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龙山文化
1 2 3 4 5 末页 (共5页)
s*****V
发帖数: 2173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铜了
就是青铜晚一点,搞不懂,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独立发现。中国现在是山寨大国,不代
表老祖宗也穿开裆裤。
http://shoucang.dahe.cn/sczx/wbzl/t20101126_1834637.html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对于这些古史传说中的记载,以往的研究者常常将其视为单纯的神
话传说,在探讨青铜器的起源上,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与长期以来未发现原始社会
的铜器是紧密相关的。近年来,随着中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兴旺发展,在黄河流域上游的
甘肃、青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多次发现原始社会晚期
的铜制品或与冶铜有关的一些遗物和遗迹。这些发现为人瞩目,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和视
野,所发现的铜器内含红铜制品和青铜制品,从它们表现出的原始特点可以看出它们与
夏代青铜器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连续性。
举例分析各地出土的原始社会铜器的主要特征如下:
仰韶文化铜制品:1956年在陕西西安半坡和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
址内,各发现一个薄铜片。半坡的为长条状,姜寨的为圆形。有关方面对这两件铜片进
行了成分测定,前者为含镍20%的白铜,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连老秦人也是东夷西迁
作者:拓扑维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37321/answer/1401324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其主要文化遗存代表有东方大汶口文化
、典型龙山文化。此时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晚期。其中大汶口文化最早进入父系社会
形态,遗址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丰富,分布广泛。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
化而发展出来的,覆盖了中原及其南北地区。它的年代距今 6300年至4600年新石器时
代,开始进入父系社会时期,贫富分化开始,私有制萌芽,一夫一妻制形成,社会开始
分工。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产物。商周的起源与龙山文化具有密
切联系。我们汉族的父系主体就是龙山文化先民O3系后裔,是东方农业文明的扩张结果
。单独看O3,各地汉族中至少60%-70%来自龙山文化,对比2004年的《evolution and
migr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population inferred fr...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二里头时代的中原周边地区,还散布着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与二里头文化相毗邻且
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岳石文化和下七垣文化。这些考古学文化的存在状况与二里头文化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黄河下游,龙山文化演变为岳石文化。与龙山文化相比,岳石文化的版筑城防技术、
青铜冶铸业、农业等续有发展,其分布范围也并未比龙山文化缩小,保持着与二里头文
化相抗衡的态势。但其聚落的分布密度和居址的面积都小于龙山文化,遗物中也未发现
能超出龙山文化工艺水平的精品,陶器轮制技术大大退化,器类锐减,器物由精致转向
粗糙,居住建筑技术也无明显的改善。因此有学者认为其“好像是当地新出现的一种比
从前落后的新文化”[i]。即便不同意这一观点的学者,也承认“岳石文化时期的社会
形态,从大的方面看,仍然是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形态的延续”。“这一时期社会内部的
发展虽然没有停止,但亦未出现跳跃式的变化”[ii]。鉴于海岱地区田野工作的广度与
深度,我们似乎无法把目前对岳石文化的认识全部归因于发现的或然性。其社会的发展
总体上处于一种低落状态,是大致可以肯定的。
分布于豫北冀南地区的下七垣文化,一般认为属先商文化,是二里冈文化的前身[i... 阅读全帖
M****7
发帖数: 2334
4
http://collection.sina.com.cn/fcys/20120615/100471351.shtml
陕西 王长启
上世纪70年代有两位陕北人到我工作的单位上交玉器,即玉刀(图1)。长17.7厘米
,宽4.5厘米;片状呈梯形,两侧短边略斜,边长有刃;背面较短,整体很薄,刃部两
面磨成;近刀背处有三孔,间距相等,孔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马蹄状。当时两位陕北
人称自己是由神木高家公社石峁来的,玉刀在“铜川”拾到的,可能属文物,在那里挖
了很多,到西安办事顺便带来一件,看能否卖钱。我认真看后,认为是一件有价值的历
史文物,时代很早。当时我感到疑惑,就问:“神木距‘铜川’很远,你们怎么在铜川
挖出。”他却说:“我们家距‘铜川’很近。”我接着又说:“你们回去及时给当地文
化部门汇报,将拾到的其他玉器上交给他们,他们会奖励你们的……”我面对这件玉刀
便产生很多疑问:神木离“铜川”很远,怎么能说距“铜川”近,在那里挖到很多玉器
,我从来没有听说“铜川”出土古老玉器,就是陕北地区,也不可能有古老的玉器啊!
如果真在“铜川”能挖到此类玉器,那里一定是遗址区域。这件玉刀具体是什么时代?
...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033
5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失败检验“走出疑古”
文章来源:大樗树下 文章作者:吴光泳
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正式启动,国家史无前例地
投入了几千万元的资金 ,让一向经费少得可怜的社科界瞠目结舌。5月16日在该“工程”
启动会议上,宣读了《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的官方发言,政府将“工程”定性为“凝聚
力工程” ,从此,有人自称于1992年“大胆”提出的“走出疑古时代”由一个私人口号
上升为官方口号。外国学者观察到:“‘走出疑古时代’正演变为国家的口号” 。提倡
者抓紧机会,马不停蹄地接待媒体采访,强调“工程”“将大大有利于中国文明的寻根探
索,提高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这显然是在说:一贯鼓吹“
东周以上无史”的“疑古派”推翻战国以来三代同源、黄帝一元的古史框架,打消了中华
民族的自信心,瓦解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不利于统战 ,副作用更加明显。“工程”结
束后又投入400多万元进行“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走出疑古”的提倡者依然是领导
。这还是预备性研究,真要研究起来,还不知是何等规模。由于事态还在发展,“走出疑
古”的发展趋势还无法预...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6
☆─────────────────────────────────────☆
dangran (当当当) 于 (Wed Aug 8 04:17:40 2012, 美东) 提到:
2012年6月,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夏含夷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报告简本发
表十年后仍无繁本,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
200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关键数据在美国“亚洲学协会”年会被质疑“站不住脚”
中国政府在上世纪末只花了上千万人民币、只搞了五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就于2000年
10月验收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工作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并对其颁发“全国十大科学进步奖”。这个研究结果看似光鲜,但其中的数据
经不起质疑,戳破了之后“断代工程”的成员还死不认账。
2002年4月4日至7日,美国“亚洲学协会”的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专门邀请了“
工程”的学者来美讨论。在会议上,美方与会学者蒋祖棣以自己带去的计算机和OxCaI序
列程序当场对“工程”以同样程序处理的若干碳-14数据重新进行验算,结果明显与“工
程”的有差距。中国方面参加会议的“工... 阅读全帖
M****7
发帖数: 2334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西来派要多学习考古事实
http://www.517huwai.com/blog/27428
从分子人类学分析中国人的起源与迁徙 by 博雅散人
人体内共有X、Y两种染色体,其中Y染色体是由父亲遗传的一种性染色体。由于在人类
遗传过程中,Y染色体不会出现重组,因此能稳定而丰富地记录人类遗传信息,研究不
同人群间Y染色的类型(即单倍型)能直接揭示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的过程。
由于第四纪冰川期的到来,地球上的早期智人(如北京猿人,元谋人,爪哇猿人等
)全部灭绝,没有留下后代,所以北京人不是中国人的祖先。非洲在14万年前又开始了
第二次人类起源。
10万年前,棕色人种最先走出非洲,他们沿着印度洋岸边,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
扩展,来到了印度,形成了达罗毗荼人。达罗毗荼人长期以来都是棕色人种,直到白种
的雅利安人入侵才使他们发生了混血,他们是所知的棕色人种中文化发展的最为先进的
一支,后来创造了哈拉巴文化。目前,棕色人种也留存在安达曼群岛上,并保持着非常
纯的血统。接着,棕色人种东继续东进,到了东南亚。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要低好多,
巺他群岛与中南半岛连成一片,澳大利亚和伊利安岛以及美拉尼西亚的许多岛屿也连...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998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汉族并非民族大融合产物
【美国与法国DNA权威检测:汉人基因是世上最纯正的基因,同时证实客家人确为中原汉
人】2007年5月,美国权威学术杂志《human genetic》一文:《Y chromosomes of pre
historic people along Yangtze River》(Hum Genet. 2007 Nov;122(3-4):383-8. E
pub 2007 Jul 27.)指出:
通过对陶寺文化(距今4500年)古人骨DNA的研究,可以肯定龙山文化的居民,其Y染色
体SNP单倍型是O3—M122,并且只含有O3和子类型O3e,无其他类型,和现代汉族的主体
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现在汉族其父系远祖完全是古代中原人,也就是龙山人。
单独看O3,各地汉族中至少60%-70%来自龙山文化,对比2004年的文献 《evolution an
d migr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population inferred from chinese Y-chromosome
evidence》(J Hum Genet. 2004;49(7):339-48. Epub 2004...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9
中国文明起源这个课题是研究中国文明史、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对这个问
题的了解是一定会随着中国考古材料的增加与研究而有日进的。现在考古材料已积累
到一种程度,使得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头绪相当纷繁。下面将这些头绪初步梳理一下,
试求指出讨论这个问题所需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
  一 “文明”的定义应自史料内部辨认
讲中国文明的起源,第一步的工作自然是说清楚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中国文明,
这样我们才能谈到它的起源问题。最近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有一部分是集中在“文
明”这两个字的定义上的;例如有人说红山文化有玉器、有女神庙,证明中国文明可
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辽河流域;也有人说红山文化还没有发展到文明阶段,还不具
备文明的条件,所以讲中国“文明”的起源还谈不到红山文化(注:安志敏《试论文
明的起源》,《考古》1987年第5期。)。
给文明下定义至少有两条入手途径。第一条是先决定文明这个概念之下包括什么
具体的成分,然后再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找寻这些成分在哪一个段落中出现。如果找
到,便知道文明在中国是在什么时候、哪一个阶段出现的。这样即使不能解决文明的
起源问题,至少可以...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6361
10
粗大!美国与法国DNA权威检测:汉人基因是世上最纯正的基因
[cp]【美国与法国DNA权威检测:汉人基因是世上最纯正的基因,同时证实客家人确为
中原汉人】2007年5月,美国权威学术杂志《human genetic》一文:《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Yangtze River》(Hum Genet. 2007 Nov;122(3-4):
383-8. Epub 2007 Jul 27.)指出:
通过对陶寺文化(距今4500年)古人骨DNA的研究,可以肯定龙山文化的居民,其Y染色
体SNP单倍型是O3—M122,并且只含有O3和子类型O3e,无其他类型,和现代汉族的主体
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现在汉族其父系远祖完全是古代中原人,也就是龙山人。
单独看O3,各地汉族中至少60%-70%来自龙山文化,对比2004年的文献 《evolution
and migr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population inferred from chinese Y-
chromosome evidence》(J Hum Ge...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36950
11
全国13亿人口男性6.74亿,汉族男性6.18亿,占91.56%
根据龙山文化古人骨DNA的研究表明,龙山文化的居民,其Y染色体SNP单倍型是O3—
M122,并且只含有O3和子类型O3e,没有其他类型,和现代汉族的主体部分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现在汉族的主体部分其父系远祖完全是来自龙山文化先民,也就是龙山人。
龙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向中原扩张,03-M122覆盖了南北地区。由此可
知,大汶口文化也是以O3—M122为主体。
按检出频率估算中国各支系男性的数量,如表所示:【图片】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邀请作者认领本论文
三、黄牛与羊等家畜的西东向传播
黄牛与羊等家畜也随着史前“青铜之路”的开辟,经中亚进入到中原腹地。中原地区传
统畜养的动物主要是猪、鸡等,牛羊畜养技术的引入,引发了中原畜类食物生产的巨大
变革。
(一)中亚西部区黄牛和羊的驯养
黄牛与羊也都是新月沃地“新石器革命”的重要成果,时代约在公元前12 千纪和11 千
纪。里海南部一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家畜的驯养。进入新石器时代, 在里海
南部史前农业中心的古代聚落遗址,不断发现有驯养的绵羊和山羊骨殖。其后在哲通文
化的牧人放养和家畜主要是绵羊、山羊和牛,还出现了牧狗。畜牧技术在西亚绿洲区形
成了中心,并不断向北和东部传播。塔吉克斯坦山地新石器时代希萨尔文化的居民畜养
动物,兴都库什山北麓公元前7 千纪到公元前3 千纪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畜养绵羊和
山羊。在巴基斯坦和北印度区域著名的梅尔加赫遗址表明,公元前7 千纪到5 千纪这里
的居民就驯养了牛羊。巴基斯坦基达市北新石器时代的乞力古尔穆罕默德遗址的第一层
见有畜养的绵羊、山羊和黄牛骸骨,年代在公元前的5 千纪。克什米尔的布尔扎洪遗址
,年代在公元前3 千纪,这里发现有各种家畜的骨骼,常见... 阅读全帖
t***m
发帖数: 358
13
了解的说说,靠谱吗?没文字的话,怎么论证出是国都的?除了大,还有啥罕见的东西。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551164&r=0&v=0&j=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燕明近日在此间表示,在河南禹州瓦店发现的大型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可能是夏启之都阳翟。
据了解,瓦店龙山文化遗址主要由西北台地和东南台地两部分组成,其面积达一百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河南境内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
自二00七年九月至二00八年一月,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段研究的一个课题,“颖河中上游流域聚落群综合研究----以河南登封王城岗和禹州瓦店为中心”课题组对瓦店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测量、钻探与发掘工作,发现了壕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等,出土了陶列觚、陶塑人头像等一批重要文物。
据介绍,遗址内最重要的发现是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其平面可能呈“回”字型,与壕沟的走向大体一致。尤其重要的是,在建筑的回廊部分不仅发现数个柱洞,还在夯土中发现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数具。这种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在“回”字型夯土建筑院落的垫土中也有发现,表明该夯土建筑具有较高等级。在一
S*******C
发帖数: 7325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中华文明究竟有多长?
☆─────────────────────────────────────☆
QQboy (我爱我老婆) 于 (Wed Mar 31 13:22:11 2010, 美东) 提到:
为民族文化寻根溯源
——读蒋南华先生《 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

汤序波

癸未岁杪,回溯这一年来自己的阅读生涯,兴趣的重点仍然投放在文化类的书籍上
,在读过的书中有两部可谓特立独行、出群拔萃,令我感佩莫名。一部是考古学家苏秉
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二00一年版),另一部则是历法学家蒋
南华先生的《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人民出版社二00二年版)。两部书都是由国内顶
尖级出版社出版,其学术含金量、学术档次,不言而喻。它们的殊途同归,分别着重从
考古和历法两个路径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真是厥功甚伟、功绩彰著。我认为对当
前中国文化研究而言,套用黑格尔的话,它们可以说是一个“光辉的日出”。其在学术
上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中华文明起源的...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顾名思义,“二里头时代”的概念,源自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一般认
为“不早于公元前1900年,不晚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延续300多年或将近400年”[i]
。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报告所给出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也在公元前1880年~公元
前1520年之间[ii]。总体上看,二里头文化上接属于中原龙山文化系统的王湾三期文化
,下接二里冈期商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即龙山时代[iii],一般认为相当于公元前3000
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iv]。在王湾三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还存在着“新砦期遗
存”,约持续100年左右的时间[v]。目前,尽管在对这类遗存的命名上尚有歧见,但其
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较之中原龙山文化更为密切这一事实,已得到了学界的基本认可,
为数不少的学者更认为其本身就属于二里头文化的早期发展阶段[vi]。鉴此,“二里头
时代”的时间跨度,应约当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
这一时段的绝大部分,与文献记载中夏王朝的存在时间相吻合。然而,尽管从考古学文
化的时空分布上看,“新砦期遗存”和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最重要的对象,或者
说最有资格担当“夏文化...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看这篇
喝人奶是自然,喝畜奶却是文化。另一项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的技术是挤奶(Milking
)。西亚和中亚农民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挤奶 ,挤奶或奶业(dairying)是游牧生活
方式形成和普及的关键。东亚农民至今仍不习惯挤奶,这有生物学和文化上的原因。动
物乳中含有丰富的乳糖(Lastose),而乳糖的消化有赖于乳糖酶(Lastase)的参与。
成人乳糖酶缺乏现象在东亚和东南亚高达85-100%,而北欧不到10% 。就中国而言,成
年人中汉族92.3%、蒙古族87.9%、哈萨克族76.4%缺乏乳糖酶 。东亚挤奶活动的出现与
羊、牛、马的东传大体同步。哈萨克、蒙古、汉族中成年人体内产生乳糖酶的比例依次
降低,表明其与印欧人的亲缘关系或接触与交流程度相应减少。东亚游牧民大都缺乏乳
糖酶,对农业的依赖较为迫切。另一方面东亚农民并不喜欢畜奶和奶制品,容易鄙视或
不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在欧洲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结合异常紧密,在东亚却出现了明显的
分野。乳糖酶的有无不仅是中国与欧洲饮食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 ,而且影响了欧亚大
陆历史的进程。
4、马、马车与骑乘
家马(Equus caballus)的野生祖先主要分... 阅读全帖
h*****5
发帖数: 56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文明西来说(续)
中国文明西来说(续)
作者:粤若稽古
1. 安特生与仰韶文化
瑞典著名地质学家安特生是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创始人。1914年,受中国北洋政
府邀请,作为农商部顾问协助中国地质学家寻找铁矿和煤矿。正是他第一个注意到了周
口店的原始遗存,为以后划时代的发现打下了基础。安特生最伟大的贡献是仰韶文化的
发现。1921年,安特生第二次到仰韶村,发现了灰土层中石器与彩色陶片的共存,由此
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后来把这些遗址命名为仰韶文化。
安特生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华北,气候适宜必有人类的栖息,所以没
有发现是因为华北原有的文化是渔猎文化,迁徙频繁,少有定居。在新石器时代文化晚
期,以彩陶和尖底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进入华北,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彩陶扩
散的同时,也可能导入了高级的农业技术。
安特生、高本汉等虽然在具体细节上存在分歧,但认为以彩陶为代表的新石器
时代晚期文化由西向东传播的看法一致的,即都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一支以彩陶
为代表的先进农业集团进入中国的黄河流域,汇入原有的文化中并成为中国的史前文化
。这种观点长期为国际学术界所接受。
2. 瓦西里耶夫...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036
18
东亚人主体的父系远祖——O人群
东亚真正的主体是NO人群。
NO是K的一个分支,大致在3.5万年前进入,并在3万年前左右分化成N和O两个姊妹类型。
NO到达东亚时,东亚地区已经为C3所占据,但NO类型在很短时期内就成功的取代了C3,
成为了东亚的主人。
NO是最原始NO原始人群的类型,出现在以下人群中:达斡尔族2.6%、鄂温克族3.82%、
赫哲族2.2%、回族2.9%,华北汉族2.3%,华南汉族2.5%,越南人3.1%,外蒙古人0.7%、
布依族5.7%、日本人2.1%、韩国人2.3%、彝族人2.3%,Bama瑶族2.9%。
N、O的分布在黄种人差异巨大。对东亚黄种人而言,O比N多得多,而对北亚黄种人而言
,只有N而无O,对于泰国以南的黄种人而言,只有O而无N。
O类型分为很多类型,主要有O*、O1、O2*、O2a、O2b、O3等。
O*在是O的原始类型,在东亚只是零星的低频率找到,比如Hammer和XUE的数据中,共有
以下民族中找到过最古老的O*:满族5.8%、壮族5.0%、外蒙古人0.7%、藏族1.0%、达斡
尔族2.6%、鄂伦春族3.2%、兰州汉族2.9%、黎族5.7%,在l...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036
19
东亚人主体的父系远祖——O人群
东亚真正的主体是NO人群。
NO是K的一个分支,大致在3.5万年前进入,并在3万年前左右分化成N和O两个姊妹类型。
NO到达东亚时,东亚地区已经为C3所占据,但NO类型在很短时期内就成功的取代了C3,
成为了东亚的主人。
NO是最原始NO原始人群的类型,出现在以下人群中:达斡尔族2.6%、鄂温克族3.82%、
赫哲族2.2%、回族2.9%,华北汉族2.3%,华南汉族2.5%,越南人3.1%,外蒙古人0.7%、
布依族5.7%、日本人2.1%、韩国人2.3%、彝族人2.3%,Bama瑶族2.9%。
N、O的分布在黄种人差异巨大。对东亚黄种人而言,O比N多得多,而对北亚黄种人而言
,只有N而无O,对于泰国以南的黄种人而言,只有O而无N。
O类型分为很多类型,主要有O*、O1、O2*、O2a、O2b、O3等。
O*在是O的原始类型,在东亚只是零星的低频率找到,比如Hammer和XUE的数据中,共有
以下民族中找到过最古老的O*:满族5.8%、壮族5.0%、外蒙古人0.7%、藏族1.0%、达斡
尔族2.6%、鄂伦春族3.2%、兰州汉族2.9%、黎族5.7%,在l...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67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华文明西来说各版本zz
中华文明西来说在清末兴起,主要是指中国人是从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之民过来的。
1.埃及说
1654年,德国耶稣会教士基尔什尔(A. Kircher,又译祁尔歇、柯切尔)在《埃及
之谜》(Cedipi Aegyptiaci)曾论及中国文明出于埃及。1667,基尔什尔出版了《中
国图说》(China Illustrata),认为《圣经》所载闪的子孙率埃及人来到中国,传授
了古埃及文字,中国人学的并不全,自己又加上一些创造,结果成为另一种文字系统即
汉字。“古代中国人既系埃及人之苗裔,故其书法亦一遵埃及之旧,此非指文字之结构
而言,乃指其自各种自然事物中提出之形象而言,中国人实藉此以表示其观念者也。中
国文字之标记所以与其所欲表明之事物同其数量,其故即在于此。”(转引自《中国史
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陈星灿,三联书店1997年6月)
1716年,法国阿夫郎什主教胡爱(Huet,又译尤埃),根据其研究古代商业的结果
,在文字之外,又考察风俗异同,也主张中国民族起源于埃及。他说:“就吾人所有之
材料而论,埃及在东方之商业亦甚古而且盛,是吾人可以断言印度人商业之繁...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1
数万年前NO单倍群诞生出O3-M122,再诞生O3a,然后分为03a1、03a2、03a3、03a4。其
中O3a3诞生出:O3a3b-M7(华中汉族、苗瑶族群)、O3a3c-M134(中原汉族、藏缅族群
)、 O3a3c1-M117(部分羌藏人、华北汉族),可以说是同源兄弟。
东夷人以O3-M122为最,与藏缅族群最常见的O3-M134(也即O3e)分属不同的单倍群类
型。从起源来看,前者是后者的祖型。从起源上讲,有两种可能。一是东夷的O3-M122
和华夏的O3e-M134(包含部分O3-M122)是分别从南方来到中原,很早就有分叉。一种
可能是O3-M134是后起的,也就是当O3-M122来到中原时候O3-M134还没有产生,过一段
时间后O3-M134产生于西方并向中原扩张,当时东夷人是黄河中下流域新石器早期人类
。 O3-M134大约是数万前从O3原型开始分化的,从南亚北上经过华中迁徙到黄河中上游
流域及其青藏高原。东夷人O3-M122仍然是O3原型祖型,从南亚北上经过沿海迁徙到黄
河中下游流域。
到了距今5000年以后,一种新文化以压倒之势覆盖了中原及其南北早先的各个文化区...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22
玉崇拜源于长江太湖的良渚文化。不知什么原因,良渚放弃了原来的居住地,北上拓展
生存空间。被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击败,玉由此成为龙山文化的一部分。
兵策儒剑猜测三星堆,盘龙城为代表的外来青铜文化与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本地文化在
二里头发生碰撞,产生中国文明。
e*u
发帖数: 10016
2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6%B2%B3%E5%8F%B2%E5%89%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B7%E6%B1%9F%E5%8F%B2%E5%89%
最早的金字塔是塞加拉的左塞(一译昭赛尔)金字塔,是古埃及第三王朝国王左塞的陵墓,
建于公元前27世纪,
裴李岗文化
主条目:裴李岗文化
(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代表遗迹是河南省新郑县的裴李岗,生活在圆形/方形
的竖穴式住居里,进行粟作等的旱田农业,以光亮的红褐色陶器和磨制石器等为特色。
老官台文化
主条目:老官台文化
(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 代表遗迹是陕西省华县的老官台,生活在圆形的竖穴式
住居里,进行粟作等的旱田农业,以暗红色的夹砂陶为特色。
北辛文化
主条目:北辛文化
(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 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在山东省滕县北辛,特色是黄褐色的
陶器。
磁山文化
主条目:磁山文化
(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 代表遗迹是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生活在圆形/楕圆形的
竖穴式住居里,进行粟作等的...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830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陶寺遗址就是尧帝都城
老将来批一下。
山西·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鷐):2015年6月18日下午,“山西·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新
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务院新闻中心举行。发布会向社会公众介绍了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
陶寺遗址考古的重大收获,展示了近年来陶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
据悉,此次发布会旨在提升陶寺遗址的知名度,扩大其社会影响,促进相关学术交
流与合作,继续推进“陶寺与尧都”、“晋南地区与最早中国”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考古
探索。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全面介绍了陶寺遗址37年来的重
大考古发现与部分研究成果。他指出,1978-1985年陶寺遗址共发掘墓葬一千余座,引
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且一系列的考古证据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
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所
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王巍所长还从中华文明探源的角度,阐明了陶寺遗址作为多元一体化中华文明主脉
的关键地位与重要贡献,它所代表的黄河中游地区古国文明的许多文明成就,都被后来
的夏、商、周王朝的王国文明所继承。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丁公陶文长4.6-7.7、宽约3.2、厚0.35厘米。
丁公陶文是烧后刻画,刻在灰陶盆底残片上,在放大镜下观看有轮制后留下的螺旋纹,
陶片上有一定的弧度。其上11个文字按折扇面格局布置在残陶片上。先刻划文字,后磨
去凸弧,中间部分磨的重而深,边缘部分轻而浅,文字痕迹细微模糊,在放大镜下才看
得清。
丁公陶文的来由和造假思路:1991年9月,栾丰实等带领山东大学1988级考古专业第四
次发掘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10月末野外发掘工作基本结束。这时,全国各省考古研
究所、考古队都为争取入选中国首届“199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摩拳擦掌,这可是
名利双收的好机会,任何一个考古队都不会放过。嫌疑人知道,只凭邹平丁公龙山文化
城址的发现难以入选,一个连续发掘了几年城址,几纸箱子陶片难以摆上评委会的桌面。
嫌疑人对折扇情有独钟,在众多形状的陶片里选择折扇形,文字按照扇面背景布局,11
个文字,分五行,竖排。字迹清秀,嫌疑人有一定的篆刻基础,有日文功底,其中第五
个陶文酷似日文あ。字造好了,刻痕太新,用陶片等物轻轻磨去刻痕,中间磨得重,周
边磨得轻,中间的字迹隐约可见,四周的字迹较清晰。再做旧,再...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998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汉族并非民族大融合产物
从民族源流上讲,汉族确实相当单一的。
独龙族的O3逼近100%,完全是华夏血统,不但没有种族外混血,种族内也没有。台
湾原住民的O1也是100%,即纯百越-东夷人。
有些人的祖先做的摧残文明发展的事较多,我们批判暴行者,他们就说暴行者为你
们的民族输过血,说不定你就是他们的后代。我没有兴趣去讲,祖先的事是祖先的,我
的事是我的。今天拼凑此文,堵住某些人的嘴。
严格的说汉族历史上也有过显著融合,只是这种融合比较偏南,在北方牵扯到汉族
的民族融合规模极小。
在这里我们要界定两个概念,即民族血统与种族血统。
民族血统,指这个民族的融合史,有无,以及历次融合的对象
种族血统,指生物概念上的人种,这个民族是由哪几个人种组成的
十几年前科学家们开始检测全球人类DNA,为了摸清人类迁移规律,他们做了两个标
准。人类的DNA附着在染色体上,每个人都有两组共46个染色体,一半源自父方,一半源
自母方。产生精子或卵子的时候,来自父母的染色体会随机进入卵子或精子,同型染色
体还可能发生片段交换,导致父母系遗传变得混乱不堪。
但是男人身上的Y染色体不会与X染色体进行片段交换,因为他们外观差异很大,很
难找到合...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27
何为夏与商?华夏与东夷的恩怨情仇
何为夏?夏与华不是一回事,但夏与华,文化上有继承关系。
何为华?凡是继承了扶桑文化的都可以是华。最早的扶桑文化出现在湖南澧水流域,就
是三皇时代,晚期传播至夏水流域。
何为夏水,说的应该是汉水下游,其实水经注里曾经清楚地记载了夏水的范围,它的源
头在湖北荆州,曾经几度成为长江主泓,经过湖北监利仙桃汇入汉水,到达武汉,是为
夏口。所以何为夏,它最初只是一个地名,说的是江汉平原的一系列城邦国家,对应的
是五帝时代,只因为继承了来自南方澧水流域的扶桑文化,因此这个文明,就成为华夏
文明。
距今5千年前,在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出现了“城”。有考古学家统计,虽然目前这个
地区发现的能被确认的城大概是20座左右,但实际上当时应该有40座,最多达到50座,
并在屈家岭和石家河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器。
如此规模密集的远古城市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甚至两河流域也只能
望其项背。一定要坚信,任何大城遗址,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中国史书牛逼的地方就
在这里。连埃及巴勒斯坦的文明咱国史书都没有放过,自家的历史岂能不记录清楚。
现代考古上的成果,关于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有篇...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20570
28
长江流域很可能是稻作农业的发源地。现在来说,最早的栽培稻发现在湖南道县。像后
来河姆渡,良渚都是著名的稻作文化。山东和河南的龙山文化也有稻作。这和Y染色体
O1人群可能有关联性。这批人有可能讲某种原始的南岛语。
三星堆也是典型的稻作农业,只是不清楚是怎么传进去的。也许是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
化通过长江溯流而上吧。
Y染色体来说,O3非常怪,除了汉族以外,在藏缅人群有大量分布。
有种说法是O1大多讲南岛语,但是波利尼西亚人群中,O1很少,多的反而是一群O3,当
然这批人可能上万年前就混进去了。
龙山文化也是O1和O3都有分布。
但是总体来说,O1是沿海分布,主要讲南岛语,O3主要还是在西部,讲原始汉藏语。
古人也是够走位飘忽的。也许炎黄指的就是O1和O3两支的恩怨情仇吧。还有O2在中间默
默打酱油。。。
夏人,周人源自羌人恐怕也是靠谱的,羌藏这些都是大量O3。汉语大约就是原始汉藏语
和原始南岛语的混合语,对应了O1和O3的迁徙。就是不知道龙山文化这些人是讲汉藏语
,还是讲南岛语。这些按说是我们的直接祖先。
d******g
发帖数: 239
29
山东昌乐出土了一批刻字骨头。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认为,这批刻字
的骨头,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这意味着
,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历史可能从此改写。图据大众日报
中新网10月21日电 以安阳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墟的发现,曾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
古发现。殷墟甲骨文亦被认为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不过,香港《文汇报》发
自山东的消息称:近日,在山东省昌乐县发现的一种神秘骨刻图案引起考古界的关注。
有关专家表示该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并正式命名其为“昌乐骨刻文”。
这意味着中国古文字的出现时间将大大前推千年,甚至已知的中国文字发展史亦有可能
会发生改变。
2004年,山东省昌乐县民间收藏爱好者肖广德在龙山文化遗址上搜集文物时,偶然
从当地农民翻过的土地里找到一块牛肩胛骨,回家清洗后发现骨上刻有图案。肖广德没
有想到,这次偶然的发现,竟然会引起考古界的广泛争议。
山东农地 偶获刻图牛骨
从2004年到2007年,肖广德先后在昌乐县袁家庄等龙山文化遗址上搜集了100多片
带有图案的兽骨。期间他曾专程到潍坊、北京等地找有关专家
m***y
发帖数: 14763
30
这个方燕明看样子要饿死,胆子这么小, 只敢说"可能是夏启之都阳翟"?
中新社郑州七月二十一日电 (记者史宝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燕明近日在
此间表示,在河南禹州瓦店发现的大型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可能是夏启之都阳翟。
据了解,瓦店龙山文化遗址主要由西北台地和东南台地两部分组成,其面积达一百
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河南境内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
自二00七年九月至二00八年一月,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段研究的一个课题,“颖
河中上游流域聚落群综合研究——以河南登封王城岗和禹州瓦店为中心”课题组对瓦店
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测量、钻探与发掘工作,发现了壕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等,出
土了陶列觚、陶塑人头像等一批重要文物。
据介绍,遗址内最重要的发现是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其平面可能呈“回”字型,与
壕沟的走向大体一致。尤其重要的是,在建筑的回廊部分不仅发现数个柱洞,还在夯土
中发现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数具。这种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在“回”字型夯土建筑院
落的垫土中也有发现,表明该夯土建筑具有较高等级。在一个陶豆的柄上,还发现有鸟
纹,可能与翟(一种鸟)有关。
据悉,于此间出席“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关于龙图腾最全面的研究(1)
龙蛇文化——传说神话中的龙蛇及其变体
1、青龙,所属文化:中国。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
是代表东方的灵兽,青龙既是名字也是种族,青龙的方位是东,右,代表春季;白虎的
方位是西,左,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后,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前,代
表冬季。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
称。东方七宿亦名苍龙,苍龙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
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
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相关说法还有在龙心的部分
,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
。(相关:中国蛇文化全解读 周兵的新浪博客)
2、螭,所属文化:中国。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
形状作装饰。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
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文献记
载:《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101
32
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
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这个词汇出现较早,如《易经·文言》中有“天下文明”
一词。而我们现今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这个“文明”一词的含义,主要是在20世纪初期
从西方引进的,一般是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
的阶段”。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20世纪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作一简略的回顾。
一、 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过程
在中国学术界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明的开始,大致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
那时,郭沫若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中国
的古代社会,应是这方面研究的先导,后于1930年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而20
年代后期开始的安阳殷墟发掘,则是从考古学角度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起点。在50年代
,主持安阳殷墟早期发掘工作的李济,依据殷墟的发掘成果,写出了《中国文明的开始
》一书;而在50年代初,梁思永发表《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则
点明了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
1959年,在徐旭生倡导下,开始了夏文化的探索,并在豫西
gd
发帖数: 101
33
[来源:http://www.cctv.com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河南省新密市重要的古代城址新砦遗址的发现,为2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考古
文化——“新砦期”是否存在划上了句号,专家基本达成共识,“新砦期文化”是最早
的夏文化,比著名的二里头文化还要早。新砦遗址最初是由密县(今新密市)文化馆发
现的。
1979年,根据密县文化馆提供的线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再
次复查并首次发掘了新砦遗址。
当时主持发掘和整理工作的赵芝荃先生立即提出“新砦期文化”的概念,即介于河
南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过渡期。新砦期一经提出,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不过,因首次发掘规模不大,复原陶器不多,可以肯定下来的同类遗址又很少,在此后
相当长的时间内,新砦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之后,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观点渐占上风,接踵而至的问题
是,二里头文化一期是不是最早的夏文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认为二里头文化一期不
一定是最早的夏文化。一些专家认为,寻找早期夏文化,不能人为地局限在二里头文化
的范畴之内,而应该到早于二里头文化一期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当
r*******r
发帖数: 1014
34
要圈 “一百万平方米” 的地,太greedy吧。

西。
山文化晚期遗址,可能是夏启之都阳翟。
平方米,是目前所知河南境内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
颖河中上游流域聚落群综合研究----以河南登封王城岗和禹州瓦店为中心”课题组对瓦
店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测量、钻探与发掘工作,发现了壕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等,
出土了陶列觚、陶塑人头像等一批重要文物。
沟的走向大体一致。尤其重要的是,在建筑的回廊部分不仅发现数个柱洞,还在夯土中
发现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数具。这种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在“回”字型夯土建筑院落
的垫土中也有发现,表明该夯土建筑具有较高等级。在一个陶豆的柄上,还发现有鸟纹
,可能与翟(一种鸟)有关。
国家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九十多位考古专
家现场考察瓦店遗址后亦认为,在禹州瓦店发现的大型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以及该遗址出
土的丰富遗存表明,瓦店遗址有可能与夏代的阳翟有关。
动地。
y****e
发帖数: 1785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逻辑上的欠严密,一直是夏文化探讨过程中最受诟病之处。如仅以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
简单的时空对证即可框定夏文化的思维定式的存在。在这一思维模式中,参与讨论的学
者基本上不用“可能”、“很可能”一类相对稳妥、留有余地的字眼,而更偏爱“当然
只能”、“肯定”、“无疑”一类自信感较强的、排他性的措辞。从逻辑上看,我们并
不能仅由时间与空间的大致吻合,就必然地推导出二里头文化肯定就是夏王朝时期、分
布于夏王朝中心区域的、以夏族为主体的人们共同体的文化遗存。
又如对《史记·夏本纪》所载应为信史的推论,似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0世纪初,王
国维对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进行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表
的基本可靠[i]。这一重大学术收获给了中国学术界以极大的鼓舞,王国维先生本人即
颇为乐观地推论到:“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
也。”由《史记·殷本纪》被证明为信史,推断《史记·夏本纪》及先秦文献中关于夏
王朝的记载也应属史实,进而相信夏王朝的存在,这一推论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基本共
识,也是夏文化探索的前提之所在。然而诚如前引文中字面上已言明的那样,这一思维
...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将二里头时代放在华夏文明早期发展史的框架中去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以礼乐文化的
全面勃兴为显著标志,二里头时代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夏代”的范畴,而给予华夏
文明以深远的影响。
总体上看,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仰韶时代后期与龙山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处于文明化
或曰国家化的进程中,是众多相对独立的部族或古国并存且相互作用刺激的阶段,或可
称为“多元的古国文明”时期。
第二阶段 二里头时代至西周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771年)。是华夏文明社会
的正式形成阶段,或可称为“一体的王朝文明”时期[i]。
在这一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两条主线,即:以神祇信仰为内核的非礼
乐系统文化[ii]由盛而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祖先崇拜为内核的礼乐系统文化
从无到有,由弱渐强,自二里头时代起勃兴扩展,最终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
在第一阶段,与人类的宗教信仰相伴而生、以各种神祇信仰为内核的非礼乐系统文化在
若干考古学文化中趋于兴盛。这类考古学文化,可举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屈家岭—石
家河文化为例。其考古学表现可归纳为:... 阅读全帖
j***j
发帖数: 9831
37
http://baike.baidu.com/view/95963.htm
这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发现有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
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还发现了最早的车辙痕迹,将中国发
明双轮车辆的年代前推了300多年。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刻划符号表
http://219.229.154.104/etconline/06/01/002/01/00001/zh08/zj05.h
目前已知,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内蒙古和京津河北,到青海、甘肃、陕西、山西、
河南等广大地区,都发现有早于二里头文化的铸造遗迹和铜器遗物。北中国的大部地区
至迟在公元前30加年前已开始进入冶铸铜器的时代。其中已知年代最早的铜基合金制品
。是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铜锌合金的黄铜片、遗址的年代据C测
定为约公元前4700年。历史上铜锌合金的普遍使用是相当晚的事情,所以这件器物不免
受到怀疑。但接着在山东等地也发现早期的黄铜制品,说明它并非孤立。这种含锌量高
达20%以上的制品是用特殊的铜锌矿石或天然铜锌合金制造而成的,新近在四川省盐源
县西范坪发现的...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2201
38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
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
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
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
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
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
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
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
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
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
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
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2201
39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
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
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
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
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
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
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
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
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
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
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
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0
呵呵,确实没有考据。真是那么证据确凿的话,大家也不用在这里吵了好几天了。这个
商人说其实是我的一个小小的猜想,这个猜想估计还能让大家接受点(更狠的暂时不敢
说hoho)
商人的话,需要运输,所以马车派上用场了;需要记事记账,文字有了需求了;需要一
定的武力保护,青铜武器需要大批量采购了。还有机会接触和传播新的技术新的思想。
于是牛马羊之类的带回中国了。
(打过文明这个游戏的知道,caravan的出现,需要青铜和简单的文字做前提。远古时代
,caravan的一次性收入往往非常大。还可以和别的文明交换技术,假定一开始每个文
明都只有一个技术,你一轮交换下来,其他六个文明有了两个技术,你却一下子有了七
个)
其实前面有个问题大家可能看出来了,那就是秦也有一个玄鸟图腾,但秦可是和经商不
沾什么边。这个问题咋解释呢?为了不跑题太远,留到后面回答。
埃及人走到中国确实是doable的,即使在夏朝那个时期。条件是你得知道路线,带上些
稀奇玩意,赶着马车,沿途做生意,这时候东方民族的青铜还没有普及,东方游牧民族
的马羊也还没怎么开始驯养,沿路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政治力量阻挡。
李济(大家不知道这个人的话...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2584
41
论以李学勤为首的“造假帮”(修改稿)
修改稿, 李学勤
三鹿使者先生等对“参与‘三祖文化’造假行托者还有李学勤、王大有等一干人马。”
一句不满意,现改为:“李学勤、王大有等有行托嫌疑。”,事实也是如此,李学勤没
有参与“三祖文化”造假,但,参与了行托。
什么是行托。
由于客观原因,媒体被李学勤等“学术权威”左右,宣传了伪科学,不是行托。行托者
的基本含义是:在一个领域里以“学术权威”自居,又握有造假项目,对假文物、伪学
术、伪科学实施吹捧,为造假行托。有的没有造假项目,但,不懂装懂,投靠“造假帮
”,逢假必托,沽名钓誉,大力宣扬伪科学,这种人属于行托。
这次发布,对个别词句进行了修正。笔者尽量做到从善如流。为了更有效地揭露以李学
勤为首的“造假帮”,望广大网友提出宝贵的批评建议。
谢谢并特此说明。
论以李学勤为首的“造假帮”
(修改稿)
考古造假,史前史研究造假是客观存在。长期造假,多学科造假形成利益共同体,造假
行托形成“造假帮”也是客观存在。李学勤不懂装懂,以伪理论“走出疑古时代”为旗
子,以在考古、史前史研究、古文献、古文字、文物领域大势造假行托为学术实践成为
“造假帮”的核心人...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关于夏朝的一些问题
☆─────────────────────────────────────☆
GX18 (鬼の心) 于 (Sat Oct 27 15:15:31 2012, 美东) 提到:
一、历史上的“夏朝”其实是一个部落,不够文明的标准(没有文字、青铜、城市)。
二、中国文明的第一个朝代其实是商朝。商是本土文化发展来的国家。真正的“中国”。
三、周灭商。周是外来文化,类似于清灭明。为了justify历史上第一次改朝换代这么
逆天的事情,周公创立了天命循环说,而且把pre-Shang部落升级为“夏”,使得商看
起来也象一个造反者。
四、至于夏朝之前的尧舜之流,他们的圣人光环更是战国之后才创造出的,春秋之前他
们仅仅是祖宗崇拜中流传下来的牌位而已。
以上看法有没有大的问题?无论有或者没有问题,可否推荐可靠的(出版的)references
资料?
我主要对第三条的疑虑是:pre-shang部落完全有可能把他们自己称呼为“夏朝”,因
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很落后,不够文明的标准。。。
最近要写一篇论文,打算以夏朝为题,希望各位专家指点!谢谢!
☆─────────────────────────... 阅读全帖
G**8
发帖数: 1209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朝”是怎么回事
你错了。龙山文化博物馆里有详细的城子崖附近各个时代的城墙标本,直到汉朝。
2000BCE前的“古城”----按照考古专家的重建----就是上面模型里那个样子。而且这
样的规模在龙山文化里算大的。
事实上,“夏”部落不但未必是文明人,甚至未必说单音节语言!《周礼》记载周人传
统的历法,第一年不叫第一年,叫“阏逢困敦”;第二年不叫第二年,叫“旃蒙赤奮若
”。。。第六年不叫第六年,叫“屠维大荒落”。。。这尼玛是汉人的人话吗?明显是
某个多音节语言的翻译!
《史记》也有类似记载:第一年叫“焉逢困敦”。。。第六年叫“祝犁大芒骆”。。。
明显是同一种多音节语言的不同音译!
这种多音节语言,就是周人祖先(“夏”?)的语言!
注意这些音节跟有限的匈奴语言记载相通:匈奴语里“天”是“撑犁”,“国王”是“
单于”。。。而匈奴(荤粥)是夏人的直系后代。
从这个角度看,周代商,类似于清灭明:满人虽然是统治者,但是人口基数小,到了后
来虽然基本溶入汉族连满族自己的语言和宗教都遗失了,仍然有一些礼仪上的痕迹,例
如纪年的名称,遗留下来。周人也一样。
a****l
发帖数: 8211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朝”是怎么回事
夏朝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对手而定义的,先商时期(约前21世纪─约前17世纪)和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基本重合,可以估计当时基本上是两个部落,以前是夏部落
占主导地位,后来商部落翻盘了,就这么简单,而且和历史故事的描述也差不多。夏的
朝代一说,恐怕不能等同于后面的商朝周朝,因为夏不是唯一的政权。龙山文化中国新
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之一,存在于距今4900年至4100年前,基本上就可以认为夏之前就
是各种小部落的一种。所以说龙山的小部落要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才演变成周那样的全
国统一性的政权,这种变化过程我看非常合理。
从龙山文化的性质上说,没有人会说这是一个统治全中国的政治中心,当时恐怕也不存
在这样的一个所谓的中心,历史学界也没有什么人认为当时存在这么一个中心,所以也
没有什么可以悲愤的。文明的存在是否必须有一个统治全领域的中心,这种学术架我们
就留给考古学家们去吵吧。反正作为一个有常识的人我们相信,一个文明是不可能某一
天凭空产生,一个地方千里的国家也是不可能某一天被某只猴子突然创造出来的,这一
定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哪一天要被划条线定义某个时代,这种东西只
对考...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45
O3是东亚的主人,也是汉族的主体。
根据2007年研究,山西陶寺遗址的龙山文化居民中,上层贵族100%为O3类型,而根据
2008年金力李辉的数据,陕西仰韶文化的居民的Y染色体SNP类型也是O3,所以,我们可
以清晰的看出,古代中原居民,尤其是贵族,都是O3占有绝对主体的,仰韶文化和龙山
文化居民的Y染色体成分是基本相同的,种族上是同一成分。
O3是汉族的绝对主体,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2004年文波的数据,山东汉族为59.5
%(110/185)、河南52%(26/50)、陕西汉族56.7%(51/90)、云南汉族63.4%(59/93
)、广东汉族53.9%(34/64)、四川汉族57.1%(36/63)、浙江汉族是50.9%(54/106
),张咏莉2002年福建汉族的为58.8%(47/80),2006年Hammer的数据北方汉族65.9%
(29/44)、台湾汉族49/84(58.3%)(注意这个数据和张咏莉2002年福建汉族的58.8
数据几乎一样,类似的还有Nonaka的台湾汉族,183个里106个O3,比例58.2%,福建闽
南汉族和台湾汉族数据高度一致),XUE的2...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骗子果蝇的伎俩
LOL
下面这段文字你自己也贴过的,
也想不认账
O3是东亚的主人,也是汉族的主体。
根据2007年研究,山西陶寺遗址的龙山文化居民中,上层贵族100%为O3类型,而根据
2008年金力李辉的数据,陕西仰韶文化的居民的Y染色体SNP类型也是O3,所以,我们可
以清晰的看出,古代中原居民,尤其是贵族,都是O3占有绝对主体的,仰韶文化和龙山
文化居民的Y染色体成分是基本相同的,种族上是同一成分。
O3是汉族的绝对主体,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2004年文波的数据,山东汉族为59.5
%(110/185)、河南52%(26/50)、陕西汉族56.7%(51/90)、云南汉族63.4%(59/93
)、广东汉族53.9%(34/64)、四川汉族57.1%(36/63)、浙江汉族是50.9%(54/106
),张咏莉2002年福建汉族的为58.8%(47/80),2006年Hammer的数据北方汉族65.9%
(29/44)、台湾汉族49/84(58.3%)(注意这个数据和张咏莉2002年福建汉族的58.8
数据几乎一样,类似的还有Nonaka的台湾汉族,183个里106个O3,比例58.2%,...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504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所谓骨刻文
“羌族是炎黄子孙,史前出了几个领袖尧舜禹,那时候先商部落是不如羌族的。但是之
后羌族一直没有点燃文明之火,而商则开创中华文明,直到周灭商。周朝算是羌的支系
,灭商之后弄出个夏朝来,填补大禹到汤(周人叛羌从商之时)之间的
空白。羌的其他分支是羌、杞、匈奴,等等”
----------------
大致同意你的见解,商之前的传说人物应该都是原汉藏人群(汉和藏羌分离之前),在
考古上大致代表的是仰韶/马家窑文化的范围和传人,而商是东方龙山文化的后来传人
。 在考古上公认的是龙山文化覆盖了仰韶, 到底是和平还是武力,按照“历史是杀人
者创造的”惯例,我倾向是武力征服, 当然征服后应该有同化融合。
之后的周,是比较地道的受商文化影响较少的原汉藏部落,周击败商是汉藏系的反攻倒
算成功,根据最近的一篇分子人类学文章估算,汉藏分离的时间是2750年前, 那么有
可能在商末周初汉藏才最终分离。 这样看来,周人实际上是泥腿子进城,看不起还在
乡下的泥腿子(其它羌藏部落),周反过来压迫羌藏, 逼迫他们走上高原,或者通过
藏缅走廊向西南迁移。
匈奴不是原汉藏,而是混杂大集团,如果匈奴有原汉藏的成分,很有可能是...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是讲突厥语的吗?
周王朝疑似有突厥血统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
代37王。
周部落原先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
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
是将姬昌囚禁于羑里(今河南安阳)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姬昌赎出,此后,
周悄悄大力发展生产,努力富国强兵,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
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姬发以吕尚为师,积极作灭商的准备。公元前1046年左右,武王
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伐纣,然后出师潼关,挥师东向,次年在牧野大败商朝的
军队,杀死商纣王,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周朝。
周朝被认为是中国有详细历史纪元和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因此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崇高而且特殊,中国很多思想文化的源头都直接来自周朝,不过后人对于周人起源的研
究,却非常贫乏,仅仅只能将周人与神话传说中的黄帝联系起来,虽然他们中间还有两
千多年的空白。
虽然传统观念上,周人是华夏族的正宗,但是近来一些考古和历史研究,却对周人的族
源有所疑问。
一、周人的...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是讲突厥语的吗?
周王朝疑似有突厥血统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
代37王。
周部落原先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
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
是将姬昌囚禁于羑里(今河南安阳)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姬昌赎出,此后,
周悄悄大力发展生产,努力富国强兵,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
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姬发以吕尚为师,积极作灭商的准备。公元前1046年左右,武王
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伐纣,然后出师潼关,挥师东向,次年在牧野大败商朝的
军队,杀死商纣王,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周朝。
周朝被认为是中国有详细历史纪元和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因此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崇高而且特殊,中国很多思想文化的源头都直接来自周朝,不过后人对于周人起源的研
究,却非常贫乏,仅仅只能将周人与神话传说中的黄帝联系起来,虽然他们中间还有两
千多年的空白。
虽然传统观念上,周人是华夏族的正宗,但是近来一些考古和历史研究,却对周人的族
源有所疑问。
一、周人的...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784
50
发信人: jacklee2004 (爱上祖国),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人种与血统——汉族血统浅析(转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Sep 29 15:26:35 2016), 站内 [累计积分奖励: 300/0]

第一部分:以Y染色体单倍体类型研究看非洲起源论
先讲讲Y染色体单倍体类型的方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人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为常染色体,X、Y两条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
XX组合的为女性,所以,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我们研究Y染色体,可以比较清晰的发
现人群的迁徙和发展。

为了研究Y染色体的单倍体类型,我们绘制了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我们按着Y染色
体单倍体的不同把全人类(包括非洲)分为18个类型(用从A到R十八个字母代表),出
现频率高,数量多的类型单独列出(如O、N),把小概率出现的类型列入上级母类(如
F、P),这也就是类型上有逻辑上重合的缘故,这样做是为了使分类清晰,分析方便!

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图)
http://att.newsmth.net/nForum/att/History/1614723/14318
... 阅读全帖
1 2 3 4 5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