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 发帖数: 70028 | 1 柴静前同事邱启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柴静自去年7月《看见》停播就有辞职意向,目前已经离开央视。至于离职后柴静的工作去向,邱启明称“她目前肯定没签任何机构”。
柴静去哪了?她的好友、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告诉澎湃新闻,她“在家做饭带孩子吧”。
今天你在澎湃新闻“问”了吗?以下是今天被网友点赞最多的新闻问答,你有权知道更多——
柴静出走,央视怎么留不住人
【源新闻】
原同事邱启明证实:柴静已从央视离职
sumoer:
怎么看央视主持人和央视之间的关系?出走与留守之间的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来了的人:
还在央视的白岩松说“一条狗拉到中央台连播30天自然成一条名狗,我不过就是那条名狗而已。”
正在离职的柴静说“记者只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
已经离职的崔永元说“一个国家不缺惹祸的人,缺的是敢于担当的汉子,担当了,就是条汉子。”
这上面三种声音其实就很好的代表了,央视和央视主持人之间的关系。白岩松的话有点自嘲和无奈,央视毕竟是国家电视台,和别的电视比,平台不是一般的大。这就决定了它为主持人这个职业提供的一种先天性的优势。但是劣势是...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 朱镕基与妻子劳安
“实际捐款四千多万元”
2014年10月,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因为一条新闻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怀念。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4胡润慈善榜》,在100名上榜的中国慈善家中,只有3人不是企业家,其中朱镕基“自2013年以来,共捐赠善款2398万元”,在榜单上排名第六十位。胡润研究院称,这些钱是朱镕基退休后出书所得的版税,悉数捐给了实事助学基金会。
11月初,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就此事向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求证。黄书元说:“朱总理实际捐款数额不止2398万元,而是四千多万元,在胡润慈善榜上的准确排名应在前40名。”黄书元还向记者进一步说明,朱镕基在人民出版社出了3套6本书,即一本《朱镕基答记者问》,四卷本《朱镕基讲话实录》和一本《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版税标准是销售码洋的10%,至今共计四千多万元。这些钱,朱总理在出书之前已做出安排,他本人不经手,由出版社转交给他创办的实事助学基金会。
实事助学基金会于2013年1月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由一支专业团队负责管理。2013年9月4日,实事助学基金会项目启动暨首批项目签字仪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举行,捐助资金100万元,用于...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 从非洲回国整一年。一个话题在街头巷尾热议----“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由再次勾起笔者在非洲时的一些感受。当两年前刚踏上非洲大陆时,一个类似的话题也正在热议中:“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此情此景,不由让人话说从头。
China你好!
平生第一次来到这块神奇而陌生的土地,一切都那么新鲜,尤其有感于当地人的热情友好。虽是相逢陌生,但每每老远就笑眯眯的招呼。只是开头往往会先问我是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当得知我来自中国后,便总是不约而同的竖起大拇指说:“你好!My friend。”
虽然在他们可能只是礼貌,但对我来说还是非常受用的。既因为他们竖立的大拇指而感到自豪,也为他们的友好而感动。
或许他们是由衷的赞佩我国的日益强大,或许是出于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很多年来我就知道,亚非拉是一家,都是第三世界的患难兄弟,当年就是这些穷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我也知道,自毛泽东时代开始,我们就无私的支持他们民族独立、援助他们建设家园(比如著名的坦赞铁路)。深厚的历史沉淀,让初来乍到的我感受到一种兄弟般的热情。
但不久我开始疑惑,为什么他们总会先问我是哪国人,难道他们也对日本人...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12296 | 4 一直不断传出结业消息的亚洲电视,于2月5日正式宣布申请清盘。股东王征晚间发布声明,称“鉴于新投资者未能履行其义务,为避免混乱局面持续,敝人作为主要债权人,已于今日下午五时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亚视清盘申请”。
2日传结业
2月2日,网上疯传一张以电视画面为背景,写着:“由于本公司资金及人手不足关系,亚洲电视将于明天晚上7时正式结业,届时旗下所有频道停止广播”的图片。亚视发言人黄守东对此表示否认:“这些是谣言,公司运作正常,据悉这张图去年已有,被人恶搞”。亚视表示会保留追究权利。
营运总裁离职
亚视连续两个月未清付工资。2月3日,亚视300多名在职员工召开了员工大会,马熙在会后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安排在本周五(2月5日)以支票的形式发放工资。但是,直到2月5日的工作时间结束,亚视的员工也未收到所承诺的支票。亚视除了未向所有员工发放今年1月份的工资,也没有向部分员工发放拖欠的去年12月份工资。香港无线新闻报道,亚洲电视营运总裁马熙决定辞职。
在辞职前,马熙接受了传媒访问,对未能发薪一事向员工致歉。他表示,一直以来他本人和管理层都尽了最大努力,为发新薪金的事绸缪,但在这几天,尽了一辈子以来最大努力...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38 | 5 2016年7月1日告世界人民、中国大陆人民、香港人民、澳门人民、台湾人民书!
2016年7月1日告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香港政府澳门政府台湾政府书!
引 言
《联合国宪章》序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
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
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目的是避免类似的战争的发生以及避免类似的损失。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惨痛的记忆是南京大屠杀,对于第二次
世界大战日本人民最惨痛的记忆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也就是平民在战争中的伤亡
,能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在未来的战争中发生?能不能统一解决有关问题?
2016年二十国集团十一次峰会在中国举行,可以说是2015年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
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继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是联合国大会之外最重要的国际
会议,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承办的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在这样一个中美关系、中日关系、
中菲关系以及陆台关系有较大不确定性国际局势下,世界各国能不能达成有意...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6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前辈。他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石油科学家,曾经不顾欧美的强力阻拦毅然回到中国,在他专攻的领域内带领中国超越了西方整整30年。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却在正值壮年的时候被凌虐羞辱,,最终遭遇了灭门之灾。
这个人的名字,99%的中国人都没有听说过。
他就是我国石油化学领域的奠基人,萧光琰。
他出身于20世纪初的日本东京,父母是叱咤风云的日本华侨。家境极为优渥,养尊处优的程度超乎想象。
然而他并没有那样任性放纵,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很清楚:当时的祖国正深陷于贫困积弱。出路难寻的困境中,他发誓在国外多学一点知识回去报效祖国。
萧光琰小时候绝顶聪明,9岁就掌握中、日、英三种语言,12岁进入日本最顶尖中学,成绩依然名列第一。
初中毕业时,抗日战争爆发。跟随家人四处流亡的他,没有读过一天高中,最终仍然以最高分考入美国坡蒙那大学,后经全体导师推荐,进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年仅24岁便拿到博士学位。
从25岁开始,他进入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由于在石油领域接二连三做出贡献,他连续4年摘得了具有高度荣誉象征的美国石油金质奖章。
在年仅28岁的时候,就成为了美国首屈一指的石油化学专家。... 阅读全帖 |
|
l***l 发帖数: 6 | 7 我认为还是值得信赖的。
首先,中方完全没有必要隐瞒真实的伤亡数字。在自己国家草创,百废待举时,面对一个
在火力,装备,后勤上都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在两年的时间内能将其从自己的边境赶
回到三八线,这本身就是一个举世震惊的胜利,所以根本没有必要靠缩小己方伤亡数字,
夸大对方伤亡来显示自己牛X。事实上,中共在宣传朝鲜战争时,重点从来不是放在我们
的军队多么多么厉害,战无不胜等等;相反,更多的是宣传朝鲜战场的艰苦和志愿军官兵
勇敢顽强的大无畏精神;
其次,从另一方面来讲,美方更有夸大中方伤亡的嫌疑。一个军事经济世界第一的强国,
携二战胜利之余威,举联合国之旗帜,凭借绝对优势之装备,竟然没能战胜一积弱百年,
任人欺凌的穷国,最后不得已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之情况下与对手签订停火协定,这从
哪方面说都是一件令人颜面扫地之事。为了挽回颜面,只好贬斥对方用“人海战术”,夸
大对方伤亡数字,来掩盖自己的失败;
第三,中国士兵作战顽强,用于牺牲,人民对军队伤亡能力的承受力大,并不代表中国军
队指挥官不重视士兵生命。相反,从红军时代起,中共军队对士兵的生命和牺牲的士兵就
是相当尊重的。掩埋牺牲的战友是中共军 |
|
g*******a 发帖数: 261 | 8 呵呵,只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也想明确知道完整的答案。
就我的感觉来讲当时的日本:
1,绝对没有现在有钱,好像gdp只是7,8名。
2,科技绝对没有现在发达。
3,全民勒紧裤腰带优先发展军事。各大工业部门优先为军事服务。(二战后这些部门
解放出来发展民用工业,所以立刻能取得很大成功)
4,实力已远超积弱的中国,但是国际地位可能还没那么大,要不然希特勒直到中日开
战前还不能确定和谁联盟。当然这也和西方社会从来没有真正重视亚洲有关,就现在西
方对亚洲的认识也有很多偏颇之处。 |
|
N**********e 发帖数: 32 | 9 国军打不过共军,不承认共军强大,只是说共军太狡猾。
蒙古和南宋比起来,那不只是太狡猾,实在是太强大。
那个年代,蒙古基本上是“Invincible”。金被蒙古灭掉了,西夏被灭掉了,花剌子模
被蒙古灭掉了,波斯被蒙古灭掉了,巴格达被打破了,俄罗斯也臣服了... 南宋被蒙古
灭掉,实在没什么奇怪.
说南宋比蒙古富很值得讨论。蒙古几十年四处烧杀掠夺,金银财宝,子女玉帛,能工巧
匠,宗教领袖,饱学之士搜集的非常多。当时的临安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可和当时
的蒙古城市(窝阔台的哈剌和林,忽必烈的大都)还是没法比。
蒙古人当然没有南宋的人(“南人”?)多。但蒙古统治的人口(蒙古人,色目人,汉
人)不比南宋的人少。在用人方面,宋朝的科举很值得称道, 但和蒙古的不拘一格,
不拘一族的用人相比要差很多。早先, 蒙古人有将军象木花黎,速必台,哲别, 契丹
人有耶鲁楚材,汉人有长春子邱处机... 在忽必烈的时代,有儒生郝经(大雁传书的故
事),有奴隶出身的伯颜(北风三吹白雁来),有藏人八思巴,有科学
家郭守敬... 文天祥是“留取丹青照汗青”,可是他的儿子还是在元朝当过官 (所谓
“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10 宋朝其实是确定了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两大主题,把打仗的钱用来养兵和发展经济
了。
但是古人云:忘战必危,很好地体现在了宋朝身上。
态度上宋军长期忽视军备,士兵得不到正规而有效的训练,加之武器质量低劣,导致战
斗力低下。甚至在刘太后专政时期,干脆完全无视武备和边防。
宋朝的民兵,承平日久,州县不复阅习,多亡其数。即使是称为正军的禁军,也一样缺
乏训练,每指挥(四五百人)艺精者不过百人,其余皆疲弱不可用。
根据宋史专家们所言,宋军有如下弊端:
第一,训练糊弄,搞形式主义。射箭只看重开弩者利其大小,而不问是否射中目标。马
军中80%是弓箭手,步兵中70%是弩手,虽各带剑一口,却不在教练之列,因而宋军不利
于近战。
马枪止试左右盘弄,而不较刺中与否,也只是花架子。
提拔也是看一些与战斗无关的军事杂耍,比如腰射,脑射,练得如何,却无多大用途。
第二,武器低劣。宋军的武器,按照欧阳修的说法,长短小大,多不中度,铁刃不钢,
弓弩筋胶不固。官府的武器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不考虑实用,主管武器制造的
官员也不检查武器的质量,只有器械之虚名,而无器械之实用。
第三,军纪涣散,军无斗志。三川口,好水川 |
|
m******r 发帖数: 4351 | 11 宋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钱还是命哪个更重要的问题。
宋的问题是,对于肘腋之忧,腹心之患,有没有决心和魄力去解决?如果能力暂时达不
到,有没有卧薪尝胆的打算?从宋的情况来看,他是一直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主观不
努力,客观找原因。
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了机会也抓不住。比如,和金联合灭辽,面对辽国亡国之际的残兵
败将,竟然两次打幽州不下,最后还得金国来,还把自己的虚弱本质暴露给了金人。
再有,金进入中原,契丹当初也进入过中原,都占领了大梁。契丹的残暴程度根本赶不
上金,契丹主也算个明主,又有一大堆降兵降将,面对的是四分五裂群龙无首的五代时
候的中国,但最后还是被赶出中原。宋呢?连土木之变的明朝都不如。
契丹的骑兵也没那么厉害,不要说在五代的时候曾经被后唐庄宗打得找不到北,后来在后
晋的时候契丹8万铁骑四面合围后晋军于白团卫村,顺风纵火,断水断粮,主帅又是杜
重威、张彦泽这两个超级大号王八蛋,后晋士兵愤怒大呼,主动出击,大败契丹军,耶
律德光都差点被捉住。杜重威后来因为契丹许立他为皇帝,故意怠工,最终率领十万士
兵投降契丹。当时他"令军士阵于栅外,军士犹喜跃以为决战,重威告以粮尽出降,军
士解 |
|
b*****l 发帖数: 1594 | 12 安史之乱能比南宋更败家? 清水盟约能比宋朝纳贡称臣,钦徽二帝去当奴才,皇母去
当性奴更丧权辱国的?
您这种文人也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那一点点缺点。来给自己无可推脱的错误推卸责任。宋
朝的文人惯于这种手段。看来现在后继有人。
有本事您怎么不去学学人及唐朝开国之后,励精图治,开奖扩土,四夷臣服,匈奴远遁
呢?
您这文人领导的不败家,不卖国的伟大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宋朝,怎么就今天都
各府,明天割个州,后天半壁江山拱手送人,连皇帝老儿都去给人牵马,皇帝他妈都去
给人当女奴?
文人果真是圣人,伟大啊伟大。这些“功绩”都有脸来标榜。
不知道您对于小皇帝被人敢死狗似的赶到了琼崖跳海是不是更有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丰
功伟绩大论啊? |
|
b*****l 发帖数: 1594 | 13 汉朝时期在卫青夺回河套以前,汉朝只比宋朝多个燕云地区而且这一地区还经常处在匈
奴骑兵的杀略下,在这一情况下汉朝人怎么能在这一地区放心的大规模养马?卫青是在
128年左右才夺回河套地区,此时汉朝骑兵已形成大规模,那么马是怎么养的?事实上是国
家从汉惠帝开始就鼓励民间养马并有很多的优惠政策,一直持续到汉武帝即位达50年之久
唐朝李渊称帝时手里只有关中之地。人家怎么就能平中原,定北方?宋朝怎么就只能偏
安一隅,被蚕食殆尽?唐时匈奴的强大,和中国力量对比不是宋朝的金国可比的。被唐
驱逐的匈奴一部,西迁,驱逐中亚游牧民族,占其地而居。被驱逐的中亚人被迫西逃,
却灭了东罗马。这里的强悍的匈奴人,到了文人的嘴里,竟成了弱智小儿。人口不过百
万的金国,倒成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武力。很有文人的无耻。
《新唐书 吐蕃传》记载:“州人皆胡服臣虏,每岁时祀父祖,衣中国之服,号恸而藏
之。”
说的是河湟平原。被吐蕃占据。可不是说的被辽金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后唐至少保持了
燕云。并且和辽国作战胜多败少。
宋朝呢?开国就杯酒释兵权。把精兵强将都给解散了。然后一群文人把持军队。冗兵孬
帅,怎么可能有能力恢复失地。汉北击匈 |
|
m******r 发帖数: 4351 | 14 一个事实,两种解读而已。
我一向认为,对于党项入西北,唐朝是不能也,非不为也。对于衰落状态中的晚唐,做
到历史那样也算可以了。而对于幽州和西夏,北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对于处于上升
状态的王朝初期的北宋,这样是说不过去的。
举个有点类似的例子,民国的西藏一直处在准独立状态,但积弱的民国内忧外患无力整
肃之,只能保持这样的状态留给后人;可是如果接下来处于上升阶段的土共因为达赖的
反叛翻手把西藏丢了回去,你说谁责任大一点呢。 |
|
l*********y 发帖数: 1011 | 15 当然没有做什么,可是当时的情况下,你要求太祖做什么呢?拉开架势与日寇或者校长决战?
前面说了,“人民战争”必须是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其中包括了战术上的配套。当时土
共如此积弱,只能通过战术上的游击战,骚扰战。这是在骚扰敌人的同时壮大自己。--
抛开民族大义等等的正义性问题,从纯军事角度来看,那是土共的唯一选择,而且也
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另外说一点,太祖军事强于魏武,倒不是因为太祖最后能够基本完成心愿:实际上太祖与魏武都曾经面对了三分或者类似三分的艰难局面。但是魏武年迈,而且两个对手强而稳,所以没有机会;而太祖面对的所谓三分结束,实际上主要是国际大形势的改变,日寇溃退。
这如前面说是,三分局面实在是统一的最大障碍。三分必须要结束,统一的时机才可能到来。 |
|
a***n 发帖数: 3633 | 16 时代烙印吧。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知识分子很高的民族荣誉
感,但是儒家文化(或者时髦的说是理学)导致了中国的积弱和落后。
巨大的反差使那时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并且开始愤怒的反思。
捍卫传统文化的人当年在知识分子之间都没有威望,被轻蔑地称
为"旧文人",更别提他们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力了。即便今日扒古
人的坟也没有太大的社会阻力,反对的声音也是多以出于保护文
物的关切。鲜有是出于认为不应踏人祖坟的。 |
|
r******t 发帖数: 8967 | 17 孙德彰先生墓表 总理生平所严事有贤兄曰 德彰先生其艰贞坚卓之力远大深湛之思所以
振兴于其家而激发总理之志遂大有造于党国者皆国史家牒所宜特书初先生家居时 先德
道川公以其倜倘不羁欲遣之远游而砻错之 使有所成适 杨太君有弟商于檀香山者遂挚以
行是时荒岛初开笔路待启
先生一志专勤忘其劳苦春耕秋耨月迈岁征居积稍裕复乘时而有茂宜岛之经营农垦畜
牧分道并张汗雨锄云成于一手遂有岛王之称乡里诵说以为英杰未几以道川公命归娶乃于
故里复有移民事务所之设一时应者风驰景从更租轮舶以资还往于是群岛皆辟政府改容路
人异月孙氏事业寝光大矣时 总理尚幼随侍太君往觌宏图 先生则使肄业意奥兰尼学校在
校数年美传教师深加契异训导尤殷其言动遂往往以基督教为祈乡 先生则甚非之总理乃
归复赴香港入拔萃书院转皇仁书院肄业并受洗礼 先生即再召赴檀督过尤厉盖期望之意
深则责望之心切要皆天性所流露也故终以钜金勖成总理之学复入荒仁书院是时总理年二
十矣忧外患之日深念汉族之积弱重感于中法战争之役乃具倾复清廷之志而思以医术为托
足之始阴以结纳天下奇士先后入广州博济医院香港雅丽医院学成而识益广志益坚甲午后
赴檀因 先生之势遂创立兴中会于是革命大 |
|
d******0 发帖数: 3640 | 18 宋就是从赵二开始,皇帝一代比一代窝囊,几代之后就成了
积弱了。要说那些猪头皇帝是笨蛋也不对,他们就是不务正
业,没务当皇帝正业。 |
|
d******0 发帖数: 3640 | 19 实力对比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改革来改变的,这个改变过程
可能会持续好几代人,比如汉匈实力对比的改变,就经历
了好几代皇帝,到武帝也打了好几十年。没骑兵可以组建
骑兵,没好马可以养,种马不行可以买,买不到可以走私,
等等,这个过程汉武帝就经历过。象宋朝那些个皇帝,都
是不务正业的主,一代比一代衰,最后只能称“积弱”了。
主,
土, |
|
c*******v 发帖数: 2599 | 20 王安石变法是失败了。但并非没有重大成果,没有深远影响。
例如,变法之后,北宋货币使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加强。
这样就降低了工商业发展的成本。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只此一条即可知宋儒的独到之处。
可惜后来传统断绝了。明,清社会又倒退回去了。一帮加减乘除
都不懂得腐儒,给宋贴上个“极贫积弱”的帽子戴了几百年。 |
|
B*****e 发帖数: 1005 | 21 康做事真没谱,就算小孩子过家家,也要有些道具,康办的事连小孩子过家家算不上。
4/28,光绪召见康有为,相见甚欢,光绪封康为总理衙门章京。
陛见前,康有为曾见到荣禄,两人曾有短暂交谈。荣禄说变法
是要的,但一两百年的成法,一下子怎么变得过来(“固知法
当变也。但一二百年之成法,一旦能遽变乎?”)。康圣人顶
回去,杀掉几个一品大员就行了。(“杀几个一品大员,
法即变矣!”)
杨锐拿到的密诏原文是,
“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
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
心。虽经朕屡次降旨整饬,而并且随时有几谏之事,但圣意坚
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19日之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
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之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
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
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
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
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
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
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 |
|
c*******v 发帖数: 2599 | 22 你没败。你的意见也是一派有代表性的意见。这我知道。
实际上,传统史学向来都是提倡宋“极贫积弱”的。
但从我看来。现代研究更加靠谱。
例如人口,传统史学的估算能查好几倍。
煤铁产量什么的,压根不如传统史学的主体范围,这也是不对的。 |
|
a**i 发帖数: 1142 | 23 中国长期积弱之后知识人士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导致的活动
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举动,不纪念五四也好 |
|
y*****r 发帖数: 1295 | 24 搞了半天你就是说中国皇帝要装孙子。这个真比“二百五”皇帝高明吗?
中国积弱已经积重难返,不是一个装孙子就能解决的。这个大话题不扯。你难道真认为
装孙子能是洋人对中国友好? |
|
w*****d 发帖数: 2415 | 25 积弱难返不光是军事实力,还有政治体制(比如鸦片越禁越旺),领导人的能力(比如
清朝的皇帝和一帮高官小丑一样的表现),国家的组织能力等。
你说自己实力不行,非要把自己当作天朝上国装逼,那不是二百五吗? |
|
C*N 发帖数: 1792 | 26 铣电的存在与否是有问题的,这段历史档案我仔细看过的,918前后的电文在档案里封封都有据可查的,包括国联调停期间,锦州撤退前后顾维钧和老蒋要张无论如何也要抵挡一阵的电报,还有当时蒋下野后的国民政府给他的要其“死守锦州”的电报,只有这封铣电是没有见过原始档案的,看到过的最原始的来源是应得田的口述,但是这个应是西安事变前后才到张身边,918的时候他根本在张身边,这些事情只能是道听途说。
而且即便有,这封电报也只是说对“挑衅”不要轻举妄动,可没有说都开始占领了,还要不抵抗,说实在的,当时日军是突然袭击,因为日军在东北在一直存在,关系一直紧张,经常生事,一时反应不过来是说得过去的,但是918到锦州有三个多月的时候,这时候再不抵抗就只能找自己的原因了。而这三个多月,张虽然在舆论上受到谴责,但是其军事政治地位至少还没有受到挑战,但是蒋就不一样了,锦州之战前夕,蒋被广东派逼迫下野,这段时间的事情,怎么说也是张的主要责任。
当然不是说蒋一点责任也没有,在头几年挑唆张和苏联开战,战争打响后因为内战对东北不管不问,这个一方面让张于对外战争心有余悸,而蒋这方面也对这次是不是要鼓动,支持张开战反嘀咕,因为至少从... 阅读全帖 |
|
z********2 发帖数: 3556 | 27 屁话!
尽人事而听天命,你都没号召全国抵抗,还有脸说什么四分五裂、没能力号召的话。发
个全国通告都没能力???
在其位谋其政,你没发表全国抗战的号召,那大家当然认为光头在那时根本不想抗战。
假设他号召了,哪些人战,哪些人不战,民众自有眼睛!
最后被人提枪抵着脑袋逼着抗日,这“真心抗战”的决心也太大了吧!
封封都有据可查的,包括国联调停期间,锦州撤退前后顾维钧和老蒋要张无论如何也要
抵挡一阵的电报,还有当时蒋下野后的国民政府给他的要其“死守锦州”的电报,只有
这封铣电是没有见过原始档案的,看到过的最原始的来源是应得田的口述,但是这个应
是西安事变前后才到张身边,918的时候他根本在张身边,这些事情只能是道听途说。
还要不抵抗,说实在的,当时日军是突然袭击,因为日军在东北在一直存在,关系一直
紧张,经常生事,一时反应不过来是说得过去的,但是918到锦州有三个多月的时候,
这时候再不抵抗就只能找自己的原因了。而这三个多月,张虽然在舆论上受到谴责,但
是其军事政治地位至少还没有受到挑战,但是蒋就不一样了,锦州之战前夕,蒋被广东
派逼迫下野,这段时间的事情,怎么说也是张的主要责任。
东北不管不...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28 918这个事情上我也认为张的责任相对更大一些。一部分原因是他个人的因素,一部分
也是他本人所处的历史局限性,也许民族罪人还能勉强算上,但是"超过吴三桂的汉奸"
就过了。
张学良本人的性格因素,从Taliban的郭松龄一文可见端倪,就是经常逃避,一遇到困
难就想躲(这个也是这个BBS很多WSN的相同问题),郭松龄反奉的时候他想出走,河南打
了大败仗他抽大烟,还有其他的若干事例; 事情逼到头上了动一动,像杀杨常那次,
还得靠扔硬币,说起来简直是笑话,如果此事为真,当断则断,所谓卜以决疑,不疑何
卜;如果非真,那么是不是缺少担当。918这次,正好有一个现成的诉诸国联和不抵抗
这个借口,于是又逃避了。按说,张学良也是枪林弹雨过来的(当年山寨被包围,汤玉
麟背着张学良手使双枪突围),所以我怀疑可能是郭松龄太强势太能干,成了小张变相
的奶爸,使得小张缺乏关键性的历练。
还有一个是东北军的高层因素。东北军的底子是胡子,许多人早年曾帮着日本人打俄国
人,心理上对日本人有畏惧心理。据说有这样的说法——连郭鬼子都整不过真鬼子,我
们就更白给了。现况是日本人在身边天天演习,军纪森严,也是无形中对东北军士兵有...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29 铣电我倾向于有。没有查到电报不等于没有。不然的话得解释回忆的人是否撒谎,电文
从何捏造等等更多问题。我怀疑一定原因可能是蒋本人的小聪明。
铣电问题先放在一边。
但是蒋介石对日本人的挑衅,与张学良确有异曲同工之处。先有当年济南事变,北伐军
被杀伤五千多人,蒋介石差不多就是不抵抗政策,绕过济南,北伐成功,算是尝到了甜
头。后来又有一二八和何梅协定,蒋的对日妥协政策是贯彻始终,难道蒋在918会摇身
一变坚决抗日吗?(所以我倾向于铣电之存在)
我们还是考察一下蒋在918的态度吧。说起蒋介石的小聪明,在918事变中就有很好地体
现。
9月19日蒋到达南昌,得知沈阳发生日军武装进攻之事变。他给张学良的电文是这么写的
。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应力辟之
。近情盼时刻电告。中正叩。皓戌。”
后人为蒋辩护的时候一般都会拿出这个电文出来,说明蒋并没有下令让张不抵抗。
蒋的电文的trick在于,他对于如何应付日军进攻,东北是抵抗还是不抵抗,未置一词。
对比一下后来蒋给19路军的关于具体作战的电文和在内战中恨不得指挥到排级的电文,
这个电文基本上什么都没提,除了一个奇...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30 所以我也说改革开放三十年实际上和大跃进没啥区别呀,不是有个称号“洋跃进”吗?
万事走极端看来得慢慢改了。不过说实话,前三十年虽然老毛有错误,但是重工业底子
以后对民族都会有益的。技术还得是自主的才好。总的来说,我们民族白年前就积弱落
后,现在要发展就得在个人个体和民族利益里面取一个平衡。大跃进有功劳,但是其中
浮夸等错误导致的人祸是一种极端狂热化的表现,这是不可取的。可问题是从到现在把
老毛一巴掌打死的人来看,这种极端性格还是没得到改善。 |
|
r*****y 发帖数: 53800 | 31 汉唐时的汉族还是很尚武的,汉干掉了匈奴唐干掉了突厥,汉族的积弱萎靡是从宋开始
的,批评批评是很正常的。 |
|
C********g 发帖数: 9656 | 32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12-17/2728435.shtml
2010年12月17日09:26 来源:光明日报
在国际、国内一些重要场合,伍连德博士均着剑桥大学博士服。他向世人展示:中国人
很聪明,有智慧,一样能够站在知识和科学前沿。
鼠疫爆发
伍连德医生与哈尔滨的联系,在于十九世纪中国东北曾经爆发的那场震惊世界的瘟
疫。该瘟疫的第一例病例,出现在1910年10月12日,由俄国的西伯利亚传至中国境内的
满洲里。同年的10月26日,满洲里车站首先发现了鼠疫患者。于是,这段全长530英里
的东清铁路,成了满洲里至哈尔滨鼠疫传播的大通道。1910年10月27日,瘟疫传至哈尔
滨;10月30日到达长春;11月2日抵达沈阳。尤以哈尔滨为众。据当时的统计,吉、黑
两省(当时哈尔滨属吉林管辖)已经死亡近4万人,相当于两省总人口的1.7%,而且这
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让官方触目惊心,让生者不寒而栗。
当奉天(今沈阳)发现了该病的患者与死者之后,东三省总督锡良立即派遣两名北
洋医学堂毕业的学生姚医生和孙医生速往哈尔滨探查病源,采取措施,以图阻断瘟疫近
一步向...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33 多读一些关于北伐的书吧,一些大仗都是老蒋的战功。
老蒋抗日中一个关键战略避免了亡国:打上海日租界,迫使日本军主力从上海打,而不
是南下,老蒋就一步步退到了重庆。纵观中国历史,积弱一方只有这次没有被赶到海上
的。
国内宣传丑化老蒋太厉害。
都兵 |
|
z******9 发帖数: 1644 | 34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当然懂,你说得不错,自强不等于靠着别人,做人是这样,国家也是
这样。这样人才
不萎缩,国家才不积弱。不过,不靠着别人并不等于不要别人的帮助或者利用别人的帮
助。怨别人没有
把鬼子先给你抑制住那要求就太变态了。 |
|
f****i 发帖数: 9419 | 35 抛开大局去思考单个假设会偏差很大的,从政治上,只要共产主义联盟还在,两者全面
战争的可能性就不大。最后得益的只能是美国,而当时苏联最大对手肯定不能放到中国
身上。即便如此,当时大三线不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吗?中国重工业为什么50年代从东北
开始,之后就不断抽调东北的技术人员对全国进行支援?就是为了不形成可以瘫痪全国
的军事目标。总的来说还是把敌人引进来,陷进去的办法。中国积弱太久,全面战争的话只能靠战略纵深了。局部战争,中国可以不刁苏联。 |
|
m******n 发帖数: 6673 | 36 话说日本积弱千年,在中国后面邯郸学步,亦步亦趋,也没有学成强国,后来还是
靠维新脱骨。虽然和真正的强国还是有差距,但欺负中国是足够了,这点从甲午战争就
可以看得出来。那场战争后,日本占领朝鲜的事实被承认,中国还割让了台湾及列岛,
本土还有辽东半岛,光赔款就是白银两亿两,别的就不说了,还很多。当年上历史课,
最不爱的就是近代史,太伤自尊了。
日本人一直就觉得日本岛不是福地,老想另觅高枝。以前国力弱,没有条件,现在好了
,可以垂涎一下中国了。
甲午后得到的台湾,辽东半岛是不能满足其上岸的要求的,更为广大的东北全境就
摆在面前。东北资源丰富,人烟稀少,地方也够大,当时日本的人口也就7千万左右,
就是全部上岸到东北也容纳得下。而且当时东北的人口不到3千万,多是从山东,河南
逃难去的,他们心里的家还在关内,东北不过是避难所。如果日本真想移民,这些人也
很容易赶走。
所以日本就冒险发动了918,想和中国一战,再通过战后协定名正言顺地占领东北
。当时中日军事实力差别明显,但中国有高瞻远瞩的领导,蒋校长和张少帅。不抵抗,
让你名不正言不顺地占领东北,但在法律上,或名义上还是属于...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发信人: icyhearted (冰凌绝鲨), 信区: Movie
标 题: 观《建党伟业》有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9 04:06:09 2011, 美东)
此片风评不佳,初以为是歌功颂德的谄媚之作,观后却不尽然。
个人觉得此片是拍给受过一定教育,起码通识中国近代史的观众的。情节就不细谈了,
明星也不细数了,这些都只是表象,这里只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感触与思考。
影片从辛亥革命、清帝退位开始,中国人都在问,中国的未来在哪里?中国要走怎样的
道路才能强国富民?其实这样的思考从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开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被历史书称为“温和的改良派”,思考的同时,也开始了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过程
,从最早的“施夷之技以制夷”,到清政府派遣首批留学生,包括之后周邓之流赴法勤
工俭学,直至今日一飞机一飞机留学海外的学子,学“技”孜孜不倦。理科生学习科学
技术,文科生观察西方社会,学习政治政体。这样“学西”的大环境下,中国成了一片
世界上最大的实验田。学英学法学日学俄,学到今时今日,我们还是在问中国的未来在
哪里?中国要走...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38 日本明治维新实际上走得是沙俄的路子,应该说是不是强大还是要看魄力尤其是当时已
经积弱的国家。美国则是彻头彻尾的上帝保佑美国。 |
|
z******9 发帖数: 1644 | 39 不过在西瓜和尔等眼中,日本一屎大岛国,能够张牙舞爪地掠夺天朝和发展成一强国,
主要是西方列强帮助的结果,而天朝长期积弱,决定因素是近代西方列强欺凌中国这一
点上,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认为自己是一大个子,有魅力但无气力,所以只有被欺负的
分。 |
|
s*****e 发帖数: 21415 | 40 前面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武官不能互信的问题。其实这一切的
根源就在于中国没有稳定的世袭贵族制度。太早的发现了“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道理。
中国政治动乱从刘邦建国开始就埋下了种子。为什么呢?西方
是君权神授,然后贵族效忠于国王,换取土地。贵族和国王是
一个稳定的阶层,政治军事的结合体。中国如果说什么平民摇
身一变都能当皇帝的话,当然处处要防着武官军事政变。所以
历朝历代政治动乱,长期积弱,也是这个原因。
相对的,中国历史上贵族出身的王朝都搞的比较好。唐朝/清朝。
至于为什么贵族分封制搞不下去,这个一要问秦始皇,第二恐
怕和中国的地理气候很有关系。 |
|
w*********n 发帖数: 126 | 41 宋朝:世界"近代化"的序幕
作者:孙隆基 ■ 编辑/题图:回廊主人
写这样一个大题目,在一篇文章里只能作一个"长时期"的综观,看能否整理出一些头绪
解释中国今日的处境。千年之交是结这种长阶段总帐的恰当时机,公元两千年之初中国
是世界领先,至千年之末中国已沦为"落后国家";这个千年又可分为两半,前五百年中
国领先,后五百年中国逐渐落于西方之后。"五百年风水"是转了,但未来这五百年会否
轮流转,我们拭目以视。
只将中国与近代西方比较,仍然有西方中心论的余味。因此,本文亦注目中国本身的发
展规律并和西亚南亚的发展相呼应,还涉及内亚洲与中国有关的千年动态。至于本文的
比重,是偏重较不为人熟悉的前五百年,近五百年较略。
宋朝:世界"近代化"的序幕
公元一千年,正值宋朝第三位皇帝真宗咸平三年。宋代中国是世界近代化前奏的说法,
不限于内藤湖南一流的日本学者。当代美国的比较历史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
也说:"本书的假设是:中国在一千年前后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颠覆了世界史的一个关
键性的平衡。我相信中国的例子启动了人类的一个千年探索,去发现在协调大规模行为
这一点上,从价格和私人或小团体(合伙...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42 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记住的日子 - 1942年10月10日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双十节已经很陌生了,更不会知道六十六年前的那一个双十节
在中国发生了什么,对中国人有何等的意义。然而正是在那一天,鸦片战争以来爱国志
士们为积弱的中国所作的百年抗争终于有了结果。 那一天,中华民国政府庄严宣告自
清朝末年100多年来强加于中国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了!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尚在满清时期就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喊。满清政府,北
洋政府,国民政府都曾作过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来修改或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这一段历
史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我将另外发表文章来阐述)。只是到了1931年日本在东北发
动了九一八事变,形势骤变,迫使中国外交的重心随之转变。如何对付日本的侵略成为
当务之急,修约之事便降到了次要的位置。
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对中国的一种道义支持和精神声援,美英等国政府多次表示
,将在适当条件下与中国政府讨论废除在华特权问题。欧战爆发后,美英与日本关系恶
化,国民政府借美英希望中国继续抵抗日军的有利时机,频频向美英当局提出重订新约
的问题。1940年10月10日,驻英大使郭泰祺在国庆演说中指出“提到中国在...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2526 | 43 伟大的民族主义者, 为汉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有头脑,有手段, 为积
贫积弱的中国的复苏做出了实打实的贡献. 可惜寿命太短, 而且列强及其代言人过于强
大和阴险, 使得功亏一篑. 我觉得那首歌最适合他:
数英雄 论成败
古今谁能说明白
千秋功罪任凭说
海云天风独往来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有道是 人间万苦人最苦
终不悔 九死落尘埃 |
|
m**d 发帖数: 21441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mind (mind), 信区: Joke
标 题: 颜昌海: 中国人为什么要怀念蒋介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0 10:41:20 2011, 美东)
蒋介石对大陆和台湾都有重大贡献,功勋难以湮没,值得所有的中国人怀念、追思
,尽管他还有很多错误和不足。蒋介石是抗日英雄,是国家的功臣。蒋介石对 1949年
后台湾的建设和守卫也是功不可没,台湾民进党搞“去蒋化”遭到冷遇就是证明。 www
.6park.com
蒋介石,是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 www.6park.com
但几十年来,大陆官方谴责他是“卖国贼”“人民公敌”,说他抗日中推行不抵抗
,使得一些歪曲的观念在大陆多数人的头脑中已经生根。重新审视历史,人民发现,是
他领导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最坚定和最顽强的抗日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
,蒋介石曾在一份批文中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说与日本和谈的问题,以叛
国罪论处,杀无赦。”其中可见其对抗战的决心与态度。 www.6park.com
蒋介石的日记被其后人全部存放在美国斯坦福大...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21441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mind (mind), 信区: Joke
标 题: 颜昌海: 中国人为什么要怀念蒋介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0 10:41:20 2011, 美东)
蒋介石对大陆和台湾都有重大贡献,功勋难以湮没,值得所有的中国人怀念、追思
,尽管他还有很多错误和不足。蒋介石是抗日英雄,是国家的功臣。蒋介石对 1949年
后台湾的建设和守卫也是功不可没,台湾民进党搞“去蒋化”遭到冷遇就是证明。 www
.6park.com
蒋介石,是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 www.6park.com
但几十年来,大陆官方谴责他是“卖国贼”“人民公敌”,说他抗日中推行不抵抗
,使得一些歪曲的观念在大陆多数人的头脑中已经生根。重新审视历史,人民发现,是
他领导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最坚定和最顽强的抗日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
,蒋介石曾在一份批文中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说与日本和谈的问题,以叛
国罪论处,杀无赦。”其中可见其对抗战的决心与态度。 www.6park.com
蒋介石的日记被其后人全部存放在美国斯坦福大...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38bd070100wbfz.html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周启博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已经过去70余年,当年的知识青年多已凋零。但是一二九以
后北平大学生中争论的是非并没搞清,值得再次审视。
中共执政以来,中国大陆历史课本一面倒地声称由于国民政府媚日卖国,爱国学
生才上街游行抗议,一二九事件因此酿成。游行之后有些学生认为学生已尽了言
责,应该重回书斋求学,而且抗日应由国民政府领导。因此,这“另一类”一二
九知识青年被中共及其控制的学生组织目为“右倾”“逃兵”和“叛徒”而大加
挞伐。中共执政后他们更横遭迫害,并祸及子女,这些苦难都肇因于一二九之后
他们与中共的不同意见。
1930年代年的中国积弱,军事上完全不是日本的对手,如与日本全面开战则必败
无疑。有鉴于此,国民政府忍辱负重,对日交涉多作让步,以换取时间提升军
力,同时也期待美国放弃中立出面干预日本对华扩张。而日本则步步紧逼,一再
挑衅,力争尽快开战。中国有识之士都体谅国民政府的苦衷,傅斯年先生就说过
主张速战的人是“逼政府自杀”。中共高层的毛泽东等即属...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47 “1930年代年的中国积弱,军事上完全不是日本的对手,如与日本全面开战则必败
无疑。有鉴于此,国民政府忍辱负重,对日交涉多作让步,以换取时间提升军
力,同时也期待美国放弃中立出面干预日本对华扩张。而日本则步步紧逼,一再
挑衅,力争尽快开战。中国有识之士都体谅国民政府的苦衷,傅斯年先生就说过
主张速战的人是“逼政府自杀”。中共高层的毛泽东等即属此类,处心积虑迫国
民政府速战而耗尽军力,以便自己取而代之攫取中国。”
HOHO |
|
y***k 发帖数: 1078 | 48 这是史版吗?有点常识好不好。
宋初无数猛将,宋太祖要还在,燕云十六州不见得收不回来。北宋时期,以步兵抗骑兵
,也是非常牛的。南宋其他将领,比如中兴诸将中的韩世忠,刘琦,中期的虞允文,后
期的孟拱,对金作战胜多负少。尤其孟拱,直接灭亡了金朝,抱徽钦二帝之仇。而且以
一人抵挡蒙古人,是一个赫赫战神。其战略战术方面并不弱于岳飞,其功业还强于岳飞。
有宋一代,军事之弱不在于没有名将,或士兵太弱。完全是宋朝对武将的政策造成的。宋太祖总结前朝经验,杯酒释兵权。然
后以文驭武,而且采取更戍法防止将领专权,造成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武人地位低下。这应该是大宋积弱的主要原因。要
不,以宋的充裕的财力和灿烂的文化,以及先进的军事技术,怎么可能总是输给辽金。 |
|
y*d 发帖数: 2226 | 49
飞。
。宋太祖总结前朝经验,杯酒释兵权。然
低下。这应该是大宋积弱的主要原因。要
我说的就是宋初无数猛将,结果宋太宗打北朝还碰了一鼻子灰,儿子澶渊之盟就开始给
辽进贡
中兴诸将不错,宋朝从头到尾也就只有这个时期打仗还像样子
总算保住了半壁江山
到孟珙的时候,金国早已经不行了
灭金蒙古人起的作用很大
说孟珙灭金,就好像蒙哥马利抢在巴顿前面搞入城式,戴高乐非要自己解放巴黎,其实
硬仗全是MD打的
孟珙抗蒙的时候,看看蒙古在干什么
1236年打败钦察突厥部落,1240年12月6日占领基辅,1238年2月占领莫斯科。此后一直
打到维也纳。
孟珙的事迹:
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伐宋,中路襄阳府、随州(今属湖北)等地失守,孟珙奉命
救援,连破蒙古军二十四寨。蒙古中路军被擊敗。
嘉熙元年(1237年),蒙古军又攻至汉阳境内,孟珙在沌口反击成功。蒙古军转攻黄州
,孟珙又堅守黄州。一個多月後,蒙古军被迫退兵。
嘉熙二年(1238年)初,孟珙出兵收复郢州(湖北荆门东北)、荆门。
嘉熙三年(1239年)春,孟珙出兵收复信阳、襄阳、樊城,以功升兼枢密都承旨、鄂州
知州。十二月,又收复夔州(今重庆奉节)...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50 呵呵,对西夏的三大败仗,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哪次不是将领擅专,不听文人长官
指挥造出来的。对辽的君子馆之败,不也是因为李继隆自持开国功臣之后,保存实力,
抗命不遵。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是王安石改革之前的事情了。之后连西军世家都隐隐有军阀之势了
,更别说河东的折杨这种半独立的世家了。
对宋的军事失败简单的用强干弱枝,以文御武来概括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飞。
。宋太祖总结前朝经验,杯酒释兵权。然
低下。这应该是大宋积弱的主要原因。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