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空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z**n
发帖数: 22303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活在当下-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皈依与保护
(“诸护法大会供”法会中的开示)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香港修顿场馆
2008年7月1-5日
共9节
目录
1) [第1节] 保护:活在当下
2) [第2节] 圣救度母灌顶
3) 诸护法大会供
主义的观点:发达时代
佛教的观点:末法时代
护佑免生错误的见地
4) [第3节] 本尊
意本尊
语本尊
身本尊
5) [第4节] 通过世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科学成就不能解决问题
经济学家不能解决问题
6) 三种心相续
第一种心相续:对解决方案的盲目信从
第二种心相续:虚无的思想
第三种心相续:超越世俗的解决方案
7) 修皈依:接受和忆念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
性空法师 Dhammadipa 是捷克籍犹太人,能说中英梵巴及数种欧洲语言,语言能力强,使性空法师有能力直接学习南北传的经典与老师,并在各国游行教化。例如帕奥禅师就认可性空法师有资格教导他的禅法。对于瑜珈师地论,他认为记载了很多修行的方法,可惜现在没有人懂。
性空法师曾住在我家数周,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他。法师修习念住法门,在日常也保持正念,说话保持正念,行动保持正念,失去正念能很快觉察而改正。对于修习四念处的人,法师对正念的把握令人景仰。法师修习正念而自然流露出对人,对动物的慈悲,温煦的心,清楚缓慢的语调,时时趋向于法。
我跟性空法师学习过四念处,安般念,与慈心观。性空法师上次要教导慈心禅的时候,我还不太想去,觉得慈心观已经会了,只想练习安般念。幸好在善友一再鼓励下,我还是去了三天慈心禅,在他的带领下,集体共修,真正感觉到强烈的慈心,这个修习给我带来明显的利益,我到现在修慈心还继续能感到效果。
这个经验也提醒我∶一个好的老师比学生更了解他现在缺少的是什么,学生在修行上要信赖好的老师的指点多于自己判断自己缺少什么。一位法友在跟我交流她跟随性空法师禅修经验的时候,也发现性空法师看她比她看自...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僧侣与科学家》
郑:不错。一直到十九世纪为止,古典科学都主张客体都有个内在性的存在,受著
明确的因果律所支配,但二十世纪初所发展出来的量子力学,非但大大减损此种物质基
本成分皆有明确存在的观念,更质疑世界是否受着严格的因果律所支配。佛教的空性观
似乎与量子力学的实在观符合。不知你是否可以进一步说明空性观的意义?
马:佛教讲空性即是事物的究竟本质,意思是说,我们所见的周遭事相,亦即我们
这个世界的种种现象,缺乏自主性或恒久性的存在。但空性并不是早期西方评论家议论
佛教思想所说的虚无或万象俱寂。佛学根本就不支持虚无主义或“无”的信仰。空性并
不是不存在。既然不能说真存在,自然也不能说不存在。《金刚般若论》说,“若人执
空性,是云不可救。”为什么不可救?因为禅定空性虽可化解现象真实存在的信念,但
若执著于空性本身,使得它变成信仰的对象,便会坠入虚无主义。因此,文中接着便说
,“智者不执有,亦不执无有。”
在理解实相的真正状态的这一部分,我们称之为空性。佛学试图理解所谓不可分割
的物质粒子的存在或非存在性。依照佛教的说法,学习理解(现代科学有助于釐清)事
相的根本不实性,乃是灵性之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性灵之学...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教 SeeU法友两个问题
「佛法」是面对生死流转的现实,经修持而达涅盘理想的实现。「大乘佛法」还是面对这一现实,要解脱生死而又长在生死中度脱众生,达到究竟涅盘。这被称为菩萨道的,修持心要是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慧,本为「佛法」达成解脱的根本法门,但要解脱而不舍生死,不著生死而不急求证入涅盘,大乘的般若,就与「佛法」有点不同了。
法空性是涅盘异名
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甚深相者,即是空义,即是无相、无作([愿])、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无染、寂灭、远离、涅盘义。……希有世尊!以微妙方便,障色(等法)示涅盘」。「我不说一切法空耶?世尊!说耳。须菩提!若空即是无尽,若空即是无量。……如来所说无尽、无量、空、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所有、无染、涅盘,但以名字方便故说。……一切法皆不可说。须菩提!一切法空相(
[性])不可得说」。
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深奥处者,空是其义,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染、寂灭、离、如、法性([界])、实际、涅盘。须菩提!如是等法,是为深奥义。……希有世尊!微妙方便力故,令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离色(等一切法)处涅盘」。
「我不常说一切法空耶?须菩提言∶世尊!...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们的修行Zz
泉边林下
前不久,一位禅修朋友来访,他以前曾得过大病,现在对修道的用功比以前精进
很多,他开始关注密宗,但对禅宗仍着极大的热情。这次,他突然问道我,“一切法其
实是无碍的,但禅宗究竟该如何修?”这个问题从他嘴里我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修习禅
宗很久了,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这个问题之前,我突然想起德山禅师,那个以呵佛骂祖出名的和尚,这
好像和我的根基很不接近,但从感情的习气上,我非常喜欢他,在我的上师对境里,他
有时会做到我上师的左边,他骂人的语录很多,甚至包括喝佛骂祖。在安住见解的情况
下,他这样教育有着非常厉害的加持力,能让一些根基很高的道友瞬间袒露心性,但是
我们必须要注意,这种情况只能出现高明的师父和高明的徒弟之间,现在有很多人喜欢
模拟这种风格,这会存在极大的过失,很显然,因为没有悟道,这些人的心整天都被贪
嗔痴慢的烦恼所粘连,这些人也学喝佛骂祖,除了表现自己的一些个性之外,没有任何
利益,只会落下极重的因果。就象很多人认为禅是一种哲学思想一样,有很多把禅同佛
教割裂,很多自称修禅的人,其实根本就不是佛弟子,甚至不相信轮回和因果,那么学
禅除了消磨...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6
索达吉堪布
十二、观苦品
上一品遮破了人我的所依——轮回,本品遮破人我的能依——痛苦。
外道及内道的有实宗认为痛苦实有,他们以自作等四边建立痛苦的存在。入宗派者尚且
如此,更何况世间人。世间人时常见到亲友叫苦连天,自己也不断感受身苦和意苦,对
于他们来讲还有什么比痛苦更真实呢?他们说:“你们佛教徒一再说万法皆空,其实这
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你们也空不了,学佛的人也很苦。虽然你们说出了家、学了佛后
一切都很快乐,但我们感觉并不是这样,其实你们心里也很苦,跟我们没什么差别。”
这些被实执束缚的众生很难认同空性。
当然,中观宗并未否认名言中的痛苦,大乘中观的创始人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就宣
说了六道的痛苦。比如地狱寒热的痛苦、饿鬼饥渴的痛苦、旁生被役使的痛苦、天人堕
落的痛苦、阿修罗战争的痛苦、人类生老死病的痛苦。
那龙猛菩萨承不承认痛苦有自性呢?不承认,本品就以理证抉择了痛苦的空性。痛苦本
是空性,只不过众生对痛苦产生了强烈的执著,《般若经》云:“苦以苦而空。”
庚三、(破人我之能依——观苦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四边苦;二、以此理类推他...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入行论》如何抉择心念处
一、四念处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住。这是以智慧观察四个念处来破除四种
颠倒。
二、大小乘不同的观修方法
小乘修的内容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其中后者是指观察万法上
没有人我。
大乘超胜小乘,《辨中边论颂》上讲到,大乘的修法由所缘、作意、得果这三方面而超
胜小乘。所缘上,大乘是以自他相续所摄的一切法为所缘,之后见到人、法皆无自性;
小乘主要是缘自相续的法,单单见到人无我,所以大乘更加广大。作意上,小乘是以无
常、苦等行相作意;而大乘是远离常、无常等一切增益损减而以无缘的方式作意。得果
上,小乘只能得小乘涅槃,别别分开轮回应舍、涅槃应取;大乘能证到“智不住诸有、
悲不滞涅槃”的轮涅无二之无住大涅槃。这就是大乘超胜小乘的地方。
具体而言,大乘修无我法门,包括人无我、法无我;其中法无我的修法归纳为四念住,
即对于身、受、心、法都抉择为无缘的大空性。修的时候,首先选出万法中和我们关系
密切的身、受、心这三种法,在观察抉择为大空性之后,依靠正念使心安住在身、受、
心这三者的空性中,就是所谓的身念住、受念住和心念住。再展开来,对内外一切法都
抉择为无生大空性,以...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8
☆─────────────────────────────────────☆
blueblue66 (蓝蓝) 于 (Fri Aug 24 11:22:26 2012, 美东) 提到:
谤密宗是不能往生的,谤法在一切罪中,最难清净。
释迦牟尼佛谤法,用七年日夜忏悔来清净罪障。
弘一法师谤密宗,用半生来忏悔。
印光大师谈密宗时说过:是佛法,应当互相扬化,不得分别庭户,自相摧残,若彼此角
力互攻,便不体解佛祖的心意了。
1、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 被称为三百年来一人的律宗大德弘一法师谈密宗
弘一大师在《佛法宗派大概》中对密宗的赞叹和对过去疑议密宗的忏悔
当年律宗大德弘一大师也为我们做了这方面的示现,他曾说:
“大乘各宗中,此宗(密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
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也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
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人此上。斯宗以《大日经》、《金
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 元后即衰。近年再兴,甚盛。 在大乘各宗中
,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9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673
佛教的人生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 2011年11月30日晚上』
檀传宝教授致辞:
各位晚上好!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佛教界非常有名望的高僧——索达吉堪布。
堪布在佛教上有极高的造诣,曾前往欧美、东南亚多国弘法,近几年又应邀到北大、清
华、人大等国内很多著名高校讲学。今天来北师大是第一次,我们对此深感荣幸。下面
掌声有请堪布——
这是我第一次来北师大,心里非常高兴。今天跟大家一起作个简单交流,讲讲“佛教的
人生教育”。
这个题目,好像是学校这边定的。我到大学里跟大家交流,题目有时候是校方定,有时
候是自己定。说实话,我今天没怎么去思维这个题目,刚才在路上还在想:“到底要讲
些什么呢?”但不管怎么样,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有一点心得,利用这个时间,跟大家谈
谈也未尝不可。
一、要有一颗感恩心
人生中最关键的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要有一颗感恩心。
我们现在拥有的学识和智慧,都源于自己的老师,因此,不管在求学阶段,还是从学校
毕业之后,何时何地都要记得老师的恩德。
刚才与檀教授交谈时,他也讲了自己和老师的...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0
皈依与保护
(“诸护法大会供”法会中的开示)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香港修顿场馆
2008年7月1-5日
共9节
目录
1) [第1节] 保护:活在当下
2) [第2节] 圣救度母灌顶
3) 诸护法大会供
主义的观点:发达时代
佛教的观点:末法时代
护佑免生错误的见地
4) [第3节] 本尊
意本尊
语本尊
身本尊
5) [第4节] 通过世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科学成就不能解决问题
经济学家不能解决问题
6) 三种心相续
第一种心相续:对解决方案的盲目信从
第二种心相续:虚无的思想
第三种心相续:超越世俗的解决方案
7) 修皈依... 阅读全帖
n****t
发帖数: 182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给继续战斗的几位同学
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后秦的僧肇,后人尊称为肇公。他作的论,后人称为《肇论》。
后世兴起的禅宗很推崇这部论。
我觉得您说的五蕴是实法和汉传说的五蕴是妄想,区别只不过是在名词定义上。僧肇大
师这么说: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
。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
性。法性如是。故曰实相。
法性如是。故曰实相。言不有不无者。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若以有为
有。则以无为无。夫不存无[、有]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虽观有而无所取相。然
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
法实相也。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
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
为邪观。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
([、有]憨山大师说这里应该有个有字)
a*******2
发帖数: 46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说密宗清净观
达真堪布仁波切开示:
佛陀在世时,一共转了三次法轮,其中第二转法轮叫无相法轮。“无相”指大空性
。二转法轮讲的是大空性,将万法抉择为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这也是大乘佛法的核
心。
第三次转法轮叫广分别法轮,也属于大乘佛法。不同于二转法轮,三转法轮主要讲
的是如来藏光明。为什么称“广分别法轮”?从空性的角度来讲,轮涅一切法都是空的
。这个空是大空性,是不离显现的,不是一个单空,而是跟显现不离的现空双运的大空
性。
显宗里讲,显现都是如幻如梦,都是虚假的。显现分两种,一种是清净的显现,一
种是不清净的显现。佛在第三转法轮的时候,讲如来藏光明,指的是清净的显现。从最
究竟的真理来讲,清净的显现是存在的。不清净的显现,即我们的这些见闻觉知,都是
迷乱的、虚假的,都是不存在的。
八地以上的菩萨佛,包括八地、九地和十地菩萨,都是三清净地的菩萨,他们的境
界和佛的境界相差无几。虽然还没有成佛,但离佛的境界特别近。他们和佛所看见的都
是清净的显现。从显现的角度讲,这些是存在的;但从空性的角度来讲,还是不存在的。
佛在第三转法轮的时候,讲了如来藏光明,但只是有所提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止观之最严重的岔路
我们所说的《广论》乃是完整的《广论》,而不是局部、半边的《广论》。其实真
正了解的人就知道:宗喀巴所说的完整性《广论》是有两个部分,如果要讨论《广论》
的内容,那就得要函盖这两个部分,才是可以看到完整性《广论》所说的核心法义内容
,不然就会不了解宗喀巴真正的意思而误用。
至于完整的《广论》是哪两个部分呢?也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及《密宗道次
第广论》这两个部分,如果深入《广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的关联性去了解的话,那就
可以看得很清楚完整的《广论》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因此在我们这一系列的课程当中,
每一位主讲老师都是针对这个完整性的《广论》来说明,而不是用半边、半部、局部的
《广论》内涵来说明。也就是说,是以整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加上《密宗道次第广论
》这两部分完整的《广论》,来说明密宗喇嘛教宗喀巴的真正的完整主张。
所以透过我们这样子举证说明以后,大家其实就可以知道《密宗道次第广论》和《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不可分的;我们也可以知道密宗喇嘛教以及《广论》所说的内容,
其实并不是佛法,只是很标准的外道法,透过佛法的包装而已。这样就可以让社会上广
大良善的佛教修行人,他们不会冤枉的而...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4
来自主题: _waichi版 - [无标题]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leonany (Cagalli Yula Athha), 信区: Wisdom
标 题: zz greenplant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 01:17:05 2009, 美东)
http://www.know999.com/knowcenter/Wisdom/hnbc/otherpaper/gqkk/00000000.h
tm
一直到几年前,佛教还是离我的生活很遥远的事情.我的生活很普通:单身,有个好工作,
忙碌的社会生活和各种兴趣和责任占据著我的时间. 然而,无论我是快乐还是悲伤,
在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是知道我所做的并不是我真的要做的.在我的
一生中,我曾经很严肃地花上几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空闲下来,试图搞明白这
究竟是什么.我会坐在家里想,然后开始读很多书,看看一些有智慧的人对于生活是怎样
说的,然后坐下来继续想.象每一次一样,这样过一阵子,我就只好承认失败,重新开始过
忙碌的正常生活.
四年以前,我决定辞掉工作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我的生活.那个时候,我...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Wisdom
标 题: 《五朵金花》中的五条原理 - 石铭孙则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7 01:21:38 2011, 美东)
关于《五朵金花》中的极值原理〔一〕
michaelphan的问题的确是我们书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地方。只是限于我们自身的能
力而在书中没有表达得很清楚。
现在,我们再重新针对您的问题再做一个解释,不一定会让您满意,因我们的水平
也就那样了。
本文先谈极值原理。
一、《五朵金花》中提出了五条基本原理,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定为公理(也可以说
是公设)并没有太多的理性理由,刚开始时纯粹是一种直觉的产物,对于这种直觉的来
源,我在《我的书与我的观点》一文中有初步的说明。阅读《藏山雷学》一书的读者可
能会以为我是很理性的人,其实这只是看到了我性格中的一个方面,而我在理性之外是
一种很“原始”的生存状态,我的意识总是喜欢在各种神话故事与神迹传说的的混沌状
态中倘佯(如果个别网友不理解神话与人的关系。我准备过几天写一点有关这方面的文
章...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肇论
http://lz.book118.com/lz/xiaoshuo/gudian/2009-10-15/210_3.html
【宗本义】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
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
。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是。故
曰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言不有不无者。不如有见常见之
有。邪见断见之无耳。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
法实相矣。虽观有而无所取相。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
。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
其异者。便为邪观。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
大小为差耳。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取证。沤和
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
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
是为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可解。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
永灭。故谓尽耳。无复别
J******s
发帖数: 7538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zz
姚南强
神泰《理门述记》曾说:“自古九十五种外道,大、小诸乘,各制因明。”其实因明就
其教义背景,主要与小乘的经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相关,本文主要比较以唯识为教理
背景的陈那因明和汉传因明与主要以中观义为教旨的中观应成派和藏传因明二者在旨趣
上的区别。
一、 体系上重逻辑、知识论
汉传因明承续了陈那前期的因明著作与天主《入论》的“八门二益”框架,是以立破论
辩为内容的,知识论内容在其中只是论辩立破能否成立的一个条件而已。陈那《理门论
》将其称之为“立具”,现量与以量是构成能立的资具,这是指逻辑推理和论辩立破中
,作为前提、根据的命题有一个是否可靠的论识论前提。因此,八门中尽管真现量、真
比量、似现量、似比量占其一半,但从结构上却是为前四门真似立破服务的。在篇幅上
也体现了这样的定位,如天主《入论》二千一百多字中只有不到二百字是讲现、比量的
。窥基的《大疏》的八卷本,量论只在第八卷中约1/3。唐代诸疏中,专讲量论的,迄
今只见慧沼的《二量章》,学界还质题是伪作。而在法称因明中则不同,法称《释量论
》中把陈那《集量论》中的一个归敬颂专门扩展成为一个“成量品”,把因明化归内明
,把因明定...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起信论 - 种种邪见和对治
这几段正是纠正普遍对如来藏的误解的. 对如来藏, 应该去正确理解. 而不能一见如来
藏几个字, 就说是梵我外道的思想. 要区别如来藏和梵我的区别, 而不是简单的等同他
们.
在这一点上, 你的老师印顺法师也说的明白:
这是他在大乘起信讲义中说到的.
第三节 义──大乘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
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
果故。
先明大义。众生心,何以称为大?这大「义」「有三种」:即体大、相大、用大。
三大都依众生心而安立,故众生心有大义。「一」、众生心的「体大」:指「一切法」
的「真如」性说;这是遍一切的无二无别的;尽十方,穷三世,一切的一切,无不以真
如为体。众生的心体,即此真如「平等」性。真如是大的,心体当然也是大的。「不增
减」,是平等的解说。真如法性,在众生分中并没有缺少,成了佛也不会增多。大,有
圆满的意义,不多也不少。不增不减,无欠无余的法性,是生佛平等的,迷悟一如的。
如有增有减,即不圆满,不平等,即不能说是大了。「二」、众生心的「相大」,即「
如来藏」。如来藏,可从二方面说。从众生位说...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9
悬 论
一 释题目
此经题,即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此题中佛说二字,显说经之主。
说经有菩萨、弟子、诸天、鬼神等所说,与佛理相应、为佛印可者,皆为佛说;一切
经首云佛说者,即此意也。此经皆优波离与佛相问答之辞,阿难结集者也。梵语佛陀
,简称曰佛,华言觉者,即觉悟宇宙一切真实谛相;故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皆名
曰佛,此是通称。但此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也;以释尊应化此土为娑婆教主,故此世
一切经典皆释尊所说,是以佛说者即释尊所说也。佛云何说法?诸法性相离一切相,
所谓『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微妙难思,自内所证。法华经云:『诸法
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诸众生说』。佛以大悲愿力,为诸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令未解脱者解脱、未悟者悟。佛已无一切生死烦恼,已证涅盘菩提,但
诸众生犹没在苦则所愿尚未满足,亦即为佛果未圆满;一切经皆是将佛所证境,以方
便善巧而施设之教化。现所讲者,即诸经中之一经尔。
观、即能观之智,所观之境即是弥勒上生。菩萨是通名,发菩提心,集修福慧资
粮,行菩萨行,由十信至等觉五十一位皆名菩萨;故菩萨名字极其广泛。同一世界有
无量无...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20
关于《五朵金花》中的极值原理〔一〕
michaelphan的问题的确是我们书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地方。只是限于我们自身的能
力而在书中没有表达得很清楚。
现在,我们再重新针对您的问题再做一个解释,不一定会让您满意,因我们的水平
也就那样了。
本文先谈极值原理。
一、《五朵金花》中提出了五条基本原理,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定为公理(也可以说
是公设)并没有太多的理性理由,刚开始时纯粹是一种直觉的产物,对于这种直觉的来
源,我在《我的书与我的观点》一文中有初步的说明。阅读《藏山雷学》一书的读者可
能会以为我是很理性的人,其实这只是看到了我性格中的一个方面,而我在理性之外是
一种很“原始”的生存状态,我的意识总是喜欢在各种神话故事与神迹传说的的混沌状
态中倘佯(如果个别网友不理解神话与人的关系。我准备过几天写一点有关这方面的文
章,其内容主要是解剖一下中国人的神话、潜意识与文明上方面的互动作用),是它们
为我提供了生存中的美学原则,而五条原理只是在这种美学原则中诞生出来的。是故,
不可能对每一条原理的由来以及存在理由都做出非常理性的解说。
我把五条原理作为公理(你也可说是公设)提出,并不意味着我比大家...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姜敦:法语微言Zz
1.以法对答
1979年12月18日,国王与王后陛下私下拜访了龙普。向他问候健康、与他对谈佛法之后
,国王发出一问: “在断弃杂染时,应当首先断弃那些?”
龙普答:
“种种杂染在内心成群升起。直接观心。哪个杂染先升起,就先断弃哪个。”
----------------------------------------------------------------------------
----
2.不违拒造作
每次两位陛下拜访龙普之后,告辞时,国王会说: “我们恳请您,继续维护您的诸蕴,
让它们活过百岁,让大众有一个崇敬的对象。您可以接受我们的恳请吗?”即使这只是
一种礼节,是国王祝福龙普的一种形式,龙普也不敢接受,因为他不能违拒造作的本性
。因此他会如此答复:
“恐怕我不能够接受。这完全取决于造作的自然发展。”
----------------------------------------------------------------------------
----
3.四圣谛
1956年雨安居的第一天,一位林居禅修传统的比丘长老来拜见龙普。龙普对一些甚深主
题给予一番指教之...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 by谢安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0xppa.html
禅修的姿式啊,一般我们都是采取单盘,双盘也可以。单盘的时候呢,男性是左腿在右
腿之上,女性是右腿在左腿之上,(你们这个姿式就是很合适的)。盘坐好了之后呢,
然后双手结印,男性呢左手在右手之上,女性呢右手在左手之上。两个大拇指对在一块
,放在你的腿上面。这个位置呢是在你的掌弓位置,就是你掌的中间空性的位置,在你
的肚脐的这块,然后你的上身自然挺直,下颌微收,就好象是你的脊椎啊形成一个自然
弯曲的,就是你平常睡觉啊、平常走路的时候很自然很放松的一种姿态。
坐下来之后呢,首先要做的是放松身体。从什么地方开始放松呢,从你的脊椎开始,从
你的后脑这块,你要用意识把这块放松。。。放松。。。你两边的这块肌肉开始放松,
顺着你这条脊柱开始慢慢地一节一节地把脊柱放松、腰椎放松,你整个后背的肌肉要开
始放松。。。然后放松了之后,然后把你这个眉头哇,这个眉宇之间要劲量的舒展,把
你的眉宇要舒展开,然后就开始入定打坐了。
入定的时候呢,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东西呢?入定的时候你首先看到是你的心:你的心
这个时...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部大论
不少人把藏传密宗和藏传佛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前者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密法,藏地盛行的佛法还含有极为庞大、周全的显教体系。因此可以说,藏传佛教
是一个显密圆融的佛法宝库。下面就对藏传教法的基本常识做点概略介绍。
释尊在印度圣地初中后三转法轮,其中初转谓四谛法轮,二转谓般若无相法轮,三
转谓善抉择法轮,主要宣说光明如来藏。由于佛经深奥,难以悟入,为使后世学人能够
善解佛意,许多印度圣祖遂谨承如来密意,造论释经。藏人极为推崇的瞻洲“二圣六庄
严”(“二圣”指宏律大德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是: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圣天
论师,精通对法学的无著、世亲论师,精通因明学的陈那、法称论师),就是当时的代
表人物。随着佛法传入西藏,印度大班智达和藏族大译师将印土流传的大量殊胜经论译
成藏文,之后于不断讲闻抉择、善加弘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五部大论”为核心
的显宗教法体系。
名闻遐迩的“五部大论”,究竟何所指呢?它们是: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
若。此为总的分类,在每类之下还含有若干具体的教典。下面逐一介绍:
一、戒律。总的来说,包含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和密乘三昧耶戒。藏地盛行
的...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4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673
佛教文化的价值观——青海师范大学演讲
『 2011年11月7日下午 』
顶礼句: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今天能有机会与青海师范大学的各位老师与同学一起共同学习研讨,我感到非常高兴!
高兴的第一个原因是:青海师范大学,曾是泽丹夏忠尊者等诸位前辈大德倾注关爱精心
培育、扶持的学校,加之该校诸位老师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目前已经取得
了可喜的丰硕成果。时至今日,该校已经成为藏族民众心中具有良好口碑与声望、综合
实力极强的大学。
高兴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这些身着佛陀袈裟的出家人,能融入这样的校园中,与各位
同学一起促膝互动,平等交流“佛教文化的价值观”这一课题,的确令人欣喜。
我今天的发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我的感受、佛教的价值以及我的希望。
一、我的感受
目前的现状已经告诉我们,藏族知识分子群体,也即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老师与学生们
,都应该重视佛教与文化这两大主题。
1、传承藏文化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藏族的语言与文化,在某些程度上...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5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壬五、(認識真性)分二:一、認識實際;二、劣慧生怖畏的原因。
癸一、(認識實際):
空無我妙理,諸佛真境界,
能壞眾惡見,涅槃不二門。
一切法空性無我的妙理,是諸佛聖者所行的一真境界,空性法能摧壞眾邊執惡
見,是獲得涅槃的不二法門。
諸法空性無我的妙理,是法界究竟實相,是諸佛聖者的行境,若以言語解釋實
相空性,可以如是詮指。《現觀莊嚴論》中云:“般若波羅蜜,四聖者之源。”內道的
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佛的果位,皆來源於般若...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为什么要学《般若摄颂》
索达吉堪布 传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本来今天(2008 年12 月6 号)准备给大家讲《般若摄颂》,但因法本还没有到,所以
先讲本
经和般若的功德及重要性。
在座的道友都知道,佛经有佛陀身、语、意、功德、事业加持,及佛陀开许结集与亲口
宣说七类,而《般若摄颂》乃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在显宗的经典中它异常珍贵。在藏
传佛教中,大家都很重视《般若摄颂》,有许多老修行人都把它与《文殊真实名经》和
《普贤行愿品》列为日常课诵,而且法本也经常不离身体。但现在部分年轻修行人好像
并没这么重视,当然也有一部分非常重视,在学院中就有很多法师经常讲《般若摄颂》
的课。可能这与法王的传承有关,因为法王如意宝以前不但讲过《般若摄颂释》1,还
讲过《般若摄颂》的颂词,而且他老人家也日日念诵这部经典。前一段时间,我就用法
王如意宝一辈子念诵的《般若摄颂》给大家作了加持。另外,通过这次翻译《般若摄颂
释》,我对本经的信心又增上了许多,相信大家在学习之后,也一定能对本...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因果规律也是缘起性空的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万法皆空,是佛法,是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个法,“实无有法如来可说
”,既无所说、又无所有、因毕竟空、故不可得,《心经》云“是诸法空相、无智亦无
得”,诸法也就是所谓的萬法,这个萬法,包括因果。说到究竟空处,空相亦空,经云
“不生法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实无一法可得。佛在《金刚经》上说:“我于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这个境界就是见性成佛。因此,万法皆空
,说
到底是见性成佛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萬法皆空,因果亦空,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果不空,是世间法,在世间法里,所云“因果的轉變不空、循環不空、相續不空”等
因果的法则,才称得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果法则只是一个相对真理,三界六道是因
果的世界,是凡夫的世界(如果是由圣入凡,出入无碍者此又另当别论),在这个世界
,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无不受着因果业力的支配。因此于此法中非但因
果不空,萬法皆不空。不空是因为不见性,见性即空,未见性即不空。因而,如果未见
真如本性,妄言本空,作恶无过,拨无因果,那么因果报应,就不能避免。所以永嘉禅
师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止观双运
马鸣菩萨告诫学法者:修学止观的时候,是要依止观双运而修,不应当偏止或观
任何一边,如果执著修止却不修观,贪著定中的乐受,不能够依“止”入“观”,证入
佛法智慧,或者不修止,偏在修观,只是依文解义思惟经中义理,没有“定”作为庄严
,来依所观经文法义降伏自心;这依“止”修“观”的意思,详细点说就是说,能依六
识心如理作意思惟法义之后,说服了自我第七识意根末那,使这个心发起决定性,于所
观照思惟之法,不怀疑、不退失,因而有了该分佛法智慧的实证。所以不修止偏于观是
一样有过失,过失就在没有办法来实证佛法,出生智慧,即使有智慧也是属于干慧。意
思是说,好像井中泉水干枯了,没有办法如泉水般源源不绝,流注胜妙佛法智慧,当然
也不会有解脱的功德受用。这里仍然先就偏修止的部分过失,来为大家探讨.
复次,若唯修止,心则沉没;或生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宜应兼修于
观。云何修耶?谓当观世间一切诸法生灭不停,以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应观过去法如
梦,现在法如电,未来法如云,忽尔而起。(《大乘起信论》卷2)
在为大家逐句说明这意涵之前,先为大家讲解止观的定义内涵。
所谓“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若心怀疑惑、诽谤、不信、业障所缠、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如果
有些人对于大乘佛法,尤其是最核心的如来藏阿赖耶识,产生了怀疑,心不得决定安住
在大乘佛法上,就无法如实地现观、亲证真如三昧;如果不能实证真如三昧,当然无法
转依真如的清净性来修行,如此就无法究竟折伏一切烦恼。
在古代公元一世纪的部派佛教,就有声闻部派佛教否定大乘佛法,认为大乘佛法不
是 世尊所传的正法,否定大乘经典是 佛陀亲口所弘传。在近代这样的主张,主要来自
日本佛学学术研究者,他们从德川幕府时代开始,以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佛法,认
为大乘佛法是从 佛陀在世时的根本佛教,或是原始佛教所演变产生;而根本佛教或是
原始佛教的内涵,则是只有声闻、缘觉二乘解脱道。这些佛教学者多在学术研究上,将
佛法拿来作学术研究,而不是有意愿实证解脱道与佛菩提道。
然而在佛门中,依附于大乘非佛说主张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不敢直接主张大乘非
佛说,却是转个弯主张大乘非佛亲口所说,他们认为佛法是思想演化所成,其实暗地里
贬抑 佛陀不是一切智者,而成就谤佛的恶业;因为他们认为 佛陀的一生只是弘传声闻
及缘觉的二乘解脱道,所以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应成派与自续派之中观见
我们说到坦特罗佛教其实它的整个哲学基础就是以中观派----特别是中观应成派
,认定意识心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虽然有别的主张,但是终究是离不开意识心的范围。
一般人都认为,中观应成派是由佛护所创立的,然后传到月称与寂天的时候,大肆
的弘扬。但是其实中观应成派的思想,它是发源自婆罗门教的《奥义书》里面。在婆罗
门教当中,它原本只是一种辩论的方法论,是说自己不立自宗----不立自己的主张,只
去分析别人的错误之处,然后破对方的法义。所以中观应成派它只著重在现前能思、能
量的意识心,它只承认六个识,认为佛所说的第七识跟第八识都是方便说,都不是实法
。这种思辨的方法其实原本就广泛地存在于婆罗门教的典籍当中,它用来解释无所不在
却又无所形相的大梵,是一种印度人很习惯的逻辑论证。北大的尚教授说:《奥义书》
在描述梵的性质的时候呢,常常使用一连串否定的句子,也就是指出“不是这个,不是
那个”,而不说它究竟是什么,以否定达到肯定的方法。在哲学上呢,称为“遮诠”,
也就是遮其所非之法。后代印度的哲学家以及佛教的哲学家,在描述宇宙的本源的时候
,也常常用这个方法。所以,中观应成的思想它本来只是一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再说《观经》中关于诸法实相的证得,从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开始,就渐次宣说理
入的部分,建立学人正确的知见,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1十方如来都是法界身,法界身即是诸佛法界藏身,行者于
此观进行时,要有正知见,了知法身虽然无形无相,但此法身却能变现蕴处界等一切法
,普遍涉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与众生同在;所以行者透过观想佛时,观想诸佛三十二相
八十种随形好同时,能够随应此智慧正理而不著于色相来想佛,故经中才说“应当要一
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这里就是在建立理行的正知见与行门要领。接下来,若是利根
的人,于《观经》中的第九观遍观一切色想时,即可悟入诸法实相如来藏,譬如说:
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
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2
“见十方一切诸佛”并不是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因为单是一佛的身相就已广大
无边,又如何能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这里指的是“亦见佛心”,即是见佛的法身,
不是见佛的应身与报身。法身即是诸法实相——如来藏,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说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3...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Wisdom
标 题: 《五朵金花》中的五条原理 - 石铭孙则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7 01:21:38 2011, 美东)
关于《五朵金花》中的极值原理〔一〕
michaelphan的问题的确是我们书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地方。只是限于我们自身的能
力而在书中没有表达得很清楚。
现在,我们再重新针对您的问题再做一个解释,不一定会让您满意,因我们的水平
也就那样了。
本文先谈极值原理。
一、《五朵金花》中提出了五条基本原理,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定为公理(也可以说
是公设)并没有太多的理性理由,刚开始时纯粹是一种直觉的产物,对于这种直觉的来
源,我在《我的书与我的观点》一文中有初步的说明。阅读《藏山雷学》一书的读者可
能会以为我是很理性的人,其实这只是看到了我性格中的一个方面,而我在理性之外是
一种很“原始”的生存状态,我的意识总是喜欢在各种神话故事与神迹传说的的混沌状
态中倘佯(如果个别网友不理解神话与人的关系。我准备过几天写一点有关这方面的文
章...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神马玩意:性侵幼女案他们不愤怒,对一张PS照他们高潮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4 20:46:24 2013, 美东)
环时造假苍井空遭讽 胡锡进辩解遭围观
2013-06-05 03:53AM
中共海外喉舌媒体《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6月4日在自己的认证微博中提到当天他在
内部会上的讲话:“很多人盯着环球时报,我们一出任何错,就会被抖到网上去。....
...”此言一出随即遭到微博网友围观,因报假新闻再遭大陆网友嘲讽,称环球时报“
应改名〝环球胡报〞。

胡锡进所提及的“错”是《环球时报》早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一本正经”的把网友PS
的图片当成新闻消息发表。文章“阴错阳差””的讽刺挖苦在大陆连爆校园性侵幼女的
背景下,拉起“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条幅照片中的日本AV女优苍井空。
《环球时报》记者蒋丰发表报导称,照片中的苍井空在拉起条幅的同时,一如以往出现
在商业场合走场一样,一袭黑衣。泷泽萝拉则更是“敬业”,彷佛在给杂志...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30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既然提到我,我就说两句吧
心的唯明唯知的特性,是本具的,和定境无关,定境是指心安住于一境(比如佛像),
不一定需要安住在唯明唯知上。
我的意思可能你没看明白,我是说,有些大师认为,存在粗分的分别心的时候,不可能
现量见到空性。他们认为,禅宗与宁玛派所认为的“得一个入手处”,见到的不是空性
,而是心本具的一种唯明唯知的觉性。
禅宗宁玛一般认为,见证到他们所认为的空性以后(这里后三派只认可见证到本具的唯
明唯知性,不认可是空性),要用这种空性对境转习气,也就是保任等说法,比如是否
可以在任何境界里,都可以安住在这种空性里。宁玛派里面还讲了一些转习气的方法,
比如说,当你可以安住这种空性的时候,烦恼来的同时,你就了知烦恼是无自性的,这
样烦恼当即就解脱了。这是这一类修法的一些看法。
后三派也认为这种最细心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一个关键点与前二派不同。后三派认为必
须首先了解空性的见解(比如中观)。了解了以后,如果你无法得到这种最细心,可以
从粗分心识修起,以中观的方式修止观双运,现量证空的时候,就是大乘的初地菩萨了
。如果可以了解这种最细心,以最细心去修中观,现量证空的时候,就直接成佛,这就
是所谓的无上密即身成佛的基本
z**n
发帖数: 22303
35
2011-12-17 17:01:03 来自: 慈诚庄嘎(宇宙就是刚刚好)
主持人致辞:
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演讲嘉宾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依止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修学多年,不但承担着佛学院汉僧的教学与管理
工作,同时,也努力将藏传佛教的智慧宝藏,传播到汉地、乃至全世界的华语地区。
堪布现已出版的著作与翻译作品,多达一百多本,目前仍旧笔耕不辍。近年来,堪布还
通过网络、视频、微博等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地传播佛法、接引善信,同时身体力行地
投入办学、助老、护生等慈善活动。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
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这位慈悲的堪布,现在就在我们场内。请全体起立,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堪布——
请大家就座。首先有请我们理工大学佛学会的甘耀权会长致欢迎辞——
甘耀权会长(粤语):用什么话讲?他们喜欢听广东话。首先欢迎索达吉堪布来到香港
理工大学讲座,更加感谢各位嘉宾,不论是我们学校的朋友,或是外面的朋友,如果没
有你们,堪布也没办法讲法,所以你们很重要,要感谢大家。
其实堪布的著作很多很红,多年前我在国内就有机缘接触,并请了不少...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36
2、抉择法无我
以下抉择:⑴ 什么叫法?⑵ 什么叫法无我?⑶ 什么叫通达法无我?
【排除所谓的“人”或“我”后,其余的有为无为诸法都叫做法。】
排除人我之外的有为法和无为法,都叫做法。“有为”就是因缘造作的东西,“为”是
作为、造作的意思,比如,一张桌子是由木材、工具、木匠的工作等配合起来做成的,
这样由因缘和合而造成的法,叫做有为法。虚空、涅槃不是由因缘造成的,叫做无为法
,也就是非因缘造作的法。一切法可以归纳在有为法和无为法这两类中。
现在,法的存在方式又是如何呢?比如,江河、山峰、原子、电子,或者心识、涅槃、
光明等,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呢?这是一大问题,即是抉择万法是怎样存在的,是有自性
还是没有自性?
【就彼等法而言,也只是未观察而似乎实实在在有那样地耽著,然而如果以离一多因等
正理作观察,则粗与细的有事何处也不成立,通达无基离根,对此称为通达法无我。】
我们的心识前有眼耳、有苦集灭道、有色声香味触法、有此、有彼,这些法的“有”是
哪种方式的有?这些法,只是我们没有观察时,看起来实实在在是有,然后心一直耽著
它有。但是,如果用离一多因等正理作观察,粗大事物或微小事物都没有一点成立...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7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香港理工大学。刚才进了你们校门,在甘会长和几位老师的带领下
,我参观了一下这里的建筑。看完之后,觉得非常亲切,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建筑的风
格、颜色跟我们寺院十分相似。听说它拷贝于英国剑桥、牛津的建筑模式,带有工业革
命时代的气息,给人一种开放包容的感觉,也喻示着这所大学的人文精神。
佛教中常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人也喜欢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
不相识”,因此,我们能在这里聚会,并不是无因无缘的。这种因缘,应该是源于在座
师生对佛教的信心与敬仰,所以才衍生了今天的交流主题——“怎样面对痛苦”。
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的字眼。在这个世间上,痛苦可谓多之又多。我本人虽然
也没有出离痛苦,给你们夸夸其谈不一定合适,但毕竟自己从小对佛法就有兴趣,多年
来依止善知识,在学习、研究、修行上下过一番功夫,所以从某个层面来讲,也可以简
单汇报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人类痛苦的分类
三界六道中,痛苦的分类比较多。拿我们人类而言,就有苦苦、坏苦、行苦这三大根本
苦,以及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八大支分苦。
印度伟大学者圣天论师,还将人类的痛苦归摄...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简介——格鲁派
藏传佛教简介——格鲁派(慈诚罗珠堪布)
格鲁派有新、旧两种。旧派也称噶当派,涌现了一大批以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为代表的,
修持严谨的大成就者;新派称为格鲁派,是由宗喀巴大师建立的教派。
格鲁派的特点:第一,是整个僧团的每一个出家人的持戒都非常清净,要求也非常严格
;第二,是深广地闻思经教。几乎每个格鲁派的小寺院,都会为僧众安排闻思的内容;
第三,是着重强调单空的修法。
格鲁派的修法,主要依据《菩提道次第广论》。而《广论》的来源,则是阿底峡尊者的
《菩提道灯论》。根据该论的密意,宗喀巴大师创立了上、中、下三士的修行之道。其
中有共同和不共同两种修法,不共同或特殊的修法和见解,与宁玛派与噶举派基本上一
样。关于这一点,从宗喀巴大师本人,以及他的弟子等格鲁派成就者撰著的论典中可以
知道,但这些修法是不太公开的。
为什么在公开场合或普通传法中不强调这些修法呢?宗喀巴大师解释说:初学者刚刚修
行就妄谈什么大空性、不执著、远离一切戏论等等,实际上不可能有什么证悟,甚至连
空性的感受都不可能生起,因此,宗喀巴大师后来就开始着重强调中观的单空部分,因
为,首先以单空修法既可以清净烦恼,断除贪、瞋、痴等人我...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浅谈科学与显密教法
——上师“佛教与科学”主题演讲
演讲人:索达吉堪布
一.缘起
去年十月,首届“佛教与科学”论坛在这里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知识分子,参加了去年
的论坛。因为大多数学者都是佛教徒,为此,我们邀请了一些无宗教信仰人士参加。会
场的效果非常好。各种尖锐、对立的观点,让大家应接不暇。由于这个缘起,诞生了今
年的“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
我个人认为,研讨应采用英国圆桌会议的方式。公元五世纪,亚瑟国王与他的骑士开会
时,与会者的座位不分尊卑高下,体现了平等、协商的胸怀。从那以后,圆桌会议精神
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在这次研讨会上,一些有缘的学者从国内外闻讯而来,希望以此因缘,找到他们内心思
维和寻求的答案。在这里,没有一位教授和博士会被置于高位,也没有一个本科生会处
于低位。身份、头衔和名声不是标准。谁拥有真理,我们以真理为衡量标准。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ks/qa_list.php?id=1305
如果有条件,研讨会也可以在阶梯教室进行。不管是教授,还是总统,演讲时,只能抬
头向上看;听讲的人,从上向下审视。只要说得不对,谁都可以举手,发表观点。看演
讲...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十一节课
前面说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都要断除执著,阿罗汉也必须如此,若没有断除执著,
则不能称之为阿罗汉。此问题还没有分析完,今天继续讲下去。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说:“世尊,您说我获得了无诤三昧,在人中最为第一,是离欲第一的阿罗汉。”
〖无诤三昧〗:藏文中是“无恼禅”,玄奘和义净法师译为“无诤住”。《华严经》云
:“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俱舍论释》中说,在家人由于贪图乐受,为了财产
、田地、牲畜、女人而争论不休;出家人由于对自他宗派有好坏的想法,进而展开辩论
破立。不管是世间人、修行人,如果没有远离争论,不要说获得无上涅槃,就算处理人
际关系也非常头痛——今天两个人相处融洽,明天就可能势同水火。因此,《涅槃经》
云:“一念不生,万法无诤。”只有息灭执著分别念,才能断除一切争论,证得须菩提
的境界。
〖人中最为第一〗:佛陀的十大弟子虽然都是阿罗汉,但证悟的境界各有所长。如迦叶
是头陀第一、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富楼那是说法第一、阿难是多闻
第一、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说离欲第一)。这些都可称为“人...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第三十五节课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
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果你认为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来认识佛陀的真相,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
的。须菩提,你千万不要这样想,因为如来的真相并非如此(昨天已讲过)。”
此处的“不”字,藏文与玄奘、义净的译本中均无,连贯上下文来看,没有“不”的话
,意思应该更明确。这个“不”字,不读也可以;但因为是谛实语有加持,读也是可以
的。我个人认为,也许鸠摩罗什的译文中本来没有,后来在流通过程中不小心加上的。
这里再三地讲了“相”,若认为以相获得如来正等觉,这是不对的。所谓的相是什么呢
?《楞严经》云:“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不管是如来的妙相
也好,外在的处所相也好,都不是真实究竟的相,《百论》云:“无相,即不忆念一切
相,远离一切受,于未来、过去、现在之法,心无所住。”
其实,相只是一种因缘,凡是因缘所生法,都是空相,《大智度论》云:“因缘生法,
是名空相。”若执著依靠相而得无上佛果,就会堕入常边,始终也不可能获得无上佛果。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
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
所谓中观,即是中道之观行;中道之观行,乃依如来藏之中道性而作观行;若离如来藏
之中道性而言中观者,必堕断灭见之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堕於戏论而自以為已
知。
首先来讲般若的中观,般若(法界实相的智慧)必定是中道观,中道观必然是般若。所
谓的中观,就是讲中道的观行。中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落於任一边!
有大法师说「中庸之道就是中道」,但是其实两者差异很大;因為,孔老夫子是世间圣
人,他所说的都是在世间法上讲中庸之道,是在世间法中如何避开过於偏激而產生的过
失,所以他的中庸之道只是世间法裡的中道。佛法所讲的中道是函盖世间与出世间的中
道,不落在世间法的一边,但也不会落在出世间法的一边,却同时双具世间与出世间法
的。必须是全面函盖出世间法与世间法,但不会落於其中的一边,才是佛菩提中的世出
世间法的中道。这是只有在大乘法中才有的,二乘法中并没有真正的中道,因為这是大
乘法中已经实证心真如的菩萨才能拥有的实相般若智慧,不共二乘圣人;而实证心真如
的人就是亲证如来藏的人,外於如来藏时就没有任何真如法性可以观察了。
所以,中道就是函盖三界万法(也就是函盖一切有為法、一切无為...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北传菩萨道的修行
印顺法师说过中论是阿含经和般若经的通论,沟通了阿含经说的缘起中道与般若经说的
假名空性。
谈空的时候,要注意经论说的空意义是什么,不能假定不同经论说的空意义相同。
南传清净道论说缘起为空:
无明是由愁等而成就,
有轮而不知其始,
没有作者和受者,
十二种的性空故为空。
此无明,因为是生灭法故恒常性空;因为染污及染污净性空;因为是生灭烦恼故桨性空
;因为是依于缘而进行故自在的我性空。行等诸支的说法亦然。或者说无明非我,非我
的,非在我中,亦非我有。行等诸支亦然。是故应知「十二种的性空故此有轮是空」。
http://dhamma.sutta.org/books/qjdl/qjdl-022.htm
a*******2
发帖数: 465
44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3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第十一届万盏法会的第一天,我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三殊胜”。所谓“三
殊胜”,也可以这样理解,三殊胜即极其殊胜的三种心态。对一个渴望解脱的人,对一
个希求圆满佛果的人来说,这三种心态非常重要。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修行,若能
以三殊胜摄持,都可以成为解脱、成佛的因,可以解脱、成佛。
首先,大家要明白什么是解脱,什么是成佛。很多人对解脱、成佛似懂非懂。解脱
,即摆脱三界;成佛,即福慧圆满。再简单地讲,所谓解脱,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在轮回里,谁都一样,无法摆脱痛苦,无法摆脱烦恼。如果出离了三界轮回,就不会
烦恼痛苦了。所谓成佛,就是福德圆满,智慧圆满。佛不是神,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是
佛。
为什么要强调这点?一说“解脱”“成佛”,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一种宗教的说法,
或是佛教的一种术语,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似的。其实并非如此,大家就是没弄明白什
么是解脱,什么是成佛。
我们每个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在求解脱,都在求佛果。谁都不想烦恼,不想痛苦
。无...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5
从初转法轮到三转法论的“识”
By 正益
从初转法轮到三转法轮的「识」。我们今天要说这个「识」的真实义。
这个识就是缘起支里面的识,可是却不是像大家所想的缘起支的「六识」,因为六识是
包括在「名色」之间,名色之中并不是 佛陀所说的这一个如来的所依识。在我们看到
缘起法里面,有一个法就叫作「齐识而还」这个识,遇到这个识,你只能够回头,不能
过彼,你不能超越这个识而再去探求衪前面有个源头。为什么?因为这个识是本有,而
且是究竟法,没有一个法可以出生这个识。所以这个识称为常住丶无生无灭的识,所以
如来以衪作为所依,所以,如来在《阿含经》里面说,这个识就叫作「如来所依识」。
因为有这个识,所以称为如来,如来因此就是成就一切诸法,成就一切智智。所以这个
识也包含一切诸法的钥匙,衪能够出生一切诸法,所以随伴着名色而出生。这个识从我
们入胎丶出胎,在婴儿时期,在少年时期,乃至中年丶老年,一直到死亡,到中阴,衪
都一直存在;然後又再一期的轮回,入胎丶出胎等等;如是,这个识一直陪伴着我们。
而在第三转法轮,是要怎麽说这个识呢?就叫作阿赖耶识。然而,转法轮有没有说阿赖
耶识这个观念呢?并没有出现阿赖耶识,...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谢安朔】禅修指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0xppa.html
禅修的姿势,一般我们都是采取单盘,双盘也可以。单盘的时候,男性是左腿在右腿
之上,女性是右腿在左腿之上。盘坐好了之后,双手结印,男性左手在右手之上,女
性右手在左手之上。两个大拇指对在一块,放在你的腿上面,这个位置是在你的掌弓
位置,就是手掌中间空心的位置,在你的肚脐这块。上身自然挺直,下颌微收,脊椎
形成一个自然弯曲,就是平常睡觉、平常走路时候很自然很放松的姿势。
坐下之后,首先是放松身体。从什么地方开始放松呢?从你的后脑,用意识把这块放
松……放松……从两边的肌肉开始放松,顺着脊柱开始慢慢地、一节一节地把脊柱放
松……腰椎放松……整个后背的肌肉开始放松……放松,然后把眉宇之间要尽量地舒
展,眉宇要舒展开,就开始入定打坐了。
入定的时候,首先看到是你的心:你的心这个时候肯定是躁动不安的、是活跃的、是跳
动的、有很多很多私心杂念、很多很多情欲翻滚的。怎么办呢?闭着眼睛,用内在的
神识,去看你的心。用你生命里本性的纯洁,去面对心里的浮动。将活跃的思想、心
底里的浮动和自我的意识分开。...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7
从初转法轮到三转法论的“识”
By 正益
从初转法轮到三转法轮的「识」。我们今天要说这个「识」的真实义。
这个识就是缘起支里面的识,可是却不是像大家所想的缘起支的「六识」,因为六识是
包括在「名色」之间,名色之中并不是 佛陀所说的这一个如来的所依识。在我们看到
缘起法里面,有一个法就叫作「齐识而还」这个识,遇到这个识,你只能够回头,不能
过彼,你不能超越这个识而再去探求衪前面有个源头。为什么?因为这个识是本有,而
且是究竟法,没有一个法可以出生这个识。所以这个识称为常住丶无生无灭的识,所以
如来以衪作为所依,所以,如来在《阿含经》里面说,这个识就叫作「如来所依识」。
因为有这个识,所以称为如来,如来因此就是成就一切诸法,成就一切智智。所以这个
识也包含一切诸法的钥匙,衪能够出生一切诸法,所以随伴着名色而出生。这个识从我
们入胎丶出胎,在婴儿时期,在少年时期,乃至中年丶老年,一直到死亡,到中阴,衪
都一直存在;然後又再一期的轮回,入胎丶出胎等等;如是,这个识一直陪伴着我们。
而在第三转法轮,是要怎麽说这个识呢?就叫作阿赖耶识。然而,转法轮有没有说阿赖
耶识这个观念呢?并没有出现阿赖耶识,...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8
环时造假苍井空遭讽 胡锡进辩解遭围观
2013-06-05 03:53AM
中共海外喉舌媒体《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6月4日在自己的认证微博中提到当天他在
内部会上的讲话:“很多人盯着环球时报,我们一出任何错,就会被抖到网上去。....
...”此言一出随即遭到微博网友围观,因报假新闻再遭大陆网友嘲讽,称环球时报“
应改名〝环球胡报〞。

胡锡进所提及的“错”是《环球时报》早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一本正经”的把网友PS
的图片当成新闻消息发表。文章“阴错阳差””的讽刺挖苦在大陆连爆校园性侵幼女的
背景下,拉起“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条幅照片中的日本AV女优苍井空。
《环球时报》记者蒋丰发表报导称,照片中的苍井空在拉起条幅的同时,一如以往出现
在商业场合走场一样,一袭黑衣。泷泽萝拉则更是“敬业”,彷佛在给杂志社拍情色写
真集一般,用条幅巧妙地掩住真空的前胸,只留黑色内裤与黑高跟鞋。
文章还引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的话,挥舞“大棒”炮轰苍井空为达到自己的目
的超出商业道德的界限。表示,“日本女优借助中国的热点话题开展商业营销无可厚非
,但利用猥亵儿童这种严肃的社会话题达到自己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佛教提出了一些很终极的问题
以我们现在的心去看成佛可能会觉得无聊,但等你到了那个境界就不一定了,不要说成
佛,真正好的修行人虽然物质上不一定富有,但心灵的富足快乐却是可以实实在在看到
的。藏传僧侣马修理查德在08年的一次禅修实验中,被测得常人七倍的衡量快乐的伽马
脑电波,结果发表在PNAS,他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马修理查德受过很好的西方现代教育,他出家多年后和身为法国院士的哲学家父亲的对话
里,就谈到了成佛以后的状态的问题,这本书基本可以全面解答初学者对佛法的疑问:
哲学家:佛教的真正核心是什么?
僧侣: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定义佛教,就是首先把它视为一条道路。这个道路的目标就是
要达成我们所谓的“完美”:究竟知识、证悟,这就是佛的境界。
哲学家:在达到完美的那一刹那,我们会消失吗?
僧侣:干嘛消失?正好相反,达成证悟,佛陀便开展庞大的助人行动,教导他人,指引
他们。就像是导游,引领他人走向佛陀自己走过的路。唯一会消失,并且是完全消失的
,就是无知。相信一个自我的存在,是无知最主要的表现。成佛的意义是对事物究竟本
质的觉知,不是一种重新建立,而是一种发现。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众生都有佛性。一般
众生的佛性被埋在众多... 阅读全帖
q****a
发帖数: 21
5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迷惘者往事书》第三章第X节
超越矩阵,真正的扬升
“2012”,不是真正的扬升。
在这临近变革的末尾时刻,各种“光与爱”的演讲和宣传接踵而至,各种灵性的分析、
猜测和假设交织而来。我想,但凡现在关注觉醒信息的朋友,关注“2012”的朋友,都
在不同程度上认同“2012”代表了一次意识上进化,也就是经常提到的“扬升”。由于
其他关于2012的启蒙宣传中已经造成了这种“扬升”概念的约定俗成,因此在前面章节
的讨论中,本书也继续延用了“扬升”这一称呼。随着“2012”的临近,当前网络上的
各种觉醒信息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冥想”、“脉轮”、“光与爱”、“神圣意识”、
“神圣火焰”开始逐渐闯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中国的互联网“心灵市场”也迅速的被
这些关键词所覆盖了,大有形成一边倒的趋势,使得很多人对于“扬升”的认识仅仅止
步于此。而实际上,“扬升”有两种,一种是在矩阵幻象内发生的,指在幻象中扬升到
其他维度;另一种是真正的扬升——脱离幻象的扬升,确切的说应该是脱离六道轮回、
分段生死的往生。很显然,我们即将经历的“2012同化银河系”事件属于前者,这将是
一次发生在矩阵内部的扬升。所以,并非一切事物的发生都将如那些“心灵文...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