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法照大师
相关主题
净空老法师开示佛七 念佛心地功夫在家修学净土法门,早晚课该怎么做?(转)
净土系列 5 净土修行三资粮: 信愿行净土宗--百度百科
净土系列 3 极乐世界舒胜在何处:最殊胜的道场论佛的能力
[合集] 佛教经典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ZZ
刚才修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重要参考:10分钟事件当时帖子记录浅谈别时意趣
10分钟事件最完整合集(一)有没有人可以指导别人念佛?
净土一门。信尤为要欢迎大家到净土念佛俱乐部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念佛话题: 大师话题: 法照话题: 五会话题: 净土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2
发帖数: 311
1
法照(公元747—821年),唐代圣僧,身世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为净土宗
四祖,约生于公元747年间。史料中有关他居俗世时的事迹不见记传。
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 即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
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
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 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着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
,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
台般舟道场,专修净 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
万计。法照于承远大师处得净土教法的真传后,更是专一其心,精进不懈地修持净土念
佛法门。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法照于南岳弥陀台广发弘愿,尽此一形,每夏九旬,常
入般舟念佛道场,决定毕生修持净土法门。同年,法照往长安(今西安),在章敬寺的
净土院,依《无量寿经》撰写了第一部著作——《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此外,
法照大师所撰写的第二部著作《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则更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了他
所倡导的净土五会念佛法门。
生平事迹
法照大师的一生有许多神奇殊特的感应事迹。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 迁居衡
州(今湖南衡阳)的云峰寺时,一日于斋堂用餐,从钵盂中忽睹五色祥云及寺院、山林
、流涧、石门等,距石门约五里处复见一寺名:大圣竹林寺。过些时 日,也是在用餐
时的钵中,见五色云彩、寺院的亭台楼阁等皆微妙无比,无有此界所见之土石秽恶,纯
金色界,众宝交错,万千菩萨杂处其中,种种妙相宛若诸佛严 净国土。及至用餐完毕
,钵中诸境方才消失。师以所见请问大德,其中有嘉延、昙晖二僧告知曰“圣神变化,
不可以凡情测,若论山川之势,乃五台尔”。获知许是 五台圣境,师曾萌发朝山之愿
,然因有诸障缘,未能了愿。
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的夏天,法照大师于衡州的湖东寺(或作湘东寺),启
建五会念佛道场,六月初二日,也感得祥云弥漫道场,云中有诸楼阁,见数梵僧,身可
丈余,执锡行道。阿弥陀佛及二菩萨现金色身,满虚空中。在会众等,咸皆清楚观见此
景,无不欢喜踊跃,焚香瞻礼。此情此景,良久方消。
在 当天晚间,师于道场外遇一老者,那老者质问师言:“汝曾发愿,往金色界,礼觐
大圣,今何辄止?”大师答曰:“唯因时艰路难,不易前往。”彼老者复劝告法照 说
:“若有坚固愿心,何难之有?”言毕,消然不见其踪。法照大师甚感惊异,思索再三
,自认志向未坚,遂即入道场于佛像前重发诚愿曰:“愿以此身,奉觐大 圣,准夏满
前往,任是火聚冰河,终无退堕。”
是年八月十三日,师与数位志同道合者,由南岳发足,行脚北上,一路果无艰险。历时
七个多月,终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四月到达五台县境的佛光寺。法照于五
台山间蒙大圣普贤菩萨不思议光摄照,又得善财、难陀二童子引路,来到了大圣竹林寺
,所见景象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大师即具威仪,入于寺中,至讲堂,见文殊、普
贤二大菩萨各据东西狮子座上,万众围绕而为说法。
师 于二菩萨前,作礼问曰:“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隘劣,障垢尤深,佛性无由
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何法门,最为其要,惟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菩萨答 言
:“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
为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 故一切诸
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师 复问曰:“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开示完毕后,二大菩萨同舒 金
臂,摩师之顶,为师授记曰:“汝以念佛故,不久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子等,愿
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师闻此语已,疑网悉除。欢喜 踊跃,作
礼而退。于顷刻间,所有景象已失所在,大师内心怅然悲感,便于所在之处立石以为标
记。
这 一年的四月初八释迦佛诞日,大师于华严寺般若院西楼下安止。四月十三日师与五
十余僧,同往金刚窟,虔心礼拜三十五佛名,师礼才十遍,忽见其处,广博严净, 琉
璃宫殿,文殊、普贤与众菩萨俱在一处,大师见此情景,唯自欣喜,未曾言说,默然随
众归寺,其夜三更时分,在华严寺般若院西楼,见有诸灯炬于寺东岩壑之 畔,随师咒
愿,变化无穷,甚为奇妙,此情景甚为激发师之热诚,于是乘夜独诣金刚窟所,五体投
地,虔诚顶礼,祈愿得见文殊大圣,幸蒙圣僧佛陀波利(华言觉 护,北印度人)的引
导,进入一所名为“金刚般若寺”的道场中,见四处皆异宝庄严,光明闪烁,观见殿堂
之中文殊大圣,处位尊严,无与伦比。大师得见此景,信 念倍增,念佛修行更加勇猛
精进。
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 的十二月,大师于华严寺入念佛道场,下定决心,断绝
饮食,给自己定好时间,以求克期取证,誓愿求生西方净土,到了第七日的初夜,大师
正用功时,见一梵僧入 道场对他说道:“师所见五台山之圣境,何故不说,胡不传示
于人?”言讫随即隐去,法照闻此言已,内心尚存疑虑,也就未作决定是否向众人表明
所见之境。
次 日申时,师于道场又遇一老梵僧神色严峻地对大师言:“法师于五台所见到的灵异
境相,请普示众生,以令闻道生信,使发无上菩提心,而获大利乐,胡不为耶?” 大
师答言:“实无心隐瞒圣道,惟恐闻者信念不坚而生疑心招致诽谤耳!”老僧开导说:
“大圣文殊,现在此山,尚招人谤,汝何惜焉?但使众生,见闻之者,发菩 提心,作
毒鼓耳!”于是法照大师便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不思议境界,记录成册,这就是法照大师
的传世的另外一部著作——《大圣竹林寺记》。
后 来,法照大师在五台山中台麓菩萨变化而有的竹林寺题额处,距华严寺南一十五里
,凭记忆中的印象,仿建了一所宏伟庄严的寺院,仍号竹林寺。以为永久之纪念。 越
明年正月,大师与江东释慧从和华严寺僧众崇晖、明谦等三十余人再往金刚窟所,及立
石标记处,瞻仰旧处,于礼拜时,也是有缘遇上奇异景象,是以大众方知法 照大师所
见实为不虚。俱念宿缘多幸,得与同游,因而将之书写记录在金刚窟的屋壁上,普令见
闻者,同发胜心,共修无上佛道。
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 九月十三日,大师与弟子八人:纯一、惟秀、归政、智远、
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俊、童子如静等,在东台见有白光四道,紧接着便有五色奇特云
、一红色圆光,微 妙无比,文殊菩萨乘青毛狮王,涌现光中,在场大众全都清楚目睹
这一殊胜景象。于此同时,天雨雪花,与五色毫光相和,遍布整个山谷。
自 此之后,大师的信念与道心益加坚固,专心致志地念佛,修持精苦,日夜无旷。从
他能在入定之时往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这一点来看,大师的念佛境地决非一般, 往
生净土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大师的往生具体时间与情形却无从得知,单据有关史料记载
,大师一日正念佛时,有梵僧入道场告言:“汝之净土花台现矣,后三年花 开,汝当
往矣!”过三年,大师自知生西之期已至,普告大众说:“吾行矣!”言已,端坐而寂。
大师住世时,常行般舟三昧,自修五会念佛,也以五会念佛之法教人修行。当时的代宗
皇帝于长安城内,常闻东北方有念佛声,遣使寻觅至山西太原地界,果见大师于彼弘教
,修行念佛法门。于是下诏书,迎入禁中,封为国师,教宫人修五会念佛。之后的德宗
皇帝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 也请师入宫中,教五会念佛。因此之故,大师又号“五
会法师”。在净土宗的祖师中,被封为国师者,为数甚稀,大师之所以能得到帝王的尊
崇,实则与他的念佛三 昧功夫分不开。而后人将大师尊为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这除
了基于他与三祖承远大师有师承关系外,同时也因为他在弘扬净土念佛法门上取得了特
有的功绩。
佛学思想
净 土五会念佛,是法照大师一生自行化他的主要法门,也可以说是大师佛学思想的中
枢。五会念佛之法是以《佛说无量寿经》为理论基础,大师根据《无量寿经》上经 文
中佛所描述的极乐国土:“或有宝树,砗磲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
晶为叶,珊瑚为花,玛瑙为实,行行相植,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 向,花花相
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各,皆
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不退转至成佛道”的旨 意,结合此土众生的
根性而创立五会念佛之法。经文中所谓:出五音声,微妙宫商,指的是古乐谱曲所用的
“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节。然则极乐世界六尘说 法,种种妙乐,绝非此界粗
音俗乐所能比拟。大师倡导的五会念佛,结合五音的曲调与节奏,一方面可以诱导众生
生念佛之兴致,再一方面则可以使念佛者全凭一心 专称佛号而成就念佛三昧。
五 会念佛的意思按大师自己的解释是这样的:“五者是数,会者集会,彼五种音,从
缓至急,唯念佛法僧,更无杂念,念则无念,佛不二门也,声则无常,第一义 也。”
此种说法也合乎《佛说阿弥陀经》中所描述的:“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
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 心”的义理。
五 会念佛的方法按大所说则是: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
急;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转急念。第一会至第四会都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 名
,唯第五会单念阿弥陀佛四字佛号。其音调则是由缓和次第转急,其要点在于能使念者
收摄意念,渐渐将心识凝聚一处,专注一心称念佛号,长此以往加行用功自 然能入念
佛三昧。
在《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中大师赞叹此五会念佛法者,即于此生能离五浊烦恼,
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能速成就五
分法身。法照大师以如此肯定的语气标榜五会念佛之法具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力,这
是有他充分的根据的。
他 在《净土五会念佛观仪》中自述云:“照以永泰二年四月十五日,于南岳弥陀台…
…每夏九旬,常入般舟念佛道场……至第二七日夜,……至阿弥陀佛所……白佛 言:
‘有何妙法,唯愿说之。’佛言:‘有一无价梵音念佛法门,正与彼五浊恶世’。……
言讫,彼佛国界,佛菩萨众,水鸟树林,皆悉五会念佛诵经。法照粗记少 分,……阿
弥陀佛言:‘汝但依此五会念佛诵经之时,我此国土水鸟树林,诸菩萨众,无量音乐,
于虚空中,一时俱和念佛之声’。”由此可见,大师所传的五会念 佛之法是于阿弥陀
佛所亲得真传。其音调是以极乐净土的法音为版式,称念之方法等同于极乐净土,是则
其功德力用自然非同凡响了。
著作
四祖法照大师在公元774年(大历九年)在并州龙兴寺撰写了《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
仪》三卷,或称《五会法事仪》;又在长安章敬寺撰写了《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一卷,或称《五会法事赞》。
相关评价
在中国净土教理史上,法照大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南宋宗晓“六祖说”和志磐“七
祖说”中他分别被尊为净土三祖和四祖,并且有“后善导”的尊称。日本学者冢本善隆
说:“法照可以与唐太宗、高宗时代的善导相提并论,是代宗、德宗时代唐净土教史上
的杰出代表。”
来源:网络
敬录自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fjgc/fmlx_list.php?id=13095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欢迎大家到净土念佛俱乐部来刚才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之一(ZT)重要参考:10分钟事件当时帖子记录
龙树菩萨想另立大乘菩萨僧团10分钟事件最完整合集(一)
[合集] rainbowcc的树洞帖净土一门。信尤为要
净空老法师开示佛七 念佛心地功夫在家修学净土法门,早晚课该怎么做?(转)
净土系列 5 净土修行三资粮: 信愿行净土宗--百度百科
净土系列 3 极乐世界舒胜在何处:最殊胜的道场论佛的能力
[合集] 佛教经典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念佛话题: 大师话题: 法照话题: 五会话题: 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