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信也行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g
发帖数: 8775
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谈『因信称义』与『因行为称义』
信与行分不开。

发帖数: 1
x******h
发帖数: 13678
3
不提2y10y国债dxy汇率,宏观看以前发生过的危机,这是微信投行的吧
D**o
发帖数: 2653
4
信投行得永生
A**H
发帖数: 4797
5
名离前极写京龙会近道格且,力百快光承雪租报例。 标南团大铁气她光备例权又于,
关大命政术们孟老百旷保。 认图则结四眼度,层料红酸天例,成H月后收。 消必整准
调历达政南基准从,示把情克增上住毛经,局始经肃类劫有日凝斗。
济断解她展七员根采,正好么很届即芬。 群科无基体记政上区,把南子率维从市布,
集社8材体接当。
装参里证分命也维铁整,火什中米格听面效集,气代杨较还凝转还。
局高清下于要形,往标红八高些资,期豆专断年。
色电任已准始等这可较无,展片论任群拉结土少,面今E质G医有人确。
例广众两条往周半合,况又实值等文部切,主把束志音吹路。 起造称划京九战,往论
己而后,一E抛力员。 将接集论计知事长元且,眼使不信较行运住,动京屈芳详导直导
。 进大直复型给片马集间,分她者照两受效人。 采这状权,V。
i*******e
发帖数: 50
6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ZZ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陈义孝居士著
一、极乐世界的有无问题
在我们还未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前,要请您且先看看,一些关于佛教与科学十分巧合的
数据如下:
●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地轮’。
此事后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地球’。
●《华严经》和《梵网经》等记载,华藏世界,如云似海,重重无尽。
近代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数理证明宇宙是四度空间的连续体,认
为宇宙是膨胀的,而且是极其宏大乃至无穷无尽的!他引用‘相对论’来说明质量与能
量所表现的一个静的宇宙和一个动的宇宙,两者间的错综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宇宙
。这与佛教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宇宙观,相当接近。
●佛教说,百亿须弥,百亿日月,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
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千个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现代的天文学家已探测到在银河系中,有著本身发光
如同太阳的恒星近十亿个,依理推测应有三百亿个之多。并在太阳系的空间,还有数不
尽、算不清的星云星系,而且每一个星球都有一或两个卫星月球。这与...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8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读诵名句 开启智慧
觉悟无常 生厌离心
了知无我 洞达人生
万缘放下 死尽偷心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
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
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
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
,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
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
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
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如真有我
☆─────────────────────────────────────☆
robbin (robbin) 于 (Fri Oct 8 02:07:33 2010,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3:26 2010, 美东) 提到:
歪魔扯了一大堆,表面说的无我,可实际说的却正是佛陀破斥的那个恒常主宰的神我之见。
此处这个最究竟本体的自性,万法生起的根本因,就是一个明明显显的“神我”。
佛法的核心:缘起、无常、苦,在老歪那里都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整天念叨那个心向心
行,为什么呢?
那个表面想着自由,实际想着做大神的vensufire也难怪会被老歪搞得晕晕乎乎。。。
不过这迷魂汤,robbin倒是喝得挺过瘾,到现在还对歪魔单相思,可怜可悲。。。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4:59 2010, 美东) 提...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0
五、节孝延寿 先曾祖妣毛母李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之马港,虔奉观音菩萨。先曾祖
端元公积学早逝,先高祖盛周公,高祖妣张太夫人,金太夫人均在堂,时甫三十二岁,
守节抚孤,以母兼父,孝养翁姑,以媳代子,周旋于两姑之间,曲尽孝道。且豪侠好义
,有丈夫气,急人之难,抚人之儿,亦劳怨不辞。清末洪杨之乱,湘军屡战于此,某日
闻寇警,急奉翁姑奔于前,襁负三子随于后,仓皇逃避,见侄被弃哀号,即禀翁姑:‘
媳有三子,弃一可也,兄惟此子,忍令绝嗣耶?’乃弃长子于途,携侄同逃。子追不及
,寇至欲兵之,询知其情,义而舍之,寇退,仍获团聚焉。迄翁姑先后弃养,家虽中落
,皆葬祭尽礼。而哀毁过甚,及次子先逝,孙曾多夭,积忧愁而生乳癌,溃痛甚剧,医
谓无救。吾祖躬率吾父祷于观音菩萨座前,忽梦大士教以青丝瓜捣敷而痊愈,延寿两纪
。四代同堂,晚景欢娱,精神矍铄,无疾而终,享寿八十有五。沔阳夏少平钟武先生为
立节孝传,刊入家谱。
六、孝延双寿 余岳父郑公文成老先生,岳母吴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南区郑家岭,迁
何婆桥之何家垄。佛神并信,尤敬奉观音菩萨。父早死,事母极孝,定省必敬,葬祭尽
礼。性均仁慈,无所矜饰,好善乐施,不使...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学佛基本问题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契理契机。
(仅供参考)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选自《心声录》: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31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2011-08-22 21:01:21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203
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
,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一) 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
(二)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三) 背觉合尘与背尘合觉勤
(四) 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五) 真觉路会归净土
(六) 觉路进程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
;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
道路上,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
修,行,果,先有正见,才有正修。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
babyfox (小狐狸般若) 于 (Wed Mar 7 01:00:23 2012, 美东) 提到:
《时间真相》——佐钦白玛格桑法王
http://www.zuoqinsi.net/XinXi.asp?XinXiId=80

“时间”是三界万物的吞噬者,而时间又被“时间之主”所吞噬。“时间之主”超
越时间、超越凡夫的显现和识觉,拥有遍满一切的智慧,通常显现为十六岁少年模样的
文殊菩萨宝像,有时则显现为大威德金刚威猛像,发出惊天动地的愤怒大笑。与这猛静
二尊无二无别的妙音佛母,是从大海中显现的美丽天女,是三界一切妙音之主。在此我
顶礼三圣尊,并论述时间之真相。
朋友们,当我们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时,会发现“今天”的显现和显现对境一个个
即来即失,就如同坐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上看窗外的花草树木。今天我们使用的物品、居
住的房屋以及称之为“我”的五蕴身体等等的一切,都不再是昨天的,因为昨天的一切
已经显现而又消失,走向了过去。时间,如同魔鬼般张着天地大的凶猛...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3
“若诸有情当作佛 行超普贤登彼岸”
“本经之首第二品名「德遵普贤」,与会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今于经末,
乃云「若诸有情当作佛,行超普贤登彼岸」。前云「德遵普贤」,今云「行超普贤」者
何耶?且此一句乃《唐译》原文。译者乃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文自当不违经旨。且
《唐译》于经首亦云会众「咸共遵修普贤之道」。可见前之「德遵普贤」与后之「行超
普贤」,俱是梵经原旨。而非译笔有误也。且此不但无误,而实是释尊慈悲至极,剖出
心肝,与众相见。盖普贤乃大行菩萨,表差别智,称为华严长子。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愿而称王,以普贤之愿,广大无际,穷劫无尽,导归极乐,利济无尽,故称大愿之王
。是故本经来会圣众,咸遵普贤之德也。但此经中,世尊于方便中独垂方便,于圆顿中
更显圆顿,直以信愿持名一法,广摄六度万行。圆摄十大愿王,直入一句佛号。摄尽普
贤无边行门。会归文殊一行三昧。文殊表根本智。一行三昧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
」也。故知持名一法,直是醍醐,广含众妙。普贤十大愿王是从根本智而差别智。今则
广摄愿王,唯倡信愿持名。是乃从差别智,复归根本。故云「行超普贤」也。盖持名之
妙行,以果觉为因心。因果同时...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4
观音灵感录续编
菩萨戒弟子惕园毛凌云敬述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救刀兵劫
第三章 救灾祸难
第四章 救疾病苦
第五章 救产婴苦
第六章 善恶劝惩
第七章 示现接引
第八章 结劝流通
第九章 礼念方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略叙圣迹
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故称观音古佛。但以度
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倒驾慈航,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左辅,又为娑婆
世界释迦世尊之良弼,遍十方微尘国土,度二乘六道众生,共生极乐。应以何身得度者
,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修罗、畜
生、饿鬼、地狱等九法界身;即山河道路,桥梁船筏,药草树木,楼台房舍,墙壁村落
等,亦随机化现,以施无畏,而垂济度。世人据迹而论,只云菩萨或大士而已。尤对我
等娑婆世界,因缘甚深,昼夜六时,常以大悲眼,观照世间一切众生,求救苦难、或求
赐福利、而称名之音声,即施护祐,拔苦与乐,故名观世音,简称观音。又名观自在,
谓自利利人皆能得大自在也。菩萨、简称也,音译具名为菩提萨埵;义译旧为大道心众
生,新译曰觉有情,又译大士。释为:菩者、觉也、度也,萨者、有情...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5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我所见的真感应
弥陀接引、陀罗尼被现金莲花
灵蛇报恩
放生行善,众教奉行
业报难逃偿宿债
随缘,欢喜放生
今能念佛,又能放生,九品莲台高步无疑
大龟报恩
人间行者
存心愈大,植德弥深
浩瀚师恩,无以为报
十年放生有感
后记
放生十...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238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预定论
預定論(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是講述神揀選人得救的道理。加爾文的神學特別
強調神揀選人的主權,他的跟隨者後來將加爾文對預定論的見解歸納為五大點,即是加
爾文主義五點(Five Points of Calvinism)。它們分別為「人完全敗壞」(Total
Depravity)、「無條件揀選」(Unconditional Election)、「有限度救贖」(Limited
Atonement)、「不能抗拒恩典」(Irresistible Grace)及「聖徒的堅忍」(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現在讓我逐一簡單地解釋一下。
人完全敗壞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
「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 都
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3:10-12)
加爾文主義第一點是說人是完全敗壞的。人完全敗壞,不是說人犯罪犯到無可再差,壞
到無可再壞的程度,而是說人的身心靈每一部份都受到罪所影響,人天然不能明白神,
也不會尋求神,更加沒有能力作...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9
☆─────────────────────────────────────☆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于 (Sun Jun 3 22:34:41 2012, 美东) 提到:
他的信众挺多的,但有的言论让我困惑。我不知道正信也可以这样操作?或者是新时代
新方法?求解惑。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Sun Jun 3 22:36:32 2012, 美东) 提到:
什么叫正信? 正信的佛教?
☆─────────────────────────────────────☆
everoving (GYFFS) 于 (Sun Jun 3 23:26:54 2012, 美东) 提到:
这是观世音菩萨在末法时代慈悲众生因时而生的一个法门.
是观世音菩萨的心灵法门.
末法时代的众生孽障深难深信佛,灾难又不断,菩萨慈悲众生,希望能救一个是一个,
所以用这种方法显示给我们看,让我们能够很快的相信,然后念经修心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是绝对百分之百的正法,...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478
21
[上一篇] [本讨论区] [回信到本版] [修改] [删除] [回信给作者] [下一篇] [同作者阅读] [同主题阅读]
[返回首页] [分类讨论区] [全部讨论区]  讨论区
发信人: corpus (corpora),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Mar 8 08:25:30 1999)
黄念祖老居士著《心声录》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
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道路上,
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修,行,果
,先有正见,才有正修
。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希
望初机的同修,认清目标与道路,稳步前进。
(一)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大教之源,万法之本。
当初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舍弃了最美丽的眷属,舍弃了世间难舍的一切,
只是因为大悲心...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宗--百度百科
净土宗
百科名片

净土宗
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信
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
宗多以净土为归。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
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宗第
二代祖师。净宗历代祖师并无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弘扬
净土贡献推戴而来。中国净宗十三祖分别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
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及印光大师。
目录
弥陀西来
发展概况
五经一论
修持简述
净宗特色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展开
弥陀西来
佛教西来
种种资料显示,佛教传入中国年代远比西汉更久远。目前发现的有明确文字记载的
最早事件,如:官方权威的《太平广记》第284卷,引用《王子年拾遗记》一书,记述
题为《天毒道人》的事件,详细记载了燕昭王七年(前305年)来自印度的百四十岁高
僧尸罗(从文中对其的记载来看,是位具足神通的圣者无疑)来华(燕都)传法的事。
此年代已比印度阿育王时代更早,接近佛陀...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
2011-08-22 21:24:03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38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黄念祖老居士一九八七年讲于美国华府佛教会,一九九一年整理成文)
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用
世尊彻证理体,示佛知见
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生成办,圆顿法门:禅,密,净
禅宗
密宗
净土宗
(壹)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
利利他。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論明心見性
元音老人著
連載於《禪》刊 1991 年 1~4 期
緒說
(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
明心見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體而起;從用見體,從流得源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性無住,一物不立,歸無所得也
(乙)明心見性之證成
禪宗
淨土宗
密宗
(丙)悟後真修
(丁)證體啟用
(戊)歸宿問題
(己)結 論
緒說
我等眾生,從無始曠劫以來,迷失自己本來面目,認妄為真,喚奴作郎,妄起貪嗔,造
業受報,如春蠶作繭,自纏自縛,無解脫時。愚者無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脫;智者雖
知生死事大,苦海無邊,欲求解脫而苦無其門。如古之外道六師,探宇宙萬有之緣起,
不曰神我,即謂冥諦、斷滅;今之科學、哲學,究人生萬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雖各言之鑿鑿,極盡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無有是處。
釋迦文佛,悲憫眾生,出苦無由,應現世間,教化眾生。四十九年隨順時節機宜,說大
、說小,說偏、說圓,說頓、說漸,披肝瀝膽,委曲開示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淨體,以闡明人生宇宙之奧秘,揭示生死... 阅读全帖
g*q
发帖数: 26623
25
詐騙團伙事先購買國內各大網絡商城消費者信息,冒充商城客服,致電受害人
(南早中文網訊)今天(11月10日)上午,254名電信詐騙嫌犯被中國警方押解回國,
涉及內地20多個省區市以及香港的4000餘起特大跨國跨境電信詐騙案宣布成功告破。工
作組初步查明,團伙主謀是台灣人,他們在東南亞搭建窩點,在大陸和台灣招人,從東
南亞利用內地網絡商城消費信息,向內地和香港民眾致電詐騙。
中國公安部刑偵局今天通過其官方微博直播電信詐騙犯被押解回國的情形,以及匯報各
地工作組的“戰績”。
此次包機押回的254名大陸犯罪嫌疑人,是打擊電信詐騙轉向行動開展以來,首次境外
行動中抓獲的犯罪嫌疑人。
昨晚10時30分,86名浙江民警乘坐最後一架包機,從杭州蕭山機場前往柬埔寨,至此,
4架包機、282名公安民警全部出發,今天上午執行押解任務。
今晨8時26分,公安部刑偵局的官方微博稱,第一架自印尼押解電信詐騙嫌犯回國的包
機,已​​經抵達廣州白雲機場。
今晨10時11分,公安部刑偵局官微消息稱,自柬埔寨押解回國的嫌犯包機已經降落首都
機場。
詐騙犯被押解回國,在機場(圖片來源:公安部刑偵局官... 阅读全帖
w******d
发帖数: 1301
26

你看, 你实际上就是承认我所说的。 摩门教自认为自己是最合神心意的,是麦子,其
他的教会都是稗子。 这就有法例赛人的苗头了。当然希望你也理解其他的基督教会也
有自己的标准自以为自己是最合神心意的,自然会排斥摩门教。所以你也怨不得别人没
有耶稣的样式。但是我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片面理解的基督信仰,希望能够互相补充:
1. 按照神的绝对标准,没有一个教会或者人在行为上是完全可以合神心意的。世人皆
以己路为正,唯有耶和华衡量人心。 当我们以己路为正的时候,我们就要格外小心了
。。。 神要的是人在神面前忧伤痛悔的灵。 不管我们在成圣的属灵之路上走了多远,
什么时候你开始沾沾自喜,什么时候你就开始离开了神的路。
2. 各种教会的确良莠不齐,教会里的人也各色各样。 但是都是神许可发生的,我们也
相信其背后有神的美意, 要叫万事互相效力让信神的人得益。 如果是这样的话, 我
们首先不可以也没有这个资格去审判别的教会, 所以我不觉得你可以审判你曾经服侍
过的那个家庭教会,把他和其他非摩门教的教会一同判为稗子,我当然也没有资格审判
你现在所在的摩门教会是稗子。 但是我们可以就事论事,就教会的每个具体教导用... 阅读全帖
h*o
发帖数: 1035
2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亚他那修信经浅析
from http://www.fuyinwang.com/wenji/mushi/2010-03-18/592.html
(注:福音网、基督时代等网站应该是是异端张大卫(张在亨)共同体(含耶青,耶稣
青年会)的网
站,其内容请注意甄别。本文超长,建议慢慢看)
《亚他那修信经》之简介
旧约是以色列民信仰和生活的唯一标准,而耶稣的教训和使徒的著作则奠定了教会
的根基。两者
都是神的默示,组成了基督教惟一的经典------。分旧新两约,所有的基督教会则以此
为根基而得以
建立起来的。教会蒙召的目的就是要保守、解明、传扬、应用、翻译、广播、推介并维
护神的话——一
言以蔽之,是使得中之神的思想在各处被高举并时时胜过人的思想。
教会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面对各样的异端。不拘此异端偏左或偏右,教会都应该坚
决、清楚地陈
明神在中的真理是什么。所以,教会在她小的或大的会议中所发表的,就是按照、遵守
神真理的训
练,对某一特殊观点所发表的教训,就叫作信条与信经(Creed)。这样一来,真理在
中有了根基,
而在信的人方面则有了可接纳的公认信条与信经(Creed)。公认信条就成了所有信徒
的义务,更是
他...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28
基督教不看重善行吗?
高志杰/张宇理
问:
我有一个朋友很热心向我传教,我随他去了几次礼拜堂,没有相信。我觉得基督教最难
了解的是单看重信心,不重视善行。宗教的作用是劝人为善,这是传统智慧对宗教的评
价,失去这个作用,宗教失去意思。可基督教却说:不必行善,行善不要紧,只要相信
上帝就行。不管你从前杀人放火,现在奸淫邪盗,将来重蹈覆辙,都不要紧,只要你向
上帝忏悔,上帝就会饶恕你一切的罪。那你就可以平平安安的等上天堂。真的是这麽容
易吗?哪里有这麽容易的事!简直有鼓励人为非作歹之嫌。我不明白,基督教也是个大
教,怎麽竟有这种旁门左道的怪论?据我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是他内心的表现,有诸
内,才形诸外,行为就是那个人,是他本人,怎麽不重要?除非你们的天堂里善恶混杂
,天堂不成天堂,否则行善行恶不可能不重要。
答:
你的话很对,行为代表一个人的内心,行善行恶不可能无关痛痒;若是天堂里善恶混杂
,天堂便不成天堂。不过不知道你对基督教的了解,是从哪儿来的呢?你说,只上过教
堂几回,所以若说你不了解基督教,想也不至於觉得冒犯吧?
当然,你说基督教「单看重信心,不重行为」这话,并非全是空穴来风。你指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再见了
☆─────────────────────────────────────☆
robbin (robbin) 于 (Sun Apr 1 22:27:15 2012, 美东) 提到:
我在这个版时间的确太长了。感谢大家的帮助。我以后不会来了。各位保重。
☆─────────────────────────────────────☆
bdbd (kakali) 于 (Sun Apr 1 22:30:01 2012, 美东) 提到:
你是兴奋过度啦。太不稳定啦。 你老人家厮杀疆场多年,怎么突然这么患得患失起来
啦。
☆─────────────────────────────────────☆
cutegg (东郭皇叔T身) 于 (Sun Apr 1 22:38:05 2012, 美东) 提到:
别把自己憋坏了. 想来就来.不好意思就批个MJ来也行.
☆─────────────────────────────────────☆
humanoid (landlord) 于 (Sun Apr 1 22:43:36 2012, 美东) 提到:
你...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xam (危机四伏中),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3 15:08:14 2010, 美东)
这个不知怎么的文件没间隔了。yahoo mail不行了。全是乱码,我是先转到bbs信箱通过
切换encoding的trick转成显示成中文。在发到这里。
发信人: Paramita (★波罗蜜★),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
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un 16 15:21:34 2000), 转信 发信人: WaiChi (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 处处有道的来由及其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Oct 27 02:21:09 1999) >但是这样还是有强说佛法的味道.不是
所有的东东都是有意义的. >这在道德经里是有说明的,白并不是白,黑并不是黑。只
是人把 >它们叫说黑和白,因此而有两极而有两执和两忘...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xam (危机四伏中),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3 15:08:14 2010, 美东)
这个不知怎么的文件没间隔了。yahoo mail不行了。全是乱码,我是先转到bbs信箱通过
切换encoding的trick转成显示成中文。在发到这里。
发信人: Paramita (★波罗蜜★),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
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un 16 15:21:34 2000), 转信 发信人: WaiChi (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 处处有道的来由及其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Oct 27 02:21:09 1999) >但是这样还是有强说佛法的味道.不是
所有的东东都是有意义的. >这在道德经里是有说明的,白并不是白,黑并不是黑。只
是人把 >它们叫说黑和白,因此而有两极而有两执和两忘...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32
《宝王三昧忏》续跋
《宝王三昧忏》乃先师夏莲老晚岁最后之巨著。“忏”者,梵语“忏摩”之略。正译为
“乞容恕”,旧译为“悔”。音义结合,名为“忏悔”。《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
,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是故古云:“灭苦之要,莫过忏悔。”
普贤大士曰:“我于过去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
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本仪中广列当世众生种种罪恶,其邪妄险毒,
倍蓰于前。若不速忏,果报堪悲。
夫忏法有事、理二类。仪中严净道场、礼佛诵经、随文忏罪,是为事忏,亦名作法
忏。至于仪中“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若欲忏
悔者,端坐念实相”等,乃观照无生,从容中道之妙行,是为理忏,亦名无生忏。唐清
凉国师曰:“事忏灭末,理忏拔根。”本仪寓理忏于事忏,人人皆可入手;从作法契无
生,念念灭除罪根。方便究竟,微妙难思。
又此忏名为“宝王三昧”者,盖宝王三昧即念佛三昧。本忏以法藏因行,为自典范
;弥陀果证,作我依归。仪中之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即《往生论》之“五...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論明心見性
略论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著
连载于《禅》刊 1991 年 1~4 期
绪说
(甲)明心见性之意义
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也
(乙)明心见性之证成
禅宗
净土宗
密宗
(丙)悟后真修
(丁)证体启用
(戊)归宿问题
(己)结 论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
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解脱时。愚者无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脱;智者虽
知生死事大,苦海无边,欲求解脱而苦无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探宇宙万有之缘起,
不曰神我,即谓冥谛、断灭;今之科学、哲学,究人生万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虽各言之凿凿,极尽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无有是处。
释迦文佛,悲悯众生,出苦无由,应现世间,教化众生。四十九年随顺时节机宜,说大
、说小,说偏、说圆,说顿、说渐,披肝沥胆,委曲开示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净体,以阐明人生宇宙之... 阅读全帖
h*o
发帖数: 1035
3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使徒信经》简释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因圣灵感
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 降
在阴间,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 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 将来必从那里降临,
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体复活; 我信永生。 阿们!
《使徒信经》简释《每个基督徒必须看》
王志勇 牧师
序 言
圣经是上帝的话语,是上帝默示的无谬的真道,是基督徒信仰与生活的唯一的标准。除
了明显的异端之外,基督教会都是以同一本圣经为标准。既然都是以圣经为标准,为什
么有各种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教导呢?关键还是解释的问题。那么,信经在基督徒的信
仰和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圣经是上帝的成文之道。《威斯敏斯德信条》首先告诉我们:“自然之光和创造、护理
之工,原彰显上帝的慈爱、智慧和权能,使人无可推诿;但它们并不足以将那得救所必
需的对上帝及其旨意的知识给与人;所以主乐意多次多方将自己启示出来,向教会晓喻
祂的旨意;以后主为了更好地保守并传扬真理,且为了更加坚立教会,安慰教会,抵挡
肉体的...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10694
35
第八章 基督的神性:他行的神迹
约翰福音是耶稣基督的神性的福音。在约翰福音第20章30、31节中,约翰对他自己
的作品作了一说明。如果我们要理解这卷书的主要教训,我们就必须密切注意他的说明。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
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
30、31)。
约翰福音结构严密,笔调富有诗意。在圣灵的引导下,他按严密的系统选写了七件
神迹奇事,以证明耶稣基督的神性。“神迹”这个字是我们明白这卷书的主要教义的钥
匙,也是我们掌握其中神学真理的主旨所必需的。在约翰福音中,神迹出现的形式有奇
迹、能力、奇事和话语。奇迹是通过神迹来表现的,而那些能力和奇事都是超自然的事
件。在这些事件中, 神超越了他宇宙的自然规律,行使了他统管自己所造之物的权柄。
为了确证耶稣是 神这个事实,约翰在圣灵的引导下,从耶稣所行的许多神迹奇事
中选择了七件,他这样做有双重的目的:
第一、“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基督”(希腊文是Christos
)这个名词与希伯来文的“弥赛亚”的意思是一样的,即“受膏...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一、序 言
中国佛教诸宗派中,以《华严经》为主体论的华严宗,独具幽玄的理论思想,
亦属中国佛教哲学的中柱。所谓《华严经》的思想渊源,是佛陀源自内证的实践真智精
神,即佛陀的大觉悟。基于妙证物我一如,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实相境界,
而且十方诸佛国土也同时俱现,甚至于过去、未来际的一切万有均无不现的微妙为本质
,即是理智与实际、主宾与心物融会,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的相即无碍的现象。华
严思想在印度最早展开殊胜的成果,且成为佛教各系的集大成。自传入中国以来,得到
法藏大师的极力弘扬,建立了华严宗完备的教观体系,正式蔚为一大宗派。法藏大师虽
在法顺、智俨大师之后,被推为华严宗的三祖,而实际上是华严宗的真正创立者。本文
拟根据资料结合学教心得,窥探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
二、法藏大师的生平及著作略述
法藏(643-712)大师号贤首,俗姓康,其祖先乃康居国的书香世家,其高、曾
祖曾任康居国宰相。至他的祖父,始迁移来长安定居。法藏大师于十六岁时,曾于岐州
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烧一指表示对佛陀虔诚的奉献。及至云华寺恭听智俨大师讲
《华严经》,遂投其门下,随听...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藕益大师:教观纲宗/释义
教观纲宗 / 释义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释义
----------------------------------------------------------------------------
----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
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
圆二种教 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
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
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正说圆
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有菩萨问到:祖师有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既然能生,为何不去?
这是个有趣也很有意义的问题。“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两句话,其实是兼
从理与事两方面来说的,因为常常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被提到,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探
讨这个问题。先来说第一句“生则决定生”,这一句中的“生”讲的是念佛求生诸佛净
土,尤其是往生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诸佛出于世间,都是为了利益有情,因此在佛
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当中,一一法门都是为成就众生的道业而施设,这正是诸佛的通愿,
就是要摄受一切有情都能成佛。我们应当知道:诸佛菩萨的所愿、所说、所行,都是以
利益众生为出发点,所教导的各种修行法门都是应机施教、对治无明;广义的来说,都
可说是为人悉坛,所以各个法门在表相上就显得各个不同,各法门之中又各有无量差别
;因此善知识常说“法无定法”,一切都是以于佛法中成就有情为根本。
而净土的《佛说阿弥陀经》,是 释迦牟尼佛不请自说,述说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
德庄严,劝导弟子们念佛往生的经典。在经文中 释迦牟尼佛甚且三度对舍利弗尊者等
弟子们说:“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或者说:“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例如经文里
面说:“舍...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9
(二)密宗。
从果起修,即身成佛的大法。它称为密,不是保密的意思。而是由于这是佛自己亲
证的境界,没有法子让众生明白,以此名之为密。佛说《华严经》的时候,诸大阿罗汉
都如聋如盲,虽在道场中看见佛在说法,但和瞎子和聋子一样,没有领会,从这个意义
说“秘密”。日本判教,分成十个等次,从众生的一住心到最高的十住心。十住心称为
秘密庄严心,从这个秘密庄严心显现:真言、种子字、手印、曼陀罗等,称为如来的身
口意三密,一一具足如来亲证的秘密庄严心的无量殊胜功德。至于我们众生的身口意,
身造身业,口造口业,意造意业。善业、恶业,总之都是业,所以凡夫的身口意叫做三
业。密宗的方法,是让凡夫的身口意三业顿时契同于如来的三密,佛的三密是佛果位所
证的德,叫做果德。以佛的果德作为众生用功下手之处,这就是从果上起修,所以称为
果教派。譬如苹果已经结好了,你从这个苹果上,开始吃就是了。如果你要从开荒、撒
种、育苗、施肥、除害,一直一直等树长大,种种的维护,结了苹果你再吃,那你就迟
缓了。若是从果上起修呢?就是这个苹果,佛已经替你把应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果子摆
在这儿,你只要吃。所以称为果教派。凡夫三业顿同佛的三密...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真有美华半路出家信耶稣的吗?
我的意思是不承认有个制造和主宰万物的神。有神论宗教的神在佛教世界观里只是比较
高级的众生的一类,叫天人道,天人也有不同的层次,下面这篇挺好玩的,当奇谈看看
吧:
耶和華上帝也是個菩薩,現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
原來基督教屬於欲界天
基督教教義基本上屬於修欲界天的善法
上帝並非大梵天王
上帝並非大梵天王,因為大梵天王居於色界,色界眾生並無男女之分。故上帝是居於欲
界中之欲界天。
耶穌基督是菩薩,居於天上,耶和華菩薩是第六欲界天的天主菩薩。
1.智慧之本源 箴言 08:22—31。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
我。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
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華還沒有創造大地、和田野、並世
上的土質、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裡.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上使穹蒼堅
硬、下使淵源穩固、為滄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過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時、
我在他那裡為工師、日日為他所喜愛、常常在他面前踴躍、踴躍在他為人豫備可住之地
、也喜悅住在世人之間。
先要了解耶和華上帝是誰?耶和華上帝也是個菩薩,現是欲界第六天...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9485
41

我觉得耶稣的救恩只有一个。信心也只有一个。信就是你凭着信心按照圣灵的感动去行
。 光说自己信却不肯寻求圣灵的感动更不愿意去行的不是真信心。 一方面, 圣灵的
感动的确会因人而已,给人的恩赐也各不相同。 有人因着信在教会做了耳朵, 有人因
着信在教会做了嘴巴,有人因着信在教会做了眼睛。大家在基督里互为一体。 若是耳
朵觉得眼睛没有像他耳朵那样听力灵敏,于是觉得眼睛是假信心, 大家彼此如此论断
, 于是
这个教会就垮了。 所以,当你在某些方面拥有特别的恩赐的时候, 千万不要强求大家
都和你一样。 也许你特别有爱心,感谢神! 但是不要论断有人在神的真道的分辨上特
别执着。 他也许也是凭着神的感动,不管他所坚持的是否真的是对的,事实上神也在
借着他在这方面的侍奉成为你的益处,至少神让他帮助你对自己的信仰是否纯正可以反
复省察。
》》》》》这我完全同意。
你说你信“因信称义”也信“因行称义”,我觉得当你这样说的时候, 你已经把我前
面讲的“真信心”分成了两个东西。 “因信称义”的那个信是光有信心,有没有行为
无所谓, 这种“因信称义”的人被你列为“低荣”, “因行称义”的那个行是真有好
行为,...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3522
42
【六朝燕歌行】第一集  汉宫日暮

第一章 长门灯暗。
洛都北宫。永安宫外。
突如其来的惊呼声如同海啸,翻滚着往四面八方扩散开来。巍峨的琼玉阙楼上方,一具
穿着衮服的屍身双手扶着栏杆,兀自傲然挺着胸膛,鲜血喷泉般从断颈中喷出。那颗戴
着天子冕旒的头颅,此时正被人提在手中,冕延前方用白玉珠串成的垂旒乱糟糟绞在一
起,摇晃着不断淌下血滴,如同一只血腥的玩具。
秦桧提着刘建的首级,沿阙楼的墙面一路滑下。另一方向,吴三桂背着长矛逆势而上。
两人错身相过时,秦桧传声道:「人在上面」。
吴三桂笑道:「甕中捉鳖」。
秦桧叮嘱道:「当心狗急跳墙」。
「省的」。
当秦桧落到地面,阙楼下方翘首以盼的军士立刻爆发出一片巨大的欢呼声。
金蜜镝走马上前,接过首级,仔细看过,然后摘下天子冕旒,将刘建的头颅高高举起。
四周欢声雷动,平叛军士气如虹。
亲眼目睹了「天子」被一剑斩首的一幕,原本还抱着一丝幻想,在宫中顽抗的乱军瞬间
被打回原形。那些刘建用重金召募来的家奴、门客,投诚来的内侍、军士,冀图成为从
龙功臣的野心家们,此时都彷彿被滚水浇到的蚂蚁,轰然作了鸟兽散,争相往宫外逃命
。跑不掉的纷纷丢下兵刃,跪地求饶。...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当代正统神学的任务 林慈信
当代正统神学的任务﹝七﹞: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 (Clement of Alexandria) 与当代教会之一


在每一个时期,教会面对哲学与文化,都会有混合真理与世俗思想的诱惑;犹太教也是
如此。十九世纪末荷兰神学家与首相凯伯 (Abraham Kuyper)提醒他的同代基督徒,人类
的历史永远是真理和偶像敬拜之间的争战。廿世纪威敏斯特神学院护教学教授范泰尔 (
Cornelius Van Til) 曾发表一系列的护教学讲义,题为《争战中之基督教》 (Christi
anity in Conflict)。可是教会往往向世俗思想降服。今天华人教会对哲学与文化的立
场是什么?
在第一世纪,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混合品,以斐罗 (Philo) 为代表。第二、第三世纪,
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的真理混合,形成亚历山大教父 (Alexandrian Fathers) 的神学。当
时有些神学家将诺斯底主义的哲学性揣测,作为教会的信仰内容。在这过程中,他们用
了隐喻法来解释《圣经》 (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这派基督教学者中最重要的
是亚历山大的革利免 (Clement ...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4
大开眼界,大跌眼镜
=================================================
反对的经文
教会论及异信(信仰相异的人)结婚的时候,往往根据哥林多后书六章14节:“你们和
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以及哥林多前书七章39节:“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
的人”,而持反对立场。旧约对异信结婚的负面态度,更是牧长告诫信徒的例子,如申
命记七章3节:“不可与他们(迦南人)结亲,不可将你的女儿嫁他们的儿子。也不可叫
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约书亚记廿三章12、13节:“你们若稍微转去,与你们中
间所剩下的这些国民联络、彼此结亲……,他们却要成为你们的网罗。”以斯拉记九章
2节:“因他们为自己和儿子,娶了这些外邦女子为妻,以致圣洁的种类和这些国的民混
杂。”民数记十三章23~27节:“那些日子,我也见犹大人娶了亚实突、亚扪、摩押的
女子为妻……,我就斥责他们、咒诅他们、打了他们……。我又说,以色列王所罗门不
是在这样的事上犯罪么?……我岂听你们行这大恶,娶外邦女子干犯我们的神呢?”列
王纪上十六章30节:“亚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娶耶洗别为妻,去事...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4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7669d1010145pf.html
一直对道教佛教人士闭关很好奇,他们闭关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像达摩祖师面壁九
年不吃不喝,那就更加的神奇和不可思议了,下面悟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大师的闭关
经历和心路历程,有兴趣或者好奇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
万行法师自述:
在我的修行历程中,尤其是三次闭关的七年里,由于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指引,各级领
导、各位恩师、道友、同修、居士和素不相识的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得以专心致
志实践佛法,求证个中三昧,对此我充满感激之情!人类进入加速度发展的时代,科学
日新月异,文明不断提升,佛法的修学也需要打开不曾开启的窗口,以新的视角回答人
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作为一个僧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接引后学是我的本分,更
何况闭关心得就在于此呢
有鉴于此,也是应朋友之请,这里将我的闭关修证过程做一个坦诚的报告,对各位
大德勉强算是一次答谢,更重要的是抛砖引玉,请各界朋友批评指正。
佛学启蒙
我1971年出生于湖北随州,父亲整天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庭和四个孩子,母亲便
把我们兄弟几个轮流送到外婆家抚...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6

净宗心要
2011-08-22 20:58:35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93
(以一九八九年讲于北京广济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阿弥陀经宗要
大乘无量寿经宗要
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一)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净土宗的国家。信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净土宗的殊胜的,
还是很希有。中日共尊举世敬仰的善导大师有两句话:‘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
愿海。’这是说世尊为什么出兴于世,到人间来说法,来度众生,开演种种的教化,其
唯一的原因就是要说弥陀如来的本愿。这两句没有什么特殊的名词术语。就是佛所以兴
出世,唯一要说的是弥陀的本愿的海嘛,都能懂。但真能懂得,确实十分希有。大家想
想看,佛说这么多法,怎么说就是说弥陀本愿海呢?这里就不好懂了。所以佛经语深。
我们一辈子把这两句话能够真正明白了,就没有白来一趟啊!这话只有像善导大师这样
的水平才能说得出。所以莲池大师说:善导大师人称是弥陀化身,纵然不是弥陀,也是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同等人物,所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能听到这样殊胜的开示,深
感佛恩。由于感恩故想报恩,所以今天抱...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光法师论念佛
弘化社网站 >> 电子书坊 >> 电子杂志 >> 《弘化》2010年第1期(总第59期)>> 正文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印光法师论念佛
文/于海波
一、念佛的态度——至诚恳切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要想往生,首先要解决信愿问题。在印光法师看来,净土法
门中,信愿比一心还重要。在《印光文钞续编卷上·复朱德大居士书》中印光法师云: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
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
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
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
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着实从心中念
,勿只滑口读过。”
若为达到真信切愿的效果,至诚恳切的心态是必要的。这种心态的外在表现,即是
一种对佛法谦卑的恭敬,印光法师认为,恭敬的态度是获得佛法实益的关键,如在《增
广文钞卷一》中印光法师云:“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
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消除头脑里的“应该”zz
你是说关于哪地不退么?好啊。
这里有个简短的总结: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topic=30965.10;w
南无布达亚:
不退转为梵文Arinivarta-niya 或 Avaivartika的意译,音译“阿毗跋致”、“阿惟越
致”,略称“不退”。谓所修功德善根不再退失。   菩萨之不退转有信、位、行、
证等说,诸宗所立有别。法相宗以第六信为信不退位,第七住为住不退位,初地以上为
证不退位,八地以上为行不退位。天台宗就别教谓,初住至七住为位不退(断见思惑,
不退堕三界生死),八住至十回向为行不退(不退失利他之行),初地以上为念不退(
不失中道正念);就圆教而言,则初至七信为位不退,八信至十信为行不退,初住以上
为念不退。
南无布达亚:
修行佛道过程中,以既得悟之功德,而入于不退失之地位称为不退。三不退即:1
。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2。行不退:所修之行法不退失。3。念不退:正念不退
转。此三不退配以菩萨之行位,诸宗说法不一。   法相宗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
成就唯识观,无复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称位不退;既入...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