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 发帖数: 314 | 1 请教如何判定溶液中直接生成的颗粒是无定形相还是晶体相?从外形上不能判定吗?球
形的,或卷曲的颗粒是否就可以称为无定形物? |
|
G****t 发帖数: 1799 | 2 照见清净心 禅修入门指引
MEDITATION:ADVICE TO BEGINNERS
(本书已根据原版书校对,电子版请上 www.guanyin123.com 佛学网免费下载 南无观
世音菩萨)
作者: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译者:吴嘉真 陈玲珑
审阅:丁乃竺
出版社:张老师文化
作者简介:
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一九四〇年诞生于藏西地区的游牧家庭中,经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认证为上一世波卡仁波
切之转世。二十岁那年,随着其他上师由西藏……至印度,在印度受教于藏传佛教中最
伟大的上师之一卡卢仁波切(Kalu Rinpoche),在其指导下完成两次三年三个月的传
统严谨闭关。他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传承之法脉持有者,担任多所寺院之闭关总导师,
亦广受其他教派所推崇,……也时常邀请他互相交换心得及讨论。
封面推荐:
随着禅修的进步,缠心的念头会减少,即使念头仍然存在,也已失去了牵制力,不再是
痛苦的原因。我们的心会平静下来,升起愉悦的觉受;甚至我们的脸会变得开朗、和善
及欢喜。我们会变得平易近人;别人会希望时常看到我们。
波卡仁波切是噶举派首席禅修老师,在...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2.htm
第二章 商羯罗与《示教千则》
第一节 时代背景、生平和著作
商羯罗(ZaGkara)是印度中世纪吠檀多哲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不二论理论家。关于
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的吠
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数世
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首先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就很难确定。1882年印度的波答迦
(K.B.Pathak)提出,商羯罗的生卒年代约为788~820年,此说法为学术界沿用。现代
日本学者中村元对此说法进行了再考证,他认为700~750年更为妥当些,他的意见获得
了雷诺(L.Renou)和英戈尔(D.H.H.Ingalls)的赞同。1
公元5~6世纪之间,匈奴人从中亚向印度入侵,曾一度造就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的
笈多王朝的政治制度,在6世纪遭到了全面的崩溃。7世纪时戒日王又恢复了印度北方的
和平,但在他死后北印度又很快再次遭到政治上的分裂。而南印度在6世纪中叶以后大...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4 第十节 次第与证悟
“观想自他成为本尊”,是金刚乘最微妙的修心法门之一。你已经知道它的技巧—
—当你幻想、计划或回忆时,就一直在用它——运用想像力,在自己心中创造特定的图
像。
所有佛教修行的目标,都在除去自我。而金刚乘除去自我的方法极端聪明且具创造
性,它让自我做大部分工作来除去自己——金刚乘不去粉碎自我,而设法用一个可爱、
更具有吸引力的东西来取代。
佛法修行的顺序,不管哪一乘,在开始的时候都要先了解:你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
样子——你不是那个名字、标签、颜色、形状等等,那些只是你的幻觉。这时候,金刚
乘打开了它善巧的宝藏箱,引入本尊的概念。
金刚乘本尊都有又长又美丽又复杂的名字、亮丽的颜色和形状,还具备种种让人心
动的特质,例如力量、慈悲和其他你所喜爱的一切。这些本尊的描述,实际上都是宣传
术——颂扬本尊好得不可思议,你便完全陶醉在某个本尊的功德中,几乎想去探究他的
来源,以及现在他位在什么地方。在你完全迷失之前,要提醒自己;不要以为这些金刚
乘本尊是实存“在某处”的掠夺者、惩罚者或奖励者,而在外面乱找。
在精巧地建立起这位不可思议本尊的美丽概念与形象,又吊足了你的胃口之后,金
... 阅读全帖 |
|
x*k 发帖数: 106 | 5 第二章--我目前的环境、工作及活动
意识善变的本质--
牋牋牋牋你们必须明白“所有的外在世界都是由意识创造出来的,总是意识创造实相,而
非有了形相方有意识”,所以我存在的世界是我与像我一样的“人”所创造出来的,而它
正代表着我们内心发展的外在显现。
牋牋牋牋在我自己的环境中我可以随自己的喜好采用任何形相,而且我的形相随着我思想
的变化而变化。你们其实在一个无意识的层次中也或多或少在运用相同的方式来创造你们
自己的肉体形相,不过有几处重要的地方不同:你们通常不了解当你们对自我认知改变的
同时就改变了你们的肉身,并且随着你们瞬息万变思想的节奏而改变了体内化学及电磁的
作用。我们早就明白了形相依意识而生的道理,所以我们能将形相完全改变,使之更忠实
的符合我们内在经验的每一细微变化差异。
牋牋牋牋任何意识都具有改变形相的能力,只是熟练与精确的程度有所差异而已。在你们
这个世界里到处可以看到这种例子:当你们观察慢动作影片便觉察到生物在“生长” 过
程中所做的一连串形相改变。
牋牋牋牋尽管你们尽量忽视这些不断的改变,你们仍然不断在改变形相、形状、轮廓、周
围的环境以及肉体的意义。而我们则相反,我们 |
|
y**s 发帖数: 563 | 6 一"心经"翻译版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通往智慧的彼岸)
反观内照而心得自在的菩萨深入的修行时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都具有空性,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形相不异乎虚空(形相是众多更细微的形象的假合,拆来分析,
无一形相可得,无限拆析皆具空性,所以形相不异乎虚空),虚空不异乎形相(空无的
本质也离不开表象),所以形相等于虚空,虚空等于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都是一样的。
舍利子呀,一切法则都是空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因此虚空是没有形
相的,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更没有
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去除了眼睛所能识别的界限而超脱了眼界,直到去除
了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而超脱了心识界,没有不能了解的,也没有“不能了解”的本源
,直到没有老和死,也没有“老和死”的根源,没有各种痛苦,也没有各种痛苦的因缘
,没有得道后的寂灭,也没有修行证道的过程,没有智慧的(主观)概念,所以也没有得
失的(主观)概念。
由于没有得失的幻扰,菩萨这时已经开悟,于是菩萨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
依照心经修行...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23737 | 7 一九四五年七月里的一天,上师说他想要离开他的肉身,我跟他辩说:“经上明载着,
上师留下愚笨的弟子在世上是有罪的,要下地狱。”
所以他说:“好吧!因为你仍是愚蠢又无知,我就不走了。”
后来在一九五四年(在我准备动身前往德国之前),我在恒河沐浴时,想着:“我
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不应该强迫他束缚在肉体里,他已经给我太多了。”
我到上师的跟前,尚未开口,他就向我吩附:“叫其地的弟子在今天下午五点三十
分到这里来,听取最后的教训,我要离去了。”我们住的地方靠近一间庙,这间庙在喜
马拉雅山四千八百公尺高处,位于巴苏达拉和巴垂那特之间。
在我们的传承里,能够见证一位瑜伽行者离开肉身是很有价值的经验,故上师临终
时我们都希望能够在旁边;如此也证明一个人可以依其意愿离去。上师要活多久,他就
可以活多久;一旦决定哪一天要离去,他就像蛇蜕皮一样离开他的肉身。
他说:“你刚才在沐浴的时候,在认为你没有权利留住我。现在你已很坚强而且学
到点东西了。你已成熟并已在这世界能够独立自主。我觉得可以自由地踏上我的归程。
”山上有五个弟子跟上师在一起,他坐在我们中间,问我们有无要学或想要知道任何灵
修法门?我极度悲伤,同... 阅读全帖 |
|
y**s 发帖数: 563 | 8 你看这一"心经"翻译版本怎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通往智慧的彼岸)
反观内照而心得自在的菩萨深入的修行时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都具有空性,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形相不异乎虚空(形相是众多更细微的形象的假合,拆来分析,
无一形相可得,无限拆析皆具空性,所以形相不异乎虚空),虚空不异乎形相(空无的
本质也离不开表象),所以形相等于虚空,虚空等于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都是一样的。
舍利子呀,一切法则都是空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因此虚空是没有形
相的,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更没有
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去除了眼睛所能识别的界限而超脱了眼界,直到去除
了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而超脱了心识界,没有不能了解的,也没有“不能了解”的本源
,直到没有老和死,也没有“老和死”的根源,没有各种痛苦,也没有各种痛苦的因缘
,没有得道后的寂灭,也没有修行证道的过程,没有智慧的(主观)概念,所以也没有得
失的(主观)概念。
由于没有得失的幻扰,菩萨这时已经开悟,于是菩萨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
...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9 阿姜 查
现在,请你用心听,不要允许你的心追随其他事物而迷失。想像这种感觉──
当你独自地坐在山上或森林的某个地方,坐在这里,当下,有什么呢?只有身和心
这两样东西,如此而已。现在这个坐在这里的外壳里所含藏的一切叫做「身」。而
在每一刻中觉知和思考的则是「心」。 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名( nAma )」和「色
( rUpa )」。「名」,意思是指没有「色」或形体。 所有的念头和感觉,或受、
想、行、识四种精神上的蕴( khandha ),都是「名」,它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
到形体时,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名」。它们总称为「名」和
「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
要了解:当下这个时刻坐在这儿的,只有身和心。可是,我们常把这两样东西
给互相混淆了。 如果你想得到平静,就必须知道它们的真相。目前,心的状态仍是
未训练的──污秽而不清明,还不是清净的心。我们必须透过修习禅坐来进一步训
练这颗心。
有些人认为, 禅坐的意思是以某些特殊的方法坐著,可是,事实上站著、走
著
和卧著都是禅修的工具,你可以在一切时中修习。 「三摩地( sam... 阅读全帖 |
|
y**s 发帖数: 563 | 10 谢谢!太太吃药已控制病情。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形相不异乎虚空(形相是众多更细微的形象的假合,拆来分析,
无一形相可得,无限拆析皆具空性,所以形相不异乎虚空),虚空不异乎形相(空无的
本质也离不开表象). |
|
z**n 发帖数: 22303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14 元音老人著
連載於《禪》刊 1991 年 1~4 期
緒說
(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
明心見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體而起;從用見體,從流得源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性無住,一物不立,歸無所得也
(乙)明心見性之證成
禪宗
淨土宗
密宗
(丙)悟後真修
(丁)證體啟用
(戊)歸宿問題
(己)結 論
緒說
我等眾生,從無始曠劫以來,迷失自己本來面目,認妄為真,喚奴作郎,妄起貪嗔,造
業受報,如春蠶作繭,自纏自縛,無解脫時。愚者無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脫;智者雖
知生死事大,苦海無邊,欲求解脫而苦無其門。如古之外道六師,探宇宙萬有之緣起,
不曰神我,即謂冥諦、斷滅;今之科學、哲學,究人生萬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雖各言之鑿鑿,極盡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無有是處。
釋迦文佛,悲憫眾生,出苦無由,應現世間,教化眾生。四十九年隨順時節機宜,說大
、說小,說偏、說圓,說頓、說漸,披肝瀝膽,委曲開示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淨體,以闡明人生宇宙之奧秘,揭示生死...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15 略论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著
连载于《禅》刊 1991 年 1~4 期
绪说
(甲)明心见性之意义
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也
(乙)明心见性之证成
禅宗
净土宗
密宗
(丙)悟后真修
(丁)证体启用
(戊)归宿问题
(己)结 论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
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解脱时。愚者无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脱;智者虽
知生死事大,苦海无边,欲求解脱而苦无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探宇宙万有之缘起,
不曰神我,即谓冥谛、断灭;今之科学、哲学,究人生万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虽各言之凿凿,极尽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无有是处。
释迦文佛,悲悯众生,出苦无由,应现世间,教化众生。四十九年随顺时节机宜,说大
、说小,说偏、说圆,说顿、说渐,披肝沥胆,委曲开示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净体,以阐明人生宇宙之...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16 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而宏德上人注释亦有独到之处,今熔于一炉
,间参我见,作《解脱歌》。
觉后乐,乐如何?听我教唱解脱歌,不让古人风调高,我今何妨拈句和。
本无妄,亦无真,原来二法空无性,无性无相不着空,即是如来真实性。
见实相,诸法空,刹那顿悟万法同,一旦风光藏不住,赤裸裸的觌面逢。
决定说,佛心印,有人不肯如实信,直截根源当下了,摘叶寻枝渐教人。
几回生,几回死,亘古亘今长如此,神头鬼面有多般,返本还元没些子。
习显教,修密宗,方便门异归元同,自从踏遍涅槃路,了知生死本来空。
行也空,坐也空,语默动静无不空,纵将白刃临头颅,犹如利剑斩春风。
顿觉了,妙心源,无明壳裂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圣凡。
烦恼本,即菩提,罪福没性何处觅,无绳自缚解脱后,大摇大摆大休息。
莫攀缘,莫执著,随缘随份随饮啄,不变随缘行无碍,自在随心大安乐。
但得本,莫愁末,妙用纵横活泼泼,弹指敲开不二门,升堂直入如来屋。
宗亦通,说亦通,团团杲日丽晴空,百千三昧无量义,只在寻常日用中。
觉心体,生佛同,有情无情共鼻孔,无缚无脱无遮障,迷时自碍悟自通。
无形相,极灵妙,非亲证知那能晓,镜里...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17 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而宏德上人注释亦有独到之处,今熔于一炉
,间参我见,作《解脱歌》。
觉后乐,乐如何?听我教唱解脱歌,不让古人风调高,我今何妨拈句和。
本无妄,亦无真,原来二法空无性,无性无相不着空,即是如来真实性。
见实相,诸法空,刹那顿悟万法同,一旦风光藏不住,赤裸裸的觌面逢。
决定说,佛心印,有人不肯如实信,直截根源当下了,摘叶寻枝渐教人。
几回生,几回死,亘古亘今长如此,神头鬼面有多般,返本还元没些子。
习显教,修密宗,方便门异归元同,自从踏遍涅槃路,了知生死本来空。
行也空,坐也空,语默动静无不空,纵将白刃临头颅,犹如利剑斩春风。
顿觉了,妙心源,无明壳裂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圣凡。
烦恼本,即菩提,罪福没性何处觅,无绳自缚解脱后,大摇大摆大休息。
莫攀缘,莫执著,随缘随份随饮啄,不变随缘行无碍,自在随心大安乐。
但得本,莫愁末,妙用纵横活泼泼,弹指敲开不二门,升堂直入如来屋。
宗亦通,说亦通,团团杲日丽晴空,百千三昧无量义,只在寻常日用中。
觉心体,生佛同,有情无情共鼻孔,无缚无脱无遮障,迷时自碍悟自通。
无形相,极灵妙,非亲证知那能晓,镜里...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8 一切心识相,其实与本觉也是非一非异的。非一就是说,本觉是第八识祂的体性
,一切的心识就是七转识,是祂所出生的;所以显然一个是能生,一个是所生,而这个
能生的本觉心,就是心真如,祂体性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跟生灭,祂的体性当然是截
然不同的。可是祂也非异,也不能说七转识跟真如心完全都没有关系,也不行。为什么
?因为七转识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背后有第八识存在,所以能够见到七转识的存
在,其实就是证明有第八识心真如的存在;所以七转识的存在,这个存在的相貌,其实
也不离开心真如存在的法相。所以这两个——其实一切心识跟本觉——祂是非一非异的。
所以说这一切心识相,非是可坏,也非不可坏。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说这个七转识
心可以究竟坏灭,除了有一种情况,就是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所以说他的七转识确实
灭尽了。可是心真如里面七转识的种子,其实还是没有坏,如果还有因缘,在无余涅槃
中的阿罗汉,还是有可能重新——这个心真如帮他出生七转识,重回三界,只是那个需
要太久远的时劫,所以一般都说入无余涅槃就是一切永灭了。所以说,其实第八识如来
藏,这个心真如的本觉,其实是一直含藏著种种的功能,而且这样的功... 阅读全帖 |
|
x*m 发帖数: 276 | 1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0 生死与中阴概说
在一个众生死后,他将会因烦恼及累积下来之业力牵引而再度投生于六道中的其中一道
。但在死后及下一次受生前,中间有一段时间,这就是「中阴」或「中有」。现在我们
不妨粗略地讲一讲死亡过程、死亡后的中阴景况及再次投生的过程。
生死与中阴分说
有关生、死及中阴过程,在佛法中有极尽详细的描述。在讲述这三个过程时,衲在面对
不同听众的情况下,可以从西藏医学体系的角度来描述,也可以从佛学显乘的角度讲解
,有些时候则以佛学密乘的角度讲解。这三者间分别不大,但在细节上有细微出入及深
浅的区别。今天,听众中大多未曾受过摩诃无上瑜伽密部的灌顶,故此不适宜听受密法
上的开示。另一方面,衲虽然也常常作医学上的演讲,但今天的讲解是在这佛法中心内
进行,故亦不适宜以西藏传统医学的角度讲述。所以,衲将以显乘佛学的角度讲解生、
死及中阴过程。又者,在西藏,法师会很深入地描述死亡过程,但今天衲只会以一贯向
西方国家的人说法之方式,浓缩而简略地在这章题上讲述一下,否则的话谈上七天七夜
还说不完,这¨面许多的学术名词更会把大家搞到头昏脑胀。
死亡过程
衲在多年来观察到一点,汉人似乎对死亡有一种忌讳,总会尽力避开...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6898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fool (fool), 信区: Wisdom
标 题: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6:16:58 2012, 美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 阅读全帖 |
|
x*****2 发帖数: 14 | 22 现给大家讲“无相”。无相,在佛经里包含世间的十种相。
1. 色相,即人间法相。并不是男女之色。色即是人间一切事物。
2. 声相,即听到各种声音。声是有形有相的。比如打电话时,听到声音就知道对方
是男还是女。
3. 香相, 鼻子能闻到,就会形成一种相。如:闻到花香脑子里就会立刻有花的形
相出来。
4. 味相,嘴巴吃到东西,舌头尝到味道,就会有形相出来。如:把眼睛闭上给你吃
巧克力,你一吃到就立刻会有巧克力的相出来。
5. 触相,即触能感觉。比如:一个瞎子,用手一触摸就会知道,会有形相出来,触
摸到人时,人的形相就会出来,触摸到物时,物的形相就会出来。
6. 生相,就是你生下来时的相。
7. 住相,安住,比如房子住相不同,方位不同等。
8. 坏相,不是说人的坏,是说物品会慢慢坏空。
9. 男相,长的象男人,是男人相。而有的男人长的是女人相,形像思维像女人。
10. 女相,长的象女人,是女人相。而有的女人长的是男人相,很凶形像思维像男人。
无相就是没有相。就是我们人间一切相的无相。人间的相都是假有的,人常说:“人生
就是一场梦”。人生...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3 发信人: xiuxin2 (修心修行), 信区: Wisdom
标 题: 转: 人生无相即为相应开悟-摘录卢台长讲述于东方台观音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0 07:19:54 2010, 美东)
现给大家讲“无相”。无相,在佛经里包含世间的十种相。
1. 色相,即人间法相。并不是男女之色。色即是人间一切事物。
2. 声相,即听到各种声音。声是有形有相的。比如打电话时,听到声音就知道对方
是男还是女。
3. 香相, 鼻子能闻到,就会形成一种相。如:闻到花香脑子里就会立刻有花的形
相出来。
4. 味相,嘴巴吃到东西,舌头尝到味道,就会有形相出来。如:把眼睛闭上给你吃
巧克力,你一吃到就立刻会有巧克力的相出来。
5. 触相,即触能感觉。比如:一个瞎子,用手一触摸就会知道,会有形相出来,触
摸到人时,人的形相就会出来,触摸到物时,物的形相就会出来。
6. 生相,就是你生下来时的相。
7. 住相,安住,比如房子住相不同,方位不同等。
8. 坏相,不是说人的坏,是说物品会慢慢坏空。
9. 男相,长的象男人,是男人相...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4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1.htm
第一章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 导言
《圣教论》1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
荼波陀。乔荼波陀(GauaDpAda)是否为一历史人物,至今仍有争论。在名字GauaDpAda
,pAda是尊称,有时人们也称他为GauaD,以及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Gau-dacarana,
GauaDpAdAcArya,或者GauaDAcArya。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只有一些传说。据说印度
古代的拘罗尸陀罗国(Kuruksetra)有一条叫做希罗拉瓦蒂(HirarAvati)的河流,在
河岸上住着一个叫做乔荼(GauDa)的种族,其首长就被尊称为乔荼波陀。有关他的生
卒年代,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印度传统上认为乔荼波陀是商羯罗(700一750)的祖师,
是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Govinda)的老师。商羯罗在对《圣教论》所作注疏中2称乔荼
波陀为“祖师”(paramaguru),或者“老师的老师”(guror garIyasa)。印度哲学
家达斯古普塔甚...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5 清净道论 第十三 说神通品
(四)宿住随念智的所缘
宿住智是依于小、大、无量、道、过去、内、外、不可说所缘的八所缘而进行的。
怎样(进行)呢?(1)这宿住智随念于欲界的五蕴之时,是它的「小所缘」。(2)
随念于色界无色界的诸蕴之时,是它的「大所缘」。(3)随念于过去的自己的和他人
的修道及证果之时,是它的「无量所缘」。(4)仅随念于修道之时,是它的「道所缘
」。(5)依此宿命智决定的是它的「过去所缘」。
这里虽然他心智及随业趣智也有过去所缘,可是他心智只能以七日以内的过去心为
所缘,而且这他心智亦不知其它诸蕴(色受想行)及与(五)蕴相关的(名姓等);又
(前面所说的他心智的道所缘)因为是与道相应的心为所缘,故以绮绮的文词而说道所
缘。其次随业趣智亦只以过去的思(即业)为它的缘。然而宿住智则没有任何过去的诸
蕴及与诸蕴相关的(名姓等)不是它的所缘的;而它对于过去的蕴及与蕴有关的诸法,
正如一切智一样。当知这是它们(他心智,随业趣智,宿住宿)的差别。上面是义疏的
说法。
可是《发趣论》则说∶「善蕴是神变智、他心智、宿命随念智、随业趣智及未来分
智的所缘」,所以其它的四蕴也是他心智及随业趣智...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2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真我呢?圣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说:“当
我们开启自我的心门时,透过此门,我们可以发现真我,同时也找到天主的临在。”7[
7] 心门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打开,当我们有规律性地,走进自己的内室,在宁静中通过
心门,我们才能发现...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5175 | 27 瑜伽行派,梵语:योगाचार Yogācāra
,大乘佛教两大思想流派之一。约晚出于中观派创始人龙树之后200年,时值贵霜王朝
向笈多王朝变迁之际的4世纪。该派创立人传说为弥勒,现代学者认为无著和世亲兄弟
为实际奠基人。无著、世亲均原为小乘说一切有部学者。为此,二人在创立瑜伽行派教
理时,对有部等小乘学说进行了整理和发挥。“瑜伽行”一名来自无著的(亦说是弥勒
的)《瑜伽师地论》,意谓从事瑜伽禅定修习者。瑜伽行派的出现是对龙树为代表的中
观学派的批判和发展。
目录
概括介绍
唯识经论
理论传承
三类八识
四分学说
五位百法
五种姓说
传播概况
展开 概括介绍
唯识经论
理论传承
三类八识
四分学说
五位百法
五种姓说
传播概况
展开 编辑本段概括介绍 从教理上,它认为中观派在揭示世界空性方面极为彻底,
但却忽视了世俗界迷妄之现状的说明。因而瑜伽行派在接过空论之后,又致力于说明世
间的假有。在宗教实践方面。相应地它也注重传统的戒定修持手段。无著所著《摄大乘
论》、世亲所著的《唯识三十颂》 、《唯识二十论...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2 | 28 摘自 释智诚 法师 般若锋兮金刚焰
五部大论和三主要道基本都是显教法义,关于密法,于此不便详述。谨恭录至尊上师益
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中有关“九乘次第”(前译宁玛派判教体系)的内容
,愿有缘之士能从中领略藏地显密教法之概貌:
“内道宗派从最低,直至究竟金刚顶,
此九种乘之数量,具有安立理由故,
如高低乘有多种,然需安立三乘等。
正是因为以‘见’分乘,故宁玛巴自宗把内道从最低的声闻乘至最顶大圆满之间分
为九乘是有道理的,如同乘虽然有由低到高的众多安立方法,而安立为三乘有道理一样
。(中略)众生根机粗略可分为上、中、下三种,每种又可各自分为三种,即下下根,
下中根、下上根……直到上上根。调伏下下根众生的是声闻乘,调伏下中根的为独觉乘
,调伏下上根的为菩萨乘,这三乘总称为招引出离外三乘(因显宗分开轮回、涅槃,而
招致轮回的根本是集谛,消除集谛而引导众生出离轮回获得涅槃之乘为招引出离外三乘
);调伏中下至中上根的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此三乘总称为苦行明觉内三乘(以极
多苦行,而明了佛所讲胜义之乘,为苦行明觉内三乘);调伏上下到上上根的为大瑜伽
(玛哈约嘎)、随类瑜伽(阿讷约嘎)、最...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29 金刚经》里面的哲学
老几
关于“什么是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最近有很多好的讨论。但是不管感性交火
,还是理性争论,似乎难以有个结论。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哲学的名词上。这似乎说明
了语言哲学为什么一度那么红火。
“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必须保持沉默”,有了语言哲学的基本概念,知道我们所说的每
一句话,其实都是经不住推敲的。这样去除了“贡高我慢”,就可以打破一点“沉默”
,聊聊《金刚经》里面的哲学。
《金刚经》据说是汉传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相当于佛教思想的指导原则。禅宗六祖
惠能就是因为悟了《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得道,得到五祖的
衣钵。
《金刚经》强调的是“破相显性”,也就是破除形相,显出这个形相内的本性;佛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现如来” 。“白马非马”,语言哲学就
是从“语言”“文字”上,破除语言文字表面的“形相”,企图揭示其所要表达的“意
义”的真实“意义”,希望借此来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
《金刚经》里面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换句话说
,如果我、人、众生、寿者这四个相没有除去,那么我们连菩萨的智慧都...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30 宗萨钦哲仁波切:三现分
来自: 央金(不如去玩儿) 2010-09-07 03:27:23
(编按:宗萨钦哲仁波切于2003年在新加坡开示「三现分」,这是有关三种感知的教授
。在第一天的开示里,仁波切论及学佛闻法的动机──「我们为何要听闻佛法?」以及
「三现分」中的「不净现分」,亦即第一种感知「不清净感知」。)
临终中阴
我们首先讨论动机发心。你们现在在这里一定有很好的理由,特别是在周末,你们有很
多事情可以做,却牺牲那些事情来到这里!尤其是有些人已经听过这个教法很多次了,
却仍然决定牺牲别的事情来这里。当然,你们可以响应说,来这里是为了接受教授,为
了听闻佛法。有时候我们是因为传统而如此做,或因为这样做是对的,或因为某位宗教
老师刚好来这里开示,而你觉得有义务要来,假如你不在这里,特别是亚洲人,可能会
觉得丢脸,我们觉得至少应该把房间填满。这可能就是动机,我们并不知道。
检视自己的动机很重要,但愿这触发我们想要接受教法的动机,能够使我们成佛。我说
「但愿」,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听闻教法或修持佛法并不是为了要成佛。成佛几乎
像是:假如发生的话很好,没有发生也没关系。大多时候我们去寺庙...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1 一、前言
数十年来在台湾号称最清净,号称从来都不传、不修双身法的西藏密宗黄教,是否
真的如同他们对外宣称的那样清净?是心口如一或是心口不一?在本书中将会提出事实
证据,让您可以一探究竟;并且可以在您的家人或朋友正在或将要修学西藏密宗时,能
确实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预防可能发生身心被严重伤害的事件,这就是本书写作
的目的。
在西藏密宗的修行之中,最终且最究竟的法门称为“无上瑜伽”。现今西藏密宗的
代表人物——达赖喇嘛,在许多公开演讲的场合和出版品中,也一直极力宣扬“无上瑜
伽”。例如他在《藏传佛教世界》(陈琴富译,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86年8月出版)
中说:“密乘的奥义最完整地表达在无上瑜伽的教义及修行之中。”达赖喇嘛认为“无
上瑜伽”可以最完整地代表西藏密宗的教义和修行。但是什么是“无上瑜伽”的真正修
行内容呢?藏密黄教的创教祖师,也就是达赖喇嘛的祖师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
》(法尊法师译,释印顺润文,妙吉祥出版社,75年8月出版)中,非常清楚地说:
尔时续部之名亦曰笑续、视续、执手或抱持续、二相合续,共为四部。……事行瑜
伽及上瑜伽四续部者,以笑视抱持二合执手而表示...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32 在我们的修行中,并没有必要谈「奢摩他( samatha, 止)」或「□婆奢那
(vipassanA,观)」只要称它做佛法的修习就够了,然后从你的心著手。什么是心?
心就是那个领受和觉知法尘的。 有些法尘有喜欢的反应,有些法尘的反应则会是不
喜欢的。那个接受法尘的人带领我们进入快乐、痛苦、对与错之中。可是它没有任
何形相。 我们认为它是我,但它实在只是「名法( nAmadhamma )」而已。「善」
有任何形相吗?「恶」呢?「乐」与「苦」有任何形相吗?这些都是「名法」,不
能拿来跟物质的东西比较,它们是没有形相的......可是我们知道它们存在。
因此,我们说:要由平定心来开始修行。将觉醒放在心中,如果心是觉醒的话,
它将安住于平静之中, 有些人不去觉醒,而只想要平静──一种空白,所以他们永
远学不到任何东西。假使我们没有这个「觉知者」,我们的修行要以什么做为根基
呢?
如果没有长,就不会有短;如果没有对,就不会有错。现代人一直在学息,寻
求善和恶,但他们对超越善和恶之外的,却一无所知。 他们知道的只是善和恶:
「我只要取善的。关于恶的,我都不想知道,我何必呢?」假如你只 |
|
x*k 发帖数: 106 | 33 第一章--我不具形体,但是我却在写书
意识创造形相,你们的世界是你们自己创造的--
牋牋牋牋“意识创造了形相”,而不是有了形相之後才有意识。“人”不仅只是物质,因
为你专注於日常事物,而无法了解到你另有一部分,那部分的你全然知道自己具有比寻常
的“我”高出甚多的能力。
牋牋牋牋我为你们带来以下的讯息:你们的世界是你们自己创造的,你们具有几乎是宇宙
间最值得敬畏的天赋:那就是你们具有“将思想向外投射变成物质形态的能力”。事实上
是你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物质环境,你们共同创造了你们在地球生命中的光明面与黑暗面
。一直要到你们明了了你们自己便是创世者之後,你们才会承担起这个创造下带来的责任
。你们不应该再为世上的苦难而责怪魔鬼,你们应该已经够成熟,知道魔鬼只不过是你们
自己心灵的投射而已,但是,你们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学习建设性的运用你们的创造力。
意识的特性与功能--
牋牋牋牋所有意识都永远在互相作用,不论种别,意识与意识间总能超越障碍,互相交通
。我们提到动物,它们的确也有意识,只是其范围比人类的要小,没有人的那麽自由,但
是在某些应用的特性上却并不像人类一样自阻其意识潜能之发展。
牋牋牋牋 |
|
h**y 发帖数: 1232 | 34 (十一)
尘世间少了一个五福全,全福园里多了一座福碑,可是齐天国乃至新世界里,并没有多
出一个我。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每一个人的圆满各不相同。
五福的圆满是化身五福法,五福法的圆满是化身自然,自然的圆满是化身自然法,自然
法的圆满是孕化众生。
泉的圆满是奔向小溪,溪的圆满是奔向江河,江河的圆满是奔向大海,大海的圆满是奔
向天空,天空的圆满是融入十方,十方的圆满是融入宇宙,宇宙的圆满是化作虚无。
“我”的圆满,却是归于无限。
离开尘世的我,仿佛一粒微尘,在一个又一个十方间飘摇,无所生,无所不生;无所灭
,无所不灭;无所住,无所不住;无所空,无所不空。
在这样的飘摇中,我走过了失控知自控,看尽了无限知有限,耐过了孤苦知寂灭,享尽
了清福知悲智。
在这样的飘摇中,我知道了独行未必得以超脱,孤时已经深陷囹圄;散尽福德不过一念
之间,修持向上却是长途漫漫;利已等于自断出路,利他必将十方逢源。
我是一粒微尘,不过是一粒微尘而已。我用微尘之身走过一个又一个十方,用微尘之心
膜拜一个又一个十方界的精神导师;我用微尘的念生出一个又一个十方,我用微尘的愿
消融一个又一个十方之界。
然后,我连微尘也不是了。我...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1232 | 35 (十一)
尘世间少了一个五福全,全福园里多了一座福碑,可是齐天国乃至新世界里,并没有多
出一个我。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每一个人的圆满各不相同。
五福的圆满是化身五福法,五福法的圆满是化身自然,自然的圆满是化身自然法,自然
法的圆满是孕化众生。
泉的圆满是奔向小溪,溪的圆满是奔向江河,江河的圆满是奔向大海,大海的圆满是奔
向天空,天空的圆满是融入十方,十方的圆满是融入宇宙,宇宙的圆满是化作虚无。
“我”的圆满,却是归于无限。
离开尘世的我,仿佛一粒微尘,在一个又一个十方间飘摇,无所生,无所不生;无所灭
,无所不灭;无所住,无所不住;无所空,无所不空。
在这样的飘摇中,我走过了失控知自控,看尽了无限知有限,耐过了孤苦知寂灭,享尽
了清福知悲智。
在这样的飘摇中,我知道了独行未必得以超脱,孤时已经深陷囹圄;散尽福德不过一念
之间,修持向上却是长途漫漫;利已等于自断出路,利他必将十方逢源。
我是一粒微尘,不过是一粒微尘而已。我用微尘之身走过一个又一个十方,用微尘之心
膜拜一个又一个十方界的精神导师;我用微尘的念生出一个又一个十方,我用微尘的愿
消融一个又一个十方之界。
然后,我连微尘也不是了。我... 阅读全帖 |
|
l*****y 发帖数: 9433 | 36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
状颜
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
不如
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
相虽
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
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
,身
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
突秃
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
令尹
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
于后
世。故事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大小,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且徐
偃王之状,目可瞻马。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周公之状,身如断菑。皋陶之状,色如削
瓜。
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
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 |
|
d**********l 发帖数: 647 | 37 其实不矛盾。
如来指的是佛性,佛性非有非无,没有形相,自然不可见。
但佛有三身,化身佛可见,当年释迦摩尼佛示现,自有形相,若无形相,我类凡夫俗子
,怎知有佛在娑婆世界?
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愿,礼敬诸佛,第二愿,赞叹如来,一个用佛,一个用
如来,我以前发帖子解释过其中的区别。读经要细认真才好,才不会望文生义。
读金刚经后,就一提相,感觉不对。这样是错解吧。 |
|
a*****y 发帖数: 33185 | 38 华严宗
百科名片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
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
六四○年,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
简介
华严经起源
华严宗 法界缘起
华严宗 发展历程
华严宗的五教十宗
华严宗 现象圆融论 事事无碍论的界说
事事无碍论的内容
事事无碍论的哲学底蕴与逻辑性格
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特色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三祖也
三帝心法师帝心
四云华法师云华
五贤首法师贤首
六清凉法师清凉
七圭峰法师圭峰
华严宗观法 真空观
理事无碍观
周遍含容观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
简介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
严宗。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
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实际创始人是
法藏,但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
大唐道璇律师于日本天平八年,赍《...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9 藏传佛教觉囊派
刘立千 著
一、觉囊派的传承
觉囊是地名,全名觉摩囊,在西藏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县境彭措林寺东的一座
山沟内,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觉囊寺是公元十三世纪时衮邦?吐吉尊追①
(1243─1313)所建。他初是萨迦派僧,曾为萨迦八思巴弟子。后来他从衮钦?却
古沃色②听《时轮讲解》和《六支瑜伽》③,得到却古沃色暗以他空见解释时轮
的教授,经过实修,证悟了他空中观④乐空双运之理。他又以他空见讲解《时轮
六支瑜伽》。于是遂独成一派,因其驻锡地为觉摩囊后遂称为觉囊派。(《青
史》904-905页)。
他空见最早的创造人为裕莫?木居多吉⑤,公元十二世纪时人,从裕莫起已
暗传七代才到衮邦?吐吉尊追。裕莫初是个瑜伽行者⑥,出家更名迪巴杰布,曾
亲近索律师等大德甚多。又从克什米尔班钦?达瓦贡布听讲《时轮》法。依达
瓦贡布弟子卓敦?南拉孜⑦译师学《时轮本续经》以及注疏要门⑧等,还学《密
集》⑨的明炬释和要门等,随后到后藏乌郁⑩地方专修《时轮法》,定中见到空
色天身⑾从内显发,又阅《如来藏经》等经,说“一切众生皆本具相好庄严⑿之
佛身,名如来藏⒀。于是生起胜义本有⒁之他空见。木居多吉将时轮教授和这... 阅读全帖 |
|
P******A 发帖数: 126 | 40 大家以后不论求智慧、求禅定,首先要通达一些佛理,这样才能睁开智慧之目。
--《前行广释》智悲佛网
@索达吉藏文化 : 认为快乐是快乐、痛苦是痛苦,二者之前水火不容,这是一般人的
想法。而能在痛苦中发现快乐,在快乐中认清痛苦,这才是智者的高明。
索达吉堪布微博
《杂阿含经》说:“若色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色,以色为众生患故,彼诸
众生则厌于色。”意即如果色等五蕴不会对大家造成损害,就不需要厌弃,但是因为它
们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必须厌弃。五蕴有危险,就像五条毒蛇,凑近了,就会
被咬而丢命。你有认识到五蕴的危险吗?
益西彭措堪布微博
每个修行人都想明心见性,但是为什么明心见性这么难呢?因为人都有傲慢心。如果你
有傲慢心,就永远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和毛病,永远发现不了他人的优点和功德。这样
,你永远无法消除业障,无法积累资粮,也就永远不会明心见性。
达真堪布微博
佛法在恭敬中求。外在的行为跟内心关系密切,内心的感受会体现在行为上,而身体的
行为也会影响内心,所以我们通过顶礼来调柔内心,通过反复的礼拜来一点点磨灭心中
的傲慢,使内心一点一点变得柔软谦卑。顶礼既是在表达内心的恭敬,...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41 阿弥陀佛!非常随喜lila 不杀生的慈悲。藏传佛教大德索达吉堪布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阐述藏密素食观。
藏传佛教历史上最著名的一生成就者米拉日巴尊者也曾说过:“杀害无辜众生仅为自
己能享用其血肉;又贪爱饮酒,只为杯中物能引人沉迷、陶醉,凡此种种皆已具足堕落
复活地狱之缘起。虽眼根齐备,奈何却直堕恶趣深渊,诸人天众生因此不能不引以为戒
:即便一根刺扎入身中,其疼痛也不堪忍受;杀害众生而食其肉,被杀者之苦痛又何堪
言表?来生堕入复活地狱后,必将感受难以忍受之痛苦——浑身烈焰熊熊,其景象实乃
惨不忍睹。”
对佛经了解一知半解之人,往往自以为在显密经典中对食肉过患的描述并不频繁、
其措辞也绝非如描述别的非理之事时那般严厉、痛切,特别在密宗教义中更是对吃肉与
否的问题轻描淡写。其实,这些理解纯粹是未深入经藏的表现,因显密经论中有数不清
的文字都在阐述佛教对这一问题的究竟立场与看法——那就是必须彻底、完全地禁肉!
在所有的佛教经典中,嗜肉如命之徒都找不到佛陀对食肉饮血片言只语的赞叹之处。相
反,大量的教证理证都表明佛弟子遮止肉食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 “
如果有人说:佛陀已经开许所有佛教徒可...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2 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
2011-08-22 21:21:5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11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以一
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43 郭正鈴
其他佛教及佛学界人士为何无法正式回应萧平实的评论?
我是学佛之人,从小就对修行非常有兴趣。特别是「开悟」这一件事,从我高中的时候
就非常向往能让人开悟的修行。然而,由於当时对於何谓开悟连个基本的认识都没有,
被他人所误导,以致浪费了十年的光阴;而後在一个机缘之下,经由友人的介绍接触了
萧平实的书籍,才对「开悟」有了正确的认识,也才开始正确的佛法修行。
「开悟」从表面的语言文字上来看,似乎是简单的两个字,然而却有相当大的涵义。一
者开悟是进入佛法内门修行的重大关卡,二者要如何开(亦即方法丶程序为何)?三者
悟的标的为何?这三个主要意涵在萧平实的书上可以轻易地找到,在此我不一一详述。
纵观近代的台湾丶中国地区甚至全世界的佛教界,只有萧平实能对「开悟」做正确以及
全方位的诠释。有鉴於当初自己被误导而浪费了十年的青春,今日因此特别写了这一篇
文章;除了要告诉大家若想要开悟可以先从萧平实的书籍入手,另外还要告诉大家,其
实我们从经典之中就可以轻易搜寻到 释迦牟尼佛於二千五百多年前所告诉我们的,开
悟之标的即是「如来藏」。而文章之所以立这个题目,主要是在彰显无法出书正式回应
萧平实评论的佛...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44 1第一世蒋扬钦哲旺波
2第二世蒋扬确吉罗卓
3现今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降临世间,他所传下的教证二法,由于过往上师及善知识们的执持与
弘扬,使得至今仍有佛法可以听闻。也由于他们的指导,使我们入佛们之后,知道要去
恶行善,进入解脱遍智的道上,他们的功德是等同佛陀的。西藏四大教派中有一最重要
的口诀就是「要知道上师善知识的恩德比佛陀还要高、还要大」。说明了上师的重要。
知道上师的重要后,必须对上师有信心、相信上师,但是对上师的信心要如何产生
呢?就是要了解上师的生平事迹,对上师的信心自然生起。不论是显教或密教,对上师
的信心,都要透过上师行传的了解,因此听闻传记就显得非常重要。
1第一世蒋扬钦哲旺波
编辑
第一世汤杰千巴蒋扬钦哲旺波的名字是蒋噶旺贝蒋千,第二世的名字是确吉罗卓,第三
世的名字是突登却吉嘉措;在这三世仁波切的名字之前,都要冠上「汤杰千巴蒋扬钦哲
旺波」,这个名称为蒋贡康楚仁波切所赐。
汤杰的意思为一切,千巴是知道,合译为「了知一切」。所谓「汤杰千巴」意即没
有一样不知道的,是全知的;这四个字的涵义是不容易做到。以世间法来说,要精于歌
唱...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45 邪因外道——萧平实的“造神运动”
达 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年代里,已显突出
!佛门慈悲,屡屡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读完台湾萧平实所著《无相念佛》、《念佛
三昧修学次第》、《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
辨正法》、《禅净圆融》、《真实如来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大乘无我观》
、《佛教之危机》、《宗通与说通》、《我与无我》、《狂密与真密》(一到四辑)、
《禅门摩尼宝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辑)、《楞伽经详解》(一到六辑),以及一起
出版的《学佛之心态》、《慈悲的心声》等二三十部书后,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
文字叙述、名相解释,乃至义理参究存在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很别扭,特别感到作者
一股莫名强大的自我表现欲,处处不忘记“自我”,处处为“自我”包装,与佛法精神
实不相符。后来渐渐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联系起来,一切坏事都跟现今佛门大
德联系起来,除了作者所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佛法可学可修,除了作者创办的正觉同
修会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这亦与佛法万德庄严相悖逆。再后来
终于看清楚...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46 达 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年代里,已显突出!佛
门慈悲,屡屡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读完台湾萧平实所著《无相念佛》、《念佛三昧
修学次第》、《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
法》、《禅净圆融》、《真实如来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大乘无我观》、《
佛教之危机》、《宗通与说通》、《我与无我》、《狂密与真密》(一到四辑)、《禅
门摩尼宝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辑)、《楞伽经详解》(一到六辑),以及一起出版
的《学佛之心态》、《慈悲的心声》等二三十部书后,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文字
叙述、名相解释,乃至义理参究存在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很别扭,特别感到作者一股
莫名强大的自我表现欲,处处不忘记“自我”,处处为“自我”包装,与佛法精神实不
相符。后来渐渐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联系起来,一切坏事都跟现今佛门大德联
系起来,除了作者所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佛法可学可修,除了作者创办的正觉同修会
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这亦与佛法万德庄严相悖逆。再后来终于
看清楚在以佛法名相义理为掩护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他自己“第一因...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7 幾何原本/卷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幾何原本
文章還沒有進行過校對和格式化,或文章還不全,不能保證任何部分可靠。
卷五 ◄ 幾何原本
卷六 ► 卷七
西洋利瑪竇譯
卷六之首[编辑]
界説六則[编辑]
第一界
凡形相當之各角等而各等角旁两線之比例俱等為 相似之形
甲乙丙丁戊己两角形之甲角與丁角等乙與戊丙 與己各等其甲角旁之甲乙與甲丙
两線之比例若丁角旁之丁戊與 丁己两線而甲乙與乙丙若丁戊與 戊己甲丙與丙乙若
丁己與己戊則 此两角形為相似之形依顯凡平邊 形皆相似之形如庚辛壬癸子丑俱
平邊角形其各角俱等而各邊之比例亦等者是也 四邊五邊以上諸形俱倣此
第二界
两形之各两邊線互為前後率相與為比例而等為互 相視之形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两方形其甲乙 乙丙邊與戊己己庚邊相與為比例 等而彼此互為
前後如甲乙與戊己 若己庚與乙丙也則此两形為互相 視之形依顯壬癸子丑寅卯两角
形 之壬子與丑寅若丑夘與壬癸或壬癸與丑寅若丑 夘與壬子亦互相視之形也
第三界
理分中末線者一線两分之其全與大分之比例若大 分與小分之比例
甲乙線两分之于丙而甲乙與大...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8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306930588766
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陀庄严的德相并不是生来如此的,《大乘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
,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在因地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
一劫才圆满相好的业报。
其实,相与好是有差别的。佛陀庄严的色身中,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特征,称为“相
”,约略可分为三十二种,叫作“三十二相”;细微难见,不易查觉,而能使人生起欣
喜爱乐之心的,就称为“好”,共有八十种,叫做“八十种好”。由于这八十种好是随
三十二相而有,所以又称为“八十随形好”。
受戒修善可得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三十二相
从头到脚排列:
头部各相——顶髻相,眉间白毫相,眼睫如牛王相,真青眼相,狮子颊相,牙白相,齿
齐相,四十齿相,广长舌相,味中得上味相,梵音深远相。
上体各相——肩圆好相,两腋下隆好相,大直身相,上身如狮子相,(性器)马藏阴相
。
四肢各相——(大腿)如鹿王相,手足长指相,手足指缦相,手足柔软相,足下平安立
相,足下二轮相,足趺高满相,足跟广平相。
身躯尺度——身广长... 阅读全帖 |
|
f**k 发帖数: 15238 | 49 有一点可以确定印度人在中国人的眼中的形相, 肯定不是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的形相. |
|
D*****r 发帖数: 6791 | 50 主角:一切仙神妖魔的君王呀,所有那些
聚集在各个光亮和转动的世界上的
精灵,除了一个以外,全部由你主宰!
可是亿兆生灵中就只你我两个人
睁着夜不交睫的眼睛对它们了望。
且看这大地,上面繁殖着你的奴隶,
你竟然拿恐怖、怨艾和绝望
去酬报他们的顶礼、祈祷和赞美、
艰苦的劳动以及大规模伤心的牺牲。
至于我,你的仇人,恨得你两眼发黑,
你却让我在我的痛苦和你的迫害中,
取得了权威和胜利,丧尽了你的威风。
啊,三千年不眠不睡的时辰,
每一刻全由刺心的创痛来划分,
每一刻又都长得象一年,刻刻是
酷刑和孤独,刻刻是怨恨和绝望——。
这些全是我的王国。它比你打从
你无人羡妒的宝座上所俯瞰的一切
要光荣得多,啊,你这威猛的天帝:
你可不是万能,因为我不肯低头
来分担你那种凶暴统治的罪孽,
宁愿吊了起来钉在这飞鸟难越的
万丈悬崖上,四处是黑暗、寒冷和死静;
没有花草、昆虫、野兽,或生命的音容。
啊,我呀,永远是痛苦,永远是痛苦!
无变、无休,也无望!我却依然存在。
我问大地,千山万岳有否感知?
我问上天,那无所不睹的太阳
有否看见?再有那茫茫的大海,
有的时候汹涌、有的时候平静——
这是上天千变万化的影子...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