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鲁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那年,朱安等鲁迅已经等到50岁。等来的却是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的结婚照。朱安彻底绝望了,她说,“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办法了,我没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没用。”【阅读《民国女子》连载】
她叫朱安,如果不和鲁迅扯上关系,大概没有人会提及她。也许,她这一生过得是另一种生活,幸福、平淡,和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了此一生。但命运却让她选择了鲁迅,这个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作家。因此,她的一生跟着不平凡起来。
一年多来,我一直在搜集鲁迅的各种传记轶闻,每每看到关于朱安的文字描述,心内便会隐隐作疼。眼前浮出的画面,类似于小说《家春秋》:深宅大院里,一个穿着黑色夹袄的妇人,日日枯坐天井边,望眼欲穿地等待她的大先生归来,这一等,就是三十年。
那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母亲招回,说给他娶了媳妇,命他回来完婚。对于这桩婚事,鲁迅不大情愿,却也没有完全拒绝。一来,这是母亲给他的礼物;二来,他对这个未见面的女人多少有点期望。也就是说在他的心里有个最低的期望值,如果她能够达到,也许他会顺理成章地接受。
然而,新婚洞房夜,当他接开女方的盖头之后,马上放弃了心内
c***s
发帖数: 70028
2
鲁迅教科书作品选择争议不断 "战士思想"如何传承
9月6日,编剧刘毅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阿Q”是不少网友对语文课本的深刻回忆。
20多篇经典课文一列出来,既让网友开始怀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让网友唏嘘感慨,更有网友质疑,既然是“经典”,为何要撤?而本报记者从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编写人员处了解到,广东今年的语文教材也有改动,依然保留鲁迅作品,但是把《药》换成了《祝福》。
你还记得《药》中的“血馒头”吗?
遭遇“大撤退”:网友为鲁迅叫屈
很多网友认为,删除大量经典作品无论对于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不利。一位叫做“阴谋小集团”的网友为鲁迅“叫屈”:“为什么鲁迅先生被踢掉这么多好的文章,从小他的文章就是重点学习的内容,现在突然来个大转弯,真的是对学生好吗?”
一位叫“末小瓶”的网友愤愤地表示:“为什么《药》会被踢出来?!当年它带给我的震撼是相当大
c***s
发帖数: 70028
3
图为:周海婴夫妇参加鲁迅纪念活动
今年的9月25日是鲁迅先生129周年诞辰。谈及鲁迅,人们除了想到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之外,他的家事也一直是令人瞩目的焦点。儿子周海婴初诞时,五十得子的鲁迅兴奋不已,家中来了客人,海婴即便是睡着了,他也要抱出来,供朋友们欣赏赞美一番。如今,鲁迅的这位独子海婴已经是82岁的老人了,膝下有三子一女――周令飞、周亦斐、周令一、周宁,还有了两个孙子、两个孙女,还有一对双胞胎外孙女,热闹非凡。
儿子周海婴:夹紧尾巴做人,时刻注意影响
做鲁迅的后代不容易,周海婴深有体会。1948年,他同母亲许广平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取道香港,与郭沫若等人一同乘船奔赴东北“光明区域”(郭沫若语),一路上发生了许多尴尬苦恼事。
先是添置冬衣时买错了行头,组织上发了一笔钱用于购置冬装,海婴给自己买了一身形似美军战俘的旧军衣,给母亲买了件皮大衣,穿上去颇似国民党官太太,到了“光明区域”别扭无比,许先生只得另做大衣,将这件皮衣捐出去做电影道具。
到沈阳后,母亲一再叮嘱时年19岁的海婴“夹紧尾巴做人”。东北书店补上一笔鲁迅著作版税,母子俩坚辞难拒,海婴将这笔款子兑换成50两黄金,打算捐献
c***s
发帖数: 70028
4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遗容。
1936年10月21日《申报》等报刊刊登讣告:鲁迅(周树人)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病卒于上海寓所,即日移置万国殡仪馆,由20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21日上9时至下2时为各界人士瞻仰遗容和礼祭的时间,21日下午3时入殓,22日下午2时在虹桥万国公墓下葬。依先生的遗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除祭奠及表示哀掉的挽辞花圈以外,谢绝一切金钱赠送,谨此讣告。
鲁迅治丧委员会: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内山完造、A?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萧三。
1936年10月,鲁迅灵堂。(大照片即“标准照”,小照片沙飞摄周海婴存)
1936年10月22日,鲁迅的灵柩下葬时,仍有多位作家亲手扶棺,放入墓穴。
1936年10月22日,章乃器在鲁迅墓地发表演说。左起:萧军、姚克、章乃器、沈钧儒、邹韬奋;前排右起:许广平、周海婴。
鲁迅先生丧仪
i***s
发帖数: 39120
5
开学了,郑州市中小学生逐步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不过,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
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课文
更换9篇,改动1篇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30篇课文,有9篇被更换,一篇文章有改动。
删掉的课文:
沈复的《童趣》
流沙河的《理想》
《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
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梁衡的《夏感》
蒲松龄的《山市》
鲁迅的《风筝》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新增的文章: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魏巍的《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
马及时的《王几何》
贾平凹的《风雨》
选自《礼记》的《虽有嘉肴》
纪昀的《河中石兽》
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改动的文章:
《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略有变化。
结构
单元顺序大调整
“没有《风筝》了,学起来就简单多了。”八年级学生王...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鲁迅和刘晓波都骂了汉字
刘晓波和鲁迅的不同在于:
鲁迅时代,看到英文打字机放在书包里,中文打字机跟个房间似的,很容易就产生这种
想法。
刘晓波写汉字”操蛋“汉族”操蛋“是用电脑敲的
刘晓波受到鲁迅启发,却忘记了时代不同了
发信人: arthir (阿瑟~不懂),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习近平明确指示不让刘晓波出国治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5 04:52:58 2017, 美东)
    这个不过是拾 鲁迅“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牙慧。
1934年8月,鲁迅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
,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
,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1934年12月,鲁迅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进而表示:“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
…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
只有自己死。”
鲁迅临逝世(1936年10月)“答救亡情报访员”时,更坚决地说:“汉字不灭,中...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81
7
核心提示: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阿Q正传》、《
纪念刘和珍
君》等多篇作品被删除,广东版则将《药》换成《祝福》。而巴金反思文革的文章和余
华的小说等被
新选为课文。
大洋网-广州日报9月8日报道 9月6日,编剧刘毅在其微博上发帖称,“开学了,各地
教材大换
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
正传》、《记念刘
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
的扁担》等。
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20多篇经典课文一列出来,既让网友开始怀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让网友唏嘘感慨,
更有网友质
疑,既然是“经典”,为何要撤?而本报记者从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编写人员处了
解到,广东今年
的语文教材也有改动,依然保留鲁迅作品,但是把《药》换成了《祝福》。
遭遇“大撤退”
网友为鲁迅叫屈
很多网友认为,删除大量经典作品无论对于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不利。一位叫做“
阴谋小集团”的
网友为鲁迅“叫屈”:“为什么鲁迅先生被踢掉这么多好的文章,从小他的文章就是重
b*****d
发帖数: 61690
8
北大教授谈教材增减名家文章:鲁迅部分作品太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1日02:26 郑州晚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对包括鲁迅多篇文章在内的名篇进行了调整,这引起一
些读者的质疑。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执行主编温儒
敏近日解释说,这是课程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适应现在中学生的需要。
温儒敏说,“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其实是2004年出版的,已经用了5年,不是
某些报道所说的新学年又有新变动。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由原来3学年改为1.25学年,总课量减少,课文篇目自然也减少,鲁迅的作品由
原来5篇调整为2篇。准确地说,鲁迅作品在必修课中减少了,但在选修课中又增加了《
未有天才之前》《鲁迅论读书》等。
温儒敏表示,新语文课本对名家作品的增减主要考虑其是否适合现在中学生,考虑
语文性。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可能太深了,他们读起来不容易
懂。此次新增加另外一些名家作品,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等,就比较适合现在中学
生阅读。这不能说是“鲁迅大撤退”,其实在选修课教材中又专门选
t******r
发帖数: 8600
9
拿韩寒先生和鲁迅比,是对韩寒的一种侮辱.
xue文xue医 is not the key. 韩寒不是汉奸,鲁迅是.

,在目睹国人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后,弃医从文。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
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
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
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连花拳绣腿都算不上,跳梁小丑尔。不能不说,韩寒的成名选在了最好的时间,适逢国
内推行素质教育,网络媒体爆炸的年代,韩寒应运而生。与李承鹏,五岳散人之流臭味
相投。
s*********1
发帖数: 1166
10
第七,具体说来,如果说出十篇鲁迅最重要的文章,《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
题》这篇文章应该能够入选,就此一篇中,鲁迅有言:“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统一
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那理由就因为我不但
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个中国人,所以这政策在我是认为非常正确的,我加入这统一战
线,自然,我所使用的仍是一枝笔,所做的事仍是写文章,译书,等到这枝笔没有用了
,我可自己相信,用起别的武器来,决不会在徐懋庸等辈之下!其次,我对于文艺界统
一战线的态度。我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 派别的文学家在抗日的口号之下统一起来的
主张。”“文艺家在抗日问题上的联合是无条件的,只要他不是汉奸,愿意或赞成抗日
,则不论叫哥哥妹妹,之乎者也,或鸳鸯蝴蝶 都无妨。但在文学问题上我们仍可以互
相批判。这个作者又引例了法国的人民阵线,然而我以为这又是作者忘记了国度,因为
我们的抗日人民统一战线是比法国的人民阵线还要广泛得多的。”“在抗日战线上是任
何抗日力量都应当欢迎的,同时在文学上也应当容许各人提出新的意见来讨论,“标新
立异”也并不可怕。”
第八,鲁迅不是没有抗日的言论,不但有,而且...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2526
11
别人污蔑鲁迅是拿了苏联的钱才为左派说话的,他完全可以去法庭告人家诽谤吧?因为
别人很难拿出证据来证明鲁迅真的拿了卢布。不过真的告上法院也就说明鲁迅认怂了,
鲁迅会选择更好的方法,反骂对方是帝国主义的乏走狗。
俗话说,打人没好手,骂人没好口,因为文人之间争论本身就是互相泼狗血,不走下三
路就行。骂人骂不过了,去法院告人家诽谤本身就是认怂了。就像两个小霸王同学打架
,同学B被A达哭了,B告到了老师哪里,虽然A会被老师骂,体罚,但B也就是怂了,再
也不能称王称霸了。
其实方舟子更像鲁迅,两者吃相都不好,都睚眦必报,咬住不放,从不认错。
韩寒既然选择了打官司,打赢打输都不要再说学鲁迅了,你什么时候看到鲁迅向自己冷
嘲热讽的政府寻求司法保护的了?
w****y
发帖数: 2952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鲁迅先生是真金不怕火炼
对比号称鲁迅转世灵童的那位,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也被说成抄日本人的。人家鲁迅是
靠写文章反击,不会撒娇,告官。
1926年,陈西滢写《致志摩》一文攻击鲁迅:“他常常挖苦别人抄袭。……可是他自己
的《中国小说史略》却就是根据日本人鹽谷溫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
一部分。其实拿人家的著述做你自己的蓝本,本可以原谅,只要你书中有那样的声明。
可是鲁迅先生就没有那样的声明。”[1]。鲁迅在《不是信》中说道:“这“流言”早
听到过了;后来见于《闲话》,说是“整大本的摽窃”,但不直指我,而同时有些人的
口头上,却相传是指我的《中国小说史略》。我相信陈源教授是一定会干这样勾当的。
但他既不指名,我也就只回敬他一通骂街,这可实在不止“侵犯了他一言半语”。这回
说出来了;我的“以小人之心”也没有猜错了“君子之腹”。但那罪名却改为“做你自
己的蓝本”了,比先前轻得多,仿佛比自谦为“一言半语”的“冷箭”钝了一点似的。
盐谷氏的书,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据它的
,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图》,也是根据它的,但不过是大意,次序
和意见就很不同……自然,大...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1059
13
不学无术就不用说了,随便找篇鲁迅的文章读读就知道啥叫错字啥叫病句,啥叫日本话
了。
这里重点说说鲁迅的日本性变态。限于篇幅,仅举三个小例子。
变态之一:鲁迅在八道湾买了所大宅子,把母亲兄弟借来同住,没多久却被赶出去了。
愿因是偷看兄弟媳妇洗澡。而这个兄弟媳妇不是外人,是鲁迅在日本上学时同居半年多
的一个一个日本女人,玩腻了介绍给自己弟弟。然后又偷看她洗澡。真搞不懂他什么心
理,他啥没见过?还这么好奇。
变态之二:鲁迅跟许广平调情的信里互称“小刺猬”。代表彼此喜欢一种特殊性行为模
式。太黄了,这里不便说。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google
变态之三: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的回忆录里说他小时候在上海住,父母(鲁迅和许广平)
白天就在他面前裸体行走,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就熟悉成年男女的身体。不知道一个小男
孩熟悉自己父母的身体有啥用
Y****N
发帖数: 8694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ronmans (钢铁侠),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被秋瑾大骂,鲁迅吓的不敢吭声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1 03:23:42 2015, 美东)
秋瑾和鲁迅都是浙江绍兴人,到了日本异国他乡,老乡的关系本应该让他们走得更近,奇怪的是,秋瑾竟然要对鲁迅刀兵相见,还要当众判处鲁迅死刑,这是为什么呢?起因并不复杂,在如何抗议日本政府的问题上,留学生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作为自费留学的秋瑾,主张集体回国,以示抗议;而官派留学的鲁迅、许寿裳等人,却极力反对。官派的代表人物是胡汉民和汪精卫。
留日英豪陈天华,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而蹈海自杀。留学生们公推秋瑾为召集人,在留学生会馆召开陈天华追悼会。会上,秋瑾当众宣布,判处反对集体回国的鲁迅和许寿裳等人死刑,还拔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刀大声喝道:“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鲁迅听到秋瑾的大骂之后,吓得再也没有和同学们辩论事情,躲的远远的。
w****y
发帖数: 2952
15
这篇鲁迅日记里面解释得很清楚了。当天早上,周海婴咳嗽,鲁迅夫妻两个带周海婴看
病。晚上郁达夫来上海,请几个朋友吃饭,但只有鲁迅去了,因为许广平要照顾儿子。
晚上回来就写了这首自嘈。
当时鲁迅正在和创造社的对骂在,创造社五大老除了郁达夫外,其余四个都上阵和鲁迅
骂战。那句著名的骂鲁迅“文艺战线的封建余孽”就是郭沫若那时写的。可想而知,郁
达夫要趁这个机会,调庭两边。
所以鲁迅回到家里,看到生病的儿子,有感而发。不管你们怎么骂我,我还是给我儿子
当牛做马。千夫指,孺子牛把它说成面对国民党迫害,给人民做牛,那是产党的演绎,
已经不符合自嘲这个题目的意思了。而且创造社还是左派团体。
c*********d
发帖数: 9770
16
暖报
这里有最令人感动的生活故事,最启迪心灵的生活智慧,最富有情趣的生活发现。——
到这里坐坐,喝杯茶,暖暖心,也许你的人生就此改变!
鲁迅这篇1918年的文章,却好像是2018年才写的。现在的爱国愤青和100年前真是一模
一样,被鲁迅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除精神病学上的夸大狂外,这种自大的人
,大抵有几分天才——照Nordau(诺尔道,匈牙利政治家、作家)等说,也可说就是几
分狂气,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
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
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
运!
“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
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
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 阅读全帖
r**********8
发帖数: 52
17
居然有人在这里问,教育部删减鲁迅的文章是不是因为过时了,真是让我无语。。。。
特贴一下转载
【转载】鲁迅滚蛋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
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
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
;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
,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
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
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
f*****e
发帖数: 939
18
鲁迅滚蛋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了!
作者:萧让 文章发于:人民网 点击数:2245 更新时间:2009-8-18
顶 热 荐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
鲁迅滚蛋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了
萧让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
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
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
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
f*****e
发帖数: 939
19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鲁迅如今滚蛋皆因笔下人物复活
鲁迅如今滚蛋皆因笔下人物复活
信源:萧让博客|编辑:2009-09-07|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
。看起来,在近几年对鲁迅的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
似乎该是时候了。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
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 了;不仅
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
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
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
狗”,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
f**z
发帖数: 186
20
他被鲁迅推为“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1905年9月15日出生于直隶省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一个败落的盐商之家,原名冯承植,字君培。幼年失母的他性格内向,敏感好学。
1921年秋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德文。此时新文学已进入稳步发
展的时期,新文学社团层出不穷。
1923年5月,冯至在《创造季刊》上发表《绿衣人》等诗作
而引人注目,应邀加入了浅草社,在该社的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作,同时结识了一批爱
好新文学的青年同道,在文艺思想上受鲁迅、张定璜影响较大。1925年夏,浅草社陷于
停顿,冯至与好友杨晦、陈炜谟、陈翔鹤等发起沉钟社,成为该社的代表诗人。
这一时期,年轻的冯至贡献出了《我是一条小河》《蛇》等
传诵至今的抒情名篇。这些抒情幽婉、想象独特、音韵和谐的爱情诗,给人清新别致的
美感。
在1923年至1926年间即他18岁到21岁的时候,还接连奉献了
四篇相当成功的叙事长诗——《吹箫人的故事》《帷幔》《蚕马》《寺门之前》。前三
篇“取材于本国民间故事和古代传说,内容是民族的,但形式和风格却类似西方的叙事
谣曲。”(冯至:《外来的养分》)
《寺门...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21
[摘要]一个人一生坚持一些长久的根本性的东西,实所不易。梁实秋坚持的正是文学长
久所在、民族长久所在,而我们起码应该在“什么是长久而根本所在”上多一些常识。
梁实秋与夫人韩菁清(图片来自中新网)
一个人一生坚持一些长久的根本性的东西,实所不易。梁实秋坚持的正是文学长久所在
、民族长久所在,而我们起码应该在“什么是长久而根本所在”上多一些常识。
前不久,评审学校的教改项目,看到外国语学院举全院之力创办“梁实秋班”的计划。从
“劣迹斑斑的走狗文人”到令人仰慕的文化品牌,恍如隔世,但梁实秋真的为大家所熟知
了吗?我就说说鲜为人知的梁实秋吧。
1960年9月的《自由中国》事件曾震动台湾。《自由中国》创办于1949年9月,主持人为
国民党资深人士雷震,编辑委员中有台湾教育部长杭立武,学者毛子水、殷海光等,书生
论政,批评现实制度,督促政府实行民主自由。尖锐的批评最终不为当局所容,雷震等四
人锒铛入狱。《自由中国》被查封后,杂志同仁受连累,当时编委中唯一的女性、负责文
艺栏的聂华苓(后来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也陷入困境,以往一些熟人纷纷避而远
之。就在这种被孤立的时候,梁实秋却不时请她去家里做... 阅读全帖
x**8
发帖数: 1165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深刻吗?
你太扯了,你大概从来没正经看过鲁迅。鲁迅啥时候说过要批判国民性来着?还不是头
脑简单的人瞎归纳的,鲁迅凭啥要替你们批判国民性,还必须完整深刻不偏激,欠你们
的吗?
鲁迅的伟大就在他不温良恭俭让,不在乎偏激不偏激,站着尿尿,不夹了逼做文章,中
国两千年以来,没这么说话的,也没有一篇这样的文章,历史上上次出现和鲁迅意气相
投的,还是魏晋南北朝人物。看看鲁迅的魏晋风格和药与酒的关系吧,要是连这个都没
听说过,还是不要谈鲁迅了。
x*****i
发帖数: 1329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迅谈读书
解读
——钱理群《“希望是在于将来的”》
鲁迅首先区分了“职业的读书”与“嗜好的读书”,而他主要讨论与提倡的是后者
。……
他打了一个很独特的比方……
我甚至认为这是一个经典比喻,是道破了读书的真谛的:读书本质上就是一种“游
戏”,它的魅力就在“超越了功利”目的的“深厚的趣味”。真正的读书,不仅在读“
书”,而在“读”中所达到的“境界”,只要进去了,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因此,鲁迅提倡一种“随便翻翻”式的阅读……“随便翻翻”的另一层意思就是“
读闲书”,什么书都读,“开卷有益”就是。……鲁迅由此而提出“比较的阅读法”:
“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法子”,“我看现在的青年的常
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
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所谓“真金”,就是原著,特别是经典作家的
原著,一读经典原著,就知道许多所谓“注经”之作是如何荒谬了。
这也是鲁迅的经验之谈。鲁迅是学医出身,转而从文,他的知识结构中体现着一种
文、理的交融。他在年轻时候就对文学与科学都同样有着深刻的理解,这就为他以后的
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视野...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592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迅先生越来越悲伤和悲惨了
你自己代表“更多人”? 谁都看得出问题,他对中国人嘲讽挖苦,提出过解决问题的方
案么? 被鲁迅嘲笑的胡适说,少谈些主义,多谈些问题。就是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不
折腾的老版本。鲁迅提出过什么解决办法么?
抗日战争中,鲁迅发表过支持抗战,谴责日本人的慈悲的文章么? 爱因斯坦说,解决
问题需要比提出问题更高的思维层次。鲁迅的层次就是那样的。
鲁迅笔下的刻薄寡恩中国人,其实只是江浙人而已。原来读鲁迅,觉得很奇怪,认识的
人不是这样的啊。后来见过江浙人多了,才知道原来鲁迅是有道理的。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迅和胡适
在写需要提交的文的时候查到的一些小故事,想分享给大家。可能说的也不好,还请版
面上知识渊博的朋友们给补充一下【主要我也方便嘿嘿嘿的补充在我的作业里】
都说不是一类的作者,鲁迅更加野性比较编外,有些修辞和说法都非常的贫民也民间,
这些都说明鲁迅更喜欢游走于社会底层,虽然都是文人墨客但依旧有自己的贫民风格,
后被共产党使用,在文化的建设上有突出的贡献。胡适走了当时的那种中产阶级的文人
墨客的感觉和政府走的很近。那段历史我现在还没看完。记得是胡适和蒋介石走的更近
,想要的是那种变法和改革,但是没能成就自我也没能改革成果的那种。
不过就资料上说鲁迅对胡适这种“走狗”意识非常唾弃,而胡适虽然身居要职,但还是
不能伸张自己的主义只是保持了自己的人格独立而已。有些论调里说鲁迅抨击胡适就是
因为胡适这种想从政的和八股那些人一样。而胡适则叹息鲁迅走红色左翼,不肯为了现
在的社会救苦救难。而鲁迅认为现在不是个好时候。这是一个需要蜕变的社会,不需要
为了留存现在这一点点的安稳就放弃彻底革新的可能。
其实胡适的文章我个人觉得更加有理有据,说的也很明确。不知道受的是什么的启发,
有些东西方方面面的形容的很现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迅其实被“高估”了
鲁迅其实被“高估”了。当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当作“图腾”高高挂起风干,如何不被高
估呢?只是这种“高估”,反而倒妨碍了对鲁迅正确地欣赏。当人们忙着搞偶像崇拜,
忙着把周先生抬进庙里陪孔子吃冷猪肉,还会有什么心思去欣赏他字里行间的美?
所以,鲁迅被“神化”和被“窄化”是一个铜元的两面,很难被分开讨论。鲁迅被请出
教科书,我个人认为是件好事。他的文章本不是作“启蒙教育”用的,放进课本作甚?
让懂得欣赏他的人去欣赏,才能避免误读,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出来。
小时候最恨鲁迅,一看到鲁迅就知道后面肯定是“要求背诵全文”,长大后有次随便翻
了翻《朝花夕拾》,突然就被打动了,他在我心里再也不是那个盖着“民族魂”红旗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wh
发帖数: 141625
2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迅对《无问西东》的讥贬
鲁迅对很多文人不讥贬。他对新月派、现代评论派嘲讽多,拍徐志摩、梁实秋等人的电
影,肯定能找到鲁迅的很多嘲点。鲁迅对泰戈尔访华之嘲,主要也是嘲徐志摩之流。这
倒不是细枝末节、零零碎碎的嘲,鲁迅对自恋、肉麻、吹捧等作风有持续强烈的反感,
对泰戈尔访华有多次论述,熟悉鲁迅文章的人大都知道。
你对考证研究没兴趣,我有兴趣。所以我想找找鲁迅对泰戈尔的所有论述,看看他有哪
些看法。考证部分不是影评,只是罗列资料,不是都与电影有关。我也没有什么先入为
主的观点需要考据支持,每一条考据都有上下文,你有不同见解尽可以提出。
既然无问西东用泰戈尔访华作为20年代时段的主要事件,编导在无逻辑的吹捧之外还歪
解历史,那么我在引用鲁迅的评价上加上我的分析和看法,在我看来很自然。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鲁迅先生与我不得不说的故事(1)
鲁迅先生大家都不陌生,或多或少的听过一些,我也有幸拜读他的一些文章,今天就说
说我怎么认识他的。当然我只是从他的书中看见了他,本人不是一个百年以上的妖怪,
开个玩笑。文章写的目的,只是想让跟多的人知道鲁迅先生的三观,以及我认识的鲁迅
先生。并且片面的了解那段动荡的历史。
鲁迅先生的三观,是自我出身以来除了国家等(此处省略若干字)最正的,郑重说明这
里的字的所有解释权都在作者的手里,请不要误解!也不要用于商业用途。当然本人除
外。开心了,有点钱,出个书,嘿嘿!(农村老大爷傻笑),写的文章也是博君一乐,
不存在针对谁谁,不接受就请手动拜拜。这个是一个系列有兴趣的可以追下去,(坏笑
)不定期,话题转回来。
写的是《坟》等鲁迅先生的著作给我及自身经历的感受。问下大家看过吗?有什么喜欢
的?感触颇深的话?请留言,看见回复。
我是在小学某片课本上认识的鲁迅先生。当时小什么不懂,会什么?会思考什么?只是
留下一些印象,连文章是什么都不记得了,只知道他弃医从文,是个爱国的人,然后…
…没了。渐渐的我长大了了解的事也不多,看法什么的可能懂了点,初中必读《朝花夕
拾》,买了一套,什么初中必读书系列?结果我...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645
29
提醒大家: 有的父母是自私的, 并非为孩子着想!!!!!!
那年,朱安等鲁迅已经等到50岁。等来的却是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的结婚照。朱安彻底
绝望了,她说,“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
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办法了,我没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没用。”
她叫朱安,如果不和鲁迅扯上关系,大概没有人会提及她。也许,她这一生过得是
另一种生活,幸福、平淡,和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了此一生。但命运却让她选择了鲁迅
,这个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作家。因此,她的一生跟着不平凡起来。
一年多来,我一直在搜集鲁迅的各种传记轶闻,每每看到关于朱安的文字描述,心
内便会隐隐作疼。眼前浮出的画面,类似于小说《家春秋》:深宅大院里,一个穿着黑
色夹袄的妇人,日日枯坐天井边,望眼欲穿地等待她的大先生归来,这一等,就是三十
年。
那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母亲招回,说给他娶了媳妇,命他回来完婚。对于这桩
婚事,鲁迅不大情愿,却也没有完全拒绝。一来,这是母亲给他的礼物;二来,他对这
个未见面的女人多少有点期望。也就是说在他的心里有个最低的期望值,如果她能够达
到,也许他会顺理成章地接受。
r*s
发帖数: 2555
30
来自主题: Joke版 - 林语堂与鲁迅
林语堂与鲁迅,两人一度志同道合。1925年,主持《语丝》周刊时,鲁迅曾两次主动给
林语堂去信约稿,林语堂随即成了《语丝》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不过鲁迅和林语堂却因
一床蚊帐,逐渐心生隔阂。两人曾同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附近,一次鲁迅不小心把
烟头扔在了林语堂的帐门下,把林语堂的蚊帐烧掉了一角,林语堂心里十分不悦,厉声
责怪了鲁迅。鲁迅觉得林语堂小题大做,因一床蚊帐发这么大火,未免太伤人了,于是
回敬说一床蚊帐不过五块钱,烧了又怎么样,两人就这样争吵了起来。
后来,在一个饭局上,几个广东籍作家兀自讲粤语,林语堂则故意讲一口流利的洋泾滨
英语逗趣。鲁迅听了,极为不满地说:“你是什么东西!难道想用英语来压中国的同胞
吗?”弄得林语堂很尴尬,甚是无趣。此后,两人终至分道扬镳。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Joke版 - 鲁迅不姓周姓撸
看到菌板有帖子说,他妈的鲁迅竟然不行周。
说看到司法考试的题目,真是不知道说难还是说这是诡辩。
反正我是看的头晕。
其中一个题目是这样的,鲁迅姓周。
这句话对吗。
答案是这句话是错的,因为鲁迅有很多个,只有大文豪那个鲁迅才姓周。
无语,这就是司法考试,反正我是没搞懂,这很像脑袋急转弯呀。
这个当然是不能姓周,鲁迅姓周就叫周迅了。所以鲁迅只能姓撸。
其实看到这个答案,虽然知道鲁迅是不能姓周的,可是没想到是这样的理由,只能说,
在法庭上,语言逻辑是很重要的。
说去名字,
想起曾经还有一个很搞笑的名字,具体时间忘了,是一个网友起的,叫鲁智深熬不对,
叫撸之深。
当时看到这家伙就想笑,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那时候还是大一的学生。

发帖数: 1
32
来自主题: Joke版 - 鲁迅与胡适 (转载)
菌斑小蒙古的眼光直逼鲁迅啊,可是,最多只能当个码工。。。他还能蹦跶到哪里去呢
。。。
鲁迅作为一个医生,他的医术高吗?能经得起同行评估吗?peer review?
鲁迅都不如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那个王启明。。。。。
我不喜欢鲁迅。。因为看到鲁迅,我感到的都是痛苦。。。
我喜欢为了爱而梦一生。。人生活得那么清楚干啥?把话说得那么透干嘛?
活着就是信仰,活着就是胜利。。。这个难道没有智慧吗?
我草泥马的鲁迅,你提出救国方案了吗? 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到处抱怨到处揭穿事实
,这个算啥?很牛逼吗?别人都是傻瓜吗?
换到今天的美国,鲁迅应该看心理医生。。。精神病一个!! 操!

su
C********g
发帖数: 9656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鲁迅之子周海婴逝世 曾称靠自己去赢得社会承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7 10:15:34 2011, 美东)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07/5599520_0.shtm
2011年04月07日 1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发 李京生 摄
中新社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马海燕)鲁迅、许广平之子周海婴今日凌晨5时36分在北京
逝世,享年81岁。
周海婴曾任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
人大代表,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系中国共产党党员。
周海婴于1929年9月27日出生于上海,名字即由父亲取自“生于上海”的意思。鲁迅在
遗嘱中“希望后代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这一教诲始终贯穿于周海婴的一生。1952年
周海婴考入北大物理系,最终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他曾担任过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一
直从事广播电视规...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759
3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永远的鲁迅,永远的王朔
永远的鲁迅,永远的王朔
刘绪义
王朔一直图谋鲁迅,这不,王朔终于如愿了,他的洋洋宏论《我看鲁
迅》一
文总算出来了,而且发在《收获》上。这事说来很平常,但也有点奇
。奇就
奇在大书“巴金主编”的《收获》竟然也会发王朔这样的文字!二十
年前
(1981)巴金写《怀念鲁迅先生》是写得至情至性的,不想二十年弹
指一挥,
风向标也变了。
但是,即使发了这样的文字,鲁迅永远是鲁迅,王朔也永远只能是王
朔。
王朔的文风历来不好,大家公认的,正如一个阿飞长年以下三烂的形
象出现
在公众面前,突然有一天,阿飞看见邻居家小孩溺水了,而阿飞自己
又不会
游泳,只得大叫救命,但没人信他;后来,阿飞自己也是这么淹死的

王朔就是这种人,他也许想幽默一下,以轻松来化解严肃沉重的话题
,但一
下笔就收不拢,只得信马由缰。
王朔看鲁迅不上眼,这很自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两个截然相反
的人物。
但我从没见一个人做出一幅刻意看另一个人不顺眼的样子来。王朔年
青时受
《艳阳天》的薰陶太深之故,喜欢戏剧性和传奇性,这种人是很适合
回到文
革的时光隧道中去的。
拿《艳阳天》来跟鲁迅小说比,这就好比拿一件赝品比古董,除了不
f**n
发帖数: 401
3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转载] 关于鲁迅 by 梁实秋
这片文章好象很有名,讨论与鲁迅有关论战的文章都会引用。
不过LIANG的逻辑好象有问题。
梁在文中处处摆出一副文学批评中neutral的姿态,同时处处把鲁迅当作一个“文学家”
来研究。这难道是对的吗?鲁迅是靠文字讨生活的人(至少在他生命中的后半段),但恐
怕并不愿意其他的人给他戴这样一顶高帽子或者说是紧箍咒吧?诚然鲁迅的杂感很难算
是梁以为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所以梁认为无足观。梁的这部分逻辑没有问题。不过
这就好象大家批毛泽东的毛笔字不算书法,先假定毛泽东自己认为自己的字是书法(毛是
否以为自己的字是书法还有待商榷),然后证明毛的书无足观。两种批评是同一个trick.
鲁迅本无按梁的规则出牌的必要。
梁精心地绕了一个大弯子,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这倒是梁常用的逻辑或者说是这一
类阵营中人的传家法宝。
实际上,鲁迅的论战文章当然不能算作所谓的纯文学,更多的带有报纸社评和辩讼的意
味。梁说了半天就是想说明自己对这类文字属于文学的否定态度,或者说对这类文字的
反感。这又是一件没有意义的工作。看鲁迅之外其他人如周作人,朱自清等可能可以被
梁认为是“文学家”的人关于民国时期政治事件的文章(如3
S*****g
发帖数: 77
3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接受鲁迅
鲁迅的“语录”在过去和现在不断地被人利用作打人的棍子, 虽然我想这种现象显然
不是鲁迅的本意 -- 以鲁迅思想的深沉宽广,令他很难会去绝对的爱或恨,否定或肯定
某种东西。越是语言犀利一针见血的人,其思想中的不确定性往往更大。 但遗憾的是,
他在作品中却不断地使用了极端的,暴力性的语言,因而给人以可乘之机。 有人为先生
报不平,认为这是鲁迅的悲哀;我却固执地认为,这是鲁迅本人之过。
以鲁迅的识见,应该意识到这些有意和无意的误读的可能性。剩下的我就不想再说了,
怕侮辱到人格。
反观胡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勇气和付出,在民国初与各色遗老遗少的文战,其激
烈程度,遇到的阻力远大于鲁迅与某些个人之间的恩怨意气之争,但胡适的语言很少会
给人当杀人武器使。 这种巨大反差,放纵与克制,耐人寻味。
当然,我并未系统读过二位先生的所有著作,只是偶感而已, 非常主观的个人感受和
反省。

发帖数: 1
37
鲁迅胡诌不读古书,十足愚民政策,离经叛道,倒行逆施,舍是取非,故自杀者浑然不觉其非,反而视死如归,虽死犹生,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亲痛仇快,鲁迅胡适之流无乃致人死地,杀人不见血,血债累累乎?非圣者无法,血的教训,惨绝人寰也!孔孟之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血证如山,鲁迅堪称反面教员,牛鬼蛇神,一丝不挂者也!
故不能不郑重警告地方政府勿赔偿,盖自杀乃教唆犯鲁迅罪魁祸首,学校官府统统毫无责任可言,否则无异于无理取闹者受重赏,岂非滋生乱民,养虎遗患?且蒙做贼心虚、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之讥,授人以柄,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窃为不取也!
鲁迅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脱离了那个举国麻木不仁,罪恶滔天的腐朽社会,鲁迅以及其批判精神已毫无存在的价值。鲁迅的文章生涩隐晦,文白夹杂,疙疙瘩瘩,读起来毫无美感可言。
a****r
发帖数: 18
3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新书推荐——鲁迅的最后十年
请你多看一些非鲁迅,非党教导的东西巴。两本短篇小说集加上阿Q正传能让鲁迅成为一
个当之无愧的文豪么?不要说什么鲁迅的杂文看过没有,我可以告诉你我看过十之八九。
三四十年代类似于鲁迅申报自由谈的专栏在当时中国有不下十几个,很多毫不比鲁迅逊色
。今天你只知道鲁迅杂文完全是党的功劳。不要说还有鲁迅书信,那些今天又收到申报稿
费几元,广平兄天冷添衣就罢了吧。
被洗了脑不是我们的错,被洗了脑还执着不弃才是悲剧。













S*****g
发帖数: 77
39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我对鲁迅胡适的几点看法 -- 3
下面我想说的是,鲁迅和胡适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无论是共同主张新文化运动,还
是在政治远见上的模糊失误, 后一点以鲁迅为甚。
鲁迅在30年代亲近左联,鼓吹苏联式的“革命”,并且翻译了《毁灭》《铁流》等“革命
文学”。这一点无论如何是鲁迅的失误。30年代,斯大林已经搞了肃反,中共也几经清党
,鲁迅无论以人道主义立场,还是以自由主义立场出发,都应对此现象有所警醒,对共产
主义本质有点认识。遗憾的是,鲁迅的批判精神,大多用在对中国的国民性及国民党政府
上面,对自己的信仰,却没有适当自我批评。当然,我至今没读完鲁迅,希望有人纠正我
的谬误。
胡适也一样,对30年代政局的演变,有一些错误估计。他说:“我不信中国今日有能专制
的人,或能专制的党,或能专制的阶级。。。我不信中国今日有什么大魔力的活话题可以
号召全国人的情绪与理智,使全国能站在某个领袖或某党某阶级的领导之下,造成一个新
式专制的局面。”
这段话,在2003年的我们看来, 简直是个笑话。多么乐观可爱的胡适。
而吴稚晖早在1928年,即已看出共产党“还要大得志一番,中国还免不了杀人放火之劫”
。 胡适在1953年写的《追念吴稚晖先生》一
r****y
发帖数: 26819
40
朱学勤: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
朱学勤
我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不太想得起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
对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感情上有过起伏。60年代至70年代是信奉,80年代则是怀疑
、疏离,甚至有点厌烦。80年代最后一年起,才明白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是鲁迅的年代。
在片面信奉的年代所形成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无异于一场包办婚姻。除了意识形态读物
,你能够读到的另一种读物就是鲁迅,你对20世纪上半叶的了解如果不满于教科书的灌输
,那就去读鲁迅全集后面的注解。由此产生的热爱,是盲目的热爱,没有经过选择的热爱
,与包办婚姻有什么两样?包办婚姻是不牢靠的,很容易被第三者插足。80年代一来,有
多少精神世界的新鲜第三者打将进来?由此产生包办婚姻破裂,出现另一种选择,完全正
常。经受了80年代的冲击,还固守在原来的状态,并不令人尊敬,而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

80年代结束,所有搅动起来的东西开始沉淀下来。这时逐渐对鲁迅发生回归,发生亲近。
此时回归,可以说是痛彻心肺之后的理解。他那样肃杀的文风,我一度以为是他个性所然
,后来方明白是那样的现实环境逼出了那样的文风,甚至可以说,是那样的时代
c*****i
发帖数: 42
41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鲁迅
鲁迅
最近有人对鲁迅颇有微词,从世界范围来看,鲁迅的文学地位实在排
不上队,但在中国,迄今为止无疑第一,如果有谁不服可再举一个人
出来比一比着,我看暂时还没有。
有人以为自己写过几本长篇小说便想以此作资本贬低鲁迅。作为文学
家这确实是个疑憾,但与其写得不三不四我认为还是以无为妙,中国
的长篇小说已不下几千种,虽然其中有些一时出于好奇吸引过公众注
意,但绝大多数即无劝世作用又无美学价值,实在是浪费,一堆拉圾

有人说他对国民性批判源自于西方传教士,其实中国现代思想包括马
克思主义何尝不是来自西方呢,难道我们坚持用佛老儒家思想来批判
国民性?或者干脆不批判,回到封建小农经济时代?可惜外国人不肯
放过我们,既然我们在这地球上生存就逃不过这劫难,除了学习选进
赶选进,我们实在无路可走。
《阿Q正传》一出炉立刻引起当时的社会上许多人恐慌,疑神疑鬼,
以为鲁迅正讽刺他们,至今他们还浑身不舒服,只不过换上西装拿着
大哥大。
与鲁迅相反,梁实秋就乖巧,谈谈吃穿之类,讨人喜欢,但与世道人
心无补。
总之知人要论世,鲁迅的偏激言行应该得到世人谅解,特别在社会黑
暗无官不贪的坏时代,谁肯出来呐喊,反对。一
f****y
发帖数: 737
42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见了
看过侄子的语文书,怎么也看不见鲁迅的文章。童年的时代,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
是那样的可爱,那个拿着钢钗,向一只动物尽力刺去的的少年,现在突然不见了。不光
闰土不见了,阿Q也不见了。鲁迅笔下许多人物都也不见了。我甚至觉得,过不了几年
,鲁迅也可能不见了,因为没人提起,人们不会知道鲁迅是谁?
为什会这样呢?因为鲁迅笔下的人都复活了,可怜的闰土活了,可怜的孔乙己活了
,可笑的阿Q活了。连鲁迅自己都活了,不过不是有志青年,不是革命者了,变成了左
派,现在的五毛。
但每当我看到八一英雄纪念碑,联想到今天的贫富差距如此严重的两级分化。太平
盛世却暗藏波澜起伏,我不知道这些烈士的英灵能否安息?但愿习李政府能排除万难,
给人们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i*e
发帖数: 859
43
1942年
郑学稼:“只许自己剪辫,不许学生动手,这和‘假洋鬼子’不许阿Q革命有
同一的武断。当他禁止青年剪去‘服满’的象征时,忘却自己是‘光复会’的一会
员,更忘记同会会员徐锡麟的血债,他只为避免‘满洲人绍兴知府的眼睛’,而为
大清天子服役。我们不说,终其一生,是不是‘言行不一致’的人,而由这一宗事
,却使我们明白,他在每一时期,都
能够抱‘各为其主’的精神而办事。因此,正像他充当绍兴中学学监而为‘皇上’
禁止学生剪辫,后日臣事袁世凯,和充当徐世昌、黎元洪的小吏,也不对‘红宪’
等等罪恶,挺身抗议,只在章士钊免他的职时,他方愤然的说:”革这伙人妈妈的
命,太可恶!太可恨!……即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上海的‘大日本帝
国武官’谅解鲁迅先生的‘反日’,鲁迅先生在他们的保护下,也谅解于他们‘膺
惩’中国‘军阀’。”(原载《鲁迅正传》,1942年3月重庆胜利出版社)
梅子:“同样的,也有相反的一面,却把鲁迅当作是一个万死不足以蔽其辜的
大罪人,不仅把后期的鲁迅的言行,看作是一群魔鬼的帮闲头子,而且把前期鲁迅
的创作,也轻轻一笔抹杀,于是鲁迅变成了一名中国文坛上十恶不赦的不详之物。
w**********6
发帖数: 15
44
来自主题: _mitbbsharborfishingfriend版 - 鲁迅为何对梅兰芳进行苛刻的人身攻击
鲁迅与梅兰芳除了1933年在上海共同出席过一次欢迎英国文豪萧伯纳的聚会外,并未有
过什么接触与交往。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举办的纪念鲁迅生辰和忌辰的活动中,作为
中国文联副主席的梅兰芳不仅从不讲话,而且很少出席,勉强来了,也往往是迟到和早
退。
一代京剧大师对鲁迅如此的态度,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于京剧,鲁迅小时候就不怎么喜欢。他自1902年至1922年的20年间,总共看过两
回京剧,而给他留下的印象无非是“咚咚咣咣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一大班人
乱打”,“两三个人互打”。
到了五四时期,鲁迅对京剧的偏见并没有改变,甚至不承认京剧是戏,认为它只是
“玩把戏”的“百纳体”,“毫无美学价值”。据郁达夫回忆:“在上海,我有一次谈
到了茅盾、田汉诸君想改良京剧,他(鲁迅)根本就不赞成。再如对于人们公认的京剧表
演中的象征艺术,鲁迅就很不以为然。他说:脸谱和手势,是代数,何尝是象征。除了
白鼻梁表丑角,花脸表强人,执鞭表骑马,推手表开门之外,哪里还有什么说不出、做
不出的意义?”
如果鲁迅仅仅是否定京剧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他对梅兰芳苛刻的人身攻击,以至
于梅兰芳在建国后还耿耿于怀,并在一些
W*********n
发帖数: 1694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军版的小将居然拿鲁迅来说事
你们看他们怎么描述的追求民主的人
这一段极其脑残,使用的类比不伦不类,阿Q红眼睛阿义,就是受压迫,受欺辱,没有
反抗意识,甚至为虎作伥的人。要当这种人,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就是反革命反改良
,拥护当政者。说白了,就是苦瓜瓜家庭出身的小将,怎么比作老将。更可笑的是,老
将是和那些取消鲁迅的官老爷作对的人,怎么成为看鲁迅不顺眼的人了,怎么成为把鲁
迅剔出课本的人了
从鲁迅写的东西来看,鲁迅是最求进步的人。但是脑残的小将从来没有真正读懂鲁迅的
东西。所以小将要拿鲁迅说事
l**********e
发帖数: 3149
46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
,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
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
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
、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
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
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
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
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
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赵贵翁
g****s
发帖数: 425
4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大时代里的鲁迅和杨荫榆
看到本版里关于鲁迅和杨荫榆两个人的一些评论,感到有些话如鲠在喉。
评价这两个人,如果仅仅用“好”和“坏”来评论,最后总难免谬之千里。众所周知,
杨荫榆被鲁迅曾经痛批过。尤其在鲁迅被神化后的中国,杨荫榆的形象就难免变成了“
坏人”。现在,由于对中国主流文化吹捧鲁迅的反感,加上杨荫榆在抗日战争中为了保
护学生死于日本人的手下,于是又有言论反其道而行之,将好人与坏人的评价在鲁迅和
杨荫榆之间换了个位置。这样地评价两位历史人物,不仅仅对两个人不公平;更是会误
导视听。
总体评价两位人物是历史学家的事情。这里指谈谈我本人对两人之间的那种关系的一些
认识。以下叙述和评论仅仅根据个人记忆,难免在具体的时间地点上有所偏差。供各位
参考。
杨荫榆作为中国早期留学的人员里难得的女性,其才能很早就获得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赏
识。作为教育部工作人员的鲁迅与杨荫榆当时都身处中国的首都北平。
中国当时的合法政府是段祺瑞为元首的北洋政府,而实际上却是冯玉祥带领下的所谓“
国民军”(与国民党的国民军不是同一支军队)(甚至,杀死刘和珍的三一八惨案,与
其算在段祺瑞的头上,不如算在冯玉祥的头上;当然,其实他们两个也许都不知情
C********g
发帖数: 9656
48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07/5599520_0.shtm
2011年04月07日 1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发 李京生 摄
中新社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马海燕)鲁迅、许广平之子周海婴今日凌晨5时36分在北京
逝世,享年81岁。
周海婴曾任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
人大代表,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系中国共产党党员。
周海婴于1929年9月27日出生于上海,名字即由父亲取自“生于上海”的意思。鲁迅在
遗嘱中“希望后代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这一教诲始终贯穿于周海婴的一生。1952年
周海婴考入北大物理系,最终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他曾担任过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一
直从事广播电视规划工作。
尽管不想借父亲之名,但作为鲁迅仅有的一个儿子,周海婴还是做了不少与纪念、研究
鲁迅相关的工作。他本人曾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2010年《鲁迅回忆录》手稿
本得以完整面世,周海婴是该书的主编。
周海婴近年出现在媒体笔下最多的不是他喜爱的摄影和无线电工作,而是作为... 阅读全帖
y*****6
发帖数: 9545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不学鲁迅啦 中学生改学金庸武侠!(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5 20:02:23 2007), 转信
核心提示:近日,金庸武侠名著《天龙八部》、《雪山飞狐》等的节选片段出现在了课改后的北京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与此同时,鲁迅、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数量逐渐减少。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甚至发出了“金庸取代鲁迅”的担忧。
继《天龙八部》部分章节被选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之后,金庸武侠名作《雪山飞狐》也出现在了最近课改后的北京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与此同时,在各地的课改中,鲁迅、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数量逐渐减少,如鲁迅的《一件小事》、《祝福》、《药》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在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中慢慢淡出。这种变化不仅再度引发了关于“金庸能否入教材”的争议,同时也让一些人发出了“金庸要取代鲁迅”的担忧。
来自腾讯网的调查显示,对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课本,有23.6%的网民认为“绝对是好事,武侠精神是很好
d*****c
发帖数: 132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van (buv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0 10:33:18 2009, 美东)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
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
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
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
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
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
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
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