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胜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n
发帖数: 662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因果分五类
http://baike.baidu.com/view/1892643.htm
佛教大小乘佛典将因果关系中的结果分为五类,其具体名目和涵义是:
(一)异熟果。异熟,旧译为果报。这是基于因果概念而来的一个具有新意的同语
,指众生前生善恶行为所招致的苦或乐等果报。即四缘中增上缘所得的果。异熟果与因
性质不同,既不同时又非相随。前生的因是道德性的善或恶,后生的果是实体性的善或
恶,如人 “放下屠刀”行善,立地成佛;作恶变成鬼,就称为异熟果。
(二)等流果。是由原因流出来的结果。由或善或恶的因生起同类的或善或恶的果
。等流果是与原因为同种类的结果,又称习果。《阿毗达磨俱舍论》认为,果似因为“
等”,果从因生为“流”。“等”是等同,“流”是流类,等同流类的果为等流果。例
如先前操杀生之业缩短了其他生物的寿命,而其后的果报亦会是短命而死。
(三)士用果。士指人;用为作用,指人的造作。士用即人的作用。人们使用各种
工具所造的各类事情,所得的结果称士用果。
(四)增上果。 “增上”,即增进、助长。一切具有影响力或不起阻碍作用的即
积极的或消极的原因都是增上缘。依增上缘而生的果是增上果。如眼识(眼的视觉...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
关于中观与唯识之间几个问题的商榷
燧石
已故大德法尊法师可谓佛学之泰斗,其求法于西藏,宏扬应成正义于内地,功不可没。
然其对于唯识宗多有微词,动辄“郑重的批判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所谓唯识,必以
佛说六经为依,慈氏五颂及《瑜伽师地论》为宗 ,无著世亲诸论为门,后人若有发展,
或可存留,若对其批判,则应就具体人,不应归咎于唯识宗门。
若法尊法师所言:“唯识宗人的知见,是只空对境外色,不空内识……以为唯识宗的知
见,是连内识也空了的,便混入中观里面去了,若说唯识宗也空了内识,试问只空外境
未空内识这样知见的人,属于哪一宗的见呢?恐怕除了唯识宗,其他哪一宗也不属。 ”
这就等于说,你肯定是是错的,我肯定是对的,假如你对了,那咱们俩就相同了,既然
咱俩不同,所以你肯定是错的。再者,唯识宗人是否也可以这样说,顽空见属于哪一宗
呢?恐怕除了中观宗……
作为唯识学人,笔者无意于对法师不敬,而法师对于唯识宗之误解,仍须澄清,另一方
面,有如是批判,必有持如是见之人,从法尊法师的文章,亦可窥见唯识学之没落,中
观唯识,当共治谬见,追求真理,才是要紧。
民族大学韩镜清居士,六十余年治慈氏学,依靠藏传唯识...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觉音
觉音(巴利文:Buddhaghosa),又译为佛音,是上座部佛教著名论师,公元五世纪中
叶人,出生于中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罗门族。当时印度大部分的佛教学者都已采用梵
文,巴利语佛教业已衰落,只有菩提伽耶和斯里兰卡的佛教僧人依然忠于巴利文。由于
觉音尊者的努力,巴利语系的佛典古语学才又活跃起来。他于斯里兰卡大寺所著的《清
净道论》,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的一部最详细、最完整、最著名的作品,是研究
上座部教理的必读之书,《大史》称它“为三藏和义注的精要”。[1]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 2 著作
* 3 参见
* 4 注释与引用
生平
* 觉音尊者出生于中印度摩揭陀国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罗门族,通吠陀学,晓工巧明
,精于辩论,常常去找能辩者辩论。一日,觉音背诵瑜迦派哲学巴丹奢黎语典,被当地
僧团领袖雷瓦德(Revata)长老听到,觉得他颇有宿慧,想令他改信佛教。于是去更他讨
论。通过细致的抉择,觉音为佛法的精义叹服,便求教于长老,雷瓦德长老劝他出家。
青年的觉音对佛法充满兴趣,为了深入学修佛法,决定出家学习三藏、了悟圣道。[2]
*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觉音
发现一个刚成立的上座部佛教百科网站
http://www.therawikipedia.org/index.php?title=%E9%A6%96%E9%A1%B

觉音(巴利文:Buddhaghosa),又译为佛音,是上座部佛教著名论师,公元五世纪中
叶人,出生于中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罗门族。当时印度大部分的佛教学者都已采用梵
文,巴利语佛教业已衰落,只有菩提伽耶和斯里兰卡的佛教僧人依然忠于巴利文。由于
觉音尊者的努力,巴利语系的佛典古语学才又活跃起来。他于斯里兰卡大寺所著的《清
净道论》,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的一部最详细、最完整、最著名的作品,是研究
上座部教理的必读之书,《大史》称它“为三藏和义注的精要”。[1]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 2 著作
* 3 参见
* 4 注释与引用
生平
* 觉音尊者出生于中印度摩揭陀国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罗门族,通吠陀学,晓工巧明
,精于辩论,常常去找能辩者辩论。一日,觉音背诵瑜迦派哲学巴丹奢黎语典,被当地
僧团领袖雷瓦德(Revata)长老听到,觉得他颇有宿慧,想令他改信佛教。于是去更他讨
论。...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

也可能是,祖师大德很明白那个境界,
可描述情况时,用错辞,或者误会这个词的意思,而误用。
这里,用意根,我看是不妥。把意根解释的很复杂,
不是怀疑祖师大德领悟的境界,而是用词上问题。
因为祖师大德说的应该只是脑中的某一部分功能暂停,不是整个脑袋的功能暂停。
可以用其它辞。不要用”意根”。
不然以为脑袋功能整个停掉。
“胜义根”可能是后代论师自己画分。
如果要更精确,可以说,”三十年闻水声,不转胜义根”,然后说清楚何为”胜义根”。
c***h
发帖数: 2262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

1.我也认为有超越肉体器官存在的东西,
2.意根不是脑袋,还有其它非肉体的东西?
目前看不出来,等你提供有力说明。
意根作用起来,那当然不是肉体了,而是俗称”心”的作用,”名法”之类。
意根接收的讯息,也很有可能不只是这世间的”色”,有可能有非此世间讯息。
但是,意根,还是脑袋呀。
3.撇开大师的文章,另立一个新题目
--- “超越这个世间肉体器官存在的东西(e.g. 啥在轮回、灵魂),是否与六根有关”

主要应该是”意根”的解释有争议。
就此意见如下
(a) 目前我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六根出现,六根被强调的原因,看经文,是因为他在缘起法中的作用,
这个作用是要说明”苦”的形成与还灭中的一环。
是因为有这样的肉体这样的心理(名色)
有这样的肉体器官可以接收外界讯号(六根),
接收到外界讯号(触),(这外界讯号有可能不是色(e.g.桌子、苹果))
然后,生起苦乐
….
这里就是对众比丘说法,是人,
所以,看不出六根是”超越这个世间肉体器官存在的东西” 。
也看不出六根与”超越这个世间肉体器官存在的东西(e.g.灵魂)”有何关系
(b) 你列出的”胜义...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7
索达吉堪布
十二、观苦品
上一品遮破了人我的所依——轮回,本品遮破人我的能依——痛苦。
外道及内道的有实宗认为痛苦实有,他们以自作等四边建立痛苦的存在。入宗派者尚且
如此,更何况世间人。世间人时常见到亲友叫苦连天,自己也不断感受身苦和意苦,对
于他们来讲还有什么比痛苦更真实呢?他们说:“你们佛教徒一再说万法皆空,其实这
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你们也空不了,学佛的人也很苦。虽然你们说出了家、学了佛后
一切都很快乐,但我们感觉并不是这样,其实你们心里也很苦,跟我们没什么差别。”
这些被实执束缚的众生很难认同空性。
当然,中观宗并未否认名言中的痛苦,大乘中观的创始人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就宣
说了六道的痛苦。比如地狱寒热的痛苦、饿鬼饥渴的痛苦、旁生被役使的痛苦、天人堕
落的痛苦、阿修罗战争的痛苦、人类生老死病的痛苦。
那龙猛菩萨承不承认痛苦有自性呢?不承认,本品就以理证抉择了痛苦的空性。痛苦本
是空性,只不过众生对痛苦产生了强烈的执著,《般若经》云:“苦以苦而空。”
庚三、(破人我之能依——观苦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四边苦;二、以此理类推他...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8
应道友建议,分十次连载益西堪布关于中观空性的开示。
抉择二无我讲记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讲述
“二无我”其实就是一切法无我,把一切法归摄在人、法两类当中,以二无我说明从色
法到一切种智之间的一切法,没有不观待其它而独立存在的自性,这就是四法印中所说
的诸法无我。
“我”就是自性,即事物具有不观待其他而独自成立的体性。现在问:我们心识前的人
、法、器、情……这无数种的法在真实之中是怎样存在的?真有所谓的实体吗?这就是
开始探索有我和无我的问题。
佛教有别于外教的地方,就是佛教宣说了无我。在佛教当中,有一些宗派承许了部分无
我,同时也承许胜义中存在某些法,比如,小乘承许胜义中有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唯
识宗承许一个识上本没有所取能取,但无二取的不可思议的识是有实体的。像这些宗派
都只说到部分空性,还没有抉择到圆满的空性。
这部论的主题是抉择二无我,就是认定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体相。我们学习自空中观的重
点就是抉择无我。我执、我、无我、通达无我、人我、法我,相似的空性和真实的空性
,闻思的定解和体验的定解,这些有什么差别和关系,属于是重大的问题,这部论把这
些体相、差别都认定好,就是...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9
4、二我只是以迷乱识缘取
刚才所说的由自性成立的人和法,即人我和法我,都是迷乱识缘取。意思是,这只是自
己的心错乱,以错乱识在缘取,真正观察的话,一点也不成立,这叫做人无我和法无我。
论中这句“仅仅以迷乱心识缘取”很重要,迷乱就是错乱。什么是错乱?由自性成立的
人和法本来没有还显现有,就是错乱。
我们看看分别识是何等愚笨。他在缘一个法时,就只固定地缘到这一个显现方面,在同
一刹那时,见不到其他方面。比如,路边见一棵树,就固执在当下这棵树的显现上,死
死定在这方面,认为是由自性成立的树,其实,这时心识已经落在错乱中。为什么?因
为正当这样缘取时,树的真相已隐没不见,这时想不到这棵树本来是没有的,只是由树
苗、水、土、阳光、人的栽种等因缘和合,才出现这棵树。所以这棵树不是由自性成立
,它过去不可得,现在正显现时也得不到实体,未来也不可得。
可见所谓谛实的树,只是当下迷乱识在缘取,只是这一点点,其它什么也没有,实际上
,路边根本就没有谛实的树。
再观察路边的一座大楼,在心前显现时,心就固执在这一刹那的显现上,认为有谛实的
大楼,这时心识已经错乱,只要还没有舍弃它,就不可能见到大楼的真相。心是...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瑜伽行派...百科名片
瑜伽行派,梵语:योगाचार Yogācāra
,大乘佛教两大思想流派之一。约晚出于中观派创始人龙树之后200年,时值贵霜王朝
向笈多王朝变迁之际的4世纪。该派创立人传说为弥勒,现代学者认为无著和世亲兄弟
为实际奠基人。无著、世亲均原为小乘说一切有部学者。为此,二人在创立瑜伽行派教
理时,对有部等小乘学说进行了整理和发挥。“瑜伽行”一名来自无著的(亦说是弥勒
的)《瑜伽师地论》,意谓从事瑜伽禅定修习者。瑜伽行派的出现是对龙树为代表的中
观学派的批判和发展。
目录
概括介绍
唯识经论
理论传承
三类八识
四分学说
五位百法
五种姓说
传播概况
展开 概括介绍
唯识经论
理论传承
三类八识
四分学说
五位百法
五种姓说
传播概况
展开 编辑本段概括介绍  从教理上,它认为中观派在揭示世界空性方面极为彻底,
但却忽视了世俗界迷妄之现状的说明。因而瑜伽行派在接过空论之后,又致力于说明世
间的假有。在宗教实践方面。相应地它也注重传统的戒定修持手段。无著所著《摄大乘
论》、世亲所著的《唯识三十颂》 、《唯识二十论...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抉择二无我讲记10/10
四、了知空性定解
分三:(一)如同后得如幻的定解 (二)对于入定离戏的定解 (三)体验的定解
(一)如同后得如幻的定解
【总之,以理观察所了解的轮涅一切法,现是现,但若谛观细察,则连极微尘许也不成
立,以对此确定的方式,成为现与自性不成立二者无违的一切有事,如同水月、梦、幻
般,真实生起断定的定解时,则如同后得如幻的定解。】
“如同”,就不是全同,而只是很像。“后得”,“后”为圣者入定之后,“得”指由
入定现见法界的力量,在出定时自然引起如幻的定解,就是对于“显现法都是现而不成
立”产生极深刻的定解。
这是第一层次的定解,是初步的定解。意思是:
轮涅万法作为观察对象,不作观察时,认为这些法是现而实有的,实际上,这些法现是
在现,但是谛观细察连极微尘许也不成立。这样抉择到量时,心里就确定,诸法一方面
是在现,一方面也是自性不成立,现和自性不成立不相违,全是像水月、梦、幻那样。
(水月在水里现是现,但观察水月的里里外外连极微尘许的自性也没有,完全没有实体
。梦幻也是现是在现,但真正观察时,得不到一点实体。)对这点真正生起断定的定解
,就是得到如同圣者后得如幻的定解。
圣者后得如幻的定解是讲...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2
点点点点网友对善观以及我的解脱观念的准确总结,赞叹一下,他基本准确的描述了二
者观念的分歧和相同处。
-----------------------------------------------
尽量“客观”的谈一下自己的“主观”感受——“结集”一下这个讨论 :)
1)早期经典上很少正面描述涅槃,除了《自说经》,《中部》,《长部》的少量正面
描述,
基本上都是指向否定性描述的(多见相应部大量描述贪嗔痴灭尽为涅槃的语句);
这为对涅槃的“非体验性(没有实证之前)”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南传上座部主张涅槃是胜义存在的无为法,并且有为法的灭尽是解脱苦的道路。这
个应该是如觉与有一这二位朋友都认可的。
3)差别之A在于:
3-1:如觉友认为证涅槃时五蕴消失,这使得他基于自己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互斥互补性
,并引用现代科学与数学的一些发现以及马哈希长老体系的某些阐述,以及一些经文来
辅助探讨之;
3-2:这还涉及到涅槃是五蕴不存在的情况,因此否定识蕴,以及相应的道智、果智等
心识状态。
3-3:于是,涅槃依据自己范畴内的信息能力“识别”或验证自身,这也涉及到如觉友
认为的彻底的般涅槃之后,并...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126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每日教言
大家以后不论求智慧、求禅定,首先要通达一些佛理,这样才能睁开智慧之目。
--《前行广释》智悲佛网
@索达吉藏文化 : 认为快乐是快乐、痛苦是痛苦,二者之前水火不容,这是一般人的
想法。而能在痛苦中发现快乐,在快乐中认清痛苦,这才是智者的高明。
索达吉堪布微博
《杂阿含经》说:“若色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色,以色为众生患故,彼诸
众生则厌于色。”意即如果色等五蕴不会对大家造成损害,就不需要厌弃,但是因为它
们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必须厌弃。五蕴有危险,就像五条毒蛇,凑近了,就会
被咬而丢命。你有认识到五蕴的危险吗?
益西彭措堪布微博
每个修行人都想明心见性,但是为什么明心见性这么难呢?因为人都有傲慢心。如果你
有傲慢心,就永远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和毛病,永远发现不了他人的优点和功德。这样
,你永远无法消除业障,无法积累资粮,也就永远不会明心见性。
达真堪布微博
佛法在恭敬中求。外在的行为跟内心关系密切,内心的感受会体现在行为上,而身体的
行为也会影响内心,所以我们通过顶礼来调柔内心,通过反复的礼拜来一点点磨灭心中
的傲慢,使内心一点一点变得柔软谦卑。顶礼既是在表达内心的恭敬,...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的修法
——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修法若讲广一点,内容就比较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给大家略说。
大概在半年以前,我要求大家每天早上要观菩提心,时间最少是半个小时,可是我当时
比较忙,没有详细讲怎么样观修,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茫然。有些人早上起来之后
,想一想“我今天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可以了,有些人观到胜义菩提心的空性方
面去了,这种现象最近比较多,所以我今天简单介绍一下观修方法。
一、观修菩提心的必要性:
学过《入行论》等大乘论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
如果没有修成菩提心,一切显宗和密宗的修法功德不大,甚至很可能修偏了,所以首...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5
唯识见与中观见
问(15):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等宗派,都是以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作为大乘佛教的基
础思想,而以《涅槃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
圆满教法。可是在藏传佛教中,似乎是以中观般若见为最高正见。而按照汉传佛教来看
,般若的性空见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知见。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
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中?
答:藏传佛教的所有教派一致公认,显宗中的最高正见为中观见,若以为汉传佛教的最
高正见为唯识宗的见解,只有藏传佛教才将中观见当成最高见解,这实在是不懂佛教教
义的表现。唯识宗的见地与中观正见孰高孰低的判断,并不以汉地、藏地的地域之分而
见分晓,判定二者谁最究竟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佛经经论。正是在教证、理证的推导下,
藏传佛教界才将中观见奉为显宗的最高正见。而藏地的中观传承皆禀自善解佛陀密意的
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过的当在自己涅槃后完全通达佛法奥义并能
弘扬圣教的大菩萨。世尊曾亲口在《楞伽经》中授记说:“...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6
唯识见与中观见
问(15):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等宗派,都是以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作为大乘佛教的基
础思想,而以《涅槃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
圆满教法。可是在藏传佛教中,似乎是以中观般若见为最高正见。而按照汉传佛教来看
,般若的性空见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知见。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
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中?
答:藏传佛教的所有教派一致公认,显宗中的最高正见为中观见,若以为汉传佛教的最
高正见为唯识宗的见解,只有藏传佛教才将中观见当成最高见解,这实在是不懂佛教教
义的表现。唯识宗的见地与中观正见孰高孰低的判断,并不以汉地、藏地的地域之分而
见分晓,判定二者谁最究竟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佛经经论。正是在教证、理证的推导下,
藏传佛教界才将中观见奉为显宗的最高正见。而藏地的中观传承皆禀自善解佛陀密意的
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过的当在自己涅槃后完全通达佛法奥义并能
弘扬圣教的大菩萨。世尊曾亲口在《楞伽经》中授记说:“南方...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5)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五节课
昨天讲了菩萨不能有四相,今天讲无论在见、修、行、果哪个方面,菩萨都不能有所住
——实有的执著。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对任何法都不能有实执,应以无住之心而行布施。即是说,不
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真正的菩萨不会有实有的执著,以六度中的布施为例,菩萨在行布施时,并不耽著于六
尘——色、声、香、味、触、法。
〖色〗:凡夫对所施之物有颜色、形状的执著,对乞丐有相貌丑陋、衣衫褴褛的分别。
但菩萨真正通达了空性,远离了这些实执。
〖声〗:乞丐来到家门口说:“行行好,给我点儿东西吧。”菩萨不会一听到声音,就
作意:“好,我马上给你啊……”
〖香〗:鼻子不去分辨是香的东西,还是臭的东西。
〖味〗:对味道的胜劣也不加取舍。
〖触〗:不存在由身体接触所生的轻重、大小、光滑粗糙等分别。
〖法〗:法是意识的对境。比如,认为“我今天给了乞丐十元钱,应该有很大功德吧!
”这些执著法的分别念也没有。
藏地寺院在安居时,经常念弥勒菩萨的一个愿文,有句偈颂是:“不住一切法,...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五节课
昨天讲了菩萨不能有四相,今天讲无论在见、修、行、果哪个方面,菩萨都不能有所住
——实有的执著。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对任何法都不能有实执,应以无住之心而行布施。即是说,不
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真正的菩萨不会有实有的执著,以六度中的布施为例,菩萨在行布施时,并不耽著于六
尘——色、声、香、味、触、法。
〖色〗:凡夫对所施之物有颜色、形状的执著,对乞丐有相貌丑陋、衣衫褴褛的分别。
但菩萨真正通达了空性,远离了这些实执。
〖声〗:乞丐来到家门口说:“行行好,给我点儿东西吧。”菩萨不会一听到声音,就
作意:“好,我马上给你啊……”
〖香〗:鼻子不去分辨是香的东西,还是臭的东西。
〖味〗:对味道的胜劣也不加取舍。
〖触〗:不存在由身体接触所生的轻重、大小、光滑粗糙等分别。
〖法〗:法是意识的对境。比如,认为“我今天给了乞丐十元钱,应该有很大功德吧!
”这些执著法的分别念也没有。
藏地寺院在安居时,经常念弥勒菩萨的一个愿文,有句偈颂是:“不住一切法,...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十节课
前面说不管是预流果、一来果,都必须远离执著,证悟法无我空性,否则连自果的解脱
也无法获得,同时还提到沙门四果如何包括在“二十僧伽”中。昨天已经讲了两个,今
天接着讲第三个不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不来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不来果?”须
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不来果虽然在名言中不来欲界,但胜义之中没
有来与不来的分别,这才是真正的不来果。”
〖阿那含〗:亦名不来果、不还果,是小乘三果。此果断除了五种“顺下分结”[ 顺下
分结:使众生不能脱离欲界的烦恼,包括坏聚见、戒禁取见、怀疑、欲贪、害心。]、
欲界的最后三品修惑,能安住于色界或无色界,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故称为“不来”
。不来果有10个僧伽位,即1个不来向、1个中般、3个生般、3个超越、1个现法寂静、1
个身证。
与前一样,不来果虽在名言中不来欲界投生,但依胜义理论观察,所谓“来”与“不来
”根本不可得。
按理来说,佛经理应由弟子提问,释迦...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二节课
昨天讲了如来在整个世间中是唯一的真实语者,平时我们认为某个人很老实,不会说谎
,但他毕竟没有断除妄语的因,为了某种目的,可能会说一些妄语。然而,佛陀与之完
全不同,他断除了语言障碍,所说的话语究竟圆满。当然,由于众生的根基不同,佛说
话的方式肯定不同,但这并不代表佛说妄语。比如一个人针对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
编了不同的教材,每种教材对相应的学生都会有利,同样,佛陀在第一、第二、第三转
法轮中讲的法肯定不同,但其决不会欺骗众生,真实义对众生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来所得之法,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
乍一看来,似乎这里有点矛盾,因为按照平常人的思维,不是实有,就应该是虚无;不
是虚无,就应该是实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后,才知道那种境界
多么不可思议。
“如来所得之法”有多种解释方法,从一方面而言,如来在因地时舍弃过很多次头目脑
髓,经历过难以忍受的苦行,最后获得了甘露妙法,这就是如来所得之法。这种甘露妙
法是诸法的本性,也是一切法的实相,但它不是实有的东西,用胜义理论观察时,并没
有所得...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五节课
昨天讲了菩萨不能有四相,今天讲无论在见、修、行、果哪个方面,菩萨都不能有所住
——实有的执著。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对任何法都不能有实执,应以无住之心而行布施。即是说,不
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真正的菩萨不会有实有的执著,以六度中的布施为例,菩萨在行布施时,并不耽著于六
尘——色、声、香、味、触、法。
〖色〗:凡夫对所施之物有颜色、形状的执著,对乞丐有相貌丑陋、衣衫褴褛的分别。
但菩萨真正通达了空性,远离了这些实执。
〖声〗:乞丐来到家门口说:“行行好,给我点儿东西吧。”菩萨不会一听到声音,就
作意:“好,我马上给你啊……”
〖香〗:鼻子不去分辨是香的东西,还是臭的东西。
〖味〗:对味道的胜劣也不加取舍。
〖触〗:不存在由身体接触所生的轻重、大小、光滑粗糙等分别。
〖法〗:法是意识的对境。比如,认为“我今天给了乞丐十元钱,应该有很大功德吧!
”这些执著法的分别念也没有。
藏地寺院在安居时,经常念弥勒菩萨的一个愿文,有句偈颂是:“不住一切法,...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十节课
前面说不管是预流果、一来果,都必须远离执著,证悟法无我空性,否则连自果的解脱
也无法获得,同时还提到沙门四果如何包括在“二十僧伽”中。昨天已经讲了两个,今
天接着讲第三个不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不来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不来果?”须
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不来果虽然在名言中不来欲界,但胜义之中没
有来与不来的分别,这才是真正的不来果。”
〖阿那含〗:亦名不来果、不还果,是小乘三果。此果断除了五种“顺下分结”[ 顺下
分结:使众生不能脱离欲界的烦恼,包括坏聚见、戒禁取见、怀疑、欲贪、害心。]、
欲界的最后三品修惑,能安住于色界或无色界,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故称为“不来”
。不来果有10个僧伽位,即1个不来向、1个中般、3个生般、3个超越、1个现法寂静、1
个身证。
与前一样,不来果虽在名言中不来欲界投生,但依胜义理论观察,所谓“来”与“不来
”根本不可得。
按理来说,佛经理应由弟子提问,释迦...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二节课
昨天讲了如来在整个世间中是唯一的真实语者,平时我们认为某个人很老实,不会说谎
,但他毕竟没有断除妄语的因,为了某种目的,可能会说一些妄语。然而,佛陀与之完
全不同,他断除了语言障碍,所说的话语究竟圆满。当然,由于众生的根基不同,佛说
话的方式肯定不同,但这并不代表佛说妄语。比如一个人针对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
编了不同的教材,每种教材对相应的学生都会有利,同样,佛陀在第一、第二、第三转
法轮中讲的法肯定不同,但其决不会欺骗众生,真实义对众生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来所得之法,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
乍一看来,似乎这里有点矛盾,因为按照平常人的思维,不是实有,就应该是虚无;不
是虚无,就应该是实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后,才知道那种境界
多么不可思议。
“如来所得之法”有多种解释方法,从一方面而言,如来在因地时舍弃过很多次头目脑
髓,经历过难以忍受的苦行,最后获得了甘露妙法,这就是如来所得之法。这种甘露妙
法是诸法的本性,也是一切法的实相,但它不是实有的东西,用胜义理论观察时,并没
有所得...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九节课
关于五眼的功德,六祖在《金刚经口诀》中有不同的解释,江味农居士的讲义中也讲得
比较广,和我昨天讲的有点不同,这可能是汉传佛教的解释方法。
佛陀具足五眼功德,对胜义中远离八边戏论的本相、世俗中每个众生的起心动念,都能
毫不混杂地照见。下面接着讲五眼能了知一切众生的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恒河中的所有沙,佛说是不是沙?”“是的,世尊。如来说
是沙。”
此段经文,在唐玄奘的译文中也有,但藏文和义净的译本中都没有。按理来说,这段跟
前后文并没有很大关系,所以这里只是从字面上解释一下。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
,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像恒河沙数那样多的恒河,这些恒河中沙子数量的佛世界
多不多呢?”“非常多,世尊。”
〖佛世界〗:一尊佛所调化的世界,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它包括百俱胝的小世界,数
量相当多。
〖甚多〗:鸠摩罗什的翻译中只有一个“甚多”,而藏文中是“甚多,甚多”,玄奘的
译文... 阅读全帖
w******o
发帖数: 442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第三十七节课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瓶子、柱子等一合相,不说以大乘中观来抉择不存在,小乘俱舍中也认为这是一种假象
。一合相本来无有,离一切戏论,是诸法的实相,可是凡夫不懂此理,经常贪著它,故
无法照见究竟实相。
所以佛陀在很多经典中说:甚深的法要,不可对凡夫宣讲,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解深
密经》云:“我于凡愚不敢言,恐彼分别执为我。”《法华经》亦云:“凡夫浅智,深
著五欲,闻不能解,亦勿为说。”凡夫的智慧浅薄,听到佛陀讲的甚深法要后,本来实
相中没有这些法,他们却偏偏执为实有,不能通达真正的含义。之所以不能通达,一方
面是根基有限,另一方面,凡夫有很多迷乱的因,就像眼翳者面前有毛发一样,无法见
到诸法的实相。
鉴于此,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现前圆满正等觉时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
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说完在七七四十九日内
没有讲法。这即是佛最初不转法轮的原因。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
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植物为何不是有情眾生 ?
植物为何不是有情 ?
初学佛的同修往往会有这个疑惑:六道轮回中为何没有植物道?植物到底是不是众生?
佛在《大般涅盘经》中明明白白地开示:“谷米草木无命无我,非众生数。”然而,不
少同修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确实,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尤其是从细胞水平来看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从结构到功能都非常相似,为何“厚此薄彼” 呢?事实上,判
断植物是不是众生,不是看它有没有核酸、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不是看它有没有细胞
结构、有没有新陈代谢活动,而是看它是否符合佛菩萨对“众生”的定义。众生又名有
情、含识等,杂阿含经卷六云:“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
、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同性经卷上谓,众生系以五蕴等
众缘假合而生,故称众生。可见,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并对五蕴染着
缠绵,才能叫做众生。显然,植物没有感觉、思想、情感和意志,没有识蕴,自然也没
有受、想、行蕴,故非众生。
问题来了:植物与动物细胞结构如此相似,为什么植物就没有感觉、思想、情感和意志
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植物没有自己的如来藏执持。在有色界中,眼、耳、鼻、舌、
身五根的扶尘根...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27
二、世俗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有两种: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其一、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现在还不讲,基础都没有
,证悟什么呢?首先要修出离心和世俗菩提心,从最低限度开始做起。
其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有两种:一是愿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为了度
化一切众生而愿获得佛的果位,这样的念头叫做愿菩提心;不但心里有这样的愿望,而
且去实践六度万行,这就叫做行菩提心。先讲愿菩提心,这是最关键的。
怎样才能产生世俗菩提心呢?在修愿菩提心以前,需要先修四无量心。四无量心
较广的修法,在很多经书和以前的五加行开示中都有谈及,故此处不再广讲,只是从总
体上略讲一下。若想广修,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都要修;若想略一些,则可只修
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若想最略,最简单的修法就是只修悲无量心,其他的已包含于其
中。此处只讲舍无量心和悲无量心的修法,故而属于一种简略的修法。
修法的前后,也就是三殊胜中的发心殊胜和回向殊胜,以前已讲得很详细了,此
处就无须赘言,现在便开始讲菩提心的正式修法。
修菩提心时,既不是仅仅把心平静下来,什...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1i0ge.html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界的很多科学家对经典物理的严密性极为满意,认为物理学发展已
经到了巅峰,所有的问题已经解决。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可以被现有理论精确解释
,力、热、光、电、磁……,物理学似乎尽善尽美,一切基本原理都被发现,有些人甚
至声称物理学已经终结,但类似开尔文这样的物理学家却知道,在经典物理灿烂的天空
上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朵是美国人迈克尔逊和莫雷的试验,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两个
问题导致经典物理的大厦出现了严重漏洞,甚至有倾覆大厦的危险。而这两个问题的最
终解决,一个诞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外一个诞生了量子物理,进而产生了20世纪
初的辉煌的物理学革命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
类似的现象,似乎在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里面也出现了,上座部佛法的理论体系是建
立于阿毗达摩之上,很多学习上座部佛教的人被阿毗达摩所构建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惊
叹,有人认为它超越了一切,精确解释了所有的色法和名法和身心生灭的现象,为解脱
建立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阿毗达摩在南传的地位甚至高于经藏,被认为是...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1i0ge.html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界的很多科学家对经典物理的严密性极为满意,认为物理学发展已
经到了巅峰,所有的问题已经解决。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可以被现有理论精确解释
,力、热、光、电、磁……,物理学似乎尽善尽美,一切基本原理都被发现,有些人甚
至声称物理学已经终结,但类似开尔文这样的物理学家却知道,在经典物理灿烂的天空
上漂浮着两朵乌云,一朵是美国人迈克尔逊和莫雷的试验,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两个
问题导致经典物理的大厦出现了严重漏洞,甚至有倾覆大厦的危险。而这两个问题的最
终解决,一个诞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外一个诞生了量子物理,进而产生了20世纪
初的辉煌的物理学革命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
类似的现象,似乎在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里面也出现了,上座部佛法的理论体系是建
立于阿毗达摩之上,很多学习上座部佛教的人被阿毗达摩所构建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惊
叹,有人认为它超越了一切,精确解释了所有的色法和名法和身心生灭的现象,为解脱
建立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阿毗达摩在南传的地位甚至高于经藏,被认为是...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9 10:07:43 2013, 美东)
前面讲过,思维的时候,首先要依义不依语;其次,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要去
寻找佛法的真实含义。
在浩如烟海的佛法经论中,有很多内容存在着表面的前后矛盾与冲突。如何取舍辨别,
怎样寻找佛的终极含义,就是十分重大的课题了。分清了义和不了义,对我们认识和理
解佛经,以及今后的修行有很大帮助。
1、界定了义与不了义的标准
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呢?所谓了义,也即佛把终极真理全面、彻底、直接或清楚地
表达出来的内容;而不了义,就是与之相反的,不符合终极真理的权巧说法,而且佛陀
也会在其它的经典中自我否定的内容。
不了义需要具备三个特点:
(1)最关键的特点,佛经中叫做不符合道理。
所谓道理,也即四种道理或逻辑。四种道理也可以归纳为两种道理:一个是世俗谛的道
理,一个是胜义谛的道理。只要是不符合道理或真理...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为何有了无常又谈空?
这个说的好啊,上至诸佛,後至中国历代证悟实相的禅宗祖师,全都不明讲这个胜义菩提
心的所在,全都是用拱云托月的方式来启发悟缘成熟的佛子.
就如禅子问禅师,如何是"禅"(什麽是禅宗的证悟 ?), 那位禅师回答说 :"泥牛海底行",
一般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其实那位禅师的意思是
说 :"这个"胜义菩提心"并不是一般大家所了知的一切三界法, 因为
世界上那有泥牛可以在海底走路的 ? 那不就是您说的 其实就是包含一切但又不是任何
的一种“东西”。所以才只能说不是这个,不
是那个。说些“不是”,确实能启发脱执的.
至於有很多人不认同禅宗的教导方式,认为这些都是些无厘头的公案,
其实不是,也不是笼罩, 套句教门的说法,那是因为信位不满足的缘故, 不能於此诸 佛
妙道起探求心, 所以经上开示 :
「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
乘,徒劳勤苦。」
如果实证胜义菩提心是无厘头,为什麽历代那麽多精通教门的人愿入宗门苦参一世,这就
证明了大乘法上的确实性.
x*********o
发帖数: 208
32
索达吉堪布
问(15):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等宗派,都是以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作为大乘佛教的基
础思想,而以《涅槃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
圆满教法。可是在藏传佛教中,似乎是以中观般若见为最高正见。而按照汉传佛教来看
,般若的性空见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知见。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
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中?
答:藏传佛教的所有教派一致公认,显宗中的最高正见为中观见,若以为汉传佛教的最
高正见为唯识宗的见解,只有藏传佛教才将中观见当成最高见解,这实在是不懂佛教教
义的表现。唯识宗的见地与中观正见孰高孰低的判断,并不以汉地、藏地的地域之分而
见分晓,判定二者谁最究竟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佛经经论。正是在教证、理证的推导下,
藏传佛教界才将中观见奉为显宗的最高正见。而藏地的中观传承皆禀自善解佛陀密意的
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过的当在自己涅槃后完全通达佛法奥义并能
弘扬圣教的大菩萨。世尊曾亲口在《楞伽经》中授记说:“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
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于世弘我教,善说无上乘,证得欢...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北传菩萨道的修行
这么说太粗略了。空是阿含经所说,只是部派对哪些是空有不同看法。般若经的特色则
是"一切法空是究竟了义说"。
汉译『杂阿含经』『第一义空经』说∶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
,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
,舌,身,意,亦如是说」。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纯大苦
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 彼灭,……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
第一义空,是胜义空的异译。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引经说∶
「如世尊说∶有业有异熟,作者不可得,谓能舍此蕴及能续余蕴,唯除法假」。
「胜义空经说∶此中法假,谓无明缘行,广说乃至生缘老死」。i.e.
缘起法是假有,我不可得是胜义空。
Ref:印顺法师『空之探究』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0/yinshun30-06.html
S**U
发帖数: 702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经写成史的伪造ZT
阿含经的六念法门中,念僧的功德是念四果(或加四向)的功德,因为他们已经从修行
圣道得到圣果,实现了佛法的解脱功德。胜义的「僧宝」并非专指阿罗汉,而是指初果
(向)以上。世俗的「僧宝」指出家人的集团,以其专责传承佛法,能出生胜义「僧宝
」。
在家人证果也可以传承解脱法,也是胜义僧,不过对
于“凡夫出家人”专职传承佛法还是表示尊重。
B***o
发帖数: 133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法门在佛法中之位置
佛说无量寿经要义
太虚大师讲
学人梵灯、善长合记
──十五年五月初在汉口佛教会──
净土法门在佛法中之位置
净土经论中无量寿经胜义
一 净土法门在佛法中之位置
甲 一切净土通义
土即国土,亦即世界依住之义。所谓净者,即清净无垢义。谓此国土,其受有乐无苦,
其行有善无染,乃极庄严净妙无上清净之依处也。又净为洗净污秽之动词。此云净土,
谓菩萨因中依众生心修种种清净之行,而使众生世界清净,以严净此不净国土令净。具
此二义,故名净土。
1 严净佛土
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严净国土之行。以诸菩萨最初发大乘心,乘大悲愿,不同小乘专为
自了。而菩萨初发心,即为普度一切众生。发此心已,然后修行。完全依众生之心为心
而修行,无自身想,即摄诸众生以为自。维摩经云:若菩萨修净佛国行,当何所依?依
众生心;所谓众生心净则国土净。譬如现在国家人心不净,遂成此多灾多难之国土,皆
由众生烦恼恶业增长之所成故。而诸菩萨为转恶业成净行故,乃发大心,率众同修净行
。一国如此,一国安全。世界如此,则全世界和平。是故菩萨修行,不为己利,即以利
益一切众生为心而修行也。此行即为净佛国土之行,能净一切众生心故。一菩萨行如是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现空不二
佛说:“十八界空无所有。”然而,却有喇嘛教徒与索徒们(索达吉的弟子们)认
为十八界法灭后,在空无所有的灭相境界里,说十八界法的作用还在、还能显现出来。
他们还由此发展出现空不二,再变化说为现空双运的理论,认为不管是缘起时还是相灭
时,一切法与此空无所有的境界其实无有差别,例如匿书(没有出版背景资料的《般若
锋兮金刚焰》一书)中说:“缘起是假立、虚幻的法,其实质正好是空性,又因为是空
性,才能产生出万法,故缘起与空性其实无二无别。”“正在显现之时,外、内、中、
上、下都不存在,远离了四边八戏,也正是在这空性中,假立的世俗因缘集聚了,它就
有显现。说没有,它能显,说有,它又是空性,这境界远远超出分别心所能了达的范围
,因此才说它是稀有法。”。
喇嘛们的意思是说:“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的,因此是假立法、是虚幻的法;而一切
法灭后空无所有的实质,正好是空性,也因为有这个空性的缘故,才能产生出万法,是
故说一切缘起法与空性其实无二无别。”“一切虚幻的法在显现时,去分析它们,结果
都无实体,因此都不存在,这就是空性,空性是远离四边八戏种种戏论的。也正是在这
空性中,假立的世俗因缘集聚了,一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空性见之略评
第一节 学密者的省思
学密宗多年,各种开示都指称:密宗的戒定慧、见修行果、信解行证都较显教超胜
,利根精进者甚至可以即身成佛,比起显教需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入初地,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成佛,差距实在难以想象。藏密强调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果位观修,来自历代成就上
师的灌顶与加持,因此精进求法修持,上焉者心契空乐明,证悟大手印;中焉者本尊观
想坚住,佛慢坚固;下焉者每天观修咒念不断,严戒精进,坚信临终时,必能光明解脱
或往生本尊刹土。
藏密典籍开示、观行知见,许多与显教不同;遇到戒律开遮持守、修学知见显密恰
好相反时,强调应依止胜妙的果地金刚乘见解,舍弃下劣的因地般若乘知见。“藏密超
胜显教”如果是事实的话,则密续开示、口诀导引开示,都应超胜或等同 释迦牟尼佛
的经典开示;藏密祖师证量,亦都应超胜或等同显教祖师证量。但为什么学了大手印、
大圆满、诵观空咒、入无分别平等住多年,执意识心不起妄念即是佛地真如,能离于三
界系缚,住于涅槃之境,即是轮涅不二,即身成佛;却连流通最普遍的《心经》都弄不
通,只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十八界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
,整篇《心经》都在描述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苦海无边
四圣谛法门就是第一个叫作“苦圣谛”,第二个叫作“苦集圣谛”,第三个叫作“
苦集灭圣谛”,第四个叫作“苦集灭道圣谛”,为什么四圣谛要称为“圣谛”呢?这个
圣谛的意思是说,这个谛,它的意思就是说,它是法界里面的“谛实”之理,什么是谛
实之理呢?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可以验证出,这个是法界
里面确实的道理;不管你在东方、西方世界,你去验证这个道理,它都完全成立的;乃
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验证,它都一样成立,所以叫作谛实之理。为什么它叫作“圣谛”呢
?圣谛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谛实之理,它可以让一般的众生,超凡脱俗;可以让一个众
生,让一个凡夫,从凡夫的状况,因为修学四圣谛的道理之后,他就可以成为解脱的贤
圣;因为它可以让一切的众生成为贤圣,所以就叫作圣谛!所以修学四圣谛,就是要让
众生能够超凡脱俗,可以成为解脱道里面的贤圣。
四圣谛里面的道理:第一个苦圣谛是说,我们在法界里面,大家在三界六道中轮转
的时候,要来观察法界里面─在三界六道之中─它是有苦的;而且这种苦,它是里里外
外都是苦;所以在讲苦圣谛的时候,就是要从粗糙的来观察到细微的。所以在苦圣谛里
面有三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当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
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
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
检视反省,尽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 <<破魔金刚箭雨论 >>一书,以恶言
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手段,将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
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著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
如何运用手法,来误导大众.
第一目 毁污
首先,我们来看多识喇嘛是如何用不如理的推论以及扭曲事实的手法来诬蔑平实
导师,我们也针对他这些说法的败阙处,略作举证与评论,以证明多识喇嘛的手法乃是
不如实的欺瞒行为:
一、【一、他没有受过佛教显密经论的正规教育,是一个十足的佛教法盲;
二、他是弄枪棒、练气功、学道术的,由此可知他对佛教和藏密的认识未超出气功
师、道士的水准。……
三、用吹牛撒谎、装神弄鬼掩盖自己的无知和卑劣。】(《破论》p.006...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妙义是佛亲口宣说

要继续跟各位来探讨的还是“唯识妙义是佛亲口所说”的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自古以来很多人就在探讨心识的问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是哪一个识呢?大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的时候,也说是“
唯心论”。从古时候的印度,一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在探讨的这些唯
心的问题,它所探讨的这个“唯识”是哪一个识呢?基本上他们所探讨的这个识,都离
不开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六识----也就是见闻觉知心的六识,这个识根本不是 佛所说的
这个“唯识”。佛所说的“唯识”为什么祂是妙义呢?为什么说唯识祂妙呢?祂是妙在
何处呢?因为唯识是出生三界万法的根源,祂是一切法出生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三
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在说:我们这个欲界、色界、无色
界都是唯心所造;三界的这些六尘万法都是唯识所现。
所谓“三界是唯心所造”那我们就要探讨说:是不是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
呢?如果说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的话,就是表示说:我们这个宇宙世间它是客观的存
在的、它是常住的,但是我们现观这个宇宙世间其实它是会坏灭的。如果有一个客观的
三界存...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2662
41
来自主题: AHU版 - 逝者篇章3
逝者篇章
周星群

即使刘胜义对他的婚姻不满意,也不得不承认婚姻本身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自
1975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人民政府(当时叫革命委员会),一直令他苦恼的是
“官场深似海”,这种苦恼在80年代中期达到了顶点。实际上,对他的提升还是很快
的。就在他的苦恼与日俱增时,他37岁就已经是正处级了,这不能不说是岳父影响力
的荫庇。另一苦恼的是,由于他的出身,他的教养所形成的吃相、睡相、扮相及言谈举
止不仅不为岳父大家庭中其他成员所接受,反而一直是家庭成员间的笑料。最可恨的是
,高傲的妻子也常常加入到对他攻讦的家庭成员中。
渐渐地,刘胜义和妻子及她的家庭拉开了距离,开始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在这个
圈子里,他感觉得到了尊重。但同妻子的家庭交恶,他明白不能再指望从中得到什么援
助了。事实上,岳父大人只是因为亲情才默许了这桩与自己的婚姻,在其他方面,则从
未说过一句话,做过一件事。倒是刘胜义懂得这块金字招牌的妙用,“马老”是会让人
肃然起敬的。
既然对仕途和家庭不再报幻想,刘胜义便打定主意下半辈子多搞钱。他越来越体会
到人为财死千真万确。人活着就是为钱,没有钱你能干什么?只能是出无豪车,
d*********k
发帖数: 379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无良棒子又害中国队,罄竹难书
1。2010年短道速滑世锦赛继续在保加利亚索菲亚进行,在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半决赛
中,在第一组比赛中,韩国选手朴胜义犯规被取消了资格,周洋因为对手犯规撞到了防
护墙摔倒,被抬离了赛场。
2。 李琰确认周洋受伤无法出战 女队被迫放弃接力卫冕。  在1000米半决赛中,周洋
在第八圈和韩国选手朴胜义发生碰撞,两人一起摔出了赛道,周洋狠狠地撞在了挡板上
,痛苦地摘掉护目镜后,倒地不起。随后现场的医护人员将周洋抬上了担架,抬出了场
外。
损失了周洋,中国队的实力大打折扣,也把刚伤愈的刘秋宏推到了竞争激烈的决赛
赛场,由于下周还有团体世锦赛,为了保护队员,中国短道速滑女队最终决定放弃了
3000米接力。韩国拿了接力冠军!
3。短道世锦赛女子1000米 王濛击败两劲敌再夺三连冠。中国选手王濛发挥出色,以1
分31秒603的成绩率先通过终点,勇夺桂冠。 在昨天的比赛中她实现了世锦赛500米的
三连冠。
5。短道世锦赛男子500米 梁文豪力挫5强首夺世界冠军。 年仅17岁的中国小将梁文豪
惊艳发挥,在六人角逐的比赛里,率先通过终点,以41秒383的成绩勇夺金牌。
c**n
发帖数: 1761
43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2月21日消息,在刚刚结束的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
,唯一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周洋以2分16秒993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一人战
胜三名韩国选手,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一届冬奥会中夺得三枚
金牌。
进入女子1500米决赛的八名运动员分别是韩国选手赵海利、李恩星、朴胜义,中国
选手周洋,加拿大选手文森特,美国选手凯瑟琳,保加利亚选手拉达诺娃以及匈牙利选
手哈扎。
开赛后,周洋抢得头名,但韩国选手李恩星和朴胜义很快的夺得了前两名。周洋见
此形式,迅速超越,再次拿回第一位。当比赛还有8圈时,美国选手凯瑟琳再次超越中
国选手,发生碰撞,使周洋瞬间掉到第四位。形式愈发严峻。但周洋不愧是这个项目的
世界第一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她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不慌不忙,在比赛后程坚持外圈超
越。随着比赛的进行,她体力充足的优势展现出来,不但夺回了头名,还将领先优势不
断扩大。当比赛还有3圈时,她已经确立了明显的优势,两位韩国选手甚至都无法跟上
她的节奏!2分16秒993,周洋率先撞线,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打破了韩国
选手之前两届冬奥会该项目冠亚军的
s******o
发帖数: 2233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lymp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cvin (cvin), 信区: Olympics
标 题: 热烈祝贺周洋孤胆巾帼力压棒子集团勇夺冬奥第三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0 23:03:35 2010, 美东)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2月21日消息,在刚刚结束的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
,唯一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周洋以2分16秒993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一人战
胜三名韩国选手,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一届冬奥会中夺得三枚
金牌。
进入女子1500米决赛的八名运动员分别是韩国选手赵海利、李恩星、朴胜义,中国
选手周洋,加拿大选手文森特,美国选手凯瑟琳,保加利亚选手拉达诺娃以及匈牙利选
手哈扎。
开赛后,周洋抢得头名,但韩国选手李恩星和朴胜义很快的夺得了前两名。周洋见
此形式,迅速超越,再次拿回第一位。当比赛还有8圈时,美国选手凯瑟琳再次超越中
国选手,发生碰撞,使周洋瞬间掉到第四位。形式愈发严峻。但周洋不愧是这个项目的
世界第一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她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不慌不忙,在比赛后程坚持外圈超
越。随
n*******l
发帖数: 208
45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2月22日凌晨,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2014年冬季奥运会结束了
第14日赛事争夺。一共有七个项目进行了决赛,俄罗斯短道速滑选手维克托-安今天连
取男子500米和男子5000米团体接力两金,他成为本届奥运会第二位拿到三金的选手,
并以三金一铜的成绩暂时成为本届冬奥的奖牌王。算上06年奥运会代表韩国队取得的三
金一铜,拿下6金2铜的维克托-安,成为短道速滑项目上当之无愧的奥运金牌王和奖牌
王。
中国队今天在短道速滑上表现出色,一共拿下两银一铜。目前奖牌榜上挪威队以10
金4银8铜的成绩暂列第一,短道速滑大丰收的俄罗斯队以9金10银7铜的成绩升到第二,
今天也拿到两块金牌的加拿大队,以9金10银5铜排在第三,美国队以9金7银11铜列第四
,中国队3金4银2铜排名第11。
短道最后决战:维克托-安三金创造历史 中国拼来两银一铜
短道今天结束了最后三个项目:男子500米、女子1000米和男子5000米团体接力赛
。中国选手今天开局很好,在男子500米预赛中,武大靖[微博]、韩天宇[微博]和梁文
豪全部晋级,半决赛武大靖拿到小组第一,高调进入决赛A组,梁文豪虽然在第四道起
跑,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公元一世纪时 马鸣菩萨往生,二世纪时 龙树、提婆菩萨往生,约五世纪时 无著
、世亲菩萨往生。至公元664 年唐朝高宗时,玄奘菩萨往生;约早于此十多年前,印度
戒日王往生,相对稳定的中印度政权随即开始分裂斗争,全印度相继陷入动荡战乱的纷
争时期,于是印度全境形成比戒日王时期更为四分五裂的状况,直到十三世纪时全印度
才被回教军队完成统一,结束各国割据的局面。然究其实,印度自从公元前232 年左右
,孔雀王朝阿育王死后,就已陷入各国分裂的情形了;后代之印王就算是勇猛如戒日王
一般,只能够统一掌控中印度以北的国土,也只是五天竺的国王之一而已。因此可说,
自阿育王死后,印度全境即已陷入列国分据,互相争战,政治混乱,各自为政的状况了。
从宗教上来看,无著、世亲菩萨在世时的笈多王朝,并不是以佛教为国教,而是以
婆罗门教为国教,当时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在全印度各地兴盛弘传、广建寺庙。佛教
势力并不是主导印度宗教的主流思想。至八世纪时,更出现了大规模的印度教排挤攻击
佛教的活动。换句话说,印度在四、五世纪时,传统婆罗门(印度教)思想等早已泛滥
,当时 世尊的正法,虽然号称有 玄奘菩萨等诸大菩萨...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学佛基本问题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契理契机。
(仅供参考)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选自《心声录》: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31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2011-08-22 21:01:21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203
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
,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一) 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
(二)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三) 背觉合尘与背尘合觉勤
(四) 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五) 真觉路会归净土
(六) 觉路进程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
;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
道路上,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
修,行,果,先有正见,才有正修。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74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和stoic探讨“心”是什么
发信人: Anicca (生灭无常),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清海邪说:不吃肉就能马上达到第三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0 19:54:19 2009, 美东)
这些我都知道。你只需要把你胜义的心,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说出来就行了。然后
我们来细致讨论。
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你不能因为心本身有很多含义,然后就认为别人混乱你说的是什么。
你要说别人混乱,起码你得指出把什么混乱成什么了,指出具体事实。
我说你把心当成一个主体,不存在这样一个主体,指的就是你胜义的心,不和你谈什么
妄想之类。也不和你贪什么世俗方便说法。
r****n
发帖数: 8253
49

唉,真惨,连六识和六入都完全搞错了,这两个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六入,通常指的就是六根,分浮尘根和胜义根,浮尘根指的是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
器官。胜义根指的是视网膜细胞,听觉细胞等。除意根外,都是色法。
这里的六根,实际也是内六入,而外六入,是声,香,味,触,法。
这里的入,是入口,入处的意思,
“ 内六入者,此之六法,亲故属内,为识所依,故名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为义
,此六既并有生识之功,故通名根也”
“外六入者,此六法疏故属外,识所游涉,故名为入。亦名尘者,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
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六入是负责输入接受信息,六识则对信息进行识别,而各心所则对信息进行处理。
呵呵,前面早说过了,老歪这里的缘起和原始佛法的缘起是完全两回事。一个是心攀援
幻起,一个是依条件关系而生起,一个是本体论,有我论,一个是无我论,非本体论》
另外,无有任何事物离缘起之外还是错误的,有一法就是非缘起的,非缘生的,它就是
涅槃。
佛陀说:"比丘们啊!是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存在。如果没有了这不生
、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就无从解脱。因为有了这不生、不
长、
r****n
发帖数: 8253
50

我的说法是来自于经典,而老歪的来自自创。
老歪根法的核心就是对胜义根的自定义。不过佛陀却在经典里面明明显显的解释了胜义
根。
佛陀临终前,弟子问如何判断别人说的是否佛法,佛陀说“如实对照经和律,如果经和
律没有,就可以说,这不是佛说的”。
破斥老歪的根法,其实这一招就足够足够了,不过这么明显的错误,信徒们是充耳不闻
的。
感觉
为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