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鲁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中国文坛两位知名才子林语堂、鲁迅早年不和传闻被证明属实,林语堂的日记中清楚记载“与鲁迅对骂,颇有趣”。
“中央社”报道称,记录林语堂1929年1月至1932年12月生活的手写日记,日前出现在中国嘉德2009秋季拍卖会预展上,日记内容左证林语堂与鲁迅一段公案。
在略微泛黄的纸本上,林语堂对每日所思、所做着墨不多,却多处提及与鲁迅的交往情况。
他在1929年8月的1篇日记写道:“8月底与鲁迅对骂,颇有趣”。根据史料,这段话记载的应是发生在1929年8月28日的“南云楼风波”。
赴美多年的林语堂于一九六六年返台在台北阳明山定居,一九七六年病逝于香港并葬于阳明山故居后园中;林语堂的夫人廖翠凤当时将林语堂的藏书、著作、手稿及遗物捐赠给台北当局,并在一九八五年五月在故居原址成立“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随后对外开放。文学大师林语堂生前著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苏东坡传》,集文学家、思想家及发明家于一身。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全球54个国家的100名著名作家投票评选出的百部世界最伟大小说揭晓。西班牙作家塞提万斯的《唐吉诃德》得票50%而名列榜首。其它作品则不分名次,其中包括中国作家鲁迅的《
c***s
发帖数: 70028
2
语文课上,那点可怜的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永远都是边角料,语文,这个从来排在各科的老大,其实,真实的地位,永远都是政治的婢女,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丫鬟。
今年各地中学语文课本大换血,好些过去几代人都耳熟能详的课文被踢了出来,其中鲁迅的文章最多,因此被网友戏称为“鲁迅大撤退”。尽管鲁迅是作家中生前就大名鼎鼎的人物,但他也绝对想不到,他和他的作品,居然会得到如此的尊崇。文革期间,别的文学作品都禁掉了,唯有鲁迅还能存活。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学语文课本,鲁迅文章的数量最多。只是文革中选在篇目,战斗性更强,多是什么“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痛打落水狗”之类。
中国的语文教学,一直都像政治课,或者说,政治课比语文课多一点术语,而语文课比政治课多一点修辞,这两门课,其实差距不太大。有一个阶段,不仅语文课讲政治,连数理化也讲政治,课文和习题充满了灭资兴无,阶级斗争,贫下中农这样的字眼。那年月的政治挂帅,结果把所有的兵都挂成了帅。其实,即使在今天,我们的语文课依然很讲政治,只是,我们有点受不了鲁迅的尖刻讽刺,不再喜欢阿Q式的国民性批判,也收起了拳打镇关西的血腥,但仍然要宣传我们的航天飞行,我们的收回香港。总之,
c***s
发帖数: 70028
3
圈外人可能不知道赵延年,但大多数人一定见过他创作的《鲁迅像》,这幅出现在小学课本中的作品是赵延年1961年创作的。
版画家赵延年作品(鲁迅像)
10月23日,著名版画家赵延年先生在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1岁。儿子赵晓告诉记者,赵老先生从住院到离世,前后仅143天,“住院前他正着手羊年贺卡,没想到未完工就离开了。父亲通过作品来呈现他的态度。”赵晓透露,父亲的追悼会将于10月30日上午九点半举行。
艺术成就中国版画界的一座高峰
圈外人可能不知道赵延年,但大多数人一定见过他创作的《鲁迅像》,这幅出现在小学课本中的作品是赵延年1961年创作的。尽管赵延年并未与鲁迅有过直接接触,但是他也间接得到了鲁迅的教导,“当年他的老师李桦和鲁迅时常通信。”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系主任孔国桥说。就其艺术上的成就,孔国桥评价其为“中国版画界的一座高峰”,“虽然不同时期的艺术有不同的成就,但在赵老先生这一辈中,他的成绩有目共睹”。
作品去处
不愿作品散落在各处
生前,赵延年向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湖州市博物馆捐赠过一大批作品,“2006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575幅;2010年向浙江美术馆捐赠了1037件;...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117
4
朱学勤:我时常想起鲁迅,胡适与钱穆
作者:朱学勤 发布时间:2010-1-20
我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不太想得起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
对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感情上有过起伏。60年代至70年代是信奉,80年代则
是怀疑、疏
离,甚至有些厌烦。80年代最后一年起,才明白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是鲁迅的年代。
在片面信奉的年代所形成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无异于一场包办婚姻。除了意识形
态读物,你能
够读够读到的另一种读物就是鲁迅,你对于20世纪上半叶的了解如果不满于教科书的灌
输,那就去读
鲁迅全集后面的注解。由此产生的热爱,是盲目的热爱,没有经过选择的热爱,与包办
婚姻有什么两
样?包办婚姻是不牢靠的,很容易被第三者插足。80年代一来,有多少精神世界的新鲜
第三者打将进
来?由此产生包办婚姻破裂,出现另一种选择,完全正常。经受了80年代的冲击,还固
守原来的状
态,并不令人尊敬,而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
80年代结束,所有搅动起来的东西开始沉淀下来。这时逐渐对鲁迅发生回归,发生
亲近。此时回
归,可以说是痛彻心肺之后的理解。他那肃杀的文风,我一度以为是他
b****r
发帖数: 2555
5
那么你首先是不是要收回鲁迅不过是骂中国人的原话?即使是现代文学批评家当中
工人最不喜欢鲁迅的夏志清,也不敢说这个话。他认为鲁迅的小说达到了都柏林人
的水准,而鲁迅本人可以和乔伊斯相比——虽然他认为鲁迅还没有达到世界顶级讽
刺小说家的水准。
这几句话每一句都有若干本中文专业的硕士论文专门研究分析。第一句是典型的强
烈对比形成的美感,在鲁迅的作品中非常常见;第二句蕴含了本体论的思想;第三
句出自《希望》,人生无所谓希望和失望,但是仍然要负重前行——这正是中国儒
家文化的特征,没有来世没有最后的审判,但是道德律令仍在心中。相对各种宗教
文明,儒家更悲痛但是也更有力量。
g*****g
发帖数: 6798
6
夏志清对鲁迅的总体评价
————————————————————————————
记者:现在给鲁迅、茅盾、老舍、张爱玲排一下座次的话,您觉得谁最好?
夏志清:还是这样的,张爱玲在前三四名。张爱玲到了后期,身体不好,不行了。鲁迅
还是很低。鲁迅学问并不好,兄弟两个人,他弟弟的学问比他好。说起来最可怜,他是
洋文没有学好。鲁迅开头懂点德文,因为念医学。后面忘记了,英文也没有学好。周作
人日文好,两个人日文都好,周作人比他更好,能够翻译古日文。周作人、郁达夫人日
文好,英文也好,还懂一点德文。郭沫若也懂一点德文,郭沫若就是英文不够好。
记者:因为您身在海外,对左派作家都比较反感,这是不是一种逆反心理?
夏志清:没有,我觉得鲁迅很好,茅盾也很好。他不好,我不会讲他这么高嘛。
记者:您对他们的评价和正统的评价总是有很大的出入。
夏志清:我是冤枉的。我把张天翼说得好的,他就是共产党作家,吴祖缃也是好的作家
。有两个人的才还是很高的,我不说失败,只是失望。一个是茅盾,开头很好,讲茅盾
《虹》写得好,是我第一个讲的。他就是早期好,后来就太乖了。《虹》以后,写到《
子夜》,真正不好,因为他完全就是根据P
l*********y
发帖数: 101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鲁迅-摩罗-孔庆东
有一种可能,鲁迅个人的思想深处仿佛沉浸在一种理想主义状态下,他的“清醒”、“
犀利”乃至有些“偏激”,你可以说他是一种高度,或者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脱离现实。
鲁迅本人并没有清楚指出也不确切知道社会发展的理想形态与发展道路,他只能在揭露
对可能的各种状态道路的弊端,表达一种简单的“怒其不争”。-- 这是FQ的基本特征。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鲁迅明确知道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不存在,或者不可能持久;他也
确定知道各种弊端与人性缺陷是长期造成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一部分。在当时的环境
下(或者换个和平时期的大环境),他也把指出这种弊端作为己任,哪怕这件事会非常
危险,哪怕他发出的呐喊可能根本无法改变什么。他只是想把自己变成一贴膏药,贴在
社会与人性的伤疤上,尽量止疼,只是他的方式与言语激烈了些。
无论哪种可能,从政治上来说都表现为与当政者唱对台戏,属于政治上的“单纯”,不
太可能被统治阶层政治家所采纳。
孔庆东原文中说,鲁迅写阿Q到最后,吐露出来的是这一种巨大的同情。这是一种回归
,一种对自我身份与社会现实的基本回归。感觉上,鲁迅就是这样一边被自己的理想拉
扯,一边被中国的现实拉扯。
PS:从鲁迅以及
i******s
发帖数: 359
8
秋瑾和鲁迅都是浙江绍兴人,到了日本异国他乡,老乡的关系本应该让他们走得更近,奇怪的是,秋瑾竟然要对鲁迅刀兵相见,还要当众判处鲁迅死刑,这是为什么呢?起因并不复杂,在如何抗议日本政府的问题上,留学生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作为自费留学的秋瑾,主张集体回国,以示抗议;而官派留学的鲁迅、许寿裳等人,却极力反对。官派的代表人物是胡汉民和汪精卫。
留日英豪陈天华,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而蹈海自杀。留学生们公推秋瑾为召集人,在留学生会馆召开陈天华追悼会。会上,秋瑾当众宣布,判处反对集体回国的鲁迅和许寿裳等人死刑,还拔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刀大声喝道:“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鲁迅听到秋瑾的大骂之后,吓得再也没有和同学们辩论事情,躲的远远的。
h***i
发帖数: 89031
9
秋姑娘这四句话是有的
骂鲁迅不回国也是有的,但是这两出不是同一天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面,把钱玄同叫做金心异
鲁迅在药里面,把秋瑾叫做夏瑜

,奇怪的是,秋瑾竟然要对鲁迅刀兵相见,还要当众判处鲁迅死刑,这是为什么呢?起
因并不复杂,在如何抗议日本政府的问题上,留学生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作为自费
留学的秋瑾,主张集体回国
公推秋瑾为召集人,在留学生会馆召开陈天华追悼会。会上,秋瑾当众宣布,判处反对
集体回国的鲁迅和许寿裳等人死刑,还拔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刀大声喝道:“投降满虏,
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历史看鲁迅被删教材的必然
当时的鲁迅先生,骂的是谁,反对的是谁。我估计鲁迅和现在的海日差不多,见谁就骂
的那种。
当然海日没有鲁迅先生那种水平,鲁迅先生骂架,也上很多马甲的,而且这些马甲都很
能写。
所以要被后来的GCD捧的很高很高。
但是GCD在多年后,他的治理之下,很多事情都和老蒋统治差不多,所以那时候骂老蒋
的话,好像放到现在也合适,这种情况怎么办,当然是不准鲁迅先生再说话,所以给放
弃了。
其实我觉得,这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好,统治到了最后,出现的问题都是会类似的,
得到的成果也是类似的,这都是和中国这几千年来的文化有关。
制度可能有很多种,但是制度到了这个突然,一定会被文化给影响,就像少数民族政权
到了最后,终究还是被汉族同化一样。
现在的政治形态,其实也不是之前说的那种什么所谓的主义了。
什么主义都不是,是中华民族主义才对,骨子里还是很浓的封建思想。
所以一切都是这么轮回,当然历史还是往前走,还是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骨
子里还是那一套。就是鲁迅一直在骂的那一套。
M****h
发帖数: 4405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鲁迅距离周作人只有一步之遥
倘若鲁迅36年不死,看到了日本人杀进上海,屠杀南京
他会怎么样
这是他最大的挑战
比什么傻逼老将YY的鲁迅解放以后如何难度大得多了
8年的挑战,尤其是政府已经到了重庆降级为地方政府以后
以鲁迅有生俱来的绍兴师爷的精明,他肯定不会像周作人那么直接出任伪职
会继续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人抗战中的各种拙劣表现,
他也肯定不会去后方抗日,到前线去写作品激励士气。
鲁迅的牛逼之处就在于他不会轻易加入一方,成为对方的棋子
不论是革命党,北洋军阀,国民党,共产党。
擅长明哲保身,周旋于各方之间,让他写文章骂蒋介石汪精卫,这个肯定做不到
左联头头冯乃超的这个要求被鲁迅明确拒绝。他可以骂全体中国人,这个
没法抓人报复,或者骂几个文人。
鲁迅内心是非常瞧不起中国人的,对中国也是极度失望,但是他也绝对拉不下脸皮来
直接跟日本官方公开好,他会跟几个我党认同的日本民间友人。。。包括黑龙会
8年的考验,可是非常艰苦的,尤其是生活问题,估计最后还是找日本友人解决。。
b***n
发帖数: 13
12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
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
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
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
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
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警察队伍,有的
当上了联防队员、城管。披上制服
l**********e
发帖数: 3149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ttlecookie (小点心),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ZT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30 02:32:04 2010, 美东)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
,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
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
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
、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
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
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
m******n
发帖数: 6673
14
语文课上,那点可怜的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永远都是边角料,语文,这个从来排在各
科的老大,其实,真实的地位,永远都是政治的婢女,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丫鬟。
作者:张鸣
今年各地中学语文课本大换血,好些过去几代人都耳熟能详的课文被踢了出来,其
中鲁迅的文章最多,因此被网友戏称为“鲁迅大撤退”。尽管鲁迅是作家中生前就大名
鼎鼎的人物,但他也绝对想不到,他和他的作品,居然会得到如此的尊崇。文革期间,
别的文学作品都禁掉了,唯有鲁迅还能存活。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学语文课本,鲁迅文
章的数量最多。只是文革中选在篇目,战斗性更强,多是什么“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痛打落水狗”之类。
中国的语文教学,一直都像政治课,或者说,政治课比语文课多一点术语,而语文
课比政治课多一点修辞,这两门课,其实差距不太大。有一个阶段,不仅语文课讲政治
,连数理化也讲政治,课文和习题充满了灭资兴无,阶级斗争,贫下中农这样的字眼。
那年月的政治挂帅,结果把所有的兵都挂成了帅。其实,即使在今天,我们的语文课依
然很讲政治,只是,我们有点受不了鲁迅的尖刻讽刺,不再喜欢阿Q式的国民性批判,
也收起了拳打镇关西的血腥,但仍然要宣传我们
b******a
发帖数: 588
15
第三次谈的内容则是由鲁迅之子周海婴披露的。他的《鲁迅与我七十年》中说:“1957
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依照惯例请几位老乡聊聊,……罗稷南老先生抽个空隙,
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不料
毛主席对此却十分认真,沉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
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这个事儿得到了电影演员赵丹的夫人黄宗英的证实
。黄在《我亲聆毛泽东罗稷南对话》一文中说:“1957年7月7日,忽传毛主席晚上要见
我们。……我们被领进一间不大的会场,……我又见主席兴致勃勃地问:‘你现在怎么
样啊?’罗稷南答:‘现在……主席,我常常琢磨一个问题,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
会怎么样?’……‘鲁迅么——’毛主席不过微微动了动身子,爽朗地答道:‘要么被
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
http://news.21cn.com/luntan/retie/2006/04/28/2561547.shtml
g***j
发帖数: 40861
16
http://xinu.jinbushe.org/index.php?doc-innerlink-%E5%9C%A8%E7%8
鲁迅放在今天看,的确不是什么好鸟,但是,那是一个被列强敲碎了脊梁骨的时代,大
家均有不同程度的自虐以及对自我的怀疑,所以,我们后来的人,把他放在当时那个时
代看,是可以宽容他的。把他仍然作为精神领袖加以膜拜,我看就免了,他连一般老百
姓都不如(至少没几个老百姓跳起来喊其他的人自古到今都是傻子,唯我独醒)。只是
他文笔很老道,属于绍兴师爷或作家,文字很能煽情,荷尔蒙含量很高,但跟思想家无
关。
那么,现在还想学鲁迅,在中国人堆里喊“你们都有病,我能给你们开方子治病的”就
属于下流胚了。人家鲁迅不厚道,至少还具有原创性,后面的那些韩寒、艾未未,陈丹
青、芦笛纯属剽窃和抄袭。
我列举的这些人,都是认为中国人自古从今都是猪狗一样活着毫无活着的价值的一些人
,比如艾未未、鲁迅这些假左实右,嘴上骂着中国历史文化,但是,私下也以揣着文物
而沾沾自喜。
艾未未在无数篇文字里骂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人这个群体,如果你注意,他有一组照
片,是他拿了把铲子去铲掉奥运会时期北京市政府统...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30
17
骂鲁迅的伪爱国青年大多没看过什么鲁迅的文章,然而为什么以前信仰鲁迅,现在开始反
鲁迅,没什么其他原因,以前的政府让他们信仰,所以他们照着作,现在的政府憎厌鲁迅,
所以伪爱国青年也就跟风.他们何曾爱祖国,不过是爱权势而已.
鲁迅的文章,即便是现在的伪爱国青年读起来也是犹如芒刺在背的.
H*********S
发帖数: 22772
18
鲁迅信奉一种社会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中国处于进化的低级阶段,日本处于较高级阶段
,鲁迅对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是发自内心的鄙视和厌恶,对日本侵华抱有欢迎和期待
,鲁迅绝对是毫不含糊的汉奸。鲁迅在世时,918已经发生了,全国上下一片抗日怒潮
,鲁迅依然住日本人家里,一如既往以最恶毒文字攻击中国和中国人。
多少年来,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读懂过鲁迅。

发帖数: 1
19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著名作家鲁迅曾经写过一篇论说文,表面上是讽刺中国大众喜好怪
异新闻但想象力有限,实际上则是讽刺和抨击当时的中国当局:
“人有怪胎,也有畸形,然而造化的本领是有限的,他无论怎么怪,怎么畸,总有一个
限制:孪儿可以连背,连腹,连臀,连胁,或竟骈头,却不会将头生在屁股上;形可以
骈拇,枝指,缺肢,多乳,却不会两脚之外添出一只脚来,好像‘买两送一’的买卖。
天实在不及人之能捣鬼。”
鲁迅那篇题为“捣鬼心传”的论说文1934年发表在当时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申
报》上。
《申报》在中共1949年武装夺取中国大陆政权权之后很快被停刊。中共政权开国领袖毛
泽东则在1950年代说,鲁迅在中共统治的中国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永久闭嘴不再评论
政治;一个是在监狱里继续写,写给自己看。
从鲁迅发表这篇文章的1934年到2017年,一晃84年过去,中国与时俱进的同时,也生出
鲁迅也难以想到的怪异新闻。只是在中共最高当局强调“媒体姓党”的当今中国,不再
有敢于而且能够发表鲁迅那样的政治讽刺的媒体。
M******a
发帖数: 6723
20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583206
疑疑惑惑于 2012/8/29 16:26:27 发布在 凯迪社区>猫眼看人
鲁迅先生对中国人劣根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的小说、杂文中充满着“哀其不幸,怒
其不争”的悲悯愤怒,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是一面镜子,看看周围的人和事,恍然间觉
得神马革命、神马教育都是浮云。。。。。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
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中国人原是喜欢“抢先”的人民,上落电车,买火车票,寄挂号信,都愿意是一到便是
第一个。(《为翻译辩护》一九三三年)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
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
嘴艨窗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
,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沉恕!(《赌壤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6421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van (buv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0 10:33:18 2009, 美东)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
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
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
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
j**g
发帖数: 3091
22
再来一篇。
——————————————————————
[转贴]为删掉鲁迅文章大声叫好
文章提交者:汪元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为删掉鲁迅文章叫好
2009-8-14 来源:新华网社区 问逢君恶
据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
《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
刘和珍君》3篇。
这本是很正常的事,可一些人不平了,破口大骂起来,有的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灵魂
的高度,指鸡骂狗,借题发挥。说这些人偏激,我看是以好心忖度他们了,老夫感觉他
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别有用心。
鲁迅的文章语言文不文,白不白,语法中不中,西不西,每篇文章背后都有着较强
的时代背景,而现在的中学生无论是古文字功底还是历史知识,都贫乏得很,要他们硬
着头皮读鲁迅的文章,确实是件遭罪的事儿。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就坦言,“鲁迅作
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
不过,这倒也不算什么。不适应,多读几遍就适应了。再说学知识是可以反刍的,
当时不懂,可以先吞下去,过些年,有了人生
h*h
发帖数: 27852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van (buv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0 10:33:18 2009, 美东)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
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
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
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
s*****y
发帖数: 37
24
来自主题: Talk版 - 《人间鲁迅》简介
《人间鲁迅》简介
鲁迅的确是伟人,
但是,他不是神。
在无数关于鲁迅的书中,
很少能有像这本《人间鲁迅》一样——写出一个是人的鲁迅。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
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
在存在方式的选择中间,
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地预约给人类,
却以燃烧般的生命,
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林贤治
D**********R
发帖数: 25234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van (buv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0 10:33:18 2009, 美东)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
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
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
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
s*******e
发帖数: 4188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教材大“换血” 鲁迅经典文章被删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7 20:53:48 2010, 美东)
鲁迅教科书作品选择争议不断 "战士思想"如何传承
9月6日,编剧刘毅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阿Q”是不少网友对语文课本的深刻回忆。
20多篇经典课文一列出来,既让网友开始怀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让网友唏嘘感慨,更有网友质疑,既然是“经典”,为何要撤?而本报记者从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编写人员处了解到,广东今年的语文教材也有改动,依然保留鲁迅作品,但是把《药》换成了《祝福》。
你还记得《药》中的“血馒头”吗?
遭遇“大撤退”:网友为鲁迅叫屈
很多网友认为,删除大量经典作品无论对于老师教学
y*****y
发帖数: 135
27
来自主题: Texas版 - 哀鲁迅 (转载)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
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
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
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
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摘自《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M****N
发帖数: 16093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van (buv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0 10:33:18 2009, 美东)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
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
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
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
a******m
发帖数: 3422
29
按:wh一篇《闰土》,confuse一篇劲道的回文,我又想写点感想啦,莫笑。学写字之
书童习作,请个大家批评指正!
-----------------------------------
想起前些时读到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professional就是professional啊!
但鲁迅的风格却不像徐志摩,那么华丽多姿---“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著彩虹似的梦”
,好像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精致茶具,或是蕾丝花边的长裙。
应该说鲁迅的文字风格,特别是他这段时间写的白话文,朴实感人,蕴含了中华文化的
精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像是得了中国画写意的真传,白描之中还有近
景和远景的呼应。突然想起丰子恺的画来,像是一脉相承,可相得益彰!而鲁迅的这几
篇文章,正是他弃医从文,别日本归祖国,9年前后的作品,由此形成了鲁迅风格(也
成就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但我想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告慰那颗执着的中华之
心了!那曾经对麻木国民的壮怀激烈,都已经化做了江南的细雨般的文字,让人一读到
就觉得---那就是我家乡的味道,这些就是让我们血脉相连的文化。
话说回来,其实在这论坛里写文字的,将来也许也许就...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0
他不认识你,所以不会主动攻击你。你说多次退让之后才反击;我看到的是你不能忍受
他的文字,先批他。因为你和lgh语言相似,他认为你们有马甲之嫌,然后开始吵嘴。
他如果误认为你是lgh的马甲,那是他的错。但你们几位都身兼数个id,和人吵架经常
联手齐上,别人分不清也可以理解。只要讲清楚,以后不要认错就好。
To auo:metapoetry、lgh和ldy是三个人。lgh说过他在这里的id是七个字母的系列(
都取自诗句,比如lghlmcl取自两个黄鹂鸣翠柳)和popgroup123。ldy有个长长的id系
列。metapoetry我知道的只有两个id。他们其实说话风格不尽相似,auo你稍微仔细看
一下帖就能分清。分不清也没关系,反正你知道metapoetry不是lgh,别把他俩当一个
人就行。
再说鲁迅。我也觉得auo把毛泽东定型的鲁迅误认为所有中国人心里的鲁迅,对鲁迅的
很多批评是对毛式鲁迅的批评,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有点片面。但我不觉得和他无法沟通
,更不觉得这是什么个人缺陷,反对因事及人,因为意见不合进而攻击个人。
l*****l
发帖数: 5909
31
红卫兵整体而言不了解,或者不懂,或者懂得很少学术权威或者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成就
。所以他们只能也必须从政治角度捕风捉影的攻击,或者是挖黑历史。不过红卫兵相对
平头百姓好歹还是有文化的,所以对于更不懂的人,这种手段当然容易奏效。
auo也一样,他不了解,或者不懂,或者懂得很少鲁迅,更不用说汉语文学了。但是他
知道鲁迅曾经被中共推崇,所以他也只能从这个角度想办法攻击,把反鲁迅跟反体制挂
钩。可是这个版上大部分人对汉语文学和中国国情历史的了解都比auo深多了,评价文
学家也不会搞政治挂帅,更清楚鲁迅到底应该是个什么地位。
另外,红卫兵那么多人,里面总是有些很有脑子很有文笔的。他们就算不了解攻击对象
,也能够想办法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发动文字攻势。而auo没什么脑子也没什么文笔,
又不了解攻击对象,所以他也只能到处摘抄别人对鲁迅的评论。至于那些评论的意义,
我看他自己也弄不懂。
当然做人要时常自省,律己严,待人宽。比如我这么说auo,会不会也同样是类似红卫
兵的行径呢?但是毕竟世界上没人能钻到别人脑子里看个一清二楚,更不用说网上的陌
生人了。所以说,评论别人也只能从他已有的言论作品和常理常识出发去...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11672
3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从《一件小事》看鲁迅
————首先,了解别的人,别的事物,不一定自己也要是相同的人,有相同的心理活
动。这些理解可以是书本上学来的,也可以是在现实中观察分析出来的。所以鲁迅对他
人心理的理解并不支持鲁迅个人本质如何的论证。以文章中的讽刺对象的本质来套在文
章作者身上也并不一定成立。第一人称的批判文不应等同于作者自传。

先从大意说起,大家说看到的是鲁迅以“我”第一名称来讽刺广大人民的自私自利的性
质,表达社会沉沦,和人心的恶毒。这样的深刻,假如鲁迅本人没有这些本质,能写得
出这么深刻的文章吗?只不过鲁迅比一般民众更加不在乎所谓的“要脸”所以就将心里
活动清清楚楚写下来。鲁迅的明智之处就是以自嘲方式让读者以为是讽刺在不明和不暗
的意主让读者去猜测。假如,用第二人称,你,或者第三人称,他,看到的事情来写,
这样的说服力也就不强。
“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
比一天的看不起人。”这句话可以看得出他是在讽刺某种人,讽刺社会?讽刺人性?还
是讽刺以自己为代表的一些人?
M********c
发帖数: 11672
3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从《一件小事》看鲁迅
————其次,退一步说,假设鲁迅就是他文中说的那种人,在车夫的高尚面前认识到
了自己的愚昧。就如你说的,这种自己嘲笑自己的勇气也是难得的。因为有人连这种认
识或勇气都没有。

这一件小事,表面上看来说是小事,但是在鲁迅心中可是很大的一件事情,不过他刻意
把这描述成小事。大意上是说“我”第一人称的小市民心里,自私自利,胡乱以道德为
标准来判断对错是非常高尚的。看见妇人慢慢跌下就是“装”的么?车夫救人就是高尚
么?假如不救,被巡警捉到了会不会坐牢?车夫撞了人之后,去马上救人是应该的事情
,可是为啥以鲁迅为代表的“我”就觉的车夫是高尚呢?或者,也许是以鲁迅和那些代
表确实是从来就不高尚,当看到了这些高尚的行为就显得自己的渺小。说到底,这其实
就是潜意识里被社会定型了的攀比。车夫的高尚就会把“我”的心理想的过程变成一文
不值。车夫行为是高尚的,“我”就是愚昧。这种不明显的攀比惊讶,就如一个非常穷
的人进城看到了一栋高楼大厦, “哇”,一声一样。这个“我”最后用几块银子来买
回自己自私的心,想让自己好过一点罢了。这个“我”是鲁迅自己也是他要讽刺的人。
鲁迅有这种自己嘲笑自己的勇气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迅﹕族魂还是汉奸? zz
鲁迅说他的笔是一把枪? 然后毛泽东说枪杆子里出政权?
没有了政治性质,鲁迅的文章就没啥意义了。因为本身只有鲁迅被利用了当作政治的工
具,用了几十年了,现在来说不要从政治层面来说是不是正如一只鸭子被扒光了丢在池
塘里看还会不会游泳?
反映人性?从哪方面?他可以用势力的语言阴暗地说,大家都是愚昧的,然后激起追随
毛和他的人文章的人认为那种愤怒的咆哮,对啊。。然后呢?其实也是这样的。
解决方法呢?
其实简单说,鲁迅很多时候跟骂人一样,骂完了自己痛快了。。
鲁迅经常骂对手是狗的,你看看,现在这个版里还是有很多鲁迅残留下来的那种阴暗的
影子。。。
直到。。。。买买提存在。
f*****n
发帖数: 12752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迅对《无问西东》的讥贬
鲁迅和人打了一辈子,争的不过是一口民族气。要在当年极端落后的物质民生公民意识
社会自由度下唤醒麻木的人群,是不可避免要过激而被人讨厌的。优雅派和性灵派,以
及反正也能在伪政府找到工作或去海外当寓公的人,都不会是社会腐烂的直接受害者,
必然被鲁迅躺枪。现在评价鲁迅,要看到绝不宽恕之下独力奋斗的无奈和艰辛。有一种
人民公敌,是要自己先举身上祭坛就汤镬的
在各种人身攻击理念攻击之下,鲁迅主张的是一个大写的自强自立的民族和个人。不傲
内,不媚外。不狂妄,不自卑。从古至今,能为者寥寥。群体社会则更难达到这一点。
清华为美国减免部分庚子赔款所建,一直为美国培养了大量优质人才。若是不能正确认
识到创校以来代表的中国所受种种耻辱,恐怕很难立身立言立功立德
鲁迅的文章和理念已经超出了单纯观点上的争论,而进入社会学政治学的范畴。单纯讨
论被鲁迅骂的人作品如何有料观点是否正确已经毫无意义
H****r
发帖数: 16240
36
羊城晚报 作者:许子东
鲁迅说透了张艺谋
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金陵十三钗》画面惊艳,情节精彩,看完后又使人感到郁闷(艺术能使人郁闷是一种
成功)。但为什么郁闷呢?我已在“众议院”写了两篇短文,却觉得仍然词不达意。没
想到鲁迅在1925年《论睁了眼看》中的一段话,却早已道出我的观后感: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其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
,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
但有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
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
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几个烈女,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
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重点号为引者所加)
某日节目空隙(去广告时间),和文道比较胡适和鲁迅。他说早年喜欢胡适,现在更理解
鲁迅。我觉得,药方是胡适的好,病症是鲁迅看得透。
在同一篇杂文里,鲁迅又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
前途的灯光。……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2424
37
陈丹青:鲁迅后院的蜗牛zz
想起朱安,眼前就浮现一口井。那深深的院落,高高的围墙,阴晦的天气,一个又一个
孤寂的上午、下午,夜里颤抖的星星……无不使人联想起“心似枯井”这个词语。即使
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在那八道湾胡同或砖塔胡同,这口井仍一如既往地空旷,孤寂,几
乎令人害怕。
鲁迅反感朱安,有充分的理由。1906年,接到“母病速回”的电报,鲁迅匆匆
赶到家里,却一片张灯结彩,惊愕之余很快就明白了。他没有反对,甚至家里人给他戴
假辫子,也没有表示出特别的不快。他知道这个时候,一切反对都已于事无补。而朱安
,一个过于平凡的绍兴女人,矮小,瘦弱,狭长脸,突出的额,小脚,不但毫不漂亮,
连一般年轻女人的活力都几乎没有一点。虽然鲁迅不至于以貌取人,但我想当他看见母
亲给了他这样一个“礼物”时,总不免寒心。如果朱安漂亮一点,哪怕就是像胡适原配
江冬秀那样,对鲁迅可能也是个安慰。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当朋友向鲁迅打听成婚的
事,他自嘲地说:“是母亲娶媳妇,没有我的事。”婚后第二天晚上,他在母亲房里磨
蹭,不想回去睡觉,后来干脆躺在书房里。婚后第五天,就借口“不能荒废学业”,带
着二弟周作人去日本了。
H********g
发帖数: 43926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angCN (老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被秋瑾大骂,鲁迅吓的不敢吭声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1 17:31:05 2015, 美东)
看来老留和自费小留的斗争
由来已久啊
,奇怪的是,秋瑾竟然要对鲁迅刀兵相见,还要当众判处鲁迅死刑,这是为什么呢?起
因并不复杂,在如何抗议日本政府的问题上,留学生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作为自费
留学的秋瑾,主张集体回国,以示抗议;而官派留学的鲁迅、许寿裳等人,却极力反对
。官派的代表人物是胡汉民和汪精卫。
公推秋瑾为召集人,在留学生会馆召开陈天华追悼会。会上,秋瑾当众宣布,判处反对
集体回国的鲁迅和许寿裳等人死刑,还拔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刀大声喝道:“投降满虏,
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鲁迅听到秋瑾的大骂之后,吓得再也没有和同学们
辩论事情,躲的远远的。
b*****2
发帖数: 11103
39
说起“群星大乱斗”式的游戏,不得不提到1996年发行武侠RPG《金庸群侠传》,将金
庸先生笔下十四部武侠小说嵌套进同一时空,伴随着各色的武侠人物登场和武林事件的
发生,整款游戏可谓是惊喜不断。
而近日悄然登陆APP Store的国产独立塔防游戏《鲁迅群侠传》令人不自觉联想到《金
庸群侠传》。两款游戏都源于对文学创作领域的巨擘作品的改编,都展现了群星荟萃式
的大乱斗,《金庸群侠传》侧重于无名小辈的江湖成长历程,而《鲁迅群侠传》则是将
鲁迅先生笔下的经典人物汇聚一堂,“为了保卫鲁镇,离乡多年的阿Q、闰土不再沉默
,他们纷纷拿起刀箭,还招呼上赵太爷、藤野先生等乡贤一齐出马,誓要与那群可恶的
僵尸决一死战。”
这解构让不少玩家直呼“脑洞大开”。据该游戏的下载页面介绍,《鲁迅群侠传》是为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而打造的诚意之作 ,亦是“全球首款鲁迅小说主题游戏”。
实际上,除了游戏的设定颇为吸睛之外——当然也让人有一定程度的出戏,《鲁迅群侠
传》的玩法并无过人之处,甚至显得单调无趣,所谓的塔防玩法让人觉得“儿戏”,缺
乏激情和(继续玩下去的)动力,游戏的美术风格也只能用简陋来形容。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Joke版 - 鲁迅与胡适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ornucopiaX (VE  RI  TAS),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鲁迅与胡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5 16:20:07 2017, 美东)
【鲁讯与胡适有区别:鲁迅只找人性的毛病,从不找制度的毛病。胡适只找制度的毛病
,从不找中国人性的毛病。这就是区别。换哪国是丛林法则社会,人性也会被带坏的;
换哪国是平等社会,人性也会带好的,这个胡适比鲁迅明白,中国的问题其实是制度的
问题,表面上看是人性问题,胡适只找制度的毛病,鲁迅只找人性的问题。所以,鲁迅
是浅薄的,胡适是深远的。应该抛弃鲁迅的愚昧,迎接胡适的英明。---网友 苍海一su
G***o
发帖数: 5158
41
于我心有戚戚焉.不喜欢京剧.
============
鲁迅与梅兰芳除了1933年在上海共同出席过一次欢迎英国文豪萧伯纳的聚会外,并未有过
什么接触与交往。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举办的纪念鲁迅生辰和忌辰的活动中,作为中国
文联副主席的梅兰芳不仅从不讲话,而且很少出席,勉强来了,也往往是迟到和早退。一
代京剧大师对鲁迅如此的态度,这又是为什么呢?对于京剧,鲁迅小时候就不怎么喜欢。
他自1902年至1922年的20年间,总共看过两回京剧,而给他留下的印象无非是“咚咚咣咣
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一大班人乱打”,“两三个人互打”。到了五四时期,鲁
迅对京剧的偏见并没有改变,甚至不承认京剧是戏,认为它只是“玩把戏”的“百纳体”
,“毫无美学价值”。据郁达夫回忆:“在上海,我有一次谈到了茅盾、田汉诸君想改良
京剧,他(鲁迅)根本就不赞成。再如对于人们公认的京剧表演中的象征艺术,鲁迅就很不
以为然。他说:脸谱和手势,是代数,何尝是象征。除了白鼻梁表丑角,花脸表强人,执
鞭表骑马,推手表开门之外,哪里还有什么说不出、做不出的意义?” 如果鲁迅仅仅是
否定京剧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他对梅兰芳苛刻的
x*****u
发帖数: 3419
4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黄裳:鲁迅·刘半农·梅兰芳 z
鲁迅·刘半农·梅兰芳
作者:黄 裳读书 年8期 字数:3242 字体: 【大 中 小】
近得友人见告,北京某单位在整理旧存文献资料时发现了一套《梅兰芳歌曲谱》,
一函两册,真丝面料,红色书衣。装帧十分讲究,是萨空了旧藏物。扉页有刘复与鲁迅
手题。刘题是:“品论梨园艺事,当做考订北平社会旧史,不知君以为如何。半农”(
下有钤章)
鲁迅有题记三行:
天华·半农新作
迅自留
一九三十年上海
据我看,刘半农的手迹是无疑的真品,但没有上款,这中间透露了他与鲁迅之间的
关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微妙情况。至于鲁迅的三行手书,我看也是真迹。谨求教于广
大读者与鲁研界诸专家学者,以求证定。鲁迅对此书的观感是淡淡的,未加确切评价,
只说留作参考,而置天华于半农之前,视为学术性的“新作”,也多少透露了当时彼此
间的关系。两段短短的题记,传达了两位老朋友之间感情的微妙变化,是值得细细体味
的。
关于此书的出版及流传,刘曾复老先生有很好的回忆。
大约是一九二九年十月间,梅先生正式公布了赴美消息,当时李石曾在齐化门大街
世界社约请社会名流,为梅饯行……《梅兰芳歌曲谱》的编纂大概也在此时开始进行。
该书精选了梅兰芳十
x*****u
发帖数: 3419
4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鲁迅的诗z
鲁迅的诗
乐晓峰

(一)
鲁迅在文学领域中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被文学史
家所称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诗歌创作传统在鲁迅身上也自觉或不自觉
地显示出来。我们如果仔细读他留下的几十首诗歌,就会惊异地发现,他对传统诗歌内
在特征的把握是超人的。在他的诗里.人们多少可以找到屈原、杜甫等人的影子。但鲁
迅又远远地超越了古代诗人那种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用现代人的思维逻辑和价值法则
,大大地拓展了诗歌的向蕴。鲁迅无意于成为一个传人,可他确实算得上一位超尘拔俗
的歌手。他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人民深深的爱,以及自我献身
精神,使他的诗表现出独立的自我人格。而他的渊博的文化知识,开阔的精神视野,又
使他充满了透彻、深刻的艺术品味。这一切,构成了他诗歌世界独有的审美情韵,其艺
术价值,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无疑,鲁迅是一个具有浓厚诗人气质的人。他的个性沉郁、幽愤,刚硬,有着奔腾
不息的反抗品格。一个诗人的成长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里既有个体的心理因素,又
有后天的文化修养的影响。鲁迅早期家庭不幸所导致的他的内倾性格。以及后
j******n
发帖数: 21641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Reader
标 题: 我时常想起鲁迅,胡适与钱穆 -- 朱学勤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4 16:57:43 2010, 美东)
我时常想起鲁迅,胡适与钱穆
朱学勤
我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不太想得起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
对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感情上有过起伏。60年代至70年代是信奉,80年代则
是怀疑、疏离,甚至有些厌烦。80年代最后一年起,才明白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是鲁迅的
年代。
在片面信奉的年代所形成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无异于一场包办婚姻。除了意识形
态读物,你能够读够读到的另一种读物就是鲁迅,你对于20世纪上半叶的了解如果不满
于教科书的灌输,那就去读鲁迅全集后面的注解。由此产生的热爱,是盲目的热爱,没
有经过选择的热爱,与包办婚姻有什么两样?包办婚姻是不牢靠的,很容易被第三者插
足。80年代一来,有多少精神世界的新鲜第三者打将进来?由此产生包办婚姻破裂,出
现另一种选择,完全正常。
f**c
发帖数: 242
4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说说鲁迅
鲁迅,过去只能捧,不能说。因他被姜太公封为神。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头上有太多的红帽子。什么,伟大的旗帜,先锋等
等,凡是字典上可以用来褒扬的溢美之词,全都用上了。这就是政治的需要,斗争的需要。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其实他的几个得意门生,都没有好下场。象胡风,丁玲等,并没有沾上鲁迅一点光。即使先生健在,处境也好不到那里。有人早已给他定调:“要么闭嘴,要么坐牢”。以他的性格,闭嘴可能性不大,在秦城监狱把牢底坐穿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鲁迅,江南才子。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毫无异议的。
鲁迅的文字语言我不喜欢,半文半白,读起来嗑嗑绊绊。
鲁迅的性格我更不喜欢。他除了许广平,谁都看不惯。他没有一天不骂人,坏人骂,好人骂,与他八杆子打不到边的人,他也骂。比如,京剧名旦梅兰芳,根本没有惹他,他演他的戏,你写你的书,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多好?可是他偏要说:“梅兰芳之所以那么红,是因为男人把他当女人捧,女人把他当男人捧”。骂得好难听。
鲁迅,他大概一辈子都没有开心地笑过,整天一付愤世嫉俗的愁苦样子,其实,他自己就是祥林嫂。
他也和他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死得很早。
性格使然。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评价鲁迅有谁认真看过鲁迅全集的
鲁迅的评价现在有了变化,有了点两极分化,曾经在几十年前,那是首席第一文人,第
一作家,是思想家和革命家。
现在有点变了,鲁迅的很多文章都被赶下中学教材,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
大家心里都有杆称。
中学时,不是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因为文字读起来比较拗口,做考试的时候做的艰
难。
不过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挺好的。
大学后,有个寒假,没事做,就把鲁迅全集拿了出来看,那是很认真的一个一个字的看。
我发现,鲁迅先生的很多文字其实写的一般,可能是时代变了,读起来不是那么好,倒
是在中学课本上的那些文章确实不错,值得反复读。
当然还有相当部分 文字,是写的很好,造词造句上,都是很优美。那个寒假我就是这
样看鲁迅先生的文字,觉得好的,反复推敲,反复看。
还读出来,那比起在中学时候还认真,当然收获也不小。
这里想说的不是我的收获,而是我们评价一个人,需要去比较多的了解,只有比较多的
了解之后,才会有资格去评价一个人的好或者不好。
不然贸然评论,其实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偏差的。

发帖数: 1
47
鲁迅的文章是批判性比较强的,是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的产物。
有人形容说,鲁迅的文章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灯,这也得是先有个黑暗的社会才行,如
果放到现代,不知道鲁迅还能不能这样怒喷社会的黑暗面,毕竟现在人们生活相比那个
年代来说,已经幸福了不知道多少倍。
正是因为社会变了,所以鲁迅的文章是否还适合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课本里,就开始有争
议了。
毕竟孩子们是思维还没有定型的,你给孩子们什么思想,他们就会接受什么思想,如果
是成年人看鲁迅的作品,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孩子们看了,就不好说了,有可能会
无形之中就放大了社会中的阴暗面,以偏概全。
我至今还记得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等等文章,
批判性确实很强,《孔乙己》这简直就是超级讽刺的一篇文章,抨击当时的科举考试制
度,描写的大多是底层人士的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
而如今,我们的孩子,究竟还需要不需要看这样的文章,大学的语文课本加入一些是没
问题的,重点是中小学生的课本,还该不该加呢?
w********y
发帖数: 359
48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Re: 鲁迅?
鲁迅是我最欣赏的作家,不得不说几句。从生物的角度,各人各方面很大程度决定于基因
,包括性格。这个是由很多研究证明了的,虽然并不绝对。关于鲁迅活得不长,不知道有
多少是基因的缘故。但个人以为鲁迅的一个都不宽恕,和他少年时期经历的家庭变故,父
亲病重,人情冷暖有关。从少年时期,生活在孔乙已,阿Q中间的鲁迅用一双犀利的眼睛
观察社会。中医的荒诞让他立志学医,人民的麻木导致弃医从文,对于社会的阴暗面,人
的劣根性,鲁迅有着超乎寻常的深刻体会。能够磨出这样深刻尖利的文字,是需要很大能
量的。作为一个凡人,我认为他比大部分人强壮。如他自己所言,最不能抵挡的,就是从
后面射来的箭,一个他从来不设防的方向,朋友和亲人。一生郁郁寡欢,斗争,斗争,手
足也成为敌人。我想,如果他没有经历那么多阴暗,如果鲁迅从小就是个阳光少年的话,
也许结局不同。


放压力.其实这世界上绝大部分事情是过去就算了,你自己不记得,别人才没兴趣去记得.性
b*b
发帖数: 422
49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读王晓明之《鲁迅传》有感
读王晓明之《鲁迅传》有感
秦宇慧
终于将王晓明的《鲁迅传》读完,阅读经历了将
近半年的时间,由最初的欢喜赞叹,到现在的近
乎痛恨:在这样一本不算厚的书中,王怎能如此
地去剖析一个人的一生?这不是一本传记而是一
部心灵史,一个凡人的心灵史。王淹没了鲁迅的
“伟大”而全力剖析了他之所以面对人世如此态
度的心理动因,一切似乎只源于鲁迅的偏执乃至
变态,而这人世是否真的那般暗昧冷漠则很少置
评。
一个人面对世界近乎面对一面镜子,人生反照出
来的往往是他本人的态度。这一点我是承认的,
佛家也有此一说。“性格决定命运”,亦是说法
之一。然人生当中是否还有镜子背后的某种实质?
鲁迅被读了这许多年,说了这许多年,是否是因
为他道破了这实质的真相?说中了人们心中所思
所感及所未察?
真实是有力的。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世界的真实
还是只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
阅读中,我深痛地承认王对鲁迅的许多分析是入
情入理的,然而正是因此我才倍觉难堪与疼痛--
似乎他解剖的是我,所指的是我内心的隐密。这
种感受大约源自我对先生的敬重,即使读罢王的
全书,这敬重也未能稍减,反加了一分亲切与痛
惜。
我不懊悔读这本书,然而我想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