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发帖数: 144 | 1 多谢师姐, 另外也请大家也不要太估计合适不合适,其实每一篇文章或开示都不太可
能字字都合法, 就算是说的人依法, 听的人也未必能全盘收走。 有个70%对我们
有用就很不错了。 有的时候那怕就是一句话能让我们在修行有切实的收获,那也是值
得赞叹的。 至于有争议的部分, 我是这么看的, 每个人的角度可能不会太一样,有
争议也不是什么坏事情,有正见的同学或善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借着这个争议把对佛教的
正见和正信树立起来。 最好是能指出不足的同时就能注意善巧, 不要引发更多的嗔心
和我大, 这是最好。 听的同学呢, 也不要因为自己的观点被'指正'而有什么不快
, '指正'并非是真的指正, 仅做为个人参考, 对法不对人。 如果说的对, 那是
我们的福气, 如果觉的说的不对,也不损失什么。 祝福大家能在法海中互补长短,
共同进步。。 |
|
l*******l 发帖数: 13923 |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3f4e890102drmn.html
明理也很重要,如果不懂佛理还学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炼。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信心是
从明理中来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学佛修行一定要明理,要如理如法,不要盲修瞎炼
。现在有几种盲修瞎炼的情况,我们都要警惕。
第一种就是迷信。把佛当成神来膜拜,根本不懂佛的含义,也不学佛法的这些道理
,没有正知正见。这样信佛,就是迷信。你为了什么信佛?什么是佛?怎样学佛?这些
道理应该弄明白。连这些最基本的道理都没有弄明白,这不是迷信吗?
第二种就是东跑西颠地学修。很多学佛人都是,今天跑这个道场,明天跑那个寺院
,到处求灌顶。今天学这个法,明天学那个法,没有具体的修持方法,没有传承和窍诀
,也根本不知道这些法好在什么地方。都是在浪费时间、荒度人身!
第三种就是好高骛远、鹦鹉学舌似的学修。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什么是真正的菩
提心?怎样皈依?怎样发心?……有的学佛人就轻视这些基础的修法,都想学修大中观
、大手印、大圆满这些高深的法,还很傲慢地认为自己很有知识、很有智慧。根本不懂
这些道理,怎么修行啊?不可能!这是...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 由于缘受生爱,此为十二缘起中的重要环节,随观受以及它们在缘起的影响,在初期佛
教的禅修里占著核心的地位。在修习受念处时需要对任一受是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
清晰地觉察。
(廿二)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
苦不乐觉。(23)
在将受作基本的三种分类之后,进一步修习将受区分为「世间的」与「出世间的」受。。
(廿三)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24)
在上述受念处修习的第一步骤,是要清晰地察觉现在经验的受是乐、苦或不苦不乐受;
到此为止,仅是单纯地感知受本身,而丝毫未对其作反应。
在仅止于单纯地感知受而不去对它作反应时,必须依受的感性色调来观察,对任何现在
所显现的受,例如说「感受到痒」、「感受到兴奋」或其他感受,而不加入个别的本质
与特性。不只不受个人过去的经验内容所影响,而且是将知觉导向苦、乐、不苦不乐的
一般特性。
将受区分为苦、乐、不苦不乐三种类别的主要理由,可以藉由一部《中阿含经》来理解
,此部经指出这三种分类互不重叠。也就是说,当感受到此三种其中之一时,不会感受
到另外两种,此一情境使得修习者不可能将其中之一...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 ☆─────────────────────────────────────☆
shaoshao1 (shaoshao) 于 (Wed May 2 08:36:23 2012, 美东) 提到:
再说一个秘密,就是在上面那个基础上,继续往下破!
(要先破上面的链接疑问)
那众生和众生界都是俺的业力化现,也就是俺的妄念化现,那那那,难道这个世界就只
有俺一个人???
难道,诸法有我????有俺这个“上帝”????
来了来了,别急:
“我”也不存在!!!!诸法无我!!
“我”也是因缘众生的无明妄念!!!!!
(注意到没!!!前面唠嗑唠的是因缘众生是业力幻化,是俺自性化现,现在倒过来说
俺是因缘众生的妄念加持出来的。因为有这样的因缘众生,才有这样一个我,这种互相
依存的关系,就是空性!!!!
所以海涛法师在许多视频里在反复的说空性就是我和众生一体我和众生互相联系,不是
独立的存在。由于海涛法师一般是在讲世间法,所以他每次都只是轻轻一语带过,几乎
注意不到噢。(海涛法师是天台宗四十七代衣钵法脉,天台宗是什么宗?天台宗是最早
的禅宗!!!海涛法师是个接衣钵的人,他怎么可能不懂这些,他那... 阅读全帖 |
|
b********6 发帖数: 556 | 5 谤密宗是不能往生的,谤法在一切罪中,最难清净。
释迦牟尼佛谤法,用七年日夜忏悔来清净罪障。
弘一法师谤密宗,用半生来忏悔。
印光大师谈密宗时说过:是佛法,应当互相扬化,不得分别庭户,自相摧残,若彼此角
力互攻,便不体解佛祖的心意了。
1、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 被称为三百年来一人的律宗大德弘一法师谈密宗
弘一大师在《佛法宗派大概》中对密宗的赞叹和对过去疑议密宗的忏悔
当年律宗大德弘一大师也为我们做了这方面的示现,他曾说:
“大乘各宗中,此宗(密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
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也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
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人此上。斯宗以《大日经》、《金
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 元后即衰。近年再兴,甚盛。 在大乘各宗中
,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 余
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
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愿诸君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致... 阅读全帖 |
|
n**********a 发帖数: 438 | 6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27
丁六、請轉法輪
勸請轉法輪能消除謗法的障礙,發起慈愍眾生的善根、生生世世值遇佛法、不
起邪見、得到多聞智慧。
頌曰: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如來成就廣大無礙的如所有智與盡所有智,能以此智慧燈,破除世間一切
愚癡冥暗,當十方一切如來坐菩提座,降魔已畢,剛剛成佛之時,我即分身到佛座下,
合掌恭敬誠懇地祈請說:「為迷惑苦眾,燃亮正法燈。」諸佛承我勸請而轉於無上大法
輪。
佛不出世的時間稱為暗劫,暗劫之中眾生沒有智慧的眼目,只能踏入黑暗的險
道之中,加上一切天魔外道的邪知邪見及邪說橫行世間,由此一切眾生從暗入暗,從苦
入苦。所以佛法是苦海中的慈航,黑暗道路中的明炬,出生一切諸佛之母,一切眾生...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329 | 7 佛陀八十岁那年,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那时,佛陀患了严重的腹泻,到城中的沙罗林就无法再走了,遂选择在林中的双树
间入灭。
佛陀要求尊者阿难在双树间为他铺床,头朝北,面向西,双足交叠,保持正知正念
侧卧。这时,沙罗树虽然不在开花的季节,却开起花来,花朵从树上掉落下来,纷纷落
在佛陀身上。除了沙罗树花外,还有更多的曼陀罗花与栴檀香末,从空中飘下,落在佛
陀身上,也飘满了附近的地面,空中还响起了乐声与歌声。
对这些奇异的景象,佛陀为尊者阿难解释道:
「阿难!这是一些栖居在沙罗树林,笃信如来的夜叉天神,以奇异的花来供养我,
但这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那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呢?」尊者阿难问。
「只有能受持正法,实践正法,随戒、随法而行的,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佛
陀说。
於是,就有这样的偈颂,将这个情形记录流传下来:
「佛在双树间,偃卧心不乱。
树神心清净,以花散佛上。
阿难白佛言:云何名供养?
受法而能行,觉华而为供。
紫金华如轮,散佛未为供;
阴界入无我,乃名第一供。」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长阿含第二游行经》、《长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经》
二、佛陀枕右臂,左臂在上,两腿相... 阅读全帖 |
|
n**********a 发帖数: 438 | 8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30
甲貳、譯禮
頂禮曼殊師利童子
此句是雪域大譯師尼瑪扎巴(日稱)在譯作之前的頂禮句。佛經中云:印度東
方有五台山,山中有文殊菩薩顯現為十六歲童子之莊嚴妙相而隨緣隨分度化眾生,故經
中稱彼為孺童妙吉祥或童貞妙吉祥。文殊菩薩亦名曼殊師利或妙吉祥童子。在此為示皈
敬,祈求加被,增上順緣,消除違緣諸障而禮敬本具智悲雙運的童子妙吉祥菩薩。
藏地曾有金剛手菩薩化身的藏王赤熱巴巾,他執政時對經、律、論三藏分別制
定了三種不同的譯作頂禮句:若是翻譯“經藏”則應以十方諸佛菩薩為譯禮的對境,因
為經藏是諸大菩薩於佛所咨啟,佛陀慈悲誨諭善巧酬答而有之故;若譯“律藏”則應以
遍知釋迦牟尼佛為譯禮的對境,因為因果微細奧妙,開遮持犯的善惡業果難測難辨,唯
佛遍智能洞明鑒知、無誤宣說故。若譯“論藏”則應以曼殊師利童子為譯禮的對境,以
森羅萬象之諸法體相千差萬別,分類極多、微妙難測,唯依智慧方能如理破析、辨別了
悟。而文殊菩薩乃三世諸佛智慧的總集,故為求得智慧的加持與悉... 阅读全帖 |
|
P******A 发帖数: 126 | 9 如果一台电脑没有经常清理,很可能染上病毒而无法运行;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常
用佛法清理自相续,也可能染上各种烦恼的病毒。所以,大家一定要长期闻思修行。
--《无量寿经广释》
智悲佛网
在我们佛学院的僧团中,有不少高学历、高素质的出家人,他们以前的世间地位再高,
出家后也依然非常谦卑,努力地修行放下自我,以真正做到无我为荣。同样,你们有些
人就算没有出家的缘分,但若想在世间上有一番作为,也应尽量学习无我的精神,这样
不但对他人有利,自己也可以心态平和地面对人生。
索达吉堪布微博
我们为什么烦恼痛苦?因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自私自利、我执我爱;因为不肯容纳、
不肯圆融、不肯忍让、不会换位思考。发菩提心是磨炼心、训练心、纠正心的方式,是
为了打开胸怀。这样才能断除烦恼习气,才是解脱。否则任何时候都是自寻烦恼、自找
痛苦、没事找事。
达真堪布微博
放下执著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肯吃亏才能学会放下。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修行中如果具备观察修、安住修及祈祷上师三要点,则具备正行无所缘;如果不具备三
要点,如同交税或者还债般应付了事,则没有任何意义,根本无法替代正行无所缘。
今天09:10来自新浪...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10 昌臻法师:百岁高僧无私奉献 千年古刹历劫重光
-- 纪念先师离欲上人圆寂一周年 (注:本文作于1993年)
一代僧离欲上人,圆寂已经一周年。上人一生精进修行,安贫乐道,广施化度,普
济有缘。其思想品格,嘉言懿行,值得崇敬,值得学习。
离家修行大彻大悟
离欲上人(1885-1992),四川省合川县泥溪乡人,俗名侯喻君。秉性刚
毅,智慧过人。家世经商,师年十五,家道衰落。一日在姑母家,偶阅《金刚经》,顿
有所悟,从此看破名利,离家访道。民国十一年(1922)在射洪东山寺,依本空、
思摩二位老禅师披剃,法名觉空,字离欲。修头陀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寒暑不辍
。历十三载,忽然大悟。
思摩禅师,不知处何人,据传为清乾隆时进士,俗名李君莲,年约二百岁。行事神
异、言语颠倒,射洪一带皆呼为“疯师爷”、而极受崇敬。师当时立志出家,但因无人
作保,寺院皆不接收。而思摩禅师一见,知为法门龙象,亲自击鼓并高呼:“迎接大和
尚!”此后,为接引其“升堂入室”,常痛下钳锤,有时棒打脚踢交加;而师道心愈加
坚定,愈加深切忏悔,虔诚顶礼,虚心受教,终蒙授心印。
师继于新都宝光寺方丈... 阅读全帖 |
|
P******A 发帖数: 126 | 11 对于真正的修行人来讲,钱财少一点比较好,钱财多了,心容易散乱,经常产生痛苦,
从而耽误修行。若一点钱财都没有,也很苦恼。戒律里面讲,应发愿过中等生活,不堕
两边。
--《前行广释》智悲佛网
佛法并不是一大堆教条,而是有许多解除困惑、减轻压力的实用方法。这些方法的除苦
效果不可思议,你只有依靠网络等途径,系统学习一些佛典的内容,才能对此深有体会
。否则,只是依止一位师父,跟他偶尔聊聊天、诉诉苦,这样的学佛,不可能从根本上
解决问题。
索达吉堪布微博
这段时间,每天从早上8点过到下午6点之间,都在参加考试。之后从下午6:30到晚上
10点过,又在参加研讨会。虽然很忙碌,但因为我喜欢这些工作,所以感到很快乐。能
够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幸福的主要因素之一。
慈城罗珠堪布微博
大家每天都在闻法、修法,语言和行为都没有离开佛法,但心态是怎样的?一定要观察
。你的语言、行为与成就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这颗心。每天上早晚课的时候,有没有
专注于所缘?有没有边念边思维观想?若是心不散乱,发自内心地念诵,才算上课。若
是心散乱、动摇了,就不算上课。大家不要忽略这个标准。
达真堪布微博
在轮回中没有做过...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12 黄国达
阿含经有无相三昧,般若经强调无相、无分别,禅宗的信心铭有:“至道无难,唯嫌拣
择”,可见“无分别”是修行的重要课题。在修行的过程中,许多人也曾有过无分别的
体验,但无分别的真正意义为何?实有待厘清。
有些人在静坐、念佛、参禅中,听到引磬、钟声,忽然妄念脱落,寂然清净,心不染六
尘而历历分明;或者,坐在急驶在高速公路的车上,旁边的景物飞快流逝,心念顿然静
止,一片空灵;或是,在瀑布下悠闲地散步,倾听水声;或是,在海边石上端坐,欣赏
海涛声,顿然忘我,融入一片清澈。因为分别心暂歇,有些人以为这是开悟,或是见到
空性,其实,这只是无分别的定境,只是不以特定的境相为所缘,而安住于“无想”而
已。
心识的功能就是“了别”,有分别才能认识事物,例如:有了对颜色的认知,才能知道
红蓝黑白,正确辨认。一般人所体验到的无分别,其实只是“无想定”或是“无相三昧
”——于一切相不作意,或专注于“无相”。这些都是思想停止,而知觉仍在,不起念
去区分。但般若智慧的无分别,却是“分别相不可得”,“分别相如幻化”——所有的
分别相都只是方便施设、约定成俗而已。
所以无分别的定(三昧)与无分别的般若智慧是不同...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13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有人問及我關於藏密裏面雙修法的問題。我要說一般人觀念都錯誤了,事實上雙
修法是金剛乘的方便道,有人認為是受印度教的影響,這種爭論不是現在才有的。以
我自己的體驗來說,不論你使用雙身、雙修或雙運的名詞,它事實是一個很深奧的哲
理,沒有提到行為,沒有提到事業和手印等等。自古來我們便習慣結合並聯想許多東
西:男生和女生的結合、善與惡的結合、美和醜的聯想……等等, 但金剛乘的教法則
為它們在實相和本體上是沒有分別差異的,是一體不可分的。在究竟實相中,一切都
具平等的空性與清淨。所有這些最初、最原本的結合只是一種善巧,讓人了解說:是
的,是有一些東西可以結合修身的,進而讓他們瞭解結合、雙修的本初狀態和其意義
。有很多人誤解,認為這種去貪的教法未免太過世俗。其實佛陀的教法很多,重點都
在利他。當佛陀的法教能直接助益並讓人感到受用是最好的,但有時也未必如此。例
如,出家成為僧侶是淨除貪欲最佳的方法之一,但眾生太多了,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成
為僧侶呢?百萬有嗎?對他們來說,出家做和尚太困難了,既使出家本身一點也不困
難,但在他們心裏仍覺障礙重重:要放棄美滿的家庭嗎?要放棄漂亮的女朋友嗎... 阅读全帖 |
|
P****S 发帖数: 2286 | 14 佛陀在世时,也有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恰嘎比丘等许多违背佛法和戒律的人,既然
在释迦牟尼佛足下也有这种人,那在现在末法时代怎么会没有呢?所以大家也不要过于
烦恼。
一方面不能太紧,但也不能太松。以前我在石渠时,整个三界中再也没有像托嘎如意宝
那样殊胜的上师,他摄受弟子的方法也非常善巧,弟子总共有一百人左右,但当时也有
一些小偷和破戒的人,也存在一些是非,那时也不得不严肃处理。像托嘎如意宝那样真
正的善知识面前也有这种情况出现,那像我这样的人面前怎么会没有呢?因此对某些小
事情,大家心里也应包容,不能因此而想远离厌烦众生。
因为众生的根机意乐不同,每一个人的做法和行为也是千差万别。我相信,我们这样
传授佛法,虽然有极少数人得不到利益,但从大局来看,对我们大多数人肯定会有极大
的利益。
若传承上师、本尊和护法神生起欢喜,那自己所作的弘法利生事业会圆满成功,否则,
一切事情都不会吉祥顺利。有时,我们看见某些人在修道过程中违缘重重,其原因就是
持明圣者没有生起欢喜心。 |
|
f***2 发帖数: 162 | 15 摘自索达吉堪布宣讲《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五节课
思考题
400、布施分为几种?其中财布施又有哪些分类?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401、普通布施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何帮助?
402、如果有钱却不愿意布施,这能让自己越来越富裕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403、凡夫人为什么不能作极大布施?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应当如何发愿?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文已介绍过“愿菩提心”的学处,即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今天开始讲“
行菩提心”的学处。
行菩提心一旦在相续中生起,功德就会日日夜夜增上。如《入行论》第一品中云:“即
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生起行菩提心以后,从那时起,
即使在某些时刻你并未忆念利他,比如睡眠或放逸时,但善根福德仍会不断增上,其量
无有边际,犹如虚空。
学过《入行论》的人,相信都发起了愿行菩提心。而行菩提心的实践,就是实地行持六
度万行,度化众生。六度是佛陀度生的唯一方法,不单单是释迦牟...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16 末学知道您的发心是好的,怕众生误入歧途,怕真正的佛法不能发扬光大。末学既然皈
依三宝,就是以佛陀为导师,有问题时,不敢凭自己分别念,只有多看佛经和高僧大德
的开示。 很高兴和
您讨论佛法。感恩您让末学有机会重新学习了一些佛经和高僧大德的教言。末学要回国
一段时间,以后有缘再和您讨论。
我们在修行生活中都会遇到困惑,末学时常祈祷三宝加持,多读佛经和高僧大德的教言
。非常受益。感恩三宝!
愿您一切吉祥如意,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慧海慈航:观察他人过失的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为自己无足轻重。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我们的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佛法,代表着上师。很多人都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去看佛法
、看上师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能将佛法传播开来、燃遍大地的火种。尽管我们还是
凡夫,我们还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具足圆满的慈悲与智慧来救度众生,但是我们可以在
生活当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如理如法地修行。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翻天
覆地的改变,通过自己温和善巧的言行,通过自己高尚的品德,让他人去了解佛法,认
识佛法,走近佛法,接受佛法,最后修持佛法。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阅读全帖 |
|
b*****f 发帖数: 341 | 17 六祖大师大字不识。
净空法师提到不少一生从来没有读过一部佛经的人最后成就。
说明世间智与能否成就没有关系。
华严经讲善财童子参访,提到了根本智和后得智,前面有人转载黄念祖居士的文章,里
面提到“智”与“慧”,阐述的差不多。根本智(或者慧)是后得智的本体,这个识得
了就是成就 (见性)。后得智是根本智的所用。能够运用一切善巧方便去世间解决问
题,所以只有后得智而没有认识到前面的“慧”等于零。菩萨的六度,施戒忍进定慧,
关键是最后那个慧,有慧观照,前面五度才平等。否则,不过是勤苦碌碌的轮回业而已
。六度是如此,其他的世间万种学科更是这样。
但是不意味着一定要是文盲才能成就。术业有专攻,世间一切众生,形态千差万别,遇
缘千差万别,智慧千差万别,只能说成就的机缘也必然千差万别 |
|
z**n 发帖数: 22303 | 18 莫非你比历代祖师懂得更多?
谤密宗是不能往生的,谤法在一切罪中,最难清净。
释迦牟尼佛谤法,用七年日夜忏悔来清净罪障。
弘一法师谤密宗,用半生来忏悔。
印光大师谈密宗时说过:是佛法,应当互相扬化,不得分别庭户,自相摧残,若彼此角
力互攻,便不体解佛祖的心意了。
1、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 被称为三百年来一人的律宗大德弘一法师谈密宗
弘一大师在《佛法宗派大概》中对密宗的赞叹和对过去疑议密宗的忏悔
当年律宗大德弘一大师也为我们做了这方面的示现,他曾说:
“大乘各宗中,此宗(密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
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也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
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人此上。斯宗以《大日经》、《金
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 元后即衰。近年再兴,甚盛。 在大乘各宗中
,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 余
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
之高深,因痛自忏悔。 愿诸君不可先阅《... 阅读全帖 |
|
h********7 发帖数: 54 | 19 问: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答: 佛门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佛陀相应地开示不同法门,善
巧方便地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
己的方法。
佛陀教法可分为三乘:人天乘,引导众生断恶行善,由此得以在人间天界享受安乐
;声缘乘(小乘),引导众生发出离心,断除烦恼,解脱轮回;菩萨乘(大乘),引导
众生发菩提心,上求正等正觉,下度一切有情。
大乘以小乘为基础,小乘以人天乘为基础。由于人天乘不包括解脱轮回的教法,所
以人天乘只能使众生得到暂时的安乐,而不能彻底摆脱烦恼,结束轮回痛苦。小乘极果
为声缘罗汉,他们虽然尽除烦恼障,个体得以解脱轮回,但因为所知障没有完全清除,
习气仍在,对法界本性的认识没有达到圆满,所以还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涅槃。只有大
乘能引导众生获得圆满觉悟,实现真正的自由安乐。佛陀在《妙法莲华经》里讲到小乘
罗汉最终将出定修学大乘,如江河汇入海洋。声缘乘、菩萨乘都将究竟成佛,所以佛法
在究竟上只有一乘,即佛乘。
不论你现在是求人天福报还是求个人解脱,在暂时的目标、心愿达成之后,你的... 阅读全帖 |
|
h********7 发帖数: 54 | 20 问:为了和我一样饱受烦恼恶业折磨的如母有情,我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
资粮护持佛法呢?虽然可能会风险高,但是这却是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啊。
答:继续在娑婆世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出于悲心,
乘愿力、神通入轮回救度众生;一种是凡夫循业流转,因业力牵引不得出轮回。如果是
自己已解脱了烦恼束缚,有能力跳出轮回,而由于悲心仍然发愿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
护持佛法,那是菩萨的愿行,我由衷地赞叹随喜。如果自己还没有解脱烦恼,也不发愿
往生,完全是因为业力而流转轮回,自己的烦恼恶业都还没办法清净,又怎么去教别人
有效地对治烦恼?学佛不是纯粹的搞学问,就算佛学知识丰富,知道去除烦恼的整套方
法,但自己若没有实践、亲证,是很难指导、帮助别人的,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下河
救人,人救不了,自己还需要救援,因为不谙水性,甚至可能把别人往深水里拖。
流转轮回不像一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趣。今生为人,来世不一定能继续做人,很可
能会堕落到三恶道中。一旦投生恶道,想积累资粮、断恶行善就非常难了。饿鬼道、地
狱道不用说,我们现量可见的旁生道中,绝大部分旁生都是以杀生度日的,像海洋中... 阅读全帖 |
|
h********7 发帖数: 54 | 21 闻思修
闻思
学佛不能只在表面,真正修持才有可能解脱,不修不可能解脱,皈依后就应该开始
修持佛法。
只要切实修行,肯定会有进步。上等修行者天天都在进步,中等修行者月月进步,
下等修行者也会年年进步。如果修行一直没进展,应该是没掌握要领。
只有了解佛法,才能真正地修持。了解佛法的途径首先就是听闻,经过闻思才能理
解,理解之后再修持,很容易获得成就。不懂就去修,一般根基的人很难修成。
闻思充分才能对佛法生起坚定的信心,即使全世界的人说因果不存在,你也不会动
摇。一个人即使已经剃度出家,也许还会贪恋金钱、名誉,这说明他的正知正见不够稳
固。如果闻思究竟的话,所作所为都会与佛法相应。
修行中很多旨在去除痛苦根源的方法本身看上去也很苦,如果没有巨大的信心,坚
信只要去除根源痛苦就会消失,并且如果缺乏冷静理性的分析、判断来支持这种信心,
我们恐怕很难在寻求解脱的道路上坚持下去。
学佛一定要稳重,内心不稳重的话,今天学佛,明天就可能跑去学别的。
佛陀说的很多道理,非常深奥,不用功闻思,是无法理解的。自己都不明白,就更没
有办法弘法利生了。我从十几岁到二十五岁,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地学;二十五岁开始一
边...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22 作者:索达吉堪布
上 网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不断进步,世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电脑等现代
化设备已不再显得遥不可及,甚至在边远的藏地也有了网吧。各种现代手段使时空的距
离不复存在,即使远隔天涯也有了咫尺之感,古今之人也可在网上神交。真可谓“秀才
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很多人通过网络,增长了智慧,也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尚起来
。
一些大德们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通过现代工具之方便,将无数饱受烦恼折
磨的有情引入了解脱正道。
然而,其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网上所提供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青少年整
日沉迷于此,并且因为不能善加辨别而增上三毒烦恼,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一些出家
人也不问闻思修,而对色情、暴力网站情有独钟。科学的果实正在遭到滥用与浪费,十
分令人堪忧。
有智慧的人能利用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没有智慧的人却只能利用各种方便造作恶业。正
如《宝积经》所云:“佛告迦叶,具慧之士依方便得解脱,乏智之人依方便得束缚。”
这段佛经也同样适用于对网络信息的取舍问题。
但愿人们能谨记这句教言。...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23 今日回顧李老師於佛法的判攝抉擇,我個人對他的瞭解如下:
李老師基本上以緣起性空見為根本見地,接近中觀應成派的看法;然而與月稱、宗
喀巴、達賴等師不同的是,李老師謹守經驗主義的立場,不去討論他沒有親證體驗的事
;因此對於阿賴耶識,他不像月稱等應成中觀師那樣公然否定阿賴耶識的存在。李老師
並認為各系的佛法都只是「渡江之筏』而已—它們是讓人用來修行解脫的—令人達到唯
證乃能相應的涅槃體驗,因此他比較重視它們在修證上的有效性,理論是否嚴密完美較
不在意。有一次在私下場合,李老師曾經對我說,他認為 龍樹菩薩的中觀只是嚴謹地
立足在現象論及經驗主義的立場來觀察身心現象界,由此得到「戲論滅盡」的見地與體
證,如此可以止息無明與貪愛而解脫,他自己也因此身心脫落的體驗不斷的生起與深入
。唯識真常經論,他比較沒有深入去研究;因為他注重實證涅槃體驗,唯識較繁瑣,他
較不喜歡,就實證來說,能真正掌握簡潔扼要的中觀大意就夠了。唯識宗立阿賴耶識,
對他來說,像是基督教的上帝,從哲學上來看,是囑於第一因的問題,如何證明呢?因
此嚴守經驗主義的立場——擱置判斷。現代禪的禪,最貼切的表達可說是「中觀禪」。
p.301也...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24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己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仗他力,故承佛护念,魔事
不生,有诸否乎?”
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参禅、念佛,论其难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论魔
事,二俱不免。”
或者曰:“敢问何谓也?”
曰:“魔事之来,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觉察。今夫
人适千里之路,苟不按舆图,又不逢引导,复不识前路通塞,莽莽然而进,吾知其难免
于错误之患矣。参禅、念佛,譬如行路。经教如舆图,善友如引导,觉察之心如识路通
塞。虽两条途路,夷险不同,俱不免错误之患。
“参禅且置,只如念佛。或有厌平坦而好奇特者,或有舍直截而求纡曲者。或两路
兼行,两路俱失者。或以途中为家舍,平地为高山者。如是错误,不可胜举,皆教理未
明之过也。
“念佛一门,极圆极顿,至易至难。只如《弥陀经》中‘一心不乱’四字,浅言之
,愚夫愚妇皆可为;深言之,大圣大贤终不能过。今初心行人,或暂得轻安,自谓已得
事一心者。初开浅解,复自谓得理一心者。或粗念不生,细念犹生者。或勇猛过分,精
进倍常。不知外心无佛,速求取证。不达善巧方便,急欲舍身。魔鬼因之遂入其体,为
疯为狂,都不觉知。此善友不遇之过也。
... 阅读全帖 |
|
f*******7 发帖数: 44 | 25 佛子该如何做?
我本人这辈子佛缘续得比较晚。36岁本命年是新的人生的开始。现在每天诵经持咒,打
打坐。虽然诵经妄念连连。打坐时间也不长,但是我相信,修心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
心会越来越来定的。
修行就是修一颗不为外境所动的心。不着住,不贪,不嗔,不痴。去掉各种欲望。所有
的法都是相通的。佛道是相通的。其他宗教虽然没有深入了解,但是肯定也有相通之处
。只是真理由不同的人说出来,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让他们看起来不一样了。就像同样
一个苹果,不同的人说出来,每个人说得不一样。我现在的体悟就是,多看法理,不如
多去实践。
坛里的师兄根基都特别好。在网上看到师兄,心里常常自愧不如。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佛菩萨有我们的人身,会怎样做?
我们知道食素,知道轮回,知道因果规律,可是还有太多的人不知道。对学佛的人来说
,这是基础知识。但是对不学佛的人来说,他们对此一无所知。我们佛子知道世间一切
皆是人心感召而来的。风火水土,四大调和。龙卷风,火灾,水灾,地震,各种灾害都
与人心息息相关。跟人的贪欲,嗔恨,杀生有关。全球每天惨遭杀害的动物有多少啊?
这个数字出来估计大家都会吓一跳。如果地球人都素食,我们的环境会...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6 杀人是很大的过失,这个因果你自己必然要承担,而且杀人的果报很重对证悟是非常
大的障碍,所以居士五戒不杀人为首。
可是是不是无论何时何地杀人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呢?佛经中也有类似的公案: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故事中有記載 釋迦牟尼佛 本身也殺一人救五百人的事蹟
佛陀有一世也是修行人,有神通。祂坐一條商船出海,在這條船上還有500個商人同行。
這條船的船長知道這500個商人有錢就想重敽γ鹆藲⑿摹�
佛陀就知道了,祂用神
通觀察知道這500個商人都是菩薩轉世,這個船長如果趾�@500人,這個業障很
重的;
就算不是菩薩轉世,這個殺業也是很重的。
如果讓這個船長得逞的話,船長死後墮入惡道永無出期。為了不讓船長造這個惡業,佛
陀就把這個船長殺了,救了500商人。雖然救了500商人,可是佛陀也造了殺業呀。
其實佛陀雖然殺了船長,實際上是救了他,外表看是惡,動機用心是善的
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為了救五百個人而殺了一個人,這樣的作法合乎道德嗎?
佛陀正是抱著這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心,而殺一救百,所以在大乘的戒律
中是讚嘆他的行為。
我們在修行菩薩道時,除了動...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直到埋葬此身,我会一直的修行-顶果钦哲法王陛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7 23:04:22 2013, 美东)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藏区25大圣地之一宗学寺博客,原文标题为《顶果钦哲法王:生
活起居中的上师瑜伽》,链接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2f93f0102e2lf.html
一般来说,谈到“佛法修行者”一词,我们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面对任何状况,不
论好坏,甚至能够把最坏的经验拿来当催化剂,帮助他在修行道路上进步。人生的遭遇
应当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待修行、经验和领悟,我们应当了解,所有遭遇,不论正面或负
面,都是修行道上的开示。
不论是好的和坏的经验,都可能使障碍生起,这些障碍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心意,
或者征服我们。我们要像大地一样,不去分辨好坏、有利或不利,而同样地养育所有众
生;很单纯地,大地就在那里。当修行者面...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原来娑婆世界就是佛刹净土啊!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9 22:49:37 2013, 美东)
在人间按:文章由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和顶果仁波切的两篇重要开示组成,第一篇文章
传达了藏传佛教中重要的生起次第,把您带入八地菩萨以上的“婆娑世界如极乐世界的
证境”,而第二篇文章,具体讲述了六字大明咒生起次第的实修法门。
正当难解难分之际,佛以神通显示了娑婆世界的本来面目,在场的所有人都亲眼目睹到
:娑婆世界就像西方极乐世界等诸佛刹土一样,十分清净庄严。
之后,佛陀告诉大众:我的世界本身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只是你们没有看见
而已。
什么样的见解是密宗的见解
德兰根迥活佛开示
摘自 解脱之路
堪布慈诚罗珠曾经对此问题有比较清晰的开示。他说,密宗的见解指中观理论,一切法
空性,原本清净等观点。慈诚罗珠堪布在《如何学密》一文中,谈到“略谈密宗的见解
和修法”时,原文如下:
...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29 优波鞠多度化阿罗汉之十四
摩突罗国有一个释迦族男子,亲人都去世之后对尘世不再留恋,来到优波鞠多面前申
请出家,经过四羯摩之后成为僧人,尊者优波鞠多教授他不净观。所谓的不净观就是通
过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不净现象,消除自身对欲望的贪恋,是对治贪欲的关
键方法,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法门。比如对心有色欲的僧人,要教授他女人表象美丽娇
柔,实则却是筋、骨、皮、肉、经、脉组成的东西,其内部是脏水四溢的内脏发着阵阵
臭气,从而消除对女性的色欲心理,这就是不净观的一种。
且说释迦族男子在优波鞠多指导下勤修不净观,自以为达到了诸使不现的标准。看到这
里你要问了,什么是诸使呢?诸使就是十使:第一是身见,也就是认为五蕴假合的身体
的确存在,从而产生我见;第二是边见,就是认为“我”永远存在的,或者认为人死了
之后一了百了,这都是极端看法,是不对的;第三是见取,对正见不采纳,独到专行喜
欢邪见恶法;第四是戒取,比如说见牛狗死后升天,就学牛狗吃草吃屎,希望得以升天
,也就是邪见恶行一种;第五是邪见,顾名思义无须解释;第六是贪,贪心,贪色、贪
食;第七是嗔,心生怨恨;第八是痴,愚昧无知,明知不得正道非要坚持...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30 正偉
带业往生的因果还是要还的
带业往生是逃债吗?
带业往生西方算是一种逃避应该负起的责任吗?西方极乐世界 弥陀世尊悲愿非常非常
的广大,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已经发下了四十八大愿,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九种往生的
方法;从已经证悟的大乘菩萨,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一直到凡夫,哪怕是一个杀人放
火无恶不作的凡夫众生,只要他们一心求生西方,阿弥陀佛都会接引他们往生西方。这
并不是说这一些众生有什麽了不起的,而是要感谢 弥陀世尊的悲愿不可思议!那麽我
们就会想到一个问题:往生西方的人,离开了这个世间到了西方以後,西方极乐世界是
一个唯有清净之乐,无有苦报,甚至连三恶道都没有的地方,那麽这一些往生的人,他
们原本所带有的恶业那要怎麽办呢?是 弥陀世尊代受了吗?还是恶业种子就从此消失
不见了呢?
业有「别业」与「共业」。共业对每一个人都会造成影响,譬如说:如果有人喜欢乱丢
垃圾果皮,把环境弄得脏乱不堪,我们自己虽然不乱丢,可是住在这样的一个同一个社
区里面,我们就得去承受这样子恶劣环境的後果。又比方说:有人发心要到没有水丶没
有电的落後地区,去行医作无国界医生;这样的一位大菩萨他到了那样的地方,就算他
...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31 意向的坚持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Sticking with an Intention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看见心何等擅变,是很可以令你自矫自戒的。你下决心做某件事,才过几分钟,就发
现自己在往另一个方向走。有时候,是因为你看见原来的意向不如先前所想的那么明智,
不过情形常常与此无关。那个原初意向无可挑剔,你却直角拐弯走掉了。这是怎么回事?
禅定的目的之一,正是为了明察那里究竟在发生什么,你怎么会突然脱轨拐弯,心究
竟对自己作了什么,才会放下一个好端端的意向,去某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在这个意义上
,禅修好比做实验。你设置某些条件[因缘],接着观察它们如何发展。换句话说,一开始,
你专注一个自知是良好的对象——呼吸[气]。毕竟,呼吸即是生命力,并且它极其直接。
它既不遥远,也也无可疑。它就在此地此刻。你可以看见,紧粘着气[跟气在一起],允许
它舒适,对身与心必然起着良好的作用,所以那里没什么可疑的。
当你把气确立为着意的对象之后,下一步是,觉察那些必然要把你拉往别处的任何其
它的杂乱意向。眼下,你心里的规矩是:假若念头与气无关,就不参与。因...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81 | 32 开头原理讲得实在的。。
但后面方法论上,其实有点临时化了。。更加究竟的方法论,在“打岔”的意念出现的
时候,不要强拉回来,而是坦然“接纳”,不参与,不阻止。。
那样,就没有培养和加强对“打扰”的厌恶心。。
刚开始的时候,强拉几下,自然也不是问题。。否则的话,总回不来,人容易放弃。。
感觉习惯了,不会放弃了,就要回到更究竟的心态练习上来。。
结果呢,你依然会回到该观察的上来,比如说观察呼吸。。那“打扰”的心思是怎么不
打扰的呢?。。你没有拒绝,但你也没有参与呀。。所以对那件事,你是个旁观者;你
观呼吸,是个参与者。。当你被打扰的时候,你对打扰你的内容很感兴趣的时候,你被
拉进去了,你是
参与者。。
那些打扰,为什么会“窜出来”呢?。。原来啊,一个个心思,都是未解决的问题,就
象水底的气泡般的,等待着合适的“打开压强”,冒到水面上来。。心情越是放松,埋
藏得越深的气泡,才有机会可冒。。
冒出来了,其实可棒了,那就是面对业呀!。。你被拉进去了,做参与者了,你这业就
进一步变化,延伸,继续上紧“业发条”。。你只是旁观者,让它自己发泄,它以前上
紧的业发条在发泄中耗去,那就是消业。。比如说发泄的...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33 达真堪布仁波切慈悲开示:
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为自己无足轻重。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我
们每个人都是佛法、大圆满法、上师的代言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佛
法、代表着大圆满法、代表着上师。很多人都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去看佛法、看大圆满法
、看上师的。我们都是一颗能将佛法,能将大圆满法传播开来,能将大圆满法之火燃遍
大地的火种。尽管我们还是凡夫,我们还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具足圆满的慈悲与智慧来
救度众生,但是我们可以在生活当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如理如法地修行。打铁还须自身
硬。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翻天覆地的改变,通过自己温和善巧的言行,通过自己高尚的品
德,让他人去了解佛法,认识佛法,走近佛法,接受佛法,最后修持佛法。这是我们的
责任与义务,这也是救度众生。
有些人错误地理解了救度众生的含义。他们对佛法的了解及自己本身的修持都有偏
差,言行也不如法,却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去进行所谓的“救度众生”,结果是到处造
业,到处伤害众生。有的将他人引向歧途;有的没等救度他人,却先被他人影响,偏离
了修行的正道。
在末法时期修行,会有无数的违缘与障碍,我们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
量。... 阅读全帖 |
|
l****i 发帖数: 617 | 34 显而易见的是,那文章的精度较为粗糙,我们无法了知说法者当时所处的情况,故不应
刻舟求剑式地辩论。
仅从文章中的文字本身而言,因其精度较粗,关键的名词并没有细致入微的明确定义,
本来凡夫读文就会望文生歧义,自说自话,扭曲原义,更不用说这种所指略含混的文章
了。
所谓学佛,无非要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三届之内,皆相对而言。观察到善,自然会观察
到恶。
可以说,从凡夫起修证量越高者,观察到他人过失的情况就会越多,《地藏经》中云我
辈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显然是在指出众生的过失。
原文之意,可能因其写作精度不高,或因为我的阅读能力有限,我无法明确读懂。
但如理如法考量,恐怕应是强调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观察他人过失并执着于斯上——1
不为观察过失而观察过失(这里前半句我写得非常含混,因为我自己并不能深刻讲明。)
如你是在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2如实观察内外,那么,作为凡夫,你必然会观察到美
德,亦必然会观察到他人的过失。
1与2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其实已经明显写出——因地不同,一个心向如实,一个先设
定扭曲。
观察到过失却不见过失,证量又未达,则是如假包换的扭曲,自欺也。(如果我此处有...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5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172677.pdf
(三)阿姜查的中觀和如來藏思想
在南傳佛教的禪師裡面,阿姜查的開示算是比較特殊的。他的思想圓融而開放,非常具
有彈性。雖然他一再強調無常、苦、空、無我和無二中道的《阿含》教義,並以此詮釋
他的
禪修體驗;而且他也確實具有「人空法有」的有部思想,因為他說:「沒有任何人的存
在,
存在的只是『地』、『水』、『火』、『風』。」[註 75]但他的開示,已在某種程度
上超出了
傳統有部宗義的領域,而呈現出罕見於南傳佛教的中觀和如來藏思想。
1.中觀思想
龍樹寫作《中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闡明一切法「緣起性空」的甚深了義,同時也附
帶表明,依此正見才能達成解脫與無上菩提的究竟理想。這個要旨在《中論‧四
諦品》中有
明確的開示:「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
從因
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註 76]而龍樹之所以隨順佛陀「大聖說空法」,
其用意不
外是「為離諸見故」,[註 77]只要各種情見、戲論能徹底消除,「莫逐有緣,勿住空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6 首先来讨论,为什么因果轮回是可信的。事实上我们在这一世,都可以亲自观察到,身
口意行它是有影响力存在的。譬如您帮助了一个人,完成了某件事情,虽然这件事情已
经完成了,但是这件善行的影响力,并不是这样就结束了;下次被您帮助的人遇到了您
,他还是会非常感激您,甚至对您有种种回报。这种因果关系,因为是发生在同一世,
所以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乃至种种世间法上的努力,与佛法上的熏闻、修学等
等,都是因为种下种种的因,而有将来种种的收获与果报的成就。虽然同一世的因果现
象,是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但是如果这种因果关系的时间,是要跨越一世或多世才
能显现出来的,那一般人就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得到,这就造成有一部分的人,没有办法
相信因果轮回的主要原因之一。
譬如大家都知道守五戒及努力行十善业,未来世便能不落入三恶道,而且有足够的
福德可以往生到欲界天去,获得欲界天身,这也就是佛法里面所说的异熟果,它需要在
未来世才能成就。而要能够直接观察到这种因果关系,便需要有宿命、天眼等神通,及
具备佛法之正知见;虽然我们无法以神通来直接观察,但是因为信受三宝,以及依据佛
法正理,加上对于周遭事物的观察,也可以...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7 不喜欢也没法子啊,谁都躲不过的,佛菩萨也不例外.
大修行人超出三界外不受因果报应吗?
昨天听您讲经说:‘大修行人超出三界外不受因果报应。’请问法师宇宙人生的真相是
什么?释迦牟尼佛三个月马麦之报又说明了什么?
嘉扬彭措仁波切答:这个可能是你听错了,愚僧并没有说过‘大修行人不受因果报应。’
大修行人因明白一切诸法实相,对缘起诸法生灭迁变所生之因果业力无余而了知,故大
修行者因不昧因果,而不落因果。并不是说修行者在业果未尽时,不受因果之报应,于
此应当善加思维,不应该断章取义也。
至于释迦牟尼佛三月马麦之报,那是佛陀方便示现而已。佛陀已经成就了圆满的修证,
已经消除了所有的业障,所以这只是方便示现而已。修行者在证得二地果位时就已经是
戒度圆满了,同时也灭去了一切业障,既然二地菩萨就已经有如此的境界,那么已经获
得了圆满佛果的佛陀还会有业障吗?成佛之人已经将无明破尽,既然无明已经破尽,那
么依无明所生之惑业还会有吗?如草根一断草叶还会活着吗?所以马麦之报只是显现而
已。
修行者在证得空性那一刹那,即可灭除一切业障。一切业障之根乃是‘妄心’,行者证
得空性时,妄心已经灭尽,妄心既然灭去,则业障...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8 關於<雙修>的問題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有人問及我關於藏密裏面雙修法的問題。我要說一般人觀念都錯誤了,事實上雙
修法是金剛乘的方便道,有人認為是受印度教的影響,這種爭論不是現在才有的。以
我自己的體驗來說,不論你使用雙身、雙修或雙運的名詞,它事實是一個很深奧的哲
理,沒有提到行為,沒有提到事業和手印等等。自古來我們便習慣結合並聯想許多東
西:男生和女生的結合、善與惡的結合、美和醜的聯想……等等, 但金剛乘的教法則
為它們在實相和本體上是沒有分別差異的,是一體不可分的。在究竟實相中,一切都
具平等的空性與清淨。所有這些最初、最原本的結合只是一種善巧,讓人了解說:是
的,是有一些東西可以結合修身的,進而讓他們瞭解結合、雙修的本初狀態和其意義
。有很多人誤解,認為這種去貪的教法未免太過世俗。其實佛陀的教法很多,重點都
在利他。當佛陀的法教能直接助益並讓人感到受用是最好的,但有時也未必如此。例
如,出家成為僧侶是淨除貪欲最佳的方法之一,但眾生太多了,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成
為僧侶呢?百萬有嗎?對他們來說,出家做和尚太困難了,既使出家本身一點也不困
難,但在他們心裏仍覺障礙重重:要放棄美滿的家庭嗎?... 阅读全帖 |
|
a******x 发帖数: 561 | 39 一个朋友写完发来的。
=======
雪域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六百五十周年诞辰纪念
藏区的十月是个少风的时节,每到二十五日的夜晚,伴随着回荡在天地间的“无缘大悲
颂”(无缘悲藏观自在,无垢智王微妙音,雪域智严宗喀巴,启白善慧名称足),人们
在户外的山地、自家的屋顶上,燃起一盏盏明灯,缅怀在雪域西藏中兴释迦圣教的第二
胜者---宗喀巴大师和他终身倡导并躬身实践的理想---“深信唯有佛圣教,乃是众生善
乐本,
纵失身命不弃舍, 以大志力持正法”!
公元1357年, 宗喀巴大师诞生于藏东安多宗喀地区(今青海湟中县)。过去生中,
他曾是供养释迦世尊一串水晶鬘的少年,佛陀授记这位少年将来会成为佛法清净见修的
法主----苾蒭罗桑扎巴,并将使正法复兴。有关宗喀巴大师的种种授记可在佛陀和莲花生
大师等历代大师的经教中得见。宗喀巴大师童真出家,弱冠即受教于夏琼寺高僧----
法王顿珠仁钦(义成宝)门下,为日后的修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届十六,大师游学
卫藏,遍参各派名师,完整学习显密教法。大师以无与伦比的睿智和勤奋很快即于所学
通达善巧,并从三十六岁起,舍事专修四年,最终现量证达空性,并通 |
|
s****e 发帖数: 98 | 40 剧作家沙叶新博客新作《国家事,管他娘!》,其爱国赤诚令人动容。他指出祖国不同于
国家,「我无条件爱我的祖国,但我只能有条件的爱我的国家。我绝不可能不爱我的祖国
,但我很可能不爱我的国家。」当今中国,国的含义不是祖国,是国家是政府是政党。他
又写道,「祖国不会强拆你的祖屋,国家会推倒你的房梁;祖国不会窃听你的电话,国家会
阻止你上网;祖国不会拒绝你申诉,国家会对你强行截访;祖国不会抢夺你的耕地,国家会
巧取你的钱囊;祖国不会禁止你出境,国家会为你制造柏林墙;祖国不会指控你有泄露国
家机密、危害安全罪,国家会控告你颠覆政府,反对裆中央。」
试看震灾活埋的学童、结石宝宝、蒙冤访民、被夺房夺地的百姓;刘晓波、陈光诚、艾
未未……直到两岁的小悦悦,便可知道这个社会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都走向溃败,
「国家」行恶已无顾忌。能遏止国家恶行泛滥,使其有所顾忌,全系于国人近乎绝望的呐
喊和抗争,能拯救祖国危亡者,只凭中国人自己。
最近络绎不绝探访陈光诚的普通人,正闪现出人性善的微茫之光。当国家向一个盲人开
战,有一群不屈的应战者,此系祖国的希望所在。他们被打被驱逐,进不了村子就在邻近
城镇贴传单,把陈... 阅读全帖 |
|
i****1 发帖数: 84 | 41 “祛病除痛彰显医匠本色,养胃保肝重塑美好人生”“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前行续华章”……今(15)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坚守值班岗位的医护人员利用工作间隙,将事先准备好的春联拿出来展示张贴。特别的是,这些象征着祝福的春联中,都是根据科室治疗特点而来,而且还蕴含了健康生活理念,读来朗朗上口,别具一格。
作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春联是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饱含对未来生活美好寓意的春联贴上门楣,意味着新春佳节正式拉开序幕,也增加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春节前,该院医护人员便精心准备了春联,内容均由医护人员自己操刀手书。比如呼吸内科写着“双双妙手起死回生还呼吸畅快”、心血管内科写着“心桥心脏心心相惜”、血液科的写着“你侬我侬血浓于水”、内分泌科写着“控糖控激素毫厘不差”、耳鼻咽喉科写着“耳鼻咽喉颈紧紧相连”等医学金句,满载着各自学科特色精华,饱含着对患者的新春祝福。
一大早,该院医护人员将富有医学特色的春联贴在病区显眼位置,将对患者的深情祝福送到了病房,为病区增添了一份温馨装扮。
快来看,这些春联,你最喜欢哪个?
消化科
上联:祛病除痛彰显医匠本色,下联:养胃保肝重塑美好人生。横批:...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42 南怀瑾先生是位极富神秘色彩之传奇人物,是极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大师。
早在五十年前,南怀瑾先生就在台湾弘扬传统文化,内容涵盖了儒、佛、道及诸子
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论语别裁》、《老子他说》、《
孟子旁通》、《金刚经说什么》、《禅宗与道家》、《楞伽经大义》等三十余种,将古
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灿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
,其影响深远。其后,先生又奔走於美国、香港、欧洲等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1988
年开始架设海峡两岸沟通的桥梁,2006年在苏州创办太湖大学堂。受益者无以计数。
南先生虽旅居香港,但深切关怀着大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晚年尤甚,谆谆
教导海外众多弟子赴大陆投资,引进先进科技,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率先在大陆投资修
建金温铁路。筹集巨额资金设立“光华教育奖学金”,为希望工程捐助拳拳爱心……凡
此种种,令人感佩。
南怀瑾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呢?
长忆峨嵋路 绳床月满天
1918年,南怀瑾先生诞生於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到17岁时,除精研
四书五经外,涉猎遍及诸子百家,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4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历经风雨沧桑。她蹒跚前行,迂回往复而自强不息,最终
摸索出了让中国人民引以为傲,指引中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往
昔岁月,也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党的高级领导:他热衷于权力,却没有领导之能;他自
小航船于江河,又幸运的成为中共掌舵人,却始终不能把握正确的革命航向;他极善巧
言令色、长于见风使舵,几次有惊无险的坐稳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的宝座,成为政治
上的"不倒翁"。路卫兵翻阅党史时发现,在他执掌中共大权的3年期间,竟然没有丝毫
自己的主张,一味对错误路线言听计从、人云亦云,甚至不辨是非的推波助澜,使苦心
经营起来的革命硕果险遭灭顶之灾。他甘愿自我堕落,生活腐化,被俘变节后毫不犹豫
的出卖了曾经和他生死与共的革命同志,被周恩来称作"节操还不如个妓女"。他就是中
共史上第三位掌舵人向忠发。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向忠发
向忠发(1880--1931),湖北汉川人。自幼跟随父亲驾船谋生,漂泊于汉水长江一带,由
于长期行走江湖,熟识武汉三镇的每一个角落,被人称为"包打听"、"万事通"。为了生
计,他做过造币厂工人,还给大...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44 百岁高僧无私奉献 千年古刹历劫重光
纪念先师欲上人圆寂一周年 (作于1993年)
释昌臻
一代僧离欲上人,圆寂已经一周年。上人一生精进修行,安贫乐道,广施化度,普济有
缘。其思想品格,嘉言懿行,值得崇敬,值得学习。
离家修行
大彻大悟
离欲上人(1885-1992),四川省合川县泥溪乡人,俗名侯喻君。秉性刚毅,
智慧过人。家世经商,师年十五,家道衰落。一日在姑母家,偶阅《金刚经》,顿有所
悟,从此看破名利,离家访道。民国十一年(1922)在射洪东山寺,依本空、思摩
二位老禅师披剃,法名觉空,字离欲。修头陀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寒暑不辍。历
十三载,忽然大悟。思摩禅师,不知处何人,据传为清乾隆时进士,俗名李君莲,年约
二百岁。行事神异、言语颠倒,射洪一带皆呼为“疯师爷”、而极受崇敬。师当时立志
出家,但因无人作保,寺院皆不接收。而思摩禅师一见,知为法门龙象,亲自击鼓并高
呼:“迎接大和尚!”此后,为接引其“升堂入室”,常痛下钳锤,有时棒打脚踢交加
;而师道心愈加坚定,愈加深切忏悔,虔诚项礼,虚心受教,终蒙授心印。师继于新都
宝光寺方丈祖道禅师座下受具足戒,并承宝光堂上无穷老和尚,付予衣...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45 不是傻傻地对抗,而是要教化它门,从真心帮助它们的角度来教化。善巧方便,教化之
。从而少出现邪徒和邪行。
只要是对他人和自己有益处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 |
|
q****n 发帖数: 4574 | 46 教育方式和硬性考试,非常让人反感厌恶啊。
必须改革教育方式,和方便善巧,才可有好的效果,否则反而有非常大的负面作用。 |
|
G****t 发帖数: 1799 | 47 感觉这位主持还不错。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寺庙住持,难免要掺合俗务,对世间的很多事
情要有善巧方便。
你以为做和尚就必须躲在深山里喝山泉吃野果么? |
|
l**********n 发帖数: 1742 | 48 如果说早在古代随着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过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
位于尼泊尔南部),标志着中尼之间开始了此后延续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①(注:
646年,随着尼泊尔派出王子率领的使团前往唐朝,尼中开始首次官方接触。见[尼泊
尔]尼兰詹·巴塔拉伊著,刘建、王宏伟等译《尼泊尔与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66页)。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监造北京白塔寺。),那么,同尼
泊尔接壤的我国西藏地区与尼泊尔的交往更是源远流长。尼泊尔北与我国西藏接壤,中
尼边界线长1,414公里,山口、通道75条,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历史渊源及经济文化
联系。
一、尼泊尔的称谓与族源
称谓汉地史籍中称古时的尼泊尔为“尼婆罗”(如《旧唐书》、《新唐书》等)。在藏
文史籍中称其为“巴勒布”或“巴尔布”,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至少清代。对于这一称
谓的来历,尼泊尔学者有这样的解释:“最初在藏语中将加德满都谷地(即扬布谷地)
又称作“巴尔优尔”,意为“寺庙之国”,在这里中世纪建造的寺庙多达400多个,那
些寺庙就叫巴哈尔、巴哈、巴希(即比哈尔),巴哈或巴希的国家在藏语里就是“扬布
”谷地或叫作巴尔优...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1742 | 49 如果说早在古代随着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过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
位于尼泊尔南部),标志着中尼之间开始了此后延续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①(注:
646年,随着尼泊尔派出王子率领的使团前往唐朝,尼中开始首次官方接触。见[尼泊
尔]尼兰詹·巴塔拉伊著,刘建、王宏伟等译《尼泊尔与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66页)。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监造北京白塔寺。),那么,同尼
泊尔接壤的我国西藏地区与尼泊尔的交往更是源远流长。尼泊尔北与我国西藏接壤,中
尼边界线长1,414公里,山口、通道75条,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历史渊源及经济文化
联系。
一、尼泊尔的称谓与族源
称谓汉地史籍中称古时的尼泊尔为“尼婆罗”(如《旧唐书》、《新唐书》等)。在藏
文史籍中称其为“巴勒布”或“巴尔布”,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至少清代。对于这一称
谓的来历,尼泊尔学者有这样的解释:“最初在藏语中将加德满都谷地(即扬布谷地)
又称作“巴尔优尔”,意为“寺庙之国”,在这里中世纪建造的寺庙多达400多个,那
些寺庙就叫巴哈尔、巴哈、巴希(即比哈尔),巴哈或巴希的国家在藏语里就是“扬布
”谷地或叫作巴尔优...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0 应机殊胜,是佛家所讲究的、善巧方便法。
那么显然执两用中的两端,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正好是应对得当的那个中间
部位。
从择善固执,应该明白什么是执两用中,中庸、中庸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