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难陀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r
发帖数: 42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四
复次普光焰藏主火神得悉除一切世间暗解脱门。普集光幢主火神得能息一切众生诸惑漂流
热恼苦解脱门。大光遍照主火神得无动福力大悲藏解脱门。众妙宫殿主火神得观如来神通
力示现无边际解脱门。无尽光髻主火神得光明照耀无边虚空界解脱门。种种焰眼主火神得
种种福庄严寂静光解脱门。十方宫殿如须弥山主火神得能灭一切世间诸趣炽然苦解脱门。
威光自在主火神得自在开悟一切世间解脱门。光照十方主火神得永破一切愚痴执着见解脱
门。雷音电光主火神得成就一切愿力大震吼解脱门。尔时普光焰藏主火神承佛威力。普观
一切主火神众。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精进力  广大亿劫不思议
为利众生现世间  所有暗障皆令灭
众生愚痴起诸见  烦恼如流及火然
导师方便悉灭除  普集光幢于此悟
福德如空无有尽  求其边际不可得
此佛大悲无动力  光照悟入心生喜
我观如来之所行  经于劫海无边际
如是示现神通力  众妙宫神所了知
亿劫修成不可思  求其边际莫能知
演法实相令欢喜  无尽光神所观见
十方所有广大众 
g**r
发帖数: 425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如来现相品第二
此品以下正宗分。以举果劝乐生信分。有六品经。初教起因缘一品已竟。次说法仪式有二
品。兹一品来也。是当分方便。先现相为远方便。后三昧品为近方便。今初一品有六段。
一众海同请。二光召有缘。三所召云奔。四现瑞表说。五称扬佛德。六结通无尽。言品名
现相者。所现之相有五。一现面门光相召十方众。二现眉间光相示说法主。三震动刹网以
警群机。四佛前现花表说依果。五白毫出众表教从佛流。有此五相。故以为名。
尔时诸菩萨及一切世间主作是思惟。
此下海众已集。皆悉佛境。故同念请。其请有二。初长行海众念请。次偈颂供声偈请。通
请有四十句问。
云何是诸佛地。云何是诸佛境界。云何是诸佛加持。云何是诸佛所行。云何是诸佛力。云
何是诸佛无所畏。云何是诸佛三昧。云何是诸佛神通。云何是诸佛自在。云何是诸佛无能
摄取。
此十句问佛德用圆备。
云何是诸佛眼。云何是诸佛耳。云何是诸佛鼻。云何是诸佛舌。云何是诸佛身。云何是诸
佛意。云何是诸佛身光。云何是诸佛光明。云何是诸佛声。云何是诸佛智。唯愿世
g**r
发帖数: 42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普贤三昧品第三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
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于法界示众影像。广大无碍同于虚空。法
界海旋靡不随入。出生一切诸三昧法。普能包纳十方法界。三世诸佛智光明海皆从此生。
十方所有诸安立海悉能示现。含藏一切佛力解脱诸菩萨智。能令一切国土微尘普能容受无
边法界。成就一切佛功德海。显示如来诸大愿海。一切诸佛所有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于世尊前入此三昧。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微细无碍广大光明佛
眼所见佛力能到佛身所现一切国土。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
。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尘数普贤菩萨。皆亦入此一切诸
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尔时一一普贤菩萨。皆有十方一切诸佛而现其前。彼诸如来同
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此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菩萨三昧。佛子。此是
十方一切诸佛共加于汝。以毗卢遮那如来本愿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诸佛行
g**r
发帖数: 42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八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一
此品来意。前品通明诸佛刹海。今此别明本师所依果。答世界海问。故次来也。梵本具云
华藏庄严严具世界海遍清静功德海光明品。译人嫌繁。乃今太略。应云莲花藏庄严世界海
品。谓莲花含子之处目之曰藏。今刹种及刹为大莲花之所含藏。故云华藏。其中一一境界
皆有刹海尘数清静功德。故曰庄严。世界深广目之为海。然此世界海略举二因。一约众生
如来藏识。即是香海。故楞伽云藏识海。亦法性海。依无住本是为风轮。亦妄想风。于此
海中有因果相。恒沙性德即是正因之花。世出世间未来果法悉皆含摄。故名为藏。若以法
性为海。心即是花。含藏亦尔。然此藏识相分之中。半为外器。不执受故。半为内身。执
为自性。生觉受故。二约诸佛。谓以大愿风持大悲海。生无边行华。含藏二利染净果法。
重叠无碍。故所感刹相状如之。是以出现中。多将世界以喻佛德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
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
g**r
发帖数: 42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
上明华藏中央之刹种以为主刹。次下明十方右绕之伴刹。乃右旋十海。即绕处中之海。有
其十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东。次有香水海名离垢焰藏。出
大莲华名一切香摩尼王妙庄严。有世界种而住其上。名遍照刹旋。以菩萨行吼音为体。此
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宫殿庄严幢。其形四方。依一切宝庄严海住。莲华光网云弥覆其上。
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眉间光遍照。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德
华藏。其形周圆。依一切宝华蕊海住。真珠幢师子座云弥覆其上。二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
。佛号一切无边法海慧。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善变化妙香轮。形如金刚。依
一切宝庄严铃网海住。种种庄严圆光云弥覆其上。三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佛号功德相光
明普照。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妙色光明。其状犹如摩尼宝轮。依无边色宝香
水海住。普光明真珠楼阁云弥覆其上。四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善眷属出
兴遍照。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善盖覆。状如莲华
g**r
发帖数: 42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此下总明上卷所列十海之外亦各有所管十海。其中一海又各管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现文但
各说十。即为百海。亦各有刹种。及所持之刹。其布列从内至外。故末后但结指最近轮围
山一海中有刹种。亦二十重。是则举外该内。是知内列十海亦各各为刹种。今以一该余者
译人省文耳。如下所列十海。皆依前内离垢焰藏等十海鳞次列去。但记内海之名。其文居
然易了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彼离垢焰藏香水海东次有香水海名变化微妙身。此海
中有世界种名善布差别方。次有香水海名金刚眼幢。世界种名庄严法界桥。次有香水海名
种种莲华妙庄严。世界种名恒出十方变化。次有香水海名无间宝王轮。世界种名宝莲华茎
密云。次有香水海名妙香焰普庄严。世界种名毗卢遮那变化行。次有香水海名宝末阎浮幢
。世界种名诸佛护念境界。次有香水海名一切色炽然光。世界种名最胜光遍照。次有香水
海名一切庄严具境界。世界种名宝焰灯。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其最近轮围山
香水海名玻璃地。世界种名常放光明。以世界海清净劫音声
g**r
发帖数: 42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毗卢遮那品第六
此品来意者。前品明此因之果。今辨前之因。答前因问。故次来也。因是果人之因。故标
果称。若不以人取法。知是谁因。前品初言毗卢遮那旷劫修因之所严净。今方显修因之事
。释名者略云光明遍照。广如前释。三宗趣者。明因果广大为宗。证成前果为趣
此下经文序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修因之时及处。并所遇佛。先显其时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乃往古世过世界微尘数劫。复倍是数
此一品分三段。初总明本事之时。次有世界下。别显本事之处。三彼胜音世界最初劫中下
别显时中本事。今初时。言复倍是数者。即倍佛刹微尘数劫也
有世界海名普门净光明。此世界海中。有世界名胜音。依摩尼华网海住。须弥山微尘数世
界而为眷属。其形正圆。其地具有无量庄严。三百重众宝树轮围山所共围绕。一切宝云而
覆其上。清净无垢光明照耀城邑宫殿如须弥山。衣服饮食随念而至。其劫名曰种种庄严
此明处。初一句总明刹海。次此世界下别指一刹。其劫名曰种种庄严。明刹中之时。立此
处此时为修因之始
诸佛子。彼胜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
g**r
发帖数: 42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光明觉品第九
此品来意自有其十。一答前所依果问。二为广名号品。总别多端故。正广种种观察。是意
业故。三者即说十信之体性故。如下三会将说正位皆有偈赞。此其类也。四显实遍故。前
但佛名遍。此显身遍。四谛即实之权遍。此即权之实遍。五显验故。上二品言遍。众目未
睹。今光示遍相故。六显总遍故。前但名谛别遍。今此一会。即遍法界。一一皆悉同时同
处同众同说同遍故。七显圆遍故。前显差别。一切方能遍一切。今显无差别。一切即圆融
遍一切故。八与下经为其则故。谓下经结通云遍一切者。皆如此辨。以如来一乘圆教于须
弥山等一类世界。施化分齐皆若此故。九示前神通相故。上云现通。如何现耶。一会不动
遍法界故。十为理事俱无障碍。令舍执从法故。此意虽通。在文偏显。有上诸义故此品来
也。二释品名者。光明体也。觉者用也。先有身智二光。觉有知觉觉悟。又光有能照所照
。觉有能觉所觉。如来放身光照事法界。令菩萨觉知见事法界。文殊演智光双照理事。令
众觉悟法之法相。良以事理俱融。唯一无碍境故。得一事即遍无边。而不
g**r
发帖数: 42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净行品第十一
此品来意者。夫欲阶妙位必资胜行。有解无行虚废多闻故。故前品明解。此品辨行。又前
明入理观行。今辨随事所行。又前行此愿。并义次第。故次来也。释名者。谓三业随事历
缘名为所行。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静。又悲智双行名为所行。行越凡小。故称清静
。以二乘无漏不能兼利。非真净故。得斯意者。举足下足尽文殊心。见闻觉知皆普贤行。
文殊心故心无浊乱。普贤行故是佛往修。诸佛菩萨同所行也。所行即净持业释也。三宗趣
者。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智大行为宗。成就普贤实德为趣。经文就所历事中
。始自出家。终于卧觉。皆事行也。触境不迷。善达事理智行也。双达事理即事理无碍行
也。以愿导智不滞自利。大悲行也。上二不二悲智无碍行也。遇违顺境心不驰散止行也。
智不沉没观行也。即止观双运行也。又对于事境善了邪正当愿众生。皆假观也。知身空寂
心无染着空观也。见理如实中观也。或先空后假。或先假后空。或一或二。或一念顿具。
斯为妙达三谛观之行也。又所造成行皆施众生。不起二乘之心。安忍强软
a**u
发帖数: 8107
10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Tue Jul 22 16:07:43 2008) 提到:
普及一下地狱的相关知识。经文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1、有没有地狱?如何到地狱?
“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
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2、什么是无间地狱?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
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无间狱者,其
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
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为。上火彻下下火彻上
。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
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
夜叉
j********u
发帖数: 1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
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
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
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
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
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
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
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
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
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
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
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
o*****s
发帖数: 193
12
来源-维基
《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简称《地藏经》,题为唐朝实叉难陀所译,是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宏大愿望的经典。
《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让自己改变命运的方法,并能超拔过去世的怨亲债主令其解脱的因果经。人的生死自无始劫以来皆轮回不已,福报的聚集和修行的功德力的累积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于业障问题如何处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
《地藏经》融合了地藏王菩萨的大悲愿和诸佛菩萨的见证,最可贵的是整部经皆以白话文来叙述佛陀深入浅出的慈悲开示。对于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证因缘果报的不可思议;而初发心者。也可以相应契入地藏王菩萨的教化慈悲。在所有经典之中,教理浅显易懂,又不需他人来传授的,唯有此部《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
[编辑] 经文简介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为度众生“久远劫来发弘誓愿”的非凡之举,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事迹,例如曾为婆罗门女、光目女时
X**g
发帖数: 500
13
re

简称《地藏经》,题为唐朝实叉难陀所译,是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地狱未空
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宏大愿望的经典。
的方法,并能超拔过去世的怨亲债主令其解脱的因果经。人的生死自无始劫以来皆轮回
不已,福报的聚集和修行的功德力的累积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
于业障问题如何处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
以白话文来叙述佛陀深入浅出的慈悲开示。对于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证因缘果报
的不可思议;而初发心者。也可以相应契入地藏王菩萨的教化慈悲。在所有经典之中,
教理浅显易懂,又不需他人来传授的,唯有此部《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
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为度众生“久远劫来发弘誓愿”的非凡之举,并介绍了地藏菩
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事迹,例如曾为婆罗门女、光目女时设法救度母亲的故事。还通
过文殊菩萨、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菩萨、普广菩萨、太辩长者
、阎罗天子、恶毒鬼王、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的依次提问,
以及地藏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介绍了地狱及其众生的状况,解释了使亲人眷属在
各种情况下脱离苦难的种种方法。释迦牟尼佛还在
s******g
发帖数: 5074
14
☆─────────────────────────────────────☆
zxzhren (紫霞真人) 于 (Fri Jul 11 06:46:39 2008) 提到:
以后大家讨论,可以多讨论些经文的含义等。
现在不少人是空对空谈,双方都说服不了对方,自己也没有多少收获。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Fri Jul 11 08:30:22 2008) 提到:
原来也试着讨论过,结果发现“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一个简单的词,都会生出不同的理解。
多贴些经文就行了。各人自已理解吧。理解不了的话,佛经里也是有办法的。
《地藏菩萨本愿经》(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经典,深生珍重,发不思议
心,欲读欲诵,纵遇明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是善男子等,有
宿业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如是之人,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
,具以本心恭敬陈白,更以香华、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供养
a*******g
发帖数: 867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所理解的大乘佛教
1、大乘佛教的根本是“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
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依据经典:《佛说十善业道经》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
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
“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
见。”
此经中明确指出,十善业是无上菩提的根本。
2、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是“六度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依据经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四卷,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缘一切智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波罗蜜多”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作意,应知是为菩萨行处。”
《未曾有因缘经》
六波罗蜜。其义云何。
第一布施。破悭贪心。无遗惜故。
二者守善。不行恶故。
三者遭逢恶事心能堪忍不怀报故。
四者精进修行。道业不懈退故。
五者收摄其心不邪念故。
六者修习智慧。照除烦恼无明闇故。
是则名为六波罗蜜。
3、大乘佛教修行的发心是发菩提
r****n
发帖数: 8253
16
以下是篇非常完整的修四禅八定的介绍文章,可以作为修四禅八定的重要参考
========================
缅甸本雅难陀尊者主讲
第一部分、「安那般那念」修习四阶段
禅修的环境及姿势
首先,佛陀说禅修者要打坐,必须找一个安静,没有声音的地方。因为对刚开始禅修的
人而言,声音是一种干扰。他们在看呼吸时,心会常常禁不住地想要听听周围的声音,
听听别人在说什么,然后定力就退了。
禅修时,必须坐下来先盘腿、闭起睛睛;若腿痛的话,可以更换双腿的位置使它舒适,
换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身体也要保持正直,不要前俯或后仰。因为后仰的话,会对呼吸感觉不清楚,若出入息
不清楚时,妄想就会涌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多。身体若是前俯的话,不只会越来越累,
同时呼吸也会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快,这样是不能打坐的。除了身体要正直,头也一样
要正直。
至于手要怎样放,并没有一定的姿势,所以手的姿势并不重要,可以随意放,只要舒适
就好。最重要的是身体的姿势,因为身体不正,是会很容易疲倦的。
打坐时要闭起眼睛,将心念专注在鼻孔周围的呼吸,保持知道呼吸在一个比较清楚出入
的地方。有些修行者为了让自己不要有妄念,以便清清
r****n
发帖数: 825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25位菩萨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
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
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
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
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
看看这段,是典型的修止禅的出入息,因为里面有提到止禅的禅相,“出入如烟”,“
鼻息成白”,“化为光明”。可是止禅是绝对不可能解脱的,出入息的止禅,是修习观
禅的基础,通过修出入息的止禅,积累出定力以后,必须要改修观禅,出定后观察当下
现起的任何身心现象(四念住),然后才能解脱。
楞严作者读了一些佛经经典,但是并没有深入理解,于是把出入息的止禅(前部分)竟
然也列为一种圆通法门,非常荒唐。
另外还有大迦叶,他在佛教里面是解空第一,楞严的作者根据这个编造出了一个大迦叶
是在修空观。。。
这种低级的牵强附会的编造非常可笑,最可笑的是楞严作者竟然说印度是草菜不生,根
本就不了解印度的地
B***o
发帖数: 133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 序 (1 of 5)
For 农历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 Selected from <<夏莲居佛学文集>> http://www.jingtu.org/xljzj.htm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夏莲居居士 编订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
部中,皆有“观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
本,而持诵已少希矣。
至于《华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
前后三译,遍读非易。东晋义熙十四年,佛驮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
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
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
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
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
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如宣梵、译语、笔受、回缀、润文、校勘、
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时龙象、硕德名贤,恪慎将事,而又经清凉国师等审定,故宜
其辞理俱超,照耀
a*******g
发帖数: 867
19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简单地说,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详细地解释,见华严经。
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第0084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时,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耶?”
善财言:“唯!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海云言:“善男子,若诸众生不种善根,则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得普
门善根光明,具真实道三昧智光,出生种种广大福海,长白净法无有懈息,事善知识不
生疲厌,不顾身命无所藏积,等心如地无有高下,性常慈愍一切众生,于诸有趣专念不
舍,恒乐观察如来境界,如是乃能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者,
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
发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间故;
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
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
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
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
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满故;
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
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
发清净心,于三世法智无违故;
发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另见《金刚经》:
乾隆大藏经·大乘般若部·第00
r*y
发帖数: 706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八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八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施。何等为十?所谓:平等施,不拣众生故;随意
施,满其所愿故;不乱施,令得利益故;随宜施,知上、中、下故;不住施,不求果报
故;开舍施,心不恋著故;一切施,究竟清净故;回向菩提施,远离有为、无为故;教
化众生施,乃至道场不舍故;三轮清净施,于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观察如虚空故。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清净广大施。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戒。何等为十?所谓:身清净戒,护身三恶故;语
清净戒,离语四过故;心清净戒,永离贪、瞋、邪见故;不破一切学处清净戒,于一切
人、天中作尊主故;守护菩提心清净戒,不乐小乘故;守护如来所制清净戒,乃至微细
罪生大怖畏故;隐密护持清净戒,善拔犯戒众生故;不作一切恶清净戒,誓修一切善法
故;远离一切有见清净戒,于戒无著故;守护一切众生清净戒,发起大悲故。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无过失清净戒。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忍。何等为十?所谓:安受呰辱清净忍,护诸众生
故;安受刀杖清净忍,善护自他故;不生恚害清净忍,其心不动故
t*****n
发帖数: 29
21
<<现代因果实录>> 果卿居士
佛教徒可以吃肉吗?
问:有人讲佛教徒可以吃肉,说“佛的戒条里只说不让杀生,没有说不让吃肉”,
“吃肉可以吃三净肉”。您在《现代因果实录》里讲,吃肉不仅将来会冤冤相报,而且
还会给自己今生带来很多疾病。到底哪个说法对?
答:《现代因果实录》里的故事是我亲自遇到过的无数个实例中的很少一部分。而
且十几年来几乎每天都有实例在我眼前出现,吃肉的危害之大,给我们造成的种种痛苦
无法尽述。
所谓可以吃三净肉,那是佛对那些一时无法戒肉初信佛人的方便说法,是《入楞伽
经》(菩提留支译)里讲的次第断肉的意思,随着这个人不断地念佛念经明理,自然就全
部戒掉了,犹如劝一个一天抽两盒香烟的人戒烟,不可能让他一下子全断掉,先劝他一
天抽一盒,到半盒,到饭后一只烟,直到全部戒除。当然也有下大决心的人当即断烟、
断酒、断肉的。这是大乘修行人的行为,《大乘入楞伽经》(实叉难陀译)里说:菩萨慈
念一切众生,犹如己身,云何见之而作食想?
悉达多太子以太子之尊,离开荣华富贵去修苦行,直到菩提树下开悟, 成为释迦
牟尼佛, 全世界只有他一位, 为什么后来那么多人向他学习? 因为他讲的法是宇宙间
a*******g
发帖数: 867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
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
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
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
。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
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云何得因力。欲
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
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
未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
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
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
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
净智力。宿住
b*****l
发帖数: 3821
23

<安般入門> 帕奥禅师
......
如果你的心經常妄想紛飛,你可以在覺知呼吸的同時在心中默念:「吸,呼;吸,呼…
…」,藉此幫助心安住於呼吸。或者用數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間選擇一個數目,然後
固定地從一數到那個數目。例如你選擇數到八的話,則可以在吸氣時心中默念「吸」;
呼氣時心中默念「呼」;呼氣的末端心中默數「一」。同樣地,在第二次呼氣的末端心
中默數「二」……如此從一數到八,然後再從一數到八,一再地重複。....
安般念入门...本雅难陀法师
A.看呼吸-观息 Knowing the breath
.......
什么方法都不会的禅修者,开始时应该要尝试──数息:“进、出、一;进、出、二;
……进、出、八。”一到十也可以,或五到十都可以。但不要算太多,像十一、十二、
十三等,因为会越数越不清楚;而且也不能算太少,好像一、二、一、二这样,定力无
法生起,也就不能成功。
h*********0
发帖数: 3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
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
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
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
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
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云何
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
力?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
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
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
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
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
a**u
发帖数: 8107
25
☆─────────────────────────────────────☆
purdueguy (深信因果 往生净土) 于 (Sat Aug 14 12:04:20 2010, 美东) 提到:
如题
不希望runsun同学进来,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希望又成为一个打
架的帖子。
我最近想打坐,所以来问。
谢谢大家,也谢谢runsun同学。
☆─────────────────────────────────────☆
lingsu (dunzie) 于 (Sat Aug 14 14:22:59 2010, 美东) 提到:
网上一搜一堆材料

☆─────────────────────────────────────☆
Yisu (yisnotme) 于 (Sat Aug 14 14:25:26 2010, 美东) 提到:
真正的禅宗是不太讲打坐的. 南传并不是十分了解, 看过一些阿姜查关于打坐的文字.
看上去很像小止观, 也就是数息, 随, 止, 观, 还, 净. 个人理解禅宗的日常修行, 类
似四念住中的心念住.
☆─────────────────...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楞严25位菩萨
☆─────────────────────────────────────☆
freeman08 (stoic) 于 (Thu Aug 20 13:01:35 2009, 美东) 提到:
现在想想,那25位菩萨在说,我的方法最好时,
可能是真的。而不是仅仅轻松地说说。
我的意思是,其实人都会因为个人经验,
而认为自己走过的路才是最好的路。说不定还会吵架。
没有究竟的人大概无法避免此类思维习惯。
☆─────────────────────────────────────☆
bigwolf (为道日损) 于 (Thu Aug 20 13:11:51 2009, 美东) 提到:
我想大概是为了度众生而类似于演戏一样的。
怎么排练呢,一人修一个方法,然后聚在一起演戏度众生

☆─────────────────────────────────────☆
freeman08 (stoic) 于 (Thu Aug 20 13:30:49 2009, 美东) 提到:
我是在想自己和周围的人,
大家估计多少都认为自己知道的就是最重要的。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锡克教--百度百科
锡克教
百科名片

锡克教宗教符号
锡克教(Sikhism)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神教,尊崇十位上师并以上师们传授的《
阿底格兰特》为经典,《阿底格兰特》象征第十一位上师;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
教自由为基本教义。宗教符号的圆圈代表没有始终的唯一真神,左右两边的弯刀象征捍
卫真理与正义;中间的双刃刀代表做饭的刀具。锡克教神寺每天给穷人提供免费餐饮。
“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
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圣城是阿姆利则
,朝圣地是被称为“神之所在”的阿姆利则金寺。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宗教特色
教义与经典
上师崇拜
改革运动
圣地展开
编辑本段
概述

锡克教
锡克教于15世纪末由那诺创立。它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芽
的,由于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开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锡克教徒非常尊重
本教的首领和上师,尊称为“古鲁(????)”,意为“上师”。从第一代上师那诺(
1469~1539)算起,到戈宾德·辛哈(Gobind Singh,1666~1708)为止,先后...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31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

【胜义根】
又称正根。小乘有部等将眼、耳、鼻、舌、身五根,分为扶尘根与胜义根,扶尘根即我
们彼此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 身体等可见部分,胜义根则以扶尘根为所依处,以
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为体,具有发识取境之作用。故知扶尘根乃胜义根之
所依处,具有扶持助成之功能,如上记所说之眼球等,皆为色、香、味、触、四尘所成
之肉团,其体粗显,本身无感觉认识作用;胜义根则以扶尘根为所依处,取外界之境,
而于内界发起识,故胜义根质净而细,犹如琉璃,肉跟不可见,惟佛眼天眼可见之。乃
四大种所造极微之集合,系五根所据以产生感觉认识作用的实体,相当于现代所称之五
官的神经。唯识宗十大论师中,护法论师根据唯识大乘的教义,主张扶尘根为根之依处
,胜义根为四大种所造之现行清净色,此一说法与小乘有部大致相同,惟护法并未如小
乘所认为:根之极微乃具有实体之心外色法。又同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的难陀论师,则
主张眼等五根唯有种子,而别无现行之净色。见《俱舍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
二。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 于凌波居士著]
P****S
发帖数: 2286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作为大乘弟子,俺的态度
与其说阿罗汉的地位,不如说菩萨的地位在大小乘中不同更合适一些。伪小乘对在佛果
和阿罗汉果之间,有那么多菩萨果位好像很不高兴。其实真正的小乘修行人对这些跟解
脱没有任何关联的争论才不care呢。
了义的大乘佛法有佛的法报化三身之说。所以阿罗汉按大乘的说法有可能是佛菩萨的化
现。比如阿难陀尊者是禅宗二祖,肯定是圣位的菩萨。有些人连这种基本常识都不懂,
就批判大乘实在是比较可笑。但听众好像并没有觉得他们说的大乘其实都只是那些人臆
测出来的大乘而已。如果没有一定的佛学功底到这个版上来,只有被别人忽悠的份。
T*******y
发帖数: 6523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作为大乘弟子,俺的态度
en. I see. 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the levels of 果位 or 圣位, and what
are the levels of 阿罗汉, 菩萨, and 佛, etc? Also, how do those opinions
differ in 大小乘? I want to know what those words mean.

果和阿罗汉果之间,有那么多菩萨果位好像很不高兴。其实真正的小乘修行人对这些跟
解脱没有任何关联的争论才不care呢。
化现。比如阿难陀尊者是禅宗二祖,肯定是圣位的菩萨。有些人连这种基本常识都不懂
,就批判大乘实在是比较可笑。但听众好像并没有觉得他们说的大乘其实都只是那些人
臆测出来的大乘而已。如果没有一定的佛学功底到这个版上来,只有被别人忽悠的份。
S**U
发帖数: 7025
31
婆须蜜多菩萨大美女,让你亲亲抱抱,则离贪欲。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八入法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
尔时,善财见此女人,颜貌端严,色相圆满,皮肤金色,目发绀青,不长不短,不
粗不细,欲界人、天无能与比;音声美妙超诸梵世,一切众生差别言音,悉皆具足,无
不解了;深达字义,善巧谈说,得如幻智,入方便门;众宝璎珞及诸严具庄严其身,如
意摩尼以为宝冠而冠其首;复有无量眷属围绕,皆共善根同一行愿,福德大藏具足无尽
。时,婆须蜜多女从其身出广大光明,普照宅中一切宫殿;遇斯光者,身得清凉。
尔时,善财前诣其所,顶礼其足,合掌而住,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离贪欲际,随其欲乐而为现身。若天见我
,我为天女,形貌、光明殊胜无比;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见我者,我即为现人非人女,
随其乐欲皆令得见。
「若有众生欲意所缠来诣我所,我为说法,彼闻法已,则离贪欲,得菩萨无著境界
三昧;
若有众生暂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欢喜三昧;
若有众生暂与我语,则离贪欲,得菩萨...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2
婆须蜜多菩萨大美女,让你亲亲抱抱,则离贪欲。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八入法界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
尔时,善财见此女人,颜貌端严,色相圆满,皮肤金色,目发绀青,不长不短,不
粗不细,欲界人、天无能与比;音声美妙超诸梵世,一切众生差别言音,悉皆具足,无
不解了;深达字义,善巧谈说,得如幻智,入方便门;众宝璎珞及诸严具庄严其身,如
意摩尼以为宝冠而冠其首;复有无量眷属围绕,皆共善根同一行愿,福德大藏具足无尽
。时,婆须蜜多女从其身出广大光明,普照宅中一切宫殿;遇斯光者,身得清凉。
尔时,善财前诣其所,顶礼其足,合掌而住,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离贪欲际,随其欲乐而为现身。若天见我
,我为天女,形貌、光明殊胜无比;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见我者,我即为现人非人女,
随其乐欲皆令得见。
「若有众生欲意所缠来诣我所,我为说法,彼闻法已,则离贪欲,得菩萨无著境界
三昧;
若有众生暂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欢喜三昧;
若有众生暂与我语,则离贪欲,得菩萨...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3

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
师,他的《中观庄严论》,就说《楞伽经》「偈颂品」已包括了大乘所有义理。《楞伽
经》对汉传佛教影响也很大,相传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将宋译本《楞伽经》授与
慧可,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因而此经成为禅宗祖
师传承所依据之重要经典,达摩以后,直至弘灿无不注释、读写此经,以此经为修禅之蓝
宗主要根据。到了六祖惠能,因听《金刚经》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后,才以
《金刚经》代替了四卷《楞伽经》。藏传宁玛派的最高法门「大圆满」,也把《楞伽经
》列为基本经典。
得注意的问题。
有没有可能是不同作者产生的问题?
也就是楞伽经不同部分,是不同作者
??
目前仅存以下四种汉译本∶
多罗(Guna-bhadra,,此云功\德贤)译,简称宋译本。
Bodhiruci,此云觉爱)译,简称魏译本。「入楞伽」意思是进入楞伽岛,楞伽岛一般皆
以为指锡兰。「入」可能是指佛陀来到楞伽岛上,一般皆假定本经是佛陀驻锡在岛上所
宣说的,本经是佛陀与菩萨众中的上首之一─大慧(Mahamati)的对话集结而成。
度三藏法师实叉...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六祖惠能与神秀...
我不晓得别人看了南先生那本说白骨观的禅观正脉研究后是什么看法。但是我觉得南老
师将整个意义建立于白骨观的那个方法上,但是忽略了:
『世尊说到这里,便对迦絺罗难陀说:如此观想,便是“专一系念”的法门,你去好自
修为。』
不管系念那里,这都是修定的法门。佛法的重点,我己说过是在解脱慧,是在见,思惑
的断除,才会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不是因為修某種觀的原因就能成就,这本书是南老师
几十年前写的,他老人家现在看法如何不得而知,不过他的这本书,并没有谈到佛法核
心的重点,这当然也属我各人的解读。
x******i
发帖数: 14369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姜敦: 法语微言(摘录)
http://tantra.blogbus.com/logs/110072231.html
阿姜敦: 法语微言(摘录)
[编辑]帕-菩提难陀牟尼
[英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Gifts He Left Behind——The Dhamma Legacy of Ajaan Dune Atulo (Phra
Rajavuddhacariya)
Compiled by Phra Bodhinandamuni
Translated Ven. Thanissaro Bhikkhu
*
“觉醒者不谈他们觉醒了什么,因为它超越了一切言语。”
*
“无论思考多少,你不会知道。
只有止息思考时,你才知道。
不过,为了知道,你还得依靠思考。”
*
“当你能够把心从它牵涉的一切事物中分离出来时,心就不再系缚于忧伤。色、声、香
、味、触,是好是坏,取决于心去外面以该种方式的造作。心无明辨时,它误解事物。
当它误解事物时,就在一切绑束身心的事物影响之下痴迷。我们在身体上所受的恶果和
惩罚,是别人多少能够帮助解脱的。但是,内心在杂染与渴求的绑束下造起的恶果,只
有我们自己才能学会解脱自己。”
“圣者们已经...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76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
这种说法如何:
尼姑庵所反映的: 佛祖开许女众出家,也是向世人证明了佛法修行路上不分男女之别
。之前佛祖为了正法能得以长久的延续,不许女众出家。但当因缘具足之时(佛陀的养
母憍昙弥夫人及五百名释种女众至死不归的出家之愿,阿难陀尊者向佛的请求)佛陀还
是开许了之前不许女性出家修行的原则。
两性出家共同在一起修行会是很困难的事情,如同在良田中生长了稗草,会伤害收获的
。以及女性在虚荣心、憍慢心上比男性重。出家修行的时候障碍会多些。佛陀的本着让
两者在获得成就无二的心愿下,在戒律上给予女性出家者更多的指导和要求,这是比丘
尼的不同之处。
这也是佛法于一切众生平等的法意。
”在戒律上给予女性出家者更多的指导和要求“ 似乎还是discrimination
S**U
发帖数: 7025
37
Background:
妙贤与摩诃迦叶都是喜欢修行的人,他们婚后是一对离欲夫妻,分床而睡。
"迦摄波" below->摩诃迦叶 (Mahākāśyapa)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3/1443_002.htm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毘奈耶卷第二
尔时妙贤。既无所依不闲时务。
但覩外相便生敬重。遂诣无衣外道而为出家。此女容仪端正无匹。外道既见咸生
染心。虽极厌污不能远离。遂被五百无衣外道共行非法。妙贤骂曰。仁等作此鄙恶之行
。岂成修道。女身柔软。既被轻辱受苦难堪。即以其事告无衣外道女。诸女答曰。汝可
往诣大师晡刺拏处具述斯事。女闻此教。便诣师所礼双足已。作如是言。我今遭厄极受
辛苦。幸愿慈悲曲垂恩济。彼便报曰。我由斯众恭敬尊重多获利养。如其制约悉皆分散
。令我门徒遂成衰减。任随彼意我不能知。既见殷懃遂行泥印。令二百五十人以
为番次。时此女人稍减忧恼。
------------------------
无衣(露形)外道 taking turns.
------------------------
其...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386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须陀洹可以"不实妄语"么?
我最近正在修忍辱阿,咳,他人邪行之安忍,真是好难啊,极易动怒。道兄,读过《玄
女经》么?
t******g
发帖数: 17520
39
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1801
转这个作为我的忏悔, 于大家共勉
释普性
内容提要:六根是连接众生心识与外界的门户,众生之所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
之中,就是因为六根的不清净,从无始以来的一切业报皆是由六根杂染所造成,比如眼
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而贪,是与瞋、
痴紧密相关联的。我们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断除贪、瞋、痴“三毒”的过程,
而守护根门是断除贪、瞋、痴“三毒”、趋向解脱的根本门径。《杂阿含经》是原始佛
教的根本经典之一,本文就《杂阿含经》中佛陀开示的有关守护根门的问题试加以探讨
,以便我们从守护自己的根门中体悟佛法的旨趣。
关键词:六根、六尘、守护根门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虚妄、颠倒的自我的作怪,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顺著自己
的爱好而选择自己的东西:眼喜欢见自己喜爱的颜色,耳喜欢听自己爱好的音乐,舌喜
欢尝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等等,不一而足。当现实生活不能满足自我无尽的要求时,我
们就会不断地起惑、造业,产生或大或小的诸多烦恼,正如印顺法师所言:“依佛法说
,有情的生死流转,世间的苦...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0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尽
、把阿赖耶识体中所有一切法种都全部证得,成为如来无垢识而成就佛道。过程如同在
找到黄金以后,把黄金打造成金指环。所以经文中的「金」是比喻阿赖耶识,所以经文
接著开示:
《大乘密严经》卷3:
「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义净法师的故事(10)
十、译经传法
洛阳城里的老百姓们,听说有大法师来到洛阳,连皇帝都准备亲自出迎,城门边早
已是人山人海。人人擎着香柱,个个口诵佛号,争先恐后,都想一睹大师的风仪。从上
东门外开始,数十里之内,已经布满无数军兵,维持秩序。洛阳城百座佛寺,都搭制卜
车、帐盖,僧众们手持香花,唱着赞呗,整齐地站立两边,正中是朝廷百官相迎,数百
面旗幡迎风飘扬!
义净一行来到了上东门前,忽然一切都安静下来,只见正中门下,百官闪向两边,现出
了当今的大周女皇。她头戴旒冕,身披黄袍,雍容华贵,含笑而立。内侍扶义净下了御
车。义净定了定神,从容地走向武则天面前,合十致意。则天见状,也口称弟子,躬身
施礼。而后,众内侍又扶义净上了御车,当先入了上东门。这时,又旗幡招展,乐声大
起。洛阳城内也随处是卜车、牌坊,所过之处,香烟如云,诵佛号声不断!
车流、人流停在了建春门内的佛授记寺,义净及其带回的舍利、佛经、佛像,都被放置
在这所皇家寺院内。随后,敕旨下达:封义净大师“三藏”之号,可马上着手翻译带回
的经论,由朝廷提供一切便利。当时有“三藏”之号的僧人全国仅仅有四位,其他三位
都是外国的高僧,只有义净是本国人。
就在义净准...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2
那裹会有问题, 什麽叫假设没有天界 ? 你连四阿含都不信 ?
那你在这边扯什麽 ? 《杂阿含经》後半段这些有大量偈子的内容,相当於南传《相应
部尼柯耶》的「有偈品」,也是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第一品, 你真的没看过 ?
(五七六)[0153c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於後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
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
「不处难陀林①,  终不得快乐,
忉利天宫中,  得天帝名称。」
==
(五七七)[0153c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於後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
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即说偈言:
「断一切钩鏁,  牟尼无有家,
沙门着教化,  我不说善哉。」
-----
經中所說的天子, 不是指天人難道是說你 ?
忉利天宫難道你家 ?
阿 See, 胡言亂語, 一闡提人喔 !
你不是很喜歡一闡提這個名相.
G**W
发帖数: 186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识缘名色
南传上座部[编辑]
南传上座部佛教源出於斯里兰卡传分别说部传统,下面简述引自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
信仰的是什麽》:
1.缘於「无明」[2](贪丶嗔丶痴等烦恼)而产生「行」[3][4](造作诸业)。
2.缘於「行」(造作诸业)而产生「识」[5](业识)。
3.缘於「识」(业识)而产生「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
4.缘於「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而产生「六入」(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
5.缘於「六入」(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而产生「触」[6](外境接触)。
6.缘於「触」(外境接触)而产生「受」[7](苦丶乐的感受)。
7.缘於「受」(苦丶乐的感受)而产生「爱」[8](对境生爱欲)。
8.缘於「爱」(对境生爱欲)而产生「取」[9](追求造作)。
9.缘於「取」(追求造作)而产生「有」(业因完成)。
10.缘於「有」(业因完成)而产生「生」[10](在受於身)。
11.缘於「生」(在受於身)而产生「老死」[11](未来身之老死)。
===
说一切有部[编辑]
《俱舍论》及其注释[12]继承了《大毗婆沙论》所确立的按三世二重因果释义的十二因
缘:
1.无明,过去世烦恼带来的惑,蒙蔽了真...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识缘名色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1133.htm
识缘名色
佛学术语,瑜伽九卷十三页云: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
曰色。所余、曰名。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
不断。
二解 瑜伽十卷七页云:问名色亦由大种所造,及由触生;何故但说识为缘耶?答:识
能为彼新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时;大种及触、唯能与彼为建立因。问:如经中说
:六界为缘,得入母胎;何故此中唯说识界?答:若有识界;决定于母胎中,精血大种
腹穴无阙故。又识界胜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时,而说故。
三解 瑜伽九十三卷二页云:又即此识、当续生时,能感生业、与异熟果。异熟生识,
复依名色相续而转。谓依眼等六依转故。由是说言:名色缘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
无间灭等,说名为名。随其所应,能与六识作所依止。识依彼故;乃至命终,数数随转。
四解 俱舍论九卷二十页云:识为先故,于此趣中,有名色生;具足五蕴。展转相续,
遍一期生。于大因缘辩缘起等诸经,皆有如是说故。
五解 法蕴足论十卷十页云:云何识缘名色:谓有一类、贪嗔痴俱生识为缘故;起贪嗔
痴俱生身业语...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供灯时的观想方法
供灯时的观想方法
供灯有着殊胜的缘起:众生的相续具有无明愚痴黑暗,而诸佛菩萨具有智慧光
明,供灯喻示着光明遣除黑暗,因此可以通过供灯的缘起消除自他相续中的无明黑暗。
上师在讲记中提到一些供灯的善巧方便:观想灯器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大,
灯油犹如四大海水般深广,灯芯犹如须弥山王一般高,点燃之后光明周遍一切世界,照
破一切黑暗的处所。虽然只是一盏灯,但要把它观想为无量无边,如法界、虚空般巨大
。同时,观想有无数盏这样的灯,用来供养上师三宝。
养成经常供灯的习惯非常好,供灯非常吉祥:即生经常供灯,后世能拥有很好
的眼根和锐利的智慧,很容易证悟诸法实相。所以边供灯边发愿,是非常殊胜的修持方
法。
《贤愚经》中有贫女供灯的公案:贫女难陀以清净心供养佛一盏灯的缘故,得
到佛的授记,未来成佛的名号为灯光如来。现在我们也要以清净心经常供灯,祈愿上师
诸佛相续中的智慧能够融入我们的相续,让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殊胜的菩提心。
——摘自生西法师辅导《入行论》第20课
1美国菩提学会(BICW):http://www.bicw.org
2 国际...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6
那就要看妳認不認同以下 釋尊的開示 :
《佛说入胎经》
佛告难陀:虽有母胎,有入不入。云何受生入母胎中?
若父母染心,共为婬爱,其母腹净,月期时至,中蕴现前。当知尔时,名入母胎。
此中蕴形,有其二种。一者形色端正,二者容貌丑陋。
地狱中有,容貌丑陋,如烧杌木;傍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其色如水;
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元无中有,以无色故。
中蕴有情,或有二手二足,或四足多足,或复无足。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感
中有,即如彼形。
若天中有,头便向上;人、傍生、鬼,横行而去;地狱中有,头直向下口。
凡诸中有,皆具神通(注),乘空而去。犹如天眼,远观生处。言月期至者,谓
纳胎时。
OR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五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譯
佛為阿難說處胎會第十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阿難。於日晡時從禅定起。與五百比丘
俱詣佛所。合掌恭敬。頂禮佛足。卻住一面。爾時世尊。即告阿難及諸比丘。我有法要
初中後善。其義微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所謂入母胎藏修多羅法。應當谛聽
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分別解說。阿難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爾時世尊告... 阅读全帖
j***j
发帖数: 9831
47
来自主题: Hubei版 - 玉泉山 zz

谢谢,赞。
原来这个地方不仅杨戬的师傅玉鼎真人练功的地方,也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坐埃”的那个神秀讲法的地方。
http://www.yuquansi.org/arti.asp?c=23
玉泉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之一。智者大师创立天台宗,其重要代表著作《摩诃止
观》、《法华玄义》均在玉泉讲演结集,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东土释迦”,“九旬谈
妙”等佳话。玉泉寺也是禅宗北宗祖庭唐国师神秀的道场。唐仪风年间(676—678),
神秀自黄梅五祖来到玉泉寺,在寺东开辟道场驻锡传禅20余年,朝野钦重,后被武则天
恭请到京,时称“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圆寂后,灵骨归葬于玉泉寺东楞伽峰。自唐
以来,玉泉寺教、律、密、禅、净兼修,诸宗竞秀,各派流光,高僧辈出,见诸记载的
有一百二十多位大德高僧,其中被历代帝王封为“大师”和“国师”称号的就有十人之
多。自智岂页开始,下传章安灌顶,再传道素、弘景、惠真、弥陀承远、法照等,以次
传灯,延及后世。弘景律师兼通天台与南山律,在此出家、弘法、圆寂。他从章安的门
人道素学天台,从道宣律祖学南山律,协助实叉难陀翻译八十卷《华严经》,景龙二年...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8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稽首本然清净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
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
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
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
S****e
发帖数: 172
49
这倒是。不过现在这种文章不是漫天飞舞了。要找平实的介绍应该不是很难。
为什么要转这么一篇?
B***o
发帖数: 133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衹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恆沙br />
將此深心奉塵刹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猩闯煞nbsp;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佛頂首楞嚴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爾時世尊。從肉髻(jì)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花中。
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徧(biàn)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迹(jī)。擎(q
íng)山持杵(chǔ)。徧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jiān)抱。求佛哀祐(yòu)。一心
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呪。
第一會
(001)nā mó sà dá tuō.sū qié duō yē.ā là h...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