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 发帖数: 7025 | 1 月称见既被学者认为是中观正见,他与一般中观学者思想,究有一些什么不同?印顺论
师说∶月称与众不同的思想,约有八种∶
一、阿赖耶非有∶阿赖耶是唯识学上的中心所在,唯识学上的很多论题,都是导源
于阿赖耶而来。可是月称论师,认为阿赖耶识,是佛陀的方便假说,根本没有实质的阿
赖耶可得,所以说阿赖耶非有。
二、自证分非有∶唯识者所说心识,有相、见、自证、证自证的四分说,彼此对这
并有相当的诤论。可是月称论师。彻底的否认有自证分。因为彼自证分,不能领受自体
,以诸作用不能于自体而转,如刀不自割等,所以心不能自缘。自证分尚不可得,证自
证分当更不可得。这又是与唯识学者不同的地方。
三、世谛有外境∶唯识认为所有认识的境界,都是内自心识之所变的,根本不承认
有独立存在的客观外境。可是月称论师,现在承认有外境,不过不承认它有实自性。
以上三点,都是与唯识思想相左,不特月称这样说,就是清辨亦同意此说,在入中
论第六地中,有相当的破斥。
四、应成非自立∶这是属于论理学的诤论。自立,就是自立量的意思。站在唯识的
立场说∶不论自立,不论破他,都要运用因明的三支比量,始能完成立自破他的任务。
不但唯识学者是这样主张 |
|
Y**u 发帖数: 5466 | 2 月称是中观派历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自龙树菩萨阐释中观思想后,随学者根据自己智力
以及理解不同,又分出很多支系。比如以清辨论师为代表的“顺经部自续中观派”,以
静命论师为代表的“顺瑜伽自续中观派”等。这些分支派系在一些观点上有细微的分歧
,由于涉及深奥的哲学理论,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但按照传统观点来看,这些支系中观
派,都没能精确地理解龙树思想。只有月称论师,以其绝顶的天赋,惊人的智慧,将龙
树菩萨的中观思想完整、清晰的梳理出来,没有一丝毫的错谬。就象宗喀巴大师在悟道
后写的第一篇悟道诗《缘起赞》中所赞:“龙树精深幽微的中观奥义,就象那晚上才破
蕾开放的睡莲花,只有当月称这皎皎明月升上天空的时候,大家才能一睹她的容颜。”
因此,佛教界认为,只有月称论师所代表的“中观应成派”,才是龙树中观理论的巅峰!
在一个吉祥的日子里,月称降生在南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里。请来的相师们都说,这个
婴儿将来如果能进入佛门,将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师。后来,其父母就讲月称送入印度最
有名的佛教学府——那兰陀寺出家,并拜在当时著名的主持“月怙主”的门下,学习三
藏四续显密佛典,并获得彻底的通达,成为著名的佛教学者。
在龙树 |
|
r****n 发帖数: 8253 | 3 灭法是有∶灭是生灭的灭,但灭是有还是没有,学者间亦有诤论。说灭法没有
的,是站在灭不待因的立场说的;说灭法是有的,是站在从因缘灭的立场说的。前者是
一般学者的说法,后者是月称论师的说法。月称的意思∶所谓灭,只不过是因缘的消失
,并非表示法的没有,而是显示法由现在流于过去,充其量只是现象界的一个变化而已
。因为法灭不是没有,所以法灭而可感果。月称这一说法,有点近于三世有的思想,无
怪有人称为顺有部说。不过同而不同的∶有部的三世有是真实有,月称的三世有是如幻
有,此点应要分别清楚。
=====================================
这个问题,其实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个不应该去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极容易引起邪见。
已经灭去的法,确实必然有一种奇怪的“存在”形式,如果灭去的法彻底消失,那么这
意味着宿命通不成立。
我认为,已经灭去的法,是完全失去了实有性。它将以算符的方式保留在抽象空间,而
所谓的宿命通,其实只是将这种“算符”重新运算了一下,并不是实际发生的。这就像
玩星际争霸游戏有自动的录像系统,玩家的游戏过程将以数学的方式进行存储。如果有
人想看游戏过程(查看过去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 五、三乘有法无我∶一般佛教学者,大都是说∶二乘圣者只能通达人无我,不能通
达法无我。可是月称论师,独异众说,认为法无我是三乘所共得的,亦即是说,得人无
我一定得法无我,如不能得法无我,反显其亦未真得人无我。得人无我必得法无我之说
,不特契合龙树的正见,亦复契合般若的正见。如金刚经说∶‘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取诸法相,即著
我、人、众生、寿者,可见是诸众生,未能真正的通达人无我。这一论题的肯定宣说,
实是极为重要的。 |
|
r****n 发帖数: 8253 | 5 三、世谛有外境∶唯识认为所有认识的境界,都是内自心识之所变的,根本不承认
有独立存在的客观外境。可是月称论师,现在承认有外境,不过不承认它有实自性。 |
|
z**n 发帖数: 22303 | 6 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著
前言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佛教科学的奥秘
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
信佛不是迷信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铁证般的历史事实
佛教真实不虚
神话还是奥妙
超越您的经验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维护信教自由
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
人死并非如灯灭
鬼神等生命的存在
克隆绵羊与生命的产生
前生与后世
转世灵童
奇异的业力
因果规律
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
科学的谬误与无知
生物进化论与生命流转
世界上最大的谜是什么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科学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
睁开眼睛看世界
伏藏品之谜
授记与预言、预测
地球与四洲
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学佛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
帝王将相亦学佛
佛法是座宝山
怎样学佛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
出家以报父母恩
追随先贤的足迹
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
结尾
前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2 | 7 不少人把藏传密宗和藏传佛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前者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密法,藏地盛行的佛法还含有极为庞大、周全的显教体系。因此可以说,藏传佛教
是一个显密圆融的佛法宝库。下面就对藏传教法的基本常识做点概略介绍。
释尊在印度圣地初中后三转法轮,其中初转谓四谛法轮,二转谓般若无相法轮,三
转谓善抉择法轮,主要宣说光明如来藏。由于佛经深奥,难以悟入,为使后世学人能够
善解佛意,许多印度圣祖遂谨承如来密意,造论释经。藏人极为推崇的瞻洲“二圣六庄
严”(“二圣”指宏律大德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是: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圣天
论师,精通对法学的无著、世亲论师,精通因明学的陈那、法称论师),就是当时的代
表人物。随着佛法传入西藏,印度大班智达和藏族大译师将印土流传的大量殊胜经论译
成藏文,之后于不断讲闻抉择、善加弘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五部大论”为核心
的显宗教法体系。
名闻遐迩的“五部大论”,究竟何所指呢?它们是: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
若。此为总的分类,在每类之下还含有若干具体的教典。下面逐一介绍:
一、戒律。总的来说,包含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和密乘三昧耶戒。藏地盛行
的...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8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因明的创始者印度法称论师所讲的《释量论.成量品》。《释量
论.成量品》主要是由两个大的问题(构成),
1、一个问题讲到了每个众生都有无始以来的前生后世。如果你们自己觉得“人到底有
没有前世后世?”,你要花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这部论。
2、还有一部分的内容,就是我们佛教的祖师,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一切三世诸佛是
真正的….,用现在的话来讲是科学家。在他的思想上学术上找不到任何毛病,从这两
个方面来叙述的。因此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是至关重大。
现在一说科学,大家都觉得应该是很合理,依据充分的;一说宗教的时候,就觉得好像
是不是带有一些迷信色彩,或者是带有其他的情绪问题等等。这样的想法的确是不合理
的。这一点很多高等学校的一些宗教研究室和哲学研究室,现在纷纷的在发现当中。所
以我们在座的很多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因为我们的环境、教育、各方面的生活习
惯所导致,在脑海当中有邪知邪见,还有一些怀疑,各种不好的一些分别念,这些要一
一的清除,要清除垃圾恐怕也不是那么小的一个工程。
所以自己在人生道路当中,既要对周围的环境做环保,要搞环保,更重要的我们的思想
上,我们这个...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9 龙树菩萨在印度、中国及西藏佛教史上有不朽的地位,其深邃的智慧及热烈的宗教生命
,受到后人高度的赞扬,在过去的历史中,龙树的思想曾被热烈的讨论并遵循著。如今
的学佛者似乎已渐不与闻其宗风,尤其是其划时代的伟大著作--『中论』,一般人对之
,颇有误阂之感。古代的思想对于今人,在理解上或有时空的隔碍,不过『中论』对于
国人,几乎已被定型为「艰涩难解」,这是非常可惜的。尤其,近代西方学者以逻辑或
哲学之纯学术立场来研究『中论』,似乎透露出「不透过『中论』梵文原典的研究,不
足以探究其真义」之异样音声,于是『中论』被禁制在学术界的象牙塔中(笔者意指缺
乏宗教之实践性,并非贬斥学术),一般佛教徒似乎也仅能远眺「龙树之门墙,不得其
门而入」。笔者愿意从宗教的立场,在尊重学术的前提下,略为条述『中论』与阿含在
思想上的关涉,并提供中观思想在现代生活中所扮演的心灵救济之道。
一、『中论』的复古精神(与阿含之关涉)--以离邪见为主
我们这个「无明隐覆」的世间,一切不和谐安乐及焦恼不安的根源,『杂阿含』五
四六经及『中阿含』「苦阴经」告诉我们,乃是「见诤」与「欲诤」。前者是见解、观
念及思惟方法上错谬的「执...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10 现在末法时代,有些人真的智慧不够,只看了一两本密宗书,就兴师问罪要去遮止密宗
,这种行为非常可笑。现在译成汉文的密宗书,连1%都不到,你看了一两本就下结论,
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如果你真想破密宗,最起码要用5年以上的时间,先到藏地一些密
宗学院中去闻思,研究一下密宗到底说的是什么,然后再决定从哪个角度下手。
当然,倘若你能破得了密宗,那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大半都被推翻了。我以前写《密宗断
惑论》时也涉及过这些内容,佛陀所说的教法,有咒语和密法两方面:咒语,大多分散
于《楞严经》、《华严经》、《般若经》、《心经》等大乘经典中。密法,有一部分是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传讲的,如给香巴拉国王月贤宣说《时轮金刚》,给邬金国王恩扎布
德宣说《密集金刚》为主的法要。后来印度传承上师也造有一些密宗论典,如龙猛菩萨
的《五次第论》、圣天论师的《密行明灯论》、月称论师的《密集金刚大疏明灯论》等
,如此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有些学者研究表明:藏传佛教《大藏经》中,“甘珠尔”(佛说部)共108函,其中密
法有398种,占51%;“丹珠尔”(注疏部)218函,密法有1747种,占74.8%。这些密宗
的经典论典,都是从印度...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1 月称论师主张「世俗唯名言,胜义毕竟空」,世俗胜义皆无自性,不能说是不二论。
月称主张五蕴和涅盘都没有自性,不等于主张五蕴和涅盘不二。
犹如说音符 Do 跟 Re 都不是白色,不等于说 Do 跟 Re 不二。
到互补性,而完全突出互斥性。
神我思想的最终出现。
在的上座部佛教尽管未必和原始佛教完全一样,但是照样可以有证果的人存在 |
|
o***s 发帖数: 42149 | 12 汪小菲与大S
汪小菲与大S结婚后,各种话题与风波一直未平,从大S吃素晕倒到汪小菲掌舵的俏江南陷入“多事之秋”,这对商界精英与娱乐圈一姐的“跨界”婚姻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昨日,汪小菲做客新浪微访谈首开金口,一一回应了网友提出的种种质疑。谈到与大S的婚后生活的保鲜秘诀,汪小菲表示,“夫妻最需要的是互相欣赏”。而面对“京城四少”这一封号时,汪小菲则坦言“自己不配这个头衔”,“我现在只想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努力工作”。
婚后生活的保鲜秘诀
汪小菲:夫妻间心平气和沟通最重要
2010年10月29日,汪小菲的一则微博成为了引爆娱乐圈的“大事件”。汪小菲当天在微博中证实了自己与大S订婚的消息。今年,与汪小菲“喜结连理”不到一年时间的大S亮相其主演的电影《大武生》发布会,正式宣布“息影造人”计划,坦言“自己未来的生活重心将转向家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只要谈起自己的丈夫汪小菲,大S也总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幸福之意。
微访谈中,汪小菲也收获了众多网友对自己婚姻生活的祝福。一位名为“薄荷酸菜鱼”的网友就表示,“真心希望S能幸福,早点怀孕哇!”谈及自己的婚后生活的保鲜秘诀,汪小菲坦言,“我今年上半年吃了半年... 阅读全帖 |
|
S******0 发帖数: 227 | 13
应该是印顺法师不懂。
唯识当然也没有认为八识实有。
修到什么时间能破八识,在唯识里都有讲。
唯识,中观,都是不同角度谈同样的问题,怎么会冲突呢?
在指导修行上,唯识、中观各有各的用处。
唯识彰显次第,中观强调究竟。
不修行,即使读书再多,也不过是个初学者。
论读经书,大概算是个老读者,
论修佛法,只能是个初学者。
后面问题还有很多。 |
|
|
r****n 发帖数: 8253 | 15
印顺已经明确将唯识说成是虚妄唯识。也就是说他当然知道八识非实有。
实有,到底是怎么定义的,这才是关键。
阿赖耶识是假立的吗,是概念法吗?如果是概念法,没有任何可能有变现的功能。
看来印度中观和唯师的大师们互相争吵辩论,说对方不了意都是傻瓜,都没有你聪明,
都没有中国的大乘祖师们聪明,竟然能把中观和唯识给圆融起来。编造出个大乘起信论。
没有很好的闻思,修行再多也是盲修瞎练。 |
|
d******e 发帖数: 4192 | 16
为什么假立的就不可能有变现的功能?
假立不等于一定是概念法.
论。 |
|
G****t 发帖数: 1799 | 17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18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侮蔑佛陀为“鬼神”,佛法为“鬼神之法”的做法,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
萧平实又说:“结手印,诵咒是鬼神所说法。”
“手印”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除了萧平实这样的无知的狂徒,谁也不会把“结手印”
当成密宗的特征。看来萧平实连汉传佛教的寺庙都未曾进入过。如果进过寺庙,不会看
不到寺庙中三世佛、八大菩萨等雕塑佛像,如果看到各种雕塑佛像,不会看不到,各种
佛像所结不同手印。萧平实如果长眼睛,不会看不到这个铁的事实。既然“结手印”是
鬼神所传的法,那么显宗佛教的佛像手印也是“鬼神所传”的法了。
又如凡是修定坐禅的人,都依毗卢七法的坐势打坐。在毗卢七法中就有双手结定印之法
。如果“结手印”是鬼神所传之法,那么毗卢七法中也有鬼神之法了?萧平实声称他们
也在习禅打座,肯定是不用毗卢法了,若依毗卢七法而坐,就会有习“鬼神之法”之嫌。
又“密咒”不仅密宗经典有,而且《般若》、《华严》、《阿含》各个经典中都有,如
《般若心经》中说到:“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其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善咒者以咒力故,能令如是老毒龙金翅鸟等,恶象狮子虎豹
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当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
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
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
检视反省,尽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 <<破魔金刚箭雨论 >>一书,以恶言
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手段,将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
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著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
如何运用手法,来误导大众.
第一目 毁污
首先,我们来看多识喇嘛是如何用不如理的推论以及扭曲事实的手法来诬蔑平实
导师,我们也针对他这些说法的败阙处,略作举证与评论,以证明多识喇嘛的手法乃是
不如实的欺瞒行为:
一、【一、他没有受过佛教显密经论的正规教育,是一个十足的佛教法盲;
二、他是弄枪棒、练气功、学道术的,由此可知他对佛教和藏密的认识未超出气功
师、道士的水准。……
三、用吹牛撒谎、装神弄鬼掩盖自己的无知和卑劣。】(《破论》p.006...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5785 | 20 (注意:这个转载是作者的全文,尽管有些观点我觉得值得商榷,但对于耶证的辨析还
是比较详细的,值得参考。其中的一些表格转载的时候原来的格式没有了,所以比较乱
,需要详细了解的请看原文:http://cclw.net/gospel/asking/yiduanbianhuo/)
认识耶和华见证人的谬误
引 言:
主基督预言到,在世界末日及他再来之前,必先有一些预兆(signs)会发生。马太24
:3-14所论之预兆中,第一样的预兆乃是异端、邪教之兴起--必有假基督、假先知起来
,迷惑多人,甚至连选民也迷惑了(太24:4-5,11,24)。其次,提后4:1-4亦预言
到末日来到之前,人会厌烦纯正的道理,随从自己的私欲、偏向荒渺的言语。现今世代
的异端中,专向这些对真理模糊不清的「教友」入手传教的,是耶和华见证人。1984年
,美国耶和华见证会宣布加入他们教派的人中,逾百分之八十是从天主教和基督教而来
的。所以主劝戒及警告我们要儆醒(太24:4,42-43),并要在真道上扎根,以致晓得
分辩真理与异端。
l·异端特色
A·在基督教圈子以内,挂着基督教名号者。
B·在圣经以外,加上比圣经更具权威的...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1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2.htm
第二章 商羯罗与《示教千则》
第一节 时代背景、生平和著作
商羯罗(ZaGkara)是印度中世纪吠檀多哲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不二论理论家。关于
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的吠
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数世
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首先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就很难确定。1882年印度的波答迦
(K.B.Pathak)提出,商羯罗的生卒年代约为788~820年,此说法为学术界沿用。现代
日本学者中村元对此说法进行了再考证,他认为700~750年更为妥当些,他的意见获得
了雷诺(L.Renou)和英戈尔(D.H.H.Ingalls)的赞同。1
公元5~6世纪之间,匈奴人从中亚向印度入侵,曾一度造就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的
笈多王朝的政治制度,在6世纪遭到了全面的崩溃。7世纪时戒日王又恢复了印度北方的
和平,但在他死后北印度又很快再次遭到政治上的分裂。而南印度在6世纪中叶以后大...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2 我的皮毛知识是没有能力回答你的问题的,看这个帖子吧:
五部大论的汉译名为:《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
宗论》。这五部大论,包括了藏传佛教显宗基础原理。一般僧人全部学完需十五年左右。
下面,略加介绍五部大论:
(1)《释量论》
《释量论》是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名著,此处的“因”指推理的依据,“明”为通常
之学。顾名思义,因明学就是关于推理的学说。现代逻辑学将印度因明学列为古逻辑学
之一种,是专门研究思维和思维规律的一门学问。因明学深奥难学,极费时间,当代的
汉地僧众很少有舍得花时间去研习的。有的学者甚至非议因明学,将印度佛教衰微之原
因也归于因明唯识等学问的日趋学术化,每一门学问非穷一生之功而不能精通,一与百
姓越来越远。这种责难也不无道理。汉地净土宗大弘的原由之一,便是其修证简单,目
的明确,易为百姓接受。但有一个事实是,许多跟外道辩论而取得最终胜利之大德,多
是因明学大师。千年来,佛教就是在与外道的辩论中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进而信仰。
一个仅想自己往生净土者固然可以不必学习因明,而一个大德便不能不学习因明。我看
过不少佛学著作,有许多...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5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26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7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1.htm
第一章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 导言
《圣教论》1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
荼波陀。乔荼波陀(GauaDpAda)是否为一历史人物,至今仍有争论。在名字GauaDpAda
,pAda是尊称,有时人们也称他为GauaD,以及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Gau-dacarana,
GauaDpAdAcArya,或者GauaDAcArya。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只有一些传说。据说印度
古代的拘罗尸陀罗国(Kuruksetra)有一条叫做希罗拉瓦蒂(HirarAvati)的河流,在
河岸上住着一个叫做乔荼(GauDa)的种族,其首长就被尊称为乔荼波陀。有关他的生
卒年代,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印度传统上认为乔荼波陀是商羯罗(700一750)的祖师,
是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Govinda)的老师。商羯罗在对《圣教论》所作注疏中2称乔荼
波陀为“祖师”(paramaguru),或者“老师的老师”(guror garIyasa)。印度哲学
家达斯古普塔甚...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8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29 信与行,乃信仰与善行的简称。宗教以信仰为基础,所以,不能不重信;宗教的目的(
至少是目的之一)乃指导行为,教人行善事、成义人、得救赎,所以,不能不重行。然
而,这并不意味着信与行两方面在一个宗教中等量齐观, 在不同的宗教中地位等同,
没有差别。实际上,它们在各个宗教那里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是不同的。在犹太教与基督
教那里尤其如此。犹太教与基督教皆信仰上帝。然而,犹太教不尚信条和教义,其核心
是“行”,可谓尚行之教;而基督教则把信仰放在首位,主张“因信称义”,可以说是
尚信之教。而犹太教之尚行与基督教之尚信,绝非无缘无故,实乃基本宗教信仰之不同
使然。迄今,国内学术界对这一主题论之不多。本文不揣冒昧,拟阐述犹太教的信行观
并与基督教做适当比较,借以从一个侧面理解和把握犹太教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一、犹太教:信仰与信条
众所周知,犹太教的经典首推《圣经》,其次为《圣传》,即《塔木德》。 《圣经》
中最重要的是《摩西五经》;《圣传》中最重要的是《密西纳》。说它们最重要,是因
为二者皆为犹太教的基本内容——《律法书》。《创世记》开宗明义讲上帝创造天地、
万物和人类,然后描述亚当和夏娃的堕落,挪亚方舟...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0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50 | 31 阿赖耶识与修行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年)
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在《阿含经》中已见提到。如唐译《本事经》 卷三、卷六
佛说“害阿赖耶”、“灭阿赖耶”;《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佛说世间众生
爱、乐、欣、熹阿赖耶。此阿赖耶,释为着落处、依处、窟宅、家、藏,指被末那识执
为内在自我的深层心识或心体。
到部派佛学,对深层心识的探讨,成为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建立了“细意识”、“有分
心”、“根本识”、“一味蕴”、“穷生死蕴”、“果报识”、“实法我”、“胜义补
特伽罗”、“异熟果识”、“根本蕴”、“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深层心识,以解
释仅用六识说难以说清的轮回主体和随眠(潜在的烦恼)等问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
的“密意说”。但其说法较显粗糙,与诸法无我之佛法核心义较难调和,不足以圆满解
释心识及轮回现象,互相之间也争议不决。后来大乘唯识学依据《解深密经》、《阿毗
达磨大乘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用第八阿赖耶识来代替部派佛学所立细意
识、有分心等,对此识作了精致的论述,建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本的阿赖耶识缘起论。
阿赖耶(梵ālaya),亦译阿梨耶、...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32 佛教科学论
堪布索达吉 著
前 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壤的赏心悦目花园中舒心惬意自由
地漫游,并能敞开心灵进行彼此真诚的对话和交流,我作为一名佛教徒,在正式行文之
前,首先顶礼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现代科学相距佛教还有多远”,这个问题您思考过吗?
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的、半信半疑的、不信仰但也不反对、反
对的。其中反对者的理由虽然林林总总,但主因不出下面二种:消极逃避、迷信。这些
反对佛教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呢?这些反对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的内容?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科学”奉为至尊至圣。天文学、宇宙学、电子学、生命科学等自
然科学领域及经济、金融、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割裂研究成果,在人们的心中占有
崇高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对佛法不太了解,难免有部分人会偏执科学而反对
佛法,这时作为有理智的人应观察一下其余人士对佛法的看法如何。
沈家祯博士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3 内容全不靠谱。论战消灭佛教的故事,应该是后来的印度教制造出来的传说。
按照逻辑:
1)靠几场论战在短期击败一个大宗教是不可能的。
2)那烂陀遗址已经从森林里找出来了,还建了大学,里面有十几万被突厥穆斯林屠杀
的佛教僧人尸骨。比商羯罗晚几百年。说明不是他消灭了佛教,而是突厥穆斯林。
3)商羯罗这个人和大禹类似,到底是否存在都是说不清楚的。
4)一个寿命只有32岁的人,能有那么多学术著作,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5) 他的人生经历也太传奇了。在东南西北各建一个大庙,最后死在喜马拉雅山,这也
是印度神话的常用叙述(圣山,圣湖,雪山神女之类)。
6)印度无信史。可靠的历史都是在中国波斯的记录中。
7)在西藏和汉地佛教的一些著作里面,说他因为辩论失败,跳恒河自杀。信不信由你。
以下拷贝:
---------------------------
关于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
的吠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
数世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
商羯罗死时很年轻,32岁时病逝在喜马拉雅山的基达那特。商羯...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4 按:许多藏传佛教在家弟子在学了一些基本佛学知识,从五加行开始实修(包括学习《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后,不知道如何进一步闻思佛法,本文将为此提供重要
指导。不少显宗弟子错误地以为藏密就是男女双修加咒语神通,然后对之大肆诋毁,有
的附佛外道也是恶毒攻击藏传佛教,造下堕金刚地狱之恶因,真是可悲可叹!但愿他们
看了本文再看看《般若锋兮金刚焰》,能猛烈忏悔!
特别提示:本文全文摘自《般若锋兮金刚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释智诚、秋吉
彭措著作)
不少人把藏传密宗和藏传佛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前者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除了密法,藏地盛行的佛法还含有极为庞大、周全的显教体系。因此可以说,藏传
佛教是一个显密圆融的佛法宝库。下面就对藏传教法的基本常识做点概略介绍。
释尊在印度圣地初中后三转法轮,其中初转谓四谛法轮,二转谓般若无相法轮,三
转谓善抉择法轮,主要宣说光明如来藏。由于佛经深奥,难以悟入,为使后世学人能够
善解佛意,许多印度圣祖遂谨承如来密意,造论释经。藏人极为推崇的瞻洲“二圣六庄
严”(“二圣”指宏律大德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是: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圣天
论师,...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4956 | 35 发信人: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第八章 论中保基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30 17:10:33 2011, 美东)
第八章 论中保基督
一.基督中保的职分
8.1 上帝按祂自己所喜悦的,照祂永恒的旨意,选定祂的独生子主耶稣作上帝与人之
间惟一的中保(赛42:1;彼前1:19,20;约3:16;提前2:5);为先知(徒3:22;申18:
15)、祭司(来5:5,6)和君王(诗2:6;路1:33),教会的头和救主(弗5:23),万
有的承受者(来1:2),和世界的审判者(徒17:31);上帝在永世中便将一群人赐给祂
作后裔(约17:6;诗22:30;赛53:10),而且到了时候,就使他们由祂得赎、蒙召、称
义、成圣并得荣(提前2:6;赛40:4,5;林前1:30)。
关于这一部分,我们已经提到的两个事实:(1)上帝在永世中拣选了一群人作为祂的
子民,数目确定,就是那些蒙拣选者——基督的后裔(《威斯敏斯德信条》3.3-6);
(2)圣父代表三一上帝与圣子立恩典之约,圣父应许圣子,如果圣子成全圣约的条...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4956 | 36 第十一章 论称义
一.称义的性质
11.1 凡蒙上帝有效恩召的人,上帝也白白地使他们称义(罗8:30;3:24)。他称他们
为义,不是将义灌输给他们,而是赦免他们的罪,算他们为义,接纳他们为义人;不是
因为在他们里面所成的,也不是因为他们所行的,而是惟独因着基督的缘故;也不是将
信心本身,相信的行动,或任何其他福音所要求的顺服,归算为他们的义;而是将基督
对整个律法主动的顺服,以及他在受死时被动的顺服归算为他们的全部的,也是惟一的
义(罗4:5-8;林后5:19,21;罗3:22,24,25,27,28;多3:5,7;弗1:7;耶23:6
;林前1:30,31;罗5:17-19)。他们藉着信心领受并依靠他和他的义。这信心也不是
出于他们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徒10:44;加2:16;腓3:9;徒13:38,39;腓2:7,8
)。
11.2 如此领受并依靠基督和他的义的信心,乃是称义的惟一工具(约1:12;罗3:28;
5:1);然而这信心在称义的人里面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始终有其他与救恩相伴的
美德,不是死的信心,而是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雅2:17,22 ,26;加5:6)。
...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2 | 37 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 ——复旦大学演讲
『 2011年3月11日晚上 』
主持人致辞:
非常感谢大家今晚到这里参加这次殊胜的活动,今天的活动是复旦佛学论坛又一次盛会
,我们的主题叫做“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
对每个人来说,每天都在接触这个世界,但我们是不是真的了解这个物质世界呢?它是
如何形成的?我们所接触的世界是否真实?……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藏传佛教的大德
索达吉堪布,来为我们作这个开示。
对于藏传佛教,很多人都感觉很神秘,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通过今天的演讲
,相信大家会对藏传佛教有比较真实的深刻了解。
索达吉堪布,是四川甘孜炉霍人,生于1962年,曾就读于甘孜师范学院。1985年舍俗出
家,前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后成为学院的大
堪布。1987年随法王及一万余僧俗朝拜清凉圣地五台山,自此开始摄受汉地四众弟子。
堪布于显密教义通达无碍,二十多年来日不缺讲、夜不乏译,著作令人叹为观止,现已
付梓的法本就有一百多本,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堪布常教诲每一个弟子:“如果能
利益众生,哪怕只有一个人,想办法让他生起一颗善心,我们千百万劫做他的仆...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38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4956 | 39 时代论简评
任以撒
时代论起源于主后一八三○年的弟兄会运动,达尔培(John Darby,1800一82)为
该运动的一个著名领袖。到二十世纪初叶时,藉司可福注解圣经(Scofield Referenc
e Bible)而风行美国。时代论说的基本要点,是将人类历史划分成七个时代: 即无罪
时代(在伊甸园中); 良心时代(逐出伊甸园之后); 人治时代(挪亚时期,洪水以后
); 应许时代(亚伯拉罕时); 律法时代(摩西时期,在西乃山); 恩典时代(耶稣受
死复活以后); 及国度时代(耶稣第二次再来,建立千禧年)。
根据司可福,「一个时代乃是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中,人的试验是在他顺服神所
特显的某种旨意。」(李晨钟译本第6页)。即是说,神在不同的七个时代中,用七种不
同的方法或显明的旨意,来试验人的心,观察他是否愿意在他所生的时代中,顺服神在
该时代中所施行的试验。这些时代在历史过程中,一个连接一个。当神发现人在第一个
试验上失败后,他就给他另一个机会,用另一种方法来试验他,以此类推。
时代论者特别将所谓律法时代和恩典时代,划分得非常清楚。司可福对约翰...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4956 | 40 首先给大家看个故事,然后再探讨经文:
林慈信牧师的《基督教教义发展史》中提到这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134fd01013i7l.html
基督论的发展史(1):基督论的争辩
HISTORY OF THE DOCTRINE OF CHRIST (1):
The Christological Controversies
(Louis Berkh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pp. 101ff.)
基督论与三位一体之问题的关联
Connection of Christological and Trinitarian Problems
基督论的难题可以从一般神学(译注:神论)方面,与拯救论方面来加以
研究。早期教父对基督论拯救方面的关系,虽未曾加以轻忽,但他们在重要的讨论上却
没有重视。在三位一体争论的气氛中,他们从一般神学(译注:神论)方面来研究基督
,乃天经地义的事,而三位一体争论所导致的决定则是,基督为神的儿子,事与父同质
的,因此祂是神。从此而发生的问题,就是基督...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1 不许有阿赖耶识”的辨析
[摘要:
不可以用空取代缘起,依空解释一切。
“由X非以自性灭,故无Y亦能生” 的逻辑成立存在问题。
业到感果前不失坏,需要依赖其他条件这才是有为法,如果业本身就具备其不失坏的条
件(依据),业就有自性了。
如果从业灭无自性而说从彼亦能有果生,就像说“梦灭”本身让愚夫生贪而不说明主
要原因是他自己愚蠢一样;根本就是没有指明真正原因。
唯识宗论点中举出十个理由证明阿赖耶识非无,可以认为都是反对“不许有阿赖耶识”
的。
应成派中观师认为阿赖耶识不存在,因此宣称,佛明确说过阿赖耶识的经是不了义经。
这种解释只是维护自宗而已。
[关键字:缘起 性空 业灭 阿赖耶识 理证〕
[作者:Adhis!t!ha^na S/a^kya E-mail: b*****[email protected]〕
目次
一、前言
二、因为缘起,所以性空
三、业的维系
1、逻辑不成
2、业灭和业果的关系
3、喻不成
四、许阿赖耶识的理由
1、经论中的证据
2、不了义说分析
五、结论
=====
一、前言
如果记忆是人脑的功能...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5175 | 42 http://www.chinabaike.com/
《阿毗达摩俱舍论》(略称《俱舍论》),是世亲早年还未信仰大乘佛教时的著作。世亲
为公元第五世纪顷北印度犍陀罗人,在佛教有部出家。那时北印度一带的有部学徒以迦
湿弥罗地方的毗婆沙师为正宗。他们独尊《大毗婆沙论》,世亲起初也从而学习,后又
采取当时比较进步的经部学说,作了一部含有批评毗婆沙师意味的通论有部学说之书,
这就是《阿毗达摩俱舍论》。他先作本颂六百颂,随后又作长行注解八千颂。因为在这
部论书里包括了有部的重要阿毗达摩论如《发智》、《身论》和《法蕴》等六足论以及
《大毗婆沙论》的要义,同时也即以这些论书为所依,所以此论题名为阿毗达摩的《俱
舍》,"俱舍"具有箧藏和刀鞘之义。
据玄奘门下普光、法宝等的传说,世亲起初为了要使批判《毗婆沙论》彻底之故,
曾经化装去迦湿弥罗跟着悟入论师学习了四年,后来被悟入识破了,才回转犍陀罗来。
他随即为众人讲《毗婆沙论》,每日讲完一段,即概括其义作一个颂。这样他讲完了全
论,作成六百颂,即是《俱舍论本颂》。《本颂》最初传到迦湿弥罗之时,当地学徒还
以为帮助已宗宣扬《毗婆沙论》的主张,等到续请世亲写出了...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43 顶礼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纵览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并不信仰宗教,而信仰宗教的教徒则可按常规分为佛教徒、基
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这三大部分。作为佛教徒,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法,若
按所信奉教义及流传地区的不同可基本分成藏传、南传、北传三大系统,无论哪一种体
系,也无论哪一种传承,作为佛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全都是佛陀亲传的妙法甘露,
也全都有确切的历史考证。所有教派自古以来都有代代相袭的大成就者,一切法门亦无
不是秉承世尊教义的通往最终解脱的清净通途。若能一以贯之、融通并包,则万千法门
自可汇成佛法的整体义海,任何修行人也都能从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甘霖法意。
不过让人倍感诧异的却是,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信奉外道的人士对佛法反而不怎么攻击
,恰恰是佛门内部的一些自立山头之人动辄就以佛教的权威面孔自居,时不时就要从自
宗的立场、观点、利益出发,对别的教派、别的宗门大加贬斥。要么评论别宗为魔说,
要么认定他派是邪道,似乎只有自宗才是唯一正确地抉择了佛陀密意的究竟宗乘。比如
有些净土宗人斥责禅宗、华严宗为痴人妄说;更有相当多的汉地佛教徒因理解不了密宗
的见解与行为从而对藏传佛教频频发难……在这一...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4 https://www.jianshu.com/p/2d4dc9229d07
宋剑平
2017.12.03 11:23
(相信博学的费老会原谅晚生的异论,对费老理论的念念不忘应该是对老先生最好的缅
怀吧,同时也希望同仁指正我的观点,共步老先生们走过的求识之路。)
费先生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已成为我们研究的定式,但如果以概念来检验概念,
我觉得费先生忽视了“民族”和“中华民族”本身具有的政治属性和形成的历史,这两
个词汇真正涵义和国人习惯的望文生义式的理解大不相同,“以为民是人们,族是种族
,民族就是一国之内的许多不同样的人民,于是血统和语言自成一格单位的他们称之为
一个民族,甚至宗教和文化自成一个单位的他们也称之为一个民族,而同国之中就有了
许多的民族出现。”(1)“多元一体格局”实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描述,如果用来描述
“中华民族”这一政治词汇,会造成理论和政策的混乱,严重的会埋下分裂的种子。
一、对“民族”概念的理解错误
早年,针对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中提出“留神使用这‘民族’二字”的观点,
费先生发表了《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指出少数民族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受到尊重,
不同的...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45 45.犀牛头师具义金刚
虽说是词句传承,实际上也是续部传承。大多数续部传承是那洛巴和梅志巴传下来的,
有些是从龙树菩萨——胜天——罗睺罗——月称论师——光源论师——智称——仙得巴。
数量不菲的续部传承是由文殊友传给婆罗门智慧金刚和菩提金刚。
还有一种传承:吉祥智慧洲—寂友论师—吉祥部—芝乐巴—那巴洲(黑生)—曼巴侠(
医师足)。这后四位传给文殊智——具义金刚——思得布拉——阿底峡尊者——尊瓦巴
——大金刚座者。
另一个传承是:芝乐巴—拓嘎那—仙得巴—加纳西尔摩卡—阿底峡尊者—大金刚座者—
中金刚座者。
还有一种传承:游舞金刚,他从邬金迎请了许多续部——勒勒班扎——文殊吉祥智慧。
这位阿阇黎以带牛角的威猛坐式修持大威德瑜伽,流传有一位大日国王曾被他掀翻在地。
文殊吉祥智慧传给具义金刚——又称秀拔瓦或婆罗门华筝,获大手印果位。有一次,南
方贝塔那有一位外道国王要将一位讲经说法的三藏比丘斩首示众,阿阇黎闻讯前往,请
求外道国王手下留情。外道国王说:“既然你替他求情,我可以放他,但有一个条件,
你要用自己的头来交换。”
阿阇黎当即砍下自己的头,把它送给国王。随后,他又在自己的头部安了一个犀牛的...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46 “当然,对佛教不太了解的人,也许会以不解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认为佛陀不一定有
如是伟大,他的教法不一定有如是深广。但不管你怎么想,我都希望你先潜心研究佛教
之理,在此过程中,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甚至会被佛法的甚深所折服。以前我看过一
本书叫《幸福的蓝本》,里面就讲了一位雷斯·戴维斯博士,他是英国著名神父的儿子
。最初他钻研佛教的初衷,是想证明相较于佛教,基督教所具有的“优越性”。后来他
这个任务虽失败了,但却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大的胜利——他成为了一名佛教徒。通过长
期的深入研究,佛教真理让他口服心服,于是他发心将巴利文佛典翻译成英文,令数以
千计的西方人第一次接触到了珍贵的佛法,对利益众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样的人,如今相信也不在少数——为了破斥或推翻佛教,利用漫长的时间作研究
,最后却臣服在佛教真理的脚下。所以,大家第一个应当明白的是什么?就是佛教的甚
深广大之处。这一点并不是我们佛教徒自赞毁他,而是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通过
观察所得出的真实结论。”
--摘自索达吉堪布: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复旦大学演讲
全文如下:
索达吉堪布: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
开 篇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47 45.犀牛头师具义金刚
虽说是词句传承,实际上也是续部传承。大多数续部传承是那洛巴和梅志巴传下来的,
有些是从龙树菩萨——胜天——罗睺罗——月称论师——光源论师——智称——仙得巴。
数量不菲的续部传承是由文殊友传给婆罗门智慧金刚和菩提金刚。
还有一种传承:吉祥智慧洲—寂友论师—吉祥部—芝乐巴—那巴洲(黑生)—曼巴侠(
医师足)。这后四位传给文殊智——具义金刚——思得布拉——阿底峡尊者——尊瓦巴
——大金刚座者。
另一个传承是:芝乐巴—拓嘎那—仙得巴—加纳西尔摩卡—阿底峡尊者—大金刚座者—
中金刚座者。
还有一种传承:游舞金刚,他从邬金迎请了许多续部——勒勒班扎——文殊吉祥智慧。
这位阿阇黎以带牛角的威猛坐式修持大威德瑜伽,流传有一位大日国王曾被他掀翻在地。
文殊吉祥智慧传给具义金刚——又称秀拔瓦或婆罗门华筝,获大手印果位。有一次,南
方贝塔那有一位外道国王要将一位讲经说法的三藏比丘斩首示众,阿阇黎闻讯前往,请
求外道国王手下留情。外道国王说:“既然你替他求情,我可以放他,但有一个条件,
你要用自己的头来交换。”
阿阇黎当即砍下自己的头,把它送给国王。随后,他又在自己的头部安了一个犀牛的...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8 中观金鑑(自序)
孫正德老師著
佛法中观之立论乃至中道之履践,皆是真实可证、务实可行而有其不可攻破、不可
毁坏、常不变异之真实理為根基。此真实理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皆常常时、恆恆时,
法性安住、法住法界,而有其法尔如是、永不颠倒之理成就性与如成就性。真实法性如
是安住於法界,在在处处所呈现者皆是其无二之实性,有二者则非实性,有二者则落於
两边之一边,或具足两边而不涉中道;若不能处中而含摄两边,并且不落於一边者,即
非实性。意即具有实性之法性,方能处中而含摄两边,不餘一法而不堕一法,才是中观
立论之依据,才是中道履践之行跡,才是佛於经中所说之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
道跡。
所谓二法者,例如:常、无常,生死、涅槃,有、无;或如空、有,我、无我等等
,皆是二法,凡是因缘所生法皆是落於二法中者,不涉中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皆是因缘所生法,皆不是能够含摄二法而不落於一边者。例如色受
想行识五蕴,是无常之法、是生死之法、是世俗之有、无真实我之法。因為,五蕴是因
缘所生念念生灭变异故為无常法,五蕴乃本无今有而有生相与死灭相故為生死法,五蕴
乃三界中之有法故...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9 第一章 定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5:07 点击:189
第一章定
定的基础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清净道论.第一章.第1段》.
现在我们要开始走上一条正道――培育内心宁静安详之道,亦即一般所说的「定」。在
佛法的修学上,这是我们称为「心清净」的道路。这条道路唯有「住戒」或「立足于戒
」的人才能履行。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立足于戒的人才能无愧于心。唯有以一颗坦荡无
愧的心,你才能顺利地培育定力。因此,如果我们真心要培育定力的话,就应当稳固地
建立起自己的戒行。什么是「戒」呢?扼要地说:不作诸恶,实践善行,清净自心,是
诸佛教。《法句经.第183偈》在这首偈中有三项要点,其中前两点是戒的范畴:一、
不作诸恶――身业方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业方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
口、不绮语;意业方面:不贪婪、不瞋恨、不邪见。二、实践善行 ――身业方面:救
护众生、布施、贞洁;业方面:诚实语、和合语、柔顺语、利益语;意业方面:出离、
慈爱、正见。三、清净自心――当一个人具备了不作诸恶与实践善行的基础之后,他应
该进一...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4956 | 50 发信人: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第十章 论有效恩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30 17:11:29 2011, 美东)
第十章 论有效恩召
一.有效恩召的性质
10.1 上帝惟独对那些预定得永生的人,才按祂自己的美意,在祂所指定和悦纳的时候
,藉着祂的道和灵(帖后2:13,14;林后3:3,6),有效地呼召他们(罗8:30;11:7;
弗1:10,11),使他们脱离与生俱来的罪和死亡,藉着耶稣基督而蒙恩得救(罗8:2;
弗2:1-5;提后1:9,10)。在属灵与得救的事上,上帝光照他们的心思意念,使他们
得以明白关乎上帝的事(徒26:18;林前2:10,12;弗1:17,18);除掉他们的石心,
赐给他们一颗肉心(结36:26);使他们的意志更新而变化,用祂的大能使他们定意向
善(结11:19;腓2:13;申30:6;结36:27),并有效地吸引他们归向耶稣基督(弗1:19
;约6:44-45)。因着祂的恩典,他们的归向是甘心乐意的,因此,他们来到基督那里
,是完全自愿的(歌1:4;诗110 :3...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