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陆悼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g**1
发帖数: 10330
1
陆悼曼德拉 网民引刘晓波嘲讽
【中央社□北京6日综合外电报导】
2013.12.06 03:33 pm
中国大陆今天哀悼南非反种族隔离英雄曼德拉(Nelson Mandela)逝世,不过大陆仍有
多位异议人士遭监禁或长年骚扰,引发微博网友讥讽。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南非总统朱玛(JacobZuma)的唁电里,赞美曼德拉「领导南
非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胜利」。
根据新华社,习近平说「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为中南关系,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
越贡献」。
大陆民众则透过新浪微博表达哀悼之意,但许多网民对政府的悼念之词有意见,特别是
大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仍在狱中。
1名网民写:「我们追悼一位尊重人权、自由、平等且为之奋斗的人,但中国的曼德拉
做了与南非曼德拉一样的事情,却被监禁,真是讽刺。」这则发文被广泛转贴,显然是
指刘晓波。微博封锁刘晓波的名字。
另一人写道:「如果曼德拉是中国人,他早被打死。」
另一位微博用户写说:「中国不缺曼德拉和翁山苏姬这样的人,不同的是这两人最後都
获释了,而在中国,这样的人一旦进了大牢,从此就消失无踪。」
其他网民说,大陆外交部致哀时...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七七事变76周年 悼232颗殒落的将星 (包括被汉奸杀害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6 22:28:10 2013, 美东)
【看中国2013年07月07日讯】今年7月7日为七七卢沟桥事变的76周年,七七事变也被视
为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在之后长远八年的悲壮抗日战争中,有纸本史料及
出处为证的殉国将领,就有232位,其中竟有将领是死于受到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在每
位被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将领背后,又有多少不知名的国军死于此呢?因此在纪念七七事
变时,日本侵华的历史虽不可忘,但以蒋介石领导下的真正参与抗日的国军将领及士兵
也不可忘,而中共在抗日期间,破坏抗日的历史更不可忘。
遭共军或伪军杀害原文以粗体字表示,这里单独列出。
48.马卫民少将— 国民革命军游击司令
(于1938年4月于峄县木山遭共军杀害,壮烈殉国)
97.方玿舟少将—国民革命军别动队司令兼第三救济区特派员
(1939年4月15日于定远凤台一...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七七事变76周年 悼232颗殒落的将星 (包括被汉奸杀害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6 22:28:10 2013, 美东)
【看中国2013年07月07日讯】今年7月7日为七七卢沟桥事变的76周年,七七事变也被视
为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在之后长远八年的悲壮抗日战争中,有纸本史料及
出处为证的殉国将领,就有232位,其中竟有将领是死于受到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在每
位被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将领背后,又有多少不知名的国军死于此呢?因此在纪念七七事
变时,日本侵华的历史虽不可忘,但以蒋介石领导下的真正参与抗日的国军将领及士兵
也不可忘,而中共在抗日期间,破坏抗日的历史更不可忘。
遭共军或伪军杀害原文以粗体字表示,这里单独列出。
48.马卫民少将— 国民革命军游击司令
(于1938年4月于峄县木山遭共军杀害,壮烈殉国)
97.方玿舟少将—国民革命军别动队司令兼第三救济区特派员
(1939年4月15日于定远凤台一...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七七事变76周年 悼232颗殒落的将星 (包括被汉奸杀害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6 22:28:10 2013, 美东)
【看中国2013年07月07日讯】今年7月7日为七七卢沟桥事变的76周年,七七事变也被视
为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在之后长远八年的悲壮抗日战争中,有纸本史料及
出处为证的殉国将领,就有232位,其中竟有将领是死于受到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在每
位被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将领背后,又有多少不知名的国军死于此呢?因此在纪念七七事
变时,日本侵华的历史虽不可忘,但以蒋介石领导下的真正参与抗日的国军将领及士兵
也不可忘,而中共在抗日期间,破坏抗日的历史更不可忘。
遭共军或伪军杀害原文以粗体字表示,这里单独列出。
48.马卫民少将— 国民革命军游击司令
(于1938年4月于峄县木山遭共军杀害,壮烈殉国)
97.方玿舟少将—国民革命军别动队司令兼第三救济区特派员
(1939年4月15日于定远凤台一...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1413
5
全文请见: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841
拆了的老化学楼这辈子值:见证了科大凤凰涅磐,由方先生亲手玉成。如今她默默地走
了,依依送别的你我,再看一眼背影吧,别伤心!
为化学楼烧砖的日子
忽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楼昨夜失火,想起三十五年前我们为它烧砖的日子。
科大的在合肥的校园原来是合肥师范学院的旧址。在文化大革命中,合肥师院解散了。
留下的校园给了科大。合肥师院原是个文科学院,只设有文学,历史,音乐、艺术等系
科,没有物理、化学等理工专业。所以,它的校园里没有实验室,没有工场,没有足够
的电源,水源,煤气等理工科系所必需的基础设备。除了几栋教室楼和学生宿舍外,科
大在这里一切都要从头建设。
我们并不怕从头建设,只要确实是在建设。从1958年以后,知识分子就不断地经历‘下
放劳动’‘再教育’,已经很熟悉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我敢放言,中国这一代知识分
子,除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外,所掌握的其他劳动技能的门类之广,一定比他们在全世界
各地的同行都多。如果要我们列出自己参加过的劳动的种类,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长长的
清单。
一到合肥,我的清...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6
天朝大戏《击毙周克华》随三声枪响方开场,知情者第一时间就爆料:“警界又一猛将
,在天朝遭13军狙击手击毙。” 须臾,CCTV登台说戏,演得煞有介事。百万网民纷纷
质疑,断言其中有诈。
《圣经》说:“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内行人都知
道,文物鉴定,以一败百。一处非真,那么该文物即非真。此原则用于刑侦是适合的。
《击毙周克华》一案,死者的年龄、衣服、头发、相貌等均大不相同,如此多的非真,
咋能满尽天下人!
匪夷所思的是,美东“华裔神探”李昌钰博士却不以为然。在湖北警院李昌钰工作室
2012年会上,他说:《击毙周克华》“那个案子,我不相信是假的。”(见《长江日报
》记者万建辉2012年9月12日报导)很遗憾,李博士的言论轻率了。本党同仁经过四个
月调查,现已查明《击毙周克华》是假案。本着敬畏神而不惧怕人的意愿,公布真相如
下:
一、死者真身
《击毙周克华》假案现场死者,是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公安分局雨花派出所的民警段志鹏
,身高1.80米,年龄27岁。 (见图 1:便衣段志鹏)警号为019221。2012年考取湖南
省国家公务员。(见图2:2012年5月30日雨花分... 阅读全帖
t****v
发帖数: 9235
7
网民都是白痴
自己打自己嘴巴
曼德拉废除种族隔离
刘三八要再殖民三百年
m***7
发帖数: 4207
8
你这贴没水平。
种族隔离和殖民明显两概念
香港一直是殖民地来着,总没有60年饿肚子,反右文革之类的吧。
s****u
发帖数: 1433
9
种族隔离就是殖民者搞的,是殖民主义的一个代表,怎么是两个概念?
当然了,你可以说刘支持的是香港好的殖民主义,不是南非坏的殖民主义。
但是,至少你不能否认,这两者都是殖民主义吧。
H*********S
发帖数: 22772
10
你的意思是说在野地里扒裤子硬上那叫强奸,拖家里开瓶红酒点上蜡烛再上就不算强奸
s*x
发帖数: 8041
11
关心六四是为了显示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普世价值观,你们死阿陆要是过来买奶粉可不行
f********h
发帖数: 183
12
回顾二十世纪的乐坛,爱国的头号歌,黄沾有《我的中国心》,《做个勇敢中国人》。
网友”电影教教父”说,在八十年代张明敏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唱《我的中国心》,让
他意识到原来中国还可以用“黄山黄河”、“长江长城”来代表,让幼小的心灵里耳目
一新,因为他以前只知道代表中国的是天安门、是北京、是五星红旗一类,“是一些香
港同胞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国家和民族。”这是电影教父一个微小敏锐的观
察,其实不能想深了。想深了,就看到两个中国,五十年的中国与五千年的中国,分别
由红旗和黄土代表。
前几周听加拿大国家公共电台下饭,加拿大人到中国拍一部电影,需要一首“深入人心
、家喻户晓”的传统民歌,一个小姐是第二代华人,就去找爸爸。爸爸哼了一歌,小姐
爱极,学会,导演就用了。剧组的人都爱,虽然听不懂,也一个个瞎哼,一天被中国大
陆的翻译听见,大惊失色,“你们怎么会唱这首歌?”这下子才弄清楚哪里是什么古代
民歌, 有版权的!接着收音机里那个纯正的加拿大英语就唱起来示范,我几乎喷饭——
《上海滩》!
《上海滩》,曲词唱三者俱佳。叶丽仪刚柔相济的歌声,直透人心。
还有他众多的电影配乐,简直弹无虚发。《古今大...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13
【看中国2013年07月07日讯】今年7月7日为七七卢沟桥事变的76周年,七七事变也被视
为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在之后长远八年的悲壮抗日战争中,有纸本史料及
出处为证的殉国将领,就有232位,其中竟有将领是死于受到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在每
位被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将领背后,又有多少不知名的国军死于此呢?因此在纪念七七事
变时,日本侵华的历史虽不可忘,但以蒋介石领导下的真正参与抗日的国军将领及士兵
也不可忘,而中共在抗日期间,破坏抗日的历史更不可忘。
遭共军或伪军杀害原文以粗体字表示,这里单独列出。
48.马卫民少将— 国民革命军游击司令
(于1938年4月于峄县木山遭共军杀害,壮烈殉国)
97.方玿舟少将—国民革命军别动队司令兼第三救济区特派员
(1939年4月15日于定远凤台一带遭奸匪杀害)
113.赵侗中将—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游击一纵队司令
(1940年1月2日于河北赞皇一带遭共军贺龙部队袭击后遭杀害)
122.吴赓恕少将—国防部情报局主任
(1940年3月21日奉命刺杀汪精卫不幸遭逮捕,宁死不屈,最后遇害身亡)
133.刘武铭少将—国民革命军203旅旅长
(1940年7月驻交...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56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陆军大学及其抗战迁川前后纪实
来源: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
编者按:本文主要作者卢凤阁原系国民党陆军大学第十四期学员,1938-年结业后留校历
任兵学研究
院研究员、战史系少将主心任至解放。参加执笔者姜嘉陡系“陆大”第十九期学员。帮
助补充资朴者
万金裕也是“陆大”第十九期学员。这篇依据亲历、亲见和所知回忆撰写的史抖,具有
研究、参考价
伎。现予发表,如有不详实之处,望知情者补正。
一、陆军大学的建立
军事教育是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政治上的需要而发展的。欧美各国自产业革命以来,
资本主义得到
突飞猛进的发展。军事技术也由冷兵器、短兵器发展到热兵器、远程速射兵器,单兵种
发展成多兵种
配合作战。战略战术也日趋复杂。为适应军事扩张掠夺殖民地的需要,列强纷纷发展高
等军事教育,
培养高级军事人才。如德、法、日办陆军大学,俄国办苏沃洛夫军事学院。
清王朝尽管经历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次又一次战败,却顽固地坚持其陈腐落后的军事制
度,拒绝大规
模的军事改革,招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腐朽的清王朝也开始感到日本侵略者的致
命威胁。于是
下决心按“西法”创练新军,以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高等军事教育也随之而兴起。
根据当时清...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567
15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六四事件”风云背后秘闻
许家屯,生于1916年,原名许元文,江苏如皋人,抗战期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江
苏省委第一书记、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书记、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是中共第十
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
人大常委。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他默许当时中共驻港机构支持学运。北京宣布戒
严后,《文汇报》以开天窗形式发表社论,刊登“痛心疾首”四个大字,对香港社会产
生巨大冲击。1990年4月,他获悉自己将被整肃后经《文汇报》总编辑金尧如安排出走
美国。1991年被开除党籍,并撤销全国人大常委职务。1993年著有《许家屯香港回忆录
》。以下是该书前言和第十四章“六四”风云。
前言
我一向对写回忆录兴趣不大,总感觉到自己满意而又可供别人欣赏的事不多。对有
些熟人写的回忆录,自夸自大,“虚报冒领”他人成就为自己有的行为,更为反感。可
是,现在变了,要写回忆录了。
鬼使神差,临退休之年,碰到所谓“六四”事件,被卷入地方官原可置身事外的宫
廷之争。一个五十多年忠诚的共产主义的信徒,“旅游”到资本主义美国“休息”。这
对中国共产...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被秦穆公强行拆迁,跟秦晋楚强国过招的戎族是谁?
送交者: APQ[大司徒★★★★☆] 于 2016-08-16 9:44 已读 440 次 大字阅读

点击进入下一页
考古人员在研究发掘现场加固方案
引子
陆浑戎,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是在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中。这是一个迁徙
到洛阳附近的西北游牧民族,曾经跟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牛人过招,而洛阳的陆
浑山、陆浑关、陆浑水库,以及湖北的安陆,都是他们留下的印记。
近半年来,“陆浑戎”成为考古热词。位于洛阳伊川鸣皋镇徐阳村的墓地被发现,
让久已消失的陆浑戎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其学术价值得到考古界高度重视,顺利入选“
2015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陆浑戎墓地考古展示了很多有趣的内容:戎人的骨骼长而粗壮,成年男性身高一般
在一米八左右;他们墓葬和车马的形制已经非常中原化了,但在车马的旁边,随葬大量
牛羊头蹄,这是西北戎人特有的习俗。专家们认为,这个墓地的发现,提供了民族融合
和突变的考古实证。
自春秋开始,中国曾经历了一次汹涌澎湃、影响深远的民族大融合。生活在中原的
华夏族与周边的“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相互攻伐、兼并、交...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789
17
来自主题: Singapore版 - 论古今治乱
陆贽的谥号为“宣”,故后代尊之为“陆宣公”。据《谥法解》:“圣善周闻曰宣”。
为什么要用“宣”字?这基本是因为在德宗建中年间的危难之际,陆贽起草了大量诏敕
赦令,通畅明晓,推诚布公,动人心扉,影响深远。后来地方军阀李抱真入朝,曾从容
奏曰:“陛下幸奉天、山南时,赦书至山东,宣谕之时,士卒无不感泣。臣即时见人情
如此,知贼不足平也。”可谓有回天之力。谥号为“宣”,不亦宜乎?
《陆宣公集》的第一篇就是《奉天改元大赦制》,这几乎就是一个罪己诏:“然以长于
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察征戍之劳苦…
…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罪实在予,永言愧悼。”几乎是声泪俱下
。恐怕只有这样痛心疾首的自我检讨,才能让人相信其诚意,以至于”士卒无不感泣”
吧?
其实这些话语,由德宗这样并不算心胸宽宏的皇帝说出来,实在是无奈之举。德宗是唐
玄宗的曾孙,年轻气盛的他一上台,就很想削平藩镇割据,欲恢复大唐盛世。结果力不
从心,反遭各强藩联手叛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廷方的军队也开始哗变,攻陷了
长安,德宗仓猝出逃奉天;结果祸不单行,连来援的主力军队李怀光也怀有异心,...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1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李鹏日记》-前言
第一章:从学潮到动乱
(1989年4月15日至5月2日)
【内容提要】
第一章记述了从1989年4月15日至5月2日,在北京乃至全国所发生的事件。4月15日,中
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胡耀邦因病去世,在北京高校引发了 学潮,学潮很快发展到破坏社
会正常秩序的混乱局面,并波及到全国许多大中城市。4月25日,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
出:这是一场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动乱。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
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
由于邓小平同志讲话在领导干部中进行了传达和人民日报社论的发表,在社会上产生了
巨大威慑力量,也由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学生采取了 极为克制的态度和耐心的说服
教育工作,同学们开展了多次对话,使得学潮和动乱开始缓和并可能逐渐平息下去。尽
管在5月4日中国青年节, 北京部分高校学生再次举行了游行,但是游行组织者迫于当
时的形势,已感到坚持罢课、上街游行对他们不利,所以,就在天安门广场公开宣 布
:“从5月5日起北京市高校全部复课。”这个宣告就是这次学潮即将告一段落的重要标
志。
胡耀邦逝世
4月15日
上午,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日本濑户大桥,然后出席冈山县的仓山市...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1806
19
从学潮到动乱
(1989年4月15日至5月2日)
【内容提要】
第一章记述了从1989年4月15日至5月2日,在北京乃至全国所发生的事件。4月15日,中
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胡耀邦因病去世,在北京高校引发了 学潮,学潮很快发展到破坏社
会正常秩序的混乱局面,并波及到全国许多大中城市。4月25日,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
出:这是一场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动乱。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
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
由于邓小平同志讲话在领导干部中进行了传达和人民日报社论的发表,在社会上产生了
巨大威慑力量,也由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学生采取了 极为克制的态度和耐心的说服
教育工作,同学们开展了多次对话,使得学潮和动乱开始缓和并可能逐渐平息下去。尽
管在5月4日中国青年节, 北京部分高校学生再次举行了游行,但是游行组织者迫于当
时的形势,已感到坚持罢课、上街游行对他们不利,所以,就在天安门广场公开宣 布
:“从5月5日起北京市高校全部复课。”这个宣告就是这次学潮即将告一段落的重要标
志。
胡耀邦逝世
4月15日
上午,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日本濑户大桥,然后出席冈山县的仓山市政府为我...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曾国藩本传
前言
曾国藩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然而对他的评价却大毁大誉,
差之天渊,正如章太炎所论:「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又一次出现研究、评论、仿效曾国藩的热潮。不仅
是史学界、文化界、士农工商无不关心死去百余年的曾国藩。有人称之为「曾
国藩现象」。
曾国藩毕竟是历史人物,这本《曾国藩本传》旨在如实反映曾国藩的一
生史实,帮助大家研究了解,或能透视「曾国藩现象」的本质。
总序
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研究、评论曾国藩的热
潮。当前,这个热潮已波及到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并广泛
影响到政界和工商界。被人们称之为「曾国藩热」或「曾国藩现象」。
对这一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出现的历史文化现象,有人作
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考察。认为其基本原因是:世界范围的儒学复兴热潮,
为「曾国藩热」的产生准备了良好土壤;新形势下新道德重建的社会呼声,
为「曾国藩热」创造了必要前提;领袖崇拜的自然延伸和向纵深发展,推动
了「曾国藩「热」的出现和形成;长篇文学作品《曾国藩》的出现,促使「曾
国藩热」由学术热潮转为社会热潮,等等。
上述分析无疑是有道理的。但...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21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意志
突厥斯坦城前,乌里扬诺夫被托格穆一刀刀捅囘进胸腹,肥肥的肠子流了一地,满脸惊
恐的死去。
白老亨大声喝令,将被俘获的俄国人绑了一串,送入城中,又放几人回去,令他们
通知本地俄国官囘员,突厥斯坦已经被中囘国人接管,要俄国官囘员前来勘界。
俄国人抱头鼠窜而去,托格穆则跪在叶昭面前,大声道:“我托格穆在此立誓!从
此克烈部子子孙孙永远为大皇帝效命!”
叶昭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头看去,城内长街两旁站满了哈萨克人,他们大声的欢呼
着,而被绳子串成一列的俄国俘虏,迎接他们的是石头和口水。
几日后,骑兵师飞驰而来,又几日,正黄旗步兵旅急行军赶到,而十来天后,第四
边防师也来到了突厥斯坦城外。
叶昭遂改突厥斯坦为摘星城,任命正黄旗步兵旅参谋长寇海为北突厥办事大臣,官
邸设在摘星城。
肯套哈萨克三部宰羊杀牛,敬献粮食,犒劳中原士兵,不过如果长期作战,显然仅
仅依靠三部人力物力资源,供给在突厥斯坦驻营的两万余士兵极为困难。
这也是前朝乾隆平定大小和卓木便用去了千万银钱的原因,距离中土太远,辎重补
给实在是大问题。
这段时间,古丽夏依尔则去南方联络吉尔吉斯各部,白老亨率骁骑团跟随,在塔...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22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意志
突厥斯坦城前,乌里扬诺夫被托格穆一刀刀捅囘进胸腹,肥肥的肠子流了一地,满脸惊
恐的死去。
白老亨大声喝令,将被俘获的俄国人绑了一串,送入城中,又放几人回去,令他们
通知本地俄国官囘员,突厥斯坦已经被中囘国人接管,要俄国官囘员前来勘界。
俄国人抱头鼠窜而去,托格穆则跪在叶昭面前,大声道:“我托格穆在此立誓!从
此克烈部子子孙孙永远为大皇帝效命!”
叶昭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头看去,城内长街两旁站满了哈萨克人,他们大声的欢呼
着,而被绳子串成一列的俄国俘虏,迎接他们的是石头和口水。
几日后,骑兵师飞驰而来,又几日,正黄旗步兵旅急行军赶到,而十来天后,第四
边防师也来到了突厥斯坦城外。
叶昭遂改突厥斯坦为摘星城,任命正黄旗步兵旅参谋长寇海为北突厥办事大臣,官
邸设在摘星城。
肯套哈萨克三部宰羊杀牛,敬献粮食,犒劳中原士兵,不过如果长期作战,显然仅
仅依靠三部人力物力资源,供给在突厥斯坦驻营的两万余士兵极为困难。
这也是前朝乾隆平定大小和卓木便用去了千万银钱的原因,距离中土太远,辎重补
给实在是大问题。
这段时间,古丽夏依尔则去南方联络吉尔吉斯各部,白老亨率骁骑团跟随,在塔...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3
空战英豪 孤臣孽子:蒋介石的侍从武官(图文)
作者:论语1972.2
一、 老英雄割腕血谏
前不久,陆以正在台湾《联合报》上发表了文章,悼念10月18日去世的同为著名外交官
的老友夏功权。承蒙凯迪“天会亮”网友的转载(“热血爱国真英雄 悼抗日英雄夏功
权”,链接后附),我们得窥了该文的原貌。根据杨天石介绍,1974年,美国出版了一
本小册子,内容是蒋夫人宋美龄和罗斯福总统特使威尔基的“偷情绯闻”,于是时为中
华民国驻纽约新闻官的陆以正代夫人向纽约最高法院提起对于出版者的民事诉讼,该案
以夫人全胜告终,诽谤者不敢再以此话题造谣牟利,因此陆先生在大陆也是颇有知名度
的。但是夏功权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多,大概关心台北时事的朋友才会蓦然记得,原来
此翁就是2001年7月31日制造“割腕血谏党中央”事件的老英雄。
当时,年过八旬的国民党中评委夏功权在中评会讨论“开除李登辉”提案后,上台发言
,要求党主席连战拿出魄力,开除李登辉,夏认为,三党联合是打败陈水扁的最好办法
。他还说:“若不及时处理,下次我就不会回国民党开会,若三党不合作,两年半后不
拿回政权的话,很多人都要死谏,但两年后我们都不在了,今...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5873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白岩松:夹缝中的良知和智慧
想了解储安平,看章诒和不行。
储安平与“党天下”。
戴晴
1.
【帽子】(mao•zi)①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作装饰的
用品:一顿~。②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不必用~压人;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
,不要光扣大~。
——《现代汉语词典》
帽子这字眼,如果不考虑它的第一个含义,在中国近现代(可能也只在中国近现代
)以来最风光的一次,要算是1978年了。那年,从春天到秋天,至少有两则关于帽子的
文字,扰动了中国(恐怕还不只中国)上百万人的心。它们是:
《关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统战部上报,197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
复。
《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1978年9月17日。
一年半之后,1980年5月8日,55万余顶右派帽子已全部摘去——它们是在1957年夏
天和以后的几个月里被陆续制作出并扣在别人头上的。如果不考虑其中一部分人已在
1959-1964年间陆续获摘,到了1980年,真正以皮肉俱全的头顶享受到大自然的空气与
阳光,并且还享受到那帽子压出的凹痕已不再被人视为种性表记的快乐的,只剩下10余
万了。
帽子已不复存在,对当初“戴帽”...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5
1982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邓亲自担任中顾委主任。这是一个过渡性组织,但因其是诸多重量级中共元老的大集合而富有威名。它存在到1992年,包括邓在内的开国一代中共领导人们,借此逐步退出第一线,完成了执政党中央机构的年轻化。
如今,中顾委已撤销了近二十年。虽然机构不存,但这些威名赫赫的党内老人们,却依然发挥着隐隐的力量。哪怕有的已不能言语,其偶尔出现在报刊或网络上的文章,仍引发着激烈争议,提醒各方他们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近20年来,这些老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的符号,他们的大多数人都关注历史真相,因为历史往往会影响现实。他们也仍旧勤于思考,仍旧坚持己见,甚至正面争吵,界限了然。而这些分歧,很多时候,恰恰代表了正在行进的中国的不同侧面。
据人民网统计,两届近300人的原中顾委委员,在世者已不足30人,仅存十分之一。我们在此时,回念和记录这些正在远去的老人——他们都已岁过耄耋,历经沉浮,从而洞察历史;其所思所述虽然交锋激烈,但都不容忽视——并期望这种对远去者的追忆,有助于当下的思考。
此为南方周末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报道的第一篇。
身为中顾委委员的任仲夷(左图)...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6
原中顾委委员们的晚年片段:保持对时局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7日19:04 南方周末
编者按:1982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邓亲自担任中顾
委主任。这是一个过渡性组织,但因其是诸多重量级中共元老的大集合而富有威名。它
存在到1992年,包括邓在内的开国一代中共领导人们,借此逐步退出第一线,完成了执
政党中央机构的年轻化。
如今,中顾委已撤销了近二十年。虽然机构不存,但这些威名赫赫的党内老人们,
却依然发挥着隐隐的力量。哪怕有的已不能言语,其偶尔出现在报刊或网络上的文章,
仍引发着激烈争议,提醒各方他们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近20年来,这些老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的符号,他们的大多数人都关注
历史真相,因为历史往往会影响现实。他们也仍旧勤于思考,仍旧坚持己见,甚至正面
争吵,界限了然。而这些分歧,很多时候,恰恰代表了正在行进的中国的不同侧面。
据人民网统计,两届近300人的原中顾委委员,在世者已不足30人,仅存十分之一
。我们在此时,回念和记录这些正在远去的老人——他们都已岁过耄耋,历经沉浮,从
而洞察历史;其... 阅读全帖
F*V
发帖数: 3978
27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原中顾委委员们的晚年片段:保持对时局关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7 13:10:24 2011, 美东)
原中顾委委员们的晚年片段:保持对时局关注
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class="a2">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7日19:04 南方周末
编者按:1982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邓亲自担任中顾
委主任。这是一个过渡性组织,但因其是诸多重量级中共元老的大集合而富有威名。它
存在到1992年,包括邓在内的开国一代中共领导人们,借此逐步退出第一线,完成了执
政党中央机构的年轻化。
如今,中顾委已撤销了近二十年。虽然机构不存,但这些威名赫赫的党内老人们,
却依然发挥着隐隐的力量。哪怕有的已不能言语,其偶尔出现在报刊或网络上的文章,
仍引发着激烈争议,提醒各方他们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近20年来,这些老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的符号,他们...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8
许家屯回忆录曝六四前后鲜为人知高层斗争
微信
大中小 2016-06-29 05:17:21
多维历史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写道:五月十九日夜晚,李鹏声嘶力竭地在北京党政军干部会议
上宣布:学运是“动乱”,要反击动乱,杨尚昆宣称已调动军队进京。赵紫阳没有出席
这次会议。我感到赵紫阳可能给撵下台了,局势将会急转直下了。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图源:优酷视频截图)
一九八九年一月,方励之致函邓小平,要求大赦、释放因西单民主墙被捕的魏京生。二
三月中,国内一些著名的文化界人士,以及一批第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分别联名写公开
信,给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的主要负责人,表示支持方励之的建议,提出一系列民
主要求:改革政治体制、释放政治犯、取消以思想定罪等等。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还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国内外引起强
烈反响。海外不少著名的知识界、科学界人士纷纷呼应,发起签名支持运动,中国的政
治气候大有山雨欲来风啸满楼之势。我在香港也强烈地感觉到,一场政治风波即将来临。
我要新华分社的宣传部门收集,并整理香港和国际社会的反应,开始采取每天通过新华
社(小分社)的传真,向中央...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代关于围棋的一些史料
一、传说中的尧时代
Δ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世本·作篇》)
Δ尧造围棋,以教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晋张华《博物志》

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兄弟为阋,嚣讼女曼游而朋淫。帝悲之,为
制弈棋以闲其情。(宋罗泌《路史·跋》)
Δ尧教丹朱棋,以文桑为局,犀象为子。(南朝梁元帝《金楼子》)
二、夏
Δ乌曹(传夏桀之臣)作赌博、围棋。(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Δ今宁子视君不知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Δ习射、习御、习琴、习弈,终无一事可以息得者。(《关尹子》)
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Δ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放收,在我者也。(《尹文子》,东汉
或魏晋人托名之作)
四、两汉、三国(前206—265)
Δ戚夫人侍高帝(刘邦),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晋葛洪《西京杂记》)
Δ杜陵杜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同上)
Δ广...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席慕容的字画
以前在俱乐部贴过的,哈哈。写的很散,乱七八糟,基本想哪扯哪
南史笔记之 竟陵八友
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壁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竟陵八友在诗歌文学史上地位相当重要,承汉魏之余韵,开盛唐之先声。南史竟陵郡王
萧子良传:
“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梁武帝萧衍本纪: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帝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
游焉。号曰"八友"”。
这个“西邸”,在南京鸡笼山,现在北极阁一带:
“移居鸡笼山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
这八个人里面沈约年纪最长,范云少他十岁次之,再次之萧衍,任昉,谢朓,王融年纪
相若,少范又大约十岁,然后是陆倕,最年少的是萧琛。有江东土著,也有南渡士族。
萧子良西邸之中聚集,均以文学称长,后来却不同程度参与继后的政治纷争,而命运各
异。萧衍自不必说,开南梁五十年承平基业,而沈约,范云,任昉实有襄助之功。沈约
劝说萧衍代齐,并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已经起草好了昭书,所以萧衍以为他的大业,沈
,范二人之功:
高祖召范云谓曰:"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1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南史笔记续
之八 竟陵八友
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壁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竟陵八友在诗歌文学史上地位相当重要,承汉魏之余韵,开盛唐之先声。南史竟陵郡王
萧子良传:
“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梁武帝萧衍本纪: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帝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
游焉。号曰"八友"”。
这个“西邸”,在南京鸡笼山,现在北极阁一带:
“移居鸡笼山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
这八个人里面沈约年纪最长,范云少他十岁次之,再次之萧衍,任昉,谢朓,王融年纪
相若,少范又大约十岁,然后是陆倕,最年少的是萧琛。有江东土著,也有南渡士族。
萧子良西邸之中聚集,均以文学称长,后来却不同程度参与继后的政治纷争,而命运各
异。萧衍自不必说,开南梁五十年承平基业,而沈约,范云,任昉实有襄助之功。沈约
劝说萧衍代齐,并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已经起草好了昭书,所以萧衍以为他的大业,沈
,范二人之功:
高祖召范云谓曰:"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横,可谓明识。"云
曰:"公今知约,不异约今知公。"高祖曰:"我起...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2
·丁凯文·
邱会作将军去世9年后,他的回忆录终于在今年1月底在香港问世。这部书由香港新
世纪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上下册,共998页,约80万字,包含前言、正文、照片、附
录、生平简历等(下文引用时仅注释页码)。这是自2006年《吴法宪回忆录》出版之后
,被毛泽东与中共打倒的所谓“林彪集团”中又一位重量级人物发表的回忆录,有重要
的代表性,更具史料之价值。它的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读该书,感慨良多,现
将读后之感想随笔如下。
一、史料珍贵
《邱会作回忆录》之史料珍贵表现在很多地方。举例来说,该书上册的第十五章,
题目为“林彪对我军建设的贡献”。以往官方出版的书籍或文章,在谈及上个世纪六十
年代初期林彪在中共政坛上的作用时,都简单地将林彪提倡的“四个第一”、“突出政
治”作为一个重点,意在说明林彪投毛泽东之所好,将个人崇拜等一系列极左的思想灌
输进军队的政治工作当中,对中国军队的建设起了负面的作用。读了邱会作的回忆,我
们知悉,林彪提出的“突出政治”只是其建军思想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林彪真正下功
夫花心思在中国军队与国防建设上面。
1960年1、2月间,中央军委在广州召开扩大会议,林彪...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3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666/201604/817019.html
(提示:这篇文章应该是一个系列,放在一起太长。但防止读者不能在一时间读到完整
证据链,只好放在一起了。超长,慎入!)
毛泽东与杨开慧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13个月后二儿子毛岸青出世
,到1927年又生了毛岸龙。由于毛岸龙下落不明,而毛岸英毛岸青宣称被找到了,根据
官方文献记载,毛岸英死于朝鲜,毛岸青后来变成了傻子后与韶华结婚并育有一子毛新
宇。
然而,根据润涛阎考证,所谓找到的毛岸英毛岸青二人并非真的是毛泽东的俩儿子。为
了澄清谁谁是谁,本文用毛岸英、毛岸青代表毛泽东的俩儿子,而后来找到的所谓的毛
泽东的俩儿子则用他俩自己给出的名字杨永福、杨永寿。
(一)关于毛岸龙的下落杨永福杨永寿与当事人的说法不同
据文献记载,关于毛岸英哥仨如何达到上海的,有三个版本。一个是:“1930年11月,
杨开慧牺牲,湖南省党的地下组织将三个孩子护送到上海,经上海地下党组织安排,三
个孩子进入董健吾牧师(当时是中共地下党员)任园长的大同幼稚园。”第二个版本:
“1930年,...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上世纪最大骗局:毛岸英毛岸青是假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4 12:40:56 2016, 美东)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666/201604/817019.html
(提示:这篇文章应该是一个系列,放在一起太长。但防止读者不能在一时间读到完整
证据链,只好放在一起了。超长,慎入!)
毛泽东与杨开慧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13个月后二儿子毛岸青出世
,到1927年又生了毛岸龙。由于毛岸龙下落不明,而毛岸英毛岸青宣称被找到了,根据
官方文献记载,毛岸英死于朝鲜,毛岸青后来变成了傻子后与韶华结婚并育有一子毛新
宇。
然而,根据润涛阎考证,所谓找到的毛岸英毛岸青二人并非真的是毛泽东的俩儿子。为
了澄清谁谁是谁,本文用毛岸英、毛岸青代表毛泽东的俩儿子,而后来找到的所谓的毛
泽东的俩儿子则用他俩自己给出的名字杨永福、杨永寿。
(一)关于毛岸龙的下落杨永福杨永寿与当事人的说法...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5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香港被国共或主流论述「掩埋」的革命人物,也逐渐曝光,包括
在一八九零年成立香港首个革命团体辅仁文社的杨衢云和谢赞泰。杨衢云后在香港中环
被清廷暗杀,由于亲友害怕被滋扰,墓碑只有编号而无名字。如今在杨、谢家族后人及
作家吴萱人等奔走下,港府当局才宣布会在杨的墓旁立牌,以慰烈士之灵。港产片《十
月围城》张学友饰演的杨衢云角色,也引起共鸣。】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两岸三地众多纪念活动均环绕孙中山这位标志性人物作为主
题,但近年在热心人士的推动下,一些曾被国共官方历史或学院主流论述「掩埋」的革
命人物事迹,也逐渐为人知悉,其中香港人杨衢云、谢赞泰(亦作谢缵泰),以及他们
成立的辅仁文社在革命早期扮演的重要角色,近年亦渐为人们重视,香港与中国革命的
关系,得以藉着这段历史的拨云破雾而重新演绎。
今天香港跑马地坟场的古老坟墓当中,屹立着一座只有编号「六三四八」的无名墓碑,
这座百年墓碑以天圆地方概念设计,四边刻有青天白日图案,柱顶给削去一角,寓意墓
中人杨衢云死于非命。杨死后,亲友担心清廷继续滋扰迫害,没有在墓碑刻上名字;民
国时期,杨的革命同志和亲属多次要求民国政府将杨迁...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4631
36
承前页)
马凤山是幸运的。他出身贫农家庭,是解放后考上的大学,没有复杂的历史问题。更幸
运的是52年分配工作的时候来到了哈飞,而不是沈飞。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幸运!
马凤山的社会情况和屠基达很像,但是他比屠基达更加幸运。马凤山来到哈飞的时候,
正是哈飞建厂初期,在马真老爷子的带领下,马凤山很快成为哈飞的技术骨干。1958年
5月,马凤山在哈飞任气动组组长时,负责了“松花江1号”小型旅客机、“和平401号
”短程喷气旅客机和“和平402号”涡桨支线飞机的气动布局、参数选择、性能计算、
操纵性稳定性计算等气动设计和分析工作,编制了“松花江1号”试飞大纲直至该机试
飞成功。
在这里解释一下:哈飞是172厂的关系。轰6飞机一开始是在哈尔滨飞机厂试制的,哈飞
已经发完了全机试制图纸、进行了第一架进口大部件的总装。哈飞很多厂房都是复制毛
熊喀山工厂,据说厕所的位置也是按照图纸上毛熊家工厂厕所的位置来设计的。西飞又
是哈飞的复制厂。在兔子大飞机企业中,哈飞是名副其实的老大;歼击机生产企业名分
上就有争执了,洪都、沈飞谁是老大?
1959年,马凤山参加轰6飞机的仿制设计工作,负责处理设计技术问题,我国派...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阿谅:小议东北幽默zt
我认为幽默感是一个人的智慧和和乐观向上精神的体现。只要一个人能保持幽默感,不
论是什么处境,这个人都不能被看做失败者。
我多年来一直认为我父亲是个失败者,一个悲剧人物。对于他在葫芦岛的三十年,我一
直为他“不值”,我的感觉他来葫芦岛“就像是来还债的一样”。所以当我最初写纪念
他的文章时,我用的是东北幽默的笔法:“一哭一笑,一笑必有一哭”。本意是凸显他
的悲剧色彩。但结果是读者并不这么看,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上海第二医学院的医学博
士,他写到:“你父亲是逆境中的成功人士,我们知道的一些人,结局是悲惨的。”
东北是满清的发祥之地,清朝早期不许汉人移民到东北,后来由于地广人稀,出于“实
边”(充实边关)的目的,慢慢允许汉族的流民移民东北。这些流民几乎都是贫苦的农
民,主要来自山东和河北。
东北是苦寒之地,汉人在清朝在东北这地方本身也没地位,后来又给老毛子和日本人糟
蹋的够呛,国共内战的重要战场也是在东北。东北人多灾多难,很多事情没地方说理去
,只能靠自己解决,因此当地民风剽悍,匪气重,在东北有很多和关内不一样的风俗习
惯,其中东北幽默是东北白山黑水中长出的一朵奇葩。
由于以前东北人总体的文化素...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 俱乐部 】
发信人: jsolomon (凬貳癲), 信区: Lei
标 题: 王鹤:萧红——文字与人生一起脱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 03:04:10 2012, 美东)
一、惊世骇俗的女子
有关萧红(1911—1942年)的故事,通常是这样开场的:她与未婚夫同居于哈尔滨
一旅店,欠了巨额费用,后者逃离,旅店老板威胁要将已怀孕的萧红卖进妓院。危急中
她给报社写信,萧军前往探望,两人互生好感,他奋力将她救出。文学史上遂有珠联璧
合之“两萧”。
在这个简略版的英雄救美传奇里,萧红柔弱无依,萧军骁勇威猛,两个文学青年一
见钟情。实情基本如此,只是前因后果头绪纷纭,说来话长。
季红真的《萧红全传》(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将她遇险前后那段经历,梳理得
非常清晰——
萧红与家庭抗争,得以离开呼兰到哈尔滨念中学。父亲将她许配给富商与小官僚之
子、小学教员汪恩甲,她起初对他并无反感,两人经常通信。汪恩甲有富家子弟的没落
气息,接触愈多她愈增不满,想退婚去北平念高中,父亲坚决反对。最疼爱她的祖父已
经去世,父女关系僵冷、对立,萧红以抽烟...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645
3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六言诗
董 逃 行(节录)
陆机
和风习习薄林,柔条布叶垂阴
鸣鸠拂羽相寻,仓庚喈喈弄音
感时悼逝伤心

日月相随周旋,万里倏忽几年
人皆冉冉西迁,盛时一往不还
慷慨乖念凄然
陆琼
葡萄四时芳醇,琉璃千锺旧宾
夜饮舞迟销竹,朝醒弦促催人
春风秋月恒好,欢醉日月言新
送 陆 澧 归 吴 中
a****e
发帖数: 9589
40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阿谅:小议东北幽默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凬貳癲),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阿谅:小议东北幽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0 21:31:53 2012, 美东)
我认为幽默感是一个人的智慧和和乐观向上精神的体现。只要一个人能保持幽默感,不
论是什么处境,这个人都不能被看做失败者。
我多年来一直认为我父亲是个失败者,一个悲剧人物。对于他在葫芦岛的三十年,我一
直为他“不值”,我的感觉他来葫芦岛“就像是来还债的一样”。所以当我最初写纪念
他的文章时,我用的是东北幽默的笔法:“一哭一笑,一笑必有一哭”。本意是凸显他
的悲剧色彩。但结果是读者并不这么看,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上海第二医学院的医学博
士,他写到:“你父亲是逆境中的成功人士,我们知道的一些人,结局是悲惨的。”
东北是满清的发祥之地,清朝早期不许汉人移民到东北,后来由于地广人稀,出于“实
边”(充实边关)的目的,慢慢允许汉族的流民移民东北。这些流民几乎都是贫苦的农
民,主要来自山东和河北。
东北是苦寒之地,汉人在清朝在东北这地方本身也没地位,...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41
从评价斯大林说起
初进颐年堂
1956年3月17日,晚饭后,我乘车从国会街的新华社总部出发,沿着华灯初上的西长安
街东驶,由新华门进入中南海。汽车沿着南海西岸往北开。沿湖灯光水影,很是别致。
北京3月,寒冬将尽。我在丰泽园下车时,已感早春在即。
丰泽园是毛泽东主席住处的总称,背靠中海,南濒南海,东与勤政殿相连,西为静谷,
景色清秀而幽雅。丰泽园本身包括颐年堂(会议厅)、菊香书屋(住所〕、春藕斋等建
筑,始建于清初,通称为“西苑”的一部分,原是清朝皇帝每年春季举行亲耕仪式(在
先农坛)之前来此演习农耕的地方,后来才陆续建筑一批又一批的殿堂。
我从南面走过一个不大的门廊,进入开阔的庭院。东西两面是厢房和回廊,北面是高大
的正堂,这就是颐年堂。毛主席经常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会议。这是我第一
次来参加毛主席亲自主持的中央书记处会议、党的“八大”前的中央书记处相当于“八
大”后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在这以前,我作为新华社社长,曾经常参加少奇同志主持的政治局会议(在中南海西门
附近的西楼会议厅)和邓小平同志主持的秘书长会议(在丰裕园北面的居仁堂)也参加
过毛主席主持的党的中央全会和中央工作...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42
一、惊世骇俗的女子
有关萧红(1911—1942年)的故事,通常是这样开场的:她与未婚夫同居于哈尔滨
一旅店,欠了巨额费用,后者逃离,旅店老板威胁要将已怀孕的萧红卖进妓院。危急中
她给报社写信,萧军前往探望,两人互生好感,他奋力将她救出。文学史上遂有珠联璧
合之“两萧”。
在这个简略版的英雄救美传奇里,萧红柔弱无依,萧军骁勇威猛,两个文学青年一
见钟情。实情基本如此,只是前因后果头绪纷纭,说来话长。
季红真的《萧红全传》(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将她遇险前后那段经历,梳理得
非常清晰——
萧红与家庭抗争,得以离开呼兰到哈尔滨念中学。父亲将她许配给富商与小官僚之
子、小学教员汪恩甲,她起初对他并无反感,两人经常通信。汪恩甲有富家子弟的没落
气息,接触愈多她愈增不满,想退婚去北平念高中,父亲坚决反对。最疼爱她的祖父已
经去世,父女关系僵冷、对立,萧红以抽烟、喝酒排遣苦闷,性情变得喜怒无常。那时
她与表哥陆哲舜很投契,后者去了北平念大学,萧红遂离家出走,与表哥相聚,进入北
平女师大附属女一中高中部。表哥早有家室,他俩在老家引起轩然大波,陆家、张家都
拒绝寄生活费,除非他们返回。北平天冷、米...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3
☆─────────────────────────────────────☆
ssgo2008 (上山打虎,下山拔毛) 于 (Sun Nov 18 18:04:08 2012, 美东) 提到: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人写到苏定方一千破八万吐蕃军,当时就很疑惑,西域人一向以彪悍
出名,区区一千人如何打败八万人呢?而且唐朝方面完全无记录,可能吗?
这两天有个机会网上找了找,除了几年前网上有篇文章提到吐蕃这些文献外,根本无人
提及。这样的惊天发现难道竟然只有一、二人知晓?于是翻了翻历史资料,发现自从文
成公主于640年和亲到吐蕃后,直到670年的大非川之战,二、三十多年基本无战事。
而苏定方生于592年,死于667年,终年76岁。纵使大唐与吐蕃在660-670年有几个不为
人知的大仗,苏定方已经是七十岁了,能一千破八万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
不探寻一下苏定方的一些英雄事迹。
苏定方本是隋朝末期诸侯窦建德的干将, 李家父子打败窦建德之后,他回家隐居。直
到唐太宗登基,苏定方才得启用。公元627年突厥首领颉利跟他弟弟内斗(颉利娶了隋
朝公主,自视为隋朝继承人),苏定方随着名将李靖出...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373
44
纪念蒋经国先生逝世26周年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先生逝世于台湾。次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发出唁电:“惊悉
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并向蒋经国先生的亲属表示慰问”。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人物该如何评价,简直是乱成一锅粥。被说成是反动派、汉奸、卖国
贼的人,往往是对国家正面影响大于负面;一些所谓的伟人,却是窃国大盗;更多的人
,则是罪孽与功劳齐飞。
1,写给蒋经国的悼文
如果让我给蒋经国写悼文,我会这么写:
经国先生,起家于很不光彩的特务系统,登基于封建权力的家族承继,涉嫌于怂恿暗杀
江南,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却洗尽铅华,于1980年代末先后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党禁
报禁。号称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次真正迎接体制的光明。经国先生不仅为他个
人赢得尊重,更为全世界华人赢得尊重。他告诉全世界:中国人不是猪,中国人也能享
有民主和自由。他也告诉那些“民主需要缓行”的帮凶:不要再以国情为借口来拖延中
国人民了。
历史将永远铭记,经国先生生前做的最后一件政治大事,是开放报禁、党禁。在他去世
前12天,也就是1988年1月1日,台湾人民迎来了新闻自由。
经国先生永垂不朽。
公仆...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5
2016-12-31 00:10作者:沧海
李宗仁1949年任国民政府代总统。
1965年,流亡美国的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返回北京,震动了海峡两岸。
李宗仁,字德邻,是北伐抗日名将,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948年当选中华民国行宪后
的第一任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代表国民政府跟虎视江
南锦绣河山的毛泽东中共和谈,意图阻止共军过江,跟中共“划江而治”,保住国民党
的江南半壁江山。
在大陆期间,李宗仁一直是反共的。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清除混入国民
政府和北伐各路国军中的中共分子,所依靠的主力就是北伐国军参谋总长白崇禧和李宗
仁的桂系第7军。中共在1949年极力策反李宗仁,毛泽东许诺让李当“中央人民政府副
主席”。有人说,是因为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的威慑阻止,李宗仁才没敢投共。这种
说法貌似有理,其实站不住脚。因为李代总统若真想投共,随时可以从广西、广东或其
它地方飞去北京,汤恩伯根本就鞭长莫及。离开大陆远赴美国前,李宗仁就动用自己的
人脉关系,组织了钟祖培等桂军坚持抵抗林彪共军。1950年代,李宗仁虽远在美国,依
然十分盼望在广西...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4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逝者】顾易生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exponentc), 信区: FDU
标 题: zz【逝者】顾易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21 16:03:04 2013, 美东)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古代文论家,北京时间2013年8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
去世,89岁
顾易生
1924.12-2013.8.19
生于上海
美国时间2013年8月18日下午2时57分(北京时间19日凌晨2时57分),导师顾易生
先生在美国华盛顿Suburban医院去世。初接讣音,哀怛难禁。除唁电师母强节哀思,善
自珍摄外,竟不能再出一言。兀坐桌前久了,先生的音容笑貌,以及自己二十多年来从
师问学的情形,竟一一到得眼前。
顾师祖籍浙江海宁硖石镇。《顾氏宗谱》及顾炎武《顾氏谱系考》记载,江南顾氏
一脉源远流长,越王勾践八世孙于西汉为顾余侯,是其始祖。生于海盐的唐诗人顾况,
是其第35世孙。及至第72世孙顾诒谷,即为顾师生父。十六岁中秀才第一名,后毕业于
京师大学堂,为人洒脱,兼通新旧之学,并擅文史经济,辛亥革命后,在金融界历任要
职。而书法气象恢...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7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姐(杨绛)不太像,她比较年轻,也比较时尚,现在叫帅,从前叫
Smart。”吴回忆道,“她长得很漂亮,皮肤雪雪白(沪语);加上她个子高,穿得又时
髦,很讲究上海小姐的派头;她在国际劳工局时,我看到她穿那种黑皮夹克,当时很少
女孩这么...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48
来自主题: FDU版 - zz【逝者】顾易生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古代文论家,北京时间2013年8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
去世,89岁
顾易生
1924.12-2013.8.19
生于上海
美国时间2013年8月18日下午2时57分(北京时间19日凌晨2时57分),导师顾易生
先生在美国华盛顿Suburban医院去世。初接讣音,哀怛难禁。除唁电师母强节哀思,善
自珍摄外,竟不能再出一言。兀坐桌前久了,先生的音容笑貌,以及自己二十多年来从
师问学的情形,竟一一到得眼前。
顾师祖籍浙江海宁硖石镇。《顾氏宗谱》及顾炎武《顾氏谱系考》记载,江南顾氏
一脉源远流长,越王勾践八世孙于西汉为顾余侯,是其始祖。生于海盐的唐诗人顾况,
是其第35世孙。及至第72世孙顾诒谷,即为顾师生父。十六岁中秀才第一名,后毕业于
京师大学堂,为人洒脱,兼通新旧之学,并擅文史经济,辛亥革命后,在金融界历任要
职。而书法气象恢宏,也足名家。母沈莲如性慈爱,通诗书,去世后由章太炎为撰墓志
铭。
因仰承庭训,顾师10岁前就能背诵古文诗词达数百篇,又读毕《论语》、《孟子》
,并习作旧体诗与古文。稍长,由张访莼教《春秋左氏传》和《资治通鉴》,英人弗兰
契授读英美小说...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9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姐(杨绛)不太像,她比较年轻,也比较时尚,现在叫帅,从前叫
Smart。”吴回忆道,“她长得很漂亮,皮肤雪雪白(沪语);加上她个子高,穿得又时
髦,很讲究上海小姐的派头;她在国际劳工局时,我看到她穿那种黑皮夹克,当时很少
女孩这么...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
50
(06/4/2000)
台交大拟安排扁以校友身分访上海交大
(台北讯)台湾交通大学拟于4月16日授与候任总统陈水扁荣誉
博士学位,以便安排陈水扁以校友身分,参加上海交大校庆活动。
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说,如果也是交大校友的中国国家主席江
泽民能够出席上海交大的校庆,今年底前将可为两岸领导人营造不期
而遇的机会。
据了解,台湾交大校长张俊彦上周再次透过中国大陆国画大师
程及牵线,交给江泽民一封密函,希望借着交大同窗关系,促成两岸
领导人会面,动作十分积极。
担任陈水扁国政顾问的交大校长张俊彦与江泽民均为交大校友,
而且都曾受教于郭悼云教授,因此,张俊彦3月底曾透过郭悼云,转
达希望江泽民来台参加新竹交大百年校庆的邀请,但未获正面回应。
张俊彦希望透过新竹交大授与陈水扁荣誉博士学位,陈水扁再以
校友身分访问上海交大及“学长”江泽民,应可以学术途径避开政治
的敏感性。事实上,陈水扁日前已排除就职前访美的计划,为访问大
陆预留时间。
相关人士指出,现在还有三项问题有待克服。首先,新竹交大校
务会议自主性高,是否同意授与陈水扁荣誉博士学位,仍有变数;其
次,上海交大如未获中国官方同意,邀请陈水扁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