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头陀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t********e
发帖数: 4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宝积经序, 大唐太上皇制
朕闻:天之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纪;地之为大也广,纵横之数可推。则知无去无来,
不生不灭,拯沉沦于沙劫,救焚灼于尘区。毒龙惧其威光,醉象惮其神力。其大则包于
宇宙,其小则隐于毫芒。七十二君,先在陶钧之内;万八千载,即为俄顷之间。汉日载
其通晖,周星彰其降诞。鹫头峰下,演金口之微言;鸡足山中,舒玉毫之瑞色。干戈不
用,梵志摧锋;甲胄无施,波旬溃旅。辟圆明之净域,启方便之禅门。慧晷耀于昏衢,
慈云清于朽宅。无得而称者,其惟正觉乎!然则教自西方,法流东夏,马鸣、龙树肇阐
琼编,罗什、道安承宣宝偈。关中道俗,虽传贝叶之文;江左黎元,未极莲华之旨。又
以元魏迷于释典,宇文扇于魔风。开皇之初,暂为修建。大业之末,遽即分崩。我大唐
之有天下也,睿圣重光,文思御历;吞沙静[薛/女],练石称神;巢燧执鞭,羲农拥彗
;悬法王之镜,转梵帝之轮;被正朔于蟠桃,混车书于细柳。
三藏沙门菩提流志者,南天竺国净行婆罗门种,姓迦叶氏也。年十有二,外道出家
,事波罗奢罗,学声明僧佉等论,并历数咒术,及阴阳等。年踰耳顺,遽乃心归,知外
法之乖违,悟释教之深妙。隐居名岳,积习头陀,初就耶舍瞿沙三藏学经论,其后遍游
五天竺国。
l****u
发帖数: 2166
2
头陀都是不可摸钱的
有人给阿姜捐钱,放在tray 上面。
这位阿姜接过这个tray, 然后就把它放在一边,起身离去了。钱扔在一边。
有人就问他,阿姜,你为什不告诉这位先生你不接受钱。
阿姜说,the vinaya said it is said that if one doesn't consent to the money
it isn't necessary to forbid laypeople from offering it.

到,
t********n
发帖数: 571
3
曾银湖译于Deva Kuti 2001.11.4
慈林寺位于北圣地亚哥县,群山和丛林环抱的鳄梨果园之中。慈林寺提供在家人来此个
别长、短期禅修安居的机会,它也提供了人们在上座部传统里剃度,并在泰国森林(比
丘)传统的修习模式中接受训练的机会。
■ 缘由:
慈林寺是1990年由尊者阿迦曼的弟子-长老阿迦苏瓦寇(Phra Ajaan Suwat
Suvaco) 所成立。现任的住持-谭尼沙罗比丘乔福烈·迪可拉弗(Geoffrey DeGraff
)-是在纽约和维吉尼亚的乡村长大,后来于1976年在泰国剃度、出家。他依止在森林
(比丘)传统的阿迦芳(Ajaan Fuang Jotiko)座下修习,一直到1986年阿迦芳去世为
止。1991年他返美协助毅立慈林寺之后,于1993年被指定为慈林寺的住持,并于1995年
成为正式的戒师。
泰国森林(比丘)传统是由尊者阿迦索和尊者阿迦曼在19世纪所建立的,这个传统
以严持戒律、头陀行生活方式和强调全时段禅思修习而闻名。
虽然它在泰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拥护团体,但它直接、不妥协的特质,使它
远离许多泰国社会典型的价值观。这项事实让它成为迁徙美国的一个
H******9
发帖数: 2766
4
大正句王经 (译,zt)
(迦叶尊者与大大正句王的辩论)
有一段时间,迦叶尊者周游来到憍萨罗国尸利沙大城,驻在尸利沙大城之北的尸利沙林
鹿野园中。这个城市的国王名叫大正句。这个国生从来不信因果,常常对人说:没有来
世,也没有化生的鬼神。
当时,迦叶尊者的美名在这个城市中被大婆罗门和各大长者广为传扬。这个城市的一切
人民,都听说迦叶尊者善于说法,已得无病常行头陀,已证得大阿罗汉果位。听说迦叶
尊者来到园中,便相约到迦叶尊者栖身的鹿野园拜望供养。于是城中的大婆罗及长者等
人全部走出北门,欲到鹿野园中拜望供养尊者。
恰在这时,大正句王正在高楼之上,远远看见婆罗门及长者结伴出了城门,往那鹿野园
走去。感到很是奇怪,便问近臣:“为什么那些婆罗门及长者同共出城往那鹿野园中走
去?”
近臣告诉国王:“有一位沙门,名叫迦叶,游化到这大城之北尸利沙林鹿野园中。这些
婆罗门和长者都是去礼拜供养他的”。
国王听罢,即命令道:“你赶快去告诉那些婆罗门及长者,叫他们稍等片刻,我马上跟
他们一起去礼拜迦叶尊者。为什么呢?我怕那些婆罗门及长者们被迦叶邪法迷惑,不依
智识,胡说什么人有来世,或者有化生的鬼神之类的歪理
t********n
发帖数: 57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問︰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嗎?
丛林头陀僧,最酷的出家人,哈哈
r****n
发帖数: 8253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清净道论》-序品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年6月2日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从今天开始就由我马兴德比库,跟各位同学、各位法师、各位大德一起来学习《清净道
论》,这次马兴德比库很荣幸能够接受我们的大和尚衍真法师邀请来这边,跟大家一起
来学习《清净道论》以及《律藏》关于犍度部分的内容,还将举行一次止观的禅修营。
在这次学习当中,课程我们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清净道论》为主的讲关于戒律的
,也就是《清净道论》里面的前面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品;第二部分是说戒品还有
第二品是说头陀品;之后将会依据《律藏》里面记载,在《巴利律藏》里就是Mahàvag
ga,C??avagga,就是《大品》和《小品》里面,讲到有关于比库、比库尼他们生活的一
些规范,在戒律里面主要涉及到作持的部分,因为戒律基本上可以分为止持与作持,那
么我们在这个课程当中主要会着重讨论作持部分。
那现在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清净道论》,《清净道论》巴利语叫Visuddhi Magga。Vi
suddhi的意思是清净,magga
b*****l
发帖数: 3821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赞僧功德经 ZT
阿含经中略集出,叹大福田诸僧宝;大梵天王及帝释,以大梵音赞僧宝。
如地坚牢诸神等,赞叹一切僧宝众;我末法中出家人,常住僧宝常住僧。
僧宝僧共兴佛法,志求菩提微妙果;於浊苦恶世界中,常在如来清洁众。
僧中或有求四果,或以证果在僧中;此等八辈诸上人,和合僧中常不断。
或有头陀常乞食,或有山间乐寂静;乃至於微细戒中,不犯如来严命教。
或有深广学智慧,或有息虑习诸禅;并诸集在僧众中,犹如百川归大海。
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能与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宝众。
善心僧中施掬水,获福多於大海量;微尘尚可有算期,僧中施宝无有尽。
若人当来求远离,越於生死贫穷河;应当速疾志诚心,於僧宝中树因果。
於此最妙良福田,若有种植功德子;当来收获无边畔,犹如云中含大雨。
施者不筹量度者,平等奉施无二心;是人方可能堪任,受人天中胜妙果。
无量功德具庄严,大悲世尊弟子众;凡人肉眼难分别,犹如灰覆於火上。
或有外现犯戒相,内秘无量诸功德;应当信顺崇重之,贤圣愚凡不可测。
或有外现具威仪,或示未能舍其欲
b**d
发帖数: 7644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帕奥尊者的极端观点
在南传国家,斯里兰卡僧人们很多几乎没有禅修,变成了学问僧。缅甸的主流僧团戒律
松懈,卷入政治斗争。泰国的森林头陀僧已经消失,其他僧团被越来越严重的渗透了大
乘像法。真正坚持禅修,理行并重的已经不多。
上面这些都是谁跟你讲的? 你亲眼看见的? 太离谱啦吧。
f*****a
发帖数: 25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人最容易犯谤法罪!
《弥勒发问经》中关于什么人容易犯谤法罪的经文。
时诸菩萨闻是语已从地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善哉世尊
。愿为我等说此业障。我等知罪当自调伏。我从今日更不敢作。
尔时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汝曾往昔于俱留孙如来法中。出家为道。自恃多闻修
持净戒。常怀憍慢傲逸之心。又行头陀少欲知足。于是功德复生执著。尔时有二说法比
丘。多诸亲友名闻利养。汝于是人以悭嫉心。妄言诽谤行淫欲事。是时法师亲友眷属。
由汝离间说其重过。皆令疑惑不生信受。彼诸众生于是法师。无随顺心断诸善根。是故
汝等由斯恶业。已于六十百千岁中。生阿鼻地狱。余业未尽。复于四十百千岁中。生等
活地狱。余业未尽。复于二十百千岁中。生黑绳地狱。余业未尽。复于六十百千岁中。
生烧热地狱。从彼殁已还得为人。五百世中生盲无目。以残业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钝。
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丑缺。人不喜见。诽谤轻*戏弄欺嫌。常生边地贫穷
下劣。丧失财宝资生艰难。不为众人尊重敬爱。从此殁已。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
。还于边地下劣家生。匮乏饥冻为人诽谤。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设欲修行。多诸留难。
虽暂发起智慧光明。以业障故。寻复还没。汝等从
p*******y
发帖数: 782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慧法师与一位道长的对话
净慧法师与一位道长的对话
在某地一山间路上,净慧法师与一位道长迎面相逢;虽互不相识,但相互问讯。擦肩过
后,道长停步转身:
道长问,佛大道大?
净慧法师答:自性平等,无有大小。
道长问,僧高道高?
净慧法师答:直心是道,无有高低。
道长问,道家有外三才、内三宝、三花聚顶(天花,地花,人花)、五气朝元(心肝脾
肺肾五行合一),佛家可有否?
净慧法师答:道家的天地人三才为自然法,内三宝精、气、神为能量,顶三花神还虚为
真人,五气朝元为金仙。佛教有三宝,为佛、法、僧;有内三宝,为自性佛、自性法、
自性僧;有定三昧,为智慧游戏神通;菩萨有十种自在(即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
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信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佛有十慧力(即
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胜解智力、根胜劣智力、遍行行智力、静
虑解脱等持等至杂染清净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
道长问,道士可一日一食,吸风纳气不食,寒天暑地一身单,修纯阳出体神游天地,练
真功他方取物摘花,成神仙与天地同寿,不知佛家弟子可达到否?
净慧法师答:佛教弟子日中一食为头陀行,禅定中可不吸不食,终日穿衣不
r****n
发帖数: 731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真有我
http://ref.kosmos.dreamhosters.com/?cat=46
黄叶闲谈 (维摩精舍丛书之二)
口授:盐亭袁焕仙先生
编撰:乐清南怀瑾
南充徐剑秋
记义:盐亭范天笃
记事:潼南傅仲穆
广汉扬光代
记言:盐亭黄人俊
盐亭王乃鹤
校讹:峨山大坪寺释通远
峨山大坪寺释通宽
华阳吕寒潭
西充扬介眉
结稿: 隆昌饶盛华
《黄叶闲谈》序
序曰:大言希声,大听绝闻,大道无阶,不即匪亲,求之转远。其趣学也,不亦难乎?
抑已渊矣。
焕师乃口授兹篇,一改平昔壁立千仞之风,而嗫嗫如老妪谈者,盖黄叶止啼,诱掖初机
,将以无阶而阶,求大言于声,大听于闻也。曰一门.曰六法,信口赴机耳。 虽然依
言立义,立处即真,苟至于真,则又一毫不寓,万相咸该,如牟尼珠然。方方显色,色
色透圆,而于是珠者色欤?圆欤?噫!其初学之津梁,入德之胜径者 矣。人俊躬味斯
法,妙逾灵兰,义不忍埋,发付之梓,乃揭于同侪,曰还家要道,及寝良规,于是乎在。
门人盐亭黄人俊敬序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十二月
第一讲 缘起
维摩精舍第一届行七已,诸子日集,每兴难问。若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然则入
者何入?趋者何趋?百工之术尚有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
bigfool (fool) 于 (Sat Sep 11 21:59:45 2010, 美东) 提到:
关于一些人忽悠什么 大乘经没有叙述释迦佛过去世经过十地,以及
“释迦佛即使过去世累积了波罗密,也不是经过大乘经所说十地等过程”等妄论,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438175_0.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438419_0.html
还是看看大乘经怎么说吧。
1.《过去现在因果经》
...尔时善慧比丘。于彼命终。即便上生。为四天王。以三乘法。化诸天众。尽彼天寿
。下生人间。为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七宝具足。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
神珠宝。五玉女宝。六主藏臣宝。七主兵臣宝。千子具足。皆悉勇健。能伏怨敌。以正
法治。无诸忧恼。常以十善。化诸人民。于此寿终。生忉利天。为彼天主。寿终下生。
为转轮圣王。终其寿命。乃至生于第七梵天。上为天王。下为圣主。各三十六反。其间
或为仙人。或为外...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如真有我
☆─────────────────────────────────────☆
robbin (robbin) 于 (Fri Oct 8 02:07:33 2010,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3:26 2010, 美东) 提到:
歪魔扯了一大堆,表面说的无我,可实际说的却正是佛陀破斥的那个恒常主宰的神我之见。
此处这个最究竟本体的自性,万法生起的根本因,就是一个明明显显的“神我”。
佛法的核心:缘起、无常、苦,在老歪那里都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整天念叨那个心向心
行,为什么呢?
那个表面想着自由,实际想着做大神的vensufire也难怪会被老歪搞得晕晕乎乎。。。
不过这迷魂汤,robbin倒是喝得挺过瘾,到现在还对歪魔单相思,可怜可悲。。。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4:59 2010, 美东) 提...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4
龙树、提婆是中观师徒,释迦牟尼佛当然是大迦叶,阿难老师。
大迦叶传阿难就难以相信。阿含经中大迦叶与阿难是不对头的,头陀行第一的大迦叶,传什么法给多闻人间游化的阿难?阿难在结集前证阿罗汉,大迦叶主持的会议,佛说都结集了,还需要大迦叶私下传法嘛?结集的经文是说佛陀没有藏私,如果有私下传法,那结集不就是公然说谎?阿罗汉是不说谎的。
坛经:
释迦牟尼佛第七。大迦叶第八,阿难第九,末田地第十,商那和修第十 [P482] 一,优
婆!5鵋多第十二,提多迦第十三,佛陀难提第十四,佛陀密多第十五,!6虎比丘第十六
,富那奢第十七,马鸣第十八,毘罗尊者第十九,龙树第二十,迦那提婆第二十一,罗
!7亩罗第二十二,僧迦那提第二十三,僧迦耶(5)舍第二十四,鸠摩罗驮第二十五,闍
耶多第二十六,婆修盘多第二十七,摩拏罗第二十八,鹤勒那第二十九,师子比丘第三
十,舍那婆斯第三十一,优婆堀第三十二,僧伽 (6)罗第三十三,婆须(7)蜜多第三十
四。南天竺(8)国王子第三子菩提达摩第三十五。唐国,僧慧可第三十六,僧璨第三十
七,道信第三十八,弘忍第三十九,慧能自身当今受法第四十(9)。
r****n
发帖数: 8253
15
达摩血脉论应该是禅宗后人伪造的。净觉在《楞伽师资记》中说:“自外更有人,伪造《达摩论》三卷,文繁理散,不堪行用。”
达摩本人没有这种不立文字的教言,他本人将楞伽经带入中国,并要求依照楞伽经来修
,这是典型的“立文字”
“不立文字”这种思想,是六祖慧能以后势力不断扩大的顿宗搞出来的。这也很可能和
顿宗的真正开创者六祖慧能本人不识字有关。
达摩本人比较可信的教导就是二入四行,是一套头陀行的方法。
t********n
发帖数: 571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善心?
治本难啊,你可以去网上搜搜头陀僧的修行经历,那是我所尊敬的,真正可以被称作修
行人。
J******s
发帖数: 7538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善心?
什么是头陀僧?
r****n
发帖数: 8253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不同的文明, 不同的宗教

颠倒了,佛陀本人的慈悲,在解脱前一直就有,在生生世世累积波罗密的时候就有。这
是他本人的独特素质。
慈悲心当中“悲”,是拔除众生苦,因为这个,才能平衡智的作用,避免过早的证涅槃。
可如果一个不是佛陀,不是修菩萨道的,假如有了这种很强的悲心,那将成为涅槃的大
障碍。
涅槃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舍五蕴,这代表要断所有世间的因缘联系,你在解脱的
同时,生生世世和你有因缘的人也彻底断了和你的联系。那些有恩于你的人,那些帮助
你的人,你甚至来不及回报,就从这个五蕴世间彻底消失了,并且再也不会回来。而你
的父母,你的儿女,却依然在轮回受苦,永无止尽。这很残酷,很无情,可是轮回就是
这样。
有些阿罗汉,看不到多少慈悲的素质,比如迦叶就相当冷酷无情,只顾自己的头陀
生活,佛陀让他出来为大众讲法他都拒绝,也和僧团远离。但即便如此,佛陀还是高度
赞扬他,甚至让半座给他,这几乎是僧团当中最高的认可。
S**U
发帖数: 702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年前自杀事件的真正真相
主张「除四波罗夷戒之外的,其他都是小小戒,可舍」在结集时被否定,也不是阿罗汉
的主张。
小小戒可舍指什么,印顺法师考证过。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27/yinshun27-04.html
阿难在结集大会中,向大众传达了释尊的遗命∶「小小戒可舍」。据传说∶什么是小小
戒,由于阿难没有问佛,所以法会大众,异说纷纭。结果,大迦叶出来中止讨论,决定
为∶「若佛所不制,不应妄制;若已制者,不得有违。如佛所教,应谨学之」(『五分
律』三0)。什么是小小戒,既然大家莫衷一是,那不如奉行如来的一切律制。已制的
不得舍除,没有制的不得再制,那是怎样的忠于佛制!然而,「小小戒可舍」,到底是
释尊最后的遗命。所以大迦叶的硬性决定,不免违反佛陀的本意。为了这,大迦叶指责
阿难,为什么没有详细问佛,犯突吉罗罪。这一问题,导火线一样,大迦叶接著提出一
连串的指责。所以阿难的被责,决不只是为了没有问明白,而更有内在的问题。
什么是小小戒?小小戒,或译微细戒;杂碎戒;小随小戒;随顺杂碎戒禁。在结集
法会上,虽并没有定论,但在各家律典中,都曾给予明白的解说。
...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印顺法师有文章谈论这个,你的观点来自他的观点.
//所以我才问你,这是一个学术观点吗?
【妙 云 集】
印顺法师文集
七、楞伽经编集时地考
楞伽经为真常唯心论的要典,他的编集流通,应当在笈多王朝的盛世。这可从几方面说
明:一、本经引述到『胜鬘经』;「缚象与大云,央掘摩利罗」经;唐、魏二译及梵本
,更叙述到『大涅盘经』。『涅盘经』中糅有『大毘婆沙论』文,『婆沙』为公元二世
纪末的作品。偈颂品说到龙树的住持佛法,龙树为公元二、三世纪人。所以本经的编集
,总在三世纪以后。
再从本经所叙政教的情势而论,编集于笈多王朝,这是可以断言的。在政教形势的
叙述中,有一非常的异义,即以佛为迦旃延氏,以释迦为后起的,把他看作数论、胜论
的流类。宋译阙颂品,且据唐译来解说。佛姓迦旃延氏,有二则。一说:「我姓迦旃延
,净居天中出,为众生说法,令人涅盘城。……色界究竟天,离欲得菩提」。这是色究
竟天成佛的。二说:「我名离尘佛,姓迦多衍那,父名世间主(魏译作梵天主),母名
为具才。我出瞻波城,我之先祖父,从于月种生,故号为月藏」。他名为离尘垢佛,还
有一文,如说:「我在于林野,梵王来惠我,鹿皮三歧杖,膊绦及军...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序
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为道也,有迷悟。于是大知识关吏,不
得不时其启闭,慎其锁钥,严其勘核,俾异言服私越度者,无所售其奸。而关之不易透
,亦已久矣。予初出家,得一帙于坊间,曰禅门佛祖纲目。中所载多古尊宿自叙其参学
时始之难入,中之做工夫经历劳苦次第,与终之廓尔神悟。心爱之,慕之,愿学焉。既
而此书于他处更不再见。乃续阅五灯诸语录杂传,无论缁素,但实参实悟者并入前帙,
删繁取要,汇之成编,易名曰禅关策进。居则置案,行则携囊。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
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或曰,是编也,为未过关者设也,已过关者长往矣,将安用之
。虽然,关之外有重关焉。托伪于鸡声,暂离于虎口,得少为足,是为增上慢人。水未
穷,山未尽,警策在手,疾驱而长驰,破最后之幽关,徐而作罢参斋,未晚也。
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孟春日,云栖祩宏识。
禅关策进。后学云栖寺沙门祩宏辑。
一、诸祖法语节要第一
诸祖法语,今不取向上玄谈,唯取做工夫契紧处。又节其要略,以便时时省览,激
励身心。次二诸祖苦功,后集诸经引证,俱仿此。
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二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二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一,谓有众生遇善知识,开示上说本觉真心,宿世曾闻,今得解悟(若宿生未闻,
今闻必不信,或信而不解。虽人人等有佛性,今现有不信不悟者,是此类也),四大非
我,五蕴皆空,信自真如及三宝德(信自心本不虚妄,本不变异,故曰真如。故论云,
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别境界。又云,信心有四种,一信根本,乐念真如。二信佛有
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三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四信僧能修正行,自利利他,
常乐亲近。悟前一,翻前二,成此第一重也)。
二,发悲智愿,誓证菩提(发悲心者,欲度众生。发智心者,欲了达一切法。发愿心者
欲,修万行以资悲智)。
三,随分修习施戒忍进,及止观等增长信根(论云,修行有五,能成此信。止观合为一
行,故六度唯成五也)。
四,大菩提心从此显发(以上三心开发。论云,信成就发心者有三种,一者直心,正念
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诸善行故。三发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五,以知法性无悭等心(等者贪欲嗔恚懈怠散乱愚痴)。
六,随顺修行六波罗蜜定慧力用(初修名止观,成就名定慧)。我法双亡(初发心时,
已约教理,观二执空,今即定慧力,观自觉空也),...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尽
、把阿赖耶识体中所有一切法种都全部证得,成为如来无垢识而成就佛道。过程如同在
找到黄金以后,把黄金打造成金指环。所以经文中的「金」是比喻阿赖耶识,所以经文
接著开示:
《大乘密严经》卷...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4
第8章 临济法门(三)——杨歧宗的建立
一、杨歧宗的创立
杨歧方会(992-1049),袁州宜春(江西宜春)人,俗姓冷。二十岁在
筠州(江西高安)九峰山出家,曾到潭州(湖南长沙)随石霜楚圆习禅,后到袁州杨歧
山和潭州云盖山开辟道场,禅林称为杨歧方会禅师。古德评之曰:“杨歧天纵神悟,善
入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风。”方会本人也以担荷如来大法,赓续临济正
脉自任。楚圆迁化,方会将先师遗像挂在禅堂,集众举哀。方会指着遗像谓众曰:“我
昔日行脚时,被这老和尚将一百二十斤担子放在我身上,如今且得天下太平。”是说临
济宗风到他这里,纔传扬开来,取得一统天下的态势,从禅宗整个发展史看,正是从杨
歧方会开始,临济宗的影响和地位超过云门、曹洞,成为禅宗主流。
(一)心法双忘性即真
方会上堂法语有云:“百千诸佛,天下老和尚出世,皆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
向这里明得去,尽与百千诸佛同参;若向这里未能明得,杨歧未免惹带口业。”是说方
会也别无伎俩,只是如历代祖师一般让人明心见性。真正的大禅师必然是对“心”、“
性”深有体悟,纔会以种种方便指导学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9章 云门家风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0章 法眼宗风
第10章 法眼宗风
一、文益创法眼
文益(885-958),俗姓鲁,余杭(杭州)人。年甫七岁,即投新定之智
通院全伟落发,弱龄即受具戒于越州(绍兴)之开元寺。后于明州(宁波)育王寺希觉
禅师门下习律,同时“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希觉称他为“我们之游、夏”。后到
福州长庆寺谒长庆慧棱,未契玄旨,乃结伴从西湖出游,因大雨,停留在城西之地藏院
,得参桂琛。桂琛问他:“行脚作么生?”文益曰:“不知。”琛曰:“不知最亲切。
”文益豁然开悟。又指庭下片石问他:“寻常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且道此石在心内
。在心外?”文益曰:“在心内,”琛云:“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益窘
无以对,遂放下包袱,依止月余。从“词穷理绝”处悟“一切见成”、言下大悟。至临
川(江西抚州),州牧请住崇寿院。由此传法,四远参徒翕然而至,不下千人。南唐初
(937后)受江南国主李氏之请,住金陵报恩院,号净慧禅师,再迁清凉寺,持续开
堂。异域慕其法者,涉远而至。玄沙正宗,兴于江表。周显德五年(958)卒,谥大
法眼禅师。著有偈颂、真赞、铭记、诠注等,共数万言,流布天下。现存《语录》、《...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292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Z)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释恒强
一、自利利他的头陀行
二、以清净心说法
三、佛陀嘱法大迦叶
四、结集三藏
五、呵责是爱护
六、结语(含注释)
i***r
发帖数: 292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Z)
五、呵责是爱护
大迦叶尊者修行严谨,对己对人都严格要求。他若是看到僧侣有不如法的言行,通
常会向佛陀举罪。但他对当事人少有呵斥,甚至对自己屡屡兴谤、中伤的偷罗难陀比丘
尼,最多也只是说“恶女,我不责汝,我责阿难”。[84]而唯独对阿难,动辄声色俱厉
地呵责,甚至毫不留情。虽然如此,我们从经律的记载中,却能看出大迦叶并不是与阿
难过不去,故意找茬,其实每一次都有因有缘,有错才呵责。
如大迦叶目睹阿难与目揵连两人的弟子“共诤多闻”、以分胜负后,便向佛陀揭
举,由于阿难在一旁护短,大迦叶当着佛陀面呵斥他:“汝且默然,莫令我于僧中问汝
事”。[85]佛陀在世时,阿难同众多比丘在摩竭提“人间游行”时,他所带的六十名年
少弟子,竟然都要舍戒还俗。大迦叶知道了,就呵责他“年少不知足”,[86]而此时的
阿难已过中年,头上都出现白发了。在佛陀涅槃后不久,同样的事又发生了。阿难带着
一群年少比丘“人间游行”至南天竺时,有三十个弟子舍戒还俗。这一次大迦竟呵责阿
难是“童子”,“不知筹量”。[87]又在结集三藏时,大迦叶因为阿难尚在学地,毫不
留情地将他赶出去,甚至骂他“疥瘙野干”,如经:
有比丘言:“诸长...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9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3:47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298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谁能帮我分析一下?
这才是正宗的佛教徒——揭露释迦牟尼佛教唆自残、自焚、自杀地毁身供佛!
水帝子周武、阳帝子梁彝珠、阴帝子刘碧城在《归宗》——《陈撄宁仙学文选》跋文(
澳门出版社)中写道:十四、何必赞赏用人血写佛经的“刺血写经”行为呢?何必为了
成佛而自残、自杀呢?何必用烧疤、灼顶、燃指、燃臂、燃身等自焚行为来供佛呢?
佛教权威《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歌颂药王菩萨燃身供佛曰:“光明遍照八十
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眞精进,是名眞法供养
如来(按:南朝梁、陈至隋代的释智顗声称自己读到此处,而得豁然大悟,寂而入定,
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释迦牟尼佛仍坐法座之上宣讲《妙法莲华经》。这不仅骗取了
他人的崇拜与供养而且致使许多信众因此去自焚)……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
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此经并曰:“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
而供养者。 ”
《梵网经》四十八轻戒的第十六条为利倒说戒曰:“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
萨。乃至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第...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的教証
萝冰, 以下這文有點 LONG,我親弟喜欢玩理论辩驳, 我喜歡教証,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尽
、把阿赖耶识体中所有一切法种都全部证得,成为如来无垢识而成就佛道。过程如同在
找到黄金以后,把黄金打造成金指环。所...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入楞伽经 断食肉品 第八
因为关于楞伽经的争论,我挡下此经来看看,
还没看完,见到这一段,先放在这里。
其中有说:
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无量过失,断而不食获大功德。
凡愚不知如是损益,是故我今为汝开演,凡是肉者悉不应食。
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第八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食不食肉功德过失。我及诸菩萨摩诃萨
。知其义已为未来现在报习所熏食肉众生而演说之。令舍肉味求于法味。于一切众生起
大慈心。更相亲爱如一子想。住菩萨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二乘地暂时止息。究
竟当成无上正觉。世尊。路迦耶等诸外道辈。起有无见执着断常。尚有遮禁不听食肉。
何况如来应正等觉。大悲含育世所依怙。而许自他俱食肉耶。善哉世尊。具大慈悲哀愍
世间。等观众生犹如一子。愿为解说食肉过恶不食功德。令我及与诸菩萨等。闻已奉行
广为他说。尔时大慧菩萨重说颂言
菩萨摩诃萨  志求无上觉 酒肉及与葱  为食为不食
愚夫贪嗜肉  臭秽无名称 与彼恶兽同  云何而可食
食者有何过  不食有何德 惟愿最胜尊  为...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3
Let's say there are two 求那跋陀罗 (Nobody ever hinted that there were).
佛说树提伽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4/0540a001.htm
佛说十二头陀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http://www.cbeta.org/result2/normal/T17/0783_001.htm
十二品生死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7/0753_001.htm
So which 求那跋陀罗 translated the above sutras?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o called 求那跋陀罗 that lived to 西元548年 and met 月婆首那? Keep in mind
that 刘宋 ended in 西元479年.
S**U
发帖数: 7025
34
Let's say there are two 求那跋陀罗 (Nobody ever hinted that there were).
佛说树提伽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4/0540a001.htm
佛说十二头陀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http://www.cbeta.org/result2/normal/T17/0783_001.htm
十二品生死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7/0753_001.htm
So which 求那跋陀罗 translated the above sutras?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o called 求那跋陀罗 that lived to 西元548年 and met 月婆首那? Keep in mind
that 刘宋 ended in 西元479年.
w*******w
发帖数: 2051
35
法师曾沉痛地说过:“我们生此末法时代,‘沙弥戒’与‘比丘戒’皆是不能得的;原
因甚多甚多!今且举一种来说,就是没有能授沙弥戒、比丘戒的人;若授沙弥戒,须二
位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授;倘若找不到比丘的话,不单比丘戒受不成,
沙弥戒也受不成。我有一句很伤心的话要对诸位讲:‘从南宋迄今六七百年来,或可说
僧种断绝了!’”为此,法师严格守戒。在佛教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一宗,
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法师不但深入研究,而且实践躬行。马一孚有诗挽他说:“
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
E*********g
发帖数: 185
36
(三次证悟的境界: 法界圆觉,法性空慧以及法相唯识。据说太虚法师这一世的转世
证量更高)
太虚法师
“。。。。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
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当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
第一年已经读熟了法华经,每日可背诵五六部。第二年夏天听讲法华经,始知佛与仙及
天神不同。曾住禅堂参禅,要得开悟的心很切,一方读楞严经,一方看语录及高僧传等
。第三年又听讲了楞严经,对于天台教观已有大体的了解。并旁研及贤首五教仪、相宗
八要等。而参究话头的闷葫芦,仍挂在心上。
秋天去住藏经阁看藏经,那时喜欢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诗文集与经论等
。如此经过了几个月,同看藏经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诉我说:“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要
从头依次的看到尾”。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头路,就依他的话,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
经看起。
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
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过于涅槃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但并没有失去
知觉。在这一刹那空觉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一转瞬间明见世界...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8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点破因果,传授正法,泄露天机
这是尊者迦叶在佛堂里显化,传下来的慈训:
我本迦叶,乃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头陀第一;已证菩萨七地,当初世
尊拈花一指,暗传我无上心法。隔空点开我玄关一窍,而后瞬间明心见性;会心一笑,
当初道法真传只可传一人。我迦叶好福气,上天恩悯,受得那宝贵神圣的一指玄关;此
后玄关一开更能了知宇宙信息诸秘,更能看清宇宙本源,宇宙本性。
实乃欢喜,如今仙佛皆向群生公开这玄关一窍的秘密;待有缘人去寻,我迦叶当初便是
得了真传,若非真传世尊拈花一指我岂能会心一笑。我今在此说明,为的便是世间群生
能找到路径;同我迦叶一样得点玄关,同我迦叶一样了知宇宙真理。如今仙佛慈训大多
都言正法真传,何为正法?正法便是了知宇宙本源,宇宙规律,同心宇宙,了知万法归
一;
得点玄关回归无极,得无上不二心法,无字真经,手诀口诀。得九玄七祖超生,得彻底
解脱路径;得脱离轮回之苦(除后天离道者以及未考核通过者),得肉身成佛,只能透
露以上,其不二法门,无字真经,手诀口诀,授记玄关便是真传秘密,只有亲自寻得才
能了知。才能于浩大宇宙同行同在,才能万劫不灭,才能归真无极,才能归纳宇宙。
G**W
发帖数: 1865
38
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信根不具足,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尽
、把阿赖耶识体中所有一切法种都全部证得,成为如来无垢识而成就佛道。过程如同在
找到黄金以后,把黄金打造成金指环。所以经文中的「金」是比喻阿赖耶识,所以...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9
赞。
不过对于小小戒可舍的解读,我有保留。
------------------------------------
尊者:古代的义注解释说:佛陀之所以使用不定语气,是因为他预见到马哈咖沙巴(Mah
a Kassapa,摩诃迦叶)尊者在第一次结集时将不会舍弃任何学处。《弥林达问经》中解
释佛陀说这句话是为了考验僧团。
------------------------------------
就我记忆所及,阿含经或律中,佛陀都不曾考验僧团。以此作为理由,是孤证、特例,
缺乏说服力。《弥林达问经》是晚于四阿含结集的。
进一步说,佛陀说「小小戒可舍」这话,难道是佛陀要埋下将来僧团因为对戒律见解不
同而分裂的种子吗?这不合理。佛陀最后说「小小戒可舍」,必有目的,因为这话完全
可以不说。
印顺法师认为∶阿那律为首的重律派,与重头陀行的迦叶派合作,主导第一次结集,
这两派坚持不可舍弃任何学处,淡化阿难传佛的遗言「小小戒可舍」。是更合理的解释。
南传佛教一直以来“保守”,就必须淡化佛最后说的「小小戒可舍」,否则失去圣教的
依据。我可以理解南传对此的立场,但不接受。
w****g
发帖数: 570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三章 禅法南下
二祖慧可大师出生于公元487年,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人。
慧可年轻时博览群书,精通教义,善谈玄理,32岁到洛阳香山修定静虑八年,后
来闻名前往少林寺参礼达磨大师。
慧可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如果可以听闻,那也只是知见而已。
达磨答:“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自心本来具足一切,何苦向外驰求?
慧可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磨深知慧可的命根所在,直下一刀:“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一下子摸不着鼻孔,沉吟好久:“觅心了不可得。”
达磨顺势拔起他的病根,说:“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当即有所省悟。
01 第二代祖师
《慧可传》记载,慧可亲近达磨“从学六载,精究一乘”。达磨“密以方便开发
,顿令其心直入法界”。换言之,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参究和锤炼,慧可才真正大悟彻悟
。达磨这才放心地交代后事:“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
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
这时,慧可大师年过半百,担荷起达...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藉教悟宗,习禅不管悟不悟,至少要知道禅宗所谓的証悟在教証上到底是悟个什么,至
于能不能真的証悟,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佛说不生不灭的涅槃心是佛法的总持,是可以实証的---「拈花微笑」是娑婆世界禅宗中
脍炙人口的公案,是人间最不可思议的佛法甚深密意;
『一天 佛在法会上,拿起天人供养的青莲花,注视大家,佛不开口,众弟子不知何意,这时
佛看到金色头陀大迦叶破颜微笑. 佛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
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 ,,,
,,』
可见这个实相心是真实存在的! 此公案足以証明有真实涅槃妙心可証!
释迦世尊的宗门,教门皆擧証第一义谛可証.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
摩诃迦叶。未来世中奉事诸佛。当得成佛。今日亦堪为世间师。佛告诸比丘。如来今者
不久灭度。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诃迦叶。入大乘门。修行佛道。告摩诃迦叶。无有余法
。唯一心性。佛。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已说今说当入而已。一切诸佛...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三章 禅法南下
二祖慧可大师出生于公元487年,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人。
慧可年轻时博览群书,精通教义,善谈玄理,32岁到洛阳香山修定静虑八年,后
来闻名前往少林寺参礼达磨大师。
慧可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如果可以听闻,那也只是知见而已。
达磨答:“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自心本来具足一切,何苦向外驰求?
慧可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磨深知慧可的命根所在,直下一刀:“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一下子摸不着鼻孔,沉吟好久:“觅心了不可得。”
达磨顺势拔起他的病根,说:“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当即有所省悟。
01 第二代祖师
《慧可传》记载,慧可亲近达磨“从学六载,精究一乘”。达磨“密以方便开发
,顿令其心直入法界”。换言之,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参究和锤炼,慧可才真正大悟彻悟
。达磨这才放心地交代后事:“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
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
这时,慧可大师年过半百,担荷起达...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藉教悟宗,习禅不管悟不悟,至少要知道禅宗所谓的証悟在教証上到底是悟个什么,至
于能不能真的証悟,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佛说不生不灭的涅槃心是佛法的总持,是可以实証的---「拈花微笑」是娑婆世界禅宗中
脍炙人口的公案,是人间最不可思议的佛法甚深密意;
『一天 佛在法会上,拿起天人供养的青莲花,注视大家,佛不开口,众弟子不知何意,这时
佛看到金色头陀大迦叶破颜微笑. 佛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
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 ,,,
,,』
可见这个实相心是真实存在的! 此公案足以証明有真实涅槃妙心可証!
释迦世尊的宗门,教门皆擧証第一义谛可証.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
摩诃迦叶。未来世中奉事诸佛。当得成佛。今日亦堪为世间师。佛告诸比丘。如来今者
不久灭度。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诃迦叶。入大乘门。修行佛道。告摩诃迦叶。无有余法
。唯一心性。佛。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已说今说当入而已。一切诸佛...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在塚間的靜修体验
在塚間的靜修體驗
-------------- Ven.Tissara
緣起
历经一年半的全台游化生活后,今年的夏天又回
到了台北菩提伽耶内觉禅林,因为僧团决定今年在此
结夏安居。一如往年,安居期间是我们在一年当中,
主要的精进静修时间,也是我们唯一可以不用辛劳游
化各地的「定居期」。和往年比较不一样的地方,是
今年多了两位学习南传佛教数年,并且原在北传佛教
已出家多年的女众。一位是今年二月初才来此近学修
行的法能净士,另一位则是法能净士在斯里兰卡参学
时所认识的法友,在开始结夏后六月初来此短期净住
参访的一位尼师,她们两位参与了僧团在今年的夏安
居。
法能净士是在两年前,到台北来向我的亲教师─
乌帕沙玛尊者请法,近一年多来,当乌帕沙玛尊者每
月游化到花莲弘法时,她就从高雄县甲仙到花莲听法
学习。过去她曾到泰、缅、斯里兰卡等南传佛国参
学,并且也在英国阿姜查系统的禅修中心净住了一小
段时间,内心相当肯定与向往原始佛教的修行方式。
当历经最近一年多来的观察、学习与思考后,她终于
下定决心,重新规划了个人的学法生涯,来此和大家
共住修行,并作参与此处僧团的准备,而此处的...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5
《尊者阿迦曼传》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books/ysfj/yfs/02_books/c_achar
078 伪装的老虎
有一次在他游行期间,尊者阿迦曼到了一个很深入的旷野,那个山地部落的居民,几乎
都没有看过头陀行比丘。只有那些少数曾经偶而很久才进城一次的人,才能知道一点有
关于比丘的事。
当时他由另一位比丘陪同著,他们选择了一个树林下的地方,距离村落大约有二公里。
早上进入村落托钵,山地村民问他们要些什么,当他们回答要布施的食物时,村民又问
他们要那种食物,他们说要米食,但是村民仍然不了解,他们到底是要煮熟的还是未煮
的稻米。比丘们回答要煮熟的,而村民就给他们一些米饭,再没有别的东西了。尊者阿
迦曼和他的同伴,就这样在那里住了好几天。村民对他们表现得既没有敬意也没有信心。
一天晚上,酋长吹起竹笛声(使它共 ,作为召集村民集合的讯号)召集他的村民开会
。他告诉他们,现在有两支老虎伪装成人,已经住在离此不远的一个地方。他说他不知
道它们是那种老虎,但是他们看起来令人怀疑。妇女和小孩从此被禁止走近那个地方,
甚至要有几个人结伴才能去。此外,他继...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九乘次第
摘自 释智诚 法师 般若锋兮金刚焰
五部大论和三主要道基本都是显教法义,关于密法,于此不便详述。谨恭录至尊上师益
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中有关“九乘次第”(前译宁玛派判教体系)的内容
,愿有缘之士能从中领略藏地显密教法之概貌:
“内道宗派从最低,直至究竟金刚顶,
此九种乘之数量,具有安立理由故,
如高低乘有多种,然需安立三乘等。
正是因为以‘见’分乘,故宁玛巴自宗把内道从最低的声闻乘至最顶大圆满之间分
为九乘是有道理的,如同乘虽然有由低到高的众多安立方法,而安立为三乘有道理一样
。(中略)众生根机粗略可分为上、中、下三种,每种又可各自分为三种,即下下根,
下中根、下上根……直到上上根。调伏下下根众生的是声闻乘,调伏下中根的为独觉乘
,调伏下上根的为菩萨乘,这三乘总称为招引出离外三乘(因显宗分开轮回、涅槃,而
招致轮回的根本是集谛,消除集谛而引导众生出离轮回获得涅槃之乘为招引出离外三乘
);调伏中下至中上根的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此三乘总称为苦行明觉内三乘(以极
多苦行,而明了佛所讲胜义之乘,为苦行明觉内三乘);调伏上下到上上根的为大瑜伽
(玛哈约嘎)、随类瑜伽(阿讷约嘎)、最...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民国高僧-离欲上人
昌臻法师:百岁高僧无私奉献 千年古刹历劫重光
-- 纪念先师离欲上人圆寂一周年 (注:本文作于1993年)
一代僧离欲上人,圆寂已经一周年。上人一生精进修行,安贫乐道,广施化度,普
济有缘。其思想品格,嘉言懿行,值得崇敬,值得学习。
离家修行大彻大悟
离欲上人(1885-1992),四川省合川县泥溪乡人,俗名侯喻君。秉性刚
毅,智慧过人。家世经商,师年十五,家道衰落。一日在姑母家,偶阅《金刚经》,顿
有所悟,从此看破名利,离家访道。民国十一年(1922)在射洪东山寺,依本空、
思摩二位老禅师披剃,法名觉空,字离欲。修头陀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寒暑不辍
。历十三载,忽然大悟。
思摩禅师,不知处何人,据传为清乾隆时进士,俗名李君莲,年约二百岁。行事神
异、言语颠倒,射洪一带皆呼为“疯师爷”、而极受崇敬。师当时立志出家,但因无人
作保,寺院皆不接收。而思摩禅师一见,知为法门龙象,亲自击鼓并高呼:“迎接大和
尚!”此后,为接引其“升堂入室”,常痛下钳锤,有时棒打脚踢交加;而师道心愈加
坚定,愈加深切忏悔,虔诚顶礼,虚心受教,终蒙授心印。
师继于新都宝光寺方丈...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8
唯识宗的创立
玄奘西行求法归来,通过翻译经典和传授学徒等方面的工作,将当时印度唯识学的最新
成果介绍到中土,最终创立了以佛教义学见长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
,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代精通唯识、因明学说的高僧,特别是其高徒窥基继承光大其学
说,留学僧人圆测将玄奘之学传播到新罗国,对于唯识学说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把法相宗的主要经典都翻译成汉语并作了初步
的宣传;说窥基是法相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因为窥基在玄奘所奠定的基础上,扩大了这
一宗派的理论影响。公正地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窥基两代高僧共同努力创立的。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依照现今学术界、佛教界的普遍认识,玄奘西行的时候,中国佛教已经处于学派佛教与
宗派佛教交替发展的时期。玄奘先后礼拜了十二位老师,但其中并不包括被认定为佛教
宗派的天台宗僧人,也没有礼拜三论宗的祖师吉藏为师。玄奘西行的动机之一就是出于
消弭学派佛教差别诠释所带来的混乱。回国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经典的翻译活
动,在其弟子们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玄奘在国外之时,中土佛教界存在和发生的争论,...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9
虚空打破明心地-宣化上人
第一单元──为什么要参禅
意不颠倒不再糊涂
我们人生来糊涂,死去糊涂;睡也糊涂,醒了也糊涂。这样活著有何价值?那么是不是
不要做人呢?不是,但你要明白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有人说:‘我知道怎样死去;或
服药、或上吊、或投河,不就知道吗?’这叫自杀,不但不能解脱,反而增罪业。因此
,打坐要想办法,将来临终时如何身无病苦,心不贪恋(不贪财色名食睡﹚,意不颠倒
,如入禅定。或含笑而逝,或悠然而逝,或见弥陀佛手执金台来相迎,人对生死有把握
,预知时至,知道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乃至哪一时辰圆寂,知道这一生的事情办
好了。修行就是为这个!若不知道这最后一关,则糊涂一辈子。也不是说死了就完了,
要是这样,下一辈子仍然糊涂,再下一辈子仍是糊涂,如是者永远糊涂,多可怜啊!
我们打坐、学佛,就是想不糊涂,想真正明白本身的化学工厂,如何把这化学工厂建立
起来,研究真科学之所以然。你到外面去找科学,是舍本逐末。 你把本身明白了,才
得大智慧,学佛即是学大智慧。
生死自由来去自由
参禅的人,对于生死自己能做主宰,来去自由,不受任何限制,所谓‘性命由我不由天
’,就是阎罗老子也管不了,...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50
五、节孝延寿 先曾祖妣毛母李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之马港,虔奉观音菩萨。先曾祖
端元公积学早逝,先高祖盛周公,高祖妣张太夫人,金太夫人均在堂,时甫三十二岁,
守节抚孤,以母兼父,孝养翁姑,以媳代子,周旋于两姑之间,曲尽孝道。且豪侠好义
,有丈夫气,急人之难,抚人之儿,亦劳怨不辞。清末洪杨之乱,湘军屡战于此,某日
闻寇警,急奉翁姑奔于前,襁负三子随于后,仓皇逃避,见侄被弃哀号,即禀翁姑:‘
媳有三子,弃一可也,兄惟此子,忍令绝嗣耶?’乃弃长子于途,携侄同逃。子追不及
,寇至欲兵之,询知其情,义而舍之,寇退,仍获团聚焉。迄翁姑先后弃养,家虽中落
,皆葬祭尽礼。而哀毁过甚,及次子先逝,孙曾多夭,积忧愁而生乳癌,溃痛甚剧,医
谓无救。吾祖躬率吾父祷于观音菩萨座前,忽梦大士教以青丝瓜捣敷而痊愈,延寿两纪
。四代同堂,晚景欢娱,精神矍铄,无疾而终,享寿八十有五。沔阳夏少平钟武先生为
立节孝传,刊入家谱。
六、孝延双寿 余岳父郑公文成老先生,岳母吴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南区郑家岭,迁
何婆桥之何家垄。佛神并信,尤敬奉观音菩萨。父早死,事母极孝,定省必敬,葬祭尽
礼。性均仁慈,无所矜饰,好善乐施,不使...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