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什么是中观?
相关主题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5)(藏地民众信仰现(7.3k)五部大论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6)(唯识见与中观见)禅宗里基于龙树中观的‘空’和‘中道’ (转载)
《藏密问答录》唯识见与中观见阅读龙树中观的‘中道’英文文献必备 (英文巴利三藏 ) (ZT)
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关于如来藏思想
[合集]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业力不失和刹那生灭的矛盾如何解决?
临时一点感想索达吉堪布:复旦大学演讲与问答
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金刚经》开示录 (8)
已删帖Re: 中观应成派也承认阿罗汉证法空?正释唯识与中观千年间之误解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来藏话题: 中道话题: 菩萨话题: 中观话题: 实相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25
1
什么是中观?
其实就是中道观行的简称。中观立论的依据,是那具有中道性的法体——第八识如
来藏;也就是说,第八识如来藏才是中观的本体。换句话说,所谓中观,就是对于如来
藏中道性的观察,亲证中道心如来藏之后,才能生起般若实相智慧,才是真证中道。总
而言之,中观是以如来藏的中道性而有,中观与如来藏密不可分,不可一分为二。也许
有人说:“中道就是不落是非、成败、苦乐、欣厌、得失两边,唯有当前了了分明、实
实在在的一念,叫作实相。”然而,那不是中道实相观,只是意识思惟所得的意识觉知
心境界,落入常见外道见,离中道实相正观相差何止千万里!
般若中道的实证,是以实相心如来藏作为修证的目标,绝对不是以意识心不落是非
、成败、苦乐、欣厌、得失的两边境界,就可以说是中道实相观。因为,意识觉知心从
来不会离开是非、成败、苦乐、欣厌、得失的两边境界,只要意识觉知心生起时,一定
是能知是非、成败、苦乐等等,没有不知道的。也就是说,般若中道实相观,是说每个
人都有的真心如来藏具有中道性,是一切法界的根源;亲证如来藏以后,才能渐渐了知
法界实相,世出世间般若智慧才能渐渐出生;接著依如来藏中一切种子的具足证知,最
后成就一切种智究竟成佛。换句话说,中观就是对于如来藏中道性的观行,不可能外于
如来藏的中道性而说有任何中道性可以观行;也就是说,一切中道性的观行,都是直接
或间接从如来藏现起、存在,绝对不可能外于如来藏而有中道的观行。
总括来说,实相中道观就是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实性,现前观察如来藏如何
生起五蕴十八界,现前观察如来藏如何收藏这一世以及往世所造一切业行的种子,现前
观察如来藏如何能使得有情证得解脱果,现前观察如来藏如何能使得有情转依祂的清净
体性,然后修除染污种子,这样才能称为证得实相中道观。也就是说,应当以意识觉知
心的分别性,在四威仪当中观察如来藏的中道性,才是般若的正修行。如果把中观误计
为“觉知心不缘两边”,或者把实相误计为“一切法缘起性空”,或者强行把中观与实
相分割为二法,那么就会使得同样缘于如来藏而有的“中观与实相无二无别”的佛法,
弄得支离破碎。
龙树菩萨造《中论》,就是以如来藏的中道性而说,因为只有如来藏的中道性,才
能成立中道的正义。所以,《中论》卷1〈观因缘品〉一开始就先说明中道的真实义: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龙树菩萨所说的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就是
佛在经中所宣说真心如来藏的体性。
如来藏心体恒常如如不动,无始劫以来不曾出生,所以无生;本来无生的缘故,所
以永远不灭,这样把心体的不生与不灭,合称为不生不灭。如来藏心体恒常不灭,叫作
不断。但是如来藏所生的蕴处界,包括离念灵知心在内,都是有生有灭之法,相有生灭
,叫作不常;也就是说,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七识心等种子生灭不断,属于不常。这样
把心体的常,和所生离念灵知心等诸法的非常,合称为不常不断。
生灭性的蕴处界空相,包括离念灵知心在内,都是由不生灭的如来藏空性心体所出
生,都摄归于如来藏,本来属于如来藏一切法性中的局部,所以和如来藏合为一心,而
说“一心唯通八识心王”;既然摄属于如来藏而合为一心,就不可以说七转识和如来藏
有所差异,叫作不异。但是,所生法七转识毕竟不等于如来藏,必须找到如来藏之后,
才可以说是证悟了,因为七转识和如来藏的体性毕竟有很大的差别,叫作不一;也就是
说,如来藏空性是体恒常住的不灭法,和祂所生七转识十八界法空相有很大的差异,叫
作不一。把不一与不异合起来,称为“不一不异”。就好比手不等于身体的全部,叫作
不一;但是,也不可以说手不是身体,叫作不异,这样合称为不一不异的道理是一样的。
接著说“不来亦不出”。因为如来藏心体恒常寂静,不从任何一法中来,在三界中
现行时,又从来不落入六尘境界中,又从来不曾出生过,所以叫作不来;因为无始以来
就不落入三界六尘,当然就永远没有出三界六尘的时候,所以叫作不出;把不来与不出
合起来,称为不来不出。但是离念灵知意识心,却一直是有来有出;譬如,早晨醒来时
,离念灵知心出现了,就是有来,来在六尘境界中;到了晚上眠熟时,又断灭了,断灭
了就是有出,出于六尘境界,正是有来有出的妄心,无法成就《中论》八不中道的正理。
显然《中论》的八不中道,正是说明如来藏的中道性。假使否定实相心如来藏,便
无法成就八不中道正义;月称却在《入中论》说:“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
,有业虽灭经久时,当知犹能生自果。”……“说有赖耶数取趣,……此是为彼不能了
,如上甚深义者说。”(《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7)
在月称的观念里,他认为阿赖耶识是施设法;他认为业种可以自行存在,不必由阿
赖耶识心体收藏。他那样的谬论,就是在否定阿赖耶识的存在,完全违背了 龙树菩萨
《中论》所说阿赖耶识八不中道的义理,已经落入无因论的边见中,怎么可以说是“入
中之论”呢!公然否定 佛在经中所说“阿赖耶识持种现行”的圣教,那样的《入中论
》全无中道可说!
在大小品般若经中说,有一个菩萨心,这个菩萨心叫作不念心,又叫作无心相心、
非心心等等,也就是说佛在大小品《般若经》中,是依这个菩萨心的体性来说般若,《
般若经》中所说的种种法,就是这个菩萨心如来藏妙法,祂是实体法、永不生灭的法,
具有八不中道的体性,所以 龙树菩萨在《中论》卷1〈观因缘品〉一开始就就举出实相
中道的正义: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龙树菩萨提出八不中道,只是提纲挈领的说法,也就是说实相心如来藏永远处中,
含摄二边,不落一边,为了让众生容易理解,比较容易切近如来藏的中道性,龙树菩萨
提出八个代表性的法义。
正莉 中道观略说
d******y
发帖数: 325
2
萧平实正觉同修会弟子又来混淆视听,疑似以凡夫浅见望文生义曲解月称菩萨密意,借
龙树菩萨攻击月称菩萨了,各位小心勿被邪见染污自心造无知毁谤恶业
http://www.fosss.org/Book/BoReFengXi/Index.html
萧平实说:而彼教授空性法之诸善知识,有亲证空性如来藏者,有未证空性如来藏者;
已证之人得入中道,未证之人不离断常。彼藏密中之应成派中观学者,悉皆未证空性如
来藏;彼等否定有阿赖耶识,破斥如来藏之后,堕于断灭论中;恐人讥彼为断灭论者,
遂执取无妄想之灵知心(意识)以为不生灭心,因此复堕常见外道法中;密宗月称菩萨
之《入中论》、寂天菩萨之《入菩萨行论》,悉皆如是,皆非真实证空性者,佛子若从
彼诸应成派中观师受学者,皆必堕于常见论之断灭法中而以为证圣,大妄语成,殊可怜
悯。
答:在此世界上,如果有人对月称菩萨、寂天菩萨生起悲心,认为此二圣者皆未证悟了
达佛法本义,而自己的见修行果则已远远超越了他们,若真有这样的大德存世,则我们
理应对之表达自己的恭敬。不过坦白地说,这种人即便不是永无存在之可能,要想应世
恐怕也得颇费周章。
众所周知,一个佛教徒要想立身处世,主要应依靠讲、辩、著这三样,除此以外,当然
还应具备一定的戒、定、慧及闻、思、修之基础,否则他也不可能如理如法地进行讲辩
著等活动。这其中,辩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遣除怀疑、增上定解的手段,但恶口谩骂似
的“辩论”则毫无疑问不在正常且具有极大功德的真正辩论之列。愚者自以为是的“指
点江山”,其实质与乡野泼妇的跳脚撒泼并无本质区别,二者根本不可能带来问题的实
质性解决。因此,我再次祈请所有欲行辩论之佛教徒,请务必拿出足够的教证理证来,
如此方可以互相沟通,共同提高。否则,一切的你喊我叫只能让人感到滑稽可笑、愚昧
可叹。
我们应该记住一点,即不管我们在造作何业时,自己都应当为自己身、口、意之全部所
行、所言、所思负起一切责任。这一点也正是佛陀所教导我们的:自己是自己的怙主。
正像契经中说的那样:“我自为依怙,更有谁为依,由善调伏我,智者得升天。”因此
,如果管不好自己的身口意,任意妄为,肆意胡说,那么别说升天无望,直堕恶趣时,
倒有可能快如闪电呢。那时是应该对别人生悲心呢,还是好好可怜可怜自己?故经中又
云:“应善调伏心,心调能引乐。”要不然的话,自己连自身的心相续都未曾调伏,还
要整日气急败坏地诅咒、评判别人,那样又何能达到心境的快乐呢?
说到藏传佛教对如来藏、阿赖耶的看法,据我所知,在藏密的多个教派中,一般说来大
家皆认为,名言中是不破如来藏及阿赖耶的存在的,因阿赖耶原本就是种种习气之所依
。藏地公认的文殊菩萨之化身——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很多部论典中都详细解说了阿赖
耶与阿赖耶识的区别,以及如来藏与空性之间的本质关系,有缘者当仔细阅读并深思之
。别的藏地高僧大德,诸如全知麦彭仁波切等人都再三撰著过有关阿赖耶与如来藏的论
典,并在其中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观待如来藏与空性的原则:当我们在抉择法界的空性本
体时,根本不可能承认阿赖耶、如来藏的实有,因胜义中不会存在任何实有的法。这一
观点并非藏密的邪知邪见,它原本就为佛陀亲口宣说。《般若八千颂》中就有云:“诸
法如幻如梦,超胜涅槃之法如若存在,亦如幻如梦。”
因此,藏密在抉择空性时绝不会成为所谓的断灭派。如果不能理解佛经中所说的世俗中
有如梦如幻的显现,胜义中万法的本体必须抉择为空的论断,则一定不能理解经典中一
时说空、一时说有、一会儿讲生灭、一会儿又说无生无灭的密意。表面看来似乎有矛盾
之处,若能圆融显空、现相实相之间的不二关系,则所谓的矛盾处处都可以互通无碍。
并且藏密祖师大德中也从未有人“执取无妄想之灵知心(意识)以为不生灭心”,众多
大德均一致公认,意识的本体不生不灭,但在显现上则刹那生灭,根本不应妄执。而且
这并非是藏传佛教的“独门邪说”,佛经中早就表述过这一观点。不知萧平实先生都是
在哪一本藏密论典中看到过这种说法,也不知究竟是哪一位藏密大德被萧先生发现“执
取”过这种观点。
若将不生不灭理解成常见外道之见解的话,则《三摩地王经》中的说法就大可怀疑了:
“无罪具十力佛陀,尔时宣说胜等持,三有众生如梦境,于此不生亦不灭。”萧先生经
常都会说这个是断见,那个是常见,而他所据以做出判断的标准又往往与佛经大相径庭
。故我特别想请教先生的是:你所谓的常见是以什么作为认定其“常”的基础?它与断
见的分野又到底在何处?如果根本就不建立自宗,只是一味信口开河地广说别宗之过失
的话,这种做法确实无有任何实义。古代的高僧大德早就说过:“圣士观察自过失,劣
者观察他过失,孔雀观察自身体,鸱鸮给人起恶兆。”真正的藏地祖师大德各个都会引
用教证并善加推理以建立自己的观点,他们从不知指手画脚为何物。当他们论述阿赖耶
、如来藏的存在理由时,完全是从佛法的一个层面上展开如理如法的论证;而当他们否
认阿赖耶、如来藏的实有时,又是从佛法的另一个层面上展开同样合情合理的阐释。
另外,萧平实先生将月称菩萨、寂天菩萨称为“密宗”导师的说法也颇值得商榷。如此
称谓,让人感觉这两位圣者似乎来自藏地,仅仅属于藏密佛法之体系。若详加分析,这
种看法显然站不住脚。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中,重点分析了凡夫三地、菩萨十地直至
无学地之间的种种境界,并宣讲了十波罗蜜多的深刻内涵。本论所依据的佛教经典即是
《十地经》,如果把月称菩萨当成执常见论之断灭法的代表人物,那么《十地经》又该
被先生判定为是何种常见抑或断见典籍?而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之十品内容,其立
论之基依然是建立在对六度法门以及菩提心的阐述上。若以为六度乃断、常法,则恐大
乘佛教一切宗派无不离断、常两边了。另外,稍有佛教常识者都知道,月称菩萨、寂天
菩萨实乃印度中观论师,千年佛教史上还未曾有人将之罗列在密宗祖师名下。看来先生
是该好好看看《印度佛教史》与《藏密佛教史》了,要不然,此类令人匪夷所思的笑话
往后很有可能会再度出现。
这些道理原本也并非深奥费解,只要自己能深入经藏,能依止真正的大善知识,通达如
来藏、阿赖耶非常非断、非有非无的本质特征就不会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不可为之事。可
叹末法时代,世人大多愚痴不明,一有外表“标新立异”之学说问世,往往就趋之若鹜
、奉若神明,以致指认月称菩萨为常见论之断灭外道的这种观点都能大行其道,这不能
不令人为人群的盲从而痛感悲哀!
作为佛教徒,我们都知道得人身不易。正因为如此,人人都应该努力对这一难得之宝贵
资财善加珍惜与利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想回头,怕已是万劫不复。在面对一切有可
能招致谤法之嫌的言论时,重要的不是看提出此种言论者的名气,也不是看这种言论外
显的所有“新颖”之处,而是要以教证理证来衡量它真正的内在价值。人云亦云不是一
个佛教徒应有的行为准则,因为当最后的生死关头到来时,还是佛陀的那句话说得最干
脆:我们是自己的怙主。所以,在不了解佛法奥义的情况下就匆忙跟随别人妄加讥评,
此种作为实在没有发生的必要。
嘴巴倒是长在自己的脸上,但心一定不要握在别人手里。
http://www.fosss.org/Article/PoChuXieShuoLun.html
萧平实说:然而《般若经》及龙树论,皆非阐释一切法空,乃是宣示自心藏识之空性有
性及中道性,宣示藏识能生蕴处界而蕴处界空,宣示藏识之清净性——不于证果与不证
果起分别想……等。若般若为一切法空,则般若成断见。”
答:不管萧平实先生如何赋予《般若经》及龙树论多么标新立异的“新思想”,基本上
古往今来的所有高僧大德及正信佛教徒都认为它们宣示的恰恰就是万法为空的观点。解
释佛经以及祖师密意,如果完全抛开经典及佛菩萨本身的实质与思想,硬是无中生有般
地炮制出自己以分别念臆想出的根本就不属于佛经原意的东西,则此种东西真真切切就
成为了一种痴人梦说。
如果具备基本的理解及思考能力,则佛教徒都应能看出:佛陀在二转法轮时,以及龙树
菩萨及其后继者寂天菩萨、月称菩萨在解释并发扬光大般若法门的意趣时,重点抉择的
全都是法界本体的空性层面。从这一角度出发,不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龙树菩萨,都不
可能以任何方式承认如来藏及阿赖耶识的实有。即就是在重点宣说如来藏的第三转法轮
期间,佛陀依然是把如来藏与空性当成一体的两面,也从未扔下空性单言如来藏的恒常
实存。在这一转法轮的过程中,佛陀的真实本意实是指——所谓如来藏的“有”,是指
一种超越了凡夫以分别心安立的“有”与“无”这一需相观待而存在的幻有之后的存在
。如果说普通所谓的“有无”属于意识范畴的话,如来藏则毫无疑问属于智慧的境界。
在这一境界中若还要耽执如来藏或阿赖耶的实有,这只能说明耽执者本人根本就没把二
转及三转法轮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他依然在割裂佛法统一性的前提下,顽固
执守“有”这一边。若说常见派论点,恐怕没有比这更具代表性的了。
这种见解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们只需问萧平实一个问题:即众生在成佛时,如来藏到底
实有否?如果不存在一个实有的如来藏,则佛智本身就已成为摧毁如来藏的因;如果确
实存在一个实有的如来藏,则哪一部经典中宣说过成佛时有实有的如来藏、实有的佛智
?它们的存在方式又是什么?若如来藏是成实法的话,则有如来藏经得起胜义观察之过。
所以说,以圣者的净见量衡量,如来藏可暂时安立为有;但绝对的实有则永无可能。佛
陀说如来藏有的意思主要是谓所有众生皆本具佛性光明,此佛性乃大无为法,不生不灭
,这一思想与二转法轮实为一脉相承,并贯穿在所有的大乘经典中。不了解教证、不懂
理证,结果只能是歪曲释迦牟尼佛的经义而已。这是彻底的执著己见,根本不是中道!
再以《大涅槃经》中的一段经文为证,希望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如来藏与空性之间本体
为一的关系。
“如来藏,乃佛之自性清净,无有迁变。若说有,则智者不应贪执;若言无,则成妄语
,愚者说是断空,不了知如来藏密意。若说苦,则不知身具大乐自性,愚者认为身体皆
无常,执为如瓷器般;智者对此分析而不说一切皆无常,何以故?自身具有佛性种子之
故。愚者执著一切佛法皆为无我;智者认为无我仅是心假立而已,无有实体,如是了知
于彼不生怀疑。若说如来藏为空性,则愚者闻后生断见或无见;智者了达如来藏无有迁
变。若说如幻解脱,则愚者认为获得解脱是魔法;智者分析而知如人中狮子之唯一如来
乃常有无迁变。若说以无明之缘而生诸行,则愚者闻后分辨为觉与不觉;智者了悟自性
无二。若许无二即真实。若说以诸行之缘而生识,则愚者执行识为二法;智者了悟自性
无二。若许无二即真实。若说诸法无我如来藏亦无我,则愚者执著为二法;智者了悟自
性无二,即我与无我自性无二。诸佛出有坏皆赞叹无量无边之如来藏义,吾亦于诸具德
经部中广说矣!”
想来如果萧平实先生不否认佛经的话,那他就应该明了如来藏非有非无、非常非断的特
点了。有时候我很害怕与愚者辩论,因他唯一的武器便是无理谩骂、胡搅蛮缠。而与智
者辩论则是一种享受,因大家都懂得辩论规则,而且唯真理是从。愚者往往以否定一切
的“大无畏”态度冲锋陷阵,其结果除了伤及无辜以外,就只会在世人面前树立起一幅
小丑与闹剧的形象。既不立宗也无教证,剩下的除了凡夫自己的分别念外,还有何物?
只可怜了那些追随者,盲目地跟着他们的统帅东奔西撞,冲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要葬身
何处。违背因果,与真理较量,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萧先生以后也许还会继续扮演佛
教“创新者”的角色,但我真诚希望那些追随者们都能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再不注意
,恐怕就要粉身碎骨了。我的忠告不一定对先生有益,但还是恳请他的那些兵卒们能三
思而后行。萨迦班智达说得好:“智者自己能观察,愚者总是随声行,如同老狗狂乱吠
,群狗亦是随声奔。”请珍重自好。
至于萧平实先生对“一切法空”的误解,就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如果一切法空成为了断
见,那么先生又该如何解释《大智度论》中的这几句话?——“摩诃衍空门者,一切诸
法,性常自空,不以智慧方便观故空。如佛为须菩提说:‘色、色自空,受、想、行、
识、识自空;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大慈大悲、萨婆若,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自空。’”
而龙树菩萨在《中论》中则把相同的思想表达得更清楚,从中我们可以看一看龙树菩萨
的密意是否真如先生解释的那样,是在阐释如来藏、阿赖耶的本体实有。《中论》二十
一品云:“一切法空故,何有边无边,亦边亦无边,非有非无边,……诸法不可得,灭
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这不是在宣示一切法空,又是在宣示什么?
虽说从色到一切智智之佛果皆是空性,但此处说空却绝不会有堕入断灭见之过失。因所
谓的断见就像《中论》中描述的那样,“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而般若中观所讲
的一切法空并非是将原先实有不空的法加以破除使成无有,而是通过正理抉择诸法本来
的空性,使众生于此生起定解,并依而修持,以至最终证悟解脱。
中观诸论师深刻地指出,从世俗谛角度衡量,色、受、想、行、识及至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皆有其显现与作用,而正在显现之时,当体即空;此空亦非什么也没有之断空,它
的正确解释是,正空之时,以各种因缘之聚合,因果、器情等法无杂而显现。诸法空故
可现,现故为空,现空双运,远离断常边。此如《心经》所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对治之烦恼、所知二障及能对治之人
、法二空,虽在本体上皆为大空平等性,然从世俗之作用上看却是互违之法。菩萨了知
此理,安住于空性之中修习善业,并依二空智对治二障,使二障渐趋薄弱,二空之智则
愈加深厚,最后就彻证法界本性,无余断尽二障、获得佛果。
般若经典与龙树论,乃至寂天、月称等圣者在其相关著作中,表达的皆是与上述思想无
二无别的论点。如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如是一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生,
二谛俱无自性故,彼等非断亦非常。”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则论述道:“自性
不成灭,有法性亦无。是故诸众生,毕竟不生灭。众生如梦幻,究时同芭蕉。涅槃不涅
槃,其性悉无别。”若偏执己见,妄以为月称、寂天之中观应成派观点皆为断灭见,则
与二者之旨趣无有丝毫差别之龙树论乃至般若经,是否也要被先生判定为断灭见呢?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引用了并不被萧先生认可的寂天菩萨、月称论师的一些教言,因
两位大德皆是被印、藏、汉古往今来的佛教徒一致公认的真正的佛法祖师。某些人似乎
对藏传佛教恨之入骨,故历来被藏传佛教界推崇的寂天、月称二位也连累遭殃,不断受
其无端指责。其实,他们二人的价值绝不应以地域及汉传藏传之分而被界定。以其不共
成就而在空中宣说《入菩萨行论》的寂天,以及凭自身功德而令画牛出乳以供养僧众的
月称,都乃凭借讲、辩、著及自身修证而位列大成就者行列的修学佛法之佼佼者,他们
对佛法的贡献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被人们意识到。
即使我们不能对佛教做出一定的贡献,但至少也可以管好自己的身口意,这样对自己的
解脱也能带来相应的利益。最可怕的即是:非但于佛法的弘扬无有丝毫推动之功,反而
用自己恶劣的分别念引人堕入诽谤三宝的泥潭之中而不得超脱。
如果你欲修学的是佛法而不是邪说,那就必须擦亮眼睛、仔细辨别;即便一时不明所以
、不辨东西,最好也不要轻下妄言、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生生世世的命运轻易交在一个你
不知底细的人的手中。谎言可以一时一地蒙蔽一些人的心,真理则时时刻刻照亮我们前
行的路程。佛教千百年来的历史早已证明了寂天菩萨、月称论师的价值;而刹那间的喧
嚣尽管可以升腾起很大的飞沙走石的景观,但片刻的骚动过后,一切终将回归原有、本
来的宁静。不过,曾经迷茫过的人们那时也许已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向了,所以我
们才翻来覆去地劝请众人:请三思而后言、后行!
S******g
发帖数: 225
3
《杂阿含经-央掘魔罗经》中,佛云:“譬如鷍鸟从久远来无有惭愧、不报恩养,以宿
习故今犹不舍,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过去世时无有惭愧,已无惭愧、今无惭愧、当无惭
愧,闻如来藏不生信乐,已不信乐、今不信乐、当不信乐。”尔时央掘魔罗谓满愿子言
:“呜呼!满愿!修蚊蚋行,不知说法。哀哉蚊蚋!无知默然,不知如来隐覆之说-谓
法无我。堕愚痴灯,如蛾投火。”
f*******e
发帖数: 5594
4
我的理解,中观是从阿含经的中道论发展而来的,而不是中道论是从中观发展而来的。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心境相連故,能知如鼠毒[合集]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
懂如来藏究竟能干麻?临时一点感想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探讨一下原始佛法的无我和大乘佛法的无我
ZT 认为'如来藏'和'佛性'是受《奥义书》的影响,对吗?已删帖Re: 中观应成派也承认阿罗汉证法空?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5)(藏地民众信仰现(7.3k)五部大论
《藏密问答录》 索达吉堪布 著(16)(唯识见与中观见)禅宗里基于龙树中观的‘空’和‘中道’ (转载)
《藏密问答录》唯识见与中观见阅读龙树中观的‘中道’英文文献必备 (英文巴利三藏 ) (ZT)
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关于如来藏思想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来藏话题: 中道话题: 菩萨话题: 中观话题: 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