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 发帖数: 7106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信区: Wisdom
标 题: N刻拍案惊奇(26)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2 23:32:59 2011, 美东)
风情村妇捐躯 假天语幕僚断狱
诗云:
美色从来有杀机,况同释子讲于飞。
色中饿鬼真罗刹,血污游魂怎得归?
话说临安有一个举人姓郑,就在本处庆福寺读书。寺中有个西北房,叫做净云房。
寺僧
广明,做人俊爽风流,好与官员士子每往来。亦且衣钵充轫,家道从容,所以士人每喜
与他
交游。那郑举人在他寺中最久,与他甚是说得着,情意最密。凡是精致禅室,曲折幽居
,广
明尽引他游到。只有极深奥的所在一间锌,广明手自锁闭出入,等闲也不开进去,终日是
关着的,也不曾有第二个人走得进。虽是郑举人如此相知,无有不到的所在,也不领他进
去。郑举人也只道是僧家藏叠资财的去处,大家凑趣,不去窥觑他。一日殿上撞得钟晌
,不
知是什么大官府来到,广明正在这锌中,...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2 风情村妇捐躯 假天语幕僚断狱
诗云:
美色从来有杀机,况同释子讲于飞。
色中饿鬼真罗刹,血污游魂怎得归?
话说临安有一个举人姓郑,就在本处庆福寺读书。寺中有个西北房,叫做净云房。寺僧
广明,做人俊爽风流,好与官员士子每往来。亦且衣钵充轫,家道从容,所以士人每喜与他
交游。那郑举人在他寺中最久,与他甚是说得着,情意最密。凡是精致禅室,曲折幽居,广
明尽引他游到。只有极深奥的所在一间锌,广明手自锁闭出入,等闲也不开进去,终日是
关着的,也不曾有第二个人走得进。虽是郑举人如此相知,无有不到的所在,也不领他进
去。郑举人也只道是僧家藏叠资财的去处,大家凑趣,不去窥觑他。一日殿上撞得钟晌,不
知是什么大官府来到,广明正在这锌中,慌忙趋出山门外迎接去了。郑生独自闲步,偶然
到此房前,只见门开在那里。郑生道:“这房从来锁着,不曾看见里面。今日为何却不
锁?”一步步进房中来,却是地板铺的房,四下一看,不过是摆设得精致,别无甚奇怪珍
秘,与人看不得的东西。郑生心下道:“这些出家人毕竟心性...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50 | 3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4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5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6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7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序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8 第12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在为时不满百年的元代,中国佛教禅宗在南方的传承多为临济宗等的法脉,而曹
洞宗则多在北方弘扬,其中又以报恩行秀禅师(系雪岩如满师法嗣,为曹洞宗第十五世
)的法嗣雪庭福裕、华严至温、林泉从伦诸禅师以及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李之能居士等
为代表,尤以福裕在嵩山少林寺传承的一系为突出。
(一)嵩山少林寺系
福裕禅师(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太原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张氏子。自幼陪颖,五岁解悟《论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读书一目十行,于乡
邻之中有“圣小儿”之佳誉,少时遭乱丧家,得道逢和尚劝导,于宋嘉定十七年(12
25)至仙岩投古佛和尚薙发脱俗,次年受具足戒。在古佛和尚处从学七年后,转投燕
京(今北京)行秀禅师,随侍十年,严受钳锤,精修猛进,久得印可,列为曹洞宗第十
六世。此后,应请主法于燕京奉福寺,时值金元交战,嵩山(今属河南省登封市境)少
林寺因战火波及,毁损严重,福裕禅师奉朝廷之命入主少林祖道庭,目睹殿堂荒芜破败
之状,发心重振。数年后,少林寺面貌一新。福裕...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9 第7章 临济法门(二)——黄龙宗派
一、慧南思想
慧南(1002-1069),一作惠南,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他十
一岁出家于本州定水庵智銮。十九岁落发受具足戒,后到各地参访游学,先后师事于庐
山归宗自宝、栖贤澄湜、泐潭怀澄、福岩审承等人,又与丛林奇士云峰文悦、芭蕉谷泉
相友善。景佑三年(1036年),坚请入石霜慈明室,蒙其印可。又作短期游学之后
,开法于同安寺(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乡凤栖山),后移住归宗寺(在庐山),因归宗
寺失火遭罪入狱,出狱后主临济祖庭黄檗寺,于溪旁结积翠庵居住。治平二年(106
2),应洪州太守程师孟等人请,入主黄龙寺(在江西修水县黄龙山),直到圆寂并瘗
于黄龙山。
慧南是临济宗自五代以来,第一位影响巨大、法席鼎盛的弘法大师。早在他参学的
时候,即在泐潭怀澄门下为书记,分席接纳,远近知名。他开法同安,刚一到座开堂,
即有传云“石霜一派迸入江西也”,当时在泐潭寺的僧徒即纷纷投到他的门下。住归宗
寺时,他的佛法机锋已为时所重,远近参学日增。原石霜门下的僧人也往往随其倡法(
翠岩可真即为其首座),当时名士如程师孟、潘延之...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0 四大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五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智慧的意义
二、智慧的类别
三、智慧的证得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的本迹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的功德
五、智慧的重要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各位法师、居士、听众,今晚本人又出席宝莲寺主办的佛学讲座,非常高兴。特别是今
晚是举世狂欢的圣诞之夜,各位竟然放弃物质的享受,谢绝一切人事的应酬,出席本人
主讲的佛学讲座,共同讨论佛法,争取高级的精神食粮,更加令本人倍感兴奋外,不得
不佩服各人善根深厚,且独具慧眼。因为今晚此刻,即八时零六分此刻,世界各地,很
多人都在举行圣诞舞会,或共进圣诞大餐;可谓锦衣玉食,享尽人间富贵荣华。但世界
各地,同时在此一刻,即八时零七分此刻,不知多少人在饥寒交逼中,无法度此寒夜;
不知多少人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瑟缩街头,受尽寒风严雪的折磨。甚至有人在战争祸
乱中,受尽战火洗礼,备受生命威胁。香港人,非常有福气,由于积福向善所致,往往
逢凶化吉,遇祸成群。但在平安享乐中的我们,可曾想及他们的凄苦,而寄予同情,或
思以拯救?
虽然,站在因果定律方面说,人生的痛苦与快...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11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2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2011-09-04 08:49:58 来源:净宗学会 作者:夏莲居居士 评论:0 点击:162
净宗学会课诵本之四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部中,皆有观
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本,而持诵已少希矣。又于华
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前后三译,遍读非易。
东晋义熙十四年,佛度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
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
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
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
如宣梵译语,笔受迥缀,润文校勘,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3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2011-09-04 08:49:58 来源:净宗学会 作者:夏莲居居士 评论:0 点击:413
净宗学会课诵本之四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部中,皆有观
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本,而持诵已少希矣。又于华
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前后三译,遍读非易。
东晋义熙十四年,佛度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
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
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
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
如宣梵译语,笔受迥缀,润文校勘,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14 这是冯达庵的著作中的一段,给出佛教发展大概的轮廓。
------------------------------
第三节 小乘发展期
释尊在世,三乘一乘虽无所不谈,总以小乘摄机至众。当时学风一若小乘为
无上正法;习大乘者甚属希有。五种法藏,亦以小乘部之经律论三藏最为需要。
实践此中教法,全仗导师之力。佛将涅盘,诸比丘相率哀求留寿,职是之故。
然佛则付嘱摩诃迦叶继承领导之位,以其洞达佛教真面目;且"头陀"第一为
大众素所景仰,足资矜式也。
佛示灭时,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
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涅盘经》卷二之言
也。头陀者,抖擞之义;谓振刷精神与烦恼奋斗也。必自刻苦始:衣粪扫衣;食
不过午;住在冢间,长坐不卧;以此为基,日常不觉其苦,庶能不被烦恼制伏云
尔。
佛教以一乘为正宗;三乘为预科。与一乘宗旨真实相应,即达佛教真面目。
习之精熟,能接十方如来法流转加持一切众生,使三乘学人皆得实证果位;否则
不足为三界导师。是故小乘领导之人,亦须先自明宗,乃有实力。灵山会上佛对
百万人天证明迦叶默...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5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之误会,而主张无情亦能成佛。此过极多,繁不胜举;且举
大过三端叙之,其理明焉,不必絮絮而言,以免厌烦:
一者,无情若有佛性者,必有种性差别;如佛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试
问:「山河大地是众生耶?」若非众生而言有佛性者,则违佛语;若是众生,试问:「
山河大地于五类种性中,是何类种性?」声闻种性耶?菩萨种性耶孤...无种性耶?
若谓植物是众生者,其义不然;谓佛所云众生者,以有阿赖耶及意根意识者方得名为众
生故,今问:「植物有心耶?」若谓无心,即非众生。若谓植物能有简别性,故名众生
,如茎叶向日性、根之向地向暗性、...等者;此非众生,谓植物之彼彼性等皆是物性
,非是心性,依众生如来藏所蕴共业种子而有如是等性,非自身能之,故植物非如有情
生命之有觉知等心,非在众生数中。若强言植物有佛性者,试问:「向日葵是何类种性
?是声闻种性?抑或不定种性耶?」既无种性可言,则不得言是众生也。
若强谓植物有种性者,依何心所现象而判其种性?不可凭空而言也。又若植物有种性者
,其种由何所持?而言其有种性?理不直也。故说植物无有佛性,何况山河大地而言有
性?既皆无佛性心性,则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我们常听到有的人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意思是说进入佛法的大海,有非常多
的方便善巧法门,然而在这么多的方便善巧法门里面,是不是有一种法门,既迅速又确
实的可以帮我们打开成佛之道的大门呢?有!真的有这种法门喔!那个法门叫作大乘见
道。大乘见道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开悟明心是大乘佛法的入道之门,也是佛菩提修证
的根本。唯有明心开悟了,在找到第八识如来藏(以后),才能够次第的进修佛菩提道
!否则永远都只能在外门修学六度万行,永远也进不了佛法的大门。
达摩祖师曾经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
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达摩祖师。也就是说,开悟明心,这是诸
佛的无上妙道,怎么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就想要来求取大乘见道呢?而是应该要难行
能行、难忍能忍,而且要历经无量无数劫的“旷劫精勤”,才能够来证得这个诸佛无上
妙道的实相心如来藏啊!但是在开悟明心之前,就必须要具备有一些条件,才能够使我
们破参的因缘早日成熟!为了帮助大家,我们就把这些条件,分成七点为各位作说明:
第一要闻法阅经,建立知见。在闻法阅经之前,就应该要先亲近善知识。...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7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李圆净居士原著
演培法师白话讲述
第一篇 拔病苦
第二篇 救厄难
第三篇 兴福慧
第四篇 度生死
第五篇 广劝惩
第六篇 普示现
第一篇 拔病苦
★晋朝有个和尚,名叫竺法义,住在兴宁中始宁山上,很精细的研究所有的佛经,从他
学习的学生经常有一百多人,当咸安二年的时候,他感觉生起心气病来,病得很久,所
以他就一心一意的虔诚归依观世音菩萨,忽然有一天梦见一个人破开他的肚皮,把他的
肠胃都拿了出来,并且洗刮他的五脏六腑,看见有结成一块块肮脏的东西很多,都把他
洗得干干净净了,再放进去,还原缝好,对义说,你的病已经除掉了,当他一觉醒来,
果然病都好了。宋朝尚书令官员傅亮编撰这件事的奇迹,常常说,他的父亲在世时,和
义一起游山玩水,义也常常说这件奇事,听到的人没有一个不肃然起敬的。(太平广记)
★元魏时(即北魏孝文帝亦称元魏)名道泰,住在常山的衡唐精舍,曾经梦见有个人告
诉他说,你的性命将于四十二岁的时候,当寿终正寝,到了那个时候,果然生起很严重
的病来,他自己忧虑必定会死,将他所有的衣食资产多为布施,有位朋友对他说,我听
见供养六十二亿菩萨,和念一声观世音的人,得福恩是一样...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18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始
西藏白教第二十四代上师白莲花造
藏德客齐达瓦桑杜喇嘛译
英美国伊文思温博士校释
三密弟子光明心译汉
敬礼顶礼宝贵白系历代上师
所造文体为方便凡俗连续之能知,使之面对圣智故,此中阐明修法引导,名曰俱生
大手印。计分为三:一 入门教言。 二 本文要义。 三 结述。
一 入门教言
(一) 世间教言
具如他处所明。
(二) 出世教言
1 归依发心与上师相应
以归依,发心,及与上师相应为发端。
2 七支禅坐
现证毗卢遮那论云:端直其身,坐金刚座,专系一缘,为大手印。备此,双足应作
佛座之式。双手平衡,置于脐下。脊柱劲挺,胸部前突。屈颈如钩状,下颚紧压喉结,
舌抵上颚。心流常随感觉而起,以感于外物者为甚,是以目勿转瞬,或勿迁动,唯应注
视一处,约当于五英尺有半之距离。上乘七支禅坐,名曰毗卢遮那七法,亦即了解心物
过程之七法。所谓调整身体以深入禅定之五重法式,即由此成立。
3 七支禅坐之果
双腿交叉,调节入息。双手平衡,体内热流分布。脊柱劲挺,胸部前突,调节脑液
,普及全身。屈颈调节出息。 舌抵上颚,目注一处,灵热入于中脉。如是五种气流,
既入中脉,专司其他机能之气流,同时亦...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ho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Ghost
标 题: Re: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03:50:40 2011, 美东)
11、飞来艳福千万当心
有一个叫段宰的人,带着妻子住在婺州(今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处僧舍内。有一天
,段夫人在门口歇息,一个女人来乞讨,很是可怜,段夫人见她模样也还周正,又正当
壮年,就问她的情况,女人说自己没有丈夫也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只得乞讨
为生。段夫人动了心思,说道:“既然这样,你何不做人家的小妾而甘愿做乞丐呢?”
女人答道:“我不是不想,只是我贫贱命苦,没人肯接纳我啊!”段夫人说道:“那你
干脆来我家得了。”(自己一家还寄居僧舍,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老公找小妾,
真是可笑可悲。)
女人说道:“要是我能到您家打打杂勉强过活,可真是老天有眼啊!”
段夫人很高兴,请她进屋,沐浴更衣,打扮一番,果然有一分颜色。教她做饭,十天即
会。教她唱曲儿,一个月内也学得像模像样,也算得上兰心蕙...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Dreamer
标 题: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22:42:20 2011, 美东)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22:40:58 2011, 美东)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Ghost
标 题: Re: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03:50:40 2011, 美东)
11、飞来艳福千万当心
有一个叫段宰的人,带着妻子住在婺州(今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处僧舍内。有一天
,段夫人在门口歇息,一个女人来乞讨,很是可怜,段夫人见她模样也还周正,又正当
壮年,就问她的情况,女人说自己没有丈夫也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21 11、飞来艳福千万当心
有一个叫段宰的人,带着妻子住在婺州(今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处僧舍内。有一天
,段夫人在门口歇息,一个女人来乞讨,很是可怜,段夫人见她模样也还周正,又正当
壮年,就问她的情况,女人说自己没有丈夫也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只得乞讨
为生。段夫人动了心思,说道:“既然这样,你何不做人家的小妾而甘愿做乞丐呢?”
女人答道:“我不是不想,只是我贫贱命苦,没人肯接纳我啊!”段夫人说道:“那你
干脆来我家得了。”(自己一家还寄居僧舍,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老公找小妾,
真是可笑可悲。)
女人说道:“要是我能到您家打打杂勉强过活,可真是老天有眼啊!”
段夫人很高兴,请她进屋,沐浴更衣,打扮一番,果然有一分颜色。教她做饭,十天即
会。教她唱曲儿,一个月内也学得像模像样,也算得上兰心蕙质了。段宰心花怒放,给
女人取名莺莺,收为偏房。一夫两妻倒也过得自在,一晃五六年过去了,段宰因为莺莺
来路不明,还是时时提防她,担心她哪天就跑了,岂非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看得很紧
,几乎寸步不离。
有一天深夜,一家人已经熟睡,门外有人呼喊,自称是莺莺的丈夫。
段家仆人很生气地说道:“莺莺没听说...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22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
|
|
B***o 发帖数: 133 | 24 My two cents.
这个题目试图研讨佛教的现代意义,应该是好的。要注意到佛教是哲学,也超哲学。
《心经》里说“无无明”,无明都没有,这是什么境界。可以参看下面的《心经》讲记:
http://www.jingtu.org/dd/xlj/shiyi1.htm
A few quotes below for convenience: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题这几个字,可包括一大藏教。若能明得,即明得大教。)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六百卷《大般若经》可精炼为一部《金刚经》,《金刚经》又可精炼为《心经》,全
部《心经》可归入一句“观自在菩萨”,这一句再归纳为一个字——“照”。)
(观自在,就是看这句在不在。时时有佛号,便得大自在。彼佛何故名“观自在”?以
忘我故,到处无碍。)
(这句佛号即是真般若,这是最密的核心,是剥芭蕉所见的心。)
释尊初成正觉,讲《华严经》,“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
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譬如虚空具含众像,于诸境界无所分别。”之后,放小接
人,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后期所讲《法华经》开权显实,与最初之华严,均
为圆教...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5 四大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六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普通众生的愿行
二、出家修行的愿行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菩萨的故事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德目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功德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是愿望,志愿;行是行为,作为。由个人的志愿,策
动个人的行为;由个人行为造作的实践,去完成个人的愿望,名之为愿行。
没有实践的愿望,类于空谈,没有理解的实践,变为盲从。盲从与空谈,皆是偏差,无
法获得学佛的真实利益。因此,昨晚劝导各位勤求佛的智慧,目的在理解佛所说的真理
;今晚讲无边的愿行,是希望各位,由愿行的实践,亲证佛所说的真理。如是以智慧的
理解力,策动愿行的实践;以愿行的实践,亲证智慧的理解。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
行并进,始可完成学佛的志愿,达到成佛的愿望。否则,说甚么即生成佛,一生解脱,
皆是欺世妄语,魔鬼技俩,除了急功好利愚痴的人,盲从附和外,智者诚应审察谛观,
洞悉真伪,免堕魔眷。现在,将一般人的愿行,出家人的愿行,及普贤菩萨的愿行分三
点说明。同时介绍普贤菩萨的故事及其功德。
...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26 39.坛城前舍弃上师的吉祥佛智
印度中部卡屋地区有一个城市叫朵炯结,该城一位天赋过人的婆罗门上师对佛教的信心
日益增长,直到有一天,出家修道已成了他此生的唯一所想。他最终如愿以偿,在那烂
陀寺大众部教中剃度,取名为布达西尔加纳(吉祥佛智)。
有些智者认为他出生汉族,是一位天才讽诵者。他在阿阇黎狮子贤面前学习并通达了大
小乘的所有法门。后来,应一位名叫歌纳么扎的尊者祈请,他造了《般若摄颂注释》等
诸多论典。歌纳么扎是藏传般若法门的传承上师之一,但《言教论释》中却说这是一位
比丘尼。后来,吉祥佛智前往邬金地区,在阿阇黎嘎比多吉、瑜伽母歌内日前听闻了内
外密法,并获得了善妙的等持。邬金北方有一个屠夫种姓的女人叫扎灯扎喇,她和花木
明妃是同一个相续的人。他依止她八个月,获得黄财神修法的传承,并成就其密咒。他
曾在扎南达日的一位名叫巴乐巴挞的阿阇黎前听过《智慧续》。据说,这位阿阇黎是扎
南达日巴的化身,在他的智慧相续中,已经获得了如同河流一般源源不断的等持。
他前往南方果哥那上师巴勒塔巴(护足)修行的林中。那里景色极其优美,树木从空中
伸出,抛洒烂漫的花雨,恰似人间仙境。十八位具有神变的男女瑜伽...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27 39.坛城前舍弃上师的吉祥佛智
印度中部卡屋地区有一个城市叫朵炯结,该城一位天赋过人的婆罗门上师对佛教的信心
日益增长,直到有一天,出家修道已成了他此生的唯一所想。他最终如愿以偿,在那烂
陀寺大众部教中剃度,取名为布达西尔加纳(吉祥佛智)。
有些智者认为他出生汉族,是一位天才讽诵者。他在阿阇黎狮子贤面前学习并通达了大
小乘的所有法门。后来,应一位名叫歌纳么扎的尊者祈请,他造了《般若摄颂注释》等
诸多论典。歌纳么扎是藏传般若法门的传承上师之一,但《言教论释》中却说这是一位
比丘尼。后来,吉祥佛智前往邬金地区,在阿阇黎嘎比多吉、瑜伽母歌内日前听闻了内
外密法,并获得了善妙的等持。邬金北方有一个屠夫种姓的女人叫扎灯扎喇,她和花木
明妃是同一个相续的人。他依止她八个月,获得黄财神修法的传承,并成就其密咒。他
曾在扎南达日的一位名叫巴乐巴挞的阿阇黎前听过《智慧续》。据说,这位阿阇黎是扎
南达日巴的化身,在他的智慧相续中,已经获得了如同河流一般源源不断的等持。
他前往南方果哥那上师巴勒塔巴(护足)修行的林中。那里景色极其优美,树木从空中
伸出,抛洒烂漫的花雨,恰似人间仙境。十八位具有神变的男女瑜伽...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8 ☆─────────────────────────────────────☆
Yisu (大头教主) 于 (Thu Apr 5 09:35:34 2012, 美东) 提到:
问:"一切众生及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有什么差别?"
答:"“善男子,圆满觉悟的自性,不是前面所说的五种性,因随缘而起,所以说是‘
性有’;又随缘而起不是实有,所以无处取、无所证。在真如实相中,实则没有菩萨和
众生可言。这是为什么呢?菩萨和众生都是幻化的,因为幻化的都将消亡,也就没有可
用以取证的。比如眼晴不能看到自己本身,自性本来平等,不是强制使他们平等的。迷
惑颠倒的众生不能除灭一切幻化,对于一切幻化或除灭,或未能除灭,除灭的功力不等
,则便显有差别。如果随顺寂灭圆觉,平等无待,也就没有寂灭以及证悟寂灭的人。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久远的过去以来,便妄想有实在的自我和爱我的人,而不知道因
为有念念生灭,所以才生起憎爱,沉迷于五欲中。如果能够遇到好的教友,教导他开悟
清净圆觉本性,明了诸法起灭,则会知道此生空自担负忧悲苦痛的劳虑。如果有人永远
断除劳虑,就能得知法界清净,如果执着于清净见解又会成为自己...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9 http://hk.plm.org.cn/gnews/2010110/2010110189644.html
前尘隔海玛瑙寺
作者 : 戚永晔
2008年12月18日,初冬季节,已经微觉清冷萧索的杭州西湖边,忽然热闹起来。国民党
荣誉主席连战,在国台办主任王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等人的陪
同下,来到北山路上一处靠山面湖的僻静所在,追寻那些鲜有人知的过往。
凭栏悼古,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连战对随行人员说:“这是一段奇妙的缘分。”
连战来到的地方,是刚刚改建成的台湾文化馆,它的原名叫“玛瑙寺”。
而那段“奇妙的缘分”,则是指80多年前,连战祖父连横在玛瑙寺寓居的故事。
有人说:“巧合”二字,写成了大半本历史。跨越大半个世纪的祖孙之情,在杭州
、在玛瑙寺不无巧合地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可不让人唏嘘感叹。
能够承载如此深厚人文价值、激荡出祖孙情、两岸情的玛瑙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
地方?拂去岁月尘埃,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从葛洪到钱弘佐:那一段悠远的古曲
时间倒回1500年前。
那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400年大汉江山一朝倾颓,让中原陷入了长期割据混乱
、少数民族南侵的局面。但江南一... 阅读全帖 |
|
|
Y**u 发帖数: 5466 | 31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2 ☆─────────────────────────────────────☆
waterer (快义恩仇之灌水山寨王) 于 (Tue Apr 26 22: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
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
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
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33 第三世多智钦·晋美丹贝尼玛(1865—1926)
藏历第十四绕迥木牛(1865)年二月十八(星期一)晚上,第三世多智钦·晋美丹贝尼
玛诞生于阿嘉珠部落努氏族嘉贡家族。出生地点是迦日峨巴——果洛的上玛山谷的一座
神山,他母亲图囸匝索南措就住在那里。他父亲是杜炯林巴(1835—1903),著名的大
成就者和大掘藏师。出生时他父亲住在卓普,离开迦日大约一英里开外的小峡谷中的一
个隐修处。他父亲给他起名为索南丹增。
多智钦有七个弟弟,他们也都是著名的转世珠古:钦哲珠古匝林旺嘉(1868—1907)—
—多钦哲的转世化身,在多智钦寺和尼佐寺坐床,但他和父亲待在一起。珠古智美沃瑟
(即贝玛卓度桑阿林巴,1881—1924)成为著名的智者和掘藏师,他的法侣是著名的上
师——拉萨的德威多杰(通常被称为色囸康卓)。哲约·仁增千摩的转世珠古弥庞多杰
年轻时就去世了。珠古贝玛多杰——萨嚓喇嘛的转世之一,住在多智钦寺照顾多智钦及
其寺院。珠古拉多(1885—?)是昔青(gShi Ch'en)寺阿傍固钦的珠古。珠古南喀晋
美(1888-?)被认定是华智仁波切的转世化身之一,住在石渠。珠古多杰扎都(1892
—1...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4 古时的政治理论家赵蕤曾经在《长短经》中说到“人才难得,欲成就一等事业,必
得一等人才。有齐桓公见稷之诚,刘备三往隆中之志,人才可得,事业可成”。现今以
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但对于什么是人才
,其标准应该如何勘定,儒法两家争论了上千年,迄今为止,亦无定论。笔者以浅薄的
资质、驽钝的才华,自然也不敢对“何为人才”妄下断论,唯有追述古人,浅议一二。
三国时期的杰出诗人、王佐之才——曹操曾在《推恩令》中说“有德之士,未必能
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德。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然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
者,任其长也”。曹操起于寒族之家,明于盛衰之道,通于成败之数,又加上生逢乱世
,为了重修宇内、整饬朝纲,故此他的用人之道很大一部分继承了法家的衣钵。“唯才
是举”其实也是推衍自“七术”中的“恃术不恃信”,即大力肯定荀子的“性恶论”,
认为臣子的利益从本质上讲,跟他们这些帝王将相是相冲突、甚至是对立的。于是,他
便提倡完善制度、修缮法规,提高领导艺术,以驾驭和操控下属。也正因为曹操寄希望
于“体制约束”的思想,促成了他用人不拘一格的特征。
相比之下,...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5 问: 世尊,如果觉心本性清净,为什么会有被污染,致使众生迷闷不能证入?只希望
您广为我们开示法性,使我们大家以及末世众生能作为将来修习佛法的眼目。”
答:“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虚妄地执着自我相、他人相、众生相和寿命相
。认为‘四颠倒’是实在自我的本体,由此便生出憎恨、贪爱、于虚妄的我执之上更加
有虚妄的憎爱。这两种虚妄相依,便产生了虚妄的业道。因为有虚妄的业道,就会虚妄
地认为有六道的生死流转。厌恶流转的人,就会虚妄地认为有涅槃境界。因此不能证入
清净本觉,这并不是觉性违拒能证入的人。能证入的人也不是觉性使他证入的。所以起
心动念以及止息心念都归于迷闷。
“为什么呢?因为有不知何时产生的无明做了自己的主宰。一切众生没有生来就有慧目
,身心自性也都是无明的。比如人不会自已了断自己的生命。由此得知,有爱我的人,
我就随顺他们;不随顺我的,便生起憎恶怨恨。因为憎爱心能滋养无明,如果憎爱与无
明相续不断,虽然修行求道,也不能成就。
“善男子,什么是我相?是指众生心所证知了别的善男子,比如有人全身协调,忘记了
自身的存在,如果四肢麻木,调养失当,稍加针刺或艾灸,就会知道有我,所以,只有...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36 卷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
信是人。终不能解。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
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
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
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
。以阎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振动。微尘如来住世界
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
未曾有。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
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
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
。更非他物。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花。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
。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7 莲花生大士 作
刘巧玲 译
本文叙述《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这是开示本来觉性最直接的法要,源自
《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敬礼法报化三身,敬礼一切圆证空明觉性之诸佛。
我将开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
敕》,它为你真实解说自己的本来觉性。有幸佛子,谛听觉照!
三昧耶!
何其奥妙!娑婆与涅槃同时圆具于一心之内,它的本性亘古即然,你却无缘得识。
它空明无染,永世不灭,你却无缘一睹它的丰采。它处处显现无碍,你却视而不睹。因
此著文,为你解说自己的心性。若不了解内在自性,三世诸佛所开示之八万四千法门,
无人得识其中奥义。此言不虚,大雄诸佛之密意尽在于此矣!佛法经典纵然遍满虚空,
究竟教诲终归于导入自性的三要诀。今开显诸佛自性,下文解说修持要诀,此法既无前
行,也无续修。谛听!有幸佛子,谛听!
常人虽也重视心性的问题,且广加研究,对它仍然茫然无知,或落妄见,或入边见
。乃因彼等未能正视心性之本身,只知发展为各种哲学观念及学说,深奥难解,使一般
人错失了认识自性的机缘,以致轮回流转于六道三界,受尽诸苦。由此可知,不觉自己
的心性,是十分可悲...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8 佛弟子们于修学佛法一段时间后,渐渐会知道佛法有三乘菩提之分,那就是声闻
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然而,这三乘菩提到底有什么内涵?有什么实质的差异?很
多人不懂,乃至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出现。譬如有人认为,只要了解四圣谛、八正道
等法,就已经全面了解佛法了;或者有人错将解脱道认为是成佛之道;或者有人将男女
邪淫法,当作成佛之道,等等。不仅误会大了,而且还误导众生,相将入火坑也,危害
大矣。
所以说,应该将三乘菩提的内涵加以说明,让菩萨们,了解三乘菩提的全貌;既然
能够了解三乘菩提全貌,就会清楚三乘菩提到底有没有差异,就不会随著错悟大师说法
而在修行走偏了,乃至有人走上与佛法完全无关的男女邪淫法中,再回头已经是很久很
久以后的事了。如果能够了知三乘菩提的差异以后,就可以衡量自己属于哪一种性人—
—是声闻种性,是缘觉种性,还是菩萨种性;待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性之后,就会如实
的去修行,去求证属于自己的种性所应证的果德;如此才是有智慧的人,才不会被错悟
大师所误导,乃至与三乘菩提完全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了。
所谓的声闻菩提,就是学人听闻 佛的音声之法教开示,悟了四圣谛等理,因而断
了见惑...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9 修行的次序,正确的思考
问"大悲世尊,希望您能为来参加本此法会的诸菩萨众,以及末世修习大乘的一切众生
演说菩萨修行的逐步次序,什么是思惟?如何能够安住于世而保持佛法?众生没有开悟
,应用什么方法使他们普遍开悟?世尊,如果众生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思维,即使
听了佛所说的三昧正定法门,仍会心生迷惑,不能悟入圆满觉悟的境界。希望佛大发慈
悲,为我们以及末世众生解说方便法门。”
答: “善男子,那些刚开始学佛的菩萨和末世众生,要想求得如来清净圆满觉悟心,
就应当坚持正确的念想,远离各种各样的幻象。先依照佛教授的修定的方法,坚持禁戒
,要安置好徒众,安处静室。应常有这样的观念:我现在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
种自然元素缘合而成。所谓头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等,以及身体
上的污垢,都属于地元素;我的唾液、鼻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
小便等,都属于水元素;我的生命中含有的燥热之气,属于火元素;我的生命之所以能
够延续是因为有呼吸的作用,它属于风元素。四大各有所归,此身究竟当在何处?即知
道身体终究是没有实体的,它只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互相缘和而合成的相状实际...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40 索达吉堪布
又有些人说:“密宗将烦恼宣说为智慧,五毒宣说为五智,因此无法为显宗所接受。”
此实是未领会到烦恼即智慧的深意,《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明确指出并非烦恼的现象,
而是它的本性是智慧。而这并不是密宗所独有的见解,显宗中也同样可找出类似的教证
。《文殊游舞经》云:“诸烦恼为菩提金刚之基。”《文殊幻化经》云:“非除轮回而
修涅槃,是缘轮回即是涅槃。”龙树菩萨在《中论》中也说轮回和涅槃无有稍许差别。
《无垢称经》云:“诸烦恼即是善逝舍利”,《六祖坛经》云:“烦恼即是菩提”。禅
宗五祖弘忍在《最上乘论》中广说了本来清净之见。无垢光尊者在《大幻化网广释》中
引用显宗的教证说:“若食牛犬马,人肉象肉等,则成诸功德,吾等之誓言。”《摄乘
论》云:“若见诸大方便者,烦恼即成菩提支。”《华严经》中论述云:“吾与一切佛
,自性平等住,不住亦无取,彼等成善逝,色受想行识,无数善逝众,彼成大能仁。”
《摩诃止观》云:“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生于非道,通达佛道。”《无行经》
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人离贪欲,而更求菩提
,譬如天与地,贪欲即菩提。”《维摩诘所说经》云:“为...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557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Diego 讨论区 】
发信人: crazyman (嘉天之锡), 信区: SanDiego
标 题: 三国演义中十大骂人之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 20:42:49 2009, 美东)
趣谈《三国演义》中的十大骂人之道
[ 焚书坑儒 2009-8-21 18:28:00 执笔 ]
通观《三国演义》,骂人之处着实不少,且花样繁多,有独骂、对骂、文人骂、武将骂
、大声骂、小声骂、明着骂、偷着骂……归结起来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爽。不信,请
往下看。
——题记
一、厉声揭短 (焚书坑儒)
中国有句俗话: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由此可见国人对“骂人揭短”还是很忌讳的
。但在《三国演义》中,揭别人的短是“家常便饭”,而且在揭别人的短时,还要提高
了嗓门来吆喝,着实有趣。
书中第五回写道:虎牢关前,吕布连败十八路诸侯的多员大将。张飞见了,圆睁环眼,
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骂:“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先随丁原
,后随董卓,故而张飞骂他“三姓家奴”,但张飞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似乎没什么
文化,他怎么想到这个个性、准确...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42 宗喀巴大师 造颂
谭影 译颂
堪布索达吉 讲述
----------------------------------------------------------------------
《三主要道颂》
敬礼诸至尊上师!
佛陀至言心要义,是诸菩萨所赞道,
欲求解脱之大道,我今随力而宣说。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
志依佛陀所喜道,具法缘者净意听。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方法,
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生欲,
业果不虚轮回苦,思维能除后世欲。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出离若无菩提心,所持则亦不能成,
无上菩提乐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常被四瀑流所冲,难止业绳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网孔,无明大暗所蒙蔽。
无边有海生又生,常被三苦所迫害,
已成如此诸母等,情状思已发大心。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见世出世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
所执之境本无者,彼入佛陀所喜道。
现相缘起不虚妄,性空离许之见二,
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3 第四章 性行与业处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3:34 点击:186
第四章性行与业处
性行
性行有六种,即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寻行……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4段》依据《清净道论》的定义,性行和本性、增性是同一意
义,皆指人的个性倾向。精确地说,这里所指的性行是一个人在禅修上所显的性行。有
些人天生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子,但他在禅修上却很可能有着过人的潜能或造诣。将人
分为六种性行,是种相当简约的方法。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同时具备贪、瞋、痴、信
、觉、寻六种性行当中的某几种性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很多人有多重性格。再者
,俗语说得好:「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实有千千万万不同种类的人,怎么说只有六
种性行呢?虽说人可以五花八门,但也不离这六大种,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很多
修行人在修行时都忘了关注自己所属性行。一人的良药很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药。比如说
,现代健康学大多建议我们多吃生菜,喝生水,但对某些体质偏寒,特别是胃虚的人可
不要盲从。同样的,诸如:「完全放松」、「不需决意」等禅修口诀并不适合痴行修...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44 藏传佛教的内涵ZT
教授:格鲁/果硕仁波切
时间: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一日
地点:白马山菩提讲堂
整理:刘凯玲
转自:大眼观世
一、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慧——三圣道为入于密乘修持之根基
金刚乘佛法从印度传至西藏,事实上金刚乘佛法并非独立于大乘佛法之外,和大乘
佛教是一体的;只是修持时藉大乘的波罗密多乘(因乘)和金刚乘(果乘)交互修持,
特别是用金刚乘修持,如果正确修持得到佛果是很快的(即金刚最上乘无上瑜伽密,即
身成佛的法门);所以,我们修持金刚乘的目的||成佛,和一般波罗密多乘及显教根
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成佛;如果没有显教修持的内容作基础,要证得佛陀果位根本
不可能。
显教修持不只是自己修菩提心,追求解脱轮回的痛苦,更进一步也要让众生修持菩
提心,离开轮回的痛苦,得到佛果位。这样的目的之下,我们要是想成佛果位,若没有
这两样作为根本,说要证佛陀果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金刚乘要证得佛陀果位,须以
显教为修持内涵,如菩提心、出离心、空性的正见为修行基础。
佛陀非常善巧地根据各种因缘、根器、处境而度化众生。如果众生想求得解脱,在
痛苦轮回中生起出离世间之见,佛陀以小乘的教化来教导这些众...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5 ☆─────────────────────────────────────☆
wuyu (wuyu) 于 (Thu Sep 15 13:32:47 2011, 美东) 提到:
我练习安般息念只有一年半时间,尽量坚持每天练习一个小时以上,是一个百份百的菜
鸟。所以我写此文的目的:总结自己,抛砖引玉,望能者上钩。希望这儿有实修的师兄
姐评论,并给其他菜鸟们一个参考。
安般息念以呼吸为所缘,取其中的“概念法“成分作持续专著觉知,是三摩地修行的最
受喜爱的业处之一。对大多数菜鸟来说,止禅的第一座高峰就是色界初禅。色界初禅的
五个特点:寻,饲,喜,乐,持续专注(一境性)是通过对治五盖而达到的。五盖是指
“贪,嗔,疑,昏沉,掉举”。我每天一个半小时的练习中,大约有半小时用于安般息
念的前方便,一小时用在入出息上。下面我对自己练习的每一步骤进行描述,并对个人
理解的法理进行讨论。请大虾们批评指正。
第一篇:前方便
我的前方便包括:1)调整身姿;2)礼敬佛陀,阿拉汉,正等正觉者;3)佛随念;4)
慈心念;5)身随念;6)死随念;7)正忆念 (这个得谢谢SeeU 帮我理清概念)。
1)调整身...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6 “请说出你六位亲人的生日,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并不是在做家庭成员调查登记,而是一道高中的入学面试题。
就是这一道看似简单却出乎意料的题目,令200余名前来报考的初三学生张口无言,近九成学生答不出来。不但学生面试成绩受影响,一旁陪考的家长也尴尬不已。
17日发生在武汉市第六中学国际部招考现场的这一幕,或许并非个案。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家庭亲情教育,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都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当下社会面临的新考题。
现场
亲人生日“噎住”九成学生
同一般招生录取不同,武汉六中国际部招生分笔试和面试两关。
“面试是必经程序,分中文面试和英文面试。在中文面试环节,考生可以选择一位家长在一旁"陪考"。”该校国际部主任杨文介绍,陪考家长允许观摩但不许说话,校方希望家长能通过这次面试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
“请说出你的六位亲人的生日,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中文面试中,这道试题是“规定动作”,在听到主考老师的发问后,多数先前应变如流的学生“卡了壳”。
“我只记得爸爸、妈妈的属相是什么,生日是哪天还真记不起来。”考生小周望了望坐在一旁陪考的爸爸,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7 1: 如来清净因地法的修持
“善男子,成了佛的无上法王有个总持的法门叫作圆觉,即圆满的觉性,人人本具的真
心。它能流出一切清净佛性以及成佛的觉悟,它还能流出涅槃寂灭的智慧和由生死此岸
到涅槃彼岸的波罗蜜,并依此来教诲授受菩萨。一切如来发心修行的起点,无不依靠圆
满遍照的清净觉悟相,这样才能永远断除无明,从而成就佛果。
“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种种违背正理的颠倒认识,如同迷
途的人一样,分不清东西南北;错误地认为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成了自己的身
体,认为心识攀缘外部六尘有所思虑而生起的外尘影像为自心的相状。这如同有眼疾的
人看到空中有花,有两个月亮。善男子、空中实际上并没有花,只是迷惑者虚妄的执着
。因为虚妄执着的缘故,不但迷惑了本空无相的真如自性,还迷惑地以为有实在的花及
其生处,正因为错误地认为有实有,也就有了生死轮回,这就是无明。善男子,这个无
明没有实在体性。就如做梦的人一样,梦中的境界并非没有,等到梦醒的时候却空无一
物。又如空中的花消失在虚空中,不能说有一定的消失之处。为什么呢?因为它本来就
虚幻不实,没有生处。一切众生在原本没有生灭变化之中,迷惑... 阅读全帖 |
|
h********7 发帖数: 54 | 48 三殊胜
修持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修行的方法。在修持善法时怎样发心?修法时心是不是被外
缘所转?修法后有没有如理如法回向功德?这些都关系到修行能否成为解脱和成就之因。
行持善法一定要以三殊胜来摄持,这样行善的功德才能日日增上、直至成佛永不灭
失。这三个修法按顺序是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和结行回向殊胜,其中发菩提心
要贯穿修法全过程。
有四种心念或行为会使我们的修行失去其本应有的价值:嗔怒、夸耀、懊悔和不回
向功德给一切众生。缺少三殊胜的摄持,这四者当中任何一个都能耗尽我们的善根。
一念嗔心能摧毁一千大劫里上供下施积累的所有福德善根,,凡夫遇到违缘,很容
易起嗔恨心,损毁自己的功德,无始以来修法的功德都可能灭失。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好像都不屑于有耐心,比着看谁脾气大、爱发火。
如果事情没有按自己期望的样子发展,马上就急了。大家下意识里都觉得只有事情都符
合心愿,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快乐。说实在的,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结果不还是在轮回里不快乐着吗?可见随心所欲并不能保证快乐。既然如此,不称心
如意的时候也没必要大动肝火。
堪布阿琼仁波切在他的大圆满前行讲义里说:有些...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49 你说的这些祖师大德,在楼主跪舔的狂徒萧平实眼里,都是下地狱的妖魔鬼怪。
自诩为三地菩萨的萧道长的很多可笑事迹有很多,包括宣称自己是大力诽谤的藏传觉囊
派法王,天下开悟的都是他正觉会的弟子。还有许多有兴趣自己去搜吧。
略谈附佛外道萧平实狂谤显宗教法的问题 - zt
节自 第三章《般若中观和禅宗不是了义正法吗?》
本章以般若中观和禅宗为例,简要分析了萧平实师徒的作案手法和非份野心。其实
,他们的破法行为远不止此。譬如,对久负盛名的净土宗,萧平实同样出言不逊:“净
土宗的邪见是:由于自古以来净土宗证悟的祖师很少,那些净土宗大师们开示宗义及般
若涅槃时,大部分是属于情解思惟所得。譬如昙鸾大师著作《往生论》的注,他的注就
错了,可是世亲菩萨写《往生论》却是对的,到了昙鸾却是错解的,这就是没有如实的
证悟般若中观,所产生的错误——无量无数一厢情愿的情解思惟所得的观念。”(《邪
见与佛法》)
“弘扬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离开净土五经乃至其他一切经典,而独尊崇净土宗诸
祖师所说的开示语录。因为净土宗的那些祖师们,其中有许多人是思惟想像所得,不曾
与圣道门相应,不解佛意……后代的净土宗学净土法门的佛子们,...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