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法入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r
发帖数: 7106
1
第三章 有關禪、密、淨土的爭論
有關中國的禪、密、淨土等佛教宗派,印順法師在不同的場合有相當不同的觀點。
講經時,他喜歡照本宣科,不多發表個人的意見。比如,他在講《寶積經》的時候說:
專在事相上修行,修行又難,功德又少。如能與法相應,心心流入法性大海,那就
捷疾無比。……悟入法性,纔能易疾成佛。雖然如來適應眾生根性,說些易行易成法門
;唯與法相應的法行,才是第一義悉檀。如說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為易行道;這是說極
樂世界修行容易穩當,決定能不退轉菩提心,並非說容易成佛;生了淨土,還得修行,
一直到得無生忍,纔能通入法性大海,一帆風順!還有些說欲樂為方便,容易成佛,那
無非世界悉檀,以欲勾牽,使人樂於修學而已。又有些經文,為了懈怠眾生,聽說三大
阿僧祇劫修行,就心怯引退;所以說三生、一生,即可成佛,那是對治悉檀。有的不知
佛法人人可修,人人可成,懷疑自己,於是佛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性。眾生即佛,指心
本淨性為成佛因,以啟發向上向善的菩提心,那是為人悉檀。然約究竟義說,唯般若與
法相應,纔能入法性海,疾成佛道。
因為上述觀點的表達是在講《寶積經》,他基本上沒有離開經文的說法,而僅僅是以判
教的方...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
http://www.xianmifw.com/book/downssfy.php?nav=&pid=3&nid=21
寅三、無常並非淺法也非略修之法
【故不應執,此是無餘深法可修習者之所修持,及不應執,雖是應修然是最初
僅應略修,非是堪為恒所修持。應於初中後三須此之理,由其至心發起定解而正修習。】
因此,不應執著“憶念死亡無常僅僅是沒有其餘甚深法可修的人所修之法”,
也不應執著“雖是應修之法,但這只是最初階段僅應略為修習的法,不能作為恒常所應
修持的法門”,應當對初中後三時都必須修習無常的道理,從內心深處發起定解而真實
修習。
這是告誡我們應當斷除二種邪見,以至誠心修習念死無常。“二種邪見”,即
執著無常是一種淺法的邪見,以及執著無常只是最初略修之法的邪見。
以下引古德語錄說明,無常既非淺法,也不是最初略修之法。
一、無常並非無深法可修者所修之法
嘎當派大德卓位奢貢波說:“雖修至密部之王(密集金剛),若未生起死無常
觀,即為淺。若已生起死無常觀,雖僅修學入法之門(三皈依),...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arahants
left
SeeU法友, 想问你贴的中阿含这经的一些疑问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211.htm
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
1
这里说的”心解脱”,是安止定的禅定?
2
安止定,一般会说
四无色定(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里 “无量心解脱” 似乎是比空心解脱更先有的禅定,
是对应哪个 ?
3
舍利弗的说法,安止定也是心解脱,
那么在安止定中死去,死后也心解脱吗?
4
舍利弗的说,熄灭贪嗔痴,也有这样的禅定。空、无相、无所有
这个是模拟,而不是说真的熄灭贪嗔痴达到安止定吧???????
从熄灭贪嗔痴来看,这些禅定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辞。
那是说,空、无相、无所有,都一样是熄灭贪嗔痴的一些模拟于安止定的说法,
看起来很像模拟。

5
这里贪嗔痴 称为”量”, 无量心解脱,就是模拟于没有贪嗔痴。是这样理解吧?
6
那,对于贪嗔痴的熄灭,达到”空”就可以了,不须达到”无所有”?
中部43经/毘陀罗大经(小双品)(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照大师
法照(公元747—821年),唐代圣僧,身世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为净土宗
四祖,约生于公元747年间。史料中有关他居俗世时的事迹不见记传。
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 即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
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
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 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着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
,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
台般舟道场,专修净 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
万计。法照于承远大师处得净土教法的真传后,更是专一其心,精进不懈地修持净土念
佛法门。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法照于南岳弥陀台广发弘愿,尽此一形,每夏九旬,常
入般舟念佛道场,决定毕生修持净土法门。同年,法照往长安(今西安),在章敬寺的
净土院,依《无量寿经》撰写了第一部著作——《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此外,
法照大师所撰写的第二部著作《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则更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了他
所倡导的净土五会念佛法门。
生平事迹
法照大师的一生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凡夫种性的寺院出家众也能报答少分的佛恩. 将来台湾佛教必然会重新检验密宗双
身法的合理性。即使是有那些佛教寺院的堕落,也无法阻挡这股强大的力量,最终将使
得台湾土地上的密教不得不离开佛教,或者不得不在表面上跟著反对密教。那要藉著什
么力量来诉求而重新检验密法的合理性呢?
其中之一是诉求于台湾佛教界:思惟自己想要的佛法到底是什么?如果台湾大多数
出家与在家的学佛人都接受佛教的僧尼可以实修婬欲,则末法时期就会渐渐结束于台湾
,佛教正法正式宣告结束,不待一万年后;但这样毫无廉耻的情形不会发生,因为末法
时期还有一万年。然而,目前许多不认同密宗双身法的出家僧尼,只是自扫门前雪,不
闻不问佛教未来的前途;甚至也有不少是举寺向藏密喇嘛靠拢,实在很难期待他们会主
动改变谭崔密教在台湾一再蓬勃发展的现况。
因此,另外还有一个机会,就是诉求于民众:你们希望所谓的佛法修行是什么?所
要的佛教出家人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当初谭崔密教婬欲法之所以无法横行于中土,是
因为广大的民众打从心里就不会接受,而非是靠法义论战的获胜而取得这成果。因此菩
萨行者在今日的台湾,一方面要一一举证、论辩谭崔密教的法义与行门...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6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39
法規名稱: 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 英
修正日期: 民國 103 年 08 月 05 日
法規類別: 行政 > 教育部 > 高等教育目
第 1 條
本辦法依大學法第二十八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 2 條
大學辦理持國外學歷入學學生之學歷採認事宜,應依本辦法規定為之。
第 3 條
本辦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採認:指受理學校就申請人所檢附之國外學歷文件所為與國內同級同
類學校相當學歷之認定。
二、參考名冊:指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就外國大專校院,收錄其名稱
、地址所彙集而成並經公告之名冊。
三、驗證:指申請人持國外學校學位證書、成績證明等證件,向我國駐外
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其他經外交部授權機構(以下簡稱駐外館
處)申請證明文件為真。
四、查證:指學校查明證實當地國政府學校權責機關或其認定之教育專業
評鑑團體對學校認可情形與其入學資格、修業期限及修習課程等事項

第 4 條
國外學歷符合下列各...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7
敬錄自《普賢行願品講記》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169
(3)趣入佛語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念這一頌時,應當發願趣入佛語。怎樣發起此願呢?首先按照經文了解佛語的
功德之相,然後心中明確現出所願境,再作意發願。
這一頌講:消盡了障礙的如來,語言最極清淨。具體如何呢?在如來說法的一
個言音中具有無量的音聲海;而且,相應無數聽法者的意樂差別,每一佛語都自然成為
別別的詞句,讓每個聽法者都覺得佛是以這樣的聲音對我說法的;而且,每個音聲都流
出佛的無量辯才海。
《別行疏鈔》從十方面描述了佛能轉法輪的圓音境界。
一、佛在世時以一種聲音演說佛法,眾生都能隨自己的種類生起各自的理解。
二、佛以隨順某地區的語音說法,聽者都認為世尊在宣說與自己...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贴:金刚禅法讲义-A
原贴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3.html
佛学精通----金刚禅法讲义
深入篇-------金刚禅法讲义(6.0版)1
1.什么是禅
佛教里有句重要的话:教是佛的口,禅是佛的心。我们讲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什么是禅
。佛讲般若类经典,用了22年。佛讲了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核,就是《大般若经
》,有600卷。《大般若经》里最精华的部分,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五千字左右
。再往简化里说,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世音菩萨讲的,二百多个字。这部经的
含义再浓缩,就是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再
简单地讲就是:佛的智慧。或者就是“佛智”两个字。再少一点,就一个字,那就是“
禅”。这个禅,就是我们众生内心的佛性,在我们内心,每个人每个众生内心,都有。
实际上我们在做人的时候,能用到这个佛性的功能可能很少,不到亿分之一。一切佛的
智慧德能,就在我们内心里面。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时也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
具如来智慧德能,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个佛性是我们本有的。举个例子
,比方说你...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9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黄檗传心法要
黄檗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
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亲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
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
。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
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
。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
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
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
。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
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
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
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
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舊約律法613條
舊約律法613條

舊約律法:
履行的誡命Mandatary Commandments (248)
禁止的規條Prohibitions (365)

履行的誡命

一.對耶和華
1. 出廿2:要相信耶和華的存在.
2. 申六4:要承認耶和華是獨一的.
3. 申六5:要愛耶和華.
4. 申六13:要敬畏耶和華.
5. 出廿三25:要事奉耶和華.
6. 申十20:要專靠耶和華.
7. 申十20:要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誓.
8. 申廿八9:要效法耶和華.
9. 利廿二32:尊耶和華的名為聖
二.對五經
10. 申六4:要早晚背誦「示瑪」(Shema)經文.
11. 申六7:要研究五經及教導他人.
12. 申六8:要把經文小方盒繫在他的額頭上.
13. 申六8:要把經文小方盒捆在他的臂上.
14. 民十五38:要在衣服邊上作繸子.
15. 申六9:要在大門框旁安放小型經文盒子.
16. 申卅一12:第七年人民要齊聚聆聽五經.
17. 申十七18:王要自備一軸特別抄寫的五經.
18. 申卅一12:猶太人或家庭要有一卷五經.
19. 申八10:每逢進食之後,要贊美耶和華.
三.對於聖殿和祭司
2...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5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与时俱进 弘扬大乘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回家人
前几天在布施论坛中,见一位朋友讲:“只要自己的发心是好的,那么即使让别
人少赚了钱也没关系,这世上总会有人赚钱有人赔钱,这是社会的正常生活,不算做坏
事。”
首先不论发心如何,这个想法都不是一个修行人应该有的想法,因已有我相,人相
,众生相,寿者相,这是掩耳盗铃的贪,是有大因果的。
曾经有一位朋友问:“是否我在消灭我的对手的时候也当无所住?那做坏事能不能
无所住呢?我担心我在面对竞争的无所住中会走上邪路!可不竞争如何在我所处的环境
生存?我一直生怕侵犯到别人的利益,可诺大的公司人人都在算计,我真的有些迷惑…
…”
是这样的回答,“在日常工作中,应与对手争取最大的利益,体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也就是让他最大地重视你,研究你,学习你,求你指点他,但在期间心性是戒忌用力
地,慈悲地,以让其放下妄想执着地做,要体现出佛法的妙用(就是当你放下自我的妄
想,而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斗志与心量,使自己的事业成功的境界),在侧面指点你的朋
友,让他也学习你,使其走出来(哈哈,不是去学习迷信,而是去学习般若智慧,在日
常的妙用)。要学着去帮助他们,润物细无声地帮助他们,走出无明来。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
Yisu (大头教主) 于 (Mon Dec 5 09:37:28 2011, 美东) 提到:
请专楼专用, 谢谢..
发信人: rapier (Avant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开贴扯 '大乘佛化人生' 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00:37:50 2011, 美东)
要说汉传佛教不是佛法,有点冤枉它,它会理直气壮地把三法印拿出来挥舞:我都有,
我都有!
如果把真正的佛法比喻成一颗明珠,汉传“大乘”佛教就是一大团包裹着这颗明珠的大
粪,大粪的基本成分是各种各样的外道学说,但是它们在汉传里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
“方便”,和“大便”押韵,而大部分的汉传佛教学人都啃着大粪津津有味,同时陶醉
在可以用这个“方(大)便”度脱世人上。
============================================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第169页~170页中说:
『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入行论》学习体会
让世界充满爱——学习“入菩萨行论”心得 (转自国际佛学网 http://www.buddhistweb.org/index.php/europe/ozbd/3404-%E8%AE%A9%E4%B8%96%E7%95%8C%E5%85%85%E6%BB%A1%E7%88%B1%E2%80%94%E2%80%94%E5%AD%A6%E4%B9%A0%E2%80%9C%E5%85%A5%E8%8F%A9%E8%90%A8%E8%A1%8C%E8%AE%BA%E2%80%9D%E5%BF%83%E5%BE%97 欧洲菩提小组学院原创)
英国 Andrew Miao
目前学习入菩萨行论已经有六个月了。真的很感恩诸佛菩萨和上师慈悲,感谢五明佛学
院和欧洲菩提小组提供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可以系统地闻思佛法。而在这短短的六个月
当中,我已经感觉到了自己在内心的想法和实际行动中,都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不但对
佛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人生也过的更加开心了。
我接触佛法大概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在开始的一年半中,我虽然对佛法很感兴趣,也很
想学习更多的佛法,可是在实际中常常觉得佛法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而且现在网络...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一 、法藏大师法界缘起说的组成
通过对上举《华严经》要品的解释,即可显现法藏大师成立华严思想的根本背景,
但从《华严经》整体上独特的“说相”与“结构”看,却是依《华严经旨归》中的“十
门”、《华严策林》中的“九义”,及《五教章》的施设异相的“十异”为主要组织。
这些都是由《文义纲目》、《探玄记》的注释而发展教理组织的程序。但其组织基础,
仍依《华严经》之如来显现为圆成法界的组织论。
所谓如来显现的内容,乃站立在缘起观上而论,故法界缘起,即以正觉的《华严经
》思想为基本,所以成立缘起论为藏大师成就其思想体系的基础。因此,华严的宗旨即
该摄因果二门,因是普贤的行愿,果乃舍那之业用,是以诸界为体,缘起为用,体用全
收,圆摄于一际的妙论。
藏大师对于经义的诠明,特以“十玄门”的“十义十对”扩展而显示十无碍,即是
以“十玄”门为一经的根本思想,将经内所含妙意,以法相圆融的“十因”来树立缘起
的基础而开显妙旨。
藏大师为巩固智俨大师的缘起说组织,乃承其思想以染法、净法、染净合说三种来
树立法界缘起组织。
所谓染法缘起,分为皆集一心门、摄本从末门、摄末从本门、本末依持门等四门;
净法缘起则分为本有、...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5
第六品 安忍
丁二之戊三、(于菩提心支相违之嗔恚者安忍品)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论。
己一、(品名):安忍。
前一品宣说的为持戒度,现在论文进入安忍度的引导。安忍品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
、断除嗔恚;二、修安忍;三、恭敬有情。在修持菩萨行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除嗔恚烦
恼,会招致极大的违缘,给自己造成很大危害。认识到此后,应尽力断除嗔恨心,以种
种方便善巧修持安忍,而且要认识到有情助成佛的功德去恭敬一切有情。本品中有许多
重要的修行窍诀,以此藏传佛教的修行人对本品很重视,有的大德常单独传授此品,引
导弟子修习安忍。因为凡夫人都有一些不共的烦恼,有的贪心重、有的嗔心重等,各各
不同的烦恼习气要断除,必须要依靠一些方便法门去对治,对嗔恨心特别强烈的人来说
,这一品尤为重要。性格不好,容易嗔怒发脾气的人,如果在听习本品时,将安忍窍诀
铭记于心,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观修,一定能消减、断除自己的嗔恨烦恼习气。对本品所
阐述的窍诀,我有过一定的体会:有时虽然有大圆满、大手印的对治烦恼窍诀,但在某
些情况下,运用本品中对治烦恼的窍诀却非常相应有力。你们有些人在听习前面几品的
过程中,也有一些这样的体会,...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自他相换修法 - 济 群法师
除阿底峡尊者的“七因果”之外,藏传佛教中,还有一支关于菩提心修行的重要传承
,就是寂天菩萨的“自他相换法”。寂天菩萨是公元8世纪左右的印度中观派论师,属
于文殊、龙树深观体系的传承。“自他相换法”出自《入菩萨行论》,是寂天菩萨最为
重要的著述,至今有着广泛影响。该论曾在宋代雍熙二年(985)由天息灾译成汉文,
但始终未能引起重视。近代以来,先后有隆莲法师和如石法师重新翻译,引起了很多佛
子的关注。近年来,还出现了修学《入菩萨行论》的热潮,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道次第》中,关于自他相换的修习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说
明自他相换的意义,二是说明自他相换的原理,三是说明怎样修自他相换,四是发菩提
心要达到什么样的量。
1.自他相换的意义
《入行论》云:“谁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又云
:“尽世间安乐,从愿他乐生,尽世间苦恼,由欲我乐生。愚人作自利,能仁为利他,
依此二差别,何须复多说。我乐与他苦,若不正相换,即不能成佛,亦无世间乐。”谓
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当思惟之。
这一段引《入菩萨行论》的偈颂,说明自他相换的意义。《入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
我们要接续上一集的节目,跟诸位观众继续来探讨有关“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
”的相关法义。上次节目中我们有探讨意识所了别的六尘境界非常广泛,而且祂也只是
摄取自心所现的内六尘。有关这方面,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探讨。
我们先来看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中的开示:“青赤诸杂色,波浪悉无有。
”大意就是说:青黄赤白、乐音、噪音……等诸色相,其实都是自心之所幻现,犹如波
浪是由海水所幻现一般,全部都没有真实不坏之自体性。既然是自心所现,不同的众生
各有自己的六尘内相分,可见都是虚幻生灭因缘所生之法。那我们就可以透过这样的知
见作观察、作观行,因此就能够对于我们远离种种虚幻的五欲境界之贪染与执著,产生
莫大的帮助,这就是这个知见的重要之处。因为既然是自心所现,当然是虚幻变异而非
真实不坏之法,不应该错认而执著之。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很容易沉迷于种种似真之
六尘境界,因而造作诸业,轮转生死。所以“内六入”与“外六入”的法义,可以让我
们从道理上面来了解自己所执取的六尘境之虚妄性。而在《楞伽经》中亦开示“显示因
”的道理,如果认为只要识阴现行即有觉想分别,识阴心中就能显示六尘,那这样...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8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转载]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元音大师
大手印
譬如白教修的最高深法大手印法。大手印法并不是另外再起一个手印或结什么手印、念
什么咒。为什么叫手印呢?就是我们的一法界,就是我们的无漏自性。如西游记里的孙
悟空翻跟斗,一翻就是多少里。释迦佛说:“你在我掌里翻翻看!”孙悟空心想,你的
手有多大?我一下子就翻出去了。真的能够翻出去吗?他翻了几个跟斗还是翻不出去,
还在释迦佛的手掌心。真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只手,所以不结手印,无手印之手印
,所以叫大手印。
大圆满法
红教的密法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和禅宗完全一致,大圆满法分两部:一是彻都,一是
妥嘎,彻都是立断,当下就把妄念断掉,让你明心见性;妥嘎是顿超,法身向上。禅宗
讲破三关,破初关、重关、牢关,最后法身向上,其所说和禅宗完全一致。纵然肉体完
全化为虹光体,皮肤肌肉骨头完全化成光体,走的时候一道光,连肉身都没有了。假如
你已经证成虹光体,心里仍有虹光体存在,还是宇宙之间的游魂,还不究竟,还有黏着
,正如禅宗所说“才有所中,就成窠凹不行”一样。不论修什么法,起初修,入手虽有
不同,譬如净土宗从念佛入手;禅宗从参话头入手;密宗从持咒结手印入手,但修到后
面都是归于禅,都归入禅定,但...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0
商君法圣:毛泽东是兴法批儒的代表人物! 作者:[商君法圣] 来源:[乌有之乡]
浏览:[372] 2010-12-09
写在前面
在当代中国,某些文化复古主义者正摆出一副“回归传统”“热爱传统”的“慈爱”面
目,准备以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唯一代表事物,正准备将一个人尊崇孔子与否,作
为评判他是否尊崇和支持中华文化的唯一判断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否定孔子和儒家,
就成为了彻底否定中华文化的所谓不可辨驳的“罪证”,否定儒家就成了彻底抛弃中华
文化不再成中国人了!然而儒家文化并不能够代替整个中华文化,整个中华文化也绝对
不仅仅是儒家文化!与儒家观点相异的先秦诸子百家,哪一家不是中华文化?法家思想
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吗?毛泽东没有继承法家,没有赞美法家文明吗?既然毛
泽东继承了法家,又怎么能够被指责成是“发动文化大革命意图彻底否定和灭绝中华文
化”呢?毛泽东继承了法家文明,又怎么不能够说成是继承了中华文化呢?法家与儒家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斗争上的你死我活的斗...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185
23
以下录音资料来自于2006年6月16日,时恒阳庵常住众祈请慈法法师解答有关般舟
行法中的问题,以令大家以正知见来指导行法,并在行法中证实正知见。
(1)行般舟时,会感觉很苦,有人说:“修行就是要吃苦的”,对这种回答应怎么认
识?对于般舟行法中的苦应该怎么认识?
答:
祈祷三宝、诸佛、般舟三昧修法的成就者来加持大家的正知正见,以令我们的问题得到
一个圆满的解决。
一切问题是本无问题的,犹如世尊出世说法,实无一字可说,实无一法可言,但为众生
妄执故,妄执现前知见故,所以生种种法,说种种教,针对种种妄执。种种妄执皆由妄
想而生,妄想实无自性故,所以佛说种种法,令众生回入正知见,见无见见,令出离生
死困惑。那么这是一个学佛正知见,在我们汉地正知见的训练是最薄少的。
为什么要祈祷三宝加持我们呢?因为我们的知见根本守护——觉知守护跟诸佛是没有差
别的,往往我们在这个地方是认不得,就会被现前的妄执蒙蔽。蒙蔽就是把你现前这个
妄想当成一个实有,由此而产生妄业妄缘。
刚才第一个问题说行般舟时,痛苦让人感觉很苦,佛早就说过了,苦谛!他讲的不是你
感觉很苦,眼见苦、实苦、智慧苦、证悟苦、光明也是苦的...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24
http://bbs.foyuan.net/thread-271610-1-1.html
本帖最后由 新皮夹克 于 2015-8-25 17:32 编辑

《解脱道论》是比《清净道论》大概早两三百年的赤铜牒部(现在的上座部)论著,有
学者认为,《解脱道论》就是《清净道论》的古本,日本长井真琴认为觉音把《解脱道
论》的原本全部修改后,再增补形成《清净道论》。
此文主要比较在入出息念的修行细节中两本论的差异,比如似相是如烟如雾如珠的《清
净道论》反而在《解脱道论》中被称为异相,比如觉知身而入出息在《解脱道论》中就
是觉知身体的身而入出息,不是指呼吸本身。
如何看待这种冲突需要每个修行者自己去判断抉择。
一 什么是入出息念正确的似相
《解脱道论》卷第七专门谈到两种禅相,一种是正确的:
“彼坐禅人,以九小烦恼清净心,现念入息,彼相得起。名相者,如抽绵抽古贝,触身
成乐触,如凉风触身成乐触,如见入出息风触,鼻口唇念作风想,不由形色,此谓相。
若坐禅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长,若鼻端增长,于眉间于额,成多处住,成满头风,从此
增长,满身猗乐,此谓具足。”
一...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25
网上看到这个, 如果fonts有问题请看原link
http://www.udaya.dhamma.org/C_JCBSSL4Vipassana.html
[首頁/法的開示/烏巴慶內觀禪修之古老根源]
烏巴慶內觀禪修之古老根源*
Bhikkhu Anālayo
烏巴慶(U Ba Khin)所傳的內觀禪修已成為當今世上最廣為修行的內觀法之一。這要
特別感謝葛印卡的努力不懈,使烏巴慶的方法無論是在美國般的富裕社會或在印度的貧
困地區,都一樣是免費的佈施教導;而無論是在斯里蘭卡等上座部佛教國家或在杜拜、
伊朗的回教國家[1],方法指導也都一樣。這種內觀禪修法也可以在東方及西方的監獄
裡學到,因為烏巴慶的方法甚至能感化殘酷罪犯,而這已獲得政府的認可。
這樣的成就說明了此方法有可能開展解脫洞見,然而我們對於這個禪修方法的根源卻所
知不多。烏巴慶(1899 - 1971)從烏鐵(U Thet 1873 - 1945)學得內觀禪修,而烏
鐵則是在著名的緬甸學問僧雷迪大師[2](Ledi Sayadaw 1846 - 1923)的支持下開始
教授。除此 之外,緬甸方面似乎並無更多資料。雖然緬甸的記錄如...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大家都知道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也是地上菩萨所修十波罗蜜多之一,称为
忍辱度或忍辱波罗蜜。所谓“他人加毁,名之为辱,于辱能安,目之为忍 "
可见忍辱表现出来,最平常的心行法相就是忍耐;就是面对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
恨怨恼的心。但佛法中讲忍,还有另一个层面的意义:所谓于法实相安住名忍。就是面
对深妙乃至闻所未闻法,依自己的智慧难以了知、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议,但却是诸
法实相时,心不惊怖能安忍,就是接受而安住不动摇。因此,对于菩萨六度的第三度忍
辱波罗蜜,经中也有只称为忍波罗蜜,或者称为安忍波罗蜜,是菩萨历经三大阿僧祇劫
修习成佛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所应学事之一。在经论中,忍有不同的分类;例如在菩萨
《优婆塞戒
经》中,【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
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
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瞋、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施、难作,名出世
忍。】又像《解深密经》中圣教【忍三种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谛察
法忍。】还有在《大智度论》中 龙树菩萨开示...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368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真实的汪精卫 (ZT 超长 慎入)
真实的汪精卫
作者:林思云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
时,
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
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的一大特
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中国学生头脑比较简
单,
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
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
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
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中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实在有碍于中国的发展
与进步。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曾是近代中国有数的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考虑还汪精卫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历
史上真实的汪精卫。
要为汪精卫写一个比较...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28
有人看过这篇文章么:
年少修行忆事
作者:无名氏
我在台湾出生,出生的时候,佛陀已经入灭了近二千五百年。小时候,我有时会带
着一种惶恐的心情靠近镜子,望着镜中人,摸摸脸,揑揑身体,问自己:「这是谁?」
我甚至于闭起眼睛,注意呼吸几分钟,努力的想自己「生从何来」,然而答案依然没有
浮现,我总有懊恼的感觉。那时,我觉得大部份的人,每天活着,活得那么的老神在在
,竟然都不会想要出离一再循环的生死牢狱(rodha, Vism.495),实在不可思议。隐隐
约约之中,我似乎已在寻根,寻找一条能够「终结生死」(ni-rodha﹐灭,无牢狱(之灾
) )的理路。
在我七岁左右的时候,就由父亲的口中得知,印度曾经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因为体
悟了人生有生、老、病、死的苦,于是透过修行而悟道(脱离生死轮回)。佛陀的修行故
事,在我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可说是记忆犹新,这让我更加的肯定──确实是有个
「出脱生死之道」;那时,我生起了想要修行的心意,可是又不敢说出来。家人及身边
的人都没有在修行,我没有可学习的对象,也不知道何处可找到正确的方法。在缺乏老
师及经书的引导下,我也只能独自摸索。
一...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586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超级牛的人:无名氏
这人太厉害了,我第一次看到,而且他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谢谢rainbowcc的转帖,我单独列出主题
------------------------------
年少修行忆事
作者:无名氏
我在台湾出生,出生的时候,佛陀已经入灭了近二千五百年。小时候,我有时会带
着一种惶恐的心情靠近镜子,望着镜中人,摸摸脸,揑揑身体,问自己:「这是谁?」
我甚至于闭起眼睛,注意呼吸几分钟,努力的想自己「生从何来」,然而答案依然没有
浮现,我总有懊恼的感觉。那时,我觉得大部份的人,每天活着,活得那么的老神在在
,竟然都不会想要出离一再循环的生死牢狱(rodha, Vism.495),实在不可思议。隐隐
约约之中,我似乎已在寻根,寻找一条能够「终结生死」(ni-rodha﹐灭,无牢狱(之灾
) )的理路。
在我七岁左右的时候,就由父亲的口中得知,印度曾经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因为体
悟了人生有生、老、病、死的苦,于是透过修行而悟道(脱离生死轮回)。佛陀的修行故
事,在我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可说是记忆犹新,这让我更加的肯定──确实是有个
「出脱生死之道」;那时,我生起了想要修行的心意...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30
来源: 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article/2006/06/2224534728.html
论王守仁与佛教——排禅入天台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3日
来源:觉群季刊目录 总第十五期 作者:惟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一生中存在着许多禅迹,比如经常出入佛寺
与禅师们亲密交流等等,但这些可以说都是表面现象,所以并不重要;王守仁思想的渊
源及其思想精华,或者说思想深层本质内容却是排斥禅宗的;他思想上的援佛入儒,着
手点却是契入天台的心性义理之学。
一、王阳明生平禅迹(略)
二、先进后出(略)
三、契入天台
尽管王阳明行迹上禅迹斑斑,但这些都是表面的,其思想上是辟禅的,是经过了接受佛
教、援佛入儒、辟禅,而最终找到了他的思想渊源——天台佛学的历程。最终我们并不
难发现其思想精华部分都可以在天台找到原形,或者说是对天台的充分吸收和再发展。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
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为一贯地坚持道家、佛家的基本观念。他们比道家还要道家,比
佛家还要佛家。
(一)“心外无物”与 “一念三千”
“心外无物...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六祖惠能与神秀...

又要引用大智度论了(which you can leave or take),关于忍法,供参考:
---------------------------------------------------
已得等忍者,
問曰:云何等?云何忍?答曰:有二種等:眾生等,法等。忍亦二種:眾生忍,法
忍。云何眾生等?一切眾生中,等心、等念、等愛、等利,是名眾生等。
問曰:慈悲力故,於一切眾生中應等念,不應等觀。何以故?菩薩行實道,不顛倒
,如法相;云何於善人、不善人、大人、小人及畜生,一等觀?不善人中實有不善相,
善人中實有善相,大人、小人,人及畜生亦爾。如牛相牛中住,馬相馬中住,牛相非馬
中,馬相非牛中,馬不作牛故。眾生各各相,云何一等觀而不墮顛倒?答曰:若善相不
善相是實,菩薩應墮顛倒;何以故?破諸法故。以諸法非實善相、非實不善相,非多相
、非少相,非人、非畜生,非一、非異;以是故,汝難非也。如說諸法相偈:
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
因緣生法,滅諸戲論,佛能說是,我今當說。
復次,一切眾生中,不著種種相,眾生相,空相,一等無異;如是觀,是名眾生等
。若人是中心等無礙,直入不退...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九乘次第
摘自 释智诚 法师 般若锋兮金刚焰
五部大论和三主要道基本都是显教法义,关于密法,于此不便详述。谨恭录至尊上师益
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中有关“九乘次第”(前译宁玛派判教体系)的内容
,愿有缘之士能从中领略藏地显密教法之概貌:
“内道宗派从最低,直至究竟金刚顶,
此九种乘之数量,具有安立理由故,
如高低乘有多种,然需安立三乘等。
正是因为以‘见’分乘,故宁玛巴自宗把内道从最低的声闻乘至最顶大圆满之间分
为九乘是有道理的,如同乘虽然有由低到高的众多安立方法,而安立为三乘有道理一样
。(中略)众生根机粗略可分为上、中、下三种,每种又可各自分为三种,即下下根,
下中根、下上根……直到上上根。调伏下下根众生的是声闻乘,调伏下中根的为独觉乘
,调伏下上根的为菩萨乘,这三乘总称为招引出离外三乘(因显宗分开轮回、涅槃,而
招致轮回的根本是集谛,消除集谛而引导众生出离轮回获得涅槃之乘为招引出离外三乘
);调伏中下至中上根的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此三乘总称为苦行明觉内三乘(以极
多苦行,而明了佛所讲胜义之乘,为苦行明觉内三乘);调伏上下到上上根的为大瑜伽
(玛哈约嘎)、随类瑜伽(阿讷约嘎)、最...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3
寂天菩薩傳
── 寂天菩薩七種稀有傳記略說
索達吉堪布 開示
在漢傳佛教中,寂天菩薩的事蹟知之者甚少。宋朝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天息
災譯師曾譯《入行論》為《菩提行經》,題為法稱菩薩造,文字艱澀難懂,故歷史上似
是無人注重。近年來由於藏傳佛教的影響,此論已有隆蓮法師、如石法師的兩種漢譯本
在漢地傳揚,但作者寂天菩薩的較詳事蹟,所知者仍是寥寥無幾。
關於寂天菩薩的史實,有七種稀有傳記,如頌云:「本尊生喜住爛陀,示蹟圓
滿破諍辯,奇異事蹟與乞行,為王降伏諸外道。」
寂天菩薩是古印度南方賢疆國的王太子,原名寂鎧,父王名善鎧。他從小信仰
佛法,恭敬三寶,對自己的眷屬和其他眾生非常慈善,常給他們財施等。太子幼年即學
識出眾,諳達世間的各種學...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4
「名色缘 识,爱识缘名 色」,名色缘六处:「识食」缘未来世 六处生
「十二因缘」的提要句颂中,提到「名色缘六入」,在古老经说的义解是「名色缘识,
爱识缘名色,辗转缘生不息」为「识食」、「有结」,有「识食」、「有结」则缘「未
来世六根生」。若是贪爱不断,即有未来六根生;若是断贪欲,「识食」则断,不再有
后世的六根生。见《相应阿含》898,899经、《相应部》〈六处相应〉21经:
《相应阿含》898经:「若比丘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相应阿含》899经:「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病住,老死显现,苦生;……如
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病则息,老死则没,苦则灭;……乃至意,亦
如是说。」
《相应部》35.21 经:「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
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耳之生起……鼻之生起……舌之生起……身之生起……意之生
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诸比丘!眼之灭
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苦之灭...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5
「名色缘 识,爱识缘名 色」,名色缘六处:「识食」缘未来世 六处生
「十二因缘」的提要句颂中,提到「名色缘六入」,在古老经说的义解是「名色缘识,
爱识缘名色,辗转缘生不息」为「识食」、「有结」,有「识食」、「有结」则缘「未
来世六根生」。若是贪爱不断,即有未来六根生;若是断贪欲,「识食」则断,不再有
后世的六根生。见《相应阿含》898,899经、《相应部》〈六处相应〉21经:
《相应阿含》898经:「若比丘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相应阿含》899经:「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病住,老死显现,苦生;……如
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病则息,老死则没,苦则灭;……乃至意,亦
如是说。」
《相应部》35.21 经:「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
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耳之生起……鼻之生起……舌之生起……身之生起……意之生
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诸比丘!眼之灭
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苦之灭...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4361
36
偈诵的解释!
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
、影、露、电然,似有似无,
应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空,不生贪著,乃能不
取也。
如上所说,本科大旨已明,兹再详细说之。
当知如如不动,是真实性。亦即所谓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前云:一切贤圣,皆以无
为法而有差别。今不令观无为法如如不动之真性,而令观有为法缘生无实之幻相,何也
?此我世尊深知凡夫之病,特为巧开方便也。此中有二要义:
(一)凡夫之所以为凡夫者,无他。背觉合尘,向外驰求耳。何故向外驰求?无他
。分别幻相,贪著幻相耳。何故分别贪著?无他。误认一切有为法为真实耳。由是之故
,愈迷愈深,不肯回头,永被轮转矣。故今入门初步,先须令其深观一切有为之法,如
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莫非虚假,一切皆空,到底一无所得。所得,唯
一苦味而已。且其苦无穷,说亦说不出。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是也。果能常
作如是观,洞明皆空之理。庶几不再受骗,而能死心蹋地回光返照乎!此所以欲观无为
之真性,应先观有为之幻相也。此第一要义,必应了知者。
(二)一切凡夫性光,早被无明隐覆...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3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秘本诸葛神数.占法》
《秘本诸葛神数.占法》


《秘本诸葛神数.占法》

是书系旧时抄本,纸皆破碎.乃远代之遗传.世不多觏.相传为汉诸葛武侯所作.共有三百

十四签.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句法.长短不一.寓意深远.变化无穷.判断吉凶.如应斯响.

之金钱马前等数.实有霄壤之别.余什袭珍藏.视同拱璧今友人有家庭图书集成之辑.内有

术汇编一篇.搜辑丰富.多为真传秘本.该主人再三以书付梓相商.因想祸福吉凶.人所共
有.
先贤传授此书.以指人迷惑.故未敢自秘.谨录一通.详加校对.搜残补缺.以供同好.惟愿

者诚心祷告.无不灵验如神.慎勿以儿戏为之.致损此书之价值也.
[占法]
甲) 报字
凡占卦者.必先报字.报字不拘何字.必先以三字为度.不可报四字.亦不可报二字.
乙) 计算
将所报之字.先写於纸上.数其笔画.以便查字.其法有三.
一) 第一字作百数.第二字作十数.第三字作个数.例如报佑咱统三字.佑字笔画作百数.

字笔画作十数.统字笔画作个数.余仿此举例...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順法師否定淨土法門(ZZ)
印順法師說:「仔細研究起來,阿彌陀佛與太陽是有關係的。印度的婆羅門教,有以太
陽為崇拜對象的。佛法雖本無此說,然在大乘普應眾機的過程中,太陽崇拜的思想,也
就方便的含攝到阿彌陀中。
這是從哪裡知道的呢?一、『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是落日觀;再從此逐次觀水、觀地
、觀園林、房屋,觀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這即是以落日為根本曼荼羅;阿彌陀佛
的依正莊嚴,即依太陽而生起顯現。
『無量壽佛經』(即大阿彌陀經)說:禮敬阿彌陀佛,應當『向落日處』,所以,阿彌
陀佛不但是西方,這實在就是太陽崇拜的淨化,攝取太陽崇拜的思想,於一切——無量
佛中,引出無量光的佛名。」(摘自印順法師一九九八年著《淨土與禪》22頁)
---
對於淨土法門,臺灣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昭慧法師的觀點應當能夠反映印順法師的思想
。她說:
《《現代一些閱讀印公導師所著作的《妙雲集》之士,都非常排斥「淨土法門」,
而完全抹煞它的應機性,筆者以為:這未必是印公的本意!因為,如果導師完全否認淨
土法門的正當性,應該會與密教法門同等對待;但是不然,在其著作的字裏行間,對「
淨土」與「密教」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對往生淨土的法門,他在批判偏鋒、簡...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39
莲师对末法恶世的精准预言
http://www.fjdh.com/article/2013/01/180543206868.html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6日
来源:转载 作者:
1324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许多金刚乘弟子都知道,昔日莲师弟子曾向邬金教主莲花生大士请益说:“请上师
慈悲开示,末法恶世的时代,是什么时候来临呢?”莲师很慈悲的说道:“铁鸟当(腾
)空(即天空中有许多现代飞机飞行时),就是末法恶世的时代来临了。于此时,我金
刚乘密法将普传于这个世界。”
铁鸟在空中飞,铁鸟当空的下一句又是什么呢?许多密教弟子只知道“当空、当空
”,那接着下一句,莲师有更进一步精确的预言与开示吗?
其实莲师这样预言道:“铁鸟当空时,就是末法时代到来,此时我佛教密法将会兴
盛且普传于全世界。于这末法五浊恶世中,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朝纲混
乱,女人不守贞节,男人淫欲不检,佛教末法的许多败相征兆都浮现了。”
莲师又预言说:“奇妙哉!那个时代的车子不用马匹来拖拉,自己可以发动行驶(
指汽车)。奇妙哉!那时的青少年,为什么脚底下要踩着牛角,且装上轮子滑来滑去呢
(指现...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0
论藏传佛教的“双修”(多识仁波切)
按:随着资讯的发达,随着书籍影像的广泛传播,随着藏传佛教在汉地和西方世界被越
来越多的人士关注,对它的神秘、修法仪轨等方面的好奇、疑问和不解、误读等现象也
应运而生。尤其是对于藏密金刚乘的“双运”“双身像”“双身大乐修法”等术语和法
门疑问最多,个别其他宗教信徒和一些附佛外道也籍此误读屡屡攻击藏传佛教,对藏传
佛教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消除大家的不解和疑问,博主特摘录多识仁波切两本著作中的一些片段,以飨读者
,惟愿撩开藏密金刚乘神秘的一角面纱,消除关注、爱好、研究、信仰藏传佛教人士的
疑虑,还藏传佛教以本来的面目。
什么叫“双运”?
“双运”是“两种法合修”之义。这个名词不是密宗的发明,在显宗经论中也用得很广
泛,如悲智双运、色身和法身双运、止观双运、智慧方便双运、见行双运等等。
在密法中,“双运”一词也有多种含义,如在《密集金刚续》中,把宇宙和生命阴阳二
极现象共分为25类,如无形的空间和有形的大地,太阳和月亮,白昼和黑夜,流动之物
如水风和静止不动之物如山岳,有和空,肉体和意识,精和血,气和脉,体内和体外,
粗分肉身和粗分意识,细分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生大梦之形成
谈到五欲,一般人所了解的通常是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粗重的欲望;也就
是对于财物、男女色、名声、酒肉饮食以及睡眠等五种世间粗重境界的贪欲。而在佛法
当中,所谈的范围则就非常地宽广,把六种感官所接触到的五尘境界全都函盖在内了;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个识,在面对色尘、
声尘以及香、味、触尘等五种五尘境界的时候,就会对其中的韵味等等产生了乐受而爱
著不舍,因此而生起了贪著之心,想方设法想要继续追求或者保有,所以才称之为五欲
。而意识在这同时,又能够了别五尘境上所显现的微细法尘,产生了对事物的种种认识
,以及得失、分别等等的境界差别;所以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又合称
为六尘。
一般凡夫众生因为不了解五欲六尘本自虚妄不实,而执著以为是真实接触到、得到
的境界,所以就不断想方设法想要去执取,甚至不择手段而去造作了种种的恶业。而佛
弟子在听闻四念处、四圣谛等基础佛法知见之后呢,知道执著五欲六尘就是在积集未来
生死轮转的苦因,所以应当要摄心内住,而远离五欲六尘的贪爱。有许多修行人因此就
远避到渺无人烟的荒山野地,有的人因为没有办法降伏男女欲...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453
42
来自主题: Talk版 - 学法入心真好
我是一九九六年得法的老弟子,在大法中修炼已十五年了。记的刚得法时,我很虔诚,
如饥似渇的学法。我在工作繁重、家庭不顺的情况下坚持参加集体学法。炼功,是老弟
子们手把手把我带过来的。那时我遇事就哭,找同修们诉说,同修们没有嫌弃我,而是
耐心的开导我。老弟子们的言行深深的感动着我。
我是在党文化中长大的,对修炼的认识曾经是一片空白。初得法时我对法的认识很低,
只听到老学员讲大法好,就很珍惜,只想多学,快学。读完第一遍《转法轮》后,书中
到底讲了些什么我全看不懂,只记住了四个字“不失不得”。后来学法就形成了习惯,
高声快速的朗读,囫囵吞枣,学法很少入心。
我也努力的背过几遍法。背法的心态也不好,心急火燎象赶任务。背一遍下来也没有明
白多少法理。
后来听说抄法可以增加智慧,稳住心,我又开始抄法。抄法也是抱着焦躁的心态赶速度
,字写的东倒西歪,连笔法都不到位,丢字落句,掉段落,一遍抄下来也是错误百出。
参加集体学法也能反映出我的急躁心理,我总是坐立不安,嫌同修读的太慢,错误多,
只想快点读完一讲完事,轮到自己读时更是匆匆的,连标点符号的地方都不想停顿,所
以集体学法对我来说也只是图个急形式,很少...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8732
43
来自主题: HongKong版 - 尋找港人入黨手冊
世紀.黨有黨理﹕尋找港人入黨手冊
2011年7月15日 (五)
【 明 報 專 訊 】 編 按 : 截 至 去 年 為 止 , 全 國 超 過 8000 萬 個 同 胞
都 成 功 入 黨 了 , 說 不 定 還 享 受 過 商 戶 為 慶 祝 建 黨 而 提 供 的
消 費 優 惠 。 本 文 作 者 有 天 忽 發 奇 想 : 到 底 香 港 人 可 以 入 黨
嗎 ? 於 是 , 他 斗 膽 致 電 中 聯 辦 … … 這 是 一 部 有 待 實 踐 的 狂
想 曲 , 且 看 作 者 怎 樣 企 圖 入 黨 , 並 怎 樣 為 大 家 列 出 入 黨 方
法 。
即 將 出 版 的 司 徒 華 回 憶 錄 《 大 江 東 去 》 中 , 透 露 華 叔 於 上
世 紀 60 年 代 曾 有 意 加 入 中 國 共 產 主 義 青 年 團 ( 簡 稱 共 青 團 )
, 但 最 終 未 果 。 為 什 麼 華 叔 不 能 加 入 共 青 團 呢 ? 答 案 我 們
暫 時 不 得 而 知 。 但 是 順 這 一 思 路 , 我 們 不 禁 會 想 : 作 為
香 港 人 , 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世界(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现象. 当世界处于坏劫和空劫时可方便说为世
界末日。
要探讨的题目是“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或是进化的?”人若是上帝创造的,上帝
本来也是人,那么上帝这个人是谁创造的呢?人类若是由灵长类猿人演变进化的,那么
家猫、家狗、家猴养久了,是否也可以演变进化成为人,是什么原因?是由于生活习惯
的因素吗?没有善恶业的因果吗?是由于人与它们交配吗?人也会再演变成为猫狗吗?
这些问题也是要思惟的。
所以如果主张人类是经过演化的,也必须要有生死轮回的过程存在,才有这些现象
可以分析;这也表示过去与未来必须有生死轮回的事实存在著才能够成立。所以期待未
来世有更进化的出生,表示过去世必定也经历出生后死亡的过程,所以才会来到这一世
,再出生而有不同性别长相的存在。因此有三世生死轮回的道理,它是在现象界可以徵
信的,同时也是人的心灵中对善恶因果真理的期待。因此说,信有三世生死轮回是一种
善根,依据这样的善根,才能够进行如理的观察与思惟。
三世生死轮回的范围,包括轮回的主体与轮回的处所,我们就称为世间。轮回的主
体就是有情的五阴世间,有情五阴世间总共有人、天、阿修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世界末日时众生都去了哪里?
世界(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现象. 当世界处于坏劫和空劫时可方便说为世
界末日。
要探讨的题目是“人类及宇宙是被创造的或是进化的?”人若是上帝创造的,上帝
本来也是人,那么上帝这个人是谁创造的呢?人类若是由灵长类猿人演变进化的,那么
家猫、家狗、家猴养久了,是否也可以演变进化成为人,是什么原因?是由于生活习惯
的因素吗?没有善恶业的因果吗?是由于人与它们交配吗?人也会再演变成为猫狗吗?
这些问题也是要思惟的。
所以如果主张人类是经过演化的,也必须要有生死轮回的过程存在,才有这些现象
可以分析;这也表示过去与未来必须有生死轮回的事实存在著才能够成立。所以期待未
来世有更进化的出生,表示过去世必定也经历出生后死亡的过程,所以才会来到这一世
,再出生而有不同性别长相的存在。因此有三世生死轮回的道理,它是在现象界可以徵
信的,同时也是人的心灵中对善恶因果真理的期待。因此说,信有三世生死轮回是一种
善根,依据这样的善根,才能够进行如理的观察与思惟。
三世生死轮回的范围,包括轮回的主体与轮回的处所,我们就称为世间。轮回的主
体就是有情的五阴世间,有情五阴世间总共有人、天、阿修罗...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6488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arhat (紫辰子), 信区: Belief
标 题: 南怀瑾先生新著:花雨滿天 維摩說法 9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8 17:06:54 2006), 转信
本文网址:http://bbs.culture.163.com/zmkt/1751,11.html 复制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
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
為不二法門。
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
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即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
不二法門。
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
為入不二法門。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
S**U
发帖数: 7025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缘起法,法说、义说
杂阿含二九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
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
法说。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
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
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
、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
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缘无明行者,
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
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
、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
为名色。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
入处,身入处,意入处。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
身,舌触
z*****n
发帖数: 633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说修学菩提心
略说修学菩提心
越尘居士
佛法之中心在于破幻体真,自觉觉它,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脱。此即菩提心,
亦即不生不灭心,谓真实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应缘渡生。又名大圆觉,佛性等等,
见诸佛典,皆同体异名。菩提心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础,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根
本。佛云“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为魔业”。所以,菩提心之于佛门行人,有过于
那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不可离失。佛法在传播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时期及地域与
当地当时的文化相结合,其表达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南传佛教,中土大乘及藏传佛教
之表现不同即与文化差异有关系。然而,佛陀教法之中心从来没变,均在引导有情趣向
解脱。亦即菩提心是为宗旨不变。
今日中土佛法复苏,百废初兴,寺庙等建筑虽已有相当恢复,但于佛法道理之弘扬
远未尽理想。于商品大潮冲激之下,旧有道德观念体制日渐衰落,新道德体制尚未完备
。于是砂金同起,鱼龙混杂。有人哗众取宠,将某些气功功法标榜为‘佛法真谛’,却
引人自私自利,而将佛法之要——空性与慈悲,亦既菩提心阉割掉!甚至以迷信惑众,
骗钱了事,以至破坏佛门声誉。一般群众多倾向求福报,此虽颇佳,尚须善加引导提高
。佛学研究应大...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9
杂阿含9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闍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
佛告婆罗门∶
「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划),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具足]。
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说修学菩提心Zz
越尘居士
佛法之中心在于破幻体真,自觉觉它,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脱。此即菩提心,
亦即不生不灭心,谓真实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应缘渡生。又名大圆觉,佛性等等,
见诸佛典,皆同体异名。菩提心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础,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根
本。佛云“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为魔业”。所以,菩提心之于佛门行人,有过于
那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不可离失。佛法在传播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时期及地域与
当地当时的文化相结合,其表达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南传佛教,中土大乘及藏传佛教
之表现不同即与文化差异有关系。然而,佛陀教法之中心从来没变,均在引导有情趣向
解脱。亦即菩提心是为宗旨不变。
今日中土佛法复苏,百废初兴,寺庙等建筑虽已有相当恢复,但于佛法道理之弘扬
远未尽理想。于商品大潮冲激之下,旧有道德观念体制日渐衰落,新道德体制尚未完备
。于是砂金同起,鱼龙混杂。有人哗众取宠,将某些气功功法标榜为‘佛法真谛’,却
引人自私自利,而将佛法之要——空性与慈悲,亦既菩提心阉割掉!甚至以迷信惑众,
骗钱了事,以至破坏佛门声誉。一般群众多倾向求福报,此虽颇佳,尚须善加引导提高
。佛学研究应大加鼓励,但知识分...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