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普通话的十个单韵母(元音)音位及其变体
相关主题
所谓广东等地的马来方言更接近古汉语是荒谬的其实"汝南贵族"们总认为简化字不可容忍
纠正一个误区:即古代诗歌要用粤语才更押韵zzZT: 近古音乐——两千年的理论探索与十二平均律的诞生
汉语拼音让人困惑的一个规则这个尖团之分
给语言配文字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吗?入声是古代汉语的糟粕
南方人几百年前就开始讨厌北人北语了,有史证入声在现代汉语里的几种状态
为什么汉语里有些发音没有被利用?一首反映语音变化的唐诗
汉语里的 “我” 从什么时代开始当主语用的太祖一朝对中华文明(汉字)的传承有两大贡献
对汉语拼音的一个疑问二到底是“er”, 还是“ar”?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音位话题: 变体话题: 元音话题: 发音话题: 韵母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o
发帖数: 209
1
看到版上有人讨论普通话的元音,有多少个元音,以及诸如“很”和“鹅”的发音区别
等等,有感而发,所以想写此帖。语言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话和汉语拼音
之所以形成目前的面貌有着其必然与巧合的种种历史渊源。相信此篇亦有和本版主题契
合之处。
首先说,“很”和“鹅”的元音虽然用汉语拼音都写作 e,但却代表两个不同元音。
“鹅”的元音的国际音标是close-mid back unrounded vow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Close-mid_back_unrounded_vowel,wiki上例字有中文的“喝”。
“门”的元音的国际音标是Mid-central vow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d-central_vowel,类似的发音有音有英语的tina中的尾音a。
区区“很”和“鹅”,已让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之人迷惑不已,究其原因,正是本文
想要着重阐述的音位及音位变体。普通话里总共22个声母、39个韵母,本篇仅讨论韵母
中的单韵母,即单个元音音位(复韵母由元音组合而成),共有十个,它们每个又存在
诸多变体。
具体展开前,先区分几个概念。
汉语拼音中有五个元音字母,分别是 a、 o、 e、 i、 u、 ü,他们所能标记的音素(
phone)却远不止5个,比如“四”(si)、“戏”(xi) 和“是”(shi)中的 i 对应三个迥
异的音素。所谓音素,就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反映人发出的声音的物理特征的,可
以用国际音标来标注。英语中的字母(组合)和发音的不规则对应是由于历史演变造成
的,而汉语拼音是专门设计来用于标注读音的,为什么不多采用几个字母来对应不同的
音素呢?这牵涉到一个音位的概念。
音位(phoneme)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
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比如普通话“潘”
和“班”中,一个送气一个不送气的两个辅音音素起到了区分辨义的作用,因此属于两
个不同音位(送气不送气音在英语中属一个音位,如 speak, peak 中的 p)。再比如
,北方方言中有把“为”(wei)中的辅音读作“v”的,但这丝毫不影响辨义(没有其他
原本就读做 vei 的词与之混淆),因此 w 和 v 在此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由此可见
音位是严格基于某种语言的而存在的。而汉语拼音中的五个元音字母,就是基于普通话
元音音位而设计的。
简单来说,汉语拼音不是音素化的符号,而是音位化的。比如上面说说的 i 可以对应
发音特点不同的三个音素,但由于出现环境不同,不会造成发音上的混淆,所以汉语拼
音方案就用一个字母表示。再比如“远”(yuan)中的 a 的音位和英语 bed 中的 e 相
通,但是如果硬是读成“一屋俺”,除了听觉上有些别扭以外,不会影响意义的表达,
所以就用一个字母 a 代表而不是新设一个字母,例如 ê。
说了这么多,接着就归纳一下普通话的单韵母,一共有以下十个元音音位:
拼音 音位 代表字
a /a/ 阿
o /o/ 哦
e /e/ 鹅
i /i/ 衣
e /ê/ 耶
u /u/ 乎
ü /ü/ 鱼
i /-i/ 斯(发音靠前)
i /-i/ 师(发音靠后)
r /er/ 而 (儿化)
而每一个音位,在不同情况下,又存在诸多变体(allophones)。音位变体即由不同音
素组成,但不起辨义作用,故归于同一音位的发音集合。作为以一门语言为母语的人来
说,对于音位变体常常存在“失聪”现象,即由于其不起辨义作用,我们习惯于忽略它
的存在。我把上面的十个普通话单韵母音位所对应的音位变体分类总结在下面,有些十
分明显,有些很微妙,如果大家多读几次,相信能够体会个中区别。另一方面,有意思
的是,虽说我们作为普通话和方言的母语使用者,这些音位变体对我们来说仿佛本能般
自然,但如果发音上有了细微的偏差,却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违和感。比如就算在异地
操不同方言的地区生活了很久,哪怕那门方言说的再流利,一个细微地方,以你根本不
能察觉的方式说错了的音位变体,能够百分之一百地让本地人立马识出。
1) /a/有四个音位变体
- 韵尾[i]、[n]之前,发音位置最前:
甘、海
- 无韵尾时,发音位置靠中:
瓜、巴
- 韵尾[u]、[ng]之前,发音位置最后:
好、广
- 韵头[i]、[y]和韵尾[n]之间,类似英语 bad:
健、全
2)/o/有两个音位变体
- 单韵母中,类似英语 wolf:
伯、末
- 作复韵母韵腹,类似英语 go:
够、头
3)/e/有两个音位变体(“很”和“鹅”之别)
- 单韵母中,发音靠后:
德、客
- 作鼻韵母韵腹,或作轻声音节韵腹,发音靠前:
门、更,的
4)/ê/有两个音位变体
- 在韵尾[i]之前:
给、对
- 作韵腹、无韵尾时:
鞋、街、诶
5)/i/有三个音位变体
- 作韵腹及非零声母韵头:
比、定
- 作韵尾:
盖、回
- 作零声母音节韵头:
言、杨
6)/u/有四个音位变体
- 作韵腹及非零声母韵头,嘴唇大幅向前伸出,双唇合拢,呈圆形:
呼、滚
- 作韵尾(拼为o,实为u),双唇略微合拢:
高、叫
- 作零声母音节韵头,嘴唇向前略微伸出,双唇合拢,呈圆形:
王、文
- 在[f]声母后,双唇前伸,几乎不用力合拢:
腹、富
7)/ü/有两个音位变体
- 作韵腹,双唇撮拢,呈圆形:
举、均
- 作零声母音节韵头,双唇撮拢,用力较小:
约、元
8)/-i(前)/只有一个音位变体
- 在[ts、ts 、s]后作韵母:
字、四
9)/-i(后)/只有一个音位变体。
- 在[zh、ch、sh、r]后作韵母:
志、日
10)/er/有两个音位变体
- 阳平、上声音节:
儿、尔
- 去声音节,普通话中听起来仿佛 /ar/
二、贰
* 台湾国语中没有这个变体,即“儿”和“二”只有音调区分,而普通话中,音素之
别相差甚远。
w***u
发帖数: 17713
2
光是i,一个整体拼读音节的提法,就试图把这个音位的各种变体涵盖住,结果是对教
育非母语的非常讲不清。
P*******L
发帖数: 2637
3
原创?太牛了。

看到版上有人讨论普通话的元音,有多少个元音,以及诸如“很”和“鹅”的发音区别
等等,有感而发,所以想写此帖。语言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话和汉语拼音
之所以形成目前的面貌有着其必然与巧合的种种历史渊源。相信此篇亦有和本版主题契
合之处。
首先说,“很”和“鹅”的元音虽然用汉语拼音都写作 e,但却代表两个不同元音。
“鹅”的元音的国际音标是close-mid back unrounded vow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Close-mid_back_unrounded_vowel,wiki上例字有中文的“喝”。
“门”的元音的国际音标是Mid-central vow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d-central_vowel,类似的发音有音有英语的tina中的尾音a。
区区“很”和“鹅”,已让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之人迷惑不已,究其原因,正是本文
想要着重阐述的音位及音位变体。普通话里总共22个声母、39个韵母,本篇仅讨论韵母
中的单韵母,即单个元音音位(复韵母由元音组合而成),共有十个,它们每个又存在
诸多变体。
具体展开前,先区分几个概念。
汉语拼音中有五个元音字母,分别是 a、 o、 e、 i、 u、 ü,他们所能标记的音素(
phone)却远不止5个,比如“四”(si)、“戏”(xi) 和“是”(shi)中的 i 对应三个迥
异的音素。所谓音素,就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反映人发出的声音的物理特征的,可
以用国际音标来标注。英语中的字母(组合)和发音的不规则对应是由于历史演变造成
的,而汉语拼音是专门设计来用于标注读音的,为什么不多采用几个字母来对应不同的
音素呢?这牵涉到一个音位的概念。
音位(phoneme)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
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比如普通话“潘”
和“班”中,一个送气一个不送气的两个辅音音素起到了区分辨义的作用,因此属于两
个不同音位(送气不送气音在英语中属一个音位,如 speak, peak 中的 p)。再比如
,北方方言中有把“为”(wei)中的辅音读作“v”的,但这丝毫不影响辨义(没有其他
原本就读做 vei 的词与之混淆),因此 w 和 v 在此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由此可见
音位是严格基于某种语言的而存在的。而汉语拼音中的五个元音字母,就是基于普通话
元音音位而设计的。
简单来说,汉语拼音不是音素化的符号,而是音位化的。比如上面说说的 i 可以对应
发音特点不同的三个音素,但由于出现环境不同,不会造成发音上的混淆,所以汉语拼
音方案就用一个字母表示。再比如“远”(yuan)中的 a 的音位和英语 bed 中的 e 相
通,但是如果硬是读成“一屋俺”,除了听觉上有些别扭以外,不会影响意义的表达,
所以就用一个字母 a 代表而不是新设一个字母,例如 ê。
说了这么多,接着就归纳一下普通话的单韵母,一共有以下十个元音音位:
拼音 音位 代表字
a /a/ 阿
o /o/ 哦
e /e/ 鹅
i /i/ 衣
e /ê/ 耶
u /u/ 乎
ü /ü/ 鱼
i /-i/ 斯(发音靠前)
i /-i/ 师(发音靠后)
r /er/ 而 (儿化)
而每一个音位,在不同情况下,又存在诸多变体(allophones)。音位变体即由不同音
素组成,但不起辨义作用,故归于同一音位的发音集合。作为以一门语言为母语的人来
说,对于音位变体常常存在“失聪”现象,即由于其不起辨义作用,我们习惯于忽略它
的存在。我把上面的十个普通话单韵母音位所对应的音位变体分类总结在下面,有些十
分明显,有些很微妙,如果大家多读几次,相信能够体会个中区别。另一方面,有意思
的是,虽说我们作为普通话和方言的母语使用者,这些音位变体对我们来说仿佛本能般
自然,但如果发音上有了细微的偏差,却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违和感。比如就算在异地
操不同方言的地区生活了很久,哪怕那门方言说的再流利,一个细微地方,以你根本不
能察觉的方式说错了的音位变体,能够百分之一百地让本地人立马识出。
1) /a/有四个音位变体
- 韵尾[i]、[n]之前,发音位置最前:
甘、海
- 无韵尾时,发音位置靠中:
瓜、巴
- 韵尾[u]、[ng]之前,发音位置最后:
好、广
- 韵头[i]、[y]和韵尾[n]之间,类似英语 bad:
健、全
2)/o/有两个音位变体
- 单韵母中,类似英语 wolf:
伯、末
- 作复韵母韵腹,类似英语 go:
够、头
3)/e/有两个音位变体(“很”和“鹅”之别)
- 单韵母中,发音靠后:
德、客
- 作鼻韵母韵腹,或作轻声音节韵腹,发音靠前:
门、更,的
4)/ê/有两个音位变体
- 在韵尾[i]之前:
给、对
- 作韵腹、无韵尾时:
鞋、街、诶
5)/i/有三个音位变体
- 作韵腹及非零声母韵头:
比、定
- 作韵尾:
盖、回
- 作零声母音节韵头:
言、杨
6)/u/有四个音位变体
- 作韵腹及非零声母韵头,嘴唇大幅向前伸出,双唇合拢,呈圆形:
呼、滚
- 作韵尾(拼为o,实为u),双唇略微合拢:
高、叫
- 作零声母音节韵头,嘴唇向前略微伸出,双唇合拢,呈圆形:
王、文
- 在[f]声母后,双唇前伸,几乎不用力合拢:
腹、富
7)/ü/有两个音位变体
- 作韵腹,双唇撮拢,呈圆形:
举、均
- 作零声母音节韵头,双唇撮拢,用力较小:
约、元
8)/-i(前)/只有一个音位变体
- 在[ts、ts 、s]后作韵母:
字、四
9)/-i(后)/只有一个音位变体。
- 在[zh、ch、sh、r]后作韵母:
志、日
10)/er/有两个音位变体
- 阳平、上声音节:
儿、尔
- 去声音节,普通话中听起来仿佛 /ar/
二、贰
* 台湾国语中没有这个变体,即“儿”和“二”只有音调区分,而普通话中,音素之
别相差甚远。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版上有人讨论普通话的元音,有多少个元音,以及诸如“很”和“鹅”的发音区别
: 等等,有感而发,所以想写此帖。语言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话和汉语拼音
: 之所以形成目前的面貌有着其必然与巧合的种种历史渊源。相信此篇亦有和本版主题契
: 合之处。
: 首先说,“很”和“鹅”的元音虽然用汉语拼音都写作 e,但却代表两个不同元音。
: “鹅”的元音的国际音标是close-mid back unrounded vow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Close-mid_back_unrounded_vowel,wiki上例字有中文的“喝”。
: “门”的元音的国际音标是Mid-central vow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d-central_vowel,类似的发音有音有英语的tina中的尾音a。
: 区区“很”和“鹅”,已让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之人迷惑不已,究其原因,正是本文
: 想要着重阐述的音位及音位变体。普通话里总共22个声母、39个韵母,本篇仅讨论韵母
: 中的单韵母,即单个元音音位(复韵母由元音组合而成),共有十个,它们每个又存在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二到底是“er”, 还是“ar”?南方人几百年前就开始讨厌北人北语了,有史证
我觉得二战最终结局有点啼笑皆非!为什么汉语里有些发音没有被利用?
为什么台湾普通话说“和”是汗汉语里的 “我” 从什么时代开始当主语用的
汉语其实有7个单元音对汉语拼音的一个疑问
所谓广东等地的马来方言更接近古汉语是荒谬的其实"汝南贵族"们总认为简化字不可容忍
纠正一个误区:即古代诗歌要用粤语才更押韵zzZT: 近古音乐——两千年的理论探索与十二平均律的诞生
汉语拼音让人困惑的一个规则这个尖团之分
给语言配文字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吗?入声是古代汉语的糟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音位话题: 变体话题: 元音话题: 发音话题: 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