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 发帖数: 3872 | 1 这么假设没有意义。
清国和日本的差别是体系的差别,差距是时代的差距。清国之败败在制度。
甲午时日本已经转型为近代国家,全国上下都已经组织起来。中国虽经两次鸦片战争和
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也只是动了老大帝国体制的皮毛,根本性的组织体系和人员资源的
动员体制还是老一套。船大确实不好掉头。
所以中日甲午之战其实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系与日本国家之间的战争,整个清国并
未动员起来,东南的福建水师也根本未参与到中日战争中去。清国不仅动员无力,而且
朝廷里洋务派的政治对手们包括保守派帝师派清议派还对李鸿章拆台,目的就是削弱李
等革新派的政治势力。所以李鸿章甲午之后被迫退到江南,那里也是洋务派或地方革新
势力的大本营。所以庚子之乱中张之洞李鸿章等支持东南互保,坐视慈禧被赶出北京,
也算是报了一箭之仇。此后为应付洋人的压力和庚子赔款签约,李鸿章才以老朽之躯被
重新启用。
然而1900年后的中国,历经甲午之痛和维新变法闹剧,已经开始真正认识到,不变革体
制,中国只有死路一条。清室如果没有能力领导体制变革,也是死路一条。 |
|
m*******3 发帖数: 1275 | 2 什么叫汉臣洋务派? 洋务派的代表是 恭亲王奕䜣 北洋大臣 崇厚, 没他们
罩着,汉臣算个毛? |
|
w****2 发帖数: 12072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4637 | 4 中日战争第12卷,有很多清人自己对时事的奏折,有些是建议,有些是懊悔。懊悔五花
八门,这里列举一些共通之处。
1.海军买快艇。这个大约是共识。如果有快艇,日海军就不容易那么迂回和穿插分割,
对北洋舰队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优势。这个问题基本上大家都点到为止,免得惹恼了某
太后。
不过大家还是出了不少补救的主意。首先是赶快买快艇,没钱啊,那就借啊,清朝当时
还没有借贷这个概念,基本上不欠外债,所以在外国那里信用是刚刚的(想想如果北洋
当年早有意识去借钱买军舰,慈禧有意识去借钱修颐和园,是不是战争结果不一样了)
。买了船没有兵啊,雇洋人的兵和管带啊。不管可行性如何,这些建议最后没有付诸实
施是肯定的。
2. 铁路。这个提到的差不多最多。清人这时才意识到铁路对运兵运粮的好处了,现在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追悔何及"。前些年李鸿章洋务派就提议在东三省修铁路,本来目
的是为了对抗俄国,因为俄国在修西伯利亚大铁路,清人说,"东西万里,瞬息可至
,其势加于中国如高屋建瓴,不遽发难,乃其不知中国之虚实也。" (其意是现在败给
了日本,虚实尽皆暴露,俄人野心就起来了)。
铁路这东西不像海军军舰,这就是个摇钱树...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5 2018/05/31
08:38
季我努学社
企鹅号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洋务新政和明治维新的最大差距是什么?最大的差距在于明治政府明确认识到改革
的目标是走向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洋务新政的领导者完全没有这种认识。这是因为,洋
务新政和明治维新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完全相同,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完全相
同。
中国和日本学者多有拿晚清的洋务新政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的。日本学者依田
熹家著《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卞立强、严立贤等中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年版),比较、研究了中日两国的近代化问题,特别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
新,从各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从两国对近代国家的认识、从两国的产业
政策、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形态、从两国的儒学、从两国的经济观等方面,做了相当全
面的比较。依田氏通过比较提出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是向着分裂的方向走,日本是向
着统一的方向走,向着统一方向走的日本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向着分裂的方向走的
中国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他认为这是中日两国近代化向着不同方向发展的基本原
因。1这是一个重要的见解,尽管其中不乏...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请不要把我当成“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早在清朝末年的就被实践证明是
失败的;因为不改变中国的专政制度,只是引进西方的科技,并不能让中华民族在与西
方列强的竞争中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同时社会生产力和自身科技的发展也因制度的制
约,发展速度远落后于西方工业发达国。
古老的中国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被西方列强打开闭关自锁的国门。那时“洋务
派”们只认为把西方的“船坚炮利”学到了就行了,传统的专制制度绝不能改变。然而
“洋务派”的所谓30年中兴再一次被西方人打得稀烂。1894年腐朽没落的大清朝败给了
西方的好学生“小日本”;在西方列强的趁火打劫下,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便只能用体
无完肤来形容。
在惨败面前,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渐渐认识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对,关键要
改变极其专政的制度,于是有了后来极其失败的“戊戌变法”。短命的“百日维新”激
起了革命,清王朝在十一年后被推翻。然而革命者们引进的西方议会制度始终没有真正
运行起来。得,“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号称一定要民主的中共最终通过内战夺取了大
陆政权。很快,他们抛弃民主的伪装,实施了越来越严酷的“无产阶级专政”。
... 阅读全帖 |
|
b*******y 发帖数: 4304 | 7 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
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
,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
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放眼南眺,祖先留下的蓝色海洋现在还好吗
?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争议的有150万,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
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
总和。一半海疆被明抢,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唐僧肉?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
诸岛。
一、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
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
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中国实际控制9个
,大陆8个,台湾1个。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
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最近,中国南海争端又起,风云突变。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
沙部分岛...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7 12:38:20 2012, 美东)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简史
清末1860年,清朝积贫积弱,面对内忧外患,清朝政府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推动
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
方式发展新型工业企业,增强国家国力, 是中国第一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洋务运动应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而戛然而止, 中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
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光...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9 120年前的武汉在张之洞的湖广总督治理之下,可不是现在的武汉在中国的地位。张之
洞在慈禧的关照下,希望武汉的新洋务运动成为满清帝国的近代化转型的模范。但是张
之洞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超过了现在中共的所谓改革。张之洞在文化上建立了武汉大学
的前身,在军事上建立了新式陆军,和新式重工业兵工厂,和当时的高科技铁路,还又
民族轻工业,加上汉口原来的四大名镇的金融贸易地位,张之洞的湖广总督20年任期内
,武汉一直是当时中国的弄潮儿,和现在的上海,20年前的广州深圳是一样的地位,这
才有宋美龄27年到汉口觉得失落的一说。武汉的衰败是辛亥革命之后,虽然第一枪是在
武汉打起来的,但汉口却从此衰败。所谓风水轮回转。
看看历史就知道武汉的近代地位了: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
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
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歲中進士
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歷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 阅读全帖 |
|
w**********1 发帖数: 1 | 10 自二月中旬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以来,利比亚局势持续紧张。该国境内出现了大规模的
抗议示威活动,然而,民众与政府并没有取得有效地解决分歧的方式。难以控制的冲突
不仅给利比亚带来了伤害和动乱,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鉴于利比亚国内环境
的恶化,我国政府自2月22号开始派出包机进行大规模的撤侨行动。3月5号,当最后一
班撤侨包机飞抵上海虹桥机场,在利比亚境内的最后149名中国公民顺利回国。
在利比亚以及之前的埃及发生的动乱是近期以来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国际热点问题。作为
一个中国人,大部分人只是透过传播媒体看个热闹。毕竟,说到阿拉伯国家,大部分人
的认知可能只限于伊斯兰教、包着头巾的妇女、满地的石油等简单的印象。当然,肯定
也有人会比较关心这些国家的情势,甚至将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情况拿来和中国进行类比。
我想,关心国事是应该的,但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方法和角度。利比亚人口650万,还不
及中国的一个二线城市;面积175万平方公里,也只是六分之一个中国大。埃及人口约
7860万,中国一个省份的人口;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九分之一不到。利比亚和
埃及是否与中国具有可类比性?这本身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466 | 11 噻,不知不觉,他都在中国活不下去了。
------------------------------
我得用一个最恶俗的句式来表现某种现象:网上骂余杰的帖子,“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
景”。在某些人的眼里,是容不下“余杰”这个名字的,只要看到该名字出现,本能的
露出牙齿,在狂咬一气后,还要细细的品尝每根骨头,直到在骨头中咂摸出余杰骨头里
美圆、青春痘等怪味后,才算没白张一次嘴。
到底这余杰与这些网友们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让某些人条件反射到如此地步
?看了半天,也没梳理出多少罪状来。基本就是几句车轱辘话:煽情、拿美圆、骂了国
人的老祖宗等。最为人诟病的、一切的根源好象是在9.11的时候,余杰说了一句:今夜
,我是美国人。
如果从上述的理由看,余杰最大的罪过就是戳了某些“民族自尊心”超级发达的
人的肺管子,以至于这些人士根本不管余杰在文章中说的是什么,就开始破口大骂的表
演,甚至往往连带着余杰赞美的人都一起遭殃。“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的精髓暴
露无遗。
好象老话有这么一句: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就我个人的理解,不嫌弃是一
回事,批评是另一回事。要是在本来就丑...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12 第七十五章 女秘书的诞生
总长和副总长击后,赵大个儿自然而然又被关了起来,王毅信则转眼就不知道了去向。
朱丝丝的小脑瓜显然没搞懂怎么回事,或许会以为部守明总巡官平易近人,更是个
很英明的上官吧。
在办垩公室踱着步,朱丝丝突然道:“是不是要通知监察局?,
叶眳笑道:“那当然最好,毕竟这涉及受贿,牵涉很多关系,按章程当然要监察局
来查。,朱丝丝能想到这一点,倒是令人欣慰。毕竟现在查案子,人们的固有思维,好
像只要是公门,就什么案子都可以查一样。
朱丝丝问完其实就奇怪了,怎么会同他商量呢?不知不觉就觉得他这个人挺有主意
的。
“快散衙了吧?要不要我送你回家。,叶眳掏出怀表看了眼,可不是,五点多了。
朱丝丝漂亮大眼睛眨了眨,心说和你很熟么?摆了摆手。
和德斌吃了个晚饭,回到王府,叶眳就接到商务局送来文书,当时就犯了难,却是
新嘉坡时爵士及一众华侨募资成龘立大东铁路,拟修建韶州至福建汀州的铁路。
看来时爵士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广州到韶州的铁路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进度极为快捷,预计年中就可竣工,而
以现在来说,不到两年时间架设一条超过两百公里的铁路,效率极为惊人,那要资本、
统筹、人力等方方面面...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13 第七十五章 女秘书的诞生
总长和副总长击后,赵大个儿自然而然又被关了起来,王毅信则转眼就不知道了去向。
朱丝丝的小脑瓜显然没搞懂怎么回事,或许会以为部守明总巡官平易近人,更是个
很英明的上官吧。
在办垩公室踱着步,朱丝丝突然道:“是不是要通知监察局?,
叶眳笑道:“那当然最好,毕竟这涉及受贿,牵涉很多关系,按章程当然要监察局
来查。,朱丝丝能想到这一点,倒是令人欣慰。毕竟现在查案子,人们的固有思维,好
像只要是公门,就什么案子都可以查一样。
朱丝丝问完其实就奇怪了,怎么会同他商量呢?不知不觉就觉得他这个人挺有主意
的。
“快散衙了吧?要不要我送你回家。,叶眳掏出怀表看了眼,可不是,五点多了。
朱丝丝漂亮大眼睛眨了眨,心说和你很熟么?摆了摆手。
和德斌吃了个晚饭,回到王府,叶眳就接到商务局送来文书,当时就犯了难,却是
新嘉坡时爵士及一众华侨募资成龘立大东铁路,拟修建韶州至福建汀州的铁路。
看来时爵士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广州到韶州的铁路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进度极为快捷,预计年中就可竣工,而
以现在来说,不到两年时间架设一条超过两百公里的铁路,效率极为惊人,那要资本、
统筹、人力等方方面面... 阅读全帖 |
|
w*******d 发帖数: 6 | 14 梦想的屡次破灭与变革的顺序
---关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困惑
清末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国人思变之心日切。但对于如何变革,却屡屡
难有定论。“洋务派”努力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主“中体西用”,
30年发展,一时竟有“同治中兴”的喜人局面。然而,与邻居日本同
期的“明治维新”相比,中国的前进与变革步子似乎迈得太慢。一山
不容二虎,甲午战争一败涂地,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彻底打破了天国
仅存的威严和亚洲第一强国的神话。洋务派单单靠造枪造炮强国救国的幻想
破灭。中国靠经济、工业发展救国的变革过程被生生打断。
痛定思痛,康梁等人公车上书,力主变体变法,打动了励精图治却懦弱的
光绪,于是有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且不说普通的老百姓
对一天内颁布几部的新法不得要领,以老佛爷为首的各级官员等对此是
恨之入骨。 接着,袁世凯出卖光绪,谭嗣同横刀一笑,变法六君子喋血
菜市口,康梁逃亡海外(跟民运分子一样,呵呵),这都是大家历史课上
学了几遍的故事了。从上而下的和缓的政治变革也宣告此路不通。
1900年,普通百姓排外仇外的民族主义情绪突然爆发并走向极端,同样
仇视洋人的清政府乘机利用了这股 |
|
g****s 发帖数: 306 | 15
甲午是输在运气
洋务派输在唯武器论
该改的不是武器是观念
就是只有拼命扩展才能生存的观念
中国人始终没有
昨天为这个和老板吵了一架//xixi
这个似乎有别的原因了懒得在这里贴
怎么说呢
指望愚昧来取胜吗
说洋人不好也不算错
可有几个人知道他们什么地方不好
连敌人的优点和弱点都不知道还想打仗当然是输
他们还不如洋务派
这个没错啊
中国不是非得要有皇帝才活得下去
他们证明了这个不过运气不好也只证明了这个
为什么要
哪有那么多
本来如此
谁在台上老百姓一样交税
不同在于台上那个家伙如果很讨厌的话
如何把他弄下台去
如果非得靠暴力
那就是没什么改变
他们也算本末倒置
可惜只是口号
等贵贱本来只是观念问题
均贫富根本不可能实现
他是自己能力不济
历史给他的机会并不算少
启哪门子的蒙呀
如果知识分子永远觉得自己该教导别人
就永远失败
这点老毛其实是对的
可是他自己也是个"导师"
根本就是没改
怎么可能改呢
况且也没必要
马克思也没打算把资本主义那套行政体制拆掉
当然中国只有封建的版本
还好吧
至少可以犯自己的错误了
胜利者的头脑总要发烧
活该啊
也不只是
再过几十年一定有人写文革的积极意义
又 |
|
z*l 发帖数: 763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lk 讨论区 】
【 原文由 Freeman 所发表 】
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
冀 城
1840年,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第一次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炮舰冲开了清政
关自守的大门。沉睡的封建帝国中,一部分人开始醒来,看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着的巨大
差距。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和失败,严峻的形势使更多的中国人
了,他们明显地意识到,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大敌人的挑战,提出引进西
代军事、科技的人士显著增加。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他们在中央以奕忻
良、文祥等权贵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封疆大吏,还拥有一大批
新著书立说、大造舆论的知识分子,以及一批渴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民间工商人士。
洋务派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还有一个历史契机。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
热河。权力欲极强,而又素与顾命大臣肃顺等人有嫌怨的慈禧,趁机联合恭亲王奕忻等人
谋政变,一举夺取了朝政大权。在奕忻集团和后党势力紧密配合下的政变成功,标志着
改革力量对顽固 |
|
m**************n 发帖数: 27 | 17 转信站: mitbbs!jiaoyou8.com!mitbbscn
出 处: mitbbs.cn
张之洞(1837——1909) 南皮县人。字孝达,号香涛,易号抱冰。清末洋务派
首领。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1879年清朝特使崇厚与俄国擅自签订丧
失领土的《里瓦几亚条约》,他极力反对。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
总督,起用退休老将冯子才,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又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
矿务局,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在英、德支持下,大办
洋务,成为后起的洋务派首领。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
局、湖北缫丝局等重轻工业企业,并筹办芦汉铁路,与李鸿章争权夺势。1894年任两
广总督。中日《马关条约》议订时,他曾上疏阻和议,要求变通陈法,力除积弊。189
8年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戊戌变
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崛起,他力主镇压。1903年,强调办学首重师范。19
06年,授军机大臣,兼管学部。他注重教育,对清末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有《张文襄公
全集》。
盖叫天(1 |
|
b****i 发帖数: 11322 | 18 山西巡抚毓贤为什么要屠杀外国传教士,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来太原,英国传教士为什么
要用赔款在太原修建全国第三所大学,魏仁秀为什么要以太原为背景创作《花月痕》,
太原奇案为什么会被收录进《清末四大奇案》,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六章:
晚清轶事
相关资料:文庙巷、起凤街、花月痕、山西大学、慈禧太后在山西
第二十六章 晚清轶事
1882年正月,四十五岁的张之洞来到太原,出任山西巡抚。做为清流派的主要成员
,张之洞此前大多担任诸如学政、侍讲学士之类并不重要的官职,在近代已经逐渐落伍
于时代的山西为锐意进取的张之洞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舞台。
尽管在两年前还曾毫不客气地上疏痛骂当时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刘坤一,但山西
积贫积弱的现状以及“丁戊奇荒”对地方经济的严重破坏却促使张之洞从思想到行动都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最终在这里迈出了从清流派转变为洋务派的第一步。
在曾国荃抚晋期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曾专门为山西设计过包括开矿、兴实业、
办学校等内容的“洋务”方案,但却被曾国荃束之高阁。在革除弊政整顿吏治的同时,
张之洞依靠这张蓝图以及招募的一批洋务人才艰难地在封闭保守的环境中启动了山西近
代化的进程,仿 |
|
z**********e 发帖数: 22064 | 19 第三章“借师助剿”及其对洋务运动兴起的作用
一、“借师助剿”的正义
借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军队和外国军事人员之力,在江浙、上海等部
分沿海地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清王朝把这一勾结帝国主义的特殊形式
称之为“借师助剿”。“借师助剿”与洋务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我把
“借师助剿”列为洋务运动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不是为了分析和说明“借
师助剿”具有镇压人民革命的反动性,勾结和借助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力
量的买办性,而主要是因为“借师助剿”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中心内容:引进
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以期拯救清王朝的垂危统治。
之所以这样说,可用几个“为什么”来表达。为什么要“借师”?因为
清军不是人民起义军的对手,而“洋兵”却有可能战胜起义军:为什么“洋
兵”能战胜起义军而清军却不能?因为清军除士气低落外,装备很窳陋,而
“洋兵”的武器精良,训练亦系新式;为什么“洋兵”武器装备能那样精良?
因为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先进,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借师助剿”
给清政府及其官吏们以一系列启迪:要拯救清王朝的垂危统治,必须有一支
用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要拥有一支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20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李之下放广州就是受荣禄排挤而去的。”(四,
87)
(2)“命于式枚草遗折荐袁世凯代己为直隶总督”(四,184)
(3)翁同龢 和李鸿章“平分朝政”?
(4)“是康、梁等激进派的家长与护法”?
(5)罢官出于光绪帝主动
(6)戊戌年仍享有“独对”之权?
(7... 阅读全帖 |
|
o***a 发帖数: 724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lama (Obam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瞿秋白陈伯达是不是穿越党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4 18:14:32 2010, 美东)
"官僚资本"的提法,在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1923年,瞿秋白在《前锋》杂志上发表《
论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一文①,首次使用了"官僚资本"一词.他将洋务派经办的官办
企业称为"官僚资本之第一种";将官商合办企业称为"官僚资本之第二种".1929年,李达
在《中国产业革命概况》一文中,揭露清代官僚举借外债时"从中渔利,自肥私囊,形成官
僚资本".
1930年,日本学者橘朴在《中国社会的发达阶段》一文中,将官僚资本分为"梁士诒型"和
"张謇型"两种.1936年,吕振羽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中,将清政府创办的"国营事业
的萌芽"统称为官僚资本[1](p492).
总的说来,这时大家所说的官僚资本主要指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官办企业.抗日战争
中后期,进步人士和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国民党官僚利用职权、私人参与投资的企业或金
融机构称为官僚资本.著 |
|
f*****e 发帖数: 939 | 22 作者按:自从刘晓波在本报亮相以来,我期待着和他见面。11月27日(1988年),他结
束在挪威的讲学,应夏威夷大学之邀,途经香港,逗留几日,接受了解放月报的专访,
下面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访问记录。
今年6月,北师大举行刘晓波博士论文“审美与人的自由”的答辩会,九位全国一流的
教授专家一致同意授予刘晓波文学博士学位。但是,这篇访问中的刘晓波,没有表示一
点学者的拘谨和斯文,而是更像一名顽强地表现自己观念的“愤怒青年”或“思考青年
”。他的激烈和尖锐来自于世界观的成熟,他的勇敢无畏则显示了和中国思想界主流派
的深刻代沟,这很容易令人想起台湾六十年代的李敖。
如果推刘晓波为当代中国反叛的青年一代的理论代表,他是当之无愧的。因此,这篇访
问记录值得推广给所有关注中国发展和青年一代状况的人士一读。
问:您在大陆被视为一匹“黑马”,言论“偏激”,他们怎么会放你出来的呢?
刘晓波:我出国没感到多大阻力,手续办得非常顺利。邀请递上去,先由系里批准,再
由学校批,我只去过国家教委两次,一次送材料,一次拿护照与签证。这在中国人中是
非常顺利的,人家出国不知道要跑多少趟,简直要扒掉一层皮。我一次也没去过挪威大... 阅读全帖 |
|
z***y 发帖数: 13818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mimy (咪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刘以前的一个访谈,很佩服这个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12:01:44 2010, 美东)
看了一下,这个人的确是牛人,敢想敢说。是个真汉子。
他就算是作为纯粹的学者,也有得诺奖的资格。思想的确是很前卫,就是放在今天来看
,仍然前卫。
万分佩服。
***********************************************
刘晓波著名言论:中国至少需要被殖民三百年
(香港《解放月报》1988年12月号全文)
作者按:自从刘晓波在本报亮相以来,我期待着和他见面。他结束在挪威的讲学,应夏
威夷大学之邀,途经香港,逗留几日,接受了解放月报的专访,下面是根据录音整理的
访问记录。
(北师大举行刘晓波博士论文“审美与人的自由”的答辩会,九位全国一流的教授专家
一致同意授予刘晓波文学博士学位。但是,这篇访问中的刘晓波,没有表示一 点学者
的拘谨和斯文,而是更像一名顽强地表现自己观念的“愤怒青年”或“思考青年”。他
的激烈和尖锐来...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24 人大教授:国人受害情结过剩不利国家复兴
翟东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著有《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2010-10-29 10:04:01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跟贴 837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百年国耻留下的“受害人情结”仍然存在。这种情结让国人对他国总是心存
疑虑、愤愤不平,不是觉得人人试图合起伙来害我,就是觉得谁都对不起我。虽颇值得
同情,但是不利于一个崛起大国同列强心平气和地共处一室。
人大教授:国人的受害者情结不利于中国崛起
位于虎门的中国鸦片战争纪念馆。文章称从1840年至今,中国经历了一个变革动能由低
到高不断升级,然后又逐步降温的历史。
环球时报10月29日报道 我曾经用发高烧的比喻向外国留学生讲述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变
革和主流思潮的演变:1840年至今,中国经历了一个变革动能由低到高不断升级,然后
又逐步降温的历史,恰如一场大病袭来,渐趋恶化,然后经过肌体内部潜能的对抗,逐
步痊愈。变革动能的消长背后,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生存焦虑与忧患意识的聚散。
中国是从1840年开始面临外患的。中华帝国原以为自己是文明的中心,他人皆蛮夷。19
世纪中期,欧洲蛮夷...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2284 | 25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清政府逊位结束这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当时西方主要
工业国几乎都发生了战争,而每一次战争的结果几乎都是中国政府割地赔款.李
鸿章也说过,"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
究其实质,其实是中国的统治阶层愚蠢而固执地认为中国对外国文化上是远远
领先的,制度上是优越于外国的,而每一次战争上的失败是偶然地.所以每一次失
败之后统治阶层从来不加反省,或者说不做深层次的反省,而仓促投入下一场战
争.
这种荒谬的观点和中国当时的非理性王朝政治相互作用使中国不断走向深渊.
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只看到中国在"制器"上技不如人,作了不触及根本的改良,认
为船坚炮利就能救中国,结果甲午,庚子一败涂地.中国目前的左派/鹰派和李鸿章
多么相似!他们认为中国只要有了先进的技术做到船坚炮利就能民族崛起.其实
1894年《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说的透彻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
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
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
徒惟坚船利炮...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6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detail_2011_02/21/4771
2011年02月21日 11:48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黄晓峰 郑诗亮 陆静 沈渭滨
在我看来,辛亥革命某种意义上就是知识分子找出路的一场运动,包括个人出路、国家
出路两个相辅相成的方向。
沈渭滨:我认为清末废科举是一项过于极端的举措。科举制度有很多弊病,但毕竟是广
大士子读书做官的主要途径。捐官也可以入仕,但不是正途,为士子所不齿。废科举等
于绝了士子向上发展的路,这样他们就没有奔头了,只得找新的出路。而从新式学堂出
来的学生也要找出路,读书能干什么?
读书可以经商,更重要读书可以做官。1905年以后,做官的路绝了。所以在我看来,辛
亥革命某种意义上就是知识分子找出路的一场运动,包括个人出路、国家出路两个相辅
相成的方向。不要低估废科举带来的负面影响。士绅和近代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群体中
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向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统治秩序的安危。
可以说,辛亥革命就是知识分子包括士绅叛离和反对清王朝的一场政治运动。其中一部
分人是真心向往民主...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1674 | 27 因果关系就错了
谭嗣同时代是连有文化的人都没有看到,现在是有文化的人都看到了,但选择不去做?
选择不去做,是基于个人财产和生命角度等现实问题作出的考虑,这些威胁没有去除,
你谭嗣同算个屁啊。
维新变法连资深洋务派都不以为然,这是理念上的差异。现在是太多的人知道现在的安
排不对,但没有任何动力要去改变,除非那一天我党自动退缩,绝不应用城管,维稳力
量对付平民的维权,那不用谭嗣同,数年之内必然改变。但如果要强硬对抗,以现在的
条件能站出来的绝对是稀有品种。我国的进步必然是要依靠党内力量的变化,单纯民间
的力量绝无可能成功。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现实驱动,而不会是理念驱动。 |
|
M****J 发帖数: 2908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949年前中国一穷二白?飞机大炮都能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7 11:27:41 2011, 美东)
http://bbs.news.163.com/bbs/society/210525232.html
早在1920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造船所,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美国
政府订造的四艘万吨轮之一——“官府”号(Mandarin)。 (网络图片)
1949年前所谓的“旧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近日,有媒体发文指出,事实上“旧中
国”飞机大炮都能造,中国教科书中一再宣称“旧中国一穷二白”原来是毛泽东因政治
需要而定调,并一直灌输至今。文章质疑,高考制度使教科书成了中国孩子们的“圣经
”,但如果有一天,当他们发现“圣经”正让事实埋藏在白纸黑字之外,会有怎样的困
惑?
中国教科书中“一穷二白的旧中国”
据凤凰网报导,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教科书,在论及“新中国”工业起步时,
总是不忘提及“一穷二白”、“洋火洋钉”...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9671 | 29 颜昌海:
2011-05-08 00:14:59
轰动一时的北京市历史教师袁腾飞曾说过“中国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或许这句
话夸大了些,但在众多史料揭示下,即使是最寻常的历史事迹,在课本的记载中,都被
发现有谎言。比如,在中小学课本上,我们就曾读到这样的内容:“旧中国”一穷二白
,工业落后,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国外进口。
例一,小学政治教材中就会读到:在旧中国,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很多东西我们都不
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甚至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在这
些物品的名称前面都加了一个“洋”字。(《品德与社会》6年级上册第68页,人民教
育出版社出版)
例二,初中历史教材再度强调了“洋火洋钉”问题: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
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
“洋火”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火柴;“洋油”就是用来点灯的煤油;“洋灰”就是
盖房子用的水泥;而“洋钉”就是钉木板用的小小的钉子。(《中国历史》8年级上册
第10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例三,初中历史教材还摘选毛泽东1954年6月14日所作《关于中华...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30 http://www.dutianya.cn/wz/48/a48687/
挪威森林
上世纪末,楼主有幸在复旦听了朱维铮先生一个学期的课。先生当时上的其实是中
国经学史,印象最深切的有两句话:不要以为上了我的课就是我的学生;今天中国比百
年前真的进步了吗?所以,至今楼主从不敢自称为先生学生,当然楼主内心非常尊敬朱
维铮先生。不只是先生的治学严谨,真知博学,一堂经史这样的课,居然讲得趣味横生
,还说古论今,令我辈茅塞顿开。更令人敬佩的是,先生时年六十多了,身体也不好,
可是上课时始终站立于讲台上,只在中间休息时吸烟才偶然落坐。
关于晚清的自改革,先生更有深刻论述。我辈不才,记得的就是先生曾言:晚清自
改革如在同治中兴时实施,或有成功可能,诚如此则今天中国肯定大不一样,国人会少
受无数苦难。晚清自改革失败当然有许多原因,而晚清没有及时立宪(政治改革)应是
大错。
在西方用武力打开国门之后,晚清朝野意识到了需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861
年起其实就启动了晚清自改革的步伐。(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洋务派主张利用取
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 阅读全帖 |
|
g*******2 发帖数: 1184 | 31 什么叫高水平,这才叫高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辛亥: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
秦晖
2011-10-01 02:14:19|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网易独家,请勿转载)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
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
,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
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
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
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化细化
,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故事”(故往之事,不是“编故事”)都被发掘出来,其意义
是很大的。笔者并非专业的辛亥研究者,只是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谈点感想。
摆事实:小事大事都要摆
“摆事实”当然是考察历史的第一步。但是事实包括大事与小事。过去人们对辛亥革命
的许多细节不甚了解,予以辨...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32 说得好!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真是新中国的罪人啊。
======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还是推行洋奴哲学、爬行
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两条路线的原则分歧,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两个阶级
、两条道路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去年夏季前后,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在“一切为了现代化”的幌子下,又大
肆贩卖洋奴哲学。他公开主张把发展生产、发展科学技术的希望寄托在外国,叫嚷“要
拿出多的东西换取外国最新最好的设备”,还说什么“这是最可靠的”,而且是“一个
大政策”。一时,祟洋迷外之风又刮起来了。国内劳动群众的创造受到议论讥笑,坚持
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受到非难攻击,似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对了,推行洋奴哲
学、爬行主义反而有理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
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
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社会的财富
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25644 | 33 晚清名臣,他主持的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
、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他强调在外交中“以夷制夷”,为被动挨打的清王朝殚精
竭虑。美国总统格兰特称其为当时世界四大伟人之首,他是李鸿章。大跃进时期,他的
坟被刨,尸体被挂在拖拉机后游街,直至尸骨无存。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他的每一次出场都在国家存亡危急
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都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
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
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我相信,他是累死的。 |
|
t***s 发帖数: 1 | 34 上海社科院朱长超教授就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游行暴乱给他的三个子女写了一封信,表明
了他的观点,可谓是当代的《诫子篇》,发人深省
梦蝶、梦诗、梦觉,孩子们:
最近,有些中国人为钓鱼岛问题又游行什么的。我不希望你们当愤青,不希望你们参加
此类游行,不希望你们成为专制主义者的工具。因此,写这封信。
我为什么要反对你们参加反日游行?我给你们说说理由。
第一,中国历史上有表面上爱国的愤青给国家制造巨大灾难的惨痛教训。这些表面上的
爱国者,实际上害国者。这是要深刻记取的。一百多年前,义和团运动就是类似的愤青
们的所谓爱国运动。义和团就是所谓的爱国者。他们杀了参加教会的中国教徒十几万人
,杀了千百个外国传教士和使馆人员,连德国大使也杀了。他们还想杀光绪皇帝,因为
他主张维新改革,想学洋人。义和团还火烧和攻打了外国使馆。这些人不是真正的爱国
者,而是愚昧残暴的暴民。这些义和团严重地危害了国家。慈禧太后以为愤青们民气可
用,向八国宣战,结果引起了八国联军打到北京。而联军到了北京,愤青义和团的首领
早就逃之夭夭,手下的团民也如鸟兽散。义和团的滥杀造成了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来
庚之赔款,使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清朝末期,在洋务派人士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引领下,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汉铁路应运而生,在中国腹地增添了一条便捷的大通道。从此,郑州和武汉,这两座被铁路贯穿的城市,因铁路而勃兴。
郑州二七纪念塔比邻火车站,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
春运时,拥挤的武昌火车站。
京汉铁路通,郑州小县变大城
《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
郑州,原为商代都城,后来,日渐衰落,沦为一个尚能自给自足、半农半商的小县城,名叫郑县。虽地处中原,军事地位重要,但商业并不发达。
清朝末年,它和任何一个县城的差别不大,没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上,郑州这个地名却历经多次更改。
1904年,改郑州为直隶州。1905年,清廷下文批准郑州为商埠。1913年,郑州直隶州改名为郑县。1928年,冯玉祥改郑县为郑州市。 1931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大战之后,又将郑州撤市改为县。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自1906年初,贯穿郑州的京汉铁路通车,火车的汽笛 |
|
c***s 发帖数: 70028 | 36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化细化,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故事”(故往之事,不是“编故事”)都被发掘出来,其意义是很大的。笔者并非专业的辛亥研究者,只是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谈点感想。
摆事实:小事大事都要摆
“摆事实”当然是考察历史的第一步。但是事实包括大事与小事。过去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许多细节不甚了解,予以辨析绝对是必要的。但是过去对这段历史的大背景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描述,这恐怕更应该反思。
例如,过去人们常从“中西文化碰撞”的角度看近代史,于是流行一种“三阶段”的叙事:洋务运动时国人热衷于船坚炮利,学习西方的“器物”;戊戌、辛亥国人由改良而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7 现任领导的难处在于:既要承认毛政治遗产的合法性,又要承认邓政治遗产的合法性。邓的“不争论”只是换得了党内暂时的安定,却留下一个意识形态陷阱。一旦这两份遗产被两拨具有不同利益的党内势力用作斗争工具,那就无法再维持党内的安定团结了。
北京今年在“倒薄”这一重大政治事件上,不像当年江泽民处理陈希同、胡锦涛处置陈良宇那样,罪名一经公布就百鸟息声。虽然师法“文革”那种层表态的故伎,“倒薄”还是遇到了“红二代”的强大阻力与民间的公开反对声音。一些挺薄者利用在公园聚会广播、写公开信、联名信、在网上匿名发文的方式来声援薄熙来并谴责中共中央。其原因剖析起来复杂,但其中最主要的恐怕是中共陷入自身罗织的意识形态陷阱。
何谓“意识形态陷阱”?
共产党统治与历史上所有的世俗政权不同。世俗政权一般不禁宗教,不用意识形态规训国民。共产党统治既禁止独立宗教,还用意识形态规训国民,从这点来说,共产党政权比所有的世俗政权更接近神权政治。
中国在毛时代,用的是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规训国民;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大一统的格局无法继续,对思潮与理论之争,缺乏理论兴趣的邓小平,为了避免清理毛左必然引起的种种麻烦,下达“不争论”的...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8 我曾造访过北京的八旗子弟中学,感到非常震撼,因为我看到满清贵胄子弟手中拿的竟是美国的教科书。我还参观过几所公办学堂,虽然他们的教学质量难以令人满意,但教学设备相当精良。
本文摘自:《辛亥革命》,作者:阿瑟?贾德森?布朗,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八旗子弟中学用的竟是美国教科书
清末的洋务派大员、湖广总督张之洞曾和京师大学堂7监督张百熙联合上书,敦促清廷建立新式教育体系。他们在奏折中建议,在各省省会建立大学堂以及配套的预科学堂和中小学堂,实际上张之洞和张百熙是想在省会城市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的预科学校、学院、大学。他们设想的整个教育体系以京师大学堂为核心。所有学校既教授西方艺术和科学,也教授传统的儒家经典。
他们对于现代教育制度的推崇和改革建议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1908年,清朝皇帝颁布的一道有关教育的上谕中说:凡男童年逾八岁者应入学,违者责其父母亲属。无父母亲属者,由本地官员负责其教育。各省总督应敦促属下兴建学校。以此圣谕广布天下。
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提倡,新式学堂在中国大地上迅速结出果实。举个例子,仅仅是教授工程学课程的较为...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9 1876年出版的《大日本全图大日本全图》》琉球部分琉球部分,上面没有对钓鱼岛的标示。(海洋报图片)
从日本老地图看钓鱼岛归属
一张由历史学家郑海麟收藏的出版于130多年前的地图,已经成为当下中日岛屿争端中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在这张由当时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出版的《大日本全图》上,完全没有对钓鱼岛的标注,这充分说明钓鱼岛在历史上绝非日本所有。而当人们进一步研究这张地图的细节和历史背景,就会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出版时间——1876年
1876年,清光绪二年,日本明治九年。如果从1867年幕府将军向天皇“奉还大政”时算起,日本的明治维新已经进入了第10个年头,帝国的“精英” 和豪族们已经看到了富国强兵的希望。尽管日本自身仍背负着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其对外扩张的野心已显露无遗。 就在这一年的1月,日本政府以追究其侵入朝鲜水域的“云扬”号等军舰遭炮击、并引发武装冲突为由,派遣黑日清隆为全权代表,率领7艘军舰,1000多名陆战队士兵开赴朝鲜,强行与朝鲜政府谈判并缔结条约。朝鲜政府在武力胁迫之下,于2月26日在江华岛签订了所谓《朝日修好条约》,亦称《江华条约》,由此打开了朝鲜的门...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5617 | 40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717/054419727736.shtml
媒体称芮成钢为开着豪车的伪精英:没啥朋友
2014年07月17日 05:44 时代周报 我有话说(6,186人参与)评论中大奖(6,186人参与)
收藏本文
[时代议题]芮成钢成功学
著名央视主持人芮成钢被调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嘲弄、愤慨、惋惜等情绪夹杂其中
。然而,关于芮成钢的讨论,却并非主要围绕他可能涉及的问题,而是为什么不喜欢芮
成钢以及应不应该“落井下石”继续揭短。
其实芮成钢到底涉及什么问题,是否真的有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作为一个名人,一
向以高大上、精英著称的他竟会如此“众叛亲离”,各种原因令人玩味。或许,在他的
成功之道上,我们可以寻找到端倪。
朋友圈与伪精英
张子宇
芮成钢[微博]被调查的消息传出后,这位公众人物再次陷入舆论风暴眼中,不论他是否
涉及犯罪行为,从他的人生轨迹和一贯行事风格来说,还是颇能反映这个时代某些特质。
芮成钢独特的成功之道,闪烁着基于中国传统与当下的智慧光泽,以下关键词或许可以
总结一二。
朋友圈
中国人讲人际关系,而近几年...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1 著名央视主持人芮成钢被调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嘲弄、愤慨、惋惜等情绪夹杂其中。然而,关于芮成钢的讨论,却并非主要围绕他可能涉及的问题,而是为什么不喜欢芮成钢以及应不应该“落井下石”继续揭短。
其实芮成钢到底涉及什么问题,是否真的有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作为一个名人,一向以高大上、精英著称的他竟会如此“众叛亲离”,各种原因令人玩味。或许,在他的成功之道上,我们可以寻找到端倪。
朋友圈与伪精英
芮成钢被调查的消息传出后,这位公众人物再次陷入舆论风暴眼中,不论他是否涉及犯罪行为,从他的人生轨迹和一贯行事风格来说,还是颇能反映这个时代某些特质。
芮成钢独特的成功之道,闪烁着基于中国传统与当下的智慧光泽,以下关键词或许可以总结一二。
朋友圈
中国人讲人际关系,而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关系网发展成为饭局、圈子等概念,能否进入某流的圈子,成为许多人心目中人生成败的关键。接近那些掌控大量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声望资源的人,进而分享他们的资源与人脉。
芮成钢被调查,一篇多年前文章中的“我的老朋友克林顿”被挖出来,构成对他嘲讽的主体素材,甚至延伸出一篇《哪些老朋友能救芮成钢》的恶搞文章。
芮成钢高大上... 阅读全帖 |
|
n****i 发帖数: 547 | 42 http://61.142.7.142/SubWebSite/yw_web/shouwang/yuedu/jiaoshicankao/lishijish
i/lishicankaoziliao/50000004/cypz_19.htm
虽然大打官腔,也可看看,当然其结论是推不出大倒李鸿章的。
大打官腔:
为什么在战场上每战必败?当时日本的军备,在数量上,其实并不比中国强。以海军说
,日本海军所有的舰数与总吨数同李鸿章所掌握的北洋海军大致相当,而且中国除北洋
海军外,还有规模较小的南洋海军和福建、广东的海军。可是到了战争临头的时候,李
鸿章却极力夸张敌人的力量,而把自己经营多年的海、陆军说成不堪一战。他说,日本
的兵舰新,行驰速度比中国的船快得多,日本陆军的枪炮也比中国的“精而且多”。他
说:“凡行军制胜,海战惟恃船炮,陆战惟恃枪炮。稍有优绌,则利钝悬殊。”照李鸿
章说来,武器装备的状况注定了中国必败。但是战争进行的实际情形表明,北洋海军的
全军覆没并不是由于跑得慢的原因,陆上战争的失败同样也不能归罪于武器。以李鸿章
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一向抱着决定战争胜败的唯一因素是武器的观点,他们的唯 |
|
j*********i 发帖数: 46 | 43 自嘉庆(1760 – 1820)以来,倍受内忧外患困扰的清廷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内部
改革保住满人的江山社稷。最著名一些改革如下:第一,同治中兴(1861 – 1875),
又称洋务运动。主持这次改革的主要大臣有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就是镇压太平军
、捻军和回民起义的三位功臣。这次改革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口号就是“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自强”“求富”。洋务派打算在保持固有帝制政体通过学习西方科技的情况下
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标志着这次改革的失败。第二,戊戌
变法(1898),又称百日维新。针对张之洞所提出的“体用”学说以及洋务运动的失败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向光绪皇帝“公车上书”,提出“君主立宪制”的维新想法。结
果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尽管接受了这一提议,掌握实权的慈禧还是把这一改革扼杀于摇篮
之中。戊戌六君子菜市口问斩标志着这次改革的失败。前后不过百日而已。第三,君主
立宪(1906 – 1911)。慈禧迫于内外压力最终于1906年发诏推行君主立宪制。慈禧和
光绪于1908年先后死去,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完全无法驾驭各地分裂局面。1911年10
月9日,武 |
|
s******8 发帖数: 7105 | 44 毛运气好,刚好赶上原子时代,苏联帮了大忙,造出核弹虽然比不上别人的,但是也够
用了, 其实也就是洋务派造武器的水平。 |
|
t****u 发帖数: 8614 | 45
我老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把李鸿章等洋务派逼到敌对阵营去了。
老李实际上是支持新法的,搞洋务的本来就和旧党谈不到一块去。
老李的姿态也摆出来,强学会老李捐了两千两,康梁愣把钱退回去。打脸不是这么打的。
当然康梁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主要是康某走翁同龢路线,而翁李是死对头。公车上书
又以甲午发刃,康梁一开始靠骂李鸿章聚集人心的。
但人老李已经作出姿态了,还不就坡而下,搞政治这么弄法,的确很粗糙。 |
|
t****u 发帖数: 8614 | 46
光绪头上有老佛爷,康梁要能傍上老佛爷才有戏。
洋务派前辈们曾李左不都是傍上老佛爷了嘛。 |
|
s****y 发帖数: 858 | 47 第二章:(3)圣人来了。。小人物。。圣人爱杀人
(11)天下奇才不可用
康有为此来京城,专是为了救国图强而来.
要救国,要图强,首先就得弄个官当当,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不当官,是没
办法救国的。
于是康圣人就去央求光绪皇帝的老师,大司农翁同龢。
康有为走翁同龢的门路,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据恽毓鼎先生的《祟陵传信录》中记载,翁同龢打光绪小的时候就照
顾小皇帝,小皇帝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捏翁同龢的乳头,若是有一天没得乳头可捏
,光绪皇帝连觉都睡不踏实,曾有一次,翁同龢请假回乡扫墓一个月,结果导致了没乳
头可捏的小光绪严重失眠。
第二个原因:翁同龢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如李鸿章之流的洋务派,翁老师觉得中国一
切都挺好,根本用不着搞什么洋务,李鸿章一伙以夷变夏,铁定是汉奸之举,所以在甲
午之战之时,翁同龢毅然决然的切断了对北洋水师的财政拨款,结果搞得北洋水师徒手
跟日本人血搏……但不管怎么说,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最终没打过日本人,所以老李的汉
奸已经坐实了,康有为同样憎恨李鸿章与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之举,和翁同龢是有着共
同语言的。
话说翁同龢接到康有为的书信,大喜,立即吩咐快请。
康有为兴冲 |
|
b*****e 发帖数: 5476 | 48 技术停滞也不能全怪满人,汉族那些狗屁不懂只知道清谈的大臣哪朝都有,就说发展电
报吧,李鸿章上书,恭亲王支持,结果一帮大臣硬说电线杆深入地下,破坏风水,李鸿
章建议恭亲王去找慈禧,恭亲王说虽然这事慈禧也感兴趣,但舆论太不利,“虽两宫不
能决也”。直到十几年后,中俄在莫斯科交涉,向北京请示的电报当天就能到上海,然
后八百里加急几天才能到北京,这帮书呆子这才认识到电报的好处,于是没人反对了。
铁路也是,原因还是那套破坏风水的理论,这回连干扰祖宗安息的帽子都带上了,结果
还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清末所谓清流二张,当年在朝里说起大话来无人能敌,后来都被委任为封疆大吏,其一
张佩纶,中法战争期间迟迟不敢应战,结果福建水师很快就全军覆没。另一个张之洞还
算聪明,到地方任职以后马上知道自己那套清谈没用,摇身一变,立马成了洋务派了。 |
|
o***a 发帖数: 724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lama (Obam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瞿秋白陈伯达是不是穿越党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4 18:14:32 2010, 美东)
"官僚资本"的提法,在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1923年,瞿秋白在《前锋》杂志上发表《
论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一文①,首次使用了"官僚资本"一词.他将洋务派经办的官办
企业称为"官僚资本之第一种";将官商合办企业称为"官僚资本之第二种".1929年,李达
在《中国产业革命概况》一文中,揭露清代官僚举借外债时"从中渔利,自肥私囊,形成官
僚资本".
1930年,日本学者橘朴在《中国社会的发达阶段》一文中,将官僚资本分为"梁士诒型"和
"张謇型"两种.1936年,吕振羽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中,将清政府创办的"国营事业
的萌芽"统称为官僚资本[1](p492).
总的说来,这时大家所说的官僚资本主要指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官办企业.抗日战争
中后期,进步人士和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国民党官僚利用职权、私人参与投资的企业或金
融机构称为官僚资本.著 |
|
m********a 发帖数: 1601 | 50 看tom cruise电影《最后的武士》里面那个明治天皇,真是烂泥扶不上强,连自己最敬
爱的启蒙老师兼国师都放纵维新派去杀死、灭门、灭族。
所谓明治维新,并不是明治“天皇”所为,而是他那些“洋务派”大臣搞出来的,洋务
派为的不过是为自己全面掌权,整个事儿跟明治那个天皇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而日本人就是enjoy有个能动的活偶像家庭来进行精神崇拜。每天去两个酒馆喝完酒以
后,还是需要有个偶像来让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反省 ---- 和天主教一样,口头反省
完后自己就无罪了.....多么好的system啊:明天可以继续堕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