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 发帖数: 4048 | 1 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
http://www.chinakongzi.net/kzubb/showtopic.asp?topicid=2646
“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
“格物致知”为前提,即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
”。《大学》之八条目虽以“格物致知”为首,但长期以来,“格物致知”之说并未得到
充分的重视。最为理学思想源头之一,唐代韩愈虽在《原道》中重提《大学》之要,然而
重点仍在“正心诚意”而非“格物致知”上。直至二程才把对《大学》的重视落在了“格
物致知”四字上。南宋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继承了二程对于《大学》的观点,其作《
补传》高度概括地论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并把二程的思想作了纵深的推进。
就朱熹哲学而言,“格物致知”论不仅是对一般典籍的整理,更是根据他的“理气论”的
哲学结构而阐发的为学方法。同时,这还是阐述把外在伦理规则内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修
养论。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内外本末工夫的一以贯之,“精粗具到,统体兼尽
”(钱穆《朱子学提纲》)。用陈来先生的话说就是“朱 |
|
b*******n 发帖数: 1267 | 2 《大学》中“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发展从思想上
有所影响,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获得知识。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
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
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
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
中的确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这一段话,在孔子时代大概并不难解,孔氏本人
未做解释,孔门弟子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这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
很多歧义,每个人都想依据自己的哲学倾向对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释,这就使得在此问
题上,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
由此,我们今天倘要明白格物致知原意,就要把它放在 |
|
a*******e 发帖数: 3897 | 3 自从朱熹学派占学术界统治地位后,到清末引进西方文明也有四、五百年吧,怎么没有
搞出来一点自然科学比如生物学、化学或者物理学知识呢? 据说王阳明学习“格物致
知”,对着竹子研究了七八天,最后什么知识都没有得到,只好自创了一派。这么多的
知识精英格物致知,怎么最后几乎所有自然科学知识都是来自西方,咱们自己格致出来
的知识呢?
摘自百度:
解释 格物致知
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
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
,以至于今。现在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
,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英文翻译】:to 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 to study the nature of things |
|
b*******n 发帖数: 1267 | 4 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科学”
在儒家文化作为主流的 中国 古代没有“ 科学 ”这一概念;“科学”一词在中国出现
,概是近代的事。 然而,“科学”这一概念在中国近代形成又与儒家文化密切相关,
实际上源自于儒家的“格物致知”;从“格物致知”到“科学”,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
历史 时期。
一.
“格物致知”源自《礼记•大学》的“三纲八目”,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的“八目”
略写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yn66.com
宋代 理学 家重视《大学》,于是,“格物致知”成为理学家的重要概念。程颐、程颢
讲“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明理也” 。已经
包含了格 自然 之物的思想。朱熹更是明确地说要格自然之物,“天地中间,上是天,
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
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 |
|
n**r 发帖数: 1587 | 5 作者 逆旅过客
时间 15:23:59 4-6-2000
主题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转贴)
乐爱国 高令印
摘 要 朱熹的格物效知包括了格自然之物的科学研究活动,他本人在
格物致知中也进行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
思想和活动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朱熹 格物致知 格物穷理 科学活动
朱熹的思想体系以格物致知论最为重要,且最有影响。分析朱熹的格
物致知的思想与科学活动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朱
熹思想对当时正处于发展高峰的中国古代科技乃至后来的科技发展所
起的作用。
朱熹的格物致知以“理一分殊”为基础。“理一”即是“总天地万物
之理”的“太极”,但天地万物又各有本于“理一”且互不相同的理
,这即是“分殊”。朱熹较多地强调“分殊”,他说:“圣人未尝言
理一,多只言分殊。……不知万殊各有一理,而徒言理一,不知理一
在何处。且不论他如何能将自然之理与社会伦理道德之理总合为“理
一”,就强调“分殊”而言,他实际上承认自然之理的特殊性。就自
然之理而言,朱熹不只是抽象地谈论自然界整体的一般的理,更多的
是把自然界整体划分为部分和个 |
|
e***e 发帖数: 3872 | 6 作者 逆旅过客
时间 15:23:59 4-6-2000
主题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转贴)
乐爱国 高令印
摘 要 朱熹的格物效知包括了格自然之物的科学研究活动,他本人在
格物致知中也进行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
思想和活动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朱熹 格物致知 格物穷理 科学活动
朱熹的思想体系以格物致知论最为重要,且最有影响。分析朱熹的格
物致知的思想与科学活动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朱
熹思想对当时正处于发展高峰的中国古代科技乃至后来的科技发展所
起的作用。
朱熹的格物致知以“理一分殊”为基础。“理一”即是“总天地万物
之理”的“太极”,但天地万物又各有本于“理一”且互不相同的理
,这即是“分殊”。朱熹较多地强调“分殊”,他说:“圣人未尝言
理一,多只言分殊。……不知万殊各有一理,而徒言理一,不知理一
在何处。且不论他如何能将自然之理与社会伦理道德之理总合为“理
一”,就强调“分殊”而言,他实际上承认自然之理的特殊性。就自
然之理而言,朱熹不只是抽象地谈论自然界整体的一般的理,更多的
是把自然界整体划分为部分和个 |
|
b*******n 发帖数: 1267 | 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
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自”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
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
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
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
,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
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
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 |
|
发帖数: 1 | 8 老祖宗说的格物 和 研发自然科学 没有半根毛线关系。关于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明朝时候就有七十二种说法。之后更是层出不穷。
我觉得比较解释得通的说法就是 观察研究事物的规律 进而达到修心的目的。这里有个
本末的关系。 就是研究事物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 老祖宗的说法其实仅仅把这当成手
段。就是说 所有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以成圣 为目的的。说的夸张点就是说 这些人其
实就好像和尚 想通过观察花开花落 成佛悟道一样。
其实和自然科学没啥关系。
[在 awaydream (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妈的,盯着个屁竹子,非要格出宇宙最大最真的真理出来,
:不格成神经病才怪了。
:到了明朝,不好好做科学研究,光忙着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终于在科学上
:落在了世界的后面。
:悲剧! |
|
b*******n 发帖数: 1267 | 9 朱熹专门写了一篇《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
论纲要。其文如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
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
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
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按照朱熹的这个解释,所谓致知在格物,就是即物穷理
以致吾心固有之知。他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认为人本
来有知,天下之舞都有一个理,这样说来人“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如果
不是这样,那么就是因为他没有穷尽理。那么“格物”和“致知”是什么哪?我们来分
析一下。 朱熹曾说:“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上认得”,“本领全只在这两
字上。”(《朱子语类》十四)可见“格物”在朱熹《大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释经
一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 |
|
B*****e 发帖数: 657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llNye (),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格物致知:穆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2 00:59:34 2016, 美东)
格物致知:穆学
来源: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07276
1.穆斯林測不准原理(買買提測不准原理)
①.当你能确定一个穆斯林的位置的时候,你就不可能知道他是不是极端的。当你能确
定一个穆斯林是极端的时候,你就找不到他了;
②.一名穆斯林在开枪或者自爆前,我们无法确定这名穆斯林是极端的还是温和的;
③當穆斯林體重增加時,我們不知道他是變胖了,還是綁炸彈了。
④.一名穆斯林在把羊带去清真寺或者家里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名穆斯林是要艹羊还
是要吃羊肉;
⑤.你买切糕之前谁也不知道这块切糕几块钱。你不买切糕之后谁也不知道买买提要砍
你多少刀;
⑥.你永遠不知道他們白帽子裡面是不是一個炸彈或者一個單細胞。
2.薛定諤的女權主義者
当你看到一个自称的女权主义者,你并不能判断他是爱好女权还是虔诚穆斯林,除非她
开始赤裸上身或披上面... 阅读全帖 |
|
p*******r 发帖数: 4048 | 11 王道的重建:格物致知义解——《大学》新读之一
陈明
颜元《习斋馀录·言行录》称:“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
。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于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或许
受明魏校《大学指归》启发,钱穆先生的《大学格物新解》引入同属《礼记》之《乐记》
及其所蕴含的思维、意义相与发明,并将格物之“物”亦纳入致思范畴以求究格物致知的
底蕴,大大拓展了学人的索解思路。身为文字学家的裘锡圭先生即意识到,“要解决这个
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训诂学的一般方法”,而必须“以先秦时代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为背景
,对古人关于知与物的关系的思想作比较全面的考察。”
遗憾的是,钱、裘二文对格物的具体诂解,也跟习斋所谓“汉儒以来”及习斋本人一样,
带入正经时给人的感觉仍是“似皆未稳”。本文试图把思路进一步放大,从包括有《大学
》、《中庸》、《乐记》诸篇在内的《礼记》全书中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与
虞、夏、商、周的礼乐文化传统亦“述”亦“作”的基本关系出发,既充分重视“三王之
法”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又细心体察孔子之道在语境和情怀上的曲折,把《大学》置
于传统与现实、现 |
|
a*******e 发帖数: 3897 | 12 人伽利略、牛顿当年刚开始也都是学生时代搞科研,搞出名堂才进入体制的吧。咱中国
当年什么岳麓书院、东林书院,国子监,翰林院什么的,也是国家力量支持啊,县里的
公学还给秀才们每月二两银子生活费呢,折合到现在也四五百块人民币,超过很多研究
生工资呢。再说了,搞不出来科学,搞个科学萌芽也行啊,搞到最后连个人眼睛是球形
结构都不知道,还有螟蛉捉青虫给幼虫吃,国人统一认识是螟蛉认青虫为义子(鲁迅说
的);义和团打八国联军,说是把女人月经带放城墙上,洋鬼子的炮就炸膛了,这都
tmd什么玩意啊。怎么格物致知就格出来一堆这种巫术的东西?真要一堆人对着竹子格
致来格致去的,也能格出个植物分类学萌芽吧 |
|
s**********e 发帖数: 2888 | 13 好像古代的格物致知,观察事物的目的不是为了探索事物的真理,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儒
学修养上一个层次。观察竹子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竹子,而是为了更坚定的信仰孔子的
理论。 |
|
|
N*****d 发帖数: 310 | 15 格物致知和程朱理学仅仅研究了人际关系学,管理学,政治学,基本属于社会学。
王阳明的心学所说的知行合一在探讨理是什么,就是你的心。但是没有具体化、逻辑地
研究。更谈不上研究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了。。。
我觉得基本中国古人都去耗费极大精力谋取功名(科举),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然
,这就等于没有了探索科学的土壤。 |
|
B*****e 发帖数: 657 | 16 格物致知:穆学
来源: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07276
1.穆斯林測不准原理(買買提測不准原理)
①.当你能确定一个穆斯林的位置的时候,你就不可能知道他是不是极端的。当你能确
定一个穆斯林是极端的时候,你就找不到他了;
②.一名穆斯林在开枪或者自爆前,我们无法确定这名穆斯林是极端的还是温和的;
③當穆斯林體重增加時,我們不知道他是變胖了,還是綁炸彈了。
④.一名穆斯林在把羊带去清真寺或者家里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名穆斯林是要艹羊还
是要吃羊肉;
⑤.你买切糕之前谁也不知道这块切糕几块钱。你不买切糕之后谁也不知道买买提要砍
你多少刀;
⑥.你永遠不知道他們白帽子裡面是不是一個炸彈或者一個單細胞。
2.薛定諤的女權主義者
当你看到一个自称的女权主义者,你并不能判断他是爱好女权还是虔诚穆斯林,除非她
开始赤裸上身或披上面纱。在平时则表现为女权和清真的叠加态。当她面对同族直男的
时候,他会表现出女权的一面,当她面对黑绿大雕的时候,她就表现出清真的一面。
3.暴溫二象性
①.穆斯林既有恐怖分子的性質,也有溫和派的性質;
②.温和穆斯林就是你不满足他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7 你先搞清楚格物致知的内涵是什么,不是现在吹嘘的、或者洗地的理解的意思。和科学
风马牛不相及 |
|
x****6 发帖数: 4339 | 18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渐进迭代的社会责任、个人追求,很make sense:
从基础的个人品质慢慢上升到对家庭,社会和族群国家的责任,
你要是个庸人吧,至少把自己管好,把家人照顾好;
你要是个牛人吧,对你就有更高的要求
不管是什么人口,低端也好高端也好,都有属于你的calling,这样一来,社会就能和
谐;因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 |
|
x****6 发帖数: 4339 | 19 一针见血!!
这是一个很好的point,
但我想古代中国没有 足以推进这一想法的思想和认识论资源吧,
比如没有欧几里德那样的公里系统,这是格物致知入门的关键吧 |
|
|
w****2 发帖数: 12072 | 21 朱熹讲格物致知.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 中国 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语出《礼记·大学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郑玄 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
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朱子语类》卷十四:“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
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
:“《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箇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
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清 颜元
《四书正误·大学》:“ 李植秀 问‘格物致知’。予曰:‘知无体,以物为体……故
曰: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所以根本要看重理智,而出发便在研究自然(‘格物致知’)。” |
|
p****y 发帖数: 23737 | 22 作为儒家基本经典之一的《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所作,近
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大学》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
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
称为“四书”;程颐认为“入德之门,无如《大学》”。
《大学》尽管文辞简约,但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
入室以窥儒家之门。从为政的实用主义角度来看,《大学》对历代步入仕途者如何做人
、做事、立业均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和深刻的启迪意义。
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在作“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的第六专题曾经提到;“我们现
在要能够齐家、治国,不受外国的压迫,根本上便要从修身起,把中国固有知识一贯的
道理先恢复起来,然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复。”
如果仅仅从内容上来看,《大学》被古代学者界定为“初学入德之门也”。开宗明
义,就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继而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970 | 23 日前,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为我校物理系题
词“格物致知”,勉励师生弘扬格物致
知精神。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其意为研究事物以获得真知灼见。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从而追求最高理想——平天下。“格物致知”的内涵非常丰富,
“物”乃万物,“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作者]:物理系 |
|
j***g 发帖数: 11325 | 24 王阳明只是解释了一下格物致知吧。格物致知礼记里就有了。朱熹解释过。
就算是取自格物致知,起码叫陈格致还差不多。一个格字还非要往王阳明扯 |
|
w**********g 发帖数: 1985 | 25 谈谈我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点看法
一、引言
二、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对社会群体的意义
三、文化为什么需要革命,如何才能革命
四、从“经典”到“山寨”——文革失败了吗
五、未来的路在哪里
一、引言
这些年来,一直以强国论坛为帖子的首发站,所以在写帖子的时候,往往会以强国
论坛的放帖尺度为标准,主动的为自己划出一个边界,一般不会去讨论边界之外的话题
。但是,这篇帖子所讨论的内容,是绝大多数主流网站所不能接受的,而我又觉得这个
话题很重要,是我们现在很多问题的起点与根源,而且很有可能这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
社会演化的主要线索,所以我期望用直言不讳的方式阐述,以期和各位网友真诚探讨。
所以,这算是我抛弃身上“人民网审帖锁链”之后的第一篇帖子,也是我以华岳和乌有
之乡网友为交流对象而写的第一篇帖子。
抛弃“锁链”往往意味着获得某种程度的自由,对我来说当然是随心所欲阐述自己
观点的自由。但是,当一种崭新的自由摆在人们面前时,大多数人除了感到欣喜之外,
也会觉得有些茫然,这是一种面对未知时的茫然。“锁链”在身上戴久了,就成了一种
“习惯”,而“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往往意味着安全。抛弃习惯,其实还有另外一层
...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6 四 告子言性正确
人性本是无善无恶,也即是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告子的说法,任从何方面考察,
都是合的。他说:“性犹湍水也。”湍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我们说:“心理依力
学规律而变化。”告子在二千多年以前,早用“性犹湍水也”五字把他包括尽了。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意即曰:导之以善
则善,诱之以恶则恶。此等说法,即是《大学》上“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
天下以暴而民从之”的说法。孟子之驳论,乃是一种诡辩,宋儒不悟其非,力诋告子。
请问《大学》数语,与告子之说有何区别?孟子书上,有“民之秉夷,好是懿德”之语
,宋儒极口称道,作为他们学说的根据,但是《大学》于尧舜桀纣数语下,却续之曰: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请问,民之天性,如果只好懿德。则桀纣率之以暴
,是为反其所好,宜乎民之不从了,今既从之,岂不成了“民之秉夷,好是恶德”?宋
儒力诋告子,而于《大学》之不予驳正,岂足服人?
孟子全部学说都很精粹,独性善二字,理论未圆满。宋儒之伟大处,在把中国学术
与印度学术沟通为一,以释氏之法治心,以孔氏之法治世,入世出世,打成一片,为学
术上开一新纪元...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7 四 告子言性正确
人性本是无善无恶,也即是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告子的说法,任从何方面考察,
都是合的。他说:“性犹湍水也。”湍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我们说:“心理依力
学规律而变化。”告子在二千多年以前,早用“性犹湍水也”五字把他包括尽了。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意即曰:导之以善
则善,诱之以恶则恶。此等说法,即是《大学》上“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
天下以暴而民从之”的说法。孟子之驳论,乃是一种诡辩,宋儒不悟其非,力诋告子。
请问《大学》数语,与告子之说有何区别?孟子书上,有“民之秉夷,好是懿德”之语
,宋儒极口称道,作为他们学说的根据,但是《大学》于尧舜桀纣数语下,却续之曰: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请问,民之天性,如果只好懿德。则桀纣率之以暴
,是为反其所好,宜乎民之不从了,今既从之,岂不成了“民之秉夷,好是恶德”?宋
儒力诋告子,而于《大学》之不予驳正,岂足服人?
孟子全部学说都很精粹,独性善二字,理论未圆满。宋儒之伟大处,在把中国学术
与印度学术沟通为一,以释氏之法治心,以孔氏之法治世,入世出世,打成一片,为学
术上开一新纪元...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28 戴大明 - 格物”新诠"
http://www.confuchina.com/09%20xungu/gewu%20xinquan.htm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
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如欲修齐治平、明明德于天下,
“格物”是基础、前提和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格物”不当则“致
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然而对于一个如此重要的哲学、教育学范畴,
诸家训释虽聚讼纷纭,却未能刨根问底,彻底诠释,正如北宋司马光所批评的“未尽古
人之意”。
先秦时代,“格物致知”这句话大概并不是特别深奥的语言,故而用不着做什么解释。
但是汉代以降,由于文化断层等原因,人们对它的解释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东汉郑玄
为《大学》作注时,对“格物”解释说:“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
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礼记·大学》,《十... 阅读全帖 |
|
t*****r 发帖数: 39 | 29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6.html
102.无为有为
反过来也不可以说天天行菩萨道是“我有心”,这和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一样
的,我觉得老子很可能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他讲的和佛讲的相当吻合,你看“为
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我们做世间学问是增长
执着的,累积知见越学越多的,大学本科、硕士、博士、院士,知识越学越多,包括许
多所谓的佛教学者、那些习惯于用外道知见来批判佛法的人,书都读了很多啊说食数宝
入海算沙“日增”,而为道是日损的,修行是减的,减法执、我执的,是减的是负记帐
,不是我们修行以后有个大功德山在那里堆着,不是的,而是通过修行我们把自己内心
的种子旧债给消掉而已。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到最后我执、法执、种子库都去掉
了,就如药山惟俨禅师说的“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当你把我执、法执、种子库
都消干净的时候,真正纯粹的佛性就会出现(诸幻灭尽,非幻不灭---《圆觉经》)。
而当那个东西出现时,那种体认你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形容它的,说它是东西就不对了
,这是另... 阅读全帖 |
|
h**z 发帖数: 9751 | 30 格物致知可是中国传统概念,源于礼记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
天下
“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近代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
算学也一定是源于中国了,早就有九章算术这种书了。 |
|
h***i 发帖数: 89031 | 31 知识来源于实践
这是智商的基本标准
所以格物致知。
物者,非我。格者,演绎归纳。
王阳明决定对格物致知,这么一个过程,进行彻底了解。
他选择了一个物:竹子
那么很多问题来了,竹子为什么长得快,为什不不涨粗,为什么是空的
王阳明刨开一个一个的竹子,想了解竹子,很多时候,他觉得到了解决问题的边缘了
还是没有得到,他纠结了七天七夜,直到吐血倒下 |
|
h***i 发帖数: 89031 | 32 知识来源于实践
这是智商的基本标准
所以格物致知。
物者,非我。格者,演绎归纳。
王阳明决定对格物致知,这么一个过程,进行彻底了解。
他选择了一个物:竹子
那么很多问题来了,竹子为什么长得快,为什不不涨粗,为什么是空的
王阳明刨开一个一个的竹子,想了解竹子,很多时候,他觉得到了解决问题的边缘了
还是没有得到,他纠结了七天七夜,直到吐血倒下 |
|
w**2 发帖数: 724 | 33 有机猪
"猪,今年再不养了。"
初二的晚饭桌上,保姆姐姐恨恨地说。
”养伤了!“
"……"
"…………"
全家可怜巴巴地嘬着筷子接受了这一决定,失落中混杂着释怀的轻松感。
去年的那只猪养得全家陷入了道德危机。
话题还得从食谱说起。
作为巴蜀的人类,我们吃猪肉,吃牛肉。
吃羊肉(羊肉做法较少,立冬流行吃简阳羊肉汤,炖得白白的,再蘸加辣的青椒酱,羊
肠好吃到不摆了!!个人喜欢在调料中放白腐乳……被腐乳搅浑的酱汁被羊肠包住,咬
下去羊油香而不膻……)。
吃鸡(放敞养的粮食鸡深受推崇,一只能卖200多文,我家学江浙炖白果,炖得不能自
拔,无白果不成鸡汤……)。
吃鸭(越是老鸭越适合与坛子里的酸萝卜同炖,毛哥酸萝卜也是一种上佳的选择,淘宝
有售)。
吃鹅(双流花源镇上胖妹家的卤鹅真好吃啊,我家视之为成都第一,早饭下粥,是我重
要的起床动力之一)。
吃鸽子(煨的为主,也学两广烤,也可卤制,我家早饭还提供鸽子蛋)。
吃各种河鲜(无数鱼鱼鱼鱼鱼……)。
也、吃、兔、子。
——对,就是《撒娇娘们被甩了》一片中,那个隋棠不吃的兔兔……
为了描述兔作为家畜在川的重要性,已开文一篇详述之
http://www...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4 你说说什么叫《大学》的“格物致知”
[在 xiao86 (xiao86) 的大作中提到:]
:格物致知 确实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的元素,可是在王阳明格竹失败;这条思
:路就没人玩了。
:不过在当代可以对它进行诠释和革新,加以现代化,作为对现代有营养的古代思想资
源加以利用。 |
|
发帖数: 1 | 35 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所以,我后
来看书很注意联系实际。
-----------------------------------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主张,格物致知是理学的主张,这两个主张是打架的,王阳明曾说: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包子还说学王阳明是啥文化自信呢。 |
|
发帖数: 1 | 36 价值观越到核心,越不被事实撼动,这一点千古不易
刀尔登
互联网初兴的时候,有老先生担心:如果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获得随便什么知识,长此以
往,岂不要天下无渔民,弄得咱们没有皮皮虾吃?我宽慰他老人家说:才不会呢,有一
些人,就算不上学,没互联网,一有机会,也要弃渔而农林牧副之,这种不安本业的人
,原不必对他有什么指望;然而另一些,就像戏里萧桂英唱的,生在渔家,长在渔家,
从里到外,一副渔家打扮,知识越多,越是不改其志,又何劳担心?
人的一般立场,或容易被知识改变,最核心的那部分,却很难触动。假设我们原来相信
天圆地方,大地又由乌龟驮着,后来有新说,称地为星球,接受这种知识,并不困难,
毕竟谁也不是乌龟的亲朋故旧,没必要维护它的声望。但假如这新说是我不喜的人提倡
,又假如我是某种集群主义者,一向以为自己所属的集体天下第一,只有别人欠它的,
没有它欠别人的,那么,要接受这新说,就难免闷闷不乐,难免要去证明你说的虽然不
算错,但多半是抄我的,或者本地情况特殊,偏偏就是方的,等等。
这里做例子的,还只是表层的观念,纠缠固结在后面的,还有更深的。经常,知识越少
的人,越是融通,而有些学富一两车、七八车...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1919 | 37 知乎用户
其实这两本书完全展示了文科生和理科生各自的思维方式还是挺有意思的。
《新宋》这本书由于写的比较早,所以说在我们现在看来不能忍受的。比如抄诗,比如
很随便就著书立说这些点,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人在意。而作为后来者的《宰执天下》在
这方面就很好地规避了。
不过《新宋》的主体脉络还是很清晰的。通过诗文或立功等方式进入权力中心。有了权
力之后再使用,包括著书立说等方式引导舆论,开启民智,建立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开明
的政治框架。有了框架之后,再通过各个政策提升国家实力。甚至稳步进入资本主义,
这也是大部分的历史穿越小说的套路模板。然而这些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通过个人是
很难改变历史的。这中间甚至会出现退步,就比如像罗马共和那样开历史倒车。因为个
人所做的毕竟有限,所以主角们只能散播各种思想。在各个地方都埋下一点先进的种子
。这样哪怕开倒车也总会有希望。算是文科生特有的浪漫主义吧。(大体上是通过政治
制度的改变来改变国家)
而《宰执天下》就更是简单,从头到尾主角做的只有一个事情————发展生产力。不
同于《新宋》建立制度顺便发展科技,《宰执天下》里面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位最
重要的事来做优先... 阅读全帖 |
|
b*******8 发帖数: 37364 | 38 所以说中国大一统以后每况愈下。
当年秦国都有勇气打破贵族世袭永恒,大家都要积攒军功,军功也不能世代传下去。
中国人做科研,不是对事论事,而是人情最大。都怪儒家风气不好,其实儒家根本是说
先格物致知,然后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就得遵循自然科学的规律。这第
一步最基础的,就没做好,直接搞上面的治国平天下了。楼歪歪了。 |
|
发帖数: 1 | 39 浅谈古时的大学之道
文/清源
2011年一位大学教授在达沃斯论坛(Davos, Switzerland)发言中谈到,中国大陆过去
几十年的教育是失败的,失败在于没有重视培养自主有创造性的人和有道德的人。他甚
至说,如果所有的学校都取消了,中国人的知识水平会大大降低,但中国人的道德水准
会大大提升。“因为我们从小学开始,每一步走过来,都培养大家在说假话。”
上面所言切中国弊,很有道理。且看今日,国内高校林立,学子众多,却没有培养出一
位大师。相反,学术造假成风,师德沦丧,学生高分数低素质,原因在哪里?我们来对
比一下古今教育的差别就可以窥其端倪。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传统理念中,德乃立身立国之本,所以从天子一直到庶民
百姓把修身看作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教学即育人,最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道德。《论
语》中讲,“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
习文化知识不是教学的根本,首先要培养人的德行:孝悌、仁爱、恭谨与诚信,如果还
有余力,就可以进一步去学习文化知识。
《大学》也阐述了古人的为学之道。《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门
生曾参所作。《礼记》...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0 刀尔登
互联网初兴的时候,有老先生担心:如果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获得随便什么知识,长此以
往,岂不要天下无渔民,弄得咱们没有皮皮虾吃?我宽慰他老人家说:才不会呢,有一
些人,就算不上学,没互联网,一有机会,也要弃渔而农林牧副之,这种不安本业的人
,原不必对他有什么指望;然而另一些,就像戏里萧桂英唱的,生在渔家,长在渔家,
从里到外,一副渔家打扮,知识越多,越是不改其志,又何劳担心?
人的一般立场,或容易被知识改变,最核心的那部分,却很难触动。假设我们原来相信
天圆地方,大地又由乌龟驮着,后来有新说,称地为星球,接受这种知识,并不困难,
毕竟谁也不是乌龟的亲朋故旧,没必要维护它的声望。但假如这新说是我不喜的人提倡
,又假如我是某种集群主义者,一向以为自己所属的集体天下第一,只有别人欠它的,
没有它欠别人的,那么,要接受这新说,就难免闷闷不乐,难免要去证明你说的虽然不
算错,但多半是抄我的,或者本地情况特殊,偏偏就是方的,等等。
这里做例子的,还只是表层的观念,纠缠固结在后面的,还有更深的。经常,知识越少
的人,越是融通,而有些学富一两车、七八车的人,接触的新知越多,性子越乖戻。
说到这里,想...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456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Reader
标 题: 余英时:李约瑟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7 17:57:47 2013, 美东)
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谓“李约瑟问题”只能是一个
“假问题”。我们可以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但事实上,中、西
这两种“科学”同名而异实;二者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测量或比较,也就是“
incommensurable”的。
余英时
我的老朋友陈方正兄费了多年功夫,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继承与叛逆——现
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即将出版)。早在撰写期间方正便已约我为此书写
序。虽然我是一个十足的科学门外汉(“ignoramus”),当时却一诺无辞,大胆地接
受了这任务。这不仅仅因为我们之间存在着半个世纪的友谊,更因为本书的主旨涉及了
我所关怀的中西文化异同问题。
我最初打算就本书的主题作点独立研究,如稍有所得,则可以和方正的基本论点互
相印证。这是我为友人学术著作写序的习惯,虽然比较费力,却也颇有切磋之乐。但...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1028 | 42 题目没错,就是贾宝玉撕扇子,不是晴雯,主意是贾宝玉出得,扇子是他的。撕!为什
么撕?那番道理也是他讲的:
宝玉笑道:“你爱打(上接晴雯说的打盘子得事,指打盘子,其实和撕扇子一个道
理)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
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
东西得,你喜欢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它出气,这
就是爱物了。”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这段后来被成为贾宝玉的“爱物论”。
我一直很奇怪,其中两句,“你爱这样,我爱那样”,中的“你”指的是谁,贾宝
玉这是跟谁闹这么大的脾气?
直到我读了《朱子语类》,才知道“你”原来指得就是朱熹老人家。他老人家特别
爱拿扇子做比喻,“扇子之物出现之前, 已有扇子的道理, 据此制作扇子。”“譬如扇
子,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才放下时便只是一个道理;及摇动时,亦只是这一个道
理。”
他老人家讲“格物致知”,任何事物在它...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3780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fringster (爱格物致知), 信区: Faculty
标 题: 大家给参谋参谋手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7 13:29:15 2011, 美东)
发信人: fringster (爱格物致知), 信区: PDA
标 题: 大家给参谋参谋手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7 13:23:11 2011, 美东)
以前一直用prepaid,觉得还可以,ld也用这个,没有必要买一个计划,就觉得prepaid
的手机信号不是太好,毕竟是t-mobile,不能指望太多
现在要找工作了,faculty的那种,不久会有一些interview和campus visits,要使用
prepaid的就觉得不好了,绝对不是虚荣,但是还是觉得用一个有档次的手机能有一个
好印象,而且,信号可能会更好一些,觉得iphone4或者iphone4s最理想
至于服务商艘了艘,发现verizon得不错,据说服务质量最最靠铺。上网一看,下拉一
大跳,要一个月大概80多块,才能买最最基本的,谁给看...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6472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fringster (爱格物致知), 信区: Faculty
标 题: 大家给参谋参谋手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7 13:29:15 2011, 美东)
发信人: fringster (爱格物致知), 信区: PDA
标 题: 大家给参谋参谋手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7 13:23:11 2011, 美东)
以前一直用prepaid,觉得还可以,ld也用这个,没有必要买一个计划,就觉得prepaid
的手机信号不是太好,毕竟是t-mobile,不能指望太多
现在要找工作了,faculty的那种,不久会有一些interview和campus visits,要使用
prepaid的就觉得不好了,绝对不是虚荣,但是还是觉得用一个有档次的手机能有一个
好印象,而且,信号可能会更好一些,觉得iphone4或者iphone4s最理想
至于服务商艘了艘,发现verizon得不错,据说服务质量最最靠铺。上网一看,下拉一
大跳,要一个月大概80多块,才能买最最基本的,谁给看...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45 摘录自27位中国历史名人谈佛教
王阳明(王守仁,1472——1528年,明代最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
家,“心学”创始人)
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一夜,突然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这
就是所谓“龙场顿悟”。关于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在《阳明年谱》里这样记载:“因念
:‘圣人处此,更有道何?’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之者,不觉呼跃
,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并非佛门弟子,故其能有此悟,实属与佛教渊源久远,佛门有这样一个公案:王
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
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
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
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既然房子设有门窗,哪里
有永远不能打开的道理?今天无论如何请您慈悲开下来看看!”由于王阳明一再请求,
知客师父碍于情面,...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46 對新理學的期待 作者: ufe314159 提交日期:2007-8-17
1、談天道。古典理學給出了一個很不錯的邏輯框架(爲了方便行文我就不用古典
詞彙
了),當然千古不易。但如朱子論日月左旋,則説明理學作爲方法,是要在當時的技術基
礎上實現深刻而務實的格物致知的。那麽當代儒生,是否能夠承載得起這個格物致知呢?
問題是我們的天道論述,不要太業餘太抒情,乃至太幼稚太可笑。不能僅僅停留在科普書
的水平,還要深入。比如哥德爾定理,不要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感嘆上,你看過他的證明過
程嗎?比如吳文俊先生的偉大貢獻對我們來說,不是拓撲學,不是吳方法,而是實實在在
的數學機械化,並且發現了古典幾何證明因爲退化情形的普遍存在而支離破碎!這個發現
的意義絕不亞於哥德爾理論和測不准原理。他告訴了我們人類認識能的局限,點出了公理
化思想的軟肋。西方人素來自賣自誇,但絕不會為中國人唱讚歌的,跟著他們以及他們在
中國的代理人的科普書走,是永遠沒有自己的天道觀的(當然如果連他們的東西都看不懂
,那就連討論的資格都沒有了)。也許今天搞國學的人把科學的、數學邏輯學的東西看得
很淡(不過牟先生還是有本《理則學》的,固然只 |
|
z********n 发帖数: 251 | 47 用格物致知来表述孩子的求知欲,最恰当不过。人们长大了,很多时候就是难得糊涂,
为人为学,较真儿的时候很少。孩子却不同,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整个世界都是为了
寻找事情的答案--为什么?
孩子有时候做事欠考虑,会惹出麻烦来。记得我小时候很想弄明白为什么鸭子可以游泳
,而鸡却不能。我知道有个说法,但是我总想自己亲眼看到才信。我和一个小伙伴决定
做个试验。趁大人不注意,我们把邻居文婆婆家的老母鸡偷偷逮住。这个老母鸡巨大无
比,我都抱不过来。我们把它扔进河里,然后分头围堵,不让它上岸。老母鸡挣扎着只
好向河对岸游去。事实证明鸡是会游泳的。等到老母鸡游上对岸,我们惊讶地发现它缩
成了一小团,蹲在岸边一动不动了。那几天文婆婆拎着个扫帚四处围捕我们俩,吓得我
都不敢走正门,只好翻墙出入。好在老母鸡很快恢复了它矫健的身姿,文婆婆才没有一
直追杀下去。
孩子有时候考虑不周密,会搞出一些后果来。我曾经拆卸过一个晶体管收音机,想搞明
白为什么指针移动了就可以换台。在一个大人不在家的下午,我用螺丝刀把它打开,把
一个个小零件整整齐齐按顺序放好。一会儿工夫面前就排满了,可我还是没搞明白到底
是怎么回事。我有些担心...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1028 | 48 半年前小文一篇,前两天找出来的,现在继续忙这个。
题目本来想起做“梦里说红楼”,发现已经有了,这个“红楼呓语”,也被人占了,只
不过人还少点,所以就用这个吧。
只要沾上红楼这两个字,任何都东西都被人说过了,但是多少我还是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100%原创,思忖再三,还是想整理出来。
贾宝玉撕扇子冲着谁?
题目没错,就是贾宝玉撕扇子,不是晴雯,主意是贾宝玉出得,扇子是他给的。撕
!为什么撕?那番道理也是他讲的:
宝玉笑道:“你爱打(上接晴雯说的打盘子得事,指打盘子,和撕扇子一个道理)
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
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
得,你喜欢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它出气,这就是
爱物了。”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这段可以成为贾宝玉的“爱物论”。
我一直很奇怪,其中两句,“你爱这样,我爱那样”,中的“你”指的是谁,贾宝
玉这是跟谁闹这...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456 | 49 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谓“李约瑟问题”只能是一个
“假问题”。我们可以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但事实上,中、西
这两种“科学”同名而异实;二者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测量或比较,也就是“
incommensurable”的。
余英时
我的老朋友陈方正兄费了多年功夫,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继承与叛逆——现
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即将出版)。早在撰写期间方正便已约我为此书写
序。虽然我是一个十足的科学门外汉(“ignoramus”),当时却一诺无辞,大胆地接
受了这任务。这不仅仅因为我们之间存在着半个世纪的友谊,更因为本书的主旨涉及了
我所关怀的中西文化异同问题。
我最初打算就本书的主题作点独立研究,如稍有所得,则可以和方正的基本论点互
相印证。这是我为友人学术著作写序的习惯,虽然比较费力,却也颇有切磋之乐。但不
巧得很,现在开始写序恰值病后,我的精力尚未恢复到可以发箧摊书,左右采获的状态
,因此原有想法不得不加修正。在这篇序文中,我希望能陈述两点,以为本书读者之助
。第一,阐释本书的性质及其特殊的重要性;第二,本于孟子“读其书不可不知其...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4956 | 50 也说科学
黄达平 严 行
理性不是上帝,因为它需要前提;
科学不是上帝,因为它需要公理
——帕斯卡尔《思想录》
当今世代是科学主义时代,任何事情只要冠以“科学”的头衔便能畅通无阻。科学成
了通行的价值判断的标准,每当人们谈论某事是否合理时,人们通常会说这很科学或说
这不科学。甚至迷信也要与科学挂钩,坏事和恶事也以科学粉饰。当科学走向偶像化之
时,也是我们需要深入反思之时。本文将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去探讨何为科学。
一.科学与认识论
The American Heritage Science Dictionary把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理论解释和实验的研究,以及从该研究中得到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包括对自然现象
进行仔细观察,制定一个试图说明自然世界如何运作的假说,并用一个或更多的实验来
测验该假说是否正确,并对该学说进行修正。”从这个定义看,科学包括三方面。第一
,人的研究活动;第二,研究活动所得的知识;第三,研究方法。狭义的科学研究对象
是自然界,广义的科学概念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中文“科学”一词是从日本引进的外来词,大约在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意为“...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