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
相关主题
关于如来藏思想大乘佛法說的 "能取所取空"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5)(藏地民众信仰现(7.3k)一切法空与天堂地狱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6)(唯识见与中观见)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
《藏密问答录》唯识见与中观见即然一切法空,行善作恶,天堂地狱,还有差别吗?
止与观戒邪淫的关键——认识阿赖耶识 zz
Re: 请教WaiChi--有请逍遥兄多识仁波切答: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六识论者的窘境被误解的大乘修行
何谓“我”与“无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观话题: 中道话题: 如来话题: 观行话题: 意识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E
发帖数: 197
1
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
所谓中观,即是中道之观行;中道之观行,乃依如来藏之中道性而作观行;若离如来藏
之中道性而言中观者,必堕断灭见之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堕於戏论而自以為已
知。
首先来讲般若的中观,般若(法界实相的智慧)必定是中道观,中道观必然是般若。所
谓的中观,就是讲中道的观行。中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落於任一边!
有大法师说「中庸之道就是中道」,但是其实两者差异很大;因為,孔老夫子是世间圣
人,他所说的都是在世间法上讲中庸之道,是在世间法中如何避开过於偏激而產生的过
失,所以他的中庸之道只是世间法裡的中道。佛法所讲的中道是函盖世间与出世间的中
道,不落在世间法的一边,但也不会落在出世间法的一边,却同时双具世间与出世间法
的。必须是全面函盖出世间法与世间法,但不会落於其中的一边,才是佛菩提中的世出
世间法的中道。这是只有在大乘法中才有的,二乘法中并没有真正的中道,因為这是大
乘法中已经实证心真如的菩萨才能拥有的实相般若智慧,不共二乘圣人;而实证心真如
的人就是亲证如来藏的人,外於如来藏时就没有任何真如法性可以观察了。
所以,中道就是函盖三界万法(也就是函盖一切有為法、一切无為法)来做观行,先观
察如来藏处於一切法中永远是中道性,然后才观察一切法都摄归如来藏时也都同样是中
道,这样的中道观行才是真正实证中观的人,不是单靠意识思惟所得的假中观──不是
和凡夫一样以意识為中心的假中观!所以,中观的义理大家必须要先瞭解──中观就是
中道的观行;凡是落入不净的一边就不是中观,凡是落入不垢的一边也不是中观,同时
落在两边的也不是中观。而且,不论是落在其中一边,或者不落在其中一边而远离了两
边中的一边,也都不是真正的中道观行。这不是以意识境界的思惟了知来决定远离二边
而自认為已离二边,就可以当作是已离两边的。
有许多人很聪明,用意识思惟,认為自己已经不落在两边了,认為般若中观就只是意识
观念中的一个鑑觉而已,就认為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而没有法界实质的常住;但是法界
绝不空幻、绝不虚妄,法界是指一切法的功能差别,是说一切法的种子。界就是种子,
因為一切法的功能差别本来全都不离中道,要能够现观一切法都不离中道,才是证得真
正的中观,绝不是以意识為中心的中道,绝不是用意识思惟或想像就能实证中道的。
那你要如何能够现观一切法不离中道呢?先得要亲证如来藏。亲证你就可以现观一切法
与如来藏永远是和合运作著,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如来藏,永远不一不异於一切法
;由亲证如来藏才能做的这个观行而亲证中道,有这个中道的观行,才算是中观的亲证
者。
而世俗諦的缘起性空,只是针对现象界之所生法(蕴处界)等有情身心所做的观行,来
现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是藉缘而生之法,其性无常故空,所观察的对象都属於
蕴处界等所生法而含摄於现象界诸法中,不曾涉及法界实相──蕴处界根源的观察;而
缘起性空的蕴处界,全都是从法界实相的如来藏心中出生,如来藏与祂所生的蕴处界则
是非一亦非异的关係。能如此现前观察时,才可名為中道的观行,简称為中观。
所以,中观的真正内容必须要先瞭解,要能现前观察蕴处界确实从如来藏中出生,也要
能现观被生的蕴处界等万法与如来藏非一亦非异,不落於一、异二边,不落於断、常二
边,不落於善恶、美丑、垢净、来去、生灭等无量无数的二边之中;这不能只是用意识
心去思惟,就认為已经证得了中观,因為必定与真正的中观距离遥远。所以中观的实证
,是以亲证如来藏為前提的;若不能证得如来藏,就没有中观的实证可说。关於中道的
观行,一定是依如来藏的中道性来做观行,所以如果离开如来藏的中道性来讲中观,就
一定会落入生灭性的意识想像所得的戏论性中观裡面,但意识却未曾觉察到那只是意识
戏论的中观;其实仍然是落入意识戏论之中,而自以為已经知道中观、已经亲证中观。
这些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為现在放眼观察全球佛教,凡是讲中观的人,一百人之中
有九十九人离不开意识思惟所得的戏论性中观。因此,中道的观行,必须以亲证如来藏
為根本、為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证得如来藏,就不可能亲自现观一切法中的中道性。现
在中观的意思明白了,我们再来看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和如来藏之间有什麼关係?
因為永嘉玄觉大师可以说是中国禪宗证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写了《证道歌》,又被六
祖大师印证了,当然《证道歌》确实有它的代表性。
譬如永嘉玄觉大师之《证道歌》中明说:「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
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
中捉月争拈得。」既说大乘佛法中所说之摩尼宝珠乃是如来藏,又说五眼、五力皆从此
如来藏得,而如来藏即是第八识:阿赖耶、异熟、无垢识。故说禪宗所说亲证般若中道
之观行对象,即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也。理证如是,教证亦如是:般若系诸经所说者
皆依如来藏(非心心、无心相心、无住心、不念心)之中道性而说中道之亲证,故知中
道之观行,实以如来藏之中道性作為观行之标的也;由此可证:永嘉大师的《证道歌》
以亲证如来藏作為实证中道观之法门,完全契合教证。
a***n
发帖数: 1993
2
如来藏不是阿赖耶识

【在 W*********E 的大作中提到】
: 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
: 所谓中观,即是中道之观行;中道之观行,乃依如来藏之中道性而作观行;若离如来藏
: 之中道性而言中观者,必堕断灭见之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堕於戏论而自以為已
: 知。
: 首先来讲般若的中观,般若(法界实相的智慧)必定是中道观,中道观必然是般若。所
: 谓的中观,就是讲中道的观行。中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落於任一边!
: 有大法师说「中庸之道就是中道」,但是其实两者差异很大;因為,孔老夫子是世间圣
: 人,他所说的都是在世间法上讲中庸之道,是在世间法中如何避开过於偏激而產生的过
: 失,所以他的中庸之道只是世间法裡的中道。佛法所讲的中道是函盖世间与出世间的中
: 道,不落在世间法的一边,但也不会落在出世间法的一边,却同时双具世间与出世间法

W*********E
发帖数: 197
3
同学这个问题, 很多人在探讨,阿黎耶识, 如来藏, 真如这些教証上的名相, 的确有点
复杂,末学觉得这是对各个名相认知的问题, 再深入可以这麼说 :
"如果佛地是真如, 阿赖耶识就是有情在因地的真如", 以下经论将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之
间的关係说得很明白,
《入楞伽经》 佛云:「阿黎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常不断绝,身俱生
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
又如,《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一切眾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
,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眾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餘之
七识;由是凡夫执为所作能作内我。」
另 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卷1:【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
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於《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
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一般学人有谓為第八识、第九识、第十识者,实皆同是一心,惟依 断惑之差别而施设
八九十识三名,同是第八识,非有三识也。是故此心虽有多名,实则唯是一心也。由有
此心故,广生世间出世间八万四千法门,让有情在 器世间能修証佛法--証解脱道与佛
菩提道,或造作善恶业而轮迴三界不已。正如《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
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然而在诸经诸论并未提起九, 十个识的正理,反而是谓:
於修除阿赖耶识的阿赖耶性(分段生死种子的能藏、所藏、执藏性),而将阿赖耶识改
名為异熟识、庵摩罗识(或称為第九识,只改其名不改其体,仍是第八识心体);於修
除烦恼障种子随眠、所知障随眠后,异熟识改名為无垢识、白净识(或称第十识,只改
其名不改其体,仍是同一第八识心体).
因此,所谓八九十识,只是在断除二障的不同阶位中,所施设的不同名称而已,其实仍
是同一识(因地名為阿赖耶识、果地名為佛地真如无垢识)。圣玄奘菩萨所说才是正确.
但是如果同学的认知是如来藏就是佛地真如的话,可能就不认同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的
教証说法.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来藏不是阿赖耶识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止与观
非是较量长短Re: 请教WaiChi--有请逍遥兄
欠债还钱六识论者的窘境
常乐我净何谓“我”与“无我”?
关于如来藏思想大乘佛法說的 "能取所取空"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5)(藏地民众信仰现(7.3k)一切法空与天堂地狱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6)(唯识见与中观见)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
《藏密问答录》唯识见与中观见即然一切法空,行善作恶,天堂地狱,还有差别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观话题: 中道话题: 如来话题: 观行话题: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