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崇祯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
b*******n
发帖数: 1267
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zt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历史是一门非常注重功利的学科。普及的史书就是要突出对抗中的矛盾,以求消
耗最小的资源,阐发最大的教益,简单快速的以古为鉴,古为今用。但是,认识一个人
的过程却不应如此,因为他/她之所以为他/她,自有贯穿其一生的特质,而经过提炼的
人类社会一般化矛盾(冲突)中的代号,恰恰无法说明这一点。以崇祯为例:
1。好面子(委过于人。。。)
譬如,你和一群人做一件事情。你满怀责任心,并且因了种种的厉害关系,所以
在这群人中你无疑是最想干好、做得最卖力、思到寝食俱废、想到睡里梦里的一个。当
然,可能你做事的方法并不正确,但是我敢说你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你的本心
是那么想把这件事情干好,怎么会是蓄意破坏呢???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也包括你的原因),事情还是失败了。换作任何一个人
,在所有的努力和热望化为一次次失望的时刻,他是否就能理智的认清自己的错误,把
合作者们的效率和态度忽略不计,甘心情愿的向全天下人表示自己应该对这失败负责?
??
2。疑心(猜忌。。。)
崇祯有时候会对人生出疑心,包括对自己的亲人。比如,田贵妃弹一手好琴,...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sh (niday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2 14:09:33 2016, 美东)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348969/answer/250095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刘海会一起学明史的时候看了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剧中说北京城破之际崇祯是非常
贫穷的,国库干涸,内宫的珍宝都被充了军费。我们都是笃信不疑。而一次在书店翻看
晁中辰写的《崇祯大传》时说崇祯时一个非常喜欢敛财的皇帝,北京被破时有内帑千万
余两。感觉2个说法差距很大,所以想查一些文章看看。先看到了这些:发现这据说李
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
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
然后其他就非常复杂。一次有...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3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348969/answer/250095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刘海会一起学明史的时候看了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剧中说北京城破之际崇祯是非常
贫穷的,国库干涸,内宫的珍宝都被充了军费。我们都是笃信不疑。而一次在书店翻看
晁中辰写的《崇祯大传》时说崇祯时一个非常喜欢敛财的皇帝,北京被破时有内帑千万
余两。感觉2个说法差距很大,所以想查一些文章看看。先看到了这些:发现这据说李
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
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
然后其他就非常复杂。一次有幸搜索到了下面这篇文章,其中比较多引用的是黄仁宇的
作品,觉得非常好,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
一、前言
崇祯内帑,其实是个老问题了,很多历史论坛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出来大吵一番。辩论
双方都掌握了不少证据,都认为自己的证据足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就是...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0787
4
林错
说到崇祯,值得一提的是历来对崇祯的评价蛮复杂的,主流的观点是此人勤政节俭,私
德颇佳,而且即位初期一扫阉党,但由于性格弱点太突出——刚愎自用,暴躁多疑,而
且吝啬小气,不仅很快又重新启用太监这个千古苛政工具,明明打不过后金又打肿脸撑
胖子硬挺,最重要的是,没事就把看不顺眼的文臣武将罢官赐死,搞得好端端几个人才
都被他枉杀了,自毁长城,实在是可怜可恨啊。
对此,在下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与诸位大人同观。
话说当初崇祯登基的时候才16岁,在没有祖母没有老丈人的帮助下,独力把魏忠贤斗倒
,“天下”大喜过望,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而且崇祯和天启不同,从小就喜欢读书
,虽然以前只能在太监的帮助下自学,但一登基就请大臣给他补课,表现的十分谦虚好
学,让东林党人一时大快,认为尧舜大治的日子就要在紧密团结在崇祯周围的东林党手
中实现了。
当时,崇祯组建了一个全新的东林党内阁,一时也是“众正盈朝”。内阁的官员们随即
向皇帝建议,应该撤销掉东厂这个特务机构,因为这种监视对东林君子们的一种侮辱。
崇祯对东林君子的道德操守是很信任的,他完全相信即使没有人监视他们,文官也不会
贪污国家的钱,而且会尽心尽力的...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近20年来崇祯研究综述 牛纪荣 zt
近20年来崇祯研究综述 牛纪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处于明亡清兴历史关头的崇祯帝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人物之一,学界
对其予以多方面的剖析,积极深入的探讨其功过得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研究的层面
上较前更趋于细化与深入。研究的内容大致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崇祯帝的性格、用人
政策、崇祯与明政权崩溃的关系以及对崇祯帝历史地位的评价等。下面就20世纪80年代
以来对崇祯的学术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的总结和梳理。
一、崇祯的性格问题
学者一般认为,崇祯的性格特点是复杂的,表现出两面性。如王昊认为:一方面,“崇祯勤
心政治,生活简朴,不玩物、不丧志,更不沉溺于酒色。”另一方面, “崇祯帝的性格特
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急躁、多疑、自信及死爱面子等。”[1]董郁奎也认为:一方面,“
崇祯崇尚节俭、勤于政事,私生活上也比其先辈们节制的多。”另一方面,“崇祯虚荣、
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谏。”[2]此外,信之认为:“我们姑且不论崇祯这个悲剧人物的诸多
不幸,仅他的实事求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怕揭短露丑的精神,是很有现实借鉴意
义的。”[3]永增认为:“崇祯皇帝的性格弱点———多疑、寡恩、刚愎自用断送了明室... 阅读全帖
h*****1
发帖数: 93
6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
明朝历代诸帝中,崇祯是个后人最同情的可怜人:辛苦十七年,劳心劳力励精图治,却
内外败绩不断,打击连连,百官更是昏聩无用,不是混事就是败事。到最后大厦将倾,
北京沦陷,落得悲情上吊煤山的下场。临终前撕心裂肺高呼一句“诸臣误我。”几个世
纪以来,也总令后人心痛。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崇祯呢?
要论崇祯最可恨之处,对照他悲情的命运,可能有些残酷。但一个事实却是:崇祯与一
个铁腕君主最大的差距,不是勤劳,而是用人。
他在位时期,曾经无比信用的臣子们,对照后来李自成占北京后的表现,绝大多数都十
分的不堪。最被他宠爱的内阁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一个被李自成查出贪赃,私吞的白
银埋的家里满地窖都是,另一个主动卖身投靠,为了表忠心在农民军战士面前慷慨激昂
,大骂崇祯无道,结果连打崇祯打了一辈子,素来暴虐的农民军大将刘宗敏都看不下去
了,上来就是俩个耳刮子:崇祯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竟这么说他!
就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说,崇祯这辈子,真是瞎了眼。
要说他用过的人,一个好人没有,当然也不对。但更严重的情况是,即使遇到了靠谱的
臣子,他也不会用。
至少有两...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崇祯年间,东林党争不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崇祯年间,东林党争不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1 22:32:24 2019, 美东)
原创:隔壁的老罗 隔壁的老罗 微信号 xinjingluopan
功能介绍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让自己知道,当下的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
公元1644年3月19日,崇祯于煤山自缢。
太监的评价:“若厂公还在,天下本不会如此的。”
文官的评价是:“独夫授首,何足道哉!”
崇祯皇帝遗恨:“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可见相互的怨恨。
要说到崇祯朝廷,免不了要说东林党。
最近一年常在无锡,动笔前想去下一直没进的东林书院,于是阴雨初冬,驱车前往,未
料巷口冷清,书院内部施工,闭门谢客。正遗憾间,管理员送客开门,入内留个影,匆
匆作别。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一次见东林党和顾宪成的名号还是初中课本,却不料
以今日时境,自把某种势力比作东林党后,东林已快成敏感词了。
东林源于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被削职回无锡老家讲学,得地方官员支... 阅读全帖
l****p
发帖数: 27354
8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4/0911/c372327-25640593.html
就晚明的形势而言,未必没有“事在人为”的余地。但崇祯皇帝念兹在兹的是要一个“
万全之策”,害怕风险,绝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结果只能坐等亡国。
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因为把李自成写得像一个共产党员,颇受人诟病。但人们忘
记了现实生活中从来就有那么一些人,可以为了某种原则、观念或看法,牺牲个人利益
甚至生命。这样的人,在中国的底层社会,也从来都是有的。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其
实就是中国底层社会中的这样一类人物。他们或许文化不高,但讲义气,急人所难,处
事公道,慈悲为怀,而且很有能量,在群众中颇有威信,于平凡中透着性格上的魅力。
笔者当年下乡时,也曾见识过这样的人物,甚至因为他们不是党员而颇感怅然。
《李自成》沉寂多年,如果就因为它的主人公太像一个共产党员,实在太让人遗憾了。
这本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不仅把明末农民战争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也充分展
现了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关外满族的强悍及其统治者的足智多谋,以及明末崇祯皇帝
空怀中兴壮志却无力回天的悲凉。
时过...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马勇:乾隆这样评价崇祯帝
2015-11-12 11:51
来源: 作者博客
乾隆说,崇祯帝最后将亡国的责任推给群臣,推给温体仁,但“亡国之君,各贤其臣,
于体仁又何责焉?”那么多文臣武将不用,十七年换了五十相,竟让温体仁独占八年,
巍然不动。这究竟是大臣的错,还是崇祯的错?
大明王朝是帝制中国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崇祯皇帝是这个政权最后一位君主,是
他将大明王朝送进了历史,结束了朱明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
奇怪的是,一个将江山弄丢的亡国之君,在过往三百七十年间很少受到指责。不论
是明朝遗老,还是新朝统治者;也不论是新史学,还是旧史学;人们对崇祯帝抱有普遍同
情,以为明朝之所以亡国,并不是崇祯的错。
善良是人的天性。人们对崇祯亡国抱有同情,主要是因为他在最后时刻壮烈殉国,
而且留下了感人的遗书: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一死报国,其情其景,令人感动。不过,崇祯帝将所有责任推给“众爱卿”
,其反省、道歉显然并不那么真诚。即便崇祯帝的检讨发自内心,然历史主义回望显然
问题多多。只是他的死太悲壮了,并不是所有末代君主都能做到,因而崇祯虽是亡...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1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崇祯有神经病 zt
崇祯有神经病
明朝的幸运是天启也早死,崇祯登基,处死了魏忠贤,崇祯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
勤政皇帝,明朝似乎有了皇帝,解决了几十年没有皇帝的问题,似乎可以打败努尔哈赤
奴隶军队了。但是,这只是想象,事实上不是如此,明朝还是没有皇帝!
崇祯帝的性格是非常与众不同的,这是由他的经历所决定的。崇祯自幼丧母,由乳
母抚养大,加上虽然是皇孙,却得不到疼爱,其父虽为皇长子,但由于其母为宫女,没
有名分,故不被万历所喜爱,一直将其视为外人,根本无父子之情,万历喜欢的是其宠
爱的郑贵妃所生的儿子,崇祯的父亲随时可能失去太子位,一直战战兢兢生活,这种心
态也影响到了崇祯的生活,崇祯在登皇帝之前一直是孤独寂寞中的战战兢兢生活,并且
无社会生活经验,不体恤民情,不了解社会疾苦,没有任何经验,多愁善感!崇祯是在
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其兄天启意外淹死,而意外登皇帝位的,其自信心也是在登皇帝位,
并顺利铲除魏忠贤,拥有了皇帝实权后逐步确立的,但由于其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人情
世故,他的自信心体现为唯我独尊和夜郎自大的刚愎自用,崇祯的登皇帝并未解决其孤
独寂寞问题,因此,其少年时期形成的多愁善感,富于幻想,仍然没有变,这样,... 阅读全帖
l*****9
发帖数: 9501
11
山寨晚明续 第一卷 改元工商 第十一章 神机营哗变
崇祯九年除夕夜,紫禁城交泰殿,崇祯与周皇后、袁妃、田贵妃等一干妃子、皇子皇女
团坐守岁。崇祯半靠在榻上,看着面前的一堆女人和小孩,心中苦闷,面上却不露半分
神情。太子朱慈烺规规矩矩地坐在对面,一本正经地向崇祯汇报在东宫的学习情况,崇
祯心不在焉地听着,目光扫过去,却见长平公主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眼神中流露出一
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不由心中一动,对长平公主招手说道:“过来让父皇看看。”
长平公主有些不安,仍然走到崇祯跟前,福了一福道:“父皇万安。”崇祯牵了长平公
主的手,拉到近前,端详着说道:“你都八岁了,父皇还没有好好的看过你几眼呢。”
抻手抱了起来,坐在自己膝上。长平公主扭捏着要下去,崇祯笑道:“别闹。”伸手招
呼朱慈烺等几个儿子道:“一家人聚聚,别那么一本正经了,都坐过来,让父皇看看,
长高了点儿没有。”
正热闹间,曹化淳满脸惊慌地走了进来,轻声叫道:“皇上,皇上。”崇祯转头看见曹
化淳的一头大汗,心下一沉,轻轻地把长平公主放下,站起身来,对诸人说道:“你们
继续守岁,朕去去就来。”众人离座应道:“是。”崇祯转身出了交泰殿,朝西...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的问题出在基本思路上
发现崇祯可能是现代的人穿越回去的,其实他真的是很尽力的在做了,他讨厌文官,比
较偏爱武官,所以对文官狠,对武将从宽。 每天还要讲经学,甚至虔诚地拜四方神佛
。其实人也不算太笨,后金后来对黑云龙玩反间计想害后者,结果被他识破了,将计就
计还玩了后金一道。
这些明末的书里面讲了明末的各种弊端,其实崇祯基本上也都知道,比如卖官受贿等等
,惩罚的也格外严厉。崇祯做的似乎也不算大错。如果是太平时代,崇祯可能还是一代
明君。
我觉得崇祯的问题出在基本思路上。本来所有一切的出发点是为了拯救明朝,但为此需
要有人干活,干好活。
崇祯在找人干活上还成,经常破格提拔人,还动不动脱下衣服给人披上,让对方感激涕
零的。但是问题在于,崇祯之后所做所为,搞得最后没人想给他干活。
崇祯其实是被儒家那套学说害了。如陈启新疏言大明三大弊端,头一弊即是孔孟之道不
过是科举做官的敲门砖,没人把它当回事。崇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按照儒家所言,"文
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个个把忠君爱国放在第一。
想法是不错,但是世间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就算你的铁哥们,危急关头,也是把他的孩
子和老婆放在你前面的。不求回报卖命给老板打工的,现在的人...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13
王斗冷眼看着,历史上崇祯年间,大明南北两地的官员派系斗争非常激烈,比如,少
詹事黄道周曾弹劾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张若麒又弹劾黄道周,还有东林、阉党、
言官党争不断。
而各派之间,又互相内斗,可谓非常混乱,或许,只有在对付武将勋贵上,他们才
会又拧成一条心,陈演表面上给倪元璐难看,事实上,何尝不是为他解脱,让朝廷编练
新军之议,付之东流?
果然,新任户部尚书叹道:“江南己是税重,诸税位列全国之冠,若再加征,惟恐
激起民变。”
他说道:“再且,与北地一样,江南各处,一样灾荒不绝,百姓嗷嗷度日。
他举例:“春夏之时,苏州府大旱不雨,米价每石银四两。春,太仓州灾荒,夏,
湖州府大旱,飞蝗蔽日而下,所集处禾苗与芦苇食尽,民削树皮木屑杂糠秕己食之,或
掘山中白泥为食,流离窜徙,民益多艰……”
说到这里,他语声哽咽,谈起家乡父老的苦楚,他同样神情激动。
崇祯帝默然,是啊,江南各处,不是大旱就是大涝,一样饿死载道,百姓艰难,大
明,真的筋疲力尽了。
不约而同的,内阁诸员,都没有谈及富户大族之税,不说当年杨嗣昌的赋税归于“
有力家”,或是薛国观的让官员富商捐献钱粮,都证明了行不通,最终的负担,只会转...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339
14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
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
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
崇祯帝却一反常态,是个勤政廉政的模范,工作17年,病假都没请过;对家属和身
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为减轻财政负担,让老婆做饭织布。
这样一个不错的皇帝,却于甲申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深夜,在离紫禁城一箭
之遥的煤山(今景山)悬树自尽,在遗书中要求李自成不得伤害广大群众。300多年后的
今天,人们在景山公园崇祯自缢处,看着冰冷的纪念碑,不禁替他抱屈:老天爷咋不让
他多干几年呢?
一个王朝的灭亡自有其必然性,山都挡不住,但历史不是一条直线。老天爷曾经给
过崇祯两次机会,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用上吊,不用当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
可能成为复兴王朝的英雄。但是,僵化的大脑、无休止的会议和一个又一个文件,还是
把他和他的国家逼上了煤山。
南迁计划如何泡汤
第一次机会。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形势瞬息
万变。大年初三,崇祯叫来太子办公室的李明睿开小会,研究...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1396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煤山吊死崇祯的歪脖树还在么?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
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
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崇祯帝却一反常态,是个勤政
廉政的模范,工作17年,病假都没请过;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为减轻财政
负担,让老婆做饭织布。
这样一个不错的皇帝,却于甲申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深夜,在离紫禁城一箭
之遥的煤山(今景山)悬树自尽,在遗书中要求李自成不得伤害广大群众。300多年后的
今天,人们在景山公园崇祯自缢处,看着冰冷的纪念碑,不禁替他抱屈:老天爷咋不让
他多干几年呢?
一个王朝的灭亡自有其必然性,山都挡不住,但历史不是一条直线。老天爷曾经给
过崇祯两次机会,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用上吊,不用当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
可能成为复兴王朝的英雄。但是,僵化的大脑、无休止的会议和一个又一个文件,还是
把他和他的国家逼上了煤山。
南迁计划如何泡汤
第一次机会。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形势瞬息
万变。大年初三,崇祯叫来太子办公室的李明睿开小会,研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坑死崇祯的“光处长”
周淮安
01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
这是一个天崩地坼,山河巨变的动荡时代。
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内有“流贼”攻城略地。《明史》称“溃烂而莫可救”,两百七十
多年的大明王朝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
是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一个新政权的成立意味着敲响旧政权
的“丧钟”。
从飘忽不定的“流贼”到建立政权,从无政治主张的农民到明确“争天下”的集团,李
自成已经向崇祯亮明了“掘墓人”身份。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开始渡过黄河进攻山西,所向披靡,官民迎降。下一个目标十
分明确:将革命进行到底!进京赶考去!
摆在崇祯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死守京师,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不成功则成仁;二是
南迁,做战略性转移,迁都南京,重振旗鼓再图一战。
无论是崇祯,还是群臣,其实内心都很明白,第一个方案无异于痴人说梦。
继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民军克星”孙传庭潼关兵败身亡后,最后一支“听指挥
,能打仗”的明军主力已经不存在了。
分镇各地的左良玉、刘泽清、吴三桂等将领虽然掌握有兵马,但朝廷实际上已指挥不动
,他们已经成了各怀鬼胎,有奶就是娘的地方军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后路。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崇祯本可不用上煤山
http://house.gmw.cn/newspaper/2015-06/15/content_107286402.htm
2015-06-15 00:34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url:http://www.studytimes.cn/shtml/xxsb/20150615/12111.shtml
一个王朝的灭亡自有其必然性,山都挡不住,但历史不是一条直线。老天爷曾经给过崇
祯两次机会,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用上吊,不用当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可能
成为复兴王朝的英雄。但是,僵化的大脑、无休止的会议和一个又一个文件,还是把他
和他的国家逼上了煤山。
第一次机会:南迁
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形势瞬息万变。大年初三,
崇祯叫来太子办公室的李明睿开小会,研究应急方案。
李明睿的意见是南迁,他认为,只要向南进行战略转移,就能缓过气来。当年宋高宗赵
构毅然南渡,在杭州建立了繁荣富庶的南宋,赵家天下又延续了150多年。咱大明的条
件比那时候强多了,地方比它大,物产比它丰富,关键是祖宗当年迁都北京时,设南京
为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崇祯皇帝,朱由检,统一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位皇帝在位期间算是非常勤奋的一位
皇帝了,不过呢这位皇帝争议还算是比较大的,有人说他是位好皇帝,但是同样有人说
他是个坏皇帝,历史就是由后人来评说的,今天暂且不提他的功与过,只说说他为什么
选择了自杀。
崇祯上吊的槐树
这槐树早就被砍了,至现在景点的那颗被注明是崇祯上吊的槐树,其实如果你仔细想想
就知道那肯定不是了。言归正传,大家都知道崇祯帝是在煤山上吊死亡的,但是有个问
题出现了,其实他在这个时候完全不用自杀的,打不过还不能跑吗?完全可以去南京继
续发展啊。
最关键的南明政权都一直发展到了康熙的时候才完全被消灭,这说明什么?说明完全可
以选择这样做的。就这样他们都发展了这么久,还没有崇祯的带领,那么如果是崇祯带
领南明呢?
景点中说他是崇祯上吊的树
在古代的时候什么都讲究个正统,崇祯如果去带领南明,最起码不会因为内乱才被完全
消灭,其次有句老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而天下的汉人多
还是少数民族多?那么如果是大乱的时候,老百姓会选择谁?这个不言而喻了吧。
吴三桂曾经也有过反清复明的口号,当时就连吴三桂这样的人说出这个口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许多人对于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
许多人对于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都有很高的赞誉,当然也有许多批评之声。夸赞崇祯
皇帝的人,认为崇祯是一个有德明君,而且还比较有才能,同时又能够情与理国,关心
穷苦百姓的生活,在历史上也比较节俭。
批评崇祯皇帝的人认为,崇祯皇帝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滥杀无辜,总是
怀疑大成对自己不利。鼠目寸光,你有当皇帝的胆识,更没有皇帝的魄力,所以才最终
导致大明王朝覆灭。自己最后也落下了千古骂名,国破家亡不说,更是众叛亲离。
崇祯当上皇帝之后确实做了一些比较得民心的好事,比如说一举歼灭了魏忠贤等等宦官
作乱,当时阉党的势力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崇祯皇帝凭借着过人的胆识,把魏
忠贤余党赶尽杀绝,同时自己还和朝廷当中的文物大成斗智斗勇。一个16岁的少年,就
要承担国之重任,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当时庞大的文官势力进行斗争,可想
而知,是有多么的艰难。
当你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时,崇祯皇帝已经知道,大明王朝将会一去不复返
。虽然崇祯皇帝亲自带领兵马,和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决一死战,但是就像曹刿论战中所
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大明王朝的军队目无军纪,同时又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没有
一点...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20
不知不觉,崇祯帝又谈到国事上去,对王斗,他可谓交心之言,甚至回顾自己执政十多
年经历,从初时雄心勃勃,诛阉党,正朝纲,一直到达现在。
只是他不明白,为何他越是勤勉,国事越是衰危?外有东虏,内有流寇,天下饥民四起
,甚至叔父都死于贼手。
他越说越激动,甚至流下泪来:“天灾不断,赤地千里,流贼屡剿屡复,百姓人相食,
朕束手无策。有臣子言,此为气数,朕也认为是气数,只是……朕真的不甘心……不甘
心……”
看他伤心流泪,王德化嚎啕大哭,跪下道:“奴婢等该死,不能为圣上分忧。”
王承恩也是跪下,默默流泪,周边各侍卫与太监也是同哭,一时哭声四起,阁楼那边,
也传来抽泣之声。
王斗也有些心酸,他叹息说道:“臣请皇上不必过于自责,天下大乱,也非皇上之错。”
他看崇祯皇帝,他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然因操劳过度的原因,头发鬓角,很多地方
己经花白了,衣服上打着补丁,弯腰弓背,便如一个小老头似的,不由心中怜悯。
不可否认,崇祯帝性格方面有些缺陷,也过于急躁,不过大明眼前这个样子,也不能全
部怪罪于他,他接手的时候,己经是个烂摊子,利益集团,己经将这个国度吞噬完毕。
种种庞大的利益团体,是非常可怕的。任何将有...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似洪武,习如崇祯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lzylwz (qsxfthmlp),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毛似洪武,习如崇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2 16:29:41 2015, 美东)
毛泽东曾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其实不恰当。毛是心狠手辣的政治流氓、权谋大师
,马克思只是埋首书斋、愤世嫉俗的激进思想家,二人的性格修养、精神气质格格不入
;作为草莽“革命家”、山大王,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为人处事与天潢贵胄秦始皇亦相
去甚远。
在共产主义“神圣家族”里,与毛泽东言行举止最相近的人其实是斯大林;在中国历代
帝王中,与毛泽东极其神似之人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毛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是自我
膨胀、自我陶醉,与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寓自勉自励之意完全不同,试想,一身而兼祧
古今中外之主义宗师、帝王魁首,岂非世间“伟光正”之极致?然而,说毛是“马克思
加秦始皇”,实不如说毛是“斯大林加朱元璋”,或“中国的斯大林、现代的朱元璋”
更加传神,更加入木三分。
毛泽东神似朱元璋
关于毛泽东与朱元璋的相似之处,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写道:“就性格言,两人尤为...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坑死崇祯的“光处长”
http://wemedia.ifeng.com/58143364/wemedia.shtml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开始渡过黄河进攻山西,所向披靡,官民迎降。下一个目标十
分明确:将革命进行到底!进京赶考去!
摆在崇祯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死守京师,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不成功则成仁;二是
南迁,做战略性转移,迁都南京,重振旗鼓再图一战。
无论是崇祯,还是群臣,其实内心都很明白,第一个方案无异于痴人说梦。
继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民军克星”孙传庭潼关兵败身亡后,最后一支“听指挥
,能打仗”的明军主力已经不存在了。
与死守北京的方案相比,“南迁”方案显然更具可行性。
一句话,“南迁”有钱、有粮、有兵,有现成的政府班子,如果不能东山再起,最不济
也可划江而治,保住半壁江山,不至于亡国亡天下。
“南迁”虽然好,对于崇祯而言,却隐含着一个巨大的道德风险。
堂堂一国之君,大明天子,竟然弃都城而逃,丧师失地,置黎民于水火,而且很可能一
去不回,如南宋一样偏安一隅。这既需要痛下决心,更需要群臣的配合,给个理由先,
给个台阶下。纵观中国历史,正常的表演程序应该如下:
群臣进谏:“形势危急!奔跑吧...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23
http://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00212-%E6%96%87%E7%AB%A0%E7%81%AB%E4%BA%86-%E4%B9%A0%E8%BF%91%E5%B9%B3%E6%9C%89%E7%82%B9%E5%83%8F%E5%B4%87%E7%A5%AF%E7%9A%87%E5%B8%9D
观历史言行
崇祯为什么亡国?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指示
崇祯作为亡国之君,是一个悲情人物,尤其是他在上煤山的时候还能回望京城大火,说
一句苦吾民耳,更是让后人唏嘘不已。加上清朝初期许多倒行逆施的政策,各地的反清
复明活动也一直持续不断,但大多数都要和崇祯扯上一点关系。可以说,在清初的一段
时间,崇祯的声誉反而越来越高了。
崇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勤政。在明朝的皇帝里,除了太祖和孝宗之外,可以说
就没有比崇祯更勤政的皇帝了。而且,因为孝宗时期对阁臣还是比较尊重的,也比较倚
重大臣的辅佐,但崇祯不同,崇祯时期虽然在制度上也还是沿用了之前的内阁制,但是
因为他很勤政,而且对阁臣动辄斧钺相加,所以内阁实际上形同虚设。在这个意义上...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24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崇祯自缢殉
国,接着吴三桂打
开山海关,满洲鐡蹄长驱中原。至此汉仪不复再,汉人昔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束发
高耸的道骨仙风、
飒爽、华贵之姿态彻底被满清埋葬!从此窄袖缚身、阴阳头,脑后扎个猪尾巴成为汉人
被满清奴役的标
志。造成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最大责任人就是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不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槐树上,不沽名钓誉,贪图以死殉国的清誉!而是本
着为大明江山社稷
社稷着想,在迁都南京这件事上 ,能够做出向诛杀袁崇焕那样乾纲独断的勇气,力排
众议,在李自成进军
山西之时,留下坚决反对南迁的大臣留守北京(事实上,坚决反对南迁的最先变节);
自己和主张南迁的
大臣、愿意跟随的士民迁都南京,统筹剿抚 、征讨农民军、满清势力,大明尚可国祚
延续,甚至一举收复
旧山河,中华也免于覆灭,而崇祯倒也可能成为功超汉光武帝的中兴之君、中华的大救
星!
凭什么说崇祯不吊死,选择南迁,大明就不至于覆灭,甚至有中兴的可能呢?因为
南京作为明太祖的
龙兴之地,南京,城大而坚固,拥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士商云集;有明以来一直是整...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似洪武,习如崇祯
毛泽东曾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其实不恰当。毛是心狠手辣的政治流氓、权谋大师
,马克思只是埋首书斋、愤世嫉俗的激进思想家,二人的性格修养、精神气质格格不入
;作为草莽“革命家”、山大王,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为人处事与天潢贵胄秦始皇亦相
去甚远。
在共产主义“神圣家族”里,与毛泽东言行举止最相近的人其实是斯大林;在中国历代
帝王中,与毛泽东极其神似之人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毛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是自我
膨胀、自我陶醉,与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寓自勉自励之意完全不同,试想,一身而兼祧
古今中外之主义宗师、帝王魁首,岂非世间“伟光正”之极致?然而,说毛是“马克思
加秦始皇”,实不如说毛是“斯大林加朱元璋”,或“中国的斯大林、现代的朱元璋”
更加传神,更加入木三分。
毛泽东神似朱元璋
关于毛泽东与朱元璋的相似之处,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写道:“就性格言,两人尤为肖
似,都是阴狠、猜忌、残暴兼而有之。除了语录、红卫兵、整肃干部,以及因自卑感而
迫害知识分子等仿制品之外,毛泽东师法朱元璋有时甚至到了亦步亦趋的境地。例如他
所提出而在大陆上一度广为宣传的口号‘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便完全是抄袭朱元
璋的‘高筑...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26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崇祯自缢殉
国,接着吴三桂打
开山海关,满洲鐡蹄长驱中原。至此汉仪不复再,汉人昔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束发
高耸的道骨仙风、
飒爽、华贵之姿态彻底被满清埋葬!从此窄袖缚身、阴阳头,脑后扎个猪尾巴成为汉人
被满清奴役的标
志。造成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最大责任人就是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不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槐树上,不沽名钓誉,贪图以死殉国的清誉!而是本
着为大明江山社稷
社稷着想,在迁都南京这件事上 ,能够做出向诛杀袁崇焕那样乾纲独断的勇气,力排
众议,在李自成进军
山西之时,留下坚决反对南迁的大臣留守北京(事实上,坚决反对南迁的最先变节);
自己和主张南迁的
大臣、愿意跟随的士民迁都南京,统筹剿抚 、征讨农民军、满清势力,大明尚可国祚
延续,甚至一举收复
旧山河,中华也免于覆灭,而崇祯倒也可能成为功超汉光武帝的中兴之君、中华的大救
星!
凭什么说崇祯不吊死,选择南迁,大明就不至于覆灭,甚至有中兴的可能呢?因为
南京作为明太祖的
龙兴之地,南京,城大而坚固,拥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士商云集;有明以来一直是整...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2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如果崇祯没有吊死,而是迁都南京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崇祯自缢殉
国,接着吴三桂打
开山海关,满洲鐡蹄长驱中原。至此汉仪不复再,汉人昔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束发
高耸的道骨仙风、
飒爽、华贵之姿态彻底被满清埋葬!从此窄袖缚身、阴阳头,脑后扎个猪尾巴成为汉人
被满清奴役的标
志。造成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最大责任人就是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不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槐树上,不沽名钓誉,贪图以死殉国的清誉!而是本
着为大明江山社稷
社稷着想,在迁都南京这件事上 ,能够做出向诛杀袁崇焕那样乾纲独断的勇气,力排
众议,在李自成进军
山西之时,留下坚决反对南迁的大臣留守北京(事实上,坚决反对南迁的最先变节);
自己和主张南迁的
大臣、愿意跟随的士民迁都南京,统筹剿抚 、征讨农民军、满清势力,大明尚可国祚
延续,甚至一举收复
旧山河,中华也免于覆灭,而崇祯倒也可能成为功超汉光武帝的中兴之君、中华的大救
星!
凭什么说崇祯不吊死,选择南迁,大明就不至于覆灭,甚至有中兴的可能呢?因为
南京作为明太祖的
龙兴之地,南京,城大而坚固,拥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士商云集;有明以来一直是整...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8
http://history.voc.com.cn/article/201510/201510190858534425.htm
2015-10-19 08:58:53 [来源:人民网]
假如崇祯没有裁撤驿卒,那么西北的农民叛乱就有时间有能力平定,而计划“安内
之后攘外”也可以从容实施,至少,崇祯不会被李自成逼得上吊。如果我们反推一下,
就不难看出其中的一条因果链:明朝灭亡—李自成进北京—李自成失业—朝廷裁撤驿卒
—刘懋上疏—毛羽健的报告—悍妇温氏捉奸。
明王朝的灭亡似乎没话可说了,让人来劲的是,它竟然是和一个叫毛羽健的中低级
官员床上那点事联系在一起的,他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动作,使得李自成投入乱民之中,
最终灭了明朝。可促成毛羽健这个举动的,却是他那河东狮吼的老婆温氏。
读《历史的拐点》发现,毛羽健1628年考中进士,由知县升为御史,调入京城,于
是养了二奶。没想到,一天老婆突然从老家杀到京城来捉奸,二奶被她打个半死,老公
也被罚跪一天一夜。他忽然明白了,老婆是靠什么才这么快赶来的,于是他恨驿递,便
上疏崇祯皇帝,废除驿递制度。但崇祯怕违背祖制,没有批。
驿递原本只为递送使客,飞报军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洪武和崇祯的性格缺陷
洪武杀功臣、武将倒可以算是历史惯例,然而发展到血洗文官系统,就不能不说是
性格缺陷了,其典型案例如“空印案”。
如果非要换一个说法,可以说成是“阶级仇恨”。洪武出身于底层,对文官阶层有
仇恨心理也算正常。然而,把这种心理疯狂地表现出来,其实仍然是性格缺陷。
崇祯的性格缺陷更明显,无须举例说明,他最后的彻底众叛亲离,在历代亡国之君
中也是少有的。
崇祯很清楚官场上好人不多,谁都不可信;而文官阶层也很清楚明朝的皇帝好人不
多,大多数不是混蛋就是暴君,这个恐怕也不例外。而双方的所做作为,只能是加深了
双方的成见。
然而,暴君不一定亡国,混蛋也不一定误国。洪武、永乐都是暴君,却能开国定鼎
;宣德皇帝被称为蟋蟀皇帝,也是有为之君。
崇祯亡国的根源,大略是两个:
第一、明朝历时太久,很多事态已成积重难返。
外部满洲坐大倒未必有决定性,当年瓦剌把皇帝都劫走了,结果也没怎么样。但内
政方面,积弊难免年甚一年。最直观的就是明朝的宗室繁衍日多,耗费太大。洪武厚待
宗室,想的是让宗室拱卫皇权;然而宗室尾大不掉,实乃皇权的最大威胁。结果只能削
藩。然而,宗室的武力、权力虽削,经济待遇却未减,完全成了寄生虫。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幸运儿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幸运儿,若不是他的兄长明熹宗朱由校死的时候没有子嗣,或者把持
朝政的魏忠贤稍微有点心眼,找个年纪小的朱家子孙继承帝位,继续操控一切。这样的
话,朱由检也许就做不了皇帝,做不了皇帝,就不过是个藩王,在历史上无声无臭。但
他又是不幸的,在位十七年,继承一个烂摊子,没有一年是没事的。内乱,外患,一年
甚过一年。光供养宗室藩王,国家财政就已经枯竭了,偏偏灾害接踵而至,北方动不动
就颗粒无收。内乱和外患都需要钱,可即使竭泽而渔,都弄不出钱来了。体制的毛病,
都出来了,他又没有那个魄力,着手大改。阁老和兵部尚书,像走马灯似的换,换了谁
,都解决不了问题。
最终李自成打上门来,他无兵可御,城上的兵推说没饷,又不肯战。而他却又不好意思
弃城而走。城破,在一个太监陪伴下,在煤山上吊死了。兵部一个七品主事,出钱买了
一个最便宜的柳木棺材,把崇祯装了进去。这时候的崇祯,帽子掉了,两只脚只剩了一
只靴子,身上穿的是布衣,还有点破,鼻微伤,有点血,估计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弄
的。胸前的衣襟上题了几个字:朕既丧国,无颜冠冕见人。人们盛传的那个比较长的遗
嘱,所谓: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1
崇祯自己沙比
明明是崇祯自己希望迁都,但是非得找出一些大臣来背黑锅,因为迁都,违反了成祖天
子守社稷的祖训,
崇祯的算盘,使希望某位或某些大臣们提出迁都,自己假意 不得已而听从,迁都到南
京之后,全国百姓追究舆论,把这几位提出迁都的大臣们满门抄斩,我大明崇祯皇帝还
是伟大,光荣,正确
但是所有的大臣们都对崇祯,自私,阴险,残忍而又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个性早看透了
没有人为这个昏君丧命
当年,崇祯命陈新甲和满清议和,后来事情暴露,崇祯全部推给陈新甲,把自己甩干净
,让陈新甲一家惨死, 如果是唐太宗,可能就站出来说,和满清议和是我做皇帝的意
思,陈新甲只不过是执行,这样的肯为大臣出头,肯为那些忠于自己的大臣出头的皇帝
,必然会得到臣僚们更加的拥戴, 而崇祯这种和大臣们互相算计的,亡国自然不远了
唐太宗和突厥结下便桥之盟, 而崇祯找臣私下议和,却不敢承认,
什么是明君,什么是昏聩,高下立判
w**********i
发帖数: 601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祟贞皇帝不是一个昏君,也算不是一个庸君,而是一位时运不济的皇帝。他一生勤政,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大明王朝的灭亡真的都怪罪于崇祯皇帝的治理无方?可笑!一个王朝因为一个人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有一群迂腐贪婪,急功近利的大臣辅佐。王朝的栋梁都腐朽了,大厦如何可以久持?当国家遭遇万分危急的时候,是一个拳拳爱国之心的文士顾炎武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大明的臣子多半对皇帝说的就是,打不赢咱就议和呗。
一个皇帝再英明,如果不能驾御自己的臣子或者是得到臣子的信任,也不能成就一个王朝的兴盛。崇祯一直有一个中兴之梦,希望成为力挽狂澜,再次恢复王朝活力的帝王,但是当时的时局以及全国性官僚腐败、复杂多变的党争、内宦乱政、外戚敛财已经动摇的帝国的国本,完全靠崇祯皇帝一人之力绝对不可能扭转大局,而崇祯皇帝本身的猜度和急噪也直接影响了他和大臣的关系,在朝十几年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崇祯皇帝的选择
崇祯皇帝的选择
作者: 张鸣
亡国之君的下场都不怎么样,但崇祯尤其惨。但是,他的下场,跟他当初的选择,是有
密切关系的。他继位之时,明王朝虽说大抵已经被蛀空,只要他选择跟着混,只要不是
太过分,混到死,做一个太平皇帝,倒是也有可能的。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关外
的满人虽说猖狂,但一时半会儿还没有问鼎中原的意思,而内乱虽多,能成大气候的,
还看不出来。但是,崇祯选择了做有为之君,要动大手术,革故鼎新。
但是,他的登基,仅仅是因为他是现任皇帝的弟弟。年仅16岁的他,此前既没有过政治
阅历,也没有可能有像以往的东宫太子那样,有自己的班底。做藩王的时候,连自己的
性命,都有朝不保夕之感。不是历史选择了一个贤君,而是凑巧,一个资质平平之人做
了皇帝。但是,一旦做了皇帝,几个月的功夫就扳倒了权倾朝野的权宦魏忠贤,令他的
人望以及个人的自信爆棚。他要动大手术,整治万历以来麻木不仁的官府,天启以来腐
败而且毫无操守的官僚阶层,但却只能依靠东厂和锦衣卫这种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无
形中加倍地让告密的构陷更加的活跃,使得东厂和锦衣卫原本就非常腐败做事不择手段
的特务机构,权势熏天。他登基17年,官员入狱者...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崇祯长篇等关于蓟门等的说法
我拿袁黑们推崇的崇祯实录和崇祯长篇重新考订一下吧。
崇祯实录,崇祯长篇对後金兵的称呼都是大清或者清兵,肯定是后人有改动。崇祯实录的
记叙非常简略,一年事只用一卷来记载,据<明实录研究>一书说,这样做的原因是更详细
的叙事由崇祯长编负担; 而且这两本书必经过清初明史馆的人修订过。可惜的是崇祯长编
已残缺不全。
时间表大致是这个样子的:
按照崇祯长篇的说法,
11月29日午夜,袁崇焕派发援兵。赵率教在袁的命令到达之前即已奉圣旨入援。
11月5日丙戌,後金兵围遵化,遵化陷落(内应纵火),巡抚王元雅被执。(崇祯长篇1560
页)。
王元雅这厮一向麻痹大意,败宜当然。"9月己丑,袁崇焕以清兵欲西,先请驻宁远,增
戍关门。至是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巡抚督御史王元雅曰,此虚警耳,遣其众归,
师果不出。"(明实录)
11月7日戊子朝廷才知道遵化陷落,为此还以侦探不明的罪名把兵部尚书王洽下狱。然
而用处不大,赵率教的败没似乎直到五天后的15日明朝廷才知道。总之,象我以前说的
那样,侦察能力是明军的一个问题。我胡乱猜想是明军侦骑的马术和箭术不行,后金很
重视情报,估计也挺重视消灭明军的侦骑的。
明实录又
m***n
发帖数: 12188
35
首先,专权,侵权,未必一定是侵皇帝的权。
其实,明代很多权力斗争,是官僚内部的斗争,皇帝并非是一切事件的推手。
国人的历史叙述喜欢无限强调皇帝的个人作用。对某些皇帝,的确如此,对很多皇帝,
不是的。
就拿袁崇焕被杀为例,都说是崇祯杀他。其实真是崇祯要杀他么?崇祯为人比较偏激,
当初是崇祯力排众议,大力提拔和支持袁崇焕,把他火箭提拔。袁崇焕得罪了一大片人
之后,还有人编小说骂他是秦桧。又是崇祯一意孤行保袁崇焕。
最后崇祯也是想要救袁崇焕的命。实在是救不下来。
明清制度,镇守官失地者死,绝无例外。 袁崇焕光是一个渎职,就已经是死罪了。更
别说乱杀人,对觉华岛见死不救,前后各种诺言全都违背,等等罪名。
老熊为什么被杀? 因为他担保的张献忠又反了。 你当初既然为他作保,当然要承担责
任。
孙元化为什么被杀?因为他失地,又让手下造反投敌了。所以,徐光启想要救他,崇祯
想要救他,还是救不了。
杨嗣昌为什么自杀? 他是崇祯的老师,按传统,老师不管怎么失势,皇帝也不会对他
太狠,最多是回家养老。 因为他作为九省联军总司令,所有诺言全部失败,不是最高
目标,而是最低底线都完蛋了。
h******n
发帖数: 3599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daye520 (哈哈), 信区: Joke
标 题: 网上看到一个崇祯投胎成老蒋的笑话,大家学习一下哈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 18:42:42 2014, 美东)
发信人: feidaowang (小李飞刀的飞刀),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网上看到一个崇祯投胎成老蒋的笑话,大家学习一下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 18:41:12 2014, 美东)
话说崇祯死后,见到了上天,上天表示同情崇祯的遭遇,问崇祯,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
,他会怎么做。崇祯已经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狠狠的说,自己要狠狠得镇压读书人
,还要建立一支嫡系部队,让那群狗日的军阀在前面死战自己的嫡系捡便宜。
还说,要和最有钱的商人们建立关系,以他们为依靠。
最后,崇祯还说了一句,先平流寇,再讨东掳攘外必先安内,还要加强厂卫!
上天在最后问一个问题,如果你必然亡国,你希望亡再谁手上?
崇祯说道,宁亡于流贼!
上天说,好,你可以投胎了,这次你姓蒋,好好干吧孩子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崇祯曾经想过南逃
"陈演是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陈演于山东平定盗贼
有功,升任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崇祯十六年五月,周延儒被罢免,陈演代为首辅
,后因谎报战功而被罢免。《明史》称陈演为人“既庸且刻”,崇祯十七年(1644年)
正月初三,李明睿劝崇祯放弃北京,尽快南迁。崇祯有意迁都,陈演反对“南迁”,并
示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严厉谴责李明睿,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二月初八,李自成陷太原,北京震动。蓟辽总督王永吉、顺天巡抚杨鹗建议提调吴三桂
保卫京师,二月二十七日,崇祯帝在文华殿召开紧急会议,征调吴三桂“勤王”,陈演
、魏藻德两人不敢同意,以致此事一延再延。最后崇祯骂他:“汝一死不足蔽辜!”。
三月初四,崇祯帝终于决定,放弃宁远,征调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护卫京师
。吴三桂接到命令后,三月上旬启程,十六日入山海关,二十日至丰润时,李自成已攻
破北京。
李自成入北京,陈演想逃离北京,但因家产太多而未果。他主动向刘宗敏献白银四万两
。稍后,其家仆告发,说他家中地下藏银数万。农民军掘之,果见地下全是白银。刘宗
敏大怒,大刑伺侯,刑求得黄金数百两,珠珍成...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174
38
传说崇祯自缢前手刃子女及皇后,长叹:“愿汝等生生世世,勿生帝王之家。”同时对
满朝文武颇有怨言:“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皆诸臣误朕。”很明显是在推
卸自己的责任。李自成围城后,崇祯亲自敲钟召集文武百官前来商议,无一人听使唤。
大家避之犹恐不及。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寻死时身边只有一个小
太监相随。 其尸骨被几位当地士绅从煤山的“罪槐”上解下,装在合伙凑钱买的廉价
柳木棺里运至昌平,草葬在早夭的贵妃田氏墓地。曾经横征暴敛的朱明王朝,到最后,
连一副好点儿的棺材板都买不起。还要靠慈善家的怜悯与捐助。十三陵中,崇祯的思陵
不仅形制特殊,而且亦显简陋。思陵之“思”,除了徒劳的思念之外,还应有反思之意。
看见景山,我会想起一个人。
这个人活着时,曾经凌驾于万水千山之上,所有人见到他都要高呼“万岁”,以至他后
花园里的景山,也获得万岁山之美誉。然而这个人偏偏又是短命的。当他吊死在景山东
麓的一棵古槐上,似乎并不见得比一枚普遍的落叶更有分量。这个人,就是明朝的末代
皇帝崇祯。
铺开地图,你会发现这座多少年前天外飞来般的山丘处于北京城核心的位置,紧邻皇气
逼人的故宫后门。它飞来...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8967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崇祯就是典型的沟命海心,志大才疏,刚愎自用。他可以很蒙古讲和,也可以在李自成
来前逃出北京或者把皇子送走。其实他就算学他哥什么都不干大明也不会亡的这么快。
他不算昏君谁是昏君?评价就两个字,傻逼。

,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
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
,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
有一群迂腐贪婪,急功近利的大臣辅佐。王朝的栋梁都腐朽了,大厦如何可以久持?当
国家遭遇万分危急的时候,是一个拳拳爱国之心的文士顾炎武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而大明的臣子多半对皇帝说的就是,打不赢咱: 鸵楹瓦隆
一个王朝的兴盛。崇祯一直有一个中兴之梦,希望成为力挽狂澜,再次恢复王朝活力的
帝王,但是当时的时局以及全国性官僚腐败、复杂多变的党争、内宦乱政、外戚敛财已
经动摇的帝国的国本,完全靠崇祯皇帝一人之力绝对不可能扭转大局,而崇祯皇帝本身
的猜度和急噪也直接影响了他和大臣的关系,在朝... 阅读全帖
e*******2
发帖数: 847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皇子送不出来是因为言官上疏反对,崇祯时期的文官集团已经强到可以处处掣肘皇帝。
崇祯想跟满清议和,文官集团反对。崇祯想要迁都南京,文官集团反对。崇祯想要把太
子送到南京,以应不测,文官集团还反对。崇祯问那些文官有什么良策,文官一律沉默
。所以崇祯临死前说大臣皆可杀,我觉得一点没错。这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成。
崇祯就是太软弱了,如果有太祖皇帝一半的手段都不会死的那么窝囊。
n*******w
发帖数: 6708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崇祯皇帝不是昏君,就没有昏君了
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垃圾一个

,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
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
,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
有一群迂腐贪婪,急功近利的大臣辅佐。王朝的栋梁都腐朽了,大厦如何可以久持?当
国家遭遇万分危急的时候,是一个拳拳爱国之心的文士顾炎武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而大明的臣子多半对皇帝说的就是,打不赢咱�: 鸵楹瓦隆�
一个王朝的兴盛。崇祯一直有一个中兴之梦,希望成为力挽狂澜,再次恢复王朝活力的
帝王,但是当时的时局以及全国性官僚腐败、复杂多变的党争、内宦乱政、外戚敛财已
经动摇的帝国的国本,完全靠崇祯皇帝一人之力绝对不可能扭转大局,而崇祯皇帝本身
的猜度和急噪也直接影响了他和大臣的关系,在朝十几年内阁大臣如走马灯似的一度换
了又换,杀了又杀,对于将军们他既要牵制又要他们利用他们,文武大臣对自己岌岌...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2394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体制问题。崇祯本人也是体制的牺牲品。或者说他的眼界受限于体制。有明一朝,按朱
元璋的设计,各行各业都是长子世袭制,从皇帝,到将军,到士兵,到工匠。 到王朝
末期,大家的能力已经和后世的八旗末期相差不多。唯一的例外是文官(读书人)。但
文官都是靠科举选拔出来的,主要能力在研读程朱和已发生的历史。按大的中原正统王
朝的历史,两汉,两晋,两宋甚至于隋唐,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分裂割据或者南北对峙的时
期才最终灭亡。所以当时的士大夫(读书人)没有人会想到大明会脆亡。尤其是明朝有
皇帝被俘,于谦仍守住北京化险为夷的历史。大明过于强调内部的稳定性,经过200多
年(十代左右)的和平环境的麻痹,在王朝末期对外部强权的打击抵抗力其实很脆弱。
统治集团能力低下加上严重低估亡国的危险,最终的结局是比两宋还不如。

,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
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
,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宫词和天启宫词
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明宫词》一书,收录明代帝王后宫诗歌作品,署名为朱权(等
)。
其中很多诗词来源于胡根喜,作者说:
“我于年前在夜灯下的地摊上淘得一本小册子,原为二册一套,然摊主只有“卷下”,
为清人王誉昌所搜集,收明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所作诗词一百八十六首。笔者二者
得其一,是为可惜。话虽如此,但能有此书缘,已是幸甚。”
崇祯称帝前与煤山吊颈的两首。
前词曰:
勖勤宫里雷初动,西苑池中浪几重;金柱旧曾占好梦,锦麟今始识真龙。
这首宫词写在崇祯行将登基之前。他的哥哥熹宗(朱由校)已病入膏肓。某夏日,崇祯
在徽音门内的勖勤宫午睡时,梦见两条乌龙蟠于宫柱。这时,适遇一场大雷雨,惊了他
的梦。雨止后,有宫人去井中汲水,居然汲得一尺多长的金鲤鱼,且连汲连得。朱由检
便命蓄养在西苑池中。梦中之龙与井中之金鲤,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一心
想登基为帝的朱由检却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以证明自己当是真龙天子。
崇祯在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行将杀进皇城,大明江山分崩离析之际,决心自殉。在自缢
于煤山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之前,为了不使他的两个女儿长平、昭仁公主受辱于“闯贼流
冠”,便自行挥剑斫杀。作诗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对事情做扭曲性解释,目的是为了“自我服务”。
在历代的亡国之君中,明朝的崇祯皇帝下场最是凄凉,当李自成攻进北京时,崇祯要太
监敲勤王的大钟,却无人回应,朝中大臣早已作鸟兽散。他仓皇逃出宫,陪着他的只有
一名太监。在万念俱灰,走投无路下,崇祯最后在煤山的一棵槐树上吊,自杀殉国。他
在自杀前所写的遗诏里说:“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祖宗传下的江山为什么会在自己手里丢掉?而且沦落到必须上吊自杀以求解脱?崇祯说
他自己“凉德藐躬”只是过场话,重点是后面那句“然皆诸臣误朕”,一切都是朝中大
臣的错,是他们害国家和我沦落到这步田地。从心理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外在归
因”。
所谓“外在归因”就是将事情的原委归于个人之外的因素(如他人、环境),而“内在
归因”则是将它归于个人因素(如能力、努力)。其实,每件事情的成因都非常复杂,
内外因素皆有,差别也许只在比例,但研究显示,对与己相关的事情,特别是不光采的
事情,我们会做较多的外在归因,譬如对自己的失败,有较多的人会说那是“因为”别
人的制肘、市场的变化等外在因素。但对成功之类光采的事情,则有较多的人会说那是
“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60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川普和明崇祯皇帝
川普何德何能敢比崇祯?
崇祯是中国历代皇帝面临的最大死局,真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现代人带着金手指过去
都解不了套,川普过去死的比崇祯快多了。你觉得崇祯有救,是你对明朝的僵局了解太
少。崇祯基本已经做了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做的一切。
就连起点yy文,穿越成崇祯的都特别少。当然说的是历史类,你要写种马穿成谁都行女
人多就好。写明朝的历史小说大把大把,穿越成谁的都有,为啥人家不写崇祯?因为解
不开这个死连环。看了几篇就一个还算有可行性的,是杀出一个血流成河赤地千里,首
先把老爹搞了,不然登基太晚来不及了。
d*****0
发帖数: 68029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eidaowang (小李飞刀的飞刀),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网上看到一个崇祯投胎成老蒋的笑话,大家学习一下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 18:41:12 2014, 美东)
话说崇祯死后,见到了上天,上天表示同情崇祯的遭遇,问崇祯,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
,他会怎么做。崇祯已经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狠狠的说,自己要狠狠得镇压读书人
,还要建立一支嫡系部队,让那群狗日的军阀在前面死战自己的嫡系捡便宜。
还说,要和最有钱的商人们建立关系,以他们为依靠。
最后,崇祯还说了一句,先平流寇,再讨东掳攘外必先安内,还要加强厂卫!
上天在最后问一个问题,如果你必然亡国,你希望亡再谁手上?
崇祯说道,宁亡于流贼!
上天说,好,你可以投胎了,这次你姓蒋,好好干吧孩子
m******r
发帖数: 4351
47
道德上来说崇祯应该说无可指摘,可惜政治也好,国家大事也好,关键时刻道德没啥用
。崇祯不会用人,用不好人,足够要命了。
崇祯还有一个毛病是爱面子。己巳之变的时候崇祯连着好几天没上朝,到处搜罗马匹等
预备在关键时候跑路,蹦出来一个叫刘宗周的,跑到午门义正词严的一顿咋呼,把崇祯
的自由化倾向吓回去了。这个刘宗周按照顾诚的评价是腐儒一个,啥本事没有,就是能
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指指点点,最后殉节了事。
与其说崇祯爱面子,不如说他是怕清议。明末的清议不是简单的民间舆论,它还要厉害
得多,能左右政治,比如官员升迁甚至其身家性命,因一言之评而出将入相或丢官罢职
的事情太经常了。很多人宁可官不要也不愿意受到不利的评价,比如陈新甲和孙承宗,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面子问题。
清议听上去不错,但是最后往往就发展成结党,争意气不争是非。比如明末的东林党,
东汉末的党锢的缘起也有点这个意思(参考曹操找许劭)。
虽然说皇帝的权力大,但是架不住和平时期一代一代地惯着这些读书人,日久天长,清
议就起来了。后来嘉靖万历等和臣下意气相争,万历甚至赌气不上朝,都是这个清议惹
得祸。
C***U
发帖数: 6529
48
当时明朝官场实在是烂到家了,一帮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孙子。魏忠贤得势时
,这帮孙子忙着给魏阉立寺立传,魏阉将要倒霉,又是这帮孙子紧着落井下石为自己洗
白。崇祯不是个糊涂皇帝,对这帮人早看透了,估计也失望到极点,那些个大员们估计
也是知道崇祯看不起他们的,但又要继续演戏,君臣就这么将就着。如果是太平时期也
罢了,偏偏李闯和清军都起来争天下。崇祯为何不果断南迁,至少,把太子和一些信得
过的重臣先迁到南方,怎么也比坐以待毙强。其实崇祯计划过,又是让那帮只会唱高调
装13的孙子们给搅黄了。结果呢?最后关头,崇祯敲钟让大家去议事竟没有一人入宫,
都去迎李闯了,这其中很多人,最后清兵入关时又去迎了大清,一个比一个无耻。
俺要是崇祯,死之前非杀几个最无耻最虚伪的,警示一下后人,也为南明和天下汉人除
去一些异族的帮凶。
n*******w
发帖数: 6708
49
"其实崇祯计划过,又是让那帮只会唱高调装13的孙子们给搅黄了"
嘉靖帝的大礼仪之争,100多人把命豁出去搅,怎么也没黄?
崇祯帝其实是希望大臣们提出迁都南京,至少大臣们符合,这样到了南京之后,崇祯帝
可以脸一变,把这个违背成祖天子守国门迁都的想法硬赖到大臣身上,之后把提议迁都
或者附和迁都的一咔嚓, 他崇祯还是千古明君,肯于天子死社稷的那种, 只不过受了
大臣暂时的蒙蔽而已
说白了,崇祯就是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的, 总是想好名声是自己的,黑锅大臣背,
甚至到死的时候,丫的也不忘了写什么,“朕非亡国之君,臣实亡国之臣”,把黑锅给
大臣背,
其实崇祯这个傻13,他要是能和万历帝一样不上朝,明至少晚亡100年
f********g
发帖数: 989
50
话说崇祯死后,见到了上天,上天表示同情崇祯的遭遇,问崇祯,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
,他会怎么做。崇祯已经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狠狠的说,自己要狠狠得镇压读书人
,还要建立一支嫡系部队,让那群狗日的军阀在前面死战自己的嫡系捡便宜。
还说,要和最有钱的商人们建立关系,以他们为依靠。
最后,崇祯还说了一句,先平流寇,再讨东掳攘外必先安内,还要加强厂卫!
上天在最后问一个问题,如果你必然亡国,你希望亡再谁手上?
崇祯说道,宁亡于流贼!
上天说,好,你可以投胎了,这次你姓蒋,好好干吧孩子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