們出于“情感”的需要,“想象”加臆猜的后期制作。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