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发帖数: 39120 | 1 近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考试改革后,允许学生带一张A4纸大小的“小抄”进入考场,学生们写得密密麻麻的小抄纸在网上引起不少关注。
12月31日,记者来到该校探究“小抄”的诞生始末,该校学生对于前两天的“作弊”考试,仍记忆犹新。
学生江冰:学校发的这张纸嘛,因为背面不允许写,所以正面写,我们都是尽可能的能往上写多少就写多少,能写多小写多小。学校见过最多的,可能是那种字写得特牛的,写的一万多(字)吧。
对于允许学生带小抄的规定,该校教务处处长胡殿宇介绍说,这其实是学校的一项考试制度改革,表面是“小抄”舞弊,实际是考验学生的整理、概括、归纳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胡殿宇:让学生携带一张复习纸,而且让他手写,而且只能写一面,这样一个培养学生学知识的时候要以理解应用为主,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而不是过去传统的死记硬背,这样也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的一个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平时必须要注意听课,了解课堂的重点
据了解,该校对于“小抄纸”有严格的规定,一般理科考试才会提供,都是由学校在考试前一天发给学生,尺寸为A4纸大小,学生要在上面填写班级姓名等信息,考试结...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419 | 2 zzer: 'long long ago...'
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
1875年7月6日
大清国的教育从孩子们很小时就开始了。在大街上,你可以看到一群群稚嫩的小男孩
们抱着满满的一包书去上学,他们的书包通常只是个蓝色的布袋。
我前天去参观了一所小学堂,这些学堂其实很好辨认,你只要循着学童们发出的喧闹
声找去,一下子就找到了。我发现一间教室里有位长者带着大约20名学童在念书。孩子们
在课堂就坐的方式并不像我们英国孩子那样,他们的课堂里摆有好几张小桌子,每张课桌
旁坐着一个或两个男孩。
这个学堂里有件非常刺眼的东西,那就是一具新制作的柏木棺材。很显然,这是校长
为自己准备的。非常特别的是,在这具棺材的端头上贴着一张鲜艳的红纸,上面写着一个
“喜”字,这个字在汉语里代表幸福和快乐,其含义和棺材本身所代表的阴沉、黑暗和凄
凉的含义没有一点关系。这与我们英国人真是太不相同了。(“棺材”,取“官”和“财
”的谐音,寓指升官发财。为什么读书国人很实际,讲老实话,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
追求知识,追求学问,倒在其次。不过,想起来也很可笑,这官和财竟是与“棺材”连在
一起,离死亡不远。)
学堂 |
|
w********e 发帖数: 8594 | 3 科举在西方的借鉴和完善
就考试而言,欧洲的考试制度经过了600多年的演变才得以逐步完善。根据可考证的史
料记录,在西方,最早的口试出现在1219年,正值中国的南宋(1127~1279)时期。我
在这里提醒一下,当时中国的科举制度已到了成熟期。西方最早的书面考试是在1702年
,也许更值得提醒的是,西方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术能力,与仕途没有直接关系。至于
西方世界专门通过考试来选拔文职官员的制度安排,时间还要晚一些。法国早一点,始
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1791年,德国大约在1800年,英国和美国还要再晚一些。
就可考证的时间而言,虽然法国、德国较早学习中国并开始建立文官考试制度,但是由
于不稳定和缺乏系统性,对其他国家影响也较小。相比之下,做得更出色的是英国。英
国于19世纪中期以后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系统而卓越,因而后来被其他欧美国家以及
日本等国所仿效。以下我们花点时间先谈谈英国。
16世纪以后的英国逐渐步入鼎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文官制度显然是借
鉴了中国科举的"平等竞争、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但是,英国显然也接受了黑
格尔对中国科举局限性的批评,因此它在中国科举的基...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35 | 4 民主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但人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比它更好的制度。民
主不只有西方一人一票的投票制度,它泛指一切人民能够直接影响官员官位的方式,可
以是投票选举、也可以是罢免选举;也可以是自由选举人大代表,让人大代表去投票、
罢免和监督;或者通过游行示威罢免官员;甚至是是像香港那样在民意压力下,官员必
须被问责等等。这里面的核心是:人民要有途径直接影响官员的官位,要有工具去制约
政府。
中国民主改革的速度与民主运动的暴力、激烈程度成正比,主要有两种情形:
1).革命式:军事政变、宫廷政变、党内分裂或暴力运动后,开放党禁,制定新宪
法或恢复《中华民国宪法》,一年内组织全国大选;或者制定过渡法案,几年内组织选
举。
2).改革式:“体制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体制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呼声”形
成互动,促使共产党改革。
“改革式”的缓慢转型 要比“革命式”的快速转型 可能性大,有以下几点原
因:
1). 大多数人民对中国现状只是不满,只是希望改革,还没到达要革命的程度。
2). “免于饥饿和恐惧的自由”是第一人权,这一点毫...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35 | 5 民主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但人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比它更好的制度。民
主不只有西方一人一票的投票制度,它泛指一切人民能够直接影响官员官位的方式,可
以是投票选举、也可以是罢免选举;也可以是自由选举人大代表,让人大代表去投票、
罢免和监督;或者通过游行示威罢免官员;甚至是像香港那样在民意压力下,官员必须
被问责等等。这里面的核心是:人民要有途径直接影响官员的官位,要有工具去制约政
府。
中国民主改革的速度与民主运动的暴力、激烈程度成正比,主要有两种情形:
1).革命式:军事政变、宫廷政变、党内分裂或暴力运动后,开放党禁,制定新宪
法或恢复《中华民国宪法》,一年内组织全国大选;或者制定过渡法案,几年内组织选
举。
2).改革式:“体制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体制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呼声”形
成互动,促使共产党改革。
“改革式”的缓慢转型 要比“革命式”的快速转型 可能性大,有以下几点原
因:
1). 大多数人民对中国现状只是不满,只是希望改革,还没到达要革命的程度。
2). “免于饥饿和恐惧的自由”是第一人权,这一点毫无...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6 人民日报1973年09月22日第3版
专栏:
上海师范大学 葛明文
《人民日报》发表了张铁生同志的《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
议论。不同的人对张铁生同志在这份“答卷”里提出的问题,又都交了不同的“答卷”。
大学招收什么学员,是关系到培养那一个阶级的接班人,引导青年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
。因此,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不是什么具体的方法,而是体现着一定的阶级利益的。从
历史上看,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考试制度;在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的路
线决定了不同的招生考试办法。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加强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实行科举取士。
那时,谁能滚瓜烂熟地背诵孔孟那一套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四书”、“五经”,作一
篇“代圣人立言”的刻板的八股文,谁就能“禄在其中”,去做官了。正因为如此,历
史上凡是通过层层考试中了状元的,一般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这样的考试制度,只能
够为封建统治者物色愚忠愚孝的官僚和鹰犬,驱使青年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所以
,封建王朝换了一代又一代,而科举考试制度却一直实行到清朝末年。在资产阶级专政
的国家里,推行诸如“证书考试”、“学位考试...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改革招生制度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谈张铁生同志的“答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6 00:14:54 2017, 美东)
人民日报1973年09月22日第3版
专栏:
上海师范大学 葛明文
《人民日报》发表了张铁生同志的《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
议论。不同的人对张铁生同志在这份“答卷”里提出的问题,又都交了不同的“答卷”。
大学招收什么学员,是关系到培养那一个阶级的接班人,引导青年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
。因此,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不是什么具体的方法,而是体现着一定的阶级利益的。从
历史上看,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考试制度;在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的路
线决定了不同的招生考试办法。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加强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实行科举取士。
那时,谁能滚瓜烂熟地背诵孔孟那一套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四书”、“五经”,作一
篇“代圣人立言”的刻板的八股文,谁就能“禄在其中”,去做官了...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226 | 8 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
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5月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
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先生即点破了—— 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
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英国对此兴趣最盛申请考试招聘官员
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介绍,在14世纪,欧
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
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
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仕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
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
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
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影响了全球用人观可与四大发明媲美
据倪方六介绍,两爵士的... 阅读全帖 |
|
|
t*****g 发帖数: 6101 | 9 其实,毛泽东时代上大学也是“考试”的
改革开放后把上大学的标准更改的规定称之为“恢复高考”,这是从狭义的考试来说的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则毛泽东时代上大学,也是要考试,只不过考试的方
式不一样而已。
当年的规定,是所有的青年,在高中或者初中毕业之后,至少要在基层干两年以上,就
是说当工人农民士兵两年以上,然后再由工人农民士兵们推荐上大学。这当然是一种“
考试”,一种广义的考试,而不是简单地在几张卷子上做一做再判分这种考试。
而这里的推荐,有许多模糊性,导致了各地的做法没有统一划一,有的地方领导一言堂
说了算,而有的地方是实行了民主,就是让群众来进行评议和投票来决定一个人上不上
大学,这些都算是一种考试。比如说投票这种方式,就逼考生要努力和群众搞好关系,
否则的话选票不够,那就上不了大学,也入不了党提不了干。
其实,当时的卷面的考试也是有的,但是,不起决定性作用,却起到了参考作用,当时
叫文化考察。因此,张铁生也就是在做这种卷面的考试时感到不满意,才写了意见的。
因此,严格来说,什么叫“恢复高考”?有没有一个严格的术语?如果说是指的上大学
要经过一个卷面的考试,则在文革中间就已...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0 北宋年间,两位我们熟知的大臣,吵了天翻地覆的一架。
一位是砸光的司马缸,一位是醉酒的欧阳羞。
他们吵架的话题,是关于进士名额分配的问题。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司马光是北方人,来自山西。欧阳修是南方人,来自江西。
自从唐代恢复科举这个高考制度之后,一直是北方考生占据绝对优势。而来自京城
的本地考生,更是占了大大的光——长安分配的名额远超其他地区。
大家都是一样的考生,都是读的孔夫子的教材,都是去京城考的全国统一卷。但是
,如果你出生在江苏这类地方,那么不好意思,每次去京城考试的江苏考生,只能有2-
3个名额。而如果你出生在长安,那么恭喜你,每次你们的名额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
时超过百人。
当时这种情况,连柳宗元都看不下去了:“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全
国的考生加起来,还没长安一个地方的多。
但长安学生的好日子,随着安史之乱的到来,结束了。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再到北宋,北方就没消停过。常年处于战争状态的北方
人,更加尚武。
而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向南方搬迁,日子更安稳的南方人,读书的风气却越来越好,
学霸也是越来越多。
等到司马光和欧阳修的时代,崇文的南方学生,在考试中已经形成了...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7927 | 11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时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
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而在状元中能够“三元及第”(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仅14人。在唐朝有二人张
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
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考试小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10 08:31:39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380
·曾师傅·
考试原本指的是考查和试用,后来才逐渐演化为现在的含义。在线汉典是这样解释考试
的: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现场操作等方式考查人的技能或知识水平。
(一)考试的起源
据专家考证,考试的前身就是考查和试用。原中国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在其大
作《考试的起源》中指出:中国关于考试的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约二千年左右尧选舜做
接班人的传说。当时,尧年事已高,欲选接班人,便向四岳征求意见。大家推荐舜,并
介绍了他的事绩。由于尧不能确定舜能否胜任这个职务,便决定“吾其试哉”。这个“
试”,当然还不是考试,而是试用,即在实践中考察。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周代,在周天子的号召下,学校普遍采用“比”、“考”、“校”
的方法,考察、检查、... 阅读全帖 |
|
h****p 发帖数: 33 | 13 静静的读书,岁月不会骗你
告诉你一个真相
我的大学同窗小金,来自云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特别贫寒。
好在他读高中的时候,学习极度刻苦,他凭借那股用功劲,把高考要求的知识点,翻来
覆去琢磨透了,终于能考上重点大学,成为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
乡里乡亲都把他看成天才一样的人物,为庆祝他考上大学,还特意为他放了好几串鞭炮。
小金也自觉才智过人,于是怀着满满自信心,走出小山村,向着更美好的前程奔去。
然而,上了大学后,认识了一堆来自大城市且家庭出身不错的同学,顿时自信心就被破
灭了。
这些同学大多见多识广、多才多艺。
同学们讨论起时事问题,聊起各处旅游的见闻,争相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时候,小金啥
也不知道,完全插不上话;
迎新晚会前,人家会点钢琴、吉他、唱歌的,都踊跃报名,想要在晚会上秀一下自己的
才艺,辅导员来问小金有啥才艺,小金却只有尴尬摇头的份;
家境好的同学说话总是声音洪亮,充满自信,小金却不敢和人聊天,说话声音细如蚊蝇
,总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
论见识,小金懂得如何给母猪配种,如何正确掰苞米,放牛时如何让牛吃到更好的草,
但没人来和他讨论这些问题;论才艺,云南山歌他半句都不会唱,他唯...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35 | 14 无党政治是华盛顿、孙中山等人的本意,只是当时找不到取代政党的工具。我曾经写过
一篇文章,专门论述“无政党政治模式”或者““弱政党政治模式”的可行性,比较长
,我提取要点部分在下面。
6.2 投票方式
投票率反映了人民对现有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高的投票率能够确保政府可以代表所有
公民,当选者也比较有合法性。低投票率会导致政策向某个阶层倾斜,例如西方国家老
年人的投票率普遍高于青年人,导致政府倾向 “多制订照顾老年人的政策、忽略青年
的福利”,因此高投票率可以迫使政府 去关心那些政治不活跃的人。但是现在民主国
家的投票率往往很低,美国的投票率只有50%左右,俄罗斯60%,西欧70%。投票率低有
很多原因,如认为自己的一票微不足道、工作繁忙、对政府不存期望、对政治漠不关心
、外地务工等等。这个问题在中国更大,因为中国流动人口大,外地务工者多。省、市
、县选举时,农民工、高校学生、留学生等人需要回到家乡才能投票,导致投票率更低
,进而会导致地方政府 忽略这部分人口的利益。
投票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但选民一般以太忙碌 或者不愿意专门跑到投票站进行投票为
由,如果能创造出一种更加快速方便的投票方式,...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15 2013年06月07日06:59 新华网
原标题:日本考虑取消“一次性”高考制度
据《北京商报》报道 日本新闻网6月6日透露,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取消“一次定终
身”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而采用高中“多次考试、选择最佳成绩录取”制度,以最大
限度地挖掘人才,给年轻学子更多努力的希望。
据了解,日本从1990年开始实施名为“大学入试中心考试”的全国统考。但是,一
些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临场发挥不好,或由于其他因素未能考出好成绩,使得原本
可以考入大学或更好大学的学子,在这样“一次定终身”的全国统考中失去许多机会,
也因此埋没了许多人才。
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总长镰田薫担任主席的日本政府教育再生会议从6日开始,就改
革日本全国统考制度问题进行协商。会议计划在2013年9月,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内
阁递交一份改革建议书。
根据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显示,日本政府计划在五年后废除目前的全国统考制度,采
用“达成度考试”制度,即在高中期间,由日文部省组织全国规模的数次统考,选择最
佳一次的成绩报考希望的大学。而大学方面根据考生几次的统考成绩,再以面试和笔试
的方式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决定是否录取。 |
|
c****s 发帖数: 5892 | 16 儿童满六岁可以报名就读小学。每年九月开始至次年六月为一学年。小学分别为一至七年级。在小学,学校不仅在教室教学,同时还非常注重社会教育以及启发式教育,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活动、报馆等等。小学生的作业全部在学校完成。由于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文及法文都是官方语言,在一般的小学,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学法文。
中学从八年级开始,到第十二年级。有些校区采取五年中学制,而有些将中学分为三年初中(第八至十年级)及两年高中(第十一、十二年级),但是其课程及修读总年数是完全相同的。第十一、十二年级的成绩做为晋升大学的评审标准。
学生升入第八年级开始,学校配有专门的辅导顾问,他会根据几年来学生档案的记录,指导学生选修哪些课程对该学生是最为适合的,因此学生可以在辅导顾问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不同科目,这是非常灵活的,可在一年内修不同科目,也可以在一年内同时修读不同年班的科目,例如如八年级的学生可修读九年级学生的科目。
在中学期间,学生的成绩均按学分计算。自九年级到十二年级的这四年期间,每个学生必须修满30个学分,方可毕业。学分是如何计算的呢?一门科目修满110小时,成绩合格,可取得一个... 阅读全帖 |
|
L******I 发帖数: 309 | 17 日本新闻网6月6日透露,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取消“一次定终身”的全国统一高考制
度,而采用高中“多次考试、选择最佳成绩录取”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给年
轻学子更多努力的希望。
据了解,日本从1990年开始实施名为“大学入试中心考试”的全国统考。但是,一
些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临场发挥不好,或由于其他因素未能考出好成绩,使得原本
可以考入大学或更好大学的学子,在这样“一次定终身”的全国统考中失去许多机会,
也因此埋没了许多人才。
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总长镰田薫担任主席的日本政府教育再生会议从6日开始,就改
革日本全国统考制度问题进行协商。会议计划在2013年9月,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内
阁递交一份改革建议书。
根据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显示,日本政府计划在五年后废除目前的全国统考制度,采
用“达成度考试”制度,即在高中期间,由日文部省组织全国规模的数次统考,选择最
佳一次的成绩报考希望的大学。而大学方面根据考生几次的统考成绩,再以面试和笔试
的方式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决定是否录取。 |
|
发帖数: 1 | 18 美国多民主啊,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还热个屁啊?资本主义国家官员收钱怎么能叫受
贿?人家收的那叫政治献金,公考就像高考一样,你可以说他不公平,但也找不到更公
平的方案。如果实行选聘或者推荐,公务员队伍只能成为利益阶层的队伍,我国的体制
问题和公务员考试关系不是很大,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文化问题。公务员考试充其量
是这个大问题下冰山一角而已,即便取消考试,参考西方制度,也改变不了什么。美国
公务员除了警察哥,谁不能骂他。。。澳洲总理为了显示很亲民,大早上在地铁问候一
个老大爷,被骂了一顿,心好累。现代文官考试制度就是西方的英国建立的,怎么能说
西方没有公务员考试呢?当然人家英国人自己也承认是受到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我
觉得主要是美国政府在经济里的重要性 没有中国政府重 所以就算如此低效 也不会有
太严重的后果。而且法制化程度也高所以推荐制的负面影响没有那么大。 但是中国大
政府如果引入推荐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就大了。我国公务员队伍里面很多年轻人的三
观比较正,老一些的公务员退休之后公务员里面会相当地合理,肯干不图,但是公务员
的工资除了某超一线地级市工资会比较高,很多哪怕是省会也挺一般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关于诺奖,我也不懂,不过我想这个是个积累的过程,牛人总会出现的,而且现在的诺
奖,都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出现,其实诺不诺奖的,和大多数人没啥关系,顶多
茶余饭后多点谈资和段子罢了,就像某位诺奖获得者和其娇妻一样。
我没有说中国公平,中国从本质社会上来讲还是个人情社会,这没办法,中国是大陆性
国家,长期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中国人重血缘,重人情的传统。我的意思是考试制度相对
来讲公平,就和古代的科举制度一样,这也是确保中国在农业社会一直稳定的基础,外
国近代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学的中国的科举。
没错,现在很少的人从事农业就足以养活全世界,但是活的质量怎么样就又是一回事儿
了。又想轻松愉快,又想赚大钱,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剩下的97%不还是要努力奋斗过
上好日子。
“给1%有天分的提供充分资源和上升通道”,那是国家领导人考虑的事情。对于普通人
,孩子就是自己最亲的人,是血脉的延续,你不可能不对他们负责。就像那句话讲的:
战争中死了一个人,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是最大的不幸;如果死了1000万呢?那就是统
计数据了。 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属于99%还是1%,能帮他们飞多高就飞多高吧。
虽然99%的家长最后...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0 天朝能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都不再分裂,原来是跟科举制度有直接关系的,科举考试也是
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个持续的时间很长,而且考试制度到后期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
公平,严谨作弊,尽量给来自全国的考生公平的机会,这一点相当好。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能够维护一个政府皇室的统治,也是跟科举考试的
形式有关,科举对于同一的作用有两点。
1、不同民族的人,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只要有才华,都有可能成为达官贵人,大权
在握,参与朝政,为百姓做事,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是个有效的人生跳板。
这个跳板给予大家希望,所以不需要打破统一的形式,不需要分裂之后另立山头,想要
权利,只要凭借努力和才华去争取就可以了。
2、在科举考试之前,要先读书,有条件的就去上一些培训班和学校,有一些老夫子教
书,识字和做文章,没条件的也可以自己寒窗苦读,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一样
可以拥有知识,那么重点来了,大家看的是什么内容的书呢,是宣扬儒学的,儒家的《
四书五经》,本身讲究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正是维护统一的基本思想教育。 |
|
h***u 发帖数: 136 | 21 帖子主题:考研制度是混蛋中的混蛋制订的
作 者:spiker_h
发表时间:2000年09月13日
如果说中国的考试制度是混蛋制订的,那么考研制度就是混蛋中
的混蛋制订的。考英语,数学尚能接受,考政治简直是莫名其妙。硕
士生又不是博士生,非得博学多才,政治这种玩艺一般人即使感兴趣
也没必要背的滚瓜烂熟吧。考的那些政治思想只有一种说法,绝对不
允许有不同观点,这哪里是政治和哲学,分明是八股文。看看现在的
共产党,思想的僵化到什么程度,从小灌输一种哲学思维不说,连这
种科技学术人才的选拔都要搞这种东东,我到想知道这种考研制度选
拔出的哲学系研究生会是什么样子,在一个只允许相信一种哲学思想
的国家通过只允许相信一种哲学思想的考试选拔出来的哲学家能不能
成为一个健全的哲学家。
从高中学唯物论时就感到奇怪,“唯物论是正确的,唯心论是错
误的“,这种绝对化的定义不正是唯物论所驳斥的吗。拿这种东西教
出来的人到头来往往会对其感到怀疑,最后感到厌恶(我的大部分同
学都是这样的),然后往往会对别的思想产生思考的兴趣,这可能是
这种教育制度唯一可带来的好的副作用,真是讽刺。
|
|
f****e 发帖数: 793 | 22 莫要说李开复,但凡顺着西方社会那套自我吹嘘+权威推荐的人才选拔模式往上爬,哪
有不作假不夸大其辞的?只要不跨越实质性伪造学历的红线,什么牛不能吹呢?反而是
不吹牛老老实实的人,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因为这个制度在那里,你不站出来就没有
机会。而为了站出来而采取的手段,却往往是无暇论证的。这让俺想起早年出国留学的
国人,多伪造成绩单,虽明知西方国家重视诚信,一旦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而学校方面
也拿出了严格审核的态势,可怎样呢?东窗事发者寥寥无几。因为这个体系过分强调自
我申报的证明个人能力的材料,这种材料多了,也就无暇验证了。这也是李开复们得以
平步青云的温床。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方舟子这样闲的蛋疼揭别人漏洞的人,如果所
有的机构都安排那么几个方舟子,资本主义的选拔体系将会稳定的多。
与这个制度极端对立的是我国的考试制度,凡事都要考一考。虽考试也不是万能之策,
也漏洞百出,但这种制度基本上是表达了一种对所有人公平的态度,也不会助长自我吹
嘘的社会风气。试想如果中国人也参照西方搞个人申请制,富二代官二代将会是最优秀
的人才。 |
|
w*****2 发帖数: 1584 | 23 中国女排的衰落,说明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彻底腐烂
体育,尤其是大球类的竞技体育,最根本的是对超强或者天才型体育素质人才的选拔和
培养,一般而言,这样一个国家的人口达到1千万,如果有一个合理健康的体育人才选
拔制度,那么这个国家的大球水平就不会太差。
而现在中国女排的水平,本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背景,居然沦落到被日本韩国欺负的程度
,只能说明中国女排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彻底腐烂。
五连冠时候的人才,全靠的是毛主席领导下的建立起来的体校选拔制度,那时候的人才
选拔制度,基本是公平公开高效率的,只要你有超强的身体素质,就能被国家体校看上
,进体校,算工龄,拿铁饭碗工资,以后退役也可以有稳定工作。所以毛时代,虽然学
的是苏联那一套,但是人才的选拔,天才型体育人员的选拔,是没有问题的,是可以和
西方的相对私立化的体育制度竞争的。
但是邓癌上台之后,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腐败直到彻底烂掉,现在体校,已经是唯
钱是论,不管是足球篮球排球,你身体素质再好,不给教练赛钱,就别想打上主力。大
学的考试制度也是腐败透顶,只要你有权有钱,就可以去分享高教的福利,而高等教育
本来为国为民培养人才的目标已经破灭。
...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584 | 24 体育,尤其是大球类的竞技体育,最根本的是对超强或者天才型体育素质人才的选拔和
培养,一般而言,这样一个国家的人口达到1千万,如果有一个合理健康的体育人才选
拔制度,那么这个国家的大球水平就不会太差。
而现在中国女排的水平,本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背景,居然沦落到被日本韩国欺负的程度
,只能说明中国女排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彻底腐烂。
五连冠时候的人才,全靠的是毛主席领导下的建立起来的体校选拔制度,那时候的人才
选拔制度,基本是公平公开高效率的,只要你有超强的身体素质,就能被国家体校看上
,进体校,算工龄,拿铁饭碗工资,以后退役也可以有稳定工作。所以毛时代,虽然学
的是苏联那一套,但是人才的选拔,天才型体育人员的选拔,是没有问题的,是可以和
西方的相对私立化的体育制度竞争的。
但是邓癌上台之后,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腐败直到彻底烂掉,现在体校,已经是唯
钱是论,不管是足球篮球排球,你身体素质再好,不给教练赛钱,就别想打上主力。大
学的考试制度也是腐败透顶,只要你有权有钱,就可以去分享高教的福利,而高等教育
本来为国为民培养人才的目标已经破灭。
一言以蔽之,
体校不再为国家选拔超强的体育人才,而是...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5 全国政治咨询机构的发言人呼吁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并放弃“为考试而学习”的信念。
我们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到9,10甚至11点,他们什么时候有时间玩耍,享受童年?这次会
议的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大胆发言。
政协委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政府应该优化管理,继续教育改革,降低考试重要性,开
展全面发展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并放弃考试成绩和大学录取率是评估学校的唯
一标准这一陈旧观点也很重要。
政府应加强对课后培训计划的管理。他说,这些计划不应该为测试提供额外的功课或给
父母增加更多的压力。有必要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来减轻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压力。减
轻学生的负担是一项挑战,需要社会作出努力。
这是一项必须做的工作,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并以健康的方式成长......并再睡半个
小时或一小时。虽然这次大会有人强调了考试学习的弊端,但是这种思想在中国积重难
返,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但是优化考试制度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全国高考,不能再走
一考定终身的错误路线了,希望中国能在这个方面继续纠正错误。。 |
|
t******l 发帖数: 10908 | 26 单单对考试而言,反对太多的瞎几巴考试的目的,应该的方向是少而精,而不是全盘否
定。
从这个角度讲,单单就考试而言,祖国过去大城市的 3+1 高考(语数外加一门自选)
,外加常识课会考及格万岁,其实是我觉得考试制度里相对最合理的方式。
从我个人而言,我小学数学被红叉追屁股,初一一大堆瞎几把傻鼻课我差点全挂。但到
今天回过来看,把那些瞎几把傻鼻课全部改成常识性的 60 分万岁生理卫生常识课,对
我的人生不会有丝毫影响,只要所有主课还留在那里。
但另一方面,如果把所有主课(语数外,加自选的物理)的考试都给砍了,就俺小时候
贪玩的性格,如果父母不看着的话,估计我现在正在昌平挖沙。。。 |
|
n********g 发帖数: 6504 | 27 俺一直觉得自己是考试制度或教育制度的受害者。怕是所有物理上认识俺的人都这么认
为。
俺感觉俺的绝大部分知识,不是自己推的就是自学的。查字典是妈交的。真不知道学校
的贡献有多大。 |
|
s*****e 发帖数: 16824 | 28 现在的考试基本形同虚设了,台湾大学招生人数比考试人数还多,所以只要考了就肯定上
,就看上什么大学了. |
|
|
发帖数: 1 | 30 是啊,如果看美国小学,你会觉得心惊胆战,每天就是玩,没什么功课,一周几页作业
,不到二十分钟就做完了,我认识一个访学的老师东海岸,孩子上K,一周就学一个数
字,她都快崩溃了,孩子在中国已经学会乘法口诀了。
当然有人说,美国是小学的时候松,上高中就紧了,但是想一想就怕,小学就松下来,
到了中学能抓紧么?另外一个感觉是美国的老师说好听点是人都很nice,一提起孩子就
amazing,very good的夸个不停,但是感觉实际上是在推卸责任,反正夸你两句也没什
么的,你能不能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跟我有什么关系,把你送毕业了就得了,谁上
大学我不是在家啤酒薯片花生米啊。
在这种环境下,学校不抓,家里再不管(想管学校连教材都没有),穷人家的孩子可不
就没什么竞争优势,有钱人的孩子都在学网球,高尔夫,钢琴,我认识一个老师,恨不
得每天都请教练来教孩子打球,说打到多少名以内就可以申请藤校了。
我们小区有一家人,女儿和我们关系很好,很可爱,但是每天就是玩,天天来找我们家
孩子玩,但是玩就是看ipad,看iphone,看电视,看动画片,现在都怕她来了,也不好
意思拒绝她,只好规定每次只能玩一个小时左右...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9235 | 31 中国好大学里面绝大部分都是靠实力考上去的,靠关系的那几个一个学院里面一只手就
能书出来。米国好大学里面一般一半是靠实力,推荐信之类,另外一半是靠父母的钱财
和背景。
中国的考试制度保证一个省内基本公平,这也相当不错了,中国这些省比大部分国家要
大多了。 只是确实存在省与省内教育资源的差距。湖北,湖南,江苏,浙江这些省还
好,本省的一些大学也还OK,但是河北,河南,山东确实惨了点。 |
|
w********e 发帖数: 8594 | 32 公务员 考试制度是谁发起的?说实在的,发起这个制度的人是立了大功。 |
|
|
o***s 发帖数: 42149 | 34 环球华报
卑诗汽车保险局(ICBC)於2003年10月收紧省內「驾驶执照分段式考试计画」(GLP)
中的新手考照规定,4月1日起將做改变。持学习驾驶牌照(「L」牌)时限,將强制為
一年;但完成部分条件的持新手驾驶(「N」牌)民眾,可提前半年考正式驾照。
据世界日报消息,根据原规定,持有「L」牌的民眾如参加由卑诗保险局认可的汽车驾
驶训练课程,將可抵免三个月的持牌时间,也就是由原来的12个月,减至為9个月即可
参加第一阶段路试。
但在新的规定下,4月1日起,任何持有「L」牌的驾驶新手,即使参加汽车驾驶训练课
程,都仍需满12个月后才可参加路试。
虽然持「L」牌时间延长,但新规定將助「N」牌民眾缩短考取正式驾照的时间。
根据规定,民眾假若能在持学习驾照期间完成认可汽车驾训课程、確实遵守正確驾驶守
则及习惯、以及拿到「N」牌后首18个月未收到任何罚单或发生错误肇事意外,则原规
定的持「N」牌两年期限將减少半年,即由原来的24个月减少為18个月。假如民眾顺利
通过各项测验,最快可在2年半由学习驾驶晋升為正式驾驶。
ICBC发言人韩德森(Doug Henderson)表示,新手驾驶如接受较长时间 |
|
|
c*********r 发帖数: 19468 | 36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所有事情加入真的都是一人一票决议出来,那肯定并不是最合理,
所幸世界上尚没有这样的民主国家……
举个例子,假定全球变暖是真的,且必须提前N年做某种措施才有望扭转该趋势
占人口极小比例的专家的知道这点的,但广大民众由于眼前利益,倾向于反对做这样的
措施,毕竟当时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结果由于这种民主,人类就错过了自我拯救的关键时刻,最终走向灭亡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人类民主的选择,人类选择灭亡也是好的
事实上,处在灭亡边缘的后代们肯定不会统一这种观点……
这就说明一个道理,民主的原则没有错,但因为每个人掌握的知识不同,在一个事物上
决策能力是不同的
投票理应有权重之分。当然,具体怎么保证公平,我想是要通过一个系统的考试制度。 |
|
g***c 发帖数: 11523 | 37 从古至今
中国的教育体系就不是为了提高素质的
而是为了给每一个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而这个体系将越来越证明是正确的
西方现在也在逐渐学习中国的教育体系
纽约市的三大高中考试制度跟中国没啥区别
talented school也跟中国非常相似
你以为纽约人傻逼? |
|
|
发帖数: 1 | 39 也不是啦 离开纸张,索南发哪门子的论文?离开瓷器,你拿土罐子吃饭?对了,考试
制度也是黄人发明的,否则索南连刷题的机会都没有。 |
|
g********n 发帖数: 2314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序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41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4/c_122189314.htm
2011年10月24日 09:06:54 来源: 光明日报
考试场景
殿试录
殿试
试卷
访谈嘉宾:
李弘祺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讲座教授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陈文新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惠经 韩国国立Hanbat大学中国语科教授
水上雅晴 日本琉球大学教育学部国语教育讲座准教授
丁克顺 越南《汉喃杂志》副总编辑
主 持 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杨 华)
(光明日报 国学版 梁 枢)
时 间:2011年9月24日晚
地 点:武汉大学珞珈山庄
主持人(杨华):各位先生,去年开始,我们就和光明日报国学版共同筹划发起一
个讨论,叫做“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专注于中国文明的独特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
题目。前一段时间,主要就20世纪思想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留下的思想遗产进行梳
理,这方面的讨论今后仍将继续进行;而同时另外一种讨论正在酝酿开展,就是讨论文
明发展过程中,中国文明所独有的一些侧面,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宗法制度,
中国的礼乐制度,等等。今... 阅读全帖 |
|
w********9 发帖数: 8613 | 42 http://www.aisixiang.com/keywords/keywords.php?id=21
有更多的文章。
http://www.aisixiang.com/data/35150.html
”“”“”“”“”“”“”“”“”“”“”“”“”“”“”“”“”“”
张千帆:走向更为公平的大学招生制度——中国问题与世界经验
进入专题: 大学招生 高考 教育公平
● 张千帆 (进入专栏)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中国现行招生考试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探讨了世界其
它主要国家的大学招生与考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无论是国外经验还是中国目前存
在的问题都显示,大学招生及其连带的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要改革中国的招生考
试制度,中央必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由于高校在财政、土地等资源上严重依赖地方
政府,在招生指标分配过程中面临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双重压力,因而不可能主动对全国
各地考生一视同仁。要保护各地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机会,中央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在
全国形成并实施公平和统一的录取标准。
一、引言
教育是决定中华民族兴衰的千年大计,是...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3 杨念群 翻译教学与研究 微信号 fanyiluntan
功能介绍
语言塑造世界,翻译再现人文,语言绽放人性,翻译重塑文明。
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对科举制有非常大的误解。
我想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科举制被污名化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大家可能耳熟能详的就
是《儒林外史》、《范进中举》,我们从中学课本里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范进多少年
没中举,到了四十岁突然一下子就中举了,之后就变疯了。
给人的感觉,考科举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是非常折磨人的过程。那么在这个折磨人
的过程和漫长的科举应试过程之中,人是逐渐地被摧残,心理逐渐崩溃,到最后达到疯
癫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对科举制的印象。
科举的污名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为科举制的核心内容就是考八股文。
什么叫八股文?把古代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里面若干的词、段落拿出来,然后按照非
常严格的格式写出一篇类似现在所说的作文。这个格式是非常严格的,而且要经过长期
的训练,读一些经典和著述——主要是朱熹的注释,以这个为核心来进行作文的训练。
当然这个训练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们知道科举基本是经过最初的生员考试到秀才,秀才
完了经过不断...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54598 | 44 文科生麻烦了
2014年09月04日10:13 中国政府网 评论中大奖(3人参与) 收藏本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
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
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
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
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
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
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
...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5 2015年是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的元年,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这一方案被誉为“最彻底、最全面”的一次考试科目和录取方式改革。
其实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的38年间,这项世界规模最大的考试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改革,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次数、招生体制和方式、技术环节—细数起来至少30余次,几乎每一年度的高考相关规定和制度,都与上一年度有所差异。
这些改革,有些经受住了考验,至今仍在实行,如“3+X”及自主招生。有的则销声匿迹,如“文6理7”及曾风行一时的高中会考制度。
新文化记者对大大小小的高考改革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发现,针对考试技术和细节方面的改革,如时间调整、网上录取、网上阅卷等,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并获得肯定。但一旦涉及到高考次数、科目、内容及招生等政策性的变革,往往就要历经反复。
恢复高考载入教育史的1977年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稿件《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出当年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具体要求是“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对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 阅读全帖 |
|
j********p 发帖数: 9680 | 46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1952)
新浪历史论坛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
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
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
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
私心。在这种私心下,他就需要一种法术。所以我们说,清代政治,制度的意义少,而
法术的意义多。
在这种私制度之下,最坏的还是他们自己心虚,要替自己留一个退步。这个退步,就留
在关东三省。清政府把关东三省划成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
我们已讲过:满洲人是吉林长白山外松花江畔很小的一个小部族,满洲并不就是东三省
。辽河东西两岸,秦以前就是中国的土地。战国时代属于燕。秦始皇筑万里长城,东边
直到大同江。无论如何,清代奉天一省,两千年前,早就是中国的。两千年来,也一向
是中国的。
清代把它划出去,做他们的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直到光绪末年,河北、山东人才可
以出关开垦。当时的台湾,也划为禁地。因为台湾由郑成功经营以后,还不断有人造反
,因此不许福建... 阅读全帖 |
|
t****x 发帖数: 9441 | 47 面对生机勃勃的中国和暮气沉沉的美国,习惯自我矮化、人云亦云的中国知识界整体表
现为集体失语。但李晓鹏的这篇文章是个例外,他详细分析了中国将在五年内超越美国
的前景及其影响,不失理性,不失激情——中国需要太多这样的知识分子;李晓鹏先生
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麦肯锡城市中国计划城
镇化研究员,著有《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一书。
从现在(2013年底)起,只需要再过五年,也就是到2018年,中国将在最关键的指
标——国内生产总值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
一
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也就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来计算,中国的GDP早在2010年
就已经超过了美国。如果按照美元兑人民币的官方汇率来计算,2012年,中国的GDP为8
.3万亿美元,美国的GDP为15.6万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52.6%。如果要在六年(2013-
2018)时间内超过美国,则需要中国(以美元计算)的GDP每年比美国多增长11.3%。
由于对比的是以美元计价的GDP,因此需要把实际GDP增速和通货膨胀率以及汇率变
动三个因素考虑进来。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每年...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