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喻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n********n
发帖数: 8336
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聖經中獅子和羔羊的隱喻ZT
圣经常以狮子和羔羊的特性作为隐喻,形成强烈的对比。狮子以其力气和凶猛闻名,羔
羊却是一种温驯和依赖的动物。圣经很多时描述它们与人及神的工作相关;这篇专论文
正是研究圣经中的经文,如何以这两个隐喻描绘神及基督的工作,并当中带来的果效。
有关狮子的隐喻
古代近东的狮子形象
狮子显著的特性,令古代近东和非洲一带的人民特别感兴趣。 1 狮子因气力强大及勇
猛,亚述君王尤其喜欢捕猎。 2 有被些捕的狮子被关起来(但六7),3「把狮子关起
来,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碑铭和亚述君王的浮雕都可找到证据。他们让狮子走出笼子
,并加以追捕。」 4 亚述王Ashurnasipal 二世(约公元前883至859年)在Nimrud 养
殖狮子,而在埃及Ramses 二世(约公元前1290年至1224年),据推测也曾带同宠爱的
狮子上战场。 5
有代表性的狮子雕像,在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均可找到。 6 城门就特别适合于这种摆
设。巴比伦尼布甲尼撒二世,在著名的Ishtar城门所摆设的狮像,尤其值得注意。 7
在狮像前有一条游行路线,「以珐琅彩砖狮像作为装饰」。 8 此外,Shalmaneser三世
征服Til Bar...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7 05:29:11 2010, 美东) 提到:
以下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思考与佛法实修,结合佛陀的佛法以及现有量子物理学的部分理论,而产生的一种宇宙模型,代表个人观点,供各位参考。这个只是草稿版,并不完善。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一、这个世界只存在一个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
解释:此处的世界指的是我们感知的世界,包括被物理学认为的客观世界(实际并不是客观独立的)以及我们的意识。对应于佛法所说的五蕴世间。以及量子物理当中的物质的粒子态。
这个刹那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它的时间是普朗克时间。同时也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组成粒子的单位,它的长度是普朗克长度,是一维的。
这个结论也说明这个世界的任何物质和意识现象都是量子化的,是非连续的,是分立的。小到微观粒子,大到整个宇宙。包括能量,时间,空间,运动等等。都是量子化的。
比喻:这个刹那类似电影当中的单个胶片,这个刹那包含了不同的信息状态,这些最小的单位高速的生灭,组成了一个看似连续的,实际只存...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中“空”的含义

再用合手声喻经证实一下我的看法
这里,比丘一开始就思维”我”是甚么,佛陀则不谈概念上的”我”
而做分解,常与无常,实在与不实在(空)
用这两个破”我”的概念
而四念处,由身、受、心、法 观察五蕴与因缘法
则做另一个分解,把”我”分解为 色受想行识,一个一个破解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73.htm
杂阿含273经[正闻本396经/佛光本272经]
(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独静思惟:
「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
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独一静处,作是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
』」
佛告比丘:
「今当为汝说于二法,谛听!善思!云何为二?
眼、色为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是名二法。
比丘!若有说言:『沙门瞿昙所说二法,此非为二,我今舍此更立二法。』彼但有
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缘眼、色,生眼识。
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内,是因缘,是坚,是受,是...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七)
卷七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
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
。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
。坐宝莲花。所说心咒。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
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
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若有
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
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燃香闲居。诵此心佛所
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
来灌其顶。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
。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
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改革“喻”言
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在山东烟台考察。这是他在万华烟台工业园听取企业基本情况
介绍,察看核心产品展示。图片来源:新华社
央视网消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日新月异的4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改革
开放;面向继往开来新时代,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更加离不开改革开放。
在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中,“关键一招”成为中国名片,为世界各国熟知。
对于改革开放,习近平还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既是中国波澜壮阔改革历程的真实写
照,又生动形象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
问题。
2018年4月11日至13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这是4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海口市秀英区
石山镇施茶村考察时,同村民亲切交谈。图片来源:新华社
喻”改革决心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
,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
。”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便成为人们耳熟...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6
第二依《箭喻经》明远离戏论义
佛教里面有一部经,名叫《佛说箭喻经》,大家一定要去读一下,而且要反复的思维,
去理解它的意思。其中讲到了“十四无记’的问题。主要的意思是,有一尊者名摩罗鸠
摩罗,他这样问佛:“我死后到底有我没有我?如来灭后到底有没有?或者他是一个什
么样的存在?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形而上的问题。因此,在佛法里面,这十四个问题佛
陀皆予以沉默,这是需要悬搁的问题,因此佛陀对此采取舍置记,佛陀对此保持缄默,
即是以缄默的方式作答。因此,无论是在现象学里面讲悬搁,以及在佛教里面讲远离戏
论和对十四无记形而上问题的舍置记,都表达了这样一个诉求,就是放弃超越的设定,
而紧紧面对我们心识现象的本身,来停留在心识之中去直面我们的所知境界,佛法中所
讲的所知境界,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一切表象的世界。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全新
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放弃在此之前的一切假设与设定。这个地方(十四无记)唯是言语
所行、戏论所行、言说境界。在昨天的分析里面我们就已经了解了这样的意趣。如尊者
摩罗鸠摩罗那样问佛,它希望佛陀作出回答,希望佛陀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就像现在
的很多人一样,总是想对一个问题获得
S**U
发帖数: 702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知佛是等正觉者?
中部经二七、象迹喻小经
(Cf: 北传中阿含三0、象迹喻经)
佛说经由戒防护诸根、念、知、四禅、宿命智、有情生死(天眼)智、四谛智、漏尽智
,渐次知世尊是正等正等正觉,世尊说法是善说,僧团是善行道者。
世尊乃曰∶
「婆罗门!譬如捕象师往象林,于象林见延长广大之一大象迹,彼真善捕象师者不立即
作此结论『实是大象也。』何以故?婆罗门!于象林名矮小牡象有大足,然此实有可能为
彼等之足迹也。
彼更于象林追寻时见延长广大之象迹,又见高处有被大象剃折之痕迹,彼若真善捕象师
者,不立即作此结论『实是大牡象也。』何以故? 婆罗门!于象林名大突牙牝象有大足
,然此实有可能为彼等之迹也。
彼于象林追寻时见延长广大之象迹,又见高处有被象牙剃刮掀折之痕迹,彼若真善捕象
师者,不立即作此结论∶『实是大牡象也。』何以故?婆罗门!于象林名大长鼻牡象有大
足,此实有可能为彼等之迹也。
彼于象林追寻时见延长广大之象迹,又见高处有被象牙剃刮掀折,折枝痕迹。彼见牝象
于树下,或空旷处,漫步,或立,或坐,或卧,于是始达结论∶『实是大牡象者。』
婆罗门!如此,如来、应供、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
天人
S**U
发帖数: 702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辩经在佛教中起什么作用?
『摄大乘论』梦喻
又此诸识皆唯有识,都无义故。此中以何为喻显示?应知梦等为喻显示。谓如梦中都无
其义独唯有识,虽种种色声香味触,舍林地山似义影现,而于此中都无有义。由此喻显
,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09.html
p**********o
发帖数: 6
9
辛五、以火之喻说明彻底摧毁罪业:
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末劫时有一种特别炽热的火,能在刹那间摧毁整个器世界,同样,菩提心犹如末
劫火一样,能在生起的一刹那,摧毁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所以,菩提心的功德的
确相当大。
前颂中讲了定业可依靠菩提心来压伏,此处讲的是不定业能依菩提心而彻底摧毁。

〖末劫火能将一禅天以下的器世界焚毁无余。〗按照《俱舍论》中的观点,这个
器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在最后毁灭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末劫火,热度相当于七个
太阳加在一起,刹那间能将一禅天以下全部摧毁无余。〖同样,依靠菩提心,一刹那间
必定能从根本上焚毁五无间罪等一切深重罪业。〗哪怕是一刹那生起菩提心 ,当下也
能摧毁我们相续中的罪业。什么样的罪业呢?直接转生于恶趣的罪业,比如杀父、杀母
、杀阿罗汉等五无间罪。按照显宗的观点,无间罪属于定业,造了这种罪就必须要感受
果报,否则是不合理的,汉传佛教有些经论中也说,不能改变的有三种,其中一种就是
“定业不能改”。但实际上,所谓的“定业不能改”,是指如果没有好好地忏悔,在没
有对治的情况下,定业确实不能改,一旦遇...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圆觉经直解 - 云何无明?
--明-憨山大師
"云何无明。"
 
此征释无明之体。将显圆照之功也,此征下释。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
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此释无明之元也。谓众生本有法身,元无生死,今因最初一念不觉之无明,迷本来之佛
性,起贪瞋痴,造种种业,妄取六趣之生死,故云种种颠倒。虽在往来生死之中,而法
身湛然不动,故如人迷方,而方实不转也。所以迷者,以背法身,但认四大假合之幻身
为己身。妄认攀缘六尘影子,妄想缘虑之心为真心。譬如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病
目喻无明,空华喻妄身,二月喻妄心,认妄失真,故云颠倒。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
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此喻示无明之体也。谓法身本无身心之相。如空本无华。今妄认四大为身,如执空华为
实有,由妄执故,不唯迷本法身,故云惑此虚空自性,亦复不知妄身从无明有,故云迷
彼实华生处。由此颠倒故,有轮转生死,此乃无明之体也。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 阅读全帖
h*o
发帖数: 1035
1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使徒信经》简释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因圣灵感
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 降
在阴间,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 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 将来必从那里降临,
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体复活; 我信永生。 阿们!
《使徒信经》简释《每个基督徒必须看》
王志勇 牧师
序 言
圣经是上帝的话语,是上帝默示的无谬的真道,是基督徒信仰与生活的唯一的标准。除
了明显的异端之外,基督教会都是以同一本圣经为标准。既然都是以圣经为标准,为什
么有各种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教导呢?关键还是解释的问题。那么,信经在基督徒的信
仰和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圣经是上帝的成文之道。《威斯敏斯德信条》首先告诉我们:“自然之光和创造、护理
之工,原彰显上帝的慈爱、智慧和权能,使人无可推诿;但它们并不足以将那得救所必
需的对上帝及其旨意的知识给与人;所以主乐意多次多方将自己启示出来,向教会晓喻
祂的旨意;以后主为了更好地保守并传扬真理,且为了更加坚立教会,安慰教会,抵挡
肉体的...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5754
1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ZT - 有道可传﹐以经解经 (林慈信)
ZT from blog: http://www.mitbbs.com/user_info/SEEKETERNAL/f512b9694c58447f60825a2ff8734fb4
This article in the blog has been censured by MITBBS.
--------------------------------------------
有道可传﹐以经解经﹕
建立一套认信的神学的迫切性
林慈信(增订版)
导论﹕给华人教会的紧急呼吁

两千年教会史告诉我们:主基督的教会继续不断成长前进,同时也面临世界接二连三的
挑战。五花八门的试探,想要引诱教会在信仰生活事奉各方面姑息妥协,顺应世界潮流
。然而,教会付上血泪代价至死忠心,竭力持守护卫『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
后现代主义」已经席卷整个世界,男女老幼已不再相信有绝对的真理,众人根据自己主
观经历来看《圣经》,自说自话众说纷纭。情感居首经验挂帅,教义不明真道不彰。因
此,在教会内外生灵涂炭,人心饥渴寻求救世真道,即《圣经》所启示的全面福音真理
。华人教会正值此跨世纪的关键时刻,再次面临承先启...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3
13
大乘经典是佛灭度后才发展出来的吗?
文 : 余正遠
前言:有些人认為大乘经典是在佛灭度后才创造出来的,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為
佛陀在初转法轮的四阿含经中有许多地方都有提到「大乘」或「三乘」和「方等经典
」!四阿含中也多处提到「菩萨」二字!佛陀也说自己和过去诸佛修菩萨行的过程,以
及授记 弥勒菩萨将来成佛。
所以大乘之名是在四阿含中就有的,四阿含中就有提到菩萨六度,因此大乘经典不是后
来才创造的。
如《增一阿含经》卷1〈1 序品〉就说:
「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
佛经微妙极甚深,能除结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能净三眼除三垢。
其有专心持增一,便為总持如来藏;
………………………………………………………..
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经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
安处佛语终不异,因缘本末皆随顺;
弥勒诸天皆称善,释迦文经得久存。
弥勒寻起手执华,欢喜持用散阿难;
此经真实如来说,使阿难寻道果成。」(CBETA, T02, no. 125, p. 550, b29-c14)
以下我们再引用经典并分几点来说明:
一、四阿含中多处提到「大乘」两字的经文:
1.《长阿... 阅读全帖
E*V
发帖数: 17544
1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有谁读过这些书?
《安士全书》集中援引三教书目:
《书经》、《礼记》、《周礼》、《周书异记》、《孔子集语》、《左传》、《列
子》、《墨子传》、《史记正义》、《汉书》、《资治通鉴》、《皇明通纪》、《文献
通考》、《晋书》、《梁书》、《北魏史》、《隋书》、《唐书》、《宋史》、《金史
》、《古史谈苑》、《史林》、《隋唐纪事》、《梦溪笔谈》、《朝野佥载》、《昌黎
文集》、《小学》、《苏州府志》、《松江府志》、《吉安府旧志》、《瑞州府志》、
《南昌府志》、《袁州府志》、《昆山县志》、《铜仁府志》、《名臣言行录》、《圣
学宗传》、《韵语阳秋》、《琐闱管见》、《日知录》、《学仕要箴》、《绣虎轩次集
》、《荒政备览》、《功过格》、《广仁录》、《广慈编》、《笔乘》、《三教平心论
》、《华严经》、《大般若经》、《大宝积经》、《楞严经》、《大集经》、《大方广
总持经》、《大阿弥陀经》、《法华经》、《三千佛名经》、《大般涅槃经》、《阿阇
世王受决经》、《弥勒下生经》、《杂宝藏经》、《贤愚因缘经》、《法句喻经》、《
楼炭正法经》、《出曜经》、《折伏罗汉经》、《日明菩萨经》、《业报差别经》、《
优婆塞戒经》、《禅秘要经》、《百缘经...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有谁读过这些书?
《安士全书》集中援引三教书目:
《书经》、《礼记》、《周礼》、《周书异记》、《孔子集语》、《左传》、《列
子》、《墨子传》、《史记正义》、《汉书》、《资治通鉴》、《皇明通纪》、《文献
通考》、《晋书》、《梁书》、《北魏史》、《隋书》、《唐书》、《宋史》、《金史
》、《古史谈苑》、《史林》、《隋唐纪事》、《梦溪笔谈》、《朝野佥载》、《昌黎
文集》、《小学》、《苏州府志》、《松江府志》、《吉安府旧志》、《瑞州府志》、
《南昌府志》、《袁州府志》、《昆山县志》、《铜仁府志》、《名臣言行录》、《圣
学宗传》、《韵语阳秋》、《琐闱管见》、《日知录》、《学仕要箴》、《绣虎轩次集
》、《荒政备览》、《功过格》、《广仁录》、《广慈编》、《笔乘》、《三教平心论
》、《华严经》、《大般若经》、《大宝积经》、《楞严经》、《大集经》、《大方广
总持经》、《大阿弥陀经》、《法华经》、《三千佛名经》、《大般涅槃经》、《阿阇
世王受决经》、《弥勒下生经》、《杂宝藏经》、《贤愚因缘经》、《法句喻经》、《
楼炭正法经》、《出曜经》、《折伏罗汉经》、《日明菩萨经》、《业报差别经》、《
优婆塞戒经》、《禅秘要经》、《百缘经...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5785
1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有道可传﹐以经解经 (林慈信)
有道可传﹐以经解经 (林慈信)
有道可传﹐以经解经﹕
建立一套认信的神学的迫切性
林慈信
导论﹕给华人教会的紧急呼吁
两千年的教会史告诉我们:主基督的教会继续不断成长前进,同时也面临世界接二连三
的挑战。五花八门的试探,想要引诱教会在信仰生活事奉各方面姑息妥协,顺应世界潮
流。然而,教会付上血泪代价至死忠心,竭力持守护卫『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
「后现代主义」已经席卷整个世界,男女老幼已不再相信有绝对的真理,各人根据自
己主观经历来看圣经,自说自话众说纷纭。情感居首经验挂帅,教义不明真道不彰。因
此,在教会内外生灵涂炭,人心饥渴寻求救世真道,即圣经所启示的全面福音真理。华
人教会值此关键时刻,再次面临承先启后的时代挑战:尽忠持守、信靠传扬圣经为上帝
无谬误的话语。
历世历代以来,教会一直坚持认信圣经是圣灵默示所写成的,所以圣经本身就是上帝的
话,圣经就是神在说话。因为圣经就是神的话,所以是我们全心顺从的唯一最高权威,
是我们信仰与生活的最高准则。主耶稣基督透过圣经与圣灵来治理祂的教会。神呼召教
会要传讲、教导、护卫、顺服圣经(祂)的话,做为天国子民的生活法则。华人教会急需
讲坛复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7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10 14:07:20 2012, 美东) 提到:
欢迎大家引用杂阿含和相应部讨论 :)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10 14:21:15 2012,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65: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教什么是“法”?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591&id=26554
法的真义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网 发布时间:2010-07-07 [法增法师]
法的真义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大典尊经],六)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
[杂阿含931经]: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
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
熏,升进涅槃。」这是指随法行能得涅槃。
(崇圣寺[佛教朝暮课诵]法增法师译)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是可
奉行,可得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业的报偿与转变
“业”是学佛人熟悉的一个名词,像常听人道“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或者
遇到一个学法一直不得力,就会想著自己业障深重等等。但究竟什么是业?佛教认为一
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出生成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
,哪一道的有情?拥有怎么样的色身?以及身体健康衰弱、美丽丑陋、寿命长短等的正
报;乃至于拥有的财物或者是富足,他的眷属是不是亲睦,以及生存环境是清净的还是
垢秽的这些的依报;这种种的苦乐果报都是由业所感生的。所谓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
苦报。民间也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开示:【阎
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大宝积经
》卷96)众生之所以下堕到地狱中,受到极为悲惨的苦痛,都是因为自己过去造作了极
为重大的恶业;阎王也不过就是统计这个下堕地狱的罪人一生所造恶业重轻多寡,依著
因果律则,判定他所该受的惩罚;一切都是自己行为招感的业报,没有人能故意入罪于
他,也没有人能代他受罪;这就是佛教所主张的法界必然的业报法则。
在这法则中,业不但是众生受生取得色身的因缘,而万事万物也都从业因而生。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四无记(十四难)
有人提出 “佛陀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辨,拒绝形而上的思考(十四无记的提出以及对生
灭机制缺乏深入的理性审视)”. 在此以下文予以辨证.
十四无记(十四难)
一、绪论
十四难是佛教建立前便存在的难解命题。佛陀对于十四难所指向“如来藏真实存在”的
命题是没有能力回答,才说为无记?还是有能力回答,而为有记?
十四难的基本命题,归纳区分为下列四组命题:
1、如来是常、如来无常、如来常亦无常、如来非常非无常。
2、世间是常、世间无常、世间常亦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
3、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4、身与命同、身与命异。
十四难在佛学的历史文献中已经有极多的讨论,例如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2,并
不认为十四难是“存而不论”,而是提问者有邪见过失,若是给予回答反而有罪过,所
以佛陀给予置答。
复次十四难中,若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何类?”此不应
答,以无儿故。复次此十四难是邪见,非真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复次置
不答,是为答。有四种答:一决了答,如佛第一涅槃安隐;二解义答;三反问答;四置
答。此中佛以置答,汝言无一切智人,有是言而无义,是大妄...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1
龙树菩萨在印度、中国及西藏佛教史上有不朽的地位,其深邃的智慧及热烈的宗教生命
,受到后人高度的赞扬,在过去的历史中,龙树的思想曾被热烈的讨论并遵循著。如今
的学佛者似乎已渐不与闻其宗风,尤其是其划时代的伟大著作--『中论』,一般人对之
,颇有误阂之感。古代的思想对于今人,在理解上或有时空的隔碍,不过『中论』对于
国人,几乎已被定型为「艰涩难解」,这是非常可惜的。尤其,近代西方学者以逻辑或
哲学之纯学术立场来研究『中论』,似乎透露出「不透过『中论』梵文原典的研究,不
足以探究其真义」之异样音声,于是『中论』被禁制在学术界的象牙塔中(笔者意指缺
乏宗教之实践性,并非贬斥学术),一般佛教徒似乎也仅能远眺「龙树之门墙,不得其
门而入」。笔者愿意从宗教的立场,在尊重学术的前提下,略为条述『中论』与阿含在
思想上的关涉,并提供中观思想在现代生活中所扮演的心灵救济之道。
一、『中论』的复古精神(与阿含之关涉)--以离邪见为主
我们这个「无明隐覆」的世间,一切不和谐安乐及焦恼不安的根源,『杂阿含』五
四六经及『中阿含』「苦阴经」告诉我们,乃是「见诤」与「欲诤」。前者是见解、观
念及思惟方法上错谬的「执...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2
更正教的释经体系(二) -历史和文化解经
6。1 马丁路得说:“一个最好的老师不把自己的意思带进圣经去,却把圣经
里的意思带出来。解经的目标是:把经文的意义解出来,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思解释进经
文中。但是,人读圣经时很难摒弃自己的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拥有一套神学的
体系也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很容易就会按照这一套体系来解释圣经。所以,我们在选择
圣经注释的书时,要非常谨慎。很多作者是按着他们的一套神学的体系来解释经文,而
不是用不偏不倚,最客观的方式研究经文,把经文意义解明出来。譬如,马太福音第二
十五章的十个童女的比喻,亚米纽斯派的神学家引用这个比喻,证明基督徒可以从恩典
中堕落。还有些人把这比喻中的油作为圣灵的象征,希望从这比喻中找到有关圣灵的教
理。可是,这一段比喻是耶稣将犹太人没有准备的悲剧,用戏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比
喻的重点只有一个,在属灵上我们要常常作好准备。
要把经文的意义解出来,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据语言学的原则。这是一套具有良好学术根
据的方法,以批评性从事经文释义。它所涉及的包括字义和文法的研究、历史、文化环
境、和文学的批评等。它是和寓意和神秘法解...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791
2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菩萨本缘经 兔品 第六
如我曾闻。菩萨往昔曾为兔身。以其先世余业因缘。虽受兔身善于人语。言常至诚无有
虚诳。智慧成就远离瞋恚。于人天中最为第一。慈悲熏心调和软善。悉能消灭诸魔因缘
。言行相副真实无谄。杀害之心永无复有。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与无量兔而为上首。常
为诸兔而说是言。……是时兔王常为诸兔宣说如是善妙之言。
……是时仙人忽于一时遥闻兔王为兔说法。闻已心悔而作是言。我今虽得生于人中。愚
痴无智不如是兔生在兔中晓了善法。譬如日光障蔽月光。我亦如是。虽生人中为彼畜生
之所障蔽。彼虽畜生或是正法之将。或是梵王大自在天。我今闻彼所说之法心调柔和。
譬如人热入清冷水。怪哉师子多行恶业受是兽身。云何复当杀如是兔。如是兔者乃是纯
善形虽如是乃能修行仙圣之法。虽生畜生而能宣说善恶之相。……
……
是兔其夜多集干薪告诸兔言。汝等当知。是婆罗门。今欲舍我远去他家。我甚愁恼身体
战栗。世法如是无常别离。虚诳不实犹如幻化。合会有离犹如秋雨。有为之法有如是等
无量过患。诸行如梦热时之炎。众生命尽无可还者。汝等今者知世法如是而不能离。是
故汝等要当精勤坏三有乎。
尔时兔王竟夜不眠。为诸兔众说法如是。夜既终已。清旦地了于薪聚边即便吹火。... 阅读全帖
b*g
发帖数: 644
2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劝人读经
作者:沈从文
《百喻经》说:
往昔有夫妇两人,烘了三个大饼,作为晚餐。大饼烘就,夫妇二人各自吃尽名
分下
的一个饼后,还剩大饼一个,不便给谁独吃,于是互相约定,不许说话,谁若先说
话,
就莫吃饼!两人既然互相约好,便坐在家中,沉默不语。到了半夜,来了一个贼徒
,到
家偷窃东西,掠尽家中所有宝物。两人皆因有约在先,关怀大饼,谁也不愿出声。
贼人
眼见这家中人痴呆如此,胡来乱为,全不妨事,且觉得主妇静婉可人,便傍近妇人
,作
了些小小轻薄行为。那丈夫虽亲眼见到贼人胡闹,却仍因为不忘记那个大饼,故不
作声。
到后妇人忍无可忍了,就叫唤她的丈夫:“大伍,大伍,你真是个傻子,为一个饼
,尽
人把我如此侮辱调戏!”那丈夫快乐得拍手大笑,他说:“咄,咄,愚蠢丫头,你
已说
话,你输定了!饼应归我,你已无分!”
这是两夫妇的问题,谁最愚蠢,别人似乎不能置喙,轻易加以判断。《百喻经
》故
事所注重的是人的性格。千年前世界上既俨然曾经有个这种丈夫,这性格也似乎就
有流
传到如今的可能。我们如今已不容易遇到这种丈夫了,但却可从别种人物的治国政
策生
活态度得知一二。譬如说,一大片土地
i*****d
发帖数: 1179
25

可以跟据人的感悟再在圣经上加或者减去什么。所以摩尔门有自己的魔门经,和耶证的
改经书,都是不对的。
说预言 的恩赐啊,预言的事也发生了啊。。
或者经历过的预言的恩赐,你俩互批的都没到要点上啊。
异像的,于是知道神希望他们朝着哪个方向建立这个教会
咳, 都是我的英文翻中文不好。谢谢姐妹的提醒。 我说的启示是指 enlightening or
enlightenment. Storm 说的是 vision (异象)和 revelation (天喻,神喻),
Dignity 说的启示 就是最后一本书“启示录”。 我没有那个意思。
这样, Dignity 可以小憩会了。
B********0
发帖数: 1153
2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八月查经:申命记4(下)
神所创造的完美是整体的和发展的完美。
关于领袖的好和差,我们的理解显然不同,各自保留意见吧。再定义下去,又会有文字
游戏之嫌。讲个故事吧,检验一下各自关于领袖好差的标准。故事中的领袖不在喻神,
没有人是完美的,部下也不在喻魔,没有人象撒旦一样邪恶。
盟军三路人马汇集一处,准备乘胜追击敌人。行至某地,发现已被敌方布雷,无法前进
。如令工兵排雷,则贻误战机,前功尽弃。于是将领们决定:趟雷!
将领甲首先下了命令。部下正颜厉色:长官,我军具有排雷能力,你无权草菅人命!将
领甲连忙安抚,就此不提趟雷之事。
将领乙只好下令。部下痛哭流涕:长官,我上有老下有小,求你大发慈悲吧!
将领乙深感愧疚,趟雷之事自然免了。
将领丙见此,当即下令。紧接着就是那触目惊心的悲壮一幕!
前仆后继,大军迅速通过雷区,将敌人一举歼灭,取得全面胜利。
请问,你觉得哪个领袖好?
故事系抄袭并经篡改,请勿对号入座。

会有不完美的?
犯科不奇怪.
叛不等于就是完美领袖,因为完美领袖的定义包括更多。但反过来是成立的。完美的领
袖一定不会有下属背叛。难道你不同意?
B********0
发帖数: 1153
2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八月查经:申命记4(下)
神所创造的完美是整体的和发展的完美。
关于领袖的好和差,我们的理解显然不同,各自保留意见吧。再定义下去,又会有文字
游戏之嫌。讲个故事吧,检验一下各自关于领袖好差的标准。故事中的领袖不在喻神,
没有人是完美的,部下也不在喻魔,没有人象撒旦一样邪恶。
盟军三路人马汇集一处,准备乘胜追击敌人。行至某地,发现已被敌方布雷,无法前进
。如令工兵排雷,则贻误战机,前功尽弃。于是将领们决定:趟雷!
将领甲首先下了命令。部下正颜厉色:长官,我军具有排雷能力,你无权草菅人命!将
领甲连忙安抚,就此不提趟雷之事。
将领乙只好下令。部下痛哭流涕:长官,我上有老下有小,求你大发慈悲吧!
将领乙深感愧疚,趟雷之事自然免了。
将领丙见此,当即下令。紧接着就是那触目惊心的悲壮一幕!
前仆后继,大军迅速通过雷区,将敌人一举歼灭,取得全面胜利。
请问,你觉得哪个领袖好?
故事系抄袭并经篡改,请勿对号入座。

会有不完美的?
犯科不奇怪.
叛不等于就是完美领袖,因为完美领袖的定义包括更多。但反过来是成立的。完美的领
袖一定不会有下属背叛。难道你不同意?
G****t
发帖数: 1799
2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为什么基督徒应该考虑转为佛教徒
Fro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7374089.html
地球人是属于南瞻部洲的人,还有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等星球。
《立世阿毗昙论》中卷六记载,人道以摩奴沙为名(梵名MANUSYA),又称人间界,人
道,人趣,人,为欲界中的有情众生之一。佛教对于人的由来,是以因缘法说明,至于
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现,在《世纪经》、《大楼炭经》、《起世经》中提到,地球形
成后最初的人类,是从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由于贪爱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
,吃了以后,身体变重以致于无法飞行,从此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依佛经说法,人分别
居住在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等四洲(星球)。
在《长阿含经》中叙述道,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
外,则是浩瀚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洲中居住着不同的人类,之间完全隔绝,
互不相通。而我们亦即地球上的人类,则是居住在南瞻部洲,又名「阎浮提」。四洲的
人各具特点 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于《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
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9

想寻求“意义”,这是求知欲。欲望让心不安,而不安迫使人追求”意义”。
箭喻经中也说明各种无害的求知欲,也无须追求。
我支持箭喻经的说法。
Y**u
发帖数: 5466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圆觉经 6: 清净慧菩萨
☆─────────────────────────────────────☆
Yisu (大头教主) 于 (Thu Apr 5 09:35:34 2012, 美东) 提到:
问:"一切众生及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有什么差别?"
答:"“善男子,圆满觉悟的自性,不是前面所说的五种性,因随缘而起,所以说是‘
性有’;又随缘而起不是实有,所以无处取、无所证。在真如实相中,实则没有菩萨和
众生可言。这是为什么呢?菩萨和众生都是幻化的,因为幻化的都将消亡,也就没有可
用以取证的。比如眼晴不能看到自己本身,自性本来平等,不是强制使他们平等的。迷
惑颠倒的众生不能除灭一切幻化,对于一切幻化或除灭,或未能除灭,除灭的功力不等
,则便显有差别。如果随顺寂灭圆觉,平等无待,也就没有寂灭以及证悟寂灭的人。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久远的过去以来,便妄想有实在的自我和爱我的人,而不知道因
为有念念生灭,所以才生起憎爱,沉迷于五欲中。如果能够遇到好的教友,教导他开悟
清净圆觉本性,明了诸法起灭,则会知道此生空自担负忧悲苦痛的劳虑。如果有人永远
断除劳虑,就能得知法界清净,如果执着于清净见解又会成为自己...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始看楞伽经了
给大家做个简介,如果谁有相同的兴趣, 一起交流阿..:)
楞伽经又叫大乘入楞伽经. 楞伽两个字是梵语, 意思是难入. 原本是指摩罗耶山陡峭,
非常人能到, 这里放在经名中的意思是此经了义微妙, 非利根之人,难以得入...言下
之意, 像我这样的,没有别的办法, 只能多看. :)
此经到底在说什么,大概来说,此经的重要内容就是五法, 三自性,八识, 和二无我. 通
过这个内容,我们就能大概看到, 楞伽经有涵盖空有二宗的清香, 对二者进行了统一和
融合. 在此基础上, 指出了所谓如梦如幻的空有, 并非一无所有, 认为如果视诸法为一
无所有,就有断灭之见的过失, 方便施舍如来藏, 经中曰: 诸法无我, 非无如来藏法身
常住之性. 对于修习空观的朋友, 这是一个不错的平衡, 我们非常熟悉的"宁起我见如
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就是来自此经.
此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把如来藏和阿赖耶识统一起来. 如来藏名藏识, 此经认为如来藏
有染净两面的含义,本性清静, 客尘所染而为不净. 染的一面升起虚妄分别的境界, 净
的一面确立如来法身. 经中认为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是凡夫妄想分别的产物,如果能远
离...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华经》的三车喻
《法华经》的三车喻。
在这个经典中记载: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二三十个孩子们,平时都在五百人居住的大
屋宅当中嬉戏。有一天这个大屋宅突然发生大火,长者心里面想著,自己虽然可以安然
的全身而退,但是这些孩子们,却在火宅中欢乐嬉戏,全然不觉不知也不惊不怖,不能
够了知将要受大火焚烧的危险。长者虽然一再的善言去劝导、去诱导这些的孩子,可是
孩子完全不在意,依旧在屋宅内欢乐嬉戏。於是长者他来施设方便,来诱引这些孩子,
就告诉这些孩子们说,有羊车、鹿车、牛车,在屋宅门外可供游戏。这些孩子听到了,
心里面就生起了欢喜,都争相的要跑出屋宅;等到了屋宅门外,就向这个长者索取车子
。这个时候长者赐给每一个孩子一部大白牛车。
在这个譬喻里面,火宅是比喻国土危脆、生灭变异、无常不实的三界世间,也就是所谓
三界火宅;长者的孩子们是比喻不断在三界中生死轮溺、不知求出的这芸芸眾生;三车
则是比喻声闻、缘觉以及佛菩提的三乘菩提法道。
说声闻人修四圣諦,求出三界只想自度不顾他人,就好像羊遇难自顾奔逃,完全不回头
去看其他的落后的同伴羊群,所以用羊车来比喻声闻乘的行者他所修的声闻菩提。
又说缘觉人修十二因缘观,求出离三界...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41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华经》的三车喻
很棒的一片帖子,也没必要争论大小乘,只需看佛是如何平等法化一切根性众生的,当
以羊车得度者,佛则以羊车度之,同理到牛车鹿车猪车粪车,最终则以一佛乘令一切众
生到达彼岸。黄念祖大士曾经这样比喻,粪坑里的几只蛆,有一大堆粪的去嘲笑粪少的
,我们未出三界的凡夫和这些蛆其实没什么太大区别。

《法华经》的三车喻。
在这个经典中记载: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二三十个孩子们,平时都在五百人居住的大
屋宅当中嬉戏。有一天这个大屋宅突然发生大火,长者心里面想著,自己虽然可以安然
的全身而退,但是这些孩子们,却在火宅中欢乐嬉戏,全然不觉不知也不惊不怖,不能
够了知将要受大火焚烧的危险。长者虽然一再的善言去劝导、去诱导这些的孩子,可是
孩子完全不在意,依旧在屋宅内欢乐嬉戏。於是长者他来施设方便,来诱引这些孩子,
就告诉这些孩子们说,有羊车、鹿车、牛车,在屋宅门外可供游戏。这些孩子听到了,
心里面就生起了欢喜,都争相的要跑出屋宅;等到了屋宅门外,就向这个长者索取车子
。这个时候长者赐给每一个孩子一部大白牛车。
在这个譬喻里面,火宅是比喻国土危脆、生灭变异、无常不实的三界世间,也就是所谓
三界火宅;长者的孩子们是...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1534
34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经方医学的源流与现状分析zz
http://hhjfsl.com/jfbbs/read.php?tid=3082
经方医学的源流与现状分析
南京中医药大学 黄 煌
经方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学术分支,简称经方。所谓经方,本是古代经
验方的称谓。明清初期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
医学的经典,仲景方便由古时的“经验方”变为经典方的“经方”,如徐灵胎说:“古
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经方,现在已经成为经典方以及
经方医学的代名词。经方医学强调方证相应,重视药物及其配伍的研究,重视临床技术
的研究,以擅用经方大剂为临床特色,学术个性非常鲜明。加强经方医学的研究与传承
,是当前以及今后我国中医药界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经方医学的源流
对经方的重视和应用,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在学术界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许
多医家从明代医学浮泛不实的医风中脱逸出来,转向《伤寒论》为代表的古医学体系的
研究和传承。如方有执(1523~1593)、喻嘉言(1585—1664)、程应旄等提倡错简说,
主张重新编次《伤寒论》,借助古人开拓自己的实学之路。舒驰远
a**u
发帖数: 8107
35
☆─────────────────────────────────────☆
purdueguy (深信因果 往生净土) 于 (Fri Jul 23 13:00:49 2010, 美东) 提到:
这是历史学家 汤因比的观点。
我想很有道理。儒释道三家都有很深的智慧,看事情都很长远。现代人目光太短浅,只
顾目前的享受。
要救这个世界,也要靠我们弘扬儒释道了吧。
☆─────────────────────────────────────☆
runsun (runsun) 于 (Sat Jul 24 01:18:03 2010, 美东) 提到:

这就是你所说的只有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法能拯救世界的根据吗???
☆─────────────────────────────────────☆
cafemilk (serawang) 于 (Sat Jul 24 03:47:39 2010, 美东) 提到:
伏尔泰也说过类似的话
即使不能拯救世界,单是想像儒释道在西方市场的经济价值就已经是非常可观的了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辩经在佛教中起什么作用?
因明用因支,喻支成立宗义,因支或喻支被破,则宗义不成。所以论者选择因支,喻支
都反覆考虑过。
唯识论中用的比喻,月称拿来批。没看过唯识的论,不须要装懂。
d**********l
发帖数: 647
37
六祖慧能大师说《坛经》,并不是要批判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坛经》是一本禅经,它
讲的是心法,心法哪有什么东西方呢?所谓十万八千里,讲的是我们要修十善业、要去
除八不正道,你就到西方了,这是从真理的角度讲的。但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
存在,但是《坛经》是讲空性的,它不讲有没有这个事情存在,所以不能拿《坛经》来
批判西方极乐世界。---海涛法师
净土决疑论---印光大师
问,博地凡夫,岂敢自任。诸祖诚言,断可依凭。六祖谓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又云,老僧念佛一声,漱
口三日。禅宗诸师,多有此等言句,则又何说。
答,六祖直指向上,令人识取自心。汝当作训文释义,辨论修持法门。所谓认驴鞍桥作
阿爷下颔,几许误哉。汝须知西方之人,见思净尽,进破尘沙,及与无明。只有进修,
绝无造罪之事。谓彼求生何国者,若在此间,未断见思,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人,则
生凡圣同居净土。一生彼土,则见思二惑彻底消灭。喻如洪炉片雪,未至而化。德人觌
面,鄙念全消。若是见思净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分破无明,则生实报无障碍净土。
无明净尽,福慧圆满,则生常寂光净土。在...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8
我们学习《修心利刃轮》,主要是观察自身的一些过失。这些过失要先去发现
、认识,然后接受别人对我们的指点,同时自己要改变,尽量往好的方面或者调整自心
方面去修行,这是最根本的。
所以,我想,我们学习比较深一点的,像五部大论、密法,这些也很有必要。如果
我们每天都是讲一个特别简单的法,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够,这也非常重要。然后,我们
天天都只是讲一些理论,而实际的修心法---调整自相续烦恼方面的,没有讲,(对治
烦恼)也有一定的困难,到时我们真的用的时候,很多窍诀和道理恐怕就用不上。所以
前段时间我也讲过,不管是哪一个法师讲法,比如讲一个小时,那么这一个小时的时间
都要用在专心听闻上面,听闻的过程当中,要有一个好习惯,有智慧的人精神会很专注
,哪怕一字一句都不漏掉,人脑能记下来的就记下来,实在没办法的话,通过其它的录
音笔可以记下来。以前有录音机,但这几年好像没有录音机,我们这里应该用不着,后
面会出一些光盘书本。但是暂时大家需要将每一堂课(的内容)记下来,任何一个法师
的课,希望大家以后有这么一个习惯(将法师讲课内容都记下来)。
88年,法王如意宝讲《大圆胜慧》,...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9
大鉴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坛经序

王骧陆居士
《坛经》流传一千三百余年,辗转传抄,文字当有错误处,若依义不依文,不必住于文
字而多所纷争,但求义理通顺而已。况文字乃可思议之物,而所表者,正此不思议之境
,此境千圣所不识,权乘菩萨所不知,又岂文字所能阐明者耶。故于经内原文,一仍其
旧,而视有不通顺处,或于宗旨未尽合处,量予补充,注明于后,以待高明。
六祖本不注重文字,后人记述,又未能尽合祖意,似系拉杂记载,又非一人手笔,
故前后深浅颠倒不一,亦无从改正。今只就文而论,读者当放眼于文字之外,自得超然
之境,合般若之机矣。至于坛经取义,亦含有心田之喻。世尊昔日坐金刚坛,成大菩提
。今言坛者亦即金刚坛,不起于坐,即见金刚自性而成佛。读坛经者,当明此旨,方可
与祖意契合。又读经者,受用各各不同,未见本性,学法无益。否则祖虽开示,我终无
由悟入也。仁者于此经,不可阅过即弃,当时时体会,坐心中心法至数百座后,必可证
得奢摩他。而于启用时,练习三摩钵提,方得此经之妙,且知运用于世法。六祖所言佛
法于世间,不离世间觉,真得大机大用矣。
觉者,成佛之始也。由觉而知所返,顿超彼岸,...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
佛说阿弥陀经分段正义
一、法会圣众同俱分
同俱者,俱此正修功德也。从来读弥陀经者往往徒慕西方之极乐,而未明极乐之意
境,徒知西方有相之庄严,而未达无相之功德庄严,徒发愿往生,而未解如何得往生之
义,徒知西方一门之义,而未通西方普门之妙。西方极乐世界者,圆遍十方,一普互摄
,至广大精密之佛土也。凡佛经文浅者义深,如此经与普门品等是,而经首特点出诸名
者,由舍利弗至阿[少/兎]楼驮十六人。为小乘偏空者,未能直证大乘,宏开般若,佛
转说有世界以为证,欲其勿偏空而转知有也。十六人中,特以舍利弗为首者,以佛为小
乘说般若必不离智慧较高之舍利弗也,是谓咐嘱。大菩萨中,以文殊为首者,明此经非
通般若不可,次阿逸多菩萨者,弥勒也。佛先说有相,以融归于性,可知性相融通,非
空非有,而极乐之意境始开,是谓护念。故此经不可仅执文字解,当兼从意境会,然后
知佛之广大慈悲矣。世有愿与诸圣众同俱而往生者乎,幸先除成见,俯纳鄙见,一试其
究竟如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
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
婆多,周利槃陀伽...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1030
41
发信人: huazhong (huazhong), 信区: CollegeForum
标 题: 长江水长,喻园飘香,华中科大建校五十四周年!
发信站: 两全其美网 (Mon Oct 15 10:14:19 2007), 转信(lqqm.net)
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五十四年,它一路走来。
喻家山下,那一片曾经的石头黄土坡,如今郁郁葱葱,高楼林立;东湖之畔,那一片曾
经的荒凉灌木丛,如今绿树掩映,书声朗朗。
五十四年,历经多少艰辛,从无到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查谦,这位卓越的物理学
家,为华工创下了不朽基业。朱九思,这位远见的教育家,冒着危险蹲在牛棚边为华工
招揽了一大批兴校的栋梁!刚刚逝去的黄树槐,在那个年代,带领华工走过了艰难的过
渡阶段。
文革结束,国家教委学校评估,十五项指标,华工十二项全国第一!然而,重点建设的
少数几所高校,没有华工。人民日报每年刊登高校科技论文排名,九四年例外,因为华
工超过清华排在第一!在四十五周年的时候,政客在喻园的青年湖边,开口闭口要强行
合校,要亡我华工!二十一世纪初,二十多所高校进入所谓副部级,没有华工,院士校
长,在机
h*******d
发帖数: 1191
42
来自主题: _BibleStudy版 - 11月罗马书查经-第13章
壹、內容綱要
【蒙恩後的社會生活】
一、對政府:
1.順服權柄――行善而不作惡(1~5節)
2.遵行義務――當納稅(6~7節)
二、對眾人――不可虧欠,反該愛人(8~10節)
三、對自己――儆醒、端正、披戴基督(11~14節)
貳、逐節詳解
信徒與政權(十三1~7)
論到基督徒對信徒團契之外的人應有的行為,必然會涉及基督徒與世上權柄的關係
──包括國家、省與市。本書信寫成之後的十年間,這關係變成非常敏感的問題。
教會的成員主要是猶太人的時候,這一方面的問題雖然存在,但不如後期困難。猶
太人在羅馬帝國的地位,受到一連串皇帝喻令的規範。其實,以這帝國的附屬國而言,
他們已經享有相當多特權。猶太社團具有 collegia licita(「合法協會」)的地位。
猶太人與外邦人種種不同的習俗,也都可以保存。羅馬人或許認為這些作法荒謬、迷信
,可是仍以帝國的法律加以保護,包括安息日律法,食物律法,以及禁止「雕刻偶像」
等。皇家的政策禁止猶太地的官長帶軍旗進耶路撒路聖城的城牆內,因為上面有皇帝的
像。按照猶太律法,外邦人踏入耶路撒冷聖殿的內院就是褻瀆神,要處以死刑,羅馬政
府同意這個猶太律法,即使(... 阅读全帖
c*******6
发帖数: 67
43
从唐代一直到清末,中国的穆斯林,没有古兰经,没有经训
在中国的传统经堂教育里有意规避了圣训,经堂教育的十三本经只讲一些性灵修道方面
都是个人修养的东西,讲究修养身心,专注于教乘的静修与参悟
后两册是民法,继承、婚姻,但经堂里几乎不讲。因为所处中国社会已经有既定的习惯
法,就不用了经训中规定的社会习俗,而是大部分按照中国习俗生活,所以规避掉了经
训学习,中国穆斯林之中也没有完全使用过那些教法。
没有经训学习,注重个人性灵修养,生活习俗差异小,穿着打扮皆无太多禁忌
因此,从唐代一直到清末的一千年间,中国穆斯林基本专注教乘的参悟,在中国大致和
平生活了一千年。
“一更初,月正生,参悟真宰无影形。
妙难喻,无所称。不落方所乃实真。
永活亘古无终始,独一无偶唯至尊,
开造化,理象成,大命立开众妙门。”
但是这一切在清末突然改变了
因为一个叫马明心的穆斯林,千里迢迢跑到从中东学习回来,创立哲赫忍耶教派,该派
的主要思想就是回归经训,“遵经从训”,言下之意即让教徒们按照古兰经和圣训的教
导生活,从专注道乘静修参与转变到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
该教派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和睦相处上千年的汉回两族,冲突大大...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1021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咒语非佛说zt

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乃至道谛那个不和缘起法有关?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对十二缘起支的高度简化,也可以说是十二支缘起的核心,
因为每个缘起支都是遵循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原则。
而且缘起支在阿含经里面还有好多版本,都是正确的
(1)三支缘起(触→受→爱)(《杂阿含》二九零经)
(2)四支缘起(爱→取→有→苦)(《杂阿含》二八六经)
(3)五支缘起(爱→取→有→生→老死)(《中阿含。大因经》,《杂阿含》二八三经

(4)九支缘起(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杂阿含》二八四经

(5)九支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贪爱→取)(《杂阿含》二九二
经)
(6)十支缘起(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长部。大本经
》,《城喻经》,《杂阿含》二八八经)
(7)十二支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杂阿含》二九三经,《中阿含。嗏帝经》)
(8)十七支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
→忧→悲→恼苦)(《杂阿含》二九六经)
其实这个本来是很简单的,将是这么简单的东西,一

发帖数: 1
45
“因果”的这两个字看起来似乎再简单也不过了,一般人对于因果的印象是什么呢?
我们说有一个名人说了一句有名的话,叫作“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这个在一般人的
印象里面也正是如此。如果对于任何一个信因果——觉得因果是可信的人,往往就会觉
得,我们种了什么样的因就好像是我们栽种了什么样的种子;这个种子在经过一段时间
,经过适当的条件充分配合之下,自然而然就会长出相应的果实,或是相应的树种、草
木等等。所以这是一般人对于因果的直接的印象。
当然我们要说的是,凡是修行的这条路,如果没有任何的因果存在的话,那当然修
行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了;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对于因果的信念,我们都觉得那都是踏出
了很好的第一步。可是对于这样子,我们刚刚说对于因果的刻板的印象,往往在有些时
候,往往也会让我们对事情的解释产生了偏差。比方说,在印光大师所留下来的文献里
面,他曾经提到,他有收到了一个人寄来了关于因果的质疑。这封信里面写的最主要是
写说,有一位虔诚念佛的老婆婆,最后她反而是横遭车祸,所以写信来的这个人非常的
不理解;他认为这个念佛的老婆婆明明是种了许多的善因,平时也都为人和善,并且都
是一直虔诚念佛,为什...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给新同学们一个建议
法是什么?在圣典中,法字的使用范围很广,如把不同的内容,条理而归纳起来,可以
分为三类∶一、文义法;二、意境法;三、(学佛者所)归依(的)法。
释尊说法,重在声名句文的语言,书写的文字,以后才发达使用起来。语言与文字
,可以合为一类。因为语文虽有音声与形色的差别,而同是表诠法义的符号,可以传达
人类(一分众生也有)的思想与情感。如手指的指月,虽不能直接的显示月体,却能间
接的表示他,使我们因指而得月。由于语言文字能表达佛法 [P6] ,所以也就称语文为
法;但这是限于表诠佛法的。如佛灭初夏,王舍城的五百结集,就称为「集法藏」。然
此能诠的语文法,有广狭二类∶一、凡是表诠佛法的语文,都可以称为法,这是广义的
。二、因佛法有教授与教诫二类,在教化的传布中,佛法就自然地演化为「法」与「毘
奈耶」二类。等到结集时,结集者就结集为「法藏」与「毘奈耶藏」。与毘奈藏耶相对
的法藏,那就局限于经藏了。
意境法
『成唯识论』说∶「法谓轨持」。轨持的意义是∶「轨生他解,任持自性」。这是
说∶凡有他特有的性相,能引发一定的认识,就名为法,这是心识所知的境界,在这意
境法中,也有两类∶一、「别法处」∶佛约六根...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7
☆─────────────────────────────────────☆
bdbd (kakali) 于 (Sat Jul 2 15:31:21 2011, 美东) 提到:
好奇。。。。。继续修行? 谁爱打仗,谁打? 念经请菩萨? I do not know......
☆─────────────────────────────────────☆
leonana (leonany) 于 (Sat Jul 2 17:09:24 2011, 美东) 提到:
非佛教徒, 消灭日本鬼子,顺便消灭日本
☆─────────────────────────────────────☆
SeeU (See you) 于 (Sat Jul 2 19:33:17 2011, 美东) 提到:
印顺法师
『印度之佛教』自序─编述之缘起、方针与目的─
佛教之末流,病莫急于「好大喜功\」。好大则不切实际,偏激者夸诞,拟想者附会,美之曰「无往而不圆融」。喜功\则不择手段,淫猥也可,卑劣也可,美之曰「无事而非方便」。圆融方便,昔尝深信不疑,且以此为佛教独得之秘也。七七军兴,...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456
48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 伽梵达摩 译
御制大悲总持经咒序
朕闻观自在菩萨誓愿。入微尘国土。拯拔一切有情。离诸苦趣。故说是无量功德总
持经咒。世间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众生秉心至诚持诵。佩服此经咒者。种种恶趣。种种
苦害。咸相远离。咸得圆融。超登妙道。若此海波沾濡。下风吹触。业释障消。获是胜
果。非但耳之所闻。实目之所睹。明效大验者也。若智慧福德之士。根器深厚。坚持佩
诵。勤行不辍。又能广为演说是经咒。功德不可思议。若薄福不信者。亦心生信解。亦
得同超佛境。真实不虚。夫观世音誓愿弘深。发大悲心。以济度群生。朕君临天下。闵
众情之昏瞀堕五浊。而不知以此经咒。用是方便。觉悟提撕。俾一切庶类。皆超佛域。
又况如来化导。首重忠孝。凡忠臣孝子。能尽心以事君。竭力以事亲。所作所为。无私
智陂行。广积阴功。济人利物。又能持诵是经咒。则跬步之间即见如来。若彼不忠不孝
不知敬畏。则鬼神所录阴加谴罚。转眄之间。即成地狱。盖善恶两途。由人所趋。凡我
众庶。宜慎取舍。书此以为劝。
永乐九年六月  日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9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佛说般舟三昧经(上)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加邻竹园中。与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
诸天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陀罗摩睺勒等。无央数众。一切都在大会坐。是时颰
陀和菩萨。从坐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听者今当问。佛言善哉。
恣汝所问。今当为汝说之。颰陀和问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揽万流
。云何行。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云何行。自识宿命所从来生。云何行。得长
寿。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爱敬。云何行。得端正颜好美
[礼*色]。云何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
神无量。成佛境界庄严国土。云何行。降魔怨。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云何
行。得入总持门。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云何行。得勇猛如师子无所畏。一
切魔不能动。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云何行得自足离谀
谄。不着三处。云何行。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云何行。得人信。云何行
。得八种声入万亿音。云何行。得具足相好。云何行。得彻听。云何行。得道眼睹
未然。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6352
50
你这个薄厚系列要出个合集。
[在 pokerfuker (mike) 的大作中提到:]
:我在西佛吉尼亚做薄厚的时候,为了蹭免费的饭吃,顺便找机会勾搭教会的白牛,参
加了一个教会查经班。其实我还是挺感激这些教会的人的,他们都巨nice。我感恩节,
圣诞节的时候,举目无亲,能去教会吃上热腾腾的火鸡腿,土豆泥,那种幸福是难以言
喻的。
:事情发生变化大概是我加入这个查经班一年多后吧。当时带查经的老牧师夫妇要去埃
塞俄比亚传教,因而改为一对40多的白人夫妇带查经班。那白女是家庭妇女,每天就是
赞美主和健身,腿型特漂亮,9分瓜子脸。我每次查经都心猿意马,她一讲话我就受不了
:,每每要赶紧翻到马太福音,读一遍耶稣菩萨的话语“我告诉你们,如果有人看见女
人就萌生淫邪之念,那么,他在心里就已经和她通奸了。”,心理的邪念才能平复。
:可是一时的平复又有什么用呢?大概是03年的感恩节吧。我受邀去他们家晚餐party并
:查经。我在用洗手间的时候,发现女主人常穿的一件红色连衣裙就放在卫生间的台子
上。邪念萌生,直都止不住。我反锁住卫生间门,捧起那穿过的连衣裙不停的深呼吸,
持续了2分多种。整个人都陶醉了...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