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夏就是甲骨文里的“人方”?
相关主题
放狗一搜,网上找到了甲骨文的夏字中国文明史就是西、南、东北文明逐鹿中原
秦始皇是满洲人。串联了几个先秦历史点
[合集] 夏代考古重大发现:“夏墟”遗址初步挖掘结束以小分队的形式攻击游牧民族
话说古时治水和夏人窝在陕西、河南[转载] 匈奴的兴亡 (序)
【新年征文】周宣王的“中兴”这个匈奴到底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啊
中原一千年之陶寺篇:寻"夏墟"找到陶寺匈、香等汉字的古代读音是否相似?
左衽 vs 右衽【转贴】关于匈奴的起源和Hun的来历,原作者:AleaJactaEst
夏和匈奴是什么关系?蒙古祖先传说的流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夏人话题: 东夷话题: 部族话题: 史记话题: 夏墟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u
发帖数: 343
1
下面这边文章里提出的观点,作者好像是北师大的,觉得比什么埃及说靠谱多了。
有说法认为现在彝族就是夏朝遗民的一支,古彝文即夏篆的流传。水族文字据说也可能
有部分是夏朝文字。
——————————————————————————
夏朝遗民流布情况概说
王 宁
夏朝的故国本在今山东省,这是于史有明证的,一些历史学家多主此说,如王国维
言:“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
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1]顾颉刚也认为夏人的“势
力范围大部分在山东” [2],杨向奎云:“夏在中世以前之政治中心实在今山东、河北
、河南三省间,而以山东为重点”[3],又云:“中夏以前,启以后夏之政治中心在今
山东,其势力及于河北、河南” [4];劳里云:“山东应是夏族初期活动地域,后来又
西迁。大禹治水活动主要是在九州中的兖州,豫州、徐州只有一部分,后来禹治水遗迹
遍及全国各地,这是后人把实在的历史逐步附会扩大而成的”[5]。笔者也曾经写过一
篇《夏国疆域新证》,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夏朝故国的位置和疆域范围[6],夏朝的故国
的确是以山东为中心,当是山东这个地方被称为“中国”或“九州”,也是大禹治水的
主要活动区域。
但是奇怪的是,周代以后的文献所记载夏人活动的地域有许多言在山西或陕西者,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其中有一段重大而隐蔽的历史事实——夏朝遗民的大规模长
途迁徙。关于这个问题,前人曾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皆不全面。如郭沫若云:“夏
民族当为中原之先住民族,然自遭殷人驱逐以后,这个民族往哪儿去了?有一部分(或
其全部)朝北方迁徙了。”[7]就笔者所见,朝北方迁徙的夏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
为实际上夏人的后裔四方都有,并非仅见于北方。今作此篇,拟对夏人遗民的流布情况
作一下全面的探讨。
那么,怎样判断哪些民族是夏人的后裔呢?笔者认为除了史有明文记载者外,凡是
夏人的后裔的部族,大都保存着有关夏禹诞生的传说或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也就是说
,凡是认为大禹是诞生于本族的民族,那么此族必定是夏人的后裔,因为这些都是关于
其祖先传说的孑遗,而禹即是夏民族的祖先。
下面就笔者个人所见,谈谈商汤灭夏后夏人的流布情况。
一、东 夷
《世说新语·言语》二十二云:“大禹生于东夷”,东夷是夏人遗民中势力较大的
一支,因为夏人的故国本来就在后来所说的东夷之地。
“夷”在殷墟卜辞中写作“尸”或“人”,卜辞中的尸方或人方也就是夷方,周金
文称为尸方,称东夷为“东尸”,称淮夷为“淮尸”,后来为了避免与尸主之尸相混,
就在下面加“二”作“仁”,后来仁被用为仁义字,则又另造一“夷”字代之,故人、
尸、仁、夷本同一字。《说文》:“夷,东方之人也”,故又名东夷,其实夷就是人,
夷人本居于山东一带,而今胶东、胶南一带方言仍然读“人”如“寅”,和“夷”非常
接近,在古音里,夷、人二字古音为脂真对转,音本相近。
把“夷”或“东夷”视为异族或少数民族的观念大概是从商代开始的,在夏代并没
有这个意思。我们不妨先看看商人对部族的称呼与自身的关系:商人对其它的部族无论
远近敌友,一概称为“方”,绝无它称,其称东夷为“尸方”或“人方”,即夷方,商
人则自称为“商方”。可见商代尚无以“夷”称四方民族之事,那么夏代也必然不会有
此观念。但是,就今所见到的《竹书纪年》关于夏代的记载中,除了斟寻和岷山等少数
几个部族之外(实际上这些部族的所在之地皆在东夷,据近代考古研究,其地的文化亦
皆属东夷文化),其它的部族全是“夷”,如:
(帝相)元年,征淮夷。
二年,征风夷及黄夷。
七年,于夷来宾。
后少康即位,方夷来宾。
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
夷、阳夷。
后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帝泄二十一年,加畎夷等爵命。
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8]
可见对这些部族无论敌友,一概称“夷”。原来,“夷(人)”实际上是夏人的自
称,夏之部族无论敌友远近,皆称为“夷”,犹商之称部族为“方”也。这些夷其实就
是夏王国的所属部族,并不是什么少数民族,这由帝发元年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即
可知道,盖帝发即位,其所属部族都来晋见新王,献舞以示祝贺也。其淮夷、风夷、黄
夷等就是淮人、风人、黄人,由商之例推之,夏代时夏部族必也是自称为“人(夷)”
,即夏人若夏夷。盖部族之称,夏曰夷,商曰方,周曰国,人、方、国从意义上讲是一
样的,故夏代并无夷夏之分,夷也不是什么异族异类。所以程德祺在《夏为东夷说略》
一文中认为夏人即是居于今山东的东夷人[9],确为不易之论。
汤伐夏桀,据《竹书纪年》,桀居于斟寻,地在今山东潍坊西南五十里德斟城,故
汤帅师一路东进[10],最终在今鲁西的济宁一带打败了夏桀的军队,即《齐侯镈》《钟
》铭文上说的“剪伐夏嗣,败厥灵师”。但是汤并没有在山东立住脚,而是匆匆收兵回
亳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汤虽然打垮了桀的主力军队,使一些夏人部族被迫迁
徙,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夏人部族留在山东没有迁徙,他们共以殷人为入侵的仇敌,这些
夏人数量众多,尚武善射,势力强大,汤自知仅凭“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11]在
山东这块地方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就匆忙收兵。但从此以后,商人便成了众方国的盟主
,汤也就“代夏朝天下”[12]了。这时,商人把残存在东方的夏人一概称为“人”,因
为夏人自称为“人”,称之为“人方”,郭沫若云:“夷(人)方者,山东半岛之岛夷
及淮夷也。”[13] 因为这时夷人不服商人的统治,双方经常发生战争,是死对头,所
以商人把人(夷)方视为异类异族而敌视之、鄙视之。因此,以“夷”称边远的少数民
族的观念实际上是从商代开始产生的,而“东夷”这个词大约是产生于春秋时期。
夏人在故国的遗民——东夷,是夏遗民中势力较大的一支,自从汤伐桀以后,就一
直与殷人为敌,战争连年不断,据《竹书纪年》,殷仲丁、河亶甲时曾征蓝夷,殷墟卜
辞中记载武丁时期妇好、攸侯喜征伐尸方,到了帝乙、帝辛时期开始大规模征伐人方,
留下来的卜辞极多,郭沫若说“帝乙十祀曾征夷方,经时甚久”[14],但是帝乙的时代
没有征服,真正征服东夷的是帝乙的儿子帝辛,即商王纣(受),后来也称他殷纣王。
商王纣倾尽国力,扫平了东夷,并把大批的夷人掳为奴隶,《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引
古本《大誓》曰:“纣有亿兆夷人亦(大)有离德”,此言纣有亿兆夷人,就是纣平定
东夷后掳来德俘虏,说有“亿兆”不免夸张,但是可以想见数量一定很多。当然,夷人
没有全部被掳走,被掳走只能是少数,大部分夷人及其部族还是幸存了下来,依旧生活
在山东一带,不过已经臣服于商王朝。到战国时人作的《禹贡》里仍记载有岛(一作鸟
)夷、嵎夷、莱夷、淮夷、和夷等夷人。
对于商王纣来说是很不幸的,他平定东夷这项厥攻甚伟的大业完成之后不久,周人
见他国力耗尽,便趁虚而入,纣王措手不及,只好把掳来的大批夷人奴隶武装起来去抵
抗周人,但夷人痛恨殷人,不愿意为纣卖命,就是《大誓》中所说的“纣有亿兆夷人亦
(大)有离德”的意思,结果自然是打败了,殷商灭亡,故《左传·昭公十一年》说“
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商与东夷的战争贯穿了整个商朝的历史,是夏、商斗争的延续。
二、西 戎
《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尚书纬帝命验》曰:“修己山行,见流行,意感栗然,生
姒戎文禹。”郑玄注:“禹生戎地,一名政(文)命。”
《黄氏逸书考》辑《河图著命》曰:“修己见流星,意感生帝戎文禹,一名文命。”
可知戎人亦以自己为禹之后。
戎人中较有名的是犬戎,郭沫若云:“犬戎与夏民族同祖”[15],其实不但同祖,
而且是同族。原来“戎”与“夷”一样,亦人也。戎、人二字皆日母字,实是一声之转
,夷、戎都是“人”的声转,盖方言不同而发音各异,今胶东、胶南一带读人如夷,而
山西一带读人如戎,此其力证矣。戎人本来是夏人之一部,自称曰人,夏桀战败之后,
很大一部分夏代的方国部族向西北或西方大迁移,因为方言不同而音变为戎。
戎的部族很多,见于《竹书纪年·殷纪》的就有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
始呼之戎、翳徒之戎;见于它书的有犬戎、西戎、己氏之戎、北戎、山戎、允姓之戎、
怀姓之戎、伊洛之戎、骊戎等等,都是居住于西或西北的部族,他们从商代开始就和商
人、周人经常发生战争,直到周亡。其居住也比较分散,势力较大的是犬戎和鬼戎,大
约即卜辞中的狗方和鬼方(周金文或作畏方),是商人的敌对方国。
西戎中比较有名的还有羌族,《说文》:“羌,西戎,羊种也。”段注:“《商颂
》:‘自彼氐羌’,《笺》云:‘氐羌,夷狄国在西方者也。’《王制》曰:‘西方曰
戎。’是则戎与羌一也。……《广韵》、《韵会》、《史记索隐》作‘牧羊人也’,学
者多言牧羊人为是,其实非也。”殷墟卜辞和周代金文中没有“羌”字,那个被解释为
“羌”的字实际上应该是“苟”,也就是“狗”的本字,金文中或用为“敬”,不是“
羌”。卜辞中有“絴方”,“絴”字象羊颈带索之形,音详,此或即“羌”之初文,羌
本牧羊人,故其字象羊带颈索之形,意为驯服羊,所以卜辞中的“絴方”可能就是羌方。
《史记·六国年表》曰:“故禹兴于西羌”,《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帝王世纪》
曰:“伯禹……长于西羌,夷人”,《新语·术事》曰:“大禹出于西羌”,羌族主要
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故今四川一带仍有大禹诞生的传说,蜀地杜宇、开明
、鳖灵治水的故事,也是根据鲧、禹、启的故事改编而来的。有学者以为是“以羌族为
主建立夏王朝”[16],其实并非如此,羌族只是夏民族中的一个部族罢了,因夏朝灭亡
而自中土迁于西方,其路线当是先迁于西北陕、晋、甘一带,而后由西北又迁入四川、
青海一带。
三、北 狄
狄是指生活在北方或西北的少数民族,故又称“北狄”。狄字或又写作翟,先秦文
献中二字常通用无别。笔者认为“狄”字也是“人”字之音变。“狄”古音在定母锡部
,舌头音,而今山东半岛方言中读“人”的儿化音“人儿”正是舌头音,和“狄”的发
音殊似。又“夷”字古音在脂部,余母字,亦是舌头音,且锡、脂二部元音相同而可通
韵,故夷、狄二字为准双声,实一声之转。故知夷、戎、狄所出一源,皆人之声转。
北狄部族中势力最大的是猃狁,后称匈奴,《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猃
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传》:“猃狁,北狄也。”《笺》:“北狄,今匈
奴也。”《史记·匈奴列传》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
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索隐》:“张晏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又
乐彦《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
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其言夏后苗裔,或当然也。故应劭《风俗通》曰:
‘殷时曰獯粥,改曰匈奴。’又晋灼云:‘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韦
昭云:‘汉曰匈奴,荤粥其别名’, 则淳维是其始祖,盖与獯粥是一。”乐彦的说法
应该是比较接近事实的,应当是夏亡之后,桀的子裔淳维带领一部分夏人逃到了西北,
称为獯粥,周代叫做猃狁,汉代叫做匈奴,其实都是一个民族,郭沫若云:“所谓昆夷
、犬戎、鬼方(即怀姓戎)、荤粥、熏鬻、猃狁、休浑、匈奴,均一音之转,前人已言
之。由上三证则夏民族被殷人驱逐后,多逃往北方,殆是事实。”
[17]又《礼记·明堂位》言有“五狄”,《周礼·职方氏》言有“六狄”,《尔雅·释
地》言有“八狄”,李巡《尔雅注》云:“五狄,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
曰单(当做箄)于,五曰白屋”,但是殷人卜辞中没有这些名目,由卜辞观之,殷人最
主要的敌人来自西北,西北之敌国能确知的有十数国,其最强大者土方、贡方和苟(狗
)方。
郭沫若云:“卜辞中习见之土方与贡方必为猃狁之部族无疑”[18],又云:“土方
之疆域盖在今山西北部,或包头附近也。是则土方当即猃狁之一大部。猃狁于《诗》称
朔方,金文《不娸簋》又称驭方。朔、驭、土古音均在鱼部,则土方当即朔方、驭方。
知此,则所谓土方即是夏民族,夏字古音亦在鱼部,夏、土、朔、驭一也。”[19]至秦
、汉则称匈奴,又称“胡”,胡古音亦在鱼部,亦夏、土、朔、驭之字的音变。
土方,即夏方,关于这个问题,胡厚宣有专文《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详论之,
认为“土通杜,杜通雅,雅通夏,是土即夏也”[20],信而有徵。而贡方当即猃狁,“
贡”的写法乃是上工下口,象小酒杯放在器皿中贡献之形,此即贡献之贡的本字,后来
被用为方国字,甲骨文又借“工”为之,后来又更造一“贡”为之。贡古通赣,孔子的
弟子子贡古书或作子赣,赣与猃、玁等字古音皆在谈部,读音相近,所以贡方即是猃方
或玁方,也就是猃狁,王玉哲有《卜辞贡方即玁狁说》一文详论之[21],因此,笔者认
为土方当是夏民族之主力迁于西北后之国家,仍然用其故国之名,他并不是猃狁,而贡
方亦是夏民族迁于西北的一支,就是后来的猃狁,因为根据卜辞记录,土方在商王武丁
时期已经被商人征服,并占领了其土地,大概是其中有一部分并入了贡方,成为猃狁,
而土方本身并非猃狁也。
苟方即狗方,卜辞中的“苟”乃是“狗”字的象形,或释为“羌”,是不正确的。
狗方应该就是后来的犬戎,《山海经》中即有对犬戎的记载,认为是黄帝之苗裔,有犬
戎国,又叫犬封国,据郭璞注也叫狗封之国,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民族,晋地的犬戎即为
姬姓。童书业说:“观晋地姬姓犬戎、骊戎之例,及与周通婚之申戎(西申)等,似为
夏族西迁之二大支,入居戎地,与戎族杂处,习俗文化相互交流,其族长又有入居戎地
为其君长者,故取‘氐’、‘羌’之名化之为‘姬’、‘姜’。”[22]
郭沫若以为土方的位置是在山西北部或包头附近,但笔者认为其地最初应当是在山
西南部或中部,故山西有“夏墟”之称。
关于“夏墟”,郑杰祥曾有一段论述,兹引于下:
“大夏、夏墟所在,《汉书·地理志》及《左传》杜预注以为在晋阳,即今山西太
原市附近,但《史记·晋世家》云:‘(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
,故曰唐叔虞。’《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
子所封。’清人顾炎武、近代丁山、徐旭生、顾颉刚等先生均主此说,是知古夏墟当在
今黄河与汾水以东的翼城地区。另外,翼城以南的安邑古代也称为夏墟,《史记·吴太
伯世家》:‘乃封国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集解》引徐广曰:‘在河东大阳县
。’《索隐》又说:‘夏都安邑,虞仲都大阳之虞城,在安邑南,故曰夏墟。’所谓‘
大夏’和‘夏墟’就是夏人长期聚居或都邑的故墟。”[23]
得此三“夏墟”之所在,已大体可知夏人北迁之经过:盖夏人在山东被商汤击败之
后,其一些主要部族便北渡济水(今黄河下游一段),逆流而上,进入山西,现在安邑
一带驻扎,此地离殷人较近,目的是便于找机会反攻,重新打回故土。但此后在与殷人
的战争中屡屡失利,此时离殷人近反而成了威胁,只好北迁至翼城一带,后来又受到殷
人的压迫,又北迁至今太原一带。商朝后期,夏人在受殷人压迫的同时,又受到周人的
威胁,所以只好再次北迁,进入今蒙古、甘肃等地。夏人在安邑、翼城、太原等地聚居
的时间较长,留下了大量的夏文化遗迹,所以自殷周以来,人们多以为夏人的故国是在
山西,并把夏遗民聚居过的地方称为“夏墟”了,其实是误解,那只是夏亡后夏朝遗民
聚居之地,因为他们仍然称自己为夏,所以其地仍称“夏墟”,严格地说那是“后夏墟
”,而非夏王朝的故国。
这部分北迁的夏民族的势力亦甚强大,而且是其中坚力量,在商代一直想反攻回来
,所以经常侵伐殷商,故殷墟卜辞中记载与西北之敌的战争极多,令商人十分头疼,但
是夏人也没有达到目的。真正实现重霸中原目的的夏人就是周人,周人本来是夏民族的
一支,夏亡后随夏诸方国迁入西北,到了周文武之时伐商成功,重新入主了中原。他们
的策略就是先投靠大商,然后在大商的支持下与其它夏代遗民的戎狄开战,扩大势力,
然后伺机征伐殷商,终于成功。但是他们和其它夏裔部族如猃狁等结下了仇怨。这部分
仍然是戎狄的夏人便在周代则寇周,秦代则击秦,汉代则掠汉,与中原统治民族的战争
连年不断,但这时他们侵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掠夺人口和生活资料,重霸中原的目的早
抛到脑后去了。
据《史记·匈奴列传》,匈奴之先曾名山戎,则知古人亦视之为“戎”,在先秦古
籍中甚至有戎、狄不别的现象,如《竹书纪年》曰:“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
戎,俘二十翟(狄)王”,上明言是伐“鬼戎”,下却又说所俘的是“翟王”,可见其
将戎、狄视为一族,皆夏之遗民也。
四、南 越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曰:“禹以下六世而得帝
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春秋祠禹墓于会稽。”是
在少康之时,夏人已经对越地进行开发,夏桀被商汤打败后,也是逃到越地并死于此,
《史记·夏本纪》云:“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正义》:“《
括地志》云:‘庐州巢县有巢湖,即《尚书》成汤伐桀放于南巢者也。’《淮南子》:
‘汤败桀于历山,与妹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国语》云:‘满于巢湖’。
”其地正当越地。这部分逃来的夏民与原至此开发越地的夏民合并,成为春秋战国时代
越人的祖先。
五、夏裔十二国
《史记·夏本纪》曰:“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
、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襃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此十二国即夏之遗民所封者。
1、夏后氏:《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夏亭故城在汝州郏城县东北五十四
里,盖夏后所封也。”在今河南临汝之郏县。
2、有扈氏:《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雍州南鄠县,本夏之扈国也。《地
理志》云:‘鄠县,古扈国,有户亭’。”在今陕西鄠县境。郑杰祥以为“古有扈氏实
生活于今郑州市以北的原武镇一带。”[24]此国原当居于黄河下游,后迁入陕西者。
3、有男氏:《史记索隐》:“《系(世)本》男作南。”《水经注·江水二》云
:“《周书》曰:‘南,国名也。男氏有二臣,力均势敌,竟进争权,君弗能制,南氏
用分为二南国也。’按:韩婴《叙诗》云:‘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吕氏春秋》
所谓‘禹自涂山,巡省南土’者也,是郡取名焉。”郑杰祥据《路史后纪》四认为“当
在今南阳盆地或长江、汉水之间。”[25]
4、斟寻氏:《史记索隐》云:“《系本》寻作鄩。……张敖《地理记》云:‘济
南平寿县,其地即古斟寻国。’”其地实在今山东潍坊西南。按:另有鄩邑,在今河南
巩县西南,今或有学者以此为斟寻故国,其实大误,《说文》:“鄩,周邑也。”即周
大夫鄩肸之封邑,与夏裔之斟寻不相干也。
5、彤城氏:《史记索隐》云:“按周有彤伯,盖彤城氏之后。”其地在今陕西华
县境。
6、襃氏:亦称有襃,《国语·晋语》:“周幽王伐有襃”,注:“襃,姒姓之国
。”《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曰:“襃国故城在梁州襃城县东二百步,
古襃国也。”在今陕西勉县东南。而《路史》则以为在今河南息县北襃信集。
7、费氏:《路史·国名纪·夏后氏后》云:“费,今河南缑氏,滑都也。”在今
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东南。
8、杞氏:《史记·周本纪》云:“武王封大禹之后于杞”,《正义》引《括地志
》云:“汴州雍丘县,古杞国。《地理志》云:‘古杞国理此城,周武王封禹后于杞,
号东楼公,二十一代为楚所灭。’”杞国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今山
东昌乐县东南;杞文公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
9、缯氏:《左传》作鄫,《世本》云:“夏少康封少子曲列于鄫,春秋时为莒所
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说文》云:“鄫,姒姓国,在东海。”在今山东
苍山县西北,又或作曾。又有鄫国,在今河南方城一带,然非姒姓之国。
10、辛氏:《世本》云:“辛氏,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遂为辛氏。”
又云:“莘氏,用国为氏,禹后,姒姓。文王妃家。”《水经注·河水》云:“河水又
迳郃县城东,……故有莘邑矣,为太姒之国。”在今陕西合阳县境。案:有莘即有辛,
又作有◎(上新下女)、有侁,其故国非在陕西,而当在今山东。证之者,《楚辞·天
问》曰:“成汤东巡,有莘爰及。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王逸注:“言汤东巡狩
,从有莘氏乞匄伊尹,因得吉善之妃,以为内辅也。”但今所知有莘在陕西,而汤都在
亳,今安徽亳州一带(或曰在河南偃师的西亳),而有莘正在其西,不当言东巡也。可
知古代的有莘必定是在亳之东,今山东有莘县,当与古有莘国有关。
11、冥氏:《世本》云:“冥氏,分封用国为氏。”《路史·后纪》十四注引《春
秋公子谱》曰:“鄍出姒氏,则冥即鄍也。”《说文》:“鄍,晋邑也。《春秋传》曰
:‘伐鄍、三门’是也。”许慎所引《春秋传》见《左传·僖公二年》,杜预注:“冥
,虞邑,河东大阳县东北有颠軨阪。”在今山西平陆县北。
12、斟戈氏:《史记索隐》曰:“斟戈氏,按《左传》、《系本》皆云斟灌氏。”
《水经注·巨洋水》云:“应劭曰:‘寿光县有灌亭。’杜预曰:‘在县东南,斟灌国
也。’……薛瓒《汉书集注》云:‘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东郡灌是也。’”按
:斟戈即斟灌,戈、灌古音为歌、元对转,读声相近而假也。其地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北。
以上夏裔十二国(氏),所居分散,盖其所居或为故国,或为迁居之地,或为新封
之采邑,故散乱如此也。
六、在楚国的夏之遗民
有一件事颇值得注意,即一些记载鲧、禹、启、太康、少康等夏朝历史传说最多的
书籍,如《山海经》、《楚辞》、《归藏》之类,几乎都是楚人的作品,楚文化中夏文
化的含量很高,殊为可怪,但仔细推求,却有其因由。
吕振羽曰:“夏人完全被商族奴隶主集团战败后,他们这一系的人,一部分就沿豫
西而入了今日的湖北荆襄一带(楚初居湖北秭归、荆门一带),渐次又扩至湖南,这一
部分人,在一个长时的过程中,又有一支沿长江东下而直抵今日的江浙。在殷朝国家的
长期年月中,又不断有南去的,如太伯、仲雍一样。他们到达今长江流域以后,又与原
住民逐渐融合,而成为春秋时的楚人、吴人、越人等。到了两湖及江浙的,后来与原住
民融合后,便根据其原来带去的神话传说,加以修改,因而一说他们是‘禹’的后裔,
又说他们是‘后稷’的后裔。”
[26]所以,“在楚人和越人中都有夏人的成分,而且后者是起主导作用的。”[27]
吕先生所说应该是不易之论。笔者认为里面还有一部分夏朝遗民的东夷人。前面说
过,纣王平定乐东夷,掳掠了“亿兆夷人”为奴隶,但不久殷商就为周人所灭,一部分
殷人和东夷奴隶变成了周王朝的臣民和奴隶,而“另一部分的殷人和他们的同盟民族则
被压迫到江淮流域,即殷纣王所开拓出来的东南夷旧地,便成为宋、楚、徐等国。终周
之世南北都是对立着的。”[28]这一部分逃到楚地的殷人带走了大批的东夷人,也就是
夏朝的遗民,后来成了江淮流域诸国包括楚国在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东夷人夏文
化带到了楚地,后来与殷商文化、周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形成了灿烂瑰丽的楚文
化。所以,战国时代的楚人作品中常见夏人的传说也就不足为怪了。
七、结 语
综上所述,夏为商所灭后,其遗民之流布情况已可得大概:没有迁徙的夏人部族留
在山东故地成为东夷,其势力强大,殷末为纣王所灭;一部分向北或西北迁徙,成为北
狄诸部族;一部分由西北向西发展,成为西戎,居于巴蜀等地;向南迁徙的一部分成为
越人的祖先;另有一部分陆续流徙到楚地,成为楚人的组成部分;还有一些夏氏族接受
了周的分封,成为杞等一些姒姓小国,与统治民族混居于中土。所以,汤灭夏之后,殷
人实际上只是占有了中原地区,而其四周仍然是夏人的势力,所谓四方之戎狄蛮夷都是
夏人的后裔,实处于夏人的包围之中。
夏人迁徙到新地,便用故国的山川地理名称来命名新地,其国名亦仍其旧,正如杨
向奎所言:“古人迁徙往往把旧居的地名也放在新居,有些山川河流的名称亦可以任意
搬迁”[29],所以今山西、山西、四川等地的一些山川地名有许多是夏之遗民从故国山
东带去的。此后,夏之故墟山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纣王灭东夷,使东夷诸国遭受
重创;周灭商以后,周公东征,东夷再受践伐;武王封师尚父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对
原来的东夷故地进行重新开发,其人民有大半不是东夷人了,如鲁国,其主要人口是殷
民六族,而且对当地夷人“变其俗,革其礼”[30],使东夷文化逐步走向湮灭;后齐人
灭莱,使最后一个东夷部族被消灭,夏民族在山东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除了一些传
说和零散的历史记录外,夏朝故国的痕迹在齐鲁大地上被抹煞殆尽。而夏人的新迁地却
相对比较稳定,历商及周,累计千年,使夏文化的遗迹得以留存并被人们所认识,此正
如汲黯所云:“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31],因而后人径直把夏人的新迁地山西称为
“夏墟”,并认为夏人是产生于西方,此实本末倒置之见,因为这应该属于“后夏文化
”,不能与夏代的“夏文化”等同视之也。
注 释:
[1]《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第451-452页 中华书局1959年6月
[2]《顾颉刚选集·中国古代史述略》第114页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
[3] [4]杨向奎《评傅孟真〈夷夏东西说〉》 中国先秦史学会编《夏史论丛》第156页
齐鲁书社1985年7月
[5]劳里《也谈涂山地望》 载《齐鲁晚报》1992年6月9日三版
[6]王宁《夏国疆域新证》 载《枣庄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又见智识学术网http://www.zisi.net/htm/ztzl/zggds/2006-07-07-35162.htm
[7][15][17][19]《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夏禹的问题》第306页
、第307页、第307页、第308-309页 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8]本文所引《竹书纪年》皆据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2月
[9]详见程德祺《夏为东夷说略》 载《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第3辑;关于夏与东夷
的关系问题,请参阅拙文《夷夏关系新论》 载《东岳论丛》1994年第6期,又见中国先
秦史网站http://www.zgxqs.cn/data/2006/0630/article_836.htm
[10]关于汤伐夏桀之战的线路分析,详见拙文《夏国疆域新证》。
[11]见《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
[12]见《史记·夏本纪》
[13] [14] [18]《郭沫若全集》考古编2《卜辞通纂》第12页、第12页、第440页 科学
出版社1983年6月
[16]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32页 巴蜀书社1992年8月
[20]胡厚宣《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 《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9年8月
[21]王玉哲《卜辞贡方即玁狁说》 见中国甲骨文献库·方国地理类
http://www.cn-oracle.com/vol.php?kind=10
[22]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第251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
[23][24][25]郑杰祥《试论夏代历史地理》 载《夏史论丛》第275-276页、第276页、
第276页
[26][27]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第185页、第184页 三联书店1961年12月
[28]《郭沫若全集》历史编2《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第13页 人民出版社
1982年9月
[29]杨向奎《评傅孟真〈夷夏东西说〉》 载《夏史论丛》第152页
[30]《史记·鲁周公世家》
[31]《史记·汲郑列传》
1995年11月3日(初稿)
2006年8月19日(修订
R***a
发帖数: 41892
2
这个和埃及说啥的不矛盾啊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下面这边文章里提出的观点,作者好像是北师大的,觉得比什么埃及说靠谱多了。
: 有说法认为现在彝族就是夏朝遗民的一支,古彝文即夏篆的流传。水族文字据说也可能
: 有部分是夏朝文字。
: ——————————————————————————
: 夏朝遗民流布情况概说
: 王 宁
: 夏朝的故国本在今山东省,这是于史有明证的,一些历史学家多主此说,如王国维
: 言:“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
: 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1]顾颉刚也认为夏人的“势
: 力范围大部分在山东” [2],杨向奎云:“夏在中世以前之政治中心实在今山东、河北

n*******u
发帖数: 343
3
埃及说的一大理由不是在中土找不到夏和夏文化的存在么?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和埃及说啥的不矛盾啊
H******7
发帖数: 34403
4
这个假设不太靠铺:
凡是夏人的后裔的部族,大都保存着有关夏禹诞生的传说或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也就
是说,凡是认为大禹是诞生于本族的民族,那么此族必定是夏人的后裔,因为这些都是
关于其祖先传说的孑遗,而禹即是夏民族的祖先。
n*******u
发帖数: 343
5
为什么不靠谱?我觉得挺合理的阿

【在 H******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假设不太靠铺:
: 凡是夏人的后裔的部族,大都保存着有关夏禹诞生的传说或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也就
: 是说,凡是认为大禹是诞生于本族的民族,那么此族必定是夏人的后裔,因为这些都是
: 关于其祖先传说的孑遗,而禹即是夏民族的祖先。

H******7
发帖数: 34403
6
土共都自称成吉思汗的后代了,自称大禹后代的肯定也很多冒牌货。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靠谱?我觉得挺合理的阿
h*i
发帖数: 3446
7
这个假设事先就排除埃及论了,所以不合理。
埃及论如属实,信大禹的不一定是大禹后人。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靠谱?我觉得挺合理的阿
w***u
发帖数: 17713
8
这下好了,二里头这个二里岗-安阳一线西边的被排除在夏之外了,东夷这个夏的本源
被打散包围了整个商了。夷狄戎越都是人,就商不是人了。
c*****1
发帖数: 3240
9
夏还不好比对,但是不代表中国文明是无本之末,商文化是中原龙山的继续,从宫殿,
墓葬的型制到器物的类型都是一脉相成。当然这其中不少新的技术和风气引入,有从当
时小“中原”之外的中国其他文化而来的,比如良渚,山东龙山文化来的鸟图腾和玉文
化,也有从现在中国之外其他地区的文化传播来的,比如青铜器制作和麦作农业。正是
融合了这些文化要素才迎来了中国进入历史时代的第一次大繁荣。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埃及说的一大理由不是在中土找不到夏和夏文化的存在么?
a****t
发帖数: 7049
10
下面这个看了就不用再看了,北师大就这水平?
人读淫都出来了。。东北淫啊?
人上古读nyin,夷上古读lyi,尸上古读hlyi,前者和后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东尸淮尸啥的明显是个自己叫自己hlyi或lyi的部落,商就用了个同音字转录,后来总
算根据人家的武器造了个字“夷”(甲骨文里:弓+矢)。
尸下面加个二也不可能和“仁”有关系,因为尸写法和人/亻不一样。谁知道为什么加
个二,最可能的还是为注音:“二”读nyis。

文称为尸方,称东夷为“东尸”,称淮夷为“淮尸”,后来为了避免与尸主之尸相混,
就在下面加“二”作“仁”,后来仁被用为仁义字,则又另造一“夷”字代之,故人、
尸、仁、夷本同一字。《说文》:“夷,东方之人也”,故又名东夷,其实夷就是人,
夷人本居于山东一带,而今胶东、胶南一带方言仍然读“人”如“寅”,和“夷”非常
接近,在古音里,夷、人二字古音为脂真对转,音本相近。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靠谱?我觉得挺合理的阿
t*n
发帖数: 14458
11
"古人迁徙往往把旧居的地名也放在新居"
其实现代也有这种现象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下面这边文章里提出的观点,作者好像是北师大的,觉得比什么埃及说靠谱多了。
: 有说法认为现在彝族就是夏朝遗民的一支,古彝文即夏篆的流传。水族文字据说也可能
: 有部分是夏朝文字。
: ——————————————————————————
: 夏朝遗民流布情况概说
: 王 宁
: 夏朝的故国本在今山东省,这是于史有明证的,一些历史学家多主此说,如王国维
: 言:“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
: 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1]顾颉刚也认为夏人的“势
: 力范围大部分在山东” [2],杨向奎云:“夏在中世以前之政治中心实在今山东、河北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蒙古祖先传说的流变【新年征文】周宣王的“中兴”
关于甲骨文金文的误区中原一千年之陶寺篇:寻"夏墟"找到陶寺
匈奴据说是夏桀王的残余.左衽 vs 右衽
汉人的起源,这儿误导的信息太多了夏和匈奴是什么关系?
放狗一搜,网上找到了甲骨文的夏字中国文明史就是西、南、东北文明逐鹿中原
秦始皇是满洲人。串联了几个先秦历史点
[合集] 夏代考古重大发现:“夏墟”遗址初步挖掘结束以小分队的形式攻击游牧民族
话说古时治水和夏人窝在陕西、河南[转载] 匈奴的兴亡 (序)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夏人话题: 东夷话题: 部族话题: 史记话题: 夏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