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善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2
发帖数: 311
1
阿弥陀佛!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学佛?

今天借此题目,简单讲一下佛教的基本道理。
(一)什么是佛
作为一名佛教徒,对于佛陀的伟大,佛陀的智慧、大悲、救度众生的能力,都是必须要
知道的。如果不了知佛陀的不共特点,反将其与外道、名人、天神、仙人等相提并论,
那说明你还不认识佛陀的本来面目。因此,身为一个佛弟子,首先务必要了解自己所皈
依的对境——佛陀。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佛陀这一伟大人物,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关于他的出世年代
,藏地、汉地乃至全世界的智者,所持的观点各有不同。仅仅在藏地,格鲁派的克珠杰
、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宁玛派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及其他教派的诸位大德,由于所根
据的历算不一样,故推出来的结果有很大差别。而从世界范围来讲,小乘各派与大乘佛
教之间,对此也有极大的争议。
鉴于此,1950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在斯里兰卡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上决定:佛陀
的出世年代虽说法各异,但为了证明这段历史,也为了便于大多数众生接受,统一规定
佛陀降生于公元前623年,圆寂于公元前543年,并以此为标准制定了佛历。按照这个来
推算,今年...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为什么学佛?
为什么学佛?
——索达吉堪布
今天借此题目,简单讲一下佛教的基本道理。
(一)什么是佛
作为一名佛教徒,对于佛陀的伟大,佛陀的智慧、大悲、救度众生的能力,都是必须要
知道的。如果不了知佛陀的不共特点,反将其与外道、名人、天神、仙人等相提并论,
那说明你还不认识佛陀的本来面目。因此,身为一个佛弟子,首先务必要了解自己所皈
依的对境——佛陀。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佛陀这一伟大人物,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关于他的出世年代
,藏地、汉地乃至全世界的智者,所持的观点各有不同。仅仅在藏地,格鲁派的克珠杰
、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宁玛派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及其他教派的诸位大德,由于所根
据的历算不一样,故推出来的结果有很大差别。而从世界范围来讲,小乘各派与大乘佛
教之间,对此也有极大的争议。
鉴于此,1950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在斯里兰卡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上决定:佛陀
的出世年代虽说法各异,但为了证明这段历史,也为了便于大多数众生接受,统...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3
恭敬录自《四百论广释》圣天菩萨 造颂 法尊法师 译颂 索达吉堪布 著疏
http://www.zhibeifw.com/ssfb/online_content.php?id=26
问曰:怎么没有恒久的乐体呢?在世间,不是可以现见那些具大福德的王公贵
族终身在享受安乐吗?所以身体不应是苦的本性。
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
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世间胜者为种种忧惧心念而生苦受,而下劣者会从身体生起苦受;就是由此二
种苦受,恒时不断地在损恼着世间有情。
胜者指具足权势眷属及丰厚财富受用的人,象世间的王公贵族富豪等,他们即
是超过一般平民的胜者;劣者即卑劣者,指世间那些福报浅薄、种姓低劣、恒常为贫穷
困苦所煎熬的人。这二者虽然在受用资财上相差甚巨,然而在受苦上却并无多大区别,
那些认为胜者无有痛苦的想法,其实是未经观察下的错误计执。
具足名声地位财产的胜者,他们虽然有丰裕的受用,然而并非只有快乐而没有
痛苦。表面上他们不会受到缺衣少食的苦恼,可是其内心有着不断的意苦:为自身权势
的消失而担忧,为他人...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斥着邪见与欲望的社会中,直接向众生讲述佛法的甚深义理,恐怕不
但打动不了多少听众,反而会引起一些愚痴者及怀抱极大偏见与误解者的憎恶、厌烦、
错解甚或诽谤。在这种情况下,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语言、
事例,在佛法的观照下,既不失佛法本义,又方便善巧地随顺世人的思维习惯,然后再
向广大民众宣讲佛理,这种方法也许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讲法策略。故我在这篇文章
中即以世间语言宣说不违佛法正理、且能完全印证佛陀所言的世间正见,并真诚希望一
切有缘见闻触到此篇文章的读者,自此后都能在心相续中生起善妙之心及向道之意;特
别是那些终生沉迷于娱乐圈中的人物,以及把全部身心都扑在明星身上的非明星的追星
族们,也都能在心中生起真正的智慧与慈爱之意。
这篇短文主要阐释一些明星的学佛之路及学佛心态,因时下毕竟有为数不少的演艺界名
人皈依佛门。他们的目的及动机如何、闪光点或盲点又何在,这些问题相信也是不少读
者朋友们非常感兴趣的。提笔行文之前,我忽然想到了弘一法师,这位出家...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浅讲
(原视频录制于2006年,感谢慈媛菩萨整理录像成文字)——和尚坡主
现在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单讲解一下,实际上咱们讲禅的这一系列光碟,它讲的
要义——无我、空性见、究竟祖师禅无话可说等,这些原理,和所有了义佛经、还有一
些一流禅师的开示,其内容都是一样的。前面咱们讲了《心经》,现在再把这个《金刚
经》拿来看一看。
以前讲过,最古老的那种参禅方法呢,它就像徒手爬藤入云---难度实在太大。那么按
五祖倡导的依靠《金刚经》参学,就容易得太多啦。加上我们作了浅显讲解,那简直就
像爬直升飞机绳梯上去一样,更加容易得悟。
咱们从经文再来看一看,看看佛讲的《金刚经》之内核,和咱们前面讲的那些内容,表
述方法虽有异,看看内容是不是一致。这也就是拿佛经来印证一下。
另外,咱们讲这个经,风格以提纲挈领为主,因为那些寻枝摘叶、逐句解析的资料已经
有很多,走进书店、网上收索、就能找到很多法师或学者录的视频或写的书,里面一般
都有名词注解。
细看学者们讲《金刚经》讲《心经》等的那些文字资料,会发现他们能把里面的文字给
拆解得很详细,就是说各种名词解释得很清楚,但是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往往会给
你讲错了,好...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6
内观实践经验总结-如何高效突破观智(禅修重点)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8357821/
原地址字体看起来更清楚一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76w.html

《内观实践经验总结》系列(大概三到四篇左右)是本人到目前为止禅修实践核心经验
的总结,是这次离开网络讨论前的最后几篇文章,应该是本博客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些
文章,写完这几篇文章后我准备继续密集禅修以突破初果,希望这些个人经验能够给各
位提供一些修行参考。
之前一直认为自己博客写的很清楚了,后来身边一些受我影响开始内观的人有时会征求
我的建议作修行参考,我发觉博客中很多实践细节实际上我讲的还不明白,这次主要目
的是详细分享个人所有重要经验的可操作性细节。
此系列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主要讲述获得禅修突破的主要几个重点因素(都
是本人血的教训总结而来,花费了我很多青春),之后的几篇我会分别从专修以及散修
,包括制定自己的修行计划三个具体操作层面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圆满这四个因素,其
中除了专修部分以马哈希禅法为例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中“空”的含义
空性的诚实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The Integrity of Emptiness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6 坦尼沙罗比丘。免费发行。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
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7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以佛陀教言之精深,对于评估智慧却有一则简单的测试。他说,有些事你虽不
乐为,但知其将引生乐果,有些事你虽好为,但知其将造就苦果; 在多大程度上你能使
自己行前者而避后者,便决定了你的智慧程度[1]。
这项智慧的评估准则,来自于佛陀的一则洞见,即: 有动机的行动[业]在塑造
我们的悲喜痛乐等体验上,起着根本的作用。既然行动如此重要,又备受误导,智慧在
促行真善之业时,必须机智有方,巧胜短视偏见,趋向持久之乐。
由于佛陀从业果角度审视一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唐玄奘》
“玄奘以来第一人”(一)
壹、前言
印顺法师(1906年-2005年)的逝世,在佛教界掀起一片不大的涟漪。印顺法师被
普遍认知为佛学大师,并被越来越少的部分教内人士尊为“当代佛学泰斗”,那些极少
数的人们甚至尊他为“玄奘以来第一人”。原本并无写作意愿的我,看他们低调而庄严
的办完印顺的后事,就当是一场世间名人的生死常事而不曾起心动念;但他们在报纸上
却大力的宣扬他是玄奘以来第一人,这样与事实正好相反的说法,却使人不能不作罢,
这就必须探讨印顺的思想本质让大家了解了,因为印顺正是玄奘以来破坏正法的第一人
。那么到底所谓的“印顺思想”核心价值是什么,以及他对当代与后人的影响如何,我
们都应该作一番认识与探讨。
印顺法师一生浸霪于佛法中,并自谓以史学家的态度、宗教家的情怀,进行佛教的
研究、考证,进而确立了所主张的“缘起性空”及“人间佛教”二个核心价值观。缘起
性空被他认为是佛法的根本,人间佛教则被认为是佛法的实践。以下便分别对印顺法师
研究佛法的态度,“缘起性空”与“人间佛教”的主张,以及他对禅净的批评,作进一
步的剖析与评论。
贰、评印顺法师研究佛法的态度
印顺法师在佛法探究过程中,有一...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9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藏密历史.教派与金刚乘简介 (zt)
藏密教派简述
佛教传入西藏后,于西藏宣扬者被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以金刚乘为主流
。其最初传入大约是在公元五世纪,即藏王拉脱多涅谮时期。据说当时从天而降「百拜
忏悔经」、「舍利宝塔」、「六字真言」、「法教轨则」等四宝,此皆属于印度金刚乘
之物,于此即开启西藏佛教之门。而佛教较大规模地传入则是在藏王松真干布时期。当
时藏王松真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尔尺尊公主联姻,文成公主从中国带了释尊十二
岁等身佛像至西藏,并建立小昭寺;尺尊公主则携带了释尊八岁等身佛像,建立大昭寺
。于此开启西藏寺庙的兴建及佛法的流布。
到了公元七七○年左右,藏王赤松德真邀请印度高僧寂护及莲花生大师入藏传教,
建立了西藏第一座出家僧寺-桑耶寺,并为七位藏族贵族青年剃度出家(此即著名的「
七觉士」)。寂护是一位娴晓三藏典籍的大法师,莲花生则是一位精通密咒的大宗师。
莲花生大师来到西藏之后,示现多种神通、降伏许多魔障,并传下大量珍贵的密法,开
创了西藏密宗法扬的大道。莲花生大师的伟大行径使得后世的藏密诸派皆对他尊崇备至
。此外,赤松德真为了奠定佛教根基,也广泛地翻译经典。其不仅从印度迎请多位译师
入藏译经,也派遣藏...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0
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上流传的佛教主要有三大语系,即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
无论哪个语系,只要是正宗佛教,都是以皈依三宝来衡量是否佛教徒,因为皈依的主体
对象是佛法僧三宝,所以皈依法也叫三宝皈依法,简称“三皈依”。但在很多人中流行
一种错误的说法,就是藏传佛教是四皈依,在皈依三宝之外多了一个皈依上师,这种说
法严重曲解了藏传佛教的教义,如果长此以往,说的人多了,或许谬误就会变成真理。
因此,这里大概谈谈我的看法。
归纳来说,鼓吹藏传佛教是“四皈依”的人概有三种:一种是不明藏传佛教教理教义,
见藏传佛教信徒念诵皈依颂时,在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前还念诵皈依上师,因此想当然地
从念诵文句的数量误解藏传佛教的皈依法是“四皈依”,这种情况应该是多数;第二种
是汉语不通达的藏族人,包括堪布、活佛等,他们由于对汉语不是很精通,见汉族佛教
徒都说四皈依,也随顺着说四皈依;第三种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刻意鼓吹藏传佛教
有四皈依,想以此来证明藏传佛教不是纯正佛教,以达到混淆是非的卑鄙目的。
藏传佛教并非有四皈依,理由有下面几点:
1.藏传佛教也是佛教,也信仰佛法僧三宝。
藏传佛教始自松赞干布时期,后由赤松德...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帖:金刚禅法讲义-D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7.html
190.艺术哲学
在精神食粮里,除去佛法和宗教,一般世间文化人所喜欢的,那就是艺术了。按丰子恺
先生的表述: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宗
教)。艺术这一层也是修行人应该有所了解的。现在的欧洲人往往瞧不起美国人认为他
们根本不懂艺术俗不可耐,也瞧不起今天的中国人,说咱们是Live to work(为工作而
活着),象群蚂蚁一样只知道卖命地工作活在第一层,而他们是work to live(为生活
而工作),他们所谓的生活,一般就指艺术生活第二层,也就是欣赏绘画、戏剧、古典
音乐、滑雪、看斗牛欣赏残杀众生、以及英国富人喜欢的猎狐等等。欧洲人认为他们的
艺术生活已经很发达了,法国的绘画、英国法国的文学等等,都是足以引以为傲的、美
国人呢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愚痴,多喜欢看一些比较低级动物化的东西,如打球、赛车、
马戏、脱衣舞、打拳等等,美国佬都是些没文化的暴发户俗不可耐,所以欧洲人瞧不起
他们。
实际上人类在一二层的创造都是附属于肉体的、只有肉身存在时...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12
第五章 大乘菩薩道的真義
中國佛教主要表現為大乘形態,而大乘佛教的核心內容在於菩薩道的實踐。對此,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說:「若有眾生,從佛
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謂,湣念
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
。」這就是說,大乘的表現是「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如
來知見、力、無所謂,湣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有悖於此者應不是
大乘。具體到現代禪與印順法師就菩薩道的爭論,我們判斷的依據將是《妙法蓮華經》
對大乘的這一表述。
在現代禪與印順法師的相關爭論中,雙方的焦點在於菩薩的資格問題。也就是說,
究竟行大乘菩薩道的主體應當是法眼清淨的菩薩還是凡夫菩薩?雙方之所以在此問題上
發生爭論,導火索當是印順法師主張(凡夫的)人菩薩行,而現代禪創始人李元松先生
持否定的看法。李元松先生說:
針對禪師們這種「言過其實」的說法,印順法師曾給予批評,大意是:「禪師們太
過於強調修證了,以致無法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菩薩道的本意是人乘的菩...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殊胜
三殊胜
索达吉堪布 著
今天给大家宣讲的是“三殊胜”。
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如果不懂三殊胜,善根不能以方便摄持,中间若以
分别杂念散乱,最后没有回向的话,善根是无法增长的。所以在藏传佛教中,历代高僧
大德非常重视三殊胜。
三殊胜的简略修行,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都有提及
,上师如意宝每次给大家开课,或者到一些地方讲经说法时,也经常宣讲三殊胜的窍诀
。作为后学者,大家应尽量以三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根,若没有这样的方便法,虽然在很
长时间中行持善法,但有多少利益也很难说。
做任何一个善法,以方便摄持非常重要。世间上做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善巧方便,如果
你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财物制度,经济运作起来会非常方便,做什么都不太花时间
,最后的效果也不错。同样,我们行持善法也要一种方便法,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三殊
胜”。
所谓的三殊胜,首先是加行发心殊胜,即以菩提心来摄持所修之善根;中间是正行无缘
殊胜,指不被分别念所染,以无分别或专心志致的智慧来摄持;最后是后行回向殊胜,
是指在结尾以回向来印持,令善根永不失毁,且蒸蒸日上。
无论学什么佛法、做什么善事,必须要具...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殊胜
三殊胜
——索达吉堪布
今天给大家宣讲的是“三殊胜”。
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如果不懂三殊胜,善根不能以方便摄持,中间若以
分别杂念散乱,最后没有回向的话,善根是无法增长的。所以在藏传佛教中,历代高僧
大德非常重视三殊胜。
三殊胜的简略修行,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都有提及
,上师如意宝每次给大家开课,或者到一些地方讲经说法时,也经常宣讲三殊胜的窍诀
。作为后学者,大家应尽量以三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根,若没有这样的方便法,虽然在很
长时间中行持善法,但有多少利益也很难说。
做任何一个善法,以方便摄持非常重要。世间上做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善巧方便,如果
你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财物制度,经济运作起来会非常方便,做什么都不太花时间
,最后的效果也不错。同样,我们行持善法也要一种方便法,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三殊
胜”。
所谓的三殊胜,首先是加行发心殊胜,即以菩提心来摄持所修之善根;中间是正行无缘
殊胜,指不被分别念所染,以无分别或专心志致的智慧来摄持;最后是后行回向殊胜,
是指在结尾以...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善与恶
(一)各种论说:
壹. 西欧哲学家看人性的善恶
西方学者对人性的研究,是近百年的事。关于人性善恶的学说,计分为四种观点:
一、人性为恶说。西方的人生邪恶说,是基于邪恶的世界观而来。中世纪前期寺
院派的教育(MonasticEducation),根据这种人性观点,以厉行僧侣训炼,养成天国公
民为目的;锻炼意志,禁制欲念为手段。中世纪后期经院派的教育(
scho1asticEducation),力求避免恶劣活动之可能机会,彻底涤除其所视为邪恶之性质
。奥古士丁的「忏悔录」及「神国」两书,皆述及旧约的记载,人类始祖亚当误用自由
,以致犯罪,殃及子孙。神学加尔文派亦认为:亚当被逐出伊甸园的结果,不仅超自然
的禀赋遭取褫夺,其人性亦腐化,人性既已堕落,决不能无神助而自己再起。文艺复兴
与宗教改革之际,罗马教廷的腐败,人生行为全被私利所支配。欲制定法律或建立国家
,必须先定人都是恶的,随时随地表现其性恶,确在当时的环境中反映着。
二、人性为善说。此说只流行于哲学家和教育家之间。他们根据人性物性之自然
,以求共同的理性与法则。辛尼迦(Seneca.4B.C.-65A.D.)说:「善何以认识?顺乎自
...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16
贴一段经文镇一镇吧。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四
尔时,除盖障菩萨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云何得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若得彼者,不可
思议无量禅定相应,即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解脱门见涅槃地,贪瞋永灭,法藏
圆满,破坏五趣轮回,净诸地狱,断除烦恼,救度傍生,圆满法味一切智智演说无尽。
世尊,我须是六字大明陀罗尼!我为此故,以四大洲满中七宝布施以为书写。世尊,若
乏纸笔,我刺身血以为墨,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如是,世尊,我无悔吝,尊重如我父
母。”
尔时,佛告除盖障菩萨言:“善男子,我念过去世时,为此六字大明陀罗尼,遍历如微
尘数世界,我供养无数百千万俱胝那庾多如来,我当于彼诸如来处,不得而亦不闻。时
世有佛,名宝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
人师、佛世尊。我当于彼佛前涕泪悲泣。时彼如来应正等觉言:‘善男子,汝去勿应悲
泣!善男子,汝往到彼,见莲华上如来应正等觉,在于彼处,彼佛知是六字大明陀罗尼
。’善男子,我当辞离宝上如来所,往诣莲华上如来佛刹,到已顶礼佛足,合掌在前:
‘唯愿世尊,与我六字大明陀罗尼。彼真言王,一切本母!忆念其名,罪垢消除,疾证
菩提。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骷髅大白兔:中国企业没高善文博士想象的那么弱小,太阳能产业不是只靠补贴
骷髅大白兔
骷髅大白兔
光伏产业分析师
分享到:
6
45
2018-08-03 08:38:53 字号:A- A A+ 来源:逻辑思语
关键字: 高善文演讲中国光伏产业中美贸易战保利协鑫光伏
【7月28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在参加山西证券成立三十周年主题活动
时,围绕中美贸易争端话题作了相关演讲——《中美贸易摩擦深处的焦虑》。在演讲中
,高善文博士讲述了中美贸易关系近40年的演变,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更
表达了对于中国未来的担忧。会后,网络上流传这次演讲的各种笔记,引来众多争论,
但随后遭高善文博士否认,称演讲未经自己审核,存在大量误读和误记。本文为光伏产
业投资者“骷髅大白兔”对其演讲中就光伏产业的一些观点的回应。】
昨天,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的一篇演讲稿火爆了整个金融圈。高善文博士
在这篇演讲稿,对当前中美贸易战的缘由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其中不乏一些引发强
烈争议的言论。
我不是一名专业金融学者,所以对这些金融问题上的争议,我只是保留自己的看法,但
也...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8
“如果我们做不了广大的善法,哪怕只守一条不杀生戒,获得人身就已经有意义了
,将来一定会成熟悦意的果报。”
“大家应该知道,善法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即使罪业再深重的人,只要能诚心悔
过,精进行持善法,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也会有往生净土的机会。喇拉曲智仁波切说
:只要能忏悔以前的杀业,发誓不再杀生,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则必定能如愿以偿。
莲池大师在《戒杀放生文》中也说:放生兼念佛可以增长福慧,最终能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大家一定要受持不杀生戒,最好是长期受持不杀生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最低也应立誓在每个月的几天里断杀或者食素,这一点任何人都应该能做到。前几天
,我和智悲小学的师生们交流时说:“作为一所世间的学校,如果要求老师和学生完全
吃素,这是比较困难的,但大家也不要过于贪执肉食。今后大家一个月中能否一天不吃
肉?如果每个月能吃一天素,这对大家的利益是无法想象的。许多年以来,我深入研究
过佛法,大家要相信我讲的话。””
"如果我们能做到彻底戒杀,果报将是生生世世唯一享受安乐。倘若不能做到这一点,
也应当在晚上或者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等吉日断杀,以这种善恶间杂之业,...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1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神与佛
替你把经文补上, 也赞叹佛陀的“我今宜应起大悲心为救护故。自手当杀。此杀因者
。设于百千劫中获地狱报亦当忍受。但能今时以如是大悲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当免
地狱无量劫苦。又令住菩萨法者。诸商人众安隐无难。”,佛“此杀因者。设于百千劫
中获地狱报亦当忍受”,正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写照: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复次智上。我念过去世。时有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是时别有一商人。其性刚强猛利
暴恶。于海中路而忽相逢彼一商人即生恶心欲谋珍宝彼自思惟。我今宜应设其方便悉断
彼诸商人命已。当取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是时五百商人众中有一商主。名曰善御。
其性慈和于一切人常生悲愍。商主一时止息而卧。忽于梦中见大海神出现其相。谓商主
言。汝今当知诸商众外。别有一人其性暴恶。如是色相如是名字。彼人起贼害心欲谋珍
宝。彼作是念应当速断诸商人命。取其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是故我今如彼所念而先
语汝。汝可思惟作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复商众得全其命。何以故。
此五百商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住不退转。而彼恶人于如是住菩萨法者。若造
杀...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650
20
各位同修、朋友们:
西藏更庆寺http://www.dymxs.com/index.asp 即将举行大型极乐法会(念诵心咒数量将以
百亿计),同时正在建设心想事成莲师坛城(凡结缘众生, 即使仅仅一念随喜者,全都能
获得
建设坛城的功德而往生净土)http://www.gqlstc.org/Delault ,大家可通过素食、共修、
布施、供养、祈福、超度等多种方便方式参与并共享殊胜功德。
下面和附件中有相关信息,有兴趣的同修可通过网站详细了解有关功德利益,若报名登记
有困难,本人可提供协助。阿弥陀佛!
仁真旺修(Scott Tan)
更庆寺2010年心想事成极乐法会资讯通知: http://www.dymxs.com/new_detail.asp?id=
530
一、法会缘起
在藏汉两地弟子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更庆寺极乐法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法会期间共放
生10亿物命、念诵阿弥陀佛心咒165亿,以此利益了无量众生。为进一步推进弘法利生
的事
业,伴随着心想事成莲师坛城的建设,大恩上师甲色白玛旺嘉法王将于2010年11月14日带
领更庆寺四众弟子举行殊胜的心想事成极乐法会。
二、法会日...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1
【十四】
(仁波切读诵藏文。。。。)
再次的提醒我们自己 要有正确的发心
在佛陀的所有法教中 不但要有正确的发心
而且要有正确的态度
有很多关于如何避免负面心态的教法和例子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 记得不要成为一个染毒的容器
即使把甘露倒入有毒的容器里 甘露也会变得有毒
同样的 要注意的是
就象我们过去几天里所讲的
如果我们主要是带着对此生
对轮回 和对自身目的的执着而听闻教授
这当然会让我们这些法教的容器变得有毒
你们和世界各地的人都提了很多问题
有一类很一致的问题 我想 有两类的问题
很多所谓的佛弟子或修行人
象是西藏人 那些长久以来一直跟随佛教传统的
甚至生来就处于佛教中的人
我们对佛法有点厌倦
我们的心变得有点僵硬麻木
以至于 我们甚至不感到内疚
我们甚至不会问这类的问题
‘可以对空性执着吗’
‘可以对道执着吗’
因为我们的心已经变得如此僵硬
另一方面 那些发愿成为修行人的人
...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22
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在死亡到来之际,不能有太大的恐慌,否则会障碍解脱。汉地的一些法师
说,要以平静的心态迎接死亡,对死亡应作六种想:一、死如出狱,要有一种从监狱中
获得解脱的想法;二、死如再生,死亡意味着重新转生,就像原来在一个地方生活,以
后到另一个地方去生活一样;三、死如毕业,一个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会根据成绩转到
其他领域去发展,同样,一个人死后,会根据其善恶功过转生到不同的地方;四、死如
搬家,就像以前住在南方,后来搬到北方去;五、死如换衣,以前穿黑色的衣服,后来
换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同样,以前是这个身体,死后会换一个身体;六、死如新陈代谢
,人的身体有很多细胞,旧的细胞不去,新的细胞就不会来,同样,没有旧生命的死亡
,也不会有新生命的到来。以这六种思维能遣除对死亡的过分恐怖,能让自己以平静的
心态迎接死亡。我觉得这样的思维很好。其实汉地有许多很好的临终教言,像印光大师
的开示中就讲过临终的三大要诀:“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
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而行,决定可以消除
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9
23
关于以神通度人的几个问题
——从圣严法师《神通的境界与功用》一文看台长神通度人是否如法
许多对心灵法门信心不足甚至造下口业的人,常常以“高僧大德都反对用神通度人”这
样的说法来怀疑台长及心灵法门。但是,高僧大德持这种说法的原因是什么?高僧大德
是绝对反对用神通度世人吗?用神通来度世人一定是世尊不允许的吗?拿自己并不全面
的理解的来看
待以神通度人,是否存在问题呢?
圣严法师,当代高僧大德,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法
师遍览群经,知识渊博,曾将见于经律论中关于神通方面的资料综合,撰成《神
通的境界与功用》一文。以下所列为易被误解的几个关于神通度人的问题,问题下的答
案,主要摘自圣严法师《神通的境界与功用》一
文所持的观点,答案下面是相应的原文。备注是笔者的所思所想所学。希望以下资料能
够消除一些人对于神通度人的偏见,增进正知正见。
一、佛陀在世的时候不曾用过神通吗?佛陀完全禁止他的弟子运用神通吗?在什么情况
下可以运用神通?
答:否也。佛陀在世时,用过神通的。佛陀的弟子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运用神通度人,神
通度人为善巧方便之法。
圣严法师《神通...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学的旅途
修学的旅途---索达吉堪布
喇嘛钦!
在五·一、五·四节日期间,举国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皆共休放假十日。此时
我想,我在书卷中一直工作已相当疲倦劳累,也应该休息十分钟。但休息的方式因人而
异,懒惰的人可能是卧眠于床睡一个长长的懒觉;而年轻人,比如像以前我在作小孩的
时候,则可能是到外面的草坪河畔同小伙伴们一道蹦蹦跳跳;可我现在却愿在庭院里喝
一杯茶,以此放松自己的身心。
于是,我信步走到庭院中。此时正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园中的小草在返青,
前面的灌木丛也已长出新嫩的芽儿,远处房顶上的喜鹊等鸟儿们则唱起了悦耳动听的歌
声,远方东山的肩上,太阳美女正露出她那迷人的笑脸呢!
彼时,正当我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时光,刹那间,外缘俱灭,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
一个似真非真的故事:
在汉地一座经济文化异常发达的城市中,商场鳞次栉比、高楼大厦林立,人们摩肩接踵
,汽车终日川流不息,入夜则是一片灯火辉煌。但在如此繁荣发达、热闹非凡的世界里
,却生活着一个个痛苦的灵魂、迷茫的灵魂、孤独的灵魂、贪婪饥渴折磨着的灵魂……
而此中有三位年轻人看破世间生活的假相,对轮回生起了强烈的厌离心,希求寻找一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有二大问题
释印顺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中说:佛法有二大问题:一是生死轮回问题,二是
涅槃解脱(成佛)问题。一切佛法,可说都是在这二大问题上作反复说明。如佛法而不
讲这二大问题,那就是变了质的佛法。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并非佛教特创的教义,印
度其他一般宗教中,十之八九也都讲到这个问题。1
注1 释印顺著,《以佛法研究佛法》,正闻(台北),1992.2 修订一版,页304。
首先,在辨正之前要厘清的是,释印顺说佛法有二大问题,这是有语病的,因为佛
法从来都不会有问题,只有不解佛法错解经义的人才会说佛法有问题,或是在修学过程
之中对诸甚深法义弄不通时说自己仍有问题未解,但都不是佛法本身有问题。此篇评论
虽随顺释印顺之用语,但本质上应该说只有佛法的涅槃智慧才能彻底解脱生死轮回的问
题。释印顺说佛法有二个大问题——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其实这二
个问题只是一个问题,而且只触及三乘菩提的解脱道,还没有探求到佛菩提道,所
以与成佛无关;释印顺所言“生死轮回要如何解脱而得涅槃”的问题,他以为的这二个
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是一个问题?因为解脱道完成时就是涅槃解脱,就
没有生死轮回的问题了,所以它...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6
悬 论
一 释题目
此经题,即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此题中佛说二字,显说经之主。
说经有菩萨、弟子、诸天、鬼神等所说,与佛理相应、为佛印可者,皆为佛说;一切
经首云佛说者,即此意也。此经皆优波离与佛相问答之辞,阿难结集者也。梵语佛陀
,简称曰佛,华言觉者,即觉悟宇宙一切真实谛相;故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皆名
曰佛,此是通称。但此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也;以释尊应化此土为娑婆教主,故此世
一切经典皆释尊所说,是以佛说者即释尊所说也。佛云何说法?诸法性相离一切相,
所谓『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微妙难思,自内所证。法华经云:『诸法
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诸众生说』。佛以大悲愿力,为诸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令未解脱者解脱、未悟者悟。佛已无一切生死烦恼,已证涅盘菩提,但
诸众生犹没在苦则所愿尚未满足,亦即为佛果未圆满;一切经皆是将佛所证境,以方
便善巧而施设之教化。现所讲者,即诸经中之一经尔。
观、即能观之智,所观之境即是弥勒上生。菩萨是通名,发菩提心,集修福慧资
粮,行菩萨行,由十信至等觉五十一位皆名菩萨;故菩萨名字极其广泛。同一世界有
无量无...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7
作者:楼宇烈 [2001-9-29 17:38:48]

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
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
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在这五等禅中,宗密最为推尊的是
最上乘禅,亦即达磨所传之禅,中国禅宗所传之禅。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宗密概述说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1

宗密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来概括达磨所传之禅法(其实主要是慧能以后禅宗南宗所传之禅法)的特点,应当说
是很准确的。试以《坛经》中所记述的慧能思想考之,他最强调也正是这几点。如慧能
的得法偈,即针对神秀的...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8
☆─────────────────────────────────────☆
bdbd (kakali) 于 (Sat Feb 20 20:49:57 2010, 美东) 提到:
首先要分辨禅相-----遍作相、取相、似相,其次是要找到有分心,而不是急于分辨自
己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没有见到遍作相、取相、似相,那是连初禅的边边都没有挨到,强行去分辨那只能是心
理安慰。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确定你自己的修行业处,比如入出息念、慈心禅那等,
对于不同的禅定方法,禅相会不一致。
这里只描述入出息念,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
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
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
;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
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
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
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比丘:善根栽培
善根栽培
菩提比丘著 何蕙仪译
渐进式的修炼分三个阶段∶善性的培养、定力的修习、智慧的增长。只要行为品德与戒律相应,便能锻链心灵,在善德根性扎稳之后,大道的不同阶段,便自然会按著心灵提升的法则渐次出现,直至最后达到安然自在的解脱。
佛陀所教的精神修炼,是个自我转化与自我超越的双重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效果,则是全面性的解脱。自我转化是要铲除所有不健全的想法或恶念,再以自他兼利的无染之心取而代之。至于自我超越,则是集中于慧力的培养,使得我们能够直接洞见身心皆无实性,因而放下一切与「我」或「我所」相应的自我中心意识。当这个双重的锻链过程达到最高层次时,苦恼自会灭除,因为当智慧苏醒之后,在贪欲背后支撑的无明─苦恼的根源─将一去不复返。
渐进的修炼
我们对恶念的倾向和私心的执著,全都发自心底潜藏的种子。为了拔除这些苦恼的根源,并滋长对实相的洞视彻见,佛陀以渐进的锻链模式开显他的教化。佛教的实践在于渐进的潜修和次第的成就,并非一蹴即成。它更像一棵树或任何一类生物,有机地循序成长,每一阶段都必然要依著前一阶段作为基石,继而顺应引生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阶段。
渐进式的修炼主要分三个阶段∶戒或善性(s...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30
关于顶礼的开示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8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给大家讲顶礼。之所以要讲这个内容,因为很多人做顶礼不是很如法,有的弯
一下腰,有的跪着点点头。按佛法来讲,这些都是不如法的。无论是拜佛还是拜上师,
都要如理如法,否则是有罪过的。虽然身在顶礼,实际上是在造业。
佛法里所讲的顶礼,包括意顶礼、语顶礼和身顶礼,即以身口意做顶礼。其中意顶
礼最重要。虽然顶礼也能对治其他的烦恼,但主要是对治傲慢心。
一般凡夫都有傲慢心,只是有的明显一些,有些不太明显。傲慢有两个特点(作用
):第一,看不到、觉察不到对方的功德和优点;第二,看不到、觉察不到自己的缺点
和毛病。
佛讲,“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有傲慢的人不会有功德,不会有变化,不会
有进步。犹如水里的石头,石头放在水里泡一百年都不会软,这是比喻。如果不去改掉
傲慢心,不去对治傲慢心,就不会有提高,也不会有功德。如何对治傲慢心的过患呢?
要通过佛法去对治。顶礼就能对治傲慢心。
学佛人顶礼,是拜佛,拜善知识,不是盲目地拜,也不是糊里糊涂地...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2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33
强烈推荐回家人老师的戒淫
戒淫(上篇)
这篇《戒淫》上篇,共分7大部分,分别是:
1.为什么要戒淫;
2.从相上看,正淫与邪淫的区别;
3.相上戒淫的原理(相上的淫是如何生成的);
4.如何戒;
5.戒不住相上淫的关键(戒淫的以后的事情);
6.根据不同的人建立的不同的戒邪淫模式(系统戒邪淫程序,心理测试等);
7.以后的问题。
里面还有很多小的标题,如现代人普遍的正淫观点,如现代人一些邪淫现象的生成等等
。总之会纵文化,含历史,看宗门,分正邪,破无明,说详尽,适现在,晓厉害。因此
对于大家的问题,如前面已经讲述范围中的,会立刻回答的,对于后面的要讲述的,可
能要过几天回答,见谅。
戒淫(上篇)
前言
偶尔心动,想写篇修行人如何将情执布施给法界的文章,将这个想法告诉白眉,白
眉嚷嚷道:“老师,你的烂尾工程太多。”想来也是,有好几篇文章都没有结束,还到
处心动发愿,实在不妥。
今日是佛陀的成道日,就找这个借口将《戒淫》上篇写完吧。
《戒淫》一共有3篇。
上篇是针对事相上淫欲心重,习气深,连相上的淫欲心都戒不了的人看的,主要就
是“誓不沉心”到“如如升起心”的应用。
中篇是针对事相上已经持...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古代劝善对联选(下)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文字简练,内涵深刻,
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字数相等。其中内涵是联语的精髓,
古时对联多以阐述人生道理和处世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劝善为其重要宗旨,很多优秀联
作思想深邃,句句皆金,实为劝善箴言,如春风润物,又似当头棒喝,常能给人以警醒
和启迪,从而引发人们去静静的思考人生的本真,敬天信神,惕励因果,时时处处遵守
天理、道德和良知!古籍中记载的关于劝善方面的对联很多,以下摘录数则:
业镜分明,巧计千般难蔽掩;
夜台凄楚,公侯极品不相饶。
举念有神知,善恶正邪能立判;
照人如镜明,吉凶祸福总无私。
世事何须多计较,神天自有大乘除。
尔欺尔我岂欺尔,人负人天岂负人。
世事沧桑无限感,人生梦幻有谁知。
日月如梭,霎时贫富已循环,须当急急为善;
人生若梦,转瞬黄童成白发,还宜事事留余。
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
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有余德,德尽必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是其非请看现实;
行善报善,行恶报恶,乃真乃假希察古今。
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到悬崖无退步;
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真有美华半路出家信耶稣的吗?
我的意思是不承认有个制造和主宰万物的神。有神论宗教的神在佛教世界观里只是比较
高级的众生的一类,叫天人道,天人也有不同的层次,下面这篇挺好玩的,当奇谈看看
吧:
耶和華上帝也是個菩薩,現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
原來基督教屬於欲界天
基督教教義基本上屬於修欲界天的善法
上帝並非大梵天王
上帝並非大梵天王,因為大梵天王居於色界,色界眾生並無男女之分。故上帝是居於欲
界中之欲界天。
耶穌基督是菩薩,居於天上,耶和華菩薩是第六欲界天的天主菩薩。
1.智慧之本源 箴言 08:22—31。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
我。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
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華還沒有創造大地、和田野、並世
上的土質、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裡.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上使穹蒼堅
硬、下使淵源穩固、為滄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過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時、
我在他那裡為工師、日日為他所喜愛、常常在他面前踴躍、踴躍在他為人豫備可住之地
、也喜悅住在世人之間。
先要了解耶和華上帝是誰?耶和華上帝也是個菩薩,現是欲界第六天...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36
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 ——复旦大学演讲
『 2011年3月11日晚上 』
主持人致辞:
非常感谢大家今晚到这里参加这次殊胜的活动,今天的活动是复旦佛学论坛又一次盛会
,我们的主题叫做“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
对每个人来说,每天都在接触这个世界,但我们是不是真的了解这个物质世界呢?它是
如何形成的?我们所接触的世界是否真实?……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藏传佛教的大德
索达吉堪布,来为我们作这个开示。
对于藏传佛教,很多人都感觉很神秘,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通过今天的演讲
,相信大家会对藏传佛教有比较真实的深刻了解。
索达吉堪布,是四川甘孜炉霍人,生于1962年,曾就读于甘孜师范学院。1985年舍俗出
家,前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后成为学院的大
堪布。1987年随法王及一万余僧俗朝拜清凉圣地五台山,自此开始摄受汉地四众弟子。
堪布于显密教义通达无碍,二十多年来日不缺讲、夜不乏译,著作令人叹为观止,现已
付梓的法本就有一百多本,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堪布常教诲每一个弟子:“如果能
利益众生,哪怕只有一个人,想办法让他生起一颗善心,我们千百万劫做他的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雪山闭关12年的西方比丘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4 21:54:55 2013, 美东)
丹津•葩默---雪山闭关12年的西方比丘尼
丹津•巴默出生及成长于伦敦,18岁皈依为佛教徒,20岁到印度,21岁出家,在
海拔一万三千二百尺的喜马拉雅山上的一个雪洞中独自一人修行了十二年,一次次面临
生死的考验。
完成了不寻常的闭关修行,她的故事在西方世界早已成为一种传奇,由英国著名记者维
琪•麦肯基执笔的《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首次将这个关于信仰的传奇
故事介绍给中国读者。
当被问到她这12年的闭关时
眼里只有宁静、善意和微笑的丹津葩默,如此总结她的雪穴闭关12年:“我可以告诉你
一件事,我从来不曾感觉无聊。”……
《雪洞》一书,会让我们看到丹津•葩默(Tenzin Palmo)努力不懈的修行毅力!
闭关结束后,她开始了兴建尼院和弘法利...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定义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佛教的定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2 10:48:04 2013, 美东)
慈诚罗珠堪布
今天要谈的题目,是佛法或佛教的定义。
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呢?因为,现在有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还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
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为何。不仅在汉地有很多人不懂何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
有同样的问题。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农民或牧民都对佛法的内涵不甚了解,认为
只要能修佛塔、经堂或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念一点观音心咒,就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
,但这些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略为说明
一、佛教的错误定义
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一种信仰。
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
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
而是智慧和大悲。佛法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学也有对信心的要求。譬如
,...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39
民国有大师吗,知识分子真的都是善的吗
分享到:
时间:2018-01-22 11:37
•来源: 察网
•作者: 吴鹏飞
•浏览:1200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中国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要么就是全盘西化的鼓吹者,要么是民族文化的怀疑者,要
么是悲观失望者,要么是传统文化的殉道者,要么是象牙塔里的自我欣赏着,只有不到
百分之一的人,保有一种民族与文化的自信,决心与人民站在一起,浴火重生,实现民
族的伟大独立和复兴。
民国有大师吗,知识分子真的都是善的吗
近来出了一部影片叫《无问西东》,我看过后,感觉它不是无问西东,它是很问西东,
或者干脆就是崇西贬东。这个东字,有东方的含义,有东方阵营意思形态的含义,有泽
东先生时代的含义。
影片的主题,是宣扬从北洋时期、民国时期发端、成型并传承的知识分子的真善美,到
建国后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扭曲、坚守的四个貌似感人的故事。关于这部在思想上、
艺术上都等而下之的影片,我会写专文再加评论。
今天的文章,我只想指出一个事实。人类历史从来就不是大知识分子主导、推动和创造
...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51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与时俱进 弘扬大乘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回家人
前几天在布施论坛中,见一位朋友讲:“只要自己的发心是好的,那么即使让别
人少赚了钱也没关系,这世上总会有人赚钱有人赔钱,这是社会的正常生活,不算做坏
事。”
首先不论发心如何,这个想法都不是一个修行人应该有的想法,因已有我相,人相
,众生相,寿者相,这是掩耳盗铃的贪,是有大因果的。
曾经有一位朋友问:“是否我在消灭我的对手的时候也当无所住?那做坏事能不能
无所住呢?我担心我在面对竞争的无所住中会走上邪路!可不竞争如何在我所处的环境
生存?我一直生怕侵犯到别人的利益,可诺大的公司人人都在算计,我真的有些迷惑…
…”
是这样的回答,“在日常工作中,应与对手争取最大的利益,体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也就是让他最大地重视你,研究你,学习你,求你指点他,但在期间心性是戒忌用力
地,慈悲地,以让其放下妄想执着地做,要体现出佛法的妙用(就是当你放下自我的妄
想,而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斗志与心量,使自己的事业成功的境界),在侧面指点你的朋
友,让他也学习你,使其走出来(哈哈,不是去学习迷信,而是去学习般若智慧,在日
常的妙用)。要学着去帮助他们,润物细无声地帮助他们,走出无明来。同...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认识《正见经》
如何理解《正见经》里善不善(根)、食、四圣谛、十二支缘起与漏等彼此的关系呢?
根据坦尼沙罗比丘(Thanissaro Bhikkhu)与菩提比丘(Bodhi Bhikkhu)分别英译的《正见经》简介,我们可得到以下的了解∶
善不善(根)与食
《正见经》里,舍利弗先提出两个四圣谛结构的基础概念─善不善以及食的概念。善不善业牵涉到的是因果法则,即业果的关系,而业是决定一个人苦乐经验的特殊角色。不善业产生苦,善业带来乐,探究善和不善业的根源,终究将会追溯到心。
根的功\\\能是从泥土中吸取滋养,那么善不善根的「根」象征意谓著,善不善行为的根要从什么地方吸取它们的养分呢?这间接说明了为何经文在善不善之后以滋养(包括精
神与物质的食粮)为主题。食的概念意味是否熟练、善巧地运用滋养,如果心是被不善法滋养,它会因失去营养而被征服;如果是善法,它将因此而得到更多滋养的抚育。因此,舍利弗尊者以食物的四重结构∶食、食的来源、食灭和食灭的方法,将善不善(果)与滋养(因)的因果关系相结合。
四圣谛
将相同的架构(这是什么、它的来源、它的消除、消除的方法)应用到佛陀教法的核心─苦,而产生了四圣谛。舍利弗以这种方
a***n
发帖数: 1993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噶举派
藏传佛教噶举派
刘立千 著

(一)噶举派的传承
(二)噶举派的法要
(三)噶举派的教义
(四)噶举派的特点
(一)传承系统
藏 派
甲 派
(1)穹布噶举──香派七宝传 桑定派
日贡派
噶玛 止贡
蔡巴 达隆 上主巴
(2)达布噶举 鲍绒 主巴─ 中主巴
帕竹─ 亚桑 下主巴
超普
修赛
叶巴
玛仓
(二)噶举派的法要(经续和教授)
幻身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上来十意,理例昭然。但细对详禅之三宗,教之三种。如经斗称足定浅深。先叙禅门,
后以教证。
禅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绝无寄宗,三直显心性宗。教三种者,一密意依性说相
教,二密意破相显性教,三显示真心即性教。右此三教如次同前三宗相对,一一证之,
然后总会为一味。今且先叙禅宗。
初,息妄修心宗者。说众生虽本有佛性,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诸佛已断
妄想故,见性了了,出离生死,神通自在。当知凡圣功用不同,外境内心各有分限。故
须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无所不知。如镜昏尘,须勤勤拂拭,
尘尽明现,即无所不照。又须明解趣入禅境方便,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跏
趺宴默,舌拄上腭,心注一境。南侁北秀保唐宣什等门下,皆此类也。牛头天台惠稠求
那等,进趣方便,迹即大同,见解即别。
二,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
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
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
作,皆是迷妄。如...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2011年4月份禅修日记
☆─────────────────────────────────────☆
rainbowcc (去嗔师太cece) 于 (Fri Apr 8 23:06:43 2011, 美东) 提到:
4/1/11
没打坐/修心/观照。
4/2/11
同上。
4/3/11
同上。
4/4/11 周一
打坐:1小时
跑步:2迈
练舞:半小时
阅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记录:
新工作虽然基本适应了,生活中也有不少值得开心得事情,但身心仍无法轻安,心态有
细微的压力/焦虑。早上开车上班的路上看到初升的太阳和广袤的天空,提醒自己,修
心比工作重要多了,事实上没有什么比修心更重要了。虽然我。。。。。,可仍然充满
缺乏感和不安全感,深深地感到缺乏/不饱足/不轻安,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况且,
除了修心,还有什么好玩/有意思/有兴趣的么?修心已经上升到了人生意义的高度了。
可是一进公司,这些提醒就全部抛到脑后了,就沉陷进工作中去了,完全无法观照,连
观照的想法都不曾升起过。唉。
晚上回来,跑步练舞淋浴,然后,散盘,设置闹钟1小时。试图观照,很难观照,思绪
被工作粘连,很容易被工作上的事情纠着粘着,...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宗简介
净宗简介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民国五十四年秋大专讲座
弟子周家麟敬记
(一)经典
净土宗所根据经典,说到专门上,十方佛都有,在这里单指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何单
指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呢?因为阿弥陀佛愿力最大,专为人了生死故。有三部经典可资证
明。第一、无量寿经,这部经叙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及阿弥陀佛因行果用,甚为详
细,等于西方极乐世界小历史,同时说几种行为,就是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第二、观
经,俗名十六观经,系西方世界十六种观法。所谓观,就是坐在那里想,想什么?想世
界本没有东西南北,何以单指西方?因为太阳向西落的时候,光不猛烈,所以第一观,
先教观太阳,观到开眼闭眼都能见到,就算成就。第二观改观水象,观成了再改观冰象
,再改观金银界限,再改观树宝等等,如此一层一层计十六层观法,叫作十六观经,也
是净土宗重要经典之一。第三、阿弥陀经,这部经专教念佛的方法,简单扼要。我们研
究净土的学人,最低限度必须看这三部经。此外我们应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念佛
法门,通一切法门,江味农居士曾说:‘教研般若,行尚弥陀。’可以想见。再者古来
各净宗祖师,非代代相传,系修行有成,大家选出来的。祖师中除印光...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46
各位聽眾朋友好!今天要跟各位談佛法中「大乘與小乘的認識」。
乘ㄔㄥˊ不必念ㄕㄥˋ,乘就是乘載的意思。小乘是指聲聞、緣覺行者,他們所追
求的是獨覺,也就是他只管修養自己、自己證得而不管別人;大乘是菩薩法,也就是大
法,必須要發菩薩願、行菩薩道,除了自己要成就道業外,還願意幫助更多的人,也就
是乘載更多的人到目的地,使更多的人得到饒益。
談大乘與小乘,我們先要有一個觀念,就是佛法並沒有大小之分,我們不能用分別
心去看大乘與小乘,而是要去認識進而有所體悟而受用,這一點非常重要。佛陀住世說
法一共四十九年,是隨著現實情況,依弟子們的程度而循序漸進的;說法的經過是阿含
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華嚴經是介紹法
界如實至理的一部大經,怎麼二十一天佛陀就講完了呢?可見他的對象程度之高,都是
法界的大菩薩,佛陀的聲音也充斥於三千大千世界,難怪佛陀的聲聞弟子們在場聽不到。
佛陀在人間說法初轉法輪,通常指在鹿野苑度五比丘的這件事,最初十二年都在說
阿含經,也就是後人所說的原始佛典。原始佛典偏重於俱舍和成實的思想,讓修行人從
我空法有到我法皆空,住空漏盡,也就是斷盡煩惱而...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7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27
庚一、修波羅蜜願
勤修清淨波羅蜜,
願我生生世世之中,都能精進不懈地修持各種清淨波羅蜜多。
波羅蜜是梵語,譯成漢文是到彼岸。生死輪迴是此岸,煩惱妄念是中間的水流
,大空離戲是彼岸。眾生沒有空性智慧,安住在生死的此岸,沉溺在煩惱的水流之中起
惑造業,陷於沒有邊際的輪迴大海中。但依靠修持無相般若智慧,照見五蘊空無一物,
就是離開此岸;寂滅一切妄念分別,即是跨越中流;證得法性真如,可以說是到達彼岸
。《唯識論》中認為:「現在發起苦諦與集諦就是此岸,沒有生起苦集的二乘果則為中
流,菩提涅槃是彼岸。六度作為船筏,把修行人度到彼岸。」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
中指出此岸與彼岸有三種意義:「一、生死為此岸,菩提為彼岸。一切如來都是從生死
此岸,越過生老病死的中流,到達菩提彼岸。二、有相為此岸,無相為彼岸。三、六種
障蔽為此岸,對治彼等的六度為彼岸。」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8
☆─────────────────────────────────────☆
bluedaddy (你好好) 于 (Tue Aug 14 12:59:23 2012, 美东) 提到:
先请大家放下自己佛教和基督教的身份,心平气和的讨论一下各自宗教的特点。
或许应该说自己信仰的特点。无论是佛教基督教都是想让世界更美好,人类更和谐。
我自己生长在北京,21岁来美国前也没接受过基督教。
但是佛教的经文和语句,我觉得很有智慧,、耐人寻味。
也时不时拜拜。希望祝福和慈悲能存在我身上。
首先我要说,从某种角度说有信仰的人是有福的。不论你信的是什么,你都承认了人的
渺小
谦卑下来,知道有个神。这比无神论者进步了很多。人如果认为空气,阳光,春夏秋冬
这些都是
大爆炸而来的,那么就太,,,
其次,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各自信的神就是那位神呢,那位能救我们的神,我们怎么能知
道,
他给我们的道就是正确的道,是救我们脱离苦海的道呢?这个问题只能从感受讲,不能
证明。
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我们不能证明有神,就像蚂蚁证
明不了
人类有计算机一样。
我具体来讲一下我个人所认知的基...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