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瑜伽行派...百科名片
相关主题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1)--隆藏法师漫谈自性zz
如来藏--百度百科关于中观与唯识之间几个问题的商榷zz
世亲著作法藏法师 wikipedia
唯识--百度百科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四节 转依论
唯识与唯心是同还是异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三节 种子说
[合集]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转帖)痛苦的苏格拉底与一头快乐的猪
[合集]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唯识浅谈(ZT)zt論龍樹中觀學的涅槃學說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瑜伽话题: 行派话题: 唯识话题: 种姓话题: 本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a
发帖数: 5175
1
瑜伽行派,梵语:योगाचार Yogācāra
,大乘佛教两大思想流派之一。约晚出于中观派创始人龙树之后200年,时值贵霜王朝
向笈多王朝变迁之际的4世纪。该派创立人传说为弥勒,现代学者认为无著和世亲兄弟
为实际奠基人。无著、世亲均原为小乘说一切有部学者。为此,二人在创立瑜伽行派教
理时,对有部等小乘学说进行了整理和发挥。“瑜伽行”一名来自无著的(亦说是弥勒
的)《瑜伽师地论》,意谓从事瑜伽禅定修习者。瑜伽行派的出现是对龙树为代表的中
观学派的批判和发展。
目录
概括介绍
唯识经论
理论传承
三类八识
四分学说
五位百法
五种姓说
传播概况
展开 概括介绍
唯识经论
理论传承
三类八识
四分学说
五位百法
五种姓说
传播概况
展开 编辑本段概括介绍  从教理上,它认为中观派在揭示世界空性方面极为彻底,
但却忽视了世俗界迷妄之现状的说明。因而瑜伽行派在接过空论之后,又致力于说明世
间的假有。在宗教实践方面。相应地它也注重传统的戒定修持手段。无著所著《摄大乘
论》、世亲所著的《唯识三十颂》 、《唯识二十论》,为瑜伽行派的代表作。《摄论
》立足于瑜伽行立场,分十项纲目将大乘佛教教义系统组织起来。《二十论》则从唯识
无境之立场,批判有部、经量部学说,显示瑜伽行派的观念论哲学背景。   世亲之
后著名的瑜伽行派学者,有陈那(5世纪末)和法称(7世纪中)一系。 陈那力图从认
识论逻辑的立场去阐述大乘佛学。他的《观所缘缘论》和《集量论》都说明了大乘宗教
解脱理论同瑜伽行派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密切联系。陈那的学说具有浓厚的经量部色彩
,因而他这一系被近代学者归入“瑜伽行经量部”。法称是陈那的再传弟子。他的哲学
立场更朝着经量部肯定外境的认识前提转化。法称的《量评释论》等著作对瑜伽行体系
中的逻辑理论进行了批判性整理。   与中观学派一样,瑜伽行者也承认世间诸法为
空,但瑜伽行者在承认世界本质空性的同时,也肯定其有呈现纷繁差别相的一面。认为
差别相的来源便是主观的构造分别,外部世界其实是心识分别所构造的。心识构造活动
依据固有的因果原则,若无业习气,心识活动不会生起。同样,摆脱虚幻分别也有必然
因果原则要遵循。这就是宗教修持的目的。该派认为既然世界上一切诸法只能是主观之
识的转变,瑜伽行者修持的立足点便回到自身内部来了。诸心识中最根本的是阿赖耶识
,它包含了一切诸法显现的种子并制约着从感觉到意识的所有活动。心识本质上具有染
污的性质,所以它才会持续不断地活动,产生虚幻的世间相。瑜伽修习实践的目的是完
成转染成净,转识为智的过程。该派还提出三性三无性的理论,构筑了世界的空性和虚
妄假相之间的联系,并在清净、圆满、觉悟的胜义境界(涅盘、实相、真如)与修行者
力图超越的无常、染污、迷妄的现实存在之间架上桥梁,从而宗教本体论与宗教实践论
得以融通。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而三无性指正相反对的相无自性
、生无自性和胜义无自性。三性意在说明世俗经验中之事物是因为凡夫执著分别而生,
是依缘而生,只要认识到这二者的虚妄性,便可显现圆成实性;三无性意在从反面显示
世间诸法没有自性本质,也不是因自体所生,否定前二者,也就藉空现出了究竟的无自
性境界。编辑本段唯识经论  中国传统称瑜伽行派为有宗。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而
得名。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
十论》和《成唯识论》等为主要经典。从事这派修持的人被称为瑜伽师。编辑本段理论
传承  传说瑜伽行派的祖师是弥勒,但弥勒是否实有其人,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一般
认为,在瑜伽行派兴起时,大乘佛教中曾有弥勒论师,该派假托弥勒菩萨所说作了种种
论著。该派理论的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
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等,史家称为前期瑜伽行派或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
继承者是陈那,他特别注意用因明的方法阐发瑜伽学说,是后期瑜伽行派或有相唯识派
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无性、护法、戒贤、法称等。迨7~8世纪密教兴起后,大乘佛
教中的两派开始接近起来,逐渐融合为瑜伽行中观派或称中观瑜伽行派。编辑本段三类
八识  瑜伽行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精神的总体──识所转变显现出来
的(“内识生时,似外境现”),所谓“万法唯识”、“三界唯心”。按识的变现和作
用可分为三类八识:①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它们主要的
职能是起了别和认识的作用,前六识都以各自相应的认识器官(眼、耳、鼻、舌、身、
意)为其活动的根据,并以相应的、幻现的外境(色、身、香、味、触、法)为其认识的
对象;②第七识──末那识。它的职能是起思维度量的作用,是前六识和第八识(阿赖
耶识)的中介,它以阿赖耶识为其自己存在的前提和认识对象,由于末那识的活动伴随
有四种根本烦恼,从而使人们陷于痛苦和生死轮回;③第八识──阿赖耶识(藏识)。
是前七识的共同根据,宇宙万有的根源。它的本相有三:(a)能藏,即阿赖耶识能摄持
和保存一切“种子”(潜在力),种子或潜在力在时机成熟时能够生出宇宙万有(种子
生现行),宇宙万有也可发生(熏习)新的宇宙万有的潜在能力或状态(现行生种子)
,这种势如瀑流永恒不断的因果变化,亦即人间苦海的无限变化过程;(b) 所藏,即生
起宇宙万有潜在力的所藏处;(c)我爱执藏,阿赖耶识原非自我(灵魂)而是识的流转
,但第七识妄执为永恒主宰的灵魂,因之被称为我爱执藏,这个自我(灵魂)也就是轮回
果报的主体。编辑本段四分学说  该派对认识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
分”(四种作用之分):①相分。是幻现的外界对象反映在人们认识中的形相,亦即客
观对象反映在主观上的表象;②见分。是人们自己对于形相的认识能力或作用;③自证
分。是证知、鉴定自己如何认识形相的了别作用,亦即见分、相分的自觉作用;④证自
证分。是对于自证分的再证知、再鉴定,它是认识能力或作用的最高阶段和总结。他们
曾以尺量布为例,说明这四分的关系。相分好比布,见分好比尺,自证分好比是根据尺
所量知布的长短,证自证分好比是对于所量布的长短的证实。关于四分的学说在瑜伽行
派内部有着不同的主张。安慧等人认为见分和相分是无体的、虚妄的实在(遍计无体)
,自证分才是相对的实在(依他实体),因此这派称为无相唯识派;陈那、护法等人认
为相分是有体的真实的存在,见分缘相分为外境时,见分上才会生起或显现相分的形相
,因之被称为有相唯识派。编辑本段五位百法  对于识所变现的宇宙万有,瑜伽行派
概括为五位百法。五位是心法(精神现象)、心所有法(心的随属现象或作用)、色法(
物质现象)、心不相应行法(非精神非物质的现象)、无为法(不生不灭的现象)。此外
,他们也对宇宙万有的本性作了说明,认为从“存在”或“有”的方面看,可分为三性
:①遍计性。即虚妄的表相(相);②依他起性。即假有的或相对的表相,由因缘或条
件所引起;③圆成实性。即绝对的表相,圆成实性不借因缘或条件,是由自身所引起的
一种真实的实在,它是由完成修行的人在瑜伽直觉中所亲证,圆成实性也就是真如佛性
。从“非存在”或“无”的方面看,可分析为三无性:(a)相无性。一切体性都无;(b)
生无性。没有生,没有自然所有之性。非有似有,一切犹如幻象;(c)胜义无性。远离
妄执,无相空寂,一切清净,这是瑜伽行者修持所达的最高境界。编辑本段五种姓说
瑜伽行派把一切众生分为声闻乘种姓、缘觉乘种姓、菩萨乘种姓、不定种姓和无种性
五类。认为这五姓由于各自所具有的无漏种子(没有被烦恼所污的种子)和有漏种子(
为烦恼所污、被束缚限制的种子)的不同,而修持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声闻乘种姓
可修证阿罗汉果;缘觉乘种姓可修证辟支佛(缘觉);菩萨乘种姓可修证为如来佛;不定
种姓所修的结果还不确定;无种性因为只具有有漏种子,要受业报轮回的限制,不能成
阿罗汉或菩萨。以上被称为五性各别说。编辑本段传播概况  唯识思想在南北朝的北
魏时代就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人传入中国,在北方地区成立了地论学派。在南朝的
梁陈时期,真谛又把这一思想弘传于南方,在江南一带形成了摄论学派。但南北朝时代
在中国流传的唯识思想基本上都属于印度前期瑜伽行派的思想或唯识古学。迨唐玄奘自
印度回国译出《成唯识论》后,中国才传播印度护法一系的唯识新学,从而建立了唯识
学派──法相宗。唯识学在唐代曾风靡一时,但在唐末五代即开始衰微。新罗在玄奘以
前即弘传地论和摄论,以后又有玄奘的直传弟子神昉、圆测和圆测的弟子道证等传入唯
识新学,建立了新罗的唯识宗。日本的唯识学最初由直接从玄奘学习的道昭传入,以后
又有玄昉等人到中国学习,带回大批经论,弘传唯识,逐渐建立了日本的法相宗。这个
学派在奈良、平安朝和江户时代一直盛行不绝。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zt論龍樹中觀學的涅槃學說唯识与唯心是同还是异
阿罗汉证得涅磐,入住涅磐又回到人间,是啥入住涅磐,啥又回来?[合集]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转帖)
跑日也搞双重标准阿[合集]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
[合集] 有没有精擅科学的佛学大牛?唯识浅谈(ZT)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1)--隆藏法师漫谈自性zz
如来藏--百度百科关于中观与唯识之间几个问题的商榷zz
世亲著作法藏法师 wikipedia
唯识--百度百科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四节 转依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瑜伽话题: 行派话题: 唯识话题: 种姓话题: 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