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北传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u
发帖数: 8107
1
☆─────────────────────────────────────☆
Yisu (yisnotme) 于 (Mon May 31 11:00:54 2010, 美东) 提到: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 阅读全帖
j*******y
发帖数: 303
2
八大宗派共一个佛心:南传、北传、藏传,共一个佛祖,你离开佛心,你是佛弟子吗?
那你承认你是佛弟子,你可以离开佛的心修行吗?不行!统统是共一个佛心,那你在争
什么?我常常看到法师与法师之间的误解,或者道场与道场之间的一些误会,或者怎么
样,其实这个都是人为的因素,不是佛陀所讲的真理,是人为的因素,人为的因素,使
我们对伟大佛陀的真理,产生了扭曲的观念。因此,法师的行为举止、在家居士的行为
举止,代表佛陀。所以,佛弟子是洁身自爱,身口意摄受,进入佛的清净的领域,这是
佛弟子所肩负着感化的一个表相的动作,很是重要!非常的重要。

八大宗派共一个佛心,南传、北传、藏传,共一个佛祖,学佛不可以把自己变成极
端份子,学会攻击人,佛陀什么时候叫你这样做?学会了毁谤别人,不惜造成对立,学
佛把自己变成恐怖分子,专门伤害众生,说:我是行菩萨道!佛法讲:这个叫做愚痴。
学佛是学佛陀的中道思想,要学佛陀的忍辱;要学佛陀的包容;要学佛陀的平等;要学
佛陀的尊重;要学佛陀的解脱;要学佛陀的自在;要学佛陀的安详;要学佛陀的超越;
要学佛陀的无相,究竟平等,量同沙界,等如虚空。

法...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3
为什么会有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玛欣德尊者答:南传和北传跟印度佛教向外传播的时间以及地域有关。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中印度恒河流域。佛灭二百多年(公元前3世纪),佛教由印
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等地,形成了南传佛教。
大约在佛灭500-1500年(公元前1世纪-公元10世纪)期间,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其间
佛教陆续由印度往北经中亚细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称为“汉传佛教”。
佛灭1100-1600年间,印度本土的佛教发展为“大乘密教”。当时,佛教越过喜马拉雅
山传到西藏,故称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因为是由印度往北传播而成,
故合称为“北传佛教”。
因此,南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佛教早期形式的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中期
的大乘佛教,藏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晚期的密乘佛教。
南传佛教的特点是“保守”——保守佛陀教法的纯洁性,以及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性。在
对待佛陀的教导方面,南传佛教坚持三个原则:1.非佛所说不添加;2.佛陀所说不删改
;3.如佛所教而遵行。南传佛教认为:作为佛陀的弟子,有义务让佛法纯正无杂地传承
下去,以令正法久住世间,让未来的有
b**d
发帖数: 7644
4
☆─────────────────────────────────────☆
bdbd (maotouying) 于 (Fri Aug 14 13:03:30 2009, 美东) 提到: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
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Y**u
发帖数: 5466
5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第一、两者皆建基于因缘性诸法。第二、两者皆与名
言具有密切的关系。第三、两者皆只是施设有,如果知道是假名安立还好,但
Y**u
发帖数: 5466
6
☆─────────────────────────────────────☆
Yisu (yisnotme) 于 (Mon May 31 11:00:54 2010, 美东) 提到: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
a**u
发帖数: 8107
7
☆─────────────────────────────────────☆
runsun04 (runsun) 于 (Thu Jan 22 09:33:28 2009) 提到:
这是北传经典里面的一些慧解脱阿罗汉是否须禅定以及指出他的定是如电三昧定的相关
经句。其中成实论的作者是鸠摩罗什,就是翻译心经,法华经等著名经典的人,大乘最
有名的翻译家之一。
問曰: 慧解脫阿羅漢無定亦但有慧?
答曰: 此中但遮禪定, 必當應有少時攝心, 乃至一念,
G**W
发帖数: 1865
8
八大宗派共一个佛心:南传、北传、藏传,共一个佛祖,你离开佛心,就根本不是众生
了?不只八大宗派,一切生命,莫非如此。而这个所谓的佛心,也只是佛法上使用的名
相, 那么这个佛心,但底在说什么 ?
既然说一切众生,当然包括三界六道二十五有,因为既然是众生而又说是一切,当然就
无所不包了,凡是有情都包含在内。
譬言如有很多人讲【圆觉经】,却总是误会了佛讲的法,就乱讲说: 本来一切众生都
是佛,因为突然起了一念,所以就去轮回了。如果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起了一念就还
要再轮回,那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迦叶佛.:.:成佛以后,是不是后来还会突然起
了一念又都要去轮回呢 ? 所以他们都误会了,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是从理上来说
的,并不是从「事相」与「修果」上面来讲的。是从理体来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因为
佛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常不断,具有八不中道乃至无量不的中道体性
,本来就没有轮回。但是这说的是自性佛,祂既不和所知障相应,也不和烦恼障相应,
而诸佛全都以祂为体,依著祂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进修,才能成佛。
再从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来说。众生的理体如来藏,从无始劫以来就不和所知障相...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5 21:17:00 2010, 北京)
多如牛毛的错误。。。。
六识弄错误,七识弄错误,八识弄错误,行蕴弄错误。。。。
整个过程,完全的错误。。。
这套东西,完全是waichi自造,即不符合唯识,又不符合阿毗达摩。名词定义乱七八糟。
Y**u
发帖数: 546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北传佛教交流的一些问题
http://free.yes81.net/ng/view-4867.html
现在,南传佛教的经典和禅修方法也渐渐传入大陆。然而,因为北传和南传佛教所依经
典不同,所依传承不同,所以在交流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尝试分析出现的问题,希
望能够消除一些成见,能够促进双方的交流。因为北传佛教基本上承认南传经典,因此
本文的经典依据主要采用南传经典。
1、 南传如何看等待北传经典
北传佛教基本上承认南传的经典,但是认为南传经典只是经典的一部分。对于南传行者
而言,北传的一些经典是他们传承里没有的。那么对于南传行者,如何看待北传经典。
北传经典这一词是概括性很强的词语。以南传阿毗达摩的精神,应该是更加细致如实地
讨论问题。在《南传大般涅盘经》写道:薄伽梵说:「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语:『
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从佛亲口闻受。』诸比丘对该比丘所言,不应称
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字与音节,而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既较对以后,若其
不与经律相符,则其结论应为:『诚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该比丘之误会。』因此
,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以后,彼能与之相符,则其结论应
S**U
发帖数: 7025
11
随著近些年来南传内观禅法的不断推广,七清净、十六观智的教法,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汉传佛弟子所熟知。《清净道论》的结构虽说是依戒定慧展开,但实际上也就是依七清净展开。这七清净分别是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而北传《瑜伽师地论》所传的七清净和南传七清净的名称几乎一样,只是最后两个清净分别是行智见清净和行断智见清净[ii],不过,除了戒清净和心
清净意思大致相同外,其他慧品所摄的五种清净意思则大相迳庭。现列表如下∶
南传《清净道论》   北传《瑜伽师地论》
戒清净:极清净的别解脱律仪等四种戒   戒清净∶安住具足尸罗,守护别解脱律
仪等
心清净:与近行定相共的等至   心清净∶心得正定,渐次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静虑
度疑清净:把握名色之缘及越度了关于三世的疑惑所建立的智   度疑清净∶于一
切苦集灭道,及佛法僧,永断疑惑
道非道智见清净:由知道道与非道所建立的智,这里的非道主要指光明等十种观的染
道非道智见清净∶于正见前行之道,如实了知,是为正道,由此能断见所断后修
所断惑。又于邪见前行非道,如实了知,是为邪道...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2
八圣道的正定,是修观证果的所依。正定指什么?
南传<相应部>与<摄阿毗达摩义论>∶ 四禅
北传<杂阿含经>∶ 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四禅?)
北传<瑜伽师地论>∶四禅
北传<大毘婆沙论>引经,印顺<成佛之道>∶七依定(四禅+ 前三无色定)
论师还说近行定、近分定、或刹那定可以证果,这对纯观行者十分重要,不过此文不讨论。
经论原文如下∶
相应部45相应8经/解析经
比丘们!什么是正定?比丘们!这里,比丘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以喜的褪去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于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专注、住于乐者』的第三禅;以乐的舍断与苦的舍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正念遍净的第四禅,比丘们
!这被称为正定。
杂阿含784经
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
杂阿含817经
复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欲恶不...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堪布曲乔尊者传
作者:班玛贤瑟塔益堪布
译者:迦造(觉海)堪布

严密刹土法界宫殿中,三世一切诸佛总集体,
无缪直指自心法身者,根本上师足前我祈请!
远离世间八法的我的大恩根本上师堪布曲恰尊者在佛陀时代就被预言,在《大乘言教》
授记说:“此译师嘉瓦却央,生在印度北方一个外道盛行的地方,那时他的名字叫德瓦
赞扎,末法时代,他降生名号为曲英。”这个授记与《伏藏授记》中“莲师座前您是嘉
瓦却央”完全一致。
马头明王的化身嘉瓦却央转世持明者仁增邓登多杰说:“朗钦白胜的化身名为达玛(法
),来世与金刚持无别。布玛木扎到康区南方,生于猴年名为达玛(法)班杂(金刚)
,他将为妙乘佛法做出无比殊胜的功德。”此处预言了尊者的属相和名字。
《香如宝藏》中说:“贝玛拉米扎的转世,他修持、弘扬佛法如阳光一样。”《打开空
性密藏窍诀的钥匙》中说:“一个护持正法,诸多授记赞美持法(曲)名的人,从东方
出现。”在《住世祈祷文·不坏金刚之音》中说:“法界(曲英)无戏论,遍满(乔达
尔)虚空。示现幻化文殊麦旁,转世化身殊胜上师。”这里授记了尊者是布玛木扎(无
垢友)、莲花生大士和麦彭仁波切等圣者化身。
成就者多知钦授记说:“玉扎转世...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4
正如诸多经部、伏藏部授记的那样,藏历十五胜生铁猴年(1920年),曲恰尊者(白玛
曲英乔达尔尊者)诞生在多康冈境内色达河右岸佳拉多勒的一对青年夫妇家中。父名玛
·多洛,与宗喀巴大师同宗族。他正直、勇敢、有智慧、善射箭、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
,心胸似草原般宽广。母名童萨·洛布吉,聪明、勤劳、善良、贤慧,特别同情无依靠
的穷人。夫妇都虔信佛法。
母 亲怀孕期间,总觉得身心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感到自己体内有一部经书。婴儿
降世的前一天晚上,梦见开启经书念诵。临产时没有丝毫疼痛,当时正值严冬季 节,
但出现了大地盛开各种鲜花,天空布满彩霞,室内充满虹光,山谷香气扑鼻等许多奇异
瑞相。婴儿诞生不久,母亲带他去拜访大成就者嘉西珠陀仁波切,早结法 缘,祈请加
持。仁波切看见他们前来十分高兴,急忙带众弟子迎上去说:“我的上师来了。”康东
伏藏大师吉美多杰慧眼发现尊者的本尊护法是黑金刚橛后,亲自教 他念诵黑金刚撅,
并赐名为普巴多吉。
尊 者幼年便具足对上师的信心,真实无伪的菩提心以及圆满无碍的智慧,从小就懂得
行善得乐、作恶受苦的道理,该做或不该做什么十分清楚。《现观庄严论》中说: “
对三宝有信心,...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北传菩萨道的修行
带瑜伽行派思想特色的, 在北传算有宗, 讲唯识, 比方玄奘的法相宗
讲龙树中道的,在北传算空宗比如禅宗,天台宗(?)
如来藏概念是比较后来才引入的
纯属个人意见
P****S
发帖数: 2286
16
这段怎么看怎么像北传大乘的“法报化三身”说
佛与佛之间通过法身,而法身无相
佛对登地菩萨示现报身,而报身都是在净土
佛对凡夫示现化身
-------------------------------------------------------
版上这些所谓学南传的认为的涅盘,在北传大乘看来其实是断灭见。
x*********o
发帖数: 208
1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序 言
《密宗大成就者奇传》是由藏地伟大的佛学家、大成就者多罗拉他(1575-1634)撰著
的。多罗拉他是觉囊派众所周知的最伟大的一位教主。公元1614年,以藏巴汉为施主,
多罗拉他建造了达丹彭措林寺,第四世达赖喇嘛称其为“脉达理”,意为:弥勒。后来
,多罗拉他前往蒙古弘法,蒙古汗王尊他为“哲布尊丹巴”,他便因此而创建了蒙古最
重要的活佛转世传统。他的一生功绩卓著,尤其是在建立著名的中观他空派观点方面,
更是为佛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曾在自己的密传中,透露他是全知无垢光尊者的
转世。
《印度佛教史》是藏汉两地学者研究佛教最重要的典籍,但这部《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至今尚未被译成汉文。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和研究密宗的殊胜成就和印度一些高僧大
德的奇妙事迹,故将《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一书译成汉文。因本书涉及到一般人无法理
解的密宗禁行,如享用酒肉、双运等超凡入圣的行为和境界。故在翻译之前,本人也对
这个问题考虑再三,担心引起世人的曲解。但不管怎样,密宗成就者的真相就是这样的
,事实没有必要隐藏。如《入菩萨行论》中所说:“胜义非意境,许意是世俗”。只要
是公正的、对密法的见解有一定认识的、具有智慧...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序 言
《密宗大成就者奇传》是由藏地伟大的佛学家、大成就者多罗拉他(1575-1634)撰著
的。多罗拉他是觉囊派众所周知的最伟大的一位教主。公元1614年,以藏巴汉为施主,
多罗拉他建造了达丹彭措林寺,第四世达赖喇嘛称其为“脉达理”,意为:弥勒。后来
,多罗拉他前往蒙古弘法,蒙古汗王尊他为“哲布尊丹巴”,他便因此而创建了蒙古最
重要的活佛转世传统。他的一生功绩卓著,尤其是在建立著名的中观他空派观点方面,
更是为佛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曾在自己的密传中,透露他是全知无垢光尊者的
转世。
《印度佛教史》是藏汉两地学者研究佛教最重要的典籍,但这部《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至今尚未被译成汉文。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和研究密宗的殊胜成就和印度一些高僧大
德的奇妙事迹,故将《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一书译成汉文。因本书涉及到一般人无法理
解的密宗禁行,如享用酒肉、双运等超凡入圣的行为和境界。故在翻译之前,本人也对
这个问题考虑再三,担心引起世人的曲解。但不管怎样,密宗成就者的真相就是这样的
,事实没有必要隐藏。如《入菩萨行论》中所说:“胜义非意境,许意是世俗”。只要
是公正的、对密法的见解有一定认识的、具有智慧...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19
我觉得清净道论和瑜伽师地论都是先贤修行体会的实际表述,因为每一个人对每一个确切
阶段的理解有个体差异,所以表述和解释会略有不同。十六观智的标识是帮助对修行程度
做判断,实际修行也许某些点没有那么清楚的,因人而异。

大汉传佛
弟子所熟知。《清净道论》的结构虽说是依戒定慧展开,但实际上也就是依七清净展开
。这七清
净分别是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
清净,而
北传《瑜伽师地论》所传的七清净和南传七清净的名称几乎一样,只是最后两个清净分
别是行智
见清净和行断智见清净[ii],不过,除了戒清净和心
r******3
发帖数: 586
20
唯识本身就是在小乘的阿毗达摩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不过可惜的是,自己加入的创新的东西,比如七识和八识全部是错误的。
这种交流,并没有什么意义,作者有点一厢情愿了。
南北传,大小乘从来就没有交流的共同基础。
从佛陀制定的戒律精神来看,佛陀对外道并不客气。
r*****d
发帖数: 922
21
今天我们要就显宗与密宗之间的关系做一些讨论,也就是说显密的异同点在哪里。之所
以要讨论这个问题,其原因就是藏密的理论及其具体的修法非常完整,针对性也特别强
,但由于有些修显宗的人对密宗不是很精通,而觉得修显宗的不能修密宗,修密宗的也
不能接受显宗。就因为有这样的观点,才特别安排时间来谈谈这个问题。今天讲的内容
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显密相同的、可以圆融的、不矛盾的地方;第二是密宗的一些
为显宗所没有的特点。这样,大家就能对显密之间矛盾与否有所了解,以后在修加行的
过程中,也不至于有严重的疑问出现。
一、显密的相同点
讲加行的时候强调过,一个凡夫从现在到最后成就之间有三个阶段:一、放弃贪图世间
的安乐,建立出离心;二、放弃自私,建立菩提心;三、放弃我执,建立无我的智慧。
在这个过程中的第一和第二个阶段,显宗和密宗是没有差别的。
我们讲过,从外加行到内加行的系统修法,显密都必须修,凡是大乘佛法都要修出离心
与菩提心,无一例外。虽然修法上的名词有些差别,内容却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一样的
。无论是修显宗、密宗、禅宗或凈土宗,都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连这个最基础的
修行都没有,那还念什么佛?修什...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北传菩萨道的修行
南传菩萨道的修观,与解脱道没有不同,还是缘蕴、处、界、缘起、四谛现观。帕奥禅
师也提到这点。菩萨道的修行只是比解脱道多了十波罗蜜。
北传菩萨道的修行,观所缘可以是悟入唯识性或是如来藏。
唯识或是如来藏是南传没有的内容。
如果认为悟入唯识性或是如来藏与四谛现观相同,则佛与阿罗汉的观慧所得(大乘术语
是一切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并非大乘不共法。一切种智才是佛所独有。
S**U
发帖数: 702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北传菩萨道的修行
讲龙树中道的,在北传算空宗,三论宗比较接近龙树。
禅宗,天台宗都揉合了如来藏。天台宗判教,是以圆教-如来藏-最高。这深刻影响了
中国大乘的思想。
t******g
发帖数: 17520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北传菩萨道的修行
三论宗是比较严格的“守中道”的, 但并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有传承的宗派
初期禅宗我觉得并没有揉合如来藏, 天台宗就不知道了
我记得网上有图一有 和空 来分别北传10门的
a*****y
发帖数: 3318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维基百科
汉传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是佛教的三大地理分支之一。另外两个为南
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佛教經由兩條路徑傳入中國,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
傳入中原地区,爾後傳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故汉传佛教又称北传佛教[1]。
传入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則由南印度經海路傳至中國南方,为南传佛教,并不包括在漢傳
佛教中。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同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传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
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藏傳佛教。實質上,漢傳佛
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
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另外,尽管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当年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
的佛教也包括了流传远不如大乘佛教广泛的小乘佛教。
目录
[隐藏]
* 1 詞語釋義
* 2 发展过程
o 2.1 秦漢
o 2.2 三國時期
o 2.3 晋朝
o 2.4 南北朝时期
+ 2.4.1...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26
法师:尊者您好!我对南传佛教很感兴趣,知道她在许多方面都很好地保持了佛陀
在世时的风貌。但是,我们对南传佛教一直以来的“保守”态度却难以接受。
尊者:如何保守呢?
法师:比如你们不会考虑来到汉地后作些变通吗?例如你们所穿的衣服,可否考虑
在里面也穿着咱们汉传的大褂呢?
尊者:对于我们来说,比库所穿的袈裟必须符合戒律的规定,要按一定的尺寸进行
割截、缝制、染色等,否则是犯戒的。
法师:但佛陀不是也说过“随方毗尼”吗?
尊者:什么是“随方毗尼”?
法师:佛陀规定比丘们应该根据各地的风土民情对戒律进行取舍变通。假如佛所制
定的戒律与当地的风土习俗不合,则不可用。又虽然不是佛所制定的戒律,但在当地必
须遵行的,则必须遵行。[1]
尊者:上座部佛教并没有这样的说法。而且,据唐代到印度、南海(今东南亚)等
地求法学律达25年之久的义净大师认为这段律文在翻译上有问题。[2]
法师:那佛陀应该说过“小小戒可舍”吧!
尊者:是的,佛陀确实说过!
法师:那对一些小小戒就不用那么执着了。
尊者:佛陀说的这句话原文...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2653
27
这个文章牛逼大发了,绝对是一篇博士论文的水平,
我看了二分之一讲到那个饼不敢往下读了,
王家卫每个镜头画面都拆解来说,意境无限深远,而且就我看,大部
分还说得有门道。
博主开场就是很冲地一句,看不明白的,喜欢甄子丹版本的都是屌丝。
有点过分了。
大家喷前先记住一点,写这文章的是个功夫高手,不仅练八卦出身
而且那一串炮仗每招都知道名堂。
为大时代点灯,向大宗师转身——从后现代回归古典的《一代宗师》
2013-01-15 18:34:23
为大时代点灯,向大宗师转身——从后现代回归古典的《一代宗师》
2013-01-15 19:37 (分类:默认分类)
吁,王家卫的新片子出了我一口气。前一阵本来答应人给李安的《少年派》写个评论,
但是看完后气的跳起来,李安这样子,不过金庸里丁春秋级别,愚弄自己愚弄观众,当
个县级邪教骨干就行了,被大伙捧得这样高,抬着轿子喊着口号招摇过市,显得这个时
代多寒碜啊。还不光大众叫好,我出身名门的文化人朋友们在饭桌上也给李安贴金,都
是当代中西第一流思想家亲手教出来的,都是号称得了真传的,批判性都喂詹明信了吗
?多寒碜啊。我怕寒碜,饭桌上差点跟人打起来,德国汉学家...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比丘∶五蕴与五取蕴

本来也很好,
但是没有纯修阿含(不依南传)的阿罗汉出面与南传共同商议定案,可能有点难。
即使南北传阿罗汉出面商议,大原则大方向,应该可以定,这点相信南北传一致。
一些细节比较难定。
我认为南传清净道论的修行方式,也是许多南传阿罗汉的综合意见,
是一种方法,但应该不是唯一的方法。
上次就发现,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
杂阿含与相应部居然不一样。
北传杂阿含是先有空三昧,再有无相三昧,最后才有无所有三昧
看起来似乎有点像三果之后的次第到达阿罗汉果的过程。
南传相应部是三者是一体三面,没有先后,只是进入阿罗汉果的方式不同。
这点就麻烦大了。
有余涅盘、无余涅盘的解释,南北传也不同。
南传,据SeeU法友提醒,南传阿含没提到有余涅盘、无余涅盘,
我查一下,果真没提到。应该是”论”提的解释?
南传阿含没提,“论”提,就弱了,
就有可能有余涅盘、无余涅盘是后代流行语,非佛陀原始说法,
南传”论”里,因为有这个词在流行,自己解释,自己理论自圆其说就好。
北传阿含提,增ㄧ阿含解释有余涅盘是没有贪爱、无余涅盘是十结尽解。
北传阿含提,就强了,解释权应该在北传。
且应该只针对北传阿含自己的内容,自...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简述佛法的流变-性空法师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要学习了解什么是真正的
佛法。在开放的环境中,并不是意谓著要舍弃佛
教的旧传统,而是要去思考如何运用传统的方
法,朝向崭新的历程并与现代生活结合。
很高兴能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研讨《转法轮
经》,我主要依南传佛教的理论来解释,因为
大家是在北传大乘佛教的系统里修学,所以我会
以个人对北传经论的了解,作一些比较性的介
绍。我们不是做学术性的探讨、研究,是希望对
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因为要吸取传统的经验,我
们就从远一点谈起。佛涅盘后,弟子们在佛法流
传的过程中,因为经、律的偏重及其它一些因
素,从一味的佛教分裂为二部,后来又一再分裂
为十八部或二十部派,传至中国则演变为八宗
或十宗。部派中以一切有部(SabbattivAda)4
的影响最大。在萨迦(Sakya)时代,有部被称
为「国王的哲学」,因为当时的国王是以有部的
教义来弘扬佛法。有部的发展是以当时的印度西
北部──楗陀罗、迦湿弥罗(KarsmIra)为基
础,经由中亚,传至中国。而另一方面公元前一
世纪后大乘佛教渐渐兴起,向四方传播,也传来
中国。
当大、小乘佛教相继传至中国,随著时代演
变,小乘佛教教义在当时的背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想起胡传揆先生和他的同时代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0 09:13:18 2015, 美东)
汪晶晶
我一直觉得,CND这个网站上,最重要的一笔财富,是在《华夏文摘增刊》之下汇集的
文革史料。
记得若干年前,我头一次上CND,并不是自己想写什么,而是为了阅读朋友推荐的一篇
文革史文章。自那以后,每次CND上登出《华夏文摘增刊》,我总会上去扫几眼。
不久前的《华夏文摘增刊》第967期上有《我们忏悔》栏目,其下的【亡灵祭坛】中,
登有张阿妹的文章《“反动权威”胡传奎之死》。
这篇文章吸引了我,让我想起父亲的同乡,恩师,挚友和兄长,原北京医学院的老院长
,胡传揆先生。
但我想起的胡传揆先生,会不会就是张阿妹文章中说的那个“胡传奎”呢?
看上去,还颇有一些出入。
其一是人名中揆奎二字的不同,其二则是地址。童年时,父亲和胡传揆先生常有通信。
我依稀记得胡先生自己写的地址是西总布胡同。而张文写的却是东总布胡同(刚才放下...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想起胡传揆先生和他的同时代人
汪晶晶
我一直觉得,CND这个网站上,最重要的一笔财富,是在《华夏文摘增刊》之下汇集的
文革史料。
记得若干年前,我头一次上CND,并不是自己想写什么,而是为了阅读朋友推荐的一篇
文革史文章。自那以后,每次CND上登出《华夏文摘增刊》,我总会上去扫几眼。
不久前的《华夏文摘增刊》第967期上有《我们忏悔》栏目,其下的【亡灵祭坛】中,
登有张阿妹的文章《“反动权威”胡传奎之死》。
这篇文章吸引了我,让我想起父亲的同乡,恩师,挚友和兄长,原北京医学院的老院长
,胡传揆先生。
但我想起的胡传揆先生,会不会就是张阿妹文章中说的那个“胡传奎”呢?
看上去,还颇有一些出入。
其一是人名中揆奎二字的不同,其二则是地址。童年时,父亲和胡传揆先生常有通信。
我依稀记得胡先生自己写的地址是西总布胡同。而张文写的却是东总布胡同(刚才放下
笔,问了问哥哥。哥哥说,他也记得是西总布胡同。当然这一点不重要,很可能这不过
是同一条胡同的两个方向而已)。其三则是年龄。我想起的胡传揆先生,生于二十世纪
初年。在文革爆发的一九六六年,已经六十五高龄。而张文忆及的那位“反动权威”,
被抄家时只有五十多岁。其四,也是最最重要...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中国台湾:宋泽莱
在中国、日本这些大乘佛教的流行区,阿含经一向被视为小乘经典加以忽略,
但自一八二○年后,欧洲诸国的学者开始重视阿含经,他们确认阿含经并非仅是小
乘经典,实则是释迦时代的原始教说,里头记载了当时佛教的客观环境、反应佛陀的人
本主义、生活经验、力求解脱的精神,
它是唯一不被过份神教化的佛教经典,也是活生生的佛陀的一幅实人的图像。
在日本,到了差不多十九世纪的末叶,留欧的学者接触到了南传的五部尼柯耶(南
传巴利语佛教经典),再对照北传中文“四阿含”,以及从十八世纪末叶百多年来欧人
从印度、中亚细亚的出土文物、手抄经,
由各方面进行研究,了解阿含是原始佛教的圣典,是佛陀最早的言行记录。这一套
原始的教义,将有助于了解往后佛教的发展情况。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了解。
1.首先是佛陀思想的逐渐瓦解。在根本佛教时期,佛陀基于当时对抗乌云漫天的
印度形而上宗教学,提出了他的“无我论”“无常论”“涅盘寂静(解脱见解)”,来
遏止大我或梵我(Atman or Brahman)的奥义书论者的学说。
并且为了不使学生遗忘解脱之道不离人本经验,把他的教法限...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简介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
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
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
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
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
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
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
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
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
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
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何谓名色?
☆─────────────────────────────────────☆
cpath (秋十三) 于 (Fri Sep 28 05:44:13 2012, 美东) 提到:
何谓名色?
我不懂,谁给我离清一下。
请举个例子。
(且为何不说五蕴就好,要说名色?)
☆─────────────────────────────────────☆
lila (不要昵称) 于 (Fri Sep 28 10:22:31 2012, 美东) 提到:
我理解,色就是物质.所以其特性就是应该有生有灭的.
名么,就是概念.所以特性就是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借助精神存在的.
☆─────────────────────────────────────☆
qxdren (净心婆罗门) 于 (Fri Sep 28 10:58:46 2012, 美东) 提到:
色,就是有质碍的东西,名,就是涵盖其它东西(心中有名称而无实体的东西),“心
但有字,故曰名也”。
名、色,合起来,就包括了一切法。打个比喻,如我们说精神和物质,就包含了所有的
东西。但这里的物质,不是只指色(有质碍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曾国藩本传
前言
曾国藩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然而对他的评价却大毁大誉,
差之天渊,正如章太炎所论:「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又一次出现研究、评论、仿效曾国藩的热潮。不仅
是史学界、文化界、士农工商无不关心死去百余年的曾国藩。有人称之为「曾
国藩现象」。
曾国藩毕竟是历史人物,这本《曾国藩本传》旨在如实反映曾国藩的一
生史实,帮助大家研究了解,或能透视「曾国藩现象」的本质。
总序
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研究、评论曾国藩的热
潮。当前,这个热潮已波及到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并广泛
影响到政界和工商界。被人们称之为「曾国藩热」或「曾国藩现象」。
对这一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出现的历史文化现象,有人作
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考察。认为其基本原因是:世界范围的儒学复兴热潮,
为「曾国藩热」的产生准备了良好土壤;新形势下新道德重建的社会呼声,
为「曾国藩热」创造了必要前提;领袖崇拜的自然延伸和向纵深发展,推动
了「曾国藩「热」的出现和形成;长篇文学作品《曾国藩》的出现,促使「曾
国藩热」由学术热潮转为社会热潮,等等。
上述分析无疑是有道理的。但...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是呀,
南传阿罗汉(也许三果也行),要不就对北传经典不知,要不就因为和谐不予置评。
有人依经依证据指出北传的一些错误,
又被北传护教者说成没有修为或佛学功力不够,闭嘴。
结果就变成,没几个人能指出错误。
有些错误 (还不是更细微的中观如来藏之争),看来离谱,只能放它横行。
真是难办。
那北传又有哪个法师证了几地菩萨? 或是几果的?
也没听过。
可大家却都信北传经典了。 说是经典这么说,为了传教,自有背景,自有道理。
那…………谁保证这些经典是正确?
怎知是”自有背景”,而不是错误,不是外道入侵?
自己都说不清了。 也不准别人说。
自己不自清垃圾,也不准别人清垃圾了。念两句也不行。
要清,得考上环境保护学博士的才能说两句。
要护教,要求别人够格,够严谨,才能上来说两句,
也没错。每个人都这样要求别人的。
可,一但出现 GYxx, x轮功,
不管有修证没修证的,佛学功力够不够的北传护教者,自己马上改变态度,视为邪教。
那他们又是依什么判断这不是佛法呢?
自己有没有同一标准,考虑一下够不够格?
难道是请南传阿罗汉(还是北传几地菩萨)来判断,才相信这不是佛法?
想不通。
同样是...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这文章资料挺是丰富的,可惜虽然作者博学,但未得“无常变通”之妙意,每次对派别
的领会,一定要定型化。。然后,定型的哪有不碰棱角的?,所以,很自然的,他又走
向“对立化”。。从对立化中,你是不是反而更觉得他“博学了呢?。。
其实,根本不需要对立。。需要的,只是“否定式”“放下”。。
正好我刚讲到放下。。讲到修行,是“之”字型不断上升的。。
以”之”字为框架,你就能发现不同派别为什么都是beautiful的了。。这是因为,你
会发现,“之”字上升中的那些平台,那些中间过程,怎么都被不同的派别描述得那么
清楚呢?。。

由各方面进行研究,了解阿含是原始佛教的圣典,是佛陀最早的言行记录。这一套
原始的教义,将有助于了解往后佛教的发展情况。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了解。
1.首先是佛陀思想的逐渐瓦解。在根本佛教时期,佛陀基于当时对抗乌云漫天的
印度形而上宗教学,提出了他的“无我论”“无常论”“涅盘寂静(解脱见解)”,来
遏止大我或梵我(Atman or Brahman)的奥义书论者的学说。
并且为了不使学生遗忘解脱之道不离人本经验,把他的教法限定在眼耳鼻舌身(十
二入处)里头,再...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8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四 河阴之变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兒,不解汉兒歌。
读北魏墓志就会注意到里面有为数不少的人,尤其是元氏墓主,有一个共同的去世之时
:建义元年或武泰元年四月十三日。此日自然就是著名的河阴之变。河阴,即黄河之南
,在洛阳城北,元宏营建洛阳时候以此为祭地之所:初营方泽于河阴。也是历来墓葬之
处。
胡太后毒杀明帝,立幼主,引起大批北魏宗室大臣愤怒。但是为什么是尔朱荣这个"马
邑小胡"起兵?其一自然是他手握重兵,并且有"霸业"的野心:明帝时因平叛杜洛周
,葛荣等起兵,"严勒部曲,广召义勇",他的军中则有贺拔岳,高欢这些后来赫赫有
名的人物。其时他的头衔是: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讨虏
大都督。明帝也欲借尔朱兵力与太后抗衡:密诏荣举兵内向,欲以胁太后。觉得尔朱荣
起兵之形势与董卓有约略相似处,一个是"马邑小胡",一个是游羌中与豪帅结交。都
是天下纷乱时候,六镇与黄巾,以起兵平乱而壮大势力,也都是在宫廷内乱纷争之时趁
机带兵入洛,进而行废立之事,掌控朝政。董卓以废立立威,并纵容兵士大掠洛阳。尔
朱荣则是废立外更屠杀大臣。不过,尔朱荣虽有河阴之酷,也有平叛之功,董卓...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9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四 河阴之变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兒,不解汉兒歌。
读北魏墓志就会注意到里面有为数不少的人,尤其是元氏墓主,有一个共同的去世之时
:建义元年或武泰元年四月十三日。此日自然就是著名的河阴之变。河阴,即黄河之南
,在洛阳城北,元宏营建洛阳时候以此为祭地之所:初营方泽于河阴。也是历来墓葬之
处。
胡太后毒杀明帝,立幼主,引起大批北魏宗室大臣愤怒。但是为什么是尔朱荣这个"马
邑小胡"起兵?其一自然是他手握重兵,并且有"霸业"的野心:明帝时因平叛杜洛周
,葛荣等起兵,"严勒部曲,广召义勇",他的军中则有贺拔岳,高欢这些后来赫赫有
名的人物。其时他的头衔是: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讨虏
大都督。明帝也欲借尔朱兵力与太后抗衡:密诏荣举兵内向,欲以胁太后。觉得尔朱荣
起兵之形势与董卓有约略相似处,一个是"马邑小胡",一个是游羌中与豪帅结交。都
是天下纷乱时候,六镇与黄巾,以起兵平乱而壮大势力,也都是在宫廷内乱纷争之时趁
机带兵入洛,进而行废立之事,掌控朝政。董卓以废立立威,并纵容兵士大掠洛阳。尔
朱荣则是废立外更屠杀大臣。不过,尔朱荣虽有河阴之酷,也有平叛之功,董卓...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0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27 02:27:58 2010, 美东) 提到:
北传《大般涅盘经》说,佛般涅盘是二月十五日,还说明了为什么要在二月十五日般涅
盘,以二月十五日是个好日子,说二为双,比喻成福慧二德,月至十五才圆满,所以以
月十五日来比喻圆满,因此二月十五佛般涅盘,正是比喻佛的福慧二德圆满,又说此时
正值春耕,是播种的好时节,所以佛般涅盘,使众生在最好的时节种下福田。因此任何
一位佛都是二月十五日般涅盘的。这就是北传《大般涅盘经》的说法。
北传的《佛般泥洹经》,明确说明了佛般涅盘的时间是“四月八日”,并说诸佛出生、
成道、涅盘都是四月八日,春夏之交,毒气消减,所以诸佛选择这个日子。这是北传《
佛般泥洹经》的说法。
如果这两部经典都是真经,那么这意味着佛陀竟然有两个般涅槃的日子。
请advancing同学解释一下,这叫不叫矛盾,如何能把这矛盾统一起来。
正常的逻辑是这两部经典,要么两个都是伪的,要么一个是伪的。绝无可能两个都是真
的。
我觉得应机说法也不至于把佛...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比丘∶五蕴与五取蕴

:但是没有纯修阿含(不依南传)的阿罗汉出面与南传共同商议定案,可能有点难。
:即使南北传阿罗汉出面商议,大原则大方向,应该可以定,这点相信南北传一致。
:一些细节比较难定。
纯修阿含经的修行人,当然有,在南传国家有,在我们华人里面也有
至于是不是阿罗汉,我们就不要执著了,称为阿罗汉的也不见得就是阿罗汉
如果是依据经文,按照法来讨论法,就真的可以讨论,但是你也知道
这个有多难,除非双方真的是很好很好的修行人,真的只为法,不牵扯人
:我认为南传清净道论的修行方式,也是许多南传阿罗汉的综合意见,
:是一种方法,但应该不是唯一的方法。
在这个世间修行的方法太多了,但是不同的方法不见得能殊途同归
:上次就发现,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
:杂阿含与相应部居然不一样。
如果真的是三果以后修的,那么这篇经文就是讲过三果的圣人
三果的境界,以及他/她的经验,我们是难以体验
对于教导他们如何通向四果的开示,我们连初果都没有人的真的能理解吗?
:北传阿含提,增ㄧ阿含解释有余涅盘是没有贪爱、无余涅盘是十结尽解。
:北传阿含提,就强了,解释权应该在北传。
用南传和北传来讲阿含可能真的容易让人有误会
以为...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42
北京时间5月24日,2011赛季亚冠联赛1/8决赛点燃烽火,作为中国唯一杀入亚冠联赛淘
汰赛阶段的球队,天津泰达在客场挑战全北现代。最终全北依靠埃尼奥梅开二度和李升
炫的破门3比0战胜天津。天津泰达止步于1/8决赛,中国四支球队亚冠全部出局。
刚刚开场于大宝就在中场摆脱时赢得任意球,而侵犯他的正是效力于全北的中国球员黄
博文。双方开局阶段都有意识控制节奏,客场作战的泰达展开积极逼抢,也在积极寻找
着进攻机会。第7分钟,泰达后场右翼断球后迅速前传展开反击,于大宝甩开全北防线
快速推进,追防的两名全北球员均是放铲,将球破坏同时也放倒了于大宝。2分钟后全
北左侧由李升炫斜传泰达禁区,李东国前点头球攻门顶偏。第11分钟,黄博文自后场起
快速带球突进,张晓彬放铲犯规,全北任意球形成冲吊,外围球员头球顶向球门但力量
不大,泰达门将赵燕明将球没收。片刻后黄博文前场拼抢中撞翻聊博超,被判定犯规。
第14分钟,张晓彬右翼直传全北禁区,于大宝在双人包夹下抢点攻门,在其施射瞬间赵
晟桓奋力头球破坏,结果头部被于大宝踢到,一时倒地不起。泰达此后持续在前场积极
逼抢,吴伟安与于大宝给全北防线施加了相当压力。全北... 阅读全帖
t******s
发帖数: 119
43
从清末开始,尤其是中共建政后,随着一连串政治运动和变革,北方武术界不断受到各
种冲击,人才凋零。形意拳大师薛颠,在解放后1953年的“镇反”运动中被归为“拳霸
”,遭逮捕、枪毙。在文革中,北京形意拳高手手许维仁不堪批斗凌辱,杀死两个红卫
兵之后自杀身亡,成为当时震惊武林的一件大事。本文摘自腾讯网,作者朱江明,原题
为《<师父>要火 提前科普下真实的武术是咋回事》。
徐浩峰新作《师父》即将在12月11日在全国上映。不久前,本片荣获金马奖最佳动作
设计奖。这是内地动作团队首次获奖,它打破了华语电影界香港动作指导一家独大的局
面,可谓意义重大。
香港电影开创的武打片、武侠片、功夫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牢固的模式
,要么像《卧虎藏龙》般飞来飞去,要么是《精武英雄》般一人单挑数十人,或是成龙
的杂技般华丽的动作套路。再加上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的广泛影响,中国武术成了很
多人心中的神话。
相比之下,徐浩峰的功夫片显得与众不同。徐浩峰身兼学者、教师、作家、编剧、导
演等多重身份,另外,他也是一位习武之人,对武术有亲身的理解。2012年的《倭寇的
踪迹》中,就由一个丝毫不会武功的女人,用一根长...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4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10 14:07:20 2012, 美东) 提到:
欢迎大家引用杂阿含和相应部讨论 :)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10 14:21:15 2012,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65: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
,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可下载全书
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7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Fri Aug 12 14:12:59 2011,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佛教指的是“基礎的佛教”,又稱「初期佛教」,係指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佛
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此時已經受到佛陀本生故事
的影響,蘊含佛教分裂的遠因。至於被稱為小乘的部派佛教及後續的大乘佛教、祕密大
乘佛教(或稱金剛乘、密續乘)則是屬於“發展的佛教。”
詞語釋義
最早使用這個分類法的,是日本的佛教學者,如日本《廣說佛教語大辭典》對於“原始
佛教”定義如下:「相對於後世發達之大乘佛教,指釋尊在世時代至二十部派開始分裂
前之佛教。此時代之經典,包含佛教教說最古之原型。原始佛教一詞,係依明治以後佛
教研究者而使用。」日本學者對於這個詞的定義尚有爭議。
最新的觀念為烏帕沙瑪比丘在《相應菩提道次第》所提出“原始佛教”这个概念,指的
是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此時教法一味合和無諍。佛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
的佛教稱為...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8
<长阿含·世记经>说∶
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第二名黑绳,第三名堆压,
第四名叫唤,第五名大叫唤,第六名烧炙,第七名大烧炙,第八名无间。
http://agama.buddhason.org/DA/DA30.htm
「八大地狱」是阿含经的共说吗?
北传杂阿含1244经
等活及黑绳,众合二叫呼,烧燃极烧燃,无{泽}[择]大地狱,是八大地狱,极苦难可过。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244.htm
但南传无此经。
北传:增壹阿含47品2经
由邪见报故,自然生八大地狱。
http://agama.buddhason.org/AA/AA419.htm
南传也无此经。
北传:增壹阿含40品1经
铁围中间有八大地狱,一一地狱有十六隔子。
http://agama.buddhason.org/AA/AA355.htm
但对应经<中阿含8经>,南传<增支部7集66经>就没有提到「八大地狱」。北传的对
应经<中阿含8经>没提,可见南传<增支部>没提「八大地狱」不是遗漏,而应是<
增壹阿含>加了。
南传四阿含没有提到八大地狱,唯一提到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维基主题:佛教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āda,梵文:sthaviravāda)又称作南传佛教、巴利语
佛教,与大乘佛教并列现存佛教最基本的两大派别。属上座部分别说系大寺派传承,流
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
目录 [隐藏]
1 起源
2 锡兰时期
3 对外发展
4 基本教义
5 主要经典
6 南传菩萨道
7 僧俗关系
8 关于“小乘”称呼
9 注释
10 引用
11 相关条目
12 外部链接
[编辑]起源
佛教发展于印度,后来向外传播发展,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转到中
国汉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蒙古等地,属于北传佛教;向南方流传的,
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
区,属于南传佛教。
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上座耶舍比丘,往东方毗舍离城,见当地的
跋耆族比丘,在布萨日向民众求施金钱。耶舍比丘认为此举非法,遂向民众宣说此为非
法,却令当地比丘大怒而赶他出城。耶舍比丘回西方动员其他大德比丘前往东方,跋耆
族比丘也动员,与西方比丘辩论戒律。结果有七百人集会,会中做出决议,认为东部...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5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我所认为的“明心见性”
大乘非佛说论的由来
作者:伊藤义贤
对于大乘非佛说论,若无专门知识的人,恐怕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吧!所以特先解说如
下:
盖释尊一代五十年间的教法,若把人天教摄入小乘教,就可大别为:小乘教与大乘教。
就中,人天教是于迷界教人怎样生于人问或天界的法门,故以转迷开悟为目的的释尊本
怀来说,当然这是一种方便教了。
小乘教就是小人所乘的教法之意。即为:只怀小志的声闻、缘觉(又称辟支佛或独觉)
者所乘的教法。这通常称为二乘人。当然其所证的果报亦不过是小涅槃的灰身灭智而已
。因为他,并没有大志,堪忍于永劫的修行以济度众生,而期证佛果大涅槃,只一心一
意想着早一天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速证阿罗汉果罢了。
大乘教就是大人所乘的教法之意。这与声闻、缘觉者不同,乃矢志累积永劫的修行,渐
进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至于成佛而证入大涅槃的大志者所乘的教法。如上述,释尊宛若
医师的应病与药,对小乘人即教以小乘教法,对大乘人即授以大乘教法。把这些教法笔
录成书的,即所谓的三藏经典了。这又叫做一切经、大藏经。 其卷数据「开元释教录
卷第十」的记载,至唐开元十八年,共译出了五千四十八卷。 其后更陆绩地从印度传
译了许多经本到中...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