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7 发帖数: 769 | 1 我的祖国_韩寒
“ 我的祖国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浮躁,狂热,悲哀,迷茫的气息。社会在财富的迅速积累下,糜烂与堕落,国富民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处处想着与民争利,社会两极分化异常严重。富人们肆无忌惮的忘乎所以,穷人们走投无路般的苟延残喘,青年人的思想在社会的约束中扼杀,中年人的幸福被居高不下的房价击碎,老年人的健康被日益污染的环境毁灭。学术界一潭死水,文化界死水一潭,政治界腐败堕落,娱乐界本着娱乐至死的精神,麻痹所有还有一丝想要抗争与改变的人们,所有中国人都在争骗抢夺, 生怕自己被别人挤下去。高油价,高房价,与民争利的地方政府绑架了整个中国的向前发展,弱小的人民只有在网上穿着马甲,搞笑娱乐,无奈自嘲,解构雷人。这 便是如今国家最大的可悲。看似表面的欢声笑语一团和气掩盖着深深的悲哀。看似繁荣向上的祖国,却处处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机。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年轻人,我担心未来的国家会像虚幻的巴比伦之城一样在顷刻间坍塌毁灭。所以,我亲爱的祖国,请你不要继续堕落了。
2004年左右是中国人的集体幸福年代,那时物价尚低,人民收入稳中有升,食堂半勺肉菜1块2毛5,93汽油3块2毛3,伊利芦荟味酸奶...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 考古队队长刘呆运展示从铜鼎“骨头汤”里取出的动物骨骼。记者 翟小雪 摄
这鼎骨头汤2400年了
发现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考古工地 还出土了1000毫升战国时期的酒
本报讯 (记者 吕华) 2400余年前的骨头汤竟然保存至今。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考古工地出土的铜鼎和铜锺打开时,惊奇地发现,鼎内有保存完好的骨头汤,锺内有酒,其中骨头汤为我国首次发现。
机场扩建工地出土青铜器
2010年11月2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考古工地一座古墓进行发掘时,从该墓的小龛中出土两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铜鼎和铜锺,另外还有一件仅剩下青铜底座的漆器。
这座墓是竖穴土坑墓,高5米,宽3米,从墓的形制和出土器物分析确定为战国时的秦国士一级墓葬,应为距该墓约300米的秦王陵陪葬墓。两件青铜器从墓中取出时,考古工作者即发现里面好似有液体,遂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
铜锺里装着2斤秦酒
昨日早,省考古研究院机场考古队队长刘呆运打开铜锺的盖子,盖子里面有鲜亮的青铜锈斑,锺内的液体十分透亮,约有1000毫升,仔细闻才能闻到非常淡的酒糟味。
古代铜锺是酒器,因此初步判断这...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 韩寒
我的祖国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浮躁,狂热,悲哀,迷茫的气息。社会在财富的迅速积累下,糜烂与堕落,国富民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处处想着与民争利,社会两极分化异常严重。富人们肆无忌惮的忘乎所以,穷人们走投无路般的苟延残喘,青年人的思想在社会的约束中扼杀,中年人的幸福被居高不下的房价击碎,老年人的健康被日益污染的环境毁灭。学术界一潭死水,文化界死水一潭,政治界腐败堕落,娱乐界本着娱乐至死的精神,麻痹所有还有一丝想要抗争与改变的人们,所有中国人都在争骗抢夺,生怕自己被别人挤下去。高油价,高房价,与民争利的地方政府绑架了整个中国的向前发展,弱小的人民只有在网上穿着马甲,搞笑娱乐,无奈自嘲,解构雷人。这便是如今国家最大的可悲。看似表面的欢声笑语一团和气掩盖着深深的悲哀。看似繁荣向上的祖国,却处处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机。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年轻人,我担心未来的国家会像虚幻的巴比伦之城一样在顷刻间坍塌毁灭。所以,我亲爱的祖国,请你不要继续堕落了。
2004 年左右是中国人的集体幸福年代,那时物价尚低,人民收入稳中有升,食堂半勺肉菜1块2毛5,93汽油3块2毛3,伊利芦荟味酸奶也曾经1块5毛,北京三环...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 因雅安地震的震后救助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再次成为焦点。正当红会对外宣布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之时,有英媒披露称,郭美美是原红会副会长郭长江包养的“二奶 ”。郭长江则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儿子。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郭长江的名人父亲郭沫若,就有一段始乱终弃的风流往事。
郭沫若曾经在日本渡过漫长的留学生活,并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整整十年,可以说,郭沫若青春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日本。这个被鲁迅骂作“流氓加才子”的大文豪,由于其文化大革命的骑墙草作风,更加上要把骨灰撒在大寨的做作表现,留给后人诸多诟话。
郭沫若
事情回到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溪镇的张家小姐张琼华,和远房的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本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所以没经他本人同意便把婚事定了。
旧式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不便拒绝,只好趁这一年的年假回故乡草草完婚。
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和新娘才第一次见面。揭开新娘头上的脸帕时,郭沫若心里怦怦直跳,他屏住呼吸想要看个仔细,但昏昏然只见一双三寸金莲,一对翘天的猩...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5 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还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更有网友给出“神回答”:我家风很大……
那咱老陕的家风是什么?是《白鹿原》中白嘉轩式的传统宗祠礼信,还是寻常家庭的长幼有序?是写出来挂在了墙上,还是在父母的话语里、在长辈的身体力行中潜移默化………
“四世同堂”大家族:父辈身体力行传家风
“我们家的精神是什么,其实就是家风。”谈及家风,西安市民惠洁女士说,“我家也有家风需要传承,比如勤劳质朴等。”而她认为,这些也要总结,不光得靠潜移默化,还得作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
惠洁的爷爷已百岁高龄,奶奶88岁,全家42口人,四世同堂。“陕北人亲戚之间爱多走动。我爷爷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每年都要在一起团聚。”惠洁说,而春节聚会最累的就是她爸爸,从年前就开始准备年货做年饭,还得帮她带孩子。年过六十的人了,中午都顾不得休息,就为全家人操持打点,“这些就是家风在父辈身体力行中传承给子女的。”
“1+2+4”七口之家:家风是重孝道、和谐相处
“我们家此前也没有...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6 武训塑像资料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乞丐这个行业里也时常产生大人物,比如丐帮帮主萧峰,以“降龙十八掌”威震武林;比如叫花子朱元璋,转行从政,一不小心成了皇上。
但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被誉为“千古奇丐”的,却是长得不帅、不会武功、乞讨了一辈子、至死单身的武训。
千古奇丐
“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武训生活在清末,是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今山东冠县)人。七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又逢灾荒,武训只得跟随母亲四处乞讨。
后来母亲过世,他到一户举人家做工,可勤勤恳恳干了三年,到结算工钱时,这家人却欺他不识字,翻出一本假账,告诉他工钱早已支付。武训又气又急,想争辩,却连账本上的字都不认识。
还有一次,姐姐托人捎给他一封信、两串钱,读信的秀才把捎钱的段落略去,私吞了钱。当武训知道这事儿质问秀才时,秀才不但不认账,还反诬武训财迷心窍。武训明白了有文化才不会被人欺负。可穷人家的孩子,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私塾?
“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他拿定主意:重操乞讨旧业,攒钱办义学。
就这样,他身穿满是补丁的衣服,肩背布囊,手拿铜勺,早起晚睡,走街串巷乞讨...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7 关于“中国第一姓名”,一直以来,都是一桩疑案。2005年的时候,博客中国的副总裁卢亮编了个小程序,用于统计自家网站的重名重姓数量,认为排名第一的为“刘波”。卢亮将程序放到自己的博客上,每天30万的点击率让他彻底惊呆。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才意识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有多关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位对此事感兴趣的教授王大良提出反对意见,在他看来,重复最多的名字应该是“王涛”,大约有10万余人。随后又有一个名为“中国姓氏权威”的博客加入战团,抖出“中国重名最多的50个姓名”,表示 “张伟”才是真正的“中国一哥”。根据我掌握的覆盖中国人口超过90%的数据显示,中国重名最多的10个姓名应该是:
张伟 29.9万人
王伟 29.1万人
王芳 27.7万人
李伟 26.9万人
李娜 25.8万人
张敏 24.5万人
李静 24.3万人
王静 24.3万人
刘伟 24.2万人
王秀英24.1万人
你家宝贝的大名:“轩”还是“怡”?
“遇上今年第15个子涵!中国文字都灭绝了?”西安一位好友跟我吐槽。
我也曾在微博上贴过几个时下流行的“菜市场名”(台湾舶来词儿,意指到菜市场去叫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回头),瞬间收到...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8 1928年2月24日,郭沫若走投无路,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日本流亡生涯。在这种险恶背景之下。支撑家庭生活重担的是无怨无悔的安娜,而郭沫若的六根依旧未能清静,大约在1933年前后,郭沫若在外寻花问柳,染上性病,并且传染给安娜,一时间手足无措,为此不得不写信给恩师小野寺直助先生,恳求他介绍关东地区的专家名医给予治疗。本文摘自网络,作者佚名。
万年郭沫若
郭沫若曾经在日本渡过漫长的留学生活,并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整整十年,可以说,郭沫若青春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日本。这个被鲁迅骂作“流氓加才子”的大文豪,由于其文化大革命的骑墙草作风,更加上要把骨灰撒在大寨的做作表现,留给后人诸多诟话。
事情回到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溪镇的张家小姐张琼华,和远房的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本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所以没经他本人同意便把婚事定了。
旧式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不便拒绝,只好趁这一年的年假回故乡草草完婚。
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和新娘才第一次见面。揭开新娘头上的脸帕时,郭...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9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她的种种经历令人啧啧称奇,随着大陆电视连续剧《武媚娘传奇》的热播,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这位中国历史上特立独行的女皇帝身上。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华浊水所著《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一书中,作者在《武则天独掌大唐江山之谜》这一章节简述武则天非比寻常的人生经历。
大陆演员范冰冰在《武媚娘传奇》中饰演的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14岁时被唐太宗挑入宫选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高宗时复召为昭仪,永徽六年立为皇后,参预朝政,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中宗即位,她临服改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神龙六年中宗复位,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死。
唐太宗身体不适,太子李治入奉汤药,恰好武媚娘侍侧,李治见她长得美丽动人,不禁心神动荡,两人目光交错时,武媚面含羞色转过脸。李治苦于没有机会与她说句话。一天周围无人,媚娘奉金盆水跪进,李治手伸进水盆里,把水洒在武媚衣服上,且挑逗说:“乍忆翠山梦里魂,阳台路隔岂无...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0 据报道,被世人誉为四大名妓之一的她,甚至被人称为“中国版的茶花女“的她,出生于一个人才文人辈出也动荡不堪的南北齐时代,她便是苏小小。
想来任何一位坠入烟花的青楼歌妓都有段曲折的故事,苏小小也免不过多舛跌宕的命途的折磨。
苏小小家也算得上士族家族,其先世曾为东晋官,后从江南姑苏迁徙到钱塘,并利用历年来祖传的家产发家,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苏小小的“小小”爱称源于她娇小的身形,被父母亲昵唤为“小小”。但在苏小小六岁时,父亲不幸病故。生活窘迫,小小的母亲只好忍辱为妓。
继父母去世后,她将母亲几年为妓来的家产变卖,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满身月露清凉气,并作映日一喷香。”——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便是她在乘着油壁车游耍在西湖畔时吟出的一句。
她宁可将灵魂抛洒在自然的风景中,陶冶情操于湖光山色,将家产置若罔闻,却在生活困顿后毅然出山,也不愿意自甘堕落成如行尸走肉般的青楼女子。
在以男性为重的古代社会,她这类貌美如花又气质非凡的女子很是难得,在她的车后不乏重重才情四溢的少年跟随。没有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11 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是最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只要坐上了皇位,不仅掌握着全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可以为所欲为,还有后宫三千佳丽任其玩耍,肯定是非常的幸福。没错,幸福的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在世人看来,皇帝可以算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但是,皇帝其实也有他难言的苦衷。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再加上嫔、婕妤、美人、才人等等,可以说是坐拥佳丽三千一点也不夸装。而这些嫔妃能够出人头地的唯一路径就是得到皇帝的宠幸,那么问题来了,嫔妃们又是如何让自己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的?
其实不同的朝代,后宫里的帝后妃嫔们侍寝皇上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的。据《礼记》记载的周代后妃制度是:“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位世妇、八十一御妻。”意思是,天子有六宫娘娘、三位夫人、九位嫔妃、二十七位世妇、八十一位妻子,加起来就有一百二十六个各种级别、各种名称的老婆。皇帝自然是乐在其中,并将这种不合理的东西一代代传下去。传到后来就从原来的“一百二十六”成了“三千”。在这“三千”多的美貌女子中,皇上召幸皇后和三位一品夫人自然都拥有绝对的优先权。九嫔以下伺候皇上时,都是由九个人共同陪伴皇帝就寝。
西晋武帝司马炎后期...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74 | 12 不过我有几个问题
1。皇帝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有什么必然的冲突? ---这个问题不好用‘必然’只能用‘
一般可能“,我举出宋高宗的例子。
其实皇帝往往不希望有强有力的大将统率强有力的军队,但是强有力的大将统率的强有
力的军队往往可以为民族利益张目。
不可否认在权力斗争白热化的阶段存在一些个人权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但是把它看作贯穿历史发展的主轴是否合适? ---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就是皇帝权威
越来越重,唐朝的三公,"三公坐而论道"到宋的尊王,再到明的废相,再到清设立军机
。。。
从社会结构的观点来看,君主利益与国家利益恰恰是高度统一的
2。既然五代以后士族衰落为皇帝个人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契机
为何又会使得明、清的社会制度变得更完善? ----皇帝权威越来越重,但是国家机
器其他方面日趋完善并行不悖
按你的观点,那时国家利益应该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如果康乾之后人口的暴增不算国家福利的体现 |
|
a*******n 发帖数: 74 | 13 不过我有几个问题
1。皇帝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有什么必然的冲突? ---这个问题不好用‘必然’只能用‘
一般可能“,我举出宋高宗的例子。
其实皇帝往往不希望有强有力的大将统率强有力的军队,但是强有力的大将统率的强有
力的军队往往可以为民族利益张目。
不可否认在权力斗争白热化的阶段存在一些个人权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但是把它看作贯穿历史发展的主轴是否合适? ---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就是皇帝权威
越来越重,唐朝的三公,"三公坐而论道"到宋的尊王,再到明的废相,再到清设立军机
。。。
从社会结构的观点来看,君主利益与国家利益恰恰是高度统一的
2。既然五代以后士族衰落为皇帝个人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契机
为何又会使得明、清的社会制度变得更完善? ----皇帝权威越来越重,但是国家机
器其他方面日趋完善并行不悖
按你的观点,那时国家利益应该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如果康乾之后人口的暴增不算国家福利的体现 |
|
l****e 发帖数: 23 | 14 比较赞同你的见解。:)
历史的长河波澜起伏,伟人亦不能以点代面,只是当时潮流的推动者和代表者而已。如
果不拘于十个的限制,俺的
偏好如下,大体以时间为序。
一,政治:
1,黄帝。(如果确有其人)远古优秀的部族首领,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雏形。(如果真
有颛顼其人其事,“绝地天
通”,使中国文明区别于其他古老文明,那么说他光耀千秋也毫不过分。)
2,大禹。(如果确有其人)治水伟业,拯救并凝聚了华夏民族;中国第一个国家的建
立者。
3,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礼治重人伦,“郁郁乎文哉”,对后世政治传统影响甚大
;分封制有效的促进了华夏文明
向周边的扩散。
4,秦始皇。“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一系列制度的开创者,统一文字,度量衡,郡县
制等等。
5,汉武帝。“第一帝国”鼎盛时期自信和锐意进取精神的代表;同时也是诸多制度的
创立者,崇儒,太学,察举等
等。
6,唐太宗。“第二帝国”鼎盛时期包容精神和宏阔胸怀的代表;确立了科举制的地位
,政治由门阀士族逐渐变迁至士
大夫阶层。(这也是宋代以降市民社会出现的远因吧。) |
|
R*****d 发帖数: 1148 | 15 (1) 这个王姓在文化上没有传到士族观念盛行的年代,而且后世也没有把他们认作望
族,比如公认的王姓二十一望族当中,就没有王莽这一家。所以无论是“邯郸王氏”,
“元城王氏”,还是“XX王氏”,都可以被认为是杜撰。
(2) 你恐怕是一门心思挑错儿,没有理解这里面的逻辑(当然也许是我出于通俗化的
考虑,没有提这个,所以你就“嘿嘿”了)。陈田同音或音近,这一点不假,但为什
么陈完选择的“田”而不选择“陈”呢?后人对此有各种注解,下面我们来看看我
手头这本<史记>当中是怎么写的:
【集解】:徐广曰:“应劭云始食菜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索隐】:据如此
云,敬仲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应劭云“始食菜于田”,则田是
地名,未详其处。【正义】:案:敬仲既奔齐,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陈字为田氏。
你说的是第二条,我说的是第三条。然而就如我以上所说,“音近”仅仅是必要条
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3) 我不是已经说了没有报复性屠杀了么,你这个顶多只能起到补充作用,而起不
到反驳作用。
(4) “显赫”二字不是一个很可量化的东西,只能相对而言。红阳侯立的后人,在
东汉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后世学者学者 |
|
l*****i 发帖数: 20533 | 16 根据仪礼,礼物本身其实送不出去。
A登门拜访B。
如果是平等相见,A登门送礼物给B之后,B得择日回访,同时把礼物带回给A.
如果是见高级一些的人,A登门送礼给B,一番推据后B似乎得把礼物给据掉(为了免得
回访的麻烦?)
如果是地位更悬殊,A登门送礼后,B得在A走的时候让下人把礼物退
回去。
总而言之这个礼物总是要回到A手上的,只是个道具而已。
当然,礼不下庶人。这些都只针对士族。 |
|
m******r 发帖数: 4351 | 17 研究明史的人,都会注意到在政治和文化上明朝和宋朝之间有一个显著的断裂或者转折
,然后很快结论把这归结于元朝。
对于元朝,我的感觉就是,黑暗面被后来的人过分夸大了。其实,元朝本质上更像是南
北朝的北魏,或者后来的清,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和当地的汉族地主阶级结合,同
时有着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色彩,甚至还带有奴隶制残余的封建政权。就像我之前所说
,如果看南朝到隋唐之间的过渡,看到南朝的衣冠士人,和隋唐鲜卑汉族的军事贵族之
间大规模相互通婚形成的统治集团之间的差别,一样也会有断裂和转折之感。然而,南
朝和隋唐之间还是有联系的,那就是门阀士族的维续,这个直到黄巢才受到了根本的打
击。
元朝的末年,也和北魏末年胡太后时期很像,都是统治阶级和汉族大地主合流,骄奢淫
逸,对比之下百姓生活困苦,统治阶级对社会不稳定因素处理失当酿成了大起义。或者
说,少数民族政权,民族压迫并不见得就一定短命,清朝就是一个例子。
从历史来看,元朝并不是想象中在高压军事统治下百姓痛苦度日的一个朝代。相反,这
个朝代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还是相当有活力的。
以农业生产为例,元朝中前期生产搞得有声有色。官方司农司专门编了一个一部通俗 |
|
D***i 发帖数: 79 | 18
不够!中国历史上的大乱往往伴随著大量人口被消灭。中国历代改朝换代的人口减数没
有低于 50% 的。没记错的话,最高的一次记得是蒙古灭宋,南宋户数减少差不多 93%
,北方金国的户口减数记得在 60% 以上。
元朝的建立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华夏文明的毁灭性打击。而南方的反抗又特别激烈,因此
从中央到到方的贵族、豪族、士族乡绅,稍稍有点影响力,能拉的起队伍的几乎都被屠
杀殆尽,留下来的几乎都是宋代的底层农奴与社会渣梓,其中成分绝大部分是水浒传中
梁山泊「豪杰」那一路货色。
这也是为什么在元末之际,天下动荡,那些跑出来争天下的「英豪」不是朱元璋这种农
民 + 流民,陈友谅这种渔民,郭子兴这种土豪地主,小明王这种神棍,就是张士诚这
种帮会性质浓厚的私盐贩子。
当时能打下天下的不外乎这几个人,悲哀的是个个都是烂货。朱元璋当不上皇帝也就是
陈友谅干,两个都是半斤八两的货色。一个人渣,一个垃圾,对中国后来的走向不会有
太多差别。
元朝当初不过建立九十几年,悲哀的是,元末之际你连一个打著大宋旗号的赵家后代都
找不到。这个现象跟元朝把宋朝的上层菁英杀的一乾二净是密不可分的。 |
|
b********g 发帖数: 41 | 19 杨坚抢外孙的位子,然后杀光了能想到宇文的皇族,以当时北周的强大,南朝陈的羸弱
,他的底子可比曹操厚的多,统一起来自然要容易的多。至于科举,南北朝后期门阀大
族政治已经开始消亡,早晚得有个制度来选拔士族, 你唱他的赞歌唱的过了。 |
|
w****w 发帖数: 14828 | 20 滿清皇族不算毫無進取,只是防漢之心太重。以一個少數民族統治過億漢人,為保其一
家之利,不惜奪天下之智。由於擔心漢人學到更多知識後更易作反,所以在滿清貴族沒
趕上漢人士族之前,絕不允許漢人占據各個領域高端。但偏偏滿人力有不逮,又耽於安
逸,始終出不了人才,害得全中國陪他們原地不動,錯過發展良機。 |
|
w**a 发帖数: 2461 | 21 知姓, 原来的士族,后来被灭族,大陆可能没有了,韩国还有。 |
|
S********t 发帖数: 18987 | 22 古代文武两行,有教树先生,自然也就有教武的枪棒教师,
这个在水浒中有很多描述,
但是所谓万人敌是学马上功夫,
一般都是要有点身家的人才学的起,
比如岳飞是蹭了王贵家请的教师,
张飞家里有钱早就学过,关羽也没说是穷人,
刘备也有族叔负责其教育,
总之古代有点钱的地主士族,学个骑马打仗,
并不难.
有个电影叫骑士雄心,就是骑士的仆人如何成为骑士的,
基本上我们的武将也要练习类似课目,
还加骑射,和兵器套路 |
|
T****r 发帖数: 22092 | 23 汉字的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是在纸张大规模发展起来之后的事情。
另外的动力就是,要越写越快。
许多东西第一次发展起来都是由底层开始的。
比如隶书的出现,是底层先出现的,那时候上层人物还在写篆书。书法的进步是为
了实用。
曹魏时期,楷书才刚起步,这都是家里有资金的大户士族才能玩得起的。这类人谁
要去给人写棺材?一般人都是能够达到实用的地步就成了。后来人以为上古神器,
顶礼膜拜,还用来虚套一切,完全是时空错乱的后果。 |
|
|
b*****l 发帖数: 9499 | 25 哦,呵呵,脑子里对当时总是“氏族”这个词,觉得是“门阀”的近义词,觉得好像“
士族”是更后来“氏族”被削弱了之后的新兴东西了。。。 我再查证查证哈。 |
|
J*******3 发帖数: 1651 | 26 太祖为何不喜知识分子?
信源:种植园土|编辑:2010-03-22| 网址
中国历史上汉朝对知识分子授权最充分,行政效率最高;唐朝君臣之间推心置腹,甚为
和谐;宋朝知识分子物质待遇最佳,人格也最为尊重。
但太祖偏偏看不上汉唐的文治武功,更瞧不起宋朝的海内殷富、文风鼎盛。太祖最喜欢
的,却是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太祖常常念叨,秦始皇才坑了640个儒,我们要坑得更多
。。。。
知识分子怎么惹太祖了?难道太祖本人不是读了无数古书,含17遍资治通鉴?难道太祖
不知道南北朝时少数民族政权把士族编入君子营,加以任用,就迅速巩固了政权?难道
太祖不明白明末流贼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自从任用士人如李岩等人,气象就大不一样? 难
道太祖本人不是诗人,中流击水之余,时常风骚一把?难道刚出道时太祖不是在知识分
子堆里混:岳父是伦理学教授杨昌济,又是名士章太炎的粉丝?太祖也曾在最高学府B
大图书馆混过,想必也见了不少学界大牛。。。。。。
中国传统上重视文科知识分子(当然那时候也没有理工科知识分子)。孟子就有所谓劳
心者治人之论。太祖本人也是狂偏文科的,不仅数理化不行,连绘画都搞不定:长沙师
范绘画课上,太祖潇洒地画了一 |
|
h***i 发帖数: 89031 | 27 但是朱元璋非要接过这个麻烦
因为北方士族接受元为正统
朱元璋不得不采用麻烦的方式 |
|
s*********y 发帖数: 6489 | 28 23岁死,当然算早了,离夭折也差不多了
而且霍去病是士族,医疗条件比老百姓好多了 |
|
|
v*****s 发帖数: 20290 | 30 这个还是不一样的,春秋的公卿大夫,秦汉的丞相大将军,魏晋的门阀士族,这些和清
的包衣奴才,军
机大臣区别可大了。 |
|
l*********y 发帖数: 1011 | 31 未必。
张秀的地位高有两个原因:1,他是在曹操异常艰难,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时候投
奔的。2,曹操需要树立一个典型,张秀这样的先前投降,后来又反叛,然后再来投降
的当然是首选,譬如后来皇太极对待祖大寿。
张秀的下场虽然还不错,但是他儿子可就不那么妙了。
作为孙权,当时肯定是战比不战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要投降,哪怕战败了再投
降,待遇结局也是差不多的,为何不战?
而且赤壁之战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战役,到底曹军当时实力如何,历史上记载很有限,军
事形势等细节都还有争议。张子布作为士族人士的代表,战争来临提议投降议和,是最
大化自身利益的基本做法,无可厚非。但是他毕竟不是军事人才,单从他的态度上来判
断双方军事形势,基本也是靠不住的。 |
|
d****z 发帖数: 9503 | 32 利益集团的内部斗争是世界历史的“主旋律”。
南士族集团胜利(搞政治,还是文人管用)。蜀汉的灭亡,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的斗争
恐怕也是重要催化剂。
是权力下放的表现,所以中央的权利斗争就没有凸现出来。
强弱而已。 |
|
w**t 发帖数: 3247 | 33 一点都不玄,政治斗争而已。曹操对士族又要利用,又要打击。蔡文姬当个摆设再合适
不过。蔡的归汉和孔文举被杀,时间上离得很近,你有没有嗅出什么味道来? |
|
t*******2 发帖数: 36 | 34 http://70.38.7.132/big5/2009-10-31-17-56-44/139/26058-2010-06-22-02-07-11.html
【新三才綜合】周瑜字公瑾,人稱周郎。他出身士族,年少時與孫策相知,結為兄弟。
他追隨孫策,東吳的江山也因他而得建立。其時江東喬公有二女,皆天姿國色。孫策納
大喬為妻,而周瑜則娶小喬。他先助孫策建立了孫氏政權後更統一江東,孫策死後,他
遵其遺命與張昭輔佐年幼的孫權,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南下,周瑜率
領吳軍會同劉備在赤壁之戰一役,以五萬軍竟大敗曹操八十三萬大軍,他以火攻之計智
取敵軍,使曹操退走江陵。
赤壁之戰後,周瑜率兵攻南郡,但因曹仁死守,使周瑜屢攻不下,更為流箭所傷。最後
周瑜終於用計擊敗曹仁,奪得南郡。孫權委任周瑜為偏將軍,駐南郡太守,屯守江陵。
當時益州牧劉璋懦弱無能,周瑜遂遊說孫權奪取益州;可是在西徵途中,他病逝了,時
年三十六。
在三國演義裡面,周瑜算是有智謀勇力的英雄,人長得俊朗,懂音律、又擅戰,可謂文
才武略,更有如花美眷的小喬;理以他的條件應該過著幸福的人生,然而卻出現了諸葛
亮!諸葛亮的棋著著比他高 |
|
x****o 发帖数: 29677 | 35 有希望,当时曹丕废汉献帝,天下士族多半心系汉朝,只要能拿下吴国,借着余威挥师北上
,打出光复大汉的旗帜,天下士子无不响应,很有希望 |
|
h**k 发帖数: 3368 | 36 这里说的肯定是指士族,地主贵族们。平民老百姓是没有能力跑这么远的。 |
|
M**u 发帖数: 10158 | 37 陈庆之: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胡人传统的六镇流民起义。这以后更有高欢汉人胡化的反动,虽然最终融合的大势已现
,但是这中间的反复,不能说是一点危险都没有的。所以说北朝时间拖长,最重要的原
因愚以为是这一次胡汉势力的对 |
|
f**********4 发帖数: 2617 | 38 衣冠士族固然还有些在那里,把关中变成牧场的各路蛮子也在那里,就像罗马人和哥特
人都在意大利一样。 |
|
T****r 发帖数: 22092 | 39 如果在中国,由古至今,科技工作者可以凌驾到国家之上,中国也早就发展出近代
科学了吧。
现在开始我职业病般引申一下,正如中国现在的社会,比如说,90年代初,“搞导
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这时候就造成了特定范围内的科技的停滞与落后。而现在
大家说的“全民一致向钱看”,不仅造成了科技的停滞,而且造成了社会道德的停
滞,如果在古代,中国的科技被标为方术,下九流,则同样会遭到相应的抑制。当
然,这个抑制不是说就不存在了,只是一个相对的地位。如果相对低的地位一直没
改变,而相对高的阶层越来越走下坡路,则会把相对低的阶层抑制得越来越低。如
果相对高的阶层走的是越来越上坡的道路,相对地的阶层虽然相对值仍旧较低,但
是绝对值还是会高一些。
打个比喻,如果一个人的头顶是中国古代的士族政治,而脖子,或者说肚皮是中国
古代的科技。那么,如果这个人个子特别高,那么他的脖子或者肚皮的海拔高度也
会高,如果这个人是个侏儒,即使你把肚皮挪到脑门那里,也还是很矮。
当然,较低阶层被压抑到一定的阶段就不能在被压缩了,会出现反弹,反抗,有可
能会占据了主动地位。 |
|
w****l 发帖数: 6122 | 40 我好像还猜对了,
http://zh.wikipedia.org/zh-cn/%E8%8F%AF%E6%97%8F_(%E6%97%A5%E6%9C%AC)
1869年,日本各地方诸侯版籍奉还之后,废除原来的“公家”(公卿,142家)、“大
名”(诸侯,285家)等称呼,将其统称为华族。1871年日本取消旧身份制度,将国民
分为皇族、华族、士族、平民四等。华族成为仅次于皇族的贵族阶层,享有许多政治、
经济特权。
1884年颁布华族令,将华族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个等级。其中,旧公
卿根据家格:摄家公爵;清华家侯爵;平公卿家族中有资格升任从一位权大纳言者伯爵
;其他的平公卿子爵;庶流与分家男爵。旧大名根据石高(俸禄额):将军宗家公爵;
戊辰战争后现禄米15万石以上的国守大名侯爵;5万石以上伯爵;5万石未满子爵;国守
的分家及付家老男爵。以此为基准,依据家族在明治维新以及历史上的勤王功勋,爵位
又有不同的调整。另外在明治维新中立下功勋的其他人物以及在历史上对天皇尽忠的家
族后代也都被封赐了爵位,如维新功臣大久保利通与木户孝允(当时均已去世)之子被
授予侯爵;伊藤博文、黑田清隆、 |
|
f*******e 发帖数: 2791 | 41 我就是看不得少数民族当政。。就是大汉族民族主义。。。那有怎么样??
如果汉族喜欢少数民族当政 那才叫变态。尤其是被一群文化落后的野蛮人统治。。
满清对领土的贡献确实是正值,,但是屠杀,剃发易服,文字狱,丧权辱国足以抵消他
的功绩。。宁愿历史上没有清朝。。
你不能不承认,在东亚唯有汉文化是自己进入文明阶段的(日本勉强也算一个),其他
民族的文化都落后于汉族,都是通过汉化来实现文明化的。满人直到努尔哈赤还处于野
蛮阶段。。
五胡,契丹女真蒙古满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汉文明的发展。。
野蛮人文明化的进程就是汉文明被拖住甚至倒退的过程,直到野蛮民族赶上汉族了然后
再继续前进。。
比如五胡直到北魏晚期才逐步赶上汉人,一起到达汉人即将过时的士族大家阶段。。然
后才有隋唐。
满清又把汉人倒退了,直到满人汉化完全。也就玩完了,列强已经来了,一起成为东亚
病夫。。 |
|
m******r 发帖数: 4351 | 42 3)曹丕的先知先觉
陆逊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家,到最后一刻之前,身旁的诸将还没明白陆逊的真实意图
,更别说刘备方面了。但是据说曹丕对夷陵的结果有先知先觉,留下了这么一段话:“
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
。”
曹丕本人好像没怎么打过有名的大仗,但跟着曹操和周围的将领们耳闻目染,知道一些
兵家常识是可能的。他的评论似乎也不算太离谱,但是据此认定刘备军事弱智,“不晓
兵”就不妥当了。
"苞原隰险阻"不能为军, 但是看看夷陵一带的地形,刘备上哪能找到一个非这类的地方
去。何况教科书是死的,之前在汉中刘备不也是在这类的地方上和夏侯渊斗了一年,最终
整死了对方。
刘备修七百里营也是没办法,万一敌人渗透到三峡一带,随便占个山头打个阻击,或者
往江里扔个石头砸个船啥的,也是要命。而且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在修七百里营之
前双方已经展开渗透与反渗透的战斗了。
总之,就是因为刘备水军不强,否则的话,大军直接开到南郡城下,就地展开,岂不是好
。这支水军最后被隔离在北岸,没能支援南岸的战斗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比一下,陆逊对刘备则比较重视,他说:"备是猾虏,更...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43 个人觉得孝文帝汉化不是因为南方文化发达,而是因为身边的北方的汉族士族大户文化
发达。
举个例子,陈庆之北伐南归后,说“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
”。这时候距离孝文帝汉化还不久吧,很难相信这样的文化积累是短短三十年汉化就能
造成的。 |
|
f*r 发帖数: 3968 | 44 过虑了罢,有多少毛粉啊
他到群众中去干啥?咸与维新就是,进入乙等高门士族大有希望 |
|
|
l*w 发帖数: 3758 | 46 ☆─────────────────────────────────────☆
StationCC (Station Central Committee) 于 (Tue Dec 29 03:53:32 2009, 美东) 提到:
军事家算一个 天才算不上,可能某孤陋,但是认为曹操是军事天才有过了。
因为曹操一生打过胜仗,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但是败仗也没有少打,动辄就
是携亲眷或亲兵逃遁,类似的事件发生不少,再加上赤壁之战的败笔。所以称天才我觉
得有点过,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顺便评论一下曹操,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纷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次数太
多了,三足鼎立、多足鼎立的状况更多,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是没有做到统一中国
。而历史上面对这样的情形统一中国的例子有很多,曹操与这些人的才能比起来如何?
我看曹操是逊之的。汉之刘邦,起兵反秦,当时群雄混战,还是最后统一中国;隋代的
杨坚,面对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同样统一了中国,而且首次开科举取士,三省六部制的设
立等等,所以很多外国历史学家称杨坚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应该不逊于曹操;隋
朝末年,唐朝初年,也是军阀混战,多...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3388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llectibles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john (盛世和谐), 信区: Collectibles
标 题: 西安考古发现铜鼎 鼎内装有2400年前骨头汤(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11 01:11:50 2010, 美东)
http://news.sohu.com/20101211/n278234636.shtml
这鼎骨头汤2400年了
发现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考古工地 还出土了1000毫升战国时期的酒
本报讯 (记者 吕华) 2400余年前的骨头汤竟然保存至今。昨日,陕西省考
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考古工地出土的铜鼎和铜锺打开时,惊奇地
发现,鼎内有保存完好的骨头汤,锺内有酒,其中骨头汤为我国首次发现。
机场扩建工地出土青铜器
2010年11月2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考古
工地一座古墓进行发掘时,从该墓的小龛中出土两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铜鼎和铜
锺,另外还有一件仅剩下青铜底座的漆器。
这座墓是竖穴土坑墓,高5米,宽3米,从墓的形制和出土器物分析确定为战国
时的秦国士一级墓葬,...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ubcumn (ubcum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如何看待辽,金,元,清和宋明民国的失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4 23:23:07 2010, 美东)
如何看待辽,金,元,清和宋明民国的失败 [ ★泉畔人家 ] 于:2010-12-14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205745
民族的和解来自于相互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对历史的选择性记忆。
这话是对的,但把中国历史等价为汉族史,把满清完全当做外族,是不是客观那?
汉武帝2千多年前托孤霍光辅佐年仅8岁的汉邵帝的时候,霍光是1号人物,总领朝政,
而2号人物武帝选的就是14岁时,被骠骑将军霍去病俘虏的匈奴人的休屠王磾太子--金
日磾(mi di)。金日磾不肯接受辅政大臣的头衔,只愿意辅佐霍光。
金日磾赤发蓝眼,这样的人在汉朝做到了秺(dú)侯,车骑将军,还几乎就当了国家2
把手的辅政大臣。这和我们今天大家面对一个赤发蓝眼的总理差不多。我们能想象这种
情况吗?
满清那算是什么外族?不要说从遥远的上古...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II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II
标 题: “帝王术”的完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6 23:52:37 2011, 美东)
“帝王术”的完备
作者:沙黑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2011 更新时间:2010-9-12
热 【字体:小 大】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写下这题目,知道它大得吓人。“帝王术”,译为现代人语,就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和方
法。你如果想从中抽象出“领导艺术”、“政治艺术”之类的,认为犹有可采,那大约
也未必不可,但如果说其中仍大有可供借鉴与利用的东西,其前提却是应该取消的,这
就是作为“帝王术”与人民的脱离与对立。
先从王充的《非韩篇》说起。我的总印象是,王充不但没有彻底否定,也没有大体否定
韩非子。他虽没有对韩非子作出全面性与正面性评价,却是在理解与不否定韩非子的前
提下,很自信地对韩非子作出某种纠偏与弥补,以求对“帝王术”全面深入的阐释,防
止从韩非子一路偏颇下去,造成有...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174 | 50 商和西周的社会管理制度记载不全。东周已经是列国。中国作为统一的帝国是应该从秦
统一后开始的。 在这一漫长的皇权强势的帝国时代,晋朝无疑是一个异类。所以,我
觉得晋朝是一段很有趣的历史。
我记得读过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它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帝国, 第一帝国秦汉,第
二帝国唐宋,第三帝国明清。第一帝国的结束就是晋朝,第二帝国的结束是蒙古的入侵
,第三帝国的结束就是近代的革命。
可见晋朝的社会变革对中国的影响是可以与蒙古入侵与近代革命相比。不可否认,它的
变革极大消弱了皇权,造成了社会动荡,国力衰微。但那些没事干的士族确实在文化上
贡献很大。虽然他们的骈文,诗歌的内容空虚,但在格律上的探索贡献很大。另外绘画
,音乐甚至宗教都得到了发展。这些客观上为后来唐宋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与此相
比较,蒙古入侵对文化的毁灭是巨大的,明清的文化明显不如唐宋。
几次
才有
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