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科举
首页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近日,关于学历问题又起了一些风波,对此事尚无公断,我也不说拭目以待,怀着这种看把戏的心理是不厚道的,在这里只能说祝大家最后都平安,都没事。
唐代宰相的学历情结
中国人重文凭,重学历,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其实早已有之,至少隋唐时期就有例子。
有个叫薛元超的,唐高宗时期的中书令,也就是宰相。他颇具才干和才华。有一回唐高宗说:有了薛元超在中书机构,其他人也就多余了。唐高宗离开长安去洛阳,还特意留薛元超在长安辅佐太子。
这么一个位极人臣的事业成功者,却常常心怀不足,有一回对左右说:“哎,虽说我荣华富贵,却有三桩遗憾。第一,虽然做宰相,却不是进士出身;第二,老婆不是贵族出身;第三,不能参与编写国史。”三大遗憾中,把不是由进士出身摆在第一位。因为薛元超在朝当官是承袭父亲勋位而来的,也就是说,薛丞相是顶职上来的,不是考上来的。所以薛元超对自己不能由科举出身而耿耿于怀。学历的位置,在当时天下人的心目中可谓重矣。
做大臣的如此,甚至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这种心理。隋朝开创了中国科举取士的局面,将其摆到了很高的位置。隋炀帝有一次对大臣们说:“我的学识才华,不比你们差,哪怕参加科举考试,也能夺第一名,也是应该
p*******1
发帖数: 13
2
三,科举
如何扬优汰劣,我所学不多,只略微讨论科举制度。我的观点是:科举作为一种政治制
度,防止了社会形成封闭的特权阶级,实现了权力阶层的自我更新。同时,“防止封闭
的特权阶层产生,实现权力阶层的自我更新”应该作为建立政治制度的判断标准。特别
地,一切“民主”的制度也应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而美国的选举制是达不到这个标准
的。
美国所谓民主,只是一个阳谋。什么是民主?不管民主来源如何,定义如何,民众理解
的民主就与儒学的大同社会一样,是没有特权阶级,由社会的优秀成员领导全体人民共
同进步。不管选择怎样的形式,根本判据之一是这种形式有没有导致一个封闭的特权阶
级!纵观西方历史,无论是政治还是宗教,无论是罗马还是美国,无论是元老院、恺撒
还是议会、总统,形式、宣言种种,结果都是一个:一个封闭的特权阶级统治、压迫国
家和民众。美国选举再花言巧语、如火如荼,选举日耗千金,全凭政治捐款,何人有钱
捐款,无求为何捐款?规模越大的选举,只是使权力中心越牢固地掌握在经济集团手中
,其政治主体始终是一个封闭于大众的阶层,如财阀,如家族。特权阶级最可怕之处不
在于特权,而在于封闭。封闭则与民众利益截然对立,
h****n
发帖数: 141
3
就科举本身而言,唐宋明清四朝的差别很大,尤其是宋明两朝,统治阶级本身就大部分
是科举出身,怎又能说这制度是毒害,是愚民?但如果科举不是遗毒,那为何要废掉呢
,而且从此没有复辟过。
C********g
发帖数: 9656
4
任何政策和措施都有时效性。
科举在中国从未废除,只不过形式和内容都有所改变;1950-1990年间的高考、现在的
公务员考试,都是科举。
1905年废除的只是考四书五经的科举。
B****s
发帖数: 1509
5
科举制度之前,我能理解,隋唐之后科举已立,是怎么个情况我疑惑啊,所以请教板上
达人释疑。
[在 molen (molen) 的大作中提到:]
:汉朝没有科举。

:...........
p*********3
发帖数: 8525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论宋明科举的不同
宋代与唐代相比,的确不看重谱牒和郡望了,考试成绩最重要,而且考卷密封,无须象
唐朝那样行卷,获取上层的称誉。但是宋代文风鼎盛,水平很高,非世族想考出好成绩
也不容易。只不过从士族的代代有人做官,变成世族的每隔几代就有人中举做官而已。
而且宋代重文官,文官全部科举产生,有严重的副作用:(1)武将受歧视,对外孱弱
;(2)胥吏没有上升空间,“宋押司”最早也是受了儒家教育“自幼熟读经史”的,
但最后还不是成了黑社会?
宋代汉族读书人跟赵官家太紧,宁肯跳海也不投降,今天喊“取义成仁”,明天嚷“丹
心汗青”,镇住了有奶就是娘的蒙古人。蒙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严重缺乏相同的价值
观,最终信不过汉族士大夫。解决方案?引进大量中亚穆斯林取代汉族士大夫,后者大
体而言底层化、边缘化了。
明代驱逐鞑虏,阉割穆斯林,恢复中华。但宋代之前的世族差不多100年没生意,和非
世族没啥区别了。而且,朱元璋出身淮右布衣,家里人饿死多半,遂成为超级愤青,极
端痛恨元朝官吏。
他当政以后,科举考试全面标准化--八股文。
这对底层读书人是天大的好消息。为什么?格式标准化,考题范围圈定了,那么你不用
花钱买一屋子参考书了。
相...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4405
7
数学的一个高峰,魏晋时期数学家刘晖,祖冲之父子,刘晖的那一套其实就是微积分的
起步
祖冲之高的东西要更玄乎一些
缀术这本书,到了唐朝,学官们包括传奇人物李春风袁天罡都理解不了,慢慢地就失传了
在日韩也作为教科书后来也失传了
很明显,如果没有一套精密的方法,凭借算筹这种落后的工具
能把圆周率推到小数点后面七位。
唐朝有了科举,数学就迅速落后
元朝又牛逼了,一个是交流,一个是科举地位下降很厉害。
科举不考数学,不靠自然科学,肯定就会造成地位下降,没人去学习研究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交流,交流就能发现很多优秀的东西
比如说阿拉伯数字,用起来明显方便
欧几里德公理体系等等,字母表示数,即便使用部首来表示,也方便多了
T*******x
发帖数: 8565
8
科举制度本版讨论过好多次了,总体感觉是不够提气。
科举制度无疑是个好的制度。但是没有发挥多大作用--这是从结果上来看的,毕竟中国
近代总体结果是落后的--那么必然有一个坏的东西制约了它。我很希望把科举制度拔高
到人类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伟大制度,那么必然有一个无穷邪恶的东西制约了它,我们要
把那个东西找出来,打倒它。
目的是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自信。要在历史思想文化制度中去寻找。这个不容易,因为
我们毕竟整体结果落后,很容易得出结论说古代也乏善可陈。要想拔高一个古代的思想
文化制度,必须要找出一个无比邪恶的东西制约了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实际情况。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okchoy (bokchoy), 信区: Military
q*d
发帖数: 22178
9
通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拿到位置的正是科举制度最杰出的
人才.不是说拿一朝一代的状元说事,而是N朝N代那几百上千的状元,
就没几个能知名的,
历史贡献不如草莽,这不仅是事实,而且是统计事实.
一个选拔机制选出来的都是庸才,那就是失败.
赵匡胤,朱元璋,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位置谁给的?
能留名有大贡献的,那也是自己挣得.
左宗棠会试屡试不第,中国历史上有几个进士状元的贡献比得过他的?
历史证明的能人科举制度偏偏选不出,选出的名义上最优秀的
却都是笨蛋,只能说这个制度太愚蠢.
b*****y
发帖数: 846
10
状元几年才一个,又不是状元才能当官,历史留名的当然少。
赵匡胤,朱元璋这种人跟科举有什么关系,难道科举是要选拔造反的人才?
左宗棠也是举人出身,太平天国天下大乱,科举都停了,他也没机会考进士了。
b*****y
发帖数: 846
11
左宗棠,曾国藩正是说明了科举的作用,他们要不是以举人身份办团练,谁会听他们的?
科举就象军衔,政府管不了的时候,就听科举进阶最高的。
a*******m
发帖数: 14194
12
左宗棠还真不一定能考上进士,五十少进士,
进士还是很难考的。
中国的科举制选出来的状元,已经满足了皇上想要的要求了。
字写得好, 放到今天几乎个个书法家;
之乎者也搞得通透,这事是显然的;
文章诗词不错,那是肯定的;
至于治国,胸怀天下,有国际视野? 科举没考呀, 这能怪状元吗?
甲午崩盘,北洋舰队覆灭,满清灭亡, 跟他们自己科举出来的好状元,
两代帝师翁同龢,关系巨大!
一句话, 皇上用科举制控制知识分子,掌控王朝;
结果科举出来的状元们帮着皇上把朝廷埋葬了!
b**e
发帖数: 1476
13
你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科举是和平时期选拔官僚体系的工作人员的
不是为了战争,也不是选拔皇上的,
当然不能产生开国皇帝
说科举考试的内容看似不实际
那是忽视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实际上正是考了四书五经
才有了整个官僚体系统一的三观
至于实际政务,都是考上之后再派到各部门去历练的
科举还产生了乡绅这个阶层
这样从皇室官僚和基层宗族小农之间才有了连接纽带
w*******2
发帖数: 2199
14
你这不是瞎扯吗?
科举要是能把造反失败或成功的皇帝给选出来了,那才真正是科举制度傻逼了
科举制度本意难道不是给皇帝选职业代理人?
t******z
发帖数: 2929
15
科举加上人民直投留罢.能拉下西方民主美国民主十几条大街.
别说拉下十几条大街,就是拉下西方民主上千年都可以.
科举至少上千年历史了,西方那时候还是中世纪贵族封建分封政体.
中国就是没搞明白,有了科举,根本就不需要向往选举.
选举只是某些小行政级别的自治或者区县级人大代表用一用就可以了.
想搞民主,把弹劾权开放给定期的人民直投,选举在古代大国搞不了.
看在任表现,决定下一个任期的留罢,古代大国搞得了
循环崩溃被克制,古代都行,更别说现代了.
看在任表现,连竞选都不用,自然也就不需要竞选资金和被财团控制来回忽悠.
还能中央选材,异地为官,想搞独立分裂的那当然不行了.上下兼顾,全局和局部兼顾.
t******z
发帖数: 2929
16
明朝不灭亡的办法:科举+人民定期留罢投票(原创)
明朝如果有人想到这制度,科举加定期任期末人民留罢投票,明朝亡不了。科举照旧,
就是加个任期末的留罢投票,改造一下那个万民伞和留靴,统计结果形成万民表送往京
城,决定官员下一个任期的升迁和留任,从而起到反馈民间意见的作用,选拔任命还是
照旧。古代那时候也不可能搞选举的。
农民人多,如果有定期的选民留罢投票,至少可以留罢掉一些找农民多收税的官,留罢
掉克扣赈灾粮食和款项的官员,支持收工商税的官员,对朝庭政策起到反馈作用,赈灾
的时候做假和克扣的官会少很多,官员们懂得兼顾农民的情况,农民起义会少很多,明
朝避免两线作战,明朝是亡不了的。
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就有实现我设想的这个民主体制的社会基础,更何况现在.
中国古代总比现在的社会情况糟糕很多,社会技术条件也糟糕很多.
b****l
发帖数: 23606
17
你这个例子太差劲了。
对照以前看的话,习胖是皇帝,显然不是科举的。小琳不是官是吏,也不用科举,
新宇和刘源,他们都是军队职务,武官,也不需要科举。
能再有点文化嘛?
n****l
发帖数: 3375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应该恢复科举及精英政治
无论高考还是现代的各种考试都是以考书本为主
比如语文的作文考试无非都是一些考下简单的遣词造句,并不考谋略
而古代的科举考试,经常是让考生做文章论述天下大势,论述治国纲领,论述外交谋略
,论述意识形态,通过这种考试考上来的是真正的精英中的精英。
只有通过极高难度的科举制度,考上来的人才,屁民才会佩服的五体投地,不敢造次。
而这些真正的精英往往在做人修养、处世方略、治国齐家、文化内涵方面都有极高的
造诣, 比起共党的这些干部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所以国家重新恢复科举专门提拔治国人才,高考只负责培养理工人才。
B*Q
发帖数: 25729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科举才是立国之本
俺今天早些时候
思维比较发散
讲的不大清楚
意思是这样的
科举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
是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
几个亡巴外发硬是给砸了
结果
现在倒退到魏晋时期的门阀举荐制度了!
同学们!
帝制不必恢复
但科举必须有
中华才有希望
内容可以与时俱进
但型式必须原样保留
科举上来的官员
我们必须保护
要允许他们贪
但要有个制度
按考试成绩和级别
安排贪的规模
对于越级贪腐的
要严惩不怠!
B*Q
发帖数: 25729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恢复科举势在必行
哎呀
同志啊!
批判科举制度的人
其实是没有历史发展观
科举的形式和制度是蛮好的
内容与时俱进就可以了
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
建设在民主共和体系下新科举
c***z
发帖数: 6348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刷题,科举和造反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haoz (没钱也任性),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刷题,科举和造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0 13:58:41 2015, 美东)
俗话说的好,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古代群雄争霸的时候,也琢磨着怎么招揽人才。小军阀比较饥渴,见人就拉着手问:“
先生何以教我?” 就像现在的小公司,面试就问问project怎么做。
大军阀家大业大,不怕招不到人才,有人投奔,让手下谋士去谈;或者更大的军阀就开
科举,天下才士争相入帐,大家排排坐,阐述茴字的写法。就像FLAG,有人来就让code
。大家一般也就认了,想着以后慢慢往上爬,或者弄个一亩三分地做富家翁。也有脾气
大的牛人,把笔一摔就走人了。
更有聪明人,觉得科举没前途,有前途的是杀官造反受招安。于是许多人就搞startup
,梦想有朝一日造反成功,或者被招安。当然大部分是被灭的死死的。
g***t
发帖数: 7544
22
你是说唐、(北)宋的科举还是明清的科举?这两个科举根本不是一回事。
l********o
发帖数: 5629
23
帝制,科举什么的都是中国人熟悉的东西,刻在中国人的灵魂里。和中餐一样。
搞帝制,99%的人是支持的,关键要配上科举,有了科举知识分子就不反对,帝制完全
可以延续下去。
类似的阿拉伯人要信仰穆斯林。
都是好事,应该继续下去。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科举有个p用
科举是站队选择。考生们都提前打听到主考官等人选 然后做文章就拼命想把政治观点
像主考官认同的政治倾向性使劲靠拢。
会做文章就好使会演讲 会察言观色 回审时度势一样。和智商也没啥联系。
[在 F250 (帝城春欲暮,能饮一杯无) 的大作中提到:]
:科举现在看不合时宜。
:但古代还是一个有效的筛选方法。 起码能选出一批智力远超过平均值的人,适合做
当文职人员。
:就是现在,民主选举,上级任命,也有各种弊端,其实也没比科举好太多。
g***t
发帖数: 7544
25
中国文学差正是科举发达的结果。
王安石改革前科举是六艺并举,所以唐、宋的诗、词、散文百花齐放。
王安石改革包括科举废六艺只取策论,到朱元璋八股取士,中国文学其
他艺术形式彻底萎下去了。
楼主大概没读过八股文。八股文也可以写得非常漂亮的。

发帖数: 1
26
现在的公务员不是以前吏的地位,公务员考试肯定更接近于科举,这点是没错的。
美国上大学也要考试、考核,也不能就说是实行科举了。
纽约时报无理取闹,加丢人现眼。
这么一个大报常识性的东西弄错不应该。
土鳖国与其他国家区别 而且比较对等于科举的,就是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Y*****2
发帖数: 38613
27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曾经延续一千多年的古代科举,其最后一次考试试题是什么呢?1904年7月4日,
清朝光绪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殿试,试题如下:
第一场史论: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
其说未尝不效论”。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
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
,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
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
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
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
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
B*****g
发帖数: 34098
28
代“虎妈”调教出俩状元 科举史上绝无仅有http://www.creaders.net 2012-07-03 1
8:34:33 新浪
中国历史上有几位有名的母亲:孟母(择邻)、徐母(骂曹)、岳母(刺字)、洪母(骂
畴)……都是教子有方的母亲典范。其实还有一位,只是近百年来不大提起——宋代的陈
母,她培养出两位状元。
陈母姓冯,嫁给阆州(今四川南充一带)小官吏陈省华为妻,育有三子:陈尧叟、陈
尧佐和陈尧咨。在陈母的督责下,三子刻苦攻读,陈尧叟和陈尧佐于太宗端拱二年(公元
989年)同年中进士,陈尧叟还高居榜首,成为状元。十年后,三子陈尧咨也高中状元(真
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 一家子出了俩状元,在中国科举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事

这位状元大哥陈尧叟后来在广东广西做转运使、安抚使,把中原医术带给岭南少数
民族,还把苎麻、木棉等经济作物引入两广,对岭南的开发建功不少。他还奉命出使交
州(今越南),妥善处理与黎桓政权的关系,为南疆的平安和谐做出过贡献——不知今天
两广百姓还记得他吗?
不过状元哥哥的政治功业却赶不上进士弟弟。二弟尧佐一生功绩主要体现在治水方...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699
29
最大的贡献 是基因的 优胜劣汰。
当时人口少, 会读书的 可以娶多个女人,
智商低的 找不到老婆,由于当时人口少 ,
这种优胜劣汰 对今天的 汉民族, 提高智商
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用简单数学来得出提高了大概10%
从90 提高到 100左右.
这就是 汉人 和周围没有科举民族的差距。
这跟犹太人 ,天天读圣经一样 ,淘汰 智商低的基因。
现在的 edi equity, diversity, inclusion 都是 对基因的 劣胜优太
不过 现在人口基数大 影响不大
中国可以长期统一 只有一个原因:不是科举, 是地理位置。
你看看 中国地图 就知道。
汉族只有 北方的威胁
满族 的加入 ,就没威胁了。
然后 就是 工业革命了,这时候 再多的科举 也没用。
因为地理位置 保护 不了中国了。
实际上 蒋介石 可以打败日本 持久战 靠的也是中国特殊的
地理环境
不过 主要还是靠米国。
c***z
发帖数: 6348
30
来自主题: DataSciences版 - 刷题,科举和造反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haoz (没钱也任性),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刷题,科举和造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0 13:58:41 2015, 美东)
俗话说的好,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古代群雄争霸的时候,也琢磨着怎么招揽人才。小军阀比较饥渴,见人就拉着手问:“
先生何以教我?” 就像现在的小公司,面试就问问project怎么做。
大军阀家大业大,不怕招不到人才,有人投奔,让手下谋士去谈;或者更大的军阀就开
科举,天下才士争相入帐,大家排排坐,阐述茴字的写法。就像FLAG,有人来就让code
。大家一般也就认了,想着以后慢慢往上爬,或者弄个一亩三分地做富家翁。也有脾气
大的牛人,把笔一摔就走人了。
更有聪明人,觉得科举没前途,有前途的是杀官造反受招安。于是许多人就搞startup
,梦想有朝一日造反成功,或者被招安。当然大部分是被灭的死死的。
m****5
发帖数: 1131
31
比起现在的太子党终身制,古代科举制度真太公平了!
比起现在的太子党终身制,古代至清末的科举制度还是挺公平的。状元进士哪一个不是
凭真才实学考出来的?!最关键的是平民百姓也有机会。穷书生靠苦读书当上大官的比
比皆是。比如范仲淹,...
看现在的鞋胖,小零,新鱼,榴园,他们凭的啥子?
s**d
发帖数: 18498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isingChina 讨论区 】
发信人: szbd (小破猫), 信区: RisingChina
标 题: 继往开来:对现代科举制度的思考(兼论民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5 10:55:39 2008), 站内
发信人: particle1 (血仍未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继往开来:对现代科举制度的思考(兼论民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3 22:44:43 2008)
虽然思考很肤浅很混乱,写出来还是写得太多,下面是节选。
美国所谓民主,只是一个阳谋。什么是民主?不管民主来源如何,定义如何,民众理解
的民主就与儒学的大同社会一样,是没有特权阶级,由社会的优秀成员领导全体人民共
同进步。不管选择怎样的形式,根本判据之一是这种形式有没有导致一个封闭的特权阶
级!纵观西方历史,无论是政治还是宗教,无论是罗马还是美国,无论是元老院、恺撒
还是议会、总统,形式、宣言种种,结果都是一个:一个封闭的特权阶级统治、压迫国
家和民众。美国选举再花言巧语、如火如荼,选举日耗千金,全凭政治捐款,何人
d*****s
发帖数: 647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纪大嘴说清朝亡于废除科举
本人不认同其观点,觉得清朝还是亡于落后的科技。
纪连海: 清朝灭亡因废除科举制 取消高考肯定乱(图)
本文网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10/3/21/gb2312_81799.html
“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因为一开始它排不上第一”。昨日,市科技馆“科技·
人文”大讲坛首场讲座开讲。著名学者纪连海一开口,就抛出这一雷人观点。
在谈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时,他还借题发挥,旗帜鲜明地反对取消高考,并称:“
清朝灭亡,就是因为取消了科举制度。”
雷人之一
孔子任教
升学率只2.5%
纪连海演讲题目为《科技进步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是他为重庆科技馆“科技
·人文”大讲坛量身定做的专题,属全国首讲。
“这灯泡为什么就亮了,我真没学好。”一登台,纪连海就谦虚表示,自己讲古代
科技是扬长避短,讲得不好还请多包涵。整整2.5小时的讲座,全场座无虚席,还临时
加了100多个座位。他诙谐幽默的语言,个性十足的历史解读,让观众频频发出会心笑
声。
有人问:“什么样的学校和老师比较好?”纪连海说:“孔子是万世师表,他的
3000学生,成才的只有72人,相当于升学率只有2.5%
d*****0
发帖数: 68029
34
TG从来不否认从举孝廉到科举是有进步性的,教科书里也把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一大政治
成就
l*********y
发帖数: 1011
35
科举制度不是,科举内容是的
w******t
发帖数: 16937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科举真是中国的一大伟大发明
科举是精英们最痛恨的制度之一。

看看科举以前的九品中正的门阀制度, 吊丝世世代代是吊丝, 高富帅祖祖辈辈都是高富
帅.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56
a*********n
发帖数: 2526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科举真是中国的一大伟大发明
科学和技术应该分开考虑. 科学发展是3,4百年前开始的,技术中国古代至少明以前在世
界上也不输与别的国家
科举以前的中国技术发展并不比科举后更好. 现在中国科技落后和高考应试教育没什么
关系, 要说和什么有关系, 在中国高校混过的都知道, 这里就不多说了
a*******e
发帖数: 3897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WQ (TTL Recal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看看你能中状元不?看懂多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9 23:30:07 2012, 美东)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看看你能中状元不?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
,其说未尝不效;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
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
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
,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55301
39
科举之前,除了造反,基本没机会。
科举之后,有机会,但万分之一的机会。
d*****u
发帖数: 17243
40
考试选拔的是遵守制度并在制度内优化结果的人。
这是农业民族所擅长和推崇的。
明清时期科举几乎被江浙人垄断,那个时候中国文化却发展最慢。
近代以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几个省,科举都比较差。
O****X
发帖数: 24292
41
科举考试也是被几个集团所垄断
混不进圈子的想考上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科举的所谓很多优点都是神话而已
Y**********g
发帖数: 4840
42
科举当初在唐宋的时候是先进的
原来的朝廷要依靠官僚,官僚的出身主要是世家大族
隋唐之际,为了抑制氏族,科举开始兴起
其先进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几百年之后成为制度,其重要性在国家管理人员选拔占决定性之后,公平性就要以
制度来保证,那么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超出了个人意志可以改变的范围
选拔人员,也是这个制度产生的
选拔标准,也是这个制度内部选定的
这个标准经过几百年的自我强化,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僵化的不可更改的体系
明朝以后的思想僵化已经不可避免了
什么自由民主法制的系统完全存在同样的问题
O****X
发帖数: 24292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科举辩护,兼谈李约瑟问题
科举和科技没有直接关系,科举只是帮助和谐稳定
但是和谐稳定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却是科技发展的天敌,科技发展的动力来自杀戮战争,
以中国的体制,就是几千万年也发展不出现代科技,只会搞出些妖娥子
f****r
发帖数: 5118
44
南北榜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统一形势发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体现了朱元
璋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贯政策,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以后遂成
定制。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落后地区考生的学习积极性,平衡政治关系,
乃至维护国家统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科举制度。但是,朝廷政事多被精于理学的南
儒把持,而理事者了了无已,明朝政事逐渐趋向腐败和混乱
其实,在北宋,南北榜就搞得很厉害。北宋名臣寇准,陕西渭南人,正宗北方人士,当
过宰相,当过主考,是个在历史上很正面的人物,但他主考科举,特别不公正,明目张
胆地搞地域歧视。有年,他担任主考,江西萧贯脱颖而出,高居榜首,寇准很不爽,「
南人下国,不宜冠多士。」硬是把萧贯的状元拿掉,把山东平度人蔡齐升为第一。这般
事情,按说是应该暗箱操作的,但寇准公开宣扬,逢人就说:我又为中原夺得了一个状
元;词人晏殊,也是江西人,有神童之誉,14岁参加高考,是个少年大学生,宋真宗对
他爱赏有加,特擢其为「同进士」,寇准极力反对,理由很不靠谱,只是一条,晏殊是
「江外人」,也就是他不是北方人,就是王朝的「外人」
z**********e
发帖数: 22064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Joke
标 题: Re: 科举制度的时候,代考会砍头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0 01:14:26 2015, 美东)
他不是代考代的,而是装屄装的。
他本来考秀才、举人都是第一名,而且早就名满天下,所以去北京考会试,认为自己必
中状元。
你牛屄就牛屄吧,别瞎牛屄啊。
他去拜访一个同乡前辈,那人早年中进士,已经是很大的京官。京官一看大名鼎鼎的小
同乡上门拜访,也很高兴,就拿出几道题目让他做。
明清两朝,秀才举人考的都是八股文,进士考的是策论,类似于时政议论文。
他照着命题写文章,写得很好,那京官看了很高兴。
他在北京,也有很多粉丝,出门的时候后面跟着一大帮。
他就把他根据同乡前辈命题写的文章给这些粉丝,说是请他们“指正”,其实就是在牛
屄,在炫耀。
要命的是,那个京官不知道,自己就在这年被皇帝任命为会试主考官(唐伯虎去拜访他
、他给唐题目时还不是),他也没多想,就把自己给唐的题目出在会试上了。
结果可想而知,有人就给举报了,说主考官给唐伯虎漏题。
这可是...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46
人们常说,科举乃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最大程度地选拔了有用之才,使得贫寒人家之子
能够凭自己的本事进入仕途,也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既为考试,就有作弊。咱在网上看过的当年的手段,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最出奇者,
莫过于将小抄夹于菊花之中,被查出之后,居然诬赖是旁边的举子扔过来的……后来的
事,哎,三俗啊,写不下去了……
科场弊案若发,处理极为严重。
咸丰八年,顺天乡试考举人。主考,是已63岁的柏葰。此人乃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
士、户部尚书、协办大学术,官从一品。快到退休之年,还得了个美差,自是喜不自禁
——为何是美差?并非说可捞钱,而是可以收很多徒弟啊,凡录取的,不都得感谢他么?
然乐极生悲。科举虽一定程度上公平,但仍有歧视。比如倡优之人——也就是戏子——
不准考。但那年,第七年却是个戏子平龄。这下,不满之声一哄而起。士子不能得罪啊
。于是,免不了要派人来查。钦差们的来头可真不小——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兵
部尚书陈孚恩和全庆——查出的问题更不少。什么卷不符啊、什么送礼啊……反正一堆。
皇帝大怒啊。顺天就在我眼皮子底下,你们竟敢如此欺我?于是,一品大员柏葰——考
后,刚升了正...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47
科举的制度是好的。科举的内容需要改进。
b*****y
发帖数: 846
48
科举在晚清题库已经严重不对了,至少明以前的科举考治国策,但晚清是几千年未遇之
大变局。
题库应该与时俱进,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没有错。现在公务员考试是选拔吏而不
是官。
T*******x
发帖数: 8565
49
你这个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很对。
赵匡胤,朱元璋,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些人的出现是中国的不幸--它表征了中国经
济文化发展的进程又被打断了,而且是低水平循环往复。不是说这几个人造成了历史进
程的打断,打断很可能在他们之前上百年就产生了。每隔一两百年就出现这样一批人,
这是一个坏的现象。这是一个要避免的现象。科举制度在避免这个现象上似乎不成功。
科举制度应该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更基础的政治结构如果是皇权,我觉得这是对科举制
度发挥效果的最大制约。皇权是个邪恶的制度。
T*******x
发帖数: 8565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科举制度和资本主义不匹配
资本主义是资本为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有财产怎么来的?是在社会中博弈竞
争积累得来的。这个所要求的技能不是科举能选拔出来的。
当然科举选出来的应该是政府官员不是资本家。所以问题可能不成立
在资本为大的社会里,(政府)官员应该处在低下位置。这个怎么才能做到呢?
首页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