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业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u
发帖数: 144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本焕老和尚禅七开示选录Zz
疑情
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
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
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
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
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
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
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
”——我明明知道自己念佛,那么这个念佛的究竟是谁呢?在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就提
倡“念佛是谁”这个疑情,就是教你在“念佛是谁”这四个字上面去来回地、反复地“
参”……。
禅宗中还有“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疑情。总而言之,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
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不论用哪一法门,都是为了降伏其心。降
伏什么心呢?就是降伏我们尘劳、烦恼、无明、贡高、嫉妒、人我、是非这一切一切的
心。为什么要降伏这些心呢?因为这些心,都是我们生死的根本。我们从无量劫到今天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
☆─────────────────────────────────────☆
Ylsu (Yisu) 于 (Mon Apr 16 21:53:32 2012, 美东) 提到:
疑情
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
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
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
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
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
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
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
”——我明明知道自己念佛,那么这个念佛的究竟是谁呢?在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就提
倡“念佛是谁”这个疑情,就是教你在“念佛是谁”这四个字上面去来回地、反复地“
参”……。
禅宗中还有“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疑情。总而言之,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
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不论用哪...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3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知道,提放,转到
你这一步,看来是可以起步了: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昨天,我感觉我已经穷尽了waichi,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Sep 14 19:33:41 2002) WWW-POST
>如果看完了,知道心行和心向,然后呢?有什么用处么?
如果真了解了, 就能时刻当下同时明辨, 1.业相(我之所遇之事物), 2.业识(相对所遇
事物之觉知), 3.思想(由相对所遇事物之觉知 "所" 引至之分柝及定义), 4.心行(从1.
2.
3.攀缘 "取舍" 行为). 5.心向(心早己立之决定或认定).
才能时刻 "明心"(4.5.), 又能避免惑而当4.5.为一心, 5.为 "真" 心, 4.为 "妄" 心.
"明心" 后才算 "开悟", "开悟" 后, 才能真正修解脱道, 以 "心" 修解脱道, 或以 "
心"干自己决定干的事, 否则 "口说" 有干没干, "行动" 上有干没干, 这有干和没干, 同
样是胡说八道, 梦中行, 惑中事而已.
---
这可比喻成, 来了A-J十个仙女(1.业相), 我也...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4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知道,提放,转到
你这一步,看来是可以起步了: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昨天,我感觉我已经穷尽了waichi,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Sep 14 19:33:41 2002) WWW-POST
>如果看完了,知道心行和心向,然后呢?有什么用处么?
如果真了解了, 就能时刻当下同时明辨, 1.业相(我之所遇之事物), 2.业识(相对所遇
事物之觉知), 3.思想(由相对所遇事物之觉知 "所" 引至之分柝及定义), 4.心行(从1.
2.
3.攀缘 "取舍" 行为). 5.心向(心早己立之决定或认定).
才能时刻 "明心"(4.5.), 又能避免惑而当4.5.为一心, 5.为 "真" 心, 4.为 "妄" 心.
"明心" 后才算 "开悟", "开悟" 后, 才能真正修解脱道, 以 "心" 修解脱道, 或以 "
心"干自己决定干的事, 否则 "口说" 有干没干, "行动" 上有干没干, 这有干和没干, 同
样是胡说八道, 梦中行, 惑中事而已.
---
这可比喻成, 来了A-J十个仙女(1.业相), 我也...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5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4/30 修行记录

发信人: robbin (robbin), 信区: CiYun
标 题: 反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9 19:57:35 2011, 美东)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昨天,我感觉我已经穷尽了waichi,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Sep 13 22:48:25 2002) WWW-POST
>从其他方面呢?
先不要其他方面, 我们不要急慢慢来.
>我观察了啊,是同时体会的,不是先这个,后那个.
你这是 "观察", 是体会. 但我要你做的是 "反观", 不是体会对相.
比如说我家中, 穾然出现十位仙女, 我当然同时见了, 她们有穿没穿衣服我也知道,
我坐着也没干什么. 这叫 "观", 这叫 "观察", 这叫 "体会".
不过 "反观" 是:
我借外境去了解自己的 "取舍喜好" (心向与心行), 然后我知道, 这一秒我看a, 她眼
睛真漂亮, 这一秒我看b, 她身材身裁真棒, 这一秒我看c, 哗!完美极了,........不过
我喜欢
d, 因...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6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反观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Yun 俱乐部 】
发信人: robbin (robbin), 信区: CiYun
标 题: 反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9 19:57:35 2011, 美东)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昨天,我感觉我已经穷尽了waichi,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Sep 13 22:48:25 2002) WWW-POST
>从其他方面呢?
先不要其他方面, 我们不要急慢慢来.
>我观察了啊,是同时体会的,不是先这个,后那个.
你这是 "观察", 是体会. 但我要你做的是 "反观", 不是体会对相.
比如说我家中, 穾然出现十位仙女, 我当然同时见了, 她们有穿没穿衣服我也知道,
我坐着也没干什么. 这叫 "观", 这叫 "观察", 这叫 "体会".
不过 "反观" 是:
我借外境去了解自己的 "取舍喜好" (心向与心行), 然后我知道, 这一秒我看a, 她眼
睛真漂亮, 这一秒我看b, 她身材身裁真棒, 这一秒我看c, 哗!完美极...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196
7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清海胡编乱造自己的神奇出生,自相矛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9 20:42:42 2009, 美东)
识缘名色, 名色缘识, 即识攀缘色身, 和受想行识, 色身与受想行识
又缘识, 互相影响, 互为因果.
识缘名色此识, 本就是心.
有即业, 即名色.
>而不是“取”和“有”互为因果吧,“取”的因是“爱”,是对五蕴的喜
>贪造成了妄见执取
识缘名色此识, 本就是心, 识(心)攀缘色身, 和受想行识, 就是心去取.
取的原因当然是心之所爱了, 心他不爱则不会去取.
没有分别.
b******a
发帖数: 215
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专业名词科普求助
八识 对应 什么识 是: 心 心向 心行 心识 业识?
修根行的时候,是那一识对那一识的操作?
禅定 于8识中 是那些 识 发生了 什么样的变化?
与禅定种中起观 是那些 识 发生了 什么样的变化?
观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命根也就是心,这是那一识看那一识?
观见了如何破?
请大家有亲身体会的指教一下,看书看到的也可以教教我,谢谢
c***h
发帖数: 2262
9

因如何产生果?
‘业’是如何作用的?
SeeU法友前面贴过南传更精细的解释,如下
不过,如果没有禅修实际观察到这种现象,
我相信还是模模糊糊看不懂,我也看不太懂。以下我说的不一定正确。
大抵上是,”业”又更细的分成 1 “思”(业的核心)、2善心与不善心
“思” 推动了整个后续行动,因为行动而产生果报。
你说 因要如何产生果? 这又回到”业”(“思”),因为”业”的作用。 伤脑筋。
要再细看……
整个说来,有因未必有果。要有缘,才会有果。
什么是”有缘”? 缘起法就是告诉你, 什么是”有缘”
-- 无明 行 识 ….爱取有 生老病死
“业”这看起来很像缘起法 无明缘“行”(身口意) ,那个”行”
(或者更核心的说 ”思” )
佛陀驳斥耆那教主尼干子(大雄),
佛陀说 “行”是以”意”为主角而发动,不是以”身”为主角而发动
这个”意”,看起来就是这里说的(”思”+善心不善心)。
不知对不对。可能要请教SeeU法友。
“因如何产生果” ?
亲自”见缘起”时,就知道。
四念处中,法念处会以四圣谛为所缘,也就是观察四圣谛,
其中,苦集,苦灭,可以观察缘起法,见缘起缘灭,苦与...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轮回与业力相续的细微机制,在佛法体系里,只能谈名色(名色包括一切有为法)。前
后生的色法不相续,就只可能是名法了。名法中,识是心王,是阿毗达摩的通说。是在
六识之内,还是七识、八识,可以考虑。
主张唯识的,也不是说有个东西一直绝对存在在那里。如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
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唯识的特点,要说相续时就说八识、种子识,要
说生灭时就说种子。自己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我也认为这些不是修行的重点。不过唯识学重视法相分别,增长明辨能力,对止观境界
有详细、深刻的描述,还是有好处。
c***h
发帖数: 2262
11

因如何产生果?
‘业’是如何作用的?
SeeU法友前面贴过南传更精细的解释,如下
不过,如果没有禅修实际观察到这种现象,
我相信还是模模糊糊看不懂,我也看不太懂。以下我说的不一定正确。
大抵上是,”业”又更细的分成 1 “思”(业的核心)、2善心与不善心
“思” 推动了整个后续行动,因为行动而产生果报。
你说 因要如何产生果? 这又回到”业”(“思”),因为”业”的作用。 伤脑筋。
要再细看……
整个说来,有因未必有果。要有缘,才会有果。
什么是”有缘”? 缘起法就是告诉你, 什么是”有缘”
-- 无明 行 识 ….爱取有 生老病死
“业”这看起来很像缘起法 无明缘“行”(身口意) ,那个”行”
(或者更核心的说 ”思” )
佛陀驳斥耆那教主尼干子(大雄),
佛陀说 “行”是以”意”为主角而发动,不是以”身”为主角而发动
这个”意”,看起来就是这里说的(”思”+善心不善心)。
不知对不对。可能要请教SeeU法友。
“因如何产生果” ?
亲自”见缘起”时,就知道。
四念处中,法念处会以四圣谛为所缘,也就是观察四圣谛,
其中,苦集,苦灭,可以观察缘起法,见缘起缘灭,苦与...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2
轮回与业力相续的细微机制,在佛法体系里,只能谈名色(名色包括一切有为法)。前
后生的色法不相续,就只可能是名法了。名法中,识是心王,是阿毗达摩的通说。是在
六识之内,还是七识、八识,可以考虑。
主张唯识的,也不是说有个东西一直绝对存在在那里。如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
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唯识的特点,要说相续时就说八识、种子识,要
说生灭时就说种子。自己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我也认为这些不是修行的重点。不过唯识学重视法相分别,增长明辨能力,对止观境界
有详细、深刻的描述,还是有好处。
a*******g
发帖数: 867
13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三 实我法见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依《成唯识论》释我法义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分析佛法里面对于世俗的认知,对于自我和法的概念有什么样的看
法。我们了解到它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它是我们对于自我以及法的一个幻觉或错觉。那
么这个幻觉和错觉是怎么产生的?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一起来分析一段论文。如《成唯识论》卷一说:“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
由假立,非实有性。我谓主宰,法谓轨持,彼二俱有种种相转。我种种相,谓有情、命
者等,预流、一来等。法种种相,谓实、德、业等,蕴、处、界等。转,谓随缘施设有
异。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大意是说:无论是
我们世俗的语言所说的我和法,还是圣教当中所说的我和法,所有这一些名言概念,都
是依于语言文字而假立的,所以并没有实有的我和法,并无实有的物可以作为此名言概
念的对应,在名的背后并没有一个所指的实在的不变的物作为名所指的义。这就是《成
唯识论》的中心观点。那么要去证明这一点,就需要进一步的说明,既然世间、圣教都
c*******n
发帖数: 3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怀瑾谈佛法的基本道理Z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26d780102dr9s.html
讲到底,佛法的基本道理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每次念到这四句话,我个人都会感到惭愧,能够做到多少,实在是没把握。
「诸恶莫作」已经太难了,这还是消极的行善;「众善奉行」是积极的行善,真菩萨行
一定要做到。前两句是讲外在的行为现象。
第三句「自净其意」是讲内在,是根本的道。
「自净其意」不是自空其意,净不等于是空,意念做到了一切皆空还只是小乘罗汉境界
,落在一边。在禅宗讲就是「担板汉」,只看到空,没看到有。如果一动念,空的清净
境界没有了,那不算是真定。
菩萨的戒定慧就在作人做事当中,乃至上入天堂,下入地狱,念念都在定中,不怕起心
动念。因为起心动念的念头是净的,至善的,也等于《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
前三句都做到了,就什么经典也不用研究了,那就是佛法了。所以第四句说「是诸佛教
」。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
怎样才叫作学佛呢?“我随一切如来学”,释迦牟尼佛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
...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七八九识
依经典,只有八个识,并没有第九个,请参考 :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
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众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余之七识
;由是凡夫执为所作能作内我。」
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卷2:「大众部中名根本识。如树依根者,谓根本识为一切识
根本因故;譬如树根茎等总因,若离其根,茎等无有。阿赖耶识名根本识,当知亦尔。」
大乘阿毘达磨契经:「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j*******1
发帖数: 182
16
庚二、(修安忍)分二:辛一、认嗔境;辛二、真修安忍。
辛一、(认嗔境):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我不乐意自己和亲友遭受痛苦,为他人轻蔑,听受当面的粗恶语与背后毁谤的卑鄙言词
,但是对于敌人却刚好相反。
在进入“真修安忍”前,我们要先对自己嗔恨境进行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生嗔的
原因为他人“行我不欲”与“挠吾所欲”,该偈从不欲与所欲的对境上,再进行阐述。
有我执的凡夫众生,他们不希望、不乐意的对境,总括起来,不外乎有四种:历苦、遭
受轻蔑、闻受粗语、鄙语,而且由于众生强烈的我所执,他们对自己的亲友眷属,也不
希望遭受这四种不欲之境。如果自己和亲友遭受到这些不欲境,马上就会生起忧恼,大
发嗔恚。相反,有我执的凡夫,对仇敌有“敌对”、“相反面”的分别念,因而总是希
望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如果有人阻碍敌人遭受这些,他们也会因此而大发嗔恨。从
字面上解释本颂的内容,就是上述的八种不欲与四种所欲,共十二种嗔境。
再深入本颂的内容,详细地分析,有些讲义中说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
境。从不欲上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7
17
一 、 中 国 与 发 达 国 家 存 在 显 著 的 知 识 差 距
中 国 是 一 个 工 业 化 后 来 者 , 发 动 工 业 化 时 间
晚 , 工 业 化 水 平 极 其 低 下 , 曾 显 示 出 极 大 的 发
展 差 距 。 建 国 五 十 年 来 , 中 国 经 历 了 迅 速 发 展
, 特 别 是 从 一 九 七 八 年 以 来 进 入 经 济 起 飞 阶 段
, 大 大 缩 小 了 与 发 达 国 家 和 世 界 人 均 GDP水 平 之
间 的 差 距 。 中 国 与 欧 洲 人 均 GDP相 对 差 距 由 一 九
九 二 年 的 八 · 一 五 倍 缩 小 为 五 · 三 倍 , 与 美 国
人 均 GDP相 对 差 距 由 十 九 · 八 倍 缩 小 为 八 · 八 倍
, 与 世 界 人 均 GDP相 对 差 距 由 四 · 二 倍 缩 小 为 二
· 零 倍 。 这 表 明 , 中 国 在 缩 小 与 发 达 国 家 差 距
方 面 显 示 出 现 代 化 追 赶 模 式 特 徵 。 然 而 , 中 国
却 与 发 达 国 家 存 在 著 巨 大
r****n
发帖数: 7315
1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2-28修行记录

谢谢。我有得到利益阿。去除了误会,对你有了更多一点的了解。
我对用词敏感,是被waichi打怕了。
因为waichi完全了解我的修行情况,所以我也真的就是很少说啥了。我自己对自己的进
程也不是十分清楚,有些我也的确不想说。简言之,我现在在禅定上下功夫。心还不能
长时间清明,也就是说会发生陷入业识一段时间后才觉察而回。念佛有助于发现陷入业
识。我对第一念‘我’的出现有了一定认知,某种程度上可以识别。对毫无间断的‘业
’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了解。
waichi离开前至少三次明确让我修禅定,并说‘使劲努力’修不成禅定。所以,我现在
也没有硬压着自己静坐。前段时间甚至有些天不到1小时。现在好点。感觉静坐的时候
还是有时候比以前定了。近日的单盘也有助益。
生活上,更加轻松,很少有争执了。工作也积极努力,眼界看开。 我觉得这些和修行
分不开。
另外,我终于心以修为更重了。不是那末在waichi身上了。
O******1
发帖数: 13088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南怀瑾“还精补脑”之法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OckhamT1 (奥卡姆剃刀), 信区: Wisdom
标 题: 南怀瑾“还精补脑”之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9 21:20:29 2014, 美东)
须知心地风光,是活泼泼的,不干枯的。真到啪嗒一下,破了初关的人,颇不容易,真
为难得。倘若果能如此,这一关的功用变化来了,现在姑且不说试听看。总之:由破初
关而得定的人,渐渐渐渐地,身体如果原有宿疾,便百病丛生了。内部原有病根的话,
各种病都给你发出来,头痛的就头痛得更厉害,背痛的背痛得更厉害,有疮的,疮发得
更快,有毒的一身发烂、发痒、发酸、发麻。因为这个时候,色身气质变化,剥复之机
来了。一张皮被剥了一样。剥与复,两个字是卦名,《易经》上的卦名,剥极了,要坏
到极点,反是没有精神,反是枯槁了,反是瘦了,反是……
古人到达这个情形,他不在乎的,只管修道不管别的。现在的人医学常识发达,三
天没有大便,哎呀!该要大便中毒了;又一样,哎哟,该是有病了。你看现代人修道,
对于这个身体看得比什么都贵重,什么叫做“生死以之”?根本没有这个精神。尤其是
医学发...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3088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怀瑾“还精补脑”之法
须知心地风光,是活泼泼的,不干枯的。真到啪嗒一下,破了初关的人,颇不容易,真
为难得。倘若果能如此,这一关的功用变化来了,现在姑且不说试听看。总之:由破初
关而得定的人,渐渐渐渐地,身体如果原有宿疾,便百病丛生了。内部原有病根的话,
各种病都给你发出来,头痛的就头痛得更厉害,背痛的背痛得更厉害,有疮的,疮发得
更快,有毒的一身发烂、发痒、发酸、发麻。因为这个时候,色身气质变化,剥复之机
来了。一张皮被剥了一样。剥与复,两个字是卦名,《易经》上的卦名,剥极了,要坏
到极点,反是没有精神,反是枯槁了,反是瘦了,反是……
古人到达这个情形,他不在乎的,只管修道不管别的。现在的人医学常识发达,三
天没有大便,哎呀!该要大便中毒了;又一样,哎哟,该是有病了。你看现代人修道,
对于这个身体看得比什么都贵重,什么叫做“生死以之”?根本没有这个精神。尤其是
医学发达了,半吊子的医学知识大家都会一点点,也不是真医生,多少都看了报纸,懂
了一点医学常识,那个报纸有些宣传的理论,他就把它真当医学理论。嗨!他顾虑身体
不得了喽!没有那个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其实真正懂医学的常识,这又蛮好,尤其学
医的,这个可以...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3088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怀瑾“还精补脑”之法
须知心地风光,是活泼泼的,不干枯的。真到啪嗒一下,破了初关的人,颇不容易,真
为难得。倘若果能如此,这一关的功用变化来了,现在姑且不说试听看。总之:由破初
关而得定的人,渐渐渐渐地,身体如果原有宿疾,便百病丛生了。内部原有病根的话,
各种病都给你发出来,头痛的就头痛得更厉害,背痛的背痛得更厉害,有疮的,疮发得
更快,有毒的一身发烂、发痒、发酸、发麻。因为这个时候,色身气质变化,剥复之机
来了。一张皮被剥了一样。剥与复,两个字是卦名,《易经》上的卦名,剥极了,要坏
到极点,反是没有精神,反是枯槁了,反是瘦了,反是……
古人到达这个情形,他不在乎的,只管修道不管别的。现在的人医学常识发达,三
天没有大便,哎呀!该要大便中毒了;又一样,哎哟,该是有病了。你看现代人修道,
对于这个身体看得比什么都贵重,什么叫做“生死以之”?根本没有这个精神。尤其是
医学发达了,半吊子的医学知识大家都会一点点,也不是真医生,多少都看了报纸,懂
了一点医学常识,那个报纸有些宣传的理论,他就把它真当医学理论。嗨!他顾虑身体
不得了喽!没有那个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其实真正懂医学的常识,这又蛮好,尤其学
医的,这个可以...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22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Re: 关于敏感、共修等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OfQingWu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OfQingWu
标 题: Re: 关于敏感、共修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6 21:38:05 2009,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关于敏感、共修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9 04:10:46 2007)
>可是就我观察,她不是无的放矢,“来个纯氧气你也可说是怪气
>”,但她不是对所有人都采取这种“敌视”的态度。她和一些人
>共修,就一点事儿也没有,没有张冠李戴的乱来迹象。
你哪有什么观察力呢. 你能观察业识? 与因果?
>。。。我有点了解了,一切都是心造,心看重觉受,把它作为评判修行等级的标准,那
>就拿觉受说事。有人身体干净,吃素干净,表面修行精进打坐多的,就被判归同类,遇
>此类人身体就不会有任何反应。反之为异类,遇异类人身体就出现各种不适反应,这反
>应甚至与对方身体或修行情况丝丝入扣,...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3
吴业坤
据香港媒体报导,吴业坤(坤哥)昨天(1月5日)前往商台宣传,提及最近人气爆红,身价飚升,有传他商演酬劳狂升12倍高达6万元一场,他表示:“报道出街后,由于经理人放假,我还没能打电话确实。我相信会有调整一定会有,但只要有人请我唱歌,我就会很开心。(工作邀约变多?)暂时没有特别多,月中举行的签唱会也是一早就谈好的,无所谓,因为专辑推出两个月,我真的很想为粉丝签名。”
妈妈态度正面 没有不愉快
人红自然是非多,近日吴业坤的家庭背景被起底,有传他的爸爸因有第三者而跟妈妈离婚,令他的妈妈一手养大他跟妹妹,其间还要申请综援维持家计。吴业坤用“潮文”回应:“现在已经再没有申请综援,‘儿子生性病母倍感安慰’,但我妈妈无病。其实报道出街后,妈妈没有不开心,她比我更加正面。我跟大家分享童年事,只要是事实,不需要正面或者负面去评价,当故事去说。以后我不会讲太多家庭事,想妈妈可以宁静过生活。(爆红代价?)不敢说自己红,所有事都有两面,很多前辈都问候我,希望我可以保持本质。”
独自承担 希望勿再谈论父母
吴业坤也在Instagram上载一张全黑图,留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认为每个家庭有自己的问题,作...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24
邪见是十恶业中问题最大的一个
《佛藏经》中讲:“十不善中邪见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见者垢常着心。心不清净。
”严格说来我们平素的执著妄想均是从我见、人见出发。都非正见。普通人想要解脱修
行,都要放弃不正确的见解,遵循世尊的教导,哪怕是开始依然有人我是非,但是只要
坚持不懈,定有脱离轮回的一天。就如经典所言“一切凡夫都无正见,但有随顺正见。
得柔顺忍。”如果连世尊的教导都不能尊从奉行,那么修行难以有所成就。
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有人生来就能了达佛法大意,正见灼然。有人则理念不正、被种种
邪说纠缠。这是什么原因所致,而我们又怎么能够种下正见之因,获得佛法之益呢?
世尊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其中的原由: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一者不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
有这么十种原因能够导致邪智的果报。这十种原因导致的是邪见、理念错误、执著于不
正确的道理的果报。第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请教有智慧的善知识。学习佛法一定会有疑问
。这是肯定的。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没有怀疑、困惑、不解。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
候,一定要寻找这个答案。询问能够解答疑惑的善知识。这一点十分重要。没有疑惑、
解惑的过程,难以拥有正见智慧。
...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1037
25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转载] 唯识浅谈(转载)
你看原文这一段: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都是我的错误认识,为什么我看这是张桌子,别人看这也是张
桌子?这是因为这世界是我们的共业所感,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人的执着交织在一
起共同营造了这么一个世界。刚才说我们都是自己给自己无形中编织了一套谎言,
那么这套谎言就是我们大家所共同“维护”的,达成一致,谁也不戳穿它,共同为
这谎言的出发点——执着服务。实际上若细究起来,这张桌子一百个人看就会有一
百个样儿,都不会相同,只不过都在语言上达成了一致而已。
这段回答的不错,但也说明作者承认有我和别人的区别。虽然没有明说,也可以看
出有我的识和别人的识的区别,至少这里提到了“我们所有人的执着”。
即使抛开原文不看,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自己的认识和别人的认识是不相同的,也
不会自动沟通,除非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
唯识论把识以外的一切都看作虚幻,却唯独要把自己并不清楚的别人的识看成实在,
其实是出于宣传的需要。否则别人都是虚幻,你又何必来宣传佛法呢?
c***h
发帖数: 2262
26
善哉SeeU法友肯为我解释唯识。
如果7识8识是在第六识”意识”内,再细分,倒也无妨。
我还有个疑问,
名色是有为法吗?
如果无”色”,是否”名”就不存在? 两者互依。
如果如上这样,死后,”名”就不存在吗? 六识就不存在吗?
如果如上这样,岂不是死后就没有7识8识?
r****n
发帖数: 7315
27

看不懂。没有说7,8识是6识的啥啊。
总体上可以说识(意识),但是6识,7识,8识都是有特指的。
c***h
发帖数: 2262
28
善哉SeeU法友肯为我解释唯识。
如果7识8识是在第六识”意识”内,再细分,倒也无妨。
我还有个疑问,
名色是有为法吗?
如果无”色”,是否”名”就不存在? 两者互依。
如果如上这样,死后,”名”就不存在吗? 六识就不存在吗?
如果如上这样,岂不是死后就没有7识8识?
r****n
发帖数: 7315
29

看不懂。没有说7,8识是6识的啥啊。
总体上可以说识(意识),但是6识,7识,8识都是有特指的。
M******a
发帖数: 6723
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4f18960101grcn.html
天祥阿比甲当嘎
曾国藩三千步里惊天识人秘术,已基本失传!
天祥阿比甲当嘎 http://blog.sina.com.cn/tianxiang77 2014-02-10 16:45:12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
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
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
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
道:“在散步时,那三个人我都看过了,第一个低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的人,可以
给他保守的工作;第二个喜欢作假,在人面前很恭敬,等我一转身,便左顾右盼,将来
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第三个人双目注视,始终挺立不动,他的功名,将不在你我
之下,可委以重任。”
后来三人的发展,果然不出曾氏所料,而第三人就是开发台湾有功的刘铭传。
缓行三千步,不过一小时的光景。就这一小时的光景,决定了三个人的命运。有人
也许要说,这曾国藩,也太绝对了吧。其实,一个人的品性...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46
31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Re: 自我观察的重要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自我观察的重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01:07:53 2009)
我就再进一说, 要有 “刹那定” 的之前:
首先必需要能 "安", 而且是有禅定力, 但是是不 "入" 禅定的
"慧定", 亦即指, 你必需 "起码" 坐中能 "刹刹" 不漏的, 可明
辨, 业识, 心, 心识, 心向, 心行, etc其各独立现起, 与各一切
同时现起, 当中能分别各各而不惑, 此时, 才能正式开始修
可有实义的 “刹那定”, 因为自 "性", 本就无间的心识, 心向,
心行, 心, 是快速变易, 如你连自己之变易都看不清而莫辨,
却妄想有 “刹那定”, 有能力在业识快速变易中, 看清 "每刹"
之变易之业识, 正好对应了上哪个快速变易的心识, 心向,
心行, 或心. 这肯定是个天大笑话.
v*******e
发帖数: 171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防魔要诀(转)

呵呵,我这两招都是和WAICHI学的,具体细节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有机会问他的好:)
我还是认为--这事情没法自己想--就我所学的,我才知道,没证的人,自己很难
想出那样的解释.--人类只能用这个世界的思维概念理解想象佛经中的某些话.
事实是,在我学的时候,哪怕别人说出来,我都不能马上理解,要扳半天习惯思维.
别听那"物不可得"的废话--你眼前的计算机,是否可得--就在这瞬间!看谁敢说
不可得还能说圆了? (呵呵,是能说圆的)
^^^^^^^^^^^^^^^^^^^^^^^^^^^^^^^^^^^^^^^^^^^^
识和性还是得分开吧,性是心的功能,阿来也识是了解真心的一种识.
比如心有"闻性", 和物(也是心产生的,物为心造)接触(也是创造物的过程)产生闻识.
这个不能混. 6性本无区别,合称心性自性.
所以啊来业识说"就是"自性...这个不妥吧,窃以为,呵呵.
佛法是一元论,这个世界所指的心物不二,另立一真心,通摄并超越这个世界哲学
说的心和物...所以你还用唯心唯物衡量佛法,不是小孩用好人坏人衡量CLINTON?
这个南怀谨讲过.
不能自己猜,只能自己证悟才能说
W****i
发帖数: 56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念處經
>禅修者不要压抑念头,要任念头自然生起,自然消失。
>这种看到念头生起与消失的过程,可以启发实相般若
>(真实智慧)的生起。
Ha ha....... 反反复复说些人人知的当成高深. "全文" 却
只有念书而欠了 "真实分辨" 之处, 和 "次第".
这只个过是观 "业识" 的过程, 而此所谓观, 是 "能观", 本
身就是 "识蕴", 而非那 "刹哪定" 的实相般若 "心". 这个
是修专注禅, 所谓观照, 只是以 "能观" 看念头动, "能观"
在刚开始的时候是 “一” 处的 “一”, 择一而不转,无间的
不离此所择之 "能观",能观是单一的所缘, 制心于能观.
你的观, 你的身心所有升起的现象, 只是不同对象的 “寻
伺”. 是把六识之 "识" 当成了是 "观".
把看 "识" 流转当成是 "观", 当成是修 "刹那定", 就超搞
笑了.

==
对付自欺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表演, 然后指出任其左闪右避,
并不时的又再指出一下, 于是有人看到他的自欺,有人看到了
他的逗笑.
Runsun: 结合对自己的观察认识,我基本确定我最近时间的突
破和转变,其实是已证须陀洹果,也就是初果阿
a**u
发帖数: 8107
34
☆─────────────────────────────────────☆
runsun03 (runsun) 于 (Thu Apr 8 19:14:50 2010, 北京) 提到:
在佛陀制定的沙弥十戒里,第十戒是:不捉持金银宝物,也叫金银戒。此戒乃因佛陀认
为金银货币易使人增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终为钱财所束缚。所
以,为了破除贪心佛陀对出家人而制定了这条戒。
在《北传杂阿含经第九一一篇》里记载,佛陀告诉一位长者说:「主张沙门比丘可
以接受并储蓄金银宝物是清净的说法并不正确,我从未这么说过,这也不符合法义,当
然会受到谴责。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沙门比丘若是接受并储蓄金银宝物就是不清净!
不是出家沙门应该有的行为,更不是出家佛弟子应有的行为。」
最后佛陀还告诫诸比丘:「比丘们,从今日起,如果你们需要的是木头,就应该向
在家人表明需要的是木头;如果需要的是草,就应该表示需要的是草;如果需要的是车
乘,就要表明需要的是车乘;若是需要人力服务,就应该表示需要的是人力服务。千万
不可擅自接受金银宝物的供养!」手不捉金银戒是佛陀亲自设立的僧...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初业清净
转自台大狮子吼网站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欝低迦①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
!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如上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佛告欝低迦:「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但於我所說法,不悅我心,彼所事業亦不成就
②,雖隨我後,而不得利,反生障閡。」
欝低迦白佛:「世尊所說,我則能令世尊心悅,自業成就,不生障閡。唯願世尊為我說
法,我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如上廣說,乃至「不受後有。」如是第
二、第三請。
想要入道,應先淨其初業,然後修習梵行爾時,世尊告欝低迦:「汝當先ⓒ淨其
初業③,然後修習梵行。」
欝低迦白佛:「我今云何淨其初業,修習梵行?」
佛告欝低迦:「汝當先淨其戒④,直其見⑤,具足三業⑥,然後修四念處。何等為四?
內身身觀念住,專精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身觀念住,
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廣說。
時,欝低迦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時,欝低迦聞佛教授已,獨...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46
36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Re: zt《大念住经》修行原则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zt《大念住经》修行原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5 13:11:03 2009)
>禅修者不要压抑念头,要任念头自然生起,自然消失。
>这种看到念头生起与消失的过程,可以启发实相般若
>(真实智慧)的生起。
Ha ha....... 反反复复说些人人知的当成高深. "全文" 却
只有念书而欠了 "真实分辨" 之处, 和 "次第".
这只个过是观 "业识" 的过程, 而此所谓观, 是 "能观", 本
身就是 "识蕴", 而非那 "刹哪定" 的实相般若 "心". 这个
是修专注禅, 所谓观照, 只是以 "能观" 看念头动, "能观"
在刚开始的时候是 “一” 处的 “一”, 择一而不转,无间的
不离此所择之 "能观",能观是单一的所缘, 制心于能观.
你的观, 你的身心所有升起的现象, 只是不同对象的 “寻
伺”. 是把六识之 "识" 当成了是 "观".
把看 "识" 流转当成是 "观", 当成是修 "刹那定", 就超搞
笑了.
=
q****u
发帖数: 1421
37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谁最近实修了
1. 看见美女这是业识;受业识干扰,念佛之念断了,这叫产生杂念;
不受业识干扰,念佛之念相续不断,这不叫有杂念。
2. 决定念佛。从始至终,只此一决定。如果又决定不受业识干扰,
这是产生有别于决定念佛的另一决定。

识打
可以
q****u
发帖数: 1421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苦心不苦
“心空”类似这样的词语太抽象了,这样的描述除非有高手能以心知心才能了解你在讲
什么。我觉着采取下面这个体系说会比较清楚。
有相法行,如念佛号,决定念佛号,不断立相同的决定而显心。同时觉知“心”,“业
识”,“能念”,“所念”,等等。觉知之后,观察妄我所立之处。再配合应机的无相
法行破除妄我之惑。破除一层进入下一层,直至究竟除妄征得无我。
以上这个体系,比较起来是不是更加清楚?比如你说的“执着的思维并不是我的思想”
,这里说的究竟是以“所(业识、佛号)”为我,还是以能思想能念之意根为我呢?
r****n
发帖数: 825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freeman

这些什么业相,业识的定义,本身都是一种混乱,而且有严重误导。如果你要学佛法,
就去学佛法的定义,而不是waichi的这些混乱定义,
阿弥陀佛,还有佛陀这个名号,是意识假立出来的,是个概念,它们本身不是任何的五
蕴,也不是有为法,也谈不上生灭,所以不适合作为修观的所缘。
在南传当中,修观的所缘,必须要是究竟真实法,必须要是五蕴,而绝不能是概念法。
有三种性质的法
1,涅槃,它是究竟真实的无为法。
2,五蕴,它是究竟真实的有为法。
3,概念法,它是假立出的概念,是虚幻的。
想蕴和识蕴,都是具体的意识行为的,本身有生住灭的三相特征。
佛号属于意识的内容,而不是意识行为本身。
如果要修毗婆舍那,需要尽量避开概念法,而关注生灭性的五蕴有为法。
z**********e
发帖数: 22064
4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柳栋:解析林立果(下)
(接前文)
第三节:「林立果兵变」PK「光绪变法、12月党人、德国军官等兵变」
德国军官施陶芬贝格的妻子,在回答10岁小儿子的疑问(「父亲为什么要刺杀敬爱的元
首」?)时,说道:「为了德国」。是的,德国的「7·20兵变」军官是为了德国;「
12月党人」的兵变是为了俄国;「光绪变法」中的士大夫们是为了中华。
笔者要问:林彪父子的兵变计划,是为了中国吗?还是名义上为了中国,为了人民,为
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只是为了一家及一个政治小集团的,权力,利益,地位?
现在,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光绪变法、12月党人、德国军官等兵变」的政治人格与政
治诉求:
虽然文化传统不同,文明体属性不同。但是三国参予兵变者却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1·起先,他们都是忠诚于朝廷、沙皇、元首的。可是,当他们接受了新的思维、新的
历史潮流趋向,和认清了本国的严峻形势,及预见到灾难性恶果后。他们作出了新的选
择,即推翻现有的王朝,与干掉或最高权力者。以求改变政局,拯救国民,结束灾难。
参与「7·20兵变」中一位德国高级军官曾经说过:希特勒的失败,是德国人的灾难。
希特勒的胜利,则是人类更大的灾难!
2·当他选择兵变的时...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46
41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Re: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31 23:52:03 2008)
是. 修行一切皆以 "心" 为本, 一切需指向 "心".
所谓杂念, 是指你 "心" 自主决定要进行某事的此念,
却被转移了或参杂了. That clear?
因此:
>>>: 杂念是除了心一境这个境之外的境。
"杂念" 非 "心一境性" 之外的境.
坐中 "心一境性" 之外的境是 "业识".
"心" 失去 "原来自主的决定" 而跑题, 被转了往 "业识"
跑去, 这种 "心" 他的行为才是 "杂念".
That clear? If clear, then we goto next.
念头就是意识, 又何来硬弄个所现的相?
q****u
发帖数: 1421
42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qingwu]打坐记录 Jan15-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qingwu]打坐记录 Jan15-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5 03:44:56 2012, 美东)
下午,开始坐了20多分钟,困了睡了小会儿,起来坐了1个多小时。
困的时候其实也是能够继续下去的,不过想着正好午休会儿就睡了。在困中坚持,
决定越发要单纯,不单纯的话,感觉心力难以聚焦,越发不容易撑下去。
睡起来坐中,佛号每字按照一定的频率推出,推出时感觉呼吸和舌部的动作不要掺
和进去的好,纯用意念佛。注意坐姿使呼吸自然顺畅。坐中佛号的升起我感觉是有
保障的,按照频率不容易忘失佛号。
字与字之间的这个空间,是佛号生灭的过程,观之。注意不要被发生的现象给牵引
乱了,发生的现象有:a. 当下念的这个佛号的字在意念中断不了,这时按照频率,
该推出下一个字的时候自然推出;b. 当前这个佛号的字还没有灭掉的时候,思想出
溜到后面的佛号上,这时不乱,继续观察等待当前的这个字结束后,再推出后面的
字;c. 见其它妄念业识,这是...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43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谁最近实修了
那么,突然看见一个苹果,那一刹怎么知道你的注意力是在苹果还是在观光?其他根
上业识突然来了,你都能见到,你怎么分辨注意力在观光还是在其他的业识上?也许
这些在散心的时候还不能了解?
d******y
发帖数: 3668
44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Re: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31 23:52:03 2008)
是. 修行一切皆以 "心" 为本, 一切需指向 "心".
所谓杂念, 是指你 "心" 自主决定要进行某事的此念,
却被转移了或参杂了. That clear?
因此:
>>>: 杂念是除了心一境这个境之外的境。
"杂念" 非 "心一境性" 之外的境.
坐中 "心一境性" 之外的境是 "业识".
"心" 失去 "原来自主的决定" 而跑题, 被转了往 "业识"
跑去, 这种 "心" 他的行为才是 "杂念".
That clear? If clear, then we goto next.
念头就是意识, 又何来硬弄个所现的相?
y***i
发帖数: 11639
45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5-31 修行记录
倒不是会错得这么惨,但无法界定保持观光,和控制业识的界限,轻易的就会变成控
制业识。只能尽量让自己放松。但光放松,没有观光落脚点还是不行。
q****u
发帖数: 1421
46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老参怕昏沉
有个现象A,我们看到A时,会产生不舒服的业识B,我们内心强烈的要求A消失,这
个过程中会产生不舒服的业识C。
C比B更让人烦恼。消除或减弱这个烦恼是尽量保持觉观。知道发生了什么,过程中
是谁在不舒服呢?
S******0
发帖数: 227
47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我理解,心识是自己当下造的,业识是以前的影像。
记得前面有人说,即使简单念佛号,也不能分清是自己当下心念出来的,
还是以前的业遗留的。如果这样,就很难深入下去。
因为持佛号也要时刻用心的。是否时刻用心,也是个反观的过程。
在念佛号这个法门下,最容易区分这两个东西。
这些东西只是大概清楚,说实在的,我开始re那个问题的时候,
并没有意识到会有那么多不同意见。
判断别人的事情,我是不敢再多说了。实在没那能力。
即使这么个简单的法门修行,也是内外配合才成的,内是自己,
外,就是waichi,你如果真的实行,他源源不断地输送力量。
你什么要知道这个?
那个经历给我的体会是:说自然懂是对的,但是只是一半对,
另一半是,你必须按一定法门老实修,才能自然懂更多的东西。
所以别人不解释,就是想让人自己修到自然懂。
这是第一个台阶。
自然懂了自己的心理过程后,当然更容易控制,
以便做你要做的事情。那又是第二次的老实修。
l*****g
发帖数: 2311
4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4/30 修行记录

”只
心喜欢,心向着某个仙女是心向。
‘心行’因为受到‘妄心’,‘业识’的影响因而会选择错误的行动(心行)。
‘心向’也可受到‘妄心’,‘业识’的影响因而偏离‘初心’。
没有明心的时候你,尽管‘真心’喜欢,可是,因为分辨不出来真心,或是妄心,所以
‘你(妄)’的确会‘会不知道还搞错’。
真心喜欢,妄心喜欢都会导致心行。基于真心的心行,心向是会导致真正的‘快乐’。
基于妄心的心行,心向是不会导致真正的‘快乐’。也就是选错了仙女的情况。
这个是robbin的马甲。
qxc说得对。
l*****g
发帖数: 2311
4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4/30 修行记录

”只
心喜欢,心向着某个仙女是心向。
‘心行’因为受到‘妄心’,‘业识’的影响因而会选择错误的行动(心行)。
‘心向’也可受到‘妄心’,‘业识’的影响因而偏离‘初心’。
没有明心的时候你,尽管‘真心’喜欢,可是,因为分辨不出来真心,或是妄心,所以
‘你(妄)’的确会‘会不知道还搞错’。
真心喜欢,妄心喜欢都会导致心行。基于真心的心行,心向是会导致真正的‘快乐’。
基于妄心的心行,心向是不会导致真正的‘快乐’。也就是选错了仙女的情况。
这个是robbin的马甲。
qxc说得对。
q****u
发帖数: 1421
50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4/30 修行记录
1. 美女A与B(业相)
2. 眼见美女A与B(眼识,业识)
3. 由2而产生更多其它的思想(比如看到B是长头发->长发飘飘,偶喜欢)
4. 在1、2、3中来回往复
5. 决定取A
坐中持一决定(5),反观(4)之过程,护持决定不变,明白(4)是心行、是妄心,明白
(5)是心向、是真心。
若在(4)中,取B,这是决定变了;因为长发飘飘而取B,这是动机变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