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发帖数: 2262 | 1 杂阿含393经(谛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相应部56相应3经/善男子经第一(谛相应/大篇/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彼一切所应当知四圣谛
法。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是故。比
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修无间等。如此章句。一切四圣谛经。应当具
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悉应当说。又三结尽。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
谛。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当知
.如是当见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若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于四圣谛如实知故。何等为四。
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当知.如是当见.如
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五下分结尽。生般涅盘阿那含。不还此世。彼一切知四圣谛。何等为四。知苦圣
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
如是说
若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 阅读全帖 |
|
t******h 发帖数: 177 | 2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591&id=26554
法的真义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网 发布时间:2010-07-07 [法增法师]
法的真义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敬法偈 Dhamma Vandana
(PALI 原文)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tt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ā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大典尊经],六)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
[杂阿含931经]: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
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
熏,升进涅槃。」这是指随法行能得涅槃。
(崇圣寺[佛教朝暮课诵]法增法师译)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是可
奉行,可得成...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3 ☆─────────────────────────────────────☆
baofoen (喜悦) 于 (Mon Nov 22 22:37:53 2010, 美东) 提到:
听净空法师说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DAp6pUiOoo&NR=1
☆─────────────────────────────────────☆
SeeU (See you) 于 (Tue Nov 23 01:58:50 2010, 美东) 提到:
大藏经中,没有印度著作提到楞严经。国宝之说,不知有何文献根据?
说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论》倒是被当时印度国王视为国宝,禁止私传。
还有不要把《楞严经》跟《首楞严三昧经》弄混。
☆─────────────────────────────────────☆
baofoen (喜悦) 于 (Tue Nov 23 22:36:39 2010, 美东) 提到:
不知道,你看看那个youtube录像吧。
SeeU, 楞严里的那些色阴,受阴是什么意思啊?
如何解决那些飞精附人问题? 入定? 可你能2...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 杂阿含说∶大师与弟子同句、同义、同味。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经文表示,佛陀说的都是实话,不骗人,而且不互相矛盾。
原始佛法中,对四圣谛的现观,佛陀对不同的根性,也有不同的方便。对苦谛的现观,有教从五蕴入手的,有教六入处,有教十八界等。这些方便,现观结果都能对四圣谛毫无疑惑,阿含称为「得法眼净」。论师解释,「法」指四圣谛,清楚无错乱的观到四圣谛,所以叫「得法眼净」。初果断疑,此疑也是对四圣谛的疑惑,既然现观四圣谛成就,对佛陀与圣弟子教导的法能成就四圣谛现观,自然毫无疑问,阿含称为「超度疑、惑」。 |
|
a***n 发帖数: 1993 | 5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6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5:05:09 2012,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法」一词,是传统佛教所无有的语词与
概念,此为近代佛教史学界的用语,最初提出此一用
语与概念的,是英国的学界。
早在十八、九世纪,当
西方列强向亚洲各地进行殖民侵略时,发现要在亚洲
进行殖民侵略,并不像非洲及南、北美洲般的容易。
因为亚洲不仅已有高度的文明及统一的国家,也有发
展久远的伟大宗教信仰,特别是佛教信仰早已深入亚
洲各国人民的心灵。
当时西方的殖民侵略,多半紧随
于宗教信仰之后,而将西方信仰传入当地,往往是文
化及殖民入侵的先驱。因此,打击亚洲的佛教信仰,
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及中国,为后续的传教、经济、殖
民作准备,即成为当时西方列强的手段。
因此,英国
对当时在其统治下的印度,针对佛教的历史、文献、
史迹进行全面性的考古及研究,原本的目的,是要透
过现代科学的求证方式,证明佛教信仰中的 释迦牟尼
佛,只是出自印度民族的神话传说、虚构人物,而不
是真实的历史人...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7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当今世界佛教可分两大派系:一派以斯里兰卡为核心,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
国等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云南的傣族地区)以及美国等欧美地区.这一派系是原始正
教或真佛教。这一区域的沙门继承佛陀亲口所说的经典和修行方法,严守戒律,过着日
中一食、持金钱戒,甚至托钵乞食、树下一夜的生活;另一派系以中国为核心,分布于
中国、日本、新迦坡、蒙古、尼泊尔等东亚地区和美国德国等欧美澳地区.这一派系是
大乘邪教或伪佛教,实为古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和中国道教巫术诸外道之改头换面,是妄
图毁灭佛教的邪教。这一区域的沙门将原始正教贬低为小乘佛教,自称大乘佛教。他们
将真佛经(四部阿含经,尤其前三部)弃置一边,不屑一顾,借着从古印度取回和送来
的一部分伪造的佛经(大藏经大部分伪佛经是古代中国人伪造),大肆宣传,不择手段
拉拢信徒,挂羊...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8
因为我的心中倒不认为三法印有多重要,要拿三法印来验证是否为佛法。
(或许这对龙树(三法印是龙树抬高其地位的)很叛逆,很颠覆以往传统认知)
不是说三法印对佛法不重要,可以没有;三法印非常重要,必须要有。
而是三法印太粗略,容易各说各话,不足以当成判断是否为佛法的准则。
一般拿三法印来判断是否是佛法,
但要判断是否为佛法,我认为不该这么粗糙。说明如下。
例如,四圣谛,不能不谈。佛陀千万句的叮咛就是四圣谛。
不谈四圣谛,不依四圣谛实修,或贬低四圣谛,已经远离佛法了。
例如,缘起法,不能不谈。 不然整个理论与修行都没有核心。
不谈缘起法,不依缘起法实修,忽视缘起法,已经远离佛法了。
例如,内观,不能不谈。 佛陀每一句实修的话都围绕在内观。
不谈内观,不依内观实修,忽视内观,已经远离佛法了。
例如,五蕴,不能不谈。不然 无常 苦 空 无我,完全没有依据。成为空谈。
不谈内观五蕴,不依内观五蕴实修,忽视内观五蕴,已经远离佛法了。
接着,才是内观观察到的身心(五蕴)实相,无常 苦 空 无我
达到成就的方法: 出离心
然后,内观的成就。也就是解开十结 四果 空 无相 无所有 涅盘。
...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38403 | 9 佛陀的根本教义
何谓根本教义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有
这样的思想,佛教的悟道,便是开发了自有地球的人类历史以来,从未发现过的真理,
这个真理,便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明乎其中的道理之后,便可循着
此一道理的轨迹,走向超脱的境界。
所以,当释迦世尊成道之后,最初说出的教法,即是从其大觉智慧之中流露出来的根本
教义。但是,佛陀在世,一共度过了四十多年的传道生涯,在此漫长的岁月之中,他遇
到了各色各样的个人和群众,也经历了好多文化背景和风俗语言并不相同的环境,为了
适应各种不同的对象,便以种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宣说他的教法。然而,宣说的角度
和方式虽有不同,却是为了同一个原则,站在同一个基础,那便是佛陀的根本教义。
印度宗教的梵天和人类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宗教,认为宇宙万物均系梵天所生,在祭师阶级的婆罗门,优势独占
的情形下,又将人类的产生,分为四个等级:由梵天的头上生出职业的宗教师婆罗门族
,由肩上生出武士及王者阶级的刹帝利族,由腿上生出农工及商业阶级的吠舍族,由足
上生出奴隶贱民阶级的首陀罗族。此系出于四吠陀中最早出现的梨...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0
这个叫邪见!而且是致命的邪见。
你说六祖也讲四圣谛,起码要符合小乘讲的四圣谛吧,你怎么能把大乘不同于小乘的见
解当成四圣谛的内容,这不是强奸四圣谛吗?
胡扯八道。
八正道是一个整体,而正见是先行,是通过亲近善知识和听闻佛法而获得的对佛法的正
确见解(绝对不是来于实修),在此基础上指导后面的正精进,正念,正定等。
你自己的所谓正见,就是在没有正见的基础上胡修乱修,瞎猫乱撞,自我暗示,不懂装
懂而产生出的邪见。
另外八正道里面还有关键的正念,是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可是六祖教导的那里有什么四
念住?以为什么无念无住就是四念住吗?
你自己根本就不懂四圣谛是什么,然后还强拉硬扯什么六祖坛经也讲四圣谛,完全是胡
扯。 |
|
r****n 发帖数: 8253 | 11
生灭灭己,寂灭为乐,如果指的是五蕴灭尽的涅槃,就是小乘,就是四圣谛里面的灭谛。
生灭灭己,寂灭为乐,如果指的是诸法本无生灭,诸法毕竟空,就是大乘,就不是四圣
谛的灭谛。
生灭灭己,寂灭为乐,如果指的是熄灭妄心分别念,回归本来面目,妙明真心,甚至真
如起用,这就更加不是四圣谛的灭谛。
你说坛经符合四圣谛,起码你得尊重小乘的观点吧,你不能自己定义个四圣谛,然后强
拉硬扯说什么坛经符合四圣谛。
之前那个venusfire还说四圣谛的道谛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不是扯蛋吗? |
|
S**U 发帖数: 7025 | 12 我发了个帖关于什么现观才能解脱。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说法就说的很明白,现观必然肯定四圣谛,成佛也是见四圣谛。
阿含经主张,无明是对四圣谛没有现观。主张如来藏见的,要说明∶见佛性如何肯定四圣谛,断除对四圣谛的无明。没有能所,就能肯定四圣谛是真理吗? |
|
J******s 发帖数: 7538 | 13 南传十六观智说的很清楚呀,哪一步可以体验四圣谛,哪一步导向涅磐都说的很清楚的
四圣谛确实是可以体会的,这个一点不需要怀疑
完全同意,没有现观,不可能获得佛说的那个智慧
教的各种观,可以分成假想观与真实观两大类。假想观不得解脱,此处不讨论。哪些真
实观的现观,能得解脱呢?
四圣谛。无法说明一个真实观如何必然肯定四圣谛,这种现观不可能导致佛陀说的解脱。
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已于四圣谛、...,生眼、智、明、觉故,......自证得成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
观四圣谛,是背离佛陀的根本教导。 |
|
Y**u 发帖数: 5466 | 14 阿姜达摩答罗
当人观到色蕴为感受的基础,
同时也观到色蕴和身体都是无常时,
将会看到感到也是无常。
延伸这种内观,
行者会了解,所有的蕴,
包括想、行、识,也都是无常的。
它们是无常、不满足、没有永恒的自我。
没有禅修就不会经验到三法印,
因为有黏着的缘故。
祇要消除黏着,
人就可以从自己身体内体证四圣谛。
问:请先解说佛教的基本教义?
答:佛陀教导通往究竟安乐及和平的正道。而从知苦的止息这条正道所采用,最简单最
直接的教导方
法就是正念禅。正念是所有正确修习的基石。
问:我们可否藉由读书及思考有关四圣谛和八正道来了解这条正道?
答:书籍与修习不同,它祇是指出利用佛陀四圣谛止息苦的可能性。知识的了解,来自
书籍和教学。
修习则不同,它就像实际在你身心这实验室内作实验。当一个人在师父指导下禅修,发
展完美正念和正定
时,他就完全了解自身的正道。这境界可经由持续警觉来达成。换句话说,每刻正念于
身体、感受、心和
心的对象的过程。这些就是四念处。
问:这种正念、内观禅修发展的结果为何?
答:修习正念是为了了解我们内在的法,如法修习,会引导我们放弃对感官对象的执取
,能停止苦流,
再生的轮回。...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5 ☆─────────────────────────────────────☆
runsun (runsun) 于 (Sun Jul 17 02:03:39 2011, 美东) 提到:
为了方便新人了解到本版的一些常用佛学名词,能够正常阅读本版的一些讨论,本主题
列出一些本版常出现的佛学专业名词。
运用这些佛学专业名词,虽然带来了阅读的困难,但却又是必要地,因为这些专业名词
本身已经具有严格准确的含义,很难被一些通用词所替代。
目前列出的本版常用词有,会陆续补充一些,但一定是比较常见的。
目前的列表是:四圣谛,无常,苦,无我,缘起,涅槃,五蕴,名法,色法,有为法,
无为法,南传,
北传,大乘,小乘,阿毗达摩,世俗谛,胜义谛,究竟法,概念法,阿含,相应部,厌
离,观智,毗婆舍那,梵我,如来藏,阿赖耶,中观,唯识,所缘,能缘,心识,心所
,了义,不了义。
本主题下主要是个人对这些佛教专业名词的解释,尽量做到浅显易懂。
另外不得不声明的是,由于佛教发展的复杂性,对于一些重要核心的基本概念,已经存
在多种分歧,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有资格可以代表佛陀,代表原始佛教,而我所解释的
,主要是...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6 ☆─────────────────────────────────────☆
runsun (runsun) 于 (Sun Aug 7 02:22:44 2011, 美东) 提到:
bdbd的最近表现,让我不得不想起一个问题。
这个人在当初反对waichi的时候,是否也涉及到类似的这种造谣胡扯的行为,通过造谣
来侮辱那时的waichi。
有,确实是有,而且比较夸张明显。当时有很多人侮辱waichi,通过不实的东西侮辱他。
可是那时候我为什么没有站出来指出她的错误,指出她在造谣,而只是当她最近在攻击
我的时候,我才发现她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我当时忽略了,虽然心中也不认可这样的行为,但是我还是没有直接站出来指出那是错
误的。甚至某些时候觉得waichi如此被骂,也算罪有应得。
哪怕是骗子,是恶魔,也不应该编造不实的东西去侮辱他,那我们自己就和他一样了。
这类行为,只会让waichi偷笑,让那些信waichi的人,更加信waichi。
我当时没有足够的警觉这个问题,没有行动,没有真正去重视,这实在是大大的错误。
☆────────────────────────────────...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17 哈哈,幼稚。。。
现在不敢说“坛经不讲四圣谛”了吧。
当年上来就瞎说“坛经不讲四圣谛”,让我指出来坛经确实讲四圣谛,
也不出来认错。死不认错。
这就是所谓只知道背书本,真东西出来怎么都认不出来的典型案例。
只知道背诵“感冒要吃感冒药,肺炎要吃肺炎药”,
但是拿来个人,不知道他是感冒还是肺炎,
拿来个药,不知道它是感冒药还是肺炎药,
这有什么用呢? “老师又没标签,我怎么知道”! 难啊。
怎么办?只好把所有的药,不管有用没用,不管是真是假,
都混在一起,通称“坏药”。
坛经论四圣谛: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433643.html
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天天说四圣谛,四圣谛真的来了,反而不认识。
吓死人了。吓死人了。
篡改佛教教义和历史的新兴宗教。Waichi 的老师 CH 属于附佛外道。
,并说某某法王皈依其门下。通常,佛教禁忌谈论神通和自我吹捧。
称大师,印发他的画像并要求信徒张贴、悬挂来膜拜[12];奥姆真理教创始人麻原彰晃
曾自称神仙,后来自称拥有超能力并要求信徒膜拜他[13]。
与某法王等合影,称...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8 ☆─────────────────────────────────────☆
bigfool (fool) 于 (Fri Dec 9 01:12:52 2011, 美东) 提到:
喜戒尊者 (Sayadaw U Silananda)著
尽管现今已经越来越多人认识上座部佛教,可是依然还有一些人对于上座部佛教存有少
许的误解。甚至有人依然相信并说(或写)上座部佛教只倾向于阿罗汉果。在我们还未
谈论此课题之前,我们必须了解阿罗汉的意思。根据上座部佛教的教导,阿罗汉是证得
第四果或最高证悟阶段的圣者。所有证得第四果的圣者皆被称为阿罗汉--值得尊敬者。
值得什么呢?值得接受信徒的供养,因为供养那些圣者会带来无上的福果。依据这个解
释,所有证得这个阶段的圣者,无论是佛弟子还是佛陀(以及辟支佛),皆被称为阿罗
汉。在巴利圣典里无数次地提到佛陀为阿罗汉。注意佛教徒每日所诵念的礼赞文:“礼
敬世尊、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同时注意有关《律藏》--《大品》(Mahavagga of Vina...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9 ☆─────────────────────────────────────☆
bigfool (fool) 于 (Sat Dec 10 16:24:13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系列的缘起参见“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1)”的第一段。)
3. 为什么相对佛乘,声闻缘觉二乘被称为“焦芽败种”
焦芽败种这个东西在这里也屡屡被附小乘和附南传翻出来,屡屡让这些人跳脚,
不过有的敏感的人,连声闻缘觉都能成为攻击诬蔑他们心中所谓“原始正教”的词,
对于这样的受迫害妄想,只能摇摇头。
这里先大概的讲一讲为什么有“焦芽败种”之说。
首先从佛法的传承上看,佛法并不总在世间的。
佛法是存亡续绝的过程的,类似种子一代代传递的过程。
有佛出世甚为稀有难得,有佛法驻世甚为稀有难得,这个南北传经典都讲了很多。
经过时间不长的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和末法时期,就是无尽的佛法失传的时期。
有佛法的时期就像一个短暂的春天,其间是漫长的没有佛法的严冬。
那么如何有佛法再重新出现呢?
那就要靠行菩萨道的追求佛乘的菩萨们在漫漫的长时期,包括短暂的有佛法的
时期和极其漫长的没有佛法的严冬时期,圆满完十波...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4192 | 20 我有幸在这里听了这个"四圣谛"
这是佛说的,我信佛,我信佛说的四圣谛.
=====================================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
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特以‘四圣谛’来说
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因此,‘缘
起’是佛陀自证成佛的‘自受用’,‘四圣谛’则是‘他受用’之始。
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中论疏》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
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也就是说,若能如实知见四谛,便是圣者,因此称为
‘四圣谛’。
一、苦谛:以智慧观察世间事物,情与无情悉皆为苦。根据经典的说法,苦有二苦
、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无量无边诸苦。形成苦的原因,不外我与物、我与人
、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
二、集谛:以智慧彻悟烦恼与造业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众生由于无明、贪爱、
嗔恚等烦恼的驱使,而积集种种恶业,由此种种恶业而招致种种苦果。
三、灭谛:透过智慧,证得涅槃,究竟解脱生...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1 ☆─────────────────────────────────────☆
Yisu (一输就哭) 于 (Fri May 11 13:18:39 2012, 美东) 提到:
身心是苦
轮回是苦
无常是苦
相依是苦
行识是苦
名色是苦
触受是苦
生死是苦
悲伤是苦
快乐是苦
挂碍是苦
执着是苦
行恶是苦
存善是苦
地狱是苦
天堂是苦
昨天是苦
明天是苦
时间是苦
空间是苦
有也是苦
没有也苦
阴阳是苦
相待是苦
什么不苦, 大白兔水果糖不苦。。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Fri May 11 13:28:42 2012, 美东) 提到:
丫吃火锅烫坏舌头了吧? 还不快去医院?
☆─────────────────────────────────────☆
Yisu (一输就哭) 于 (Fri May 11 13:34:25 2012, 美东) 提到:
跟你交流最苦..lol
☆─────────────────────────────────────☆
...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22 证果的圣人能够现见,如果有灭,那么将来世的生就会灭,
这个还属于四圣谛的第二转:苦灭圣谛,已知「当」作证,
圣者们因为已经完成四圣谛的第一转,现见到,有的灭,可以灭将来世的生的因缘,是
确证有这件事情。
所以在四圣谛的二转中说,苦灭圣谛,已经知道了,现在应该亲身作证,就是亲身修证
,成就,就是应该精进修行,断「有」。
四圣谛的第三转,则已经完成,成就
所以,所有的阿罗汉都是这样记说:
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做,自知不受后有
最后一句是:自知,自己知道,确定,下一世不会再有五阴的业报,
但是现在还没有死,这个五阴苦还没有灭尽,还不是涅槃。
所以那位尊者是还在修行四圣谛的第二转,所以他会解释,自己只是现见,还没有证得
有的灭,所以自己还不是阿罗汉。
转法轮经说,苦灭圣谛,已做证出,
我的理解是苦发生的原因已经断,自己已经亲身作证,有已经灭,(可能有是指什么,
要再研究研究)
已经亲身证明,佛陀说自己因为就四圣谛完成三转十二行,而得证无上正等正觉。
说自己,得出,得离,得解脱,并没有说自己已经体验涅槃,或者已经涅槃。 |
|
i********7 发帖数: 808 | 23
」。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 「我与汝等于四圣谛无知、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者,应当长夜驱驰生死,何
: 以我及汝于此苦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于苦集圣谛、
如果按照法友这种读经的理解,这段经说苦圣谛顺知,顺入,就已经是不受后有了。。。
: 世尊召唤比丘们∶
: 「比丘们!因为对四圣谛的不随觉、不通达,这样,我与你们就流转过这长途的轮
: 比丘们!这苦圣谛已随觉、已通达,苦集圣谛已随觉、已通达,苦灭圣谛已随觉、
从这篇经文看,也是先如实知四圣谛 - “这苦圣谛已随觉、已通达,苦集圣谛已随觉
、已通达,苦灭圣谛已随觉、已通达,导向苦灭道迹圣谛已随觉、已通达”
然后要断渴爱 -- “有的渴爱已被切断,有之管道已尽,现在不再有再生”
并不是说对四圣谛已随觉,已通达,就是不受后有,
而是要在中间加上“有的渴爱已被切断”才不受后有
所以中间有修断贪爱的法轮第二转
这篇经文很明白地写出来,没有明一点,更明一点的问题
直接是四圣谛,得明,修断爱,得不受后有
完全符合先见四圣谛,断无明,然后修断贪爱的次第 |
|
c***h 发帖数: 2262 | 24
这没什么,
我发现佛教所有门派都谈四圣谛,有的谈多一点,有的带过。
因为佛陀一直强调,也说他自己、过去佛 都是因四圣谛而解脱成佛,
所以没人敢不谈。
可常是嘴巴说一说,然后晾在一边,与他们实修在做什么无关。
佛陀所有理论都与实修紧密配合。 所以想晾在一边,绝对露馅。
四圣谛不只是理论总纲,更重要是,它是实修总纲。
苦,每个门派都说,不是佛教的也说,这一点也不稀奇。
可我发现许多门派,到苦为止,且是嘴巴上说到苦为止。
如果是实修上体会苦,不会脱离无常的。
你问问那个门派实修是先体会无常?
常常是世间俗事挫折了,就算体会无常、苦了。这………差远了。
再问,有没有具体实修方法体会苦?
常常问不出所以然。就推说世间俗事挫折了,就算体会无常、苦了。
接着,一开口就说什么空、空性、自性,搞得你一头雾水。
还外带佛法高深状,非我等凡夫俗子能懂。
你可以自己体会一下各门派是不是这样。
看我的观察对不对。也许我错了。
希望我错了。
佛陀常说,(类似句型可能是他一生说过最多的吧?)
”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
者。名真实正观”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5
用",
发信人: GWZW (GWZW),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请教SeeU什么叫"名,色"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2 12:31:10 2014, 美东)
用",
我不也表示过(最近一年可能只表示过这ㄧ次而已),
我不想用”识”这个字,理由是…..。 但也无所谓,大家若这样用,就用呗
有个”什么”(不管叫”识”或什么)联系前世今生或入胎, 也可以这样诠释,
ok
这么说,到此,我们的意见应该很一致, 那就是
-- 用”识” 不用”识” 无所谓
我只是理性的解释 我不喜欢用”识”的理由,到此并没有烦恼呀? 且别人用不用”识
”无所谓
怎么你会有此帖??
是你这一帖看起来很在意(有烦恼),
也引起我很在意(有烦恼), 还再想 -- 奇怪,到此,我们意见很一致呀,为什么你却
发这帖
既然我说了不想用”识”的理由
你如果要响应,不是应该响应我,为何用”识”,你诠释的东西有 被动性+觉知功能
所以用”识”
因为什么理由,有,所以用”识”这个字
因为什么理由,没有, 但因为其它理由 所以还是用”识...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四圣谛法门就是第一个叫作“苦圣谛”,第二个叫作“苦集圣谛”,第三个叫作“
苦集灭圣谛”,第四个叫作“苦集灭道圣谛”,为什么四圣谛要称为“圣谛”呢?这个
圣谛的意思是说,这个谛,它的意思就是说,它是法界里面的“谛实”之理,什么是谛
实之理呢?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可以验证出,这个是法界
里面确实的道理;不管你在东方、西方世界,你去验证这个道理,它都完全成立的;乃
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验证,它都一样成立,所以叫作谛实之理。为什么它叫作“圣谛”呢
?圣谛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谛实之理,它可以让一般的众生,超凡脱俗;可以让一个众
生,让一个凡夫,从凡夫的状况,因为修学四圣谛的道理之后,他就可以成为解脱的贤
圣;因为它可以让一切的众生成为贤圣,所以就叫作圣谛!所以修学四圣谛,就是要让
众生能够超凡脱俗,可以成为解脱道里面的贤圣。
四圣谛里面的道理:第一个苦圣谛是说,我们在法界里面,大家在三界六道中轮转
的时候,要来观察法界里面─在三界六道之中─它是有苦的;而且这种苦,它是里里外
外都是苦;所以在讲苦圣谛的时候,就是要从粗糙的来观察到细微的。所以在苦圣谛里
面有三苦、...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1415 | 27 证悟的次第 4
四圣谛与十二缘起不同的是四圣谛,还說到苦灭道迹圣谛的方法。此方法
就是八正道,使解脱成为实际可行的事实,而不只是理論。
所以四圣谛与十二缘起是解脱法门一事的兩說,不过四圣谛多
63855;了实践之道,内容比十二缘起更完备。
四圣谛与十二支的相通,经中有明确的依据。︽杂阿含经︾三五五经說:尔时世
尊告诸比丘:﹁当觉知老死,觉知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
道迹。如是……乃至当觉知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
﹁云何当觉知老死?觉知缘生故有老死,如是老死觉知。云何
63796;死集?生集是老死集,如是老死集觉知。云何老死灭觉知?
谓生灭是老死灭,如是老死灭觉知。云何老死灭道 |
|
S**U 发帖数: 7025 | 28 佛法入门经典
舍利弗以证悟的智慧解释深广的四圣谛教义,他所留传下来的《正见经》,被后代南传比丘们视为佛陀教义入门经典。《正见经》如其经名,其主题就是正见,藉由经中对正见的分析,带领读者进入佛法的核心。
正见的重要性
正念的修习一向被视为佛陀教法的珍宝,但仍不足以有力地强调正念的修习;唯有以正见为依据和引导,正念才能成为有效的解脱方法。为了证实正见的重要性,佛陀将正见置于八正道之首,且以「黎明曙光是日出的前兆和迹象」譬喻正见是善法的先驱与前导。
正见的类别及内容
正见有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世间正见就是建立善恶、因果、业报与凡圣的观念,也称之为自业正见,我们由此了解自己得承受自己的善恶行为。除此认知外,还要了解善不善业的分别、善不善业的主要内容、以及善不善业的根源。
然而,自业正见仍无法导向解脱,尚需具足了知四圣谛的出世间正见。出世间的四圣谛正见有两个发展的阶段,一是随顺真理的正见(saccAnulomika- sammAdiTThi谛随顺见),这是与四圣谛相应的智慧,相信并接受四圣谛教法的原则,为概念性的正见。一是洞察真理的正见(saccapaTivedha-sammAdiTThi谛通 |
|
a**u 发帖数: 8107 | 29 ☆─────────────────────────────────────☆
puppeteer (舟云) 于 (Sat Jan 2 11:27:18 2010, 美东) 提到:
呵呵。 你昧不昧?
☆─────────────────────────────────────☆
puppeteer (舟云) 于 (Sat Jan 2 11:30:21 2010, 美东) 提到:
黄檗是个明白人。 :)
这些人天天打来打去逗乐子,和waichi倒是一个做派,呵呵。
☆─────────────────────────────────────☆
puppeteer (舟云) 于 (Sat Jan 2 11:32:24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他们搞来搞去,只不过是要说明小乘里面说的明明白白的事。
佛不是全能(不落因果),只是有智慧(不昧)。
所以黄上来就给他一巴掌,呵呵。
☆─────────────────────────────────────☆
puppeteer (舟云) 于 (Sat Jan 2 11:40:36 2010...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30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Fri Feb 19 17:19:35 2010, 美东) 提到:
南传巴利文经藏 长部 第二十二经
《大念处经》
http://www.dhamma.org.cn/books/ysfj/mahasatipatthana_Sutta_07.htm
E、观四圣谛
(51)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
四圣谛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四圣谛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集」;他
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灭」;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苦圣谛的解释
(52)又,比丘们!什麽是苦圣谛呢?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
是苦,求不得是苦。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53)又,比丘们!什麽是生?如果有所谓的生,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
们的受生、形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内...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1 佛陀第一次说法在鹿野苑,对五比丘说四圣谛。
佛陀最后一次说法对须跋陀罗,说(四圣谛中的)八正道-有八正道才有解脱,没有八
正道就没有解脱。
古典的杂阿含经也是用四圣谛来分类佛说∶
蕴处界-苦谛
因缘-集谛
(灭谛无法言传)
道品-道谛
所以说四圣谛是最基本的佛法理念,佛陀说法49年以四圣谛为核心。修行佛法就是实践
八正道。 |
|
S**U 发帖数: 7025 | 32 这是汉传如来藏的观点,而且适应中国儒家传统。
从原始佛法说∶
佛陀第一次说法,是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成阿罗汉,称为初转法轮。最后一次说法,度须跋陀罗成阿罗汉,说八正道(道谛)。从头到尾,佛陀开示觉悟的内容,包括在四圣谛里。
汉传杂阿含经的「修多罗」(「修多罗」在十二分教中排第一位,是根本的部分),也是以四圣谛分类所有经文。龙树中论,结构也是四圣谛。这表示教法重视四圣谛。
佛陀与阿罗汉的区别,是佛陀无师自悟,而且因为佛陀过去世累积的功\德,有强大的度人能力(十力)。阿罗汉要听闻教法才能觉悟,所以叫「声闻」。阿罗汉度人的能力与愿力不如佛陀。
瑜伽师地论说,「转法轮」的意义,是「辗转」把「八正道法轮」从佛陀心中,传到圣弟子心中。「八正道」能催破所有烦恼,断除所有不解脱的错误见解,所以叫「法轮」。圆形的轮,代表圆满无缺,解脱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南传画「法轮」,用八支轮辐代表「八支正道」。
菩萨是发愿成佛而还没有成佛。凡夫菩萨的觉悟,还不如阿罗汉。
转法轮经说觉悟四圣谛成佛∶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Sutta/Dhammacakkappavattana...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3 从现观得到的智慧,才能破无明,断烦恼,解脱轮回,这是佛法各派共同承认的。佛教
后来发展出来的各种观,有假想观与真实观两大类。假想观不得解脱,此处不讨论。哪
些真实观的现观,能得解脱呢?
我认为,原始佛法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标准∶现观的结果,必须能从经验上肯定四圣
谛。无法说明一个真实观如何肯定四圣谛,这种现观不可能导致佛陀说的解脱。
阿含经的根据如下∶
转法轮经
诸比丘!我于此四圣谛,......,不生眼、智、明、觉者,......我终不自证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我已于四圣谛、...,生眼、智、明、觉故,......自证得成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
杂阿含298经
彼云何无明?...... 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
http://www.mahabodhi.org/agama/Class_Note_8.htm
经文对于成佛,破无明,都是因为四圣谛的现观。以大乘不共的立场,否定成佛要现观
四圣谛,是背离佛法的根本。 |
|
a*****y 发帖数: 33185 | 34 掌中之叶
止禅(禅修)的基础 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悉达多学院 编译
序
【掌中之叶――止观】
一时,世尊在憍赏弥黄檀树林里。那时世尊捡起几片黄檀树叶放在手中,然后问比丘们
说:「诸比丘,你们认为如何?是我捡起来放在手中的这几片黄檀叶子比较多呢?还是
头顶上黄檀树林里的叶子比较多?」比丘们回答说:「世尊捡起来放在手中的黄檀叶子
很少,而头顶上黄檀树林里的叶子很多。」世尊说:「同样地,诸比丘,我所了悟但没
有宣说的法很多,而我(志在)宣说的法很少……。」――出自《相应部.56谛相应.
第 31经》为何世尊只对弟子们宣说「掌中之叶」这般少的法呢?因为这「掌中之叶」
的法是有利益的、与梵行的基础相关、导向厌离、离贪、灭尽、寂静、胜智、正觉、涅
槃,所以佛陀志在对弟子们宣说「掌中之叶」的法。这便是本书的缘起。这「掌中之叶
」的法又是什么呢?这「掌中之
叶」的法就是四圣谛。只有四圣谛才是真正导向厌离、离贪、灭尽、寂静、胜智、正觉
、涅槃的法。虽然世尊还宣说其它如布施、持戒、生天、感官享受过患、出离殊胜等善
巧法门,但是一切善巧法门都志在归向这究竟解脱法门――止观禅法。四圣谛是诸佛不
共(特有)的...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5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的四谛现观次第,大致与俱舍论相同,观四谛十六行相,经暖、顶、
忍、世第一法而证初果乃至阿罗汉。次第配合七种作意。
我注意到瑜伽师地论这一段文主张:
* 果定,与南传相同。
* 定中修观。与南传主张出定修观,看似不同。
* 刹那生灭是用比量推论,不需要现观。这与南传的生灭随观要现观刹那生灭不同。
* 瑜伽师地论在了相作意、胜解作意的阶段以五蕴为所缘观观四谛十六行相,到远离作
意的阶段,只说以心缘心,断粗的我慢现行,而不再以五蕴为所缘。
* 南传说道心缘涅盘,瑜伽师地论说能缘所缘平等无分别。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渐次生起七种作意。所谓最初了相作意。最后加
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证得阿罗汉果。
修瑜伽师于四圣谛略摽广辩增上教法。听闻受持。或于作意已善修习或得根本静虑
无色。由四种行了苦谛相。谓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由四种行了集谛相。谓因行集行
起行缘行。由四种行了灭谛相。谓灭行静行妙行离行。由四种行了道谛相。谓道行如行
行行出行。如是名为了相作意。
由十种行观察苦谛。能随悟入苦谛四行。何等为十。一变异行。二灭坏行。三别离
行。四法性行。五合会行...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6 你这批的是般若,不是如来藏啊。心经说的更直接,无苦集灭道。
胜鬘经说:
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圣谛义,说无作圣谛义。
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义。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
切灭,修一切道。是故,世尊!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
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四圣谛义。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
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
如是八圣谛,如来说四圣谛。
如是无作四圣谛义,唯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何以故?非
下中上法得涅槃。
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
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灭作证。 |
|
S**U 发帖数: 7025 | 37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san/The%20Noble%20Eightfold%
佛陀教法的核心可以用两个主轴来总括∶四圣谛及八正道。前者涵盖\教义面,它所引
发的主要效应是智慧;后者涵盖\广义的戒律面,它主要的要求是修行。在教法的体系
中,这两个主轴连成不能切割的整体,称为法与律,即教义和戒律,或简称为「法」(
Dhamma)。以下事实保证了「法」的内在统合性∶四圣谛的最后一谛—道谛,就是八正
道;而八正道的第一道支——正见,则是对四圣谛的了解。因此,这两大主轴互相贯通
,彼此含摄——四圣谛的理则包含了八正道;而八正道包含了四圣谛。
有了这种内在的统合性,若要问法的那一个面向比较有价值,是教义?还是「道」?将
毫无意义。但是,如果我们不管它的无意义,仍然要问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将必定是「
道」。「道」的首要性在于它把教法带入生活中。「道」把「法」从一条条的抽象理则
,转化成不断开展、呈现的真理。它给「苦」这个问题——佛陀教法的开端,开启了一
个出路;同时让佛教的目标——从苦中解脱,成为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可以企及的东
西。单就这点,「道」有... 阅读全帖 |
|
|
b*****l 发帖数: 3821 | 39 声闻乘涅磐后永离了五蕴世界(依南传)或者解脱了分段生死(依北传),
自然无法在这个五蕴世界成为未来佛法的种子。
辟支佛在自己无师自通地觉悟了四圣谛,却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教导与使他人觉悟,
这是南北传所公认的。
不同的流派所不同的是“三乘真实、一乘方便”还是“三乘方便,一乘真实”
以下是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的《南传菩萨道》的一段:
佛陀无师自通地觉悟四圣谛及有能力教导他人觉悟它。辟支佛也是无师自通地觉悟了四
圣谛,却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教导与使他人觉悟。在亲自觉悟了道、果与涅盘之后,他
无法解说这些证悟的体验,因为他没有掌握对于这些出世间法的恰当文字。因此,辟支
佛对四圣谛的智慧(dhammabhisamaya,法现观)被论师们譬喻为哑巴的梦或文盲农夫
无法以文字来形容的生活体验。因此辟支佛已自渡,然而却不能渡他。
辟支佛可以为那些出家为比丘的人剃度,他们也可以教人「等正行仪学」(
abhisamacarika),说道:「你应该如此平静地向前走、向后退、看、说等」。但是却
不能教人如何分别名色(nama-rupa)以及观照它们的三相(三法印:即无常、苦和无
我)等等,以使他人觉悟道与果。
弟...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40 声闻乘涅磐后永离了五蕴世界(依南传)或者解脱了分段生死(依北传),
自然无法在这个五蕴世界成为未来佛法的种子。
辟支佛在自己无师自通地觉悟了四圣谛,却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教导与使他人觉悟,
这是南北传所公认的。
不同的流派所不同的是“三乘真实、一乘方便”还是“三乘方便,一乘真实”
以下是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的《南传菩萨道》的一段:
佛陀无师自通地觉悟四圣谛及有能力教导他人觉悟它。辟支佛也是无师自通地觉悟了四
圣谛,却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教导与使他人觉悟。在亲自觉悟了道、果与涅盘之后,他
无法解说这些证悟的体验,因为他没有掌握对于这些出世间法的恰当文字。因此,辟支
佛对四圣谛的智慧(dhammabhisamaya,法现观)被论师们譬喻为哑巴的梦或文盲农夫
无法以文字来形容的生活体验。因此辟支佛已自渡,然而却不能渡他。
辟支佛可以为那些出家为比丘的人剃度,他们也可以教人「等正行仪学」(
abhisamacarika),说道:「你应该如此平静地向前走、向后退、看、说等」。但是却
不能教人如何分别名色(nama-rupa)以及观照它们的三相(三法印:即无常、苦和无
我)等等,以使他人觉悟道与果。
弟...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1 杂阿含393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木*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彼一切所应,当知四圣谛法,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修无间等。」
相应部56相应3经/善男子经第一(谛相应/大篇/修多罗)
「比丘们!凡过去世任何从在家正确地出家成为非家生活的善男子,他们都为了如实现观四圣谛。
比丘们!凡未来世任何将从在家正确地出家成为非家生活的善男子,他们都将为了如实现观四圣谛。
比丘们!凡现在任何从在家正确地出家成为非家生活的善男子,他们都为了如实现观四圣谛。
哪四个呢?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导向苦灭道迹圣谛。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93.htm |
|
S**U 发帖数: 7025 | 42 现存的佛教有三个主要的传统∶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以东南亚为腹地发展的南传佛教,三藏是以巴利文记载,教理强调四圣谛与缘起,修行包括四念处、内观禅法等;汉传佛教则包括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三藏是以汉文记载,教理强调般若与佛性;在西藏、蒙古等地流行的的藏传佛教,三藏是以藏文记载。上述这些传统目前都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虽然,这些教派各自有不同的经典和修行方法(例如参公案),导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与佛陀的核心教导有关。
原始佛教时期
释尊在菩提树下悟入四圣谛的那一刻,就是世间佛法的起源。当时释尊的年龄为三十五岁(大约是西元前528年),他体悟到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圆满、不安稳的,所有众生因为不如实知见四圣谛,导致必须在永无止尽的六道轮回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虽然佛法甚深微妙,但是还是有善根成熟的众生能够了解,所以释尊决定向受苦的众生,宣说灭苦的解脱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佛陀第一次说法,就是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对五比丘讲《转法轮经》,开示四圣谛。
释尊在印度中部的恒河平原来回行脚、布道四十五年,传递他深广、超凡的觉悟。有时他直截了当地开示,有时则详尽阐述,教导如何...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3
好像说错了,理解佛法是”开法眼”而已。
就是正确理解佛法是什么,当然也正确理解十二缘起是什么。应该是”开法眼”
“法眼净”应该已经内观到缘起的运作,对苦、苦集(顺着缘起而生苦)、苦灭、苦灭道
迹 都已经亲见。净信不疑。
在古代,”开法眼”很简单,听佛陀说就好了,或听他的弟子或弟子的弟子说就好了,
通常不会搞错。
现代,有时也没那么简单。
缘起法是这么重要,是了解四圣谛、净信四圣谛、修习四圣谛的核心,
不能只当成知识来听,
我了解的佛法实修里,它是佛陀亲见亲自教导的实修的地图,只有对实修亲见有用,
拿来理解 说书,是无用的,只是满足知识分子的好奇心而已。
现在也不知哪个传统华人佛教派别有真的修习缘起法,而亲见缘起,对苦集灭道净信不
疑?
我总觉得许多嘴上一直说四圣谛,但行为上一直”疑”,一直轻视,
修行步骤中四圣谛、缘起法到底有没有放进去?
见缘起即见法,即见佛。不见缘起,我认为恐怕大楼不是根基不稳,是连根基都没有。
我认为不会有人只是知识理解就能对佛法净信不疑,
更何况亲见缘起,我所知没那么难,
我认识很多人修四念处都见缘起,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修到的,我比较少认识
,他...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44 那是因为你一直把苦灭圣谛当作是涅磐,都已经灭了,还修什么苦灭之道啊
佛陀初转法轮讲四圣谛的三转,不是第一转就成就三藐三菩提的
第一转是明白四圣谛,明白十二因缘的集灭,先得明
接下来才是真正地开始断苦
你对五阴的集不明也是造成有这个问题的原因
五阴如何集?因为贪爱,所以在修道的阶段就是修离贪断爱的八正道
开始四圣谛的第二转:
在第二转里面就很明显,佛陀提到苦集,苦灭,苦灭道迹已知,现在要去断苦集,证苦
灭,修苦灭道迹,而苦灭道迹就是八正道。
杂阿含749经也相应与转法轮经,提到以[明]
为前相,能起正见,次第起八正道。也就是第一转法轮得到明,
在第二转的时候,开始修八正道来离贪断爱。
这也符合五阴集的原因是因为贪爱,修离贪断爱的八正道可以断苦集,证苦灭。
先观察五阴集的原因,得明,成就四圣谛第一转,才能明白如何可以断苦以及断苦的道
路,
接着开始四圣谛的第二转,修道。
杂阿含749经: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
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 |
|
S**U 发帖数: 7025 | 45 三转法轮,每一转都生起「明」。
可见明不是只生起一次。所有提到「明」的经文,这样理解就没有矛盾。
这是随佛比丘误解的地方∶以为「明」只生起一次。
转法轮,是对四圣谛「明」的逐步深入。
初转,是「知」四圣谛。二转,是应「遍知」苦、应断集...。三转,是已「遍知」苦
、已断集...。光初果「知」四谛还不够,要继续修才「遍知」苦,生起「明」。
这也是<转法轮经>为什么以四圣谛贯穿全部的修行。如果对四圣谛的明只在证初果需
要,证阿罗汉需要别的法,佛陀就会以另一种方式说法,而不是说四圣谛的三转,也不
会三转法轮,每一转四谛都说∶生起「明」。。 |
|
S**U 发帖数: 7025 | 46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
|
f********4 发帖数: 253 | 47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
佛陀曾经说过,一切现象根植于欲。我们一切的所思、所言、所为——每一种体验
——皆来自欲。甚至我们自身也从欲而来。轮回此生,是因为我等有再生之欲。无论自
知与否,诸欲在不断地重新定义“我们是谁”的意感。欲是吾人于时空因果矩阵的就位
方式。唯一不根植于欲者,即是涅磐,因为它是一切现象的终结,它甚至超越了佛陀所
用的“一切”这个词本身的内涵。不过,把你引向涅磐的那条道却根植于欲——善巧之
欲。解脱道挑战著善巧诸欲的极限,看它们能走多远。
善巧之欲——这个概念听来或许怪异,然而,成熟之心面对诸欲,直觉地见其善巧
而行之,识其不善而弃之。 欲求幸福喜乐,乃是人之本能。所有其它诸欲,都是追求
该乐的策略。你之所以欲得一个iPod[微型音乐播放器]、一位性伴侣、或者一种内在的
宁静感,是因为你估想它将令你喜乐。这些次级欲求,因其为策略,故服从一种模式。
它们出自一股莫名的匮乏与局限之感; 它们运用你的辨识力,认知局限之因; 它们利用
你的想象力,构思解决之道。
尽管服从某种共同模式,诸欲却并非归于一元。它们各自对生命中缺乏什么,...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8
你不信服,我也不信服呀
所以我也只能说”可能” “应该” “好像” 如何如何。
我们都很诚实,明白告诉自己,不信服。
总比其它人抓着一个上师,把上师当成佛陀一般崇拜好。
佛陀说他是现观四圣谛而解脱成佛。
过去佛、辟支佛,都是现观四圣谛而成佛。
除非现观(内观)四圣谛,
(也就是亲自内观无常、苦、苦集灭(缘起法则)、苦灭的方法)
不然谁都会怀疑。
这就是”疑结”。
对于任何法义本来就会有”疑结”,
除非是现观四圣谛的初果圣人。
可惜现在的佛法修行,很少听人说内观缘起法则(苦的集灭)
当然,所谓现观四圣谛就根本谈不上了。
甚至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样的巨著,说缘起法则是说三世缘起,
没神通怎么当下现观缘起法则,我是没办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说了很多”苦”,分类详细,
我个人是认为没有用的,那是事后分类。
更何况没有内观缘起法则就bye bye,下辈子再说,
不是佛陀说的”慧”,连”慧”的边都摸不到,
更不用说体会到解脱的方法(苦灭道迹),天方夜谭了吧,我觉得。
(可能摸得到,就是说了一堆苦)
顶多只能到”定”
例如保持正念正知(内观)于当下,然后心情常年平稳,类似于证果圣人。
所以,我没有...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9 不是的,不是的,两位法友
灭除贪爱愤怒很难,但也不算是基础,是很高的成就,三果或三果以上的圣人
初果得法眼净,亲见缘起,解开三结,死后必定不墬恶道,七返人天必定可以在以后涅盘
解开身见结、
戒禁取结、
对正法不疑
对四圣谛通往究竟涅盘不疑,对佛法僧不疑
对佛陀是说四圣谛不疑、对佛法是说四圣谛不疑、对僧人是说四圣谛不疑,这才是僧人
初果之后,是走向二果(二果向: 走向二果之人)
二果 贪嗔痴薄弱
人天来回一次,就可究竟涅盘
三果断欲界贪、嗔 也就断了 三结+欲界贪嗔=五下分结 不再来人间
对于欲望,不再贪爱
北传阿含说,这是”有余涅盘”,还有一些烦恼未解,但已经将大部分苦熄灭
(南传对这个词另有解释)
三果之后,(四果向: 走向四果之人)
断色界贪 (对色、有形物质的贪爱)
断无色界贪 (对心理层面、无形物质的贪爱,也包含对禅定喜悦的贪爱)
掉举(昏沉、心念浮动)
我慢(很细微的”我”)
无明(无知,对四圣谛不知,也无能为力,也就是”痴”)
断五上分结,证阿罗汉果。
北传阿含中说 这是”无余涅盘”,所有苦都已熄灭,该作已作。
(南传对这个词另有解释)
四果四向,称为...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50
阿㝹罗度 应该算”开法眼”
也就是对佛陀说的正法理解了 (具有基本正见)
-- 由对五蕴的无常、无我,及缘起法,继而了解四圣谛。
现代也许很多人未必是这个角度理解佛法,
仔细看佛陀说的五蕴、无常、无我、缘起法、四圣谛(集灭等)互相的关系
已经看了几百次的对话,很简单的对话,
再看ㄧ次,对我都有收获,都是警惕,常常惊觉自己对四圣谛还是太轻忽。
现代人修行佛法,很少谈五蕴、集灭,
对缘起法、四圣谛、八正道,只是口头提提,常常在修行上是晾在一边。
得法眼净者,方向很正确(正见、正思维) + 修行内观功力很深(正念),
-- 亲见缘起,亲见集灭,对四圣谛净信不疑。
具备基础佛法上的禅定(正定),e.g.空三昧。
炎摩迦比丘应该是努力修行的比丘,但少了正见,当然也就缺少正思维,
于是胡思乱想
舍利弗一提,将方向导正,对准涅盘(正见的”正”)
炎摩迦比丘对应修行,当下八正道贯通,得正定
我个人猜测,炎摩迦比丘可能是由外道转而修习佛法,所以有一些外道禅定基础,
但缺少正见。
这一类比丘在当时很多,五比丘、舍利弗、大目健连等都是这类比丘
常常佛陀一提佛法上的正见,很快就导通。
阿...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