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 发帖数: 808 | 1 在杂阿含经中,观五阴的生灭法,真的观刹那生灭吗?
根据以下的经文,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觀此五受陰是生滅法,所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
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
观五阴的生灭法,其实还是观五阴的集与灭。
杂阿含59经: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觀此五受陰是生滅法,所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
識、此識集、此識滅。
云何色集?云何色滅?云何受、想、行、識集?云何受、想、行、識滅?
愛喜集是色集;愛喜滅是色滅。
觸集是受、想、行集,觸滅是受、想、行滅。
名色集是識集;名色滅是識滅。
比丘!如是色集、色滅,是為色集、色滅。
如是,受、想、行、識集;受、想、行、識滅,是為受、想、行、識集;受、想、
行、識滅。」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观五阴的生灭法,其实还是观五阴的集与灭。 |
|
r****r 发帖数: 755 | 2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
林崇安
一、前言
「奢摩他」汉译为寂止,简称为「止」。 「毗钵舍那」汉译为胜观、内观,简称为「
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
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上士道的最后段落,特别详译止与观,本文一方面探讨止与
观的实践,一方面评论宗师的观点。
二、止的实践
什么是止?广义的说,止是心意的集中,由浅而深分成九种心住:(1)内住、(2)等
住、(3)安住、(4)近住、(5)调顺、( 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
趣、(9)等待。狭义的说,止是达到第九心住的等待之后,并且产生了「身轻安」及
「心轻安」,这时才算是修成了「止」。 [注一]
修止的时候,心中专注的对象,称作「所缘」。所缘的种类有很多种,依据《阿含经》
的记载,有五种重要的净行所缘:(1)不净所缘、(2)慈愍所缘、(3)缘性缘起所
缘、(4)界差别所缘、(5)阿那波那念所缘。这些所缘,依个人的习性来选用,依次
是(1)贪行者、(2)瞋行者、(3)痴行者、(4)慢行者、(5)寻思行者。这是《
瑜珈师地论》中〈声闻地〉的解说[注二...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 大智度论卷第十二
问曰∶身有二种∶麤身及细身。麤身无常,细身是神,世世常去入五道中。
答曰∶此细身不可得。若有细身,应有处所可得,如五藏、四体一一处中求,皆不可得。
问曰∶此细身微细,初死时已去,若活时则不可得求,汝云何能见?又此细身,非
五情能见能知,唯有神通圣人,乃能得见。
答曰∶若尔者,与无无异。如人死时,舍此生阴,入中阴中。是时,今世身灭,受
中阴身,此无前后,灭时即生。譬如蜡印印泥,泥中受印,印即时坏,成坏一时,亦无
前后。是时,受中阴中有,舍此中阴,受生阴有。汝言细身,即此中阴,中阴身无出无
入。譬如然灯,生灭相续,不常不断。佛言∶一切色众,若过去、未来、现在,若内、
若外,若麤、若细,皆悉无常。汝神微细色者,亦应无常断灭。如是等种种因缘,可知
非色相。神非无色相,无色者,四众及无为。四众无常故,不自在故,属因缘故,不应
是神。三无为中,不计有神,无所受故。如是等种种因缘,知神非无色相。如是天地间
,若内若外,三世十方,求神不可得。但十二入和合生六识,三事和合名触,触生受、
想、思等心数法。是法中,无明力故身见生,身见生故谓有神。是身见,见苦谛,苦法
智及苦比智则断...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329 | 4 谁能详细解释下五蕴吗?
色,容易理解,就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等等。。。
受,想,行,识,各是指什么呢?尤其是想和识,有什么区别呢?
还有,人死之后,识不是灭了吗?按照十二缘起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
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
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灭”
后面就灭了啊?但是除非证阿罗汉,后面其实还是不灭。原因是不是因为人即使死了,
其实无明还是没灭? |
|
G**W 发帖数: 1865 | 5 我们要来说明无想定与灭尽定的差异。这个如果不弄清楚,对于俱解脱涅盘的邪见就无
法消除。
灭尽定里面和无想定里面都没有见闻觉知,这两个定有何差别呢?
这可是大学问喔!我们睡着无梦时并不是定境,因为末那识不安住,虽然我们自己完全
没有觉知,可是那个处处做主、时时做主、分秒剎那做主的你--末那识,并不安分;祂
不断的在攀缘外面的色声香味触,因为这色声香味触会产生法尘让祂接触到。
在无想定中虽然没有意识,跟睡着无事好像一样,但其实不同、因为在『无想定中末那
识类似在定中安住--由伏我见故』,暂时不起前六识之见闻知觉性。这个诸位可能不懂
,因为这个要有禅定的证量才能了解。无想定中,前六识断了,所以没有觉知,息脉都
停了,末那识是安住而不动不攀缘的,外面有色声香味触法进来,他照样安住;但因为
他的身见烦恼没有断尽、种子流注的关系,突然间就使他一念心动,那个烦恼究竟是什
么意思?
祂自己也不知道;突然间一念心动就退回四禅,起了意识,知道自己在四禅中安住,虽
然没有任何的语言文字。以上是无想定与睡着无梦的差别。
接下来说明无想定和灭尽定的不同:无想定中前六识灭了,但末那识(就是做主的你)还
有五遍行的...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6 观察剎那生、剎那灭的讹误
然而,许多学人分不清楚「灭法」与「灭」的差异,不知「灭法」是「缘灭则灭之法」
,也是「缘生法如何灭尽」的说法,不是指「缘生法已经灭尽不起」的「灭」。
因此,后世的学人误将「生法」当作是「已生」,又误以为「灭法」是「已灭」。如此
一来,「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原是从「六触入处」入手,如实观「十二因缘集法
、灭法」的禅观法,被误解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了。
可是,怀着这种误解的学人,却没想明白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的交替,是纯属不
可能的事。因为「未生」则何有「生」可观,如何观察「生」?所以只能观察「已生」
!又「未灭则何有「灭」可观」?若是「已灭」,又如何观察「已灭」而无有的「灭」?
虽然「未生」则无从观察「生」,而「已灭」必是无从观察「灭」,「未生」与「已灭
」都无可观察,但是不明白甚么才是「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的学人,依然坚定的相
信「观五阴的生、灭法」,即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
如此一来,「已生」是现前的事实,「已灭」却是无从观察。试问:学人如何观察「生
」与「灭」?有趣的事,是学人将「缘生」的现前事实,在「缘生则无常」的观察中,
也就是面...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7 观察剎那生、剎那灭的讹误
然而,许多学人分不清楚「灭法」与「灭」的差异,不知「灭法」是「缘灭则灭之法」
,也是「缘生法如何灭尽」的说法,不是指「缘生法已经灭尽不起」的「灭」。
因此,后世的学人误将「生法」当作是「已生」,又误以为「灭法」是「已灭」。如此
一来,「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原是从「六触入处」入手,如实观「十二因缘集法
、灭法」的禅观法,被误解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了。
可是,怀着这种误解的学人,却没想明白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的交替,是纯属不
可能的事。因为「未生」则何有「生」可观,如何观察「生」?所以只能观察「已生」
!又「未灭则何有「灭」可观」?若是「已灭」,又如何观察「已灭」而无有的「灭」?
虽然「未生」则无从观察「生」,而「已灭」必是无从观察「灭」,「未生」与「已灭
」都无可观察,但是不明白甚么才是「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的学人,依然坚定的相
信「观五阴的生、灭法」,即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
如此一来,「已生」是现前的事实,「已灭」却是无从观察。试问:学人如何观察「生
」与「灭」?有趣的事,是学人将「缘生」的现前事实,在「缘生则无常」的观察中,
也就是面...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8 四阿含诸经,处处佛说:「色灭,受想行识灭」,处处说「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
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
死.忧.悲.苦恼灭」
「名色者,亦即五蘊」,亦即一切生滅法,亦即十二處、十八界之不同分類方式!
名色滅,色受想行識五蘊盡滅!一切生滅法盡滅!一切蘊處界法盡滅!
亦即所謂「生滅滅已」,而後小乘阿羅漢乃可證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
(方便說為「證入」!非真有任一有情,「由此入彼」,住於無餘涅槃中!) |
|
c***h 发帖数: 2262 | 9
痰,
Ya 没错 会先有贪,贪不到然后嗔
似乎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常常 嗔总是比较持久
观察久了,好像就比较不贪了
我想….也许是慢慢习惯观察贪心的生灭,比较不会被贪心拖走(被境所转)
嗔心
我想….应该也会慢慢习惯观察嗔心的生灭,慢慢比较不会被嗔心拖走(被境所转)
于色有贪,是”色集” (被”色”所转)
对色之贪灭了,是”色灭”
“色集” 则有 色受阴(色取蕴)
“色灭” 若还活着,则还有色的实相、本来面目
于”色” 观察实相, 观察 集、灭、味、患、离,
就是身念处的整个纲要
如此还不”究竟”(指彻底断了贪嗔)
更”究竟”的方法,就是观察贪心嗔心由何而来
由”受”而来
是怎么由”受”生成贪,每一个变化转折都观察清楚
更更”究竟”是观察”受”从哪里来,
由”触”而来
是怎么由”触”生成受,每一个变化转折都观察清楚
于”受” 观察实相, 观察 集、灭、味、患、离
就是受念处的整个纲要
………………………
观察 愈来愈仔细
于 “受 想 行 识” 观察实相, 观察 集、灭、味、患、离
就是心念处的整个纲要
我也还在学习 共勉共勉 |
|
g**r 发帖数: 425 | 10 佛说胜义空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佛世尊。一时在俱卢数国。与苾刍众俱。
佛告诸苾刍言。诸有法门我如前说。复有正法名胜义空。汝等谛听。极善作意。今
为汝说。诸苾刍。此中云何名胜义空。谓眼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眼灭时亦无少法
离散可去。诸苾刍其眼无实离于实法。以要而言。有业有报作者不可得。此蕴既终复他
蕴摄。别法合集因缘所生。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彼意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意灭
时亦无少法离散可去。诸苾刍。彼意无实离于实法亦如前说。别法合集。此合集法无实
可得。因缘所生。此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
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即一大苦蕴
生。此所生法无实可得。生已即灭。由是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
。名色灭即六处灭。六处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
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即一大苦蕴灭。如是等所说是为胜义空
。诸苾刍。诸有法门如前已说。今此正法汝等当学。
佛说胜义空经 |
|
r******2 发帖数: 1021 | 11 苦谛:因为诸法都是缘生缘灭的,所以是非恒常的,不实的,是苦的。
集谛:缘起法的表现,也就是十二缘起的流转支,无明 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
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
恼苦,纯大苦聚集,这个是集谛。
灭谛:缘起法的表现,也就是十二缘起的还灭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
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
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纯大苦聚灭,这个是灭谛
道谛:对十二因缘法流转还灭的观察而导致解脱,这个就是道谛,
所以,缘起法和四圣谛其实是相通的,缘起法是核心,四圣谛是具体的开展。
上根慧强之人,如舍利弗尊者,听到一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足够证果了。
因为它本来其实就是佛法的高度浓缩。 |
|
r****n 发帖数: 8253 | 12
意思一样。
阿罗汉和佛陀在证果之后,都是彻底灭除贪嗔痴,但是却都有过去贪爱的影响,这个影
响来自于此一世投生前那个“取缘有”的缘起支,即因为贪爱执取,而造成了“转生”。
在这缘起支的影响下,这股五蕴生灭之流必定要维持一个生死周期的生灭。哪怕中间断
除贪爱,但是这个生死周期还没有完成,所以五蕴还会生灭,直到这个生死周期中止,
色身死亡。
在这色身死亡的刹那,此时缘起支导致下一世转生的“取缘有”无法成立了,因为此时
没有了执取,那么“有”就生不起来,五蕴生灭之流于是彻底终止,涅槃。
十二缘起说的非常清楚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灭” |
|
d******r 发帖数: 5008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xam (危机四伏中),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3 15:08:14 2010, 美东)
这个不知怎么的文件没间隔了。yahoo mail不行了。全是乱码,我是先转到bbs信箱通过
切换encoding的trick转成显示成中文。在发到这里。
发信人: Paramita (★波罗蜜★),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
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un 16 15:21:34 2000), 转信 发信人: WaiChi (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 处处有道的来由及其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Oct 27 02:21:09 1999) >但是这样还是有强说佛法的味道.不是
所有的东东都是有意义的. >这在道德经里是有说明的,白并不是白,黑并不是黑。只
是人把 >它们叫说黑和白,因此而有两极而有两执和两忘...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xam (危机四伏中),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23 15:08:14 2010, 美东)
这个不知怎么的文件没间隔了。yahoo mail不行了。全是乱码,我是先转到bbs信箱通过
切换encoding的trick转成显示成中文。在发到这里。
发信人: Paramita (★波罗蜜★), 信区: Wisdom 标 题: 一眼全集★现象生灭篇 发信
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Jun 16 15:21:34 2000), 转信 发信人: WaiChi (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Re: 处处有道的来由及其它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Oct 27 02:21:09 1999) >但是这样还是有强说佛法的味道.不是
所有的东东都是有意义的. >这在道德经里是有说明的,白并不是白,黑并不是黑。只
是人把 >它们叫说黑和白,因此而有两极而有两执和两忘...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5 汝当谛听,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
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
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
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
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
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
释常愍语译:
你要专心听看,我依过去诸佛所说的十二因缘法,对你解说一次。
一切众生,实是本来清净,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便有入
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
之后,就会执着,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有了未来之业因,
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顺
生门。若是没有无明妄动,那...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16 每个人都想获得最最完美圆满的福报,释迦牟尼佛曾讲说过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这个
法门就是《僧伽吒经》,能受持这部《僧伽吒经》的人都将获得最大的,最最圆满的福
报利益!
能够听闻到《僧伽吒经》的人所获得的福报,已经超过了一尊佛的福德,佛告一
切勇:“如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有福德,若人闻此法门,所得福德亦复如是。一尊佛的
福德有多大,佛陀回答道:“恒河沙数的众生都做了十地菩萨,如是一切十地菩萨所有
福德,不如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若人闻此法门,福多于此,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我们谁都想获得长寿,而受持《僧伽吒经》的人能获得满八十劫的寿命。”一切勇
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劫以何量?”佛言:“善男子,譬如大城,纵广十二由旬,
高三由旬,盛满胡麻,有长寿人过百岁已,取一而去;如是城中胡麻悉尽,劫犹不尽。
一切勇,又如大山,纵广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有长寿人过一百岁,以轻缯帛一往
拂之;如是山尽,劫犹不尽。是名劫量。”
我们谁都害怕堕三恶道,而受持《僧伽吒经》的人能生生之处,九十五阿僧只劫不
堕恶道,百千劫中不堕饿鬼;二十八千劫不堕畜生;十三亿百千劫不堕阿修罗中,刀剑
不...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1639 | 17 这里找到一篇,不知道是对是错。这个《大乘起信论讲记》是那个否认阿弥陀佛的印顺
法师的作品
http://bbs.zdic.net/thread-117195-1-1.html
[释家] 您找到自己的第七识(意根)了吗?
[转帖]
您找到自己的第七识了吗?
六根里面的第六根——意根——他是无色法,他是心,再加上眼耳。。。等六识就有七
个心。那你说:“意根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到他?”你要找他很容易,先要知道他的体
性,他就是每一刹那都在做主的、处处做主、时时做主的心,甚至你睡着无梦的时候他
也在做主。你说:“这样!我还是不容易弄清楚到底他在哪里。”再告诉你一个更容易
找到他的方法,譬如说,突然间有一个人拿一个石块丢过来,你根本就不加思维:到底
要往上跳或蹲下去,还是要往右边闪?你根本就不思维,一下子就闪掉了。让你闪掉的
那个习惯性的做主的心体就是末那识,就是你的意根。
如果拿着一棵宝珠,一不小心掉下去,马上两手自动往下一捧就捧住了,那就是末
那识意根,他是凭着惯性去运作的,非常伶俐的;有些人自以为开悟了,他所说的真如
心体的直觉,其实就是末那识意根,所以我说他的证境超过那三大法师们的...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18
:Why is it that 要修习定, so that 得定的比丘如实了知色的集起? Why is it he
:can't see 色的集起 w/o 定?
:My take is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see that clearly w/o 定. Why is that
?
:Because it is subtle and changes quickly. Otherwise it can be seen w/o 定.
我完全同意,因为没有一定的定力,观察的质量不好,基本上很难观察到细微的。
:观此五受阴是生灭法 is only seeing the noble truth of suffering. 观五阴的集
:is seeing the noble truth of cause of suffering. The insight develops to
see
:all 4 noble truths. 杂阿含59经 starts with seeing the 1st noble truth,
then
:the 2nd. This s...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19 杂阿含经中的观五阴的生灭,是观集灭还是观刹那生灭?
集灭是指观如何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止息的原因
而刹那生灭是指现象快速地生灭生灭
我们来看几段经文
59经:
观生灭法就是观集灭(多加一项知“色”)
“觀此五受陰是生滅法,
所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
103经:
观生灭法就是观集灭(多加一项知“色”)
“觀察生滅:
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於五受陰如是觀
生滅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實正觀。」”
相应部22.89经:
也指出五阴的生灭是指: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
“過些時候,他在五取蘊上住於生滅隨觀:
『像這樣是色,像這樣是色的集,像這樣是色的滅沒” |
|
r****n 发帖数: 8253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难道这些都是断灭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5 17:29:01 2009, 美东)
以下难道全部都是断灭见?难道从智慧最圆满的佛陀,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再到阿罗
汉,全部都是断灭见?
+++++++++++++++++
“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比丘,譬如燃灯因油因炷。彼若
无人更增益油,亦不续炷,是为前已灭讫,后不相续,无所复受。”(中阿含,大1-692
a)
“于有得寂灭,大悲入涅槃,如薪尽火灭,毕竟得常住。”(杂阿含604经)
“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
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杂阿含
61经)
「一切行无常,悉皆生灭法;有生无不尽,唯寂灭为乐。」
“諸所受皆滅 寂靜永清涼 名無餘涅槃 眾戲論皆息”
「友!舍利弗!在此處無感受,怎麼說此處有樂呢?」「友!此處無所受,此處正是有
樂。」
井水喻经中的阿罗汉茂師 |
|
r****n 发帖数: 8253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难道这些都是断灭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5 17:29:01 2009, 美东)
以下难道全部都是断灭见?难道从智慧最圆满的佛陀,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再到阿罗
汉,全部都是断灭见?
+++++++++++++++++
“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比丘,譬如燃灯因油因炷。彼若
无人更增益油,亦不续炷,是为前已灭讫,后不相续,无所复受。”(中阿含,大1-692
a)
“于有得寂灭,大悲入涅槃,如薪尽火灭,毕竟得常住。”(杂阿含604经)
“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
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杂阿含
61经)
「一切行无常,悉皆生灭法;有生无不尽,唯寂灭为乐。」
“諸所受皆滅 寂靜永清涼 名無餘涅槃 眾戲論皆息”
「友!舍利弗!在此處無感受,怎麼說此處有樂呢?」「友!此處無所受,此處正是有
樂。」
井水喻经中的阿罗汉茂師...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1639 | 22 From 百度
【第七识】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
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
【末那识】
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
,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
、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
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
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
,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
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阶段之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三位,称为末那三位,即:(一)补
特伽罗(梵pudgala ,即人)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而起人我见之位。
如凡夫、二乘之有学、七地以前之菩萨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
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萨位而言。(三)平等性
智相应位,乃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3 以下难道全部都是断灭见?难道从智慧最圆满的佛陀,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再到阿罗
汉,全部都是断灭见?
+++++++++++++++++
“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比丘,譬如燃灯因油因炷。彼若
无人更增益油,亦不续炷,是为前已灭讫,后不相续,无所复受。”(中阿含,大1-692
a)
“于有得寂灭,大悲入涅槃,如薪尽火灭,毕竟得常住。”(杂阿含604经)
“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
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杂阿含
61经)
「一切行无常,悉皆生灭法;有生无不尽,唯寂灭为乐。」
“諸所受皆滅 寂靜永清涼 名無餘涅槃 眾戲論皆息”
「友!舍利弗!在此處無感受,怎麼說此處有樂呢?」「友!此處無所受,此處正是有
樂。」
井水喻经中的阿罗汉茂師羅(Musila)說:「有之滅是涅槃。」
“一切有为法的止息,放弃一切污染,断绝贪爱,离欲,寂灭,涅槃。”﹝《杂部经》
第一集第一三六页)
“生死相续的止息,就是涅槃。”﹝杂部经》第二集第一一七页)
“比丘们啊!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 |
|
i********7 发帖数: 808 | 24
这些经文是特别引给你看的,大部分法友不喜欢看这么多的经文。
在杂阿含和相应部里有共说什么是五阴的集:
相应部蕴相应56经:
“。。。以食集而有色集;以食滅而有色滅。。。”
“。。。以觸集而有受集;以觸滅而有受滅。。。”
“。。。以觸集而有想集;以觸滅而有想滅。。。”
“。。。以觸集而有行集;以觸滅而有行滅。。。”
“。。。以名色集而有識集;以名色滅而有識滅。。。”
杂阿含59经:
"云何色集?云何色滅?云何受、想、行、識集?云何受、想、行、識滅?
愛喜集是色集;愛喜滅是色滅。
觸集是受、想、行集,觸滅是受、想、行滅。
名色集是識集;名色滅是識滅。"
关于五阴的集与灭: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5 Instead of answering the question directly, I'll quote an article that
answers it indirectly and gives an overall picture.
My personal opinion is it's not mandatory. However, if you have doubt about
it after observing only the present, then observing the past may help.
Logically, any finite amount of observation can't establish the universality
of any natural law absolutely. e.g. you can argue the physical law is
different 40 billion years ago, or in a parallel universe, and there is no
practica...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台湾民众从战祸连年之后,因为承平了四十几年,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发展经
济;富裕闲暇之后,开始有了文化活动,那开始追求心灵生活,因此学佛风气因而风行
起来。聚居在台湾岛上的众多佛子十余年来,因为慈济众生蔚为风气,但是因为广植福
德却缺乏慧业;因为慈济众生,不免偏于人天善法而不识佛法。但是也有人说,佛法就
是无非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等诸法,这个就是佛法
;但是实际上佛法并不只是这些而已。
那究竟什么是佛法呢?所谓的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成就究
竟佛道的圣者,我们世尊 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
,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
,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 佛世尊就施
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所以佛法可依觉悟的内涵的不同,来分为三乘
菩提,也就是说,分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还有佛菩提。而所谓的菩提就是觉悟的意
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为三乘。
在这个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 阅读全帖 |
|
b**********u 发帖数: 2817 | 27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李自成趁明官军征剿张献忠之际,打出商洛山,转战
湖北、四川,又北上一路打到洛阳,旋又包围开封,虽未打下开封,但有力震动了明王
朝的大厦。后又经郊县之战、潼关之战,明王朝的帝国大厦终于倒塌。崇祯自缢煤山,
固若金汤的明王朝彻底崩溃。
一、官逼民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多被官府、豪强、地主、强占、兼并,生活没有出路,尤其天启、崇祯年代
,阉宦当权,魏忠贤把持朝廷,朝政昏暗。这时边患也十分严重,后金(清初称后金)
常年与明军在辽、蓟地区作战,战争开支庞大,朝延为应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在农民十
分沉重的赋税负担上,又加派“辽饷”,随后又增加了“剿饷”、“练饷”,谓之“三
饷”。“三饷”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各行业各业也都负担沉重,难以支
撑。天下人心惶惶,深感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水、旱天灾不断,尤其陕北地方数年
不雨,赤地千里。天灾人祸,造成遍地饥荒,原本就少地或根本无地的农民更加无法度
日,濒临绝路。又加官府讨饷横征,虎狼般地痛叱、催逼、打、抓、坐牢、杀害,种种
摧残之下,致使无数成...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天竺热风录
第一回 唐太宗 遣使至天竺 王玄策 奉旨赴异域
【一】
本书要说的是王玄策在唐朝时千里迢迢前往天竺,立下罕世奇功的故事。突然提起
王玄策这个人,大家对他应该很陌生,甚至可能会想“他是何方神圣啊?”为此,本书
将先从举世闻名的伟人,也就是那位曾经造访天竺的玄奘三藏法师说起,内容并不长,
还请各位听笔者说下去。
有一天,三藏法师在自己的房间醒来。当然,诸位势必会对这一天是几时?房间又
是何处感到疑问。在此立刻说明,这一天是唐太宗执政时期的贞观二十一年,换算成西
历为西元六百四十七年,时逢一月,详细日期不明,房间则是在长安城内弘福寺的一处
室内。
也许有人会说:“玄奘的居所是慈恩寺吧?”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慈恩寺在此年尚未完成。
追根究底,玄奘法师从漫长的天竺之旅归来的时间正好是两年前,即为贞观十九年
一月,当时唐太宗刚好为远征高句丽而暂居东边的洛阳,但是他立刻就亲切地接见玄奘
法师并慰劳他的辛劳,而且命其留在长安的弘福寺。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百
姓俗称这些经书为“善经”,不过这些经文全都是梵文,也就是天竺的文字,所以必须
一一翻译成汉文,而弘福寺就被选为进行这项浩大工程...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3455 | 29 作者:六道惊魂
日期:2013-6-21
字数:9923
前军败退,四名大将负伤而回,引起龙麟军营一片轩然,龙辉亲自查探四将
伤势,凌霄、豸冠、百战伤势虽重,但仍能只要调息养气一段日子便可恢复,唯
独王栋甚是棘手。
龙辉望着王栋蒙在脸上的绷带,那斑斑血迹,宛若刀刮在心,这时的王栋已
经服药止痛,昏睡过去。
白翎羽站在一侧,看得满心酸痛,她气得猛地跺脚,便要去提枪出战:「岂
有此理,待我去杀了那贼道姑!」
龙辉喝止住她:「你给我回来,没我命令谁也不许妄言出战!」
白翎羽只得无奈听话,但满腔火气仍旧难以平息。
龙辉寻来医官问话:「王将军双眼还能不能恢复?」
军医叹道:「主帅……请恕老朽直言,王将军眼珠子已经被挖出来,恐怕,
恐怕是要失明了!」
龙辉神情一黯,遣退军医,满腹忧愁和自责,暗叹道:「老王啊,这次是我
害了你啊!」
这时燹祸走了过来,行礼道:「龙主,属下得知王将军受了重创,不知伤势
如何?」
龙辉便将实情告之,燹祸笑道:「龙主不必忧虑,王将军双目虽失去,但也
并非不能复原。」
龙辉顿时来了兴趣,问道:「长老有何高见?」
燹祸道:「重新寻一双眼睛给他安上便可。... 阅读全帖 |
|
c*******o 发帖数: 608 | 30 随佛法师不同意刹那生,刹那灭是有经可查的,详见[相应部]蕴相应21经,[杂阿含]260经
'色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为尽法,灭法,离法,灭法者.彼之灭故说是灭. ...受是无常,
有为,缘起所生,为尽法,灭法,离法,灭法
者.彼之灭故说是灭, ...想...,行...,识是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为尽法,灭法,离法,
灭法者.彼之灭故说是灭.
由此可见,
只有依缘之灭尽,而有五受阴的
灭尽不起,才称之为灭.而刹那生,刹那灭,
如果依五受阴之因缘灭尽,而有灭,那灭了以
后又依何因缘再生呢, 如果因缘未灭尽,那又如何灭呢.
至于'任何理论如果不能通过实践来确认,那他只能停留在学术知识的水平。而智慧一
定是可以实践并确认而成为自己的认
知的'。这只不过是我的修行方式,也是用自己的话来重述Kalama Sutra [卡拉玛经]的
教导. |
|
c***h 发帖数: 2262 | 31 原来如此
礼敬 无上等正觉 人间阿罗汉。
你如果愿意说明南传如何解说,
此有故彼有,
无常、贪爱、苦 之间的关系,
我们也都愿意搬椅子来听。
这是南传整理的结果,很好呀。
我没有不同意
很同意呀
没有不同意
生灭变化 与 苦 中间关系是什么 ????????
我就是想知道南传如何的详细解释这个???????
生灭变化
就是 肉体这一秒与下一秒都在变化、 心念 升起又消失的变化
假设这位阿罗汉说的就是这样 ok
有为法,缘生缘灭法 不是仅限定在十二缘起里面
但是 没有贪爱、无明 却又一且名色不再升起
(这 贪爱无明、名色 , 应该指 在有为法、缘生缘灭法 中述说的??)
有为法,缘生缘灭法不是仅限定再十二缘起,
那还有什么 可以告诉我们吗? 可否举个例子。
就是这样。
好
这就是 “集灭”的 “灭”
我就是想知道,南传如何说,
何谓 “集灭”的 “灭” ? “灭” 与 (生前)身心生灭 之间的关系
e.g. “集灭”的 “灭” 与 生前心念不生起、消失 之间的关系
e.g. .“集灭”的 “灭” 与 ...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32 杂阿含经65: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 ”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灭?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
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
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
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
佛...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33 “受持”这词的基本普遍含义就是信受和按照做,不是专指“记诵、能背”。 在经典
中,常有“受持读诵”, 这里的读诵,和受持是有区别的。还有常说的“受持戒律”
, 是说你能背诵戒律吗?持法者,是专指能背诵法者?那录音机和鹦鹉都是持法者了。
你把英文佛经中“remeber" 做为“受持”是背诵记忆的证据,你的逻辑就是错误的。
因为英文佛经翻译远在汉传佛经和南传佛经之后。英文的佛经是根据南传或者汉传的翻
译过来的。它的翻译,有时甚至不是真正佛教人翻译的,错误是难免的。
“受持”这词,在不同的场合下,也许有点差异。即使在你贴的的这篇《杂阿含416经
》中,它的意思,也不是特指能不能背诵。至少有"理解和信受"的含义,看看这段文的
意思:
“佛告比丘;「汝云何受持四圣谛」?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言∶此是苦圣谛,
我即受持;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是世尊说四圣谛,我即受持
」。”
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
佛问比丘:“你们怎么受持四圣谛的?”比丘回答佛说:“世尊说,这是苦圣谛
,我就受持(它), 这是关于苦怎么生起的圣谛, 这是关于苦怎么灭的圣谛,这是灭
苦之道路方法 |
|
c***h 发帖数: 2262 | 34
这不重要 : )
我随便说说而已。
我也不确定是否活着时,有这样五蕴消失的状态,
受想行识 在灭尽定,应该可以消失。
色,就难了。
怎么说色灭了呢? 就明明坐在那里打坐。
若在生灭闪烁时,那一灭之时,就说是色灭了。我也不知能不能这样说。
不过,无论如何,这样岂不是,至少得在灭尽定中,才算涅盘。
慧解脱阿罗汉,可能连初禅也没有,更不会走到灭尽定这一步。
这样说,慧解脱阿罗汉应该是无法达到涅盘。 死了,可能就可以。
不过这些都太遥远。
能初果就阿弥陀佛了,能慧解脱就感谢全能的上帝了。
这样的五蕴消失状态或灭尽定,太遥远了。对我应该没什么影响。
反正目前能做的就是断了贪欲。 甚至连这个都太遥远,太难。
先观呼吸,来个”近行定”,
再身念处观察 色之集、色之灭。受念处观察 受之集、受之灭, 如何。 |
|
i********7 发帖数: 808 | 35 相对南传的相应部,也有共说,真让人吃惊,看来南传的修行者可能真的不太读经,特
别是相应部:
蕴相应5经:
比丘知五阴的集与灭
”比丘們!得定的比丘如實了知,如實了知什麼呢?色的集起與滅沒,受的集起與滅沒
,想的集起與滅沒,行的集起與滅沒,識的集起與滅沒。“
那么什么才是五阴的集与灭?
”而,比丘們!什麼是色的集起?什麼是受的集起?什麼是想的集起?什麼是行的集起
?什麼是識的集起?
比丘們!這裡,比丘歡喜、歡迎、持續固持;歡喜、歡迎、持續固持什麼呢?歡喜
、歡迎、持續固持色;當歡喜、歡迎、持續固持那個色時,則生起歡喜;凡在色上歡喜
者,則是取;以其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生;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
、憂、絕望生起,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受……(中略)……想……行……歡喜、歡迎、持續固持識;當歡喜、歡迎、持續固持
那個識時,則生起歡喜;凡在識上歡喜者,則是取;以其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
生;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比丘們!這是色的集起,這是受的集起,這是想的集起,這是行的集起,這是識的
集起。”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灭?
而,比丘們...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36 观五阴的集法与灭法,就是观十二因缘的集法与灭法
相应部12.21: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世尊宣曰:‘诸比丘!如来具足十力,具足四无所畏,示知牛王之事,于众中作狮子
吼,转梵轮,济度众生。
佛陀是如何转梵轮济度众生的?下一段经文就开始讲具体的内容:
[所谓]: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灭如是如是;受如是如是,受之集如是如
是,受之灭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想之集如是如是,想之灭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
行之集如是如是,行之灭如是如是;识如是如是,识之集如是如是,识之灭如是如是。
此有时即彼有,此生时即彼生。此无时即彼无,此灭时即彼灭。
下经文就解释五阴的集法和灭法也就是十二因缘的集法和灭法:
三 即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
四 依无明之无余,依离贪灭乃行灭,依行灭乃识灭……如是此为全苦蕴之灭。’ |
|
f****o 发帖数: 8105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三武一宗灭佛遭惊天果报 贵为帝王难逃厄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17 13:04:34 2015, 美东)
历史总是在重复中警示后人,但总有自作聪明的人,想标新立异,自负英明,妄图改变
这果报的规律,结果反而再次告诉后人谤佛之人必遭报应。图为张大千的一副名山水画
。(大纪元图片库)
神州华夏是神传的文化,对神佛的敬仰贯穿着整个五千年的历史。纵观中华历史上仁德
之君,无不敬天顺道,对修炼人也非常敬重;老百姓普遍信奉神佛,相信天理,遵守神
给人定下的生存准则,相信因果。而那些谤佛的人都没有善果,历史上记载的最有名的
就是三武一宗灭佛造成的灾难,不仅百姓受苦,灭佛者也都遭到果报。
中国历史上有道明君,敬仰神佛,惠泽八方,使万民安康,文化发达,天下归顺,四海
景仰。如汉文帝、唐太宗、康熙分别开创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
”流芳百世。
而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不敬佛的帝王,如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
他...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8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059.htm
北传:杂阿含59经
南传:相应部22相应5经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你们要修习定。比丘们!得定的比丘如实了知,如实了知什么呢?色的
集起与灭没,受的集起与灭没,想的集起与灭没,行的集起与灭没,识的集起与灭没。
而,比丘们!什么是色的集起?什么是受的集起?什么是想的集起?什么是行的集
起?什么是识的集起?
比丘们!这里,比丘欢喜、欢迎、持续固持;欢喜、欢迎、持续固持什么呢?欢喜
、欢迎、持续固持色;当欢喜、欢迎、持续固持那个色时,则生起欢喜;凡在色上欢喜
者,则是取;以其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
、忧、绝望生起,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
-----------------------
Why is it that 要修习定, so that 得定的比丘如实了知色的集起? Why is it he
can't see 色的集起 w/o 定?
My take is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see that clearly w/o 定. Why i...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9 忠言逆耳 献给台湾: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3 12:16:20 2010, 美东)
读中国古代史有感,台湾真的不要太把自己的那点民意当回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等着大祸临头再后悔,那就全都晚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4-10 21:51:47【字体:小 大】
-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2500年来,哪一场自相残杀,谈得上正义?哪一次改朝换
代,不是人口死亡过半?
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
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
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
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0 中国研制出安全有效的SARS灭活疫苗
中国研制出安全有效的SARS灭活疫苗
日期:2004年12月06日 来源:科技部
科研人员展示的SARS病毒灭活疫苗
12月5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共同组织SARS疫苗Ⅰ
期临床研究结果总结分析会
第一支SARS病毒灭活疫苗中的SARS灭活病毒颗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中国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月5日联合宣布,三部门共同组
织的SARS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主研制的SARS疫苗是安全的
,初步证明是有效的。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SARS疫苗。
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司长王晓方在研究结果“揭盲会”上说,36位自愿受试
者在注射疫苗56天后,均未出现严重局部或全身异常反应,实验室指标未见异常,其
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了抗体。I期临床试验的完成,标志着SARS疫
苗研究的难关已经基本攻克,这是中国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
该项目负责人尹卫东说,SARS灭活疫苗临床试验完全按照国际规范程序进行,
严格做到了知情同意、伦理审查、...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1 杂阿含416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持我所说四圣谛不」?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受持」。
佛告比丘;「汝云何受持四圣谛」?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言∶此是苦圣谛,我即受持;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是世尊说四圣谛,我即受持」。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我说苦圣谛,汝真实受持。我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汝真实受持」。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7/yinshun37-07.html
'受持' means 'remembering' here. The Buddha is checking whether the monks understands and remembers 4 noble truth correctly. '按照去做' makes no sense in this sutra.
受持 -> 信受, 按照去做 in some Mahayana sutras later. This was not the case in 阿含经. |
|
c***h 发帖数: 2262 | 42
如果你们是指 :
还有这个身体,这个身体还是属于五取蕴。所以阿罗汉还有五取蕴,
但是,其它 受想行识取蕴,没有了。
我可以理解
的确就有这身体,谁也拿他没办法。
这又回归”取蕴”的解释,
你给的网站的解释也是”论”,也是后人这么分类,
如果解释可自成一系统,那也可以接受。
不过,四取蕴没有,独有色取蕴,你们不觉得怪怪的吗?
佛陀也说要灭色取蕴,怎么灭? 有归于死,或者某些特定方式,日常生活又不能。
你们不觉得怪怪的吗?
只要自己再附加解释色取蕴怎么灭,也解释得通,我也可以接受。
只是,我不会采这样的解释。
你列了一经,我也列了很多经要灭五受阴,才成为阿罗汉、才叫涅盘。
取蕴解释为,只要没有对色的贪爱,就没有色取蕴。
没有对受的贪爱,就没有受取蕴,……..
简单明了,也合于经典佛陀一再要我们灭这灭那。
五取蕴都很一致,不会留下一个灭不了的麻烦。
这样还是很通。
问题就在于,
这对修行的方法有没有什么影响,有没有不同?
这我就不确定。
目前初步看,是没什么影响 有没不同。 |
|
i********7 发帖数: 808 | 43
My old post:
在原始佛教的《杂阿含经》,有说 「刹那」与「刹那生灭」吗?
:对照北传汉译《杂阿含经》和南传巴利文的《相应部》,近于「刹那生灭」的说法见于
:北传的《杂阿含经》, 而不见于南传的《相应部》。所以「刹那生灭」的说法应当属于
:部派佛教,而且跟说一切有部有关。
非常同意,「刹那生灭」是部派的说法,但是现在的南传教的禅法也是按照「刹那生灭」
的线路走的,比如马哈西,而且他们的论里有进一步的探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What's common between 2 诵本 is the mind changes quickly, much faster than
material body change. What's in question is the unit of time for change.
杂阿含290经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
:,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
:时克,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譬如弥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技条,放
:一取一,彼心...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4 不要太把自己的那点人口当回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等着大祸临头再后悔,那就全都晚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4-10 21:51:47【字体:小 大】
-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2500年来,哪一场自相残杀,谈得上正义?哪一次改朝换
代,不是人口死亡过半?
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
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
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
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
坑秦降兵20万。
战国末中国人口2千万人。可中国军队却远远超过欧洲:秦始皇守五岭用兵50万,防
匈奴30万人,修长成50万,造阿房宫秦皇陵的130万人(其中受宫刑者...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5
这里的取蕴的定义又不是经里面定义的,是论吧。
好呗 就算这样,依你们,
可能引起贪爱的
那么会引起谁的贪爱,不就是自己的贪爱吗
阿罗汉的身体会引起阿罗汉自己的贪爱吗? 当然不会。
所以阿罗汉的身体应该不算色取蕴。
因为阿罗汉不会贪爱自己的身体了呀。
增ㄧ阿含也有舍立弗这样的相似经文,但舍立弗说到阿罗汉,与前面不一样。
不过增ㄧ阿含可性度较低,大概就非学阿含者引得很高兴而已,不到万不得已,不引用。
可增ㄧ阿含与杂阿含其它经也很合,反而是你们引的经文很独特。
举例 以下杂阿含经文不是也说,于五受阴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
那不是与你及跑日贴的经文不合吗?
(七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比丘于色厌.离欲.灭
.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
.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
退一步说,那你解释一下你们引的经文
「摩诃拘絺罗!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
、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6
我觉得你好像都在跟别人玩 现在又在玩梦、幻这些 玩”空”了
其实 我看你早就知道了 这些没意义
只有不断随时内观、念住,心更清净,
再更深入内观,心再更清净
不止停在观察到生灭而已,这个只要专心一点 很多人都能 外道都能
要再往上追溯(也就观察”集”、”灭”) 这才是佛法
观察到愤怒的集 是因何而集(因何而有愤怒)
贪的集 是因何而集 因何而有贪
受的集 是因何而集 因何而有受
触的集 是因何而集 因何而有触
…
观察到愤怒的灭 是因何而灭
贪的灭 是因何而灭
受的灭 是因何而灭
触的灭 是因何而灭
…
只有观察到集灭的变异无常才知道空
脱离如实知见缘起法 没有空可言 |
|
发帖数: 1 | 47 【四】
那陵提婆王诏告尼泊尔国内,召集军队准备出征。加德满都虽然是国都,却也只是
人口一万左右的小都市,由于国王要在此聚集七千位士兵以及同等数量的马匹,所以从
隔天开始市内就变得日益喧闹。
王玄策从王宫的一室眺望城市风景,回想自长安出发以来的日子,其剧烈变化让他
自己都不禁感叹世事无奈。
幸好此时大唐、吐蕃、尼泊尔三国之间的关系良好,尼泊尔只要有些许担心吐蕃军
会趁自国守备薄弱时袭来,就绝无可能将大半国军借给王玄策。
此时请暂时无视时间来看看吐蕃的国情。使节自加德满都出发,越过雪山抵达拉萨
进谒松赞干布王是出发后十天的事,纵使是习惯于高山活动的吐蕃人,还是要花费这么
多的天数移动。
吐蕃国王读过书信后开始思考。
笔者在此根据前例,将松赞干布王当时的心境加以解说,情形如下:
“如果拒绝唐使的请求不派出援军,那情况会变得如何?想必唐使会恨我,王妃也
会对我失望,同时今后与大唐的外交将不再顺遂,甚至还有可能遭到大军威胁。天竺的
戒日王虽是贤君,可是他逝世之后国家动乱,吐蕃国就必须要预防南方国家侵袭,如果
将此事都丢给尼泊尔应对,那我的发言力也会降低……”
不管怎么想,答应王玄策的请求出兵才是... 阅读全帖 |
|
J********2 发帖数: 354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oseph2012 (约瑟夫),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转贴:吴勇长老《不灭的灯火》第九章癌症得医的始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6 09:49:51 2013, 美东)
http://hqcbj9505.blog.163.com/blog/static/352567802011821384865
吴勇长老《不灭的灯火》第九章 癌症得医的始末 2011-09-21 15:08:48| 分类: 默
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出自吴勇长老《不灭的灯火》第九章 癌症得医的始末
身体不适,腹中生瘤
1951年,计志文牧师来到台湾。过去我们举办全台北市的联合聚会,如摩根先生来台北
,就曾在总统府前面搭了一座大棚,人山人海都来听道,得着的人很多,都归正基督的
名下,我们就因此成立了筹备会。这次计牧师来台,就由这个筹备会来安排一切,因为
我在铁路局做事,比较方便借用他们的大礼堂,所以就借用礼堂来举办培灵会。那次培
灵会效果很大,给台北市带来极大的祝福。... 阅读全帖 |
|
J********2 发帖数: 354 | 49 http://hqcbj9505.blog.163.com/blog/static/352567802011821384865
吴勇长老《不灭的灯火》第九章 癌症得医的始末 2011-09-21 15:08:48| 分类: 默
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出自吴勇长老《不灭的灯火》第九章 癌症得医的始末
身体不适,腹中生瘤
1951年,计志文牧师来到台湾。过去我们举办全台北市的联合聚会,如摩根先生来台北
,就曾在总统府前面搭了一座大棚,人山人海都来听道,得着的人很多,都归正基督的
名下,我们就因此成立了筹备会。这次计牧师来台,就由这个筹备会来安排一切,因为
我在铁路局做事,比较方便借用他们的大礼堂,所以就借用礼堂来举办培灵会。那次培
灵会效果很大,给台北市带来极大的祝福。其中有一对医师夫妇,要请计志文牧师吃饭
,我因为是负责人,也被邀请做陪客。在吃饭的时候,计牧师见我的面色灰白,形貌憔
悴,身体消瘦,只有五十来公斤,便问我怎么搞的,我告诉他我近来肚子一直很不舒服
,消化不良,常常泻肚,有时多到一二十次,有时大便中有血有浓,肚子还会隐隐作痛
,身体也一天天的瘦... 阅读全帖 |
|
J********2 发帖数: 354 | 50 http://hqcbj9505.blog.163.com/blog/static/352567802011821384865
吴勇长老《不灭的灯火》第九章 癌症得医的始末 2011-09-21 15:08:48| 分类: 默
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出自吴勇长老《不灭的灯火》第九章 癌症得医的始末
身体不适,腹中生瘤
1951年,计志文牧师来到台湾。过去我们举办全台北市的联合聚会,如摩根先生来台北
,就曾在总统府前面搭了一座大棚,人山人海都来听道,得着的人很多,都归正基督的
名下,我们就因此成立了筹备会。这次计牧师来台,就由这个筹备会来安排一切,因为
我在铁路局做事,比较方便借用他们的大礼堂,所以就借用礼堂来举办培灵会。那次培
灵会效果很大,给台北市带来极大的祝福。其中有一对医师夫妇,要请计志文牧师吃饭
,我因为是负责人,也被邀请做陪客。在吃饭的时候,计牧师见我的面色灰白,形貌憔
悴,身体消瘦,只有五十来公斤,便问我怎么搞的,我告诉他我近来肚子一直很不舒服
,消化不良,常常泻肚,有时多到一二十次,有时大便中有血有浓,肚子还会隐隐作痛
,身体也一天天的瘦... 阅读全帖 |
|