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周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o**n
发帖数: 1249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唐代的划分
春秋战国划分也不是一致的,很多人用周王来分割,以周元王继位(-475)为战国开始,
巧的是当时刚好是赵襄子也是元年。
C********g
发帖数: 9656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1013.htm
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①。王贰于虢②,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
质③。王子狐为质于郑④,郑公子忽为质于周⑤。王崩⑥,周人将畀虢公政⑦。四月,
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⑧。秋,又取成周之禾⑨。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⑩,质
无益也。明恕而行⑾,要之以礼⑿,虽无有质,谁能间之⒀?苟有明信⒁,涧溪沼24沚
23之毛⒂,苹蘩蕴藻之菜⒃,筐筥錡釜之器⒄,潢污行潦之水⒅,可荐於鬼神⒆,可羞
於王公⒇,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
21,《雅》有《行苇》、《泂酌》22,昭25忠信也。”
注释
1.卿士:周朝执政官。2.贰于虢:二心,这里有“偏重”的意思。此指平王想把政
权一部分让虢执掌。虢(guó),指西虢公,周王室卿土。3.交质:交换人质。4.王子
狐:周王平的儿子。5.公子忽:郑庄公太子,后即位为昭公。6.崩:去世。7.畀bì:
交给。8.祭(zhài)足:即祭仲,郑大夫。温,周朝小国,在今河南温县南。9.成周:周
地,今在河南洛阳市东。10...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志丹之死

多新鲜啊,那么多大字不认识就认识长官的兵,管你红军白军朱毛周王阿,人家就知道
刘志丹带着闹革命给饭吃带人宽厚,把命就卖给他,谁TM管你共产主义是什么东西啊。
所以后来专门开红军学习班,强化指挥官一级的文盲教育,加强革命认识,明白?还
google个毛阿,你也承认老毛看到刘志丹被捕马上要求释放,连老毛都认识到刘志丹在
陕北的影响力,你倔什么呢
至于后面那就是慢慢边缘化刘志丹,鸠占鹊巢明白什么意思么
R*****d
发帖数: 1148
4
☆─────────────────────────────────────☆
z1786428 (偶然间破碎) 于 (Thu Mar 10 19:21:14 2011, 美东) 提到:
貌似从汉代开始小麦才开始大面积推广,那么秦以前黄河流域中国人的主食是什么,小
米吗?
☆─────────────────────────────────────☆
Ranma (ranma 1/2) 于 (Thu Mar 10 19:21:54 2011, 美东) 提到:
嗯,不食周粟

☆─────────────────────────────────────☆
oIin (olin|mMITogether) 于 (Thu Mar 10 19:24:12 2011, 美东) 提到:
肉酱拌小米饭,没鲜肉的时候就吃腊肉。不知道青菜是怎么做的,应该是炖着吃的,那
时铁器不普及,炒不了菜。
☆─────────────────────────────────────☆
Ranma (ranma 1/2) 于 (Thu Mar 10 19:24:43 2011, 美...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22772
5
非要那么较真算的话,从各诸侯称王时算起,周就实质性灭亡了,因为王是天下共主,
只有周天子能称王,如果诸侯都是王,天下就没有共主了,周也就实质性灭亡了。后来
秦把周王逮捕只不过一个形式。
非要那么较真算的话,赢政也没有真正统一天下,直到秦二世才惊讶发现还有个小国苟
延残喘,就让派出所干警把这个小国给灭了。不过我们一般还是认为是秦始皇而不是秦
二世一统天下。
j****c
发帖数: 19908
6
恩,多谢,刚google了一下也看到这段
还有个问题,当初跟着周文王周武王一起讨伐商纣的那些诸侯,灭商后还继续当自己的
诸侯吗?还是被周王重新分封了?没找到这方面的文字记录

有二百多
莱人
f****i
发帖数: 9419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欧洲中世纪的数学
几何原本翻译都是后面的事情了,朱载堉身为皇亲研究出很多成果的,律学,数学都很
不错。开方开到那么多次的人在当时很让人惊叹。明朝不缺学术,主要是文人集团不学
无术,妄自尊大。事实上明朝成果都是不得志的文官和王族做出来的。比如周王编纂的
救荒本草,价值在当时极大。本草纲目很多东西都是救荒本草的东西。老朱家的藩王和
皇帝各项才华都很不赖。湘王也设立过景元阁整理校对书记,如果不是被建文给逼的全
家自焚了,出成果也不会差了。朱载堉的律学,数学,升学,文学艺术能力都不差。周
王的世子也是文艺青年。
g******t
发帖数: 18158
8
(ZT)
明成祖朱棣生母是谁这个问题自从朱棣登上皇位伊始便引起了争议,只是当时迫于形势
,这种争论只是在民间口耳相传,但几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时
间的推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经过几百年的议论和考证,明成祖朱棣的生母主要有以下
四种说法:
一说是孝慈高皇后,也就是大脚皇后马秀英,朱元璋的原配夫人。这种说法基本是官方
的权威记载,明朝官修史书《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靖难事迹》等即是这样记
载的。据《靖难事迹》记载:“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愍王挟,次晋恭王
桐,次上,次周定王。”这里的“次上”就是指朱棣,是高皇后的第四个儿子,而朱棣
更是反复地亲口说“朕高皇后第四子也”。
到了清代,万斯同编纂的《明史8226;成祖本纪》中说道,朱棣“母孝慈高皇后,与兴
宗孝康皇帝(即太子标)同”,朱好阳编纂的《历代陵寝备考》中则说:“后生懿文太
子、泰王樉、晋王桐、成祖、周王”。也是沿用了明代官方史书的说法,认为朱棣是马
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由此可见,明成祖的母亲是马皇后的说法在正史中一脉相承,众口一词。但据民间传说
,马皇后并没有生育能力,太子朱标、燕王四子朱棣等都不是她...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9
http://www.ipaigu.com/e8219.html
李世民 唐太宗 唐秦王 唐尚书令 唐天策上将
王莽 新帝,无尊号 西汉摄皇帝 西汉宰衡 西汉大司马
刘秀 东汉光武帝 玄汉萧王 玄汉大司马 玄汉破虏大将军
刘备 蜀汉昭烈帝 东汉汉中王 东汉大司马 东汉左将军
曹丕 曹魏文帝 东汉魏王 东汉丞相 东汉五官中郎将
司马炎 西晋武帝 曹魏晋王 曹魏相国 曹魏中抚军
司马伦 西晋帝,无尊号 西晋赵王 西晋相国 西晋右军将军
司马睿 东晋元帝 西晋琅琊王 西晋丞相 西晋左将军
司马昱 东晋简文帝 东晋会稽王 东晋丞相 东晋大将军
桓玄 楚武焯帝 东晋楚王 东晋丞相 东晋大将军
刘曜 汉赵帝,无尊号 汉赵中山王 汉赵相国 汉赵车骑大将军
李寿 成汉昭文帝 成汉汉王 成汉侍中 成汉大将军
石勒 后赵明帝 汉赵赵王 汉赵太宰 汉赵大将军
石虎 后赵武帝 后赵中山王 后赵丞相 汉赵征虏将军
慕容儁 前燕景昭帝 东晋燕王 东晋侍中 东晋大将军
慕容垂 后燕武成帝 前燕吴王 前燕侍中 前秦冠军将军
慕容德 南燕献武帝 前燕范阳王 后燕丞相 后燕车骑大将军
慕容超 南燕文帝 南燕北海王 南燕侍...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10
我觉得基础是之前夏商周奠定的,形成了大一统的概念,诸侯再牛,也要承认周王是天
下共主,所以统一起来思想负担比较小,诗经里已经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不
像欧洲,从来没有统一过,就是罗马帝国,对外行省的控制力也非常弱,更像殖民地,
而不是自己的领土。
l********y
发帖数: 345
11
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语出《国语·周语下》
:“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
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
民人也。……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
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
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也就是说,鲧、禹与夏人之后,以及
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先秦炎黄子孙包括夏、商、姬、姜四族
,也就是姒姓、子姓、嬴姓、姬姓、姜姓氏族中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国家。[1]比如周王
室和鲁、晋、郑、卫、韩、魏、燕、虞、虢等姬姓国;齐、申、吕、许等姜姓国。徐、
黄、郯、江、赵、秦等嬴姓国、子姓宋国。炎黄合祀,始自秦灵公。《史记·封禅书》
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传说中,炎帝与黄帝都被视
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
姬水(今陕西关中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关中清姜河)成。成而...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896
12
仓颉+周王+始皇帝
头脑 + 意识形态 + 铁拳
m********a
发帖数: 12601
13
别的CREDIT不知道,太史公对数字的CREDIT真不怎么样啊
一个例子,牧野之战,尚书说周王虎贲三百,到了太史公一下就变成了三千了
t*n
发帖数: 14458
14
看什么东西
跟秦有关的数字司马迁还是记录很准确的,因为那些基本都是从秦记里头出来的
每次战役人数,战果有x万数字的基本都是跟秦有关
其他的就很少写具体数字
这一点上司马迁相当的严谨

别的CREDIT不知道,太史公对数字的CREDIT真不怎么样啊
一个例子,牧野之战,尚书说周王虎贲三百,到了太史公一下就变成了三千了
k******k
发帖数: 6800
15
杨奎松: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共红军的一次尝试
——有关中国红军“打通国际路线”的经过
中共革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益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这或许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共产国际和苏联究竟给了中国革命,特别是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哪
些具体的帮助,这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从已经发现的各种文献记载看,过去
流传的关于遵义会议以后,特别是抗战以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已经不再信任中共,不再
援助中共的说法,是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自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决定撤出江西
中央苏区之日起,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军事及情报机关内部,就迅速开始提出和酝酿着一
个用于直接援助中国红军的跨国界的行动计划了。这个计划最后尽管因种种原因而未能
完全实现,但它的存在及其实施经过,足以说明苏联和共产国际至少这时并没有放弃大
力援助中共革命的想法。
同样的情况,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得出中共中央自从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成立
了新的中央领导机关以后,就不再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一意坚持独立自主,一
切自力更生了。中国和苏联有着上千公里的共同边界线,几乎任何稍有头脑的政治家都
能够看出,苏联强大军事力...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2226
16
秦只是伯爵,晋国只是侯爵。秦公、晋公所谓的“公”是尊称的意思。这个用法类似于
:(齐)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这个话是小白跟一个
平头百姓‘愚公’讲的。
吴国的始封君是周太王长子,伯爵。但是因为地处荒蛮,后来沦落到蛮夷一样的地位。
(吴贵族是周王之后,但百姓是当地荆蛮。)越国就完全是未服王化的蛮夷了。
中原诸国基本上看不上吴越。比如,申包胥哭秦廷的时候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
上国,虐始于边楚。”。楚在齐鲁等国眼里,本身也是不大开化的地方。秦同样地处边
陲,文化落后。而在这两家眼里,吴不过是封豕长蛇,跟秦楚这样的“上国”比还要低
一等。孔子做春秋,不称吴君。所谓“吴无君、无大夫”。
越国比吴还差一大节。更不用说了。
中原诸国称王顾虑重重。一则,使用周的封号表明自己的合法性:周天子受命于天。有
周天子分封,则名正言顺。二则,对内提倡礼制:大诸侯自己还分封卿、大夫。要让这
些卿大夫守规矩,自然自己要以身作则,严肃礼仪。(前两点和后来朝鲜王“至诚事大
”的用意类似)三则,担心别国以僭号为由讨伐。比如齐小白要扬刀立威,就首先拿楚
国开刀,名正言顺。其他力量不够强的诸...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2226
17
应版主要求,单独发帖
先说吴越
吴国的始封君是周太王长子,伯爵。但是因为地处荒蛮,后来沦落到蛮夷一样的地位。
(吴贵族是周王之后,但百姓是当地荆蛮。)越国就完全是未服王化的蛮夷了。
中原诸国基本上看不上吴越。比如,申包胥哭秦廷的时候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
上国,虐始于边楚。”。楚在齐鲁等国眼里,本身也是不大开化的地方。秦同样地处边
陲,文化落后。而在这两家眼里,吴不过是封豕长蛇,跟秦楚这样的“上国”比还要低
一等。孔子做春秋,不称吴君。所谓“吴无君、无大夫”。
越国比吴还差一大节。更不用说了。
中原诸国称王顾虑重重。一则,使用周的封号表明自己的合法性:周天子受命于天。有
周天子分封,则名正言顺。二则,对内提倡礼制:大诸侯自己还分封卿、大夫。要让这
些卿大夫守规矩,自然自己要以身作则,严肃礼仪。(前两点和后来朝鲜王“至诚事大
”的用意类似)三则,担心别国以僭号为由讨伐。比如齐小白要扬刀立威,就首先拿楚
国开刀,名正言顺。其他力量不够强的诸侯,当然不敢贸然称王,授人以柄。
总得来说,中原诸侯从原有的分封体系里还是能得到好处的。所以本身并不急于破坏礼
乐。
吴越则对这个分封体系没有什么感...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2226
18
楚的情况又不同
楚国历史悠久,自成一体。三闾大夫屈原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高阳是黄帝之孙。说起来比周王先祖后稷的血统更高。
不过跟吴的情况相似的是,楚地的平民大概是苗蛮。所以与中原相比,楚算不得
文化发达。其巫文化倒是独具特色。
在武王伐纣的时候,楚是周的盟国。但打下天下以后,到成王时才得授子男之田。
楚当时的情形大概跟其他追随武王的,庸、盧、彭、濮、蜀、羌、微一样,不算
华夏,所以有功也不获封。跟周其实算是平等的关系。按周天子是华夏之王,
并不是说东夷、西戎就没有王。估计在这个时期,楚即使不称王,在其势力范围
内也是有王之实。
因为楚国向南有大片未开化的民族,而且与北方的狄戎不同,战斗力都不强,
比较容易征服。楚开疆扩土比较容易。所以很快就有了天下诸国中最大的版图。
周围的小国也纷纷附庸。
到周室东迁以后,楚的实力,版图(直辖+附庸)都可以跟周分庭抗礼了。称王
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跟吴越相似的是,楚没有从周的分封体系里得到什么好处,所以没有维护这个体系的
动力。
而楚一直有自己的一整套礼仪体系,跟周礼不同。比如周用九鼎八簋,楚则是鼎、
簠、缶、壶配套。楚的官制也和周制... 阅读全帖
d*****4
发帖数: 122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始皇帝“坑儒”的疑问
伯杨,《中国人史纲》:
于是儒家学派认为机会已到,遂进一步做了一件自信赢政大帝一定会龙心大悦
的事,那就是他们建议赢政大帝分封他的儿子们到各地当国王。纪元前二一三年,
博士淳于越正式上书给赢政大帝说:“从前商周两个王朝,立国都近千年(按,这
是文化打手式的信口开河,事实上商王朝立国只有六百六十二年,周王国连洛阳那
种卖九鼎的日子包括在内,不过八百七十九年,距千年都远得很),主要原因在于
分封儿子兄弟,作为枝叶。现在陛下虽富有世界,可是你的儿子们却跟平民一样,
一旦发生危险,便没有人相救。凡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从没有听说过。”
——注意最后三句话,它表现出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然而,这是对秦王朝那种眼睛只看未来的立国精神的挑战,宰相李斯反驳说:
“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抄袭。各自使用各自的制度,并不是故意
反古,而是时代前进,不得不如此。陛下创立大业,所建立的是万世功勋,儒家学
者愚陋,对此新的局面,不能领略。淳于越所说的是两千年前三代时代原始社会的
事,怎么能够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言语
打击真实。见到新兴事物,先议论...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20
夏商时期的方国大多是从大禹之前就存在的,不是夏王和商王分封的
倒是到了西周,很多自三皇五帝时期就存在的方国逐渐消失了,大多是周王分封的子孙
和功臣
h****g
发帖数: 312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隋书 帝纪第三
皇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
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
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
令,大将军如故。高祖令项城公韶、安道公李彻辅导之。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
朝野属望。高祖密令善相者来和遍视诸子,和曰:“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
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
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
此乎!”乃令持去。六年,转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其年,征拜雍州牧、内史令。八年冬
,大举伐陈,以上为行军元帅。及陈平,执陈湘州刺史施文庆、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
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
。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进位太尉,赐辂车、乘马,衮冕之服,玄珪、
白璧各一。复拜并州总管。俄而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乱,徙上为扬州总管,镇江都,每
岁一朝。高祖之祠太山也,领武候大将军。明年归籓。后数载,突厥寇边...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312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新唐书 本纪第二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
,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
,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
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知
大业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
时年十六,往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曰:“虐敢围吾天子者,以为无援故也。今
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使其昼见旌旗,夜闻钲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
知我虚实,则胜败未可知也。”定兴从之。军至崞县,突厥候骑见其军来不绝,果驰告
始毕可汗曰:“救兵大至矣!”遂引去。高祖击历山飞,陷其围中,太宗轻骑取之而出
,遂奋击,大破之。斋
太宗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时天下已乱,盗贼起,知隋必亡,乃
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皆因事亡命,匿之。又与晋阳令刘文静尤
善,文静坐李密事系狱,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时百姓避贼多入城,城中几万
人,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许...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68029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天子 vs 日本天皇
周王也是奇葩,只剩一小块地还分封了一个叫西周的小国,后来又分裂出一个叫东周的
小国,两个国家经常窝里斗,周天子只能寄人篱下,完全被架空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
地里面都威信净失。
d*****0
发帖数: 68029
24
末代周王一个城都没有了,只能客居在西周国。
d*****0
发帖数: 68029
25
看来西周多是以礼法约束,周王可能更像一个武林盟主而不是一个独裁君主。
j****c
发帖数: 19908
26
我对西周早期的各诸侯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可惜关于西周的历史几本都是王室的,很少
有诸侯国的
比如诸侯受封后如何去就封,带哪些人过去,跟封地的原住民怎么相处?去边远荒蛮之
地的诸侯最初是怎么建设自己的封国的?
那时候有地图吗?有的话信息也非常不可靠。周王是根据什么来给诸侯封地?是在地图
上画一个圈就说这地是你的了?前去就封的诸侯怎么知道他的封地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去了封地的诸侯跟留在王畿的同族兄弟关系如何?比如留在王畿的周公召公(不是最初
的武王的兄弟,而是他们的子子孙孙)跟鲁国燕国的国君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S*E
发帖数: 3662
27
周王是怎么丢失王畿的?是被秦国抢去了吗?
n*******u
发帖数: 343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就是甲骨文里的“人方”?
下面这边文章里提出的观点,作者好像是北师大的,觉得比什么埃及说靠谱多了。
有说法认为现在彝族就是夏朝遗民的一支,古彝文即夏篆的流传。水族文字据说也可能
有部分是夏朝文字。
——————————————————————————
夏朝遗民流布情况概说
王 宁
夏朝的故国本在今山东省,这是于史有明证的,一些历史学家多主此说,如王国维
言:“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
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1]顾颉刚也认为夏人的“势
力范围大部分在山东” [2],杨向奎云:“夏在中世以前之政治中心实在今山东、河北
、河南三省间,而以山东为重点”[3],又云:“中夏以前,启以后夏之政治中心在今
山东,其势力及于河北、河南” [4];劳里云:“山东应是夏族初期活动地域,后来又
西迁。大禹治水活动主要是在九州中的兖州,豫州、徐州只有一部分,后来禹治水遗迹
遍及全国各地,这是后人把实在的历史逐步附会扩大而成的”[5]。笔者也曾经写过一
篇《夏国疆域新证》,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夏朝故国的位置和疆域范围[6],夏朝的故国
的确是以山东为中心,当...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29
发信人: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谁来科普一下周代的畿内诸侯国与畿外诸侯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8 11:15:27 2012, 美东)
我对西周早期的各诸侯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可惜关于西周的历史几本都是王室的,很少
有诸侯国的
比如诸侯受封后如何去就封,带哪些人过去,跟封地的原住民怎么相处?去边远荒蛮之
地的诸侯最初是怎么建设自己的封国的?
那时候有地图吗?有的话信息也非常不可靠。周王是根据什么来给诸侯封地?是在地图
上画一个圈就说这地是你的了?前去就封的诸侯怎么知道他的封地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去了封地的诸侯跟留在王畿的同族兄弟关系如何?比如留在王畿的周公召公(不是最初
的武王的兄弟,而是他们的子子孙孙)跟鲁国燕国的国君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y******i
发帖数: 2584
30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节录如下,其中“予小子棣,自燕藩入继大统,”,什么是“予
小子棣”?我当然知道是朱棣,主要是“予小子”什么意思
皇子,男二十有四,女十四。男:懿文皇太子标,秦愍王樉,晋恭王棡,予小子棣,自
燕藩入继大统,周王橚,楚王桢,庶人榑,潭王梓,鲁荒王檀,蜀王椿,湘献王柏,代
王桂,肃王楧,辽王植,庆王(木旃 ),寜王权,岷王楩,谷王橞,韩宪王松,渖王
模,安王楹,唐王桱,郢王栋,伊王(木彝 )。女:临安公主,寜国长公主,崇寜公
主,安庆公主,
http://hi.baidu.com/%BB%D6%B8%B4%B4%F3%C3%F7%BD%AD%C9%BD/blog/i
j****c
发帖数: 19908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礼崩乐坏这事儿挺奇怪的
西周在洛阳的驻军有多少?这些军队应该没参与跟犬戎的战争吧?周王东迁以后就凭原
来的洛阳驻军在军事上应该还是压得住诸侯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成周地盘太小养不起那么多军队了?
还有,宗周那么大的地盘虽然遭殃了,但犬戎烧杀抢掠之后还是撤走了啊,周平王怎么
没派人去西周故地去收税收租子什么的?那时候那里没被人占据,干嘛后来给秦国呢?
租借给秦国也比直接送给秦国强啊
a***k
发帖数: 563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礼崩乐坏这事儿挺奇怪的
还是贵族战争年代
西周俩重心
镐和成周
一固宗周根本一镇东诸侯
宗周王师有六,成周王师有八
具体多大编制不大清楚
c******n
发帖数: 16403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真日本史-水户黄门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Diego 讨论区 】
发信人: crazyman (荒神), 信区: SanDiego
标 题: 最真日本史-水户黄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1 03:37:51 2012, 美东)
一切都是为了科学
(挖坟行动00001号)
享保五年(1720)十月二十九日,水户藩向德川幕府献上了240卷《大日本史》,该书的
作者是当时水户藩的藩主,德川光圀,在日本,他还有一个名号,叫水户黄门。
这人在中国没啥知名度,除了知道他收留过明朝遗臣朱舜水之外,很少有人再知道他别
的事迹了,但是在日本,这家伙属于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就算是不知道丰臣秀吉也不会
有人不知道他水户黄门,当然,这主要得归功于一部拍摄于多年前的同名电视剧。
这部叫做《水户黄门》的电视片,主要讲的是水户藩的大人德川光圀带着随从阿介和阿
格微服出访四处巡游,并以天下副将军的身份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成为了当年老百姓
心目中的青天和英雄。
这片子一播就是四五十年,重播重拍了好几次,可不管怎么重拍,这剧情基本上都不带
变的,往往都有固定模式,就是水户黄门一帮子人或走在乡间或穿梭于街头,接...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34
你把少写了几十个伪皇帝的历史承认是三世纪危机的历史,是你的自由。
但是如果有人把写了周王没写诸侯的东西叫春秋战国史,我会说开什么玩笑。
d****z
发帖数: 9503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韩信这人其实并不怎么样
不好说。建文帝对周王还是很麻利的。燕王这个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建文帝
自己内部出来内奸。要不然发诏书拿人也就拿了。
整体来说靖难的事情偶然性确实很大。
l**k
发帖数: 45267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韩信这人其实并不怎么样
建文明显的欺软怕硬了,都对周王下手了,还前怕狼后怕虎得琢磨该不该动燕王

以把
d****z
发帖数: 9503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韩信这人其实并不怎么样
当皇帝,特别是非开国皇帝,还是要注重一下形象的。不仅仅是燕王一个人
的问题。如果真的搞太狠,谁知道别人怎么反应。比如宁王。未改元就干
掉周王,一年之内削掉五个,不能说动手不快。
l**k
发帖数: 45267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韩信这人其实并不怎么样
是快啊,到燕王这儿怕了,丫要是像对待周王那样果断,燕王没机会
t*n
发帖数: 14458
39
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大概有四五种说法
不管按那种,吴国伐楚也算是春秋时期
那首诗肯定跟这事儿没关系啦,秦哀公又木有打着周王的旗号出兵

这可能都到了战国了,不是春秋
那首师显然不可能作于春秋以后
t*n
发帖数: 14458
40
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大概有四五种说法
不管按那种,吴国伐楚也算是春秋时期
那首诗肯定跟这事儿没关系啦,秦哀公又木有打着周王的旗号出兵

这可能都到了战国了,不是春秋
那首师显然不可能作于春秋以后
E******u
发帖数: 3920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和靖康耻不同的是,刘知远马上起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把契丹人赶走了。这位沙陀
人的功劳还是很大的,否则以后就没有宋朝了。
后汉纪一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 天福十二年(947年):正月,契丹主入汴;高勋斩张彦泽
以平众怒;以冯道为太傅。押晋主、李太后、冯后至契丹,寻至建州。契丹主纵胡骑四
出劫掠,曰“打草谷”。二月,契丹主自以为夷、夏皇帝。刘知远于太原(晋阳)即皇
帝位,乃为天福年号。相州兵变,赵晖杀辽使自据;契丹复陷相州,屠城。东方群盗大
起,陷宋、亳、密州。各州频有杀契丹刺史自领州事者。吴越败唐军于福州。三月,契
丹主发大梁北返,得疾,至杀胡林而卒。契丹诸将奉兀欲为主,据恒州。
后汉纪二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 天福十二年(947年):五月,契丹永康王兀欲召群臣集恒
州。汉帝从郭威议,发兵北京(太原),自阴地关出晋、绛。洛阳萧翰立唐明宗子许王
从益为帝,萧翰北归。契丹主兀欲勒兵北归,与述律太后军战于石桥,太后兵大败,兀
欲幽太后于阿保机墓,自称天授皇帝;兴兵诛讨叛部,不暇南寇。六月,汉帝由陕州至
洛阳,杀李从益及王淑妃;帝至大梁。吴越主弘倧袭位。恒州汉兵反正,请冯道、李崧
慰将...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林党人的舌头与骨头
大明朝之亡,除了惯常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亡于一
个字,便是那个正人君子的“正”字。
自明成祖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朝开始
“家孔孟而户程朱”,“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学亡”。到明中叶和明季,
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断地推波助澜,几乎完全屏弃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内圣外王
”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体用不分,纯以道德文章为唯一衡量标准,只重节操不重才干,
造就了一大批只会与“异己”分子划清界限、天天猛搞批评与自我批评,余则一窍不通
的道德宪兵,以至大明江山之状况江河日下。
崇祯帝缢死煤山,未始不是因了这个“正”字。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东林党人就一直孜孜于这个“正”字,并以为这是天下之本。
话是没错。
可惜的是,这“正”也得看怎么个“正”法,譬如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就未必个个身
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官污吏,却又未必一定无气节。这个“正”字如何用法
,如何解法,实在很是耐人寻味。
好比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还有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马士英、阮大铖,
乃至著名的南明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的事迹,就都有着极强烈的...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虢国史漫谈(转载)
夷王对于姜姓诸侯似乎抱着某种敌视的态度,毕竟姜姓诸侯自穆王时期开始在朝廷中占
据主导,树大根深。夷王上台后,开始寻求任何机会来削弱姜姓诸侯。
恰逢此时,姜姓诸侯内部发生了严重的龃龉,纪侯对齐哀公不满,在夷王面前
大肆攻击,夷王便利用了这一借口,将齐哀公用大鼎活活水煮。此外在之前活跃了三代
的姜姓井公家族开始在朝廷中销声匿迹,东方的姜姓逢公家族也不知所终。
本来按照觐礼制度,天子是不能下堂向诸侯示好的,但是夷王却为了讨好其他
诸侯,亲自下堂接见。这一举动无异于挑动了守旧派们敏感的神经。虽然姬姓大臣们对
姜姓诸侯不满,但也不希望权势被姞姓诸侯所取代。何况噩国已经开始成为汉水流域新
的霸主,如果他出面联系其他势力反对周天子,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新的矛盾开始积
累。
犬戎开始在太原(今甘肃省平凉一带)重新冒头,周人给他们一个新的称呼“
玁狁”。虢公再次出现在文献中,并统帅了六师前去讨伐,一直进军到俞泉,获马千匹
。这位虢公应当是伯大师的后人,伯大师根据出土青铜器铭文,他的名字叫“厘”,他
的儿子为伯公父,自称“伯大师小子”。随后懿王三年出现了虢叔...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虢国史漫谈(转载)
《国语·郑语》中记录了大段伯阳父对郑桓公的言论,是研究西周末年政治局势的重要
资料。伯阳父虽然有点神神叨叨,但对于天下大势还是有数的。他给郑桓公指出一条明
路,让他赶紧筹划迁居到济、洛、河、颍四水交界之处,主要有两个强国,一为东虢、
一为妘姓郐国。《国语·郑语》中借伯阳父之口说:“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
给读者感觉东虢与郐国是“子男之国”。但西周时期的爵位制度尚不完备,同样是公、
伯,在西国和在东国的地位差别很大。被明确定为男爵的国家屈指可数,最有名的莫过
于位于河南许昌市的姜姓许国,和山东泰安市东平县的风姓宿国。这显然不符合等级制
度金字塔构型的规律。也就是说东虢和郐国初封之时不会定为“子男之国”,两国的国
君也不会自贬为“子男之国”,《春秋公羊传》中将郐国国君称作“郐公”,只能是两
国灭亡之后,才被五等爵制度的信奉者定性为“子男之国”。东西二虢分别是宗周与成
周的屏障,地位等同,怎么可能是“子男之国”呢?比照虞国的例子来看,西边的夨国
都敢擅自称王,而东边的北虞自称虞侯,后来自称虞公。那么东虢国君的地位自然不会
低于郐国。《国语·郑语》中伯阳父的大段说辞过于引经据典,而且还将...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虢国史漫谈(转载)
前面我们提到,周桓王生前为了平衡郑庄公和虢公林父,将卿士一分为二。但是很快将
郑虢二君先后驱逐出朝廷。郑虢二君离开朝廷,不仅使得王室内部更加混乱,如果说之
前卿士还能代表天子主持天下的秩序,那么之后卿士也开始像周天子一样呈现出架空的
趋势。即使如此,畿内大臣们依然对于卿士之职的争夺乐此不疲。诸侯们开始寻求绕开
王室朝廷维持秩序的方案。在这样的形势下,齐襄公应运而出,谋杀鲁郑二君,灭掉周
桓王的亲家纪国,干涉卫国内政。其手段之凶残,令人发指,这股子狠劲儿不亚于西周
时代的周天子。齐襄公死后,作为齐襄公庶弟的齐桓公,也是有模有样地学着兄长的姿
态,借口鲁国收留了公子纠,对鲁国进行大举侵犯。齐鲁之间的争斗,成就了春秋史上
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曹刿。
曹刿与《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曹沫是同一个人。乃是鲁庄公侍卫出身,在鲁
国面临齐国攻击之际主动为鲁庄公出谋划策,建立国内抗齐统一战线,凭借一鼓作气挫
伤了齐国的锐气。齐桓公不甘心失败,又拉上宋国继续和鲁国交战。此时与郑国对峙多
年的宋庄公已经去世,其子宋闵公捷继位。鲁国借着宋国列阵未毕发起攻击,又打击了
齐宋联军。伴随宋国接连的败仗,重...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虢国史漫谈(转载)
这里略述一下舟之侨的结局,舟之侨投奔晋国之后,应该很快受到晋献公的重用,
成为晋军中的一位重要将领。可能也参加了后来的灭虢战争。二十八年后,晋文公统治
时期,舟之侨已经年过半百,依然在军中服役。晋文公的戎右魏犨由于在晋军占领曹国
之际,违背晋文公的禁令,私自侵犯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宅邸,被罢黜了戎右之职,改由
舟之侨接任。随后就是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大败楚人,在回国的途中,舟之侨不
知何故提前离开晋文公回到晋国,随武子士会接替了舟之侨之职。等到大军回归之后,
晋文公下令逮捕了舟之侨,以擅离职守的罪名处以军法。舟之侨在短暂地达到人生事业
的顶峰之后,迅速被打入地狱,舟之侨的家族自此在晋国就湮灭无闻了。
继续说大势。春秋史从大局来看,就是所谓华夷大防。华就是所谓诸夏之族,细分
的话又可分为姬姜姒任诸族联盟和祝融之族、殷商之族、嬴姓之族。姬姜姒任诸族联盟
以周人为代表,建立了西周王朝,在殷商王朝的基础上,完善了诸夏之族的基本政治架
构和礼仪制度,并设定了中原地区的全面战略部署和防御体系,但这个体系漏洞百出,
经犬戎的入侵而崩溃,从而使得周人的控制力全面衰退。祝融之族的代表楚人原本算是
前者的...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0533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商纣王为什么不分封诸侯
商的东征就好比亚历山大东征,征服下来的地盘当然归商王。
而周是偷袭得手,不是凭实力硬干的,所以为了尽快稳定局势,进行了分封,说白了就
是让你在外的殷军就地驻留,而朝歌你也可以自立一块地,但是我用三监把你圈起来,
然后慢慢的削弱你的实力。此外的一些分封,也都是为了稳定局势。
过了没多久,这些被分封的商人不就造反了么?但是毕竟实力严重受损,尤其是生产遭
到了致命的破坏,而盟主地位当然也已经易手,得不到联盟的经济支持。结果被周公等
人一一剿灭。
这一次周做得比较彻底。但是成王此时依然是弱势君王,虽然周打赢了,但不是他成王
打赢了。所以他当然也只好继续分封,分封给那些打仗的人士,什么周公一族啊,什么
太公一族啊,之类。
所以总而言之,周搞分封是因为周王不够强势。而商纣在被人背后捅刀子之前,还是挺
强势的,自然不用分封。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周背后捅刀子,商纣也许就可以完成大部
分秦始皇的功业,建立帝国了。
c*****1
发帖数: 3240
48
☆─────────────────────────────────────☆
oxthigh (老是肚饿) 于 (Thu Jul 19 12:20:36 2012, 美东) 提到:
欧洲的原始史料可比咱中国的丰富多了,只要你愿意去找
☆─────────────────────────────────────☆
romo (romo) 于 (Fri Jul 20 00:00:15 2012, 美东) 提到:
行为艺术? 欧洲没有老中那样的典藏制度, 古代历史基本靠编。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阿三, 阿三的文明程度科比欧洲高多了, 丫的历史还要靠大唐西域
记来还原。 像欧洲那样突然发现柏拉图的理想国几百万字巨著的厚脸皮程度, 棒子是
差太远了。

☆─────────────────────────────────────☆
Diaowai (Waiting for suckers rally) 于 (Fri Jul 20 00:17:59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算是闭着眼睛给母猪打口红的例子了。
你读过几部欧洲的“原始资料”?
我是看过几本欧洲古典历...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建文和燕王
因为你说的这段是私人著作,真要详细说,这个书的分量和曹阿瞒传之类的所谓“正史
”一样。不能说纯粹的野史,但是里面内容很大比例是野史。洪武31年8月周王就已经
被废了,建文元年朱棣反而要壮着胆子跑南京去?而且31年的时候朱棣奔丧,被一纸
诏书就给堵在外面不敢进京,反而到了建文元年开始对着建文张狂嚣张了?这不前后
矛盾么?还有,纪事本末说的是二月份去,不是三月份,(而且出处肯定就是纪事本
末,只有这本书上写了这个段子)四月份湘王就自焚了,三月份去建文不拿他开刀?
而且原本内容写2月份去了,五月份他老爹就忌辰周年纪念日了,三月份回北平,到了
北平都快四月了,不呆着等到老爹忌辰周年纪念日走,这不是明摆着不孝么?到了四
月朱棣反而不敢去了,说明早就防着侄子呢,二月份就算去肯定也是为了拖延时间的。
这个事儿说不是真的比较武断,但是朱棣去没去过南京很有待考察。至少明史,明实
录都没有这个段子。
f****i
发帖数: 9419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建文和燕王
FT,这一看就是没看过明史料的主儿,甚至连改元的规矩都不懂,或者说史料都看得少
。楼主说的这个段子和丧礼没一毛钱关系。是纯粹说朱棣在新皇登基的时候进京朝拜的
段子。建文在这之前一年八月就把周王废了,这个段子同年四月就废了N个藩王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