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训诂学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c**v
发帖数: 1936
1
历史学家赵俪生点评25位名人
2014-11-22 新浪博客 陈小雅2013
2014-11-18 赵俪生 水煮百年网


编者注:赵俪生(1917—2007),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
系就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1935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参加山西新军任营
指导员,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
教授。



张申府

我18岁那年初识张申府先生,记得他身材较高,方脸膛,微胖,穿一身考究的西服
,严整的打着领带,用一口并不浓重的河北中部口音讲课。一次到他的办公室去,看到
他正把两条腿架在书桌上读杂志,这样的架势,像是后来看到的丘吉尔和尼克松照片中
的形象。那时,他在清华大学是教《逻辑学》的教授,但当时还“吃不开”,此前却是
大人物,曾是中国共产党巴黎支部、柏林支部的创建者,黄埔一期生入学口试的主持人
。他的《逻辑》课很少讲逻辑学,而是骂蒋介石,成为热门的政治论坛。听他课的人不
外两部分,一部分是保持着自己见解从拥护或者反对立场上来挑拣...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还是那句话,清华简到底真的假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不同意见,学术讨论不
同意见很正常,谁是谁非两说。这些不相信清华简的人也可能错了,但我不相信他们都
是在NED等领狗粮的
清华简《咸有一德》《说命》真伪考辨(一)
张岩
【按语】本文原是为一次学术讨论会(“古史史料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出土文献
与古书成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撰写的参会论文,但在会前提交论文时被会议主办
方(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国先秦史学会协办)拒绝。
数月前,会议主办方给我发来的会议邀请函(见附录:本次学术讨论会的邀请函)提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新出土文献”之一,这些“新材料”对
“古代文献学以及相关的历史学课题的研究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我据此选定参
会论文的主旨:清华简是否属于“新出土文献”。据我所知,学术会议主办方(不是因
为论文主旨超出规定的论题范围,也不是因为论文质量问题)拒绝一篇参会论文的情况
十分罕见。其原因:我的文章是在质疑此次学术会议的研究前提(也就是对清华简的证
伪)。
本文的研究结论:(1)清华简《咸有一德》和《说命》中的作伪破绽十分明...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不
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
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
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squimau (雪门院),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17:41:25 2012, 美东)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6
5
来自主题: BNU版 - 王宁
王宁
女,1936年出生,浙江海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导
师,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
所长。是现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专家,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
继承人之一。曾获北京市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
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主要著作有《训诂方法论》、《训诂与训诂学》(与老师陆
宗达教授合写)、《训诂学原理》、《说文解字与汉字学》、
《汉字构形学导论》、《汉字汉语基础》(主编)等专著,及
《汉字与文化》、《汉字的优化和简化》、《汉字构形理据与
现代汉字部件拆分》《20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
研究》等。
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或正在完成多项部级、国家级重点科研
项目。
王宁教授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语
言文字学专家评审组组员、全国自学高考中文专业委员会委
员、国家教委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中国文字
学会常委理事、首都女教授联谊会副会长。同时是北京语言文
化大学等数校的兼职教授。
o******e
发帖数: 1761
6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ZT imac 出品:三字经今解
13。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古人说,亲人去世时候,按照亲近程度的不同,服丧者穿着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
缌麻五种丧服进行时间长短不同的哀悼。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和九数这些技
能,(古人眼里的)古人都很擅长,如今都散失了,你们这些小朋友要努力学习,树立
超越你们父辈恢复祖宗荣光的长远目标。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五服是古代服丧礼节的一个规定,越亲近的人
穿越差的衣服,服丧时间也越长。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亲疏远近,“五服之内”意味着
还是近亲,一般大家族都有家法规定不得通婚。“五服之外”就没有服丧的义务了,也
就是远亲了。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周朝的古人都精通礼仪、音乐、射击、驾车、
文学和自然科学。你们这些小朋友啊,天天光看好莱坞的片子不学好,不知道自己祖宗
个个都是007。其实这些到了明朝,知识发展了,基本都只能分科教育了(生员教育就
是按这六艺分科的)。
1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古人说,以前的人都跟007一样猛,我们不如他们猛(上一篇讲的“古六艺,今不具”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郭沫若《卜辞通纂》述评
郭老是甲骨学史上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他的成名作《卜辞通纂》更是研究甲骨学必须
予以精读的重要参考书和学术经典。在纪念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之际,重读此书,重温
他老人家留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甲骨学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卜辞通纂》的由来及其诸多版本叙录
1932年,郭老在日本访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见约有三千多片。他决心“征集诸
家所藏以为一书”。但因公私各家所藏多未拓存,编书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
先选释传世甲骨中部分精品。他在该书自序中曾对自己从事甲骨研究的经过做了如下陈
述:“殷墟出土甲骨多流入日本,顾自故林泰辅博士著《龟甲兽骨文字》以来,未见著
录,学者亦罕有称道。余以寄寓此邦之便,颇欲征集诸家所藏以为一书。去岁夏秋之交
即从事探访。计于江户所见者,有东大考古学教室所藏约百片、上野博物馆廿余片、东
洋文库五百余片、中村不折氏约千片、中岛豪山氏二百片、田中子祥氏四百余片,已在
二千片以上。十一月初旬,携子祥次子震二君赴京都,后见京大考古学教室所藏四五十
片、内藤湖南博士廿余片,故富冈君撝氏七八百片,合计已...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4124
8
☆─────────────────────────────────────☆
bluewater0 (ocean) 于 (Mon Oct 26 04:45:19 2009, 美东) 提到:
要亡一个国,先亡其学,先让你的人民不知道有其民族文化。
胡适的说法并不对。不是先有一个“国故学”流行,然后大家省称、简称,才有了
国学。
陈独秀讲,研究国学、整理国故好像是在大粪里面找香水,而我们现在是要从西方
引进香水。
作为研究体系的国学才有新旧,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学没有所谓新旧。
时间: 2009年10月14日上午
地点: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陈来办公室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将于2009年11月1日举行成立大会。此时距上世纪三十年代以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停办,整整过去了八十年。
八十年间,国学饱经风霜,无论其性情还是面貌,都有了很多改变。对此,作为重新恢复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院长,陈来先生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感触,面对梁启超等四先生所留
下的思想遗产,今天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是要“照着讲”还是“接着讲”?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郭沫若《卜辞通纂》述评
郭老是甲骨学史上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他的成名作《卜辞通纂》更是研究甲骨学必须
予以精读的重要参考书和学术经典。在纪念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之际,重读此书,重温
他老人家留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甲骨学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卜辞通纂》的由来及其诸多版本叙录
1932年,郭老在日本访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见约有三千多片。他决心“征集诸
家所藏以为一书”。但因公私各家所藏多未拓存,编书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
先选释传世甲骨中部分精品。他在该书自序中曾对自己从事甲骨研究的经过做了如下陈
述:“殷墟出土甲骨多流入日本,顾自故林泰辅博士著《龟甲兽骨文字》以来,未见著
录,学者亦罕有称道。余以寄寓此邦之便,颇欲征集诸家所藏以为一书。去岁夏秋之交
即从事探访。计于江户所见者,有东大考古学教室所藏约百片、上野博物馆廿余片、东
洋文库五百余片、中村不折氏约千片、中岛豪山氏二百片、田中子祥氏四百余片,已在
二千片以上。十一月初旬,携子祥次子震二君赴京都,后见京大考古学教室所藏四五十
片、内藤湖南博士廿余片,故富冈君撝氏七八百片,合计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郭沫若《卜辞通纂》述评
郭老是甲骨学史上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他的成名作《卜辞通纂》更是研究甲骨学必须
予以精读的重要参考书和学术经典。在纪念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之际,重读此书,重温
他老人家留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甲骨学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卜辞通纂》的由来及其诸多版本叙录
1932年,郭老在日本访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见约有三千多片。他决心“征集诸
家所藏以为一书”。但因公私各家所藏多未拓存,编书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
先选释传世甲骨中部分精品。他在该书自序中曾对自己从事甲骨研究的经过做了如下陈
述:“殷墟出土甲骨多流入日本,顾自故林泰辅博士著《龟甲兽骨文字》以来,未见著
录,学者亦罕有称道。余以寄寓此邦之便,颇欲征集诸家所藏以为一书。去岁夏秋之交
即从事探访。计于江户所见者,有东大考古学教室所藏约百片、上野博物馆廿余片、东
洋文库五百余片、中村不折氏约千片、中岛豪山氏二百片、田中子祥氏四百余片,已在
二千片以上。十一月初旬,携子祥次子震二君赴京都,后见京大考古学教室所藏四五十
片、内藤湖南博士廿余片,故富冈君撝氏七八百片,合计已...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1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15
何新在国学上有所建树
1981年我给黎澍先生初做助手时,黎澍曾批评我“昧于经学”,这是当初激励我读经,
研究“小学”及朴学的开始。7
我读书领悟的速度快。古人有所谓“皓首穷经”之说,要读通一经,往往弄白了头发。
但我借助于 “五四”以来近世新经学的各种工具,借助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考古
学的知识背景,以及戴、钱、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等清儒的经学考证学及训诂
学成果,再借助于王国维、郭沫若、闻一多、黄侃、陆宗达等20世纪新史学及新文字学
的解读方法,仅用三、四年时间,即初步打通了阅读经史重要典籍的门槛,其后登堂入
室,渐有心得。
我曾经通过乾嘉朴学——钱、戴、二王8的著作去研习经学和训诂学。但是我的灵活运
用以及所获得的新知,超过清人以至章、黄9。我案头有一部《新说文解字》,还未最
后定稿,可正本清源纠正前人在文字训诂上的一些误读与误说。在这一领域中,我多有
超越前人的新知。
例如《说文》开篇有“元”字,许慎说“元”即“大”字。殊不知“元、兀”本是同源
同音字,乃即第一人称“我”(或“吾”)之本字。今闽南语自称“我”仍读为“元”
。而“我”字之本来字义则是一种兵戈之器,并非人称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四重证据说视野下的京都考证学派(上)
【内容提要】四重证据法的讨论发端于近年来国学方法论与时俱进的更新需要。国内外
学术界在进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历史研究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多重证据的
思路,这对时下的四重证据的探讨说有重要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四重证据说为
理论参照,对日本汉学界著名的京都学派汉学家们的学术研究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和评
估,兼及该派方法与留日的中国学者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关联。
【关键词】四重证据说、日本汉学、京都学派、考证学
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作为现代学术研究的新模式。在方法论上与传统的乾嘉考据学
相对接,王国维最初提出“二重证据说”,即是指史书记载与出土文献相印证。到90年
代饶宗颐、杨向奎、叶舒宪等分别提出“三重证据说”。于是,人类学视野与研究方法
的介入给传统国学带来了研究模式的变新。再到21世纪初,叶舒宪提出了“四重证据说
”,即把考古得来及传世的器物、图像等列为文化研究的第四重证据。由此引发出当下
国学方法论更新的特点话题之一。
二重证据说首先出自王国维。他主张: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15642
17
收了欢欢喜喜的双黄包,寝食难安,只好赶紧写出来还债。
《小学常识》是民国年间一套国学常识书中的第一本,全套共十本,有小学、音韵、经
学、理学、史学、子学、文学、诗学、词学和说部(小说传奇等)十种。这套丛书的作
者徐敬修,生平难考。给这套书题词写序的人却史上有名:民盟黄炎培,和太祖有过著
名的“周期率”对话;政要张一麐,同盟会早期会员,当过云南讲武堂总办,任过教育
总长;文人金天翮,和曾朴一起写作《孽海花》,还写过《女界钟》。金天翮是徐敬修
的授业师,从他的序来看,徐敬修很年轻,说他“学成而志益高,学益专,慨然叹国学
之将沦替,暇辄从事于四部之搜讨,寒暑昕夕不倦,今年(1924)乃成国学常识十种”。
此时金天翮五十一岁,由此推测书成时徐敬修最多不到三十岁。
以上满足一下我的八卦心,下面说书。《小学常识》主要介绍文字常识,讲文字的源流
,介绍六书,最后还有一点字形正伪,并且讲了训诂学的发展。其中最有趣味的是文字
源流,讲了很多那时或是常识而今日很少学到的东西。比如说文字的写法起源于结绳记
事,所以上古文字很多结构都是单线条或者双线条,而组合字就是线条的组合。古文的
上字为“二”,即“一”在...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8
吕思勉(资料图)
严耕望称钱穆、陈垣、陈寅恪与吕思勉为“史学前辈四大家”已广为人知,严氏在其《通贯的断代史家》一文中又称许吕思勉“贯通”的特点亦为人广泛征引,吕氏著述之多、范围之广又为四人之冠,“贯通”二字当为定论已无疑义。而吕氏著述又与当时风气不合,亦是事实。由于机缘遇合,2008年顷,我有幸成为吕氏著作《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吕思勉文集》之一种)的责任编辑,在细读《九种》之时,时时感叹他读得真细。吕氏“执微”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撰文略加评介,谨表晚辈景仰之情。
当日风气
“四家”之中,“二陈”对新材料之使用最为重视。海宁王国维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陈寅恪继而大倡“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开风气之先。又言“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截钉斩铁,与先生平日语气不同,表示对治学要运用新材料这一点的强调。后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成一时名言,风气遂成。而其间新会陈援庵以其《元也里可温考》及《摩尼教入中国考》二文对...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形声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RexHong (RexHong),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形声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 03:33:37 2015, 美东)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方法不是在造字之前就有的,而是后代的文字学家归纳和
概括出来的。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
释。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
、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
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东汉许慎受
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二...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0
http://liwoteng.blog.sohu.com/302996786.html
黎贵惇之《抚边杂录》与越南十八世纪对西沙的统治
2014-05-11 08:35 阅读(1442)评论(11)
黎贵惇之《抚边杂录》与越南十八世纪对西沙的统治
黎蜗藤
中越西沙之争再起。在中国国内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辈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
一向“没有争议”的西沙群岛突然就变成了“中越争议”的群岛了。这个感觉并不奇怪
,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很多日本人的感觉也是类似。事实上,越南现代史上对西沙的
主权要求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比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还要早40年。
越南和西沙群岛的关系极深,因此在历史上有很多有利于越南方面的证据。在这儿无法
一一论述,本文着重讨论一下越南在18世纪时对西沙的统治。
在十八世纪,越南正处于后黎朝,但实际上是南北分裂,北方由郑主政权把持,南方由
阮主政权把持。这时,北方出现了一个不世出的大学问家 黎贵惇(L Qu n)。
黎贵惇是越南古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身兼学者、文人、史学家、哲学家、将军和政
治家于一身,在后黎朝(郑氏政权)官高至副宰相,其学术成就在古代越南...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形声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方法不是在造字之前就有的,而是后代的文字学家归纳和
概括出来的。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
释。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
、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
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东汉许慎受
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
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
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形声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
形声,“形”即形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第二,地下新材料
狩野直喜和王国维先生的学术交流,使他们双方全得到了好处。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
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文所使用的资料,就有狩野直喜直接从欧洲抄录回来提供给他
的。这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狩野直喜提供的是他个人的手抄本,其中有些字当时他
无法判断是何字,就大致画出,后来回国后却怎么也不明是什么字了。这些字到了王国
维先生那里都成了可以辨识之字。王国维使狩野直喜的手抄资料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信史
,这是对双方大有裨益的事情。
从1909年狩野直喜知道敦煌文物的发现开始,他先后到北京、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地
的大学和博物馆、图书馆中,去实地考察和抄录所能看到的敦煌文献,亲自核对从罗振
玉那里得到的文献抄本、照片与英法等国收藏实物之间的文字差异。将这些文献利用到
对古代文学史的考证上。他已经熟练运用了二重证据。并且,还在日本学术界举行“敦
煌发掘物视察谈”、“关于敦煌遗书”等专题学术报告。实地考察、核对文字和文学史
研究三项工作,基本上就划定了敦煌文献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的定位。他从敦煌发现
的唐代写本唱本中(如《唐太宗入冥记》、《秋胡变文》、《伍子胥变文》、《董永变
文》等)直接...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11048
23
河南平顶山学院:五年拓路 而今阔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 18:52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赵伟立 化海臣 通讯员 侯延民 王定翔
和着时代前进的鼓点,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平顶山学院升格转型已经5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5年来,平顶山学院自觉融入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
时代洪流,从中获取创造激情和发展动力,重塑大学精神,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
和特色。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5年来,平顶山学院坚持把理想、激情与现实揉合,以科
学发展观为引领,着力于内涵建设,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为学院“飞得更高”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拓宽视野,开阔胸怀。5年来,平顶山学院以争创一流地方大学的胆略和气派,
立足本地,放眼国内,面向世界和未来,开展校际合作,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大
学群里争得一席之地。
深深地扎根于鹰城这片沃土,平顶山学院正在成长为足以担当承载历史、传播文
化大任的参天大树。
多方论证 科学定位
占地2000多亩的平顶山学院新校区坐落在落凫山下、平西湖畔。这里原是不毛之
地,虽经之前数年建设,但在2005年迁来时,平顶山学院各方...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339
24
黄啸
早就发现台湾女子温婉懂事,但是生猛起来也不含糊,比如动辄自称老娘。上周蔡依林
演唱会没有安可再出场,事后说“老娘就是要改变你们看演唱会的习惯”。李敖路见老
娘相当不爽,说“这是继小S自称老娘后,又一奇观”,他给年轻人上了一课:“把丈
夫称老公(老公本义宦官)、自己称老娘(老娘本义接生婆)、女朋友称马子(马子本
义夜壶),都吃了暗亏。”李大师这辈子跟女明星有冤有缘,隔三差五被娱乐圈点名。
大战小S
李敖当年大战小S,是台湾娱乐乱象的最高级别了。李敖不用说,他这辈子把打官司当
养生,你要以为李老英雄逮谁跟谁打官司,那就错了,比如我这儿再怎么白乎,他也不
会搭理的。这是他比连保姆都告的香蕉女儿高级的地方,李敖锁定的是李登辉,陈水扁
,五院院长,媒体法人这个级别的人物。坊间评价,李敖骂陈水扁,就像农村老子骂儿
子,一声“阿扁”叫得巨亲切,然后就是什么“王八蛋”、“骗子”、“欠揍”都骂出
来了。所有被告大人物基本上声都不敢吭,一是跟这个职业诉讼人耗不起,二是李敖把
训诂校勘学的功底用在侦缉取证上不得了,你永远不知道他怎么弄到那么多小纸条小密
件,关键时刻置你于死地,至少是斯文体面的死地,所... 阅读全帖
o*******a
发帖数: 242
25
接上面。。
出于民族自尊心和对我国药学事业的关心,他曾多次撰文呼吁政府当局和全社会重
视发展药学事业。他大声疾呼:“要雪此耻,舍药学者谁属?”他强调只有药学教育的
独立发展,药学事业的发展才有希望,大学应设药学院和药学研究院。他还认为最高学
术机关应特设药学科,为独立的学术院及研究院,主张研究国药代替西药进口。他还主
张振兴实业,要在化学上下功夫,鼓励制药,抵制舶来品。“九一八”事变后,他撰文
呼吁对中药应“勇取西法,从事整理,以补救非常时期西药之缺乏”。他建议,将中药
单方或复方,在药材品种鉴定和药理实验的基础上改进剂型,直接制成各种制剂,可避
免化学制法的繁琐,且能保存生药之全成分。他的这一建议,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是可
行的。
麻黄过去是我国出口的大宗药材,而麻黄素却又依赖进口,赵燏黄常为此而感叹。
国内当时仅在北平和南京先后提制小量麻黄素,1939年后就停止了。北平沦陷后,
他受新亚药厂的委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朱晟的协助下,在新亚药厂华北分厂用简单
的设备创造了石灰法生产麻黄素工艺。1940—1945年共提取300多公斤麻黄
素,满足了当时国内的需要,且有部分远销英美,改变了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日本京都大学的敦煌学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阐述了敦煌学在日本京都大学的发展史略,特别针对京都学派
的第一代学者狩野直喜到现代著名的敦煌学家高田时雄的敦煌学发展轨迹进行了简明扼
要的叙述和评价,为中外敦煌学大的交流和研究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京都大学、敦煌学、日本汉学
根据严绍璗教授在《日本中国学史稿》一书中的调查:
“日本国内首次报道敦煌文物的发现,是在《燕尘》第二卷十一期之后第二天,即1909
年11月12日,东京和大阪两地的《朝日新闻》,皆以《敦煌石室的发见物》为题,作了
隆重报道”。
严先生并推断此文的作者应该就是内藤湖南。这一推断是合理的。因为随后的几天中,
内藤就连续刊发了《敦煌发见之古书》长文。由此预示着内藤湖南有资格作为日本敦煌
学的最早的新闻报道人。但是,京都学派的敦煌学研究的开创者应该是狩野直喜博士。
晚清时期敦煌文书的发现,在中外学术界成了和甲骨文发现同等重要的事情。在日本的
内藤湖南博士通过罗振玉得知了这一消息后,立刻上报日本文部省和京都帝国大学,请
求派出特别考察队,前往北京,进行学术调查。于是,1910 年 8 月,京都帝国大学立
即派遣内藤湖南教授...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27
孔老二爷爷给超妹于丹的一封公开信》(一)
代笔:欲海漱石生
阿丹妹妹,新年好:
其实你不懂俺的心,你只懂版税与发行。你也不知道俺孔老二是谁,更是弄不大清
楚《论语》的历时语境与共时语境。你对于汉学的文字学与学术传统好像也是很外行。
别的不说,光你解释“民无信不立”之信就让俺笑掉大牙。你说信就是信仰,就是信国
家。俺不跟你纠缠《尔雅》与《说文解字》之训诂学上的意义,俺只说俺们那个时代的
公共知识分子就是喜欢周游天下,俺们是方家术士,俺捣鼓原始儒学就像现在的山东人
民捣鼓海尔一样,鼓捣出来了就得拿出去推销,内销受阻,就要出口。学成周公术,货
于君王家,总是要向外冲击才能占领市场。所以班固所说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就是俺们这些术士方家的生活方式。俺们的国与后人所说的“楚虽三户”中的户相去不
远,俺一生周游列国,南子与卫出公的“公养饭”俺都敢吃;俺还说“道不行,乘桴浮
于海”外逃,林彪就是学俺的,俺还有啥爱国心? 俺信鲁乎?信齐乎?信卫乎?信陈
乎?信蔡乎?信楚乎,信周天子其人乎?俺是哪国遗臣之后?鲁又是谁之后裔?俺既然
能去鲁适卫,吃南子的豆腐喝出公的汤,俺还信什么国?俺们那时就没有信...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8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Translation
标 题: “脂粉”英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5 12:31:50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590
胡果威
语言和人一样,都有自然美和装饰美之区别。对于天生丽质的西施来说,浓妆淡抹总相
宜,无论怎么看都是美的。东施虽不如西施美,但本来也许并不丑,却刻意模仿西施,
效颦之后反而丑了。
咸以为相貌是爹妈遗传的,非后天努力所能改变。窃以为相貌系由“相”和“貌”两者
组成,貌是先天的,而相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虔诚的信男善女和心术不正的市
侩,即使原本是孪生兄弟姐妹,他们虽然貌似,相是一定不同的。相随心转,修行则可
以补相。我1969年到吉林插队落户,还记得1971年第二批上海知青抵达我们公社的街上
。我上前搭讪,问他们从哪个区来,其中一个男孩闻言惊异万状,倒退几步,张口结舌
地问道:“侬也是上海人?”我听见心都凉了。我当年虽说是知青,高中没毕业就辍学
,且经过贫下中农...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9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脂粉”英文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590
胡果威
语言和人一样,都有自然美和装饰美之区别。对于天生丽质的西施来说,浓妆淡抹总相
宜,无论怎么看都是美的。东施虽不如西施美,但本来也许并不丑,却刻意模仿西施,
效颦之后反而丑了。
咸以为相貌是爹妈遗传的,非后天努力所能改变。窃以为相貌系由“相”和“貌”两者
组成,貌是先天的,而相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虔诚的信男善女和心术不正的市
侩,即使原本是孪生兄弟姐妹,他们虽然貌似,相是一定不同的。相随心转,修行则可
以补相。我1969年到吉林插队落户,还记得1971年第二批上海知青抵达我们公社的街上
。我上前搭讪,问他们从哪个区来,其中一个男孩闻言惊异万状,倒退几步,张口结舌
地问道:“侬也是上海人?”我听见心都凉了。我当年虽说是知青,高中没毕业就辍学
,且经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出口也能撒村,况且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外表犹如劳
改犯,远不如现在的民工。然而经过大学、研究院和法学院的熏陶,有了学士硕士和博
士,几十年下来,现在若玩票客串扮演一个知识分子、归国华侨...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问一个东西方考证学的问题
我想问问西方古典名著的考证,有像中国古典名著的考证那么复杂吗?西方有像清代小
学那么发达完整乃至繁琐的考证学吗?我咋觉得都没有考证学这个英文单词似的。觉得
西方文本是不是总体而言更确定一些,是否保存更好一些,疑讹少一些,不像中国古典
几乎每个字乃至作者都有疑问,有各种版本。是不是大批西方经典在亚历山大还是哪个
时期流传到阿拉伯保存起来,虽然尼禄烧了书,但还是从阿拉伯语的典籍里翻译回去了
。而且尼禄也没烧古希腊戏剧和亚里士多德的书——好像gesund和iliad说过?
我说的西方文本考证,指一般的文化典籍,不包括宗教类;圣经这样的宗教典籍有专门
的考证学,这又另当别论。
这个问题以前送别牛筋的时候提过,牛筋写信说了一些,我也贴在下面,牛筋的意思应
该是中西考证学同样发达,各有传统侧重是吧:
理工男瞎说两句我的大略印象吧:
我的印象,说起考证,中西方似乎传统侧重不同。中国传统考据主要是文献考证,小学
训诂音韵到乾嘉朴学那一套。到后来,西学东渐,受西方兰克史学、实证主义影响,发
展出一套所谓新考证史学。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到陈垣胡适到顾颉刚疑古派这一套。
西方史学史我完全不了解,我个人印象中...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419
31
http://www.guxiang.com/xueshu/others/guoxue/200109/200109100021.htm

罗志田
20世纪20年代,整理国故曾一度风行,但不过几年,连其最有力的提倡者胡适也
转变态度。由于其风行时间太短,“国学”或“国故学”未能形成自身的学术典范,在学
科认同上缺乏一个广泛接受的界定。而国学与西式学术分科未能成功衔接这一点,尤成为
当时及稍后一些人主张“国学”不成其为“学”的立论基础。本文即简略探讨当时一些新
旧学者怎样据西学分类以否定国学正当性的主张。
从清季办新学堂开始,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逐步确立,民初学者多据
西学分类以言中学。且并非所谓“新派”人物始如此,在一般认知中应属“旧”而不新的
柳诒徵于1923年即提出“非汉学非宋学”的口号,主张“论学必先正名”,明言“汉学宋
学两名词,皆不成为学术之名”。他说,“余并非有意非难此种学术,不过非难此种名词
,因此种学术自有其正确之名词”,而所谓“正确名词”当“就其学术性质”而定。柳氏
“综合后世所谓汉学者之性质观之,凡考究文字训诂声韵之类,皆属于文字学。凡考究典
章制度,以及古
i****r
发帖数: 42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子虚乌有的狼图腾

感觉你自己似乎根本没仔细看过“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所谓三权分立的概念好像最初是一个叫杜车别的人提出来的,一些
明粉对此也很推崇。但是当年明月自己的文字里似乎根本没涉及过这方
面的问题。
另外,我个人虽然并不喜欢清朝,但是现在似乎觉得清朝的思想发展和
明朝有点一脉相承的味道。简单说,清朝的训诂学通常认为是满清政府
文字狱高压下学者远离现实埋首故纸堆的结果。但是如果对比西方的哲
学思想从起源到成熟的过程,埋首考据似乎是毕竟的一个阶段。
简单说一下,西方的哲学发展历程大概是这样:哲学开始于古希腊多学
派的平等争论,然后到中世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被奉为神圣而
且唯一正确的理论,其它的哲学思想被视为异端而被禁止;此后到文艺
复兴时期出现了新的人性解放的理论;在此期间西方学者兴起了一个考
据的高潮,其间无数过去被禁毁湮没的理论被重新发现。一直到这一切
都完成了以后,西方现代哲学思想才开始正式成形。
对比一下中国,战国时期是多种思想相互争论的时期;后来孔孟之道和
程朱理学被宋明奉为神圣的经典;明朝王阳明的哲学是人性解放的开端;
清朝学者的工作则是用严谨的考据手段来重新审核包括被视为神圣经

发帖数: 1
33
陈寅恪先生的“恪”字应该怎么读
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首先需要提及的,那就是,对于陈寅恪先生这样一位具有独特学术
价值和历史地位的知识分子,现当代很多学者们连他的名字的准确发音都不清楚。这是
历史谜团,还是文化失落,抑或另有其他,我们不好先下断言。即:
不清楚他的名字是“陈寅恪(音:克)”还是“陈寅恪(音:却或怯)”?
但是,在我们和国内外学者们进行有关他的生平活动及其学术思想的讨论之时,又常常
为他的名字的准确读音到底是什么而争论不休。研究本世纪这样一位可以和史学大师王
国维先生并驾齐驱的、杰出的历史学家,不得不先从他的姓名读音开始,这实在是有点
不可思议。于是,只好先作此篇考证文章,对陈寅恪先生的名字、表字及别名等相关问
题,进行比较详细地考证,以正视听。
(一)、陈寅恪先生命名的由来
1890年7月3日,农历光绪十六年五月十七日,陈寅恪先生生于湖南长沙。此时父母住在
长沙周氏蜕园。“寅恪”之名乃祖母黄氏所起。其中,“恪”字为其父陈三立之子的排
行用字,“寅”字的由来又是从当年的农历纪年为庚寅年而来。
在十二生肖中寅为虎,因此古今寅年生人,以“寅”字或“虎”字命名者是一种传统的
命名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我最近看到一篇《鲁迅终于滚蛋了!!!》的文章,——此文大家可在网上搜索,读者
可以自行去看——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今天就特意聊聊这个话题:当作为民族魂
的一代人物鲁迅逐渐从教科书被撤走了以后——因为订阅号中有许多人是家长,比较关
心这个课改。
我在北京这些年,接触过编写教材的相关权威人士,听过他们对于课改的相关看法。其
中,他们也重点谈到过鲁迅,觉得删减一些很有必要——毕竟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现在
是新的时代,鲁迅的文章与时代脱节太大,有的学生根本看不懂。
当时我由于尚没有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为此不置可否。但最近几年,却恍然明白,——
好的文章,作为孩子,为何一定要马上看懂呢,就不能先行了解吗?何况自己当初有些
不懂,但是后来却发觉他说的却是那样的妙不可言。这种体验何尝不可?!
试问一下,我们的孩子,有几个懂得四书五经的真义?如果要懂,最起码要懂得说文解
字,要懂得训诂学,对每一个字词有深入的了解之后,方才知悉古人的真意——可是这
并不妨碍我们从小就接触,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国宝,我们国家的文化精粹。
在燕园的日子,我还特意选听过两年高远东教授的鲁迅研究课,理解了鲁迅的部分复杂
的思想和...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3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钱玄同的《诗》学研究 z
钱玄同的《诗》学研究
作者:章 原
钱玄同(1887-1939),初名夏,后改名玄同。他在近现代学术上主要以小学名,
是著名的现代语言文字学家。
在古史辨学者中,钱玄同是核心人物之一。他与胡适一起诱掖顾颉刚走上了疑古辨
伪的学术道路。顾颉刚回忆道:“我和胡适、钱玄同等经常讨论如何审理古史和古书中
的真伪问题。”“我的《古史辨》的指导思想,……从近的来说则是受了胡适、钱玄同
二人的启发和帮助。”顾颉刚提出的著名的“层累地造成地古史观”学说就是与钱玄同
的信中最先提出来的。
对于钱玄同,顾颉刚极为客气,待以半师之礼,自认为受钱玄同影响极深。他在给
钱玄同的信中说:“我的旧学的功夫极浅,即有所见,从不敢告人。此信随便说了一些
,正因先生诱掖之勤,所以放大了胆。务请先生正其误谬。”
除了曾经去日本留学外,钱玄同在求学经历上也曾有过与顾颉刚类似的转变。钱玄
同出身经学世家,10岁时就已经读完六经与《说文》。1908年,钱玄同师从章太炎受音
韵训诂之学,比较系统地开始学习古文学派的学说。但是钱玄同的性格相当桀骜不驯,
他亲耳听到章太炎对于今文学派的猛烈抨击,于是起了好奇之心,加之他拜师之前曾阅
i***s
发帖数: 39120
36
美国“驱逐”孔子学院教师风波后,《瞭望东方周刊》第一时间独家专访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女士,听这位全球孔子学院“掌门人”讲述风波始末,以及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许琳
我就在第一时间以我个人的名义分别给美国81所开设孔子学院的高校校长写了一封信。不是群发,是一封一封地写
当地时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目前在该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将不得不于2012年6月30日离境。美方表示,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如果他们愿意,可回到中国再申办适当的交流项目签证。
“17号公告”一出,全球哗然。
正当公众和舆论陷入困惑不解之时,事件却突然峰回路转。
5月25日,美国国务院再次发布新修订的公告说,在美大学设立的孔子学院不需要进行资质认证;美方不再要求目前在美国中小学教课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在6月30日离境等。
之前的一切限制全部取消,事件得以比较完美地解决。
美国“驱逐”孔子学院教师风波之后,《瞭望东方周刊》第一时间独家专访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干事许琳女士,听这位全球孔子学院“掌门人”讲述风波始末,以及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81封信,一封一封地写
《瞭望东方周...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2261
3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过年好
第108
你给我提出的问题,其重要性仅仅在于解决起来的快感。尽管如此,既然你有兴趣了解
它们,一再地提出来,不想等到我此刻正编写的《伦理哲学》全部著作写完。于是,我
暂且来回答这个问题,可是预先告诫你,应该如何调节这种在我看来你中了邪似的热切
想知道的欲望,千万别让它,与其说对你的修养有益,莫如说对你有害。你看,研究问
题不该杂乱无章,也不该一下子包罗万象;要循序渐进,直到掌握我们所有的理论。重
要的是,还不能勉强,超过你的能力,也不能涉猎超过你暂时修养的程度允许的限度。
总而言之,你要致力于学习那些你的修养能力所能理解的,而不是所有你感兴趣的。只
要你不气馁,就将了解到一切你所想知道的,因为精神吸收的知识越多,就越有获得知
识的能力。
我还记得听阿塔洛说的一句话,那时我在他的学校听课(我总是最早一个到,最晚离开
);就连老师散步的时候,我都引出一个又一个话题,他总是对弟子的兴趣有问必答。
阿塔洛说,“教师和学生应该由共同的目的结合起来:前者对学生有用,后者,从与老
师的共同生活中受益。”实际上,一个每天与哲学家生活在一起的人,总是有所收获:
或者他的人格会完善起来,或者变得有能力完善... 阅读全帖
sm
发帖数: 30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xile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mer 所发表 】
近代文人印象之四——刘师培
史杰鹏于2002-07-02
11:05:08发表在国故新知

大约十年前罢,我还在念本科,某个晚上去拜访一位老师,他是学训诂学的,我随便问起
了刘师培,没想到,他的额头马上放起光来,本来他早有些疲累了。因为我们已聊了几个
小时。


刘师培固然是厉害罢,不过那老师当时吹的具体内容我几乎不记得,有印象的只两条:第
一,连牛逼的黄侃也拜他为师。第二,他有个极漂亮的老婆,可是后来背叛了他。当然,
后一条尤其清晰。


两年之后,我才切实自己接触到了刘师培。读到他的《中古文学史》,开头简直让我晕倒
:“物成而丽,交错发形;分动而明,刚柔判象。在物佥然,文亦由之。惟是捈欲通嫿,
紘埏实同。偶类齐音,中邦臻极。”读来好累,我大致明白他是什么路数了。他和章太炎
一样,喜用冷僻字。就说这“捈欲通嫿,紘埏实同”罢,“捈”就是“舒”,“嫿”就是
“嚯”,“紘埏实同”就是“八荒实同”——也正如“疾雷无暇掩聪”就是“迅雷不及掩
耳”,完全是故弄玄虚。可是学者说话,让别
l**********n
发帖数: 8443
39
章太炎是训诂学大师,能全文背诵《说文解字》、《尔雅》,以如此深厚的功底诠释经
典医藉,自是轻车熟路。上海某富商患病,群医束手,认为不治。有一位不甚知名的中
医,诊视后独认为可救,处方数剂,竟告痊愈。富商很感激,慕章太炎书法名气,奉千
元求先生为题一匾,想借重以扬其名。太炎手书四个大字,曰“第三扁鹊”。富商大惑
不解,请教于他人,都认为“第三扁鹊”显含贬义,可能是“第二扁鹊”之笔误。富商
乃婉求太炎先生改写。太炎大发脾气,说:“所书无误。医之誉,无过于此者,彼果为
名医,必知其义。”且补署落款“章炳麟”,以坚其信。富商不得已,才将书法制匾奉
送。医者收到后,喜出望外,高悬于厅堂。原来《史记》上的扁鹊,姓秦,名越人。《
史记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
已经是“第二扁鹊”,故誉“第三扁鹊”并没有错。章太炎满腹经纶,焉能不知此等学
问。
l**********n
发帖数: 8443
40
章太炎是训诂学大师,能全文背诵《说文解字》、《尔雅》,以如此深厚的功底诠释经
典医藉,自是轻车熟路。上海某富商患病,群医束手,认为不治。有一位不甚知名的中
医,诊视后独认为可救,处方数剂,竟告痊愈。富商很感激,慕章太炎书法名气,奉千
元求先生为题一匾,想借重以扬其名。太炎手书四个大字,曰“第三扁鹊”。富商大惑
不解,请教于他人,都认为“第三扁鹊”显含贬义,可能是“第二扁鹊”之笔误。富商
乃婉求太炎先生改写。太炎大发脾气,说:“所书无误。医之誉,无过于此者,彼果为
名医,必知其义。”且补署落款“章炳麟”,以坚其信。富商不得已,才将书法制匾奉
送。医者收到后,喜出望外,高悬于厅堂。原来《史记》上的扁鹊,姓秦,名越人。《
史记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
已经是“第二扁鹊”,故誉“第三扁鹊”并没有错。章太炎满腹经纶,焉能不知此等学
问。
wh
发帖数: 141625
41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读《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1913~1919,十九岁至二十五岁,私立鸿模学校与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
时余虽在小学任教,心中常有未能进入大学读书之憾。
余又读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因其为北京大学教本,故读之甚勤。余对此书
得益亦甚大。如三皇五帝,夏氏各列经学上今古文传说各别。余之知经学之有今古文之
别,始此。
又余读夏书第一册,书末详钞《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等,不加减一字,而
篇幅几占全书三分之一以上。当时虽不明夏氏用意,然余此后读史籍,知诸表之重要,
则始此。及十年后,余为先秦诸子系年,更改《史记》六国年表,亦不可谓最先影响不
受自夏氏。P97
(1914,往返梅村荡口两镇)沿途湖泊连绵,秋水长天,一望无际。犹忆第一次上
船,余坐船头上,读《史记•李斯列传》。上下千古,恍如目前。余之读书,又
获深入新境,当自读此篇始。P98
及来梅村,一日上课,课文劝戒烟。余告诸生,余已染此习,已无奈何。诸生年幼
,当力戒。下课后,终觉今日上课太无聊,岂得以无奈何自诿,他日何以教诲诸生。遂
决心戒烟,竟形之梦寐中。后遂数十年更不抽。P99
某日下午,遇学校假期,余移一躺椅置大门东侧向北走廊下卧读范晔《后汉...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2
听写的汉字越来越难,让观众觉得有脱离实际之嫌。
华西都市报:尥蹶子、滹沱河、荦荦大端、酆都、分爨、巉岩……相信看了这写字词,很多人都会捏把汗:别说听写正确,认都没法认准哦!近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成为荧屏“黑马”,众多“冷门”汉字从故纸堆里走出来,成为“拦路虎”。对此,一些专家也提出:只顾比赛成绩不顾实际运用,意义在哪里?
近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成为荧屏“黑马”,众多“冷门”汉字从故纸堆里走出来,成为“拦路虎”。但是也有不少人对节目组专挑那些‘繁、难、偏’的字提出质疑:“简直就是中文版GRE!”“请问这是‘孔乙己养成计划’吗?”一些专家也提出:只顾比赛成绩不顾实际运用,意义在哪里?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相关老师、以及《咬文嚼字》主编等专家,他们也认为,应当把握好选择汉字的度,避免一味求难、求偏。
“听写大会”太生僻?专家:有些字一辈子也碰不上
随着电脑键盘敲字和办公无纸化的普及,“提笔忘字”俨然成了当下很多人的通病。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播出后,很多人在电视机前,一边看节目,一边自己拿着纸笔进行“自检”...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51
43
就因为这个文字狱的问题,有清一代,几无思想家,最发达的是考据,训诂学。
和本朝差不多,沈从文一代文才,最后只能研究古代服饰去了(虽说也是一种贡献)。

因,但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2000年前的秦始皇韩李庄周,因为后世有无数的机会,
比如汉唐,比如宋走下去可以是一条新路,明末黄顾已经对传统开始反思。而在三千年
大变局之前的最后一次和平年代就是雍乾时了,这帮人对西方的进展完全视而不见,相
反却把最压抑个人发展的秦政发挥到极致,雍正对知识人的仇恨媲美始末二帝,因为满
汉之别忌惮民间思想的发展,变有相对独立性的士大夫为彻头彻尾奴才,极权加强,奴
性加重。文字狱直接导致民智闭塞,在欧洲发展的大: 时代却退步闭塞民智难道不是最
要命的事?
a*****a
发帖数: 112
44
如果你不知道有一门叫做训诂学的学问,就请不要在这里信口开河、贻笑大方好吗?你
不会真以为几千年来皓首穷经的鸿学硕儒,要等到你才能搞明白《论语》第一节的正确
含义吧?不说别的,哪位老师教给你“兑”是“说服”的意思的?麻烦你先看看书好不
好?听说过《周易正义》吗?
a****t
发帖数: 7049
45
论语是各代拼拼凑凑的语录。训诂学除了提供实际数据的字典和韵书,其余的后人诠释
大多就是joke,传下来的错误不知道有多少。
“兑”就是“说”和“悦”的原字。《说文》:
兌,說也。从儿㕣聲。大外切〖注〗臣鉉等曰:㕣,古文兖字,非聲。當
从口从八,象气之分𢿱。《易》曰:“兑,爲巫爲口。”
这字的甲骨文就是人口里出来气,读dhyod,你说什么意思吧。
a*****a
发帖数: 112
46
真是不学无术还要妄自尊大。你认识几个字,就敢这样轻狂?既然训诂学里的错误和
joke浩如烟海,你信手拈来几个教育教育我如何?
你说人口里出气就是“说服”,纯粹是想当然。凡人心中欢愉、解颐一笑的时候,也会
口里出气。而“兑”本就是“喜悦”的意思。
你还好意思引《说文》。所谓“臣鉉等曰”,不也是“后人诠释”即你口中的joke吗?
里面的错误“不知道有多少”呢。听说过段注吗?以后再转《说文》,至少也要先参考
一下,不要这样丢人。
C***J
发帖数: 7594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文GRE试题估计要让川大来出。
华西都市报:尥蹶子、滹沱河、荦荦大端、酆都、分爨、巉岩……相信看了这写字
词,很多人都会捏把汗:别说听写正确,认都没法认准哦!近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汉字英雄》成为荧屏“黑马”,众多“冷门”汉字从故纸堆里走出来,成为“拦路
虎”。对此,一些专家也提出:只顾比赛成绩不顾实际运用,意义在哪里?
近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成为荧屏“黑马”,众多“冷门”汉字
从故纸堆里走出来,成为“拦路虎”。但是也有不少人对节目组专挑那些‘繁、难、偏
’的字提出质疑:“简直就是中文版GRE!”“请问这是‘孔乙己养成计划’吗?”一
些专家也提出:只顾比赛成绩不顾实际运用,意义在哪里?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相关老师、以及《咬文嚼字
》主编等专家,他们也认为,应当把握好选择汉字的度,避免一味求难、求偏。
“听写大会”太生僻?专家:有些字一辈子也碰不上
随着电脑键盘敲字和办公无纸化的普及,“提笔忘字”俨然成了当下很多人的通病
。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播出后,很多人在电视机前,
一边看节目,一边自己拿着纸笔进行“自检”:“怎么我有那么多的汉字都不会...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3085
48
你天天为了屄活着,为了屄转悠,你自己这辈子也就是个“屄”了,你看问题的角度决
定了你这辈子的视野.
屄(音:bī/ㄅㄧ;粤音:hai1/bei1)为女性的外生殖器,是汉语普遍通俗用语,
即女阴的正写字。有时亦作“𣭈”训诂学上的解字即“尸下有穴”,即谓阴裂
,或谓维纳斯裂缝,也是女阴的原象形表意字。不过常被引用为猥亵性辱骂用字。
k**u
发帖数: 10502
49
你这么容易受教么。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简单明了,春秋以后的训诂学对其的解释,一直是一致
的,有的离孔子的时代很近。
意思就是大夫贵族等不宜由司法机关管辖及用刑,而应在朝廷上讨论后,由皇帝裁决。
现在很多人要博眼球出位,为颠覆而颠覆,潘金莲、汪精卫都不乏为其翻案的人,何况
古人一句话。
h***n
发帖数: 1275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女真人这个名子怎么来的
文盲
真是直的异体字,出现的很晚,鲁迅专门就这个训诂学问题嘲笑过陈西滢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