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本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d
发帖数: 62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bears 所发表 】
告 诉 你 真 实 的 日 本 经 济 现 状 /□ 周 静 风
在 十 年 前 泡 沫 爆 破 后 , 日 本 经 济 一 直 疲 不 能
兴 , 具 有 指 标 性 意 义 的 日 经 指 数 从 最 高 的 三 万
多 点 一 直 滑 至 今 年 二 月 份 的 九 千 多 点 , 以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GDP) 为 指 标 的 话 , 则 是 几 上 几 下 ,
短 短 十 年 内 已 三 陷 衰 退 , 由 此 , 认 为 日 本 经 济
已 掉 入 泥 沼 中 而 难 以 自 拔 , 似 已 成 为 人 们 的 定
式 思 维 。 但 是 本 文 作 者 , 积 多 年 在 日 本 调 查 研
究 实 践 , 集 合 众 多 人 们 不 太 关 心 的 分 项 数 据 ,
却 得 出 不 同 的 结 论 : 日 本 拥 有 庞 大 的 海 外 净 资
产 一 万 二 千 三 百 多 亿 美 元 , 且 近 四 年 来 仍 平 均
增 长 百 分 之 十 三 左 右 , 增 幅
m******t
发帖数: 1171
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那本经就是基的新闻联播
有时觉得,那本经就是基的新闻联播,里面“压伤的芦苇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不吹灭”
,里面“麻雀不种也不收,天父尚且养活”,里面“天父看顾”。活在新闻联播里真幸
福!
而现实分明是“修桥补路双瞎眼,杀人放火子孙全”。看徐纯合有感。
摊上徐纯合的命,就是党组织交给你的特别任务,别的同志都没有能力完成,就你有能
力,这是你的光荣。你如果牺牲了,组织还给你预备了一个类似“伟大的革命战士”的
称号:拉撒路。
天父若不同意,一根头发也不落下。看来徐的一枪是中央最高领导批准了的,谢主隆恩。
活在新闻联播里真幸福!
i*******e
发帖数: 50
3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
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
2011-08-22 21:21:5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11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以一
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讲记》与五译本对照
根据吴信如老先生《楞伽经讲记》等资料整理)
http://www.xuefo.net/czbt.asp?cz=%A1%B6%C0%E3%D9%A4%BE%AD%BD%B2

一、前言
(一)、楞伽经在佛教中的地位
楞伽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就是楞伽经在全部佛教中的位置,实际上也就是指的楞伽
经的重要性。
佛教自公元前2世纪传入我们中国,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佛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佛教经典文化中,《楞伽经》占有非常独特的重要地位,受到历朝历代
朝野上下、教内教外、宗门教下、显密各宗以及历代知识分子普遍的高度重视。历来被
禅宗和唯识宗奉为根本教典。因此,我们特别有必要弘传这部根本大典。
武则天为楞伽经写过序,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下令,让天下的士官、僧、尼、道、俗
,都要念<楞伽经>。苏东坡写过读后感:“楞伽义趣幽眇,文字简古。”白居易和常禅
师研究过楞伽经,做过很高的评价:“花尽头新白,登楼意若何?岁时春日少,世界苦
人多。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
常禅师)“夜泪暗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人间此病治无药,惟有楞伽四卷...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印顺法师有文章谈论这个,你的观点来自他的观点.
//所以我才问你,这是一个学术观点吗?
【妙 云 集】
印顺法师文集
七、楞伽经编集时地考
楞伽经为真常唯心论的要典,他的编集流通,应当在笈多王朝的盛世。这可从几方面说
明:一、本经引述到『胜鬘经』;「缚象与大云,央掘摩利罗」经;唐、魏二译及梵本
,更叙述到『大涅盘经』。『涅盘经』中糅有『大毘婆沙论』文,『婆沙』为公元二世
纪末的作品。偈颂品说到龙树的住持佛法,龙树为公元二、三世纪人。所以本经的编集
,总在三世纪以后。
再从本经所叙政教的情势而论,编集于笈多王朝,这是可以断言的。在政教形势的
叙述中,有一非常的异义,即以佛为迦旃延氏,以释迦为后起的,把他看作数论、胜论
的流类。宋译阙颂品,且据唐译来解说。佛姓迦旃延氏,有二则。一说:「我姓迦旃延
,净居天中出,为众生说法,令人涅盘城。……色界究竟天,离欲得菩提」。这是色究
竟天成佛的。二说:「我名离尘佛,姓迦多衍那,父名世间主(魏译作梵天主),母名
为具才。我出瞻波城,我之先祖父,从于月种生,故号为月藏」。他名为离尘垢佛,还
有一文,如说:「我在于林野,梵王来惠我,鹿皮三歧杖,膊绦及军...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7
阿弥托佛, 请原谅他的无知, 如果有什么过失, 请算到我身上吧。。。Yisu
------------------------------------------
地藏经是在中国杜撰的伪经
地藏经是在中国杜撰的伪经
地藏菩萨不愿经,二卷,标明系由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此经现被收于大正新
修大藏经第二十六册,第七七七页中。本经共分十三品,叙说地藏菩萨的本愿及功德。
如第一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七利益存亡品,第十一地神护法品,第十二见闻利益品
,第十三嘱累人天品等。
本经虽称系从梵本译出,但我们能找出几点理由,证明本经是由中国僧人或佛教徒伪造
而成。
一、本经虽称系由唐朝时,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但在唐代所编的佛教权威著作
「开元释教录」以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却未收有地藏经。实叉难陀梵名
Siksananda,非印度人,是西域于阗国人。他于唐朝则天武后证圣元年三月十四日(六
九五年),在东都大内大遍空寺开始翻译佛经,四年后,圣历二年十月八日(六九九年
),已译毕「华严经」八十卷。翌年,从久视元年五月五日起至长安四年正月五日止(
七○○––七○四年),又译出了「楞严经」...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地藏经是在中国杜撰的伪经
地藏菩萨不愿经,二卷,标明系由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此经现被收于大正新
修大藏经第二十六册,第七七七页中。本经共分十三品,叙说地藏菩萨的本愿及功德。
如第一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七利益存亡品,第十一地神护法品,第十二见闻利益品
,第十三嘱累人天品等。
本经虽称系从梵本译出,但我们能找出几点理由,证明本经是由中国僧人或佛教徒伪造
而成。
一、本经虽称系由唐朝时,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但在唐代所编的佛教权威著作
「开元释教录」以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却未收有地藏经。实叉难陀梵名
Siksananda,非印度人,是西域于阗国人。他于唐朝则天武后证圣元年三月十四日(六
九五年),在东都大内大遍空寺开始翻译佛经,四年后,圣历二年十月八日(六九九年
),已译毕「华严经」八十卷。翌年,从久视元年五月五日起至长安四年正月五日止(
七○○––七○四年),又译出了「楞严经」等,前后后共译出十九部一百七卷。景云
元年十月十二日去世(七一○年),享年五十九岁。
「开元释教录」卷第九,详细地载有他所译的十九部经名:「华严经八十卷,文殊师利
授记经三卷,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大方广如来不思议...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9
黄念祖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
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
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
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
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这个经的全名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行首楞严...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10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
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
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
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
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这个经的全名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行首楞严经》(大家称《楞...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11
清净法师:朝圣楞严——《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缘起
南无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居士慈悲!今天是2013年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是西
方的平安夜,也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的圣诞,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沙门释清净作为
天台宗第四十六世传人,非常欢喜和大家一起学习无比殊胜的《大佛顶首楞严经》,以
此方式来纪念祖师的丰功伟绩和深恩厚德。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能幸遇《大佛顶首楞严经》,完全是蒙智
者大师的缘起和恩德。智者大师(538—597) ,南朝陈、隋时代的高僧,后人尊称为东
土释迦,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
佛教传说《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来藏在龙宫,龙树菩萨至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
经,拜阅之下,叹为稀有,为利益阎浮提众生,便将全经默记在心,出龙宫后,将此经
记录下来,呈给国王,国王视之为稀有法宝,珍藏在国库中,禁止传到外国。
《楞严经》尚未传到中国之时,就已久负盛名了。公元580年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
,拜访智者大师,谈到天台止观中“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观点和印度的
《楞严经》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师一生弘扬天台止观,成就殊胜,自然对素未谋面的
《楞严...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2
(一)引论
《楞伽经》(梵文∶Lankāvatāra-sūtra),是大乘佛教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
印度论师中,属「瑜伽行中观派」的都重视《楞伽经》,如将佛法传入西藏的寂护论师,他的《中观庄严论》,就说《楞伽经》「偈颂品」已包括了大乘所有义理。《楞伽经》对汉传佛教影响也很大,相传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将宋译本《楞伽经》授与慧可,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因而此经成为禅宗祖师传承所依据之重要经典,达摩以后,直至弘灿无不注释、读写此经,以此经为修禅之蓝
本。《传灯录》记载五祖曾在墙壁上画有楞伽修定图,可见到五祖时,还以此经为禅宗主要根据。到了六祖惠能,因听《金刚经》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后,才以《金刚经》代替了四卷《楞伽经》。藏传宁玛派的最高法门「大圆满」,也把《楞伽经》列为基本经典。
这一部重要的大乘经,在「偈颂品」中竟然将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与外道并列,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楞伽经》译本
《楞伽经》共有五种汉译本。第一个译本是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出,...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3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20 00:08:27 2012, 美东) 提到:
涅盘是什么?初果是否体验了涅盘?本文从北传杂阿含351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68经
「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结合十二支缘起,提出一种解释。
SA 351, SN12.68 都说∶涅盘就是「有之灭」。本经也提到了十二支缘起,『以取灭而
有灭』等。十二支缘起的「有」支,是指来世的「后有」,而不是这一生的五蕴。阿罗
汉断尽烦恼,取灭而有灭,虽然还有这一生的五蕴,而能体验到来世的「后有」灭,也
就是触证涅盘。阿含经中阿罗汉证果的定型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是因为阿罗汉已经体验到后有的灭,所以才能肯定我生已尽。
与此对比,有学圣者虽能现观「以取为缘而有后有」,但是还不能断「取」,也就无法
灭「后有」,所以经文有「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知道而作不到,也就是知道涅盘
的法则如此,但还无法体验涅盘。
不知道如此解释,是否与其他阿含经文抵触?欢迎大家讨论。
Ref:
http:/...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释印顺在《佛法概论》中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1
然大乘经与小乘论都是依于佛说而流传的典籍,佛从初转法轮到入涅槃,所说之法从无
矛盾之处,更不会把佛教分化,不论是教义或教派。对于三藏经论不能正确理解,无法
融会贯通者,才会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孔子于儒家之世间
道的说法都可以一以贯之了,何况是同为佛陀所说的三乘佛法竟然说会使佛教分化?释
印顺所说的有没有道理?值得我们来探讨。
注1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35
对佛法若不能通达,不要说是大乘、小乘,即使是同样的大乘法也会认为有冲突;
不是还有人说参禅不能与念佛同时修吗?他们说:参禅是空,念佛是有,禅与净土不同
路,不能合修;还说:参禅的人念了佛号就要漱口三日,听见佛号耳朵也要去洗一洗。
您若相信这种说法,那就只能站到一边去,那一边叫作佛门外道;以为说那是佛法,其
实是外道邪见。譬如经典说“一切诸法有生有灭有相有为”,这个大家容易信受;但到
了二转法轮,讲般若时,佛就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像达赖喇嘛这类不懂
佛法的人,就会说佛陀说...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导读 - 谈锡永
一: 前言
《楞伽》是一本十分重要的佛家经典。印度、汉土、西藏,三地的佛家都
与本经有很深的渊源。
在印度,称为“空宗”的中观派,以及称为“有宗”的瑜伽行派(唯识学
派),都重视对本经的研究。
据西藏宁玛派说,西元一世纪“大圆满”法系大师俱生喜金刚(Prahevajra,藏
称Garab Dorje)所传的颂偈,即有与《楞伽》相同的法义。这种法义,后世称之为“
大中观”,即为中观宗的究竟真实义。阐扬这法义的,后人名之为“瑜伽行中观派”。
于西元七世纪时,受藏王赤松德真迎请入藏弘法的阿奢梨寂护
(Santiraksita),便即是瑜伽行中观派的大师,是故藏密“大圆满”即能秉承印
度古学,以“大中观”作为修行的见地。
在寂护之前;有印度学者写成了一本《究竟一乘宝性论》(Mahayana
uttaratantra)。西藏认为此论乃弥勒菩萨所造,汉土则说是坚慧论师所造。然而
二者都属唯识学派。该论所发扬的,便亦即《楞伽》的观点。
今人研究《楞伽》,或认为是空宗的经,或认为是有宗的经,或认为是刻
意企图沟通空有两宗的经。但无论如何,印度佛学的两大支流,他们都同时重
视《楞伽》,这...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导读 - 谈锡永
本经的主旨,实在是说“如来藏”(Tathagata garbha)的法义。关于“如来藏
”,密乘学者跟显乘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显乘学者的看法是,如来藏思想是于释迦圆寂之后,慢慢发展出来的。所
以他们便认为,虽然许多经典都提到如来藏(或它的同义词,如佛性、如来种
等),可是其含义却不一律,因此便有早期如来藏思想、中期如来藏思想,以
及晚期如来藏思想的区别。
密乘学者的看法则不然。藏密宁玛派认为在《维摩诘所说经》中,即有如
来藏思想。《维摩》是早期大乘经典,维摩诘(Vimalakirti)即是第一位密乘
人间导师,为在须弥山顶听金刚萨捶说密法的“五大持明”之一。经中所说的如
来藏思想,实与后出的经典,如《涅槃》、《胜蔓》、《楞伽》等无异,宗旨
一贯,因为都是修持“大圆满”的指导思想。表面看起来可以解释为不同,那只
是对名相的理解有所不同。至于为甚么要用不同的名相来表达同一思想呢?这
便是密乘的次第了。
关于密乘的次第,亦应该一说。显宗学者常常误会,密乘是由下向上的建
立,即先有杂密,然后才发展为事密,以后即在事密的基础上,陆续发展出行
密、瑜伽密、无上瑜伽密等四部密续。
然而显...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1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金瓶梅》评点本的整理与出版z
《金瓶梅》评点本的整理与出版
王汝梅
明清时期的《金瓶梅》有三种版本:词话本,崇祯本与张竹坡评本。词话本无评语与
插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人们不知道有词话本,鲁迅先生写《中国小说史略》时,也
不知道词话本的存在。现存明刊词话本只有三部半。崇祯本据词话本改写,加上了眉批
、夹批,有二百幅插图,全称《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其评改者可能是谢肇(一五六七
——一六二四)。崇祯本评改者突破传统观念,以新的审美视角欣赏,肯定《金瓶梅》,为
历史上定性《金瓶梅》是一部世情书的第一人。他发现《金瓶梅》的艺术美,表现了近
代小说的美学追求,达到了华夏小说美学史的新高度,开创了新阶段,带有里程碑意义。
在清代康熙年间,张竹坡(一六七○——一六九八)的《金瓶梅》评点,继承了崇祯本评点
成果,进一步总结《金瓶梅》写实成就,驳斥“淫书”论,写有十多万字的总评、读法、
回评和眉批夹批,是为古代小说理论的宝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金瓶梅》两种
评点本的整理、研究与出版,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提供了新的文献,对古代小说美学史的研
究具有拓展与填补的意义。
一、张竹坡评点本的校点出版与学术准备
一九八○年春,入华东...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8

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
师,他的《中观庄严论》,就说《楞伽经》「偈颂品」已包括了大乘所有义理。《楞伽
经》对汉传佛教影响也很大,相传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将宋译本《楞伽经》授与
慧可,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因而此经成为禅宗祖
师传承所依据之重要经典,达摩以后,直至弘灿无不注释、读写此经,以此经为修禅之蓝
宗主要根据。到了六祖惠能,因听《金刚经》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后,才以
《金刚经》代替了四卷《楞伽经》。藏传宁玛派的最高法门「大圆满」,也把《楞伽经
》列为基本经典。
得注意的问题。
有没有可能是不同作者产生的问题?
也就是楞伽经不同部分,是不同作者
??
目前仅存以下四种汉译本∶
多罗(Guna-bhadra,,此云功\德贤)译,简称宋译本。
Bodhiruci,此云觉爱)译,简称魏译本。「入楞伽」意思是进入楞伽岛,楞伽岛一般皆
以为指锡兰。「入」可能是指佛陀来到楞伽岛上,一般皆假定本经是佛陀驻锡在岛上所
宣说的,本经是佛陀与菩萨众中的上首之一─大慧(Mahamati)的对话集结而成。
度三藏法师实叉...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9
“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如是我闻」,诸经皆置此四字于经首,盖尊世尊之遗教。世尊将般涅槃,阿难悲不能
胜,阿泥楼陀教之曰:徒悲何益,应前向佛,请问四事:其一即「一切经首,当置何字
?」佛即答曰:当置「如是我闻」,佛在某方等六事。(即上述之「六成就」)。其中
「我」字,即阿难。「如是我闻」,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于释尊者也。此正可破当
时之疑。因阿难结集经文时,大众生起三疑:一疑佛重生;二疑阿难成佛;三疑他方佛
来。故阿难曰:「如是我闻」则群疑顿释。
或疑曰:佛成道廿年,阿难方出家。又十年方命为侍者。如此,则卅年前佛所说经
,阿难何能皆曰我闻。此有三解:(1)辗转闻。(2)佛重说。(3)阿难自通。
(1)辗转闻:《报恩经》言,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闻,或诸天子说。
(2)佛重说:《报恩经》言,阿难因佛命为侍者,乃求三愿。其中第三乃「所未
闻经,请佛重说」,佛许之。
(3)阿难自通:《金刚华经》言,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所未闻经,自能忆持。
「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种成就中之首位。《智度论》曰:「佛法大海,信为
能入。」...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5462
20
一次一个颌下淋巴肿大的患者,胡老给予了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学生不解其意问道:
“该患者无口渴为什么加生石膏啊?”因诊务忙,胡老只是说:“这里的生石膏不但起
清热作用,而且还有解凝作用。”何为解凝?遗憾未听胡老亲授,但从临床治验病案中
可窥其大概。大凡急慢性疾病,如见红肿热痛、淋巴肿大者胡老常用生石膏。如急性腮
腺炎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二两至三两;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
公英、桔梗等;急慢性睾丸肿大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陈皮、生苡仁等,所用治例皆
收捷效。由此可看出,其所说解凝,当指因热而形成的凝结,也即阳明热结。前人也有
类似的论述,如张锡纯认为“石膏之性,又善清咽喉之热”,遇“其颌下连项,囊肿异
常”之蛤蟆瘟,用生石膏四两主治而愈。一般而论,关节痛疼不得屈伸.多为寒凝气滞
肌筋挛缩,而张锡纯认为亦有阳明热甚者,他特意转载两例治验说明,一例为吴鞠通治
验:何叟年六十二岁.手足拘挛,用生石膏八两为君,治疗三个月能行走;另一例是杨
华轩经治:“同邑某氏室女,周身拘挛,四肢不能少伸.年余未起床矣。诊其脉,阳明
热甚.每剂药中必重用生石膏以清阳明之热,共用生石膏四斤,其病竞愈”...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65
21
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先生讲述
讲经缘起
我们今天开始讲‘药师经’,为什么要讲这本经呢?主要的动机是为了这里的出家同学们
,将来出去弘扬佛法的时候,必须要了解这本经。在佛教里,‘药师佛’可以说是一本在
民间流传很普遍的经典,也可以说是很基本的一本经。
在民间的佛教观念里,大都是相信因果,相信轮回。至于因果的道理如何?轮回的道理何
在?又都搞不清楚。那么,是否彻底的相信呢?那也未必。一般都是盲目的信仰,盲目的
信仰就是迷信。
民间流行的净土宗,提倡修持念佛法门,就可以往生西方。这其中的道理在那里?大都搞
不清楚。许多人为了人死亡以后,超度亡灵,诵‘阿弥陀经’或‘地藏经’,地藏经所讲
的那个地狱的情况,除了一般人盲目的相信以外,现代的青年和知识份子是不会相信的,
对于地藏经的道理,很难信的过。
一般民间所接触的‘阿弥陀经’、‘地藏经’、‘药师经’等等,都是最普遍的。这几本
经的文字也是最容易懂,只要认识字都看得懂。但是,其中真正的意义,学问最好的知识
份子根本就没有看懂过。
我们这里的出家众,多半受过中等或高等的教育,平常对于这几本经典,也没有研究,只
是念念而已。如果照我的标准一考问,
b**d
发帖数: 7644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各位谈谈对楞严经的看法
俺读了一下觉得真是本好经呀。为哈会有那么多争议呢。有反对意见的能说说那本经到
底有什么重大问题呢。这本经在大乘的地位怎么样呢
G**W
发帖数: 186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法灭尽经
佛说法灭尽经
僧祐录中失译经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
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眾来诣佛所,稽首于地,
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不现。
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后说法,威光独显。
今大眾会,光更不现,何故如此?其必有故。愿闻其意。
佛默不应,如是至三,佛告阿难:
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
魔作沙门,坏乱吾道,著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
饮酒噉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
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德一切敬待,
人所宗向教化平等,怜贫念老鞠育穷厄,
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恩善,
不侵害人,捐身济物,不自惜己,忍辱仁和。
设有是人,眾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扬恶,摈黜驱遣,不令得住。
自共於后,不修道德,寺庙空荒,无復修理,转就毁坏。
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
贩卖奴婢,耕田种植,焚烧山林,伤害眾生,无有慈心。
奴為比丘,婢為比丘尼。
无有道德,婬劮浊乱,男女不别。
令道薄淡,皆由斯辈。或避县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门,不修戒律。
月半月尽,虽名诵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抄略前后,不肯尽说。
经不诵习,设有读者,不识字句。... 阅读全帖
c*******6
发帖数: 67
24
从唐代一直到清末,中国的穆斯林,没有古兰经,没有经训
在中国的传统经堂教育里有意规避了圣训,经堂教育的十三本经只讲一些性灵修道方面
都是个人修养的东西,讲究修养身心,专注于教乘的静修与参悟
后两册是民法,继承、婚姻,但经堂里几乎不讲。因为所处中国社会已经有既定的习惯
法,就不用了经训中规定的社会习俗,而是大部分按照中国习俗生活,所以规避掉了经
训学习,中国穆斯林之中也没有完全使用过那些教法。
没有经训学习,注重个人性灵修养,生活习俗差异小,穿着打扮皆无太多禁忌
因此,从唐代一直到清末的一千年间,中国穆斯林基本专注教乘的参悟,在中国大致和
平生活了一千年。
“一更初,月正生,参悟真宰无影形。
妙难喻,无所称。不落方所乃实真。
永活亘古无终始,独一无偶唯至尊,
开造化,理象成,大命立开众妙门。”
但是这一切在清末突然改变了
因为一个叫马明心的穆斯林,千里迢迢跑到从中东学习回来,创立哲赫忍耶教派,该派
的主要思想就是回归经训,“遵经从训”,言下之意即让教徒们按照古兰经和圣训的教
导生活,从专注道乘静修参与转变到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
该教派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和睦相处上千年的汉回两族,冲突大大...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3770
25
魔门教尊奉圣经和魔门经,道教尊奉道德经和鬼谷子。佛教只出世不入世,道教既出世
又入世。
https://m.youtube.com/watch?v=dJlYCIGJwnA
t*********r
发帖数: 122
26
[原帖已被版主误删] 」现重新打字贴出:
和合本中文圣经对华语圣徒真理生命的追求无容置疑,但它翻译的缺憾、模糊及属灵上
粗造已经越来越成为华语圣徒追求的障碍。
让我们一一来看:
1. 约翰福音 4:24
KJV: God is a Spirit: and they that worship him must worship him in spirit
and in truth.
直译: 神是灵:那些敬拜祂的必须在灵里和在真实里(或真理中)敬拜。
NIV: God is spirit, and his worshipers must worship in spirit and in truth.
直译: 神是灵,并且祂的敬拜者必须在灵里和在真实里(或真理中)敬拜。
ASV: God is a Spirit: and they that worship him must worship in spirit and
truth.
直译: 神是一个灵: 并且那些敬拜祂的必须在灵里和真实里(或真理中)敬拜。
NLT: For God is Spirit, so those who worshi...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认识《正见经》
依上文对《正见经》的架构有一认识后,本文将以表格方式摘要《正见经》的主要内容,俾使读者对此部经内容有一整体概念。(见下表)
本经主旨是在探讨拥有什么样的正见,可以使圣弟子对法具足正信(得四不坏信)而证悟涅盘。经文接著详细分析获得正见的方法。
经文以问答的方式逐一深入,探索获得正见的方法。经中所提的十六个方法可分为∶善/不善(根)、食、苦(四谛)、缘起(十二支和漏)等四类,对于每一个方法加以详细分析,先解释它是什么,再探讨它是如何生起的,什么情况可以消灭它,用什么方法来消灭。
《正见经》一开始先建立对世间善恶、业报的正见了解,再更进一步切入四谛、缘起的出世间正见。掌握「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缘起法则所建立的正见,即是在正观因缘法上更深刻体悟一切法的因缘有与因缘灭,生是老死的根源,生灭则老死灭,依此追溯即可了解缘起缘灭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到息苦的下手处。
正见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的真相,即是对四圣谛的苦谛当知当解,集谛当知当断,灭谛当知当证,道谛当知当修。而《正见经》中食、苦、缘起与漏的断灭之道,即是以正见为前导的八正道。由此可知,观察生命的实相与解脱生命的方法以正见为始,亦以正见为终,此
a*******g
发帖数: 867
28
觉悟之路首页>>汉译南传大藏经>>Sutta Pitaka 经藏>>中部 Majjhima-nikaya 1-10
http://www.dhamma.org.cn/books/Tipitaka/Sutta-Pitaka/1201_Majjhima_nikaya_1_10.htm
中部 Majjhima-nikaya 1-10
第一  根本法门经
北传 中阿一0六、想经(大正藏一、五九六页。)乐想经(大正藏一、八五一页。)本
经,如其名,说一切法之根本法门,因为凡夫最初不熟知一切法,对一切法,抱种种之
悦乐想。解脱之阿罗汉,熟知一切法,有灭尽贪、嗔、痴故,而无患这些事。又如来知
喜是苦之根本,灭一切渴爱而成正觉者。
中部经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初品 根本法门品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郁伽罗村幸福林沙罗王树下。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
”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一切法之根本法
门。谛听!善思念之!今将说之。”“愿乐欲闻!”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曰:
“诸比丘!世间上无闻之凡夫,不承认诸圣者1,不熟知圣
t******g
发帖数: 17520
29
白化
http://ahanjing.com/
二九六、因缘经:本经叙述缘生之法,则如来之降世与否,都常住法尔。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
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现在当说因缘法,以及缘生之法。甚么叫做因缘之法
呢?所谓此有故,彼有,所谓缘于无明,而有行,缘于行,而有识…乃至像如是,而有
如是的纯大苦聚之汇集。
甚么叫做缘生之法呢?所谓无明、行是。不论是佛陀出现在世间,
或佛未出现在世,此法都是常住,都是法住法界。那位如来自己有所觉知,而成就等正
觉,而为人演说,开示显发此义。所谓缘于无明,而有行。…乃至缘于生,而有了老死
。不论是佛陀出现在世间,或未出现在世间,此法都是常住,都是法住法界。那位如来
自己觉知,而成就等正觉,而为人演说,开示显发此义。所谓缘于有生之故,而会有了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些诸法,乃为法住、法空(法的定性)、法如、法尔的。法乃不
离于如,法乃不异于如,为审谛真实,并不颠倒的。都像如是的随顺缘而起,这名叫做
缘生之法。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
、忧、悲...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0
涅盘是什么?初果是否体验了涅盘?本文从北传杂阿含351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68经
「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结合十二支缘起,提出一种解释。
SA 351, SN12.68 都说∶涅盘就是「有之灭」。本经也提到了十二支缘起,『以取灭而
有灭』等。十二支缘起的「有」支,是指来世的「后有」,而不是这一生的五蕴。阿罗
汉断尽烦恼,取灭而有灭,虽然还有这一生的五蕴,而能体验到来世的「后有」灭,也
就是触证涅盘。阿含经中阿罗汉证果的定型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是因为阿罗汉已经体验到后有的灭,所以才能肯定我生已尽。
与此对比,有学圣者虽能现观「以取为缘而有后有」,但是还不能断「取」,也就无法
灭「后有」,所以经文有「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知道而作不到,也就是知道涅盘
的法则如此,但还无法体验涅盘。
不知道如此解释,是否与其他阿含经文抵触?欢迎大家讨论。
Ref: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51.htm
j********p
发帖数: 9680
31
什么是邪淫及邪淫的果报《优婆塞戒经》
世尊的开示:什么是邪淫及邪淫的果报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
佛经原文:
……
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
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为邪淫。出家之人无
所系属。从谁得罪。从其亲属王所得罪。恶时乱时虐王出时。怖畏之时。若令妇妾出家
剃发。还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于道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
。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为父母兄弟国王之所守护。或先与他期。或先许他。或先受财
。或先受请。木泥画像及以死尸。如是人边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属自身而作他想。
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
轻罪。
……
经文解释:
对优婆塞来说,除了夫妇之间的男女关系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
女关系,均为邪淫。有关邪淫在戒律上,有详细的规定。本经在这里仅讲了其中的几个
主要方面,优婆夷可参照领会,同样适用。
1、若在:
非时——制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的日期及时间;
非处——指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的处所及「... 阅读全帖
p******0
发帖数: 200
32
宣化上人讲述
一九六八年于美国加州三籓市佛教讲堂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
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修这个定力,‘受阴尽者’. 受阴已经尽了。‘
虽未漏尽’:虽然没得漏尽通,可是他已经有了神通了。‘心离其形’:他的真心可以
离开身体,就好像什么呢?‘如鸟出笼’:我们人在受阴没有尽以前,都不能出去这个
身体,这就好像那个雀鸟圈在笼子里一样的。现在这个修三摩地的人,如鸟出笼,‘已
能成就’:也就能成就他的神通了。
‘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从这个凡夫的身上,就可以成了菩萨,得到菩萨这
六十种的圣位。‘得意生身’:这个叫什么呢?叫意生身。这个意生身,要作意才可以
有这种的神通。
‘随往无碍’: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这六十圣位是什么呢?就是
本经前边所讲的五十五个菩萨的位置;还再加上三渐次,三渐次是三个位置;再加上干
慧地,干慧地也是一个位置,这是四个;再加上妙觉,那么这是六十个圣位。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
Y**u
发帖数: 5466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对楞严经的一个问题
不用担心, 真的假不了。 假的真不了。 有没有打压道教, 那看的是读者, 不是作
者。 我读了后就没有这个感觉, 仁者也不必自生分别。 愣严中关于各种仙的讲述不
是本经的重点,也和普通人关系不大, 没有必要去研究这些。 比如说,书中讲各种阴
魔, 色受想行识。 那都是修行到了一定阶段才有意义的东西。 色阴还没破呢, 研究
受阴中的种种问题就不太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r****n
发帖数: 8253
34

查阅对应的相应部经文和巴利文,就比较清楚了。
“拘絺羅學友!阿羅漢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
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非我的。
學友!阿羅漢不再有更進一步應作的,或對已作的增加[什麼],但當這些法已修習
、已多修習時,當生導向樂的住處,以及正念與正知。」
这个乐的住处,我认为恰恰指的是以涅槃为所缘。本经也是对你所坚持的观点的一个直
接否定,并强烈支持我的论点。
因为按照你所说的,涅槃只是没有贪嗔痴的一种生活,那么阿罗汉的日常生活就已经是
“乐的住处”了。根本不需要再有其它的。
而实际上并不是这种状况,这里乐的住处,是特指那五蕴灭的涅槃的,并且此状况是当
生可以被体验的。
那些如离作意是实现以五蕴灭的涅槃为所缘的重要助力。
z**n
发帖数: 22303
3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带领佛教徒归主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6
http://www.znqg.com/index.php?uid/9871/action/viewspace/itemid/
净慧:“敦煌写本”是否最古“坛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7 22:18:10
查看( 37 ) / 评论( 0 )
“坛经’版本源流探讨
“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638—713)的语录,由他的门人法海结集而成,为研究
慧能思想的根本典籍。“坛经”问世之后,郎有多种本子同时存在,其间虽有详暑之分
,伹无真伪之别。自从本世纪初发现了敦煌写本‘坛经’,因其内容与现行几种版本的
‘坛经’有不少的出入,于是在中外学者间出现了肯定敦煌本“坛经”而否定其他版本
“坛经”的倾向。有的说:“在‘坛经’各本当中的敦煌本为最古,它是后来各本“坛
经’的基础。’(宇井伯寿著、杨曾文译:“坛经考”,载1980年第4期“世界宗教资
料”)有的说“敦煌写本‘坛经’是‘坛经’最古之本”(胡适:‘神会和尚遗集’卷
首第10页)。还有的说:“最初‘坛经’只有一个本子,就是法海当时的记录本,也就
是后来的‘敦煌写本’”;并贬斥敦煌本以外的‘坛经’都“搅了一些画蛇添足、贩运
私...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7
敦煌本《坛经》、《曹溪大师传》以及初期禅宗思想*
楼宇烈

目前传存于世的《坛经》异本甚多,日本石井修道的“六祖坛经异本系统图”[1]共列
出异本十四种。又,日本柳田圣山编“禅学丛书”之一的《六祖坛经诸本集成》中,也
收入了十一本之多。然而根据目前学术界一般的看法,从《坛经》内容的演变历史来考
察,真正具有异本意义的只有四种,即:唐敦煌本、晚唐惠昕本、北宋契嵩本以及元宗
宝本。《坛经》从敦煌本至宗宝本,文字增加了一倍,内容也有很大的变化。这对于研
究禅宗思想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和深入分析一下这四种《坛经》本子的内容,就可以发现,在
这四个本子的演变中,契嵩本的出现,才使《坛经》在内容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惠昕
本虽说也增加了一些内容和文字,但总的来讲与敦煌本相去还不算甚远。而宗宝本则是
在契嵩本的基础上增衍出来的,也可算作一个系统。因此,《坛经》内容的关键性变化
是发生在契嵩本上。
据契嵩本最初的刊刻者郎简在《六祖坛经序》中说,他素来敬重《坛经》,但“患其为
俗所增损,而文字鄙俚繁杂,殆不可考”。于是,他请契嵩对通行的《坛经》进行校订
。不久,“嵩果得曹... 阅读全帖
x*m
发帖数: 276
3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39
“若诸有情当作佛 行超普贤登彼岸”
“本经之首第二品名「德遵普贤」,与会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今于经末,
乃云「若诸有情当作佛,行超普贤登彼岸」。前云「德遵普贤」,今云「行超普贤」者
何耶?且此一句乃《唐译》原文。译者乃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文自当不违经旨。且
《唐译》于经首亦云会众「咸共遵修普贤之道」。可见前之「德遵普贤」与后之「行超
普贤」,俱是梵经原旨。而非译笔有误也。且此不但无误,而实是释尊慈悲至极,剖出
心肝,与众相见。盖普贤乃大行菩萨,表差别智,称为华严长子。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愿而称王,以普贤之愿,广大无际,穷劫无尽,导归极乐,利济无尽,故称大愿之王
。是故本经来会圣众,咸遵普贤之德也。但此经中,世尊于方便中独垂方便,于圆顿中
更显圆顿,直以信愿持名一法,广摄六度万行。圆摄十大愿王,直入一句佛号。摄尽普
贤无边行门。会归文殊一行三昧。文殊表根本智。一行三昧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
」也。故知持名一法,直是醍醐,广含众妙。普贤十大愿王是从根本智而差别智。今则
广摄愿王,唯倡信愿持名。是乃从差别智,复归根本。故云「行超普贤」也。盖持名之
妙行,以果觉为因心。因果同时...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
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
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
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
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首
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
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
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1
心经略说
2011-08-22 21:23:0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98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 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以一九八
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
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
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
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
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与禅宗思想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43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读诵名句 开启智慧
觉悟无常 生厌离心
了知无我 洞达人生
万缘放下 死尽偷心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
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
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
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
,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
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
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
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zz
My two cents.
这个题目试图研讨佛教的现代意义,应该是好的。要注意到佛教是哲学,也超哲学。
《心经》里说“无无明”,无明都没有,这是什么境界。可以参看下面的《心经》讲记:
http://www.jingtu.org/dd/xlj/shiyi1.htm
A few quotes below for convenience: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题这几个字,可包括一大藏教。若能明得,即明得大教。)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六百卷《大般若经》可精炼为一部《金刚经》,《金刚经》又可精炼为《心经》,全
部《心经》可归入一句“观自在菩萨”,这一句再归纳为一个字——“照”。)
(观自在,就是看这句在不在。时时有佛号,便得大自在。彼佛何故名“观自在”?以
忘我故,到处无碍。)
(这句佛号即是真般若,这是最密的核心,是剥芭蕉所见的心。)
释尊初成正觉,讲《华严经》,“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
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譬如虚空具含众像,于诸境界无所分别。”之后,放小接
人,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后期所讲《法华经》开权显实,与最初之华严,均
为圆教...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5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6
黄念祖老居士述
(以一九八九年于北京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五愿原文
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一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
涅槃者,不取正觉。《夏会本·第十二·定成正觉愿》
二、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魏
译·第十二愿》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夏会本
·第十三·光明无量愿》
三、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
三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魏译·第十五愿》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
,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夏会本·第十五·
寿命无量愿;第十六·声闻无数愿》
四、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魏译·第
十七愿》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
,不取正觉。《夏会本·第十七·诸佛称叹愿》
五、设我得佛,十...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7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金刚经一滴 --- 黄念祖(zt)
金刚经一滴
黄念祖
以一九八七年在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
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
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今天这一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我很快要回北京去了。今天所要谈的
《金刚经》中自己所体会的一点点,只能说是大海中的一滴,不能说是讲经。
《金刚经》对我来说,佛恩是十分深厚,把我从黑暗无知的牢狱中,挽救出来,顿
入光明无际的宝山。我的家庭世代奉佛,我童年最喜绕佛,曾于北京广济寺释尊成道日
,绕念圣号直达次日凌晨。但稍长到学校读书之后,接触到新思想,例如蔡元培《以美
育代宗教》的文章,产生一些影响,但更主要的则是看到来来往往的佛教界知名人物,
从他们的言行可以看出,世俗的缠绕毫不少于常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妒嫉障碍,
勾心斗角,争名好利,排除异己,一样也不少。于是我十分怀疑,这些人久修多少年,
为什么一点也不脱尘俗!于是产生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佛法无益于人,直等到十九岁
,大学三年级时,寒假考试结束,不想再看书,又无事可做,于是找到母亲的一部有...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48
有缘看到此消息者,必是累世积累的福报所致。
一、有《般若摄颂》,阎王爷不敢随便收你
辅导员A:
昨晚课中,上师索达吉堪布提到了一个真实的公案,上师亲自打电话核实,公案实况如
下:
东北有个学员因病三天三夜昏迷不醒,家人均不信佛,学会道友征得其家人的同意,将
一本《般若摄颂》的小册子放入其胸口的口袋中。第二天一早,患者醒来,要吃东西。
据患者自述,其听到阎罗地狱喊喊杀杀之声,看到阎罗法王。阎罗法王说:“你有什么
证明?”他立刻从胸口掏出那本《般若摄颂》,阎罗法王说:“你不属于这里。”他就
被送了回来。
因为他的经历,他家中及周围共有三十多人皈入佛门,他那个地区的《般若摄颂》的小
册子一抢而空。
二、《圣般若摄颂》挂件的威力
根桑尼玛:
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
般若摄颂的功德威力在我们身边也时有发生,我们小组学习时,听一位白师兄讲:她父
亲动手术,身边带有般若摄颂挂件,很快就从重症监护室内出来,并且她与重症监护室
内的其他几位病人家属在谈话中,顺便与他们结缘了2个挂件,让他们放在病人身边,
还有一位也想要但她暂时身边没有。
隔了一天,她又到医院,那两个带般若摄颂挂件的重症监护室的病人(一个昏...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49
摩门教(末世圣徒教会)(四)
(文接上期)
C. 摩门教的可疑权威
C.1 摩门教持有的五大权威
1977年版的《摩门教教义》(Mormon Doctrine), 第764-765页中说: “教会(指摩
门教)的标准作品是指以下四本经典:《圣经》、《摩门经》、《教义与圣约》, 及《无
价珍珠》… 这四本经典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准则和量杆. 既然它们是主的旨意、意思、话
语和声音… 它们是正确的… 当活的传神谕者(living oracles, 指作为神启示的媒介之
人)[1]奉主名说话, 或被圣灵感动, 所有听见者都必须履行他们的话语….”[2] 换言之
, 摩门教徒要服在下列的五大权威之下: (1)《圣经》(英王钦定本); (2)《摩门经》;
(3)《教义与圣约》; (4)《无价珍珠》; (5)摩门教众会长、先知和使徒的教导. 我们将
在下文讨论(1)至(4)的权威经典,[3] 至于第(5)项权威人物的教训(摩门教众会长、先知
和使徒的教导), 我们将在下一期的《家信》才分析探讨.
(1) 《英王钦定本》 (King James Vers...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10694
5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約瑟斯密——復興福音的先知(zz)
摩门教(末世圣徒教会)(四)

(文接上期)
C. 摩门教的可疑权威
C.1 摩门教持有的五大权威
1977年版的《摩门教教义》(Mormon Doctrine), 第764-765页中说: “教会(指
摩门教)的标准作品是指以下四本经典:《圣经》、《摩门经》、《教义与圣约》, 及《
无价珍珠》… 这四本经典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准则和量杆. 既然它们是主的旨意、意思
、话语和声音… 它们是正确的… 当活的传神谕者(living oracles, 指作为神启示的
媒介之人)[1]奉主名说话, 或被圣灵感动, 所有听见者都必须履行他们的话语….”[2]
换言之, 摩门教徒要服在下列的五大权威之下: (1)《圣经》(英王钦定本); (2)《摩
门经》; (3)《教义与圣约》; (4)《无价珍珠》; (5)摩门教众会长、先知和使徒的教
导. 我们将在下文讨论(1)至(4)的权威经典,[3] 至于第(5)项权威人物的教训(摩门教
众会长、先知和使徒的教导), 我们将在下一期的《家信》才分析探讨.

(1) 《英王钦定本》 (King James ...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