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rustInJesus版 - 知识分子与信仰——从鲁迅的《祝福》说起
相关主题
不要把礼仪当信仰哪一种态度有可能停止学习?
基督徒为何不遵守耶稣的教导杀光异教徒?(zz)如何理解旧约律法
怎样对一般知识分子传福音- 来自福音网加尔文:基督徒生活手册
Mere Christianity (C. S. Lewis)反璞归真 25论愚蠢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启示宗教:基督教“圣经无误论”的由来、争论与思考
福音与当地文化再思原罪:从历史看原罪
生命中的7+3个需要(四)追求知识关于“信”(原创)
基版名基名言为什么耶稣说“不可起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责任话题: 祥林嫂话题: 信仰话题: 知识分子话题: 问题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7
发帖数: 6300
1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2432422&Post
一、对《祝福》的信仰反思
今天,我们来讨论知识分子与信仰的问题。但知识分子与信仰是一个非常大、也非
常抽象的题目,直接去讲它的话,不是很好讲,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副标题:从鲁迅的《
祝福》说起。可是,为什么要从《祝福》说起呢?是不是《祝福》直接关涉到了信仰问
题?不完全是这样。之所以选择祝福,一方面在于大家对它都很熟悉,因为这篇文章曾
被选入了中学课本;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可以从《祝福》当中引出我们需要谈论的问题。
从《祝福》这篇小说来看,它讲述的是一个旧中国的下层妇女祥林嫂的悲惨人生。祥林
嫂卑贱地出生,屈辱地生活,然后悲惨地死去。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儿?她自己有
没有遇到或思考过这个问题?她能否回答这个问题?谁能替她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
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祝福》中的一个细节。
如果我们比较留心的话,我们会注意到,在祥林嫂去世之前,她曾遇到小说中的那个第
一人称的“我”,她问过“我”一个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如果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祥林嫂是遇到了那些问题的,并且,在她
死去之前,这可能是她最关心的问题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她已经一无所有了。但是
,谁能告诉她问题的答案呢?在落后的鲁镇,可能没有人能承担起这个任务或使命,因
此,祥林嫂选择了一个在外地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我”。希望“我”能回答她的问
题,但是我们看看“我”是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们看到,“我”的回答是,“也
许有罢,——我想。……——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很显然,那个“我
”并没有很好地回到祥林嫂的终极追问。如果我们喜欢思考的话,我们可能会想到,祥
林嫂真地非常悲惨,这种悲惨不仅她在于此生的痛苦和屈辱,更在于她对彼岸的绝望,
我们可以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时候一定是非常绝望与恐惧的,因为她是完全被抛弃了的
,她曾经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她以后的道路是漆黑无光的。
从《祝福》的叙述来看,“我”只是祥林嫂悲惨人生的见证人和记录者,对于祥林嫂的
悲惨命运来说,“我”似乎是完全无辜的,甚至不仅是无辜的,“我”对祥林嫂的悲悯
和同情似乎还表明了“我”的高尚。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换句话说,对于祥林嫂的悲
惨死去,“我”需不需要负责任?如果需要的话,需要负什么责任呢?
答案是肯定的,对于祥林嫂的悲惨死去,“我”是需要负责任的,这从“我”在祥林嫂
死去后的不安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文中的“我”只是感到不安,只是想赶快逃离这个
是非之地,他并没有想到他自己是不是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任,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这是文中的“我”从其良心的不安中隐隐感受到的责任,但到底是什么责任,他是不
能回答的,同样,作为文章的作者,鲁迅也是不能回答的。因为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并
且只是知识分子。
那么,文中的“我”到底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他应该负的是信仰上的责任。因为他
是被指定回答祥林嫂关于信仰问题的人,但是他没有回答或不能回答,他的没有或者不
能断送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所以,在祥林嫂死去之后,“我”会感到不安。“我”的
这种不安不是因为“我”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直接造就者,也不仅是我富有同情心的表
现,而是在于我没有或没能给予她拯救的希望,让她失去了最后的希望稻草。因为她认
为“我”是唯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且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我”的回答上,但是,“
我”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我”辜负了她对“我”的信任,也抹掉了她最后的希望。
但是,“我”是个没有信仰的人,甚至也没有思考过信仰问题,“我”只是一个悲天悯
人的知识分子。所以,“我”只是感到“不安”,但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责任。所以,除
了不安之外,“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原因何在呢?就在于“我”信仰的缺失
,因而“我”不可能反思到信仰的深度。
j*******7
发帖数: 6300
2
二、对知识分子责任的信仰反思
通过对《祝福》做一种信仰的反思,我们提出了信仰的责任问题。如果不是从信仰的层
面考虑的话,《祝福》中的“我”可以不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任,因为他并没有做什么损
害祥林嫂利益和尊严的事情,不仅如此,他还对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可贵的同情,
在此意义上,“我”是个“好人”,甚至是个“高尚”的人,或者说,有“高尚思想的
”人。在非信仰的层面上讲,对“我”的指责似乎是没有道理的和不近情理的。但是,
从信仰的层面来看,“我”的这些悲悯和同情还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冷漠的,因为在
信仰的层面上,我们不仅需要同情,还需要爱。
当然,知识分子也是有爱的,但他们爱的不是具体,而是抽象,或者说,他们的爱指向
的不是具体的对象,而是普遍的理念,就像爱默生所说的,“我爱人类,但我不爱人群
。”为什么这样?因为人类是抽象的,人群是具体的,人类不会伤害爱他的人,人群却
总会让爱他的人很受伤。人群就像叔本华所说的豪猪,一旦接近,就会被它们身上的刺
所刺伤。知识分子的爱是非常纯粹的爱,是一种避免受伤、逃避受伤或拒绝受伤的爱,
因此,他们不愿投入到具体的爱的行为当中去,他们只愿意把需要行动变成需要思考,
因此,他们爱思考,爱思考中的对象,但害怕被思考的对象。在遇到具体的爱的困境的
时候,知识分子一般都是选择回避,就像《祝福》中的“我”一样,在遇到麻烦时,他
考虑的是赶快离开。
信仰的爱和知识分子的爱不一样,信仰的爱是特里莎修女所说的“爱到受伤”。具体的
爱都是很受伤的,所以西方人用玫瑰来代表爱情,因为玫瑰是有刺的,会让爱者受伤。
信仰的爱是爱的行动,或者说是爱行动,它是一种直接的爱。
与信仰的爱相比,知识分子的爱往往显得怯懦,他们的爱是不行动的爱,是精神之爱,
或者说,是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也有它的优点,只要不触及行动,它总是安全的、理
想的、完美的、纯粹的,它不会直接地伤害别人,它是一种只对自己负责任的爱,或者
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爱。
回到责任问题,我们说,在知识的层面上论证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是非常困难,证明对他
人的无限责任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责任的论证上,近代以来的主流论证是一种契约
式的论证,既把责任看作基于生存需要的相互让步,是人基于生存知识上的彼此约定,
比如,霍布斯的契约论。在《利维坦》中,霍布斯提出了一种“人对人像狼一样”的自
然状态,由于这种状态让每个人都无法生存,故此他们彼此让步和相互约定,限制彼此
的权利和自由,规定彼此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就近代以来的责任理论来看,这种基于
生存需要之上的责任是一种有限责任和消极的责任,它同摩西律法一样,它规定的是“
你不要做”。
说到摩西律法,我们可能会想到律法主义。的确,近代以来的知识传统似乎就是律法主
义的复活,对于律法主义者来说,只要遵守了律法,他的义务就完成了,也就是说,律
法主义者的义务就是对律法的义务,近代以来的知识传统也是如此,只要遵守了契约,
他的责任就尽到了。
很显然,知识分子的责任观是一种基于知识的责任观,他们接受的是一种有限责任和消
极责任,或者说,他们所接受的只是人的责任,即人赋予自己的责任,因此,这种责任
是有限的,也是可变动的。但信仰的责任则不一样,它的责任不是人赋予自己的,而是
上帝要求每个人的,它不是一种对律法的责任,而是一种对上帝的责任,因此,它是一
种无限责任,是一种不需要做知识论证的责任。正因如此,在知识分子那儿,责任不是
自明的,而是需要论证的,但在信仰者那儿,它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它不是知识,而
是上帝的爱,或者说,是出于爱的绝对命令。
与律法主义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信仰主义不把上帝的诫命看作纯粹的禁令,而是看作恩
典,看作爱,上帝颁布诫命的方式不是权威,而是爱,因此,律法的基础不是理性,而
是情感,是上帝之普遍的爱的情感。受这种爱的情感的驱使,信仰者的行为不是出自理
性,而是出源于信仰的不假思索的爱,因此,它是积极的,是不怕受伤甚至甘愿受伤的
,是利他的,是自我牺牲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人受苦是对我的最大伤害”。
这就是信仰层次的责任,它是对知识分子责任的信仰超越。
j*******7
发帖数: 6300
3
三、夏娃的子孙
在上面,我们对知识分子的责任作了一种信仰的反思,我们发现,信仰者对责任的理解
不同于知识分子,信仰者的责任源于上帝,而知识分子的责任源于契约;上帝所赋予的
责任是无限的,而知识所赋予的责任是有限的;上帝所要求的责任积极责任,是你应当
做;知识所要求的责任是消极的,是你不要做。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种信仰者与知识分子关于责任的不同理解呢?这里涉及到对夏娃偷
吃禁果的不同理解。按照信仰者的理解,夏娃偷吃禁果是人类的犯罪与堕落,但从知识
角度理解,它是人类知识的开始。在此意义上,崇尚知识的知识分子都是尊崇夏娃的,
他们是夏娃的忠实子孙。
关于夏娃的堕落,有两个哲学家的理解很典型,他们代表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一个
是黑格尔,另一个是尼采。按照黑格尔在《小逻辑》中的说法,伊甸园的堕落是人类精
神进步的神话形式,夏娃的堕落表明人类自我意识的开始,代表着人类的进步。他认为
,当上帝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这表明知识是神圣的,因为有了
知识,人就变得和上帝一样了。按照海涅在《论德国的宗教与哲学》中的诠释,就是“
这条蛇可以说是一个在黑格尔诞生前六千年已经讲授了全部黑格尔哲学的小小女讲师。
这位没有脚的女学者及其精辟地指出绝对怎样置身于存在和认识的同一性中,人怎样通
过认识变为上帝,换言之,上帝怎样在人里面达到其本身的意识。――这个表述法不如
原来几句话清楚:‘如果你们吃认识之树的果子,你们就会和上帝一样!”不仅如此,
黑格尔还认为,“上帝把人从伊甸园里驱逐出去了,以便阻止他吃那生命之树的果子。
这句话的真义即在于指出就人的自然方面来说,他确是有限的,同时也是有死的,但就
他在认识方面来说,他却是无限的。”很显然,在黑格尔的眼中,知识是人类的骄傲,
正因为有了知识,他才能超越他们的有限性,让他们变得像上帝一样。这是黑格尔对知
识的礼赞。
和黑格尔一样,尼采也特别欣赏夏娃的堕落,在《悲剧的诞生》中,他把夏娃比作古希
腊生活中的普罗米修斯,他说,“凡是人类所能享有的尽善尽美之物,必须通过一种亵
渎而后才能到手,并且从此一再自食其果,受冒犯的上天必定降苦难和忧患的洪水,因
此,同闪米特人的堕落神话形成奇异对照,在后者中,好奇、欺瞒、诱惑、淫荡,一句
话,一系列主要是女性的激情被视为万恶之源。雅利安人观念的特点却在于把积极的罪
行当作普罗米修斯的真正德行的这种崇高见解。……因此,雅利安人把亵渎看作男性的
,闪米特人把罪恶看作是女性的,正如原始亵渎由男人所犯,原罪由女人所犯。”也就
是说,如果普罗米修斯的偷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那么,夏娃偷吃禁果则给人类带来了
理智之光。依照人们对普罗米修斯的评价,夏娃偷食禁果的行为是勇敢的,其形象是:
追求知识,反对无知,拒绝盲目追随,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智做出善恶判断,为了过一种
理智而自由的生活,她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等等。很显然,这个普罗米修斯式的夏娃
是一个自由女神的形象。
但是,在黑格尔和尼采对知识的礼赞和讴歌背后,一个让人不安的问题出现了,按照尼
采的说法就是,“一个最可怕的客人到来了”,这个客人就是虚无主义,尼采用“上帝
死了”把它表达了出来。
j*******7
发帖数: 6300
4
四、虚无主义的陷阱
虚无主义是信仰的另一端,如果说信仰代表着天堂的向度的话,那么虚无主义就代表着
地狱的向度。但是,黑格尔不是说知识具有神性吗?康德不是提出“大胆的使用你的理
性”吗?启蒙以来用理性构建人间天国的理想怎么变成了一条通向地狱之途呢?对于这
个问题,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卢卡奇具有最为深刻的体验。
在卢卡奇的《小说理论》中,卢卡奇将代表着现代世界之艺术形式的小说与代表古代世
界之艺术形式的诗史作了对比,认为小说是“破碎世界的艺术形式”,诗史是“幸福时
代或完满世界的艺术形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诗史世界是个诸神与人共在的世界
,由于诸神,人和世界被连接在一起,人类虔敬有为、安时守命、颐养天年。但在小说
的世界中,最后的神灵上帝已经被人类杀死了,所以世界被归属为个人意见中的世界,
世界变得支离破碎了。启蒙运动带来了人的成熟,但这种成熟是一种被迫的成熟,它把
人类拖入一种悲惨的境地,这就是卢卡奇所说的“小说是成熟男性的精神状态”。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他的这一命题呢?
要理解这一命题,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小说是成熟男性的精神状态?2
、成熟男性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在这里,一个决定性的问题就是上帝遗弃了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世界抛弃了上帝。
终极性的问题变成了人类自身的问题,人类必须独立承担起这个问题,就像脱离了父母
呵护的成熟男性,他必须自立,必须独立地承担起一切作为人的责任。从抽象的意义上
说,成熟男性的责任是一种完全的责任,他必须放弃一切依靠,依靠自己,否则,他还
不完全成熟,因此,所谓成熟,就是在完全地被抛弃后对这个被抛弃的接受。这时,他
会感到孤独、无助,感到原有的世界崩塌了,没有了意义。而他作为成熟男性,他却无
法回避它,他必须接受一个无意义(meaningless)、无希望(hopless)和无援助的(
helpless)世界。
从人类精神来看,人类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和男性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相似。按照我的理解
,上帝是人类自身责任的自我卸除,因为有上帝,人类可以摆脱被加给他的无限责任,
上帝因为为人类承担终极责任而拯救人类;没有了上帝的时代是悲惨的,人类必须以有
限的存在面对无限的责任,像西西福斯一样无望地挣扎,不是被石头压死,就是被累死
,没有任何的终极希望。
在前现代,上帝是世界的意义,在现代以后,人类逐渐杀死了上帝,人类没有了外在的
意义依靠,世界被祛魅,意义被砸碎,人类开始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何在一个没
有意义的世界上生存,这是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用人类自身的精神虚构代替上帝
的终极虚构,成为人们逃脱无意义的小说道路,但是,由于小说虚构没有时间上的永恒
维度,不是终极性的,而是暂时的,变动的,时间性的,因而是不稳定的,焦虑的、反
讽的,是一种永远的在别处。
这时,我们其实已经涉及到时间问题,时间问题是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与存在问题
处在相同的位置上,具有本体论的位置,所以海德格尔的著作直接用《存在与时间》为
题。
时间问题之所以在现代变得特别触目,原因在于永恒维度的卸除。在前现代,由于人类
对永恒的信仰,时间便不是放纵的,而是有其源头和归宿的。进入现代之后,随着永恒
维度的衰弱和卸除,时间的源头和归宿被截断了,时间便成了泛滥的洪水,冲入了人们
生活的田园,让人感到惊恐。
好了,我们不需要继续讲述卢卡奇的理论了。从他的“小说是成熟男性的精神状态”这
个命题中,我们已经不难发现,由知识构建起来的现代世界已经在精神上落入了虚无主
义的陷进,面对这种陷进,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呢?
j*******7
发帖数: 6300
5
五、知识分子的信仰转向
重新思考知识分子与信仰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由于历史已经抛弃了上
帝,人们还能否把他再找回来?并且,人们是否还有找回他的必要?这里涉及到当下经
验与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问题。
启蒙以来,当下经验与历史经验一直都处在矛盾与冲突之中,按照启蒙的立场,历史经
验被或多或少地看成是横亘在当下经验前的多余障碍,如何摆脱历史经验似乎是人们重
新获得当下经验的前提,因而启蒙的一代一直都在与历史经验作斗争,以摆脱历史经验
为使命。但是,当他们的努力最终实现时,他们发现事情走向了其设想的反面,也即出
现了“启蒙的辩证法”问题,也就是说,启蒙的历史后果不能支撑其价值预设,启蒙反
特权的结果却造成了最为可怕的特权:极权主义。纳粹政权与集中营事件就是这种极权
的典型代表。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就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在《国家的神话》中,他把现代极权
国家的兴起看作是神话的现代变异形式。很显然,他的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在人们丧
失了信仰寄托的现代世界中,极权国家便成了人们的信仰替代物,这样一来,本来是作
为世俗形式的国家政权变得具有超越世俗的功能了,因此,它就变成了一个半神半人的
怪物。
其实,人的存在是丰富的,他既是一个事实性的存在,也是一个审美性的存在、价值性
的存在和信仰性的存在,这些不同的存在方式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对任何一种
存在的简单或人为的排斥,都会导致一种特定的本能革命,就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
一样,它会以各种变异的形式重新爆发出来,如果压抑过久,那种爆发肯定是很疯狂、
很怪异的。
百年中国,经历了不断的革命,各种各样的打打杀杀,并没有给中国人带来更多的希望
,反倒是让人越来越失望。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中国人开始富裕起来,没有多少人为温
饱问题发愁了。可是,中国人依然没有摆脱失望,甚至是变得越来越绝望,在经历了革
命的无法承受之重后,当今的中国人正在承受在权贵资本主义带来的无法承受之轻。中
国多难,中国人多难。百年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都想救中国人于水火。然而事与愿
违的是,他们借托各种理论和主义的努力,并没有让中国人看到真正的希望。这不得不
让我们反思并发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人们没有看到人的有限和有罪。自伊甸园堕落以来,人类一直想脱离上帝,依
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希望建自己的通天塔。然而,千百年来的历史证明
,人类的这种想法是多么的狂妄,简直就是要自己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要知
道的是,人类是有限的,他的理性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有限的人类无法解决无限的问题
,他们的能力只能是制造越来越多,越来越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自己的努力带来的不
可能是希望,而是不断的失望以至于绝望。
人类的希望不在人类自身,而在于那位创造人类、热爱人类、拯救人类的上帝。他不但
把他的真理通过《圣经》启示给我们,还爱我我们到底,道成肉身,让他的独生子耶稣
基督为我们牺牲,代我们赎罪,让我们透过耶稣基督的牺牲、复活看到被拯救的希望。
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并没有更多优于别人的地方,我们同样是罪人,总是处在失望和绝
望之中,依然需要被拯救。同一般人不同的是,我们拥有更多的知识,这本是神对我的
恩赐,想让我们善用知识,让我们的知识成为对我们自己和对别人的祝福。可是相反,
我们很多人由于没有信仰,不是为上帝给我们的恩赐感恩,而总是骄傲和抱怨。一方面
,我们因自己有知识而骄傲,看不起没有知识的人,另一方面,我们因为知识多,总是
要求更多,对社会、对他人的抱怨更多。这样一来,知识没有成为对我们自己和他人的
祝福,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诅咒。
如何走出这种知识的诅咒,唯有转向信仰。当我们转向信仰,知道我们的一切都是一位
又真又活的神赐给我的时候,我就知道去感恩,就会谦卑顺服,就会真正的去爱自己和
爱他人,就会有盼望、有勇气和有力量。
愿神祝福我们,愿我们的知识成为对我们和对他人的祝福,阿门!
c****p
发帖数: 6474
6
第一,知识分子真苦逼,被老毛批完还被基督徒批。
第二,如果中国改开之后经历的是苦难的话,那么全世界人民大概都在经历苦难了。
j*******7
发帖数: 6300
7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
之。是谓微明。

【在 c****p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知识分子真苦逼,被老毛批完还被基督徒批。
: 第二,如果中国改开之后经历的是苦难的话,那么全世界人民大概都在经历苦难了。

c****p
发帖数: 6474
8
所以,照你说的这段,结合原文的意思,就是说中国现在老百姓受苦,其实是好事呗?

【在 j*******7 的大作中提到】
: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
: 之。是谓微明。

1 (共1页)
进入TrustInJesu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为什么耶稣说“不可起誓”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启示宗教:基督教
圣经对同性恋的看法和观点福音与当地文化
对恩典的五种误解生命中的7+3个需要(四)追求知识
神学辩论的危险基版名基名言
不要把礼仪当信仰哪一种态度有可能停止学习?
基督徒为何不遵守耶稣的教导杀光异教徒?(zz)如何理解旧约律法
怎样对一般知识分子传福音- 来自福音网加尔文:基督徒生活手册
Mere Christianity (C. S. Lewis)反璞归真 25论愚蠢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责任话题: 祥林嫂话题: 信仰话题: 知识分子话题: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