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本体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C***r
发帖数: 759
1
来自主题: Germany版 - 哥廷根与现象学
现象学
现象学作为一个哲学派别、一种哲学运动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它的发源地是德
国的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等一些高等学府,它的创始者和首领便是E·胡塞尔。这位
哲学家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形成了所谓哥廷根学派和慕尼黑学派,其中有A.普凡达(Pfand
er)、A.莱纳赫 (Reinach)、M. 盖格尔(Geiger)、M. 舍 勒(Scheler)、H.C.马修
斯(Martius)、R.因加尔顿(Ingarden)等。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都认为胡塞尔
的现象学是当代最好的哲学概括,现象学的方法是研究哲学的唯一正确、合理的方法。在
他们看来,所谓现象是指呈现在人的意识中的一切东西,现象学就是要从中找出本质,也
就是对现象进行合乎理性的探讨,从而为科学提供理性的根据,这种探讨也正就是哲学研
究的任务。
现象学的方法是用来为解决现象学的问题服务的。在胡塞尔看来,现象学的问题主要
有二类:本体论的问题和形而上学的问题。相应地,现象学的方法主要也有二种:本质还
原的方法和先验还原的方法。“本体论”和“形而上学”这二个概念在胡塞尔那里有特别
的用法。本体论指先天观念的整个
M*********m
发帖数: 2024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终于搞清楚了什么是“物自体” (转载)
是搞清楚了么?西方哲学跟中国的哲学体系不一样,所以不容易理解。西方关注本体论
,也就是存在论,也就是存在的究竟是什么。因为解释了存在的根基,才能在这个根基
上建构一整套哲学体系。比方说,黑格尔在小逻辑中首先讨论存在论,他将存在规定为
“无规定的直接性”,在这个基础上定义了“无”与“有”,定义了定在,自在存在和
自为存在等等;构成了他整个思辨的哲学体系。比方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他为了
表明自己的哲学体系不是哲学化的人类学,也是构筑此在的本体论结构,作为自己哲学
的出发点。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等等,都是如此。
与之类似的,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首先提到,常有,欲以观其要;常无,欲以观奇妙
。也是说到“道”的恒有,恒无,通过有无的对立,引进变化,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最终从本体论上升到合于道的规范,德,表明自己的社会观点。
物自体是康德试图中和心与物的结果,是他的哲学基础。
M*********m
发帖数: 2024
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终于搞清楚了什么是“物自体” (转载)
是搞清楚了么?西方哲学跟中国的哲学体系不一样,所以不容易理解。西方关注本体论
,也就是存在论,也就是存在的究竟是什么。因为解释了存在的根基,才能在这个根基
上建构一整套哲学体系。比方说,黑格尔在小逻辑中首先讨论存在论,他将存在规定为
“无规定的直接性”,在这个基础上定义了“无”与“有”,定义了定在,自在存在和
自为存在等等;构成了他整个思辨的哲学体系。比方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他为了
表明自己的哲学体系不是哲学化的人类学,也是构筑此在的本体论结构,作为自己哲学
的出发点。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等等,都是如此。
与之类似的,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首先提到,常有,欲以观其要;常无,欲以观奇妙
。也是说到“道”的恒有,恒无,通过有无的对立,引进变化,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最终从本体论上升到合于道的规范,德,表明自己的社会观点。
物自体是康德试图中和心与物的结果,是他的哲学基础。
r********7
发帖数: 887
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与斑马兄聊基督人性是否受造问题
任大弟兄
斑马兄:
经过三天时间辛苦的资料搜集与考证以及寻师访友的咨询求问,我的"网上探宝"行动终
于有了成果--位格到底是什么,我已大致上弄清楚了.
不可否认,"位格"一词的定义是"三位一体(Trinitas)"基督教神学框架的基础.三位一体
的神学概念是教会信仰最核心的教义,也是所有信理中最深奥难懂的.当代伟大的神学家
卡尔-拉纳说:"假如天主教信仰有什么绝对奥秘的话,三位一体的奥秘便是最为根本的奥
秘."虽然在使徒时期教会刚刚出现的时候,当时的信徒们并没有直接地去传讲"三位一体
"的道理,他们只是通过他们的信仰宣示和书信,间接地向我们显示了主耶稣基督有关圣
三的启示. 然而,"三位一体"信仰的真正确定和词汇的出现,却是在后期众多古教父的反
省与探索下完成的. 他们中的著名人物有:游丝丁,依肋内,戴尔都良,奥力振,亚他那修,
巴西略,额我略-纳祥,额我略-尼撒,奥古斯丁(Augustine).其中,Augustine的圣三论思
想起了集大成和里程碑的作用,因此,他对与"位格"一词所下的定义,应该说是"盖棺定论
"的.
奥古斯丁(Augustine)对"位格"做了一个定义性的论述,他...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哲学、信仰与圣诞老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5%9E%E7%9A%84%E5%AD%98%E5%9C%
圣托马斯五法
圣托马斯提出的五种方法是後验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后天所得的经验来论证神的存在。
不受动的动体论证:圣托马斯的第一个论证建立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论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是能动物的潜在的实现。圣托马斯首先注意到:现实中总有运
动的物体,这可以被後天的经验证实。任一运动的物体必然是由另一个实现了潜在(即
运动)的物体导致运动(推动)的。而这另一个运动的物体又必然是被另一个运动的物
体推动的。然而这种关系不能推至无穷,因为必定有一个初始的推动者。这个初始的推
动者不是由他者推动的,它也就是神。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运动”比通常表示物体位置移动的“运动”一词更为宽泛。
第一因论证:第二个论证从事物的因果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出发。任一物都不会
是它自己的效因(efficient cause),必然是另一物。这种关系不可能推至无穷,因
为没有初始的效因,也就没有终极的效果(final effect),也就不会存在中间的效因
(any inte...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6
“上帝不存在的证明”与“上帝存在的证明”
--从《圣诞节挑战无神论者:你能证明上帝不存在吗?》谈起
基甸
MSN的Slate电刊今年圣诞刊登了一篇作者为霍尔特(Jim Holt)的主题文章叫
《圣诞节挑战无神论者:你能证明上帝不存在吗?》
http://slate.msn.com/default.aspx?id=2075653,以下称霍文)。
作者自称是相信有一位“100%的恶意,80%的全能”的上帝在掌管宇宙万物的有神
论者,显然他并非一位“正统”/“福音派”(或按照方舟子的定义是所谓的“原
教旨主义”)的基督徒(他也并没有说自己是基督徒)。然而这篇文章的内容对于
中文网络却颇具相关性,其中涉及的议题都是中文网上基督徒跟反基人士经常争论
的题目(早几年还有每到圣诞就会来一次有神无神的“信仰大战”的说法--也许美国
人也一样喜欢在圣诞节谈论上帝)。
霍文一上来就开宗明义地向无神论者的信仰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在美国这个据说90
-95%的人都相信某种形式的神明的国家做一名无神论者意味着什么?在美国的传媒
和网络上常常会看到很多“某某还有某某这样的名人都是无神论者”的消息,也常常
被中文网...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浅谈“以信求知”
来源:麦琪的礼物 作者:基甸
在网上跟朋友讨论基督教信仰,“理性与信仰”的话题历久不衰,常常成为热门。
“知”与“信”的关系无论何种信仰都需要面对。“你怎么知道你所信的是真的?”的
巨大问题实际指向神、哲学上所谓“知识论”的问题。基督教信仰是反理性、反知识的
吗?基督教既然是“唯独信心”的,那么基督徒还需要理性上的理解吗?这些都是基督徒
常常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当基督徒谈及基督教信仰的知识论的时候,或明确或隐含
,多多少少会涉及“以信求知”的理念。本文将从历史和神学的角度介绍传统基督教信
仰中的“以信求知”这一理念。
“以信求知”拉丁文是"fides quaerensintellctum",英文是"Faith
seekingunderstanding",所以也可以表述为“信心寻求理解”。这个概念由古典基督
教神学家、教父奥古斯丁提出,源自对以赛亚书七:9的理解发挥。这节圣经和合本译
作“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稳”,按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也可译为“你们若是不信,
定然不得了解”。用现代中文来解释,也就是说“如果你不相信,你就无法明白”。奥
氏以后,基督教神学对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言说又有...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8
☆─────────────────────────────────────☆
runsun (runsun) 于 (Thu Mar 11 13:02:30 2010, 北京) 提到:
真正的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完全彻底的否定,因为彻底否定带来彻底的放下,才有彻
底的解脱。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佛法的精髓。
人和世界就是五蕴,就是世间,就是苦,就是轮回。
大部分人修行,是希望停止世间的苦,但是要享受世间的乐。更好的享受。
人们幻想有天堂,有极乐世界,幻想解脱后可以天上天下来去自由,可以不受因果控制
甚至随意操控因果。追求这些的本质就是渴望更好的享受世间乐。
当他们听到智慧的佛陀说解脱是五蕴寂灭,在世间苦灭的同时,连世间乐也灭了,他们
会害怕,会恐惧,会难以接受。正如佛陀所说“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
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
这种心理,是大乘伪佛法产生以及很多人信大乘伪佛法的根本原因之一。
没有彻底的对世界,对人,对自我的完全否定,就没有正见的生起。就不可能导向于五
蕴寂灭的涅槃。
涅槃,将使得一个“人”失去世间的一切。记忆,经验,感情,...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理符合论与虚无的发现zz
“有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人们曾以为可用它迫使逻辑学家陷入困境,并曾试图把他
们推到这一步,即要么不得不涉嫌于可怜的诡辩,要么就要承认他们的无知,因而承认
他们全部技巧的虚浮,这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真理。”P110这是康德在其晦涩的《纯粹
理性批判》中突然冒出的一段具有叙事风格的话。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一直相信真
理隐藏在事物的表象背后,和本质、本体等概念相联。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与各事
物之实必相符合”,P34康德对它的解释是:“真理是知识和它的对象的一致。”3P110
也即我们关于对象世界的知识,如果和对象自身的特性相一致,那么,这种知识就是真
理性的。同时,正是因为被认识的东西是可以实指的对象而非虚无,我们的认识才是可
能的。但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一直延续的这一真理标准,却把两个问题无情地甩给
了后人,即:我们怎样才能断定自己的知识符合对象;如果知识并不指向具体对象,而
是指向一个空洞的虚无怎么办。

西方哲学在近代以前,很少为上面两个问题焦虑。这和其哲学对理性和上帝的信仰有关
。从认识论层面讲,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事物的本质是理
性知识可以把握的对...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0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五)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经验批判主义单独作了考察。现在我们应当看一看它的历史发
展,看一看它同其他哲学派别的联系和相互关系。这里首先要提出的是马赫和阿芬那留
斯对康德的关系问题。
1.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都是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于哲学舞台的,当时德国教授中间的时
髦口号是:“回到康德那里去!”这两位经验批判主义创始人在他们的哲学发展上正是
从康德那里出发的。马赫写道:“我应当万分感激地承认,正是他的〈康德的〉批判唯
心主义作了我的全部批判思维的出发点。但是我没有能够始终忠实于它。我很快又回到
贝克莱的观点上来了”,后来“又得出了和休谟的观点相近的观点…… 现在我还是认
为贝克莱和休谟是比康德彻底得多的思想家”。(《感觉的分析》第292页)
可见,马赫十分明确地承认:他是从康德开始的,以后走上了贝克莱和休谟的路线
。再看一看阿芬那留斯吧。
阿芬那留斯在他的《〈纯粹经验批判〉绪论》(1876)一书的前言里就已指出:《纯
粹经验批判》...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科玄论战的过程
http://www.confucius2000.com/20century/kxlzgc.htm
黄玉顺
20 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
称“人生观论战”。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然而论战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
能说已经彻底澄清了。论战所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
课题,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玄论战自1923年2月开始,一直到1924年年底基本结束,历时将近两年之久;(1)此
后仍然断断续续,但已不是那么集中。整个论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论
战的缘起与爆发:从1923年2月张君劢发表“人生观”讲演,到同年张发表长文反击丁
文江的驳斥。(2)论战的展开与深入:从1923年5月梁启超作《关于玄学科学论战之“
战时国际公法”》,到同年吴稚晖发表《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其间科学派
、玄学派双方人物纷纷登场,论战愈演愈烈。(3)论战的转折与结局:从1923年11月
陈独秀为论战文集《科学与人生观》作序、邓中夏发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直到
1924年岁末,其间“科-玄”论战...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西方心-物问题的回顾与前瞻
【作者简介】陈真,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和道德教育研究所。
心灵本质和心物关系问题是两千多年来一直困扰西方哲学家的古老而又现代、传统而又
时兴的哲学问题。心物或心身问题主要表现为笛卡尔二元论的困惑,即心物相互作用的
困惑。为了解决这一困惑,西方心灵哲学转向了唯物论,主要是物理主义还原论。但还
原论存在的问题表明,感受性和意向性等心灵状态无法完全还原为可观察的行为属性或
物理属性。这使得西方心灵哲学转向了非还原论的唯物论,其主要理论形式有属性二元
论和生物自然主义。非还原论的唯物主义理论不同程度上克服了还原论的缺陷,但依然
面临如何解释“心”对“物”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问题。本文拟回顾西方
解决心物问题的哲学历程,探讨其理论得失,并展望解决心物问题的可能前景。笔者希
望这种回顾与展望能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研究,有助于从微观上解释意识
的能动作用。
一、二元论的困惑
日常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接受了关于心与物的某种二元论的思想,即认为心与物是完全
不同的东西。笛卡尔的二元论就是这种思想的哲学表述。按照笛卡尔的二元论,心和物
是完全不同的实体,都可以不依赖于对方而独立存在;心灵是...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开悟——贾题韬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4
来源: 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article/2006/06/2224534728.html
论王守仁与佛教——排禅入天台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3日
来源:觉群季刊目录 总第十五期 作者:惟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一生中存在着许多禅迹,比如经常出入佛寺
与禅师们亲密交流等等,但这些可以说都是表面现象,所以并不重要;王守仁思想的渊
源及其思想精华,或者说思想深层本质内容却是排斥禅宗的;他思想上的援佛入儒,着
手点却是契入天台的心性义理之学。
一、王阳明生平禅迹(略)
二、先进后出(略)
三、契入天台
尽管王阳明行迹上禅迹斑斑,但这些都是表面的,其思想上是辟禅的,是经过了接受佛
教、援佛入儒、辟禅,而最终找到了他的思想渊源——天台佛学的历程。最终我们并不
难发现其思想精华部分都可以在天台找到原形,或者说是对天台的充分吸收和再发展。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
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为一贯地坚持道家、佛家的基本观念。他们比道家还要道家,比
佛家还要佛家。
(一)“心外无物”与 “一念三千”
“心外无物...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从西方心灵哲学看佛教唯识论
从西方心灵哲学看佛教唯识论
作者:冀剑制  来源:拙风文化网
在西方心灵哲学陷入瓶颈的今天,西方学者渴望从东方传统思想寻找一些突破的灵
感,尤其佛教唯识论对心灵有着深刻的讨论而成为注目的焦点。但是,由于思考脉络上
的不同,唯识论目前仍旧很难在西方心灵哲学架构下定位,因此仍无法真正成为西方心
灵哲学中的一个新希望。本论文企图透过将唯识论与西方心灵哲学中的主要理论与概念
的比较将唯识论定位在当今西方心灵哲学的脉络中。
1. 西方心灵哲学的概念框架
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可以算是由笛卡儿的实体二元论(substance dualism)所构成
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下来讨论的,笛卡儿主张,心与物是两种不同的实
体,其理论中所谓的“心”指的是一个思维的主体,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各
种情感、思考、甚至意识都是属于“心”这样的东西。而所谓的“物”自然就是我们日
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到这个外在世界的一切可占有空间的事物。从这样的一个概念框架来
看,有人主张心物实际上属于同一个实体,那个看起来不占有空间的心事实上是由占有
空间的大脑所产生的东西,那么,心物是同样的东西,...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圣诞老人和基督徒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5%9E%E7%9A%84%E5%AD%98%E5%9C%
圣托马斯五法
圣托马斯提出的五种方法是後验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后天所得的经验来论证神的存在。
不受动的动体论证:圣托马斯的第一个论证建立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论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是能动物的潜在的实现。圣托马斯首先注意到:现实中总有运
动的物体,这可以被後天的经验证实。任一运动的物体必然是由另一个实现了潜在(即
运动)的物体导致运动(推动)的。而这另一个运动的物体又必然是被另一个运动的物
体推动的。然而这种关系不能推至无穷,因为必定有一个初始的推动者。这个初始的推
动者不是由他者推动的,它也就是神。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运动”比通常表示物体位置移动的“运动”一词更为宽泛。
第一因论证:第二个论证从事物的因果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出发。任一物都不会
是它自己的效因(efficient cause),必然是另一物。这种关系不可能推至无穷,因
为没有初始的效因,也就没有终极的效果(final effect),也就不会存在中间的效因
(any inte...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7

对,我解构了基督教的上帝,然后又重建了新的上帝,把上帝找回来了,而且我还重新
诠释了三位一体的基督教核心教义,顺便自称了弥赛亚,颠覆基督教,然后建立新的“
基督教”。对佛教同样也是,我颠覆了佛教,却又建立了新的“佛教”。我把基督教,
佛教这些传统宗教统统划归旧禅学,然后建立新禅学来取代替换它们。
波性实在尤其是波性意识确实非常类似于基督教的上帝,也更接近于黑格尔所说的绝对
精神。
波性意识是自有永有的(永恒性),是遍在的(弥散性,非局域性),是超越物理时空
的(独立性),而且它也是现象性万物产生的主因(波性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产生现
象性的物理实在)。其实也是真正的第一推动,只是这一点一般人还很难了解。
只是和基督教的上帝所不同的是,我的这个“上帝”是无穷的波性意识的聚合,而不是
一个独立的凌驾于众生之上的上帝,并且这个上帝也是在不断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
而创造实际是发生在每时每刻的。它和宇宙是合一的。这一点具有泛神论的特点。
而且根据我的理论,也必然有高度进化的波性意识。它们和“上帝”更加接近。但是所
有的波性意识个体,都要服从法则,而不可能创生和改变宇宙法则。宇宙法则具有根本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摘要
综观东西方宗教、哲学中,西方哲学、京都学派、梵我思想及道教,与佛教对存有
的定义,有极大的差别。其中最关键的差异在于:佛教是以经验主义的实证精神作为定
义之核心,而东西方其他所有的宗教、哲学体系则皆主张存有是不可知、不可证的。
根据《阿含经》佛陀所定义的存有,具有宇宙及生命根源的意义,并且是以人人皆
可实证生命本原而定义。佛教此种特有的存有定义,在佛教经典中不是一个孤证,是符
合佛教的缘起教义。此种实证意义的存有定义,有三个成立要件,并且引申出三个具操
作性意义的判断原则,对于想要实证生命本来面目的人,提供判断是否亲证生命本原之
依据,是极具启发性的判断原则。
对于关键论点──实证的可能性,本文对于哲学史上主张存有是不可知、不可证的
理由中,归纳出三种重要的理由:
1、人类的生命、能力仅具有限性,故无法实证具无限性的宇宙根源。
2、具有无限性者必是宇宙的根源。
3、康德的先验哲学认为道德公设足以作为实践理性宗教的充分理由,不必以事实
验证论证的前提。
上述三种理由错误的原因,皆是忽视实证的重要性所致。《阿含经》中提出实证主
义的存有定义,主张将一切哲学理论回归事实的检验,对于宗教...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19
来自主题: PoliticalScience版 - 方法论及其他
呵呵,我觉得这个不是简单的方法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本体论与认知论的问题。就本体
论而言,如果唯物论一家独大,那整个社会科学基本上什么都不用研究了;而认知论问题
上,如果坚持辩证法,那也没有搞社会科学的必要了,因为你得到的都是不可证伪的命题
( 譬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双向因果的命题你跟
本无法证伪)。
只有解脱单一本体论,单一认知论的束缚,才有可能谈论方法论,因为本体论与认知论才
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另外,说到方法论,感觉定量与定性的差别没有那么大,譬如 Gary King 的两本书,
Design Social Inquiry 和 Unifying Political Methodology,定量与定性其实是可以
相互借鉴的。
同时定量与定性这样的划分,也略显粗糙,其实可以按照 Wolinsky和Sprinz的那本书
Models, Numbers, and Cases: Methods for Study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的做
法,分做 Formal Methods, Quantitative Methods
e***e
发帖数: 3872
20
来自主题: _ZST版 - 《诗化哲学》— 刘小枫 (V)
第一章 诗的本体论
德国浪漫派的诗哲们面临着自己的前辈所摊开来的一系列普遍分裂,心情自
然是十分沉重的。但他们觉得克服这种分裂并不是没有希望。他们以为,诗提供
了拯救普遍分裂这一历史厄运的可能,而且只有诗(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把宗
教也看作是诗,而哲学不过是诗的基础或伴侣),才能担当起使普遍分裂的对立
和差异趋同的使命。

早期浪漫派首先提出了人生向诗转化的学说,希望在诗的国度里消除束缚、
庸俗和一切对立,达到绝对自由,从而在由诗的想象、激情、爱、幻想给有限的
生命带来的出神状态中,把握住超时间的永恒。诗,在他们那里,是理想的天国,
它具有超验性的自由,能使充满重重矛盾和对立的现实生活化为一种梦幻式的永
远使自由得到保证的生活。我把这概括为诗的本体论。因为,明显地,他们把诗
变成了一种实在,一种真正应该设定的实在,或者说,是真正的实在,“诗是真
正绝对的实在”(诺瓦利斯),“没有诗,就没有实在”( No poetry,no
reality——施勒格尔)。这一本体论化了的诗的世界作为对现世生活的否定,
能为终有一死的个体所切实把握,因而是有限个体的归
e***e
发帖数: 3872
21
第二节 浪漫本体论
当艺术把持住了人的消逝着的流
年时,当艺术把成年时期那阳刚的毅
力与萌春年华那阴柔的娇媚结合在一
起时,当艺术以完满健动的美来表现
一位已把儿女抚养成人的母亲时,艺
术难道不是把非本质的东西——时
间,给取消了么?……完满的定在
(Dasein)也只有一刹那。在这一刹
那之中具有在整个永恒之中所具有的
东西。
谢林:《论造型艺术与自然关系》
所谓浪漫本体论,就是浪漫派的本体论(Romantic ontology)。

在诗意化的世界这一学说中,我们看到,浪漫派诗哲最终是以一个全一的本
体,一个普遍、绝对的生命的“你”为终极根据的。因而,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
如何把客观世界的不透明性和沉重性转化为透明的、轻灵的永恒。诗意化的世界
是一个理想的国度,它与给定现实有着超验的距离,就是因为诗最终是以最高的
本体——神性、大全为根据。诗意化的世界或是把它显现出来,或是象征着它,
总之,诗载人渡达超时间的彼岸的绝对。“诗的应有任务,似乎是再现永恒的、
永远重大的、普遍美的事物;但是,如果无所假托,这也没法实践。总需要
w***y
发帖数: 9
22
从庚子国变以后,有些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彻底沦丧了。迁延百年,竟还不
愈。下文就是绝好例证。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就连哲学的形势,也都是好的。中国的一
切都不值一提。令人想起了四世同堂里的丁约翰。
既然要想谈哲学,起码要有一点起码的哲学知识吧。哲学本身就是理性思维,无论是西方
的还是东方的。西方哲学习在表达上惯于用严密的论证,中国哲学惯用比喻寓言。这只是
形式上的不同。应该看到他们所研究的问题,和方法,甚至结论都是一致的。举个例子,
中国人说:“白马非马”,黑格尔说:“具体的共相”。有分别吗?他们说的都是一件事
,而且几乎得到了一样的结论。就是“白马”的概念或者共相并不白。用西方的哲学术语
讲,概念在抽象上,一无所有,但在具体上确又包罗万象。
至于中国和西方哲学在表达上的不同,引一段冯老先生的话: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
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
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
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
自己的思想。名言隽语...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科学的发展有没有极限?
物理学的革命: 宇宙只是幻象
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支配着无限小的规律似乎难以理
解。然而,如果我们承认量子现实只是一种错觉的话,那么一切就清楚了!这一认识将
掀起一场全面的革命。
“我们应该修改物理学教材了!”2005年8月,在德国康斯坦茨湖畔一所大学的最
高建筑的顶楼,美国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福熙(Christopher Fuch)用这样一个大
胆的提议作为其组织的系列研讨会的开场白。康斯坦茨大学出资邀请了50多位美国、加
拿大、英国以及意大利、法国和澳大利亚的理论学家和哲学家来参加这一为期一周的会
议。他们都是微观物质运动规律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其中的一些学者极具威望,但他
们也毫不犹豫的推翻了自己曾经持有的观点。作为门外汉,我们无法深入理解研讨会期
间专家们彻夜争论的深奥的数学问题。不过,他们讨论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观点展开的
:物理学为我们描绘的世界也许并不是真实的物质世界,而很可能只是一个巨大的幻象!
这让我们一下子坠入了云雾之中。在我们一贯的观念中,物理学的目的,正如字典
里所清晰定义的那样,不就是“研究物质的属性”吗?物理学家们的确是通过对如同康
斯...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24
cxc 说的比你说的更靠谱些,物自体( things in themselves)是本体性的东西,本
身不是认识的对象,也不能被科学认知,也就说物自体永远不能通过科学来认知,物自
体只是道德实践的依据。康德把现象和物自体分离主要是为了调和科学与宗教。这样的
概念在现在的科学哲学里仍然有影响,譬如现在的科学基本不涉及本体论的问题(科学
只有认知论和方法论,没有本体论),而只有宗教、哲学、信仰才试图告诉我们道德的
起源,以及世界的本质这样的概念。
z**********e
发帖数: 22064
25
http://m.kdnet.net/share-10645022.html
宇筠锋
2015.01.15 09:50 转帖发表在 猫眼看人
(王国文,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4年6月1日)
【概述】
笔者与量子打交道久长(一甲子),对量子真相探究的昔今情况比较了解,包括哲学、
数学、理论和实验方面。自己漫长从容的探索也有所收获,结果可以说,还是拥护爱因
斯坦、玻尔、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伯、狄拉克、玻恩、盖尔曼、温伯格等不承认有
鬼魅隔空作用。说隔空作用存在,爱因斯坦错了,细查并无确实的实验根据。如今,眼
看量子物理被曲解,科学精神被罔顾,良知被泯灭,纳税人的辛苦钱被糟蹋,有些想法
越来越觉得不得不说。从物理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考察,有足够理由认为:所谓的非定域
关联(非定域性,隔空鬼魅作用)——“当测量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与之关联的粒子会
瞬时改变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么遥远。”——纯属谎言,因而所谓“量子隐形传态可
用于大容量、原则上不可破译(万无一失)的保密通信,也是量子计算的基础”是无稽
之谈。简而言之,量子隔空传输是巫术,多光子量子隔空传输是魔术加巫术。相信这个
断言绝对经得起历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康德和朱熹比怎么样
本体论的问题极度重要
垃圾儒教,一开始的思辨高度,是远没到这个sense的,low到爆;后来被佛教胖揍,宋
明腐儒才从佛教里去偷点东西(当然误会一场偷错了)发展自己的本体论,所谓心性儒
,然后再吹,这些东西我们本来就有,古已有之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康德和朱熹比怎么样
因为本体论的问题根本无法展开有意义的讨论,西方哲学的本体论起点和终点都是上帝
。除非你说西方哲学都是柏拉图。佛教是印度大忽悠,吹起来天花乱坠,什么天上四千
年等于人间五十亿年,你说说这不是忽悠?在印度佛教都被印度教胖揍。

发帖数: 1
28
成天“美必赢”,胳膊肘往外拐的人是怎么想的
分享到:
时间:2018-04-12 09:57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 杨光斌
•浏览:631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话语权是一种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思维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改革开放之后,原有的话
语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落后的中国只能以拿来主义的方
式建设自己的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中国社会科学”中却没有“中国”这个本体论,结
果一些人便习惯性地以形成于异域、特别是美国的概念、理论来观察国内政治经济和国
际关系,自觉不自觉地都是按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看问题,结果美国无论干什么都是对
的,其他国家都是错的。由此可见,不能说美国的“接触政策”和价值观外交是失败的。
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很难做到去价值化,看问题多少都会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带入,这是
人性,也是生活中的常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在生活中一定要不问真相、不问是非
地陷入价值承诺,这更是研究国际关系或外交政策观察的大忌。无论一个国家标榜的外
交目标有多高尚,说到底就是为了国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定不能相信佛教
在哪里 具体特性
不是只要概念
其实你们儒教搞本体论的很多,但都只是一个概念
[在 dnls (邦畿千里 维民所止) 的大作中提到:]
:从本体论上说 天是第一因第一推动 所谓乾元
:知道“元”吧
p*****n
发帖数: 1415
30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五蕴

不是这样
你可能是看了唯识宗的东西
唯识宗结合 ”识不灭”及”本体论”,发展出阿赖耶识
它想解释死了以后又如何,万相又如何生成。
用阿赖耶识当底子,认为”业”来自阿赖耶识,遇缘则生行,
行又生业,业又储存回阿赖耶识。
人死了,还有阿赖耶识在(识不灭+本体),业就在里面,投胎时把业带来。
一直展转轮回,无穷无尽。
就这样,解释了万相生成
好像是这样。
唯识宗似乎把阿赖耶识当第一因。
但佛陀不讨论第一因,
不讨论人死了是不是还有个什么,(依唯识宗,还有个阿赖耶识)
不讲本体论,不谈死了是不是还有个”我”,这个”我”到底又是什么。
(依唯识宗,那个”我”就在阿赖耶识中)
为何不谈? 因为它无法被活着的人用简单的六根经验检验,会沦为空谈。
佛陀只谈如何修行,如何用摸得到,看得到的方式在现在活着的时候修行。
不谈死后会怎么样,死后有没有灵魂(阿赖耶识吗???),用什么方式轮回。
他认为对修行没有帮助。
可能各派都可以自己找个有兴趣的现象加以解释,例如对轮回。
但是都只是空谈,无法当下亲身实证,而且与灭断烦恼也无关。
我想可能佛陀也不知道。他没有把握的事,不会说,所以不谈呗。
其实我说的,
z**n
发帖数: 22303
31
(2)诸法无我(sabbe dhamma^ anatta^,ana^t-manah! sarvadharma^h!)
诸法的法,是意指‘无我性的事物’,也可以单指‘事物’。但原始佛教中‘事物
’只限于‘无我性的事物’,因此诸法与诸行一样,是指一切现象。
无我亦称非我、非身。所谓‘我’,已是五蕴的和合体,或者不断生灭的名色相续
流。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
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
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
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
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
一般人较容易接受诸行无常,但是,诸法无我则为外道所不承认,而是佛教所独有
的学说。释尊当时的外道,都认为一切事物皆有不生不灭永远存在的本体。此即是我(
atman)。提到梵、提到我,都是指它。宇宙的实体称为梵(brahman),个人的实体即
为我。在佛教里,它不能为人所认识,也无法证明其是否存在,故说是...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347
32
很长,不过在微博上看到几个挺韩的比较理性的ID也在称赞这篇,所以转一下。
=============================================
题记:中国最缺的不是“善”,而是“真”。没有“真”作为客观性支撑,“善”就必
定是伪善,“美”注定就是画皮。你们能理解吗?质疑者们这么累,又不讨好,要的就
是这个“真”,要的就是中国从传统文化和落后人格的泥坑里面走出来,去追求真实,
捍卫真实,用真实来支撑和监督善。都别做圣人,装圣人,招摇撞骗,先做真实的小人
。我的这个愿望,可以实现吗?
1. 事件、判断与立场
事件:一群人怀疑畅销书署名者韩寒缺乏基本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不是《三重门》等
作品的真实作者,认为除了代笔,他当年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就存在徇私舞弊,现在作
为作家和公众意见领袖的韩寒形象是经过包括其父亲在内的众多写手及出版公司多年共
同包装运作的产物,是一个面向赢利的文化商品“黑盒子”。
质疑者提供的证据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类:韩寒署名作品中与其年龄、阅历、知识面相差很大的内容;
第二类:韩寒署名作品包括韩家父子为应对质疑所写的文章中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3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诗歌和山羊(谢绝首页)
是呀我知道是先抑后扬。但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心里嘀咕看就看呗,那么啰嗦……另外稍
有一点后现代流行的自我质问的感觉,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干什么”
这种本体论的问题,这在我看来是没有解答的,也没有什么意义,不如直接行动……你
也不是那么本体论,就是稍微有点搭边,所以让我稍微不舒服了一下……不过各人感觉
不同,无所谓了,我就是quibble一下而已。
l****s
发帖数: 113
3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獭祭·可叹·李商隐
首先,“有生于无”是不是老子的观点,这在学界是有争议的。郭店甲本里写的是“天
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今本写作“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多了一个“有”字,
意义完全不同了。我以前的一些老师认为郭店老子表达的是“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我比较认同这派的观点。当然,也有其他老师认为是郭店简抄写的问题,老子的原
文就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但就算老子的原文是“有生于无”,这和“有无相生”也并不矛盾。打个比方,我们说
“子生于父”,这是说,儿子这个概念指涉的那个实体、那个人在本体论上晚于父亲概
念指涉的实体,倘若没有作为父亲的那个人,就不会有作为儿子的那个人,但没有儿子
这个人,父亲这个人也不会凭空消失;但我们同时可以说“父子相生”,这是说父子两
个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在得到儿子的同时便也成为了父亲,倘若没有儿子(好吧
倘若也没有女儿),他这个人自然还是好端端的,但却没有资格被称为父亲了。同样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都是这个道理,就算在本体论上“有”这个东西是生于“
无”这个东西的吧,但在“有”确确实实被“无”生下来之前,你那什么去称呼那个已
经存在的“无”呢?你没法叫它“
l****s
发帖数: 113
3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獭祭·可叹·李商隐
我没有说今本不自洽嘎,你看我的意思恰恰是说今本(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是自洽的。
主张郭店本是老子原意是出于其它理由,包括宇宙论问题在道德经里占的地位,已经这
一问题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程度等等。
这个不是形而上形而下的问题。而且你好像把我的意思理解反了。本体论上的存在和有
意义的指称本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当然不必因为指称上的相互依赖而否定本体论上
的自存与派生。给定物质和意识是相对的这种说法,在意识产生前,我们当然可以有物
质,也当然可以把物质称为“物质”,但在我们把物质称为“物质”时,这一称呼无法
具有表示与意识相对的这一层意义。进一步说,假如“物质”这个词仅仅具有这一个含
义的话(事实上并不是,我们可以在与能量相对的意义上、在与虚空相对的意义上、或
其它,使用这个概念),那么在意识出现之前,在“意识”的意义产生之前,“物质”
这个称呼也就和“喂”、“那啥”差不多了。
关于“奇正相生”,首先澄清一下,我没有把这里的“生”解释成依赖哈,你回头看我
原帖:『奇里头生出正,奇并不因此而消失;有里头生出无,有也仍然还在。生在这里
都是“变化出”,而不是“变化为”。小玉化为轻烟,她自己这个实体可就
d***3
发帖数: 75
3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文化的本质-第三存在》
《文化的本质━━第三存在》简述
本文的写作冲动源于人类对其自身进步的惊惧。十九世纪以来,一些很是不
错的人类精英先后开始叩问各学科已经成就的结论,从而引起普遍的恐慌:物质
消失了,确定性丧失了,上帝死了,人死了!“世界末日”快到了、要“热
寂”了,快要完了、没了……尤其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后,核武器、计算机(主要
是机器人)、生物工程(主要是克隆)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科幻小说与影视的泛滥,更使人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作者不免发出疑
问:“这人类到底怎么啦?”这是人类濒临灭亡前的回光返照?还是人类在巨大
进步面前的惊慌失措?作者发现,每当文明嬗变、社会以超常速度发展的时候,
人类都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作者以为,这是由于科学的昌明与哲学的贫困所造成
的。
哲学,作为一种人类追求智慧的科学,常常被人误解,也常常被人利用。人
们亦常常因为贴近的利益而忘乎所以,这也可以认为是自然科学突飞猛进而人文
科学相对滞后的原因。可是,没有人文科学的长足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常常
会变成骚扰人类安宁、影响人类幸福的力量。若如是,很难有理由阻止人们提
出:我们为什么要这些自然科学...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16
37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转载] Notebook一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otto 所发表 】
{本文版权属作者和批评改进者所有}
otto笔记之一: 古希腊(1)
按照大陆流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哲学分成本体论(ontology),认识论
(epistemology)和方法论(methodology)三大部分.
这种分法的依据其实是一个有三个叶节点(leaf node)的二叉树(binary tree):
# 根当然是哲学这个大概念;
# 第一次分叉的两边是本体论 vs. 认识论+方法论,分叉的依据是自然*本身和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认识论+方法论又再细分成认识论 vs. 方法论,分叉的依据是认识自然(read)
和改造自然(writ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很多哲学流派把认识论和方法论统一作为认识论来研究,当然也是一种选择,窃
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法还是更加合理一些.
哲学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
发帖数: 10
38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re哲学是什么?
发信人: learnedcat (no),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Re: 哲学是什么?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0年12月19日19:44:2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以前读逻辑哲学论时,遇到了不少问题,正好可以在这里向你
请教请教。外行之见,还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首先,哲学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活动。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
想到了一种说法,那就是研究哲学就是研究哲学史。我认为,在我
们说出这个论断时,就牵涉到了哲学史上对本体论的否定。以前的
任何概念都被赋予一种本体论的意义,哲学就是对某种永恒存在的
描述,只要这个存在永恒存在,那么哲学就有了确定的指归。就如
同圣经中的上帝,只要上帝确实存在,那么圣经就有确定的意义。
不幸的是,这种确定的存在后来被认为实际上是一种谬托。所以圣
经中的上帝也就成了某种没有所指的概念。哲学也是如此,众多繁
多的概念经过解构之后都失去了归依之所,他们的存在只是记录了
人类曾经如此这般地思考过。所以,哲学不是知识,而是活动,大
概就是这种意思。
但是,问题在于,即使是这个论断,仍然只是获得了阶段性的
意义,它也
e********e
发帖数: 126
39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转]语言哲学的一些常见概念(4)
6. “是(存在)”的四种意义
要讨论英语词is或与之相应的各种西文词,首先碰上的是中文翻译的困难,
有人建议译作“存在”,有人建议译作“是”,有人建议译作“有”,有
人建议按不同的哲学体系分别译作“存在”、“是”、“有” 。我们为
方便起见,且不深入这个困难,暂用“是”、“存在”或“是(存在)”
来翻译这个词。
是(存在)始终是西方哲学和逻辑学关注的一个焦点。所谓本体论或本体
论,按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就是讨论to on hen on(所是之为所是、存在
者之为存在者)的。
语言哲学初兴之时,人们就开始明确区分是(存在)的几种意义,并把这
一区分视作新哲学的重大成果,不少人认为由此就消除了传统本体论的伪
问题,解开了传统逻辑学的许多困惑。通常区分四种意义:
一,存在。God is,或上帝存在。
二,等同。他的太太是西施。启明星是长庚星。
(其中可以包括逻辑上的等同:金星是金星。)
三,类属关系。太阳是恒星。金星是行星。
四,属性关系。太阳是明亮的。
To be 的第一种用法并不常见,这时它等于exist。引起混淆的倒不如说是
二、三、四中似乎暗含了一,例如“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
h*o
发帖数: 1035
40
from http://oaklandcpc.pcusa.cc/downloads/chsim-trinity.html
三合一神的辉煌:三位一体的必要性和神秘性
作者:司考特•克拉克R. Scott Clark 历史神学与系统神学副教授 西敏斯特加
州神学院
原文发表于(c)1999 Modern Reformation 版权保留
"以色列阿,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 与多神教的邻国相比,以色列相当注
意独一真神这
一事实(这也被对应称为“一神论”monotheism)。尽管“一神论”是基督教信仰的源
头,但三位一体
却是基督教关于神的教义的本质。伊斯兰教使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宗教之一,也是一
神论的。但是
伊斯兰教完全否认三位一体论。犹太教长期以来将三位一体论批判为多神论。很明显,
三位一体论成
为很多人的绊脚石。但若缺了它,基督教也就不再是基督教了。三位一体论是受到异教
徒攻击的很多
基督教教义中的一个,他们批判这些教义为“天主教那些不可被质疑的信仰”。而他们
关于三位一体的
言论得早已得到了决断(见:海德堡要理问答 22)。从四世纪以来,正统天主教徒在
三...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4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关于Jesus和God是一体
耶稣和神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位“神”,但是他们是一个“本质”。所以说在中
文中最好不要用三位一体这个概念来理解Trinity这个词,直接说“三一”或“三而一
”就好了。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你需要知道哪些不是“三一神”的表达:
一、形态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父子圣灵三者的关系如同汽、水、冰三者一样,是同
一物的不同形态。这种观点无法理解父子圣灵在同一个阶段会同时存在,并且还互相内
住的原因。
二、三神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父子圣灵是三位神,只不过共享一个神格(Godhead
)。父子圣灵如同同卵三胞胎一样,“神性基因”完全一致,分别负责不同的领域。这
种观点无法理解圣经里关于“父子圣灵为一”的提法,同样无法理解互相内住的原因。
简单来说,形态论着重了神“为一”的一面,三神论则着重在神“为三”的一面。而两
者均无法理解的,就是互相内住(mutually indwelling)这一概念。确切的说,神是
一,是在其本质(essentially)一面;神是三,则是在其经纶(economically)一面。
必须要指出来的是,这里所说的本质,不是指着本体论所说的本质,而是指着存在论所
说的。就... 阅读全帖
r********7
发帖数: 887
4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与斑马兄聊基督人性是否受造问题
(任大)博主回复
斑马兄过奖了,我首先应该感谢你在真道前方"打"给我的"亮光",用圣经的话语,给我指
出了道路.
回到基督人性的话题,我们已经了解到, "位格"一词,本不是圣经中所有的,它来自西方
本体论哲学.我们通过"位格"这个词,来界定一个智慧生命的存有和表显,它是指一个特
定的"范畴",并不是指这个智慧生命的本身.因此这个词的本身含义,谈不上是受造的,还
是非受造的,它只是一个范围的"界定".我们可以讨论受造和非受造的,是事物的"属性"
或者"性质".(黄士哲牧师似乎对这个看法持不同意见).
那么,"存有(存在)"是什么?
归正神学认为:存有就是非物质的实存个体(non-material substantive entity),由
三个重要的元素组成,即理智、情感和意志。
特土良(Tertullian)认为: 「位」是表達人的個別性,從他或她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來。
「位格(存有)」(personality)指個人在與人際關係中他的獨特性。
海德格存有论(Ontologie)认为: 对“实存”、即“存有”而言,“人”与一般存在者
之间有彼此不可逾越的隔阂。
本体论认为:存有的研究对象...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511
4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谁来帮我解惑一下。
这个问题很经院哲学啊。上帝存在的论证有一千多年的拉锯战了。圣安瑟姆和圣奥古斯
丁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在后世看来是站不住脚的。但是罗素在他的《我为什么
不是基督徒》对于那些本体论证明的反驳也是站不住脚的。
Anyway,上帝存在本身是一种信仰,无法被理性逻辑证明。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的确
是可以去掉上帝的。这个可以参考康德关于“物自体”的讨论。但是非理性的、非逻辑
的修灵上,人可以来体验神,这个过程是每个人都可能不同的。
d******r
发帖数: 5008
4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用倪的异端标准, 召会内部互定异端
自己长期被打成异端, 一有但机会了,不但攻击耶证等别的教会是异端, 而且自己
内部还互定异端, 这就是召会. 就一个字, 贱.
=================================================
从倪柝声的检验标准来看地方召会的异端(ZZ)
倪柝声弟兄在他的著名教训<十条检验基督教异端的标准>里说到:"所有的异端都不是年
轻的基督徒所能应付的,年轻的基督徒对异端最好是不闻不问.如果你是在没有教会的地
方,或者你单独在一处时,这里有十条测验的方法,叫你可以用来测验异端的事.其中有一
条相同的,有一条是那样说的,就是异端.一个团体不在乎道理有多少,乃在乎有没有异端
,有异端就是错的.我们宁可听一篇真理少的道,而没有异端,也不要听有许多真理的道,
却带有一点异端.因为只要有一点毒,就会毒死人;就如面团中只要有一点酵,就会发起来
.这些异端,非有专一恩赐的人,就无法分辨.要分别和分析这些异端,说起来容易,作起来
不简单.你只要注意有没有一点异端;只要有一点,其他的即使是好的,也要摔掉."
李常受远赴美洲,将倪弟兄的聚会处的实行"改革"成了地方召会,带进来了许许多...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4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李常受呼喊派和恢复本圣经的谬误

最搞的是呼喊派内部还互定异端:
----------------------------------------------------
从倪柝声的检验标准来看地方召会的异端 (ZZ)
----"十条检验基督教异端的标准"和地方召会的"对号入座"
倪柝声弟兄在他的著名教训<十条检验基督教异端的标准>里说到:"所有的异端都不是年
轻的基督徒所能应付的,年轻的基督徒对异端最好是不闻不问.如果你是在没有教会的地
方,或者你单独在一处时,这里有十条测验的方法,叫你可以用来测验异端的事.其中有一
条相同的,有一条是那样说的,就是异端.一个团体不在乎道理有多少,乃在乎有没有异端
,有异端就是错的.我们宁可听一篇真理少的道,而没有异端,也不要听有许多真理的道,
却带有一点异端.因为只要有一点毒,就会毒死人;就如面团中只要有一点酵,就会发起来
.这些异端,非有专一恩赐的人,就无法分辨.要分别和分析这些异端,说起来容易,作起来
不简单.你只要注意有没有一点异端;只要有一点,其他的即使是好的,也要摔掉."
李常受远赴美洲,将倪弟兄的聚会处的实行"改革"成了地方召会,带进来了许许多多不一
样的教训和做法,...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哲学家的神-(ZT)
哲学家的神
有一个笑话说,哲学家和神学家争论,究竟是哲学还是神学地位更高。神学家嘲弄
地说:“哲学嘛,就好象是一个人在黑暗的屋子里蒙着眼找一只并不存在的黑猫。”哲
学家回答说:“对!而神学呢,也好象是一个人在黑暗的屋子里蒙着眼找一只并不存在
的黑猫,结果却是,这人突然高喊:‘找到了!’”
笑话固然是笑话,但这其中也体现着一个观点:哲学与神学有着极大的不同。我们
往往认为哲学是科学的,而神学是非科学的。一个更为直观的表现是,我们不会向教堂
的神父请教物质与意识孰为第一性,也不会从哲学教授那儿领圣餐。
然而,尽管我们极力区分神学与哲学的概念,事实是,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般认为,哲学脱胎于古希腊的宗教神话思想。为了解决自己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最初
常是对自然界的疑惑),人们使用了宗教。当人类的意识与精神进一步发展后,他们对
世界的思考更趋于理性,也更具深度。于是宗教分化出了哲学。
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哲学与神学的联系:许多哲学家,他们的理论体
系中本身就含有神。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
哲...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7
这篇文章很好的 阐述了缘起性空的中观理论破斥四边见与物理学的高度一致,其中就
包括了自有永
有的见解: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佛教与量子物理学:东西方对话的贡献
Buddhism and Quantum Physics:
A Contribution to the Dialogue between East and West
作者:克里斯蒂安·托马斯·科尔,柏林大学
Christian Thomas Kohl, Berlin University


作者托马斯·科尔一直从事政治科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工作。他也研究印尼和印度音乐
,他推广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西藏的音乐。过去的30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致力于“
协调”量子物理学和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东西方的佛教与科学对话做出了巨
大贡献。
Abstract
摘要
卢迪阿德·吉卜林,著名的英国作家,《丛林之书》的作者,出生于印度。一天他曾经
写下如下一段文字:“噢,东方是东方而西方是西方,二者从来不曾会合”。我的这篇
文章,将说明吉卜林并不完全正确。我试图说明佛教哲学和量子物理的共同之...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4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数学是中立的吗?
─Vern S. Poythress文章的摘录
章云雄
一般福音派基督徒常以科学证据的中立性出发,为基督教辩护;其实,连做为自然科学
基础的数学本身都不是中立的。普卓思(Vern S. Poythress)是西敏斯特神学院的释经
学教授,拥有哈佛大学数学系的博士学位,他曾经写过一篇有关数学的文章(“A
Biblical View of Mathematics” in Foundations of Christian Scholarship:
Essays in the Van Til Perspective. Vallecito, California: Ross House Books,
1976)处理以下两项关键性的问题:(一) 对基督徒与非基督徒而言,数学这个学科是否
是中立的(即不受宗教信仰影响)? (二) 如果不是中立的,什麽是基督徒的数学观?
(一)
宗教信仰与数学有关吗?普教授很肯定地答道:当然有关!人对算术、证明的标准、数
学公理是否存在等问题的理解,都受到他的信仰的影响。就算术而言,不是所有的人都
接受2+2=4的!一个人必须先接受多元的世界观,才能接纳这道数学公...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是对人和世界的彻底否定
E

称。
极其严重错误。本来真如是形容缘起法的,是有为世间,但是被大乘搞成了一种本体论
。变成了类似婆罗门的梵的本体性概念,变成了我见。变成了类似万物有灵(一切法皆
有涅槃性)的低级泛神论。
原始佛法的涅槃,和大乘的真如完全是两回事。
真如,梵语tathata,意思是“如是呈现的状况”,杂阿含经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
,亦非余人作。 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
住”。。。“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
、不颠倒。
这就是原始的真如之意,意思是缘起法在世间常住不变,如是呈现。
但是大乘将真如变成了一种创生本体(后期演化成一切唯心造的唯心论),搞出了真如
缘起,以其为究竟。
缘起法的如是呈现和寂灭的涅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一种是五蕴有为法的法则,一种是无为法。
如果把五蕴有为法的法则误认为是终极,则必然变成不二论,本体论,导致对五蕴无法
彻底否定,如此必然堕生灭轮回。
大乘的真如,法身,如来藏,本心,实际都是大乘的涅槃的异名。这种涅槃,是一种“
活性”的涅槃,是一种类似上帝的主宰性概念。它是世界的创生本体。
而原始
r******3
发帖数: 586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复习一下啥是"老实"

依缘起而生当然不是大乘说的万法唯心造。二者有本质不同。
前者是非本体论,无我论。后者是本体论,神我论。
缘起,本身很简单,就是依据条件而生起,缘,是条件,起,是生起。
缘起从何而来的问题是个错误问题,这个缘起并不是被创造的,而是宇宙一直都有的现
象。
人类有自己的思维误区,即总是认为某东西一定有个创造的源头,但是宇宙不是如此。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