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 发帖数: 3821 | 1 《过去现在因果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住于竹林。是诸比
丘。于晨朝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还归所住。食竟澡漱。各摄衣钵。集在讲堂。悉
欲共说过去因缘。尔时世尊。以净天耳超于世间。闻诸比丘语论之声。即从座起。到讲
堂上。于众中坐。问诸比丘。汝等共集。欲说何法。时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
食竟澡漱已讫故。共集此各欲闻说过去因缘。是时世尊。语诸比丘。汝等乐闻过去因缘
者。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汝说。比丘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言比丘。过
去无数阿僧祇劫。尔时有一仙人。名曰善慧。净修梵行。求一切种智。为欲成就此大智
故。乐处生死。周遍五道。一身死坏。复受一身。生死无量。譬尽天下草木。斩以为筹
。数其故身。不能穷尽。夫极天地之始终。谓之一劫。而其经天地成坏者。不可称载也
。所以感伤群生耽惑爱欲沈流苦海。起慈悲心。欲拔济之。又作此念。今诸众生。没于
生死。不能自出。皆由贪欲嗔恚愚痴。乐着色声香味触法故。我当决定断其此病。虽生
诸趣。不忘斯念。于诸众生。怨亲平等。以布施摄贫穷。持戒摄毁禁。忍辱摄嗔恚。精
进摄懈怠。禅定摄乱意 |
|
r****n 发帖数: 8253 | 2
你的这个本生经是南传的?
大乘的东西,我不认的。
而且我说的授记,是成佛授记,即发愿后,经历最少四阿僧祇十万劫未来成佛
如果这种授记有多次,那就混乱了。
另外,我再次强调一遍,佛陀说不可能二佛共存,假如存在很多很多被授记成佛的人,
那么必将会出现二佛共存的状况。 |
|
d**********l 发帖数: 647 | 3 我曾經在美國弘法,法會結束後,有一位美國人自我介
紹說:「我是學神通的人。」他說他看到稱念「南無阿彌陀
佛」的人,口中都會現一道光明出來。有誠心的人,所現的
光明很大,大到幾乎能把整個地球都包起來;沒誠心的人,
所現的光明就很微小,噗一下、噗一下,微弱的光而已。
學神通的美國人說:因為他看到如此勝境才來學佛的。
(法藏法師口述)
按:口稱佛名佛光現 隨心大小各不同
若能誠心常念佛 此界西方總相通 |
|
f*******8 发帖数: 3612 | 4
本来就是,人到无求品自高,
问题是,为什么到得后来好像很多人,自认超脱、高洁之人
会跟着佛或明师而似乎离不开呢?(比如,耶稣的门徒,
比如佛的弟子,跪地,叩头、绕佛等等),
这是否和“无求”矛盾?
必须能分辨这个行为和无求的同异,才能知道求法和一般求利益的差别。
如果不知道求法和无求的关系,法也害人了。
能说清楚、看清楚这个问题的人好像也不多。
行,当然就更难一点,可以先不说。
禅宗说,只看汝见地,不问汝行履,就是这个意思。 |
|
r****n 发帖数: 8253 | 5
对我来说,大乘经是百分百伪造,这个显然是确定的
其实,哪怕大乘人,很多都知道大乘经典确实是后来集出的,不是佛陀本人宣讲,包括
印顺,圣严等很多大乘人都已经是这种观点。
只是他们觉得大乘经典尽管不是佛陀本人宣讲,但是符合佛说,比小乘理论更圆满。
大乘非佛说,对大部分小乘人,以及学术界中人,那就是定论。
大乘是佛说,对于大部分大乘人,是定论。
综而言之,成了不定论,呵呵。 |
|
r****n 发帖数: 8253 | 6 现代奇僧的忏悔:「我们爱抚、亲吻……」
一位英国裔僧人公开忏悔道:「我渡过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另一个男人的
妻子温暖的双臂里。」
众所周知,佛教的僧人必需单身生活。「我们相互拥抱、爱抚、亲吻……」话毕,
僧人低下头默然无语,空气中只余下大众惊吓的呼吸声。
「那女人就是我的母亲……她是另一个男人的妻子――我父亲的。」僧人接著抬头
说道,人们都松了口气,大笑出来。
这位语出惊人的僧人,就是世界知名的高僧阿姜布拉姆法师 (Ajahn Brahm)。他这
样说,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不可光看事情表面而妄下判断。[1]
破解「成人话题」
活跃在西方世界的阿姜布拉姆法师,作风开明前卫,勇於处理当代佛教界发展的议
题;他说话幽默,辩才无碍,经常以有趣的故事带出深刻的道理。虽然身为出家人,却
能对世俗人的工作、家庭、爱情等问题,给予简明清晰而实用的建议。
一次,法师应邀参与某电台节目,到场后才发现该节目当晚讨论「成人话题」,同
场还有一位性学专家接受听众来电提问。法师虽然对有关话题毫无认识,但他运用佛家
智慧分析听众烦恼的根本,很快,打来的电话几乎都是找法师的!
节目录完后,说话不多的性学家得到电台给...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7 哦,大乘的<维摩诘经>这一段,不是拿阿罗汉开涮?说阿罗汉发现自己于大乘永绝其
根,已如败种,难过得哭了?
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第六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
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
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
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AD%E6%91%A9%E8%A9%B0%E6%89
大乘的<法华经>中,佛又给大迦叶、舍利弗受记,未来成佛。原来大迦叶白哭了。佛
真会跟大弟子们开玩笑啊,耍得团团转。当然这些大乘都解释成串通好表演给我们看(
示现),密意。嗯,什么逻辑矛盾都可以用这法子解释。 |
|
q****n 发帖数: 4574 | 8 发愿成佛走极难行之道路的人,是非常罕见的, 走到最后真的成功的,就更少之又少
了,要经历多劫修行的。释迦牟尼佛,就是成功的一个例子。他遇到燃灯佛,被佛之德
行相好所感,发愿成佛。
我虽然赞叹他们的梵行大愿深广德行,但我畏难而不敢行也。当然在提高自己的同时,
做点利益他人的是可以的, 这与他们的大心大行相比,是萤火虫之光与日月之光之比
。 |
|
f*******8 发帖数: 3612 | 9 因为有些事情事关重大,我怕是坏人混到佛教里,阻止人修行。
把目标设得远远的,遥不可及,最后没人修了。
这么重要的事,而且不需要任何特殊的理解力,毫无存在争议的可能,
佛如果知道,能不说?
其他方面,还可以说,某内容涉及理解力,有人认为佛说了,
有人认为佛没说,或说的不是那意思。
这个事情,难道也可以随意发明? |
|
d******e 发帖数: 4192 | 10
佛本来就教人成阿罗汉,这是你们大小公认的吧.
佛什么时候说,我教你成跟我一样的了?
就是教你,能保证你一定成吗?
我觉得你在反对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就影响你的信心吗?
我觉得挺奇怪的.还有几祖,几祖的你没见过,没摸过,非说他们都一样,
可能不一样,谁知道.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有人信呢?比佛靠谱. |
|
q****n 发帖数: 4574 | 11 声闻阿罗汉的智慧与佛之智慧相比,差得太远了,天壤之别。
佛曰:我知道的,如大地上的土,我所讲的如指甲盖上的土。 |
|
q****n 发帖数: 4574 | 12 声闻阿罗汉的智慧与佛之智慧相比,差得太远了,天壤之别。
佛曰:我知道的,如大地上的土,我所讲的如指甲盖上的土。 |
|
i********7 发帖数: 808 | 13 找到相应部的经文了:
相應部55相應22經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釋迦族人的迦毘羅衛城尼拘律園。
那時,釋迦族人摩訶男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
坐好後,釋迦族人摩訶男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裡,迦毘羅衛城富庶、繁榮,人口眾多,人群擁擠,街道雜踏,大德!
當在傍晚時,我親近世尊與心所敬重的比丘們後,進入迦毘羅衛城時,遇到遊走的象、
馬、車、貨車、人,大德!那時,我的關於佛之念忘失了;我的關於法之念忘失了;我
的關於僧伽之念忘失了,大德!我這麼想:『如果在這時候我死了,我的去處是什麼?
未來的命運是什麼?』」
「不要害怕!摩訶男!不要害怕!摩訶男!你的死必將是無惡的,你的命終必將是
無罪惡的。
摩訶男!具備四法的聖弟子向涅槃低斜、向涅槃傾斜、向涅槃坡斜,哪四法呢?摩
訶男!這裡,聖弟子對佛具備不壞淨:『像這樣,那世尊是……(中略)人天之師、佛
陀、世尊。』對法……(中略)對僧團……(中略)具備聖所愛戒:『無毀壞……(中
略)導向定。』
摩訶男!猶如樹木向東低斜、向東傾斜、向東坡斜,在那裡,它被切斷根後,會導
向何方?」
「大德!向低斜、向傾斜、向坡斜之... 阅读全帖 |
|
|
n**********a 发帖数: 438 | 15 佛一百八名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歸命一切智 一切世間師
牟尼大法王 一百八名號
無邊功德海 具足眾吉祥
能滅諸有情 罪業諸煩惱
我今歸命禮 一切大吉祥
...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16 恭谢点化!
看来,修佛法,结佛缘,就是在老八阿赖耶识身上打了结!
若中分这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为二:本性归于老九阿摩罗识,众生清净
本源心地;妄心归于老七。
解这个结,就如同破法执,破无明!
不执着于法,自然也就无结,可是无结就会自解?!
龙树的中观论是否可以破这老王八的壳涅? |
|
W**N 发帖数: 1037 | 17 恭谢点化!
看来,修佛法,结佛缘,就是在老八阿赖耶识身上打了结!
若中分这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为二:本性归于老九阿摩罗识,众生清净
本源心地;妄心归于老七。
解这个结,就如同破法执,破无明!
不执着于法,自然也就无结,可是无结就会自解?!
龙树的中观论是否可以破这老王八的壳涅? |
|
S**U 发帖数: 7025 | 18 相应部12相应20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6.htm
『比丘们!以生为缘而有老死』∶不论诸如来出现,或诸如来不出现,那个界住立、法
安住性、法决定性、特定条件性。如来现正觉此,现观此;现正觉、现观后,告知、教
导、安立、建立、开显、解析、阐明,而说∶『比丘们!你们看!以生为缘而有老死。
』
『比丘们!以有为缘而有生』……(中略)『比丘们!以取为缘而有有』……『比
丘们!以渴爱为缘而有取』……『比丘们!以受为缘而有渴爱』……『比丘们!以触为
缘而有受』……『比丘们!以六处为缘而有触』……『比丘们!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处』
……『比丘们!以识为缘而有名色』……『比丘们!以行为缘而有识』……『比丘们!
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不论诸如来出现,或诸如来不出现,那个界住立、法安住性、法
决定性、特定条件性。如来现正觉此,现观此;现正觉、现观后,告知、教导、安立、
建立、开显、解析、阐明,而说∶『比丘们!你们看!以无明为缘而有行。』
这一段经文说佛「现观」十二缘起,而且『比丘们!你们看!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所
以佛是要比丘们也看(现观)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9 转:
阿赖耶(ālayavijñ;āna),梵语alaya之音译;大乘佛教术语,意译为“藏
识”,为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谓能藏一切。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
那与阿赖耶互相为因。”[1]
阿赖耶是语根 ālaya 的衍生语,意思就是“收藏”,出于《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劝
请品·第十九》中的一句话:“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此文同巴利S.vol-1p.136的:
“Alayarama kho panayam paja alayarata alayasamudita·”将此句译为中文,就是
:“又彼诸人是乐阿赖耶、喜阿赖耶、悦阿赖耶。”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
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
。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
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
,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0 杂阿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
落种子、实种子。此五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
彼种子不生长增广。若彼种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
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水界,彼种子
生长增广。
“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
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
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
若生长增广。
“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
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意生缚断;于色封滞意
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
,于行封滞意生触断;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
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解脱已,于诸世...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21 水野弘元在《原始佛教的特質》中稱:「由於原始經典本身,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明
確解說,且部派佛教以低俗的形式誤傳,所以今日不論是西洋學者之間,或東方佛教學
者之間,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解釋,而産生種種說法,甚至曾在學界中展開熱烈的論
戰。」
隨佛尊者,2008年在其編著的《相應菩提道次第》及2014年公開發表的、《十二因緣之
原說與奧義》中,根據漢譯《雜阿含經》、南傳《相應部》當中七事修多羅的古老共說
,提出原始佛教教義,指出十二因緣是「以六處為分位」,不是部派所傳說的「以識為
分位」,不同於《舍利弗阿毘曇論》、 《發智論》、《大毘婆沙論》 、《俱舍論》、
《清淨道論》、與《大智度論》、 《瑜伽師地論》等論之定義。
(一) 五陰及六觸入的解說 摘要:
本系列是隨佛長老依《相應阿含》和南傳巴利聖典《相應部》的共說來講解十二因
緣法。長老從什麼是無明、明開始講起,引領大家瞭解五陰是什麼。 佛陀教的禪
觀是觀五陰的生與滅,其內容就是十二因緣。長老從而糾正將五陰的生、滅認為
是刹那生、刹那滅的錯誤,從經典中瞭解觀五陰的集與滅,即於六入處起觀。長老也說
明:「無明緣...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22 非常感謝大德能提供慧思大师《大乘止观法门》的鏈接,
此鏈接文中第五頁中 (如以下『』), 將如來藏心說成阿賴耶識, 無論其所說內容為何,
方向應無誤, 因為大乘經中如楞伽經, 密嚴經均指出將如來藏心就是指阿賴耶識, 只
是不同名稱罷了.
『云何名此心以 為法身。答曰。法以功能為義。身以依止為義。以此心體有隨染之用
故。為一切染法 之所熏習。即以此心隨染故。能攝持熏習之氣。復能依熏顯現染法。
即此心性能持能 現二種功能。及所持所現二種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
故名此心以為法 身。此能持之功能與所持之氣和合。故名為子時阿梨耶識也。依熏現
法之能與所現之 相和合。故名為果報阿梨耶識。此二識體一用異也。』
然既指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的異名, 我們應該知道八識是人人俱有, 人人各有, 並不是
所有眾生共有一個阿賴耶識, 如成唯識論卷七 : 「識言, 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
慧思大師之文中既說如來藏心就是指阿賴耶識, 那他又於 p12中說如來藏心是全部眾生
所共有, 所以其立論有些前後不符, 如果慧思大師之意確指眾生共有一個如來藏, 那麼
除了不符其他經論外, 也不符大乘法中實証如來藏行... 阅读全帖 |
|
|
c******u 发帖数: 263 | 24 能开到20万以上的ap学校很不错了阿,至少是Second Tier了吧,teaching load多少啊
不行)。招人的那家还不知道是否给袄佛。目前拿到两个学校的金融教授职位,年薪20
万多一点,本人也是很喜欢做研究的,学校排名不够理想但也不坏,但遗憾在于都在小
城市,我去看了,比较被隔离的感觉,不好。学校这边必须一个星期内决定。我是喜欢
大城市的,但目前还没有袄佛,扔掉学校好像有点可惜,但又很纠结。这里的大侠们怎
么看啊?我没有在业界工作过,只是面试那些公司的时候感觉还挺有意思的。谢谢指教! |
|
|
S**U 发帖数: 7025 | 26 无著『摄大乘论』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
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熹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
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
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
名根本识,如树依根。
无著所引的这段《增支部尼柯耶》的经文系描述如来出现于世具有四种功\德,汉译的
有部《增一阿含》中并没有《如来出现四德经》,若只就内容来看,汉译《增一阿含》
卷十七,<四谛品>第三经(大正二·631b)可视为与无著所引为同类者,只是爱、乐
、欣、熹阿赖耶的部份变成「多有所著」;「非阿赖耶法」变成「不染著法」,当然仅
以此,很难马上将其视为阿赖耶。
在巴利文《增一阿含》(A^nguttara-Nikaaya)<四法品>第一百二十八经则有与
无著所引几乎完全相同的经文∶
AAlayaaraamaa bhikkhave pajaa aalayarataa aalayasamuditaa,saa
Tathaagatena anaala...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7 『《中阿含经》卷24:“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无也。”
“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
答曰:“不会。”
“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
名色是五蕴十八界法的总括。佛在此经中说:如果没有识入住母胎中,名色就不能成长
成人。在受精卵位,识、名、色又是指什么呢?要细细分析一下:
(一)色。就是指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体(受精卵),故《成唯识论》说“色谓羯逻蓝”;
(二)名。是除色蕴之外心识之法,谓眼耳鼻舌身意及意根七转识。 |
|
Y**u 发帖数: 5466 | 28 看来你比阿姜 查看的还透彻了:
阿姜 查听到他的一位弟子在诵心经,当他结束后,阿姜 查说:“无空亦无菩萨。”他
于是问:“那经从何来?”弟子回答:“据说是佛陀说的。”阿姜 查说:“可是没有
佛陀啊!”后来他说:“心经是在谈甚深的智慧,超越一切的世俗。没有了它们,我们
哪还能教导他人呢?对事物而言,我们必须给它名字,不是吗?” |
|
r****n 发帖数: 8253 | 29
也许是比阿姜查更了解心经说的是什么。
如果不深入全面的了解大乘,很难搞清楚心经说的到底是啥。
而阿姜查,几乎就没读过什么大乘经典。因为他们那边根本没有泰文的巴利文的大乘经
典,已经失传了。
心经是在谈甚深的智慧啊。阿姜查上面说的没错啊。
只是谈错了而已。
阿姜查如果真能搞清楚心经说的空色不二是针对啥的,他如果承认是对的,我就可以确
定他根本不是什么解脱者。 |
|
r****n 发帖数: 8253 | 30 24
智慧和知识是两回事。我只可以确定,阿姜查对大乘的了解,显然没有我的多。因为我
知道他基本没有读过大乘经典。上座部的这些尊者,基本不关心大乘说的是啥,对他们
来说,那几乎是一个陌生的宗教。
另外阿姜查也没教弟子什么空不异色啊,它只是说了空而已,而且并没有说错。
那是我的意思,不是阿姜查的意思。
阿姜查的那段话,没有什么问题。
你也可以这么说啊,这代表你的个人观点。这怎么叫赖皮逻辑了?
没这个暗示。 |
|
t******g 发帖数: 17520 | 31 勤奋修行
因此我讲了自己的经验和修行的几个故事。我没有那么多外在知识,也没有彻底研究经
文。藉着实践与探索,我自然学到了。每次欲喜升起,我就观察它,看它把心引向哪里
。它所做的,不过是把你拖向苦。因此你要做的,就是不停地观照自己的心,直到逐渐
培养了意识与理解,直到亲眼目睹了法。但是你必须完全有诚意,下决心去做。
你要是真想修行,必须下决心不要繁殖思想、不要想太多。你要是开始禅定时执意要有
什么体验、想达到什么境界,最好停下来。你开始经历一点宁静,就想: “这就是吗?
” “我达到了吗?” 那你就休息一下,把所有理论知识收起来放进盒子里、收到一边
去。不要拿来讨论。在禅定中升起的知识,不是那一类的。它是全新的一类。当你经历
一点真正的洞见时,它与理论是不同的。比方说,你把 “贪”字写在纸上时,它与心
里经历的贪是不同的。“怒”也一样。文字是一回事,真的在心里发生时,你来不及读
什么,直接就在心里体验过了。
懂得这一点很重要。书面上的理论是对的,但是佛法必须直指内心(opanayiko)。你必
须把它化为内在的东西。如果你不化为内在,不会真正获得理解与洞见、不会亲证真相
。我年轻时也那样...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32 《美丽的阿美利坚》再续中美友谊
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到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美丽的阿美
利坚》这首著名的美国乐曲不断演绎中美友谊的佳话。
18日晚,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为拜登访华举行欢迎宴会,并在宴
会后安排了小型文艺演出,其中就包括这首乐曲。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宴会上特意选择了这首源自尼克松家乡的
乐曲,成就了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2009年奥巴马访华时,这首乐曲又奏响在胡锦
涛主席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在两国人士的心中再次激起中美友谊的共鸣。
除了《美丽的阿美利坚》,中国艺术家们还表演了《梁祝》选段、美国音乐剧《坎
蒂德》选段《灿烂与欢愉》、京剧、二胡演奏、中国民间舞蹈等具有两国特色的精彩节
目。其中,由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表演的童声合唱《红杉树》,是为了纪念尼克松1972
年访华时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4棵红杉树苗。如今这些红杉树正像中美两国人民的
友谊一样枝繁叶茂。
18日的欢迎宴会菜式设计中西合璧,包括一道冷盘、一份汤、三道热菜和餐后甜品
。汤和热菜以中式为主,包括清炖山珍汤、佛跳墙、东坡牛排和金瓜鲜蔬。甜品是西米
南... 阅读全帖 |
|
|
s*******s 发帖数: 9489 | 34 目前top25就一只阿查查的。剩下的通通酱油。如果雪蟹腿顶不住,挨爆一场,偶阿查
查就要郁闷坏了。下面是免费雪蟹腿的赛程。
Oct 30, @ Louisville (这很难打,有可能爆冷。)
Nov 8, vs Virginia (比较难打,但爆冷几率不高。)
Nov 15, @ Miami (FL) (胜)
Nov 22, vs Boston College (胜)
Nov 29, vs Florida (胜)
偶觉得今年好一点的是sec和b12,太12有点玄。大十就不要谈了,能拿出手的就思巴坦
。最后打playoff的是俩sec和b12冠军。剩下那个位置需要烧高香,玉帝佛主上帝一起
保佑嘞。 |
|
a*******e 发帖数: 3021 | 35 我记得板上哪位大师做过85f1.4和c+85f1.2的比较,没啥区别阿
试着拍了张地图,即使是中心也不锐阿,众佛给看看要不要换?
全是JPG直出,加锐7.
测了下对焦倒是很准。 |
|
|
r****n 发帖数: 8253 | 37 没什么,你是在认真修行,你超出这里人实在太多了。
不要以为这里某些人整天打坐,跟着某人求法就是在修行,他们那不是修邪,不是修行。
越修越邪。
行禅很好。阿难就是在行禅的时候证悟阿罗汉果。
通过行禅证悟阿罗汉果的还有很多。 |
|
r****n 发帖数: 8253 | 38 对于尊者阿姜(迦)曼书中的迷思
发言人: 不通者 218.162.31.100 2003-09-27 00:22:19
对于尊者阿姜曼书中的迷思
笔者在此发表并无侮蔑阿罗汉之意
不过是对此禅境的迷思 当然禅境的是否正确度 应该是有规范的吧
举以下书中的例子
016阿罗汉们的说法
偶然地,佛陀的阿罗汉弟子们,在晚上,当他静坐禅思时,会为他说法。
102阿罗汉弟子逝世的方式
大多数来拜访他的阿罗汉都会示范他们完全逝世(般涅盘)的方式。
069诸佛和阿罗汉弟子们的赞叹
在尊者阿迦曼的最后果证之后,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有许多佛陀跟他们的阿罗汉弟子们
一起来探视他,赞赏他的解脱。有一个晚上,一位佛陀和数万个弟子们前来;另一个晚
上,一位佛陀和数十万个弟子们前来。随从每一位佛陀的弟子人数并不一样,要看每位
佛陀的成就而定。
092帝释天来访─心即是法
当住在清迈梅平区的那矛村里作雨期安居时,帝释天和他的随从们经常来拜访尊者阿迦
曼。
到底这些显相的真实性如何呢?
还是来自个人热切思念所产生的幻相呢?
还是真正的神圣来到眼前呢?
如果是幻相,它是全然虚妄的吗?还是有些可靠的?
我们要如何来判别它? |
|
W****i 发帖数: 565 | 39 嗯, 又反口, 和又借占星扯了, 伪二果兄, 你出示了如下:
《中阿含心品多界经第十》
佛陀对阿难尊者说:「阿难,凡已亲见正法者还会再去相
信卜卦、问事吉、凶者,绝无可能;但凡夫相信卜卦、问
事吉、凶者,这是一定会有的现象。
阿难,凡已亲见正法者还会因心中的痛苦或烦恼再去询问
沙门、梵志卜问吉凶相应,以此为真者,是绝不可能发生
的事;但凡夫就很有可能如此。 |
|
Y**u 发帖数: 5466 | 40 何來阿姜查
這是聖誕節和外國僧侶決定慶祝它。他們邀請了一些教友以及阿姜查加入他們的行列。
在外行人普遍不滿和懷疑。為什麼,他們問,是佛教徒慶祝聖誕節?阿姜查,然後進行
了集體談話宗教,他說,“據我所知,基督教教人行善,和避免邪惡,就像佛教,有什
麼問題呢?但是,如果人們感到不滿的想法慶祝聖誕節,可以很容易地糾正。我們不會
把它的聖誕節。讓我們稱之為'基督Buddhamas'。凡是激勵我們看到什麼是真實的,做
什麼是好的,是正確的做法。你可以稱之為任何你喜歡的名字。“ |
|
S**U 发帖数: 7025 | 41 南传佛教认为阿含与阿毗达摩都是佛说。南传阿毗达摩又不违反阿含经。
这算不上双重标准。
部分大乘经典违反阿含经。这违反公认结集的标准。
不过汉传佛教就是有人是不信证据,不信道理。
阿含经里对不可教化的众生只好不跟他说话。 |
|
r****n 发帖数: 8253 | 42
阿毗达摩并不能排除是佛所说的。上座部也认为它属于佛陀所说。
阿毗达摩显然有些后世加入的东西,但是主流思想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经典也有一些后人加入的,这难以避免。 |
|
b*****l 发帖数: 3821 | 43 南传公认的看法阿毗达摩是为天人说。
套用某些人狐假虎威的句式,你觉得你的看法比南传阿罗汉们还高明。
“天人有,龙众和什么金翅鸟这些就很难说了”,这样的双重标准令人无语。
看来唯物主义深入人心阿,不符人的通常思维的都是神化传统。
也难怪有些学问考据僧曾经会被怀疑是共谍。
照这个逻辑,南传三藏提到的龙众和金翅鸟这些
不是佛在妄语,就是南传阿罗汉们不负责任的结集。 |
|
b*****l 发帖数: 3821 | 44 先能能清楚‘以自为洲’是什么意思吧。这种扭曲,倒是一贯的有邪师的特征。
‘师心自用’不是‘以自为洲’,
否则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对,都是‘以自为洲’了。
《长阿含经》
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阿难。比丘观内身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内外身。
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
是谓。阿难。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 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
|
r****n 发帖数: 8253 | 45 杂阿含638经
阿难。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是故。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
作不异洲不异依
相应部经典五
阿难!然而应以自为洲、以自为依处,不以其他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
其他为依处而住
其实意思很简单: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后面要加了一个“法”,就更加完整。 |
|
b*****l 发帖数: 3821 | 46 先能能清楚‘以自为洲’是什么意思吧。这种扭曲,倒是一贯的有邪师的特征。
‘师心自用’不是‘以自为洲’,
否则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对,都是‘以自为洲’了。
《长阿含经》
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阿难。比丘观内身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内外身。
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
是谓。阿难。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 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
|
r****n 发帖数: 8253 | 47 杂阿含638经
阿难。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是故。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
作不异洲不异依
相应部经典五
阿难!然而应以自为洲、以自为依处,不以其他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
其他为依处而住
其实意思很简单: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后面要加了一个“法”,就更加完整。 |
|
|
N****n 发帖数: 6571 | 49 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只劫积行勤苦所集
佛法.
阿难。未来之世当有如是诸恶比丘出现于世。虽披法服剃除须发破我佛法。
。” |
|
r****r 发帖数: 755 | 50 见法之道一位阿拉汉的开示
缅甸 韦布 西亚多 (Venerable Webu Sayadaw)--蔡文熙 译
按语:韦布西亚多(Webu Sayadaw,U Kumara, 1896-1977)
生於上缅甸,剃度出家後,心仪佛陀教法中的实践面。然后他努力于内观的实践,
并获得伟大的阿拉汉果。
1927年,年仅三十一岁,便开始弘扬佛陀的内观训练,足迹遍及全缅各地,五十年
如一日,不曾间断,是当代缅甸佛教中,独树一格的长老。
1977年,韦布西亚多般涅磐。
他是二十世纪中缅甸僧团者伟大圣者之一,他以他的修行的努力和奋斗要无愧于佛
陀的教诲。
1.佛陀在三藏中的教法,只有一个目的:从痛苦中解脱。方法虽然很多,目的是
一致的。修行人没有必要追逐所有的方法,抉择其中一种,付诸实践,适切的努力,踏
实去做,就可以了。
2.智明(Vijja)与行为(carana)必须同时开发,两件事可以同时去做的。
3.遵从佛陀的教法,也要听从老师的引导。维持敬意、谦逊,恳切地修习忍耐与慈
悲。
4.直观就是澈见实相。修行人必须如实地澈见事物,否则,就不是直观。
5.真实不必外求,就在自己的身体,它是一直现前的,是...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