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发帖数: 5466 | 1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15:19:20 2012, 美东) 提到:
大家參考參考 :
如来藏和阿含圣教一点不冲突,
『上座部《弥兰陀所问经》的说法 : 重生者是谁?
弥兰陀王:那先尊者,若说有情众生身坏命终后有轮回,那再生的是什么呢?
那先比丘:再生的是名色(眼, 耳, 鼻, 舌, 身五识和意识和色身)。
弥兰陀王:是现前的这具身心再生吗?
那先比丘:不是的。现前的身心有各种造作,而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再生;但那
再生的身心却不是原先造作诸行的那具身心。
弥兰陀王:举例说说看吧!
那先比丘:好比一个人点火取暖,随后因故离去,火势蔓延开来,烧毁了附近的稻田。
农场主人报官,对他提出控诉。如果这个人辩称『庭上,我并未烧毁原告的稻田。我留
在现场的火与烧毁他稻田的火并不是同一把火。我是无罪的。』大王,您认为被告该不
该受惩罚?
弥兰陀王:他当然有罪,因为无论如何,后来的火是由先前的火生出来的。
那先比丘:大王,再生就与此相仿。现前的身心有所造作,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
得以生起。那再生的身心虽不是原先的那具身心,却是由它而来。
弥兰陀王:尊者,您是一位智者。
参考资料:The 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
以上是南传上座部《弥兰陀所问经》的说法, 正是很多现代学人崇尚的原始佛法, 阿含
圣教所说的.
其中倒数第二行『那再生的身心虽不是原先的那具身心,却是由它而来。』中的这句『
却是由它而来。』 正是说明前后分段生死间其实是连系的, 要不然就不会说『却是由
它而来』, 但又说再生的身心又不是原来的身心, 証明了每个人的意识只存在于一期分
段生死, 非和上辈子同一个, 也去不了下辈子. 所以这个能连系过去到现在的『法』,
执持过去善恶种子到现世实现种种異熟果报的『法』必然是"非五蕴身心, 也非蕴处界"
的。
能连系过去到现在的这个「法』也就是大乘经典中一再开示的如来藏, 它不在五阴十八
界内. 所以大乘法中所教示的如来藏其实和阿含圣教一点也不冲突, 只是初转FL时没有
明确的讲, 因为初转FL法义的宣说著重于灭除五阴十八界自我的解脱, 实相心概念的開
示和如来藏并非那段时间宣说的重点, 因此三乘佛法其实是连贯的,並無衝突 这在后来
的般若系经典和方广唯识经典中都是一再証明的, 因此说, 大乘佛法中所教示的” 非
心心” 如来藏和阿含解脱道一点也没有冲突, 只是有些人错认了如来藏为梵我, 神我,
意识我, 才产生了误会。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5:31:41 2012, 美东) 提到:
你别费力气了啦,好像这里学南传的,不是把南传的经典一股脑全认了
你最好去杂阿含和相应部找
而且还要找第一次的经典结集的内容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13 15:33:27 2012, 美东) 提到:
《弥兰陀所问经》为统治印度希腊之弥兰王与佛教那先比丘之问答所集成。It's
composed around the first century, several centuries later than 阿含经. This
is why it belongs to Khuddaka Nikaya, and not part of 4 Nikayas/Agamas. If
it were in conflict against 阿含经, it should be ignored.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kn/miln/miln.intro.kell
Anyway, 《弥兰陀所问经》doesn't establish anything that persists from the
previous life to next life (since that would be soul, or atman). It simply
says the previous life is the cause of next life, as is proper. You stretch
the text to mean what you want. Keep in mind of the analogy of fire used.
The fire is not the same when transferred from one to the next. So why
compare it to 如来藏? 如来藏 is the same between lives, is it not?
☆─────────────────────────────────────☆
waving (如果没有如果) 于 (Thu Sep 13 15:35:51 2012, 美东) 提到:
你什么时候开始只说英语了? :)
☆─────────────────────────────────────☆
waving (如果没有如果) 于 (Thu Sep 13 15:38:50 2012, 美东) 提到:
向你学习一下好了, 想了解一下有分心是怎么生成的? 又如何做到相续的?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5:53:04 2012, 美东) 提到:
如果你是真的想要了解有分心,最好的对象是SeeU法友
还有,有分心是一个部派的思想,其他的部派则有不同的思想
☆─────────────────────────────────────☆
waving (如果没有如果) 于 (Thu Sep 13 15:56:54 2012, 美东) 提到:
SeeU贴经太多,表述太少; 我想听听你个人是怎么看的。
☆─────────────────────────────────────☆
TrueStory (不是幸福的坑不挖) 于 (Thu Sep 13 16:00:09 2012, 美东) 提到:
"如来藏 is the same between lives, is it not?"
Really? What would others say about it?
☆─────────────────────────────────────☆
waving (如果没有如果) 于 (Thu Sep 13 16:04:01 2012, 美东) 提到:
怎么可能是一样的, 如来藏非`断`又非`常`, 反对它的人总是只看一面。。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6:10:32 2012, 美东) 提到:
我是觉得SeeU法友应该以前讲过,你也应该了解过
我的看法不重要了,只要朝向原始佛法的方向走这才是重点,
至于现在的某些观点,不是重点,方向对了,有一天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
bigfool (fool) 于 (Thu Sep 13 16:19:00 2012, 美东) 提到:
你这个可以和真正由师承的南传的人探讨,
大概没法和所谓“原始”佛教的人探讨,
他们南北传都不放在眼里,只认自己认的典籍。
新兴的宗教团体都容易这样。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16:40:24 2012, 美东) 提到:
读到「自性即涅盘,涅盘即空性.」
又读到,
大般涅槃经: 『涅槃是如来藏,如来藏是涅槃义』。
到底是啥意思 ?
所以连贯起来, 如来藏即空性,即自性,而这个『自性』,是指它有功能,有作用。而
『自性』,又有一个意思,就是『自在性』,就是本来自己就在,这个法没有出生的时
候,所以又叫『无始』,就是没有开始的时候。
所以六祖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
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証到了那个自性,
依此看,禅宗証悟的标地就是如来藏。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6:47:08 2012, 美东) 提到:
根据某些人的讲法,有些点需要澄清一下
原始佛法所专注的经典,是大乘学人也承认的经典,是大乘的祖师,龙树也是认同的经典
而且他认为,阿含是法母,法的根本。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6:49:08 2012, 美东) 提到:
什么叫做南北都不放在眼里?
杂阿含经,就是在北传的大藏经里
相应部,就是在南传的大藏经里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16:54:13 2012, 美东) 提到:
没关系啦,反正我自说自话,自己写给自己看,多谢。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6:55:10 2012, 美东) 提到:
有些人不喜欢原始佛法,其实我也很理解
只是希望那种阴阳怪气的情绪能够克制一些
毕竟,别人没有针对任何的个人
历史会证明一切,可能原始佛法错了,可能对了
这些也只有由后人来评价了
就像三十多年前的台湾,大家对印顺导师那个迫害
听说他的书要被搜集出来,堆砌来烧掉,被叫魔说
最后呢,现在台湾的法师们,开始讲之前被唾弃的阿含
印顺老法师,也从魔变成很多台湾佛弟子崇仰的大德
☆─────────────────────────────────────☆
bigfool (fool) 于 (Thu Sep 13 16:59:23 2012, 美东) 提到:
龙树菩萨 《大智度论》:
“小物应在大中。大物不得入小。若欲问应言。小乘何以不在摩诃衍中。
摩诃衍能兼小乘法故。....
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
此解脱味有二种。
一者但自为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
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
是故有大小乘差别。”
☆─────────────────────────────────────☆
TrueStory (不是幸福的坑不挖) 于 (Thu Sep 13 17:20:36 2012, 美东) 提到:
"大般涅槃经: 『涅槃是如来藏,如来藏是涅槃义』。"
Are 涅槃 and 如来藏 the same thing? Then why bother with two terms to
describe the same thing?
☆─────────────────────────────────────☆
ruibarca (rui) 于 (Thu Sep 13 17:30:48 2012, 美东) 提到:
开始是涅槃指的是烦恼灭尽,不是一个正面的描述(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那是什么东
东?),后来就有人不满意,提出了如来藏的说法,多用了几个形容词,扩充了一下定
义,随便回答了无记的问题中关于世界的那一类
☆─────────────────────────────────────☆
TrueStory (不是幸福的坑不挖) 于 (Thu Sep 13 17:36:56 2012, 美东) 提到:
so they are still the same, right?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7:41:19 2012, 美东) 提到:
龍樹菩薩特別指出《雜阿含經》為「第一義悉壇」,而覺音論師也判其為「顯揚真義
」。兩大重量級祖師都給予《雜阿含經》最高度的肯定,遠超過任何經論。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7:43:35 2012, 美东) 提到:
龍樹菩薩特別指出《雜阿含經》為「第一義悉壇」,而覺音論師也判其為「顯揚真義
」。兩大重量級祖師都給予《雜阿含經》最高度的肯定,遠超過任何經論。
☆─────────────────────────────────────☆
ruibarca (rui) 于 (Thu Sep 13 18:10:26 2012, 美东) 提到:
其实我觉得还是不太一样,不妨看看大乘的某些说法描述的四种涅槃
一、自性清净涅槃,指人人本具的佛性,恒常清净而不染;
二、有余依涅槃,小乘圣者虽然已证入涅槃,不受后有,但仍有酬报过去世业因的身心
存在,名有余依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比有余依涅槃更进一步,连酬报过去世业因的身心也没有了,进入不
生不灭之境界;
四、无住处涅槃,大乘菩萨以智慧力断除烦恼障、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因有大智,
不住于生死,因有大悲,亦不住于涅槃,常于娑婆世界度众生,名无住处涅槃
如来藏有点像第一种,但意义还要广一些,似乎不同派别说法也不一样,我不熟经论,
解释不来,还是看版主之前的诠释好了。最初的涅槃指的是第二第三种。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13 18:22:49 2012, 美东) 提到:
《楞伽经》:
『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6/0670_004.htm
伎儿变现 is the analogy for "如来藏 is the same between lives"
伎儿 is the constant part,变现 is the varied part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18:52:29 2012, 美东) 提到:
《楞伽经》: 『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
equals to :
《大乘阿毘達磨契經》中: 『 無始時來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證得 』.
阿 See 好犀利, 一引即中.
☆─────────────────────────────────────☆
fsbd190504 (flow) 于 (Thu Sep 13 19:07:14 2012, 美东) 提到:
涅槃不能生万法,也不是轮回的主体,不然和神我又什么区别……万法只是因缘所生,
轮回的只是身心五蕴,佛陀的教导已经够清晰了吧……
☆─────────────────────────────────────☆
runsun (runsun) 于 (Thu Sep 13 20:01:32 2012, 美东) 提到:
其实这个问题并非你想的那样简单。
佛陀的教导是很清晰,但也确实留下了一些没有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当时代
条件难以作出解释回答的。诸如业力,轮回主体等问题。
如来藏,不二论这些大乘思想,有他们的部分正确之处。
涅槃和五蕴的关系,是个互斥互补的关系,互斥是小乘是强调的,即五蕴不可能有涅槃
,涅槃不可能有五蕴。而互补,是大乘强调的,即心经里面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以
及龙树所说的世间即涅槃,涅槃即世间。
在互斥性上,小乘思想走上了极端,他们将五蕴和涅槃隔离了,没有注意到互补性,造
成了断见。
在互补性上,大乘思想走上了极端,尤其如来藏思想,它忽略了五蕴和涅槃的绝对不能
共存,舍弃了互斥性
如果能够正确理解五蕴和涅槃的互斥互补性,那么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对于类似的
争论,也会比较清晰。
不过,从实际修行的角度来说,是否明白这些,倒不是很重要,一心按照佛陀的教导去
修,就足够可以解脱。
其实,涅槃界是可以生出万法的,这个涅槃界的某些特性,佛陀没有去讲,我想他可能
是考虑到和神我见极容易混淆。
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对于涅槃的这个定义,可能存在很大的区别。我所说的涅槃界和
你所说的涅槃,是很大区别的。
☆─────────────────────────────────────☆
runsun (runsun) 于 (Thu Sep 13 20:09:03 2012, 美东) 提到:
☆─────────────────────────────────────☆
waving (如果没有如果) 于 (Thu Sep 13 20:55:46 2012, 美东) 提到:
这种互斥互补的关系其实一直在大乘经典中被支持, 比如说下面的这个禪宗公案: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
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
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
虚豁,岂可强是非也。”
这里的知大概可以对应成五蕴...
☆─────────────────────────────────────☆
TrueStory (不是幸福的坑不挖) 于 (Thu Sep 13 20:58:40 2012, 美东) 提到:
en. Thanks a lot!
☆─────────────────────────────────────☆
runsun (runsun) 于 (Thu Sep 13 21:04:40 2012, 美东) 提到:
☆─────────────────────────────────────☆
fsbd190504 (flow) 于 (Thu Sep 13 21:13:54 2012, 美东) 提到:
看来我书没背好……你说的涅槃界和我说的涅槃有什么区别……
另外马哈希尊者在《毗婆舍那讲记》里说:
如果知道: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名」与「色」而已,而且它们皆是无常、苦、无我
的,那么,即使未具备关于「阿毗达摩」及「缘起」的知识,也可以修习毗婆舍那。至
于「缘起」,需要了解的是:没有「我」、「人」,只有因果关系而已。
你认为只知道这些就足够证得道果了吗,即使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还是说缺乏丰富知
识的情况下必须有老师的指导,否则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证得道果或生灭随观智这种程
度?另外只是看了这段话就算知道了吗,还是说需要展开一些,如果需要的话你能在这
里说一下吗?虽然你好像以前已经零零散散的基本都说过了……
☆─────────────────────────────────────☆
runsun (runsun) 于 (Thu Sep 13 21:20:12 2012, 美东) 提到: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22:21:01 2012, 美东) 提到:
如来藏也只是名相,主要的还是在说有这么个非蕴处界的作用存在,
般若经中也用了其它名相:「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
特别是那个「非心心」,所谓不是心的心,不是众生所知道的心,不是也符合
跑日君概念的『主要是指那些非现象界的,非生灭的存在形式的统称。』。
般若诸经用了『心』这个字,因为有作用,不是『无』,不是『没作用』,否则就不用
『心』字了。
再不然,也可以用『甚深缘起』的『甚深』呀。
☆─────────────────────────────────────☆
lingsu (I am not fat, i am just a bit husky) 于 (Thu Sep 13 23:25:36 2012, 美东) 提到:
啊哈哈哈
跑日的风采依旧啊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23:59:37 2012, 美东) 提到:
我倒覺得這說的好,
“平常心是道。”, 「平」就是直,直心是道場,我們另類解釋一下, 非心之心的道很直
,沒有意識心的我性. 阿貓行善生天, 阿狗行善一樣生天.什麼因進去,就結什麼果,你我
他,天人,畜牲, 所有有情的非心心都一樣.
「常」心是道, 說明這個非心之心是不斷滅的,所以能執持業種 :「縱經百千劫,所作業
不亡, 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 這個就不是識陰意識能做到的,不要說百千劫,有些
事做完幾天就忘了,還劫 ? 而且意識不「直」,心性差一點的人借錢2-3天就給忘了,一
點不直.
所以“平常心是道。”,也說的很貼切,是在說那個非現象界,眾生不了解的『非心之心
』的體性.當然,它的体性不只這些.
☆─────────────────────────────────────☆
GWZW (GWZW) 于 (Fri Sep 14 21:07:58 2012, 美东) 提到:
Matching Category :
《大乘密严经》卷2: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密严佛土是最寂静、是大涅槃、是妙解脱、是净法界,亦
是智慧及以神通诸观行者所止之处;本来常住,不坏不灭;水不能濡、风不能燥,非如
瓶等勤力所成,寻复破坏。非诸似因及不似因之所成立,何以故?宗及诸分是不定法,
诸宗及因,各差别故。
密严佛土是转依识,超分别心,非诸妄情所行之境。
密严佛土是如来处,无始无终,非微尘生、非自性生、非乐欲生,不从摩醯首罗而生,
亦非无明爱业所生,但是无功用智之所生起。……」
《大乘密严经》卷3:
「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WILLIAMLYLE (BILL) 于 (Mon Oct 15 19:13:00 2012, 美东) 提到:
的确如此, 四阿含圣教中, 的确有很多大乘教义的隐说. 也就是 佛陀早期是以现象界
的法义为主,之后在般若及唯识经典便说了现象界背后的正理.
误会全面性佛法的人,只看到了佛法的片段, 会用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认为一切法
缘起性空就是般若所说的空性,把空性当成法性是空无,不能了知空性与空相之真实
义理; 而「空性」是说真心的法相是「空」,但却有真实的体性,其性可用,它有作
用,
所以称为(空性). 如是「空性」为常住不灭,是一切众生的真实依止,是可用之法。
如是常住可用之法,经由参禅而找到祂,就会生起解脱及法界实相的智慧,
这样实证才有意义。
「空相」是指空性所出生的蕴处界诸法,都是缘起缘灭,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无常变
异,终归坏灭,无有真实不坏之自性,故又名缘起性空。而『意识』,就是这个体性。
而「空相」(缘起性空)仅是蕴处界诸法之一种现象而己,这种现象终归于无,是生灭
法,并无实体,是不可用之法;依于缘起性空所建立之涅槃有如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建
立,纯是想像之法;想像之法纯属妄想,无「实」可取。如是「空性」与「空相」二者
之义涵有如天壤之别。
而空性,其实就是大乘经典中所说的如来藏,用如来藏的文词,也只是在显示有这么一
个非现象界的“作用”存在。而这个「作用」非常深奥,也是大乘禅宗証悟的标地,由
悟后了知它的作用与种种功能,就叫悟后起修。
☆─────────────────────────────────────☆
lila (???) 于 (Tue Oct 16 07:24:19 2012, 美东) 提到:
关键是第一种那种,和后面几种,不一样吗?
有人说一样,有人说不一样.
我说的是程度上,分歧就是好象第一种,没后面几种高级似的.
☆─────────────────────────────────────☆
lila (???) 于 (Tue Oct 16 07:29:15 2012, 美东) 提到:
你的观点又改进了,现在大小可以调和了?
都是互补原理的功劳啊,呵呵
☆─────────────────────────────────────☆
lila (???) 于 (Tue Oct 16 07:34:47 2012, 美东) 提到:
为什么你又夸他?
那个此火非彼火的狡辩,我觉得很勉强.
你那个例子很好的.
☆─────────────────────────────────────☆
GWZW (GWZW) 于 (Tue Oct 16 17:33:11 2012, 美东) 提到:
如来藏非「文化思想」,当代佛子误会如来藏教羲的一个大因素 :
一切万法是由真心如来藏所出生,但它又不作主,这对于大乘实证者没有问题,但对于
许多人来说是非常地困惑,对于佛法以「双遣双非」、「双即双是」来说明,又不能以
逻辑来解释。然而佛法的因明学是以修证者的角度,基于一切法都是真心所出生,因此
被出生法不能离开真心而独存,必然以真心的体性或功能性为所依,所以说「双即双是
」。另一个角度来说:被出生者和真心本不相同,被出生者是生灭法,如何可以取代真
心,各自独立而说有自性呢?所以说「双遣双非」,这以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因此有的
地方是以隐覆说,所以行人更加不能瞭解。
即使禅宗历史上有这么多人证悟明心而闻名,还有庞大的史料典籍,以及大乘佛法的如
来圣量言,这真心的证悟对于印顺老法师而言,还是一概抹煞,嗤之以鼻;只能说法师
在多闻多思中,抱持著其「偏执」单一的想法而自我蒙蔽,也没有走向修证的道路。
年轻时的印顺法师的中心思想,是很反动的而且具备旺盛的企图心,想要以一个思想来
取代这中国历代巨大的传统佛法;法师在这种心态下,接触到了藏传密教思想,瞭解了
「一切皆遣」「一切皆空」以后,便拥抱了密教,以为破解了中国的大乘佛法,将大乘
法一直视作是修学包袱的老法师,心情的雀跃是不在话下,这敍述也写在书中,从此法
师便不需要再去理解这复杂的大乘法。
但法师对于「密教的邪淫」又是非常的唾弃,甚至于书籍中,公开说明个人是不修学这
样的法。在这样唾弃的心情下,再加上对于大乘法的「异常厌恶」,所以将密教和大乘
法放在一起批判,这就是印顺老法师的中心思想之一:「秘密大乘」。
印顺老法师穷其毕生之力,将佛教彻底地转变成一个「思想」,变成无须修证、而和其
他宗教类似的宗教信仰,这是法师「心中最大的企图」,也就是将佛教和其他的宗教等
量齐观,因为抱持一切皆空的法师事实上对于佛教是否应该如何,并无太多的爱恋。因
为以一个思想来取代这诸大乘佛子旷劫精勤求証的如来藏, 显得容易多了, 也避免了本
身是否証悟的问题了.
☆─────────────────────────────────────☆
lila (???) 于 (Wed Oct 17 10:14:34 2012, 美东) 提到:
哇,入木三分.
可惜印顺法师出生比较晚,早年已经有宗喀巴的心路历程,否则也不会有黄教了.
印顺早点碰上了宗喀巴就好了,再早点,还有世亲菩萨,不过人家最后向大了.
☆─────────────────────────────────────☆
kamaks (kamaks) 于 (Wed Oct 17 13:24:35 2012, 美东) 提到:
《阿含经》中已有「阿赖耶」一词,意义专重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阿毘达磨时代的
论书亦同。
据摄大乘论本卷上所引增一阿含经之说,及俱舍论卷十六所引契经(或即指杂阿含经)
之说,可知阿赖耶思想之萌芽,源于原始佛教时代。
据转识论、摄大乘论本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三、俱舍论卷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一四
五等所举,部派佛教时代之诸师皆依爱欲缘起说,将阿赖耶解释为爱着、贪爱,或为爱
、乐、欣、喜等。
网摘
☆─────────────────────────────────────☆
GWZW (GWZW) 于 (Wed Oct 17 14:53:54 2012, 美东) 提到:
如来在经典中说如来藏这个藏识,「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重要的句
子在玄奘法师的翻译典籍中,就有八部经论提到,一般大家总是没有办法区别如来藏和
「我」有何不同。《楞伽经》一再说如来藏是无我,称之为「无我如来之藏」,实叉难
陀翻译为「无我如来藏」。经典说的「阿陀那识」就是执持身根的识,就是阿赖耶识,
就是执藏一切种子功能作用的识,就是如来藏,就是能够发起如来一切德能的宝藏,就
是真心,每位众生都有的真心,祂不是现下的我,不是我目前见闻觉知的心,不是这个
大家能知能觉的自我第六意识心。
但是到了《大般涅盘经》说如来的境界是「我」,让这些「凡愚」更无法理解,
而《大般涅盘经》说的如来的我,是甚深的境界,因为如来的真如可以和五别境心所有
法,又和善十一的心所有法相应,这些甚深的理说,连深入的学者都搞不清楚,何况是
一般大众呢?更何况有能力来对此议论说「有我」,说「无我」。
而一般经典所要说的「我」,是因为佛教的观点是在宣说其根本的内涵。如来藏
本身没有世间人「瞭解的我」的特性,因此从这一个观点,就无法说祂是「我」,可是
祂是真实永恒不坏灭,这又是一般住在世界上的人「期待的我」,以这个观点来说,可
以说祂是「我」。
所以真正对于「我」的主要争议是来自众生本身,众生认知的「我」是错乱的,将「非
我」当成是「我」,将「我」当成是「非我」,将「三界法」的某一个法当作是「我」
「我所」,所以不管哪一个是「我」,佛教都予以驳斥,因为从三界法、蕴处界法去想
像、去获得、去修证,都不是如来藏,也因此世间人提出的任何学说,都不被如来认同。
所以即使能够逃避了这个三界法是我,还是落入了「断灭见」,因为不相信三界
法外还有真实,又不承认三界法是实体,那当然是断灭见,所以落入以为这「断灭」而
「无有实际的现况」见解,认为这样就是真实的佛法,我们只能说这样的见地是如同焰
摩迦比丘是断灭见的论者,只不过后来此比丘已经改过了。
☆─────────────────────────────────────☆
lila (???) 于 (Wed Oct 17 15:49:43 2012, 美东) 提到:
其实也没什么,争来争也没意思了.现在觉得这些人想的没什么错,
佛说无我是真理,如果没有我,是谁去认识了解这个真理呢?
既然我都已经不存在了,我干嘛还在乎这些真理假理的屁话?
都是狗屁不就完了.
因为佛说的本来在逻辑上就是违背我的常识,我的经验的.
我的常识是一定要有一个基点,认识,必须立足于一个参照系.
而我,这个概念,就是一个永恒的,安全的,可靠的参照点.
这个丢了,可怎么得了呢?
你就是佛,也不能随便对我进行坐标变换啊,我会不舒服的.
那么佛也就只好说,苦集灭道,让我们先回避这个参照系的问题.
于是,后人便使劲争论这个参照系的问题,张三说李四的是错误.
李四说王五的不对.....这个是"我见",那个是"不了义"...
这些争论又演变成不同的说法,究竟是什么,鬼才知道.
☆─────────────────────────────────────☆
GWZW (GWZW) 于 (Sun Oct 21 13:39:17 2012, 美东) 提到:
不斷滅,不生不滅的心,貫穿三世的心 :
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一切的精神活动,完全是依附於身体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後
,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没有所谓的「灵魂」,也没有未来世──这当然是典型
的断灭论。断灭论是以物质为中心而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少数有在探讨心性的医师以外
,许多西医看到头脑被麻醉以後意识就无法生起,他们就很单纯的认为意识是依头脑而
存在的;他们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物物理而认定意识的根源,是很物化的。而且一般
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後,往往有职业傲慢,对於佛教的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
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
并非如此∶
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
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都证明确有过去世的存
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才五、六岁,就懂得作曲,而且後来成为大作曲家,此
事在欧洲古来已有;在其他的人文、艺术方面,也常常有这种现象;又如佛门之中,数
万人精进参禅直到老死,总是无法真悟,却有人学佛数年就悟了,并且悟得很深入,且
能破邪显正而没有人能推翻他的证量。这些现象都显示是往世的种子现行所致,才能做
到他人无法成功的事,这就显示人类及众生都是有前世熏习的。
但是头脑只能存在一世,而且一生熏习的种子都只存在头脑中,死後才会转入第八识心
体中而带到未来世去;假使意识的存在完全是依头脑而有,而前世的头脑并未来到今生
,前世所熏习的种种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也就不可能带到今生来了!那麽前面所说的种
种生来就异於常人的特殊人物现象,也就无法存在了!可是现见许多人具有前面所说的
特异现象,显然是别有一心执藏了前世所熏习的法种来到今生,但绝不会是头脑,因为
从来不曾有过头脑来入胎的事情。由此证明头脑只是意识生起的助缘而已,而往世所熏
习的种种法都不是此世意识所曾经熏习过的,由此证明另有一个常住心存在;只有常住
不断的心,才有可能是意识生起的根源。
人既然都有过去世,当知也有未来世, 既能从前世来到今生,今生就一定可以去到未来
世。过去世和未来世的色身与头脑,和此世的色身及头脑显然不同。可是三世的性格,
以及因果报应,却有一种连贯性;所以有人聪明才智极高,可是一生奋斗的结果还买不
到一间公寓住;有人傻憨直心,并无世智辩聪,却是处处得利,享福一生;有人少时出
家,专心参禅五、六十年,直到老死仍然落入意识境界而无法证悟;有人壮年才开始修
行,亦不出家,但是五、六年後就悟入了,而且能破邪显正,做出别人所不能做的事,
由此可以看出心性与过去世并无多大的差异。从这些事实,在在显示了因缘果报的一贯
性。既然人人各有前世的熏习种子在此世现行而显示各人心性生来就不同,就已证明必
有贯串三世的心存在,而不是由物质的头脑来产生意识觉知心。
至於贯串三世的心,共有二个,一个是能够受熏持种、记录业行的心,那就是第八识心
;另一个,就是表现习气和执著性的心,那就是第七识末那。由於有这二个识的存在,
才能够有因果报应和前後世性格的一贯性。假使意识单依五胜义根的头脑就可以出生,
则所有人的智愚健衰就应该都一样,都依色法头脑而生意识故。假使说是基因有异而致
各人心性果报有所不同,这也说不通,因为依照基因存在的或然率来看,将会使得每一
种人都会不断出现在人寿百年的循环周期中,那就应该每一百年中都会有贝多芬、柴可
夫斯基、耶稣等世间俗人及世间圣人出现,也应该每百年就会有佛陀出现於人间,因为
基因都已被遗传下来了。若是纯由头脑作为意识出生的因缘,则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同卵
双胞胎子女,基因相同,应该心性与福德都相同,可是却明明有很大的不同,单是心性
的差异就很使人觉得诧异了。所以事实是∶头脑只是意识出生的许多助缘之一,不是唯
一的助缘,更不是意识出生的因缘。
☆─────────────────────────────────────☆
lila (???) 于 (Sun Oct 21 14:51:50 2012, 美东) 提到:
如果真的能把记忆抹去,我的连贯性就被破坏了,
所以,我怕记忆被毁坏...尽管,记忆有它不可靠的地方..
...为什么说,这不是头脑所决定的呢?应该是存在大脑中的.
☆─────────────────────────────────────☆
lila (???) 于 (Mon Oct 22 10:17:22 2012, 美东) 提到:
有种唯识的说法,是因为第7识执取第8识,依赖第8识而误解出"我"的存在.
☆─────────────────────────────────────☆
GWZW (GWZW) 于 (Mon Oct 22 14:47:11 2012, 美东) 提到:
為什麼說实相是如来藏 ?
如果沒有這個沒有我相的心的功能,就不可能有三惡道眾生.
佛在《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曾云∶「至命终时,意识将灭;所作之业,皆悉现前。」
经中已明言∶当生命到达终点,即将无法在世间运作时,这个刹那刹那生灭的意识觉知
,将会渐渐的消失乃至断灭,此即唯识学所称的初死位.
今生所造一切的善业、恶业、净业、不净业,将随第八识业种的移转而显现业境(不含
无记业)让自己看见,就好像播放电影片一样,由上而下一格一格的出现,将一生所造
善恶业行全部现行,出现总时间不到半秒钟。此时,意识心非常猛利,於每一格业境,
都能清楚了知。於了知後,就渐渐进入正死位中.
正死位过後,中阴身生起时,意识才会在中阴身中生起,业风就开始吹袭∶造恶业、谤
法、毁法、大妄语者,即有恶风显现恶境;造善业、弘法、护法、说真实语者,即有可
爱之来生境界相现起,由此而受来世可厌或可爱异熟果报,都是随其往昔及今生所造种
种善恶业,而在六道中妄生妄死。
人的自我一直处处作主,但在业果上面是完全无法作主的。譬如造大恶业者,死後如来
藏舍身而直接在地狱中生起地狱身,你自巳其实并不愿意这样,但已无法舍弃地狱身了
!又如恶业较轻者,在中阴阶段现起畜生中阴、饿鬼中阴时,你自己也绝不愿意接受,
但也无法自己作主,也舍不掉下等的二道中阴,只能去受生於二道中。假使人的自我能
在业果上面作主,三界中就不可能会有三恶道的有情了!然而三恶道有情实际上是存在
的,他们虽然欣羡人类,但是却舍不掉三恶道身,你的自我再怎麽作主挣扎也是没有用
的,舍报後仍然会继续现起三恶道身,直到你的恶业报尽为止.
为什麽会这样呢 ? 这正是因为众生各各具有的实相心--如来藏所具有的圆成实性所显.
什麽样的心可以叫作圆成实性呢?也就是说这一个心的自体,(不是指所含藏的种子)─
他的自体一定是真如性。「真」与「如」的两个意思要先弄清楚;「真」就是说,是体
恒常住,恒而不坏,性如金刚,无法毁坏的,而且不是虚妄想像的法, 是真实存在的
一个心体,这叫作「真」;「如」就是说,对於世间一切法,通通如如不动,这叫作「
如」。如来藏心体同时具有「真」与「如」的两个体性,才能够说 是圆成实性,因为
具有「真」与「如」的体性时, 才能够含藏一切的染污种子。这个心体如果没有「真
」的体性,当毁坏的时候,就无法继续含藏种子;这个心体如果没有「如」的体性,就
一定不肯执藏恶业种子;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出生世间万法而使得因果昭昭不爽,就不
可能出生一切的世间,那就不是圆成实性了,就是有所欠缺而不能出生世间万法的心体
了。所以,如果没有『如』的体性,他会说∶「恶业种子我不要,染污种子我也不要,
我只要好的,只要我喜欢的」,那就应该一切众生一出生就是阿罗汉,都成佛、都清净
,或者每个人都很有钱,都很健康,完全没有不如意的事降临,但在众生的现量上观察,
这显然不是事实。
所以不管你造作善业恶业,都落谢到你的实相心里,并非在你的意识,由於实相心的真如
性,非我性,没有作主性,所以不会去过滤哪些果性是好的或坏的,他不会去决定什麽时
候该呈现什麽果报,哪些果报又是不该呈现的,而是碰到适当的缘,就会促使他主动流
注种子,使得果报呈现出来,这是他法尔如是的体性。因果报应才能够忠实的反应出来
,没有私毫的偏袒,没有什麽喜欢不喜欢,想要不想要.喜欢不喜欢,想要不想要,那是意
识我的属性,跟实相心完全不相干.
☆─────────────────────────────────────☆
GWZW (GWZW) 于 (Fri Oct 26 18:30:23 2012, 美东) 提到:
《成唯识论》卷5:「故知别有第七末那,恒审思量,正名为『意』。」
《成唯识论》卷4:「如《瑜伽》说:『有藏识故得有末那;末那为依,意识得转。』」
圣 玄奘菩萨说:就如同圣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说:「因为有阿赖耶识执藏无
明贪爱等业种,所以有第七识 - 末那识的现行;因为有第七末那识为俱有依,令意识
得以现行运转。」
===
《成唯识论述记》卷4:「述曰:第六别有此俱有依,即第七识。何以尔者?自体间断
要託末那方得起故」
圣 窥基菩萨又说:「第六意识除了阿赖耶识以及不坏的五根身以外,另外还有一个俱
有依,这个俱有依就是第七末那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意识自体在眠熟无梦等五位
(尚有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受想定)暂灭不起,必须藉著第七末那识为俱有依,
方能重新现起运转。」
☆─────────────────────────────────────☆
freshman007 (解悟) 于 (Sat Oct 27 01:55:16 2012,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Sun Oct 28 13:21:01 2012, 美东) 提到:
你俩都是半斤八两。他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你现在的样子
你们共同的问题都是缺乏对原始经典的系统理解,对经文扭曲。
☆─────────────────────────────────────☆
lila (???) 于 (Sun Oct 28 15:03:33 2012, 美东) 提到:
其实我们还是要感谢印顺法师的,
谁能把佛经翻译这么好?
让大家能看懂很不简单了.
☆─────────────────────────────────────☆
GWZW (GWZW) 于 (Mon Oct 29 17:30:34 2012, 美东) 提到:
古今愚痴者同一味, 佛陀早己開示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BY : RFZC
因近几十年来, 不断有所谓修习佛法的弟子诽谤大乘妙法, 诸如大乘非佛说啦, 如来藏
妙法为外道, 攻击唯识等. 其中常有人引用世亲菩萨所著《俱舍论》中的论点抨击大乘
法所述如来藏。如引用《俱舍论》卷六所说:“一因生法,决定无有。” 来说于佛法
中并没有如来藏这样的一切法等依因, 没有第一因.
这样诽谤大乘佛法的人, 其实不了解 世亲菩萨回心大乘前所造《俱舍论》,并未完全
符于佛陀圣教,彼时只知小乘罗汉法而不信大乘法,所以曾譭谤大乘法。后来其兄圣无
著菩萨施设方便而令知大乘法的殊胜,才知小乘法并非是究竟,所以后来回心大乘。
世亲菩萨在瞭解诽谤大乘的极大过失后,欲割舌以谢其罪。圣 无著菩萨乃劝其言:「
你用口舌谤法,难道将舌割去就能消去此地狱罪业吗?你应该以谤法的口舌用来讚叹你
先前所诽谤的大乘法,并加以注释、弘传,用这样的方法来忏悔先前的罪过」。世亲菩
萨听从圣无著菩萨的建议,所以不断注释且弘传大乘妙法,终成「千部论主」。 世亲
菩萨前虽谤法,后而自知罪业难消,因而不断弘传自己所谤之法,所以不但免去的地狱
罪报,更还修至临于初地的证量, 如以下所述 :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1:「时有筏苏畔徒菩萨,唐言世亲,无著菩萨同母弟也;位
居明得,道邻极喜;亦博综于三乘,乃遍游于诸部,知小教而非极,遂回趣于大乘。因
闻诵华严十地品、阿毘达磨摄大乘品,悔谢前非,流泣先见,持刀截舌,用表深衷。其
兄处远三由旬,遥舒一手止其自割,说以利害:『汝虽以舌谤法,岂截舌而罪除?早应
赞释大乘,以悔先犯。』菩萨敬从兄诺,因归妙理。」
因不明白世亲菩萨迥心大乘妙法之前后关系,拿未迥心前非究竟说法的论典来非议大乘
正教,显然产生了诸多严重的过失。现在就举证 世亲菩萨诚心忏悔罪业后的论著,来
证明这位世亲菩萨真正的教示:
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卷1:【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
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
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释曰:此中能证阿赖耶识,其体定是阿
赖耶识。阿笈摩者,谓薄伽梵即初所说《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说如是颂。「界」者,谓
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现见世间于金矿等说「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
止因;
体即是所依止义。「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诸 趣」者,于生死中所有诸
趣。「趣」者,谓异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顽愚瘖痖种类,或有势力能了善说恶说法义
,或能证得上胜证得;又为烦恼所依止性,由此故有
猛利烦恼、长时烦恼。如是四种异熟差别所依止,故无有堪能。应知翻此名有堪能,非
唯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证得涅槃,要由有杂染方得涅槃故。】
阿赖耶识心体无始时来,本来就在、不曾出生,故永不灭。 世亲菩萨批註云:阿赖耶
识是一切法出生的因,一切法都必须依阿赖耶识这个因,方能出生现行。依阿赖耶识方
有世、出世间一切万法,所以是一切法的依止因。也因为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故方
能有三界、五趣、六道、十法界、二十五有。也因为阿赖耶识的真实存在,众生方有涅
槃之得证。
显然世亲菩萨开示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所依止因,世亲菩萨的开示完全符于佛陀圣教:
《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
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舍利
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
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众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余之七识
;由是凡夫执为所作能作内我。」
佛 在诸经教中不断开示第八识如来藏,无始来本来就在;既然无始来不曾不出生,当
然永远不灭,有生必定会灭故,唯有不生方能永远不灭。故第八识如来藏就是《心 经
》所开示不生不灭的真实心.
再举证世亲菩萨另一段开示: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卷2:「大众部中名根本识。如
树依根者,谓根本识为一切识根本因故;譬如树根茎等总因,若离其根,茎等无有。阿
赖耶识名根本识,当知亦尔。」
世亲菩萨回心大乘后,终也知道:佛在阿含中早已密意宣说蕴处界等一切法的根本因
– 阿赖耶识。只是世亲菩萨尚未回心大乘前不懂,所以譭谤大乘,后来终究瞭解的万
法的根本因 – 阿赖耶识,所以不断造论宣演万法唯第八识所生显的胜妙法义。
世亲菩萨在瞭解自己譭谤正法以后,有大勇气来忏悔,并穷其一生努力弘扬他所譭谤的
「根本因 – 阿赖耶识」正义,所以不仅消去了谤法的地狱业,更而证得临于初地的证
量。各位人云亦云, 不明究里谤大乘法唯识的人, 証量及智慧能比得上世亲菩萨, 请仔
细想想, 莫再造大恶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